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全文范文

时间:2023-11-13 00:04:11

荷塘月色全文

荷塘月色全文篇1

《荷塘月色》写作特点

1、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本文在写景、抒情的结合之上有独到之处。作者以自然的美反衬社会的丑。在对自然美的描写和赞美中,渗透着自己孤高的情志,深沉的感慨和对美好自由的向往。在白色恐怖重压下的作者“难得后来片刻逍遥”,欣赏荷塘月色的淡淡喜悦中,夹杂着作者不满黑暗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现实的淡淡地哀愁,正是这个基调给优美的荷塘月色披上了一件朦胧恬静的轻纱。作者的感情和景物的色彩融合无间。

2、从多种角度,多方面去加强描写对象的具体性、形象性、生动性,唤起读者诗意的联想和想象:

如第五节中描写月光沭浴的荷叶和荷花,连用两个比喻“似牛乳”、“似轻纱”,淋漓尽致地表现月光下的荷叶和荷花那种飘渺轻柔的姿容。至于第四节、第五节中被当代语言学家改名为“通感”或“移觉”的两个比喻,以前被人们称为特殊的比喻,更是妙不可言。

3、用词精当,富于表现力:

本文用词准确鲜明生动,表现在两点上:一是动词的选择一丝不苟,煞费苦心。如第四节中“点缀”、“挨”,第五节中“浮”、“泻”等用得极其贴切。二是叠字形容词的匠心运用。全文共用二十六个叠词,有二字叠(AA)、三字叠(ABB)、四字叠(AABB)。很短的散文中大量运用叠字,丝毫不觉复沓,这主要是作者喜欢运用这种叠字来表现事物的特征和姿态,使得文章写景必豁人耳目,抒情必沁人心脾,同时也是为了使行文缓舒徐,读来富有节奏感。

《荷塘月色》写作背景

《荷塘月色》作于1927年7月,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这时,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朱自清作为“大时代中一名小卒”,一直在呐喊和斗争,但是在四一二政变之后,却从斗争的“十字街头”,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但是作者既做不到投笔从戎,拿起枪来革命,但又始终平息不了对黑暗现实产生的不满与憎恶,作者对生活感到惶惑矛盾,内心是抑郁的,是始终无法平静的。于是作者写下了这篇文章。这篇散文通过对冷清的月夜下荷塘景色的描写,流露出作者想寻找安宁但又不可得,幻想超脱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的复杂心情,这正是那个黑暗的时代在作者心灵上的折射。

《荷塘月色》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

“文学研究会”的早期成员,现代著名的散文家、学者。原任清华大学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转西南联合大学任教。在抗日民主运动的影响下,政治态度明显倾向进步。晚年积极参加反帝民主运动。他的散文,结构严谨,笔触细致,不论写景抒情,均能通过细密观察或深入体味,委婉地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内心感受。抒发自己的真挚感情,具有浓厚的诗情画意。主要作品有《毁灭》、《踪迹》、《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等。

 

语文课文《荷塘月色》写作特点相关文章:

1.高一语文课本第一课 荷塘月色

2.高一语文必修2《荷塘月色》课文解读

3.荷塘月色读书心得3篇

4.荷塘月色课文及课后练习答案

5.高一语文课文《荷塘月色》教材视频

6.高一语文必修2《荷塘月色》课文解读(2)

荷塘月色全文篇2

关键词:古典园林 游 隐游 荷塘月色

宋代郭熙论山水画:“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1]古人常将优游山水、乐林泉称之为“游”。[2]“游”有两种形式,即“显游”和“隐游”,“隐游”的特点是:“钟情园林,知己泉石,独自逍遥容与。”[3]追求一种画意曲境的静赏,是游赏者自我兴味、意趣等精神上的满足和舒适,是古代文人游玩的主要标准。朱自清是一位标准的传统知识分子,若从中国古典园林之美的角度看,很明显,《荷塘月色》也是一次比较典型的现代时期的“隐游”活动写照。

一.“隐游”的目的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要想保持净洁虚明、幽静安闲的心态,最好的方法是走向自然,让人的肉体与心灵融合到山水林泉中。文中一开始就强调“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如何平抚这心中的焦虑?作为修养很高的作者,最自然、最方便想到的是每日都经过的荷塘。(可以推测:平时清华园中的这一方塘应是作者最常去的消遣地方。)

选择何时去游荷塘?古人认为,最宜于“花时、月时、雪时、雨时、风时和暑时赏景,人称六宜。”[4]此时,作者在月下院中乘凉,忽然想到荷塘,推想荷塘应有另一番风景,是因为如果此时去游荷塘,可谓占了“暑时、花时、月时、风时”之四宜的方便,荷塘的景致应是最美的。

作者是独自一人去“隐游”荷塘的,“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他能充分享受“独处的妙处”,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他的“隐游”起到了什么作用呢?“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作者与大自然能够静静地进行心灵的交流,他追求的是自由、美好,而大自然中的荷塘月色是安抚他灵魂的绿洲,超越尘世的乐园。因此他“便觉是个自由的人”,哪怕只是暂时地超脱。

二.“隐游”之静美

传统美学认为,园林艺术由“有”和“无”组成,构成景物为“有”,而容纳游者观赏的活动空间为“无”,只有实景与风景空间的协调,游赏才能现出虚实相济的境界。“中国园林建筑更是注重布置空间,处理空间”[5]。在文中,作者很善于运用小煤屑路和树在造境中处理空间的作用。

曲折幽僻的小煤屑路应该有两段,一段通向荷塘,能让游者进入主要景点前作一个准备(文中是省略了这段路),另一段基本沿着荷塘的周边布置,既是荷塘有机的一部分,也为赏景者提供了路径的方便。

树的作用不可小视。一方面,空旷的水面四周需要树来装点,会显有立体感。更重要的,“水必曲,园必隔”[6]荷塘只有通过四周的树的空间分割和丰富,才能使荷塘独立出来,树起了类似围墙、廊的能遮挡视线的作用。使游者身在其中不知其尽端之所在而倍觉其大,才会尽曲尽幽。若看树林外,会有隔景的效果。而林外之景也可能形成漏景,如:“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而且,树本身也有独立之美,“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有树,易得华滋之美。文中写树共三处,涉及到“蓊蓊郁郁”的树的繁茂、“斑驳的黑影”、“稀疏的倩影”的树影,以及“阴阴的”树色和杨柳的树姿。

文中“隐游”之静美主要由在此空间分布中“暑时、花时、月时、风时”之景致融合而成,正是由于“月时”、“风时”之风月虚景,才使得荷塘中“暑时”、“花时”之实景更加神采和空灵,构成了朱自清笔下独特的“荷塘月色”。

“暑时”的荷塘最美,四周的树才最茂盛,“蓊蓊郁郁”。荷塘的实景才会出现出水很高的叶子、盛开的荷花,四溢的荷香、凝碧的波痕;荷塘的夜间才易浮起薄薄的雾气;才能在月色中辨出杨柳的丰姿;此时,荷塘月色的静美,并非死寂之境,而能寂处闻音,时时充满富有生机的虫鸣,“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以此反村环境的幽静。

“花时”的荷塘是点睛之处,可谓色、形、香、味俱全。作者不惜笔墨,用比喻、排比写荷花的不同姿态和神情,“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又用通感写荷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月时”的妙用能改变景致原有的色、形、影的氛围,赋予景物空间以深、净、淡、空、幽、奇等种种风神情调。月色属虚境,在它的笼罩下,风景变得含蓄迷蒙,现出一种特别的韵味,并增加了景色的层次和空间感。文中的月是满月,有了它,才可能看见荷塘的“暑时”、“花时”的朦胧之景:如“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才能制造出“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杨柳的稀疏的倩影”,荷塘中光与影的和谐分布和变化;才会使树色像一团烟雾;出现“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的奇特的借景。

“风时”在文中指微风。正是“风”大大地升华了景美的效果,让整个荷塘有了动感。“风”引起了花与叶颤动,叶间有了凝碧的波痕,也送来缕缕荷香,让人见到了田田荷叶底下的流水。各种零散的美感在微风中融合了。

近水远山皆有情。读者容易忽略文中“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流水”是活水,是灵魂,才能显出荷塘的一片生机。另外,“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也体现了作者的匠心。这“流水”、“远山”说明了荷塘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结合,借景于远山近水,使得荷塘内景色与外面的山水林泉融化在一起,呈现出一派自然清新的风貌。

三.“隐游”的文化联想

由眼前之实景联想到历史文化中的虚景,是另一层次上的虚实结合。

荷塘月色全文篇3

语文界对《荷》文主题长期争论、莫衷一是。2000年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教参中是这样概括的:“对文章中所体现的思想感情,历来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表现了对现实的不满之情,有人认为表现了愁闷的心情,有人认为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等。”这种状况的形成归因于《荷》文借景抒情、含蓄达意的写法,因为这些景物一方面见出它自己的特性,另一方又面显出个别事物更深广的普遍意义。而更早的教参对其主题的概括是:《荷塘月色》流露的思想感情,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白色恐怖的严酷现实的不满,以及他的苦闷彷徨,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而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这大抵是“阶级论”派评论家的看法吧。作者在出静后对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是不满的,让人感受到作者的愁苦心境。联系《荷》文写作的特定历史背景和作者去荷塘的小煤屑路上的内心独白,得到这样政治性很强的“机械反映”式主题是不足为怪的。不着眼总体结构,只从局部甚至某个角落去提炼文章主题,形成“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结果是不可避免的。

笔者认为,着眼于总体结构,准确地把握其重心部分,是准确理解散文主题的有效途径和正确方法。

关于《荷塘月色》的结构,金志华先生的“圆型”说是教广泛接受的认识。金先生把《荷》文的外结构(指作者夜游荷塘的行踪)和内结构(指作者夜游荷塘时的情感脉络)都理解为圆型。他说:“从外结构看,这篇作品从作者出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依空间顺序描绘了一次夏夜游。从内部结构看,情感思绪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也呈一个圆型。内外结构的一致性,恰到好处地适应了作者展现一段心灵历程的需要。”那本篇文章的哪一部分又是全文结构的重心呢?迄今为止大多数人都很自然的把集中描绘荷塘月色图的第四至六段当作集中传达主题的重心部分,说其中渗透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人更看重第三段作者的内心独自,因为这是全文直抒胸臆的部分。但我以为这两处都不是,其结构重心应该在它的后半部,即作者对江南采莲盛景的怀想和对《采莲赋》《西洲曲》的引述,表达作者借感今怀古追求自由、和谐、美好、安宁的理想社会生活以逃脱严苛现实的愿望。

为什么这样抓文章的结构重心和主题呢?

首先,从全文的情感脉络看。文首的“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点出了作者夜行荷塘的起因,在通往荷塘的小路上的内心独白具体展示了作者当时的复杂心情,接下来的写自己沉浸在朦胧静谧的荷塘月色是为了获得暂时的心灵减压。片刻的逍遥并不是作者全部的情感,蝉鸣蛙噪将作者从小睡中惊醒也就很正常了,但美丽的荷塘月色为作者展开对江南采莲盛景的怀想提供了联想的基点。作者灌注其中的欣喜颂扬之情也远过于“荷塘月色”。用古代江南采莲盛景寄托自己超脱现实的理想生活是顺理成章的。

其次,从知人论世的分析逻辑看。朱自清先生自幼饱受中国古代儒家仁爱思想的熏陶,青少年时代又深受西方近代人道主义思想的影响,“在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义”,也就是中庸之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中节谓之和”,他对当时背叛大革命屠杀共产党和工农大众所形成的社会阶级大对抗,既不能理解,也不能适应。可是“他对政治的敏感远不及他对自然风光、人情掌故来得细致传神,他可以把梅雨潭的绿写出七八个以上的感受,却常常辨不明政局的好坏、政党的是非。”(刘勇明《模糊的背影》)在这种模糊中他只好采取暂时逃避一法,试图调和他的性格与时代的矛盾。但是作者毕竟从青少年时代起就深受自由、民主、进步思想的洗礼,并亲身经历了“五四”运动、“五卅”惨案、“三一八”惨案,因此,即使是在暂时逃避选择参加“革命或反革命”的时候,作者也没有放弃对理想社会生活的追求,只不过在当时特定的写作背景中,他内心深处所追求的自由、和谐、美好、安宁的生活图景,只能借助于对古代江南采莲盛景的怀想或幻想来展现。由此可见,古代江南采莲盛景的描绘和引述,正是他在《荷》文中所表达的各种复杂矛盾的思想感情的统一体,是集中传达全文主题的部分。

荷塘月色全文篇4

带着淡淡的忧愁走出家门,趁月色出来散心,顺着幽静的小路一路走来,自然而然地来到了日日经过的荷塘边,一去看那月下的荷塘。月色下的荷塘是那样的美,比之白天又别有一番风致。荷叶是亭亭的如舞女的裙,可以想象荷叶随风起舞时婆娑婀娜的美妙身姿;而点缀其间的白色的荷花,不禁让人想起她“出污泥而不染”的特性。荷花又是形态各异的:“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用上“袅娜、羞涩”二词,在作者的眼里荷花俨然已是仙子一般了。作者用细致的工笔和绝妙的比喻,对荷叶的形神、荷花的资质进行一番令人神往的描绘,荷花、荷叶的优美形象似已展现眼前。

这还不是最美的,一缕“微风”让这副极美的荷花图动了起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霎时,荷香如歌,似有若无,花叶颤动,流波溢彩,叶、花、形、色、味浑然一体。人也在微风中全身心地沉醉在这荷塘美景之中了。

而这似乎还不够极致!再看看塘上的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叶下的流水被密密的叶子遮住了,不能看见,而叶上“如流水”一般的月光却在 “静静地泻”着,一个“泻”字,化静为动,使人看到了月光的流动感;“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一个“浮”字又突出了雾的轻飘朦胧。叶子和花在薄雾笼罩下,迷迷蒙蒙,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如梦似幻。月色迷蒙柔和、薄雾轻笼飘浮,这月下的荷塘真是恍如仙境了!满月而有淡淡的云雾,给人的感觉如“小睡”一般,正如作者此时的心境,却是恰到好处。作者在这里无意中流露出了淡淡的喜悦。“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像是画在荷叶上。” 杨柳的倩影不是 “投”在荷叶上,作者偏偏用了一个“画”,仿佛是一位绘画高手在泼墨挥毫,精心描绘一般,使投在荷叶上的影子贴切自然、美丽逼真,富有情趣。 “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月色清淡,黑白相间的光和影犹如和谐的旋律,荷香缕缕,水乳交融,作者如此细腻入微的感受真是令人如痴如醉!

这美丽的景色可以让作者忘记自己的忧愁了吧?但是“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都没有。”作者还是无法摆脱那一缕愁绪,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相互交织,给优美的月下荷塘披上朦胧的轻纱,清幽淡雅、安谧柔和、朦胧和谐,荷塘与月色融为了一体!

读着朱老先生的《荷塘月色》,便宛若置身荷塘一般,仿佛在那幽径上走着的是自己了。那亭亭碧绿的荷叶,那婀娜多姿的荷花,月色迷蒙、薄雾缭绕的荷塘便又展现在眼前。  一 以真言写真景

《荷塘月色》描写了哪些景物呢?文题标得明白:一是荷塘,一是月色。在历代诗文中写荷塘的不少,写月色的更多。但本文的“荷塘”、“月色”绝对区别于其他的“荷塘”、“月色”。这里的荷塘不会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里的月色也不能是“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这里的荷塘是“月下的荷塘”,这里的月色是“荷塘的月色”。正因为作品鲜明地突出了景物的特色,生动真实地再现了特定环境下了特定景物,文章所要抒发的真挚感情才有可靠的寄托,才让读者感到真实亲切。

先看对荷叶的描写:“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如果我们抛开特定的环境,用“青翠的玉盘”来比喻荷叶行吗?当然行,而且表现力还相当强。这样的描写既绘出了荷叶的色,又表现了荷叶的质,还状摹了荷叶的形。然而这种比喻只好在朝霞、夕照里,或蒙蒙细雨中,绝不能在淡淡在月光下。夜不辨色,更难辨质,月色中所见的荷叶,主要是其自然舒展的形态,与裙十分相似,更赋予叶子一种动感美。

写荷花,原文连用了三个比喻:“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荷花娇艳华贵,堪以美人作比。宋代诗人杨成里的《莲花》诗中就有“恰如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的句子。朦胧的月色中把荷花看成美人,而且是刚出浴的,朦胧之感恰当好处。相反,若不是在朦胧的月色中,而将荷花比作“明珠”和“星星”也有几分牵强。

文章这样描写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种断断续续,似有似无的感觉绝不会产生于书声琅琅的清晨,也不会产生于阳光刺目的中午,只能产生于“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的寂静的月夜。我们再看另一个写花香的句子:“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清香,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紫藤萝瀑布》)这是灿烂阳光下的花香,紫色的花儿正“在和阳光互相挑逗”着,满目耀眼的紫色刺激得作者生出“香气也是淡紫色的”这样的感觉显得十分自然。

直接描写月光的只有一句,本文多是以影写月,这也是被历代文人所称道的表现技法。“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倩影,却又象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这里的黑影参差且斑驳,给人一种摇荡起伏的动感。为什么?就因为它是落在荷塘里。荷塘里“微风过处……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黑影落在这波痕上面,当然更显参差和斑驳。也正因为荷塘处于这种动态,杨柳的倩影才像“画”而不是“印”在荷叶上。也正因为有了那道凝碧的波痕,光与影才现出一条条五线谱似的曲线,让人联想到“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二 以真言抒真情

文坛许多作家为了写出不朽之作,都刻意追求作品能反映自己的真情实感,但文章写出来,又往往给人矫揉造作之嫌。这其中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而一个重要的原因则是缺乏精深的语言功力,以至造成一字不稳,真情尽失的遗恨。《荷塘月色》一文则能以准确贴切的语言,抒发出作者因置身于良辰美景而生出的“淡淡的喜悦”,以及社会带来的又终究难以排遣的“淡淡的哀愁”。

荷塘月色是美妙温馨的,这样的景色当然能给人以喜悦。本文少有直接抒情的句子,但透过写景的词语便不难体察作者当时喜悦的心情。叶子象裙,裙又是“亭亭的舞女的”;花是“袅娜”地开着,“羞涩”地打着朵儿;花香似“歌声”,光与影如“名曲”。这些词语哪个不饱含喜悦色彩?但这种喜悦毕竟是“淡淡的”,没有激动和狂喜。上节提到的删去的“刚出浴的美人”一喻,除了它有悖于特定的环境外,也与“淡淡的喜悦”这一特定的情感不谐。试想,面前立一群“刚出水的美人”,表现出的喜悦还能是“淡淡的”吗?

在整个写景过程中一直充溢着这种“淡淡的喜悦”,但原文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后还有一句“峭楞楞如鬼一般”;仅此一句,就足以搅扰了温馨的美景,破坏了喜悦的心情。峭楞楞的鬼影带给人的只有恐怖,没有喜悦,就连那“淡淡的哀愁”也不会由此产生,更不会生出“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如此美妙的联想。

尽管身处良辰美景,到底无法排遣“淡淡的哀愁”。“一个人在苍茫的月光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语中置一“觉”字,文章便增添了无穷意味;少这一字,则真成了自由的人,那就只有喜悦,没了哀愁。还有,“白天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中的两个“一定”,更能表现出作者内心深处难言的苦衷。

荷塘月色全文篇5

文章开篇,作者便简明扼要地直抒胸臆“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句话是全篇的“文眼”,也是创作本文的起因,给读者留下了悬念。为什么“心里颇不宁静”?其中蕴含着作者极其复杂而美好的感情。文章第三段去荷塘路上的内心独白就是最好的说明。我们从内心独白这段可看出作者“白天”是不自由的,对月下荷塘以外的那个世界是不满的,内心是苦闷、愤懑的。

文章中,作者首先抒发了“颇不宁静”的心情后,立刻将读者从繁忙紊乱的现实生活中带入对“另一番样子”的荷塘月色的追求之中,一步步地引向象征自由和圣洁的美丽的荷塘,让读者和作者一起,抛却使他们不宁静的一切,忘情地欣赏这满溢着生命活力的大自然,倾听这由自然界的动律形成的无声的音乐。

那“幽辟”“阴森森”的荷塘路上,月光是“淡淡的”,夜晚更加寂寞。这“阴森森”的景象,不但没有使独自夜游的“我”感到孤零凄切、单调乏味,反而使“我”感到自由人的快慰,心情轻松,感到“今夜却很好”“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像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忘情的超然心理呢?这是触景生情、情景相生的结果。“我”因“心里颇不宁静”,为了摆脱白日里所感到的一切不快,在苍茫的月光下,独自一人踱到从不惹人注目的荷塘边,竭力沉浸在月光下的美景中,以求得片刻的宁静。荷塘路上“幽辟的路”“蓊蓊郁郁的许多树”“淡淡的月光”,一幅幅宁静、幽深的景色驱散了“我”“不宁静”的心绪,排遣了白日里的苦闷和抑郁,使“我”情不自禁地进入了那自由和圣洁的“另一个世界里”,这时一股淡淡的喜悦之情油然而生。

乘着幽辟的路上产生的兴致,作者进一步痴心求美,情景交融,正面抒写观赏荷塘月色的情景,动静交织,作者艺术地创造性地再现这种自然界的动律,使作品具有了艺术的节奏。作品先以月下荷塘为主景,月色为背景,最后写荷塘四周的月色。作者似一位丹青妙手,又似一位高明的雕刻艺术家,在精心设计的画面上,以观赏的视线为线索,由低到高,由近及远地精雕细刻地描绘,刻意求工地渲染,使这种描绘和渲染达到生动灵活、出神入化的美的境界,使整个画面的意境更加丰富、深邃、优美动人。且看月光下的荷塘,月光如流水一般,辉映荷塘。“田田的”的荷叶像“亭亭的的裙”,美丽的荷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作者成功地运用了比喻、描摹等修辞手法,诱发了读者丰富的想象。最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突破了比喻手法的一般惯例,大胆地、别出心裁地借用“通感”,进一步把抽象的难以言状的荷香、月色写活了。作者把荷风送香气比作“远处高楼上的渺茫的歌声”,用“笼着的轻纱的梦”来比喻透过淡淡云层“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的月光,以“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来描绘“光与影”交织而成的和谐柔美的月色。这两种月影一高一低、一粗一细、一浓一淡、一深一浅,形成了光与影高低、明暗和轻重的变化,有变化就形成了节奏,有节奏就构成了“和谐”的旋律,使人联想到梵婀玲上奏着的悠扬婉约、令人心驰神往的名曲。视觉沟通听觉,让人在视觉里仿佛获得了听觉的感受。这样一来,作者将景物、音乐等形象要素共同作为特选景物的艺术形象,使文章从光与无声的自然景物中传达出融于画面上的声音,于无声的自然景物中传达出融于画景的音响,描绘出一个既具有色彩美,又具有音乐美的幽美境界。

作品中,荷塘月色呈现的美是丰富多彩的,蕴含着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环境和自由的志向相映衬,情景交融,和谐统一。“参差斑驳的黑影”,“不均匀”的月色是复杂黑暗的现实的投影,是深藏在作者心中对现实不满的写照。但作者没有厌倦、绝望,而是感受到现实生活的和谐与不和谐的对立统一,因此笔下那极不和谐的各种影子,在“光”的渗透下,一忽儿便飘荡起“和谐的旋律”,仿佛是小提琴奏出的优美的“名曲”。这一曲兼有刚柔之美的充满幽情的乐章,似乎驱散了作者心中的苦闷,一丝淡淡的喜悦之情涌上心头。

但作者心中的苦闷是否完全被美景所征服、所排遣了呢?他自己并没有忘掉现实带来的苦闷与抑郁,并没有彻底“超脱”那朦胧的、清冷的月色变化,“阴阴的”“烟雾般”的树,没精打采似“渴睡人的眼”的路灯,树上的蝉声和水中的蛙声,把作者唤回到现实中,使作者感到“什么也没有”。但是作者并没有因伤感而失望,没有因“不足之感”而麻木,而是在伤感中坚定了对美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对黑暗社会的否定。作品“卒章显志”,再现古代江南采莲的盛事,作者虽然感到“无福消受”江南式的美景,却仍“惦着江南”。这里,作者把历史上的采莲图和现实中的荷塘月色遥相呼应,照应开篇,果断地表明作者对现实黑暗的否定,对江南式的美好的理想社会执著的向往,使全篇优美的情景最后得到升华。本篇作品的意境开拓是成功的,画面尽管变幻多姿、声情并茂,但万变不离其宗。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追求光明、美好的生活这一感情主线贯穿全文,千思万绪融于千姿百态的美景中,达到美不胜收、感人心魄的艺术境界。这一切形成了这篇写景抒情散文诗一般含蓄深沉、深邃优美的意境。所以,《荷塘月色》被誉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是名副其实的。

荷塘月色全文篇6

■ 老师:采取戏说或者其他“大话”等形式,不仅不能传承文化,相反是糟蹋文化精华。

■ 作者:什么是严肃什么是娱乐,孩子们心里也有个秤,还能帮助孩子们扩散思维,有开创性。

■ 专家:如果各个学生都只会说“大便一流”,那我们小孩子就毁了,这样的教育也会变成历史罪过。

■ 教育部:坚决反对以“Q版教材”取代传统语文教材。

编者按:司马光搬起大石头砸缸,救出的却是青蛙王子、流氓兔、西瓜太郎;今晚在院子里坐着数蚊子,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孔乙己因偷了何家的光盘而被痛打;鲁迅笔下的少年闰土摇身一变成了古惑仔;月色下的荷塘里应该有MM在洗澡吧……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Q版语文》于2004年下半年出版发行,将三十余篇耳熟能详的语文经典课文彻底打造成无厘头爆笑故事,并称为“全国重点幼稚院小班优秀教材,全国神经康复医院推荐读物。”

一本完全颠覆传统语文教学逻辑,颠覆经典的另类读本居然有人叫好,居然热销,并以优秀教材的名义推荐,让人不得不怀疑我们的神经是不是哪儿出了点问题。1月5日,云南省新闻出版局向云南人民出版社下达了暂停发行《Q版语文》的通知,之后出版社联系全国各地的客户停止销售此书,剩余的图书全部召回。幸好,这样的闹剧终于被终止。或许,这种评判让人不以为然,本刊特将两者对照刊登,让读者自己判断。

荷塘月色(节选)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首徐回,兼传羽杯;峤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作者:朱自清)

《Q版语文》之荷塘月色(节选)

每个月都有那么几天,感觉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数蚊子,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荷塘里应该有MM在洗澡吧。月亮像“非典”病人的体温似的,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升高了,墙外马路上收破烂的叫喊声,已经听不见了;老婆在屋里拍着孩子,跑着调地哼着“两只老虎”。好难听啊,我终于忍不住悄悄地披了衣服,带上门出去了。

月光如嘘嘘一般,哗哗地撒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叶子和花仿佛刚洗过牛奶浴,像婴儿的小屁屁,白里透红,与众不同。竟然是满月!不知道狼人和吸血鬼会不会出现,好在天上有一层淡淡的云,我认为这很好,遮住了月亮,狼人和吸血鬼就不会出现,我就是在这里睡觉也可以。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因此荷叶上的黑影参差斑驳,并不均匀,但光与影却有着和谐的旋律,如周杰伦的歌一样,听不出歌词,但却有令人心动的旋律。

荷塘月色全文篇7

一、立足文本,发现意象

散文教学不应局限于使学生掌握“形散神不散”等结构特征,而应挖掘不同作者在不同文章中呈现出的闪光点。在学习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发现文中出现的大量意象,由明到暗,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层分析,让学生循序渐进地理解文章的审美意象,走进作者内心,与作者进行跨时空的精神交流,从而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最终达到审美教育的效果。

朱自清的散文理解起来并不难,甚至可以说是直白、纯真而质朴的。但是从审美上来说,又太美,美得不含杂质,美得轻盈、优雅而充满梦幻。这不仅仅是因为他善于使用大量修辞细腻地描绘景物,更重要的是,他对文中独特的女性化意象,处处饱含深情,处处“怜香惜玉”,这让读者也不禁放慢了脚步,温柔了眼神,生怕自己误读了文章,虚度了良辰,玷污了美景。

所谓意象,是指那些带有作者主观情感色彩的物象。文章一开始,便交代作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又苦于无人倾诉,因为“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在这样的心境下,作者“带上门出去”,从而发现了月光下的荷塘,在一路的欣赏与联想中,与眼中的荷塘、心中的荷花进行心灵对话,逐渐达到心灵的平静,最终回到了现实的生活,“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在这一路上,学生不难发现两个主体意象,即“荷”与“月色”,袅娜羞涩的荷花与如梦似幻的月色合筑起一个空灵静谧的审美世界。

二、归纳意象,探求审美

朱自清是一位女性崇拜者,在散文《女人》中,他直言不讳“我是个喜欢女人的人”,认为“女人是比男人更其艺术的”。因此,《荷塘月色》中的意象或明或暗,或直接或隐晦地体现出了女性化阴柔的特点。文风质朴、清新幽美、纤巧细腻。

审美意象不是一种“图像式的重现,而是一种在瞬间呈现的理智与感情的复杂经验”,在情感与理智的经验驱使下,作者往往会倾向于那些自己喜爱的题材和物象,它体现了作者的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和审美创造。在《荷塘月色》中,学生不难感受到一种扑面而来的阴柔气息。无论是从大量对荷花的女性化比喻里,还是所选取的月亮、水、荷花这些阴柔的物象中都可感受到朱自清对阴柔之美的审美偏爱。

1.直接的女性形象譬喻

有人称朱自清散文中的这些女性形象乃“艺术女人的聚会”。《荷塘月色》中,作者形容荷叶“像亭亭的的裙”,形容白花“袅娜”、“羞涩”“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甚至联想到了采莲的女子,无处不是风姿绰约的女性形象,或轻灵羞涩,或婉约妩媚。这些女子虽然形态各异,却有着共同的质地——阴柔之美。朱自清是写女性的高手,散文中不乏各种女性的影子:梅雨潭的“女儿绿”(《绿》),紫藤花是“嘻嘻哈哈的小姑娘”,柔美的树条是“一支支美人的臂膀”(《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有着粼粼细波的湖水则是“西方小姑娘的眼”“颦眉西子”(《瑞士》)。所有的景物在他眼里无不是可以怜爱的女子,无不带有万千风情,她们的一颦一笑,一肌一容无不可以用来譬喻。既然在朱自清眼中,各色美景无不是美好阴柔女子的影子,那么在他的笔下,以此来形容眼前的湖光山色、花卉月光便再妥帖不过了。

2.间接的阴柔意象描写

朱自清深受中国古典文化熏陶,爱读“尺牍”、“日记”,崇尚其朴实自然。后又在北大受到新文化运动洗礼,有过冲破黑暗的理想追求。但时局波诡云谲,许多文人难以拨开层层的迷雾,看清前进的方向,只能躲在自己的世界中,叩问灵魂,追寻生命意义。这样的情绪变化,使得朱自清的文风逐渐变得隐晦含蓄,笔下的阴性意象也纷呈迭出。因此,文中除了直接的女性形象譬喻,还有一些间接的阴柔意象描写。

⑴荷花意象

荷花与女性的联系自古有之。《诗经》有“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睹花思人,寄托无限相思。白居易诗句“芙蓉如面柳如眉”,以荷花为喻,赞美杨贵妃的绝世美貌。徐志摩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以“荷”之绰约风姿写尽了日本女郎的楚楚动人。可见“荷”作为一种意象,象征阴柔婉约的女性,深深扎根在中国文人的艺术心灵之中。

《荷塘月色》中“热闹与冷静”、“群居与独处”形成的巨大反差衬托出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寂寞。荷花意象以独特的风姿,成为与朱自清心有灵犀的女神,同时作者也借荷花努力寻求一种冲淡自然、纯洁明净、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理想世界。

⑵水意象

《红楼梦》中贾宝玉说“女儿是水做的”,女人与水的关系不可不谈。朱自清在《扬州的夏日》中说过:“北方与南方有一个不同,在我看,就是北方无水而南方有。”这显然是作者的审美偏见,因为在他眼里北方的水“一览而尽”,就连船也是“笨头笨脑”,所以“有水的还是南方”。

《荷塘月色》中也提到:“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在北方的磅礴阳刚与南方的轻灵阴柔之间,朱自清倾向后者。他笔下的水是“脉脉的流水”,“凝碧的波痕”,这些水意象可谓阴柔之至。

⑶月亮意象

月亮与太阳相对,是阴性的象征。《周易·系辞上》有“一阴一阳之谓道”。《说文解字》里也谈到“阙也,太阴之精也”。月亮与女性在中国文化中向来密不可分。《诗经·陈风》就有诗句“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借用皎洁的月亮,表达对意中人的思念之情。

《荷塘月色》中,作者因为“心里颇不宁静”,沿着曲折的小煤屑路,自由地受用了“无边的荷香月色”,因此体会到了“独处的妙处”,暂时忘却苦闷,欣赏眼前的月色荷塘,“今晚的月光是淡淡的”,“月光如流水一般”。但现实生活中的苦闷压抑并没有远去,它们实在沉重,“虽然是满月,天上却又一层淡淡的云”,“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那些“黑影”总笼罩在心上,“热闹是他们的,我们什么也没有”。作者努力寻求的平静并没有得到,失落苦闷仍然伴随,文中不断出现这些阴郁的影子,它们不自觉地流露出作者的苦闷与压抑。

三、拓展视野,涉足评论

吕叔湘在《中小学语文教学问题》一文中说:“我们叫他做作文,无非是看他会不会把脑子里有的东西很好的组织起来,很清楚地表达出来。”实践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充分理解《荷塘月色》的意象之后,结合课文和已有经验,用自己的眼睛探求作者的女性审美追求,完成习作《我看佩弦眼中的“她”》。学生经过之前的研讨探究,大多已有感于心,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此时,让他们作文,达到了“能将脑子里有的东西很好地组织起来”的效果。更重要的是,本次习作的思考、表达、创作、点评、互评,也是对散文这一文体的最好学习和巩固,是提高学生自身审美素养的一个重要过程。在散文教学中结合作文教学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提高学生的审美价值和素养,一举多得。

荷塘月色全文篇8

关键词:《荷塘月色》;景物描写;概括性;具体性

人们总把目光放在《荷塘月色》这篇散文对荷叶、荷花、流水、月光等景物的细腻刻画上,但如果只是将荷花、荷叶、荷香、流水、月光等景物纤毫毕露地刻画出来,能够产生如此长久的艺术感染力吗?笔者以为分析此文,应将着眼点放在作者对景物描写的分寸把握,即景物描写以少总多的问题上。

作者这样写月下的荷塘: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这段文字散发出一种隐约朦胧的美感。那“白花”,“点缀”在“层层的叶子中间”, “点缀”是在事物上略加装饰的意思,满塘荷叶,一层一层,荷花却很少,东一朵,西一朵,故而是“零星点缀”,即使是这样稀疏的几朵荷花,也不是竞开怒放,而是“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一个“袅娜”,一个“羞涩”,写尽了月下白荷那半开半闭的情致和神韵,在那样一个淡淡的、苍茫的月夜里,看见这样几朵别具一格的白色荷花,怎不让人感觉到它的脉脉含情、优美动人的质感呢?这样的描写不是很明快的,但却留给读者以领略不尽的意味。同样,作者对“荷香”、“流水”的描写也有与此异曲同工之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清香不是扑鼻而来的、浓得化也化不开的香气,而是丝丝缕缕,不绝不断,作者用了一个奇特而又再恰当不过的比喻“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个比喻将微风中荷香断断续续、若有若无、捉摸不定的特点表现无遗,歌声来自“远处”,又出自“高楼”,虽然听不真切,却会断续传来轻音。与此相类似,风是“微风”,清香成缕,虽不甚浓烈,却能不时闻到,正是这一缕飘散远逸的清香,造成一种耐人寻味的美感,“零星点缀”的“白花”,若有若无的“清香”,苍苍茫茫的月夜,这样的氛围像极了一首交集着淡淡喜悦、淡淡哀愁的温柔的小夜曲。这样的环境中,还有一泓只可感觉不可看到的“脉脉的流水”,静静地藏在“叶子底下”,“ 不能见一些颜色”,多么神秘、幽玄的情调啊!

昔人讲究“为情而造文”,正如王国维所说 “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朱先生写此文时,正值大革命失败之际,作为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他彷徨苦闷却找不到出路,故而“心里颇不宁静”,心境如此,自然会想到要排遣一下,于是就在一个静静的月夜里,散步到了这样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荷塘边,那么作者要表现的,正是那种找不到出路、压抑已久而又暂时得到排遣的淡淡的哀愁和喜悦,全然不是那种痛快淋漓的大喜大悲,而是一种“苦中作乐”,这“乐”当然不比平常的“乐”,必然受到“苦”的制约,所以朱自清的喜悦不是浓浓的、明快的,而是淡淡的、朦胧的。应该说,优美的荷塘上面那一层朦胧空蒙的情调,是与作者的心情相一致的。

那么,为什么月下几朵半开半闭的白花,一缕若有若无的清香,一泓脉脉的流水,会产生如此不凡的艺术感染力呢?

这便是前文提及的景物描写的分寸问题, “夫言情写景,贵有余不尽。然所谓有余不尽,如万绿丛中之着点红,作者举一隅而读者以三隅反,见点红而知嫣红姹紫正无限在。”〔1〕艺术创作要有想象,想象必须“超以象外,得其环中”〔2〕,让读者展开想象的翅膀,飞越事物的表象。散文对生活的反映要做到“有余不尽”,对所反映对象加以取舍,该藏则藏,该掩则掩,而不可纤毫毕露地将细节一一罗列出来,唯此方能使所描写的对象耐人寻味。朱自清对荷花、荷香、荷叶的描写便深得其妙,总让人觉得还有无限事包含其中,欲说说不出,想却想不尽,作者就是要通过以少总多的艺术概括,创造出余味无穷的艺术境界。 转贴于

由上,朱先生《荷塘月色》一文的奇妙之处在于其对景物描写的恰到好处的分寸把握上。前人论诗讲究 “用意十分,下语三分,可几风雅;下语六分,可追李杜”〔3〕,讲究“语少意多,有无穷之味”〔4〕,无疑这“十分”、“ 三分”、“ 六分”和“ 少”、“ 多”即指“适当限度”,但文学描写毕竟不是一个简单的指标指向问题,不是随便抓住一两样景物,信手写上几句就可达到“适当限度”, 达到一个恰到好处的分寸。把握不好,可能会出现“语少”而“意”未必“多”,“ 举一隅”而读者未必“以三隅反”。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这个“适当限度”,达到一个恰到好处的分寸,从而收到“用意十分,下语三分”、“ 语少意多”的艺术效果呢?

笔者认为,文学作品所描写的景物必须达到概括性和具体性的辩证统一,方可能达到理想的艺术效果。

一、概括性指所描写的景物具有共性、必然性,能够启发读者的联想。正如前引钱钟书先生所言:“见点红而知嫣红姹紫正无限在”从这一点红中已经衬出满园春色来了,自然会使人想起万紫千红的景色,所以说“知嫣红姹紫正无限在”,足见“点红”是具有共性,能启发读者联想的东西。概括性的景物不仅能表现时间、地点、气候、环境,还可以表现共性的思想感情。还以《荷塘月色》为例,前文谈及先生笔下“月色下的荷塘”,恕不赘述。这里我们再看“荷塘上的月色”:淡淡的月光,薄薄的青雾,像牛奶洗过了的花叶,隐隐约约的远山,斑驳稀疏的树影,淡淡的云,一切都是隐约朦胧的,更有“蛙声”、“蝉声”的衬托,“睡眠”、“小睡”的比喻,情与景交融在一个“淡”字上,创造出了一个无比美好的艺术境界。

这种美好正是朱自清那“说着不想说的话和做着不得不做的事”的现实生活中缺失的。所以,感动朱自清的不是荷塘,也不是月色,而是荷塘月色下美好宁静的气氛。当然,这些并不能解决朱自清的实际问题,但是至少可以平息他内心的烦躁,所以,荷塘夜行后回到家的他,已经不是那个心情烦躁的朱自清了。因为烦躁,而想到排遣;因为自然景色的美好,而暂时陶醉其间,忘却现实中的无奈和不堪。这难道不是一种带有共性的普遍的思想情绪吗?

二、具体性指所描写的事物具有个性、偶然性,能够限制读者的想象。比如“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颜色不须多”这两句诗,如做一般的理解,或者想象成牡丹花,或者想象成月季花,只要是春天的红花,都可以引起联想,但作为一句咏物诗却忌讳这么理解,从资料证明,这两句诗是写石榴花的,这就有了具体性了,再不会想象成别的花了,我们脑子里唤起了这样的形象:在浓绿的石榴丛中,刚刚开了一朵鲜艳的红花,带着盎然春意和无限生机。同样,《荷塘月色》如果只泛泛写了荷花、荷叶、荷香、流水、月光等,我们便只知道是写荷塘,而荷塘有什么特质,什么心境下的荷塘却不得而知。朱自清笔下写的是“层层的叶子”、“ 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白花的情态是“袅娜”的、是“羞涩”的,而“缕缕清香”有如“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若有若无,更有“脉脉的流水”,静静地藏在“叶子底下”,“ 不能见一些颜色”,这便将景物锁定在一个作者特定的心绪下,即大革命失败之际,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找不到出路、压抑已久而又暂时得到排遣的淡淡的哀愁和喜悦,而不是那种痛快淋漓的大喜大悲,这种喜悦是淡淡的、朦胧的,蝉声都可以把它冲得无影无踪。这就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带着他特有背景和特殊个人感情的“荷塘月色”。如果没有具体性对于我们联想的限制,则作品很容易成为概念化、抽象化的东西,而缺乏感人的力量。

事实上,上述二者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本文只是为了说明方便把它们分开了,“三分”也好,“ 六分”也好,既是具体的,又是概括的,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既能启发联想,又能限制联想。这就是景物描写的分寸把握问题。

参考文献:

[1]钱钟书.《谈艺录》.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8月出版。

[2]司空图.与极浦书。

[3]竹庄诗话,中华书局,1984年05月出版。

上一篇:美好的回忆范文 下一篇:青春的放纵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