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梦想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18 19:22:48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范文第1篇

1.品味本文运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2.体会本文感情真挚、结构严谨、文辞优美、气势恢弘的写作特点,学写演说辞。

3.理解马丁·路德·金在文中所表述的和平斗争主张。

4.感受作者争取种族平等的热切情怀和伟大的献身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品味本文运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2.体会本文感情真挚、结构严谨、文辞优美、气势恢弘的写作特点,学写演说辞。

课前准备

教学之前,引导学生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作者及美国黑人的历史和现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学生简介作者及美国黑人的历史和现状。

2.教师课堂播放课件《马丁·路德·金》和《我有一个梦想》的音频片断。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怎样划分本文的演讲思路?

讨论后明确:整个演讲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6)段,指出此次游行的要求及要求的合理性。第二部分(7-16)段,陈述为实现其要求所使用的斗争策略。第三部分(17-32)段,表达作者心中执著追求的理想以及为了实现理想所具有的决心与信念。第一部分是这次游行活动的原因,也是演讲的基础;第二部分是这次活动的策略与目标,也是演讲的发展;第三部分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也是演讲的高潮与结局。

2.《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特征是什么?

讨论后明确:为了追求理想,可以付出千百次的努力。信念不移,决心不改的执著精神,构成了演讲词《我有一下梦想》的灵魂。充沛的情感是这篇演讲词的主线。演讲者从“结束种族奴役的漫漫长夜”的期待开始,到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是“自己所在国土上的流放者”的失望,到兑现诺言的义正辞严,到“我梦想着”的灿烂前景;把梦幻、新曲、圣歌综合起来,寄托了演讲者悲愤与热切的情感。这种情感又在与听众的心理中回荡,明确的斗争原则,切身利益的呈现,美好未来的展望,都使听众的情绪受到感染并得以升华。

三、具体研习

1.演说辞开篇阐明了“签署解放黑奴宣言”的巨大意义,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解放黑奴宣言》在美国历史上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也可以说这是保障黑奴权利的一部法典。作者高度评价了宣言的巨大意义,说它“犹如灯塔的光芒,给千百万在那摧残生命的不义之火中受煎熬的黑奴带来了希望。”这样,作者首先为黑奴争取民权自由运动建立了一个强有力的法律基础,说明美国自颁布宣言以来,黑奴就应该而且必须享有平等的权利。这就将美国政府置于一个极为不利的境地,也为以后的斗争扫清了舆论上的障碍。

从内容上看,在阐明宣言的意义后,作者笔锋陡转,向人们揭露了一百年后美国让人失望的现实,“黑人仍生活在富裕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仍萎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黑人的这种悲惨的处境与首段中宣言的光辉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对比之下,文章自然会产生非常强烈的讽刺效果,增强了对敌的战斗力和内容的感染力。

2.由演讲辞第二部分能看出马丁•路德•金的斗争策略吗?

明确:能。第二部分分为三层:第一层(第7段至第8段),提出斗争原则和对白人的态度。斗争的原则是不使用暴力。这和马丁•路德•金的一贯主张是一致的。对白人的态度,不应该全不信任,因为普通白人的命运与黑人的自由是休戚相关的。第二层(第9段到第14段),指出斗争的目标:黑人获得自由,争得正义的权利。这一层使用了排比句式,使文章的激情如飞瀑直泻,表达了黑人争民权,争平等,争自由的强烈愿望。第三层(第15段至第16段),指出坚定的信念。斗争是长期的,不是这一次游行就能解决的,黑人的境遇也许暂时还不会得到根本的改变,但只要我们怀着不变的信念和热忱,坚持下去,正义的愿望终会实现。

总而言之,马丁•路德•金的斗争策略包括五个维度:原则——不使用暴力,因为暴力易造成更大的情感伤害;态度――团结大多数白人,由此能获得更多的认同和支持;目标――黑人必须获得自由,达到的目的绝不含糊;信念――长期斗争才能成功,胜利总会实现;激情――蕴含着理性的导向,因为斗争仅仅有激情没有理智往往失败。

3.本文是怎样运用排比句演讲的?运用这样的排比句演讲有什么效果?

明确:第2段:“一百年后的今天……一百年后的今天……一百年后的今天……”表达的是一百年来黑人的悲惨境遇。采用排比句式,多侧面、多角度地强化了黑人境遇的悲惨,地位之低下,生活之贫困,给听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第5段:“现在是从……现在是把……现在是为……”,作者要表达的是:现在是美国政府“兑现诺言”的最佳时刻。使用排比句式,则把这次示威游行的目的神圣化,是从“荒凉”走向“阳光普照”;是把“流沙”改为“坚石”,增加了这次游行的正义的分量。第27段连用五个“一起”在分句之间排比,表达了黑人团结协作,将民权运动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信念。通过排比句的使用,则使这个信念坚定、执著、充满了义无反顾与视死如归的悲壮,唤起了所有读者与听众的共鸣。排比语句的使用,能使作者表达的内容更加丰富,思想更加深刻,语气更加强烈,感情更加充沛。能产生排山倒海的气势和一泻千里的激情,进而增强演讲的表达效果。

四、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

1.本文是一篇演说辞,作者面对着集会群众充满了热情,但激昂的情绪并没有使其结构有丝毫的紊乱。文章紧紧围绕着争取黑人民权这一中心,先谈美国让人激动的历史,然后揭露百年后让人失望的现实,由现实中政府兑现诺言的紧迫性自然而然地引出自己的梦想。全文线索清晰,丝丝入扣,整体性强。其冷静深入地分析,稳健严谨的结构,使得文章周密老到,无懈可击。

2.文章在语言表述上极富特色。马丁·路德·金有着“黑人之音”的美誉。他的这篇演说文字生动流畅,语调热情,具有极强的鼓动性和感染力。尤其是演说中各种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更显示出作者超凡的语言驾驭能力。作者把美国应该履行的义务比喻成“空头支票”,支票上盖着“资金不足”的戳子后被退了回来,这形象地揭露了政府的虚伪与可鄙。“我梦想有一天”五个连续的排比段落使得这篇演讲充满了真挚热烈的感彩,气韵流转,一气呵成。这扎根于美国现实中的梦想是那么亲切而令人神往,它淋漓尽致地表达了黑人群众渴望自由平等的心声,也增强了人们为民权而斗争的力量。

五、小结

这篇演说辞蕴含了作者的奔涌的激情,它以磅礴的笔势揭露了美国的现实,展示了黑人的痛苦的生活处境,赞颂了黑人群众的高昂的战斗精神和争取民权的决心,满怀憧憬地表达了要求人人平等,渴望民权自由的强烈愿望。

六、扩展阅读

人类历史上最珍贵的一刻

[美]理查德·尼克松

因为你们的成就,使天空也变成了人类世界的一部分。而且当你们从宁静海对我们说话时,我们感到要加倍努力,使地球上也获得和平和宁静。

在这个人类历史上最珍贵的一刻,全世界的人都已融合为一体,他们对你们的成就感到骄傲,他们也与我们共同祈祷,祈望你们安返地球。

欣赏提示:

1969年6月19日,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点火升入太空,5天后,即6月21日,乘坐该飞船的两位美国宇航员首次在月球上登陆,开辟了人类历史性旅程的新纪元。尼克松的这篇演讲,就是当宇航员登上月球之际,通过电视向他们发表的。

也许可以这么说,这是当今世界的政治领袖们发表的最有特点的演讲之一了。说它最有特点,并不仅仅是因为它简短,只有几分钟,只有几句话;也不仅仅是因为它是一位地球人向登上月球的另两位地球人发表的首次讲话,虽然这样的机会确实很难得很珍贵。我们说这篇演讲很有特点,主要是因为尼克松抓住人类历史上一个值得纪念的珍贵时刻,把对这位宇航员的讲话,扩大到以全体地球居民为对象。你看他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篇幅中,谈“天”说“地”,从月球上的“宁静海”,谈到地球上的“和平和宁静”,使听众不由自由地产生某种联想,不仅借机炫耀了美国的科技实力,而且宣扬了美国的对外政策。

鉴赏训练: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范文第2篇

关于《我有一个梦想》,我看了不少公开课的教案,大体都把教学目标定位在以下几点:整体感知全文,把握情感脉络;体会演讲词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感受马丁・路德・金为民请命的战斗精神和反对“以暴易暴”的远见卓识。

这样的教案,基本上重复课文。固然,表面上教师也提出了问题,但所提出的问题,基本上是不能称其为问题的伪问题。例如,“我有一个梦想”中的“我”指的是谁?回答:不仅指马丁・路德・金个人,还包括千千万万黑人同胞。这完全是废话。从一开始演说,作者就说的不是个人,而是全体美国黑人。又如,哪些段落是作者的梦想?这也不是问题,因为文章中有直接的、反复的表白。教师提示:18~26自然段,六个“梦想”。再如,哪些段落是他产生这个梦想的原因?回答:1~7自然段。接着提问:他以怎样的方式来实现这个梦想?回答:8~17自然段,非暴力斗争方式。很显然,这样的对话其实是变相的段落大意。从某种程度上说,比之段落大意还不如。因为教师已经把段落大意归纳出来了,学生除了迎合教师的结论以外,根本没有主动提出问题的空间,只能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最后,教师据之总结出本文特点:思路新颖、清晰,结尾引人深思、令人振奋,印象深刻。很明显,所谓的特点,根本就算不上特点。如果仅仅是这样,这个演讲就不可能上升为美国一百年中划时代的经典。

然而,这样从一望而知到一望而知,满足于在文本表面滑行的教案却成为公开课的样板,可见指导思想混乱和教学低效具有普遍性。

问题在于教师的一系列问题和答案,都是明摆在文章中的,对于高二学生来说,并不是问题,因而,对话就不能不是伪对话。问题要成为真问题,起码是对学生初始感知有所触动,有所冲击,本以为一望而知,实际上可能一无所知。仅仅从文本表层去做形式逻辑的段落划分,不提出突破表层感觉的真问题,是不可能把握情感脉络的。文本是天衣无缝、水融的,而情感脉络则是潜在、隐性的。提出问题就是要突破有机的表层,进入深层。问题在哪里?其实就在文本内在的矛盾中。

文本开门见山提出,一百年前颁布《解放黑奴宣言》,强调黑人与白人平等自由,于法有据,理所当然,落实应该天经地义。关键词是一百年前。第二段把“一百年后”强调了四次。黑人仍然在“种族隔离的镣铐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备受压榨。一百年前的理想和一百年后的现实,形成了“骇人听闻”的矛盾。

问题要真实和深邃,就要揭示出内在的、潜在的矛盾。情感脉络隐藏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理想的合法性和现实的不合法性,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对于合法性,用了感情非常强烈的定语:“伟大的美国人”“灯塔的光芒”“欢乐的黎明”。对于不合法性,也用了情感非常强烈的形容语:“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的枷锁”“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流亡”“骇人听闻”。对比的强烈,表现了情感的强烈。要把握情感脉络,就得从这里开始。

这是情感脉络的“脉头”。对比的强烈性贯穿于文本后面几段:从“共和国的缔造者”“以气壮山河的词句向每一个美国人许下了许诺”,到“空头支票”;一百年之久,二十五万人之众,兑现支票之微,都为了反复强化情感。有些教案,感觉到了文本“排山倒海的语言气势对听众的震撼力”,甚至还涉及了“作为演讲词理论性与艺术性、鼓动性与形象性有机结合”,可惜的是,几乎没有一个把演讲词的特点落到实处。原因是,几乎毫无例外地把演讲和散文混为一谈,一味“揣摩朗读贯穿教学始终”。

殊不知朗读(包括朗诵)和演讲有根本区别。第一,演讲者和听众处在同一现场,有着交流的现场性、直接性。因而,情思必须聚焦,起码要抓住绝大多数听众,即使有百分之十的听众精神不集中,也可能影响到其周围的百分之十,导致现场情绪涣散。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必须现场见机调整,事后不管多高明的修改,脱离了现场也于事无补。第二,演讲者和听众是双向互动的,而朗读(和朗诵)其作者和听众在不同现场,是非现场性的,文章是单向传输的。演讲的成功并不完全取决于演讲者,而且取决于听众,氛围是双向共同创造的(下文详述)。特别值得提出的是,马丁・路德・金所面临的现场,有二十五万人之多。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命运,带着不同的喜怒哀乐前来,演讲在一开头就必须把这些不同的情感统一起来,让他们暂时忘记个人各自不同的一切,在一个焦点上凝聚起来。不明乎此,一味依赖朗读,其实是盲人骑瞎马。

明确了这一点,才能真正理解马丁・路德・金为什么开宗明义,抬出“一个伟大的美国人”,对于二十五万人来说,不言而喻是林肯,游行的出发点,乃是林肯纪念堂,点出了这些,就是突出了现场感。显然,他可能还觉得不够感性,接着特别点出了“今天我们就是在他的雕像前集会”。现场感的形象化强化了现场氛围。一些老师感到了演讲的“鼓动性”,却不知鼓动性离不开现场感。美国卡内基演讲术认为,演讲一定要准备,但不能事前完全准备好。事前准备好的,就不是现场的。念讲稿肯定失败,就是因为稿子挡住了眼睛,而眼睛是灵魂的窗子,是现场交流的重要通道,把唯一的窗子关上,一些随大流而来的消极分子肯定就会注意力涣散,控制不住消极听众的注意力,会造成会场的骚动。把听众的注意力集中到演讲的思想焦点上来还不够,更重要的是集中到所有人有目共睹的感觉上来(林肯塑像)。有了这种共同的感觉,思想才可能凝聚起来,构成热烈的甚至狂热的氛围,产生鼓动性的效果。许多教案都强调要把握演说的情感脉络,却忽略了情感的特点就是“动”,所谓情动于中,所谓感动、激动、动心、动情、触动,关键都在于动,动就是变动,就是情感从一种状态转换到另一种状态。鼓动性也是动,煽动性更是动,指的是情感从低到高,达到顶点,即高潮。

鼓动性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正面的,如上所述,开头对林肯的赞扬;二是负面的,也就是接着而来的“空头支票”,这是很尖锐的,用了相当口语化的、很粗率的词汇(bad check),在美国开空头支票就是没有诚信,但是,他指出这张神圣的支票是林肯开的,而百年来美国政府使之变为“空头”。从这个暗喻再引申出第二个暗喻“资金不足”,把百年来的美国政府暗喻为破产的银行,这相当不客气,在美国是相当严峻的指斥。这就叫作鼓动性甚至煽动性,但是,语言上用了相当文雅的书面语词语(insufficient funds),在修辞上把委婉和尖锐结合起来,就把鼓动性、煽动性适当节制。接着,顺理成章地引出正面的暗喻“不相信正义的银行已经破产”。又把现行政府和百年政府做了区分,你的银行是“正义的”,而且有着“巨大的机会之库”,应该是不会破产的。本来开头已经说过,诺言不可信,那是过去,而现在说,我们还是相信你们,支票会兑现的。接下去,情绪化的语言转化为第一个结论。这个结论可谓大笔浓墨,用了几个复合的句组,从正面说,提醒美国现在是“非常急迫的时候”,从反面说,不能冷静下来,搞渐进主义的等待。然后用三个相当华丽的比喻,甚至动用上帝的名义来形容这个紧迫性。不但如此,而且带着警告性的严厉,漠视迫切性和“低估黑人的决心”的后果,“对美国来说,将是致命伤”。

1963年并不意味着斗争的结束,而是开始。有人希望,黑人只要撒撒气就会满足;如果国家安之若素,毫无反应,这些人必会大失所望。黑人得不到公民的基本权利,美国就不可能有安宁或平静,正义的、光明的一天不到来,叛乱的旋风就将继续动摇这个国家的基础。

把“叛乱”这样的字眼拿出来,那就意味着暴力,就意味着动摇美国根基。这样思想和情感的脉络就达到了第一个高潮。

许多教案都强调了这篇演讲的非暴力思想的伟大,但是,恰恰没有看到,马丁・路德・金的非暴力不是绝对的,而是在一定条件下可能转化为暴力。看不到这一点,就不可能理解马丁・路德・金非暴力的深刻。事实上,马丁・路德・金在策略上有精致的考虑。这次大游行,乃是对两个月前肯尼迪当局提出的“自由民权法案”进行群众性的支持,事前他和其他黑人领袖决策:演说要尽可能保持平和,也就是克制(to keep their speeches calm),避免挑动“公民不服从”(civil disobedience)或者“公民抗命”情绪,故在语言上回避了他在1960对美国有色人种进步协会(NAACP)以“黑人和美国人的梦”为题的演说中的一些尖锐语言,如“显而易见,白人优越主义分子践踏了这个梦,而我们的联邦政府以其冷漠和虚伪表现出对这个梦惊惶失措,从而背叛了这项正义的事业”[1]。尽管如此,联邦调查局(FBI)还是把他当作“美国最主要的敌人”[2]。另一方面,在当时的黑人中,具有相当明显的暴力倾向。就在他这篇演说发表引起轰动之后,激进的黑人领袖(Malcolm X)还谴责他的演说“太妥协了”,“光是听到压迫者和愤怒的革命者光着脚在睡莲叶子垫上,念着福音,弹着吉他,唱着‘我有一个梦想’”。[3]正是因为这样,马丁・路德・金特别提醒,在斗争过程中,不能容许“抗议蜕变为暴力行动”,不能“为了满足对自由的渴望而抱着敌对和仇恨之杯痛饮”。还原到历史语境中去,就不难看出马丁・路德・金的智慧:在极端的暴力反抗和极端的反动压制思潮中间,找到最佳平衡策略。这种平衡的睿智就在于不能以全部白人为敌,而是把广大白人争取到自己这方面来:

不能因此而不信任所有的白人。因为我们的许多白人兄弟已经认识到,他们的命运与我们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他们今天参加游行集会就是明证。他们的自由与我们的自由是息息相关的。我们不能单独行动。

但是,这种策略仅仅是政治性质的,马丁・路德・金不满足于此,将之提升到精神的崇高上去:“必须永远举止得体,纪律严明”,应该“升华到以精神力量对付物质力量的崇高境界中去”。

严格从文本分析,和情感的第一个高潮相比,这里出现了一个转折,不再是激情的强烈鼓动,而是相对冷静,相对理性。应该说,这是情感脉络的一个变化,一个起伏。

在情感的脉头,他向林肯致敬,但没有采取林肯在葛底斯堡著名演说的风格。林肯的风格是那样简洁、朴实,通篇平静陈述,连最重要的结论,虽然用了排比,却不是词采华瞻的句子的排比,而是没有并列形容词的介词结构(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可以说精练到不能再精练的程度,亏得孙中山将之传神地翻译成并列的句子“民有、民治、民享”。林肯之所以能够这样宁静,是因为现场不同。南北战争胜券在握,林肯的演说发表在为双方战死者安葬的典礼上,聆听者怀着哀悼的深思。马丁・路德・金面对的则是群情愤激的人群。诺言一百年来未曾兑现,拒绝冷静下来,不能忍受渐进主义的等待。故他在理性的转折以后,仍然采用了激情和华彩的语句鼓动。这种鼓动,很快变成了抒情:而抒情的逻辑只能是极端的,情感的分量是在排比句中叠加的,实际上让抒情变成了煽动:“只要密西西比仍然有一个黑人不能参加选举,只要纽约有一个黑人认为他投票无济于事,我们就绝不会满足。不!我们现在并不满足,我们将来也不满足。”他还特别点明南方黑人聚居的密西西比、亚拉巴马、南卡罗来纳、佐治亚、路易斯安那,北方城市中的贫民区,但不管那里黑人的遭遇多么悲惨,也不能陷入绝望。说到这里,他回到六年前他的《黑人和美国人的梦》中去:“我仍然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深深扎根于美国的梦想之中。”这时候,一个黑人歌手Mahalia Jackson大喊一声:“把我们的梦想告诉他们。”(Tell them about the dream, Martin!)[4]

在这个歌手的激发下,马丁・路德・金离开了他事前准备好的讲稿,即兴发挥起来,所用的完全是抒情语言,而且是个人化的:

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在一个不是以他们的肤色,而是以他们的品格优劣来评价他们的国度里生活。

我今天有一个梦想。

我梦想有一天,亚拉巴马州能够有所转变,尽管该州州长现在仍然满口异议,反对联邦法令,但有朝一日,那里的黑人男孩和女孩将能与白人男孩和女孩情同骨肉,携手并进。

我今天有一个梦想。

我梦想有一天,幽谷上升,高山下降,坎坷曲折之路成坦途,圣光披露,满照人间。

这就是我们的希望。我怀着这种信念回到南方。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从绝望之岭劈出一块希望之石。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把这个国家刺耳的争吵声,改变成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曲。

“我有一个梦想”,不但变成了当场整个演说中最为激动人心的语言,而且变成了从那以后最著名的格言。在1999年对美国学人公共演讲的民意测验中,成为20世纪最佳演说的决定因素,不是那些华丽的形容词和排比句,而是这样平常的口语,效果如此惊人。真问题应该从这里提出来,为什么?

首先,这不是一句平常的话语,它来自《圣经》。

这是《圣经》的一个典故,出自以赛亚书:“我有一个梦想:幽谷上升,高山下降;坎坷曲折之路成坦途。”(I have a dream that every valley shall be exalted...)由于《圣经》的神圣性,又非常符合他牧师的身份,这句话就带上了传播上帝神圣福音的意味,基督教国家广大群众自然喜闻乐见。

其次,这样的发挥,不是事前准备的,而是现场即兴的;不是单向传达的,而是双向互动中生成、共创的;不是演讲者个人的智慧,而是演讲主体和听众主体智慧的遇合和建构。听众在这里,不是被动的听者,而是主动的参与者和创造者,这种互动生成氛围,恰恰是演讲氛围达到水融共创效果的表现,这是不管什么样的朗读根本不可能达到的境界。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氛围,演讲者和听众打成一片,社会地位、文化背景和命运的差距并没有改变;但是,在现场群众统一的感情交融中,心理距离缩短了,达到浑然一体的程度,不但是演讲者与听众的双向交融,而且是二十几万人之间的交融,实际上是三维交融,情感强度等于乘了三次方,达到某种狂热的程度,此时,演讲者就获得了最大的自由,不管说什么,都会引起全体狂热的反应。马丁・路德・金以惠特曼式的排比,以乐观的狂想,把听众的情绪推向狂热的高潮:

让自由之声响彻每个山冈。

如果美国要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家,这个梦想必须实现!

让自由之声从新罕布什尔州的巍峨峰巅响起来!

让自由之声从纽约州的崇山峻岭响起来!

让自由之声从宾夕法尼亚州阿勒格尼山的顶峰响起来!

让自由之声从科罗拉多州冰雪覆盖的落基山响起来!

让自由之声从加利福尼亚州蜿蜒的群峰响起来!

不仅如此,还要让自由之声从佐治亚州的石岭响起来!

让自由之声从田纳西州的t望山响起来!

让自由之声从密西西比的每一座丘陵响起来!

让自由之声从每一片山坡响起来!

当我们让自由之声响起,让自由之声从每一个大小村庄、每一个州和每一个城市响起来时,我们将能够加速这一天的到来,那时,上帝的所有儿女,黑人和白人,犹太教徒和非犹太教徒,耶稣教徒和天主教徒,都将手携手,合唱一首古老的黑人灵歌:“终于自由啦!终于自由啦!感谢全能的上帝,我们终于自由啦!”

如果以林肯葛底斯堡演说来衡量,或者用一般散文准则来评判,这样宣泄式的排比,可能成为空洞的滥情,有挥霍语言之嫌,但是现场感,心心相印的氛围,演讲者和听众,听众与听众,三方互相鼓舞,使每个人都成为情绪的俘虏,汇入心理完全没有距离、情感完全没有区别的海洋。这就构了情感脉络的最高潮。

许多教案之所以失败,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不懂散文与演说、朗读与演讲的起码区别,以致造成朗读的泛滥。就是对“情绪脉络”有自发的感觉者,真正到了情绪起伏的关键,由于在理论上缺乏自觉而感而不觉,缺乏理性的分析,自发的朗读,尤其是一些教师的朗读,拿腔拿调的滥情,不能不给人一种虚假的甚至是令人肉麻的感觉。

参考文献

[1]Goldman AS, Schmalstieg FC Jr.. Abraham Lincoln’s Gettysburg illness J Med Biogr. 2007 May;15(2):104-10.,Murphy, Jim(2000). Long Road to Gettysburg.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p.5. Retrieved 2007-12-10.

[2]Nicolay, J. "Lincoln’s Gettysburg Address," Century Magazine 47 (February 1894): 596C608, cited by Johnson, Martin P."Who Stole the Gettysburg Address," Journal of the Abraham Lincoln Association 24(2) (Summer 2003): 1C19.

[3]Fox, Christopher Graham (12 September 2008). "A analysis of Abraham Lincoln’s poetic Gettysburg Address". http://foxthepoet. blogspot.de. Retrieved 21 August 2012.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集体备课;问题;策略研究

G633.3

高中语文集体备课已演变成教学研究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强化教学质量与提升教师职业素质方面体现出诸多优势[1]。但是,目前高中语文集体备课效果并不乐观,随意性与低效性等诸多问题呈显出来,为集体备课实效性的发挥设置屏障。正因如此,实施有效性策略将高中语文集体备课从困局中解救出来是必要的。本文在对相关问题探究基础上,结合人教版教材内容,对提高高中语文集体备课质量的措施进行研究。

一、列举高中语文集体备课中存在的问题

1.集体备课体制缺乏完善性

为了促进集体备课活动良性运转,很多学校在体制上做出规定,例如时间、地点规定等,但是与集体备课效果评价与审核的体制依然缺乏完善性。很对学校将集体备课视为个人备课成效的叠加,例如对个人备课体会采取网络汇总方法,再由一个教师将其整合在一起,构建集体备课教案。

2.合作意识相对低下

合作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工作态度。不同语文教师在教学水平与经验上存在差异性。在升学压力日益加重的情况下,很多参与集体备课活动的语文教师在教学经验分享时有所保留。

3.集体备课环节演化成为数不多教师的讲堂

很多W校的语文集体备课活动中,很多教师扮演着旁听者角色,教研组长因为资质深厚的缘故,经常会在集体备课环节中侃侃而谈,却没有集思广益,并且部分教师不愿意把经验分享给他人,此时集体备课活动实效性大大折扣。

二、提高高中语文集体备课效率的对策

1.创建优质型备课机制

集体备课不等于统一备课,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理念、重难点传授、练习测评等环节可以存在统一性,但是在备课方式与教案内容方面应该别出心裁,切忌采用“拿来主义”,把他人教案应用自己教学课堂中。在备课机制明确化的情况下,备课时间、地点、主备人彰显出规范性特色[2]。负责管理教学的校领导应该定期开展考察工作,对参与集体备课教师起到督促作用,并对其备课成果进行客观评价。还要落实备课组长设定工作,使其为备课与教研活动的有效运转发挥带头与组织作用。建设健全考勤体制,对那些故意不参加集体备课活动的语文教师给予一定的处罚,以示警告。

总之,在教改理念推行的教育领域中,为了使语文集体备课实效性发挥出来,优质型备课机制的建设与推行,为教师构建了互动型、共享型教研气氛,调动其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强化他们知识体系,使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体现出丰富性特点,优化教学质量。

2.建设平等型交流平台

平等型沟通平台的建设与应用,规避了教研组长“独角戏”现象的出现,此时参与集体备课活动的教师积极阐述主观见解,将自己置身于主动式备课体系中。

例如,语文教师在对《我有一个梦想》集体备课环节中,教研组长为教师们设置了“在现代化教学理念指引下,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有哪些”这一问题,此时语文教师各抒己见,有教师说:“教学目标可以细分为三种类型,即知识、能力与情感目标”,有教师做出“协助学生了解作者演讲背景,从文章慷慨激昂的语句中体会作者情感,认识到自由、民主始终是人类追求的主题,并培养学生的演讲能力、朗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对文章中心概括等能力。”的补充。平等型交流平台的建设,使语文教师更能准确的把握住文章的重难点,并且有效的应用诵读法、启发式教学法以及小组合作模式等多样化教学方法。此外,在教师教学经验相互分享的进程中,教师也积极寻找与文本相关素材,实施课外拓展教学策略,从而使《我有一个梦想》这篇极富文学魅力与感召力的演讲词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熠熠生辉,对培养高中生健康人格发挥推动作用,这均是集体备课交流平台发挥的实效性。

交流平台的建设与应用,有利于专业化语文教师团队的组建,教师也不断总结集体备课收获,汇总教学体会,在沟通与磨合中强化业务素质,从而使语文课程教学效率有“质”的提升。

3.培养教师编写独特教学方案的习惯

培养语文教师编写独特教案,一方面有利于拓展语文教学范畴,另一方面使语文备课质量有所保障,使新形势下高素质语文教育工作者被有效的培养出来。

例如,在对《劝学》备课时,教师结合学生实况以及自己教学模式,编写目标明确的、开放型的教案。在教案体系中,语文教师可以将教学目标设置如下:协助学生对荀子及其思想核心有一个全面认识,对“劝”、“见”等实词的含义有一个深入的理解,同时积累通假字与文言虚词,还要培养学生对学习的正确价值观念。富有个性化色彩教案的编写,有助于教师将寓教于乐理念融入进教学进程中,打造出活泼生动的课堂环境。此外,在集体备课环节中,教师还应该重视与教案相关的理论框架、基本观点与概念的归纳,使集体备课的功效彰显出来,协助高中生实现“学中乐、乐中学”的目标,为其语文素养的提高注入能量。

三、探究高中语文集体备课的意义

高中语文集体备课活动的开展,实现了资源与智慧共享的目标;有效的弥补了部分教师在专业知识方面存在的缺陷,教学程序与教学方法均得以优化;使课改理念全面落实,此时教师更有动力、能力服务于高中语文教学事业,从而达到提升教学质量,与强化学生语文素质水平的目标。另外,高中语文集体备课活动的开展,为优质型教科研环境的营造奠定基础,此时学校教学事业的发展与运行将会处于良好的状态中。

四、结束语

由全文论述的内容,可以了解到目前高中语文集体备课活动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但是只要语文教育者端正工作态度,遵循有关体制规则,重视经验共享环节,把自己的才智充分的发挥出来,那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语文集体备课的意义也就会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其将会与新课程改革要点之间拥有更大的匹配度,为学生语文素养、教学质量的提升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逄淑萍.在高中教研共同体构建中成长[J].当代教育科学,2014,14:38-42.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范文第4篇

一.板书显真意

板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配合语言、媒体等,运用文字、符号、图表向学生传播信息的教学行为方式。板书是教师必备的基本教学技能。好的板书,既是展示教学任务的“屏幕”,又是反映课文内容的“镜子”;既是引人入胜的“导学图”,又是开启学生思路的“钥匙”。

笔者曾经听过一位老师讲授《最后的常春藤叶》,她紧扣为什么常春藤上的一片叶子竟然挽救了一个年轻而又几乎失去希望的生命的问题,从人物形象入手,分析了贝尔曼、琼珊和苏艾之间相濡以沫的友谊,赞美了他们人性的光辉。她的板书是这样设计的:

看到她的板书设计时笔者不禁拍案叫绝,多巧妙啊!首先,它用文中三个主要人物的名字和一个心形的图形,提纲挈领地把教学重点和难点凸现出来,精要而醒目。其次,教师的板书与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同步进行的,伴随着学生与文本的逐步对话,对文本中人物形象逐个剖析,教师也将文中人物的名字逐个书写在黑板上,直至揭示主题时,教师用一个巨大的“心”型的图案将三个人物连成一体,赞美穷朋友间相濡以沫的友情的主题也就不言而喻了。这个“固定的瞬间”,给学生留下了极其深刻的记忆。

二.朗读也关情

朗读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就语文学习而言,朗读是很重要的,它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朗读有利于发展智力,获得思想熏陶,也有助于情感的传递。

曾经听过一位教师讲授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教师先是领着学生了解马丁·路德金的生平和他的这次著名的演讲的非凡意义,接着分析梦想是什么,为什么有这个梦想,以及实现梦想的方式。课就这样按部就班地向前延伸着,似乎平淡无奇。可是接下来的一个教学环节却犹如平静的湖面投进了一颗石子,湖水荡漾开去,宛若怒放的花朵。教师让学生朗读感触最深的语段并试作评点,其中一位学生用他并不算标准的普通话慷慨激昂地朗读文中的语段,开始还有学生笑话他的怪腔怪调,可后来,同学们都被他朗读时投入的神情打动,被他语调中传递出的真挚的情感感染,安静的课堂里只有他激情的声音在回响。在他的鼓励下,其他同学也踊跃朗读,一时间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待到教师用他那洪亮而浑厚的男中音诠释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时,学生已是激情澎湃,被教师出神入化的朗读技巧深深折服。这节课是在全班学生齐读文章最后一个层次的朗读声中结束的,响亮的读书声,飘出窗外,飞扬在蓝天上,响遏行云。

三.应变见功夫

教师备课首先要研读教材、研究学情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然后设计教学环节,编写教案,再根据教案制作课件,而制作课件还要考虑背景图案,文字大小和色彩,以及背景音乐等诸多细节,因此可以说一个精美的课件熔铸了教师不为人知的心血和汗水。然而,预设的教学方案再完美,也不能束缚住学生思维的野马,有时学生的提问或回答会完全违背教师预设的思路,这时,我们教师切不可无视学生的不同见解,生硬地把学生拉回到既定的教学方案中,而应该运用教学机智因势利导,把这个意外变成思维碰撞的美丽火花。

笔者还记得讲授《祝福》这篇课文时提问:“祥林嫂是一个怎样的人?”一位学生回答说:“祥林嫂是一个有反抗精神的人。”他的理由是祥林嫂被迫改嫁时曾撞香案,抵死不从。面对这个读出意外收获的孩子我顺势追问:“祥林嫂被迫改嫁时为什么撞香案,反抗出格?”结果这个学生自己读出了他独有的答案——那是因为祥林嫂受封建礼教的毒害,害怕再嫁落下不贞洁的罪名,她的反抗行为看似对抗不公平的命运,其实对封建礼教而言,她一点反抗精神也没有。多么精僻深刻的认识,这一段意外的课堂对白让学生们对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可见面对这些意外的收获,教师只要善于导航,仍能驶进美丽的港湾。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范文第5篇

正如庞荣飞诗中所描述的那样,廖素婷是一位“日子踏实汗水泼,进步沉稳慧眼明”的教师。从教以来,廖素婷怀着对语文教学的热爱之情,以黄厚江、王开东、王君等人为师,努力探寻语文教学的“三昧”(指事物的要领、真谛)。

增趣味,让课堂创意十足

“有一个人,三个名人都是他的亲戚,沈钧儒是他的表叔,金庸是他的姑表弟,琼瑶是他的表外甥女。有一个人,他的生命与三个出色的女人相连:有德的张幼仪、有才的林徽因、有貌的陆小曼。这个人是谁?”2013年9月27日,在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技能大赛现场,廖素婷执教了《再别康桥》一课。徐志摩、琼瑶与金庸都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人物,但学生不知道这些名人竟还有这样的关系,廖素婷简简单单的导入立即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廖素婷在课堂“激趣”方面有许多独到的做法。高中语文课堂经常会出现学生慵懒的状况,她认为,要驱赶学生的这种状态,教师必须进行唤醒与激活,而要想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就应当多尝试新颖的教学方式。她一直从备课、执教、布置作业等方面尝试创新,力图打造“没有一个学生想睡觉”的课堂。

备课时,面对网络上令人眼花缭乱的教案资源,廖素婷会花很多时间进行研究、分辨、学习,以求做出富有个人特色和创意的教学设计。例如:在设计《道士塔》一课时,她从“道士塔”的矛盾说法(道士去世后都采用缸葬和棺葬,有道高僧“圆寂”后的遗骨才被建塔封存,而文章的题目却为《道士塔》)谈起,指导学生寻找这个谜语的答案,到最后她才揭开谜底,这样的设计颇有创意;在备《热爱生命》《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信条》这些课文时,她将三篇文章连成一个整体,引导学生探讨“我们应该怎样活着”,还设置了“篇目连文”环节,要求学生用三篇文章的标题写一段话,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生命的思考;在备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一课时,她借鉴了某个教案中模拟教堂婚礼这一导入形式,设置了课前模拟教堂婚礼的环节,并在课堂最后设计了将裴多菲的爱情观与舒婷的爱情观作对比的讨论活动,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激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廖素婷采用的教学方式常令学生耳目一新。在讲授《我有一个梦想》时,她将瑜伽的冥想法运用到课堂,让学生闭上眼睛,把自己想象为黑人,穿越到20世纪那个不平等的美国社会,通过角色扮演(教师扮演美国政府发言人,学生扮演黑人),让学生感受黑人当时的处境,引导学生说愤恨、谈梦想、唱自由。整节课的教学环节环环紧扣,学生学得很投入。

廖素婷布置作业也常常很有创意,如学生学了《我若为王》一课后,她让学生以“我若为 ”为题,发挥想象,自由创作;又如在执教柳宗元的《愚溪诗序》后,她让学生把愚溪、愚丘、愚泉等“愚溪八景”画出来,以此增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丰富课堂内容。

廖素婷对教材和教学所作的创造性处理得到了学生的肯定与喜爱。2012年春季学期学生对教师评教时,廖素婷所任教的高一(1)班与高一(4)班全体学生都给她打了100分。一名学生在评语栏写道:“您的课堂氛围轻松幽默,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我能很快融入您的课堂,希望您能将这样的风格延续下去。”

含情味,与作者同忧乐

梁实秋《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梁启超演讲时的情景:“先生的讲演,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叹息……”廖素婷说:“梁启超讲演的情形是我最喜欢的课堂状态,我就想做这样与作者同忧乐的教师,上这样饱含情感的语文课!”

廖素婷认为语文课一定要有情味儿,作品是什么境,课就要有什么情。她说自己是一个真性情的人,在教学中,常将自己的真性情倾注到文本的诵读和解析中。在课堂上,她曾开怀大笑、曾掩面而泣,也曾声色俱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是她在课堂上经常呈现的状态。她要求学生感性地跟着作者一起乐一起悲,而不是作为一个局外人去“观”作品。

根据不同的课文,廖素婷会设置不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感受作者在作品中饱含的情感。在课堂上,她与学生一起来到孙犁笔下洁白美丽的荷花淀、朱自清笔下月色朦胧的荷塘、曹禺笔下暴风雨来临前的周公馆、沈从文笔下充满湘西风情的边城;她身着古装或旗袍,与学生一起放声歌唱,或苦诉难舍难分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或低唱苦寻梦中情人的“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或轻吟简简单单的幸福“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或高歌雄壮豪迈的“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执教《我有一个梦想》时,当讲到黑人受苦难这个环节时,廖素婷以美国政府发言人的身份,带着一副不解的表情,质问学生(扮演热心民权运动的黑人):“现在的你们比你们的祖先富足多了,你们什么时候才会满足?”学生站起来,义正辞严地回答:“只要我们仍然遭受警察的野蛮迫害,我们就绝不会满足!”“只要我们在外奔波而疲乏的身躯不能在公路旁的汽车旅馆和城里的旅馆找到住宿之所,我们就绝不会满足!”……这样的情景模拟令课堂感情充沛,学生由此深刻地体悟到了作者的情感。

廖素婷认为,要上出充满情味的课,教师要善于抓住文本中表达情感的核心字词。她常采取变序教学法,从文中能表现作者情感的核心字词入手讲解。如在讲解《道士塔》时,她不是按照课文的行文顺序进行常规讲解,而是通过课文中的“我好恨”三个字展开教学,恨什么呢?恨王道士的无知,恨封建官僚的不作为,还是恨外国文化侵略者的劫掠?她抓住课文中表达鲜明情感的字词,再配以声情并茂的讲解,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廖素婷充满情味的语文课,让学生常常沉醉于文本的情境,对文本的认识和理解自然会更加深刻。

生韵味,给学生展示的舞台

语文味教学流派创立者程少堂强调:“语文课教出语文味是手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出语文味才是目的。”这是从课堂教学主体的角度来思考语文韵味生成问题。廖素婷对他的观点深表赞同,她说,追求语文课堂教学的圆满,往往会使语文学习失去韵味,课堂教学中留下一点省略或悬念,让学生自己去琢磨与品味,效果会更好。正确、恰当的省略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满怀激情地解决课堂上未完成的任务,使语文学习更具魅力。

在执教秦观的《鹊桥仙》时,针对最后一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廖素婷没有发表自己的见解,而是设置了一个辩论环节,让学生思考、辩论:“两情若是久长时,你赞成朝朝暮暮吗?”学生有赞成“朝朝暮暮”的,也有赞成“距离产生美”的,因观点不同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赞成“距离产生美”的学生说:“从物理角度看,两个人就像两个分子,如果距离远了就表现为引力,距离近了就表现为斥力。朝朝暮暮虽然甜蜜,但没有了距离却少了一份美感,徒增无尽的争吵和鸡毛蒜皮的计较……”赞成“朝朝暮暮”的学生则说:“我赞成恋人在一起,总是分居两地会淡化感情……”

听了学生的精彩发言,廖素婷禁不住击节赞赏,同时不忘引导学生将注意力转移到课文上来,让学生体会词人为什么会在词的最后突发议论,学生于是又陷入了沉思并展开讨论。在廖素婷的点拨下,学生体会到这两句感彩很浓的议论既是为了与上片的议论遥相呼应,同时又巧设留白,让人感觉余味无穷,从而形成全篇连绵起伏的情致。

廖素婷在其他课文的教学中也给学生提供了诸多展示的机会,语文味就在师生共同欣赏、品鉴、展示的过程中流淌出来。她的课堂上所流淌着的语文味既唤醒了学生,又使学生沉醉、沉思。那么,她的教学是否已能触及语文教学的“三昧”了呢?她用庞荣飞赠与她的另一首诗回答了笔者:“攀登莫谓路漫漫,上得半道风雨酣。拨开云雾揽秀色,仰面还有十八盘。”

(人物小档案:廖素婷,广西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师,南宁市教学骨干,全国第二批责任教育先进实验教师。2013年,获得我区中学语文优质录像课评比一等奖,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第一名,全区中学语文优质课展评暨名师展示活动一等奖,全国第四届“圣陶杯”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二等奖。)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范文第6篇

看似简单的一个转变,实践起来是有难度的,因为所有的教学内容必须依托于教法才能得以实现,其间对两者尺度的拿捏并非易事。教学环节之间的关系犹如“台阶”,教师的职责在于搭建平台,在每一个台阶上学生做什么,是教师在备课中应该思考的问题。

教学环节的设计应该为内容服务,课堂不单纯是老师表演的场所。在一次市级赛课中这样一个案例:

老师激情洋溢的说了这样一段导入语“在蔚蔚宇宙间……”此时一点课件――应该出现的图片没有出现,于是老师对课件进行了修复,接着又如电影回放一样“在蔚蔚宇宙间……”或许是想让课堂有整体性,可是此时的学生成了教师的“道具”。课堂失去了他本来的意义。

反思自己的教学,由于教师经验体系中开始比较多的积累了对学生的感受,所以在设计教案时经常会冒出学生的身影。想想这些内容学生会怎样学?学得会吗?要不要做调整?这仅仅是在“用教材教”。

从关注“教的活动”转向到“学的活动”

听一个校长这样说过:“现在的教育说白了就是服务行业,你的服务对象是学生。”一直觉得这一点对于班主任很有道理,可是作为数学老师总也找不到感觉。

在全国名教课堂中,看到其中一位上课教师上《直线、射线、线段》一课时,让学生自编自导了一个情景剧说明三者的特点和关系。另一位教师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用一首古诗《梅花》导入。细细看来这不是巧合,是老师贴近学生的一个小小的细节。想想自己的课堂,要是自己说到哪里学生没有听懂的话,便会觉得学生对知识不熟悉,说不定还会好好的教育一番!

慢生活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健康的心态,是一种积极的奋斗。往往老师总是会赶进度,老师要真正的诠释了“慢”课堂的节拍。在学生阅读文本的时候老师会说:“同学们你们慢慢想,我有足够的时间。”老师啊慢下来,慢慢的品味,慢慢的把课堂还给学生

用自己的情商引领学生学好数学

“好的老师都有点痴――这是常人所不能有的专注,激情,甚至做作!”

如一位数学教师曾记得师范毕业时,讲教材教法的一位老教授为他们上的一堂示范课,开场白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上课铃响后,白发苍苍的老教授走上讲台,一片齐刷刷的声音问道:“老师好――”这位老教授一本正经地说:“同学们错了。”就在大家惊愕之际,老教授推了推眼镜,笑眯眯地说:“我是你们老师的老师,你们说说,该怎么问候呀?”同学们立刻恍然大悟,齐声道:“师爷好――”老师笑了,同学们也笑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一下子拉近了。可见,教学幽默乃和谐师生关系的剂。师生情绪严重对立时,学生会拒绝接受来自教育者的一切要求,阻碍他们对正确要求的意义的真正理解,即所谓“意义障碍”。而教学幽默是和谐师生之间关系,消除意义障碍的良药,可使学生感到老师的人情之美和性格优点,从而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这样学生怎不能彻头彻尾的爱上数学。

“如果课堂如电影般美丽,老师如演员般魅力,那么数学必将如花般绽放。”

教室如舞台,老师如演员,不在乎下面有多少听课的老师,而在于你和你的学生旁若无人的演绎课堂的魅力!听特级教师的《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总会让我有一种错觉,这是在上课吗?自由的走动,生活化的语言,师生默契的配合!特级教师和普通老师的区别首先在于个人魅力!那是来自于文化积淀,表现力的美!

那一节课让我热泪盈眶。

那是一节让我热泪盈眶的课,那是一节在全场师生的热烈掌声中不愿教师结束的课。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那么激动,一时的语塞是由于有太多的感慨:被老师的梦想感动,被教师强大的个人魅力吸引,被整节课的睿智所折服!“2013我有一个梦想,每节课成为孩子们的视觉盛宴,每节课让孩子们忘记时间的存在……”这是老师对文本的解读,是老师对教法精准的把握,是老师教学机智散发强大磁场的爆炸点,那一刻全场沸腾!

妙语连珠睿智的课堂让学生有所得。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范文第7篇

所谓梦想,往好里说就是对成功的一种积极渴望,往坏里说就是对人生的一种廉价安慰。其实,无论是功成名就的白领精英,还是落魄江湖的凡夫走卒,人生都需要梦想来温暖,生活都需要梦想来支撑。君不见孤苦落魄的阿Q,不是也用“和吴妈困觉”和“参加革命”的梦想来温暖委琐卑贱的人生吗?

只是奇怪的是:当我们还不理解梦想的时候,总是把梦想挂在嘴上或者捧在手上;当我们一旦理解了它的时候,却总是有意无意地淡忘它或者羞于谈起它。所谓“少年心事可拿云”,很多时候都是建立在不知天高地厚、江湖凶险、世事艰难的基础之上的。当真正的生活挟风裹雨迎面而来时,我们才突然发现:那朵载着梦想的云早就飘远了。于是我们不再看天,看美丽的云,只是一味埋着头走路,像一头温顺的拉磨驴。

孔子云: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按孔夫子的说法,三十五,不偏不倚,不年少不垂老,不冒失冲动不暮气沉沉,正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黄金时段。马丁・路德・金在35 岁时,大气磅礴地向世人宣告:我有一个梦。只是,“35”对我而言,实在是个尴尬的年龄―― 当立而未立,不惑而极惑,想入非非而梦想枯萎凋零。当然,我也曾拥有过梦想。如果没有梦想,我一介智商、情商平平的师范生,不可能在十年的时间里,实现“村级小学―― 镇级初中―― 县级重点高中”的三级跳;也不可能在执教高中八年的时间里,成为一名业务骨干。但是,当我站稳了脚跟,拥有了一定的名誉地位时,我竟莫名其妙地迷失了梦想,准确地说是放逐了梦想。前两年,我尚且雄心勃勃,志存高远,一度为梦想而欲出走,可是如今,我的雄心何在,锐气何在,梦想何在?

我羞愧了,悲哀了,茫然了。

也许,我不仅染上了阿Q 的习气,而且染上了市侩的习气。

我承认,我曾做过文学的梦。可是,当看到所谓的“美女作家”的自传像泡泡糖一样充斥市场,“少年天才”的梦呓像神话一样获得尊重,我放弃了出书的想法。当出书像放屁一样容易时,也许出书不再是一种荣耀,而是一种深刻的反讽。当我周围文友的书像气泡一样汩汩冒出时,我不但不羞愧,反而傲然相讥:书非自费不能出也,书非自擂而不能售也!

我承认,我现在确实忙确实累。人到中年,不忙不累,那绝对是假话或梦话。所谓“人到中年万事休”,照我的理解,那完全是忙和累所致。上有多病老,下有顽皮小,中有斗气包,中年男人的尴尬和绝望,就在忙和累中一一显形。

我承认,我现在庸俗势利,投机钻营。我中规中矩抄写教案,是为了应付检查;我自鸣得意涂抹文字,是为了发表;我衣带渐宽搞教研,是为了评上职称;我呼朋引类开补习班,是为了捞外快;我坚持不懈买,是为了发大财;我衣着光鲜人模狗样,是为了博人好感;我大大方方往募捐箱里塞票子,有时是为了换来好名声;我购房,买车,置冰箱,装空调,完全是为了更好地享受……

所有这些,似乎是理由,似乎又不是理由。

难道一旦沾染了阿Q 习气,雄心就会涣散?难道一旦百事缠身,锐气就会消减?难道一旦适应环境,奋斗就会逃逸?难道世俗的欲望一旦膨胀,梦想就会遁形?答案似乎是肯定的,似乎又是否定的。

我一直不明白,到底是什么在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我的处世原则、生活态度、人生走向。我一直不明白,到底是什么在蚕食我的雄心,剥蚀我的锐气,消磨我的梦想。

今年,妻子曾极力劝我去省城应聘,我说:“三十好几的人了,没有精力再折腾了。省城的一套房子就要二十多万,即便应聘上的话,去哪儿找那么多钱买房子。我可不想成为房奴。”妻子说:“水到门前慢开沟,船到桥头自然直,你考虑这么多干什么?”我竟恼羞成怒:“要去你去,我可不想去受那份洋罪!”妻子被噎得直掉眼泪。

两年前,我曾只身闯荡省城,试图敲开那所名牌学校的大门,可是经过四轮残酷的角逐之后,我以一分之差输给了一个湖北的女研究生。一分,让我铩羽而归,梦断省城。本来我完全可以降低标准,选择另外几所名额较多的学校的。但是,我当时却抱定想法:要考就考最好的,否则就滚回县城去过小日子。在滚回县城的路上,我没有后悔。我发誓:一定要敲开那扇梦中之门。如今,我的誓言却孤魂野鬼般飘荡在风中,我的梦想却忠臣义士般蒙怨受屈遭遇流放和戕害……

35 岁,魂魄归来!

35 岁,梦想归来!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范文第8篇

【关键词】阅读教学;矛盾分析;解决策略

【作者简介】朱于新(1970- ),男,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温岭市首届优秀青年人才,温岭市名师,台州市名师。

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层出不穷,李维鼎教授曾经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诵读不足,分析介入太快;咀嚼不足,结论得出太快;讨论不足,分歧消解太快;欣赏不足,理性说明太快;整合不足,阅读结束太快。笔者认为阅读教学中存在的种种低效问题,根子还在于没有很好地解决目标和手段、“文”与“言”、 整体与局部、求实与创新等四大方面的矛盾,尤其是在年轻教师的教学中表现得比较突出,即使是从教多年的老教师,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欠缺,因此,很有必要重新探讨阅读教学的基本问题,澄清是非,深化认识。这样,实现高效阅读教学,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才会成为可能。

一、目标和手段的一致

想要优化阅读教学效果,设置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是前提。因此,是否能够科学地表述阅读教学目标就成为检验语文教师教学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课堂教学时间是个定量,一篇课文或一堂课的教学目标不宜过多,一两个就可以了。核心的目标完成了,其他目标也会在实现核心目标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得到落实。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明晰、集中、有的放矢,要符合高中语文课程的性质。而要达成所设置的教学目标,同样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接受能力,把握学生的思想状态,以课本为支点,化大为小,扎实推进。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新课程改革要求把“教学目标”改为“学习目标”。当然,我们把“教学目标”理解为“教”与“学“的目标也是符合新课改要求的。因此,课堂教学目标所描述的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课堂教学目标所用的行为动词应该可以测量、评价;课堂目标的表述应该体现过程与方法;课堂教学目标的表述中应该描述行为的程度;课堂教学目标的指向必须具体明确,有利于操作,这样教学效果也会好。例如笔者在教学《最后的常春藤叶》第二课时,最初把教学目标设置为:1.让学生尝试改编小说内容,通过对故事情节的分析,深刻体会欧·亨利式的结尾的妙处。2.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探讨,深入感悟人性之美。如果前者指向的是“体会文章的结构特色”,后者指向的则是“感悟文中体现的情感”,那就显得含混不清了,需要把目标2修改为:通过分析文中对贝尔曼的描写,找出人物内在和外在的鲜明对比,体现贝尔曼作为底层的小人物却有着高尚的人格、美好的心灵,从而感悟人性之美。

目前在实施新课改新教材中有一个令教师把握不住的问题:一节课能否照顾到方方面面?评课标准是否必须是全面的?其实,课程是学校提供给学生学习内容的全部,由不同的学科组成,课只是学科教学的一个单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一定是同质课叠加的结果,可能更多的是异质课组合的结果。学校开设分科课程就已经从不同领域、不同方面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成长元素。学生的全面发展应该建立在学校全部学习生活的基础上,而不是某一门学科或一节课上。具体的一门学科或一节课只是全部学习活动的一部分,不应该也不可能都是周全的。“三维一体”是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但不能简单等同于每节课的具体教学目标。对教师来说大多数阅读教学课的目标还是以“知识与技能”为主,这些是短周期目标,在教学结束时可以检查其达成度;而“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长周期目标,需要由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的过程,所以要在课堂教学内容中有所“体现与关注”,但“实现”一定是一段时间体验、积累的结果,而且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与知识、技能的学习是不一样的。筛选整合信息等阅读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主要靠教师的传授与练习,理解、记忆、练习、巩固是主要的学习方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是经验知识的习得,体验、感悟、内化是主要的习得方式。

有了科学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例如“论语选读”中的《仁者爱人》一课,教学目标可以确定为:1.理解并掌握孔子的“仁爱观”;2.学习并使用分析比较的阅读方法;3.初步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正确价值观。教学重点是:理解并掌握孔子的“仁爱观”;教学难点是:分析比较孔子的“仁爱观”与墨子兼爱观的异同。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纲领性指向,一经确定,就必须成为一堂课的指针和精髓,而不是出于一般应付的虚设。因此,围绕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教师必须动用一切教学手段全力为之。常用的阅读教学手段有:对于故事性较强并有鲜明人物的文本,可以尝试角色表演;对于文质俱佳的美文,提倡品读和美读;对于含义深刻、表达曲折的文本,不妨圈点评注或者合作探究……当然,最常用的还是互动对话,但是不能打着“对话”的旗帜实施平铺直叙的串讲。总之,教学内容的科学确定,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教学设计的别具匠心,教学策略的最优化……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成功地实现教学目标。凡是与教学目标关系密切的多做,多花时间,反之,则尽量简化甚至忽略,以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二、“文”与“言”的交融

高中阅读教学的内容可分为文章内容思想性的教学和揣摩品味字词句的语言教学,即“文”和“言”两部分。既然“文以载道”,那么“意”从“言”出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注重“言”的教学正是语文学科工具性的外在形式,而注重“文”的教育也正是语文学科人文性的体现。“文”与“言”的水融,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才是阅读教学的正道。遗憾的是,许多阅读课往往本末倒置,过分强调突出思想内容、思想文化而异化为道德伦理课、思想政治课、文化历史课……殊不知,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思想文化的有效载体。阅读教学应该以品味语言为抓手,因“言”而得“文”,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 切不可将《安妮日记》上成反战教育课,《神的一滴》上成环境保护课,《像山那样思考》上成动物保护课,《我与地坛》上成孝敬母亲的品德教育课,《我有一个梦想》上成消除种族歧视的思想教育课……同样,也不可使语文课变味成“泛语文课”,比如:教学《项链》时,让学生大谈特谈“玛蒂尔德假如没有丢掉项链她的人生会怎样”;教学《祝福》时,让学生充分想象“祥林嫂假如生活在今天,她的生活会怎样”;教学《边城》时,让学生认真思考“假如傩送没有离家出走,小翠的结局会怎样”;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时,让学生积极设想“假如林黛玉和贾宝玉结婚了会怎样”;教学《我有一个梦想》时,让学生自由畅谈“自己的梦想是什么”……这样的教学都集中于文本内容和精神的层面,却始终徘徊于文本语言之外,容易使学生离开对课文字词句的揣摩,出现脱离语境架空分析的倾向。语文教学必须有语言意识。例如教学《安妮日记》时,宜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是怎样通过语言来表达德国法西斯暴行这个话题的;教学简明易懂的《我的四季》时,宜引导学生品味若干段语言文字,重点理解作者如何巧妙地把人生的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四个阶段类比为自然界中的四个季节,深入浅出地阐发人生感悟和人生哲理的;教学简明短小的《江南古镇》时,宜引导学生通过品评诗意般语言,进而理解江南古镇的风物风情中蕴涵的江南文化的具体特质,以及江南文化形成并长期存在的深层原因及其对建设现代民族文化的积极意义。当然,教师的阅读感受与学生的阅读感受存在着差异,应该做到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师生之间的阅读差距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教学展开的空间。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从原始的阅读走向深度阅读。因此,阅读教学必须立足文本,用足文本,用好文本。始终坚持以语言学习为中心,实现语文能力培养和人文素养提高的目标。

总之,“文”和“言”的并重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两者不能废离。偏重“文”则导致基础不牢,无法流畅地阅读文章。偏重“言”容易让教师走近字字落实,句句解释的误区,单调的字词句和段落篇章教学使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和能力,一味接受与机械记忆,学生就会渐渐失去学习的主人翁地位。所以二者要并举,在品评语言培养阅读阅读能力的基础上,学习中外优秀的文化财富。加强诵读指导是有效促成“文”和“言”有机整合的途径。学生在诵读中可以体会文章的情调韵味,揣摩作者缜密的思维,把握作品的情感脉络,多角度多层次感受文本魅力所在,还原历史风貌。通过诵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达到语言积累和思维训练的双重目的。

三、整体与局部的兼顾

阅读教学需要整体感知,总体把握,不能肢解课文,孤立理解。按照“由总到分,由浅入深;细部挖掘,凸现深刻;分中再合,升华提升”的教学顺序展开,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兼顾了阅读教学中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实现点面结合,有的放矢。例如上文提到的《仁者爱人》一课,在疏通文意,掌握重点词句的基础上,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厘清该课内容之间的关系,把握内在逻辑,自主构建知识框架体系:1.阐述“仁”的内涵:忠恕之道(待人处事的基本原则);2.指出“仁”的实现途径:能近取譬,从小处着手;3.例举“仁”的具体表现,印证(验证)“仁爱”观;④补充交代“仁”的变通性:大节大信是“大仁”。一言以蔽之,因“爱”而“仁”,仁爱同情是正道,此乃“仁者爱人”。这充分反映了孔子的“人本思想”。有了这样的整体感知,再在局部进行突破:⑴探究“忠”“恕”的异同(学生很想弄明白);⑵分析比较孔子的“仁爱观”与墨子兼爱观的异同(有效的拓展与深化)。这样点面结合,使得经典阅读既有相当的广度,又有一定的深度,彰显“深度语文”的特质。

四、求实与创新的统一

有效阅读和高效阅读都强调“求实”,要求教师在把握教材教参的基础上能对其中学生不熟悉、不适应、不了解、不喜欢的内容进行二次开发,使之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并且在课上能兼顾“三维一体”或学生全面发展的多种目标,不仅有知识与技能要求,还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就需要教师有一定经验积累和教学原创能力。“求实”的要求落在《仁者爱人》一课上,“言”的要求是落实重点词句,掌握宾语前置的特殊句式;“文”的要求是理解并掌握孔子的“仁爱观”。这属于阅读教学的第一层面,解决“写什么”的问题,还要深入品读细节描写,领略人物风貌,深入理解孔子的“仁爱观”是怎样产生的,具体要求是什么……解决“怎样写”的问题,培养言语思维能力,进入阅读教学的第二层面。有些阅读教学还要进入第三层面,解决“为什么这样写而不那样写”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当然,“求实”的基础是以学定教,科学确定教学内容。确定内容的基本原则有四:一看是否扣住了本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二看是否是本课的亮点;三看是否是学生的兴趣点;四看是否是学生能力提高的训练点。教师可以选择 “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的内容实施教学;选择师生理解有差异甚至有争议的内容进行教学;选择最能体现文本自身特质的内容进行教学;选择能够使学生达到应有的认识高度甚至感动的内容进行教学……

高效的阅读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求实”,还要创新,即把课“上活”。创新的阅读教学要求教师不拘泥于教案,能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活用教案。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面临的一对矛盾,教师上课不能没有预设,没有准备。但预设与实际之间肯定会有不一致,需要教师在课堂里随时作出调整,这就是课堂教学的生成性。好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师的“教”“贴近”学生的“学”,教师因学定教,创作教案;因学施教,实施教学。即根据学生学的过程设计教的过程;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活用教案,体现出教学活动的生成性。教师如果在整篇文章的创新解读或整堂课的创意设计上做不到,不妨在部分段落甚至个别句子和字词上作创新处理,不妨在部分教学环节做创意设计……创新不需要伟大,也不必全面,可以从一个小流程、小细节开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与其上一堂让学生昏昏欲睡的平实的课,还不如上一节因为创新而遭受“非议”的课。高效的阅读教学要求教师以学定教,精选内容;紧凑集中,落实目标;优化方法,实中求新。

总之,高效的阅读教学需要辩证处理好目标和手段、“文”与“言”、 整体与局部、求实与创新等多方面的矛盾关系,让学生由旁观者的角色转变为一个善于言辞、懂得交流共享的主动参与者,玩索语言,体验情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分享、沟通、理解、分析、比较、归纳、批判和整合多种观点,自主建构认识,进而唤醒生命意识,不停地寻求对自我的超越,在有限的自然生命中寻求自身生命价值的无限升华,从而使人仅有的一次生命在苍茫的宇宙中留下自己灿烂的生命光彩。如此,我们的阅读教学将充满生机活力,阅读课堂将真正成为生命化深度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李维鼎.语文言意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朱于新,戴文学.提高语文课堂探究式教学实效性的思考[J].教育导刊,2006,(10).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范文第9篇

一、科学备课是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

首先要加强对语文课程标准的理解和运用。国家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体现了国家对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要求,用“知道、了解、理解、说明、分析、比较”等描述性的语言分层次地对教学提出较为明确的目的和要求,课程标准对教学的顺利进行无疑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教师要用心研读课标及其相关解读材料,进一步领悟课标精神,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落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特别是教师的备课,只有认真的钻研课标,针对课标对每个专题的具体要求,才可能制定科学、可行的教学目标。从而做到有的放矢,为有效教学打好基础。其次是备课过程中要注意充分利用和开发语文课程资源。《课程标准》中指出:“凡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因素都是课程资源,既包括教材、教学设备、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也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等人力资源。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水平同教学质量的高低密切相关,充分利用和开发语文课程资源,有利于语文课程目标的实现。”要明白教科书仅仅是学生学习最重要的一种资源,而不是惟一的资源,语文教师只是最重要的人力课程资源,学生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因此备教案同时也要备学案。在备课过程中,认真贯彻孔子的“因材施教”原则,对教学内容恰当处理、精心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并对如何写好板书、采用何种教学模式、使用什么样的教学语言等进行反复思考。只有这样,才能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是有效教学的关键

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从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和基本环节入手,创设和生成有价值的情境和问题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向学生提出挑战性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智慧。”巴尔扎克也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的是问号。”不同类型、不同难度的问题能激发学生不同类型的思维,营造学生跃跃欲试的氛围,体会解答后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学习的良好兴趣,促使他们自觉投入到对有关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探究与运用中去,这样才能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我在教授《廉颇蔺相如列传》一课时,将教学内容分为四个模块,并相应的设置一些问题去引导学生阅读、思考、解答:

(一)知识点的渗透

1.找出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语法现象和特殊句式,理解它的含义。

2.思考本文在选材、布局和塑造人物形象方面有哪些特点?

(二)能力点的训练

领会史传作品在选材、布局和揭示人物性格方面的特点,提高阅读欣赏史传文学作品的能力。

(三)德育点的渗透

学习廉颇、蔺相如的为人,你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哪些优秀的品质?

(四)美育渗透点

找出本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句段,并思考细节描写有什么好处?

有效提问“是帮助教师了解学生观点的入场券,并能支持教师在学生的心理建构和课程内容之间搭建必要的桥梁”。正是这一桥梁的搭建,最终实现课堂的有效性。当然,教师设置问题时一定要联系教学内容把握最恰当的切入口。设置的问题要考虑:问题所及的知识范围和认知水平与学生实际是否相对应?怎样才能激起学生积极的反应?学生感兴趣吗?问题是否能够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内通过探究获得圆满的解决?解决问题后学生能否生成新的认识?能否更深入地学习钻研教材?同时还应该注意语文各模块每节课的课堂教学目标的内部结构和排列顺序,讲究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三者之间的和谐性与整合性,明确对各目标的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的具体要求,使之具有层次性、递进性、明确性、可操作性、可测量性。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能够既掌握了知识与技能,还学会了方法,增加了体验,也培养了情感态度价值观。一般而言,学生在课堂上对问题的积极反应,本身就说明问题引起了学生思维的兴趣,教师把握好教学的节奏,使其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逻辑,这样学生不仅享受到思维的快乐,教学的有效性也就大大提高了。

三、必要的练习和及时反馈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精髓

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离不开训练,训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我认为新课结束后一定要或多或少由教师根据课堂实际、学生易错、考试实际等创造性地设计出一些练习题,它既可以让教师及时的掌握学生本堂课的学习情况,也可以起到对课堂教学的补充、深化作用。如学习《我有一个梦想》一课后,我根据这篇课文形式上的一大特点,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以“我有一个梦想”为开头,写一组排比句。完成后学生之间先交流,再由教师点评。以这样适当的练习设计来结束教学,既可巩固当堂知识,又可培养学生能力,还可减轻学生课后负担和方便教师查漏补缺,并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升华。真可谓一举数得。由此可见,必要的练习是教师对教材和学生的“把脉”,所以训练要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同时练的内容和难易也要适度。只有这样,才能检测出训练目标达到的程度,给予学生明确的指导,保障训练目的的达到。

四、要及时的进行教学反思

法国牧师纳·兰塞姆说过这样一句话,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将有一半的人可以成为伟人。美国学者波斯纳把教师的成长归纳为经验加反思。反思将会使更多的人获得成功。教学反思对于每一个教师的成长都有着十分重要意义和价值,它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重新审视,对成败得失进行思考判断的过程。它不是简单地回忆教学情况,而是教师针对自己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理性思考,寻找比自己教学中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随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使课堂教学趋于优化,从而达到最佳课堂教学效果。课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场所,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是千锤百炼的结果,这就要求教师要对教学进行反思,教学反思应成为语文教师的职业习惯,只有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才能更好地研究教学,只有不断反思课堂教学,才能更好地研究学生,才能更好地研究教育教学规律,才能使教学更加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只有在教学中多反思,才会不断进步,不断完善,超越自我,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教学细节;隐点;显点;空白点

古人云:“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天下之难事必成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引千年古训,看今日课堂。教学的精彩是由一个个教学细节构成的。所谓教学细节,是指教学行为的最小单位,是教学过程中很小的环节和片断,对课堂教学具有推动和连接作用。教学细节是能看见,能听到的,它可以是学生困难时的引导,迷茫时的指点,失败时的鼓励,出错时的包容,也可以是师生之间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次动作,一种态度……

一、精彩细节,源于对文本“隐点”的挖掘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过:“课前,教师得先和文本对话,即钻研教材,清楚作者的写作意图,正确理解文本的主旨,对其价值和内涵有发掘。”一些课文含义深刻,在备课时,教师应挖掘文本所隐含的价值,即文本的“隐点”,只有这样才能打造精彩的细节。

如教学古诗《江雪》,备课时教师首先得问自己:“这么寒冷的冬天,那个老翁为什么还在江上钓鱼?他能够钓到鱼吗?”果真,上课时学生提到这个问题,老师同样请学生大胆地设想。有的学生说因为他家里很穷,以捕鱼为生,也有的说老翁在享受那份难得的清静,还有的说老翁可能是遇见了什么伤心事在排解伤感。这时老师话锋一转,抛出一个问题:看来大家的理解都是各有各的不同,那么,究竟哪一种比较吻合当时柳宗元的心境呢?这时老师补充介绍了柳宗元的生平简介,特别是这首诗的写作背景,然后请学生再谈谈自己的理解。学生马上领会到柳宗元是借这个“蓑笠翁”表达自己孤傲的心情,诗人目的不是钓鱼,而是表示他面对恶劣环境永不屈服的超然心态。

这样精彩的细节,源于教师对文本隐含部分的全面解读,不然,会被学生突如其来的发问,弄得束手无策。

二、精彩细节,源于对文本“显点”的推敲

文本的“显点”,可能是一个画龙点睛的关键词,一个概括全文的句子,一处生动传神的语言……

比如学习《燕子》时,教师就得思考:描写燕子用尾尖或翼尖点水形成的水圈儿,为什么说成“小圆晕”?“燕子飞倦了,落在远处的几痕电线上”,为什么这里不用“根”而用“痕”?其中的一个“落”是为什么不能换成其他的字?别看只是一个字,这里有多少意趣呀!一些名师的精彩,就是凭借这些文本“显点”,使课堂充满活力,《美丽的小兴安岭》中的“抽”字,抽出了生机勃勃的春天,《草船借箭》中的“笑”字,笑出了诸葛亮的智慧,《猫》中的“蹭”字,蹭出了人与动物和谐情趣……

三、精彩细节,源于对文本“空白点”的悟写

文本往往会给学生留下意想不到的“空白点”,这些空白体现了文本的“含蓄美”,给学生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教师应把握这一细节,让学生用想象去填充。

如老舍《猫》一文,讲到猫很尽职,“她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可以先让学生想象,在猫等待的几个钟头里,他的样子如何,心里会怎么想?又如“满月的小猫更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一根鸡毛,一个线团,都是它们的好玩具,耍个没完没了。”小猫是怎样玩鸡毛,玩线团的,让学生任选一种,想想写话。这样,猫的性格脾气就会跃然纸上!

四、精彩细节,源于“艺术性”的提问

在教学中,教师总会对学生进行提问,特别是在延伸拓展阶段,这就更加要求老师注意到提问的细节。如有两位教师在教完《我有一个梦想》一文后,就采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提问,其效果也就不同。一个老师问:“同学们,学完课文,那你们有什么梦想呢?”这时,教室里静悄悄的,连爱讲废话的孩子也静下来了,可就是没人回答。这时,老师为了达到这一训练点,不得不又提示:“那好,我先说说我的梦想。”虽然如此,但举手的人还是寥寥无几,即使有几个人回答,说的答案也雷同。而另一位老师的问法是:“在上学路上你赶时间,却堵车了,你最希望有什么样的交通工具出现?”同学们纷纷举手回答。这时老师又问:“假如老师给你们一根魔棒,可以实现你们的梦想,那么你们想干什么呢?”学生同样都举起了手。

同样一个训练点,老师不同的问话,学生回答却大相径同,原因何在呢?其实很简单,提问的艺术不同。前一个老师的提问较笼统不具体,学生找不到思考点,没有打开思维,当然回答的学生少。而第二个老师的提问设置了具体的情景,学生找到思考的触点,激发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当学生有欲望表达,有兴趣表达时,他们才会畅所欲言。

五、精彩细节,源于教师用心的“倾听”

有这样一个并不陌生的场面:新课开始了,教师让学生逐个朗读课文。在朗读前,教师提出了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其他同学请注意倾听。”而教师在干什么呢?他在低头翻看着他的教案或者在做圈生字标段之类的预习工作。

或许这只是个细节,但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在无意间表现出来的行为却表明自己并没有在认真倾听。马卡连柯说过: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学会倾听,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尊重和厚爱,会激发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我们在教学中要学会倾听,要在“听”的过程中作出积极地反应,给予学生建设性的意见。教师以身作则,教育、教学会更加和谐高效。

上一篇:小学信息技术教案范文 下一篇:小学健康教育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