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朗读范文

时间:2023-11-08 15:10:49

荷塘月色朗读

荷塘月色朗读篇1

本课堂设计的《荷塘月色》是在高一展开的,这是一个普通班级,整体基础不太好。这是我设计的一堂“家常课”。本课堂旨在介绍散文的欣赏方法,体验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的特色。在本次课堂教学中,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就阅读和作者行文意图等方面展开讨论话题。教学中,我就学生关心的话题作了解答,并带领学生正确思考和解读这篇散文。

二、教学主题

我在设计这堂课的教学内容时,明确自己的思路,就是带领学生共同学习散文《荷塘月色》中作者心路、散文特色和散文特殊之处,进一步启发学生思维,学习优美散文的写作方法和结构。

三、课堂教学中的细节

《荷塘月色》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摸语言”,过去总是老师在揣摸,学生在接受,学生实际并未调动起来,所以我试图通过学生的品读让学生自己来感知品味。

我准备了配乐朗诵的录音,旨在通过录音范读让学生“走近”荷塘,而在进入教室后改变了主意,与其通过录音,干脆先让学生自己诵读。于是在交待散文的特点和结构之后,我首先让学生自己朗读。

我随机点了一个学生的名,让她朗读全文。这个学生朗读能力在班上是教好的,但朗读之后效果并不是很好,主要原因还在于没有体现出朱自清先生的情感。接下来,我播放了录音,有比较才有鉴别。让学生比较录音与那位同学在诵读时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然后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录音中有的读得轻缓,有的顿挫?”

随后,学生甲答:“这样更能体现出作者的情感。”

我顺势提问:“体现什么情感?”并强调,学习散文,把握作者的情感正是散文整体感知重要的一环。

“作者的心里不宁静。”学生乙说。

学生丙不相信的神态:“可是荷塘的月色是宁静的啊。”

“但是,作者分明写道‘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啊?”我提示。

几个学生争辩:“朱自清只在文章第一句交待了自己心里不宁静,而描写的景色都是宁静的。”

我又问:“者为什么要写自己‘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而且是在文章的第一句?”

这时,学生们陷入了沉思。继而开始了讨论。

一个学生突然说,“第一句是文章的文眼。”他是看着参考书说的。现在各种参考书很多,我以为参考书在学生中的大量使用有部分原因是对课堂教学的不满,与其禁绝不如好好引导和鼓励。

我问道:“为什么它是文眼呢?”

这个学生只顾埋头区看参考书。我没有让他再念参考书上的现在答案,更没有阻止他别看参考书,而是表扬他能够去查找资料是主动学习的标志,告诉学生重要的是要自己理解,自己要主动学习,不能被动学习。此时,教室里一时也有些沉闷。随后启发学生抓住文章的关键句去理解,引导他们发散思维。

四、教学中讨论结果

我又提问了几个问题。例如,朱自清先生在这篇文章中表现的情感是矛盾的呢?作者为什么会到荷塘去呢?

“因为他心里不宁静”,“因为他想获得宁静”,“因为作者爱热闹也爱独处”……

学生的思维明显又活跃起来,思路也逐渐清晰。我又问:“那么作者有没有获得宁静呢?”

“老师,请问,作者为什么心里会不宁静呢?”那位朗读了课文的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我趁势说到,我就这一点带领学生就课文展开了学习。

五、分析与反思

本堂课我先让学生自己朗诵,再放录音的突然转变,我发现我的教学理念正在发生变化,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

由于我的工作经历不长和工作经验不足,“让学生动起来”并不容易,于是探索如何让学生“动起来”,这是极为重要的。我以为有这几方面:一是学生思维的“动起来”;二是就学生的自主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对症下药;三是让学生去整体感知,及时点评和引导。

在问题的设计,如果说满意,我在备课时,特意准备了多个问题,每个问题都是紧紧围绕散文《荷塘月色》的,并且结合朱自清先生的写作背景和人生经历展开。当然,有些问题是顺势而提,是学生在帮助我提问,言传在意会之后,重视了学生的感受和体会,但也是这里让我感到一些不足,问题基本上是我提出来,阅读教学应该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的对话。

朱自清生平介绍该如何放入课堂教学中,本次课上我没有直接介绍朱自清作的生平和写作背景,因为传统的模式是“解题――背景介绍”。我以为这种方式太生硬,发挥不了学生的探索思维,阅读主动性,学习积极性。

荷塘月色朗读篇2

一、语言感悟必须借助朗读作为教学的切入点

语言感悟是中学文学课教学的切入点,也是文学鉴赏的立足点。新大纲规定:“高中语文教学要培养语感”,高中语文新教材单元教学也要求“揣摩、品味,多角度进行语言感悟”。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快速领悟性与直觉思维性,尽量克服语文教学中肢解性的所谓语言能力训练的弊端,摆脱语言孤立性的毛病,融语言训练于知情义结合的语境之中。

具体教学中应致力于朗读教学,采取多种形式的读,如:默读、朗读,慢读、快读,单读、齐读,多人串读、学生或师生交替读、分角色读,根据文本和课堂的需要,进行多样化、有层次、有针对性的反复朗读指导更是提高语文素养行之有效的途径。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而我们常常忽视学生整体与个体的放声朗读与默默吟咏。很多的时候,我们的语文教学特别是文学作品教学,常常是还没让学生来得及进行语言朗读的直接涵咏,就直奔教学主题了。没有起码的语言直觉感受,就马上进入教学分析的环节。那么学生的语感如何培养?对文章的直觉感悟又将如何?

因此必须放开手脚,让我们的学生放声朗读,让我们的学生翱翔在文字的天空中,畅游在语言的海洋里,读出文中之意,感受言中之情,领悟弦外之音。努力去把握作者在文章中闪动的情感脉搏,静心去倾听作者在优美的语言文字中潺潺流淌的心灵声响。读出迥异的文风、读出不同的形象;读出酣畅文气、读出严谨文理、读出微言大义!

如现代散文专题教学:阅读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月夜下的荷塘,荷塘下的夜月:“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漫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星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的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反复诵读品味,展现在读者眼前的是清淡朦胧的月色,宁静幽闲的荷塘,以及作者此时此刻在心底深处流淌出的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伤感。无须多讲,只要结合文章开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引导学生品读,完全可以感受作者的忧喜参半的矛盾心态。

培养语感,还必须把语言感知融合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中,笔者曾就归有光《项脊轩志》的朗读环节的不同设计情景进行比较:是先让学生匆匆默读课文一遍后提问“课文哪里表现作者的悲喜之情?”还是“通过朗读,初步感受“是什么”,即《项》文写了什么或表现作者什么情感。教学实践证明:后一种设计有利于课堂教学纵深推进,有利于学生的语感培育与语感审读所带来的愉悦感,更容易促进学生领悟。

立足于语言感知,通过多角度、不同程度的语言揣摩,以言语作为利器去品读文学作品,品中带思,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敏感度与直觉思维力。如鉴赏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前村雪地里,昨夜一枝开”、“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通过品读,感悟其“绿”之境界、“一”之精妙、“雪”之形象。在实际教学中就比较容易进入文学作品的内在蕴涵与情感境界,从而实现文学阅读教学与鉴赏由外向内的最佳切入。

二、情感体验是朗读教学的共鸣点

古代文学理论家刘勰所言:“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维,经定而后维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也。”一切文学作品都有他们内在的情理经维与情感脉络,解读、赏析文学作品就必须探本求源,寻找内理,把握心声。由于学生的文学涵养不足,情感体验不够,面对诸如“自然的伟大,人l生的崇高,情感的悲壮”等不能引发学生内心情感的波动。要么欣赏不了,要么参与不进;在大是大非之间无动于衷,在悠久的中华文化,精美的日月山川,丰富的自然风物,独特的人文景观面前熟视无睹,引发不了情感的愉悦。因此“披文人情”,朗读教学中把握文学作品的内在情感的律动,寻找共鸣点至关重要。

荷塘月色朗读篇3

在语文教学中要体现以读为本的思想,“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感悟语言,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陶冶情感”.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目标的达到,关键在于“读”的训练,读是由语文学科特点所决定的。学生通过“读”来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达到“以读促思,以读激情,读中感悟,读中迁移”的目的。

一、境中诱读

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配乐、多媒体图片以及生动的画面,从而引发学生读文的情感,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领学生感悟文本的语言。例如,《野荷塘》一课,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呈现美丽的野荷塘,进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然后教师用充满激情的语言把学生带入文本,去感受对野荷塘的向往之情,引感的共鸣,爱作者所爱,深刻领悟文本,达到“语悟其情”的目的。

二、读中引读

通过教师的范读,引领学生进行品读,激发学习情趣,帮助学生把握感情基调,促进学生理解感悟。教师引读:野荷塘白天如此美丽,夜晚的荷塘更别具特色,作者终于按捺不住想要去欣赏那美丽的荷塘月色,引导学生体会:明月下野荷塘的金色(整体美)和霞光下橘红色(朦胧美)还有虫儿鸣唱的(意境美)。又如,“金色的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塘叶子和花瓣上。薄薄的青雾浮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橘红色的轻纱。”真的仿佛置身于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真美啊!这样,教师再一次把学生融入课文所描写的境界中,加上背景音乐,视听结合,()让学生从具体、鲜明的画面和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中产生如见其景、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感悟语言文字的美。

三、说中带读

谈话带读,顾名思义就是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以说话的形式去理解文本的内容结构,通过说的过程,把握文本的主旨。学生本身为了说得更具体清楚,在教师的引导下细读文本,如此对文本的“讲”与“读”就达到和谐。例如,教学《藏羚羊跪拜》一课时,教师抓住重点片段,引导学生感悟“藏羚羊的崇高母爱和老猎人的慈善情怀”.同时抓住了“当老猎人拿着枪对准藏羚羊时,藏羚羊是怎么做的?”引导学生交流,与文本对话,通过与文本对话,交流感悟,让躺着的文本站立起来,使学生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并通过朗读想象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既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又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再抓住“望、跪、泪”的情感主线反复进行诵读,在读中悟情、动情,达到“情自心中来,情自口中出”的境地,进而达到以读为本的目的。

>!< 四、练中导读

语文教学中,教师设置有针对性的训练题卡,引导学生读文感悟,例如,《藏羚羊跪拜》一文的结尾部分,教师能抓住时机,要求学生精读感悟的同时,设置这样的问题:藏羚羊跪拜的同时它是怎么想的?此时,你想对藏羚羊和老猎人说什么?你的心情又如何?引导学生交流,让学生自由表达,进行口语表达训练。又如,《锡林郭勒大草原》一文的教学中,学习“草原是一个欢腾的世界”这一部分课文时,教师可有针对性地设计练习,让学生通过自主读文填空:草原上有( )的雄鹰,有( )的百灵鸟,有( )的牛羊,有( )的小马驹,有( )的黄羊,有( )的蒙古包,有( )的牧民。这样既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训练了学生的说话能力。

五、评中促读

通过对朗读的自我评价、同学互评、教师点评,促进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文本,领悟语言规律,在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朗读,从而激发兴趣,加深感悟,积累语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说“为什么这么读?”“哪个地方读得好,结合课文具体说说为什么好?”或是“让我们学习他一起读读”等促进学生读文。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要把“以读为本”的基本策略真正落到实处,达到“多读自悟”的目的。必须体现读的多样性,才能使语文教学更扎实、高效,使学生充满学习乐趣,进而达到语文教学“以读为本”的实效。

参考文献:

荷塘月色朗读篇4

朗读时,要把握好节奏、音调,要注意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在讲周邦彦的《苏幕遮》时,就采用了朗读教学法。可以说,整堂课就是以读代讲、以读代分析。

教学过程是这样设计的:课前让学生对照注解,进行了预习,并尝试朗读。上课后,先让两个学生起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朗读,而老师不要急于评价,可以让学生自我评价、彼此评价;然后就和学生逐句分析朗读时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调、语速,何处轻音,哪里重读。

是这样引导学生解读这首词的:

“燎沉香,消溽暑”声音要低沉缓慢,传达出一种郁闷烦躁的心情,因为连日的阴雨天气,使得诗人长时间地闷在家中,再加上南方的夏季尽管下着雨但仍然酷暑难耐,这种潮闷的天气,自然使得诗人郁郁寡欢。如此的心情,又怎能以欢快的声音读出呢?“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这一句,自然应该以一种极为欢快的语调读出,外面的天晴了,鸟雀最先感知,所以鸟雀们在屋檐下转动着小脑袋叽叽喳喳,呼朋引伴报告着天晴了的好消息,这样的叫声也吸引着诗人走出屋子,来到野外。放眼望去,“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终于见到了久违了的太阳。阳光滤去了荷叶上的雨水和露珠,荷叶经过雨水的洗涤是那样的碧绿,挺立在清澈的水面上。让人不自觉地就会吟诵出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的句子来: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所以,这几句的朗读,就应该语调优美,声音中传达出一种欣赏、仰慕、陶醉之感。同时,因为是面对一片开阔的荷塘,还要把这种深远的意境读出。而“一一风荷举”中的“一一”,要读出节奏,让人们似乎能够看到荷叶、荷花的错落有致。“举”字自然要重读,否则难以传达出周敦颐《爱莲说》中“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那种花中君子的孤傲气质了。

词的下阙,主要表达的是诗人的一种难以排遣的思乡情怀,所以朗读时语速可以缓慢些,声调也不能够过高。如,“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做长安旅”,是眼前的荷花触动了诗人的乡情乡思,此时的诗人似乎在喃喃自语:“千里之外的故乡啊,何时我才能回到你的身旁?”“五月渔郎相忆否”一句,此处作者用了巧妙的“对举”艺术手法,深情地对儿时的伙伴发出了殷切的询问。这里的朗读,如果不快速些,急促点,就难以把诗人那种期待之情表现出来。最后两句“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唯有用一种轻柔的梦幻般的声音,才能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一个久居长安的游子对家乡的那种一往情深。

一节课,就是这样在师生一遍遍的声情并茂的朗读中,不知不觉地就过去了。临下课时,又一次让开始朗读的那两个学生重新读,意料之中的,他们的朗读获得了阵阵掌声。

荷塘月色朗读篇5

陈雨昂担任主持人,在大家热情期待下,她宣布:“五(4)班清明诗歌会现在开始,下面有请程诺同学为大家朗诵《荷塘月色》!”

程诺同学手揣诗稿,大步走上去,说:“今天我为大家带来的是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说完就朗诵起来,她朗诵的很动听,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我也来到了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欣赏着荷香月色。

“天马行空”组合朗诵的是《最后一分钟》。他们用宏亮的声音朗诵这首诗,听着听着,我眼前似乎浮现出香港回归祖国时,全国人民欢呼的场景;仿佛看见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最后一个节目是由贾媛媛和刘锦圆朗诵《我的家乡》。我心想:她们能朗诵好吗?

没想到,平时不声不响、文静斯文的两个小女孩,朗诵起来竟是那么动听。她们用优美的语调突出了泾县的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物产丰富。

我们儿童诗歌会结束了,但大家还意犹未尽,拍着手掌要求孙老师和王老师也来朗诵一首。老师们推辞不过,只好朗诵。

孙老师朗诵的是《乡愁》。孙老师用低沉的声音读着,特别是读到“乡愁是一座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时,让我们感受到淡淡的忧伤……

王老师朗诵的是《海燕》。想不到平时普通话讲的不怎么标准的王老师竟然朗诵地很有情感,让我们也感受到暴风雨就要来临。

清明诗歌会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结束了……

荷塘月色朗读篇6

【关键词】阅读教学 语文味 语言 情感

所谓的语文味,简单地说就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将语文学科所具有的特性充分体现出来,让教师和学生共同感受语文课的魅力,品味语文带给人们的审美。由此可见,追求语文味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但是,近年来,为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语文味已经逐渐丢失,把语文阅读当做工作已经成为教师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大大减弱,甚至看到阅读就头疼,这严重违背了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鉴于此,教师必须立足现状,把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作为目标,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将语文味回归于阅读教学中来。

一、品味语言,感受语言魅力

语言是作品用于表情达意的重要工具,对语言加以揣摩,能够让学生从中感受作品流露的思想内涵,有助于培养学生理解语言的能力。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带领学生品味语言,从而全面把握课文的特点。另外,还要加强语言分析训练,让学生在品味语言、理解作品的同时感受作品的思想内涵。我们以《荷塘月色》为例,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对语言进行品读。

第一,品味动词的妙用 文中是这样描写月光的:“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其中,“泻”和“浮”这两个动词用得极妙,“泻”字写出了月光流动的美,而“浮”字又展现了青雾的朦胧。学生通过细细咀嚼文中的动词,能够从文字中感受到荷塘月色的如梦如幻之感,体会作品的审美情趣,进而积极投入到阅读学习中来。

第二,品味修辞的独特 作品最成功的地方还体现在修辞的独特运用,如对荷花的描写用到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还有通感的运用,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里的“清香”很明显属于嗅觉,但是作者却将“清香”转化成听觉上的“渺茫的歌声”,让人不禁产生悠远的联想,感觉突然发生转移,给人一种清幽、飘渺之感。学生通过品味修辞的运用能够深切感受荷塘月色的美,激起学生心中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从而把学生带入美好的意境中。

第三,品味叠字的运用 作品中随处可见叠字的运用,如“隐隐约约”的远山、“高高低低”的树、“曲曲折折”的荷塘、“亭亭”的荷花、“缕缕”的清香、“脉脉”的流水等等。叠字给作品增添了美感,也给描写的景物增添了几分生动。学生通过品味叠字会发现,语句读来朗朗上口,给文章增添了音韵美。

二、情感朗读,挖掘作品内涵

朗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朗读能够让学生以主动参与的方式,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作品中,深刻体会作品的内涵,从中得到情感的熏陶。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听读、导读和品读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朗读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提高对语文阅读的学习兴趣。

第一,利用听读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听读就是教师通过播放朗读录音让学生静静地感受作品内涵,从而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以《大堰河——我的保姆》为例,教师可以在讲解前播放朗读录音。当一个声音缓慢地响起时,学生会被吸引过去仔细聆听,随着诗歌的发展,声音逐渐变得高亢,学生的情感会被激发出来,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进而投入到体会诗歌的思想内涵中来。学生通过听读深切地感受到诗人慷慨激昂的情绪,从而产生朗读的欲望。通过对诗歌语言、情感的品味,学生对于朗读的兴趣大大提高,利用听读让学生不自觉地受到熏陶,从而加强了对语文阅读的兴趣。

第二,利用导读来帮助学生理解作品 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对学生加以引导,帮助学生更全面、深刻地理解作品,提高学生阅读、欣赏、理解的能力。以《祝福》为例,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利用设置问题的方式帮助学生阅读。问题如下:(1)作品中采用了什么记叙手法,有什么作用;(2)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发展顺序如何;(3)“我”与祥林嫂见过三次面,她的外貌特征都发生了哪些变化。教师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既有目的性,又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作品的主要内涵,能够抓住作品的主线顺利完成阅读任务。通过导读的方式,学生能够从阅读中寻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并从中感受到收获的喜悦,从而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

第三,利用品读来培养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能力 所谓品读,就是对作品细细地品味、欣赏,让学生通过品读将自己的个性体验融入到作品中,从而对作品做出更深刻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充当引导者,指引学生跳出文本的限制,用自己的感悟去重新审视作品的内涵。

我们以《项链》为例,分析主人公玛蒂尔德是一个怎样的女人。普遍观点认为,玛蒂尔德是一个向往豪华、爱慕虚荣的女人。但是,作品中所表现的玛蒂尔德却是一个为了赔偿项链而踏踏实实奋斗的女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出发,将玛蒂尔德与那些不顾尊严、自甘堕落的女性相对比,分析玛蒂尔德到底是不是一个爱慕虚荣的女人,进而重新认识玛蒂尔德这个悲剧性的人物。

利用品读来仔细品味作品的内涵,让学生在品读的过程中思考玛蒂尔德的性格,最后得出如下结论:有的学生认为,玛蒂尔德是一个不切实际,整天爱幻想的人,她虽然没有自甘堕落,但是她悲剧的命运却是因为自己的爱慕虚荣造成的;还有的学生认为,玛蒂尔德喜欢幻想并没有错,幻想拥有幸福美好的生活也是她的权力,她虽然并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奢华生活,但是她却并未因此堕落下去,而是勇于奋斗,积极面对人生。从这一来看,玛蒂尔德是善良又美丽的女人。

通过听读、导读、品读的方式,学生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阅读活动,深入文本,对作品细细品味,深刻理解作品内涵,创造出个性化的理解效果。同时,学生能够从作品中找到审美的乐趣,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鉴赏能力。

三、以情感人,激感共鸣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特别注重情感因素,用真挚的情感来感染学生,使学生和作者之间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激发出学生的阅读兴趣。其中,诗歌、小说、散文等等,这些体裁的作品都蕴含着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情,饱含着作者对各种人和事的主观看法,寓情于物。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同样需要饱含激情,用真挚的感情去感受作品,去感染学生,将丰富的情感用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和鼓舞,让学生在情感的激荡中品味作品的丰富内涵。

总之,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以作品为载体,重点加强对语言的品味,通过分析语言来寻找语文味。教师必须摒弃应试教育的传统观念,建立一种以培养学生语文素质和审美意识,提高学生阅读、分析、理解能力为目的的教育理念,使语文味得到回归。

荷塘月色朗读篇7

一、引起兴趣,提高效率。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们只是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笔,了不起再多上一张挂图、一块小黑板。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累,甚至一些学生已经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这时多媒体教学这种新形式的出现,好比是茫茫沙漠中的一处绿洲。一下抓住了学生的心,使学生对上课又有了兴趣,使课堂效率提高有了前提。

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将以住教学中无法展现出来的东西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在大屏幕前,学生可以看到那生机勃勃的“春”,听到那汹涌澎湃的“潮”,感受到那出淤泥而不染的“莲”。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更可以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布朗运动、细胞分裂、火山爆发……这样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较真切的认识。如在《听潮》一课中,我使用了自己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在一片海潮声中,屏幕上出现了课题,然后是作者的头像和简介。这使学生一上课就进入文章所描写的境界之中,为达到学习作者以文字写声音的目标打下了基础。朗读时,我用了三段音乐进行剪辑,前一段是海潮声,从“大海上一片寂静”起用的是杜塞尼的小夜曲,“不晓得过了多少时候”又配上了永乐大钟的钟声,最后在海潮声中结束全文的朗读。范读结束,学生们掌声雷动。我想这掌声有一大半是给这段音乐的。可以说这段音乐使得这些难得见大海一面的山里孩子们真切的感受到了潮的味道,同时这段音乐也极大的激发了学生们朗读的积极性。很好地达到了教学目的。

二、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中可以看出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兴趣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具有——情景不受时空限制且声色并茂、生动有趣的特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可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观,激发他们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调动积极性。

三、借助多媒体,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我国古代教育家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中学语文所涉及的内容广泛,跨度大,而由于当地条件所限,很多内容民族学生从未闻更未见,致使语文课堂上,光靠教师的语言描述,很难让学生理解,更别说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了。而多媒体却能很好地弥补这一点,它集图、文、声、像为一体,将抽象直观化,拉近时空距离,缩小跨度,让民族学生对陌生的东西闻之见之,这样就可调动学生的感观、激活学生的思维,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例如:在《荷塘月色》一课的教学中,由于当地学生对荷花完全陌生,只靠书本上的一幅插图和教师有限的文字介绍,很难让他们做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而通过在教学中多媒体《荷塘月色》一课的视频、课件,便将荷花活灵活现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学生身临其境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深入理解文字,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时,教师首先播放视频中的情境朗读,让学生认识荷花,初步感受荷花的美丽;然后结合课件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让学生在体会荷花的形状及颜色的外在美的同时,着重引导学生感受荷花的内在美,在“活”字上下功夫,即感受的这池荷花蓬勃的生机,学生看着一幅幅美丽的荷花图片、生动的荷花场景,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就连平时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都畅所欲言,一下子就把课文弄懂了;再进一步辅之以情境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最后让学生欣赏更多的荷花图片,启发学生展开充分的想象,并仿照文中的描述进行口头作文,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了民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整节课学生“当家作主”,教师只做一个引导者,课堂真正变成了学生的表演舞台,使语文课堂教学趋向开放。

三、凭借多媒体,品味文字,激感。

语文属于语言艺术,有很强的感染力,它通过语言文字的生动描述,把大自然之美和人类创造的艺术之美再现出来,给人以美的享受。但由于中专学生的理解、审美、明辨是非等的能力都需在教师的引导下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与提高。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对帮助学生形象地感知语言文字和情节美更是锦上添花,行之有效的好办法。例如:在《荷塘月色》一文的教学中,学生一边欣赏资源中的画面,一边品读着书上的文字,将文字美与自然美有机结合,潜意识中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综上所述,将多媒体引入语文教学课堂,激发了民族学生学习汉语文的兴趣,调动了学习积极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情感,活跃了课堂气氛,整体优化了课堂结构,提高了民族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荷塘月色朗读篇8

关键词:月光 散文 知识分子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040-01

《荷塘月色》作为散文名篇,长期以来对其分析的文章不胜枚举。由于作家写作时的特殊背景及朱自清本人的家庭影响,人们对《荷塘月色》的主题探究一般按照三条思路:(1)作者身处白色恐怖笼罩的历史时期,内心的苦闷无法排解,故而寻求片刻的宁静(淡淡的哀愁,淡淡的喜悦);(2)作者因家庭与社会的双重压力,无法走出抑郁的情绪,故怀恋江南之地的自由与舒畅,并对自由世界充满了强烈渴望;(3)荷塘的遗世独立正代表了作者的品性及主张,作品传递了作家的处世态度。这三种观点追根溯源都是因为顾及作家身处的时代背景,从而自然地将作品中的所思所想都烙上了时代的印痕。背景援证――作品证明――作品主题,这样的知人论世的推导符合我们既往的文本分析的手法,但也常常丢失一些关键的信息,或是陷入一种僵化思维。

《荷塘月色》被定义为名篇,其散文的美韵是不言而喻的,而散文往往是流露作者的心扉,阅读散文正是心与心的碰撞,交织,外在于散文的客观的言说对象,不应该出现在散文“阅读”或是散文教学的视野里。作为学生的学习对象,“帮助学生克服与文本间的情感经验落差,建立与本课文的知识情感链接”是教学设计者应当考虑的,那么如何帮助学生克服情感经验的落差,带领他们走进作者思想的后花园,助他们立体地看待文本与作家,这是教学设计者在研读文本时应当仔细斟酌的,这也依赖于教学者本身对文本的解读与分析。

文字即思想,通过文字可以感知作者的思想,但在阅读或是教学时大家常常忽视了这点。由之前说的三种常规分析来看,当“荷塘月色”这组词同时出现时,阅读者的视角一般落定于荷塘,这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荷花承载的意蕴为人们熟识,“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家喻户晓的名句,依照个人经验与文本经验的关系,阅读者便将触角伸向自己熟悉的领地;另一方面月色属于“模糊”语言――即弹性语言,月色到底如何,什么样的月色,这些在词语中是无法给阅读者以详实感受的,正因为它的模糊性,也就易为人忽视。人们更愿意津津乐道自己熟悉的事物,对于可说可不说的事物常常选择视而不见。但这忽视的信息却是进入作家隐秘内心不可缺少的要素。

1 月亮于知识分子的普世意义

月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从来不是一个块冷冰的石头,比起太阳的光芒万丈,柔情似水的月亮常常成为作家抒情的对象。无论是它的形体还是它的色彩都成为作家们创作的源泉。日月山河是自然对人们的恩赐,也是最公正的财富,作为更具母性气质的月亮常常成为作家寄托情感的载体。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抒发了李白的飘逸心性;“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流露了苏轼的旷达情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增添了王维的淡淡禅意;“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留给我们一份凄楚;“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更是演绎了君主的人生绝唱。我们不难发现:月半盈满,月初空损的变与不变像极了人生百年的各种遭遇;而月亮作为自然中的璀璨永恒之光,它的跨越历史的无边无际、生生不息正增加了其丰厚的意蕴。古往今来的知识分子从屈原开始就热衷于向月亮发问,向自然求助,这正跟我国的传统文化观照是不可分开的,嫦娥奔月的神话植根于每一个中国人的文化系统,当李白、苏轼、柳永、李商隐一批知识分子遇到困境或是痛苦时,他们的诗词中便开始出现日月山河的意象,他们的旷达或是淡然的能力常常是求助于自然而获得,这是历史文化的传承。正如西方作家从土地中寻找解药一样,东方作家更愿意从天空中寻找自己的精神慰藉,天空的浩瀚与神秘更能带给知识分子自我安慰的力量。这一点在今天依然如此,当我们遇到苦痛时,许多人都会选择抬头仰望星空。

2 月光于《荷塘月色》的独特意义

《荷塘月色》在文中第一段便写到“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 ,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以往我们总是关注本文的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其他信息基本舍去,但如果从月亮出发可以看出作者是精心挑选了一个月色宜人的夜晚出游荷塘,“满月”不同于半月或是钩月,满月为圆月,对照中国传统文化中满月之夜的团圆,作者是对荷塘有几分期许的,随着“月亮的升高”,作者才有了出游的兴致――作家的“不宁静”正是期望借助月满时分的通透、明亮而得以排遣。因此当作者“一个人在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时,他的内心是充盈的――和所有的知识分子相同,此时的朱自清感受到月亮是属于他个人的,他的烦躁与不安都在银白的月光下被冲淡了,月亮母性的包容与柔和的色调都让饱受精神折磨的朱自清感到超脱,作者由衷感叹“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因此由这句可以看出,荷塘并不是作者唯一或重点的抒情对象,荷与月不是二元的对立关系,而是同一的有机整体,荷花宽大的叶面与其特殊的文化内涵与天空的月亮一样都具备柔美包容的特点,作家的消极情绪企图在这片安谧静美的图画中被消融。圆代表圆满,荷花同月亮在文本都以圆融姿态站立,正是作家希望获得精神世界的圆和与平静。当作家继续观赏荷塘时,他仍不忘“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对月亮的描写并未停止,只是此时的喻体“流水”也是值得玩味的意象,“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流水的一去不返常常与愁苦联系,作品将月光比作流水,并用“泻”这个字,将天上的月亮与水中的荷叶联系成一个有机整体,作者的忧愁并没有消失,只是暂时被隐藏罢了,如果按照通常的说法――描写荷塘的三个自然段属于朱自清全然忘却烦恼的时刻,这样看来是不准确的,也是阅读者难以理解的。作家由始至终试图去大自然的怀抱寻找宁静,忘却忧愁,但是并没有如愿,荷叶与月色一直都是相辅相成,但作者仅仅获得了片刻的宁静,他的不宁静时时会涌上心头,因此“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的”,圆月不亮,作者不觉遗憾,还钟爱此情此景,只有一种解释――与他的心境完全吻合――作者的哀愁没有被消解,但是却也不呼之欲出,是可以隐藏于心的苦痛,是知识分子在面对现实矛盾时的内心的挣扎情绪的反应,这样的分析也许更能建立阅读者与作家、作品的对话。哀而不伤――大多数知识分子都和朱自清一样,在现实的社会中,在与生活的胶着中,有着自己莫名的忧愁与无可奈何,月光可以陪伴作家却不能真正带走作家的隐痛。故而作品的最后以归家告终,即整篇文字仅是作者一时的心绪流动,它记载的也是作家彼时的心境,散文的独特美正在于此。

3 月光于阅读者的审美意义

不论是从自然意义还是文化意义,月亮从来没有单独存在过,月亮的美往往体现在它与周围事物如太阳、星空、季节、江河、花草的联系中映衬对比出来的,如“众星拱月”“彩云追月”“月上柳梢”等,月亮本身也必然和特定事物结合在一起,才能形成有意味的形式。比如“没有月亮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还是淡淡的”,朱自清将月亮设定为整晚的灵魂,夜空中的满月能够给作家带来暖意,尽管是“淡淡的”,但阅读者的视角跟随作家的笔触也能感受到月光的珍贵。当作家描写荷塘时,他没有忘记今夜的灵魂“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朱自清反复强调月光的如影随形,结伴出现的月亮和荷塘是作者构建的精神磁场,阅读者从“满月”到“淡淡的月光”到“不能朗照”再到“隔了树照过来”,每一次月光的变化都是以日日走过的荷塘为背景,我们不仅欣赏到画面中月光的淡雅,也感受到作家心绪的律动,而这种感受才是能帮助学生建立与文本对接的纽带,当作家最终无奈归家时,与苏轼在“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后的“不知东方之既白”又何尝不是惊人的相似?向自然求助的愿望其实最后获得的是暂时的超脱罢了。“美的事物在人们心中所唤起的感觉,是类似我们当着亲爱的人面前时洋溢的愉悦”,月光高挂于天空,抚慰万物生灵,以柔和的姿态触动我们的灵魂,给予人类情绪感染,朱自清同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在遇到疑惑或是忧愁时问道于山水自然,汲取自然的精华来治愈创伤,带着这样的情绪体验来阅读文本,走进文本,是不是比呆板单一的背景主题先行来得更为符合认知规律呢?

4 结语

“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去南楼月”,“长恐浮云至,夺我西窗月”,“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不同的作家对待月亮的认知态度或许不同,但是他们都将月亮作为自己的抒情对象,月亮或为道具,或为背景,或为文化符号,或为审美意趣,都成为灵魂铸就在作品中,根据月亮我们可以直抵作者的心灵深处,同时在分析文本时也决不能视若无睹。负载民族文化内蕴的文化象征,恰恰是一代代知识分子心灵空间的吟唱。

参考文献:

[1] 刘叔成.美学基本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2] 王荣生.散文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3] 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上一篇:我最喜欢的电影范文 下一篇:春天的谚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