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战争的古诗句范文

时间:2023-10-26 17:45:23

关于战争的古诗句

关于战争的古诗句篇1

关键词:古诗词 鉴赏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2)04-0063-02

作者简介:时祝洪(1966―),江苏昆山人,大学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江苏昆山中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高考语文复习教学。

古诗词是诗人感悟人生、凝聚意象,最终以语言具体地将意象表达出来的文学作品。在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考试中,逐渐把对古诗词的鉴赏作为考试内容,但是学生因为找不到正确的方法去鉴赏古诗词,而导致在古诗词上失分较多。因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掌握鉴赏古诗词的方法与技巧,学会从多个角度去鉴赏古诗词,培养学生的整体感悟能力。

鉴赏古诗词,一方面可以探究诗人所表达的情感,从而深入地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另一方面则可通过自身的修养和人生体验,丰富诗词的内涵。因此,要提高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正确地去赏析一首古诗词,就必须掌握一定的方法。本文以苏教版高三教材的古诗词鉴赏为例,简要解析如何对古诗词进行鉴赏和复习。

一、古诗词鉴赏的方法

(一)抓标题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大多都能够从其标题上看出古诗词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以及古诗词的类别,尤其是感怀诗与怀古诗,如苏教版必修二中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我们可以从题目中得到以下信息:一、从题目中可以判断出这是一首怀古诗;二、这首诗所怀之地是京口北固亭。以上两条信息可以让学生更容易找准鉴赏的思路,从而读懂这首诗。

(二)抓作者

一首诗歌,作者本身就是一种信息,因为诗歌表达的是诗人当时的一种心理状态。因此,更多地了解诗人的相关信息,可以更快地读懂诗歌。所谓“诗言志”,意思就是说诗歌表达的是诗人的思想情感,了解作者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把握诗歌的内容,这也就是常说的“知人论世”。如上文所说的诗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作者辛弃疾。辛弃疾是一个胸怀大志、满腹抱负的英雄人物,曾经率领起义军反抗金国的入侵,立下了许多功劳,但是后来因赵构为首的赵家王朝的屈辱求和,辛弃疾被派往江阴做签判,后来隐居江西。他所写的诗词大多都反映了他空怀一腔忠贞热情却报国无门的悲愤。

二、高三古诗词鉴赏复习策略

(一)进行必要的“死记硬背”

人们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道出了“读”的作用及其重要性。在进行古诗词鉴赏和复习时,也要熟读成诵,才能学会鉴赏古诗词。在高中语文学习中,如果对古诗词不记、不背或者是记得不深刻、背得不扎实,又怎么能学好语文呢?那么,语文的阅读语感又该怎么培养和发挥呢?

教无定法,在高中古诗词的教学中更是如此。但是,无论怎样的教法,都必然要求学生先将所学的古诗词背下来。在古诗词中,词不同诗,也不如诗易读,背诵起来也更难,但是,教师必须让学生懂得“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的道理,引导和鼓励学生强化对古诗词的背诵。

(二)抓住“重点字词”鉴赏古诗词

在高考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字、词的解释题,这类题其实也是古诗词鉴赏中的炼字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古诗词中重点词语的把握。因此,学生只有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对这些重点字词进行解析,才能对其表达的含义和表达的效果做出正确的解析。如陈子昂的《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中“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这句是这首诗的首联,写出了作者在分别时的寂寞心绪,以看似径直却又很自然的方式进入了感情的高潮。在这句诗中,“银烛吐青烟”里面的“吐”字,以一种拟人的手法,巧妙地将银烛所冒出的青烟以一种形象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让人感受到那种想见离人却相对无言,内心怅然,只有将目光凝视于银烛青烟而出神的神情;而在“金樽对绮筵”中,用一个“对”字,很清楚地表达出作者在面对华筵时,除了频繁地举起金樽而“劝君更尽一杯酒”的思绪外,再没有什么能够勉强相慰的话了。抓住句中的重点词句,可以体会到这句诗中那种“于沉静之中更见别意”的深沉境界。

(三)抓住“修辞手法”鉴赏诗歌

1.比拟

比拟手法包括拟人和拟物,而不是比喻与拟人的统称。拟人就是将物当成人来描写,如“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就是典型的拟人手法;拟物则是把人当作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如“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这句诗,就是把女孩当作豆蔻来写。

2.借代和借喻

借代和借喻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相同处是它们都是有所代,即借代是用“借体”代“本体”,借喻是用“喻体”代“本体”,但是本体都是不出现的;两者的不同之处就是相关性和相似性不同。如“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其中的“纸老虎”是借喻而非借代;“黄发、垂髫,并怡然自得”,其中的“黄发”代指老人、“垂髫”代指小孩。

(四)抓住“表现手法”鉴赏诗词

在高中语文古诗词的鉴赏和复习中,也可以从诗句的“表现手法”入手,在平时的考试中也可以从这上面入手做题。

1.将“视觉与听觉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就是从视觉和听觉多个角度写景。“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这句诗中,雪、战旗以及战争的场面属于视觉描写,而风声和夹杂的战鼓声是听觉描写,将两者结合起来写出了边塞战争惨烈、壮美的场面。

2.将“远景与近景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第一、二句写近景:微风吹拂着江岸上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独地停泊着。第三、四句写远景: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可谓意境雄浑阔大,不可多得。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诗人是采用了远近结合的表现手法。

(五)抓住“思想感情”鉴赏诗词

诗词有一个特点,就是“寓情于形象之中”,而形象不仅仅是诗人在情感上的触发,同时也是诗人的情感载体,更是诗人情感的表现途径。如苏教版选入的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首诗中,“暗”字形容的是青海湖上的乌云把大雪山都遮住的景象,实则是暗示边疆生活的艰辛和战场的凶险;“黄沙百战穿金甲”这句话,描述的是戍边时间的漫长和战乱的频繁,以及战争的艰苦和激烈,但实则表达的是边疆战士的报国壮志并没有被磨灭。

参考文献:

[1]张雨仁.“涵泳法”和“比较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J].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3,(5).

[2]刘显贵.古诗鉴赏的六个步骤[J].阅读与鉴赏(下旬),2011,(6).

关于战争的古诗句篇2

〔教学重点〕对本诗思想内容的理解;培养古诗的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对本诗艺术手法的鉴赏。

〔教学方法〕教师点拨下自读、分析、讨论。

〔教学工具〕多媒体、投影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提起唐诗,自然想起李白想起杜甫,想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想到“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今天这节课,我们再一次走近杜甫,学习他的另一首著名的诗歌《兵车行》。

板书课题、作者。

二、简介作者

作者杜甫,是我们熟悉的诗人,对照大屏幕,我们共同回忆一下有关他的主要内容。

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风是“沉郁顿挫”。人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代表作有 “三吏”、“三别”等,他被后人称作“诗圣”,他的诗歌被后人称作“诗史”。

三、讲析内容

鉴赏古诗,我们常常先看什么?(题目)“兵车行”是说“兵车行走”吗?(不是)谁愿意为大家解读一下题目?(“行”,不是行走,而是一种诗歌体裁。)我们学过这种文体吗?(学过,如《琵琶行》、《短歌行》)

这种文体属于古体诗,古体诗与律诗有何区别?

(律诗一般是四联八句,每句或五言或七言,重在写景。古体诗在句数、字数、格律等方面都比较自由,尤其侧重于叙事。)那么本文叙的是什么事呢?(从题目上“兵”、“车”可以看出,讲的是有关战争的事。)

想一想:课文三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内容?

第一段:送别场面。既然是送别,谁送谁?(亲人送行人)

写“行人”一方选了哪些意象?(“车”、“马”、“弓箭”。)可以看出这是一批什么样的人?(这是一批整装待发、准备奔赴前线的战士。)

“亲人”一方写了哪些人?(爷、娘、妻、子)该来的都来了。这些人是怎么来的?(跑来的。因为文中有一个“走”,即“跑”的意思。)除了“走”之外,写他们的动词还有哪些?(“牵”、“顿”、“拦”、“哭”。)请简作分析。(“牵”着行人的手,不想让你走,说明什么感情?(眷恋)“顿”,人在什么情况下捶胸顿足?(悲怆)拦是拦不住的,只好眼睁睁地看着亲人上战场去牺牲,剩下的只有“哭”了,说明他们已经到了绝望的边缘。其中最能表现亲人心情的是哪一个?(“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说明哭声大、哭者多,受战争之害的不是一个人一个家庭, 哪一句还能够看得出?(“尘埃不见咸阳桥”)为什么“哭声震天”?(生离死别)

第二段写的是什么呢?(征夫控诉。)为什么要用“控诉”一词?(因为征夫要陈述受害的经过。)征夫控诉了哪些内容?(先让一个学生朗读,再找学生回答)(①自己长期服役。②田园一片荒芜。③换来非人待遇。

齐读第三自然段。这一段写什么?(厌恶战争。)何以见得?(先找诗句、讨论后归纳)(因战争而抓丁,造成劳力缺乏、田园荒芜,而租税依旧;因战争而重女轻男,改变了人的传统心理;因战争而尸骨遍野,鬼哭更阴森更可怕。)

四、分析写法

1.前后照应。

找出代表句子,并加以分析。

(如:第一段中的“牵衣顿足拦道哭”,说明生离死别;第二段中的“边庭流血成海水”和第三段中的“生男埋没随百草”,加以照应,点出此去决难生还。)

2.层层递进。

从行人的话中体会这一写法。(第2段谈他的过去,第3段谈他的现在。现在同过去一样,而且变本加厉。)

(①由“点行频”到“北防河”、“西营田”,再到“武皇开边意未已”,这是一个由现象到本质的过程。②因“点行频”造成田地荒芜,可租税依旧要缴要出,更显官吏残暴。③“点行频”不仅造成征夫肉体上受折磨,而且在精神上改变了人们生男生女的传统心理。④“人哭”本已撕心裂肺,“鬼哭”更是阴森可怕。)

3.场面描写(开头、结尾;设置悬念、渲染气氛)

对话描写(第2段、第3段;叙事实、揭根源)

4.三、五、七言杂用

七言句:感情深沉哀怨、节奏舒缓;

三、五言句:感情强烈激愤、节奏急促。

五、名句赏析

1.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这艺术地再现了扩边战争给人民造成的深重的苦难。)

2.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去时”、“归来”两相对照。从本应受保护的孩子、老人服役可以看出,统治者的残酷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3.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关于战争的古诗句篇3

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赏析】

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附有序言“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可见这是一首唱和诗。序中张公指的是当时的辅国大将军、右羽林大将军兼御史大夫的张守。

据《旧唐书・张守琏传》记载,“(开元)二十六年,守琏将赵堪、白真陀罗等,假以守之命,逼平卢军使鸟知义,令率骑邀叛奚余烬于潢水之北……及逢贼,初胜后败。守琏隐其败状。而妄奏克获之功。事颇泄。”高适《燕歌行》所述正与本次战事有关。

全诗为七言歌行,共28句,197字,四句一转韵,完整叙述了唐朝边防军由出征到战败的过程,讽刺了过分轻敌和战时仍过着奢糜生活的唐军统帅,表达了对战死将士深深的哀悼之情。

诗文前八句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唐朝边防军出征的目的和战局的走势。“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点出了要征讨的是在东北的奚族和契丹(以当时唐朝首都长安为参照),而“残贼”一词也为唐军统帅的“轻敌”埋下了伏笔。“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男儿”显然特指军队统帅,暗中点出发动战争的原因只不过是为了皇家和将领一己的私利。

“金伐鼓下榆关……单于猎火照狼山”四句,概括了唐军作战失败。先出山海关(即榆关),一路金鼓震天,好不威风,大军中林立的旗帜迤逦在渤海之滨(碣石,山名,在今河北省昌黎县北。另有一说,古碣石山在渤海之滨,但六朝时就没入海中)。然而甫一交锋,军情不利的加急文书就飞越沙漠(时奚族和契丹聚居在夸内蒙古自治区东北西拉木伦河上游一带的沙漠,古人曾以“瀚海”形容沙漠,唐代时也指代内蒙古高原大沙漠)而来,原来敌军强大,双方实力悬殊,在敌酋看来这简直是一场畋猎,而他们的猎火已经照彻了狼山(或为狼居胥山,或为泛指)。显而易见,唐朝边防军统帅的轻敌情绪令人发指,情报工作一塌糊涂,原本以为奚族、契丹只是“残贼”,如今对阵的唐军却成了“残贼”的“猎物”。

“山川萧条极边土……力尽关山未解围”八句叙述了战况的惨烈,点明了唐军失败的根本原因。唐军阵地平缓开阔,无险可守,而胡骑却从高地上像飓风一样席卷而来。将士们在阵前拼杀,出生入死,军队统帅却在帐中欣赏歌舞。时值深秋黄昏,边草已经枯萎,孤城外的沙场上生还的士兵已经非常稀少。看看军队统帅身受皇家的恩宠,却轻敌冒进,结果被困关山,无法突围。

在这里,诗人有力鞭挞了唐军统帅的昏聩无能,首先在战场上没能占据地利,其次不能与将士同甘共苦,再次轻敌冒进,最终陷入重围,其中一联“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通过强烈的对比,揭示了唐军统帅层的腐朽与麻木。统帅如此,有再勇猛的士兵,也打不了胜仗。

“铁衣远戍辛勤久……寒声一夜传刁斗”八句,表达了诗人对唐军将士深深的哀悼和同情。他们身披铁甲。长年驻守边关,家中的妻子哭泣不止。虽然思念不绝。但相隔千里,她们的思念之情如何才能到达遥远的边塞?边关的战争是多么残酷,那里的杀气终年不散(三时,意指历时很久),凝聚成云,就连在半夜,营地之中也回荡着警报声。

全诗在最后四句情感达到高潮,前线的将士们直面雪白的刀刃和飞溅的鲜血,为国捐躯又哪里是追求个人功勋?然而,如今边疆战事不断,军队连年征战,造成民间深重的疾苦,让人不禁怀念起西汉的李广将军来。普通将士慷慨赴死与高级统帅拼命邀功,甚至将败仗说成胜仗的龌龊行为形成对比:西汉爱兵如子的李广又与不顾将士生死,作战时还一味享乐的愚昧唐军统帅形成对比。此诗深刻揭露了唐朝边防军将领腐败无能的现状,又紧扣开元二十六年潢水之败的时事,这使得全诗具有强烈的批判意义和现实色彩。

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和高适的《燕歌行》,代表了唐朝边塞诗的两大重要部分。其一是歌颂正义的战争,赞美唐朝军队的威武雄姿和不畏艰险的气魄,诗篇气势雄壮豪迈。综合运用夸张和想象的手法,给读者昂扬向上的精神愉悦感。其二是敢于讽刺穷兵黩武的战争,并对这种战争进行深刻反思。同时对长期服役的边关士兵寄予了深切的同情,为他们的战死而哀悼,为他们远离家乡而忧愁,这类诗篇大多语调悲壮,气韵低回,往往给人带来强烈的震撼。

高适与岑参,都是亲身参与唐朝边防事业的文化精英,他们凭借丰实的塞外生活经验,创作出了瑰丽的边塞诗篇。他们所代表的盛唐边塞诗人群体,既呈现出强烈的立功边关、为国捐躯的崇高情感,也对轻率发动的边关战争、国家不断征戍给人民带来无数灾难的现实,表达了强烈的质疑和愤慨,这些诗篇完美体现了盛唐的文化精英群体以天下为己任,最大限度实现个人价值的积极人世的态度,

关于战争的古诗句篇4

【教学目标】

1、结合诗后注解,自学古诗,了解大意。

2、抓住重点字词,启发学生联想,读懂诗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通过教师的评价,引导学生习得学习古诗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西域沙漠,人烟稀少,战争频发,这就是唐朝的边塞重镇,凉州。当地歌曲中夹杂有少数民族的曲调,别具一格,人们称之为凉州词,许多诗人以此为曲,以边塞的生活见闻为词,写下了一首首豪迈大气的边塞诗。今天我们来学习唐朝著名诗人王翰写的《凉州词》。

2. 齐读课题。

二、分环节教学,确定学习古诗的标准。

1.读古诗,正字音(确定读的标准:节奏分明)

(1).自由读古诗三遍,注意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2). 生试读,师相机进行评价,引导学生更正字音,读准节奏;

(3)教师范读,指导读出节奏。

(4)男女分读,全班齐读;

2.说古诗,明诗意(确立理解古诗的标准:结合注释,适当想象)

(1)请学生分句解释诗句意思,师相机引导;

(2)同桌互说整首诗意思;

(3)请一位学生当堂展示,并总结理解古诗意思的方法。(借助注释,适当想象)

3.抓诗眼,悟诗情(确定明悟诗情的标准:抓诗眼,品悟诗情)

(1)品味“酒美”

a.同学们,经过刚刚的学习,我们了解到第一行诗写的是庆功宴上热闹欢乐的气氛,那么这种气氛是通过诗中的哪一个词写出来的?

b .从诗中哪些地方看出酒美?

c .酒在我们中国的诗歌文化里,是一种重要的意象,就是助情物,它往往是作者情感宣泄的出口,下面让我们来看看酒在不同的环境里,分别代表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d .对于戍边的战士来说,美酒意味着什么?(大胜之后的庆贺,以酒助兴。越是美酒越是说明将士们的心情非常高兴,越是高兴就更该喝更好的酒)

(2) 品味“催”

a .多好的美酒啊,战士们喝到了吗?那是因为一个字:催。从这个字里,你能联想到什么?(战争开始了,胡人犯边,劫掠百姓)

b .是啊,一个催字,写出了边疆战事的无常。战士们过的是怎么样的一种生活?(朝不保夕,敌人随时来犯,清晨,正午,深夜,琵琶声起,将士出征)

c .如果你是战士,此时你愿意在军营畅饮美酒?还是外出保卫百姓?

(3) 品味“醉”

a .到了第三行诗,它的关键词跟第二行诗有密切的关系,找出第二,三行诗的矛盾之处,我们就找到了关键之字:醉。

b .为何说“醉”字矛盾?“醉”字真正的意思是什么?(将士倒在沙场的样子像喝醉了)

c .死可不可怕?但在将士们眼中,有没有将死亡放在眼里?(视作醉倒,请君莫笑,尽显对生死之淡然,豪迈)

(4) 品味“回”

a .为什么将士们能将生死看淡,原因在最后一行诗中。来,同学们,找一找最后一个关键词:回?

b .能回吗?几人能回?自古以来,从秦到唐,戍边就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胡人是游牧民族,居无定所,行踪成疑,边疆的战士不知道下一次战争是什么时候发生。只知道逢战必失手足,生死之事见多了,便看得淡了。

三.强化主题,总结方法

1.从刚刚的学习当中,我们了解到了边疆苦寒,生死无常,而且还要跟亲人长久分别,如果是你,你愿意成为一名戍守边关的战士吗?

2.那么自古以来,为什么还有无数的将士甘愿留守边关,挥洒热血?因为他们的身后的国家的安危,是百姓的幸福。他们退一步,无数家庭将破碎,孩子们会失去爸爸妈妈,城市会由繁华变得破败,国家会由完整走入衰亡。

3.出示课外资料,加深体会;

4.带着这节课的收获和体会,诵读全诗。

5.学生通过表格进行自我评价,小结学习古诗的方法。

【教学过程】

酒美 大胜之喜

催 战事无常

将士 家国天下

酒 生死之淡然

关于战争的古诗句篇5

正因为如此,古代诗歌鉴赏也成为了高考的必考题型。作为高中生,了解、学习进而鉴赏一首诗歌,需要从哪些角度进行呢?怎样才算是真正读懂了一首诗歌呢?我们不妨从下面几个方面人手,检测一下自己的诗歌鉴赏水平。

一、能够迅速抓住诗歌的主要内容、情感吗?

阅读任何一首有文字难度的诗歌。对大多数中学生来说都可能会对具体诗句产生一些模糊的认识,阅读答题的困难往往是:1 对诗句中的古代文化常识不理解;2 对古代文言字词不熟悉;3 对诗人的身世、诗歌的写作背景不了解;4 对诗歌中的一些有特殊含义的事物(如典故、古代诗歌意象等)不明白;5 曲解诗句;6 未耐心、仔细揣摩诗句等。这些因素都会妨碍同学们对一首诗歌的内容、情感的理解。

但有些文学素养好的同学却可以通过:1 对作品注解仔细阅读;2 平时掌握一些文言词语的意义;3 平时对主要诗人的身世、背景有了解;4 对诗歌常见意象的积累;5 紧紧抓住诗句本身。不做无关联想;6 耐心仔细地阅读诗歌来顺利克服这些阅读障碍等,在阅读一、二遍后迅速抓住诗歌的关键词句,整理出整首诗歌的内容、情感。

[例题1]

登鹳雀楼

畅当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注]鹳雀楼:唐朝时建于今山西省永济县西南高阜上的一座三层楼,是当时的登临胜地。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 诗人的视角在前后两联发生了转换,前一联写俯视所感,后一联写纵目所望。

B 前一联真实客观地写出了鹳雀楼耸入云天、飞鸟难及的巍巍高度。

C 后一联以天垂四野、黄河奔向远方山谷的壮阔景象,映衬出鹳雀楼的雄伟气势。

D 全诗主旨是抒发诗人登上鹳雀楼凭高四望时胸中所涌起的壮志豪情。

[答案]B、D。

[解析]阅读时要注意理解关键词句“迥”“高”“围”等以及由此形成的意境。前二句写楼高以寄胸怀。诗人站在鹳雀楼上,望远空飞鸟仿佛低在楼下,觉得自己高瞻远瞩,眼界超出了人世尘俗。从艺术表现看,这里把视觉反差运用到景物描写中。以远处物体似低小的感觉采反衬近处物体的高大,饶有意趣。从思想境界看,诗人自有一种清高、俊逸的情怀,志气凌云,飘飘欲仙,大有出世之想。第二句一作“高谢世人间”,则高蹈的情怀更明确。

后二句写四围景象以抒激情。中条山脉西接华山,从鹳雀楼四望。天然形势似乎本来要以连绵山峦围住平原田野,但奔腾咆哮的黄河却使山脉中开,流入斯山,浩荡奔去。这概括的描写,勾勒出山河的形势和气势。同时也显示出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奔放的激情,目光远大,志向无羁。这二句与前:句一气相贯,既可显出楼高望远,更可见出诗人志高气逸的情怀。

[例题2]

西 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析之。

[答案解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里的豪情。暴风雨将临,按常理本当关门闭户躲避,但诗人却反而高挂起帘子,敞开窗户。为的是能饱览“千山急雨来”的壮观景象。很多同学在做这道题目时。会错误地认为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道世、不得志的思想。这是主观武断的看法。

二、能够迅速准确地判断出诗歌的艺术技巧、语言风格吗?

这是理解鉴赏的高级阶段。要求同学们在读懂诗歌主旨情感的基础上,能够对诗歌的创作有进一步的理性判断分析。要做好这一步工作。必须有相当的有关知识的积累,包括:1 古代诗歌常用的各种修辞手法;2 各种衬托、结合手法(悲喜衬托、动静衬托、虚实衬托、点面结合、正面侧面描写结合等);3 篇章构思技巧(如象征、借古讽今等);4 怎样分析关键字、词、句(如动词、形容词等)的表现力;5 常见的表达方式。要掌握这些知识,不仅要熟悉这些术语,还要知道鉴赏的几个步骤,最好再掌握一些典型的例子,以帮助你理解判断。

[例题3]

从艺术特色评析下面这首唐诗。(不超过150字)

初春小雨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答案解析]这是一首初春小雨的写景诗。读来清新动人,笔法细腻,耐人寻味。韩愈以他高超的艺术技巧,十分讲究炼字造句,细致逼真地描绘了早春微雨后的长安景色。如首句一个“润”字非常恰当地形容了春雨下得可贵及时。句末一个“酥”字更加形象地反映了春雨带来的生机,令人耳目一新。第二句用对比手法捕捉住青草刚刚萌发时的特征。

[例题4]

从军行七首(其五)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土谷浑。

请对这首诗中描写战争的手法加以简要分析。

关于战争的古诗句篇6

一.看类型。

从诗歌内容的角度来看,古典诗歌的考查基本类型有以下几类。①送别类。以抒发离情为主。②怀古类。以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或表达昔盛今衰的感叹之情为主。③思乡怀人类。表达对家乡或亲人思念为主。④战争或边塞类。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对和平向往或对国家的忠勇之情为主。⑤闲适类。表达清闲恬淡心情或对田园、隐居生活向往之情为主。⑥借景抒情类。借景物表达自己的美好志向或借景物体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为主。⑦托物言志类。托物显示自己的高洁品质或抒发怀才不遇的伤感之情为主。⑧爱情类。⑨民生类。抒发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为主。

以上九种类弄,只要学生掌握住基本的阅读水平,在认真阅读原诗二至三遍后,基本可以定住类型。

二.找意象。

诗歌鉴赏的重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正确把握诗歌所描写的意象,即诗歌中所描写的形象(人、物、景、事)。而古代诗歌当中许多的意象都是有它们各自的喻意的。虽然这种意象的喻意在不同的意境当中有可能有不同,但多数情况之下却是有其共通之处的。因此我将诗歌当中较常出现的意象的喻意给学生们做了一个小结,作为一种诗歌鉴赏必须积累的知识进行归纳。比如说梅的清高芳洁、傲雪凌霜、坚强、不屈不挠;兰、荷的高洁;笛声的思乡怀远;竹的气节、劲健、积极向上;菊的高洁、脱俗、隐逸;松的坚贞、傲雪斗霜、有凌云志;柳的柔情、惜别怀远;梧桐的凄凉、悲伤;桃花的美人之喻;杨花的离散、漂泊之意;杜鹃的凄凉哀伤、有归家之意;牡丹的富贵、美好;禾黍代表国家昔盛今衰之悲情;青鸟往往与男女恋情与婚嫁有关;鸾鸟、凤凰喻忠臣、贤士;鹧鸪、寒蝉喻离愁别绪、羁旅伤感之情;鸿雁借指书信,也表思乡之情;鸿鹄骏马大鹏喻志向远大之人;月喻思乡怀远;飞星传恨;日落、夕阳、秋天、流水代表生命短暂,时光飞逝;灞桥易水多怀送别有关;夕阳、西风、残照既表示个人沉浮的身世命运,也代表历史的沧桑变化;《阳关三叠》多写故人友谊;《关山月》《梅花落》多指乡思乡愁;杜康喻酒;贾生、屈原指怀才不遇之人;陶朱、猗顿喻富商巨贾;琴瑟喻夫妇感情和谐,也喻兄弟朋友的情谊。

三.定感情。

意象找到之后,全诗感情自然显现。能够表现诗歌感情色彩的词语有:愉悦、欢快、激愤、沉痛、悲愤、哀伤、悲凉、赞美、仰慕、惜别、依恋、豪迈、闲适、恬淡、迷恋、热爱、忧愁、寂寞、伤感、孤独、烦闷、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四.找技巧。

一首诗歌写得好坏,与它所采用的表达技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表达技巧又要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三个方面去分析。

1.表达方式: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议论、说明等五种。

2.修辞手法:夸张、拟人、对比、比兴、比喻、借代、设问、反问、对偶、反复、重章叠唱等。

3.表现手法:象征、烘托、对比、想象、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虚实相生、卒章显志、明贬实褒、由远及近、由外而内、即事抒怀、欲扬先抑、以乐景写哀情等。

五.下结论。

即确定诗歌所表现的思想内容,这是诗歌创作的核心,同时也是诗歌鉴赏的核心。诗歌的思想内容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忧国忧民、怀古伤今、反对战争、追求和平、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忆

友怀旧、思乡念亲、相知相亲、别恨离愁等。

六.品风格。

诗歌鉴赏的最后,或者说到了细微之处,要让学生体会出作者的语言风格及语言所要达到的表达效果。而与相关的一些术语有:刚健、雄奇、悲壮、旷达、苍凉、沉郁、飘逸、含蓄、缠绵、清新、明丽、秀丽、恬淡、凄美、明快等。

语言表达效果:真挚感人、动人心魄、催人泪下、意境高远、情景交融、耐人寻味、言有尽而意无穷。

以上六点看起来很分散,似把诗歌给拆开来读了,但实际情况绝非如此。这正如我们常说的一句话,不过我把它稍做了一点修改:“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只有让学生懂得了诗歌鉴赏的门道,才能使学生建立一种赏析的思路,进而在不断的赏析中培养起一种属于自己的赏析风格。

(二)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一、答题总则:仔细审题,根据题目要求,问什么,答什么。

基本规律:

1、如果问“写了什么”,则必答内容(可翻译后概括)。

2、如果问“怎样写”,则必答手法和内容(即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顺便还可以答这样写的效果和作者情感)。

3、如果问“作用(效果或好处)怎样”,则必答手法、内容、作用、情感(注意:先答有什

么作用、效果或好处,接着答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这样才完整,不至于无谓失分)。

4、如果问“为什么这样写”,则必答内容(即原因,可从诗句中概括,往往是对表现诗的主旨的作用,要注意“知人论世”),还要从结构上回答(即在结构上的作用)。

5、如果题目要你“简析”,则可按2的方式回答。

现代文阅读也可用此思路。

二、熟悉并分清古典诗歌的类别(从内容角度划分)。熟悉以后,可以快速推断出诗歌的内容,以及常用什么手法。譬如:

1、写景抒情类。如山水田园诗,这类诗,内容当然是写所见所闻的自然景物,手法常从修辞角度和抒情方式角度考查。

2、即事感怀类。如送别、登高等,这类诗,不外乎即景生情,睹物思人,即事有感,譬如惜花、伤春、悲秋等等,手法多样。

3、咏物言志类。如咏物诗,则托物抒情、托物言志(总说),怀才不遇、坚贞不屈、孤芳自赏、洁身自好、积极进取、孤傲高洁、不流于俗、不同流合污等等(思想内容),象征、比喻、拟人、对比、衬托、双关、比兴等等(表现手法)。

4、怀古咏史类。这类诗,则怀古伤今、怀古伤己、借古讽今(总说),昔盛今衰、物是人非、忧国忧民、壮志未酬(思想内容)、用典、联想、对比、衬托、扬抑、讽刺(表现手法)。

5、边塞征战类。这类诗,多着意于绝域风物的描写,以抒写军旅之苦辛、戍卒之离思乡情或表现将士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形成“英雄气概兼儿女心肠”的创作模式,但也有例外。喜用术语:豪迈、慷慨激昂、建功立业、保家卫国、奋勇杀敌、不怕牺牲、生活凄苦、思乡思亲、报国无门、归家无望、苟且偷安、连年征战、穷兵黩武、悲愤、哀痛、愤懑等等(思想内容),烘托、渲染、对比、双关、讽刺等等(表现手法)。

三、明了考查诗歌的几个角度:语言分析、形象分析、评价写作技巧和风格、评价思想内容。

四、读懂诗歌的主要途径:从题目入手、从作者及时代入手(知人论世)、从试题提供的注解入手,然后结合诗歌的类别(见上文)、常见意象的文化内涵进行推断。

五、常见题型的回答要点。

1、语言的考查。(多是分析“诗眼”的题目)

设问的方式及答题角度和步骤:

(1)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风格)?或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解析:这种问题是就整首诗而言,因此记住常用术语就可无往而不胜。如:用语清新、雅致,不落俗套;平淡质朴(朴素自然),全用白描,不加修饰,返璞归真;凝练简洁,绚丽多彩;委婉含蓄,清静幽深;清新明快,如行云流水;雄伟奇特,慷慨悲壮;使用叠字叠词叠句,生动形象,具有音乐美、修辞美等等。注意:答题时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才能少扣分。

(2)找出这首诗的“诗眼”,或找出用得最传神的实词(虚词)并分析其好处。解析:答题步骤——先找出此词,肯定其用得好,然后结合诗句解释其表面和深层含义(即这个词描绘出了什么景象或展现了什么画面或意境),最后答使用它产生了什么效果以及表达了什么感情或感受。“效果”常用评价语可参见上文的解析,譬如:运用动词、形容词的作用或效果是准确、生动、贴切;数量词、副词往往是起强调或使文气更贯通的作用;叠词往往是增强语言韵律感或强调作用;颜色词可以渲染气氛,增加画面感、色彩感,表达心情。

(3)诗中的某个字(句)为什么用得好。(同上,只是略去第一步)

(4)诗中的某字换成别的字好不好。(属比较异同类题,同上,稍有区别,一定要答出“好在哪里”或“不好”在哪里)

(5)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解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答题步骤:一从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二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如开头则统领全诗,结尾则总括全诗,贯穿全诗则是全诗情线物线。

2、形象(意象)或意境的考查。客观存在着的事物、景色、人物均能成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设问的方式及答题角度和步骤:

(1)这首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艺术形象?请具体分析。(这是从整体上考)解析:艺术形象主要有——豪放洒脱,忧国忧民、青衫泪湿,归隐田园、钟情山水的隐士,爱惜人才,儿女情长,为国戍边的征人,四处漂泊的游子,品行正直、高洁的志士等。回答时,第一步,从上挑选一个(如果找不到,请自己概括),这是概述;然后结合诗句挑出描写形象的词语具体解说即可。以上是人物形象,如果是“物”的形象,答题时,先找出有关诗句,接着分析形象的基本含义,再结合主旨分析究竟比喻或象征了什么形象。

(2)此诗写了哪些意象(景物),构成了什么意境?具体分析意境是怎样构成的。解析:第一问简单,从诗句中找出即可,注意找完整,不能抄诗句。第二问,请积累意境常用词——雄浑壮阔,高远辽阔,雄浑壮丽,宏阔苍凉;孤寂冷清,萧瑟凄凉,冷寂荒凉,清冷寥落;恬静优美,幽美宁谧,自然和谐,细腻朦胧;热烈高亢,繁丽奇幻,绚丽热烈等。

第三问的格式是此诗通过描写哪些景物,渲染了什么环境气氛,映衬了什么心情,此三方面缺一不可。

3、写作或者表达技巧(特色)的考查。

设问的方式及答题角度和步骤:

(1)问:此诗或某两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有时问的委婉一点,如,此诗或某两句是怎样表现形象或感情的?此时,一定要答手法)

(2)答此类题请牢记常用术语:修辞方法——比喻、借代、拟人、对偶、夸张、反复、设问、反问等;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即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景结情);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表现手法——衬托(正衬、反衬)、以乐景衬哀情、对比、用典、欲扬先抑、想象联想、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远近结合(有层次感)、白描等。

(3)答题步骤:先说运用了什么手法,再结合诗句具体解说,接着说表达了什么感情,产生了什么效果。

4、思想内容(情感或主旨)的考查。

设问的方式及答题角度和步骤:

(1)诗歌描写了什么内容?揭示了什么主旨?

解析:这是从整体问答的题目,内容可结合诗句具体回答,答案在诗中。只要记住常见的主旨或情感,一般都会有话可说。譬如: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或穷兵黩武、反映离乱的痛苦、同情人民疾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反对战争、追求和平),建功报国(建功立业的渴望、政治失意的苦闷、怀才不遇的郁闷、壮志难酬的感伤、报国无门的悲伤、山河沦丧的痛苦、时光易逝、人生易老等),思乡怀人(羁旅行愁、思念亲友、边关思人、闺中怀人、宫中哀怨),生活杂感(对自然的热爱、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昔胜今衰的感慨、怀古伤今或怀古伤人的情怀、青春易逝的感伤、仕途失意的苦闷),长亭送别(依依惜别的深情、离别的惆怅、情深意长的勉励、坦诚心志的告白等)。

(2)其他设问方式:此诗的内容(或主旨),有人认为是这样,有人认为是那样,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述理由。

解析:先肯定一种说法,接着分析诗句具体写了什么,用了什么手法,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抒发了什么情感,产生了什么效果。这样回答,很完整,失分的几率小。

(3)分析诗中景物描写对表现作者情感的作用。

关于战争的古诗句篇7

关键词:《采薇》 思归之苦 战事之艰 人性的思索

每每打开《诗经・小雅・采薇》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那叠唱之音犹如从远古而来,敲击我的心灵;“忧心烈烈,载饥载渴”不由令我心急眼热,思潮翻涌;“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更使我久久不可平静,沉甸甸的积压于胸。我知道,这是该用深情和灵魂去教和学的生命之篇。

全诗六章,可分三层。前三章的主要内容是写戍卒久戍未归的思归之情;四、五两章写了行军作战的场面;第六章,写归途中的所思所感。

初读诗歌,我们就能被笼罩全诗的情感主基调,即悲哀的家园之思所深深打动。第一层,诗歌就以多种技巧,深刻强烈的表达了这种思归之情。前三章首句均以“采薇”之语起兴,除言生活之苦、戍役艰辛,更是意在强调薇菜的生长变化过程。“薇亦作止”“薇亦柔止”“薇亦刚止”,形象的刻画了薇菜从破土而出,到枝叶柔嫩,再到茎叶老硬的生长变化过程,喻示春去秋来,时光流逝。这一层还有多处直接描写心情的诗句,从“忧心烈烈”的归心似箭、煎熬难耐,到“忧心孔疚”的撕心裂肺、痛苦绝望。再加上重章叠唱的手法,使思归之音反复咏叹,一次又一次增强着情感的程度,“曰归曰归”,其思归之苦,读来我心岂宁?

无情流逝的时光,无情磨损的岁月,漫长的戍役怎不令戍卒悲切之极,发出“我行不来”的绝望。“久戍人将老,须臾变作白头翁”(《杂曲歌辞》于),“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战城南》李白),千古至今,试问谁又能阻挡时光的流逝啊!

仅仅是时光飞逝令戍卒产生“我行不来”的悲痛吗?其实,诗歌第一二层都做了这样的层层说明:“不遑启居”“我戍未定”“岂敢定居”,可见居无定所,辗转奔波;“王事靡”“一月三捷”,可谓战事频繁,战斗激烈;“岂不日戒,猃狁孔棘”这是时刻警戒,枕戈待旦的艰辛;“君子所依,小人所腓”那是枪林弹雨,飞箭流矢,生死不虞的险恶。因此,戍卒即使不被饿死,也时时有战死的威胁,岂能只是岁月催老之悲啊!而任何一个威胁都会轻易灭了他的归家之梦,夺去他的生命。“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出塞》王昌龄)“边庭流血成海水”“古来白骨无人收”(《兵车行》杜甫),这就是战争!哪怕它起因在“猃狁”之扰,哪怕它是保家卫国的战争,它仍然是战争,其残酷和无情是不可改变的!

诗歌第二层,许多人都持自豪、责任之说,即体现了戍卒恋小家也识大局的意识,不乏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之感。我认为这种看法有一定的道理,但仅是着眼于本层的理解,而忽视了全诗浓郁的悲哀之气。还有人认为“君子所依,小人所腓”表现将士之间苦乐不均,含抱怨之气。这就更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了。我认为,要探究诗歌的深层内涵,先应该看看它写了什么,是怎样写的,再思考为什么这样写。这恐怕才符合语文的学习规律。这两章主要写了战车、战马、装备及战况:战车高大(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战马雄壮(驾彼四牡,四牡),装备精良(象弭鱼服),胜仗连连(一月三捷)。对于一个“忧心孔疚,我行不来”的陷入归家无望极痛的戍卒,为何突然在这里如此振奋,他说这些究竟用意何在?让我们把自己视为戍卒设身处地感受,这难道不是在激励自己,奋勇杀敌,取胜回家吗?这难道不是在激励自己的战友,鼓舞着战斗的士气,同仇敌忾吗?这该是为生而战,为归而战的信念啊!不然怎会有“一月三捷”的胜利。第四章首句的常棣之花也值得我们去探讨,《诗经・小雅》中就有名为《常棣》的诗篇,古人以常棣喻兄弟,又有“兄弟联芳,谓之常棣竞秀”以及“常棣之花,其萼相辉”等名句,常棣花被誉为和睦兴旺之花。这也应该可以作为支持我观点的一个根据吧。

最后一章,戍卒终于凯旋生还,踏上归途,这本该是多么令人激动不已,喜极而泣的大喜啊,可他却是满腹的伤悲,“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这该是怎样的哀啊!这是无人能知,无人理解,无法言喻的悲哀,还有比这更深的哀吗?“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纷飞之雪,怎不是戍卒心头之雪,纷扰迷离,寒冷心酸。杨柳飞雪,又怎能不使人联想到年少与衰老,相送与归来,相聚与分离,希望与失望……这一昔一今,一往一来,饱含尽了流逝的时光,损耗的生命,以及人生的一切美好――亲情、团聚、追求、幸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岂只是寒饿难耐之态,更是种种复杂心绪的煎熬和磨折。征战多年,“靡使归聘”,音信断绝,生死存亡,两不相知,自然会有“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恐惧。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下沾我衣。”《十五从军征》中这位汉代戍卒面对的凄楚岂不就是《采薇》中的戍卒曾经的苦痛。

思乡恋家,是人之最朴素最本质的情感。战争,意味着死亡与毁灭,是生命最无助之所。《采薇》将战争与思归对立统一在一起,在战争的背景下,凸显人性,表现生命的本真和无奈,从而碰撞激起许多人性的思索,生命的悲叹。其思想的厚重又早已超越战争和思归本身,我们的先民有着多么至情至理的灵魂啊!难怪古人认为“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诗三百”中最佳的诗句,后世的诗人纷纷追慕着它的魅力,体悟着它的哲思。在“昔往”,“今来”的对举和流逝中,《采薇》这首千古之音悲吟着生命的永恒之叹。

关于战争的古诗句篇8

荷马史诗和荷马问题

众所周知,荷马史诗指的是荷马创作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这两部伟大的诗篇,主题是特洛耶战争和希腊方面英雄之一奥德修斯的战后经历。

古代希腊流传着大量的神话和传说,具有优秀的史诗传统,内容包罗万象,从天地开辟直到英雄们的丰功伟业,绚丽多采,引人入胜。后来,大概在公元前3世纪,亚历山大里亚的学者们将这些史诗按所述事件的先后顺序组织起来,总称《史诗组诗》。其中有关特洛耶战争的共8部,称《特洛耶组诗》,除《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外,其他6部皆失传,只有内容提要和个别诗句残留于世,使我们约略知其梗概[2]。

根据这些传说和史诗,特洛耶战争的根源是由于特洛耶王子帕里斯将“送给最美丽的女神”的金苹果判给了爱与美的女神阿佛洛狄忒,爱神遂协助帕里斯拐诱了全希腊的美女斯巴达的王后海伦。迈锡尼国王阿伽门农因此组织和统率希腊联军十万人,战船一千余艘,渡过爱琴海远征小亚细亚西北角的特洛耶城,战争长达十年。双方最杰出的英雄是阿喀琉斯和赫克托耳,奥林帕斯山上众神也纷纷卷入,分别支持交战双方。最后,赫克托耳和阿喀琉斯相继战死,希腊联军采用奥德修斯的计策,用木马计攻陷了特洛耶城。

《伊利亚特》分24卷,共15,693行,以阿喀琉斯之怒为中心,描述了战争第十年初51天中的故事。大致可分三个部份,(1)第1—9卷,阿喀琉斯由于受到阿伽门农的凌辱,女奴被其强占而勃然大怒,当众宣誓退出战争。希军与特洛耶大战失败,不得不派代表恳求阿喀琉斯参战,但阿喀琉斯不为所动。(2)第10—18卷,希腊方面继续败绩,情势危急,阿喀琉斯的好友帕特洛克罗斯穿上阿喀琉斯的铠甲加入战斗但阵亡。阿喀琉斯因好友被杀,无限悲痛,决心参战报仇。匠神赫淮斯托斯为阿喀琉斯打制新的武装。(3)第19—24卷,阿喀琉斯重上战场,所向披靡,在决斗中杀死赫克托耳。特洛耶国王普里阿姆只身进入敌营,哀求阿喀琉斯,终于将其子赫克托耳的尸体赎回特洛耶安葬。

《奥德赛》也分24卷,共12,110行,以奥德修斯战后返回家乡伊大卡岛的经历为中心,历时十年,大致分为六个部份:(1)第l一4卷,奥德修斯之子帖雷马科在雅典娜女神劝说下离家寻父。(2)第5—8卷,奥德修斯告别女神卡吕蒲索,到达腓依基人居住的斯赫里岛,受到国王款待,听到乐师歌唱特洛耶战争和木马计的故事。(3)第9—12卷,奥德修斯在宫廷讲述战后自己在海上的历险和漂流经过。(4)第13—16卷,奥德修斯返回伊大卡岛,在其牧猪奴尤迈奥的茅舍中,与寻父归来的帖雷马科相认。(5)第17—20卷,奥德修斯继续化装回到自家宫廷,与向其妻求婚的人和老奶娘见面。(6)第21—24卷,奥德修斯杀死求婚者和背叛他的奴隶,全家大团圆。

《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基本情节结构就是如此。但是,这两部史诗究竟是怎样创作的?荷马其人其事如何?这一直是学者们争论不休的老大难问题,人称“荷马问题”。

相传荷马原籍小亚细亚附近的希奥斯岛,是一个盲诗人。据说荷马还创作过《阿波罗神颂歌》,该诗最末说道:“无论什么时候,有其他旅途中疲乏了的人来到这里,询问您们:‘少女们啊,请告诉我……谁的歌声您们最喜欢?’那时候,您们一定要用您们优雅的言词,众口同声地回答:‘住在希奥斯石岛上的盲目歌人’。”这大概就是荷马是希奥斯岛盲诗人之说的来源,希腊著名史家修昔底德也采用这一说法。[3]大多数人认为荷马生活于离特洛耶战争不太远的时代,但希罗多德主张荷马比自己早大约四百年,即公元前9世纪,除《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外,其他的荷马作品未必可信。[4]事实上,关于荷马生平的传说都很零散模糊,真正可靠的不多。但是,荷马史诗在古代希腊具有极大的权威,不仅是家喻户晓,人人传颂的文学作品,而且是希腊精神文化的源泉和统一的象征,并被引来当作许多事实和说法的根据。

近代以来,学者们开始对荷马史诗的创作过程和是否系一人所作提出了怀疑,因而分为两大派。一派为“统一说”,认为史诗乃文学杰作,具有统一的艺术风格和特色,因此是一人所作,作者即荷马。另一派为“分解说”,即“小歌说”,认为如此宏伟完美的史诗不可能一蹴而成,由一人创作,而且史诗中有许多事实前后矛盾,不相一致。每部史诗皆可明显地分解成若干小歌,是一些零篇编集而成,有的为后人追加,并经过窜改。两世纪来,学者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总的趋向是归于“折衷说”。[5]

美国学者帕里仔细研究了荷马史诗中重复出现的词组、短语、诗句和句组,特别是每个英雄和神的名号组合(即名词和其形容词的组合)与使用,如“捷足的阿喀琉斯”,“足智多谋的奥德修斯”。他发现史诗具有一整套极其广泛复杂而又经济节约的程式化语句,所谓程式化用语就“捷足的阿喀琉斯”、“足智多谋的奥德修斯”等。他发现史诗中有一整套极其广泛复杂而又经济节约的程式化语句。所谓程式化语句就是指“在同一韵律条件下被固定地用来表达某一基本概念的词句”,[6]它们是一些根据韵律需要而编好的、被重复地使用的、不同长度的词组和诗句。史诗不是诗人简单地运用一个个字或词创作出来的,它还由大量程式化的词组和诗句组合而成。不同的词组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和诗句的不同部位与空间。同时,在一定的场合和诗句的一定部分,也只能重复使用某一固定的词组。说它广泛丰富,就是指有大量的、现成的程式化用语,供几乎是任何场合和部位使用;而所谓经济节约,就是指在相似的场合和部位,只能用同一个固定的词组,几乎不能代之以其他的词组,即没有别的与之重合的词组。据统计,荷马史诗有1/5是由重复使用的诗句构成的,总共28,000行诗中有25,000个重复出现的短语。[7]这些程式化用语符合于配乐吟唱的古希腊诗歌所特有的韵律要求,也便于在没有文字的条件下口头传诵和即兴创作。如此大量而固定的程式用语显然不能出自一个诗人的创造,而是经多少代民间歌手不断积累选择、口头相传而约定俗成的。帕里的发现被认为是20世纪荷马研究中最重要的成就,他被誉为“荷马研究中的达尔文”。[8]

看来,早在公元前12世纪以前,古希腊已有能配乐唱诵的口头诗歌流传,诗人一身兼为乐师和歌手。诗歌的题材是多方面的,而特罗耶战争最为重要。在历代相传过程中,无数个无名诗人对诗歌及其程式化语句进行了积累、加工,剪裁和创作。大概到公元前8世纪时,有一位伟大的诗人即荷马,将其中一些短篇(有的已有相当长度)围绕一个中心结合起来,统一加工提炼,使其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和特色,成为大型史诗。这种加工既是编集,更是创作。《伊利亚特》成诗的时间较早一些,《奥德赛》大概是荷马的晚年作品,也有可能是他人效法荷马所作。《奥德赛》中阿吉诺宫廷的乐师谛摩多科正是这些民间诗人以及荷马本人的写照。公元前8世纪时,希腊开始出现采自腓尼基的字母文字,但荷马很可能还是作为口头诗人来创作史诗的,并未直接使用文字。其后,史诗广泛流传,逐步定型。公元前7世纪时,小亚细亚有号称“荷马族人”的职业诗歌朗诵者。他们背诵荷马史诗,不再以竖琴伴奏,手头已有形成文字的部分史诗抄本。至公元前6世纪,全部史诗开始编成定本,在泛雅典娜祭专门举行朗诵比赛。以后,荷马史诗的抄本流传更广,日益杂乱,经亚历山大里亚的学者考订分卷,留传至今。

荷马考古和爱琴文明

荷马史诗是充满神话色彩的文学作品,它所讲述的特洛耶战争是否真有其事?古代希腊人对之深信不疑。希罗多德在其《历史》的一开头就写道,根据波斯方面的材料,普里阿姆之子拐诱了海伦,“希腊人,为了仅仅一个拉凯第梦女子,竟集合大军,侵入亚细亚,毁灭了普里阿姆的王国”。[9]修昔底德也相信特罗耶战争的历史真实性,只是认为荷马作为一个诗人,可能叙述有夸张之处。[10]然而,对于一个严肃的近代历史学者来说,荷马描述的一切毕竟显得太离奇了,因此19世纪许多正统的希腊史学者都认为史诗完全是诗人任意想象的结果,没有可靠的基础。例如,英国最著名的希腊史家格罗特就以公元前776年为界限,将古希腊生分为“传说的”和“历史的”两大范畴,宣称荷马史诗中的人物和事件“不应被认为属于历史的领域”。[11]因此,一切有待于考古材料来证明。

与荷马史诗一样,荷马考古也具有很浓厚的浪漫色彩。为荷马考古奠定基础和取得惊人成就的,不是专业的考古家或历史学者,而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德国商人施里曼。他家境贫寒,14岁时便辍学在杂货铺当学徒工。但施里曼自幼向往铁马金戈的特洛耶疆场,陶醉于铿锵悦耳的荷马诗篇,决心有朝一日探挖古迹,寻找出化为废墟的特洛耶故城。经过艰难险阻,重重曲折,他经商致富,并通过勤奋自学,掌握了包括古希腊语在内的多种语言文字。1870年,施里曼由新婚妻子希腊少女索菲娅陪同,出资雇工,在达达尼尔海峡附近土耳其境内的希沙里克山丘开始考古发掘。时光流逝,寒暑三易,他们发现了多层城墙遗址,并终于在一座地下古建筑物的围墙附近掘出了大量珍贵的金银制作器皿,仅一顶金冕就由16,353个金片和金箔组成。施里曼兴奋地宣布,他发现了特洛耶国王普里阿姆的宝藏。[12]

1876年,施里曼再接再厉,在希腊的伯罗奔尼撒半岛迈锡尼遗址的狮子门内侧展开发掘工作,迅即发现了共计6座竖井墓的墓葬圈,墓内有无数精美的器物。例如,镶嵌黄金、凹刻猎狮图的青铜匕首,有两个手把、把上各有鸽子相对的高脚金杯[13],等等。特别是男尸脸罩金面具,胸覆金片,女尸佩戴金冠和其他金制首饰,童尸裹于金叶片内。珠光宝气,遍地黄金。啊,史诗不正是称迈锡尼为“富有黄金的迈锡尼”吗?面对一具在黄金面具下保存完好的男性尸体,施里曼电告希腊国王:“我凝视着阿伽门农的脸膛。”[14]

施里曼的成就举世瞩目,它证实了荷马史诗所说的特洛耶和迈锡尼古国的真实存在,揭开了希腊远古历史的新的重要篇章。然而,这只是一系列激动人心的发现的开始。1884年,施里曼在史诗所说的“大城墙的梯林斯”遗址,发现了位于坚固雄伟的城堡内的宫殿残迹。它的正厅、门廊、庭院和整个轮廓与荷马诗中描述的奥德修斯等人的王宫非常相似。特洛耶的发掘继续多次进行,一共挖出了9层遗址,所谓“普里阿姆宝藏”存在于从底层往上数的第2层。1894年后,施里曼的亲密助手窦普菲德认为第6层才是爆发特洛耶战争的普里阿姆的城市,而施里曼发现宝藏的第2层则要年代久远得多。[15]

“有一个地方名叫克里特,在葡萄紫的海水中央……有90个城镇……在众城中最大的城是克诺索斯,有一位米诺王从九岁开始便治理那个地方”。[16]这是荷马在《奥德赛》中所描述的克里特岛的情景。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也都报道了米诺王在爱琴海上的霸权[17];相传米诺王在克诺索斯修建了一座庞大复杂的迷宫。施里曼晚年在一封信中写道:“我想以一件伟大的工作来结束我一生的劳动,即找出克里特的克诺索斯诸王的史前宫殿”。[18]但是,他没有来得及实现这一愿望就去世了。

1900年,英国学者伊文思在克诺索斯进行考古发掘,很快就发现了一座围绕中心庭院修筑的、占地约6英亩的宫殿,房间众多,走廊萦绕,上下数层,楼梯曲折,墙上壁画精致,四处柱子林立。西宫主要为行政、祭祀和贮藏的所在,东宫则为国王和王后的寝宫,北部尚有剧场。宫内不仅有无数宝贵文物,而且发现出数以千计的书写着不同文字的泥版。文字共有三种:图形文字、线形文字A和线形文字B。除克诺索斯外,克里特岛在法埃斯特,马里亚和札克罗斯等地先后都有王宫遗址发现。一个迥然不同于古典希腊文化的、自成一体地独立发展达两千年之久的文化,在长埋地下约三千年之后重见天日了。伊文思用米诺王的名字称克里特文化为米诺文明。

史诗还描述希腊方面有位老英雄,名叫涅斯托耳,是派罗斯国王。他德高望重,参加过多次战争,特洛耶战后安返家乡,并在他的宫廷接待了奥德修斯之子帖雷马科。这个远古时代的派罗斯王宫究竟在何处?学者们一直有不同的推测。1939年,英国学者布勒根在伯罗奔尼撒半岛西南部美塞尼亚地区的阿诺安格里亚诺斯发掘出了一座宫殿遗址,可与迈锡尼、梯林斯的王宫相媲美,同时还发现了六百多块线形文字B的泥版。这表明迈锡尼时代希腊半岛已有文字,而且与克里特的克诺索斯所使用的一种文字相通。从1952—1963年,布勒根继续当地的发掘工作,最后发表了《西美塞尼亚的派罗斯地方的涅斯托耳王宫》一书。现在,学术界已公认阿诺安格利亚诺斯遗址就是涅斯托耳王宫的所在。

1952年,英国建筑师文特里斯释读线形文字B基本成功,宣布它属于希腊语系统。这是在希腊远古历史和荷马研究方面的一个重大突破。与此同时,在迈锡尼的狮子门外不远,又发现了新的竖井墓葬圈。它在时间上与施里曼发现的基本相同,相当于公元前17—16世纪。丰富的墓葬品为迈锡尼文明增添了新的内容。 荷马史诗与历史真实

一百一十多年来荷马考古的辉煌成就,确切无疑地说明荷马史诗描述的一切绝非子虚乌有之谈,即使那些荒诞不经的众神故事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古希腊人的宗教思想。现在,我们对远古希腊的情况已比古典时代希腊人有了更准确、更丰富的认识。那末,史诗的历史真实性的程度如何?它所反映的究竟是特罗耶战争时期即公元前1200年前后的希腊社会,还是史诗作者荷马本人生活的时代?这些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反而随着新材料的发现和研究的深入而更加复杂了。学者们大致持三种不同的看法:(1)史诗主要反映公元前13—12世纪的后期迈锡尼时代;(2)主要反映荷马生活的时代,但有的认为是公元前11—9世纪,有的认为是公元前8世纪,有的认为时间甚至还要靠后;(3)不存在一个历史上真实的荷马时代和荷马社会。[19]

事实上,可以从史诗的创作过程和将史诗内容与考古材料相印证两个方面来考察。

首先,从史诗的创作及其语言来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第一、史诗是口头创作的最早的文学作品,不是历史记录或严格的史学著作,不可能要求诗人有科学的历史态度和写实精神。因此,史诗所讲的人物、地点、事件、文物、宫廷、战争和社会等一切都有许多想象、夸张和失实之处。但是,诗人所描述的毕竟是历史上或至少是传说中曾经发生过的事件,作家本人也不可能脱离社会实际生活而遗世独立,所以,史诗又必定有若干反映历史的和现实的真实因素。

第二、史诗保存和使用大量程式化的词组、短语、诗句、句组和短篇题材。这些程式用语是从公元前13世纪以来历代歌手不断积累和创作出来的,它们必然包含不同年代的诗人对他们所处的和以前的时代的一些认识和想法。史诗传统没有中断,有关迈锡尼时代的传说一脉相承地传了下来,不可能不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地存在于荷马史诗之中。

第三,史诗的最后创作者是生活于公元前8世纪的荷马,他在将全部史诗的内容和风格前后统一起来时,必然自觉或不自觉地给它打上自己时代的烙印。荷马所直接利用或编集的各篇“小歌”,大多创作或流行于略早于他的时代,势必或多或少地反映公元前9世纪的情况。

第四、荷马和略早于他的诗人距离特洛耶战争的时代已经三、四百年,中间经过巨大的社会变化,线形文字B已失传,因而对迈锡尼时代的情况不可能有真正全面的了解。但他们既以远古的历史为主题,在主观上就会尽量使自己的描述带有古代的风貌,不仅设法保存和渲染古代留传下来的因素,甚至凭想象将现实生活拟古化。

第五、就词汇和文法来说,荷马史诗的语言是一个混合体,由多种成分和层次构成。其中有少量迈锡尼时代留传下来的阿卡底亚和伊奥利亚的方言因素,占支配地位的是公元前10—8世纪在小亚细亚西岸流行的爱奥尼亚方言,此外还有少数在荷马之后掺杂入史诗的阿提卡方言的成分。这也表明史诗所包含和反映的事物会是多方面和多时代的。

其次,再从考古发现的材料来考察。可以与史诗相对比的事物很多,限于篇幅,这里仅分析金属器物和宫廷情况。

迈锡尼文明属于后期青铜时代,使用青铜器。希腊世界从公元前11世纪中期起,开始向铁器时代过渡,首先运用铁制的刀和匕首,至公元前10世纪中叶进入铁器时代,广泛应用铁制的生产工具和武器,但仍制造某些青铜器物。荷马史诗中所讲的武器,如剑、枪尖、头盔,甲胄,盾牌等,都是青铜制作的,这反映了迈锡尼时代的情景。然而,史诗还多次谈到铁制的生产工具,特别提及淬砺铁的技术,“象一个铁匠把大斧头或铁锛浸在冷水里淬砺,发出巨大的响声,这样铁才会更加坚硬”。[20]这又是铁器时代的状况。所以,就金属器具而言,荷马史诗所描述的既不是某一个时代,也不是某种过渡的时代,而是两个时代和两个世界的混合,是历史、现实和想象三者的结合。[21]这种结合的典型就是《伊利亚特》中天后赫拉战车的车轮,它有铁轮轴,青铜轮胎,黄金外圈和白银轮毂。[22]

奥德修斯之子帖雷马科赞扬斯巴达国王曼涅劳的宫殿说:“你看这个有回音的殿堂上,到处是青铜、黄金、白银、琥珀、象牙,闪闪发光”。[23]在古希腊所谓“黑暗时代”(公元前11到9世纪)的遗址中,还从来没有发现过这样的王宫和如此丰富的金银财宝。可是,早在公元前16世纪的迈锡尼,施里曼已发掘出充满金银器皿的墓葬。在阿诺安格利亚诺斯的宫廷遗址,人们发现金、银、象牙的器物,具有炉床和国王宝座的高大殿堂,那里墙上绘着壁画,地面饰以图案,此外还有浴室、贮藏室和立着门柱的前殿。饶有趣味的是,门厅前有一个石护壁,面上覆盖着一块象大理石一样的光滑石板。而荷马恰恰在《奥德赛》中描述涅斯托尔从派罗斯的宫中“走出门,在高大的门前磨得洁白光滑的石凳上坐下”。[24]

但是,线形文字B所反映的迈锡尼时代的宫廷经济却是荷马史诗所未曾接触到的。在派罗斯和克诺索斯的宫廷,有专门的书吏,对土地、牲畜、奴隶、手工业者、原料与口粮的分配、产品的上交等各类财产、人员和帐目,进行登记与监督管理。这是一种复杂的以宫廷为中心的经济制度和财产关系,线形文字B泥版就是这种财产和帐目的每年一度的记录与文书。然而,这一切在史诗中根本得不到反映,其原因就在于随着迈锡尼文明的消亡,复杂的宫廷经济和线形文字B都不复存在,生活于不同时代和社会的荷马和略早于他的其他诗人已不知道、甚至想象不出这种情况了。

总括上述,可知史诗所要描述的是晚期迈锡尼时代的战争、事件和社会,其内容也确实保留了相当多的古代的因素。但是,荷马与特洛耶战争已相隔大约四百年,整个希腊世界的政治状况和社会面貌经历了根本性的变革。迈锡尼时代的文物、制度和风俗有许多已湮没无闻,或仅存一鳞半爪,而为新的事物所取代。所以,史诗又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公元前10—8世纪初小亚细亚西部希腊人居住地区的状况。

特洛耶战争的真实性

现在,我们来探讨特洛耶战争这一关键问题。

古典作家都相信特罗耶战争的真实性,并且流传着关于特罗耶城陷的各种年代。例如公元前1334、1270、1240、1234、1212、1209、1193、1184/3、1171、1135和1129年,等等。[25]一般采用的传统日期是埃拉托色尼推定的1184/3年。[26]施里曼的发现证实了特洛耶和迈锡尼等古国的存在,但迄今学者们对史诗所描述发生于希腊联军与特洛耶联军之间的这样一场大战仍有不同看法:一家主张有,以布勒根和佩奇为代表;一家主张无,以芬利为代表。[27]为了说明问题,可分以下几点来论述。

第一、特洛耶遗址的第7层a大约在公元前13世纪后半期毁于战火,在此之前它与希腊半岛有较密切的往来。

1932到1938年,布勒根领导美国辛辛那提大学考古队在特洛耶遗址进行了系统仔细的发掘,后发表4卷本《特洛耶》一书。他明确宣布,“如果特洛耶曾经存在过(这怎么能受到真正的怀疑?),它必定在希沙里克山丘”,“无论如何,我们相信特洛耶VIIa提供了实际的证据,表明该城镇在希腊传统确定为特洛耶战争的整个阶段的某个时间,受到敌对力量的包围、攻陷和毁灭;可以可靠地将该城镇确认为普里阿姆和荷马的特洛耶”。[28]

与以前各层相比,特洛耶VI的城墙和建筑都表明它是一个比较强大和繁荣的据点。当时的文化背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与希腊半岛方面有不少相同之处,这明显地表现在马和所谓“密尼亚灰陶”的使用上。特洛耶VI大约存在于公元前1800—1300年,最后受到巨大破坏。由于没有发现大火焚烧的痕迹,辛辛那提考古队认为该城毁于地震,从而否定了已被多数学者接受的窦普菲德关于特洛耶VI乃是荷马所说特洛耶的看法。[29]

特洛耶VIIa是在第6层的城基上再建的。遗址有两个特点:一是居住比较拥挤,在原来的空地或街道上密集地修筑了许多普通的住宅,另一点是几乎家家都有不止一个大坛深埋地下,口露地面,覆以石板,内存各种生活资料。这种情况表明原来住在城外的平民开始迁到城内居住,并且尽量贮存生活必需品,似乎在作长期守城的准备,甚至已被围困。该城最后毁于大火,有骸骨发现,但迅即重建,文化背景未发生根本变化。这说明特洛耶VIIa很可能遭受战争洗劫,而入侵者不久就撤离了。特洛耶VI和VIIa都发现大量属于后期迈锡尼时代的陶器,这表明希腊半岛与特洛耶有相当密切的商业联系,而根据VIIa城陷前后陶器的风格可推断城陷的时间大概在公元前13世纪后半期。[30]这一切不正与荷马史诗所说的大致在公元前1270到1184年之间,希腊大军围陷特洛耶而后返回的情况相吻合吗?布勒根断言:“不能再怀疑,确实有一场实际历史上的特洛耶战争,在战争中阿卡亚人或迈锡尼人的联盟,在一个其领主权得到公认的国王统率下,与特洛耶人及其盟国作战”。[31]可是,入侵者是希腊人吗?迈锡尼有力量远征特洛耶吗?遗址本身不能提供确实的答案。

第二、公元前13世纪是迈锡尼文明的鼎盛时期,以迈锡尼为中心的希腊大陆方面有力量和可能跨海远征小亚细亚西岸的特洛耶,赫梯文献中的阿希亚瓦强国大概指的是迈锡尼和希腊人。

考古材料证明,公元前1400年后,迈锡尼文明开始取代克里特文明成为东地中海上的强大力量,它的陶器分布到小亚细亚西岸、地中海东岸以至北非的埃及。公元前13世纪希腊半岛各地区的遗址、文物都呈现出大致相同的特征和风格,说明彼此之间有比较紧密的联系,甚至在政治上可能有共通的关系,而迈锡尼是它们的中心。雄伟的狮子门,经过加固和扩建的高大城堡,包括人称“阿特柔斯的宝藏”在内的庄严宏伟的圆顶墓,象征着迈锡尼的权威和功业。

赫梯是公元前14—13世纪小亚细亚和地中海东岸一带最强大的国家,赫梯文书的发现和释读是20世纪考古学上的一大成就。特洛耶、迈锡尼和特洛耶战争在赫梯文献中有没有反映?这是学者们六十年来一直关心和争论的问题。

赫梯文献中经常提到一个称作阿希亚瓦(Ahhiyawa)的国家,而史诗称希腊联军为阿卡亚人,因此不少学者认为阿希亚瓦就是希腊文阿卡亚(Achaia)的赫梯文译音。这里有一个困难,即ai不应音译为iya,但这两个词毕竟是很相似的。更有甚者,文献提到的阿希亚瓦是一个位于小亚细亚以西的国家,相当强大,与赫梯有两百多年的来往。它的地点可能在海上,其国王与赫梯君主称兄道弟,平等相待,甚至能与埃及、巴比伦和亚述的国王并列(后被抹去)。从历史和地理的情况看来,只有希腊半岛的迈锡尼才符合这些条件。在1981年12月美国考古研究学会全体大会上,著名赫梯学者居特博克肯定地说:“常识告诉我,赫梯人一定知道迈锡尼人,如果阿希亚瓦这个名词指的是迈锡尼人,赫梯人关于阿希亚瓦所说的一切是适合于这一情景的”,“我找不到关于小亚细亚存在一个阿希亚瓦国家的证据;14、13世纪的证据指明在海外,而我宁愿认为阿希亚瓦大王的地点是在希腊大陆而不是任何岛屿。”[32]其他学者也同意并赞扬他的看法。[33]

赫梯文献还提到公元前13世纪中期,小亚细亚西岸各地曾结成阿苏瓦联盟反对赫梯,联盟由22个地方组成,最北方的两个是Wilusija和Truisa。有的学者认为这与希腊语的Wilios(伊利奥斯)和Troia(特洛耶)相符合,并根据当时历史形势认为很可能在赫梯打败阿苏瓦联盟后,称为阿希亚瓦的希腊人在1230年左右攻陷了阿苏瓦联盟在北方的强大成员特洛耶。[34]可是,这仍然是一种推测,赫梯文献并没有这样的记载。

第三、荷马史诗所说的特洛耶战争这一基本事实大概可信。《伊利亚特》第2卷有关希腊联盟和特洛耶联盟双方大军组成情况的记述比较可靠,是史诗中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可能形成于特洛耶战争后不久的年代,最后才被编入史诗。

无论如何,唯一明确说明希腊联军攻陷特洛耶的材料是荷马史诗,但史诗毕竟是带有传说性质的文学作品,可能无中生有和张冠李戴,把历史事实弄得面目全非。例如著名的《罗兰之歌》和《尼布隆根之歌》就是如此。芬利以此为据对荷马史诗所说的特洛耶战争提出了否定。

其实,古希腊的史诗传统源远流长,起自迈锡尼时代,关于特洛耶战争的传说和诗歌,并不出自荷马,而是从迈锡尼时代末期起历代相传下来的,它没有中断过,不可能凭空捏造希腊与特洛耶作战这一基本事实。荷马并没有编造或复述整个战争过程,只是集史诗精华之大成,绘声绘色地描述了战争第十年的一大段插曲。他把整个战争看成是流传已久,人所共知,理所当然的事。

《伊利亚特》第2卷后半部列举了希腊和特洛耶双方参战成员的详细清单。这一部分在全书中占有比较独立的地位,与其他部分的叙述有不少不一致之处,显然是在史诗发展到较晚阶段才被基本上变动不大地并入史诗的。与考古材料相验证,可以看出这些名单比较符合迈锡尼时代的情况,大概编成于公元前12世纪。就希腊方面的名单而言,共列出164个地方参加联军,其中有96处现在已能确认为真实的地名,非诗人编造,而考古发掘和其他材料证明这96处中至少有60处为迈锡尼时代的居住点,而没有一处是在多利亚人南下后建立的。名单中有许多地方是公元前8世纪后希腊人所不知道或无法确认的,有些早巳荒废和无人居住。[35]这一切说明名单有较大的真实性,有的学者认为它“描述了一种很不相同于历史时期希腊的政治地理”,“差不多可以被形容为一个迈锡尼时代的历史文献”。[36]

第四、公元前1200年左右,希腊半岛的迈锡尼文明突然受到重大破坏,所谓“海上诸族”侵袭东部地中海地区,迈锡尼不可能在此时远征特洛耶。

传统将特洛耶的陷落年代定在公元前1184/3年。但是,考古材料表明,大约在公元前12世纪开始时,派罗斯、迈锡尼、梯林斯等希腊半岛上一系列地区都遭到了袭击,阿诺安格里亚诺斯的涅斯托耳王宫从此化为废墟。显然,迈锡尼和派罗斯等国根本不可能在这自身不保的时刻组织大军进攻小亚细亚的特洛耶。与此同时,赫梯、腓尼基和埃及的文献表明,有来自北方和海上的所谓“海上诸族”侵袭小亚细亚、地中海东岸、塞浦路斯岛和埃及,赫梯首都被其攻陷,国家因之瓦解。

根据上述形势,芬利认为特洛耶VIIa城毁于公元前1190年前后,它是被“海上诸族”摧毁的,而在入侵者当中可能有阿希亚瓦人夹杂在内。[37]看来,关键是特洛耶VIIa的陷落日期。如果它发生在公元前13世纪后半期,希腊联军远征特洛耶之说可以成立。如果它属于公元前12世纪初,芬利的论断就有相当的根据。可惜,这样准确的年代目前尚难以断定。必须对特洛耶Vlla、派罗斯、迈锡尼等遗址先后发现的大量陶器碎片进行仔细的分类和整理,这才有可能确定这些地方遭受攻击和破坏的年代与先后次序,而这项工作还有待于各方面学者的进一步努力和研究。

总括上述,我们可以初步认为,在公元前13世纪后半期,赫梯在小亚细亚西部的势力开始衰落,以迈锡尼为首的希腊人(在赫梯文献中称为阿希亚瓦人)加强在小亚细亚西部进行经济、政治和军事活动,最后攻陷了阿苏瓦联盟的北方成员特洛耶VIIa。但当时迈锡尼文明已经盛极欲衰,特洛耶战争是阿卡亚人最后的的壮举,同时也消耗了他们的力量。不久之后,“海上诸族”的侵袭浪潮席卷地中海东部地区,由小亚细亚一直推进到北非。希腊半岛未能幸免,派罗斯、迈锡尼等地先后遭到破坏。多利亚人随后南下,迈锡尼文明彻底崩溃,“黑暗时代”因之开始。在大动荡、大变乱之中,各支希腊人不断向小亚细亚西岸移民。然而,迈锡尼时代的史诗传统没有中断,特洛耶战争作为重要的题材被历代诗人所讴歌传颂。最后,伟大的诗人荷马将流传的各个零篇进行统一艺术加工,形成大型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此外,还有其他关于特洛耶战争的诗篇,合成《特洛耶组诗》。史诗的内容不可能完全真实,但以迈锡尼为首的希腊联军曾与特洛耶作战这一基本事实,大概还是可靠的。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14页。

[2]福斯代克:《荷马以前的希腊》,伦敦1956年版,第10—11页。

[3]修昔底德:《波罗奔尼撒战争史》III,104,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正文第253页,其实《阿波罗神颂歌》并非荷马所做。

[4]希罗多德:《历史》II,53、117。

[5]罗念生:《荷马问题及其他》,载《世界古代史论丛》第1集,三联书店1982年版。

[6] M.帕里:《荷马史诗中的传统形容词》,巴黎1928年版,第16页。后来,A.帕里汇集M.帕里的全部作品,以《荷马诗句的编造》为题,于1971年在伦敦出版。

[7]佩奇:《历史和荷马的〈伊利亚特〉》,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222—224页。

[8]韦德—格里:《〈伊利亚特〉的诗人》,剑桥1952年版,第38页。

[9]希罗多德:《历史》I,4。

[10]修昔底德:《波罗奔尼撒战争史》I,10。

[11]格罗特:《希腊史》第2卷,伦敦1854年版,第79页。

[12]柯特勒尔:《爱琴文明探源》(原名《米诺斯公牛》),卢剑波先生中译本易名《爱琴文明探源》,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0—52页。

[13]荷马史诗数次提到象堡垒一样能遮住全身的大盾,以及涅斯托耳的金杯,“那只大盅有四个把儿……而且上头都有两只黄金的鸽于,面对面地在那里啄食。”(《伊利亚特》中译本,第210页)。然而,在古代希腊找不到这样的大盾和金杯,学者们为之悬念不已。如今,在迈锡尼的竖井墓中却见到了相似的金杯,而且青铜匕首的猎狮图上的猎狮人恰恰手执形同8字、遮护全身的大盾。

[14]《爱琴文明探源》,第75页。

[15]布特根:《特罗耶和特罗耶人》,伦敦1963年版,第28—30页。

[16]杨宪益译:《奥德修纪》,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244—245页。

[17]希罗多德:《历史》III,122;修昔底德:《波罗奔尼撒战争史》I,4。

[18]文特里斯和柴德威克:《迈锡尼时代希腊语文献》,剑桥1956年版,正文第7页。

[19]安德列也夫:《荷马史诗的历史背景》,《古代史通报》1989年第4期,第3—4页。

[20]《奥德修纪》,第113页。

[21]卢斯:《荷马和英雄时代》,伦敦1975年版,第64页。

[22]傅东华译:《伊利亚特》,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01页。

[23]《奥德修纪》,第39页。

[24]《奥德修纪》,第34页。

[25]米罗纳斯:《普里阿姆的特罗耶及其陷落的日期》,《西土》(美国雅典古典学院院刊)第33卷(1964年)第353页。

[26]福斯代克:《荷马以前的希腊》,第28—30页。

[27] 1964年《希腊研究杂志》就特罗耶战争的年代与性质问题展开学术讨论,芬利撰文,《特洛耶战争》否定希腊联军攻陷特罗耶VIIa之说;卡斯基、柯克和佩奇分别对芬利提出不同意见。1974年芬利再次撰文《施里曼的特罗耶—一百年后》于不列颠学院宣读与发表,进一步阐述自己的看法。

[28]布勒根:《特罗耶》第4卷,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1、13页。

[29]布勒根:《特罗耶和特罗耶人》,第143——145页。

[30]学者们根据不同时代陶器的不同风格来划分和断定爱琴文明的各个阶段和年代,布勒根主张特洛耶城陷时间大约在公元前1250年(《特洛耶和特洛耶人》第160页);密罗纳斯认为在1200年(前引文第366页);芬利则倾向于1190年(《希腊研究杂志》)1964年第7页)。

[31]《特罗耶和特罗耶人》,第20页。

[32]居特博克:《再论阿希亚瓦问题》,《美国考古学杂志》第87卷(1983年)第2期,第138页。

[33]居特博克:《再论阿希亚瓦问题》,《美国考古学杂志》第87卷(1983年)第2期,第138—143页。

[34]佩奇:《历史和荷马的〈伊利亚特〉》,第106—110页。

[35]佩奇:《历史和荷马的〈伊利亚特〉》,第120—121页。

[36]《剑桥古代史》第2卷第2分册,剑桥1975年第3版,第343页。

上一篇:西安骡马市范文 下一篇:中考满分作文大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