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所大房子范文

时间:2023-09-25 05:51:56

我有一所大房子

我有一所大房子篇1

2006年,刚刚结婚的小北和妻子一起从老家来到太原,孩子快要降生,一家三口生活的压力全都落在小北一个人身上。那时候他与妻子租住在东山的城中村龙堡村中,十几平方米的房子,一个月只要80元房租,小北每天需要骑两个小时的自行车往返于家里和市区工作的地方。“现在那个村子已经拆了,房租应该也在二三百元以上了吧。”起步时期的生活小北至今不忘。

接下来的几年,收入渐渐多起来,小北一家租住的房子也渐渐好起来。“2008年左右,住的是三五百一个月的房子,也是城中村的,因为同样的条件会便宜很多。”小北说,无论是租房者的房租,还是购房者的房贷,对于普通人都有不少的压力。“2010年左右才搬进小区,毕竟小区各方面环境都比城中村要好,但是为了找到便宜的房子,还是尽量在比较偏的地方找,60平方米的房子,大概一个月600元左右,上班也换成了电动车,一样要走很远才能到单位。”

经过六七年的探索与积累,小北去年开始与朋友一起创业,今年已经小有成果。“现在已经有能力全款买房子了,明年打算在迎泽西大街附近看一套房子。”小北说,“因为事业在河西这边,所以就看河西的房子。河西这些年发展快,迎泽西大街路宽车少,也是河西的中心所在,而且看的房子是政府支持的经适房,周围的配套也很好。”

小北坦言,买房的压力主要来自孩子上学的问题:“有了房子,落了户口,孩子才好进学校上学,不然现在住着120平方米的房子,条件不错房租压力也不大,完全可以不买房。”

而小北身边还有不少朋友,坚定地选择租房而不考虑买房。小赖就是这样一个人,在他看来,一样一百万元,买一套房子没准住到二十年就会遇见拆迁或者房子出问题,而租同样条件的房子则可能住二十年以上,而且不必担心房子出问题。“大不了换一个房子住,这就是租房者的自由。”小赖说,对于很多经常换工作的人来说,租房的自由也是一种优势,只要你挣得足够多,就可以租到条件足够好的房子。

“当然,这是基于房价不会再像前几年那样翻着番地涨。这样的话,买房子就不再有投资的性质,不用考虑今年一百万买的房子,住两年之后卖三百万。买房的一百万还在我手里,我可以去其他地方投资,过几年可能变成五百万,但我还是租住在一年三万的房子里。这比买房划算多了。”小赖一直这样坚定地认为,所以即使有购房的能力,他还是选择租房。

不过小赖还是单身,未来来自丈母娘们的压力是否可能让他改变主意,小赖自己也无法确定。

而中国农业银行的职员威廉说:“房子意味着一个家,但同时又是一种负担。我不知道别人怎么想,但买房这件事确实也让我徒增烦恼。有对父母的愧疚,也有无形之中的自我批判。以前学校是父母挑的,后来工作是父母找的,现在房子又是父母买的。这种被动,让我抑郁,却又不得不按部就班。”

“有房子意味着可以娶老婆了,但整个买房经历让我不愿再想起。”小尚现已结婚生子,在一家电厂工作,“刚毕业那会什么都没有,但买房结婚在父母眼里是必行之事。这是压在父母身上的担子,也是压在我心里的担子,一种折磨。”

“房子还意味着压力,需要还房贷,喜忧参半。”公务员原野说,“太原公务员的月薪大约在3000元左右,现在买了房子,以后还房贷,20年每个月还2600元,如果老婆没有收入,或者是以后有了孩子,压力就更大了。但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有了房子,责任也更加明确,供养的就是这座房子,就是这个家。”

威廉回忆说:“刚开始买房的标准是龙城大街以北、长风街以南、汾河以东、建设路以西的范围,房价不超过6000元/平方米,有大红本。”他又叹息道,“后来发现这样的房子根本没有,只能退而求其次。因为当时买得比较早,图便宜买了小产权,但现在小产权禁售,还是有些担心。”

“选房很纠结,选便宜的怕不靠谱,选五证齐全的又价格高,你又没有正规的渠道知道哪里的房子刚开盘可以买,可以拿到比较优惠的价格,当知道的时候都已经成为成熟的楼盘了,价位也高了。”高新动力岗的程序员飞儿说,“有钱人一人有好几套,而普通人永远买不到自己十分满意的。”

“选房子是最纠结的,我们几乎东西南北转了个遍。”英语教师茜茜说,“我们看西客站附近的房子,均价在七八千元,但户型不好。又看居然之家旁边一处房子,90多平方米,得50多万元,可以贷款,但后来我们又发现它没有土地使用证。若没有土地使用权,房子买下来是你的,但土地是国家的,政府到时候要拆也是理所当然。所以一定需要五证的保障,毕竟房子是一辈子的事情。”

对于在太原长大的茜茜来说,太原房价的变迁,她有着更深的感受:“1998年,我家在下元花了2万元买了一套100多平方米的房子,母亲的薪资不到百元;后来薪资上百,房价上千;再后来薪资上千,房价也就快上万了。薪资的增长速度永远也赶不上房价的增长速度。”好像房子一步步地成了人们心中的压力,而这种压力,体现在这一代年轻人身上,就是物质水平提高了,物质压力和精神压力也提高了,需求和欲望也提高了。房子似乎成了我们生活中最奢侈的必需品。

艾利克斯,来自津巴布韦,现在是太原大学英语外教。自来中国上学到工作共有七年的时间,一口流利的汉语让人感觉他就是一个“中国通”。

在与艾利克斯聊起关于太原房价的话题时,他立刻表现出一脸的无奈:“我不理解为什么那么多的年轻人会愿意花100万元去买房子,而且还是住在那么高的建筑里。朋友问‘你的房子在哪’?而‘在空中’这个回答真的很难理解。住在高层,运动、健身都会非常的不方便。我会更喜欢我们国家,每家一幢房子,有花园、游泳池……”

人口密度、经济发展状况、国家政策等因素必然会导致国度间对于“房子”这一话题的不同看法。先不说太原房产的涨幅收益,仅从房价上来讲,在太原生活的外国人首先的感觉就是:贵!

当然艾利克斯还说道:“朋友说他的房子只有70年产权,这个我也很不理解。我明白这和国情有关,但是我还是觉得在中国花这么多钱买到的只是一所‘房子’,而在我们那边买到的都是‘土地’,世世代代都是属于我们的。所以,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在中国买房子。”

艾利克斯还提到了太原的汾河沿线房产,“有人说在太原的汾河边买了房子会特别骄傲,据说那边环境很好,所以房子价格会更高。但是,如果我有很多的100万元,我想我更愿意回到我们的国家去买房子,用100万人民币会买很好的房子,至少四个卧室、超大的客厅,有自己的花园、草坪、游泳池,还有网球场……”

这让人联想起之前看过的一条新闻:英国人克里斯蒂以3.9万英镑 (合36万人民币)的价格买下了一个西班牙村庄。他称,在这里呼吸的是清新空气,喝的是天然山泉,天天心情舒畅。克里斯蒂已经实现了中国男人三分之二的梦想了:农妇,山泉,有点田……

在这些或纠结或美好的买房记忆中,我们的个体之外,还有一个人群,那就是置业顾问。姚亚是土生土长的太原80后女孩儿,目前在太原万科紫台做置业顾问。在参观完万科紫台的几个样板间之后,她表示,在分别为93、136、171、258平方米的户型中,136平方米的房子销售表现最好。尽管这个楼盘的售价在每平方米一万元左右,依然无法阻挡人们的购买欲望,“现在很多人更注重好的地产品牌,更看重物业以及社区服务标准和基础配套设施,来购房的人群大约集中在30到40岁之间。”

说起自己的住房经历,姚亚一边笑,一边回忆了起来。

小时候,家的概念就是平房院里的石榴花和屋檐下的葡萄藤,当斑驳的阳光透过枝叶洒落在自家门前的台阶上时,大人就回家了。一个排房的人们彼此都很熟悉,要是谁没带家门钥匙,随便敲开一扇门,都会受到邻居热情的款待,而自己也丝毫不会见外。每逢中秋,各家都会吃到自家门前栽种的苹果、葡萄、石榴、无花果,姚亚心里总有种说不出的高兴与满足感,邻里分享着彼此收获的喜悦,也承载着对生活的希望。

就像陈凯歌的电影《百花深处》一样,新的城市文明快速席卷了传统的平房院落,这种甜美的记忆持续到她八岁时便戛然而止。1995年,伴随着阵阵鞭炮,不少邻居都举家搬到了附近砖混结构的六层楼里,她家也不例外。当然是父母单位分的楼房,除去工龄,每平方米800元。

那个年代,楼房大多以砖混结构为主,集中在五到六层的小三居。房间多了,邻里却少了,甚至最初的几个月,很多人都不清楚邻居的姓名和工作。不过,现代化的生活节奏很快让人体验到了楼房的便捷优势,特别是随着城市化进程,土地成为最稀有的资源之一,利用空中的优势增加房地产利润,使得近年来高层建筑风起云涌。特别是星河湾的入驻让太原房价有了新一轮的波动,不过对于姚亚而言,现代化的生活习惯已经让她开始对大品牌的住宅地产有了新的憧憬:“当自己站在十几层高的楼中眺望窗外,城市的美景尽收眼底,尽管有房贷压在肩头,但总觉得在这座城市有一种归属感。所以未来还是会考虑买商品房,也让家人感受品质楼盘带来的幸福感。”

“我要一所大房子,有很大的落地窗户,阳光洒在地板上,也温暖了我的被子。我要一所大房子,有很多很多的房间,一个房间有最快的网络,一个房间有很多的吉他,一个房间有我漂亮的衣服……小狗在屋里奔跑,度过完美的一天。”孙燕姿的歌是这样唱的。

我有一所大房子篇2

找房先找景

一个平常的周末,Inger和她的丈夫在上海中环广场的一家早餐厅饶有趣味地向记者讲述了他们的“炒房”经历和独特的投资理念。

Inger是台湾人,丈夫在台湾是一位有名的牙医,经济上比较宽裕。对建筑和房屋天生有着浓厚兴趣的Inger闲暇时就爱上了投资房产。Inger在台湾和加拿大各有一处房产作为居住,但经常到世界各地旅行的她,最后却选择了上海作为她投资房产记录的开始。

“我们是2002年8月份决定到上海来居住的,来上海之前我们读了很多关于上海历史文化的书籍,上海独特的建筑文化和人文历史非常吸引我们,而且上海正逐步向国际化大都市的方向发展,我们觉得来上海投资房产再好不过了。” Inger在兴奋地描述完她在加拿大的房子所处的美丽景色后,这样向记者解释她来上海的理由。

“你知道吗,我们一到上海就马不停蹄的找房子。我们一开始想在有水的地方买房,因为有山有水才会有好风景。我们知道上海除了外滩,市内还有一条苏州河,就打算沿着苏州河找房子。那时候是夏天,天气热得要命,我们却热情高涨,让出租车司机带着我们在那一带转悠。结果你当然知道,苏州河一带不仅没有房子可买,而且河水污染严重,周围的建筑也杂乱无章,和我们想象的大不一样。” Inger在讲述她找房的经历时,特别注重景色,不管是自然景色,还是人文景色,对她来说,房子周围的景观是投资房产时首要考虑的因素。这一点,很多普通的炒房客都不会考虑,对于他们来说,房子所处地段的升值潜力才是他们首要考虑的因素,至于风景好不好,人住得舒服不舒服就管不了这么多了。对于这个问题,Inger说:“一般炒房客只追求短期利益,只要短期内房价能涨,说不定他就会买,就像炒股票一样,但我仍然认为,房子和股票毕竟是不一样的。上海是一个接受外来文化非常快的城市,随着人们生活品位的提高,他们在购买房子的时候就会更加注重房子周围的景观是否优美舒适,这些外在的因素会成为房子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处房产净赚200多万

苏州河找房未果,Inger夫妇并没有气馁,他们对上海的历史文化情有独钟,他们的目标就是要找到既能领略上海独特的历史文化又能享受现代都市生活的房子。于是他们把目标锁定在卢湾区的几条著名街道,比如永嘉路,茂名南路等。

一开始,Inger先在肇嘉浜路和陕西南路附近租了一套公寓做为临时落脚点,然后就开始了她搜房买房的历程。

“我们一开始急于想买一套房子作为居住,有趣的是,我们买的第一套房产却是办公房。那是2002年11月份的时候,有一天我从永嘉路经过,发现一栋商住两用的大楼。这栋大楼有20多层,周围都是一些较矮的老洋房,我立即觉得无论在这栋大楼办公还是居住,视野都一定很开阔。于是我上去看了看,发现从这栋大楼的窗户往外看,远处外滩的景色净收眼底,近处周围的老洋房则增添了一些历史文化的色彩。刚好我发现这栋大楼的五楼整层都空着,没有租出去,本来这栋楼的开发商并没有想卖,但看我们确实有意购买才卖给我们。这层办公房约720多平方米,买时价格为7800元/平方米,最后这层办公房转手卖出,卖时价格为 11111元/平方米。”

花500多万投资一处办公房不是一般的人能做到的,即使有这样的经济实力,在心理承受方面也得有过人之处。但Inger买这层办公房时,不仅毫不犹豫,而且买过之后并不担心没有人租或很难脱手。其中原因也许是一方面Inger是抱着投资艺术品的心情而买下这层办公房的,就像一个任性的孩子,看到喜欢的东西就想把它买下来;但另一方面,Inger说她并不是非理性的,从这栋大楼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环境来看,在这层办公楼办公是很舒服的,她相信一定会有人看上。果然,Inger买下不久就有人前来询问租赁和购买事宜,这一转手,Inger就赚了200多万。

同一小区买了四幢房子

一个偶然的发现买了一套办公房,但在上海定居的房子仍没有找到,Inger继续搜索。不久,Inger夫妇把家搬到了茂名南路某小区的一套公寓里,这套公寓一开始是租的。这个小区有两栋大楼,也是高层,周围环境比永嘉路的那幢商住大楼还要好。“站在客厅的窗前可以看到东方明珠等众多的上海标志性建筑,那种感觉真的很好;而且这个小区的旁边就是上海一家著名的宾馆,周围环境非常幽雅,这家宾馆的绿化条件特别好,绿绿的草坪让人看着就是一种享受,平时空闲的时候我会去那里用餐、散步,或者躺在草坪上看书,真的很舒服,这家宾馆就像这个小区天然的后花园。”

说起这个小区的房子,Inger夫妇眉飞色舞。只可惜一开始房东只肯租不肯卖,Inger夫妇只能先租着,但却一直注意这个小区的房产动向。机会终于来了,2002年底,Inger夫妇发现这个小区另一幢楼有房子出售,他们当然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这套房子有160多平方米,周围景观也不错,但视野没有我们租的那套开阔,所以我们没打算搬过去,但想先买下存着做备用。等到2003年三四月份的时候就陆陆续续有人来询问想买房,于是我们就决定卖了。这套公寓买的时候花了160万元,卖出价是200万元。”仅三四个月的时间,Inger夫妇又赚了近40万元。

“到了2003年7月,我们租的那套公寓到期了,于是我试探着问了问房东,问他是否愿意把房子卖给我们,没想到他竟然同意了。我们自然赶紧买下,这套公寓150多平方米,买入价格是160万元。” Inger夫妇终于如愿以偿,买到了心目中的房子。但Inger并没有就此罢休。

才过一个月,2003年8月份,Inger又买下了同一幢楼的另一套公寓,买进价格190多万元。2003年11月,Inger再次买进了这幢楼的一套公寓,买进价格200多万元。这两套公寓和Inger目前居住的公寓是同一朝向的。Inger说,只要是和她家同样朝向的公寓她都想买,而且她有一个计划,就是把这些公寓进行统一装修,变成既开放又富有个性情趣的居住空间,这些装修好的房子可以租给外籍在沪的工作人士,相信一定会很受欢迎。

在同一个小区买了四幢房子,Inger自有她的一番见解。“卢湾区是最能把上海的历史风味和现代都市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区域,这是我们在这个区域投资房产的重要原因。其次我们所投资的房产周围的建筑风格、绿化环境和房子密集度都符合我们的要求。我们在找房子的时候非常注重考察周围的环境,除了景观好、视野开阔外,我们会选择周围房屋规划已经比较稳定且房屋密集度较小的区域。”说到周围房屋规划,Inger认为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如果一个区域的房屋布局和土地规划不稳定的话,投资那里的房产风险就比较大,说不定哪天就在你眼前盖起一幢大楼,把你的景观全给挡住了。对于卢湾区一带,Inger认为那里的房屋规划基本上是比较稳定的,上海市政府不可能在那里大动干戈,破坏那里的历史文化。

但是卢湾区位于市中心,那里的房子价格已经比较高,似乎没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了。对于记者的这个问题,Inger说:“任何一个大城市的市中心房子永远都有需求,虽然市中心的房子可能流动的空间不是很大,但总会有一些在流动,既然有需求、有流动就一定会有涨价的空间。”

投资房产就像投资艺术品

Inger买的第六处房产是在漕西路的一个高层小区里。“看中这个房子也很偶然。有一天我们去那里办电力扩容手续,正好旁边有一个售楼处,进去后看见有新的楼盘在销售。这个小区和上海很多小区一样是高层而且比较密集有8栋楼,栋距不到30米。一般情况下,楼层越高,价格越贵,我却发现在这样的小区低楼层的房子反而比高楼层的房子好。因为这样的小区由于栋距窄,楼层高已经没有什么优势可言,因为再高也会被前面的高楼挡住景观,这时倒不如选择第二或第三层的房子,这样还可以看到地面的花草树木。于是我们就决定买下那里一幢低楼层的房子,150多平方米,买进价格160多万。”

对Inger来说,买房子真的有点随心所欲,只要有感觉的房子就会买。对于一些普遍的房产投资规则,Inger其实并不是很在意。例如,在人们的观念中,朝南的房子比其它朝向的好,俗话说“坐北朝南”嘛,所以朝南的房子价格一般都比其它朝向的贵。但Inger却认为朝北朝南无所谓,重要的是在这个朝向你能看到怎样的景观,如果朝南的房子前面是一幢高楼挡住视线,或者环境污七八糟,还不如选择其它朝向但看到的景观却好得多的房子。但Inger投资房产并不是完全只凭感觉,不讲规则的,她也有自己的一套规则。例如,她说:“我很看中一个房子的产权是否清楚,我只投资产权清楚的房子。因为我是台湾人,对上海的一些政策毕竟不是那么了解,所以投资产权清楚的房子就省去了很多麻烦和隐患。此外,投资房产时我会注意看这个房子的结构和管道铺设位置,看这个房子可改造性有多大,因为我觉得上海目前很多房子的房型结构都不够人性化,需要改进。”

也许Inger从人本身的居住感受出发、从人的审美的角度去投资房产正好印证了某种规律性的东西,Inger也因此从中获得了收益。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就像一家公司的股票,如果这家公司质地优良、业绩良好,尽管暂时行情不好,但最后总能胜出。一句话,好的东西总是有市场的。因此那些过于关注房产价格涨跌趋势的炒房客们是否可以暂时跳出所谓的房产投资技巧,尝试着用一种轻松的心态、用一种观赏艺术品的心态去投资房产,说不定反而能取得更好的投资效果。

我有一所大房子篇3

我买的房子位于市郊,交通比较方便,配套也很齐全,价格在我生活的城市属于中等,不算太贵,所以,当时我就感觉这个楼盘,将来肯定能升值。现在什么都贬值,似乎只有房子在升值,而且自己用房迫切,跟父母合住实在不方便,平时来个朋友都不方便。

当时我选的楼盘,还处于挖坑阶段,周围一片荒草,只有一个漂亮的售楼部挺立其间。售楼小姐不厌其烦地对我说,只要现在买了这个房子,将来肯定会升值,起码价格翻番。我想升值都无所谓,反正是自己住,将来也不打算卖掉。

时间过得快,楼房拔地而起,当时我选定的小房子,已经可以进去参观了。可是进去一看,傻眼了,居然那么小,卧室基本只可以放一张小床,连写字台都放不下。想想,我未来的妻子怎么可以整天在床上看书呢?于是我开始后悔不已,暗暗下决心把它卖掉。售楼小姐不是也说了吗,房子肯定升值,而且小户型根本不愁卖,于是自己非常放心地在网上发帖子。

找了当地一家非常出名的房产网,心想,只要我的帖子一发出去,保准回复电话接连不断,而且俺还要挑拣一下,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买我的房子呢。

帖子发出去一周、一月后,我发现我的电话死沉沉地躺在桌上睡大觉,没有一个人给我打电话,连起码的询问都没有。不会吧?没有搞错吗?不是小户型都争着抢着要吗?我的出价比我原先购买的价格要多10000元,可能是嫌贵。后来,我又发了一遍帖子,价位又比原来降了2000,但仍然无人问津。

之后,我又在网上不断发帖子,几乎把国内著名的房地产网站都发遍了。终于有不少人回复我,但他们仅仅是询问价格,都说房子又小又贵。我没有售楼小姐把死人说活的本事,而且还傻子似的跟着说,“嗯,就是有点贵。”

我着急了,于是急忙求救售楼小姐。毕竟售楼小姐机灵,人家说试一试。没到一个月,电话响了,售楼小姐说,房子有买主了。自己顿时心喜若狂,心想,还是售楼小姐有本事。

买房子的是对年轻夫妇,他们说自己刚工作,手头没有积蓄,所以选一个价格便宜实惠的房子,听售楼小姐说,小户型房子有升值潜力,将来如果手头宽裕,可以再出手,把挣的钱再买个大房子。我心想,还是售楼小姐有本事,什么人都能对付。当初,我也是听了这番道理,才决心买小户型的。

我有一所大房子篇4

进入暑假已有一段时间了,这个暑假对于还有一年才能毕业的小赵来说依然无法回到塔城的家里陪伴父母,他要充分利用这个暑假去赚钱,因为每月900多元的房贷已让他提前感受到了“房奴”的辛苦。

最近笔者在对乌鲁木齐3所高校的100名在校本科生、研究生进行购房意向调查发现,与小赵一样担心毕业后房价上涨而提前购房的大学生占接受调查者的70%以上,其中有25%的大学生(研究生)已在父母的帮助下提前购房。在提前购房者中有5%的大学生(研究生)是由父母出资购置,20%的学生则是以父母的名义进行贷款,自己则通过勤工俭学来支付每月的房贷,剩余的50%在读大二、大三的学生也已开始筹划购宜。

一份来自全国就业工作会的数据显示,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60万人,其中90后占据了不小的比例。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数据显示,与前两年零星的90后毕业生相比,今年无疑是90后开始大规模毕业的一个前哨站,他们正在大规模地步入社会。然而这些90后有着与80后们相同的关注热点,除了“就业”之外,“住房”也成为他们首要考虑的问题。这一现象表明,90后也正在成为购房消费主力,成为一股不可忽略的生力新军。“亲,我不要你当我的房奴”这句90后恋人爱用的网络语言,似乎也表达了这代人对生活的心态。

小赵说:“我的很多同学都在筹划着买房,虽然‘房奴’很辛苦,但提前感受到一定的社会压力也不是没有好处的。”小赵说,他们这代大学生的理念不再是单纯地好好学生,还要在校园里提前考虑毕业后找工作、以及结婚买房的诸多问题,而他则是将买房计划提早实施了。

小赵说,他交房贷已经有2年时间了,从交房贷的那个月开始,他就感受到了与未购房同学的不同,“生活目标更加明确,生存压力也随之而来”。曾经有一段时间,房贷让小赵感到有些透不过气,他也想过卖房,但在仔细算过一笔账之后,他放弃了卖房的想法,因为他位于新市区的那套新房价格已经从原来的3500元/平方米涨到了5000元/平方米。

父母来贷款 孩子做业主

就读于新疆农业大学的小宁则是在算了一笔细账后决定买房的。

“因为我是在校学生,没有钱支付房子的首付款,所以这笔钱只能让父母帮我出。”小宁说,现在他要和女友每月还2000余元的房贷,提前迈入“房奴”的行列使他们的校园生活不再像别人那样轻松。

由于小宁的女友没有考上研究生,现在一家外资企业工作,两人眼看着房价越涨越高,决定在新市区的河南路购置一套住房,于是两人向父母讨了一笔数目可观的首付款之后,买下了一套100多平方米的住房。“尽管父母担心我们没有能力还款,但我和女友有了房子之后,都很积极地工作赚钱,所以每月2000多元的房贷尚可承担。”小宁说,他和女友分别负责还贷和维持生活,虽然供房子很辛苦,但想想他们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家,就对未来充满信心,他们希望在有能力的时候再买套房子作为投资。

笔者在采访中发现,在已购房的在校大学生中,除了极少数家境殷实已帮孩子全额付款购房的父母外,大部分购房者都是由家里帮忙付首付,然后以父母的名义贷款,自己还款的形式购房。

“我们全家都希望孩子毕业后留在乌市,而他自己也有这个想法,所以做父母的帮孩子减轻负担也是应该的,比他毕业后在外面租房要划算。”小赵远在塔城的父母在电话中告诉笔者,孩子迟早都要买房,与其等着房价越涨越高再买,不如趁早买房。

在房产公司做销售的张伟建说:“我们这经常能看到父母与孩子一起来购房的,几乎都是家长贷款,孩子做业主,但也有极少数家长给尚在学校的孩子全额付款购房的。”

张伟建说,学生买房有两种,一种是由家人一次性付款购房,这种购房者很少,更多的是家人出首付,并以父母的名义进行借贷,而子女是否能按月还款就不得而知了,“最有趣的现象是,房屋业主和借贷主体不是同一个人,业主的名字是孩子,借贷的主体则是父母”。

大学生购房心理

据玛雅房房产中介公司的业务员介绍,首付房价震后小幅回落后,很多在校大学生开始购房,而且人数在不断增加,甚至还有一些是大一新生。大学生购房在二手房交易中的总体比例达到了10%以上。

未毕业就买房是否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应对房价上涨的普遍心理和做法?像小赵和小宁一样有信心买房置业的大学生是否大有人在?

笔者通过第一调查网于今年4月8日面向全国大学生的一项《大学生购房愿意调查问卷》中了解到,参与投票的213人中,男女比例为45.54%和54.46%,其中有购房打算的人数为35.68%,暂时没有购房打算的人数为46.95%,无购房打算人数为17.37%;这200多人中愿意自己承担全额房款的人数占30.05%,希望与家人一起付款的占44.13%,和结婚对象共同分担者占25.82%;而打算在上学期间买房的人数为21.13%,在毕业后1至3年内买房者分别占20.66%和25.35%,打算在毕业后5年内买房者占13.15%,不能确定购房时间的大学生为19.72%;而能够承受房屋总价在30万~50万的学生占到了45.54%,愿意承受50万~100万房屋总价的人数也高达33.80%。此外,大学生对购房面积也从经济型上升至实用型,愿意购买50平方米至100平方米的人数居多,并对所购房房屋小区的环境也有很大要求,他们希望交通、购物等生活设施更为便利。

据笔者了解,目前,在校大学生中以临近毕业的学生对房产信息的关注度较高。在笔者调查的大学生中,其中大部分学生表示可以在经济情况允许的情况下考虑购房,他们认为工资不如房价涨得快,所以应该早买。但也有超过1/3的大学生认为买房支出太大,尚未有经济基础的他们买房是给家长增加负担,他们更希望将买房钱作为毕业后的创业基金所用。

专家谈大学生购房

新疆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宁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大学生购房现象除了一种个人需求之外,也是前阶段房价不断上涨的因素所致,尽管国家一直都在调控房价,但最初的效果并不明显,这就让人们产生了房价会不断上涨的心理预期,以至于很多大学生还没有步入社会,就已经成为“房奴”。

在国外家长的眼里,年满18岁的孩子就应该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居住在父母的家里也是要支付房租的,但这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来看,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孩子要等到结婚成家之后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独立。

我有一所大房子篇5

12月一个特别寒冷的星期六,当天的报纸一片阴沉:头条标题,“抵押纠纷升到历史最高”:另一个标题,“美国丢掉53.3万个工作机会,自1974年最大滑坡”。房价急剧下跌还没有停止迹象,伴随几十年来最大的经济不安全感,房地产市场正处在冰河期。迪亚哥和吉萨林恩驱车洲际270号公路前往盖士堡(Gaithersburg),开始了他们的首次寻房之旅。

迪亚哥,30岁,看了一眼蓝色本田雅阁仪表盘上的电子钟,“11点11分,”他转头对32岁的吉萨林恩说,“许个愿吧。”

“我希望找到喜欢并且负担得起的房子。”吉萨林恩说。

有时等待比购买更冒险

11月新婚,吉萨林恩渴望购买属于自己的房子,搬离在亚历山大租住的两房公寓。他们认为,低迷的市场可能继续恶化,但之后就会变好,如果愿意承担风险,市场的损失可能成为他们的收益。

三年前,华盛顿地区的房屋市场明显过热,竞拍现场就像打仗――有时一幢独立房屋就有30家出价,涨价条款非常平常。现在,这个地区已被数月待售的房屋所淹没,其中丧失抵押赎回权的不动产存量持续上升。

问题是,没办法知道市场什么时候触底。迪亚哥承认,“看着新闻你忍不住会有一点抓狂。”不过,迪亚哥和吉萨林恩对各自的工作有信心,迪亚哥是华盛顿市区一名IT系统经理,吉萨林恩则是乔治敦里兹一卡尔顿豪华酒店的餐饮销售经理,都没有失业风险。他们相信,用住房累积自己的资产要远远好于每月将数千美元扔进房屋租金的黑洞。

迪亚哥,亲切,低调,有一点愤世嫉俗的幽默感。他说在目前的市场状况下买房很沉重,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房价可能继续急跌。不过。他和吉萨林恩准备好要进入人生另一阶段――拥有自己的孩子和房子。

在华盛顿地区有数干和迪亚哥夫妇一样打算的买家,出手还是等待?要是做出错误判断,抵押贷款很快就会比新购买的房屋价值更大,他们能住得足够长直到房屋恢复价值吗?

对于买方来说,这是让人惊慌的时机,有太多信息告诉你丧失抵押赎回权的情况越来越多。RCLCO地产咨询公司总裁盖迪・考夫曼说:“短期看,价格会更低。”

但是,像迪亚哥夫妇这样的买家,他说,等待比购买更冒险。他和其他房产专家称,跌价的影响也包括不可思议的低利率以及大量待售房产供挑选。这些对于首次购房者来说是利好,他们通常面临更严厉的贷款要求,常需等待多年。

“大萧条以来,我们知道每一次房地产周期房产价格从底部反弹都在低迷开始的一到两年内,考夫曼说,所以,最少五年我们就能逃离谷底。”

前往盖士堡之前,吉萨林恩与朋友推荐给她的经纪人第一次见面。梅塞施米特,46岁,三年前跳到地产经纪公司。那之前是乔治敦四季酒店公关部主管,赚钱不多。刚开始当经纪人时,经常面对希望落空的买房人,当时的房地产市场还是卖方市场。而现在,她说,买家最担心的是市场是否已经触底。

梅塞施米特穿一件黑色套领毛衣。黑色休闲裤,脖子上围着一条橘色粉红色相间的围巾。她如今为麦克菲登集团工作。在乔治敦码头区的圆形办公室里,她陪迪亚哥夫妇坐了一个小时,讨论买房子的要点。迪亚哥戴眼镜,穿着牛仔裤和一件分层的灰色体恤衫,已经花费无数小时在网上研究房地产和抵押市场,看家居生活电视台HGTV播出的以买房的真实故事为题材的电视节目。这些努力就像参加了一次彻底的房地产市场速成班,他对梅塞施米特充满信心地说,“我们今天准备好了。”

梅塞施米特递给迪亚哥夫妇一张名单,上面列着他们要看的7套物业。所有的都在盖士堡,那里距离华盛顿市区虽然远了些,但大幅度下降的价格使那里的很多房子能够满足迪亚哥夫妇的最低预算。7套物业都是三房的联排别墅,满足他们的“必需”(三房、两卫、客厅宽敞),还有一些满足他们的“希望”(两车车库,厨房里大的工作台面,无需装修)。

迪亚哥夫妇开着本田雅阁跟着梅塞施米特的车从乔治敦出发开出了25分钟后,拐了个弯,发现他们驶进一个几乎没有什么树木的新社区,名叫格林,在海登格瑞克(Hldden Creek)。那里很大的三层联排别墅整齐地排列在像格子一样的街道两旁。“哦,天哪!”吉萨林恩兴奋地叫了出来。

停留嘴边的“买方市场”

这对夫妇在海登格瑞克看的第一所房子是空的,172平方米,2005年的联排别墅,标价34.9万美元出售。这是一个短期销售,卖房人欠银行的钱超出了房屋价值。一个可怜的家伙花了51.4595万买了这套房产,然后看着它的价值在三年里掉落了15万元。

房子里一个燃气壁炉把客厅和餐厅分隔开,可惜看上去有点俗气。此外还有一个巨大的储藏室和宽敞的能容纳两辆车的车库。因为取暖设备关闭,房间里冷冰冰的,裹紧大衣,吉萨林恩感觉有些地方她需要改动。

“我们需要换成硬木,”她指着起居室里的地毯。“我们还要放张桌子。”她从起居室的大窗户向外看着,兴奋地说。

“慢着,”迪亚哥说,“亲爱的,你已经加上4万装修费了。”

沿着街道拐了个弯来到另一所房子,超过400栋修好的房子中17栋在出售,这是其中之一。大小以及价格和上一所非常相似。不过这一所带家具,有黑色的笨重的床和椅子。“这也是短期销售”梅塞施米特说。很明显,市场崩溃让海登格瑞克的房屋价值受到严重损害。

这所房子的大浴室受到夫妇赞赏,有两个喷头。吉萨林恩对迪亚哥说,“把它记到这一栏。”迪亚哥在名单上把房子的好处和坏处一一列明,小的一车车库放在了减分项里。

他们非常喜欢下一所房子,价格37.5万美元。它和第一所房子也非常像,但有更高的厨房和更好的细节处理。这所房子的所有者2006年花费45.5万美元买的。

迪亚哥夫妇现在买的房屋是第一套房一“下一所房子也许要在我们希望能住上20年的地方,”吉萨林恩说。不过他们也有非常清晰的高标准,就是能有让他们预想中的宝宝到处爬的空间。“我们喜欢宽大的新房子”吉萨林恩微笑着说,“我不想要其他人留下的细菌。”

吉萨林恩在银泉长大。迪亚哥出生在芝加哥,父母是阿根廷移民。他们20多岁时在佛罗里达相识,关系融洽。

这个市场正在持续变坏,不过,如果你是买家,那也许是在变好。根据政府估价,威廉姆王子郡房屋价格去年一年下降了30%,而阿灵顿的则只下降了2‰一些和迪亚哥夫妇不一样的潜在首次购买者,不愿意在地点上妥协,没有找到合适的房子。

阿尼卡・凯斯瓦尼,27岁,毕业于法学院,是旧金山一家软件公司的高级法律顾问。她和29岁的未婚夫萨潘・帕瑞克8月份从加州来到华盛顿后,一直在伍德公园附近租房子住,想

买华盛顿上西北区的房子,因为那里靠近地铁红线。“我们总听到现在是买方市场这样的话,一直在寻找合适的房子,但价格并没有降。”

他们仍然不能负担多于一房公寓的价格。帕瑞克在国际标准与技术协会做博士后研究,工作地点在盖士堡,不过阿尼卡说,远离城市生活“不是我们想要的。”

在蒙哥马利郡,2008年的房屋评估价和三年前的上一次评估价相比下降了16.3%。不过,从2001年到2004年房屋价格则上升了65%。梅塞施米特对此表示乐观。三四年前,房屋估值近乎天价,她说,这“不会持续的……我们看到正在调整,这是健康的事情。”

她对顾客说,“你只需要做家庭作业,看看上个月类似房屋是在什么价格卖出的,你就能给出一个聪明合理的价格,”

摩根・凯斯特,40岁,美国国会图书馆的图书管理员,她把颓败的经济状况看作自己的机会。她已经买到自己的第一所房子,银泉格林森林地区一所四房别墅。去年12月,价格30.7万美元。她完全肯定,这所丧失抵押赎回权的宽敞房屋,如果不是房产经济泡沫破裂她肯定没有能力供养。她在去年9月股市大跌时出手购买,那时刚好没有其他有竞争力的买家出价。

即使遇到贷款方更严格的标准,但目前的低利率对于买方意愿实施也有帮助。都市抵押服务中心主席黛安・库克说,银行现在非常警觉,“我的一个顾客问,他们需要我的血样吗?”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你必须有最好的信用记录。”

不过,像迪亚哥夫妇这样的潜在购房者有着良好的历史信用,可以付10%的首付,约5%多一点的固定利率做30年普通的抵押贷款。“我1988年在城里买了一套公寓,”库克笑着回忆说,那时能拿到的最好利率是11.25%的浮动利率抵押贷款。

房屋也是金钱接受器

梅塞施米特名单上的最后几所房子让人失望,最坏的一所距离海登格瑞克5分钟车程,1992年、砖墙、殖民风格的联排别墅。名单上的价格是30.9万美元,不过六个星期后它可能降到25.9万。迪亚哥夫妇查看了地下室和天花板上被水泡过的痕迹后就对它彻底失望了。

梅塞施米特三人返回海登-格瑞克,一时兴起,夫妇俩人再次走进销售办公室。那里正有几对夫妇在,其中的一对很年轻,正在和销售顾问朱莉・比姆讨论他们的第一所房子。

海登格瑞克的第一所联排别墅2005年4月售出。目前距离湖森林购物中心不到1.6公里的位置大约有538栋别墅,占地了4英亩。朱莉说,自从她开始这的工作,已经售出了14栋。

迪亚哥夫妇从朱莉那里接过两栋在售联排别墅的钥匙和地图,准备去看看。夫妇二人重新振作起来。第一个,是2037号,被称为“克里斯蒂安娜”风格,标价39.99万美元,是从去年7月的46.29万美元跌下来的。迪亚哥两人立刻被吸引住了。236.9平方米,三层,最上一层有两间卧房,对于孩子来说很理想。宽敞的主卧,厨房里摆放着不锈钢用具,暗色花岗岩的工作台,此外还有一个大的两车车库。硬木地板上铺着泡泡垫和纸板用来保护,吉萨林恩踩上去,脚下“啪啪“轻响。

看完第二个房子出来,天上已经飘下了雪花。迪亚哥说,“我喜欢第一个。”他们似乎没有意识到已接近下午3点,而他1门还没有吃中饭。

同朱莉讨论了一下,又仔细研究了名单上记的加分和减分项,他们最终认为,“克里斯蒂安娜”太贵了。

不过这家名叫mHomes的房屋建筑公司下一阶段的房屋标示了更低的价格,4月份完成,目前在建。其中包括一栋砖墙的联排别墅,名叫“克里斯蒂安娜II”,和“克里斯蒂安娜”基本一样,但价格要低上4万美元。

对于迪亚哥夫妇来说,这似乎是个理想选择。因为害怕失败,他们没有同亲近的朋友或家人讨论,除了吉萨林恩的爸爸,爱德华-布朗,他是一名技术管理顾问。那个星期,他来到海登格瑞克检查了一下“克里斯蒂安娜”,他也很喜欢它。但他还是把迪亚哥夫妇约出来吃了个晚饭,表达了对目前经济状况的担心。他希望迪亚哥和吉萨林恩在他们抵押贷款期间不要意外地失去工作。他虽然认为他们的工作是安全的,“但是你们还要拿起报纸看看头版,上面都是突然失业或是房屋丧失抵押赎回权的新闻。”

他还给夫妇俩人列出了一系列需要考虑的事情,其中包括270号公路拥挤的交通状况,同时也批评了房间里的楼梯,“很快就会变旧。”同时他还要他们充分考虑预算,因为一个新的房屋就是一个金钱接受器,他记得很多年前他买第一所房子的时候五张信用卡都得到了最高的积分。

他的女儿告诉他,她们考虑了所有的这些事情。最后。布郎说,“看上去两人准备充分,我是说,他们还画了图表。”“好吧,你们可以考虑它了。”

和朱莉约好时间,他们早到了一会儿。用最快速度读完37页的法律文件后,迪亚哥夫妇在合同上签了字。结算在30天后,这个星期,他们能拿到的30年固定利息抵押贷款是5.3%,感觉还会再降,他们决定稍等一等。

我有一所大房子篇6

买房算是人生中为数不多的几件大事,买房的经历既是一种喜悦也同样是一种煎熬,之所以说它是一种煎熬是因为很多家庭往往要用半生的积蓄去做赌注,也许很多人对我的观点会嗤之以鼻,但对于和我一样,同属工薪阶层的人们来说,人这一辈子在房子的十字路口上能有几次选择的机会?我现在很庆幸,因为我已经拥有了一所属于我自己的房子,说起这所房子,还有故事呢。

成家立业,在父母那代人心里留下太深的烙印

其实房子对我来说并不是特别渴望的,因为自从我记事起,二十几年了,我家就一直住楼房,而且是四十几平米的偏单。当时我家的住房条件和在天津的其他亲戚比起来算是比较优越的了。那时我家的很多亲戚、朋友还都住在简陋的、不过十来平米的平房里,在他们眼里,我家的住房已经算是很奢侈了。这些亲戚、朋友来我家做客聊天时,话里话餐透露出来的都是羡慕之情,而那时在我这么一个几岁孩子的眼里,我家的房子很大、很温暖。但现在,二十几年下来,我周围的人们则因为种种原因住房条件改善了很多,拆迁的拆迁、买房的买房,而我家的房子没有改变,依然还是那个四十几平米的偏单。就在一年半以前,我25岁,没房、没车,甚至连女朋友都没找到,当时的我只想踏踏实实地干好工作,过着那种安逸的、与世无争的生活。那时的我对生活现状很满足,也觉得很幸福。可在父母眼里,我是一个不思进取、不求上进的年轻人。尤其是在我终身大事这个问题上,我和父母间的代沟很深,分歧很大。我总想趁着年轻多给自己点时间,多给自己点自由的空间,因为我周围的很多同学朋友都已经走入了婚姻那个围城,而这个围城给我的感觉像是一间磨房,两个人只能围着磨盘转来转去的,失去了很多属于自己的空间,没有了自由,这种生活会让我很压抑、很不自在。而我父母却常常批评我说:“儿子,你也快30的人了,该成家立业了。虽然现在不是封建社会,没有包办婚姻了,可你也不能得寸进尺,一拖再拖啊,真不明白你整天想什么,你们这代年轻人实在是太缺乏对社会、对家庭的责任感了。”

成家立业,这个似乎很古老的创业定式,早已在他们那代人的心里留下了太深的烙印,我也曾试图给整个家庭灌输一种全新的社会理念,但这种想法总是刚有一点萌芽,便会被扼杀在摇篮里。我作为古板家庭里的一名没什么领导权力的普通成员,想通过一己之力来撼动这种根深蒂固社会思想,简直比登天还难。可我整天听着像唐僧语录一样的唠叨,这种煎熬实在让人不堪忍受。怎么才能暂时转移这个令人挠头的话题呢,我冥思苦想,终于,脑子里有了买房这个念头,经过深思熟虑后,我觉得房子是惟一的最合理。最稳妥、最有说服力的借口了。

自那以后,每当他们再为我的个人问题发牢骚时,我就用个人条件不足做借口,拿房子做挡箭牌,并称现在的女孩子,个个都很现实,家里没房子怎么结婚,而且买房子也不是说买就能买的,也需要时间考察。说来说去,可能是父母觉得我的话不是没道理.就不再说什么了。就这样一来二去,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交涉,效果还算不错,这种势头被我的合理策略逐渐打压了下去。从那时开始,父母对我的个人问题也很少提及了,但我的心里反而产生了疑惑,以前父母跟我谈问题时都是很执着,而且是异口同声,为什么这次能这么轻而易举的退却呢?先不管那么多了,过几天消停日子再说吧。几天后,从父母平时的聊天里,我感到了来自其他方面的压力。原来,父母真的打算给我买房了。

我妈说,买个房子怎么这么啊,比找媳妇可难多了

我那样说并非是想要挟父母为我买房,我只是想再过一段自由自在的日子,未来的房子是肯定要买的,即使房价再高我也是打算和我未来的女友一起贷款买房,我的父母全是工薪阶层,他们养育我大半辈子,已经给我很多了,我不想再给父母带来太大的压力。但是,我能感觉得到,这次父母的决定斩钉截铁,即使我再三劝阻也很难挽回。于是,我们全家被卷入了买房的大潮中。

买房,可真是件不容易的差事,既费心思又耗体力,即使这样愣没难倒我父母,他们反而是迎难而上了,真佩服他们这代人,毅力够坚定、够执着,用当下时髦用语讲“够板槽儿”,仅从这点就能看出父母对儿女的用心良苦了,当时我特别感动。

最初,我们全家先统一思想,确定好买房的大致方位。由于我的父亲在南开区上班,我和我母亲都在河西区工作,而我家现在的住房恰好是市叫心和平区,对每个家庭成员来说,目前住房的位置都十分合理,路程都差不多,不会很远。鉴于此,最初我们一致决定买和平区的房子,但到附近的售楼中心逛了一圈才发现,和平区的房子差不多全都是天价,先不说小区的设备和建设的如何,不论哪个小区每平方米的均价都在5000元以上,有的每平方米竟高达7000元,而且还是期房,最快的也要半年以后才能交房。这样算下来,一套100平米的房子最便宜也要在50万左右。由于父母都是工薪阶层,家里的积蓄有限,一次性拿出这么多钱买房简直不现实。而且,即使贷款买房的话,我粗略算了一下,按10年还贷期计算,每个月的还款额也有近3000元,这种还贷压力让人窒息。没办法,不能考虑和平区的房子了,只能降低地理位置的要求,扩张一下全家的购房版图了。

下一个考察的目标就是河西区和南开区了。现在的社会可真是高速社会,连楼盘的开发都在提速,我仅在河西和南开两个区粗略地逛了一下,新楼盘比比皆是,好像雨后春笋一般,一夜之间便都冒了出来。虽然这两个区里的新楼盘多如牛毛,但能被我家选中的却是寥寥无几,并非是我家买房的条件高,而是价位合适且地理位置又符合我们要求的几乎就没有,不是价格高得要命,就是房子的坐落地点远得可怜。我们全家转了一圈下来,个个累得都是腰酸腿疼。“唉,买个房子怎么这么难啊,比找个媳妇可难多了。”我妈的一句话惹得全家苦笑连连。

就这样,全家每天茶余饭后议论的话题都是关于房子的,每天除了看报纸、电视上的新闻之外,就是看房地产广告,把所有看到合适的地产信息全部搜集起来,然后每到公休日的时候就集体出动选房。几周下来,虽然房子没买成,可差不多南开区和河西区的楼盘坐落地点和房价倒是门儿清了。

父母发现,我是在故意找碴儿,其实不愿买房子,干脆不商量了

说来也巧,我妈妈把这段时间来的选房经历跟几个不错的同事像谈论国家大事一样念叨了一遍,正好他们有个同事前一段时间也在张罗着买房,不过就是一直没买到合适的房子,当初听他说选房的艰辛时,我妈妈还不以为然,现在可是深有体会。就在我妈妈倾诉痛苦历程之后,他向我妈妈透露了一条购房线索,“过几天河东区有个楼盘开盘,听说价位还不错,而且离咱单位也不是特别远,要不要去看看?”我妈妈回家之后就把这个好消息向全家公布了,而我本来就不想要房 子的,再一听是河东区,兴趣顿时就没了一半。”咱们看的房子太多了,多烦啊,再说又是河东区,到时再说吧。”我无精打采地回答着。

可就在几天后的一个晚上,我妈妈又带回来了一条利好消息,说是他们那个同事今天已经把房子买了,就是前几天提起的那个小区,还说那房子的地点还算可以,离我的单位比较近,价格也比较便宜,他是刚开盘的时候买的,每平米才3800元,中小户型比较多,而且买房的人很多,去晚了可能就没了……

“没了就没了,我正不想要呢,最好别买,我还能再多清静几天。”我自言自语着。这时,我妈妈越说越兴奋,当即决定,我们全家第二天就要集体去看房,没办法,拗不过他们,我就耐着性子陪父母去看了那个楼盘,而且打定主意要挑肥拣瘦。虽然这儿的房型不少,但是我就一会儿说交通不方便啊,一会儿又说地点不够理想啊,最主要的是父母看中的那套90平方米的偏单,已经只剩下3套了,这就更成为我打消他们买房积极性的理由了,我就更借此机会挑这所房子的毛病,什么朝向不正啊,楼层太高啊,也没有选择的余地等等问题,只要是我能想到的理由,我就都搬出来做为借口。

父母看我有诸多不满,也就没说什么,我以为这次的搅局又是比较成功的,打消了父母要买房的念头。可谁知,转天晚上,我正在网上仔细地看着网络小说,这时,我爸爸很突然而且态度很坚决地告诉我,那套房子他们已经买了。“买了!”我愣了足足有30秒钟,根本不相信我的耳朵所听到的。“您和我开玩笑了吧?”我半信半疑地问他,可他的回答还是那样的坚决.没有半点开玩笑的意思。说实在的,我当时的惊讶不亚于让我明天就结婚,我一时很难接受这个事实,可是父母说他们很满意那套房子,他们觉得通过这段日子与河西区和南开区的房子相比较,不论是从地理位置、周边环境还是房子的价格,这套房子都是比较划算的,每平米才3000元,总房款也不过27万元,更重要的是他们觉得我是在故意推托,不愿意要房子,所以不如不和我商量,直接买下那套房子。

所以他们转天早上又去了一次售楼中心,售楼小姐说,我父母看中的这个房型已经是所剩的房子里面积最小的了。而且只有3套,如果再等的话很可能就被别人买走了。父母听她这么一说,当即决定买下这套房子,而且还觉得很幸运。

就这样,父母首付了12万元房款将这所房子买下了.其余的用贷款来支付,每月还贷的任务也就自然落在我的身上。虽然能暂时过上清净日子了,可代价也真不小啊。唉,没办法,聪明反被聪明误啊,就这样我就糊里糊涂地有了一套房。

我有一所大房子篇7

老王的两次卖房经历,在我们采编部引起很大震动,大家七嘴八舌,一致捣鼓我去采访一下老大的卖房经历,问问他是怎么想的?难道现在真的到卖房的时候了吗?

于是,就有了这么一幕。我忐忑地走进我们老大的办公室,准备向他套套底,结果我们老大很爽快地就和我们分享了他的故事,而且还附带讲述了他好几个朋友关于买房子的经历。

一直以来,老王都固执地认为房子就是个居住消费品,这让他错失了不少投资良机。

跟现在的小编一样,老王是标准的北漂一族。大学毕业后,怀揣一个梦想,留在了北京。每月拿着固定的工资,每天挤着公交地铁,为生活四处奔波。就像《北京爱情故事》的石小猛,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也会无数次地看着北京的天空,梦想着要在北京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住房。

2002年,老王手头攒了点钱,开始动了在北京买房的心思。那时随便按揭,想买几套可以买几套,而且大多数的房子还在几千元/平米徘徊。老王跟着他的朋友开始了看房之旅。由于钱不多,老王只能在当时还属边缘地带的四环周围转悠,他们来到了海淀世纪城。“当我看到房子密密麻麻,周围什么配套设施都还没有,我就打了退堂鼓。”11年后,老王回忆说,“我实在没想到,所谓的学区房,能涨得这么猛”。后来的结果是,他朋友当时以不到7000元一平米买的房,现在都涨到7万元一平米了,而且是又窄又挤又旧,还得坐电梯的高层塔楼公寓。

随后,老王随公司来到上海。公司就在浦东陆家嘴金融区。为了上班方便,很多同事都在浦东买房。当时陆家嘴花园二区的房子也就6000到7000元一平米,跟北京差不多。左看右看,老王觉得上海的房子比北京盖得好多了,于是也跟着买了第5大道的花园洋房,面积200多平米,总共花了130多万元。三四个月后,这套房子就蹭的上涨到近200万元。

“我当时惊呆了!”老王向记者比划着说,“房价的上涨远远超出我的想象,我一点心理准备也没有,因为我根本就没有房产投资这根弦,脑子里对房子的所有想法都是围绕着住的。”抱着这个想法的老王很快发现,在陆家嘴地区同样地段,价值300万元以上的房子,红木家具,高档装修,楼下还带个露天游泳池,住得非常舒服,而且也不用交物业费,每月只需要租金5000元,一年下来也就6万元,租售比才2%。于是,初尝房产投资甜头的老王,决定卖掉房子租房住。

自认为很聪明的老王在心里算计着,“这套房赚的钱都够我租10年的房了,而且租房不用一次支付,余钱还可以做点投资!”于是,老王动了卖房的念头,回去便和他老婆商量。结果,他们以198万元卖了那套房,在上海当了五年的享受型租房客。然而,卖掉的那套房现在的市价早已超过900万元。“在房产投资方面,我是彻底的失败者。”老王不禁自嘲道,“我的确看不懂中国的房价,所以错过了北京,也错过了上海。”

过往15年来,的确是做什么投资都不如炒房子。身处房价疯涨的时代,转战最热的京沪两地,在老王的身边,有一批人通过炒房赚到了大钱。他记得那个时候,有个上海的同事一口气贷款在世纪公园周围买了十几套房,很快就赚了几千万。后来这个同事连投行的工作都辞了,专门去炒房了。还有一个从华尔街回来的同事,手上拿张地图,开着车带老王逛浦东的楼盘,在地图上向老王比划着,“将来这是美国曼哈顿的哪儿哪儿”,照着地图刷卡买房。那气势,让打工一族的老王自惭形秽,在上海五年,再没敢去看房。据说,那一拨华尔街回来的老王同事,在上海买房赚了几个亿。

“即便这样,我还是没有觉得房产有多么了不起。”老王表示,“当时没有投资的眼光,只是凭着居住消费的理念,我发现租比买更好。若有投资眼光的话,应该也赚了。”

2007年,在上海呆了5年的老王返回北京。之后就到了2008年,金融危机来了,老王预期许久的房价下跌开始出现。老王估摸着,投股市的话,可能会比投房产更好。在他的鼓动下,一位朋友把北京的房子卖掉,开始去抄股市的底。没曾想,4万亿刺激政策出来,北京的房价又涨了一倍多,股市却几乎腰斩。“我开始投资,却选错了方向。”老王苦笑道,“我就是看不到房子的投资价值,这是个固执的错误”。

2013年,准备一错到底的老王以行动来实践自己的理念,再次卖出北京的房子。“房产就算是投资品,我也认为它已经没有太大的投资价值。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房价不见得马上跌,但三四线城市的房价已经开始下跌。房价持续大涨的时代肯定已经结束,而租金回报率是很低的,换句话说,租房是很划算的。在这样的逻辑下,我再一次卖出房子。” 老王重申他的看法。

这一次,老王是否还会错呢?

我们不得而知。不过,在小编看来,固执的老王,有三个理由支撑着他的决定:一是从消费的角度看,在高房价低租金的背景下,他认为租房比买房划算,而且享受到的东西更多,负担更轻;二是从投资的角度看,他认为房价已经进入下跌通道,而租金回报率将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房产包括商铺,没有多少投资价值;三是从机会比较的角度看,他认为房产投资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相对而言,其它资产有更高的投资价值。

正如老王所说:“我只是坚持相信,万物皆有周期,树木不会长到天上,任何东西都不可能朝同一个方向永远发展下去。无论多么中国特色,已经长周期上涨15年的中国房价,应该也不能例外。”正是因为对房价的上涨打了问号,正是因为看到了其它更好的投资机会,老王再一次选择了把房子卖掉。

亲们,现在到卖房的时候了吗?

算一笔账,房价不涨就等于赔钱

现在把房卖了是不是划算?我们不如来算一笔账。假设你有一套价值900万元的住房,你打算出租,每月租金大概在18000元左右(市场价),一年是21.6万元,租金回报率在2.4%左右。

若是你打算卖掉它,同样是这900万元,不考虑其他任何投资,就直接存银行5年期,年利率为4.75%,一年的收益为42.75万元。若是打算投信托,按年收益率8%算的话,一年的收益为72万元。单是这种投资收益,就可以人你租好些年房。

当然,这有个前提,就是房价没有上涨。若是房价上涨,比如上涨幅度有10%,那么持有房产的年收益可达10%+2%=12%,这时卖房就不一定划算了。

但事实是,现在房价进入滞涨期,能不能继续上涨,还得打个问号。专家认为,各城市房价的涨跌出现了“分化”,一线城市的房价还在保持上涨,虽然上涨的幅度渐小,二三线城市的房价不容易上涨,四五线城市的房价有可能下跌。

所以,若是你所在的城市,房价不涨的话,继续持有房产就等于赔钱,卖房的钱做其他投资,收益远比持有房产划算哦。

一套900万元的住房

1.每月租金18000元左右,一年的收益是21.6万元租金回报率=21.6/900=2.4%

2.直接存银行5年期,年利率为4.75%,一年的收益为42.75万元。

3.投资信托,按年收益率8%算的话,一年的收益为72万元。

我有一所大房子篇8

近日上海媒体爆出了一则新闻:一位名叫李欣的年轻人刚刚大学毕业一年多,目前在知名跨国企业通用电气上海公司工作。尽管踏上工作岗位才刚刚一年多,但他已经想要给自己买房了。然而面对高企的房价,根本没有什么积蓄的他连首付也拿不出,于是就把自己想要买房的包袱理所当然地一把扔给了父亲李有毅。

无奈老父亲也拿不出那么多钱给孩子买房,于是今年4月28日,李有毅提笔给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写了一封信,反映在沪工作的年轻大学毕业生所面临的住房难题。出乎李有毅意料,今年5月,他就收到了市相关部门的书面回复。

事后接受媒体采访时,李有毅说道:“写出信之后,本想韩市长工作那么忙又赶上上海举办世博会,可能会没有时间过问。但我没有想到的是,韩市长收到信后,对这一问题如此重视,要求市办和住房保障局处理回复,5月10日和5月28日我就分别收到了这两个部门的复函……住房保障局在回信中表示,会认真研究我提供的调查资料,并留作参考,在制订相关政策时予以考虑。”儿子李欣也激动地说道:“虽然我们现在买不起房,但上海市政府对于我们这些人的重视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总有一天我们会有一套买得起的房子。”

买房不是奋斗的前提

这则新闻非常值得玩味,某种角度看,上海市政府高度重视以李有毅父子为代表的相当数量的一部分群体的需求,努力解决上海年轻人才住房问题的态度是值得我们肯定的。今年以来,越来越密集的住房保障政策的出台和各类保障性住房的加速建设也让许多买不起房的中低收入老百姓感到十分欣慰。但换个角度看,李有毅父子的这一典型案例却也暴露出了高房价背景下许多国人尤其是年轻人的思维误区和价值误判。李欣走出校园踏上社会才一年多,也就是说他开始获得稳定的工资性收入才一年多,几乎没有什么积蓄可言,可凭什么这样一个事业刚刚起步,还处于人生漫长奋斗道路起跑线的年轻人就一定要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产呢?

从理论上说,房屋连同下面的土地是资产,还不是一般的资产,而是非常稀缺、不可替换,而且能够长期保值增值的贵重资产,是老百姓投资理财的两大支柱之一(另一个是证券)。这样一种稀缺性的贵重资产,是个人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才有资格换取的一种财富地位的象征,并非什么人都理所当然应该获得的。

知名地产评论员蔡为民对记者表示:“通俗地说,买房不是奋斗的前提,而是奋斗的结果。不是只有让爸妈给自己买好了房子你才能安心去打拼事业,而是只有你年轻的时候努力打拼事业,积累财富到一定程度后才有条件和资格去换取一套属于自己的商品房――在此以前,你可以通过与父母同住(本地工作)或者租房(异地工作)的方式来解决自己的居住问题嘛。但你不应该把这个包袱直接扔给父母,更不应该叫政府为你的梦想埋单。”

蔡为民指出,李欣所说的“虽然我们现在买不起房,但上海市政府对于我们这些人的重视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总有一天我们会有一套买得起的房子”。这话显然是偷换了概念。政府的责任是让所有老百姓都有房子住,但并不能保证所有的老百姓都拥有一套商品房。“你如果因为租不起房而不得不露宿街头,那是政府的不是,政府理应重视并给你提供租金低廉你能承受得起的保障房。但如果你想要按照自己的心意购买一套市中心三房两厅豪华装修的商品房而又买不起的话,对不起,这不是政府的责任,你要想买就靠自己努力赚钱去买。否则的话,不就等于又回到了过去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时代了吗”?

“成家”不必非得买房子

当然,有人可能会拿出“中国国情特殊论”来为“大学毕业买房论”打圆场――中国自古就有成家立业一说。而成家就是要有一套房子,有了房子,才能成家,才能安心去打拼事业,而如果连一套房子都没有的话,恐怕连老婆都讨不到。

不可否认,在高得离谱的房价和拜金主义思潮的双重冲击下,现在许多中国人都把买房和结婚画上了等号,似乎没有房子就别想结婚了。甚至因此而出现了乖谬的“丈母娘推高房价”和未婚女青年推高房价”这样的奇谈怪论。

然而“成家”的这个“家”并不是冷冰冰的钢筋水泥堆砌的房子,而是男女双方真挚的爱和神圣的约定。纵然婚姻不能建立在空中楼阁上,但为什么不能建立在租住的房子里呢?夫妻双方结婚时还没有经济实力买一套属于自己的商品房,那就先租房,两人一起奋斗,等到攒够了钱再去买房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婚房热”客观上推高房价

当然,还有人会把矛头指向目前畸高的国内房价本身――欧美日本的年轻人或许奋斗10年就可以买房,但中国的房价收入比却远远超过了10倍。更何况房价上涨的速度远远超过老百姓攒钱的速度,以现在上海年轻人几千元的工资和动辄几百万元的房价相比,就算夫妻一起奋斗拼命攒钱,恐怕永远都只能望“房”兴叹。

不可否认,眼下除了极少数房地产既得利益者,几乎没有谁会认为当前的房价是正常合理没有泡沫的,但从经济学上说,只要是泡沫,总有一天会破的,有谁相信房价会永远这样疯涨下去呢?退一万步说,就算房价一直非理性上涨,难道你就不能一辈子租房生活吗?谁说租房生活就不会幸福呢?

换个角度看,许多巾国人盲目求大求全,追求婚房一步到位的心删也是推商房价的一个重要因素。

回归理性买房观

今年“两会”上,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也曾尤奈地表示:“(改革开放以来)实际上中国老百姓的住房条件比过去改善得多了。老是蜕老百姓的住房痫苦,现在造成什么印象呢?就是老百姓感觉必须人人都有房。”黄孟复认为,“人人有住房”的观念是很可怕的,正确的观念应该是“人人有房住”。政府应该符力解决的不是打压商品房价格,而是加快公共租赁房的建设,使大学毕业牛能够租到一个便宜的房子,体面尊严地生活。

“什么是有尊严的生活?给他一个适度的房子,而不是一买就要求90平方米或100平方米。40几平方米就没尊严了?我觉得40几平方米就挺有尊严的。”这话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但仔细想想确实在理。

如果觉得租房没有安全感而不愿意租房结婚的话。那买房也不是不可以。买不起100平方米的大房子,那为什么不能买40平方米的小房子呢?买不起市中心的房子,那为什么不能买郊区的房子呢?艾不起大城市的房子,那为什么一定要蜗居在大城市呢?为什么不能去二线城市发展呢?就像《新周刊》给出的标题:给我生活。地方随便。

由此可见,不管是现在畸高的房价还是将来可能理性回归的房价,都不能支持大学毕业一两年就要买房的论调――北京两万元一平方米的房子买不起。打个对折,难道一万元一平方米的房子大学毕业生就买得起了吗?

上一篇:小学教师自我评价范文 下一篇:对联集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