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内容范文

时间:2023-11-11 22:27:18

天气预报内容

天气预报内容篇1

关键词:公众气象服务;手机用户;电话调查;气象服务产品

中图分类号: X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8-0166-2

0 引言

衢州市气象服务中心正式成立于2009年10月,前身为衢州市气象信息中心(专业气象台),目前公众气象服务产品主要有短时临近预报、短期预报、3-5天预报、一周天气趋势预测、十天天气预测、穿衣指数紫外线辐射等生活气象指数、各旅游城市和景点预报以及重大气象过程、重要社会活动等的专题和加密气象服务产品,服务方式主要通过短信、声讯、报纸、电视、电台、网站、显示屏等途径。为更进一步掌握我市社会公众对气象服务需求状况,客观、真实地了解各用户对气象服务产品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衢州市气象服务中心与衢州市移动市场部合作对全市手机用户的公众气象服务情况进行反馈调查,最后将相关调查结果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1 调查取样

1.1 调查时间、对象及方法

调查时间:2010年5月25日-26日。

调查对象:全市移动手机用户的各行各业人员。本次调查,共调查手机用户2532个,其中无应答用户614个、拒访用户369个、关机用户75个和停机用户22个,有效应答用户共1451个(包括开通气象短信的943个,未开通气象短信的508个)。

调查方法:根据公共气象服务热点问题,气象服务中心设计调查问卷。移动公司市场部组织人员随机对移动手机用户进行气象服务情况反馈调查,手机用户在自愿问答的前提下录音应答,具体问题采用选项答问。

1.2 调查内容

针对目前衢州市气象服务中心现有的服务产品和服务方式,调查共设计了5个问题,主要涉及对气象服务的评价和态度、对天气预报的总体评价、对预报结果和时效的理解和对气象服务的要求等方面。

2 样本统计分析

2.1 对是否关心上下班天气的调查

问题:上下班或出门前您是否关心当前天气预报?分“关心”、“比较关心”和“不关心”三种选择。选择“关心”的占63.1%,选择“比较关心”的占25.6%,选择“不关心”的占11.3%。

图1 上下班或出门前天气的关心度比例图

2.2 对最关注的气象服务调查

问题:在常规天气预报服务中,您最关注的内容?有“未来12-24小时临近天气预报”、“未来1-3天的逐日天气预报”、“未来4-10天的天气预报和节假日天气预报”四种选择。选择“未来12-24小时临近天气预报”的占53.8%;选择“未来1-3天的天气预报”占35.1%;选择“未来4-10天的天气预报”占9.0%;选择“节假日天气预报”的占2.2%。

图2 最关注的天气预报服务比例图

2.3 对预报准确率的调查

问题:总体来讲,您感觉天气预报是否准确?分“很准确”、“基本准确”和“不准确”三种选择。

选择“很准确”的占19.9%,选择“基本准确”的占72.2%,选择“不太准确”的占7.8%。

图3 预报准确率调查比例图

2.4 对目前气象短信建议的调查

问题:您认为现在的气象短信内容情况,有何建议?答:(1)时间太短,内容太少,应增加;(2)时间与内容合适;(3)时间太长,内容太多,应减少;(4)其它建议。选择“应增加时间或气象短信内容”的占10.2%,选择“时间与内容合适”的占85.0%,选择“时间或气象短信内容应减少”的占4.8%。

图4 气象短信建议比例图

2.5 对未开通气象短信业务的调查

问题:请问您为什么没开通气象短信业务?(针对未开通或主动退订的用户)有:“我不需要关心天气”、“内容太少”、“内容不是我需要的”、“ 获取天气预报的途径太多了”、“资费太贵及其他”等六种选择。

本次调查涉及气象短信服务未开通过或主动退订的用户共508个。其中因为“预报内容不准确”而退订的占3.5%,因为“获取天气预报的途径太多”而退订或未开通的占27.7%,因为“内容不丰富” 而退订或未开通的占15.1%,因为“资费太贵”而退订或未开通的占2.4%,因为“我不需要关心天气”而退订或未开通的占15.7%,选择因“其它缘由”而退订或未开通的占35.9%。

图5 退订和未开通气象短信业务原因比例图

3 总结与分析

3.1 天气预报准确率是公众最为关注的问题

不论是什么样的预报产品,公众最关心的还是预报是否准确。从调查统计的结果看,绝大多数公众对天气预报准确率的总体评价还是较高的,但也有7.8%的人认为天气预报不准确,另外还有3.5%用户因“预报内容不准确”而退订。可见提高预报准确率仍然是气象部门最需要改进的重中之重。

虽然大多数公众对目前天气预报准确率能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客观的认定,但对于气象服务中心而言,不能因为公众的理解和预报水平全球性的不能尽如人意就放松对提高预报准确率的要求。在抓好提高预报准确率的同时,可以适当就一些预报难点和失误从技术层面向公众做出解释,取得公众理解。

3.2 天气预报的需求因时、因地、因传媒而变

从气象信息服务的时间段上来看,公众最关注的气象信息是“未来24小时天气预报”及“上下班或出门前的天气”,公众对“节假日”天气预报的需求相对没有太苛刻要求,现在由于有年休假、双休日在,“节假日”的休闲大众多安排在周边区域为主,也导致公众对天气了解以“随时随地了解到”天气预报为主。另外,因为现在“获取天气预报的途径太多”,各种传媒方式都有气象预报信息,除了电视电台、手机气象短信天气预报仍位居榜首外,近年来网络气象信息异军突起。以此来看,气象服务中心应该根据公众的这些需求特点,加强气象服务的针对性。

3.3 气象服务的产品依然较单一、质量不够精细

从调查结果统计分析,因为“内容不丰富”和“我不需要关心天气”缘由而未开通气象短信两项合计占总未开通数的30.8%。

可见,目前公众气象服务产品中,最基本、最常规的只有天空状况、降水、气温、风等预报,远远不能满足公众工作和生产生活需要,公众对天气预报的需求,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服务产品精细化不够。目前的天空状况、降水、气温、风等气象预报,地域范围还较大,时间跨度不清,用描述性的语言较多,公众较难掌握,离定时定点定量的精细化预报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

3.4 生活气象服务等产品的科技含量有待提高

从公众建议调查统计发现,不少人希望“天气预报表达方式最好丰富多彩有新意”;认为天气预报除了基本天气信息外,还应该包含“气象实况提示”及“生活常识”,认为需增加一些气象指数预报服务产品的比例也很高。调查同时发现,尽管公众越来越关注如紫外线强度、人体舒适度指数、空气质量要素等生活类气象服务预报产品,但对这些产品还不很了解,有些甚至抱有怀疑的态度。因此,要公众认同、关注和使用这些产品,提高我们气象服务产品的科技含量是关键。

参考文献

[1] 谢国权,王仕星,等.浙江省公共气象服务调查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浙江气象(30卷增刊).

[2] 王建萍,刘耀武.陕西县级农业气象服务调查及思考[J].陕西气象,2008,(6):4.

[3] 黄焕寅.湖北省公众气象服务调查分析及服务效益评估[J].湖北气象,1996(1).

[4] 骆继宾.气象服务学[J].北京气象出版社,1998.

天气预报内容篇2

【关键词】气象服务网站;站内跳转;用户重合

中国天气网(.cn)是中国气象局面向社会和公众,以公益性为基础的气象服务门户网站,2008年7月正式上线以来,凭借优质的服务,深受广大网民喜爱,并迅速成为国内气象门户网站的领头羊,位列国内服务类网站之首。

此次研究基于互联网大数据,选取了2016年4月和8月的流量数据作为分析样本(注:所有数据均来源于缔元信互联网数据统计中心,该区间数据完整),主要通过网站各频道之间导流数据,以及频道之间的用户重合度数据,分析各频道的站内跳转情况,提出各频道产品和内容推送调整优化建议。

一、频道分类

对文中将要研究的频道(网站首页、天气预报、雷达、云图、图片、天气资讯、视频)分为网站首页、天气预报类频道(天气预报、雷达、云图)、资讯类频道(图片、天气资讯、视频)三大类,下文将按照不同类型频道展开分析并给出优化建议。

二、网站首页

(一)导流情况

8月份网站首页流量规模呈现下降(比4月份下降18%),给各频道导入流量大多呈现下降;对比8月和4月稻荩网站首页给部分频道导流比例有所提升(比如天气资讯、雷达等),可见8月导流情况有所提升。

对频道首页导流:给各频道首页导流均较低,说明首页导航可考虑优化,吸引用户点击,提升网站首页对各频道首页的跳转;对各频道内容导流:给图片详情页、天气预报、天气资讯详情页导入流量最多。

(二)用户重合情况

8月份网站首页用户规模呈现增长(比4月份上升33%),给各频道导入用户也均呈现增长(天气预报除外)。

与天气预报和图片重合度最高,而与雷达、云图、生活、视频等重合度有提升但是仍较低,导流在10%以内。

(三)优化建议

导航最基本的要求是:1.层次结构分类划分清晰,让用户清晰了解网站整体内容;2.名称清晰,便于用户理解。在这两者的基础上如果对名称能够进一步优化,吸引网民关注,则能改善对频道首页的跳转,尤其在频道影响力还未建立起来时,从导航上吸引用户点击访问不失为一种增强频道访问规模的方法。

目前全站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天气预报、资讯等内容,另一部分是专业产品、雷达、云图等较专业内容。可以在网站导航上对专业性和非专业性内容进行分类,普通网民是网站的主要受众,在导航条上可针对普通网民对这些专业产品名称进行适当调整,另外在内容上增强趣味性展现,则可以提升网民的关注度。

三、天气预报类频道

(一)导流情况

8月份天气预报流量规模呈现下降(比4月份下降6%),雷达和云图大幅增长(分别比4月份上升127%和142%),三个频道给各频道导入流量在8月份基本上均呈现增长,大部分呈现超大幅度增长,除去天气预报因频道流量下滑导致给一些频道导入流量下降以外。

天气预报给图片详情页导流最多,远高于其他频道;雷达给各频道导流均较少,对比来看给天气预报和云图导流相对高一些;云图与各频道互动也较差,给雷达、天气预报导流相对高一些。

(二)用户重合情况

8月份天气预报用户规模呈现下降(比4月份下降20%),雷达和云图大幅增长(分别比4月份上升95%和133%),三个频道与各频道用户重合度8月份基本上均呈现增长,大部分呈现较大幅度增长,除去天气预报因频道用户规模下滑导致与有些频道重合度下降以外。

整体来看,天气预报与其他频道重合度均不高,与图片详情页重合度最高(9%),其次是雷达(3%);雷达与天气预报重合度较高(90%左右),其次是图片详情页、云图;云图与天气预报重合度最高(70%左右),其次与雷达、图片详情页、资讯详情页重合度较高。

(三)优化建议

可考虑对天气预报频道推荐的内容做优化,比如推荐生活内容,先从最常访问页排行看网民偏好的生活内容页都有哪些,推荐类似这些页面,观察效果;也可考虑对关注不同城市天气的人群,推荐一些跟用户所在城市有关内容,用户对自己城市资讯会有一定敏感度。

从雷达内容页来看,页面上除云图、天气预报、新闻外无对其他内容的推荐,且推送其他频道内容也不多,而从重合度数据发现,雷达用户中,和图片详情页重合的用户较多(20%),关注雷达内容的用户对图片内容等也比较关注。可考虑在页面上多设置一些图片,另外对云图的推荐可增多一些。

云图用户中,与雷达、网站首页、图片详情页、资讯详情页重合用户较多。云图首页的下方有少量的生活、旅游、新闻的推荐,云图内容页上基本无其他内容推荐,可考虑在内容页增加雷达内容,以及其他内容(如图片详情页、资讯详情页等)的推广位,观察成效。

四、资讯类频道

(一)导流情况

8月份图片流量规模呈现增长(比4月份上升31%),天气资讯和视频用户大幅增长(分别比4月份上升212%和51%),三个频道给各频道导入流量在8月份基本上均呈现增长,大部分呈现大幅增长。

图片与其他频道互动较差(导流1%以内);天气资讯给图片导入流量较多(30%左右),给其他频道导流均较低;视频8月给图片导流大幅增长,给其他频道导流均较低。

(二)用户重合情况

8月份图片用户规模呈现增长(比4月份上升13%),天气资讯和视频用户大幅增长(分别比4月份上升187%和53%),三个频道与各频道用户重合度8月份基本上均呈现增长,大部分呈现大幅增长。

整体看来,图片与天气预报重合度最高,此外与天气资讯重合度较高;天气资讯与天气预报重合度最高,此外与图片详情页较高;视频与天气预报重合度最高,其次与网站首页、图片、天气资讯等重合度较高。

(三)优化建议

图片频道与其他频道互动较差,图片内容页推荐位仅给其他图集做推荐,建议图片内容页上加入其他频道的内容,根据重合度数据,优先考虑推荐天气资讯和生活内容。

天气资讯和视频频道内跳转较弱,频道内跳转率不到10%,考虑在内容页对频道自身内容推荐进行优化。建议根据频道用户关注自身频道内容页的排行,结用户喜欢的内容,从而优化频道自身内容的推荐;对关注不同城市天气的人群,可推荐一些跟所在城市有关内容,吸引用户关注。

在视频频道,有些页面(如http://.cn/video/tqyb/05/508815.shtml )上无其他相关视频推荐,且视频播放完后,视频播放位置也不显示其他视频推荐,从而减少了内容跳转。建议该类页面左下方空白处增加视频推荐位,增加频道内跳转,或是在视频播放完后,在视频播放位置做其他视频的推荐。

五、总结建议

(一)各频道导流情况总结

1.天气预报是网站的重点频道,用户主要集中于此,但从数据看该频道导流效果不好。

2.图片访问规模也较高,仅次于天气预报,且各频道均与图片频道互动较好,流量多导入图片频道,但从图片频道未把用户继续导出到其他频道。

(二)建议

优先从天气预报和图片两个频道着手优化站内跳转,再着手优化其他频道:

1.对频道首页及详情页推送的内容进行优化,根据频道用户对自身频道及其他频道关注的内容排行来优化推送;深入研究首页或详情页用户的兴趣,基于用户兴趣判断用户喜欢的内容,进行推送内容的优化。

2.进一步对网站做用户可用性测试,通过对用户的测试结果,改善网站页面用户体验,优化页面设置。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 2016年8月.

[2]缔元信互联网数据统计中心.[DB OL] http:///siterating/.

天气预报内容篇3

摘要介绍了气象短信的特点,并通过实例总结了气象短信的编写技巧,以期促进气象短信业务的开展。

关键词气象短信;特点;编写技巧

气象短信是天气预报与手机相结合的产物,近年来成为气象部门为民众服务的一个新项目,它几乎是一种完美的结合,它把大众所需要的信息,以最迅捷的渠道进行传播。只要在编辑内容方面做好文章,把预报有把握的天气(特别是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的变化趋势结合及时的提示或建议传播给大众,将会发挥其他短信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3]。同时,气象短信结合其他如科普、资讯、时事、国家政策、应急通知、人文地理等方面内容编辑,也为民众喜闻乐见。

1气象短信的特点

天气预报加手机产生气象短信,它是近年来气象部门为民众服务的一个新项目。在今天,手机已成为第五媒体(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后)。与其他四大媒体相比,手机比电脑更普及,比报纸、广播更互动、比电视更便携。手机短信具有一个显著特点,它是即时的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结合,就信息抵达大众的通道来说,没有比手机更迅捷的了。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和大气中,每个人的衣、食、住、行都受到天气气候的影响和制约,因此未来天气的变化是人们都关心的。在免费或低收费的情况下,气象短信几乎人人都需要,可以做到向所有手机用户发送和天天发送,而不会使人感到厌烦,具有普遍适应性。而其他任何短信(如新闻、农情、股票等)与气象信息相比,即使免费,也无法向所有人每天发送,原因是后者只是社会某一群体需要。如每天发送,会使不需要的人感到厌烦而招来投诉,这些非气象信息如附加在天气预报后面或与天气结合,需要的人觉得很好,不需要的人看了也觉得无所谓,不会投诉,因此气象短信能成为载体。气象短信可发展成为一个数量庞大的用户网络,形成宣传“载体”,气象短信可以承载天气预报以外的许多信息。

2气象短信的编写技巧

气象短信依托于天气预报,因此天气预报的准确性显得非常重要[4]。鉴于目前天气预报的准确率不可能达到100%,在实际预报中往往是定性(趋势)预报容易把握,定量预报难度比较大,因此在气象短信中天气预报应尽量以定性描述为主,以趋势预报为主。

2.1提前预报

对于有较大把握的天气,如强冷空气影响、高温天气、稳定高压控制下的连续晴好天气、大范围的暴雨天气等,要尽可能提前预报;对可能伴随出现的气象要素突变要给予提示,以利大众应用或防御,例如“预计从8—9日开始,受北方强冷空气影响,我市自北向南有1次强降温、降雨天气过程,最低气温可降至0 ℃以下,冷空气影响时铁路沿线可能伴有7~8级阵风,请注意防御”。

2.2用语灵活

对把握性不是很大的天气预报,以编写24 h预报内容为主,用语也要体现灵活性,以弥补预报之不足[5],例如“今晚到明天,以多云天气为主,局部(或部分)有短时阵雨”。

2.3兼作提醒

短信编写前,最好是参加天气会商,了解天气形势和预报思路,对预报分析中考虑到的某些可能出现的天气(结果)而在结论中又未提及的,如有必要也可在短信中描述,例如“局部地方有可能出现短时雷雨大风,或局部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等”。

2.4丰富气象短信内容

气象短信平台是一个用户数量庞大的网络和宣传“载体”,结合每次天气预报编写其他如科普、资讯、时事、国家政策、应急通知、人文地理等方面内容,既能使短信内容丰富多彩,又能使用户在获取实用的天气预报的同时得到其他方面的知识,使用户感到物有所值[6]。

例1(桂林12日):2天晴,明天18~31 ℃,北风2级。桂林地震局:四川汶川县今天14时28分发生8.0级地震,我市有震感,但无地震危险,请正常生活。

例2(全州7日预报):今晚到明天阴转多云,11~16 ℃,偏北风2~3级。后天多云转晴。老身份证即将停用,请大家立即到当地派出所更换第二代身份证。

例3(桂林14日):今晚到明天小雨转多云,18~25 ℃,北风2级;后天多云。生态瑶乡魅力恭城:第七届桂林恭城月柿节将于18日至11月28日在恭城举行。

例4(桂林28日报):未来2~3 d天气晴热,明天25~35 ℃,南风1~2级。气象法规定:天气预报的制作与必须是县级以上气象台站,其他任何机构和个人均无权制作和。

对气象部门来说,充分利用气象短信平台,既可以宣传气象法规,普及气象知识,又能与其他部门(包括政府部门)加强联系,甚至可以吸引企业合作,增加新的经济亮点。

3结语

采取手机短信的形式,实时与农户密切相关的气象信息和农业信息,及时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扩大信息的公众覆盖面,提高公共气象服务的时效性,提高气象灾害、气象次生灾害的监测预警和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响应能力,让广大农村农民特别是山区农民获取、掌握的信息更及时、更准确、更丰富、更有效,使农村不再成为遭受气象灾害损失最为严重的地方,真正对农业生产和生活起到直接的指导作用,也为政府指挥防灾减灾决策和社会公众主动采取防范措施赢取宝贵时间,最大限度减少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在社会和经济都飞速发展的今天,灾害性天气造成的损失会更大,因此天气预报也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应用,而只有通过人们的重视和应用,天气预报才能发挥它的潜力和作用,通过手机短信把气象部门制作的准确预报预警信息在有效的时间内传递到广大农村和农民的手中,让人们及时地做好预防或应对措施,对于防灾减灾、趋利避害,提高自救互救水平,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4参考文献

[1] 蒋显红,魏良秀,韦红.如何做好气象短信的编辑工作及今后发展方向[J].四川气象,2007,102(4):51-53.

[2] 卢雪香,梁妙芝,曾丽萍.气象短信编写及其难点的探讨[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8,29(1):82-84.

[3] 牛丽玲,马焕香,黄桂臻,等.滨洲市气象短信调查分析与对策探讨[J].山东气象,2009,29(1):30-31.

[4] 陈小素,金建桌.台州气象短信业务发展的分析和思考[J].浙江气象,2006,28(2):39-42.

[5] 张登国.新形式下手机气象短信发展浅析[J].四川气象,2006,97(3):45-46.

天气预报内容篇4

关键词:基层 气象预报员 岗位 培训

中图分类号:C9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7-212-02

气象预报员的培训,是气象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职能。它是气象部门为开展相关业务及培育气象人才的需要,通过采用各种方式对职工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培养和训练活动,使职工不断更新知识,开拓技能,改进态度,提高工作绩效{1}。其目的不仅是为了更好地完成现在所承担的工作,同时也是为胜任其他工作做准备,提高预报员向未来岗位流动的能力。

一、基层预报员培训的重要性

高素质预报员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天气预报业务的特殊性,决定了培养一名优秀的气象预报员要经过数年甚至数十年的努力和坚持{2}。近几年来,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先后举办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预报员培训班,以相关理论为指导,让学员亲身感知,领悟知识,通过宽领域、多层次、大规模的培训、教育、宣传,逐步建立起了集中培训学习的机制,形成了科学长效的活动载体,采用领导宣讲、学员互动、双向考核,以培训为手段带动全体气象人开展全方位、体验式、拓展式学习,形成助推气象事业科学发展的强劲动力,使参培预报员的综合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培训内容带有一定的普遍性,缺乏具有地方特点的针对性。随着数值模式产品、探测资料不断丰富,如何利用所学的知识,结合地方天气气候特点,对突发性、灾害性、转折性天气作出准确的预报,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就必须建立有效的基层预报员培训机制,凝练科学的预报方法,进一步提高基层预报员的综合素质。

二、做好岗位培训的关键点

1.培训方式多种途径相结合。气象部门要提高预报准确率,培养预报员的综合能力,在培训方式上要体现出层次性、多样性、针对性,通过脱产进修、远程教育、短期培训等多种途径举办不同性质、不同水平的培训,灵活、生动,密切联系地方气候特点和天气现象发生、发展的规律,制定预报员持续的、经常性的培训机制。

2.培训教师专业与兼职相结合。专门的培训教师固然非常重要,但单位内部的领导、有丰富预报实践经验的首席、领班作为培训教师在相互认同上更为亲近,因为他们既有专业知识,又具有丰富的预报工作经验,使参培预报员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效果会更明显。

3.培训内容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预报员属于专业技能型人员,培训应注重实效,讲求实用性,要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既有理论学习又有实际操作,以增强动手能力。教学方式要有针对性,学员往往文化基础和专业水平不一,因此,要针对各层次人员的实际情况,找准最佳结合点,因人施教、因需培训。

4.考核应以培训与回岗相结合。考核不仅是培训工作的一项必要内容,也是决定培训是否成功的关键。开展培训效果评估,是掌握培训实际效果,促进培训教学的一个基本手段。基层预报员的培训,效果的体现大部分是阶段性,甚至是远期的。尤其是素质方面的培训,马上见到效果是不现实的。就培训效果评估方法来说,应当结合实际,用好培训效果四级评估办法:即反映层,主要观察学员的反映,了解其对培训内容设计、教师、教学环境条件等方面的意见。学习层,主要检查学员的学习成绩,了解学员在培训课程中学到了什么、掌握程度如何。通过考试检验其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程度。行为层,主要衡量培训前后工作表现的变化情况,通过学员的上级、同事、下级和用户进行测评或调查等方法进行,了解其在培训后有无改变行为、工作中是否用到培训所学、知识是否增加、创新是否增强等。结果层,主要衡量经过培训后其所在单位业绩变化情况,通过考察工作质量、数量、效率、效益等的变化,了解培训后学员行为的改变对单位的影响是否积极,是否因培训使业绩变得更好{3}。通过四级考核评估,建立严密可行的培训考核办法,并与有效的激励机制相结合,使培训工作不断改进,才能使培训达到理想的效果,从而真正提高基层预报员的素质。

三、培训内容与教师队伍建设是做好基层预报员培训的关键

基层预报员培训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技能、改善行为,其培训内容要和教师队伍建设以及气象事业发展、社会公众需求相一致,才能达到要学以致用的目的。

1.要以大气科学类专业为主,兼顾相关专业。气象系统业务部门和气象科学研究机构人员绝大部分是气象专业出身,知识背景比较单一。因此,培训内容设置上,在注重大气科学类专业的同时,要涉及一些相关专业的内容,加强拓展领域所需人才的培训。

2.要结合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的推广应用。近年来,随着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新增了许多数值预报产品,天气预报的精细化水平和要素预报准确率有了明显的提高,气象业务服务项目,也拓展了不少工作领域。培训内容要与这些新需求相适应,要在大气科学新知识、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知识、雷电防护理论与技能、生态环境、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等方面增加培训内容。对基层预报员的培训,要结合本省不同区域、不同季节、气象要素等基本情况;主要天气系统的发生、发展、成熟、消亡过程,灾害性天气高发区的天气气候特点,以及这些天气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变化可能带来的天气变化特征等作为培训的主要内容。

3.要因人因地制宜,增强培训的实用性、针对性。众所周知,相同的天气系统在不同的季节和不同的地区会产生不同的天气。对于基层预报员的培训,应从局地的特殊性入手,注重实效,讲求实用性,既有理论学习又有实际天气个例的分析,增强教学方式和内容的针对性,其内容应注重天气图的绘制与分析、业务流程与预报工具及产品的应用、常见预报原理与预报方法等。针对各层次人员的实际情况,找准最佳结合点,因人施教、因需培训。

4.要注重计划性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要根据气象事业发展的需要,按照学科门类和专业要求,有计划地建立基层兼职培训教师队伍,适当聘请一些专家、学者和高级人才和管理人员;对具有丰富预报工作经验和教学特点的兼职教师,可聘请其进行课程开发、教材编写、较长期的讲学和网上答疑等教学培训工作,从而建立起一支较稳定、又贴近业务兼职教师队伍。

5.要充分发挥首席预报员的关键作用。首席预报员是预报员队伍的排头兵,代表着气象预报技术的最高水平。他们在中期、短期、短时临近预报中都有丰富的预报经验和独到的见解,在集中培训的基础上,通过岗位上的“传、帮、带”,重点强化预报员分专业、有针对性的预报技术总结和技术研究,培养年轻预报员敢想、敢做的创新思想,全面提升预报员的综合水平。

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要靠大量“专门”的人才队伍来实现,无论科技水平发展到何种程度,预报员的作用是永远不能忽视的,准确的天气预报,是通过预报员对复杂的天气形势认识、大量观测信息的分析实现的。规范、系统地做好基层气象预报员的培训,才能建立一支具有特殊技能的“专业”队伍,才能满足各级政府和社会公众对气象业务的需求,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

参考文献:

1.辛宇文.国有施工企业人员培训与开发的问题与对策刍议[J].经济师,2011(7)

2.全国气象台长论坛会议文集,2010

3.赖怀猛,罗美娟,郑宏翔.气象继续教育培训几个问题的思考[J].江西气象科技,2005(3)

(作者单位:陕西省气象台 陕西西安 710000)

天气预报内容篇5

关键词 电视天气预报栏目;栏目创新;广告营销;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9-0008-02

0引言

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让天气预报越来越重要,但同时社会对气象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视节目的不断发展以及各类电视频道的增多,让人们获得气象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若地市级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不能做到节目创新,不仅会影响节目收视率同时还会影响节目广告营销的效益。最初的天气预报节目由于独树一帜,因此具有可观的广告效益,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类其他电视节目的出现以及地市级电视天气预报栏目的缺乏创新,让地市级《天气预报栏目》的广告效益每况愈下。下面笔者就结合地市级电视天气预报栏目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行简单分析。

1现阶段天气预报节目所面临的问题

1.1天气预报节目不再吸引观众眼球

天气预报节目的收视率每况日下一方面是因为气象预报竞争激烈,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地市级电视天气预报栏目缺乏自主创新。综合而言天气预报节目在收视率问题上主要面临以下几项问题:1)现代化技术衍生了一系列如手机短信、96121信息平台等服务产品,电视天气预报不再是观众获得天气的唯一途径;2)各大类电视栏目逐渐将天气变化作为一种新闻传播给观众,这也对天气预报节目产生了影响;3)上级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信息不但丰富且详细,给市级电视台造成很大的冲击。

1.2天气预报节目广告效益大打折扣

天气预报节目广告效益大打折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气象短信、电脑网络天气信息的出现给不够强势的地市级电视天气预报栏目沉重的打击,已经收到短信或在网上浏览到天气信息的观众再重复看天气预报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导致天气预报节目失去了很大一部分关注群体,节目所带来的广告效益自然也降低;2)广告争夺白热化,近年来社会上越来越多的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增设了广告栏目,导致天气预报栏目的客户流失严重;3)天气预报栏目自身的缺陷是背景广告短暂且无声,这种播放广告的形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客户对广告的需求。

2 电视天气预报栏目的创新与栏目广告营销对策分析

2.1让天气预报栏目更吸人眼球——合理创新,寻找生存空间

2.1.1充分利用电视传播优势

电视传播直观性强,无需重复强调,可以在有限时间内向观众传递其需要的信息。因此地市级电视天气预报栏目应当充分抓住这一点,抓住视觉特征多做有关天气的影像、现场报道,让观众更好的了解天气实况以及其带来的实际影响。这也不失为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一大特色。

2.1.2充分利用独有条件

对地市级电视天气预报栏目产生“负面”影响的主要是各台在新闻中直播的天气信息。面对设备和技术更高一筹的电视新闻的涉足,电视天气预报栏目要想留住关注人群,就应该以多视角、多层次、多方面将天气预报栏目做的更科学化、专业化,同时利用生动的三维动画将气象知识做的更形象生动。同时在收集气象信息时做到及时、有效,在第一时间收集气象信息,并及时进行后续拍摄跟踪和数据处理,以气象信息的价值来留住一批固定收视群体。

2.1.3强调地域特色,创新节目内容

上级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信息来源更丰富,节目播报更详细。要想在上级电视天气预报栏目的“压迫”下生存,地方天气预报栏目应当突出其地域特色,将气象信息生活化、本地化,利用独特气象语言使天气预报更贴近大众。另外各地市因为自身地理位置及地质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地方性小气候,这些小气候是大台播报气象信息时顾及不到的,因此地方电视天气预报应当抓住这一点,将自身预报内容做细、做精,从而留住吸引本次观众。

2.2提高地市天气预报栏目的广告效益

2.2.1提高地市天气预报栏目的关注度

天气预报的广告效益和天气预报栏目的关注度分不开关系。广告客户通常会选择关注度高的电视栏目进行广告播报,因此地市级天气预报栏目只有努力提升自身实力,提高自身收视率,才有可能留住客户源。提升电视天气预报栏目关注度的措施在上文已经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2.2.2找寻适合栏目特点的客户

天气预报栏目的广告不仅出现时间段且广告是无声的,这是利用天气预报栏目做广告的局限。通常这种播报广告的方式更适合提高企业知名度或形象。因此栏目组应当给结合这一特点,找寻和筛选符合这类要求的广告客户,从而拥有特定的广告客户源。

2.2.3建立并完善广告联播机制

地级市一般居住人口较少,因此其广告达到率也相对较低。若能够将一个省内的所有地级市都联系起来建立一个广告联盟,从而让各地级市的广告传播由点及线,连接成一张广告网,则不仅能够有效增加收视群体同时更会提高广告传播的广度,这样更容易吸引到广告客户加盟到地市级天气预报背景广告的播报固定客源中。

2.2.4组建专业的营销团队

天气预报栏目的广告同样是一种商品,只要是商品就有其营销价值,同时也需具备合理的营销策略。因此栏目组应当就天气预报栏目中的广告业务组建一支专业的优秀营销团队。让营销团队为有意向的客户进行广告营销策划并制定详细的广告投放策略,从而让栏目广告更吸引人同时也更吸引广告客户。

3结论

新兴传播媒体的出现和飞速发展让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不再是观众了解天气信息唯一的途径,若天气预报栏目组不能做好栏目的创新工作,必定会失去原有的关注群体,且由于天气预报栏目广告自身的局限性,其可开发的广告客户受限。若地市级电视天气预报栏目组能够发挥地域特色,做好栏目创新,就能够让地方天气预报栏目在众多新增栏目中脱颖而出,只要收视率有保证,栏目广告营销的效益自然也得到了保证。

参考文献

[1]雷庆更.浅谈市级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定位与创新.2006年气象影视技术交流会,2006.

[2]许伟彪,邓正良.提高地市电视天气预报栏目广告效益策略探讨.科技风,2011(22).

天气预报内容篇6

一、幼儿园天气预报栏的价值

1.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探索是幼儿的本能冲动,好奇、好问、好探究是幼儿与生俱来的特点。幼儿的认识活动受到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的驱使和控制。天气预报栏用多种有趣的方式和材料激发幼儿去了解、记录、报告、预测,从而感受天气的变化,发现自然的奇妙。

2.发展幼儿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幼儿对于天气预报栏中呈现的各种天气现象所产生的疑惑和问题,可以通过观察和操作实验进行探究,并对探究的结果进行推理,最后得出结论。同时,天气现象也是幼儿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实际问题,幼儿在探究的过程中,不仅能获得关于天气的知识,而且还学习了应对各种天气的方法。

3.增进幼儿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在对天气现象的探究和交流中,幼儿逐渐懂得语言的意义和重要性——在解释自己的做法、向别人天气情况以及讨论天气现象时都要用语言来传达。有了表达和交流的需要,幼儿更加乐于表达,通过观点的相互碰撞,逐渐明晰和构建起关于天气的知识与经验,从而提高表达与交流能力。

4.促使幼儿感受人与环境的关系

大自然用瞬息万变的天气送给幼儿妙趣横生的礼物——雪、风、雨、雾等。幼儿在天气的变化中感受、体验和发现自然界的奇妙和美好,感受人与环境的依存关系。

二、幼儿园天气预报栏的创设

幼儿园天气预报栏要以幼儿感兴趣、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材料和形式呈现,联结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经验,配合相关的探究活动,促进幼儿主动关注和学习关于天气的知识。

1.选用适宜材料引发小班幼儿探究兴趣

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材料能引发幼儿产生探索的愿望。如小班幼儿年龄小,喜欢触感舒适、颜色鲜艳的材料。于是,教师可以用不织布制作天气预报板,制作步骤如下:

(1)选择一块天蓝色的不织布制作天气预报板的底衬。

(2)用不织布和棉花缝制若干立体的、可以粘贴在底衬上的红色太阳、白云朵、绿树、青草等,并在这些小物件上用线缝制两种不同的表情,如微笑的太阳和愁眉苦脸的太阳,形象生动地展现天气状况。

(3)不同的太阳、云朵、雨滴等不织布立体造型可以在布艺天气预报板上组合出多种天气变化,幼儿根据当天的天气将立体造型粘贴在底衬上。

(4)准备可以穿脱衣服的布娃娃和娃娃四季衣物,并将布娃娃放置于天气预报板上,幼儿能够根据天气变化以及自身的感受给娃娃增减衣物。

2.用形象的图表引导中班幼儿感受天气变化

天气预报栏能揭示各种天气现象和变化,这些天气现象及其与人之间的关系正是教师期望幼儿获得的经验。相比小班幼儿侧重于兴趣培养,中班幼儿可以将重点放在天气现象信息的理解和搜集上,幼儿可以尝试用更形象的方式描述天气变化。

(1)教师准备一张天气记录表张贴在天气预报栏中,幼儿观察与记录早晨、中午、晚上的温度与天气变化。

(2)幼儿用图画的形式进行记录,如雨天时用图画表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

(3)每个月份、季度结束时,教师将获得的信息统计绘制成线状图表,幼儿可以一目了然地感受天气变化。

(4)依据已有的经验和统计数据,教师组织幼儿回顾本月或本季度天气变化的趋势,了解温度变化与周围环境、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并学习如何应对温度变化、恶劣天气情况等。

3.将生活化的天气预报栏渗透于大班幼儿的一日生活

对于大班幼儿,教师除了要注重天气预报栏的呈现形式,还要关注其内容是否生活化。生活化的学习内容能使幼儿感受和体验到所探究的内容对自己及同伴的意义,能使幼儿发现和感受到周围世界的神奇,也能为幼儿认识周围世界提供直接经验。观测天气、报告天气是为了方便人们的生活,因此天气预报栏的设置也应与生活密切相关。教师每日安排两名天气报告员,将当天的天气记录在天气预报栏上的记录表中,并尝试将天气报告与幼儿的生活、活动联系起来。如:在一个大风天,大一班准备进行户外活动,壮壮测完温度迅速跑进了活动室,边将温度记录在墙上边擦着小脸。和他一起去观察风力的大宝一进门就抱怨:“今天是大风天,还有沙尘,真脏。”教师抓住时机问大宝:“一会儿我们出去活动该怎么办,其他小朋友是不是也会觉得不舒服呀?”大宝想了想说:“那就戴上帽子和纱巾吧。”于是,在报告天气时,壮壮和大宝讲了自己的感受,并提醒大家户外活动的时候要当心沙尘。大家都认为他们提醒得好,并决定在天气预报栏中增加一个“爱心提示”。这样,每当变天时,报告员就用图画的形式将需要注意的问题提示给大家。比如下雨天时,报告员将雨衣、雨伞画在“爱心提示”中;大风天时,则画上帽子和纱巾等。在报告天气时,幼儿还会提醒大家:“今天有点冷,出门的时候应该多走走跑跑。”“今天有点热,小朋友们要注意不要在太阳底下待太久。”这些富有爱心的提示不仅让幼儿体验到了天气与每日生活的关系,而且也增进了幼儿之间的感情。

4.将天气探究活动与天气预报栏相结合

在进行探索活动时,幼儿只有提出自己真正关心、有疑虑的问题,然后运用已有经验做出猜想和假设,再带着问题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来验证自己的想法,才能依据观察到的事实得出结论。如,幼儿提出:“天气预报中的一天最高温度出现在什么时间?”为此,教师组织专门的谈话活动,并将幼儿猜测的时间做成了《温度测量时间记录表》,张贴在天气预报栏中。幼儿在每天清晨入园之后(7:00)、早饭后(8:30)、上午户外活动结束后(10:30)、午饭后(1 2:00)、午睡后(14:00)、下午户外活动后(16:00)、晚间离园之前(17:30)进行测量,实时记录在天气预报栏上,并在一天结束时将最高温度标注出来报告给大家。

天气预报内容篇7

实际上,天气不仅受到各种气团的影响,而且受到当地地形、水域状况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任何随机的因素变化都可能引起意想不到的天气变化,因此,天气预报是一个历史性难题。

那么,从古到今人们都是怎样解决这一历史性难题的呢?

甲骨文卜辞里的最早天气预报

商代后期(公元前13~前11世纪),人们用占卜预测气象、天象、疾病、生育和战争等。那时,帝王常用甲骨占卜吉凶,占卜中有大量关于风、雨、水等方面的卜辞。有人曾对出土的317片甲骨文进行统计,发现有107片与气象有关。其中,卜雨的 93片,卜晴的4片,卜暴雨的5片,卜雪、卜雹的各1片。这是已知的世界上最早的天气预报。

商周时期,人们就已经总结出许多预测天气变化的经验。如:《春秋》记载称,在冬天,当天空中出现满天一色的阴云即“天上同云”时,则未来要“雨雪”;在夏天看到乌云,“有{萋萋”时,则将大雨瓢泼,即“兴雨祁祁”了。

人们最早了解到的自然规律是日夜交替和季节变化。由于农业生产的需要,我国在2000多年前就已总结出二十四节气。为了更详细地表示每个节气内的气候变化,又形成了七十二候。对于一年的冷暖变化,又总结出了“三九”和“三伏”。

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2~前322)或许是世界上最早的气象理论家之一。在著名的《天象论》中,他写道:世界万物由火、空气、水和土四大元素组成。这四种元素可以互相转化,引起这种转化的媒介物是太阳……空气经受温度的变化就变为云、雨、雪、霜、露。

气象谚语里的农事智慧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是一句在我国广为流传的谚语。而在美国,类似的谚语则是:“傍晚天空红,水手乐无穷。”在世界各国,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通过观察日、月、云、风、雾等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形成了大量天气谚语。在现代气象学诞生之前,这些谚语无疑对天气预报起着很大作用。

现代科学证明,这些天气谚语大多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比如,“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钩钩云在大气科学中叫钩卷云,在强对流天气系统,常形成大范围的卷云。因此,钩卷云一旦出现,就预示着产生降水的天气即将来临。

中央气象台起步之初,很多预报都依靠当地天气谚语、动物在天气变化前的反应等方法。随着科技的进步,预报员开始通过卫星、自动观测站等获取天气资料,运用计算机预报未来天气,就很少使用气象谚语预测天气了。

战争开启现代天气预报

世界上第一张天气图诞生于1820年。不过,现代意义上的天气预报则起源于1854年的一场战争中的强烈风暴。

1854年11月,英法联合舰队在黑海上和俄军决战。尚未开战,英法联合舰队就遭到一场强风暴的袭击,30多艘舰船瞬间沉没。事后,巴黎天文台台长勒弗里埃受命调查。

勒弗里埃随后发信给各国天文、气象学家,收集了1854年11月12~16日的气象资料。他依次把同一时间的各地气象情况填写在一张图上,经分析发现,这次风暴是自西向东南移动的。当它经过欧洲,在到达联军舰队所在地的前一两天,西班牙和法国西部已受其影响。如果当时欧洲沿大西洋一带设有气象站,将风暴情报及时通过电报告知英法舰队,就可能避免风暴的袭击了。

1855年3月,勒弗里埃正式向法国科学院提出建议,由政府组织气象观测网并绘制天气图。1856年,法国组建了第一个现代天气服务系统,用电报传送各地当日的气象观测结果,开始了天气预报的业务工作,这是世界的首创。

现代天气预报中,天气图的绘制非常重要。天气图上标示有气压、温度、湿度、风向、风速、降水等气象要素,人们利用这些要素并结合长期积累的经验,推算未来的天气,这种方法直到今天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预报手段,但它的准确率及便捷程度却不高。

物理学发展催生大气探测

从世界范围内看,大气探测是在物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01 甲骨文中,关于风、雨、水等方面的卜辞是已知的世界上最早的天气预报。02 地球同步气象卫星每天产生大量的气象数据,气象云图正是利用这些数据进行“云计算”后得到的。03 1927年,利用气球探空进行高空气象观测的方法问世。

伽利略在1600年左右制作了玻璃管温度计,这是今天使用的水银温度表的雏形。1643年,他的学生托里拆利制成了气压表。人们观测气压表后发现,天气的晴雨与气压变化有一定关系,当气压表中的汞柱下降时,往往预示着坏天气的到来,反之,天气则将转晴,因而气压表又被叫作“晴雨表”。

温度表和气压表的发明,使定量测量大气的基本性质成为可能。此后,风速表、毛发湿度表相继问世,人类发明的用于天气预报的工具越来越多。

19世纪中期,电报及正规气象台站网的出现,使大量气象资料得以积累,加快了天气预报理论的发展。20世纪初,以皮叶克尼斯父子为代表的挪威学派,提出锋面理论和气旋波理论,使预报3天之内的短期天气在理论上成为可能。这些理论成为现代天气预报理论的基础之一,不仅丰富了天气图的内容,而且使连续的天气图变成了反映气团、气旋等天气系统变化、移动的“连续剧”,只要跟踪观测和分析这些多变的天气系统,就可以进行天气预报了。因此,气旋发展模式堪称天气预报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气象卫星开创大气观测新时代

1927年,法国人布罗和伊德拉克发明了无线电探空仪,利用气球探空的方法进行高空气象观测。这一方法沿用至今,气球的上升高度现在一般可达30公里以上。

1933年,德国人谢尔哈格开始绘制高空天气图。1939年,瑞典气象学家罗斯贝提出大气长波理论,延长了天气预报的时效,开创了三维空间的天气分析,使制作3天至5天的中期预报成为可能。

自20世纪60年代大气遥感技术兴起之后,特别是气象卫星的升空,开创了从宇宙空间观测全球大气的新时代。目前,密布的各种气象站可提供每10分钟一次的观测数据,明显提升了灾害天气的监测能力。

数值天气预报应运而生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值天气预报应运而生。

1950年,美国人钱尼、纽曼和挪威人弗约托夫脱3人首次用电子计算机制作以大气动力学为基础的数值天气预报取得成功。

目前,数值天气预报已经成为气象预报业务的基础,对预报精度、时效与内容的改进起着关键作用。1982年2月,我国第一个数值预报业务系统短期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系统,正式投入业务应用,结束了中国只收用国外数值预报产品的历史。

天气预报内容篇8

关键词 气象服务网站;灾害预警系统;开发;应用;山东临沂

中图分类号 S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3-0282-01

临沂市位于山东省的东南部,每年经常会发生各种气象灾害,特别是旱灾、涝灾、冰雹等灾害给人们带来的危害非常大,使得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及农业生产都没有保障。因此,临沂市亟需建立气象灾害预警系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一定的参考[1-2]。

临沂市气象局根据实际需要开发了临沂天气业务服务平台。该平台基于mysql数据库,使用了多种计算机编程语言如JavaScript 、C++和JSP等进行开发。该平台于2010年5月投入业务运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预警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为实现气象防灾减灾“最后一公里”增加了一条服务途径。

1 气象服务平台的主要功能

该平台的开发是基于应急预警、预报预测和气象视频、天气实况等,临沂市天气业务服务平台首页见图1,该平台主要实现了气象视频、电视气象频道直播、天气实况等功能。平台的主要功能模块有以下几种。

1.1 气象灾害的应急预警

在首页醒目的位置滚动播出气象台的灾害性天气,主要包括雷雨大风、冰雹、台风、强降水等灾害预警信息。

1.2 气象视频

工作人员可以在后台气象预报视频节目,制作与上传节目内容,视频节目内容包括第一时间、专家访谈、谈天说地、天气新闻、CCTV天气预报、气象之声等栏目。每档节目都可以实现历史资料的查询。在首页的右边可以在线观看气象频道的电视直播节目的视频信息。

1.3 天气预报服务信息

主要包括短期预报、3 d天气预报、7 d天气预报、全国天气预报、周边城市天气预报、周边通航城市天气预报、生活指数预报等。天气预报信息以文本与图形结合的形式提供了全国逾2 500个城市的天气预报查询。生活指数预报包括晨练指数、穿衣指数、感冒指数、交通气象指数、环境空气质量指数、晾晒指数、森林火险指数、洗车指数、紫外线指数9项内容,为广大人们吃穿住行提供参考。

1.4 实况资料即时查询

包括临沂10个自动站、137个区域站、新一代天气雷达实况资料在网页上实现动态显示。站点信息和各类气象要素信息均从数据库中读取,由网页程序实现动态标注显示。利用FLASH插件实现动态曲线的绘制。

1.5 防灾减灾

主要包括气象预警、城市内涝、地质气象灾害、森林高火险、城市高火险等栏目,为广大农民提供服务信息。

1.6 雷电防护和气象科普

主要包括雷电知识、法律法规、气象科普知识等方面的气象知识。

2 程序实现

2.1 预报实况资料功能的实现

预报实况资料的制作和,有很高的时效性,因此开发了完善的后台管理接口,管理人员可以在后台实现预报实况的录入编辑。

2.2 视频流媒体技术

服务平台对手机或者终端用户提供的视频服务采用流媒体技术,支持用户一边下载视、音频文件一边播放,缩短用户的等待时间。流媒体软件采用DSS[3],DSS是苹果公司提供的开源跨平台流媒体服务器软件,DSS可以在Linux、Mac OSX 或 Windows 等上面部署。

2.3 JSP动态网页技术

网站采用JSP(Java Server Pages)[4]脚本语言制作,JSP是由Sun Microsystems公司倡导、许多公司参与一起建立的一种动态网页技术标准。JSP页面由HTML代码和嵌入其中的Java代码所组成。服务器在页面被客户端请求以后对这些Java代码进行处理,然后将生成的HTML页面返回给客户端的浏览器。JSP具备了Java技术的简单易用,完全面向对象,具有平台无关性且安全可靠、主要面向因特网用户的特点。利用服务器端脚本可以建立与MySql数据库的连接[5-6],并将根据特定条件下从数据库中检索得到的数据结果放到普通的HTML代码中,且这些服务器端脚本不依赖于任何浏览器和用户使用的平台[7]。

3 结语

2010年5月该平台投入业务运行后,实现了多种信息的实时,包括短时间临近预报预警、灾害信息、视频及决策服务等,为广大用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为实现气象防灾减灾“最后一公里”又增加了一条服务途径。

4 参考文献

[1] 王遂缠,孙林花.基于Internet平台的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及气象信息系统[J].气象科技,2007,35(2):295-298.

[2] 李集明,沈文海,王国复.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及其关键技术研究[J].应用气象学报,2006,17(5):621-628.

[3] 张延龙,庄玲玲.3G气象服务平台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10(24):43-44.

[4] 李存斌,樊建平.JSP高级编程及其项目应用开发[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343-369.

[5] 姜晓铭,刘波,张亦华. JSP程序设计精彩实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6] 王夕宁,王晓平,曹彤. JSP通用模块及典型系统开发[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上一篇:唐诗三百首读后感范文 下一篇:财务负责人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