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树之恋影评范文

时间:2023-11-09 04:26:18

山楂树之恋影评篇1

关键词:《山楂树之恋》;陈其钢;电影音乐

被媒体誉为“史上最干净的爱情”电影《山楂树之恋》公映以来,在中国影坛和文学界刮起了一阵唯美的“山楂风”。该片以其单纯、静穆、质朴的爱情主题和唯美画面不仅吸引了年轻的观众,同时也将一些中老年观众拉入了影院,特别是经历过“”上山下乡运动的老知青,电影唤起了他们对青春往事的追忆。该片由张艺谋导演,周冬雨、窦骁、奚美娟主演。剧情根据艾米的纪实性长篇小说改编,故事发生在“”后期,家庭成分不好的女主人公静秋因要编教材,去一个叫西坪村的地方体验生活并结识了男主人公“老三”,省城高干家庭出身在地质勘探队工作的“老三”深深地爱上了静秋并默默地为她做了许多事,给予她无微不至的关怀并一直等着她,然而,由于超负荷的工作使他得了白血病最终离开了静秋,他留给静秋的那句“我不能等你一年零一个月了,我也不能等你到25岁了,但我会等你一辈子”直击我们的心灵,留给我们无尽的感伤和追忆。许多观众感觉这部电影的色彩不同于张艺谋《红高粱》《菊豆》和《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浓烈、绚烂,相反,影片用色纯净、剧情平淡,没有“”时期政治桎梏感和沉重感。然而,就是这部淡淡的、清新的唯美之作引起了观众的共鸣,唤起了人们内心对纯真爱情的向往,长达35分钟的电影原声音乐将人们带到了特定的故事情境。电影原声音乐全部由陈其钢创作,主题曲《山楂树之恋》由常石磊演唱,以下笔者结合剧情,对电影原声进行深入剖析。

一、作曲家陈其钢简介和电影音乐创作缘起

陈其钢1951年出生于上海,自幼受到家庭良好的艺术熏陶和培养,曾在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学习单簧管,1977年考人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从著名音乐家罗忠熔。1982年考取教育部出国留学生,随后赴法留学深造,在当代著名作曲大师梅西安门下学习作曲,媒体对陈其钢作品的评价是:“深受梅西安象征主义、神秘主义与实验精神的影响,其作品具有古典诗人般的气质。”确实,陈其钢深得法国古典音乐的精髓,忠实地继承了梅西安的衣钵,他的许多作品能将中国的民族音乐元素和西方的现代作曲技法巧妙地结合起来,在世界古典乐坛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谭盾、瞿小松等人享有同等的声誉,他们成为世界古典乐坛上一道亮丽的中国作曲家风景线。代表作品有《回忆》《梦之旅》《水调歌头》《大红灯笼高高挂》《蝶恋花》《走西口》《一个法国女人的梦》,等等。…《山楂树之恋》是陈其钢的电影音乐处女作,相近的艺术理念、良好的合作印象促成了陈其钢和张艺谋联袂完成了这部作品,这是二人继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音乐之后的第三次携手合作。

二、电影插曲和主题歌赏析

虽然前苏联歌曲《山楂树》并不复杂,流行的时间也不长,相对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很多人并不熟悉,但对于年龄较大的观众,特别是经历过“”时期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歌曲《山楂树》还是引起了他们的许多共鸣。作为影片惟一插曲的《山楂树》出现在电影结尾处,电影中多次出现的山楂树及山楂果深化了“山楂”主题的象征意义。

(一)插曲音乐分析

电影《山楂树之恋》插曲旋律清新,节奏简单,渲染了一种单纯、青涩的静穆之美。歌曲为小调式,1=F,3/4拍,二部曲式,歌曲以低音1a为开始,经过8个小节的乐思发展,第一乐句结束在小调的主和弦低音la,第二乐句依然以低音la开始,经过上下对称的8小节旋律进行,乐句结束在小调属音1上,A段的旋律基本在三、四度之内级进,起伏不大。B段旋律音域有了较大跳跃,33小节乐曲由低音la到高音1a的八度跳进是歌曲高潮部分,情绪和A部分形成鲜明对比。这首《山楂树之恋》和前苏联歌曲《山楂树》无论在旋律的主干音还是节奏和调式上都一致,细微之处的差别体现在两首歌曲不同速度、配器和情绪处理风格上。作为画内乐,前苏联歌曲《山楂树》出现在电影6分37秒处,主人公静秋在欢欢的带领下,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不远处地质勘探队的帐篷内传来一阵阵悠扬的歌声,手风琴伴奏的前苏联歌曲《山楂树》吸引了静秋的注意力,这时,男主人公“老三”从帐篷内出来,静秋和“老三”的第一次相遇便互生好感。

(二)《山楂树》和《山楂树之恋》插曲对比及演唱分析

前苏联歌曲《山楂树》和《山楂树之恋》插曲虽然在旋律的主干音、节奏和调式并无二异,但由于后者服务于电影特定情节和情感的需要,陈其钢在张艺谋的要求下做了调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速度上,后者比前者更为舒缓;其次在配器上,前者较多使用手风琴,后者则基本以钢琴为主;最后,这两首歌曲在风格处理上体现出较大差异,前者较为轻快和活泼,后者委婉、凄美。演唱者常石磊是著名的音乐创作人兼歌手,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音乐团队的核心成员的他拥有天籁般的嗓音,对音乐超凡的领悟力和对艺术认真执著的精神获得了作曲家和导演的认可,这首主题歌他频频录了16遍,最后只保留了1分26秒的录音,歌词“当那嘹亮的汽笛声刚刚停息,我就沿着小路向树下走去……啊茂密的山楂树呀白花满树开放,我们的山楂树呀它为何要悲伤”,渲染了一种浓浓的怀旧、感伤和凄婉的气氛。

(三)主题歌《山楂树之恋》赏析

按照惯常的电影音乐创作规则,主题歌(曲)是要贯穿全部电影始终的,因为“主题歌往往是对影视剧内容的一种高度概括,它可以以特定的风格和凝练的情感表现来充实剧中主要人物形象,可以展现特定的历史气氛,可以表现生活中的某种情怀,等等”。但是这首《山楂树之恋》的主题歌并没有出现在电影中,而是出现在电影的前期宣传中,随后被收录在《山楂树之恋》的电影原声音乐大碟中。据说张艺谋原先是要将此曲当做主题曲的,但后来还是觉得用前苏联的老歌曲《山楂树》更有怀旧和象征意义,所以在电影具体情节中我们并没有听到这首歌曲,因此,这首主题曲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主题曲,而是具有特殊意义的“第二”主题曲。歌曲1=A,4/4、2/4交替,宫调式,歌曲第一小节以mi开始,第二小节落在s01音上,旋律经过10小节的缓慢级进,由低音sol转入上行八度的sol上,配上歌词“红花如是血,百花就是情”,歌曲的情绪变得起伏上扬,随后旋律下行,回到低沉、伤感的怀旧情绪,连续的切分音表达了主人公不安的心情,歌词“天哪地呀你不要带走他,风啊雨呀你不要伤害他”是静秋凄婉的祈求,那句“我要变做山楂花,随他化作泥土,在这 里安家”表达了静秋对爱的执著和坚守。器乐版本的《他哪里走,我哪里跟》的旋律声部由小提琴演奏,和声部分由钢琴弹奏,没有炫技,没有装饰,两种不同音色的乐器就像两只翩翩飞舞的蝴蝶,相依相伴,互诉衷肠,凄美的旋律让人想起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三、原声音乐及特色乐器赏析

(一)主题音乐赏析

“主题音乐是运用旋律,即没有歌词的音乐对电视(电影)的内容进行高度概括的一种音乐形式,它的表现功能与主题歌相似,可以将人们带到特定的历史情境、文化氛围或某种情感范畴之中。”《山楂树之恋》的主题音乐从电影的开头字幕即开始出现,旋律舒缓、清新,多次在不同场景中出现。主题音乐经过多次不同处理成为不同的场景音乐,承担着情节的贯穿和呼应的结构作用。以“隔河相抱…‘静秋告诉妈妈老三病情”和“两人骑自行车”情节为例,主题音乐以高音mi开始,下行至中音sol,经过lad0 re solla sol mi re等音,旋律的主干音da remi solla构成中国民族五声调式,4/4拍的旋律经过不同的转调和乐器音色转变,赋予每个情节独特的韵味。在静秋和“老三”“同床共枕”这个情节,主题音乐做了稍大调整,风格处理得更为细腻和唯美。乐曲以中音mi开始,经solla re,乐句结束在徵调式的sol音上。此外,在“误解”和“静秋寻找老三”等场景中,主题音乐再次出现,仍然是五声音阶构成的民族调式。

(二)电影原声色乐器赏析

电影《山楂树之恋》中无论是插曲、主题音乐或背景音乐,都离不开乐器的参与,这些乐器的选择体现了曲作者陈其钢对男女主人公情感独特的理解,含蓄、典雅风格的古筝,抒情、优美的小提琴,清新、纯净的钢琴单音独奏为整部电影渲染了一种淡淡清新的静穆之美。首先,中国民族乐器古筝的大量运用,例如电影的开头部分即以古筝的单音弹拨开始,随后在不同场景的背景音乐中古筝的音色频繁出现,古筝的音色明亮、纯净,善于表现东方古典含蓄美的意境。古筝在演奏技法上非常多变,右手多用托、挑、抹、勾、摇等,左手有按、滑、揉、颤等技法,但陈其钢在《山楂树之恋》的电影原声中舍弃了较为复杂的摇、颤等演奏技法,选择了最简单的挑、拨等技法将主题音乐的旋律弹奏出柔和、静穆的空灵之境。其次,西方乐器小提琴的运用增加了乐曲的柔情、细腻之美,烘托了人物的内心情感变化,如“同床共枕”情节的背景音乐中,主题音乐共出现两次,第一次是由钢琴完成,第二次由小提琴演奏,钢琴和小提琴音色的对比较好地展现了男女主人公丰富复杂的情感变化,烘托了青涩、纯美的“山楂之恋”。最后,钢琴作为主题音乐的特色乐器展现了丰富的表现力,简单的单音弹奏,并不复杂的旋律和节奏表现了电影单纯、青涩和静穆的基调。例如在“两人骑自行车”场景中,“老三”骑着自行车,自行车横梁上坐着蒙着脸的静秋,静秋一方面害怕被人认出,有些羞涩,另一方面她又很依恋、享受“老三”的呵护,背景音乐两次重复主题音乐的旋律,全部由钢琴单音轻轻地弹奏,整个画面阳光、干净,给观众留下很深的印象。

四、电影原声音乐的些许不足

山楂树之恋影评篇2

关键词:符号学;电影;《山楂树之恋》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11-0093-02

张艺谋,作为中国第五代导演的领军人物,拍摄过很多观众熟悉的影片,第一部执导的电影《红高粱》便一举夺得中国首个西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我们所熟悉的还有《大红灯笼高高挂》《满城尽带黄金甲》《十面埋伏》等。从这些影片中可以窥视出张艺谋导演的风格大气恢宏,格调艳丽。而《山楂树之恋》这部影片却一改往常,转而走向文艺清新的路子。这部电影不仅是单纯的爱情表达,其深层次的精神内涵更值得我们关注。下文便从符号学的角度对电影《山楂树之恋》进行不同方位的解读,分析其符号系统,从而了解这部影片所要传递给我们的精神内涵。

一、相关介绍

从符号学的角度分析电影,可以将电影系统化,进而了解各个系统之间的整体联系,得出电影所要呈现给观众的内涵。首先,我们要明白的是电影符号学的理论来源以及所要分析电影的剧情简介。

1.电影符号学

说到电影符号学这个概念,我们不得不提起一个人,他就是克里斯蒂安・麦茨。学界普遍认为电影符号学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电影符号学、第二电影符号学,而这两个阶段都是由麦茨开启的,他于1964年写了《电影:语言还是言语》一文,被视为第一电影符号学的开端,他把语言符号学的知识引入运用到电影学当中,把电影看作一个“约定性的符号系统”[1],从而透过这个系统分析其内在规律。1977年,《想象的能指:精神分析与电影》一书的出版是第二电影符号学开始的标志,在第二电影符号学阶段,麦茨更加注重的是精神分析,较第一电影符号学更为深入,且研究的范围更加广泛,包括观众的心理等。麦茨开创了电影符号学和电影精神分析学,这两大理论系统直到今天也在电影理论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无论是第一电影符号学还是第二电影符号学,都脱离不了结构和语言的框架。电影符号学说到底就是要为了研究电影的潜在系统性,把电影符号化,从各个方面了解电影的精神内涵与内在规律。

2.电影剧情简介

《山楂树之恋》,2010年上映的这部电影还没上映之时就被冠以“史上最干净的爱情片”这一称号,而这一噱头也为张艺谋导演赚足了眼球,电影上映后更是狂澜1.6亿元的票房,这在当时的文艺片票房中也是一个不小的数目。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在时期,静秋和一些同学被选派到西坪村去编写教材,在那里她遇到了老三,被他用手风琴所演奏的苏联歌曲《山楂树》所吸引,之后老三向静秋表明了心意,但是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下,碍于静秋的前途,二人始终不敢明目张胆地在一起,直到静秋得知老三患了白血病,才不顾一切奔向病房,然而心爱的人已经奄奄一息。这部电影表面上在讲述一段纯真不渝的爱情故事,但是除此之外,这部影片还要传递的是那个年代的政治压迫下人们的情感压抑,甚至接近于一种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下文将分析《山楂树之恋》的符号系统,从电影符号学的角度解析这部电影。

二、《山楂树之恋》的符号系统

电影符号学是把电影看成一整个系统,而且使之细化,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了解电影,从不同维度分析出电影所要传达的精神内涵。下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山楂树之恋》这部电影的符号元素。

1.人物符号

人物符号作为图像符号的一部分,是影片的关键所在。电影中的人物不是简单地存在的,而是作为一种符号存在的,每个人物都有其象征意义。在电影《山楂树之恋》中,人物之间的关系也不是单纯的朋友、恋人、母女这么简单,而是有政治环境下的服从以及对现状的反叛等隐喻所在。这些人物的不同象征意义以及不同性格特征,使得影片的人物符号系统丰富立体。本文举出影片主要人物为例:静秋和老三、魏红、静秋母亲。首先说到的是影片主要人物静秋和老三,他们作为电影的主角,构成了电影的主要故事线,所体现出来的性格特征一般是比较顺从的。如在电影中,为了静秋的前途,老三没有违背静秋母亲的意愿,而是选择等她;静秋也没有违逆母亲,而是尽量和老三保持距离。他们作为一种符号,所代表的是政策下的生存者。在那样的年代中,他们代表着一种主旋律:旧年代对待感情的委婉的浪漫。正是由于他们的性格特征才有了这段故事的展开。其次说到的是影片当中一个较为反叛的角色魏红。作为静秋的好朋友,却和静秋的性格特征截然不同;她在影片当中象征着对于命运的反抗,虽然从某方面来讲是一个失败的案例,却也反衬出了那个年代人们对于感情的些许无知。在影片当中起到了提醒与反衬的作用;再次说到静秋母亲,这个人物符号从一方面来说也是对于政策的服从与不反抗,但是另一方面她也是无奈之举,比如在知道了女儿和老三的关系之后虽然要求他们暂时不要见面,却也为他们好好告别制造了相处的空间,只是在那样的环境中不得不亦步亦趋。综上,每个人物不同的性格与象征使得影片更加立体,内涵随之丰富。

2.台词符号

台词符号作为声音符号的一种,也是影片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影片中人物情感的表达、故事情节的推进等很多都是靠台词来完成的。台词作为一种符号元素,不仅是简单的家长里短,而是有其所指的。台词背后所隐藏的含义也是需要我们注意的,可以传达出影片所要表达的内涵。在电影《山楂树之恋》中有很多台词除了其字面表达的意思,还有更深层次的含义。比如影片中静秋多次告诫老三的一句台词:“千万别让人看见我们俩在一块儿。”反映出了当时政策以及大众舆论对于一对年轻人爱情的影响,这句话很好地交代了那个年代的政治背景以及人们的爱情观。再比如影片当中先是由老三告诉静秋,后又由静秋转述给魏红的一句话:“说不定哪天政策就变了。”这句话是一种政治解构,讲出了在影片展示的那个特殊年代里,个人的命运在政治面前显得如此渺小,用个人的“小历史”展示出了年代的“大历史”,自己的命运全由政治来安排实在显得有些无奈。还有就是影片中老三对静秋说:“你活着,我就活着。”这就看似是悖论的话暗示出了之后的结局,也表现出了老三和静秋永恒的爱。综上,台词作为一种符号,有时不仅仅是要表达表面的意思,其体现出的内涵是电影符号系统中重要的篇章。

3.色彩符号

色彩能奠定一部电影的基调,必要时还能衬托出电影故事情节发展的氛围。斯托拉罗曾经说过:“色彩是电影语言的一部分,我们使用色彩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感受,就像运用光与影象征生与死的冲突一样。[2]”色彩符号作为画面符号的一种,在整部影片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电影《山楂树之恋》是一部文艺电影,其色彩运用也较为清新,影片主色调为灰白色,其间还运用了红、绿等较为鲜明的颜色来点缀衬托。本文主要写出影片中两个色彩符号的运用,分别是白色和红色。首先是白色,白色的运用如果较为柔和就能体现出影片清新淡雅的基调。在《山楂树之恋》中,整体色调都是以灰白为主,甚至有点接近于黑白片的时代:灰白色的小路、山楂树后面一片灰白色的天空等都映衬出影片的基调。白色的运用还能凸显出人物性格,如在《山楂树之恋》中静秋和老三大部分时候的穿着都是白衬衣,这件简单的白衬衣表现出了这场爱情的纯洁浪漫,也渲染了影片的文艺氛围。其次是红色,红色的运用在这部以灰白为主色调的电影中显得更为突出,在这部电影中,红色也多次作为点缀。尤其是老三送给静秋的东西中,山楂红的布料、印有红色山楂花的脸盆、红色胶鞋、红色泳衣……仿佛在老三的心中,那位女子不是翩翩白衣,而是向他走来的穿着红衣的少女。鲜艳的红色也体现出两人纯洁爱情中的些许激情,体现出老三对于生活的热忱。色彩符号在电影中的运用是非常直观可见的,体现了导演对于影片的构建,并能引发观众对于影片的思考。

三、《山楂树之恋》的精神内涵

《山楂树之恋》这部讲纯爱的电影,在商业片泛滥的年代给了我们一剂清秀隽永的良药。它所呈现出的精神内涵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面对生与死的真情,二是政治语境下的人性。首先,电影的结局其实并不是我们常见的所谓“大团圆”的结局。故事的男女主人公虽经历了很多却最终天人永隔。老三等到静秋毕业、等她工作、等她转正、等到她所有的梦想都成了真,却不得不离她而去[3]。静秋在得知老三病情后的不顾一切,正是他们面对生与死表现出来的真情,即使天人永隔,在静秋的心中也会永远存在那么一个人。静秋的原型人物叫熊音,她现在已经结婚,她的爱人和老三很像,并且也曾像老三一样与她隔河相拥。其次,电影发生的时间背景是时期,在这样一个大的政治语境下,电影却多次通过政治语境的解构体现出人性的光辉。张队长家处于西坪村,并不富裕的一家却多次给静秋送去援助,朴实的老二给生病的静秋妈妈送去冰糖核桃等,都体现出了至善的人性。这也是这部电影所要传递给人们的精神内涵。

四、结 语

通过上述对《山楂树之恋》这部电影符号系统的解析,我们了解了张艺谋导演通过这部电影对泛娱乐化社会的一次反拨,在商业片充斥着银屏的时候,这部文艺电影所呈现给我们却需要我们反思。《山楂树之恋》犹如它的名字一样,这个发生在山楂树下的故事像山楂一样火红却又酸楚,这如歌如诗的记忆恋歌唤起了我们心中那份久违的纯真烂漫,使我们即使在这个躁动的年代也要保有一颗真挚的心。

参考文献:

[1] 渠冉.可为与不可为:第一电影符号学理论辨析[D].山东大学,2014.

[2] 易睿佳.绿色在影视作品中的表达效果分析[J].电影评介,2014(2).

[3] 蒋进国.论电影《山楂树之恋》的叙事美学[J].聊城大学学报,2011(4).

山楂树之恋影评篇3

[关键词]初恋;性压抑;“”;爵士乐时代;变奏

课题项目:本文系《英语视听说》2009省级精品课程立项阶段性研究成果(川教函[2009]355号)。

爱情是古往今来文学创作的基本主题之一。而爱情中以初恋最纯最美。各国电影人都在努力尝试以不同的方式来触摸自己身处的历史与现实下的爱情主题。而此类爱情片已不仅仅局限于爱情,而且凸显其主流文化逻辑。《天涯何处觅知音》(以下简称《天涯》)是希腊裔美国著名电影导演伊利亚·卡赞(Elia Kazan)执导的影片。该导演是一个卓越的批评现实主义电影家,于1999年被授予奥斯卡终身成就奖。以《推销员之死》《欲望号街车》等影片闻名遐迩。该剧剧本由美国戏剧作家威廉·英奇创作。该作家笔下的主人公大多受扭曲的性关系困扰。《山楂树之恋》(以下简称《山楂树》)改编自艾米同名小说,由中国著名电影导演张艺谋执导。两部影片均出自两位极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导演之手,影片所处的时代都是当时社会的一段特殊时期,主题同为特殊时期的初恋,并都触及了敏感的性压抑话题,因此具有很强的可比性。本文将这两部影片的对比,置身于文化研究视野中,以“爱情”为其切入点,而非终点,通过文本细读对比,解释影片文本所显露且遮蔽的社会现实。

《天涯何处觅知音》讲述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堪萨斯州的南部小城有一对高中生,巴德和迪妮。巴德家境富裕,而迪妮家境平平。两人非常相爱,在交往过程中,迪妮谨遵母训,不发生男女关系,而巴德却因性压抑而苦恼从而向父亲提出要和迪妮结婚。巴德的父亲不准,希望巴德大学毕业后再谈婚论嫁,并暗示生理需求可以用金钱解决。在迷惘中,巴德和另一个女生王妮发生了关系,让迪妮大受刺激,在精神错乱的情况下企图自杀。被抢救回来的迪妮被送到了精神病院。而巴德也因父亲破产自杀而辍学回乡。待迪妮复原后回乡探视巴德,发现巴德已由一个活泼绚烂的少年归于平淡,顿感现实的残酷与寂寞。

《山楂树之恋》(以下简称《山楂树》)被称为史上最干净的爱情。故事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初,那个贫穷而包含理想的年代。该故事的女主人公静秋是个漂亮的城里姑娘,即将高中毕业,家庭出身不好,生活十分艰苦。静秋被学校选中随教育革命实践组来到西坪村,采集革命传统故事,编教材。她住在张村长家,认识了“老三”。英俊有才的老三是军区司令员的儿子,极重情谊。两人相爱了。为了静秋的名誉,前途,老三压抑住自己的爱与欲望,默默地等待。他等着静秋毕业,等着静秋工作,等着静秋转正。等到静秋所有的心愿都成真了,老三却得白血病去世了。

一、两部影片的相似之处

(一)家庭背景

两部影片都有一定的“灰姑娘”情结。男主人公出身高贵或家庭富裕,女主人公家境贫寒但心地善良。《山楂树》一片处于“”期间,以阶级斗争为主,静秋出身不好,父亲的成分是地主阶级,被打成,母亲也在劳动改造。静秋身份低微,其家庭成分使其在很多方面不自信,而老三是军区司令员的儿子,出身好,又红又专,这为后面情结的发展埋下了伏笔。《天涯》一片中,男女主人公的家庭背景也相差许多。男主人公家庭条件富裕,而女主人公家里贫穷而思想保守。女方父母坚持女孩婚前要保持纯洁之身,这点与中国当时的社会观念有着惊人的相似。

(二)主题相似

主题一:初恋。在两部影片中,男女主人公都处在特殊的历史时期,都青春年少,都是对初恋的体验,对恋爱充满了好奇,都是纯洁的爱情。而这一高度个性化的主题建构与表达方式却很特别:它讨论美好的初恋,但却是通过初恋的反题:分离来完成。

主题二:性压抑:两部影片中,男女主人公都因为家庭教育和传统观念的影响经历了一段性压抑的日子,对性的恐惧和无知,性压抑的张力以及“坏女孩”所承受的性开放的悲惨后果都从不同角度深化了主题。在《天涯》一片中,迪妮和巴德的性压抑导致彼此保持距离不见面,最终巴德为了保持迪妮“好女孩”的形象,错误地选择了释放途径,从而造成一系列的悲剧发生。而《山楂树》一片中,静秋以为“男人和女人躺在一张床上就会怀孕”,对的无知和恐惧使静秋在决定献身后仍本能反应地抓住了老三在她身上游走的手,为了让静秋安心,老三压抑住了本能的,他只要静秋幸福就好。

(三)情节相似

《天涯》一片中,巴德和迪妮的分手是由于当地保守的观念(婚前禁欲),父母的反对(迪妮的母亲怕女儿失身,巴德的父亲怕早婚影响儿子前程)以及错误的引导(巴德的父亲暗示儿子生理需求可以用金钱解决)。而《山楂树》一片中,静秋和老三生死分离是由于男方的身体状况(身患白血病),社会背景(“”期间要求政治正确,不犯错误),父母的反对(静秋母亲怕影响女儿前程逼老三许下了在静秋转正前不再见面的誓言),同为初恋,同为棒打鸳鸯的两对年轻人,还同时对抗着生理上的蠢蠢欲动。两部影片的主部——按照传统剧作法说来的情节到高潮,便是女主人公如何承受或者面对自己的“宿命”——爱人的离去(死亡或是另有家庭)

(四)冲突相似

两部影片都有如下冲突:

第一,甜蜜与哀伤的对立。《天涯》一片中,迪妮和巴德曾是一对璧人,被爱团团包围,享受着“草丛里那芳草犹绿,繁花似锦的时刻”,然而因为种种原因的分手以及迪妮受到的精神重创以及巴德建立新家使这一切都无法重来。初恋的甜蜜与分手的哀伤形成了二元对立。同时,放弃了对初恋的理想主义,摒弃失恋的哀伤,“在残留中寻找力量” (引文取自华兹华斯的诗歌,该诗是影片中反复出现,深化主题的暗线)。初恋的哀伤,与平静、成熟的幸福在一定程度上也形成了二元对立。《山楂树》一片中,静秋与老三纯纯的甜蜜的爱情与恋人分别以及老三去世的哀伤形成了对立。

第二,新旧观念的冲突。在两部影片中,都有受旧观念约束的“好女孩”和接受新观念影响的“坏女孩”,她们之间的对峙与博弈为影片的发展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也引发了我们对新旧思潮利弊的再思考。《天涯》一片中迪妮是好女孩,她谨遵美国传统价值观,做到对“性”的自律与约束。而巴德的姐姐金妮则受到了爵士乐时代新观念的影响,抽烟,喝酒,穿短裙,烫发,婚前受孕,过着放纵的生活。在影片中,新旧观念分别具化在了两个女孩身上,然后两个女孩都没有得到想要的结局,让我们不能不重新审视这些观念所谓的“好”与“坏”。《山楂树》一片中静秋是在“”背景下“不犯错误”的好女孩,而魏红怀孕后惨遭男友抛弃,不得不承受人工流产,和众人指指点点,“犯错误”后下乡而可能再也不能回城,与静秋形成了对比。

第三,母亲与女儿的冲突。父母和子女必然是两代人,不同的人生观所产生的冲突常常酿成悲剧。在《天涯》一片中,迪妮的母亲告诫迪妮好女孩婚前不该有性的萌动,而婚后性的结合,是出于妻子对丈夫的服从和孕育下一代的需求。这一思想否定了女人的七情六欲,从而让迪妮认为自己的想法是不正常的。而当她为了做一个让巴德尊敬的好女孩,严守,从而失去巴德时,她对母亲的训诫产生了强烈的怀疑和怨恨,从而发生了冲突。在《山楂树》一片中,静秋的妈妈在“”中被批斗了,深知成分不好,下农村和留城教书对一个女孩的将来会有多么大的区别,所以不希望任何的差错断送了女儿留校的希望。从而要求老三许下静秋转正前不能见她的誓言,生生拆散二者,致使再见面一对恋人已然阴阳两隔。

二、两部影片的不同点

(一)社会背景

电影与文学作品都是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

《天涯》一片发生在美国20世纪20年代,基于美国爵士乐时代的经济繁荣与1929年经济大萧条时期的社会背景。那时,乡村美国人的传统价值观受到享乐主义价值观的冲击。女性开始抽烟、喝酒、穿短裙、烫发。影片中的“坏女孩”,巴德的姐姐吉尼便是这类女性的代表。在电影中,这类女性的表现被村里大多数仍怀有传统清教徒道德观的人群所厌恶和唾弃,正如吉尼在片中被男人始乱终弃,在堕胎后,即便主动搭讪,也无男人搭理,后来甚至被一群男人当众施暴。与此同时,普通的美国人也过上了放纵的生活,投身股票市场大搞投机,男主人公巴德的父亲便是如此,他们整天谈论着股票的涨跌。爵士乐时代带来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加剧了贫富间的差距。随之而来的经济大萧条宣告了爵士乐时代的节数。影片中巴德的父亲因此破产自杀,而巴德不得不辍学回家务农。历史变迁推动着影片情节的发展,而残酷的社会现实也为男女主人公放弃理想面对现实埋下伏笔。

《山楂树》一片的社会背景是中国的,那时知识青年要“上山下乡”。人们从小就被教导要遵循革命主题思维和行动,要力求“政治正确”,不“犯错误”。那是一个弘扬“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的时代。社会流行对的个人崇拜,到处是语录,人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先念语录,脱口而出的便是“教导我们说”。人们的家庭成分决定其社会地位。静秋的出身不好,而老三的出身好,这份社会等级差距使他们的爱情在静秋转正前见不得光。这期间人整人,人斗人,互相出卖,互相揭发,互相批斗是社会普遍现象,在这一背景下,老三的一诺千金显得尤其珍贵。

(二)电影叙事的变奏

关于叙事学,首先会追溯到开启结构主义时代的理论灵感的大师,被称为“结构主义之父”的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他曾指出:“古往今来、人类不同时代叙事行为,具有共同的社会功能:即,通过千差万别、面目各异的故事,共同呈现某种潜在于其社会文化结构中的矛盾,并尝试予以平衡或提供想象性解决。”《天涯》和《山楂树》两部影片都属于经典的类型片,因为他们又相同的基本主题,有相似的人物类型,角色,行为动机和目的,而叙事模式也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如两部影片都已男女主人公爱情为主线,而以意象型的“山楂树”或诗歌作为暗线。而在同一类型影片的相互参照,即一个互文关系之间,观众从发现老套路的翻新中获得快乐。因此,对一步类型电影的叙事研究而言,重要的,不是再度发现它缺少变化的模式,而是发现其中的变奏所在。所以对《天涯》和《山楂树》两部影片的叙事对比,将着重于其变奏的比较。

变奏一:影射社会现实的方式差异。

在《山楂树》一片中:作为“隐线”的山楂树不仅为男女主人公的感情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深化了主题。传说中开红花山楂树在影片结束时明明白白地开了一树白花。它所包含的寓意所折射的社会现实是该片叙事的变奏之一。影片一开头,静秋下乡编教材,第一个所到之处便是山楂树。这时,罗老师在山楂树下发表了一段激情澎湃的演讲,说这棵山楂树原本开白花,因沾染了战士的鲜血而开出了红花。这时,深知山楂树花色的张队长没有反驳,只模糊地说了句“是啊,都这么说呢。”当静秋向老三求证山楂树是不是开红花时,老三说“你怎么听就怎么写。”尽管影片已淡化了“”中的很多元素,如样板戏和批斗大会这些标志性的历史图景。但却在山楂树这一点上露出了冰山一角。最后开一树白花的山楂树,在革命教材里却开着红花。这看似未经考证,不严谨的小错误,却暗指了当时的政治逻辑。政治话语拥有按照革命逻辑给一切事物定性的权威。在狂热的革命政治语境中,“群体的无意识行为代替了个人的有意识行为”,于是大部分人坚守不住人性的本真,红卫兵的人性淡化,知识分子的话语权缺失,老革命一夜沦为阶下囚等。从自杀解脱的母亲身上,老三早就读懂了政治话语的变幻无常,体会到人性才是最纯洁的,所以他说,“说不定哪天政策就变了。”开白花的山楂树隐射了对当时政治话语和社会现实的批判,也暗指只有如山楂花般纯洁的人性才能结出红红的果子。

相比于《山楂树》所采用的表面淡化、深层隐喻的海明威式“冰山原则”式叙事变奏。《天涯》一片中则通过多条线来展示主题。从影片开始在爵士乐时代积累起大量财富的男方巴德家庭和家境平平的女方迪妮家庭的二元对立,到迪妮入院后巴德父亲股市大跌破产自杀,而女方家股份升值的对比。“谁想发财,就买股票”,开片巴德父亲和众友所热衷的股票话题,人们着了魔似的买股票,梦想着一夜暴富。这股投机狂潮,最后被“黑色星期四”终结。股票跳水,巴父跳楼。而这两处对比,也影射了当时的社会动荡。虚假繁荣的爵士乐时代(一般指一战后,经济大萧条以前的约十年时间)与经济危机(1929-1933)。

变奏二:解说方式的不同。

《山楂树》一片中利用银幕上出现的字幕推进情节发展。如:“这次谈话之后,老三一连几天都没有露脸。”设置悬念,让观众和静秋一样期待老三的再次出现与解释;银幕上也通过“老三常以加班换取休息时间去看静秋的机会”的一段文字,告诉观众男女主人公感情在不断的发展。”而故事的转折点也是通过银幕文字实现“老三果然很长时间没有再来,直到有一天,静秋听说老三住院了”。第三人称的全能视角在影片中通过解说幕后故事揭示人物以前生活中发生的重大事件,以创造转折点。影片通过银幕文字的方式达到省略时间的目的,从而延长揭开老三病情的时间,而达到对事件最有表现力的瞬间的最大张力。

而在《天涯》一片中,迪妮回家见巴德一事的时间被故意延长了。相比于《山楂树》一片中的时间省略,《天涯》与之相反的采用了时间膨胀的方式。时间膨胀指的是叙事时间大于故事时间的情况。叙述者处于特殊的美学目的,在叙述中故意地延长时间,使叙事时间远远超过故事所需的时间。迪妮见巴德之前的打扮,被阻挠,路途的风景,见巴德前的镜头转移(从迪妮的视角转到了巴德的视角),迪妮从远处奔跑过来的镜头,二人的眼神交流,语言的迟疑,一切时间拖延都为了进屋那一刹那见到巴德妻子儿子的反衬。

变奏三:“人物弧光”的体现方式。

人物性格需要对比和反衬,性格在不断增强的压力下不断发展,将导致所谓“人物弧光”,即精神轨迹。影片的最后二十分钟是极端重要的,它既是故事高潮,又是人物命运和因果变化不可逆转的终结。

在《山楂树》一片中,老三得白血病死了,静秋身着一身山楂红的衣服,不停地重复着“我是静秋,我是静秋”,最后换回了老三眼角的一滴泪,镜头在这时切换到了天花板上,让我们看到老三弥留之际,每天还看着静秋和他的合照,从照片中汲取力量,此份深情可震天。老三的遽逝给影片结尾蒙上了一层沉重的哀伤,但也成为叙事的拐点和高潮。如果不是指向死亡这个触及生命本质的话题,影片就难以达到触摸心灵的深度。而老三的那句“要是你活着,我就活着。要是你也死了,我就真的死了”。这句话凝聚了老三对静秋所有的叮咛和嘱托,也给予了静秋活下去的勇气。在那个父子反目,手足相残的年代,信守承诺是何等的不易,然后老三却用他的生命践行了诺言——“我不能等你一年零一个月了,也不能等你到二十五岁了,但是我会等你一辈子。”

《天涯》一片的结尾,迪妮回到家乡,见巴德的最后一幕,迪妮身着一身白衣,纯洁高贵得令人侧目,而正在干农活的巴德脏兮兮的,已没有了昔日的风光。两人的相见,没有拥抱,因巴德手脏,也未能握手,只有尴尬地相视一笑。在观众期待旧情复燃的时候,镜头随着巴德的邀请进入了室内,这时一位略显邋遢的主妇映入眼帘,巴德的妻子,进而镜头转向巴德的大儿子以及其妻略为隆起的小腹。随着苦涩的笑和无奈的离去,主题随着画外音升华“再也没有灿烂的阳光/壮美的草原/和艳丽的花朵/没有悲伤/我们会从/现有的一切汲取力量。”继而迪妮坚定的目光,巴德对妻子的亲吻以及策马离去的背影,都让观众感受到当年那个懵懂犯错的男孩已不再,那个念诗时触痛内心冲出教室的女孩已不再,他们都已长大成熟,明白自己的责任和有了面对现实的勇气。

《天涯》与《山楂树》两部影片具有共同的母体,因此具有可比性,可作平行的比较研究。其主题,情节,冲突具有惊人的相似点,为其对比奠定了基础,而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社会背景的不同,男主人公性格的不同,结局的不尽一致和电影叙事的变奏不同,为深入了解及比较二者所折射的社会现实提供了可能。在文化研究的视野中,影片文本的意义结构是在与多重的社会政治、经济因素,意识形态实践的耦合中发生的。同一母题影片的对比有助于在丰富的互文参照中发现不同文本呈现在不同的社会语境中被赋予的不同意义,从而深入了解人性和爱所沉淀出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戴锦华.电影理论与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 [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3] 蒋进国.论电影《山楂树之恋》的叙事美学[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

[4] 艾米.山楂树之恋[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

[5] Storey John.Cultural Studies:an Introduction Ass What Is Cultural Studies?[M].London and New York,1996.

[6] Marlee Mac Leod.Splendor in the Grass[OL].http:///index.asp?reviewId=92403.

山楂树之恋影评篇4

[关键词]电影《山楂树之恋》;英文字幕;翻译策略

随着国际的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电影作为一种大众化的媒介在其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电影字幕翻译也受到了社会的关注,担负起实现异国语言和文化相互沟通的重任。电影字幕翻译与文学作品翻译相比较,两者之间既有共同点,又存在差异性。因此,对翻译者的基本素质和专业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字幕翻译不是简单进行文字间的翻译,而是一项繁重的文化移植工程,需要翻译者奉献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直接决定了观众对电影的情节认知和内涵的掌握。电影翻译主要划分为两种方式,即配音和字幕翻译,前者主要缩减了观众浏览字幕所花费的时间,并把源语内容以译语的方式呈现出来,所以观众能通过听觉来了解影片内容,那么观众就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对情节的掌握上;而字幕翻译则是保存源语中的声音,并通过字幕的方式把影片情节内容展现出来,但是字幕翻译更会占用观众的时间,从而就分散了观众的注意力。近几年,许多观众都通过观看英文电影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和听力,字幕翻译有效实现了文化之间的交流,并促进了国内观众对外国文化的了解。

一、《山楂树之恋》简介

电影《山楂树之恋》是围绕人类永恒的爱情话题来展开的故事,电影是由小说《永远的山楂树》改编而来的,这部小说记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我国十年“”时期,女主人公静秋由于家庭背景不好,所以就被下放到乡村接受教育,并与出生于高干家庭的孙相恋,但两人之间的社会地位和年龄相差很远,所以孙决定等到静秋毕业,并等她在城里找到一份工作或许会转变情况。在这期间,孙仍然对静秋念念不忘,会偷偷地来找她,但不幸的是故事最后孙因患上了白血病离开人世了。电影改编的故事基调和时代风格都尽可能地还原到“”时期,并展现了人物不甘于命运的安排而努力生活以及生死相依的爱情宣言而感动了许多的观众。但是影片中涉及的人物对话都与当时的政治存在很大的关系,所以对于不了解这一段特定历史的观众来说就会带来理解上的压力,因此,翻译者在进行字幕翻译的工作中,应充分地关照观众的接受度和审美性。影片在电影名的翻译中就给人留下了印象,由于在前苏联有一首《山楂树》的歌曲,曲调幽远富有深意,并且歌曲《山楂树》本身就代表了一种纯净、朴素的情感,所以翻译者就把《《山楂树之恋》直接译为Love Under the Hawthorn Tree,这样的翻译不仅呈现了影片中的题材,还把影片中讲述的内容都囊括了,其中“Love”一词展现了影片中的语域美,并让人无尽的遐想,极具艺术上的审美性。

二、电影《山楂树之恋》的英文字幕翻译策略

(一)归化策略

影视作品的字幕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上的转换,还是两种文化之间的移植,因此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翻译者要尽最大努力保证文化信息的传达。其中归化翻译策略能把源语信息内容进行完整的转换,归化策略要求翻译者尽可能使源语信息向目的语文化靠拢,在电影《山楂树之恋》中涉及许多富有浓郁中国特色的成语、俗语,还有一些是指代某一个特定历史事件的词汇,这些词汇本身就包含了特殊的含义,所以翻译者应综合考虑到如何把这些词汇的意涵正确翻译为英文,并使外国观众只要从简短的翻译中就能理解其中包含的意思。这就要求翻译者站在目的语观众的视角来进行翻译,并采用归化翻译策略来处理特殊词汇,例如在电影中长芳向静秋介绍家里大哥、大嫂的身份时的台词为:“静秋姐姐,这是大哥,这是大嫂,这是二哥。”在这一处的翻译中主要采用了归化策略来处理。由于语言本身就包含在文化的范畴之内,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语言一直就担负起记录历史和表达思想情感的重任,促使语言也富有特殊的文化感。再加上汉语和英语长期处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促使这两种语言在表达上存在差异性,特别是对一些富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亲属称谓的翻译中更加受到中西文化上的限制。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家庭是一个整体的概念,所以经常会把人称作是“一家人”,同时在人际关系的交往中也会把对人的称谓偏向于社会化,日常生活中常说的“大哥”“大兄弟”等称谓也有可能不是亲戚关系,但在西方传统文化中也没有这样的说法。因此,翻译者在充分认识中西文化差异性的基础上,把“大哥”译为“eldest brother”、“大嫂”译为“sister-in-law”,把“二哥”译为“second brother”,虽然在英语中不存在这样的称谓,但是这样的翻译也能让外国观众了解其中的意思,但这样的翻译结果是站在说话者的身份来处理的,在西方国家里不会过多看中家庭人员之间的排序,再加上静秋跟他们是第一次见面,所以静秋和他们打招呼也可以简单用“hi”,“ nice to meet you”等日常用语,这其实就是基于归化策略的基础上,根据英语国家的日常交际习惯来转换人物之间的对话用语。

(二)缩减策略

缩减翻译策略指在对原文内容进行整体性把握的基础上,再通过浓缩、压缩性意译以及删除的方式来实现翻译的目的,其中浓缩是把原文中的中心内涵翻译出来;而压缩性意译则是采用简短的语句来表达出原文意思;删除就是把一些无关紧要的语句直接省略不译。这一翻译策略能保证翻译语言的简洁性和通俗性,观众也能通过最小的努力而获得最大化的信息。在电影《山楂树之恋》中就涉及相关的台词为:“教导我们说,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在进行这一处的翻译中,翻译者为了达到语句精简的作用,所以采取了删除的翻译方法,把“有则改之”译为“a good comrade rectifies her mistakes”从这一句的翻译中可以看出,翻译者把源语中的“无则加勉”省略不译,事实上,在英语的表达中都追求简洁性,并且这一句的删除并没有影响观众对整句话意思的把握。在影片另一处中涉及的台词:“走得急,没时间过来说一声。”在这一处的翻译中,由于这两个分句都是在表达同一种意思,所以翻译者采用了缩减策略来处理,把后一部分的内容删除不作翻译,并且把语句中的道歉含义挖掘出来,采用了“sorry”一词来加强人物语气中的歉疚含义。

(三)意译策略

意译策略是建立在相等意涵的基础上,为了缩减文化上的差异性并尽可能保留语言和文化上的鲜明特色而采用的翻译策略。在电影《山楂树之恋》中有一句台词为:“你是找到组织了吧?”在进行这一句的英译中,“找到组织”会让许多观众不明所以,这一词汇具有鲜明的时代特性,由于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人民的思想都还很保守,不会有人经常把“恋爱”等词汇放在嘴边,所以翻译者为了让观众能理解这一句的意思,主要采用了意译策略来处理,把它译为:“Youre in love,arent you?”这样的翻译与西方国家的语言表达和习惯相一致,并把台词中隐含的意思直接表达出来了,也能让西方国家的观众把握影片中的情节内容。在影片中的另一处,有一处台词为:“老乡,我是地质勘探队的。”在这一句中,“老乡”对于西方观众来说会感到不理解,它主要泛指在同一片地区出生的人,范围没有明确的限定。例如在市里看到了与自己是同一个县的人,也可以称作是老乡;甚至是在全国范围内看到同一个省的熟人,也可以算作是老乡。但在影片中,老乡主要是对一些不了解别人姓名的农民的称谓,特别是中国人对待老乡的情谊很浓烈,这样的称呼更能缩减陌生人之间的距离,让人倍感亲切和熟悉,所以翻译者也关照到这一概念还不够表现出当时的时代特征,所以翻译者把“老乡”译为“comrade”,表示“同志”的意思,在语气上也显得正式化,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异国文化间的交流。

(四)增译策略

增译策略主要应用于源语中本身存在的内容,但在字幕翻译过程中无法表达清楚或者是成分缺少,就会在原有的基础上增添内容,使翻译的内容更加完整。特别是对于一些隐含在文字之间的文化内涵,对于一些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观众来说是十分困难的,所以翻译者就需要借助增译策略,把隐含的内容展现出来,并使观众能掌握和理解原文中的中心意思。在电影《山楂树之恋》中有一处的台词为:“你爸还在外地劳动改造呢?”由于在“”期间,把知识分子认为是最底层的社会身份,并在当时把知识分子全部都下放到农村进行劳动改造,其目的就是希望这些知识分子接受新的教育,并给予他们重新做人的一个机会,所以这一处的翻译与当时的政治存在紧密的联系,翻译者考虑到外国观众对中国历史的陌生感,所以在实际的翻译工作中把“改造”翻译为“in prison”,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个词所代表的意涵,并在其中添加了“political”一词,这样就更能让外国观众更为深刻感知到当时的政治因素给平民百姓带来的深远影响。

三、结语

综上分析,通过对电影《山楂树之恋》中采用的翻译策略进行分析,要求翻译者在实际的翻译工作中,基于忠实原文的基础上,需灵活地采用翻译策略来转换源语信息,并站在受众群体的角度来把握影片的情节信息,最大限度地让外国观众能了解和掌握影片中的主题内容,并真正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随着影视业不断的发展,字幕翻译必然发挥更大的作用,也受到翻译界和社会的重视,对于翻译者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翻译者来说,在进行电影的字幕翻译工作之前,应积极地采取策略来克服字幕翻译过程中存在的限制性因素,并尽可能地帮助观众理解影片中的意思,努力地促使中国电影走向国际的舞台。

[参考文献]

[1] 张蓓.论影片中字幕翻译的特点和语域体现——以《山楂树之恋》为例[J].名作欣赏,2011(20).

[2] 苗元华.消费主义时代电影的怀旧叙事与文化记忆——兼评影片《山楂树之恋》[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6).

[3] 吴淑艳.从目的论角度分析电影《山楂树之恋》的字幕翻译[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2(01).

山楂树之恋影评篇5

[关键词] 纯爱;电影音乐;结构布局;配器特点

2010年9月热映的张艺谋年度文艺大戏《山楂树之恋》,将“那个年代”的纯美爱情演绎得唯美感人,掀起了人们对美好爱情再次的向往和渴望。而在电影上映前,原声音乐专辑《山楂树之恋》的发行,则提前预热了人们观影的热情,使得电影未映曲先红。

《山楂树之恋》的全部音乐创作均出自旅法作曲家陈其钢一人之手,作为该影片的音乐监制和配器兼钢琴演奏,此次也是他与张艺谋继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的第三次携手合作。虽然三度与张导合作,但这次却是陈其钢第一次为张导创作电影音乐。陈初涉电影音乐创作即反响不错,获得了观众和音乐界的大量好评。完美融合的电影音乐,将导演要传达的纯净美好的爱情和唯美动人的故事娓娓道来,缓缓流入每个观影者的心田,拨动人们心中最敏感、最柔弱的那根弦。

电影音乐作为电影的一个构成要素,从某种角度可以这样说,它不仅能够参与故事的叙述,还能以其特殊的方式对影片核心内容进行挖掘和深入表达。①本文就《山楂树之恋》电影音乐与电影的结合进行一番品读,挖掘其中意味。

一、电影音乐的结构布局:首尾呼应

(一)序曲与尾奏的首尾呼应

作曲家陈其钢不愧是法国当代作曲大师梅西安的关门弟子,他将电影音乐的布局安排与电影的整体结构紧密结合,如同一部大型器乐作品的序曲与尾奏一样,首尾呼应,形成完整而缜密的结构框架。

影片开头和结束升起字幕时,响起的背景音乐主题、情绪和基调也基本相同。这样在没有画面的时候,观众仍然始终沉浸在背景音乐所营造的气氛和情绪之中,不会因银幕上升起的单调字幕而影响到整体的观影感受。

由于电影是高度凝练的艺术,因此要将故事内容丰富、情节曲折的小说改编成短短一两个小时内的电影剧本就非常不易。如何在电影中不繁琐冗沓地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时代社会背景、人物性格等重要信息,字幕与旁白就是很好的运用手段。导演为了不让旁白的人声破坏整个电影沉静的氛围,只用无法言传的音乐与无声移动的字幕配合,让故事在观众心中静静地随音乐流淌,浓浓的感伤情绪挥散不去。

序曲的音乐缓缓开始奏响时,电影名称、创作来源、主创人员等信息在清清淡淡而又略带悲戚的主题音乐中一一呈现,随后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亦用简短的字幕予以交代。无须赘述,简洁的文字加上动人心弦的纯净音乐,让观影者立即进入到那个“特殊年代”的情境中去。而影片的尾奏是男主角老三对女主角静秋的那句铮铮誓言:我不能等你一年零一个月了,我也不能等你到25岁了,但是我会等你一辈子。于“无声”(没有人声旁白,只有说不尽道不明的音乐)之处听惊雷,震撼力量可见一斑。导演和作曲家成功地运用背景音乐来渲染,配合字幕的导入和收尾,序曲与尾奏的首尾呼应,使得整部电影得以流畅、完整地叙述,观影者的情绪得到完满的共鸣,使得人们的思绪随之不断飘远……

这样首尾呼应的序曲和尾奏就很好地参与到了电影故事的叙述当中来,为情节的展开和收束作了简洁而生动的交代。

(二)歌曲《山楂树》的首尾呼应

在这次合作中,作曲家陈其钢与导演张艺谋的争论不多,主要的争论是关于电影结尾处是否选用原版前苏联歌曲《山楂树》。陈其钢的观点是音乐不仅仅是好听与否,它是文化,甚至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历史环境中的精神。在整体风格的把握上,张艺谋完全认同陈其钢的观点。但是,在影片结尾是选用《山楂树》这首歌,还是用另外一首专门创作的主题歌这个问题上,张艺谋与陈其钢的看法截然不同。张导认为这首歌曲是情景歌曲,是对男女主角相识之处的回忆,是一种标志,一定要用这首歌才能紧扣主题。尽管双方都很坚持各自的观点,但最后陈妥协了,才成就了这首歌曲在此部电影中的重要地位,也就再一次地出现了这部电影音乐结构上的首尾呼应。

歌曲《山楂树》在电影中总共前后出现过两次,而且有新老两个版本的变化。

第一次出现是在电影开始不久,两人初次相识时的音乐:静秋跟欢欢去勘探队接老三回村长家吃饭,在远处听到帐篷里传来手风琴声伴和着轻快明朗的歌声,正是这首20世纪50年代在前苏联流行的歌曲《山楂树》老版本。歌声停止后,老三背着手风琴走出来与静秋两两相望。然后,两人第一次的交谈就提到了传说中的那棵“开红花的英雄树”――山楂树,景物与歌曲正好对应,同时点题。这样一颗代表爱情的山楂树的种子,就在两人初识的一刹那,悄悄埋入了两个青年男女懵懂的心田。

第二次出现是电影结束时,老三埋葬在两人结缘的山楂树下,镜头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从整棵山楂树到开满枝头的白花,《山楂树》的歌声在镜头的逐渐推近中再次响起。此时歌曲的速度变得徐缓,音调低沉,情绪变得十分伤感,不似原曲的轻快流动,包括配器也由手风琴伴奏变成了零散、简洁的钢琴伴奏,搭配演唱者常石磊低沉、略带沙哑的独特嗓音,以朴实、简单的唱法演绎,使这首歌曲更符合电影纯爱、唯美、略带感伤的基调和氛围。电影中前后两次同一首歌曲的不同演绎,虽略有不同,但再一次地形成电影音乐结构上的首尾呼应。

此部电影的序曲和尾奏以及电影开始和结束时歌曲的双重首尾呼应,产生出强烈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音乐内在的结构力更加强大,让整部电影音乐总的艺术结构布局更加完整。这也是此部电影音乐的一大特色和亮点。

二、电影音乐的配器特点:民族乐器为主,并与西洋乐器巧妙融合《山楂树之恋》电影音乐的配器中民族乐器的运用占有相当的比重,并与西洋乐器巧妙融合,是其另一大特色和亮点。特别是民族乐器――筝――担任了主要角色,筝的独奏在整部电影音乐中大量运用,并与钢琴、小提琴、大提琴以及交响乐团交相辉映,形成独特的配器效果。此电影音乐中,除歌曲以外的所有纯器乐音乐,几乎全都有筝的音色出现,筝成为贯穿电影音乐始终的第一主要乐器,也成为男女主角爱情的象征。

(一)民族乐器的大量运用

筝这一民族乐器的选择和运用,具有很强的指代性意义。筝的音色干净剔透、空灵秀美,随曲调的起伏或高亢或婉转,随速度的变化或轻快或沉缓,随情绪的流转或欢快或哀戚。在这部电影音乐中的运用,如同女主角静秋这个角色一样,代表“那个年代”的中国青年女性所遭逢的人生际遇、心理的变化和情感的波澜。

整部电影音乐中的筝担任了多重演奏任务,可谓独挑大梁。不仅有筝的独奏,有筝与弦乐团、与钢琴的协奏,还有筝与小提琴、大提琴的“对话”,也有作为钢琴、小提琴的伴奏。

片头序曲一开始就是一段筝的独奏,清透、空灵的音色将纯净唯美的爱情主题旋律,第一次清晰地陈述在观众面前。紧接着是大提琴在钢琴轻柔的柱式和弦伴奏下,重复演奏这个主题旋律。最后筝再次出现成为主奏乐器,在弦乐队的弱声齐奏铺垫下,徐徐拉开故事的帷幕。

在影片的前半段,所有的音乐除勘探队合唱的歌曲《山楂树》和表演唱的歌曲《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是手风琴伴奏外,其他都是以筝为主的音乐片段。例如,男女主角在乡间田埂上谈论山楂树时,在农舍老三喂静秋吃肉时,老三用树枝牵着静秋过河时,两人共骑自行车时等片段,筝的音乐都印证了两人感情的甜蜜时光。一直到被静秋母亲撞见之前,筝的爱情主题音乐都是起伏变化不大,一直以清新淡雅和甜美纯净的情绪为主,伤感的情绪出现较少,如同两人的感情在躲避世俗的打扰中悄悄滋长,纯净而美好。

(二)民族乐器与西洋乐器的融合运用

在影片的后半段,民族乐器筝仍是主要乐器。但为了更好地表现故事情节的转折、两人情感的波澜,作曲家兼配器陈其钢在乐器搭配上,融合运用了更多的西洋乐器和弦乐队。

当情根深种的老三和静秋被迫分离时,在代表世俗力量的錾刀一下一下地强力敲击声下,钢琴用高音区的单音弱奏演奏着筝的爱情主题旋律,微若可闻,显得那样的脆弱、无助,让人心生忧虑,担心这刚刚盛开的爱情之花就要被无情地摧毁。

久别后再次相见,筝的爱情主题也再次出现,然而短暂的相聚后又是生的离别。此时并不知情的静秋虽有离别的伤感,却不如知道可能这是最后相处时光的老三来得痛苦,生离死别的可能让老三在与静秋隔河相抱时,久久不愿离去。隐忍不能说的话语、深沉不能露的情感、痛彻心扉的别离,都化作一遍又一遍的爱情主题,如泣如诉地倾泻出来:主题第一次陈述是由钢琴单独演奏的,与筝的音色近似的钢琴高音旋律飘在清凌凌的河面上,音与画契合得非常完美;主题第二次演奏交给了小提琴,柔美的音色拨动人们的心弦,勾出男女主角和观众许多的泪水;主题第三次倾诉由弦乐组齐奏,两人隔河相抱,深情相泣,音乐如泣如诉让人肝肠寸断;主题第四次再交回小提琴,静秋转身离开,留下老三久久不愿放手离开。这一段主题音乐由钢琴、小提琴、弦乐队对话式的四次反复,将一唱三叹的柔肠寸断之感演绎得淋漓尽致。

之后的电影情节:静秋告诉妈妈老三病情、静秋寻找老三、寻找无果陷入思念,都是由钢琴或者筝轮流与小提琴、弦乐组演奏爱情主题音乐。直到静秋与老三临终最后一别时,又再次采用了与隔河相抱时同样的配器手法,只是这次的小提琴加了弱音器,声音更加孱弱,也预示了老三即将消失的生命。四次主题反复,男女主角的情感表达都达到一个极致,音乐将电影推向了高潮和终止。

尾声比较长,升字幕时首先是小提琴音色响起,陈述一遍主题后弦乐队进入铺陈,小提琴换由筝与大提琴的呼应;然后小提琴与筝对话,弦乐由铺陈转为主题旋律的演奏,筝转为伴奏声部,最后渐行渐远,越来越清淡,直至消失结束。电影也在这样的音乐声中慢慢结束,然而留给观众的感动和念想则会像这不断回旋的音乐一样,久久盘旋、回荡在我们心中。

此电影《山楂树之恋》中乐器筝和钢琴代表了静秋的形象和情感,小提琴和大提琴则象征着老三的形象和情感,这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音乐配器与电影故事中人物情节的契合,两部音乐作品在配器与人物的对应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三、结 语

《山楂树之恋》电影的成功与陈其钢为其创作的唯美音乐以及张艺谋对整部电影音乐的精准把握密不可分。不管是陈其钢的原创音乐,还是张艺谋对前苏联歌曲的灵活借用;不管是音乐结构布局的双重首尾呼应,还是民族乐器与西洋乐器的巧妙融合运用。电影音乐与电影画面、故事情节、人物情感的完美配合,让电影更有生命力,影响力也更大更远。

注释:

① 曾田力:《音乐中的启示――〈阿凡达〉音乐解读》,《当代电影》,2010年第9期。

[参考文献]

[1] 姚国强.影视声音艺术与技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

[2] 钟有循.影视与影视鉴赏[M].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3] 罗展凤.流动的光影声色――罗展凤映画音乐随笔[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山楂树之恋影评篇6

[关键词] 《山楂树之恋》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爱情 纯真 动人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20.017

爱情是文学和电影表达的永恒主题,当今世界物欲横流,当一切都以“快餐”形式“短、平、快”地流行时,神圣、庄严的爱情也难逃噩运,被挟裹进了泥沙俱下的洪流中。于是,许多人缅怀那些纯真的纯朴的爱情,那些在物质匮乏时期人们食不饱穿不暖的年代却以生命相守的爱情在这个讲究吃山珍野味讲究奢华名牌的时代,成了许多人可望却永远不可及的目标。于是有了艾米的《山楂树之恋》,有了九把刀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成了一代人群体的记忆和向往。电影和文学是密不可分的一对姊妹,借助于直观的电影表现形式往往更容易把文学推向广为人知的程度。上面所提的两部改编同名小说的电影皆是如此。两部电影的票房收入皆破亿,非常可观,虽然都只是小投入。那么,在当今中国电影市场竞争激烈,片方不惜一切手段炒作电影制造声势争夺票房的竞争中,为何他们能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独享观众的厚爱和青睐呢?我以为:

首先是剧本选准了角度,切中人们的心理期望。现代社会流行的是“爱情买卖”,房、车、存折成了衡量爱情的砝码,许多电视相亲节目速配式的“牵手”更让人对这种交易产生畏惧和怀疑。老年人或年纪较长的一辈怀念他们曾经拥有的纯真年代;年青一代生存压力空前沉重,他们挣扎在以金钱物质为根本和最终的选择标准的情感交易中,也渴望有一份纯真的爱情,有一份裸婚爱情,于是,当《山楂树之恋》为我们讲述一个发生在上世纪50年代的有些久远的爱情时,几乎所有的读者、观众都为之落泪动容。就小说来说,其实如果从文学评论的角度分析,一定会有不少的专家嗤之以鼻,的确,与经典作品比,从作者的写作技巧、情节结构甚至语言风格等等以技术指标考量的项目看,它都不算是一部好作品;就电影改编来看,如果不是籍借着张艺谋的浩大身名,如果不是制片方凌厉煽情的宣传攻势,客观地说,即便被冠以“史上最纯洁的爱情”电影,然而从考评电影的一系列因素出发看,它的确算不上一部好作品。

一部不算好的小说、一部不算好的影片何以让源源不断的读者、观众愿意前往掏钱,准备好纸巾擦拭对有些疲于奔命人来说已经久违的眼泪?究其原因就是作品内容切中了观众对于现实爱情无奈的反抗、想往美好纯真爱情的心理需求,或者可以理解为是人们集体怀旧心理的共鸣。怀旧的英文单词叫做nostalgia,原是由两个拉丁词组成:nostos,回家,或引申说是重建家园;algia,一种渴望;波茵对于nostalgia现代定义是:“渴望回归一个早已不存在或从未存在过的家园。”为什么“家”不存在?因为在“现在”这个时间的坐标上,我们无由知道过去是什么,最多也只靠个人的回忆或从史料中去找寻,所以“过去”也是从这些史料中重新组织“再创造”出来的。关键的问题不是“旧”,而是“怀”(渴望)。为什么怀?为何到现在越发怀得厉害?不少理论家对此发表了不少见解,基本的着眼点皆是“现时”的不稳定:安德里亚斯.胡塞认为“时间过得越快,越没有稳定感,越想在这个极有限的现在时空中找寻一种较稳定的过去,来丰富现在的生活。”波茵更认为:我们所怀念的不是一种理想的过去,而是因为对现在的诸多不满,或对将来的发展潜能有所怀疑,这一切皆可引发“怀旧”的情绪。杰姆逊则说“所谓怀旧并不是真的对过去有兴趣,而是想模拟表现现代人的某种心态,因而采用了怀旧的方式来满足这种心态,所以说怀旧也是一种商品。”把怀旧当商品,张艺谋毋庸置疑是一位眼光独到的好商人。他把那段泛黄的旧时光的爱情以直观而唯美的形式卖给了充满现代焦虑的男男女女,一方面他赢取了丰厚的利润,另一面观众获得了极大的心理满足。片中的老三该是我们现代高富帅之列的,但是他爱的桂芝则是出身不好,家境贫寒,对男女之事一无所知的“傻”女孩,王子爱上灰姑娘的爱情剧屡演不衰,温情而美好,对比那公然叫嚣“宁坐在宝马车里哭不坐在自行车上笑”的过分急功近利的情钱交易的犀利冷酷,没有人不愿选择前者。

相较于《山楂树之恋》的爱情,《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讲述的是离我们更近一些的更有活力的一群台湾高中生的初恋故事。九把刀第一次执导电影便以势如破竹之势横扫亚洲市场,保持了极高的票房收入,这大概是他自己始料未及的。怀旧再一次为他赚取高额利益时俘获了观众渴望回归美好纯情年代的心理。青春是年轻是幼稚是无畏的代名词,那时我们可以天真可以勇敢可以不怕失败,因为我们有父母的保护更有重头再来的资本,没有钱不怕,没有房子不怕,因为我们能力还未得到施展,机会机遇随时都会降临。柯景腾是个学习暴烂的家伙,但是因为全班男生的女神沈佳宜的严格督促,他的成绩竟芝麻开花节节高,最终考上大学,懵懂的相互爱慕虽然没有结成正果,但是青春时的纯洁爱恋却成了各自心里最美好的记忆。观众在九把刀嘻哈的对白中有开心的笑更有不知何时泪流满面的感动。如果说观众喜欢《山楂树之恋》是对纯洁爱情的缅怀,那么《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则是人们对于逝去青春无可追回的感叹。

山楂树之恋影评篇7

[关键词] 电影宣传 色 文化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10.039

在中国电影市场日渐红火、竞争愈演愈烈的情形下,电影宣传的重要性就愈发突出。为吸引观众眼球,近年来大片的宣传“色”字当头,不约而同的一再凸显“”、“”、“”等字眼,已越来越招人反感。电影宣传是电影产业链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提高票房的有效图径,但如果宣传的着眼点选择不当,没有正确捕捉观众的观影心理,那么,电影宣传不但起不了增加影响力的效果,反而会让观众对尚未面世的电影印象大打折扣。

近期几乎所有号称大片的电影,都无一例外的拿片中裸戏、准裸戏来炒作。例如,2010年底上映的《让子弹飞》做足“姜文‘’刘嘉玲” ,“赵铭‘被”;《精武风云陈真》标榜“甄子丹最大尺度”;《剑雨》也不甘落后的曝光“大S‘’王学圻”;就连《堂吉诃德》,宣传方也将“郭涛的裸戏”当“重磅炸弹”抛出,号称“打造男郭涛王刚嘲笑眼神‘太销魂’”;《三D肉蒲团》的裸戏宣传与炒作在此就更显理所当然了。这些看起来好像迎合观众、吸引眼球的法宝,但事实上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不仅受众反应平平,甚至于对这样的电影宣传方式产生了反感情绪。归根结底一句话:当前的电影宣传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走的是媚俗路线,没有将文化宣传融合进去,因而也就不可能得到绝大多数观众的认可和赞同。

电影作为第七艺术,要为电影的上映做宣传,没有文化底蕴没有充分的宣传营销策略是不行的。近年来的电影宣传中,比较令人满意的当属《山楂树之恋》。尤其是北京卫视晚间的《五星夜话》栏目为其做的那档节目,为电影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宣传作用。

北京卫视《五星夜话》栏目一期的话题是张艺谋导演的《山楂树之恋》。这次节目名为张艺谋:匮乏年代,纯真爱情。结合电影来看,此次节目为我们以后进行电影的宣传和解读提供了借鉴。在这次节目中,它打破了传统的宣传模式,将文化因素很好的揉进了节目,既增强了该栏目的可看性和文化性,又为《山楂树之恋》起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真可谓是一举两得。

当前,我们国内的电影进行宣传主要是通过在各大媒体进行,特别是电视媒体反复播放预告片的形式来引起观众的注意,是典型的商业广告形式。此外,通过在纸质媒体和互联网影片预告也是重要的电影宣传方式。而《五星夜话》这档节目通过一连串唤起知青回忆的物件,来引起知青们对那段岁月的回忆。这是一种文化宣传。在那个年代的特殊物件:搪瓷脸盆、钢笔、雨鞋、糊制信封、粮票、布票,他们都充满了特殊的意义。这些特殊物件像一把把小钥匙,勾起了观众对一个时代的记忆。在该节目中,搪瓷脸盆反映的是一种生活文化,节目中提示到,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有花的搪瓷盆用来洗脸,而白色的用来和面。作为另外一个文化的象征的钢笔在节目中也被浓墨重彩的提了一笔。影片中的钢笔在那个年代是身份和文化的一种象征。当时,在胸口前的口袋里插一支钢笔的是学生或知识分子,插两支钢笔的是教授或者文豪。由此可见,电影中那些特殊的物件,不仅仅能勾起观众对一个时代的记忆,还是那个时代的特定环境产物,在该栏目中这些有代表性的物件是那个时代的文化表达的中介物。通过该栏目,已看过该电影的观众会对电影中的一些情节和物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而没有看过《山楂树之恋》这部电影的观众会因为在看过这档节目后,有可能因为其中的一些细节或生活文化,以及其他方面的因素而引发观赏兴趣。因此,可以这么说,《五星夜话》的这档名为张艺谋:匮乏年代,纯真恋情的节目为《山楂树之恋》这部影片起到了宣传的作用,它通过提取影片中的一些当时特定的生活文化和文化现象为这部电影切切实实的做了一次大宣传。

其次,这次节目为《山楂树之恋》提供了深入解读的可能。通过导演在节目中的解释,将影片中所要表达的更直观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这种解读其实也是另外一种宣传方式。如在节目中提到两人在河边隔河拥抱,导演意在表达那份纯真无邪的爱,这也恰好跟电影在早期所宣传的史上最纯洁的爱情相呼应。会因此激发观众的观影需求。而电影中雨鞋在那个时代不是一般人穿的,只有家境殷实的人才舍得买。糊制信封挣外快也是一件非常不易的差事,通过主持人与导演的互动,将导演想表达给观众而观众或许不是一下子能清楚体会的情节更加明确清晰的展示给观众,也对影片起到了宣传、解释的作用。通过生活中一些细节来展示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一种文化,将当时人们生活的情景复原,不仅能激起未看过该电影的观众的好奇心,也能引起经历过知青时代的特定群体的共鸣,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为此,我们可以相信:在未来的电影宣传中,当下一些宣传策划人员所自诩的“脱”、“裸”、“性”之类吸引眼球的法宝将会失去其原有的威力,因为随着观众素质的提高,有文化底蕴的电影宣传会成为观众的共同需求。随着电影的上映及时的配合电视节目的文化宣传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情。既可以起到宣传和解释电影作品的效果,提高自身品牌的价值。同时,对电视栏目来说,也可以借助刚上映的电影提高该节目的收视率,真可谓是何乐而不为。

参考文献

[1]刘骋、宫富.《论夏衍电影的宣传策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3期

[2]吕凤鑫.《好莱坞电影中所体现的美国文化》.考试周刊,2008年28期

[3]龚蓓.《电影营销时代中张艺谋的开拓意义》.电影评介,2008年16期

作者简介

山楂树之恋影评篇8

改编作品:《红高粱》

作者:莫言

导演:张艺谋

成功指数:

理由:《红高粱》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成名作,曾荣获第4届全国中篇小说奖,被译成近二十种文字在全世界发行。而据此改编的电影则抓住了文学作品歌颂人性与蓬勃旺盛的生命力的精神内涵,并运用精湛的电影语言加以表述。该片获第38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这也是中国电影迄今为止在国际上获得的最高荣誉。

《布拉格之恋》

改编作品:《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作者:米兰·昆德拉

导演:菲利普·考夫曼

成功指数:

理由:米兰·昆德拉最负盛名的作品《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曾被评论是20世纪最重要的经典之作。《布拉格之恋》一反美国电影隐晦含蓄的手法,很好地表现了原著的精神内涵。但不同的是,在表达生命中的轻与重时,导演抛弃了原著深厚与凝重的阐述方式,而是单纯地用托马斯与特蕾莎之间长久如战争的爱情,告诉我们这个哲学问题的答案。本片被评为1988年美国十佳影片之一,获戛纳电影奖。

《大红灯笼高高挂》

改编作品:《妻妾成群》

作者:苏童

导演:陈凯歌

成功指数:

理由:影片根据苏童中篇小说《妻妾成群》改编,秉承并发扬了原作的主旨和风格,反映了一夫多妻制的封建家庭内部互相倾轧的人生景象及相应的生存原则。演员巩俐将作品的核心人物——女主人公颂莲塑造得非常成功,她把一个受过高等教育,却为了能在陈府这样一个阴森恐怖的生存环境当中挣得一席之地的女人的逐渐扭曲和变形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陈老爷的扮演者马精武在片中没有任何正面镜头,主要以声音来体现出他的存在,却将一个冷酷无情的封建家长式的人物表现得入木三分。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改编作品:《少年Pi的奇幻漂流》

作者:扬·马特尔

导演:李安

成功指数:

理由:该片改编自热卖700万本、长年盘踞畅销书排行榜的同名小说。故事横跨三大洲、两大洋,数十年岁月与浩瀚无垠的想象世界。改编这样一部内容丰富、意义深远的小说,想必无论是导演还是观众都是捏着一把汗的。然而最后李安在惊人的3D视觉效果加持下,还是将一部长期被视为“拍不出来”的小说,转化成故事内容精彩、主题强烈又引人深思的大胆创作。而首周票房过亿的佳绩也反映了该片的改编、重塑之成功。

《山楂树之恋》

改编作品:《山楂树之恋》

作者:艾米

导演:张艺谋

成功指数:

理由:《山楂树之恋》是由美籍华人艾米根据好友的经历写成的爱情故事。故事的纪录者是艾米,但对话大多是静秋原文中的。该书本不出名,在市场上的反响亦平平,但是在被张艺谋改编拍摄成电影后,却产生了极大的反响。这本被称为“史上最干净的爱情小说”借着电影的“翅膀”越飞越高,越飞越远,很快就占领了各大畅销书排行榜首位。不得不说这是一次文学作品与影视的成功合作。

《1942》

改编作品:《温故1942》

作者:刘震云

导演:冯小刚

成功指数:

理由:这部历时18年才得以让人们一睹真面目的电影终于在2012年的岁末与影迷见面了。虽然票房成绩不理想,但是这并不能掩盖电影的成功之处。冯导此次与“御用”编剧刘震云将1942年河南灾荒的情景通过艺术化的手法表现出来,把个人身处无可避免、无法挽回的“天灾”之中人性的温暖与光辉表现得十分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部电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成人礼。

《白鹿原》

改编作品:《白鹿原》

作者:实

导演:王全安

成功指数:

理由:虽然实对这部改编之后的电影持以了肯定、支持的态度,但是自从电影上映以来,却遭受到了大多数原著迷的批评,认为此片诟病诸多。很多人认为影片在情节取舍上出现了不少问题,让影片看起来有些头重脚轻,甚至前后割裂,丢掉了原著的核心。尽管如此,也有一部人对此表达了一种包容的态度,毕竟原著《白鹿原》本身便具有相当的改编难度,“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电影与文学之间永远也无法解决的矛盾之一。

《挪威的森林》

改编作品:《挪威的森林》

作者:村上春树

导演:陈英雄

成功指数:

上一篇:员工奖励制度范文 下一篇:动物之国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