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克的精神范文

时间:2023-09-19 17:25:51

奥林匹克的精神篇1

关键词 体育电影,奥林匹克精神;传播

一、绪言

在所有的艺术表现中,电影被认为是呈现“体育”最为逼真、华丽且丰富的媒体。从体育电影拍摄的呈现中,观众借此认识体育的竞技模式与比赛构成;相对地,观众能更进一步从影片情节与演员互动的过程中,了解体育电影其中所蕴涵的社会意义。例如,种族之间的相斥与冲突、竞技运动中的攻击情境、运动员自身的认知与自尊、团队训练过程中的动机与情绪转换、性别文化在运动团队里的表现、压力与互动运动团队中的形成等。不同的国家都希望通过电影这种大众化的艺术形式,承传民族的精神文化传统,建构能够被国民普遍认同的文化核心价值观,进而确立一种大众共同信守的文化秩序。

在体育和奥林匹克精神传播的历史进程中,电影作为一种具有广泛传播效应的大众媒介,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电影是奥林匹克文化传播领域的重要媒介,体现人类公正、忠诚、勇敢、善良的艺术形象,强调体育的人文价值;强调体育的真、善、美;强调体育应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进而促进和维护人的尊严与和平的社会建立。

二、奥林匹克精神的解读

奥林匹克精神是蕴涵于奥林匹克运动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奥林匹克主义的组成部分。《奥林匹克》指出:奥林匹克精神就是体现着互相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人们摆脱各自的文化偏见,以世界公民的博怀去认识和理解自己民族以外的事物,学会尊重其他民族,不断丰富自己。奥林匹克精神强调公平竞争,因为只有公平竞争,体育比赛才有意义,各国运动员才能保持团结,增进友谊。

具体而言,奥林匹克精神通常包括参与原则、竞争原则、公正原则、友谊原则和奋斗原则。

1 参与原则是奥林匹克精神的第―项原则

参与是基础,没有参与,就谈不上奥林匹克的理想、原则和宗旨等等。“参与比取胜更重要”,最早由美国宾夕法尼亚主教于1908年7月19日第4届伦敦奥运会上提出,后由顾拜旦在1936年奥运会演讲时引用:“奥运会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生活的本质不是索取,而是奋斗。”这成为被全世界所接受的奥林匹克基础原则。

2 竞争原则表明奥林匹克运动是一项倡导挑战与竞争的社会活动

竞争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基本形式,也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基本形式之一。人类在竞争中,勇于向世界强手和先进水平挑战,不断超越自我、超越他人,有所发展,有所创新,有所前进。

3 公正原则是参与奥林匹克竞争的行为规范

奥林匹克精神蕴涵了公正、平等、正义的内容,承认一切符合公正原则的优胜,唾弃和否定一切不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公正原则使奥林匹克精神具有极大魅力,友谊原则是奥林匹克运动的目的。奥林匹克运动不仅仅是一项单纯的体育活动,其最高目标,是要通过体育活动的手段,把世界上不同国度、不同种族、不同语言、不同的人凝聚在一起,使大家相互交往,增进了解和友谊,进而达到世界的团结、和平、进步的目的。

4 奋斗原则是奥林匹克精神的灵魂

奋斗精神是人类得以繁衍生息、繁荣昌盛的重要品质,是人类最伟大、最可称颂的内在力量。赛场的奋斗是人类奋斗的―个缩影。奥林匹克精神要求人们具有坚忍不拔的进取精神和克服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

加拿大著名学者麦克卢汉在上世纪60 年代提出了“媒介即是信息”的观点,认为传播媒介最重要的效果在于影响了人们理解与思考的习惯。所以,体育电影可以帮助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电影中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念,接受奥林匹克精神,并将其视为必然。

三、体育电影与奥林匹克精神的结合

以体育为载体的奥林匹克运动所倡导的顽强拼搏精神、公平竞争精神、团结友谊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等,对青年人的健康成长是其他形式的活动所无法替代的。由于人的社会化贯穿一生,在最为重要的青少年阶段通过体育题材电影所无意中学到的关于人的社会模式行为方面的信息,会影响他们的一生。体育电影通过介绍体育和奥林匹克知识,能够倡导奥林匹克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民族自豪感,宣传大众体育,吸引人们积极参与体育、身体力行,从而达到《奥林匹克》所提的宗旨:通过开展没有任何形式的歧视并按照奥林匹克精神――以互相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比赛精神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个和平而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

因此体育电影应该体现出一种受众所普遍认可的稳定的价值观,拥有特色鲜明的表现方式,最终达到影响受众于无形的效果,实现奥林匹克精神的传播价值。例如,获得1982年第54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原始剧本、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原始音乐四项大奖的电影《火的战车》,通过讲述在1924年巴黎奥运会上获取100米、400米冠军的两个英国人的故事,表现了高尚的奥林匹克精神和道德精神,体现了反对种种对于竞赛、种族、宗教以及国家等等人们理解狭隘的社会准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关于理想、奋斗、信念和信仰的励志电影。

四、奥林匹克精神在我国体育电影中的体现与传播

新中国成立后,从1949年至1955年是电影体制形成的时期,此阶段受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情况的影响,体育电影领域处于一片空白;1956年至1965年诞生了一批经典社会主义电影,创造了新中国电影的两个高潮,期间产生了一批带有浓厚政治色彩的体育电影,开创了新中国体育电影的发展历程。如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刘琼导演的《两个小足球队》(1956)是新中国的第一部体育故事片;另外还有《球场风波》(1957)、《女篮五号》(1957)、《水上春秋》(1959)、《冰上姐妹》(1959)、《大李、小李和老李》(1962)、《球迷》(1962)、《女跳水队员》(1964)等。纵观这一时期的体育电影,都带着深深的政治烙印和时代色彩。

这其中,《女篮五号》《水上春秋》《冰上姐妹》《女跳水队员》等多部优秀体育电影都具有较强的时代感,把握了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基调,使影片的冲突置于感情基础之上,洋溢着热情、友爱、朝气蓬勃的气氛。由于这些优秀的体育电影在当时都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对我国当时的竞技体育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从1966年至1976年,整个电影界都遵循着“”时代的斗争电影模式,体育电影的发展则完全处于停滞状态;从1977年至1989年,经过几代电影人的共同改造,新中国电影形成了具有多元趋向的中国新时期艺术电影格局,体育电影也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此阶段产生了一批高质量的体育电影。特别是1984年,我国第一次重返夏季奥运会,中国 运动员许海峰获得了奥运会射击冠军,极大地鼓舞了我国人民的志气,激发了我国人民对体育的热情,出现的优秀体育影片有《乳燕飞》(1979)、《排球之花》(1980)、《沙鸥》(1981)、《一盘没有下完的棋》(1982)、《战斗年华》(1982)、《潜网》(1982)、《加油――中国队》(1986)、《拳击手》(1989)等。

这些电影都通过不同方面促进了奥林匹克精神在我国的传播,例如,获1982年第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录音奖(张瑞坤)和导演特别奖、获文化部1981年优秀影片奖的《沙鸥》,抓住一代运动员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在命运变幻的流程中,集中表现了她们对人生目标的追求与奋斗的精神,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人们从沙鸥不断遭受打击但仍然为实现目标而顽强搏斗的经历中,看到国家兴盛、民族自强的精神支柱。

自上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社会的加速发展,体育事业得到了巨大的社会支持和快速腾飞,国家体委在进军国际体育组织、积极参与国际体育事务的基础上,对原有的“举国体制”进行了重新整合,训练竞赛项目开始向奥运会项目和在国际单项赛中有潜力的项目靠拢。在电影领域,体育电影的发展状况更是蒸蒸日上,出现了许多精彩之作,对奥林匹克精神的传播也是更加促进。体育电影体现出我国对扩大体育的对外交往,尽快提高运动成绩、振奋民族精神的巨大渴望和企盼。这时候的体育电影有《我的九月》(1990)、《滑板梦之队》(1996)、《黑眼睛》(1997)、《冰与火》(1999)、《一个人的奥运会》(2008)等。

1997年,导演陈国星拍摄了我国第一部以残疾人为题材的体育影片《黑眼睛》,该片曾在1997年获我国电影优秀故事片政府奖华表奖,在2006年由国际残奥会和匈牙利残奥会主办的首届“布达佩斯杯”国际残奥体育电影节获得最佳故事片和该届电影节最重要奖项―――最佳电影奖。2007年出品的《隐形的翅膀》,参加演出的约有三十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残疾游泳运动员。有双臂残疾的女学生自强不息的真实事迹,有2000年在悉尼残奥会和2004年在雅典残奥会共夺得5枚游泳金牌、打破3项世界纪录的何军权;还有在新西兰残运会、远南残奥会和世界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共获得6枚金牌的游泳冠军江福英。这两部电影表现了残疾人运动员独特、丰富的内心世界尤其是他们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这正是奥林匹克精神的灵魂一奋斗原则的体现,是人类最伟大、最可称颂的内在力量。残疾人在赛场的奋斗是人类奋斗的一个缩影,奥林匹克精神要求人们在任何条件下都要具有像影片中的残疾人那样的坚忍不拔的进取精神和克服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

作为对历史的“回溯”,《一个人的奥林匹克》(2008)以一种沉甸甸的悲剧笔触,撞开了一扇被历史尘封已久的大门,再现了1932年东北短跑名将刘长春拒绝代表日本扶植的满洲国参加洛杉矶奥运会,含泪告别妻儿,逃出日寇占领的大连,躲避关东军的一路追杀,逃到北京,找到东北大学校长张学良,决意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的故事。《一个人的奥林匹克》影片中的刘长春,与我们仿佛近在咫尺,他追求卓越和尊严的生命实践,与奥运会的宗旨及现代人文精神天然吻合。他在奥运历史上恰恰是以其融于自身个体血脉里的民族自觉,实现了一次顽强拼搏、永不言弃、重在参与、虽败犹荣的精神辉煌之旅。

五、结语

奥林匹克的精神篇2

关键词: 奥林匹克;运动;精神;美术;理想

中图分类号:J6 文献标识码:A

每四年一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全世界的体育盛会。从1894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开幕之时,它的发展就已经远远的超越了体育运动本身,已经成为了人类自我发展、追求超越的文化盛事。奥林匹克精神是伴随着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诞生而诞生的,它是人类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寄托了人类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精神要求,让人们在参加运动、观赏运动之际,体会到人类和平、和谐、共同进步的奥林匹克精神。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人类渴望消除歧视,跨越地域、民族、以及意识形态的束缚,以一种和平、友谊、团结、进步的面貌朝着美好的未来走去。奥运会发展到今天已成为举世瞩目的社会文化现象,成为凝聚着人类社会精神和物质文明精华的宝库。它不仅是世界上最高级别的体育赛会,也是世界最大规模的形象展示活动和最盛大的文化庆典。国际奥委会选定建筑、雕塑、绘画文学和音乐为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艺术形式。但是很明显的是奥林匹克运动与艺术的结合已不仅仅局限在这些艺术形式,两者的关系已发展到了相结合、相依托、相促进的程度。奥运精神发展到今天已经不仅仅是一种体育竞技的精神,它已成为了人类向前发展的一种精神。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之父”顾拜旦先生在恢复奥运会之初就曾说过奥林匹克运动“并非只是增强肌肉力量,它也是智力的和艺术的”。自古以来,人在智力上追求不断完善,通过生产方式与生产力的进步来满足人在物质上追求,的在艺术上则追求不断发展超越,通过各种艺术形式的创作来满足人在精神上的追求。奥林匹克精神与美术的理想到底有什么样联系呢,其实就其本质而言,二者都表现了一种人类对自身境界的一种追求,是对人类身体与精神的追求。奥林匹克运动显示了人类身体所能达到的速度与力量,艺术家通过艺术品的创作提升人类精神所能达到的美的境界,二者的和谐存在构成了人类自身的理想,它所体现出来的对是人类从心灵到现实最真实的需要。人只有通过不断的追求,才能实现“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更快、更高、更强”不仅仅体现了人们在赛场上提升自己在体育技能的潜能的愿望,更是体现了人们想要全面提升自己的各方面潜能的愿望。同样的,美术的理想也是全面促进人类的进步,通过美术创作和美术作品感染人,使人的身心得到美术的熏陶,从而帮助人们构建出一个更美丽、更和谐、更无私的心灵。

奥林匹克运动会从其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和美术结下了不解的渊源。有着悠久历史的奥运会起源于古希腊,那是一个哲学家、艺术家、辩论家、诗人辈出的年代。那里气候适宜,阳光充沛,自由民主的氛围感染着城邦的每一个公民,祭祀、艺术、辩论、体育竞技人们生活的主题,年青的希腊人乐意在阳光之下身体,进行体育锻炼,希望把自己锻炼成一个充满活力的希腊公民。因为希腊人认为理想的人除了善于思索,感觉敏锐之外,还应该有一个体态灵活、发育良好的身体,所以他们对体育非常的重视并将体育理解成了实现人生和检验自我价值的重要尺度。公元776年是古希腊有确切纪念的开始,同时历史也也记下了那一年的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关于古希腊奥运会的起源,通常的认为是在希腊在达到了一个非常繁盛的时期之后,各城邦之间战争不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决定通过体育竞赛来缓和矛盾。并且在赛前一个月进行“神圣休战”。就这样,我们今天的人才得以感谢古希腊人留给了我们这样一种文明而进步的竞赛方式。在那时的赛场上,除了体育竞技之外,还包括其他一些艺术的竞赛,如音乐和诗歌的竞赛如此一来在整个奥林匹克运动会期间,少不了艺术家的参与。由于古希腊有对运动会胜利者制作雕像以示奖励的传统,因此在奥运会上取得胜利是所有年青希腊人的梦想,他们长时间的为比赛进行准备,努力的提高自己的运动技能。在体育锻炼下的希腊人的身体变得雄健魁梧。这样一来,在这个展示力与美的竞技场上,艺术家从运动员优美健康、比例匀称的身体上获取了取之不尽的灵感,也以此为题材创作出了不少伟大的艺术作品。在这些艺术作品中,我们能够确切的感受到古希腊人对艺术的一种追求,

古希腊是一个崇拜神和英雄的时代,除了大大小小的神殿及神像来祭祀奥林匹亚众神之外,在运动场上取得桂冠的英雄他们也是当作神一样来敬仰的,实际上希腊人并不是把神当成是人类无法跨越的存在,人类可以通过努力来获得的完美的肉体以更加接近神明的特性。实际上我们也可以这么理解,神明的存在是希腊人完美人生境界的一种体现,为了达到这种人生的境界,人们通过奥林匹克运动,通过艺术创作来完成对完美境界的追求。艺术家通过创作,把奥林匹克竞赛的优胜者做成了雕像,安放在神殿之中,供人们欣赏和瞻仰。这明显的可以看出希腊人对自身的肯定是不亚于对神明的崇拜的。温?卡尔曼在《希腊人的艺术》中曾说过这样做的目的不只是为了表彰雕像本身的荣誉,目的是为了促使人们不断的去建立它。由此可见希腊人对于自身境界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他们并不是简简单单对竞技英雄的崇拜,而是对一种运动精神的追求,这种追求体现了他们的一种理想,一种通过人的不断的自我完善,自我超越以期达到更接近于神明的一种理想。

古希腊人在建筑、雕塑、音乐、诗歌、绘画上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这些艺术毫无例外的向我们展示了希腊人对美的理解,对力的理解以及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对自身发展的渴望。这些艺术作品题材多种多样,除了神的题材外,有一部分题材就是取自于竞技场上的运动员的形象。他们在塑造一些充满力量的男性神祗时,也是以人间的运动员的形象为依托的。这些形象无一列外的体现了希腊人对奥运精神的寄托。也可以这样说,后来的人们正是通过这些流传下来的艺术作品或者是摹制品,才把握到了希腊人艺术精神的脉搏,了解到了他们对运动、对艺术、对生活的追求。古希腊雕刻家米隆的《掷铁饼者》是伟大的希腊艺术品之一,这件作品充分展示了艺术家对人物形象的瞬间的把握,将动与静这两个相互矛盾的主题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形象真实生动。这座雕像所展示的运动的精神感染着见过它的每一个人,这种精神是对人类生命的一种礼赞,是人类对自身存在的一种坚决的肯定,也是美术理想的一次伟大宣扬,它通过对运动形象的刻画展示了人类的理想和目标。这种理想和目标激励着艺术家不断的通过自己的艺术创作来完成生为艺术家的使命。

1894年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开始,它延续了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一些基本精神,并在此基础上有所提升。例如“更高、更快、更强”、“参与比取胜更重要”等口号。同时今天的奥林匹克精神的内容也与时俱进,增加了对不同文化差异性的理解和包容等要素,为构建一个平等、和谐、竞争有序的世界而作出了自己的努力。这也是现代美术理想所追求的。在赛场上,人们可以摆脱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通过自己的实力向世人展示人类所能达到的速度与力量的极限,由此证明人类只有不断的通过努力才能达到自己理想的境地,只有不断努力才能自我超越,达到一个日趋完美的境地。美术理想也是与此相一致的,它要求人们打破各种先天或后天的藩篱,学会理解尊重包容各种文化的差异性,虚心的吸取其他文化的优秀成分,充实自己,做到美术上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用美术的理想去激励鼓舞人类的不断进步。

古希腊人在运动中所感受的欢乐和崇高,所感受到的艺术的精神,自由的精神,我们现在也一样能从中感受到。奥林匹克的各种运动项目都展示了人们在各种体育技能上的极限,在运动的过程中展示出来的力与美深深的吸引了每一个人。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中国人盼望已久的盛会,它的举办是中国各方面发展取得重大成绩的一次最好的证明,是最值得每一个炎黄子孙骄傲的事情。北京奥运会在继承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新的奥运精神的理念即“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这几个字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尤其是人文奥运口号的提出更是体现了奥运精神的文化内涵,正是由于文化艺术的作用,各界的奥运会才如此形象鲜明的留在了人们的脑海之中,只有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精神与奥林匹克精神的融合,中国才能办出令人难以忘记的中国奥林匹克运动会。实际上我们从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图标设计中已经充分感受到了中国传统艺术式样给我们带来的艺术冲击。图标的主体部分“京”体现了中国书法的艺术魅力,如同一个舞动的人,挥舞双手在热情欢迎全世界的人们,而各种运动图标的设计也同样展示了中国隶书的艺术魅力,既形象又生动的展示了中国艺术的独特之处。这就是奥运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所体现出来的理想与信念也是共同的。这届奥运会将会给许多的艺术家带来新的创作灵感,他们可以从奥林匹克倡导的人类和平、和谐、共同进步的精神中获得创创作激情,从当代的各种生活文化艺术中得到启示,通过艺术语言的使用,展示运动健儿的力量之美,展现人类力量与速度的完美结合,显示出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和一种昂扬向上的生命哲学,为奥林匹克运动会作出艺术家应有的贡献。

奥林匹克精神激励人类永无止境的追求,美术的理想在于不断的通过美术作品的创造来引导净化人们的心灵来达到一个最为美丽最为和谐的境界,二者都指引人们向着一个更好的方向发展。人的生命虽然是有限的,但是通过一代代人的努力,可以把有限的生命无限的扩大,这种扩大是通过人类永无止境的追求来实现的。在有限的生命里创造出无限的价值是每一个人的追求,奥运的精神和美术的理想是人类向前发展的精神武器,最终人类将会达到一个和平、和谐与美好的境界。

参考文献

[1] 李慧娟.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奥林匹克精神[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7,(6).

[2] 易剑东,吴昌宗.奥林匹克精神与2008北京人文奥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2,(1).

[3] 温・卡尔曼.希腊人的艺术[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奥林匹克的精神篇3

关键词:鹰眼,奥林匹克精神,和谐思想

 

2008年8月,神圣的奥林匹克运动会移师北京,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相比以往所有的奥运会,在观念上最大的改变也是最大的看点之一,当是在本届奥运会的网球、击剑、射击、体操、曲棍球等项目大规模引进鹰眼设备,对赛场上的裁判工作进行高科技辅助,这在奥运会历史上无疑是一次重大的突破,而在“人文奥运”思潮下大规模的引进“鹰眼”,似乎又在刻意印证代表中国“和谐思想”这一世界“大同”时代的来临。。

1 奥林匹克运动面临“人文危机”

上个世纪末,一批美国学者回顾人类的百年历程,给20世纪确立了一条基本的历史原则,这个原则不是别的,正是社会达尔文主义,对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法则的崇拜。这种思潮很快席卷了本来就重分析、唯物质的西方文化,人们原有的信仰观、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都在这场危机中显得苍白无力,在社会行为上表现出信仰真空、价值迷乱、道德失落、行为失控等恶劣行径。如果反思已走过的100多年现代奥运史,误判、黑哨、假球等现象层出不穷,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这些现象都是那些被拜金主义异化了的运动员和裁判制造出来的严重违背奥林匹克精神的不道德行为,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扭曲和亵渎,玷污了奥林匹克运动的纯洁与公正。

2 鹰眼保障奥运会的和谐公平

2.1 营造赛场内外多赢的结局

北京奥运会引进“鹰眼”,在赛场上的使用改变了运动员与对手、运动员与裁判员间的交流方式:运动员与运动员间面红耳赤的争执没了,多了宽容会意的微笑;运动员与裁判间剑拔弩张的对峙没了,多了理解尊敬的询问;观众席上怒不可遏的咆哮没了,多了幽默鼓励的唏嘘。鹰眼不仅成功的化解了赛场上的各种争端,维护了赛场的和谐,还带给了观众和球员一个新鲜的兴奋点,观众在看到选手挑战鹰眼时,赛场外就会响起一阵掌声,而在10秒的回放过后,观众也会因为结果或唏嘘或报之一笑,它的介入给观众带来一种真实记录的现场感,使竞技运动变成为一种多维运动,优化了观赏效果使比赛更加流畅,让球迷和观众完全沉浸在这场全世界人民历时四年时间“张扬”的视觉盛宴中,获得全新的观赛体验。无可否认“鹰眼”的使用把奥运会的运作带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它给球员、裁判、观众以及其他相关利益群体带来多赢的结果。

2.2 杜绝裁判的暗箱操作

在北京奥运会上,仲满终于一举夺得男子佩剑金牌,成功为中国剑客正名。在这枚金牌背后,除了运动员的个人努力外,首次亮相奥运赛场的鹰眼技术也功不可没,正是在鹰眼的监控之下,比赛才真正做到了公平、公正的公平竞争。四年前雅典奥运会上不同国籍、不同肤色的观众集体发出的嘘声,正是对体育精神的呼唤与捍卫。同样是为了保证了参与到奥运中来的选手之间公平的竞争,鹰眼体现出人们对科技的合理应用,更是对奥林匹克精神这块人类自己所建构最后一块理想净土的珍惜和爱护,鹰眼在这种世界顶级竞技赛事上的成功应用必将带来整个竞技运动在未来的新发展。

3 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国和谐思想的双向共赢关系分析

3.1 和平友谊在中国和谐思想中的阐释

《奥林匹克宪章》规定:“奥林匹克精神就是相互了解、团结、友谊和公平竞争的精神”[1]。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奥林匹克追求“相互了解、友谊、团结”的宗旨与中国的和谐思想要求建立一个宽松、宽容、宽仪的人文环境如出一辙,和谐思想源不仅贯穿于中国文化的始终,而且也随着人类文化的交流而走向世界,早在西周末年周幽王时,周太史史伯就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哲学命题和思想理论[2]。继史伯以后,又有春秋时晏婴论“和同之异”,接着,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的孔子提出“和为贵”“致中和”的思想,他主张“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意即在射箭比赛中,不是为了比个胜负,争个强弱。用在今天全世界人民共同狂欢的奥林匹克运动中,意义在于参与奥运比赛要射的不是金牌这块“皮”,而是在竞争金牌的背后彼此相互了解、友谊、团结的奥林匹克之“礼”。

3.2 君子之争与公平竞争

孔子在《论语·八佾》中提出“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为人处世必有所争,文人争名、商人争利、勇士争功、艺人争能、强者争胜,“争”并不是坏事,“争”正是“和”的表现形式,它能使人向上,能促进事业的发展,能推进社会的进步,但“争”要合符规矩,不能把心劲才力浪费在明争暗斗、本末倒置的“争”上,不能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干损人利己的事。这与奥林匹克追求公平竞争的精神可谓相辅相成,公平竞争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是体育精神的魄力所在,具有极大的群众基础,是一切竞技体育道德规范的重要准则。公平竞争是现代奥林匹克为人类社会构筑的一个公平竞争和规范竞争的模式,是体育运动的核心。只有在公平的基础上,竞争才有意义,运动员之间才能保持和加强团结友谊的关系,一切贿赂裁判员等与体育精神相背离的现象都将为人们所唾弃。

3.3 中西互补促进和谐

1974年,英国史学泰斗汤因比在同日本学者池田大作进行“展望21世纪”的对话中断言,中国文化将是21世纪人类走向全球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凝聚力和融合器。最需要的精神就是中国文明的精髓一一和谐[3]。。。奥林匹克运动源于西方必会带有工业化社会的弊病,中国的和谐思想可以给奥林匹克运动提供认识世界的整体观,提供人际和谐的生活方式,以弥补西方商品社会恶性竞争带来的种种社会弊端,使社会关系和谐化。而在用中国优秀的和谐思想来缓解奥运“人文危机”的同时,主动吸收奥林匹克的传统先进文化,积极补充了自身文化的不足,促进中国新时期的精神文明建设,促使中国更快更受欢迎的融入全世界,推进了中国与世界和平发展的进程,从而促进世界和平的稳定发展。

4 结论

当今社会各种不和谐音符充斥着整个世界,人与人之间血腥残杀,弱肉强食;人对自然肆意破坏,生态恶化;国与国之间政治压迫,国际倾轧。北京成功的举办第二夏季奥运会,这是传统的奥林匹克文化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的一次伟大握手,是世界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一次雄伟交汇,历时两千多年的中国和谐文明史必将给历时一百多年的现代奥运史增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源泉。在奥林匹克精神中注入中国的和谐思想,既有助于维护奥运会运行的稳定,又有利于带动关注奥运的国家参与到构建和谐社会中来,更能使人类抛弃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通过在公平公正规则下更干净的竞赛,教育青年、促进世界和谐,即追求竞技以外更有价值的东西,真正做到促进世界的和平发展,即以“和”平天下,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国和谐思想的共鸣将是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可持续发展的主旋律,是人类渴望持久和平的阿拉丁神灯。

参考文献:

[1]任海.奥林匹克运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136.

[2]卢元镇.奥林匹克运动与社会进步[J].中国体育科技,2001.(3):2.

[3]汤因比、池田大作:《展望21世纪》[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9.298.

 

奥林匹克的精神篇4

一、奥林匹克精神及其教育价值

1.奥林匹克精神概述

奥林匹克是全世界的体育盛会,其赛事的参与者和观众都在比赛中尽情地展现自我,宣泄情感、释放压力,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奥林匹克精神包括通过体育运动来促进全世界的和平与友好,提高人们对运动的热情,起到全民健身的宣传作用。现代奥运会的口号从“更高、更快、更强”到“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绿色奥运、人文奥运”,无不体现着奥林匹克精神的不断丰富。

2.体育及奥林匹克精神的教育价值

高中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其既有着强烈的自我表达欲求,想要形成鲜明的个人风格,又有着旺盛的精力。在这一关键时期,学校的体育教学就成为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活跃舞台。

奥林匹克精神强调竞技与友好,将奥林匹克精神渗透到高中体育的教学中,对于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传播体育文化,强健学生的体格和提升学生的精神品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此外,奥林匹克精神蕴含的人文关怀对高中体育教学也有着重要启示。

二、高中体育融入奥林匹克精神的实践研究

既然奥林匹克精神对高中体育教学有如此重要的意义,那应当如何将奥林匹克的精神与高中体育教学结合起来?在这一方面,笔者所在的学校也有不少的实践探索。

1.奥林匹克精神与高中体育教学目标的结合

高中体育教学的目标要进行拓展,融入“人文奥运”和民族教育等理念。人文奥运注重提高人的素质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现代奥林匹克精神的传播来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在我校的具体实践中,就进一步凸显了高中体育教学目标的人文性。

此外,高中体育的教学还应当包括对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我校将民族精神教育纳入了学校体育教学的目标框架之内,充分挖掘了奥林匹克精神中的民族教育的内容,让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的同时,以奥运精神和民族精神陶冶情操。

2.深入探索奥林匹克精神,丰富高中体育的教学内容

笔者所在学校,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深入地探讨了奥林匹克精神的丰富内涵,在此基础上对体育课程的开发和教学形式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创新,比如将广受学生欢迎的奥运项目加进了体育课堂教学之内,丰富了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在这一过程中,笔者所在的学校作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如在全校范围内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较为全面地掌握了学生对奥运项目的了解情况和兴趣程度,为学校开展何种有实践意义的体育项目提供了参考。

此外,本校还对基础型课程进行了改造,合理增加了一些奥运项目。按照《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的有关规定和学生对奥运项目的兴趣和了解,相应的开设了一些和奥运有关的拓展性体育项目,为学生强健体魄、磨练心志等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比如本校开设了武术、体操、篮球、排球等奥运项目供广大学生选择,并增添了和奥运项目的比赛的规则介绍,教师在进行有关的理论讲解时还加入了奥运冠军等的风采展示,进一步弘扬了奥林匹克的精神,提高了学生体育锻炼的热情。

3.以奥林匹克精神创新体育教学的方法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融入奥林匹克精神肯定离不开体育教学方法上的创新,这主要体现在教学设计、教学手段等多方面。在教学设计阶段,教师以“知识传播、启发、展示演练、交流评价”等来开展体育教学,为学生提供一个了解奥林匹克运动、弘扬奥运精神和自由交流的平台,取得教学相长的教学效果。在体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教师根据对学生进行身体测评,以奥运项目的标准,为学生提供科学健身的方案。比如教师为班级学生提供身体锻炼、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和频率等方面的指导,以达到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除此之外,在本校的体育教学创新实践中,教师们采用了多媒体来辅助体育的理论教学,提升了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和课堂教学的效率,受到了学生的追捧。比如在体育理论教学中,笔者从网络搜集了许多展示我国奥运健儿风姿的图片,在奥运风采的环节时以多媒体进行展示,并加入了我自己的生动点评和看法,让学生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到了体育的精神。

4.创新高中体育的组织方式

奥林匹克精神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显现还体现在组织方式上,我们围绕教材的内容,精心设计和组织了许多体育活动。比如笔者所在的学校里,体育教师在上课时组织包括篮球练习、体操比赛等在内的体育项目,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热情。在课外,我们将奥林匹克精神以生命教育相结合,唤起了学生珍爱生命,强健身心的意识。

此外,我们还开展了全校范围的“奥运风采,中国情怀”的一系列活动,进行了世界奥运风采的主题展示,其中包括奥运的历史、发展和我国的奥运进程,在广博学生知识、开拓学生视野的同时加强了民族精神的教育。

三、结语

奥林匹克的精神篇5

    一、 电影具有和生俱来的传播属性

    电影是传播大众文化的媒介,电影是文学艺术的一种传播形式,具有文学艺术跨文化传播方式的所有的优点;电影是一种以视觉符号为主的、直观的传播形式,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传播功能。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数字技术迅速发展,传播渠道进一步整合。网络的普及使网络电影成为了一条范围广大的电影传播渠道。在大众传播领域,电影对受众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在长期的实践中往往会变成一种更为强大的影响力。加拿大着名学者麦克卢汉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提出了“媒介即是信息”的观点,以为传播媒介最重要的效果在于影响了人们理解和思考的习惯。所以,电影可以帮助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电影中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并将其视为必然。不同的国家都希看通过电影这种大众化的艺术形式,承传民族的精神文化传统,建构能够被国民普遍认同的文化核心价值观,进而确立一种大众共同信守的文化秩序。在体育和奥林匹克精神传播的历史进程中,电影作为一种具有广泛传播效应的大众媒介,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功能。电影是奥林匹克文化传播领域的重要媒介,体现人类公正、忠诚、勇敢、善良的艺术形象,夸大体育的人文价值, 夸大体育的真、善、美,夸大体育应为人的***发展服务,进而促进和维护人的尊严和和平的社会建立。

    二、奥林匹克精神的传播特征

    体育的历史和人类历史一样悠久,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体育文化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是人类整个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体育题材电影具有一般电影所具的娱乐、审美和教育功能,体现了三个传播特征摘要:一是传播的受众目标高度集中,有关体育的信息接受度强。体育信息在影院渠道进行传播,具有一种非凡环境下的“强制性”因素,令受众不由自主往接受。二是“窄众”传播。电影院的广告干扰信息相对较少,目标受众对体育信息传播的记忆度高。三是对传播的信息能动接受。体育题材电影传播往往融情节和体育为一体,在影院的非凡环境下受众比较轻易接受,尤其是将体育比赛“嵌进”电影故事情节的传播方式。观众通过体育题材电影解读正确的生活方式、信仰体系、社会价值、道德标准等表层和深层的文化。

奥林匹克的精神篇6

一、 奥林匹克精神隐形驱策力量的酝酿

(一)奥林匹克赛场上的挫败

《铜牌巨星》的开篇即具有强烈的奥林匹克色彩,影片女主角哈儿被她的父亲用国旗制成的背带托护在胸前,精致的国旗背带在这种仪式性的开篇中更增强了这种仪式性,同时,这种仪式性也为女主角哈儿的注定不平凡的一生设定了一种隐喻式的象征。与女主角哈儿同样不平凡的是,《铜牌巨星》虽然是一部励志影片,但其绝非传统意义上的励志影片,影片以一种颠覆的方式对于体育明星进行了反向的塑造,使得女主角哈儿这一形象在开篇即出现了两极分化――一个童年的乖宝宝、体育明星和一个不羁的铜牌巨星教练。影片从哈儿的童年开始回闪,由哈儿的童年回溯到成年,其充满励志的成长过程中的每一步都离不开父亲与教练的尽心鼓励和着力栽培,直到她站在奥林匹克国际赛场上,然而,与其他励志影片类似的是,哈儿的奥林匹克追梦之旅并不顺利,在平衡木上受伤后带伤参加了高低杠的比赛,最后却仅获铜牌,但已然是小镇上的超级巨星。[1]

(二)奥林匹克赛场外的不羁

奥林匹克国际赛场上的巨大失利,与一跃而为小镇上的超级巨星,这种巨大的反差使得女主角哈儿在心理上出现了远比现实更大的两极分化,她开始变得放荡不羁起来,并且其放荡不羁的程度已经超出了所能想象的尺度。但令人感动的是,在奥运失利之后日渐颓废的哈儿却仍然不改其乐于助人的本色,实际上,影片同时展现了哈儿的两个侧面,一方面,奥运的失利让哈儿陷于生活颓废;而另一方面,在生活中哈儿对于需要帮助的残疾人朋友慷慨资助,同时,对于街道上的垃圾亦能够放下身段俯身清理。其实这种两个侧面的蒙太奇式对照技巧恰恰映射出了女主角哈儿内心中的那颗从不曾改变过的赤子之心,而其种种颓废的表象仅仅只是其自由天性的一种率性表露而已,换言之,仅仅是其自由意志的一种自反性的表现而已。[2]

(三)奥林匹克精神的隐现

成为小镇铜牌巨星的女主角哈儿身上看不到一丝一毫的自鸣得意,从其精神表象上更看不到一丝一毫的奥林匹克精神的痕迹,而这却反而是这部影片的高明之处,这种隐性的表达其实为影片终局女主角哈儿取得更大成绩埋下了巨大的伏笔。影片终局中女主角哈儿的最终胜利其实更是一种奥林匹克精神隐形驱策下的意志的胜利,影片开篇中的受伤与失利其实是对女主角哈儿的必然性信心的一种挑战。奥运比赛后回到生活中的哈儿貌似完全处于一种颓废状态之中,而其实,点滴表征已经在暗暗地积累哈儿的终局胜利的意象。实际上,生活化既是最好的掩盖,也是最好的过渡,同时,更是命运视角下的一种最好的安排,暂时的失利永远无法打败自己,真正能够打败自己的只有自己。

二、 奥林匹克精神隐形驱策力量的建构

(一)奥林匹克精神隐形的再造

从整部影片的构架来看,导演展示了一个与其说与不同的另类的铜牌巨星,毋宁说是一个更加真实存在的铜牌巨星。影片所展示的反而是更符合现实生活常情的铜牌巨星,为达成这种符合现实生活常情的生活化的真实感与即视感,影片的视觉触角甚至由奥林匹克国际赛场无极延展到女主角哈儿个体的隐性私生活,而恰恰是这种隐性的私生活的表象,反而对其正面的形象的丰满形成了一种更趋自然而然的补充,这种自然而然的补充也为隐性的奥林匹克精神的驱策力量提供了一种更加持久性的生活化关照,为奥林匹克精神的建构于生活的再造式孕育,提供了一种与影片开篇的过度直接式励志有所不同的全新的情境温床。事实上,这种女主角哈儿的位格的变化,恰恰体现了哲学世界观的由否定之否定嬗变出更加肯定的视觉影像的原则。

(二)奥林匹克精神隐形的终极塑造

从影片中可见,虽然没有直接地显性地表现出来,但其实,令女主角哈儿耿耿于怀的恰是其在奥林匹克国际赛场上平衡木的失误,赛场上的失败的站立,与生活中的站立,形成了两种分离的站立,这种分离的站立较好的陌生化了影视氛围,平凡化了女主角哈儿的生活。女主角哈儿所遭遇到的“过于”平凡的生活其实每一位巨星在生活化过程中都不可避免,而这部影片的难能可贵之处,恰在于敢于直击巨星的平凡生活,以隐形的奥林匹克精神的驱策力量,将女主角哈儿由生活化的平凡塑造为结尾时的伟大。从纯粹的艺术视角而言,这样的塑造其实更有难度,同时,也更需要高级的技巧性,这种影视技巧的呈反作用,由否定“昨非”而肯定“今是”,反而更能显见奥林匹克精神背后所蕴含着的那种隐形的,但却是无比强大的驱策力量。[3]

(三)奥林匹克精神隐形的驱策

《铜牌巨星》这部貌似充斥着娱乐性的影片的独特之处与艺术价值,恰在于其隐性的励志性,而究其本质,这种驱策力量的根源又正是奥林匹克的体育运动精神。影片以其生活化的略显过度的白描式镜语艺术,事无巨细地再现了比真实生活更加鲜活的巨星生活与私生活。虽然这样的生活化的现实必然会扰动女主角哈儿执着的心性,但是,这种扰动化的消解也完成了其反衬作用,这种不完全的意向化吸收式的影视技法一方面会令观众不易体察到这部影视作品的人工雕琢痕迹,从而呈现出拟真至高境界的一种纯粹生活化的真实意象;另一方面也会令观众因其拟真的生活化而沉浸于其中,直到剧终时刻才幡然醒悟――原来意念的偏见如此神奇,原来这竟是一部励志影片,原来戏中的生活映射的恰是戏外每个人的人生,原来奥林匹克精神竟有如此巨大的隐性驱策力量。

三、 奥林匹克精神隐形驱策力量的升华

(一)隐于内心的不断追忆

无疑从《铜牌巨星》中,看不到表面上温文尔雅的体育明星,这部影片赋予体育明星女主角哈儿以一种更强烈的个性,并且,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还是一种不那么会受欢迎的强烈个性,同时,演员的用心表演较好地诠释了体育运动员较弱的社会性的一面。作为一名小镇上的《铜牌巨星》,影片中使用了很多追忆的方式,这些方式旨在不断地唤起女主角作为一名奥林匹克优秀运动员的奥林匹克精神的记忆。例如,开篇的女主角哈儿面对着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自己所进行的,一种现实生活中自己的那场自我激情释放,以及其父亲屡次试图帮助她唤回的对于奥林匹克曾经那么挚爱的回忆。而在影片中奥林匹克给予颓废的女主角哈儿的终极追忆则是帕教练,帕教练以生命的终结为女主角哈捍来了终极追忆的同时,也彻底改变了女主角哈儿,女主角哈儿也由此完成了其社会化的整个嬗变与升华过程。

(二)隐于内心的压抑

事实上,女主角哈儿的颓废的外显的表象,恰恰是其内心压抑的一种流露,当然,在影片中,哈儿也采取了一些其他的内心压抑释放方式,由这些对于内心压抑的释放,形成了哈儿这一人物表里不一的一种对比式影视表达。深刻理解并深刻剖析这种对比式影视表达可见,哈儿内心压抑是几乎所有体育明星在其社会化生存过程中的普遍存在的必由过程,同时,也隐性地显示了奥林匹克精神恰是其生活之中的最有意义的意识品质下的一种精神支撑,而影片中的这种奥林匹克精神不仅存在于某位体育明星个体的精神世界当中,而且事实上存在于整个体育明星世界的整体之中,影片中的遗产赠予,虽然仅仅是影片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特例,但是,这种特例却反映了整个体育明星群体的精神世界中所潜藏着的那种永远都不会熄灭的奥林匹克精神,其实影片也从女主角哈儿的一贯穿着对于这种永远都不会熄灭的奥林匹克精神进行了暗示性的交代。

(三)隐于内心的释放

遗产的赠予既为奥林匹克精神的传递与传扬提供了一种更具客观性的释放,也为女主角哈儿的颓废生活的表象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而女主角哈儿表面上的颓废生活,既是一种由于体育化而被生活化所稀释的常情,又是一种由于生活所激发的对于奥林匹克精神的一种隐性的反省。这部影片正是以更加贴凡生活的方式不断地发掘女主角哈儿的内心世界,从而由其内心世界之中抽取出更深层次的奥林匹克精神的隐于内心。[4]这种隐于内心的奥林匹克精神最终经由女主角哈儿的成功释放出来。成功的颠扑不破的真理性可能具有无法以影视艺术显性诠释的印证性,但是,从影片来看,成功的颠扑不破的真理性却具有着可以通过另一种途径进行验证的实验性,女主角哈儿的最终成功用影视艺术语言翻译过来,其实就是一种为生活化所显性承托着的,为奥林匹克精神所隐形驱策着的一种精神力量的终极升华。

结语

奥林匹克的精神篇7

岁月的巨大翅膀

飞远了

你却依旧

执著了最初的梦境

所有的沧桑

在这里坚强挺立

我多么喜欢你

奔跑的呼吸透出的

高昂气质

我又多么渴望 渴望

成为你高高举起的手上

那永远不灭的火炬

我 是你的孩子

前辈的生命肥沃也丰厚了你

几十年了

嘹亮的号子

永远骄傲而又固执地

伴随你一次次艰难崛起

我仿佛看见

竞技场上的战士

在日夜不停地演绎

瑰丽而又澎湃的故事

我仿佛又瞧见

历经挫折的勇士

裹不住的那一腔腔火热激情

简陋的场馆里

那遮也遮不住的巍峨梦境

是的 从第一天起

从第一声号子响起的那一刻

你 就已经选择了

艰苦的跋涉和无悔的前行

是的 从第一粒种子下埋

从第一颗幼苗在黎明中生长

你就紧紧地拥抱住

坚定的信念

也注定要生长

伟岸身躯

我无法一遍遍数清

你洒满汗水的足迹

我也无法一个个看清

那曾经为你哭 为你笑的

一张张生动面容

我只能看见

每一个夜晚你肃穆的身影

仿佛在追忆所有的往事

而每一个清晨

你又用直冲云霄的火焰

迎接蓬勃的黎明

在你的面前

我还年轻

简单的履历

如同一薄薄的一张纸

在你的面前

我还幼稚

即使模仿不出

你的深沉凝重

但 我又多么清晰地感到

我已经熔入于你

熔入于你的每一次坎坷

每一次奋起

熔入于你所有沧桑

肩负起的伟大使命

别问我的眼为什么满含泪滴

因为我对你爱得深沉

别问我为什么这样痴情

因为我已把希望

奥林匹克的精神篇8

【关键词】奥林匹克博物馆 发展思路 体育 行业

一、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决定了它的魅力在于精神

奥林匹克博物馆与体育博物馆是不同的,它有着自身的特殊性。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有必要讨论一下奥林匹克运动的起源。考古发现表明,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主要是以祭祀为主,是用来纪念英雄赫拉克勒斯的。相传赫拉克勒斯为宙斯与凡间女子所生的孩子,宙斯的妻子赫拉对他十分嫉恨,施法让赫拉克勒斯发疯杀死自己的妻儿,他必须完成十二项苦差来赎罪,而其中任意一项都足以让人丧命。赫拉克勒斯经受住了肉体上的磨难,最后通过了考验,M入奥林匹亚山,成为了永生的众神。人们在奥林匹克的节日中展示健美的身体,进行集会,停止战争。奥林匹克运动从建立之初便以对人体的力量与健美的追求、超越自我的信念为信仰。史诗时代对身体的力量、健美的赞美成为古希腊人精神世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它和竞技体育还是有所不同的,虽然表现形式都是追求卓越,但是奥林匹克运动多了和平、交流与友好的意义,这样的价值逐渐具有了普世的意义,为世界各族人民所认可。

奥林匹克运动从历史渊源上便存在着对人的生存、发展、自由和解放的思考。现代奥运之父顾拜旦明确指出:体育与竞技的目的不是要建造健壮的“人形动物”,而是要培养和造就身心协调发展,完整而健康的现代人格。奥林匹克的宗旨是“使体育运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以促成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社会”。《奥林匹克》指出奥林匹克精神就是“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奥林匹克》基本原则指出:“奥林匹克的宗旨是通过开展没有任何形式的歧视,并按照互相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比赛的奥林匹克精神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而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奥林匹克文物和文化遗产是奥林匹克运动产生和发展的印证,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具体体现。它不仅是奥林匹克文化,也是整个人类文明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奥林匹克博物馆可以使几千年来奥林匹克运动留给人类的宝贵物质和精神财富发挥作用。

奥林匹克博物馆要做好定位,看准自己的优势所在。奥林匹克运动的魅力在于它宣传的理念与精神,奥林匹克精神的魅力在于它漫长历史中凸显的人性闪光点,一个个人类历史上的奇迹,所以这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奥林匹克运动源于西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建立也是来源于西方。所以我们对奥林匹克的了解和接受存在一定的隔阂。虽然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给全民带来了很好的奥林匹克知识普及,但是奥林匹克精神在我们民族的传播还有很长的路。

南京奥林匹克博物馆于2014年8月17日正式开馆,是第一个在奥运会举办前就已经落成的奥林匹克博物馆,它见证了南京青奥会的历程,也留下了宝贵的城市记忆。南京奥林匹克博物馆中有“青奥厅”这一展厅,展陈青奥会举办后征集的各种展品,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资料。

奥林匹克博物馆应该发掘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注重精神遗产的开发,用通俗易懂的故事来讲述奥林匹克运动史上的传奇故事,讲述奥运人物的不凡精神,追求自我超越、全面发展,倡导“卓越、友谊、尊重”的奥林匹克精神的传播。博物馆中展示的是物品,人们通过物品来了解相关知识和当时的情境,会有一定的隔阂。奥林匹克博物馆大多是金银铜牌、奖杯、纪念品等,这些不比历史馆中精彩的文物,观众在观看时,不大能引起情感上的共鸣。观众们更感兴趣的是这些物品背后重要的意义、发生的故事。例如,摆上一把击剑,大家只能获知这是某个运动员的物品,如果加上这个运动员获取荣誉的艰辛和非凡意义,才能获得较好的参观体验。

单纯地展示体育项目与比赛无疑会错失奥林匹克博物馆自身的优势,注重精神遗产的发掘,注重精神层面的传播,才能更好地发展。但是这会出现新的问题,就像名人故居或者民俗的传承一样,是精神价值大于其物质价值的存在。这类博物馆必须要将蕴含的精神赋予一定的实体展现出来,才会使宝贵的精神财富拥有活力。一方面奥林匹克博物馆可以运用高科技手段还原历史上的著名事件及人物;另一方面,多举办一些类似的活动,让观众切身参与到运动中来,在身体的发展中理解奥林匹克所倡导的精神。找准这样的发展定位,才能克服奥林匹克博物馆在发展中遇到的藏品不足、发展乏力的困难。

二、结合行业,成为行业内部的沟通者

我国“以国有博物馆、纪念馆为主体,各行业博物馆和民间博物馆为两翼,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运营方式的中国博物馆新体系正在逐渐形成和发展中”。历史性博物馆一般承载着地方文化的记录和传播的责任,行业博物馆也不例外。奥林匹克博物馆有着自己的优势,奥林匹克秉承“卓越、友谊、尊重”的价值观,从诞生之初就有着超越民族与地域的价值追求,这是奥林匹克博物馆的优势所在。

这样的理念给奥林匹克博物馆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正是因为奥林匹克事业的国际性,奥林匹克博物馆也分布于世界的各个角落。奥林匹克博物馆联盟(OMN)于2006年应运而生,它的存在并不是为了取代国际博物馆协会这样的组织,而是更有针对性地促进体育与文化的结合,可以为协会成员提供国际奥林匹克的资源、授权,能很好地推动奥林匹克与体育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

奥林匹克博物馆联盟现有成员27个,覆盖亚洲、欧洲、美洲的23个国家和地区。从2006年开始,每年都会在成员国举办一次年会,年会一般为期三天。成员国的博物馆代表会在年会期间提出各馆感兴趣的议题或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以集各馆的经验,期望得到解决。年会也能促进成员国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交换行业内的信息。

行业博物馆应该承担起行业的文化宣传,沟通行业内部的责任。对于一般观众而言,行业博物馆中所展示的行业是不熟悉的,充满神秘而多有隔阂。行业博物馆如果能打破界限,提供观众亲身实践,积极互动的设施,一定能让观众获得更多的参观乐趣。例如荷兰的人体博物馆,整个建筑外观是一个坐着的人像。参观者从膝盖处进入展区,一路上可以参观大脑、眼睛及各处人体器官内部,全方位地了解人体的内部结构。还有可口可乐博物馆,它里面有一条真实的生产线,人们既可以观摩,也可以拥有一瓶正在生产的可乐,在外包装上制作自己喜欢的图形,得到一瓶独一无二的可口可乐。

奥林匹克博物馆在发展中应该密切跟随体育事业的进程,尤其是在奥运会的举办期间起到相关知识的普及作用。奥林匹克运动是国际性的,介绍各个国家的风土民情,以体育为导线增进民众对其他国家的了解,相互交流,也是奥林匹克博物馆发展重要的题中之x。

奥林匹克博物馆完全可以成为体育行业的文化展示及运动员精神财富的保存之所。国家的运动员成长经历与常人迥异,在运动的黄金期过去之后往往际遇令人唏嘘,他们为国家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有着很多令人钦佩的精神亮点。奥林匹克博物馆可以借鉴澳大利亚博物馆的经验,该馆由板球俱乐部管理,在澳洲取得板球俱乐部会员资格是一个人身份及地位的象征,若个人的奖品、纪念盘能被体育博物馆收藏,在陈列中有一席之地,将被视为终身荣誉。如果奥林匹克博物馆能有这样的机制,对于博物馆的发展和运动员个人都是有益的。

三、奥林匹克博物馆更应重视教育职能,成为教育场所

1915年,身为现代奥林匹克之父的顾拜旦先生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家奥林匹克博物馆。顾拜旦先生是一个教育家,所以他的初衷就是将体育与教育相结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2005年,国际奥委会教育专家将五点价值观作为奥林匹克教育的基础。美国博物馆学家托马斯・毫威说:“在现代社会中,博物馆有着巨大的潜力。它不但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力量,复兴更新的力量,而且是倡导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力量。”“重在参与和不断超越、相互理解与彼此认同、和平友谊和公平团结、个体竞争与整体和谐是对奥林匹克精神教育功能的高度概括。”

以奥运会为代表的竞技体育已经发展到了全球都关注的地步,成为一种广泛的社会文化活动现象,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密不可分。收藏、展示、教育与科学研究是博物馆的三大基础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已经成为博物馆越来越重要的一项职能,成为中小学生的“第二课堂”应该是博物馆追求的目标。在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墙上有这样一条格言:“听了,我会忘记;看了,我会记得;做了,才会理解。”

如果奥林匹克博物馆能举办多种主题活动,尤其是针对青少年的活动、亲子活动,这样可以很大程度上弥补藏品不足的缺点。博物馆应该尽可能地为青少年提供人际沟通和交流的机会,开发需要与他人(家人、同伴、讲解员等)合作共同完成的项目,使他们有机会在合作中思考和解决问题。博物馆成为课外教育的重要场所而不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奥林匹克博物馆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精神财富,释放出自己独特的价值。

南京奥林匹克博物馆建造的契机就是第二届南京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办青奥会的目的不是为了创建类似奥运会的小型奥运会,它承载着不同的使命。青奥会不是全部意义的体育比赛,而且通过体育教育青年,青奥会要为青年提供一次感受奥运精神的机会。大会规定主办青奥会的城市应注重奥林匹克文化教育活动的开展,还特别强调了奥林匹克教育的家中,建议在举办青奥会期间开展反兴奋剂、社会责任感、尊重他人、体育精神和公平竞争等为主题的教育活动。”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就是国家未来的模样。奥林匹克精神在我国的传播仍然任重道远。如果奥林匹克博物馆能成为青少年重要的课外教育场所,围绕社会责任感、体育精神、公平竞争、人的不断追求与自我完善这些价值理念开展专题的教育活动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这也是我们不断努力和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行业博物馆发展探析[A].龚丹.回顾与展望:中国博物馆发展百年――2005年中国博物馆学会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

[2]范汝强,王军.体育博物馆的含义、类型及其发展[J].中国博物馆.1997,(1).

[3]苟艳红.行业博物馆发展问题和对策研究[J].文史月刊.2014,(9).

[4]刘元国,黄滨,刘彬.奥林匹克精神的理性思考[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3,32(6).

[5]谢娟,尚修芹.关于科技博物馆教育活动开发的若干思考[J].科普研究.2009,(6).

[6]王军.中外体育博物馆发展现状的比较研究[J].中国博物馆.1997,(4).

[7]杨静.南京青奥会对青少年的德育价值及其实现[D].苏州大学,2014.

[8]顾拜旦.奥林匹克理想[M].北京:奥林匹克出版社,1993.

上一篇:网络营销计划范文 下一篇:暑假社会实践心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