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作文借物喻人范文

时间:2023-10-21 20:26:03

蜜蜂作文借物喻人

蜜蜂作文借物喻人篇1

关键词: 艾米莉・狄金森 花意象 女权主义

在美国文学史中,很少有人能像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 1830―1886)那样富有传奇的色彩,她被称为“为美国文学作出重大独创性贡献的大诗人”,甚至有人把她跟莎士比亚相提并论。狄金森一生爱花,在自己的小院子里面种植培育了很多花卉,还常常把花卉作为礼物送给亲朋好友,在往来书信中也常常提到花,因此,花意象在狄金森诗歌中频繁出现。

在狄金森的诗歌中,人与花是一个完整的共同体,她常常以花自喻,但在她早期和晚期诗歌中,出现的花意象所表述的含义却大相径庭,透过花意象的演变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她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看到女诗人成长成熟的过程。

在狄金森早期的诗作里,花意象具有一般浪漫主义诗人笔下典型的柔弱、纯真、娇嫩等内涵,花也常常被比作那种在西方传统诗歌中很多见的被物化的女性形象。如:

没有人认识这朵玫瑰――/它很可能漂泊流离,/若不是我从路旁拾取,/把它捧起,奉献给你。

只有一只蜜蜂会思念――/只有一只,蝴蝶――/从远方旅行匆匆归来/在它的胸脯,息歇――

只有一只小鸟会惊异――/只有一阵轻风会叹息――/像你这样的小玫瑰/凋零,多么容易!

在诗中,不论是蜜蜂的思念,还是轻风的叹息,都是基于狄金森女性自喻的玫瑰“凋零,多么容易”和“没有人认识这朵玫瑰”的自怨自艾。在狄金森早期诗歌中,这种典型的在男性话语霸权下的孤芳自赏型的花意象俯拾皆是,她把自己比作“为爱慕她的蜜蜂/松开腰带”的蓝铃花,或是“患单相思痛苦的雏菊”,或是“请采撷我吧”的秋牡丹,在黑暗中等待温暖的阳光,渴望男性赞赏者发现她的价值。象征女性阴柔之美的花朵虽然美艳动人、却无可奈何地依赖于雄性的太阳、蜜蜂、高山或者其他男性意象,处处透射出女诗人希望有人将她“从路旁拾取”的渴望。

“太阳―雏菊”是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崛起的女性文学中常见的情人形象,这对意象在狄金森的爱情诗中也多次采用。如:

雏菊静静地追随太阳――/当他结束金色的旅程――/她羞怯地坐在他脚旁――/……/我们是花朵――你是太阳!/原谅我们,当日光消退――/我们悄悄地靠近你!

在这首诗中,女性柔弱的性格得到了完全的展示,女诗人羞地靠近具有男性形象的太阳,而且卑微地请求太阳的原谅,仿佛自己成为甜蜜爱情的“掠夺者”。

即便如此,狄金森早期诗歌中的花意象与同时代的其他诗人相比,还是与众不同的,她没有肤浅地把花比作女性美丽的容颜,也没有空泛地将花喻为爱情,而是以花为媒,表达心中的不甘与无奈。这上面的诗中,女诗人一方面借雏菊幼小卑微的意象表达了自己委婉温柔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对于爱情大胆的追求,敢于逼近太阳,直面男性霸权,让人了解到雏菊顽强执着的另一面,从中体会到狄金森作为那个时代的妇女,心中所埋藏深深的自矜与孤傲。

狄金森早年诗歌中借以自喻的这种幽幽怨怨的小小花朵,几乎一语成谶,成了狄金森孤寂一生的真实写影。但经受了感情上的痛苦折磨的狄金森,终于认识到在那个时代女性的悲哀,女诗人超越时代的、独具特色的思想开始成熟。事业上的消沉和生活上的孤苦让狄金森放弃了对于男性的幻想和依赖,她不再用幽怨的语气以花自比,而是抛开了花作为男性审美对象的角色,以诗为名直接张扬花自身的权利,在她的后期诗歌中,早期诗歌中出现的“玫瑰”也呈现出不同的韵味:

花冠,可以献给女王――/月桂――献给卓越的/灵魂,或剑。/啊,但是献给我――/啊,但是献给你――/豪侠的自然――/慈善的自然――/公正的自然――/请规定,用玫瑰!

这里的玫瑰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甜蜜、柔媚的情感象征,而是成为了作者的化身,而作者也将自己等同于“自然”,唯有玫瑰才可媲美。不同于代表女王的“花冠”,也不是打着灵魂或剑旗号的“月桂”,玫瑰只能献给“你”、“我”――大自然和女诗人自己。

狄金森笔下的花不再追求花本身艳丽的外表,诗中的花不再像原来那样哀怨地揽镜自赏,而是放弃了乞求“高山”“太阳”等雄性意象的赞美与欣赏。对于男性的蔑视与反抗在她的诗中开始有了鲜明的体现:

如果他带来了苜蓿花香/那是他的事,与我们无关――

又如:

穿过黑暗的泥土,像经受教育――/百合花一定考试合格/试探她洁白的脚,毫不颤抖――/她的信念,不知畏惧

这些诗中少见早期诗歌中常见的艳丽多情的花意象,出现的多是默默无闻、朴实无华的苜蓿花或百合花,诗中也看不到诗人旧日哀怨的情绪,取而代之的是坚定的自信和“不知畏惧的信念”,即使花香是随“他”而来,也还是“与我们无关”。

在后期的诗歌中,狄金森较多地采用含蓄的手法表达对于鲜花的喜欢,对于鲜花的赞美,她不是早期的那种孤芳自赏,而是借称赞鲜花述说心中的孤傲,解释为什么她选择独身终生,为什么要把自己的作品带入坟墓。比如下面这首诗:

盛开――是结果――遇见鲜花/偶尔匆匆一瞥/几乎不会令人思索/那不为人注意的境况/辅助光明事务/错综复杂/接着又主动呈现/恰似蝴蝶向着正午――

包藏花蕾――对抗虫害――/获取饮食露珠的权利――/调整热量――躲避寒风――/逃遁偷袭的蜜蜂

大自然没有令她失望/在那天恭候她/作为鲜花,深远/责任――

这里的鲜花没有了任君采撷的模样,而是以一种坚强的姿态面对重重困苦。同早期的诗歌不同,低矮的小花不需要人们的关注,也不引起人们的思索,她只是昂首向天,用自己勃勃的生机对抗自然界中所有的挑战,而大自然也“没有令她失望”,在她“盛开”的“那天”“恭候”她。这样的品质和风情是“匆匆一瞥”的路人不经过“思索”无法领悟到的。这也正是狄金森后半生心理的真实写照。

狄金森大量带有花意象的诗歌充分体现了19世纪美国文学人文主义、超验主义思潮的兴起与成熟,而狄金森诗中的花意象将这种思潮中强烈的个体意识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也使得狄金森超越时代地表达了女性的自尊自立,成为西方“自萨福(Sappho)之后最伟大的女诗人”。

参考文献:

[1]狄金森著.江枫译.暴风雨夜,暴风雨夜[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2]狄金森著.江枫译.狄金森名诗精选[M].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1997.

[3]刘守兰.狄金森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4]石史康.美国文学背景大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5]刘守兰.狄金森诗歌的现代主义倾向探胜[J].云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130.

[6]Thomas H.Johnson, ed.The Letters of Emily Dickinson Vol.1[M].New York: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6.

蜜蜂作文借物喻人篇2

题目:根据下列语句,选一动物或一植物为意象仿写一个句子,要求表现一定的哲理。

例句:枫叶――把青春献给太阳后,你也拥有了太阳色彩。

一、要求分析

1.题旨:所供例句的意象为植物,有描述性语言,表达了凡勇于奉献的人一定会获得新的人生价值的哲理。仿写句的题旨必须紧扣哲理这一关键之处。

2.句型:例句包括题目和两个描述性语句,因此仿写的句子一般不超过三句,且每句字数要有所控制,否则会给人冗长的感觉;句式为描述性语句,不能使用疑问、感叹、祈使等句式。

3.手法:例句为一般性描述语句,手法采用拟人化,或称托物言志。所仿写的句子要求借助动物或植物来言志,可供借助的具体意象很多,如蜜蜂、蚕、苍蝇、乌鸦、蝉和荷花、茉莉花、树木、小草等。至于表现哲理的方法,可正面烘托,亦可反面讽喻。

二、仿句参考

1.动物类仿句

a.蜜蜂――你成天辛苦忙碌,留给人类的却是甜蜜。

b.蚕――默默地用生命之丝细细丈量生命的价值。

c.乌鸦――即使将你放在漂白池中洗过,你仍然是黑的。

d.鼠――哪怕拥有整座粮仓,你也不会从此清廉。

以上四个仿写句均以动物为题,前两句为正面烘托,歌颂了为人类辛苦劳累而无私奉献的人们;后两句为反面讽喻,c句揭示了某些人“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习性,d句则形象地表现了大凡腐败分子都贪得无厌的嘴脸。

2.植物类仿句

a.花生――风烛残年,皱纹满面,可捧出的心却是火红的。

b.茉莉花――不管是黄昏还是清晨,茉莉花总是白的。

c.梧桐――你外表魁梧挺拔,但被蛀空的部位很容易被折断。

d.蔷薇――献给人的是花的娇艳,常使人忘却你的刺。

与前述相同,这里也是两句正面烘托和两句反面讽喻。a句可谓是“为伊消得人憔悴”者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b句表现了一种不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能洁身自爱的可贵品质;c句告诉我们,尽管某些人外表安然,但却有致命的弱点;d句提醒人们不要忽视某些人华丽外表下的丑恶伎俩。

三、典型问题

句式的机械模仿。此类仿写题,学生最易陷入套板,即不加思考,机械地套用例句的内容和句式。有的学生以“小草”为题仿道:“把生命献给大地后,你也有了大地的光芒。”乍看甚像,可细细推敲至少有两点不当:此句所表现的哲理与例句一样,都是表达奉献精神的,此为一不妥;再细想一下:大地的光芒是什么?它与小草的色彩有何相似之处?结论难以确定,所以,此仿句比拟失当,此为二不妥。至于句式的一味模仿,毫无变通和创新,也使仿句显得生硬呆板,毫无新颖性。

蜜蜂作文借物喻人篇3

《荔枝蜜》一课运用的是导悟式教学模式,其教学录像课曾获全国首届素质教学优秀录像课一等奖。执教的海城市西四中学龚俊杰老师,其教学设计及教学过程都比较好地体现了导悟式教学模式“教贵引导,学贵领悟”的教学思想和“教师导学,学生悟学,启发媒介,导悟结合”的教学原则。导学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设计符合素质教学要求的整体化学习目标为导学前提

《荔枝蜜》一课,教者设计的学习目标为:1.知识目标:(1)生字词,(2)文学常识,(3)词语的搭配,(4)记叙的线索,(5)写作手法,(6)文章的主题。2.学法目标:(1)记忆生字词的方法,(2)掌握记叙线索的方法,(3)理解“借物抒情”表现手法的方法。3.能力目标:(1)培养快速记忆生字词及辨析词义的能力,(2)根据主题选择材料的能力,(3)理解“借物抒情”表现手法的能力。4.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这样设计的学习目标(亦即教者的导学目标)体现了素质教学的基本要求,即以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为基础,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目标。教学设计立足于素质教育,以九年义务教育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教学目的及要求为依据,首先考虑知识点目标,围绕知识点目标研究学习方法目标、能力训练目标和德育渗透目标。“知法能德”四大学习目标相互联系,形成整体化结构,这样就为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知法能德”的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了前提条件。整体化教学目标的确立,科学地规范了师生的教与学的行为,改变了以往单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为主要目的的单线教学,代之以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特色的立体式教学。

《荔枝蜜》一课,教者依据导悟式教学模式、整体化学习目标原则,恰当地确立了该课的学习目标,这样的目标设计无疑对导学的成功创造了先决条件。

二、体现了导悟式教学模式完整的教学结构和导学与悟学相结合的特点

本课教学是在第一课时达标准备阶段的基础上进行的,是达标训练阶段。经过第一课时的达标准备,教师引导学生自学,学生已经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内容,明确了学习目标,对知识点目标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本课的任务是以整体目标为导向,以启发为媒介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领悟学习目标,并能够用适当的学习方法,主动地达成学习目标。通过达标训练,使学生主体的原认知能力得到强化,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本课教学分为四大环节:展示目标,创设情境,达成目标,总结评价。从形式到内容环环相扣,紧密相联,上下贯通,结构完整。

1.展示目标(指知识点目标,其它目标在训练中围绕知识点目标出现和达成)。幻灯出示学习目标,教师借助幻灯向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并请学生复述一遍学习目标以加深对学习目标的印记。

2.创设情境。配乐范读课文激情入境,教者扬己之长,采取了以语言情感创设情境的方式。美妙的音乐伴随着充满感情和富于表演力的朗读紧紧扣住了学生的心弦,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们,将学生们的兴趣一下子就引导到了渴求新知的境地,有效地完成了学习心理铺垫。由于读前教者有目的地向学生提出了思考题,使读与思有机结合,这样就使学习心理铺垫与新旧知识同荒铺垫融合在一起,既激发了兴趣,又强化了学生的有意注意,为达成学习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达成目标。本段教学的特点是,以目标为导向,以启发为媒介,教师导学,学生悟学,导学与悟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教师导学的过程是:导读—导思—导悟—导行。学生悟学的过程是:读书—思考—领悟—操作。

教师的导读—导思—导悟—导行,构成了导学的全部内容,贯穿于学生的学习活动始终。这个导学过程由一条主线贯穿着,这就是以整体学习目标为导向,以综合训练为目的启发引导。本课教者将学习目标转化成具体的学习内容,精心设计了20个启发式问题,构成了知能训练,学法指导,德育渗透相互交融、和谐统一的立体式导学体系。这20个启发式问题是:1.文章的主题是什么?2.作者选择了哪些材料来表现主题?3.“我”当初对小蜜蜂的态度怎样?为什么?4.什么原因改变了“我”对小蜜蜂的态度?5.作者泼洒笔墨写荔枝林、鲜荔枝是不是多余之笔?为什么?6.“我不觉动了情,想去看看不大喜欢的小蜜蜂”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7.读文并划出文中直接写小蜜蜂的句子,想这些句子的特点和作用?8.用文中的语言回答作者是怎样赞美小蜜蜂的?9.这段话中哪些句子好?这些句子中哪些词语搭配得好?说出理由?10.文中为什么说蜜蜂是渺小的,又是高尚的?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11.作者所赞美的仅仅是蜜蜂蚂?12.作者是怎样由蜜蜂联想到农民的?13.概括说出蜜蜂和农民有什么共同之处?14.结尾一段以“我梦见变成了一只小蜜蜂”作结有什么作用?15.回顾全文,想作者是以什么为线索组织材料的?你是怎样找出本文线索的?16.说说本文主题、材料、线索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在材料取舍上有什么特点?17.作者是怎样成功地表现了主题?这种表现主题的手法有什么特点?用一句话来概括;18.“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你是怎样理解的?与“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有无异同?举例说明;19.谈谈《花蜜与蜂刺》一文的主题、材料、表现手法是什么?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20.讨论《荔枝蜜》和《花蜜与蜂刺》两篇文章的异同,谈谈你的体会。

这20个启发式问题具有如下特点:

其一,这些启发式问题都是由知识目标、学法目标、能力目标和德育目标转化来的,是学习目标的具体化。启发点从不同角度出发都分别设立在知识点、能力训练点、学法指导点和德育渗透点上。这些启发式问题体现了知识目标的整体结构,即体现了具体篇章的整体结构。以这样的启发式问题为导向、媒介进行导学,学生的认知能力,运用学法独立学习的能力,学生的思想情感、精神气质都在训练的系统中。由于启发的综合性决定了训练的综合性、启发的层次性决定了训练的层次性、启发点的发散性决定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这样设计的启发式问题使知识、学法、能力及德育多项目标的训练相互交融;记忆、理解、运用、综合、多层次学习水平训练相互交融,使导学与悟学融为一体。

其二,这些启发式问题具有知识训练与学习方法训练相结合的特点。每个问题不仅问知而且问法,知法结合。如第15句,不仅问出了线索也问出了找出线索的方法。第18问,不仅问出了写作手法的特点,也问出了理解写作手法的方法,使导知与导法融为一体。

其三,这些启发式问题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特点。所谓科学性是指启发式问题本身符合知识的内在联系和逻辑性规律。所谓艺术性是指问题的提法能够对学生产生激励、唤醒和鼓舞的作用,使学习主体怀着极大的兴趣主动地学习,从而带来教与学的轻松愉快,高质量和高效率。如第9问,“这段话中哪些句子好?这些句子中哪些词语搭配得好?说出理由?”这一问,字词句段、语法修辞、写作技巧、作品思想都在问中,这就得到了综合训练。投石激浪,一箭数雕,这就是启发的艺术。教者启发的艺术性更高在第10问:“为什么说蜜蜂是渺小的,又是高尚的?”这一句,画龙点睛,点出了作品的主题。第11问:“作者所赞美的仅仅是蜜蜂吗?”这一句,由文章的表面进一步挖掘到了文章的深处,升华了主题。至此,辛勤劳动、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和崇高品质便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使学生由爱蜜蜂、赞美蜜蜂升华到爱劳动人民、赞美劳动人民,从而收到了教者“缘文载道”与学生“循文悟道”相结合的导学效果。

在达成目标阶段,导学与悟学相结合还体现在导读与导思的结合,导读与导悟的结合,导读与导行的结合。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语言教学中不可忽视读书,读书是思考的前提,思考是领悟的前提。所谓学思悟行的“学”即读书,“行”即操作。学生的读书—思考—领悟—操作的悟学过程,其前提是读书,其关键也是读书。因此,教者导学的前提是导读,导学的关键也是导读。本课导学的特点是导思、导悟、导行都是以导读为前提的。教者精心设计了七个层次的导读。一读——听读(配乐范读全文),想文章主题、线索、材料。二读——速读(读段),想“我”最初对蜜蜂的态度,划出体现“我”对蜜蜂思想感情的句子。三读——默读(读段),想“我”为何对蜜蜂动了情,划出“我”对蜜蜂感情变化的句子。四读——轻声读(读段),划出你喜欢的句子、词语,想这些句子、词语写什么?好在哪里?五读——配乐朗读,有感情地朗读赞美蜜蜂的句子,体会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六读——齐读(配乐)激情入化,加深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七读——听读(配乐)《花蜜与蜂刺》,想主题与材料的关系,与《荔枝蜜》一课比较写作手法有何异同。

这七读中,前面四读入理,第五、六两读入情,第七读是知识迁移。

这七读的设计与启发紧密联系,情理交融,不仅完成了学习目标,又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由于读前给思考题(启发),使读与思结合;多层次导读,使思与悟结合;边读边想边划以及回答问题,口头作文或写作等(不单指本课而言),使悟与行结合。这样,导读与导思、导悟、导行自然地融为一体,合理地完成了教师导学、学生悟学的有机结合。

4.总结评价。本阶段导学的目的是巩固达标水平,深化认知,进一步开发智力,发展能力。本课教者利用书后练习内容,匠心独具地设计了一组练习。通过引导学生听读《花蜜与蜂刺》(读前给思考题),幻灯片出示《花蜜与蜂刺》请同学思考,讨论回答《花蜜与蜂刺》一文的主题、写作手法、材料与主题的关系,比较《荔枝蜜》和《花蜜与蜂刺》两课的异同。这样的训练不仅检测了学生本课的达标水平,也强化了本课的训练重点。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比较分析综合的能力,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向新的学习目标迁移。

前面我们比较详细地讨论了《荔枝蜜》一课完整的教学结构和教学过程中教师导学、学生悟学、导学与悟学紧密结合的特点,这是教学方法上“变教为导”的特点。

一堂课成功与否即是否符合素质教育目标,这不仅取决于教学方法的科学化、艺术化、民主化,也取决于教学原则的科学化、艺术化和民主化,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荔枝蜜》一课教学过程中比较好地体现了导悟式教学慕“整体把握,重点突破,综合训练”的原则,“双主并行,两法同步”的原则,“有机结合,循序渐进”的原则以及使学生“学会、会学、乐学、善学”的原则等,这些都是不可忽视的,值得借鉴的。

蜜蜂作文借物喻人篇4

[关键词]比喻 物理教学

比喻,是指描述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与其有相似之处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所谓教学比喻,就是把这种修辞方法移植到课堂上,用学生熟知的且与新知识有某些相似特征的事例,对应说明新知识的疑难之处,配合正面讲解,以达到教学目的。恰当的比喻能化解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时甚至能在笑声中一劳永逸地解决那些原本很难说清的问题。下面简要谈谈在教学中运用比喻的几点体会。

一、使抽象概念具体化

在讲解电势的相对性,电势差的绝对性时,用现成的笑话来进行比喻。这无异于盛夏里送来缕缕清风,沙漠中淌过涓涓甘泉,对提高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某人想咬掉自己的鼻子,但够不着。于是他站到板凳上,又站到桌子上,最后爬到房顶上,结果还是够不着”。显然能否咬到鼻子不是决定于嘴的高度,而是鼻和嘴的高度差。这则笑话的幽默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马上触类旁通,很快理解了电势的相对性。在讲电场概念时,学生对“在电场中放入一个检验电荷,某点电场的强弱和方向与检验电荷电量无关”这一点学生很难接受。此时可用电场比作风,检验电荷比作风中线系着的气球。气球可以检验风的有无、方向以及强弱,但风向和风的强弱与气球无关。这样变不见为可见,学生很快明确了检验电荷是用来检验电场的有无、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且电场与检验电荷的有无无关。一位同学对物体的动能和分子的动能辨析不清,老师这样比喻说:“汽车载一箱飞舞的蜜蜂前进,箱子是物体的运动,而蜜蜂的飞舞好比是分子的运动……”,老师还没说完,学生就说:“我明白了,即使汽车停下,蜜蜂仍在飞舞。”多么神奇的比喻啊,化抽象为具体,事半功倍。

二、使复杂过程浅显化

一些物理规律,由分析到得出结论,其物理过程复杂,学生听了仍心有疑虑。这时可不失时机地用生动贴切的比喻。如“加速度减小,但速度仍可以增大”可用“月存款额逐渐减小而存款总额仍在增加”来比喻,这样学生对此结论深信无疑。又如,电磁波的发射、传播和接收,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又不易通过实验来观察,这时我们可以用生活中大家熟悉的“船装运货物”来打比方。发射天线比作始发港;高频电流比作船;音频电流比作货物;接收天线比作终点港;调制比作装货;传播比作运输;检波比作卸货。这样化无形为有形,既易于学生理解,又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使难懂的模型直观化

在描述微观世界时,物理模型常常在学生头脑中不易建立,因为它看不见,摸不着。若用比喻可以使模型直观化、具体化。如原子结构模型可以把它比作“人造卫星绕地球的圆周运动”,它们遵守相同的向心力方程,解题方法也相似。这样,用已知开拓未知,既可加强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也能提高学习效率,促进思维的发展。讲到振动图像与波动图像的区别时,许多同学难以分清。

这时可以用“独舞摄下的录像”和“集体舞拍得的照片”来分别比喻它们,形象直观,通俗易懂,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它们分别描述的是“一个质点在各个时刻的位移”和“多个质点在同一时刻的位移”。再配合正面讲解,从而能使学生对两者本质的区别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四、使深奥的理论通俗化

有些理论描述的微观世界,学生无法亲临其境,再加上想像力又不佳,这给他们的理解带来困难。我们可以借宏观世界中类似的情景来帮助理解。如讲到三种状态的物质分子的运动时,有位老师这样说:“气体分子的运动,好像是夜晚强烈灯光下的一团飞舞的蠓虫;液体分子的运动,又恰似游牧生活,短时的迁移(移动)和比较长期的定居(振动)相结合;固体分子的运动,则象一间关闭的教室里坐满前仰后合,左倾右倒地欢唱的小学生一般”。这样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隐晦的理论通俗化,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在实验得出愣次定律后,为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愣次定律所反映的感应电流的规律,一位老师把感应线圈比喻为具有“冷酷”与“多情”双重性格的特殊人物。当磁极来时,线圈的近端产生同性磁极,排斥原磁极,抗拒磁极的接近,表现十分“冷酷”。一旦磁极走时,近端又立即产生异性磁极,吸引原磁极,挽留原磁极的远离,表现相当“多情”。最后归纳成“来则拒之,走则拉之”八个字。这样的比喻,既使学生感到形象有趣,掌握了知识,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是一箭双雕。

五、使知识记忆深刻化

有些物理概念和规律是人为规定的,或实验得出的或由于推理过程复杂,给识记带来一定的困难。我们可以借助比喻来帮助记忆。如电容器的电容公式,学生常把它弄颠倒。可把u比作容器,“-”比作容器盖(按形状),抽去容器盖把电量q放入容器u(按q与u的位置关系),即为电容器的电容。又如,“透镜成像时,物像移动方向相同”,这一规律学生常记常忘。如比作“敌进我退,敌逃我追”,既易记,又增强了趣味性。再如,研究分子间作用力、分子势能随分子距离变化关系时,可用“弹簧连接两小球”来帮助理解和记忆。弹簧的弹力比作分子力,弹簧的弹性势能比作分子势能,两个小球比作两个分子,弹簧之间距离变化比作分子距离变化。这样易为学生接受,大大提高了记忆效率。

蜜蜂作文借物喻人篇5

学习必须讲究方法,而改进学习方法的本质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习效率。 无论干什么事都是这样。学习效率的高低,是一个人综合学习能力的体现。在学生时代,学习效率的高低主要对学习成绩产生影响。当一个人进入社会之后,还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这时候,一个人学习效率的高低则会影响他(或她)的工作成绩,继而影响他的事业和前途。可见,在中学阶段就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拥有较高的学习效率,对人一生的发展都大有益处。可以这样认为,学习效率很高的人,学习成绩一定是很好的。因此,对大部分学生而言,提高学习效率就是提高学习成绩的直接途径。

但遗憾的是,我们有很多学生不懂得如何才能有效地学习,老师对学生也缺乏这方面的指导,因此,大多数学生只有靠自己辛苦摸索,低效学习,结果费了很大的力气,只吸收了需要掌握的知识的一点皮毛。对于所有的学生而言,课堂学习的时间是共有的,书本上的知识内容是相同的。要实现超越,仅仅把握住这段时间和水准是远远不够的。也就是说,只有“会学习”者才容易获得成功,容易获得更多的成功。

那么,哪种学习方法是通向成功的道路呢?当然,我们并不是期望能找到一种“万能”的学习方法,似乎有了它什么问题都轻而易举地解决了,这种学习方法是不可能找到的。事实上,学习方法并没有统一的规定,因个人条件不同,选取的方法也不同。所以,下面借用英国哲学家费兰西斯.培根的比喻,对三种不同类型的学习方法作比较,目的是想从中得到一些启发。这样也许有利于你找到适合自己的一条通向成功的捷径。

第一,蝴蝴蝶式学习方法。培根说,有的人其学习方法像蜘蛛,只会从自己肚里拉出丝来编织知识之网。他们习惯于由概念到概念,却不习惯于把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相联系。蜘蛛虽然勤于编织丝网,勇于捕捉猎物,但由于受丝网范围及功能的局限,只能捕捉蚊蝇小虫。如果像蜘蛛那样就会因为学习范围窄小而学不到更多、更有用的知识。

第二,蚂蚁式学习方法。在培根看来有的人学习方法又像蚂蚁,只会把碰到的东西统统搬进洞穴。他们习惯于堆积事实材料,而不会把知识消化加工变成自己的东西。蚂蚁比较勤快,也很踏实,但喜欢来回走老路。学习要是像蚂蚁那样,就会墨守成规而学不到更深刻、更丰富的知识。

第三,蜜蜂式学习方法。培根认为,正确的学习方法应当像蜜蜂——采集百花,将甜汁带回蜂房里,然后再精心加工,最后酿出蜜来。蜜蜂式学习方法对知识有个消化吸收的过程,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学习要是像蜜蜂那样,就会从知识中吸取养分而学到更有用的知识。

培根对上述三种学习方法的分析,对我们是有启发的。相比之下,我们应该采用类似蜜蜂式的学习方法。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学习时常常不急于打开书本,而是先对着书名或标题思索片刻,然后掩卷思考。华罗庚先生思考什么呢?他先设想该书作者的观点与构思相对照。每每学到重要的地方,华罗庚先生也不急于继续读下文,而是对下文可能出现的思路作一番“预测”。可见,华罗庚先生就像蜜蜂酿蜜一样,学习时不满足于接受书中现成的结论,力求通过学习提出自己的新见解。

蜜蜂作文借物喻人篇6

【关键词】:五谷不分 说

镜头一:电视连续剧《枪林弹雨》中吴海和白欣去刺杀变节投降的大汉奸刘建民时,采用的办法是用蜂蜇死他。为了不使白欣害怕被蜂蜇,吴海告诉她,给她的蜂王已死。画面显示白欣放入房间的是一个马蜂,刘建民看见后从地上拿起来看时也是一个马蜂。但从后来铺满地的蜂尸看像是蜜蜂,事实上发动攻击一次后就死去的也只有蜜蜂,马蜂一类可以连续蜇你几次都没有问题。摆在桌子上的证据是一堆蜜蜂巢础片,对白也证实蜇死刘建民的是蜜蜂。

镜头二:某动画片中,追赶人的是蜜蜂,当显示蜜蜂巢的时候却是一个马蜂窝。

镜头三:电视连续剧《女子炸弹部队Ⅱ》中女子小队带着池田教授去躲避日军追击的路上,金泰看见树上有一个马蜂窝,在路边随手采了一些树叶(对白说是桉树叶)在嘴中一嚼,往身上一抹,就爬到树上轻松把马蜂窝摘了下来,准备用来做对抗日军的武器。

镜头四:2013年《特别文摘》第一期中有篇文章要发议论时做铺垫说,蜜蜂的专职是酿蜜,大黄蜂的天职是抢蜂蜜。

这几组镜头中包含的知识性错误有:

1马蜂和蜜蜂虽然同属昆虫纲动物,但生活习性有本质的区别,马蜂窝和蜜蜂巢也根本不同,马蜂不会营造蜜蜂巢础,蜜蜂也不会营造马蜂窝,并且可以肯定一点,马蜂绝对不会酿造蜂蜜。

2 马蜂是蜜蜂的天敌,马蜂王(母蜂)绝不会引来蜜蜂。

3 即使是蜜蜂王(母蜂),它召唤蜜蜂需要发出蜂王激素的气味,如果弄死了它,气味无存,蜜蜂无法知道蜂王在哪里。也就是说,死蜂王不可能引来大批的蜜蜂。

4 更要命的是,人们常用"捅马蜂窝"来比喻惹了乱子,马蜂是擦一点桉树叶汁就可以驱赶的吗?要不你来试试!这样教人,纯属有涉嫌谋杀之列。

5 蜜蜂的专职确实是酿蜜,大黄蜂一般情况下捕捉昆虫作为食物来养活自己和抚育幼虫,它们并不专职抢蜂蜜。

影视作品中出现这样"五谷不分"的情况已不足为奇,但影视作品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千千万万的人,尤其是少年儿童。家庭、教师对少年儿童的影响远不如社会教育。影视作品感染人、教育人的力量巨大。加拿大人马克斯・范梅南认为:"年轻人生活中所受的所有影响中,来自大众媒介和文化的所谓'教育'影响大大地超过了来自父母、教师,或其他教育学意义上参与进来的成人有意向的影响。"(引自《教学机智・教育学意向改变了事物》)播放影视作品,属于教育人、影响人的范畴,创作者不宜掉以轻心,否则以讹传讹,难免使我们的后代子孙混淆了事物的本来面目,用俚语说就是"瞎子牵瞎子,牵了摔岩子。

搞教育必须要有科学精神,要实事求是,不能凭想象把牛头对在了马嘴上。我很少有机会到全国各地游览,也凭空一想,马蜂窝全国各地,城市乡村都可能有。城市人没有见过蜜蜂,没有吃过蜂蜜的人恐怕没有,没有见过蜜蜂巢础的大有人在,不足为奇。但要在影视作品里搞蜜蜂、胡蜂一类"杀人武器"的人,亲自去见识一下马蜂窝,到郊区农村认识一下蜜蜂不是很为难吧?

谈论这样一个话题,没有想要找影视作品的不足以显示自己见多识广之意,而是想到我们的基础教育问题。原始社会的技能教育,大概需要手把手的教才行,传承生存技能不得不脚踏实地,老子教儿子如何狩猎、如何捕鱼,只用嘴讲收效可能不大,一定要领着儿子实地操练才行。现今不同,电影、电视、网络、多媒体,科学技术的发展让人在虚拟空间里可以"胡作非为"。教人认识客观事物,传授知识技能可以移到多媒体上,做物理、化学实验只需要在黑板上,到全世界旅游只需在教室里。

由于社会分工更加细化,每一个人不必把全世界的东西都搞清楚,且不可能搞清楚。但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东西还是应该让我们的子孙后代知道。农民的后代到地里连麦苗和韭菜都分不清楚,岂不是很悲哀的一件事。陶行知先生办晓庄师范奉行的原则是"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大概就是为了改变有些人已经"五谷不分"这种状况吧?他认为"在实行'生活教育'时,教育者处处要使儿童亲自去经历一番,无论是用的是体力还是脑力,使用的是我的智识还是别人的经验,经过一番经历后,本来是模糊的迹象,一定能成为亲知灼见了。"(陶行知,《创造的教育》)现今提倡的"体验式教育"应当与其是一脉相承的。

尽管已经有人意识到现今孩子的教育可能有问题了,理论研究也相当不少,但涉及孩子时情形就与初衷大不相同了。从家长角度看,一家几口人有一个宝贝儿或女确实金贵,养育过程中吃最好的,穿最贵的无可非议,但用"以人为本"作为借口放任孩子,连起码的生活教育、人伦道德教育都不在日常生活教育中实施,我非常怀疑这样抚养长大的孩子会有求实精神,会有人情味、会感恩。我有一个亲戚家的小孩刚上幼儿园,全家人以孩子为中心,对孩子提出的要求百依百顺。那孩子只要稍有不如意,撒泼耍赖,随意打父母、打爷爷奶奶,全家人还很高兴,认为孩子有个性、胆子大。说是为了到幼儿园不受欺负,在家拿亲戚家的小孩训练如何打人。我不知道这样养育出来的孩子长大后是一个有个性的人才,还是一个暴徒!

在所谓的亲情面前,那些诱人的教育理论在许多家长大脑中早已烟消云散。比如,孩子在学校相互玩耍,蹭破点皮,受点小伤,家长必定要找对方父母理论,甚至大打出手;找学校、教师的麻烦,赔钱道歉,甚至上法庭。在学校上体育课、搞活动受了点意外伤害,揪住不放。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教师这个弱势群体夹在培养接班人和社会道义的缝隙中无可适从。学生在校一天,教师战战兢兢,只怕"人在校中坐,祸从天上来。"

社会对学校教育的理解也是,变态得要求学校千方百计搞分数,除此而外,一概免谈。一方面,国家强力推进素质教育,要求着力提高国民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学校教育唯分数论。为了应对考试,死记硬背,理化教师总结的"教学经验"更经典:做实验不如抄实验;抄实验不如背实验。国家提倡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想克服负担过重现象,就得使学生有自由支配的时间。"(苏霍姆林斯基语)但在我们地区的大多学校从早上六点半到晚上十点,甚至到十一点半都把学生圈在教室中。教师你出我进,控制了学生的全部时间。教师成了播种知识的机器,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了。

苏霍姆林斯基在《怎样培养记忆力》的建议中说:"应当注意的是,那些关于周围世界的现象和规律性的重要原理,不要让儿童通过专门的背诵和识记去掌握,而应当让他们在直接观察的过程中去掌握。"从我了解的情况来看,"读万卷书"的孩子多多有,"行万里路"的恐怕要是有钱人的孩子。即使是我们农村的学生也已经很难体会到春游大地看生机,秋登高山赏美景的乐趣了。鉴于家长和社会的压力,学校不敢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愉悦身心、增长知识的活动了,所有的教育体验都在校园里完成。叶圣陶先生还说:"从前是先生教,学生学。教而不做,不是真教;学而不做,不是真学。故教而不做,不是先生;学而不做,不是学生。"那么,你还是不是先生?你的学生还是不是学生?

责任在谁?

蜜蜂作文借物喻人篇7

一丘之貉 丘:土山;貉:一种形似狐狸的野兽。一个土山里的貉。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

鹬蚌相争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雁南燕北 比喻两地分离。

雁去鱼来 书信往来。雁、鱼均喻书信。

莺期燕约 比喻男女私情的约会。

鱼帛狐声 见“鱼帛狐篝”。

鬻鸡为凤 谓以次充好,混淆优劣。

鱼鲁帝虎 谓将鱼误写作鲁,帝误写作虎。泛指文字错讹。

猿啼鹤唳 猿和鹤凄厉地啼叫。

以狸至鼠 比喻事情不能成功。同“以狸饵鼠”。

心猿意马 心意好象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形容心里东想西想,安静不下来。

先驱蝼蚁 蝼蚁:蝼蛄和蚂蚁。自己先死埋葬地下,为别人驱除蝼蚁。比喻效命于人,不惜先死。

闲鸥野鹭 ①比喻退隐闲散之人。②比喻非正当男女关系中的女方。

熊韬豹略 比喻高妙的用兵谋略。

乌白马角 乌鸦变白,马头生角。比喻不能实现之事。

亡羊补牢 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瓮中之鳖 比喻已在掌握之中,逃跑不了的东西。

土鸡瓦犬 用泥捏的鸡,用瓦做的狗。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用的东西。

指鹿为马 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蛛丝马迹 从挂下来的蜘蛛丝可以找到蜘蛛的所在,从马蹄的印子可以查出马的去向。比喻事情所留下的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

招蜂引蝶 招致蜜蜂,吸引蝴蝶。比喻吸引别人的注意。

证龟成鳖 将乌龟说成甲鱼。比喻蓄意歪曲,颠倒是非。

指猪骂狗 犹指桑骂槐。

鸦雀无声 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

雁过拔毛 比喻人爱占便宜,见有好处就要乘机捞一把。

兔死狐悲 兔子死了,狐狸感到悲伤。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悲伤。

兔死狗烹 烹:烧煮。兔子死了,猎狗就被人烹食。比喻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

塞翁失马 塞:边界险要之处;翁:老头。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

杀鸡取卵 卵:蛋。为了要得到鸡蛋,不惜把鸡杀了。比喻贪图眼前的好处而不顾长远利益。

兽聚鸟散 比喻聚散无常。也比喻乌合之众。

水尽鹅飞 比喻恩情断绝,各走各的路。也比喻精光,一点儿也不剩。

隋珠弹雀 隋珠:古代传说中的夜明珠,即隋侯的明月珠。用夜明珠去弹鸟雀。比喻得不偿失。

如狼似虎 象狼和虎一样凶狠。比喻非常凶暴残忍。

如鱼得水 好象鱼得到水一样。比喻有所凭借。也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合适的环境。

如虎添翼 好象老虎长上了翅膀。比喻强有力的人得到帮助变得更加强有力。

人面狗心 ①《晋书·苻朗载记》:“朗曰:‘吏部为谁,非人面而狗心,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王忱丑而才慧,国宝美貌而才劣于弟,故朗云然。”后因以“人面狗心”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学低下的人。②犹言人面兽心。

骑驴觅驴 骑着驴去找别的驴。原比喻一面占着一个位置,一面去另找更称心的工作。现多比喻东西就在自己这里,还到处去找。

黔驴技孤 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同“黔驴之技”。

黔驴之技 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

犬马之力 犹犬马之劳。表示心甘情愿受人驱使,为人效劳。

蜜蜂作文借物喻人篇8

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

兰,又名蔺、泽兰,索有“香祖”“国香“之称。六十年代学者维兹纳出版的巨著《兰花》,扉页上就印有汉文“为王者香”四个大字。兰生于幽谷丛林,虽与杂草相居而劳心坚贞,虽经霜雪凌厉而不改其性。兰清香雅洁,“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兰这种毫无奴颜媚骨的品格,受到人们崇高的赞誉。据说蜂采百花俱置腹间,惟兰则拱背入房,以献于王。物亦知兰花之贵如此,何况人呢?故兰又有君子之喻。所以孔子说:“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固穷而改节。”

兰在古籍中就已是具有神话色彩的香草,《左传・宣公三年》:“郑文公有贱妾日燕姑,梦天使与己兰,日:‘余为伯鲦。余,而祖也,以是为而子。以兰有国香,人服媚之如是。’既而文公见之,与之兰而御之。辞日:‘妾不才,幸而有子,将不信,敢征兰乎?’公日:‘诺。’生穆公,名之日兰。……穆公有疾,日:‘兰死,吾其死乎!吾所以生也。’刈兰而卒。”君王的生死与兰草紧密相联,可见古人对兰草的看重。《诗经‘郑风・溱洧》中也有上巳日男女秉兰出游的描述:“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茼兮。”按郑国风俗,上巳日在水边持兰祓除不祥。《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也是类似的风俗。

兰对后世的影响力,得益于孔子和屈原。据《猗兰操》记载:“孔子自卫反鲁,隐谷之中,见香兰独茂,喟然叹日:‘夫兰当为王者香草,今之独茂与众草为伍。…而诗人屈原尤重兰,他曾“滋兰之九婉”,“步余马于兰皋”,甚至“纫秋兰以为佩”,在这里,兰成了诗人高洁人格的象征,诗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以美好的理想和情操来陶冶自己。正如汉代王逸《楚辞章句》所云:“《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谕,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

月烧红艳排千朵,风递清香满四邻

芍药,最早见于《山海经》:“条谷之草多芍药。自古就与牡丹并称“花中二绝”,有“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之说。因开花较迟,“委阶红药将春去”。故又称“殿春”。

芍药花大艳丽,有芳香,在古代是男女定情的常见信物,《诗经・郑风・溱洧》:“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青年男女在河边不期而遇,两人边走边互相调笑,并互赠芍药来定情。因是离别时所赠,所以芍药也称“可离…将离”“离草”。芍药虽然是来自野外的普通植物,却承载着先民们朴素纯洁的爱情。

“芍药,犹绰约也。绰约,美好貌。此草花容绰约,故以为名”(《本草纲目》),因而让众多文人“红药开时醉一场”。“花前醉倒歌者谁,楚狂小子韩退之”,韩愈在《芍药歌》中胜赞芍药是“翠茎红蕊天力与”,“温馨熟美鲜香起”,以至自己“花前醉倒”狂歌。“隔墙百步香来,数丛为我全开,拚向彩云堆里,醉时同卧苍苔”(刘敏中《清平乐》);诗人醉卧花丛,也“尽把春愁忘却了”。《红楼梦》第六十二回更有一段“憨湘云醉卧芍药茵”的精彩描写,“果然见湘云卧于山石僻静处一石凳上,已经香梦沉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都是红香散乱。手中的扇子落在地上,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蜜蜂蝴蝶闹嚷嚷地围着,又用香帕包了一包芍药花瓣枕着”。山石僻处、芍药花飞、红香散乱、蜂蝶闹嚷的景象,衬托出湘云酣醉的神态。与葬花的黛玉、扑蝶的宝钗相比,面对着花落蝶飞而不牵动春恨秋忧的湘云,的确多了一层洒脱与逍遥。

“天下名花,洛阳牡丹,广陵(即扬州)芍药,为相牟埒”(刘颁《勺药谱序》)。我国历史上以扬州芍药最为有名,在宋时尤盛,诗词中多有题咏,“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姜夔《扬州慢》),往年芍药花开供人观赏,现在城空人少,诗人借此曲折地表现了扬州百姓在遭敌洗劫后的凄苦生活。

上一篇:行销策划范文 下一篇:假期实习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