纳兰性德蝶恋花范文

时间:2023-11-16 13:53:54

纳兰性德蝶恋花篇1

【释义】无奈的是人的尘缘容易结束,燕子还是那样,轻盈的踏上帘钩。我在秋日,面对你的坟茔,高歌一曲,然而愁绪丝毫没有削减。我是多么希望能和你像春天里双飞双宿的蝴蝶那样在草丛里嬉戏啊。

2、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蝶恋花·出塞》清代:纳兰性德。

【释义】从古至今江山兴亡都无定数,眼前仿佛战角吹响烽烟滚滚战马驰骋来来去去,黄沙遮日满目荒凉谁可同语?只有萧瑟的西凤吹拂着枯老鲜红的枫树。

3、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唐代:杜甫。

【释义】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4、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咏怀古迹五首·其一》唐代:杜甫。

【释义】梁代庾信的一生处境最凄凉,到晚年作的诗赋轰动了江关。

5、安得务农息战斗,普天无吏横索钱。—《昼梦》唐代:杜甫。

【释义】不知要怎样才能够结束战争,让人人都能从事农业生产,好使这普天之下再没有一个苛吏来横索税钱!

6、走马红阳城,呼鹰白河湾。—《南都行》唐代:李白。

【释义】我在红阳城外走马,在白河湾呼鹰逐猎,有谁能像刘备那样的明王来识我这个的卧龙客呢?

纳兰性德蝶恋花篇2

烹一壶新茶,浅酌慢饮 ,吟一些唐风宋韵,静美的日子随时光流转。读书品茶,吟诗赏月,读书人的最美心境。

看腻了那些春花秋月,厌了那些香车美鬓,厌了那些庸脂俗粉,那些充满香草玫瑰气息的文字,只是饭后精美的茶点,看多了会腻。使人消沉迷茫 ,文字的精美最能打动人心,文字的凄艳哀婉最能伤人,文字浅酌则可,太沉溺容易移人性情。

喜欢文字的女人都是美丽的,因为那些纯美的文字可以陶冶人的性情,滋养女人优雅的气质;喜欢文字的男人都是细腻多情的,因为文字柔软了他们的刚性,文字又能使男人明理,懂得爱惜自己的女人,能使男人如闲云野鹤般自在洒脱。文字是一种梵音,让人不知不觉的痴迷。

人常说逆境出诗人,只有经历过痛苦的磨砺才能有激情和灵感,才能有创作的素材,才能有高于生活的提炼。安逸和宁静的日子,人的作品大多流向于无病呻吟。男人需要侠骨柔肠,更要粗旷豪放 ,如此人生这个戏剧舞台,才有各种精彩的角色,生,旦,净,末,丑,缺一不能为戏,缺少了哪类英雄,都会使时代变得不丰满,历史缺少哪一笔都会失去一抹浓重的真实色彩。

一直喜欢白落梅的文笔,虽然有些小资情调,却不似三毛的伤感,亦不同与张爱玲的笔锋如剑,也没有琼瑶的死去活来的爱恨纠缠,更多温婉的解读名士才女的传说,还是爱她笔下的安静如茶的禅意,一种出脱于世外的经卷味道。

喜欢 白 落梅文字里的纳兰容若。用她清新婉约的文字,让我们仿佛真实的看到, 纳兰容若的绝世才华,喜欢她笔下的纳兰性德柔肠百转,梅花风骨, 她把他比喻成梅花一样的奇男子。

一个三百多年前的男人,却魅力不减,让许多现代女子痴迷到一读倾心,梦里神往赞叹的地步。纳兰之所以受到现代女子的推崇,除了因为他的才华横溢,还拥有着现代美女的择偶标准,高富帅。一个显赫一时的宰相明珠的长子,出身不可谓不高贵,文采风流誉满清廷。父母的宠溺,康熙大帝的爱惜,金钱,地位,才华,美女一样不缺。但是他的诗词却都充满了凄凉哀婉和伤感。 这样一个人有什么好悲伤呢?

门第观念永远是拆撒才子佳人的深渊。这一点无论古今都无法改变的事实,存在与某些特定阶层。 就算纳兰富贵以极,也没有快乐,有的只是太多的苦恼。 连自己青梅竹马的恋人也不能保护,无法与心爱的人长相厮守,失之交臂。甚至因为封建礼教和地位悬殊的束缚,连心曲都不敢吐露,只是眉目传情心意相通而已。最后还是屈服与父母的压力,就算绝食反抗也是那么软弱无力,因为那是古人愚忠愚孝的大背景,不是他一个人的力量能够摆脱的。父母在怎么疼爱,在婚姻上还是不能依照自己的意愿,只能任由摆弄。这次打击是他的情窦初开的恋情,那么一个真性情的好男子,刚刚情窦初开,就遭遇了人生的第一次情伤。

时间让他渐渐的摆脱少年的痛苦恋情, 皇帝赐婚卢氏。欣慰的是卢氏与他情投意合,夫妻情深,然而不幸再次降临,他与卢氏的夫妻情缘也只有短短三年,卢氏就弃他而去,卢氏才年仅二十一岁芳龄,竟然离他而去。佛说:"世上的事本不全,残缺才是归真,不可说不可说,佛陀只是拈花微笑不语。“是啊,他太完美了,跳不出瑕疵的人比美玉尚且晶莹剔透,肉体才如美玉易碎。但是他的灵魂永恒,以至于几百年后 还有人记得他,那个多愁多病的身,那倾国倾城的才貌无双,老天嫉妒让他就如明月般残缺。这再次情殇更令他痛入骨髓,也为他的命运埋下多病多痛的种子。记得这首蝶恋花: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玦。

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

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这是他在月下思念妻子所作。在感叹明月团圆,就只一夕如身上佩的玉环一样,圆满皎洁,月圆之后,弯月似玦一样了 ,夕夕都有缺。就如他和爱人一朝相聚,永远分离的悲剧一样。可以说纳兰具备纨绔子弟的一切条件,如果他稍微放纵一点,娶个几房小老婆,在那个社会也是无可非议的。然而他不是,他对待自己喜欢的女子都很专情,他是真正懂得珍惜女人的痴情人。月下想象月辉是他心爱人日夜陪伴他 ,遐想过后只剩下对爱人的追忆和伤痛。 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也是纳兰 式的爱情真实写照。

所以纳兰诗词有那么多离愁别恨,那么多思念痛苦,也因为他是一个对感情专一,至真至纯的人,在古代三妻四妾的传统里,他能对女人如此爱惜专情,更显出高洁君子的品性。

他是宰相之子御前侍卫,文武双全可以说一人之下, 万人之上的地位。换做常人,一定妻妾成群,美鬟如云。会说他的诗词是无病呻吟,忒矫情。但是纳兰毕竟不是普通男人。 既不普通必然眼高于顶,以他的才能抱负,怎可能甘心做御前侍卫。说好听是近臣 ,与天子朝夕相处,现代话说,也就是高级警卫员。文不是安邦之臣,武不是定国之将,以他的才能, 应该有更远大的雄心和抱负。

俗语说,高处不胜寒。伴君如伴虎,那样的腐朽专制的皇权统治下,即使康熙是清代最杰出的明君,特别欣赏纳兰的才华,守在天子身边也如履薄冰,他的个性应该如闲云野鹤一般淡泊名利吧。就算他父亲明珠那样的世故圆滑狡诈,深得康熙宠 幸的重臣,宦海生涯也一样的起起落落。混迹与政治舞台,乌纱帽事小,今朝立朝堂,明朝阶下囚。即便如此,也还是有人阿谀奉承挖空心思往高处爬,为什么呢?还不是为了权势地位金钱,古代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为了那顶乌纱帽多少人前赴后继走上断头台。然而纳兰不似父亲明珠那样圆滑的人,可以想象他在皇帝跟前有多不自在。

或者纳兰从小耳濡目染,看腻了官场的黑暗,清廷的权利倾轧,门派相争,而以个人之力无力扭转乾坤,他早已厌倦了,只想隐世遁于世外清净之地。 寻一处景色绝佳的桃园,与心爱的女人安居茅屋草舍,吟诗诵词,种花纺麻过平凡的日子。这样才是他心目中幸福的生活吧

我是通过落梅的文字熟悉和了解纳兰容若的,默默的记诵了好多他的诗词,而且我感觉曹雪芹红楼梦里的贾宝玉就如纳兰的翻版。梅花一样的男子,宝玉一样的真性情。我想天妒英才,英年早逝,虽然冥冥中一定自有定数,但是他初恋的伤痕加添殇妻之痛,他的心一直被忧伤的文字侵透,每天沉浸在痛苦的思绪中,身体必然为文字所伤,所以,太沉迷忧伤的文字对人的身心,是一种伤害。

纳兰性德蝶恋花篇3

二、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冯延巳《鹊踏枝·谁道闲情抛弃久》

三、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四、断送一生憔悴,只销几个黄昏。——赵令畤《清平乐·春风依旧》

五、无处不伤心,轻尘在玉琴。——纳兰性德《菩萨蛮·萧萧几叶风兼雨》

六、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黄庭坚《清明》

七、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崔涂《春夕》

八、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姜夔《踏莎行·自沔东来》

九、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十、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李璟《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十一、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刘方平《春怨》

十二、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十三、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十四、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

十五、十年花骨东风泪,几点螺香素壁尘。——史达祖《鹧鸪天·搭柳栏干倚伫频》

十六、秋风吹到江村,正黄昏,寂寞梧桐夜雨不开门。——顾彩《相见欢·秋风吹到江村》

十七、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

十八、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十九、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许浑《咸阳城东楼 / 咸阳城西楼晚眺 / 西门》

二十、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二十一、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武则天《如意娘》

二十二、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白居易《春词》

二十三、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

二十四、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高适《除夜作》

二十五、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杜甫《哀江头》

二十六、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朱淑真《蝶恋花·送春》

二十七、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吴融《途中见杏花》

二十八、长记别伊时,和泪出门相送。——李存勖《如梦令·曾宴桃源深洞》

二十九、戚姬髡发入舂市,万古共悲辛。——李白《中山孺子妾歌》

三十、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于谦《立春日感怀》

三十一、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刘长卿《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三十二、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萨都剌《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

三十三、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黄景仁《别老母》

三十四、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陆游《钗头凤·红酥手》

三十五、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 归故园作 / 归终南山》

三十六、风急桃花也似愁,点点飞红雨。——如晦《楚天遥过清江引·有意送春归》

三十七、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杜甫《阁夜》

三十八、年年负却花期!过春时,只合安排愁绪送春归。——张惠言《相见欢·年年负却花期》

三十九、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纳兰性德《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四十、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吴文英《浣溪沙·门隔花深梦旧游》

四十一、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曹植《杂诗六首·其

四十二、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四十三、万里无人收白骨,家家城下招魂葬。——张籍《征妇怨》

四十四、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高适《别董大二首》

四十五、饮酒莫辞醉,醉多适不愁。——高适《淇上送韦司仓往滑台》

四十六、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四十七、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四十八、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

四十九、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纳兰性德蝶恋花篇4

魔幻色彩

三色堇,堇菜科堇菜属两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茎高20厘米左右,从根际生出分枝,呈丛生状。基生叶有长柄,叶片近心形;茎生叶卵状长圆形或宽披针形,边缘有圆钝锯齿;托叶大,基部羽状深裂。早春,从叶腋间抽生出长花梗,梗上单生一花,花有5瓣,通常每朵花有蓝紫、白、黄3种颜色;花瓣近圆形,假面状、覆瓦状排列,距短而钝。花期可从早春一直延续到初秋。果期5~8月。三色堇的茎、叶含三色堇黄甙;花含芸香甙、挥发油、皂甙、维生素A及维生素C。

从稍许宏观一点的角度看,三色堇的株型实在没有什么可以炫耀的资本,高不过十几厘米的植株说可爱点是袖珍,说残酷点就是侏儒。不过,作为一种草本花卉,实在也没什么必要长得那么高大,反正生命来去匆匆,与其把力气都花在生长高度上,还不如集中精力璀璨艳丽一把。想必对于这个问题,三色堇是看得比较透彻的,因此,它的花朵就审时度势地开得特别俏丽、有趣、有个性。

三色堇那小丑脸蛋一般的奇丽花朵,总会令人忍不住想笑。它的花朵有着魔幻般的色彩和斑纹,每朵花上一般都有3种不同的颜色,或红,或蓝,或黄,或白,交替搭配出奇异的观赏效果,构成众多各具色彩的园艺品种,宛若一张张笑脸盛开在风中,使这种小小的草花得以跻身于各城市花坛美化的主要花卉品种之列。

一花百面

三色堇的魔幻色彩并不仅仅体现在其花色斑纹的奇特变化上,其形象在世界各地人们的眼光中,也是变化多端、莫衷一是的。

在英国人眼里,三色堇代表的是“不分贵贱的爱情”。有趣的是,英国人恰恰是最讲究等级观念的,真不知道他们对三色堇抱有的是怎样一种又爱又恨的情感。

在德国人眼里,三色堇居然是“继母”的象征。据说,德国人能从花瓣中看到3张脸,下面那张最丰满的脸扮相时髦,象征的就是继母;中间有张漂亮的小脸,那是继母的亲生女儿;上端一张苍白的脸蛋,那是前妻的女儿。如此丰富的想象实在令人钦佩。没想到,三色堇居然能够让古板、严谨的德国人变得如此浪漫和富有想象力。

在法国人眼里,三色堇代表的是“恋人的相互忠诚”。可法国人明明都是浪漫的多情种,估计他们自己也晓得谈什么恋人间的忠诚实在有点奢侈;所以,就挺有自知之明地选了多变的三色堇来代表恋人的忠诚,个中奥妙就让明眼人自己去识破了。

在波兰、冰岛等国家,三色堇干脆当仁不让地荣登国花宝座,骄傲地居于百花之上。因为三色堇在这些国家的人们心目中是非常神圣与离奇的。波兰人认为,这些有趣的花朵是爱神丘比特的杰作,正是那位掌握着爱情之箭的小顽童一箭射中了原本洁白的堇菜花,惹得伤了心的堇菜花流出了鲜血与眼泪,浸染了白色的花瓣,这才变成了如今这副奇奇怪怪的模样。

还有传说认为,三色堇因为受到天国众神喜爱而被爱与美之神维纳斯所忌恨,受到维纳斯的鞭打,脸上青一块,紫一块,留下了深浅不同的斑痕,成了“花猫脸”。于是,单色的堇菜花变成了一朵花上有好几种颜色的“三色堇”,看起来却比以前更加美丽动人,也受到了众神更多的称赞。

看来,三色堇是跟天神脱不了关系了。有人说,三色堇上的棕色图案是天使来到人间时,亲吻了它3次而留下的痕迹;又有人说,当天使亲吻三色堇花时,她的容颜印在了花瓣上。所以,每一个见到三色堇的人,都会有幸福的结局。

也难怪欧洲人对三色堇的看法如此不一,实在是这花儿的样子太多变,太富有想象空间了。你瞧,它的花瓣上十分对称地分布着3种不同颜色的斑块,构成的图案既像猫的两只耳朵、一张嘴巴和两块脸颊,又像一张五官齐备、表情神秘的脸谱,真是初看像个老公公的脸,细看又有点像猫咪的脸,再看似乎更像是一张鬼怪的面具;搞得人们一会儿喊它人面花,一会儿称它猫脸花,一会儿又叫它鬼脸花,真不知该叫它什么才合适。这边人类还没念叨清楚呢,那边微风吹来,三色堇摇曳起来,又变出了新的姿态,仿佛上下翻飞的蝴蝶一般活泼动人,弄得神魂颠倒的人们又以为是蝴蝶转世,忙不迭赶紧又为三色堇封上一个“蝴蝶花”的美名。

华夏风韵

其实,波兰、冰岛等国家推选三色堇为国花是有充分理由的。若以比较严肃的态度去看,北欧这些国家都是三色堇的原产地,国花作为一个国家的象征,当然应该首选本土植物了。既然原产于北欧,三色堇的耐寒能力肯定是很过硬的;因此,在寒冷季节花卉匮乏时,它照样可以在我国大部分城市的露天花坛中争奇斗艳。

原产欧洲的三色堇,性耐寒。我国引入的时间较久,经自然杂交和人工选育,目前,其色彩、品种比较繁多,除一花三色外,还有纯白、纯黄、纯紫、紫黑等;另外,还有黄紫、白黑相配及紫、红、蓝、黄、白多彩的混合色等。从花形上看,有大花形、花瓣边缘呈波浪形的及重瓣形的;还有一种多年生的丛生状香堇,花深紫色,具有芳香味,可提取香精。

尽管三色堇原产于北欧地区这一结论毫无疑义;笔者还是觉得它具有中国风韵,因为,无论是人面也好,猫脸也好,鬼脸也好,蝴蝶也好,无论说三色堇像什么,都不及像中国的戏剧脸谱更贴近;而且,这个表面极容易让人捉摸不定的脸谱,骨子里还是很有些华夏风韵的。早在三国时期,它就已经被作为重要的护肤药材收入《名医别录》之中。据说,隋炀帝为了讨得后宫佳丽的欢心,还专门组织力量研究三色堇的祛痘美容之法。华夏药王李时珍也在他的成名作兼代表作《本草纲目》中充分肯定了三色堇的祛痘功效,称三色堇“性表温和,其味芳香,引药上行于面,去疮除疤,疮疡消肿”。

纳兰性德蝶恋花篇5

文言文中思念的句子

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2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邶风·击鼓》

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4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

5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

6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郑愁予《赋别》

7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

8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9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

10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

11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

12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

13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陈衡恪《题春绮遗像》

14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启超《台湾竹枝词》

15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徐干《室思》

16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

1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18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

19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

20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21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22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

23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24相思一夜 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张仲素《燕子楼》

25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

26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27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张可久《塞鸿秋》

28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

29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李冠《蝶恋花》

30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苏轼《江城子》

31今夕何夕,见此良人。-佚名《诗经·唐风·绸缪》

32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33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34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文廷式《蝶恋花》

35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曹雪芹《枉凝眉》

3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李商隐《无题》

37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着相思。-况周颐《减字浣溪沙》

38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欧阳修《玉楼春》

39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佚名《诗经·周南·关雎》

40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

41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42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

43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二首其二》

44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45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辛弃疾《摸鱼儿》

46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三首其三》

47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苏武《结发为夫妻》

48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聂胜琼《鹧鸪天》

49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柳永《昼夜乐》

50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李白长相思二首其一》

51不要因为也许会改变,就不肯说那句美丽的誓言,不要因为也许会分离,就不敢求一次倾心的相遇。-席慕蓉《印记》

52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范成大《车遥遥篇》

53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戴叔伦《相思曲》

54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55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夫妻百事哀。-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56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顾敻《诉衷情》

57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

58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六首其六》

59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乐婉《卜算子》

60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白居易《浪淘沙》

61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杨柳枝》

62忍把千金酬一笑?毕竟相思,不似相逢好。-邵瑞彭《蝶恋花》

63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晏殊《玉楼春》

64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曹雪芹《终身误》

65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周邦彦《玉楼春》

66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曹雪芹《红豆词》

67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二首其一》

68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冯小青《怨》

69锺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难寻。-朱彝尊《高阳台》

70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横塘路》

71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

72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四首其二》

73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晏殊《山亭柳·赠歌者》

74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75思君如明烛,煎心且衔泪。-陈叔达《自君之出矣》

76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苏武《结发为夫妻》

77休言半纸无多重,万斛离愁尽耐担。-陈蓬姐《寄外二首其二》

78妾似胥山长在眼,郎如石佛本无心。-朱彝尊《鸳鸯湖棹歌》

79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韦庄《女冠子二首其一》

纳兰性德蝶恋花篇6

经典产品

欧式魔方砖012(圣百合)

规格:600*600

设计灵感:自然元素——大花蕙兰

大花蕙兰花朵雍容华贵,有“吉星之花”的赞誉,是当今闻名遐迩的显赫之花,敢于与梅花争春。它既有国兰的幽香典雅,又有洋兰的丰富多彩。其叶长碧绿,花姿粗犷,花朵硕大,有黄、白、吕、红、粉色及复色等多种颜色,色彩鲜艳,异彩纷呈。花型整齐且质地坚挺,经久不凋,属豪华高雅型兰花,为此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成为世界著名的兰花新星。

欧式魔方砖004(蝶恋花)

规格:600*600

设计灵感:自然元素——蝴蝶

很久以前,蝴蝶以其身美、形美、色美、情美被人们所欣赏。历代中国文人咏颂蝴蝶是最美丽的昆虫,称赞它为“会飞的花朵”、“虫国的佳丽”。蝴蝶是一种高雅文化的象征,可令人体会到回归大自然的赏心悦目的感觉。蝴蝶是幸福、爱情的象征,它能给人以鼓舞、陶醉和向往。

欧式魔方砖008(金戈铁马)

规格:600*600

设计灵感:艺术铁花造型

金戈铁马。寓意:戈闪耀着金光,马配备了铁甲。比喻战争,也形容战士持枪策马的雄姿。

1、世界天然石材唯一获得世界两大权威机构认证的大理石企业。

2、世界天然大理石唯一通过“极致环保建材”的大理石企业。

3、全球规模最大,集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大型石砖企业之一。

4、2012年完成建设的世界天然大理第一家石材应用会所并投入使用的石材企业。

5、唯一一家与世界顶尖石材技术研究机构以及中意顶级设计大师紧密合作的石材品牌。

根源于西班牙、创始于1999年的米洛西石砖,是一家长期致力于顶级环保石砖探索与创造,以标准化与系统化为基准,集矿山开采、产品设计研发、生产加工、品牌营销、物流、服务为一体,全面打造豪宅空间整体解决方案的品牌供应商。

作为全球石砖产品的首创者和石砖行业的缔造者,米洛西石砖执着于产品结构的完善与技术突破创新。一方面通过独立开采、控股、参股和包销等模式,在西班牙、意大利、土耳其、希腊等天然大理石著名产地,建立完善的石材原料供应链。另一方面大力引进各个领域的专业人才与最先进的生产设备,不仅牵头完成石砖产品国家标准的制订,荣获几十项石砖相关的发明与设计专利,而且投巨资打造了世界首条节能环保的全自动石砖生产线,全面创建了具有500多高素质员工、年产能120万平米的现代化生产基地,成为全球唯一一家实现石砖产品系列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的企业。

品牌是企业的核心价值与核心竞争力。米洛西石砖开行业品牌化运作与终端专卖店模式之先河,以设计为法器,全面打造出覆盖光面、仿古两大跨界品类,米黄、米白、灰色、黑色、褐色等7大色系,以及异形线条、魔方砖等规格齐全、配套丰富的300多个系列产品的强阵产品体系,为引领时代潮流的精神贵族,打造出属于一个阶层的豪宅生活方式,实践“为豪宅而生”的至尚人居信仰。

面对国内外激烈的市场竞争,米洛西石砖坚持以创新的产品设计应用、前瞻的市场策略和完善的售后服务等体系为基础,不仅在国内一线市场建立了80多家专卖店,而且海外品牌销售点遍及美国18个州、欧盟8个国家、中东、东南亚、拉美、非洲等200多个专卖场和专卖店,创建由“米洛西美国”达拉斯仓库、“米洛西欧洲”葡萄牙仓库、“米洛西阿拉伯”迪拜仓库等构成的全球物流系统。全面打造出米洛西石砖的完整产业链,扛鼎极致环保建材旗帜,世界石砖首席品牌与市场标杆。

品牌专访

BOSS创意家:在您看来,石砖这种建筑材料和其他建材相比有哪些优势?

金:石砖的最大优势莫过于能完整呈现出石材天然的纹理和线条,天然石材是经过亿万年岁月的风化和沉淀,天然石材的纹理和颜色才能具有如此的穿透力和冲击力,这是瓷砖产品无法复制过来的。

石砖具有良好的环保功能。天然石材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资源非常稀缺,特别是一些独特的石材品种,具有品类少、开采不易等特点。

虽然石砖的价格昂贵,但是如果与同款高档石材相比,石砖的价格还是有一定的优势。毕竟每块石砖在石材的使用量比较少,只有石材的2/5,这样直接导致石砖的重量和厚度比石材轻和薄,在运输的过程中能装载更多的产品,从而节省了不少的物流成本 。这些因素使进入石砖行业的门槛降低了不少,可以满足越来越多的人用上“石材”的梦想。

BOSS创意家:请您介绍下米洛西的“再定义”模式。

金:当“再定义”一词与米洛西同在设计界、建材业广为人知。人们猛然发现,米洛西石砖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再定义”的开创史。

2007年,米洛西创举性地复合大理石与瓷砖,跨界两大建材优势,再定义顶级石材,开创石砖行业。之后,米洛西始终坚持品牌化运营模式与终端专卖店模式,一改传统石材企业的生产模式。利用矿山原料、产品规格、产品配套、生产工艺、产品品质等5大标准化,使天然大理石在设计应用中变得更加可控,打破了石材行业原始粗放的混乱局面,推动了石界变革。同时,米洛西以设计为法器,构建了丰富完善的产品配套及设计应用系统,提供豪宅空间整体解决方案,再定义豪宅生活方式,再定义“石”尚艺墅。

时至今日,米洛西已经建立了全球物流、销售系统,成为全球豪宅别墅、星级酒店等高端场所的宠儿。

在米洛西石砖的带领下,众多石砖品牌应运而生,其以“再定义”模式将石砖从一个产品带到一行业的新高度。

BOSS创意家:米洛西如何将“再定义”精神引入设计界?

金:米洛西对固有模式的再定义并未止于自身,而是延伸至全球室内及建筑设计领域。

2012年,米洛西石砖联合广州国际设计周、意大利室内设计协会将“再定义”概念引入室内设计界,在全国展开“再定义——豪宅空间设计思想会”巡回活动,吸引邱德光、梁志天、梁景华、卡罗·贝利、卢卡等中意设计大师鼎力参与,历经长沙、武汉、南宁、广州、大连、天津等十大城市,互动全国近10万名设计师,以全新的视角和开拓性思维,引发对豪宅生活、豪宅设计的新思考,掀起再定义设计风潮。

2013年,米洛西石砖与广州国际设计周再度携手,在全国十几个城市续写“再定义”,继沈阳、太原、杭州、南通之后,2013“再定义——豪宅空间设计思想会”还在宁波、福州、广州等城市陆续上演。

9月25日-10月4日,在米洛西·石砖与广州国际设计周组织下,全国各大装饰工程、设计机构负责人组成中国代表团展开意大利设计之行,在博洛尼亚、维罗纳、维琴察、威尼斯、佛罗伦萨和米兰等城市连续举行了多场“中国再定义世界——米洛西石砖国际研讨会”,深入探讨全球设计以及建材的走向趋势,意在向世界传扬“再定义”精神。

BOSS创意家:请您介绍一下邱德光先生为米洛西·石砖设计的作品——《锦》。

金:2013年,米洛西再次颠覆传统产品设计模式,引领石尚潮流。其与新装饰主义开创者、中国豪宅设计教父邱德光达成产品设计合作,开创D+B(设计+品牌)营销模式。

纳兰性德蝶恋花篇7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饮水词・浣溪纱》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此语有落拓不羁襟怀难解的味道,取其意而成的《饮水词》,是清代文学最美的一笔。对于自宋而盛行的“长短句”而言,最好的时代自然由东坡和柳七们造就,轮到纳兰性德,只是夕阳西下时一抹艳丽的晚霞了,偏偏晚清国学大师王国维极喜爱纳兰其人其词,在《人间词话》里盛赞他:“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人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其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这千年来争论不休的词坛魁首之位,忽然之间便让一个这样的少年人占了去!

《饮水词》当然并非浪得虚名,以情词为主,有悼亡,有思友,有思乡,有边塞,首首饱含着词人的深情。其中“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两句,一句借班婕妤深宫冷落之苦抒有情难圆的无奈,是情诗中的上品,一句写万里之外思念家乡的抓心挠肺,是思乡诗中的精品,它们在后人中流传甚广,可谓脍炙人口。但赏词除品赏其艺术造就外,还须结合读者的心境和喜好,比如同属“花间词派”的诸多词作中,李、温庭筠们艳丽张扬的文字,不是春与秋的清丽爽朗,而是夏与冬的炙烈寒冷,纵然写出了“情”之深处浓得化不开的“重”,但毕竟是第一层境界,难以道出“情”最终的恒久与平实,不及韦庄这个成就并不绝代的词人写就的那一首:“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如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词风清新。用韵圆合,读来唇齿生香,在未读《饮水词》之前,我总认为花间派最好的词。非韦庄这首莫属。初读《饮水词》,虽也惊艳,却因为自己个性的寡淡,对他词中弥漫着的那种深重的愁绪,不以为然。

直到读到这首《浣溪纱》,忽然就被全篇的一种气韵打动了,彻头彻尾地为《饮水词》折服。

夜深时,明晃晃的月光照着还没有完全融化的雪地,某处笛声已起,有思念的哀愁,惹得梅花飘然而落,心中便落寞地起了悲凉。“悲”其实是人生无法改变的底色,加之深夜之静与落梅之动的映衬,更见境之深远。初读便为之倾倒,只觉这悲音里,不是困窘文人的身世之慨,倒像极宝玉那样心性极高禀赋又好且家世背景颇深的多情公子最真诚最自我的叹息,不觉对写作者起了好奇。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纳兰性德,又名纳兰容若。我更习惯把“性德”的正名放在一边,而用“容若”称这位词坛才情纵横翩然出尘的贵族公子,只是因为渗透着他满满情意的词,和他表面荣华热闹而内心凄凉萧索的情绪,无端地会使人的心柔软起来――这样的柔软,绝不是“性德”的周正能带来的。“胸纳幽兰,神容略若”――“容若”,音调圆转起落,意境开阔迷离,像极了他的人生,与“纳兰”这样唯美的带着草原水草丰美气息的姓氏一合,便真真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别后谁能惜,漂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潮海沙。

――《采桑子,塞上咏雪

看过《康熙王朝》和《匕剑下天山》的人,一定能清楚地记得一个人的名字:纳兰明珠。他是康熙的宠臣,曾经身居高位,呼风唤雨,在皇帝面前说话做事圆转周到、游刃有余,因为康熙的宠爱而不可一世,整个家族得到恩宠,盛时超过江南织造曹家的风光。纳兰容若便是这颗“明珠”的长子,家世足够显赫了吧?而他母亲,是努尔哈赤亲孙女,血统足够的高贵了吧?

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1655年1月19日),纳兰容若带着显赫与尊贵,在满州正黄旗出生了。成长中的他表现出了过目不忘的聪颖天资,他的家庭辅之以一流的教育,使他既饱读诗书,又极熟骑射。这个封建官僚家庭的嫡传长子,聪颖早慧的贵族神童,可谓文韬武略,一应俱全,加上锦衣玉食的生活,纤尘不染的外表(曹寅《题楝亭夜话图》:“忆昔宿卫明光宫,楞枷山人貌姣好”),举手成词的才华,似乎确是上帝青睐的宠儿。他的幸运,不知史上有几人曾经拥有々连上帝自己也要嫉妒自己造就的这样一位“佳公子”了!

在人生的前十八年里,他的个人天赋因家庭的重视得以尽早发现、培养,加之贵族子弟会受到更多的重视、关照和举荐,有更多的机遇,他又具有的良好素质和勤奋好学的精神,这使他锦上添花,可谓一步一层楼,十步一层天。正因如此,他得以在人仕之前想自己所想,做自己乐做的事,在不受市侩干扰的环境中,精心经营个人的艺术生活,纺织个人细腻的情感之网。他的词中有了一种贵族化的纯粹――他无需体验生活的辛酸,经历创业的艰难,饱尝仕途的坎坷,既不必担心穷士大作富贵诗的可笑,又不必防范小人得志的洋洋自得与轻狂。在他的艺术中,体现出成熟的贵族化倾向,进入到比较自然、纯粹、本质的境地,表现出的冲淡、平和、自然,那是对物质与精神生活的一种超越。

十八岁的纳兰容若,在国子监祭洒徐文元的推荐下,应顺天府乡试,一考中举。在徐乾学的帮助与指导下,开始编辑大型书籍《通志堂经解》,并著录《渌水亭杂记》;二十二岁,纳兰容若应殿试,获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当年考试备受赞誉,被评为“叙事析理,谙熟出老宿之上,结字端劲,合古法。诸公嗟叹,天子用嘉”。入仕后的纳兰容若,在短短的几年内,由三等侍卫晋升到一等,官衔正三品,属上品高阶,是多少人穷其一生的努力也难以达到的位置。自担任侍卫后,“御殿则在帝左右,扈从则给使起居”,“吟咏参谋,多受恩宠”,以他的文武全才,即便是在康熙(爱新觉罗-玄烨)面前,也能应付自如。玄烨诗兴大发,他会随声唱和:玄烨有了著述,他能遵原意译注:玄烨外出狩猎,他便执弓冲突,跃马随围。玄烨与容若互相映照,相互赏识,可以想见,那真是十七世纪中国的一段最光华风流的往事!有人曾说十七世纪的天空,一半是康熙的,一半是纳兰容若的,虽不免夸大,但也不失其真,他们两人一为雄韬伟略的君主,一为诗才俊逸的词人,放在天空里,谁的光都不会弱了去,岂不足以照亮整个天空?

好了,少年得志,仕途通达,他的人生,在旁人眼里,可谓完满。

若他没有那么高的禀赋,他就会满足于自己无人能及的生活,戎马轻裘,声色犬马,风风光光地过他的人生。然而,这块贵族熔炉里炼出的顽石,虽无才去补苍天,却又渐渐显出了他叛逆的本色:一个清清朗朗的男儿,在众星捧月的生活里,感到的不是快乐,而是无法排遣的空落与忧伤。这正应了昆德拉的那句话:生活在别处。是他不懂得惜福吗?还是生性里一股“不足之气”,使他与“愁”有缘?

都不是。问题是,在一个太平的盛世里,在一个伟大英明的君主前,少的不是治国安邦的政治领袖,而是诗酒风流为这太平增色的词人。何况纳兰家已经有了一个明珠,若再来一个容若,会如何?于是,他被定格了。这种定格,对于他而言,是难以言说的尴尬与伤痛。

优裕的环境对于有才华的人,多数只能成就风花雪月的才子佳人,出不了杜少陵,也出不了辛稼轩。对于纳兰容若而言,他的成长方向,也仿佛注定了必须往“才子”类的“文弱”走下去。但是,他不甘。他勤奋刻苦地学习,博览群书,外出巡猎时,又自觉地多留心见闻,使他的词境中多了几分爽朗开阔的气象。有《如梦令》为证:

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归梦隔狼河,又被河声搅碎。还睡,还睡,解道醒来无味、

其中起首两句被王国维评为“千古壮观”,细审读之,的确意境宏阔,没有豪气冲天的胸襟,是断然作不出这样的文字的,

然而,同样是在塞外,他也写出了《咏雪花》里“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这样的词句。看那漫天而降晶莹剔透的雪花,无根无芽,却异样纯洁美好,纳兰容若虽身在贵族世家,却也知“侯门深似海”的无奈,加之人生中难以言说的诸多不如意瞬间涌上心头,猛然间觉得与那些富贵的牡丹比起来,自己表面的荣光虽然相似,内心追求的方向和生命中经历的种种,却使他的心始终飘泊无依,于无依处,又保存着那份高贵的纯粹,不由得顾雪自照,心也随之起舞,不觉间,把自己也变成了那雪花中的一朵,轻灵洁净,清冷曼妙。

安忆如说,每读《采桑子》的下阙,都会觉得容若还立在秋风萧瑟的塞上,迎面遥遥是万里的黄沙,雪已落满他的双肩,那双迎着雪花的眼睛,冰雪般明亮。

深以为然。

凭君料理花间课,莫负当初我。眼看鸡犬上天梯,黄九自招泰七共泥犁。

瘦狂那似痴肥好,判任痴肥笑。笑他多病与长贫,不及诸公衮衮向风尘。

――《饮水词・虞美人》

纳兰容若的一生,用台湾高阳的评说,谓“情深且大”,可谓一语中的,入木三分。与许多仕途得意而人情浅薄的人比起来,纳兰容若的情,从他的亲人而向朋友而向恋人,真切而深挚,宽大而开阔。尽管在父亲的权势光辉的掩照下,他表面受到恩宠实则处处受到压制,因而心中郁结,落落寡欢,但若果真给他实权重位任他驰骋,以他的“情”之“重”,是否真能胜任,还是未知。

没有得到,便没有施展的机会,没有施展的机会,便始终不知自己是否可以去做那些“拿云”的心事。所以容若的眉头总有解不开的结。“人人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曾知”,顾贞观如是说。自然,顾贞观是纳兰容若真正的知己,因为“知”,而敢于“托”,因为“知”,而托得其所。“凭君料理花间课,莫负当初我”,将自己最心爱的作品都交给知已去料理了,只因一个“信”,没有深挚的情谊做底子,不是一个在另一个的眼中自在来去,一个给了另一个足够去展示的自信,怎能及此?

想起来,顾贞观定然是一个淡然如风的学问家,坦荡如砥的朋友。他给容若足够的空间,于是这样一个看似不明人间疾苦亦不为党朋纷争所动的贵胄公子,敢于在他面前尖锐起来,去讽刺,去嘲笑,去说世间不平之事,露出了他本来就有的刚性的面,那样放纵,那样任性。

顾贞观在地位甚高的容若面前,也没有惯常文人间的那种拘泥。他用心地读容若的词,发出著名的一叹:“容若词一种凄婉处,令人不忍卒读。”对于写作者而青,若能得读者知心一叹,岂不足矣?能够与这样真性情的人相遇且相知,于朋友一道,可谓尽得天恩。

因为有了顾贞观,也就有了纳兰容若“生棺死殡”的佳话。

事情缘起于康熙对大学者吴兆骞的一次流放。一个搞学问的人因为不知天高地厚得罪了皇帝被流放到黑龙江那样的苦寒之地,所受的折磨将可能毁掉他的生命,顾贞观同为知识人。又是好朋友,自然要为他两肋插刀。想想朋友中,尚有容若在君侧,于是向他求援。他用《金缕曲》两首寄信于容若,用艺术的才情和对朋友真挚的情义深深打动了多愁善感的容若,容若回信说,十年之内一定想方设法解决。顾贞观回答:“人寿几何?请以五载为期!”真是得寸进尺。这样质朴至极的话,没有一点官场气息,换了别人,大概要为他的这种表现生气,也许就一甩衣袖,不再搭理,可同样率真的容若慨然允诺。这里没有互相利用。有的,只是肝胆相照。

既然是康熙亲自下的批文,要改变这样一个极为自信且强权的君主的意志,谈何容易!容若当时允诺十年,也是冒了危险的,更何况只有五年!但是,有他自己在康熙心中的位置,有父亲纳兰明珠的帮衬,在一番斡旋之后,终于得以使吴兆骞返京,不负好友重托。吴兆骞返京后。容若又聘他为馆师,为其弟授业。实际上是给了他一份安定的工作,一个安全的落足地,同时又顾及了大学者的尊严。从此事上,足见他的细致与善解人意。待人。难的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容若以真诚的心,做到了这点。不久后吴兆骞病故,本在江南的容若又立即返京,为其操办丧事,又出资护送其灵柩回到吴的家乡吴江,可谓仁至义尽。此事在容若办来,谦逊自然,丝毫不显张扬做作。对于顾贞观而言,有这样的朋友,夫复何求!只有知音。才值得为此;只有知音,才愿意为此。

因此,由《侧帽集》改为《饮水词》。只有顾贞观敢做。也只有顾贞观能做。在容若死后,顾贞观为容若作祭文,无比痛惜地写道:“吾哥所欲试之才,百不一展:所欲建之业,百无一副:所欲遂之愿,百不一酬;所欲言之情,百不一吐。”别人看到的风光。却原来都被贞观瞧透。

谢家庭院残更里,燕宿雕粱,月度银墙,不辨花丛那辨香。

此情已自成追忆,零落鸳鸯,雨歇微凉,十一年前梦一场。

――《饮水词・采桑子》

是少年的恋人,还是早去的妻子,竟惹去十一年的相思情重?

情的朦胧暖昧贯穿《饮水词》始终,也贯穿纳兰容若生命的始终。这种情,是爱情,是分量最大,令他生令他死的一种,与那些游戏于花丛中的浪子不同的是,容若有一种别样的专注与优雅,有令人心醉心碎的高贵清洁。

仍然是面上的繁荣风光:结发妻子卢氏,是两广尚书的女儿,容貌美丽,知书达礼,能与容若唱和;卢氏十九岁夭亡,续取宫氏,又与江南才女沈宛有恋。看上去丰富圆满,就像他的出身他的仕进他的地位他的才情一样,使人仰望叹服,甚至于妒忌。然而,我们在容若的爱情诗中,少见其完满的快乐,多的是无法排遣的伤情,直到他的生命黯然远引。

清人笔记记载:“纳兰眷一女。绝色也,有婚姻之约,旋此女人宫,顿成陌路。容若愁思郁结,誓必一见,了此宿因。会遭国丧,喇嘛每日应人宫唪经,容若贿通喇嘛。披袈裟。居然人室,果得一

见彼姝,而宫禁森严,竟如汉武帝重见李夫人故事,始终无由通一词,怅然而去。”(蒋瑞藻《小说考证》引《海沤闲话》)虽然这个“初恋”的说法有“小说家言”的意味,不可全然当真,但从他的一些词作来看,在第一任妻子之前,他显然是心有所属而最终因为各种原因不得遂愿的。乾隆看了《红楼梦》后说,“此明珠家事也”,固然有牵强,却可看出故事与现实中人物的相近之处。“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这样的感情,相隔着相望着,却不能再近一点,是如何叫人情伤!

彤云久绝飞琼宇,人在谁边,人在谁边,今夜玉清眠不眠,

香销被冷残灯灭。静数秋天,静数秋天,又误心期到下弦。

“爱你,好像天上人间对影自怜的落寞舞蹈”,容若是一个这样执着的舞者,直到一息不存,仍留人间,不止。

想想,这样的初恋,对于爱恋着他的妻子卢氏而言,又是何等难以跨越难以覆盖的高度!因此,她拼了一生的力气,来熨贴他的心。这样。渐渐地,容若与她的情感日笃,欢乐日盛,那些爱而不得的悲愁,也慢慢地隐退了些,虽然仍有对对面妻子的不在意,但凭着她的聪慧、她的温柔与贤良,她还是在最后抓住了他的心。可惜,这样的时光太短啊,十九岁的妻子,因为产后受寒而死去,留下容若一个人悲伤不能自禁,他为她写下许多悼亡词,首首催人泪下。同样美好的开始,同样无奈的结局,使纳兰容若的爱情,既有玫瑰的绚丽,又透着无法抹除的黯淡灰涩,对于重情性命的人而言,这样的打击甚至是致命的。

此恨何以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

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他生知己。还怕两人俱薄命,剩月零风里。清泪尽。纸灰起。

葬花天气,已是凄冷悲凉极致,更兼思念之重,梦里醒来,怅然良久,只为梦中执手的欢喜,化为醒后空空,无处可依的无奈。无奈比痛苦更甚,是思念到极处不能尽诉的灰颓。当年念着别人,便少看妻子,当懂得“满目山河空念远”“不如怜取眼前人”时,眼前人已香销玉殒,当日“绣榻闲时,并吹红雨,雕栏曲处,同观日斜”的年常光阴,一并被丝丝抽去,叫人怎忍卒读?

时间太瘦,指缝太宽,相爱的时光太短,离别又何其漫长!情重如容若者,怎不千回百转,成绕指之柔?

本来以为遇到才女沈宛,会是生命的再次亮丽,谁知满汉之别,又生生地拆鸳鸯在两下里!这时的痛苦,已经是“心事成灰”,无法言说!

他有诗说:“予生未三十,忧愁过其半。心事如落花,春风已吹断。”因为遭遇,因为不圆满,因为无可奈何,他的创作中,就有了一股悲剧的潜流,似林妹妹一样,他的双眉之间,一定也隐隐若蹙,在医道行家的眼里,大概要算得另一种“不足之症”了!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块。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君热。

无那尘缘最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钧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饮水词・蝶恋花》

纳兰容若的爱情词,不管是悼亡还是怀人,无不浸透了他辛酸的泪。他怀念的,悼祭的,不仅仅是他的恋人,他的妻子,也是他梦中和幻想中美好无争的桃花源,是他忧郁地流逝的青春的写照,是他冲不破的藩篱、割不断的羁绊,是他对遮盖在蓝天的乌云的喟叹,也是他对不可抗拒的命运的叹息和对自己一生荣华富贵却无力做主的悔恨。归根到底,“不是人间富贵花”的纳兰容若,为了那份纯净与轻灵,用爱情词砌了一道抵御世俗污浊的脆弱防线。一旦爱情失去。他的生命也将无所寄托,“情”之催人至死,“才”之催人至折,合起力来,足以使这个上帝垂青的绝世公子撒手人寰了!

康熙二十四年暮春(时容若31岁),容若抱病与好友一聚,一醉,一咏三叹,然后便一病不起,七日后于五月三十日溘然长逝。

也许不该为他惋惜。想想,《红楼梦》里的十二钗,若不离散早失,宝玉若不飘然出尘,到了年老时,会是何等模样?眼看着青春草草收场,俗事桩桩入了目,往日的欢笑悲愁,再不是诗里唱画里描,再不是干净清澈的模样,时光流淌下去,把人推到了麻木平庸的滩头,是不是另一种更重的“悲”?容若像宝黛合成的影子,有绝尘脱俗之美,与这个人世,终究是不合的。对于长久的历史而言,生命的长与短,显得如此无关紧要,紧要的是,一生是否曾经绽放。

纳兰性德蝶恋花篇8

首先公开自己同性恋身份的作家是兰福德・威尔逊,他的戏剧不仅不回避同性恋话题,而且更多地关注被美国主流文化排斥在外的边缘群体。威尔逊的目的是揭示这些被排斥和边缘化的小人物如何挣扎在贫困、暴力、歧视之中,如何试图找到自己的身份定位,如何坚守自己的梦想,尽管这个梦想遥不可及。更为重要而可贵的一点是,这些社会边缘人物身上从未缺乏人性的光芒。在 《吉里德香膏》(Balm in Gilead,1965)、《艾德里奇的诗人》(The Rimers of Eldritch,1966)和《巴尔的摩旅馆》(The Hotel Baltimore,1973)这三部戏剧中,威尔逊聚焦的是社会的弃儿,有、毒贩子、骗子、流浪汉、异装癖、男女同性恋者等。

《艾德里奇的诗人》的背景设在美国中西部一个小镇,围绕一个14岁女孩儿伊娃遭到性攻击,一个80岁的老流浪汉斯凯利被杀的主线展开故事,揭示了人们在公共道德考量面前表现出来的虚伪与自私,重点探讨不同人群的社会身份内涵。

剧中,作为社会弃儿的斯凯利一直备受人们的诟病,他在人们眼中就是一个危险分子,而这样的评判并不是人们基于亲身经历或者观察所得,而是根据他的社会身份主观臆断的。与之相反,年轻人罗伯特是小镇人眼中完美形象的代表,被公认为是一个守规矩、有道德良知、值得信赖与尊重的人。然而,故事的真相却给那些心怀偏见的人们一记响亮的耳光:罗伯特对伊娃实施了,看在眼里的斯凯利试图帮助伊娃,却被一个邻居误认为在攻击女孩儿,而开枪误杀了斯凯利。

在这部剧里,威尔逊一方面批评了小镇人们对社会底层群体的偏见、妄断与排斥,另一方面也对这些被社会歧视和抛弃的局外人表达了极大的同情,认为主流文化强加给他们的不公平的社会身份,使他们苦苦挣扎在摆脱歧视、寻求自己身份定位的漫漫征途上。 兰福德・威尔逊

1988年上演的《蝴蝶君》关注的焦点是美国少数族裔,特别是华裔在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身份认同的困惑。该剧作展现了一个宏大的题材,涉及种族、性别和,并且集东西方文化中的权力关系于一体。作品以法国外交官瑞内・伽里玛在北京与中国京剧演员宋丽玲从1960年到1988年的交往为主线,以普契尼的名歌剧 《蝴蝶夫人》为贯穿始终的故事背景。剧中伽里玛在邂逅了蝴蝶夫人的扮演者宋丽玲之后,心中根深蒂固的东方主义思想(宣扬西方的意识形态凌驾于东方的意识形态之上,社会政治秩序建立在“东方人总是向一个更强大的力量屈服”的思想基础上)使他认为自己找到了理想的东方女性,找到了彰显自己的强大和能力的对象,找到了控制、操纵女性的机会。这首先揭示了西方的文化霸权思想。其次是关于身份认同的另一个重要主题:性别差异的社会化和政治化。伽里玛尽管在西方人眼里并不是一个强势的男人,但面对中国女性宋丽玲,他不自觉地滋生了男性保护女性的心理,并错误地认为宋丽玲的被动和羞涩是东方女性的特点。在对自己身份的认同和构筑中,伽里玛孜孜不倦追求的只是一个幻影,西方压倒东方,男性统治女性,从而表现出西方人对东方人居高临下的优越姿态。

通过对以上种种西方文化霸权思想的揭示,剧作家黄哲伦表达了华裔群体及其他少数族裔要求重新解读主流文化传统,重新定位自己的身份和社会地位的呼声。但是,该作并不是单纯的反美国戏剧,作家更希望世界上不分民族、种族、权力和性别的人们能够消除对身份认同的普遍“误识”,“从我们作为人的共同而平等的立场出发,来相互真诚地面对对方”。

当代戏剧家托尼・库什纳作为一名同性恋犹太戏剧家,对于边缘化人群的身份认同问题非常敏感。他的著名同性恋剧《天使在美国》通过讲述五个同性恋者和艾滋病患者的经历,揭示了他们的边缘化处境,以及所遭受的种种歧视和不公正待遇。

关于同性恋的争议是20世纪后半叶才在美国受到广泛关注的。由于同性恋者颠覆性的性取向,他们的行为与不同宗教和种族的信念相悖,因而成为主流社会最为边缘化和最具争议性的人群之一,常被社会主流人群疏远甚至歧视。与此同时,艾滋病与同性恋的某种关联性也导致艾滋病患者在主流社会中的身份认同偏见。主流社会的歧视和排斥,对于同性恋和艾滋病患者群体的身份建构造成了很大的阻碍。同性恋者对于是否公开自己的性取向相当纠结,一部分人担心他们的处境会因此举而变得艰难。剧中的罗伊和乔伊为了躲避主流社会的偏见和歧视,选择了异性婚姻并希望借此摆脱自己“不正常”的性取向。然而在@个过程中他们却渐渐迷失了自己的身份,无法建构自己的真实身份。

《天使在美国》不仅仅是一部同性恋戏剧,更是一部政治戏剧。库什纳曾在《纽约客》上撰文指出,“同性恋者遭受的压制和压迫已成为日常政治生活的一部分”。该剧的故事背景是里根政府执政时期,两个主人公罗伊和乔伊都是为里根政府工作的“自私、贪婪、冷酷、盲目”的共和党人,他们道德低下,缺乏责任感。库什纳还借乔伊之口道出了他本人对里根政府的强烈指责:“我简直不敢相信你竟然投里根的票”,“里根绝不会成为我们的朋友”,因为里根政府没有保护同性恋者与艾滋病患者的权益。

葆拉・沃格尔是美国戏剧界近年来一位重要的女性作家,她最著名的作品《我是怎样学会开车的》(How I Learned to Drive,1997)探讨了女性在性别歧视的大环境下,性意识和个人身份建构的问题。该戏剧不仅触及了当今美国一个普遍存在却被回避的话题――儿童和青少年的待问题,更“不可避免地触及女性身体及其所承受的权利关系”。在揭示女性如何受到压迫的同时,鼓励女性颠覆和重新定义自我身份。该剧通过女孩子小不点莉莉・比特回忆童年到成年的生活经历,讲述了主人公如何在姨夫的教导和骚扰过程中成长并且构建自我身份的故事。该剧以学习开车做比喻,通过学习驾驶,小不点最终学会了如何掌控 “方向盘”,主宰自己的生活和命运。 托尼・库什纳

女性性别意识的构建是女性构建个人身份的一个重要环节。小不点的成长环境阻碍了她正确认识自己的性别特征及身份定位:她的家庭成员相互之间并不是以名字相称,而是以生殖器的特征起小名。小不点的外公是一个没有文化、语言粗俗、极强的人,他认为女性的身份就在于她的性特征。他经常在全家人面前拿小不点的性特征开一些下流庸俗的玩笑,对于小不点上大学的愿望也百般打击嘲讽:“大学文凭有什么用,你可以靠身体解决一切问题。莎士比亚对于女人做妻子没有任何帮助。”祖父世俗化和色情化女性的观点,给小不点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冲击和伤害。姨夫派克之于小不点既是恶魔,也是领路者。他给小不点的成长带来了痛苦和创伤,可他又是家中真正关心小不点、倾听小不点诉说的人。在学习驾驶的过程中,小不点受到了伤害,而同时她的自我意识也正在觉醒和成长,最终形成独立的自我,坚定地开始了新生活,成年后的她更是有勇气正视青春期的这段经历。通过小不点从青春期的迷茫、困惑到觉醒、反叛,走出生活的阴影,直至自主地决定自己的人生之路,沃格尔探讨了家庭环境对于女性性别意识和个人身份建构的影响,指出女性只有正视自己的性别特征,不断地自我丰富、自我成长,才能最终实现独立,成功构建自我身份。 葆拉・沃格尔

玛丽亚・艾琳・福恩斯是美国一位高产的女戏剧家,她的戏剧主要关注女性问题和政治,在浪漫情史中与男性的权力关系,以及女性必须面对和接受的不同的身份认同。

《菲芙和她的朋友们》(1976)被认为是一部女性主义杰作。该剧的全部人物都是女性,女性体验被置于中心位置,父权制藩篱下女性被压迫的状况得以充分展示。全剧的场景是1938年新英格兰的一所乡间别墅。菲芙的七位女友齐聚她家中,为一个募款活动做准备。全剧以这八位受过良好教育的中产阶级妇女的闲谈或个人独白为表现手段,讲述了她们的生活感受、情感经历和内心忧惧等。这些年轻女人表面上生活光鲜、家庭幸福,可是她们却深深感受到父嘀粕缁岬氖缚以及个人思想的压抑。

“尽管全剧始终没有一位男性角色登场,缺席的男性的权威却无处不在”,它隐匿于、弥漫在每一位女性的生存空间,控制着她们的话语,压抑着她们的意志,损害着她们的心灵,扼杀了她们建构自己身份的希望与努力。正如菲芙在开场所言,“我丈夫娶我就为了不断提醒自己,女人是多么讨厌”,男权社会普遍存在的这种厌女症心理将否定的、消极的形象强加于女性,使得女性产生一种自卑感,怀疑自己的价值和意义。男性建构了父权制文化,要求女性无知、纯洁、柔弱,依附于男性。任何敢质疑父权制文化的女性都会被视为疯子或遭受处罚:苏珊・奥斯丁说自己精神紧张,睡眠不好,便被称为精神病人;朱莉・布鲁克斯因为天生丽质,与多名男往而背上花痴女的恶名;格罗瑞亚・舒曼才华横溢,撰写的心理学论文太出色而被怀疑非其本人所写……父权制对于女性的压抑在剧中随处可见,女性的主体意识被抹杀,活动范围被局限于家庭,她们的任何试图迈出家庭的尝试都被视为离经叛道,成为“疯癫”的代名词。

福恩斯的另外两部作品《泥》和《生活行为》同样反映了女性被压迫、缺乏关爱的处境,以及她们建构自我身份的失败。《泥》讲述了一对二十多岁的年轻夫妇与一个年长男人之间复杂的感情纠葛。这两个男人对女主人公梅提出了强烈的爱的要求,而梅感到他们其实根本不理解她,不能满足她的精神需求,在与他们的关系中她没有任何成长和发展的空间,然而她的逃离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生活行为》则将目光投到遭受身体和精神虐待的两位女性身上,讲述了一个拉丁美洲的司令长官对妻子和情人在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虐待,他最后被妻子杀死的悲剧性结尾展现了被权力腐蚀的、缺乏真爱的人生悲剧,引发人们反思女性如何在权力压制和性别歧视下,构建自己独立的个人身份。

上一篇:公章使用规定范文 下一篇:合同法试题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