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翻译范文

时间:2023-10-30 18:35:21

木兰诗翻译

木兰诗翻译篇1

在集市各处购买骏马、马鞍、鞍下的垫子、马嚼子、缰绳和马鞭。早上辞别父母上路,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叫女儿的声音,只听见黄河水奔腾流淌的声音。早晨离开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叫女儿的声音,只听见胡人战马啾啾的鸣叫声。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冰冷的月光照在将士们的铠甲上。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有的转战多年胜利归来。

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殿堂论功行赏。给木兰记了很大的功勋,赏赐了很多的财物。天子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说不愿做尚书郎,希望能骑着千里马,快马加鞭送我回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她;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开我东阁、西阁的门,坐在我的床上,脱去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以前的女儿装,面对窗户和镜子梳理像云一样柔美的头发,额上贴上花黄。出门去见一起打仗的伙伴,伙伴们都很吃惊,征战同行这么多年,竟然不知木兰是个女子。

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前脚时常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雄雌两只兔子贴着地面跑,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木兰诗翻译篇2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 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因此,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诵读方法,以读促学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课程标准》中还有这样的规定: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质疑,并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所以第一节课老师发给学生学案,让学生根据学案要求,查找工具书了解作品,读准字音,查找资料小组合作疏通文意,并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组内讨论解决。再利用第二节课以比赛的形式展示预习的成果。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文以诗歌的形式叙述了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教学本文时,既要引导学生在朗读课文中体味语言,又要引导学生在分析人物中体会情感。

三、教学对象分析

引导学生注意三方面:一是要注意积累文言词语,特别是古今词义不同的词语;二要注意体会花木兰的精神境界;三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鉴赏这首诗。

四、教学目标

1、学习《木兰诗》详略得当的写法。

2、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 以自读――小组合作――问答――评价的方法 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疏通文意。

4、了解诗歌表现的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指导查阅工具书,引导看注释,熟悉课文内容。

难点:理解木兰的形象,体会木兰保卫祖国的爱国精神。

六、教学媒体的选择和使用。

课件

七、教学流程设计

(一)导言:

同学们知道吗?我国古代有一位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女英雄--花木兰。千百年来,她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形象,美国迪斯尼公司还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位女英雄的飒爽英姿。(放映影片《花木兰》片段三分钟),今天我们想要更详细的了解花木兰的故事,就让我们一同来学习北朝民歌《木兰诗》。

(二)题解和背景介绍由学生依据查找的资料介绍。

(三)听范读录音核实字音指导朗读。

(四)组内试译,以兵教兵,兵练兵的形式回顾预习的内容。

(五)抽签翻译,每组一名同学到前面翻译,其他同学提问,质疑,评价,教师适当点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熟练掌握课文翻译。

(六)研读课文(问题先由学生提出,师生共同增删,明确要点,总结归纳)

1、千百年来,木兰这个形象为什么深受人们的喜爱?

2、诗选取了广阔的生活场面进行描写,其中详写了哪些内容?略写了哪些内容?这样安排材料有什么好处?

3、诗运用了大量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具有独特的表达效果,请找出这样的句子,并说说其妙处。

(七)说话训练

要求学生以“我心目中的花木兰”为题说一段话,谈谈自己对花木兰的认识和思考。

(八)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是一首风格刚健质朴的地方民歌,诗歌故事的传奇美、不朽的形象美、凝练生动的语言美、繁简相宜的笔法美、强劲刚健的爱国情调美等吸引了历代读者,让人临之怦然心动,读之欣然于色.让我们在欣赏中体味木兰柔婉的女儿情、豪迈的英雄气,学习她的爱国精神,在新世纪的道路上展示自己的一片风采,装扮祖国,哪怕是一丝绿,哪怕是一点红。

让我们在背诵中结束本诗的学习。

(九)布置作业

1、把自己课堂上“我心目中的花木兰”发言整理成文。

木兰诗翻译篇3

描写翻译理论根本不关心直译意译,他们关心的是把翻译语境化(to contexualize translation),也就是从宏观的角度研究翻译。是什么因素促使译者选中了这篇著作翻译成另一种语言?译文在译入语文化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这是描写派学者经常自问自答的两个最常见的问题。举一个最新的例子。爱尔兰作家乔伊斯的作品《尤利西斯》出了两个中译本。我们的评论家,从规范的角度出发,分析哪个是直译,哪个是意译,哪个好哪个不好。而描写翻译学派却说,出了两个译本是件大好事,充分反映出

描写翻译学派的思想发端于50年代。1953年约翰·麦克法兰(john ma cfarlane)在杜伦大学学报(durhram university journal)上“翻译的模式”。麦克法兰在论文中指出,“否认翻译的作用,剥夺某些译法所自己叫做翻译的权利,仅仅因为译文没有作到在所有方面同时实现对等,这是一种胡批滥评,简单易行,然而又是随处可见。”⑧麦克法兰引用理查兹(i. a. richards)在英美新批评重要著作《文学批评原理》中的话指出,对于同一部作品常常同时有不同的读法。由此可以推断,“我们决不可以认为有唯一的翻译;由于(原文)有不同的意义,不可避免地会从中产生出不同的翻译,这些翻译也许都是翻译,但没有一个翻译是‘理想的’或‘真实的’翻译”。麦克法兰进一步指出,意义既然如此复杂、如此不可琢磨,我们便不可能从中得出准确翻译的绝对标准。他争辩道“我们倒是需要一种与此不同的研究翻译的方法。这种方法接受现有的翻译,而不去理会我们理想中的那种翻译,这种方法从研究翻译的性质中获得灵感,而不是让翻译从事它办不到的事情。”⑨遗憾的是,麦克法兰的话当时没有引起译界的注意。

直到60年代,麦克法兰的观点才终于有了响应者。他们是当时在阿姆斯特丹工作的美国翻译工作者和翻译理论家詹姆斯·霍尔姆斯(james homes)以及一批捷克斯洛伐克学者,其中包括列维(jiri levy)、波波维奇(anton popovic)与米科(frantisek miko)。他们感兴趣的课题有:结构主义文学理论、翻译在学史中的地位、从风格与题材角度对翻译与原文的区别进行描写的方法,翻译同其它平行文本(metatext)相比它的区别性特征。然而由于列维(1967)、波波维奇(1984)的英年早逝,捷克学派不久便销声匿迹了。不过,这些学者在生前与后来成为描写学派主力的以色列学者佐哈尔(itamar even-zohar)、以及佛莱芒语学者、卢纹(leuven)大学的何塞·兰博特(jose lambert),当时正在安特卫普一所翻译学院任职的凡登布洛克(raymond van den broeck)、以及列夫维尔(andre lefevere)有过接触。他们的观点,多多少少影响了这批后起的学者。

描写翻译学派理论的形成要归功于三次小型的系列会议。它们分别于1976年在卢纹(leuven),1978年在特拉维夫与1980年在安特卫普举行。这三次会议的论文集奠定了描写翻译学派的理论基础并产生了一批骨干分子。这些学者都是大学教师,有文学研究的背景,对比较文学与文学史有浓厚的兴趣。描写学派在80年代有了长足的发展,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的《翻译研究》,(1980年版,1990再版),《对文学的摆布》(1985,论文集),以及斯奈尔弘比(mary snell-hornby)的《翻译研究》(1988)都是这个时期有影响的理论著作。90年代,兰博特与图瑞创办了target杂志,借助于这个阵地,描写翻译学派的文章大量发表,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入到这个学派的队伍中来。同时,这些学者利用自己的影响,在比较文学界扩大翻译研究的作用、提升翻译研究的地位。进入90年代以后,以巴斯奈特与列夫维尔主编的论文集《翻译、历史与文化》为明显标志,翻译描写学派出现了文化转向(cultural turn),学者们开始把翻译放在政治、文化的大背景之下研究,权力、摆布是他们的主要议题,他们的研究另外还涉及女性主义与后殖民。千禧之年的2000年,在英国的曼彻斯特召开了有200人参加的翻译研究模式研讨会,当今描写学派的活跃人们几乎全部到会。会议显示,描写学派还在蓬勃发展,还有不少学者已在开拓新的领域了。当然也有一些学者退出了这个学派。

描写学派的功劳在于给予各种各样的翻译以正确的定位。避免了由于规范性的翻译标准而造成的概念上的困惑以及无谓而又无止无休的争论。描写翻译学派对翻译有两个基本的认识。一个是翻译的“不完整性”(partiality),就是说你不可能把原文百分之百统统翻到译文中去。在这个基础上导出描写学派的另一个认识,即任何翻译都经过了译者程序不等的摆布(manipulation),因此同一个原文会在不同的译者手里,会在不同的的时代出现许多不同的译文。这儿要特别强调的是,描写翻译学派并不想完全推翻传统的规范性的翻译标准。他们是想解构(deconstruct)传统的翻译理论,也就是对传统的翻译理论当中的一些不尽完善的地方提出批评,而不是想摧毁(destroy)传统的翻译理论。毋庸讳言,规范性的翻译标准是有它的作用的。它给出了从论者角度出发,翻译应该达到的一个目标。但是它的主要不足之处在于,它总认为自己的标准是唯一正确的,并想把它的应该范围推广到天下所有的翻译上去(如奈达之于动态对等论),或者总有别的什么人想这样去做(如后人之于严复的信达雅论)。然而它却没有看到或是不愿意承认世界上实际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翻译,其中有符合这种规范性标准的,但是,同时也有不少翻译是不符合这种标准或者不完全符合这种标准的。规范性翻译标准的另一个不足是,它把自己局限在语言这个狭小的圈子里,把翻译仅仅看作是一种语言艺术。而不太考虑文化的大环境。即使涉及到了文化,最终的目标还是落在了具体的翻译技巧上,过分专注于翻译技巧的钻研。也许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规范性的翻译研究总是脱离不开直译、意译之争。描写翻译学派则恰恰相反,它十分宽容,只要你说得出现由,也不管这种理由以传统的眼光看过去是多么地“荒唐”,某个文本就可以被认为是翻译。描写翻译学派的兴趣不在语言上,它试图探讨翻译的起因以及翻译在社会上所发挥的作用。只要稍加注意,世界上这种处于“边缘”地位的翻译是不少的,这种边缘翻译是很值得研究一番的。格特(ernst-august gutt)的一个例子也许能说明这一点。

在德国的travemunde与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之间有滚装渡轮定期航班。船上有一种旅游手册,以德、芬两种文字书就,并排排列。它与一般的双语材料相比有许多独特之处。首先,原文与译文的身份不明,不知是先有的德文文本还是先有的芬兰文本;其次,有三分之一的篇幅介绍目的港的风光,这一部分在两个广西不是互为翻译,芬兰文本为芬兰游客介绍德国目的港的风光而德国文本则为德国游客介绍芬兰目的港的景点。⑩用描写学派的观点衡量,这当然是翻译,因为它符合交际当中关于关联(relevance)的要求。否则要是一味地按“原文”“忠实地”直译,必然会使一半的读者觉得“译犹未译”也,也就起不到翻译的作用了。翻译,同时还受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伦理道德规范的与文学规范制约,而揭示这种关系,也是描写学派很感兴趣的课题。请看下面这个例子。

原文: lumber and boat and junk yard. the bare behind of industry, its dirty underwear, so beautifully disguised by winter. 11

译文一 : 还有木材,小船和废物场。这里是工业荒凉的后院,这些是它的残破的内衣,一切都被冬日巧妙地掩盖了。(刘洪新 译)

译文二: 木材、小船,还有静静的

船坞。工业的废污在冬的掩映下消失的无影无踪。(黄娟 译)

译文三: 光秃秃的树木,木材,小船还有废料场,这些垃圾与污垢都被冬天的白地所掩饰。(王丽英 译)

原文中的暗喻the bare behind(光腚)所有的译者(30人)竟无一人照直翻译,而一概用了委婉语如“后院”、“废污”、“垃圾”等等。underwear(衬衣衬裤)直译者同样寥寥。描写学派看到这样的译文,并不关心译文是否“忠实”,而是更加关心为什么译者会选择这样的译法。这儿,译者显然受到了

描写学派还可以为繁荣翻译实践、丰富翻译手段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武器。比如,汉诗英译中韵律与内容的矛盾如何处理的问题一直困扰着翻译界。以前,大概(只)有两种办法,一是如arthur waley那样,保留内容舍弃韵脚;一是如许渊冲那样,保留韵脚而部分舍弃内容(当然,许教授对这个说法不会接受,他会认为自己译出了原诗的“意美”)。尽管大家都知道,这两者是不可兼顾的,但是,从来没有人加以承认,从而大胆地只保留语音(包括韵脚)而完全放弃内容。随着描写学派的问世,竟然真的出现了所谓的语音翻译(phonetic translation),请看下例:

原诗(选自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

humpty dumpty sat on a wall,

humpty dumpty had a great fall.

all the king’s horses and all the king’s men

couldn’t put humpty (dumpty) together again.

法语译文:

un petit d’un petit

s’etonne aux halls

un petit d’un petit

ah! degre te fallent

indolent qui ne sort cess

indolent qui ne se mene

qu’importe un petit d’un petit

tout gai de reguenne. 12

木兰诗翻译篇4

1.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这是出现在课文第3自然段开头的四句话。我问学生:“你们平时到商店买东西,有没有发现那里的商品摆放有什么规律?”学生立刻回答:“同样的商品会放在一起销售。”我又问:“那么,木兰到集市去,在东市买了一匹骏马,怎么会到西市买鞍鞯,再到南市买辔头,最后到北市买长鞭呢?难道古人这么不会做买卖吗?”学生陷入深思。很快,一位学生举手回答:“老师,这里的东市、西市、南市和北市,是不是指的是同一个地点,就是集市呢?”我让学生合作讨论,结果大家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就是这四个“市”实际上指的是同一地点――集市。

这时我才启发学生,这就是互文的修辞手法。根据互文的定义,学生很快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木兰到集市上买了一匹骏马,一副鞍鞯,一副马嚼子和缰绳,以及一把马鞭。

我又适时提问学生:“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学生再读课文,得出答案:作者之所以这样写,一是诗歌这种体裁的需要,更主要的是为了表现木兰从军前的准备是多么的匆忙,从而侧面表现战事的紧急,照应上文“可汗大点兵”。没想到这几句互文,还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我先让学生把这两句话译成现代汉语。学生一致译为:将军身经百战壮烈牺牲,壮士从军十年胜利归来。我又问学生:“难道将军就这么倒霉,全部壮烈牺牲,而壮士却一个没死,都胜利归来?这符合战场上的实际情况吗?”学生答:“将军和壮士都有可能有的壮烈牺牲,有的凯旋。”此刻,一些反应快的学生突然醒悟:“老师,这不就是您说的互文吗?”我肯定地点点头,表示赞同。一个学生接着说:“这两句话,上文里省去了下文里将要出现的‘壮士’,下文里省去了上文里已经出现的‘将军’,合在一起,应是‘将军壮士百战死十年归’。”话刚落音,一个学生便迫不及待地站起来,把句子重新翻译为:将军和壮士身经百战,从军多年,有的壮烈牺牲,有的胜利归来。看到学生对互文这么感兴趣,我也来了兴致,并趁势又提出下句。

3.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当我带领学生读到这里时,一个学生主动向我提出疑问:“老师,木兰既然打开了东边房子的门,怎么会坐在西边房子里的床上呢?”这确实是个问题,值得探究。

我对学生说:“那么,如果按照你们的意思,这句话应该怎么说?”

学生答:“应该是开我东阁门,坐我东阁床,开我西阁门,坐我西阁床。”

对此其他学生没有疑义。一个学生突然说:“老师,这也是互文呀!”

我问:“怎么个互文法呢?”

学生答:“‘开我东阁门’”的后面,省去了‘坐我东阁床’,因为后面已有‘坐我西阁床’;而‘坐我西阁床’的前面,又省去了‘开我西阁门’,因为前面已有‘开我东阁门’。”

我笑着鼓励学生:同学们都很聪明,理解得也到位,这的确是一种形式灵活的互文。至此,我又引导学生,看看课文里还有没有互文句了。

4.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在我的点拨下,学生很快又找到两句: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我让学生说出理由。一个学生答:“‘当窗’和‘对镜’互文,‘理云鬓’和‘帖花黄’应同是当窗对镜来做的。”接着一个学生很顺畅地把这两句翻译为:木兰对着窗户打开镜子梳理像云一样的秀发,给自己脸上贴上花黄。

课文上到这里,学生对互文的理解加深了许多,而且还对文本发生了兴趣。于是,我乘热打铁,要求学生回味一下,自己还遇到过哪些互文句,并把它们写下来,翻译出来。五分钟后,学生给出了各自的答案: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选自杜甫《江南逢李龟年》。译为:岐王宅里寻常见,几度闻,崔九堂前几度闻,寻常见。)

秦时明月汉时关。(选自王昌龄《出塞》。译为:秦汉时的明月和关隘。)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选自《古诗十九首》。译为:遥远又明亮的牵牛星和织女星。)

主人下马客在船。(选自白居易《琵琶行》。译为:主人和客人同时下了马,又一起来到船上。)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选自辛弃疾《西江月》。译为:明月升起,惊飞了树上的鸟鹊,惊醒了树上的眠蝉;轻风拂来,传来了鸟叫声和蝉鸣声。)

烟笼寒水月笼沙。(选自杜牧《泊秦淮》。译为:迷离的月色和轻烟笼罩着寒水和白沙。)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选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译为:将军和都护冷得连弓都拉不开,铠甲也难以穿在身上。)

木兰诗翻译篇5

这类句子句法关系特殊,文字上只交代一方,而意义彼此互见。在理解它时,要把上下文的意思联系起来考虑,瞻前顾后,不能偏执任何一端,把它割裂开来,只从字面上去理解。只有如此,才能正确、完整、全面地掌握这类句子的真正意思。综观中学语文教材选编的古诗文,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的有几十处,概括起来,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短语互文

就是一个短语中前后两部分的词语构成互文,理解时必须把前后两部分词语拼合起来。例如:

1.去国怀乡。(《岳阳楼记》)

2.朝晖夕阴。(同上)

3.岸芷汀兰。(同上)

例1“去国怀乡”是“去国去乡,怀国怀乡”的浓缩形式,可译为“离开国都家乡,思念国都家乡”;例2“朝晖夕阴”联系下文“气象万千”来看,意思应是“朝晖夕阴”和“朝阴夕晖”。“朝”和“夕”、“晖”和“阴”是互文。例3“岸芷汀兰”,指“岸边和小洲上的小草和小花”,而不是“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小花”。

(二)单句互文

即一个句子前后两部分构成互文。例如:

4.烟笼寒水月笼沙。(《泊秦淮》)

5.秦时明月汉时关。(《出塞》)

例4我们应理解为:“烟雾与月光笼罩着一河清水,也笼罩着河边的沙地”。如将此句解作“烟雾笼罩着寒水,月光笼罩着沙”,那就不符合逻辑,大错特错了;例5由“秦时明月”和“汉时关”两部分组成,其中“秦”与“汉”互文见义,即明月仍是秦汉时的明月,山关仍是秦汉时的山关,以此来映衬物是人非。并非明月属秦关属汉。应理解为“秦汉时的明月和关隘”。

(三)偶句互文

指前后两个句子构成的互文,其特点是前后两个句子互相呼应,互相补充,彼此隐含,理解时必须把前后两个句子拼合起来。这类用法非常普遍。例如:

6.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沁园春?雪》)

7.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8.西和诸戎,南抚夷越。(《隆中对》)

9.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逢李龟年》)

10.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11.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同上)

12.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同上)

13.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4.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

15.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16.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陋室铭》)

例6“千里”和“万里”互相呼应,彼此隐含,指“千万里”;应理解为“千万里都是冰封雪飘的景象。”例7“受任”和“奉命”互补,“败军之际”和“危难之间”互补,两句合起来是“在打了败仗、正是国家处与危难之中的时候奉命接受了重任。”例8“西”和“南”互补,“和”与“抚”互补,“诸戎”和“夷越”互补,合起来应理解为“团结、安抚好周围的少数民族。”就是搞好民族关系。例9“宅里”与“堂前”相呼应,“寻常见”与“几度闻”相呼应,应理解为(当年我)常在岐王与崔九的家里见到你并听到你的歌声,并非在岐王宅里只见人而不闻歌;也并非在崔九堂前只闻歌而不见人。例10“将军”和“壮士”互相隐含,即“战死”的有“将军”也有“壮士”,归来的有“壮士”也有“将军”。如果翻译成“将军经过百战之后都战死了,回来的都是久经战场的壮士”,我们明显可以感觉到逻辑上讲不通。应该翻译成“将士们经过多年征战,有的光荣殉国,有的载誉而归”。例11两句相互包含,它要表述的意思是:打开东阁门在床上坐坐,又打开西阁门在床上坐坐。表达了木兰回到久别的家中的欢喜之情。不然既开的是东阁门,怎么会坐西阁床呢?例12“扑朔”与“迷离”互文见义。即雄兔与雌兔均有“脚扑朔”、“眼迷离”的习性,是难以区分雄雌的,以喻木兰已女扮男装,不易被认出是女性了。并非像教材注释上说的“扑朔者为雄,迷离者为雌”③,如果那样,“扑朔迷离”这一成语将无法解释。例13“将军”和“都护”互文见义,自然无情,怎会偏偏只冻住“将军”的角弓,只让“都护”的盔甲冷得穿不上呢?显然,这句诗应理解成“天很冷,将士们的角弓都拉不开,盔甲也难以穿上。”例14“湖光山色使鸟儿欢娱,使人心除去杂念。”例15意思是不因“物”﹝的好坏﹞和“己”﹝的得失﹞而或悲或喜。例16 “谈笑”和“往来”构成了互文,应译成“和我谈笑往来的都是博学之士,没有不学无术之人”。

(四)多句互文

由三个或三个以上句子中的词语参互成文,合而见义。例如:

17.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这是四个相关的句。如果把文句割裂开来,就会误解为木兰每去一处只买一样东西,哪有这样机械呢?仔细一想,句中的“东市”“西市”“南市”“北市”构成了互文。正确的理解是(木兰)到处去买出征的器具,表现木兰征战前的紧张忙碌。作者把它分开来写,是为了诗句的整齐和音调的和谐。

需要指出的是,“互文”作为一种古汉语的修辞手法,在今天不一定要求学生去运用,但是,因为古今汉语一脉相承,在现代汉语中“互文”这种现象仍然存在,如神出鬼没、东奔西跑、莺歌燕舞、门当户对、摧枯拉朽、暴风骤雨等。因此,掌握好互文的修辞手法,对于学习、研究古代汉语,甚至运用现代汉语都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郭锡龙,唐作蕃,何九盈,蒋绍愚.《古代汉语修订本(下)》北京:商务印书馆,884页

[2]侯云龙:《文言文知识表解》.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50页

木兰诗翻译篇6

关键词: 中国电影 片名英语 翻译方法

一、引言

作为一门影像技术,电影用镜头来反映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生活,属于跨文化交际的活动。世界各国的电影交流不仅开阔了观众的视野,而且带去了异域的风情与文化。中国电影正是拉近外国观众与中国文化之间距离的桥梁。因此,“电影片名的翻译就要做到凸显内容,传达主题信息,确立全片感情基调,提供审美愉悦,吸引观众,增加票房,让电影译名在译入语国家观众中产生与原片名在源语国家观众中大致相同的效果”。

二、中国电影片名英译的特点及其现状

随着中国经济地位的提高,以及中西文化交流活动的日渐增多,中国电影不断地打进欧美市场,受到了全球的瞩目。除了演员努力演出外,各式各样的电影名称也是吸引观众的一大关键。巧妙的译名不仅能有效地进行文化传播,还能为影片带来可观的票房收入。翻译目的论认为,翻译并不是以原文本为基础的符号翻译。片名翻译不能是对电影原片名的语言符号进行简单的直译。

电影片名的文化特色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中国影片通常喜好使用动词,使片名显得动感十足,如《追》、《寻枪》;四字词组具有言简意赅、朗朗上口的修辞效果,富含中国传统文化韵味,如《花样年华》、《一声叹息》、《小城之春》、《东邪西毒》;还倾向于有艺术性或富有诗意的片名,如《一江春水向东流》、《像雨像雾又像风》;引用也是非常常见的,如《满江红》、《满城尽带黄金甲》。电影译名如果不能将原电影名的文化内涵准确传递,势必大大降低影片的吸引力。

三、中文电影片名的翻译方法

要想得到贴切的译名,译者就要在完全理解电影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翻译,以免对片名造成误译。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指出:“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翻译要将中西文化结合起来,离开文化背景去翻译,不可能达到两种语言之间的真正交流。常见的翻译方法有音译、直译及意译。选用何种翻译方法取决于文本自身的特点。

1.音译法

音译是使用一种语言读写出另一种语言的词或词组发音的翻译方法。许多电影选择主人公的姓名和故事发生的地名作为题目,这种情况一般采取音译的方法,翻译过来也能让人接受。音译保留了原片名的韵律节奏,以其浓郁的异域特色吸引广大观众。如电影名《》、《成吉思汗》分别译成“Zhou Enlai”和“Genghis Khan”。这些片名中的名人或为中国人民所崇敬或是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将其影片名音译为英语,有助于外国人对中国历史和中国历史人物的了解。

对于中国文化独有的概念,很难在目的语中找到对应的词汇进行准确描述,只好采用音译的方法。如巩俐出演的中国内地第一部《菊豆》用女主人公的名字“Judou”作为片名;又如陈可辛执导的影片《武侠》英文片名定为“WUXIA”,比起另一个译名“Swordsmen”更具有中国特色,外国观众一看就知道是一部中国武侠片,更容易吸引外国观众。

2.直译法

直译,从表面上讲,就是不改变原作的词与句。但严格说来,就是不改变原作的观点和风格,而且忠实于原著,是对原作在思想内容和写作风格上的一种再现,并且尽可能地忠实于原作的修辞。如:《黄土地》译作“Yellow Earth”,《青春之歌》译作“the Song of Youth”,《南京大屠杀》译作“Nanjing Massacre”,《我愿意》译作“I do”。在不违背影视作品的情节、内容、不造成文化误解的前提下,直译法一般可以可以原汁原味地再现原作风貌。

另一些则需根据译语特征,略微改变源语的词序或结构,在总体上仍趋于同源语形式保持一致。如:由倪匡武侠小说改编的电影《女黑侠木兰花》得到了观众的好评。很多作品里提到美女时,时常拿木兰花作比喻。中文片名中有一个“黑”字。黑色(black)在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文化中的联想意义大致相同,都有“阴险、凶恶、气愤和不光彩”的涵义。“The Legend of Wonder Lady”这个英文片名没有局限于中文,采用了减词法,将容易引起误解的“黑”字去掉,表现出一个英姿飒爽的木兰花。在北美市场走红的功夫片《叶问》,英文片名并不是简单音译为“Ye Wen”,而是“IP Man”。“Spider Man”、“Superman”两部电影在北美都很受欢迎,“man”在美国观众眼中有近乎于“超人”的意思。“IP Man”的译法就非常巧妙,更贴近美国观众的趣味。

3.意译法

意译的目的在于寻求适当的译文以表达源语文本的精髓。由于中英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如果片面强调保留片名的形式,就会影响意译的准确传达,不能达到中英文片名的对等。

例如张艺谋执导的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其片名出自唐末黄巢霸气十足的诗作《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金甲即为金黄色的铠甲,此指的颜色。诗中赋予了气势逼人的杀气。而国外观众对于这出处不知其解。英文片名“Curse of the Golden Flower”符合影片的悲剧基调,给影片中那满目的赋予了象征意义。电影《东邪西毒》中的“东邪”和“西毒”是金庸小说里面的人物,译名“Ashes of Time”完全抛弃了原名片,重新创作的译名抓住了影片的内涵,意味深长。在电影里多次出现的农历时间正是一种标签:“最终爱恨都被洗涤净。年年三月桃花开。时间才是最终的赢家。”影片《大腕》讲述的是一位著名的大腕级导演在中国拍戏时一病不起,危在旦夕,于是人们忙着为他操办一场体面风光的葬礼。译成“A BigShot’s Funeral”既表达了原片名中的大腕,又讲出了电影的内容――葬礼,使观众对影片的内容有更清楚的了解。同样出彩的译名还有《漂亮妈妈》“Breaking the Silence”,《旺角卡门》“As Tears Go By”,《花样年华》“In the Mood for Love”,这些片名都意译得很有味道。

三、结语

翻译的实质是一种文化交际的过程。电影片名的翻译直接影响到观看者对于影片本身的理解与体会。电影片名的汉译英不单单是语言间的简单切换,更是文化间融合的充分体现。电影译名需要紧扣影片内容,保留原名中的蕴含信息和文化特色,通过艺术再创作减少不同文化间的摩擦,避免出现错误的解读。译者在电影片名汉译英的过程中应充分认识语言、文化差异,更好地发挥电影片名的宣传作用。一个经典的译名会和影片一样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Newmark,P..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Nida,E.A..Language and Culture[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l.

[2][3]Nord,C.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4]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木兰诗翻译篇7

一、兴趣领先,熟读巧背

布卢姆认为,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既如此,指导学生学习、背诵文言文,首先必须培养学生朗读、背诵文言文的浓厚兴趣。如在新课导入时,可运用多媒体播放名家朗诵的音画视频供学生欣赏,并鼓励学生跟读。当学生跟读的浓厚兴趣被强烈激发出来后,再引导学生在美妙的音乐伴奏下,熟读巧背。

二、边读边译边记诵

通常情况下,将文言文课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是教学文言文、指导学生朗读与背诵文言文的前提。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与背诵指导过程中,我曾经指导学生采用边读边翻译边背诵的方式熟读背诵文言文,起到了极好的效果。不过,这种背诵方式一般适用于诸如《陈太丘与友期》《咏雪》《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等故事性比较强、篇幅比较短小的文言文篇目。

三、串联回忆,限时背诵

这种背诵法适应于诸如《出师表》等篇幅比较长的文言文。具体方法为:每翻译完一个文段,师生共同理解这个文段的内容,并找出文段的重点字词,写在黑板上,与学生一道将每个文段的重点字词串联起来记忆,然后限定背诵时间,要求学生当堂成诵,并且在课后还要巩固背诵。以执教《口技》一文为例,在指导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口技者模仿一家四口人深夜熟睡时的那段表演中的标志性词语“遥闻”――“既而”――“又”――“当是时”――“宾客”等书写在黑板上,学生据此提示回忆课文内容,并串联快速背诵。

四、抓住句式特点,比较背诵

有些文言文,如《木兰诗》《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其中的文段借助比喻或者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文句句式整齐,读来朗朗上口。教学上述文言文时,我指导学生把课文中结构基本一致的语句找出来,画上波纹线,抓住句式的不同特点,加以熟读记诵,效果很好。如执教《木兰诗》一文,我指导学生将课文中描写木兰准备出征与奔赴战场这两个自然段中,比如“东市买骏马……”等语句用波纹线标记出来,然后加以记诵。因为上述两个自然段几乎都是五字排比句,句式非常整齐,很适合学生朗读与记诵。随着朗读次数的增加,学生诵读的语速逐渐加快,最后自然而然地熟读成诵。此外,我还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描写木兰征程中思家念亲的八句重复语句,加以仔细辨析,找出重复语句中的异同,并加以比较背诵,也起到了极好的背诵效果。

五、根据画面背诵

诸如《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桃花源记》等写景抒情的文言文,几乎每个自然段都是一幅精美的画面。故此,教学与指导学生背诵上述文言文时,我常常指导学生给文段中的每一幅画面拟一个小标题,而后展开丰富的想象,结合画面背诵。以执教《岳阳楼记》一文为例,我指导学生按照课文描绘的景物顺序,分别给其中的几个自然段拟定下列小标题:洞庭湖全景图、洞庭湖“淫雨霏霏”图、洞庭湖“春和景明”图等,引导学生根据对画面进行联想,记忆成诵。

六、根据文脉背诵

入选语文教材的诸如《桃花源记》《伤仲永》等文言文,文脉与现代文相似,主要有逻辑顺序、空间顺序、时间顺序等。故此,可以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背诵。以执教《桃花源记》为例,我引导学生理清文脉: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做客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访桃花源,以此开展背诵,达到了极好的背诵效果。

七、角色背诵与理解还原背诵

1.角色表演背诵

对于语文教材中比如《陈太丘与友期》《唐雎不辱使命》《隆中对》《杨修之死》《邹忌讽齐王纳谏》等故事性比较强、人物对话比较多的文言文,则指导学生采用客串角色与对话形式等方法,对之加以理解背诵。如此,也能起到极好的背诵效果。

2. 理解还原背诵

阅读教学《愚公移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文言文,我曾指导学生先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之后对照译文回忆还原记诵。学生在记忆背诵上述文言文的过程中,因为对其字词句有了初步的理解,再加上反复朗读与回忆还原,背诵也就感到比较容易了。

教学实践证明,上述几种背诵方法不仅各有所长,而且可以相互联系。在指导学生背诵文言文时,应根据文言文篇目的特点,综合、巧妙使用上述多种背诵方法,以便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木兰诗翻译篇8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16—0030—01

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学习文言文,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继承先贤的优秀文化,锻炼创造性的思辨和表达能力。然而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却不尽如人意,许多教师虽然更新了教育理念,但却没有改变陈旧的教育方法,使本应充满诗意与活力的文言文教学变成了一潭死水。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教师教学目标单一,教师教法僵化,教学方法“从本到本”,缺少迁移。那么应该怎样改变这种现状,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注重形式,激发兴趣

通常我采用以下形式:

1.以故事传说引出课文。以《木兰诗》为例,花木兰的故事家喻户晓,让学生讲讲他们知道的木兰的故事,谈谈对人物形象的看法,学生在把握历史背景及花木兰的人物故事后,对《木兰诗》所表达的思想内容理解起来也会容易得多。

2.以成语名句引出课文。如“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一鼓作气”等。课前可询问学生是否知道这些成语的本意、引申意及出处,增强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掌握文中的成语。

3.以精美语段引出课文。文言名篇都有精彩的语段,或长于描写,或重于叙述。教师把这些精美“点心”拿出来先让学生尝一尝,尝到“甜头”后自然可以轻松地组织新的教学活动。如《小石潭记》中的“潭中鱼可百许头……乃记之而去”,如果教师能在学生面前声情并茂地配乐朗诵这一段,相信一定能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4.用插图或画面引出课文。文言文课本中只有少量精美的插图,教师可从网上下载相关的图片资料,作为激发学生学习文言作品的兴趣。如教《爱莲说》时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莲中的插图,让他们试着说莲的外形,再对照课文原句,体会文字语句的特点。

教无定法,除了进行有准备的活动外,还可以随时进行表演。如在学习《核舟记》时让三个学生分别摹拟苏轼、鲁直和佛印的动作、神态等,结合表演进行教学。相信教师只要善于观察学生的个好,善于激发、引导,就能收到理想效果。

二、注重朗读,读出神韵

这里的“读”指诵读,初中阶段,文言文教学的突破口也应该选在“读”上。通过读,使学生充分认识祖国语言的典雅优美,从而提高其阅读与写作水平。

文言文诵读必须做到这样两点:

1.读顺、读准、读懂。

2.读出神韵。

三、注重教法,还原课堂

教学中,如果采用传统的串讲法,固然做到“字字落实,句句清楚”,但套用同一个模式,难免乏味。所以,在教学中,应围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根据每课的特点,灵活教学。如可以采用纠错法。课前要求学生翻译好要学的篇目,课堂上把译文写在黑板上,然后将原文和译文进行对比,译对的给予肯定,译错之处寻找原因,重新翻译,直至正确无误。

四、注重实践,实施迁移

在文言文教学中,“迁移”训练应成为不容忽视的一环。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教学要求,帮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知识积累点和能力训练点,然后将知识和能力所得作正向迁移,适当向课外延伸,让学生在知识的实际运用中提高阅读能力。

迁移的方式通常有两种:

一是向与课文难度相当的课外文言文迁移,主要从文言文知识或思想内容方面迁移。比如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或主题相近(反)的、或描写同一人物的文言文,都可作为迁移训练的材料。如学了《桃花源记》,就可选《五柳先生传》加以比照阅读,在巩固课内文言知识的同时,更进一步地把握陶渊明的思想。

二是向现代汉语迁移,主要把文言课文中的词义与现代汉语词语的语素义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理解词义。这在现代汉语的成语中可作大量的迁移。比如“肉食者谋之”的“谋”和“不谋而合”的“谋”、“陶后鲜有闻”的“鲜”和“鲜为人知”的 “鲜”等等。

上一篇:执行力培训范文 下一篇:不要认为自己没有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