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10-06 22:18:02

蜜蜂教学设计

蜜蜂教学设计篇1

一天上午,我正在一(2)班教室上课,内容是Unit7 My pet Part B,我以一首歌曲 Animals at the zoo 热身。随着轻快的节奏把学生带到动物世界,然后,通过动作、声音等方式让学生猜本课A部分学过的宠物名称。老师的示范:I like the cat. It’s small. It’s black. It can run. It can jump. It can’t fly. 我把主要句型写在黑板上:I like the...It’s...It’s...It can...It can’t....鼓励学生两人一组介绍自己喜爱的宠物。学生兴趣很高,一切都按计划进行。突然,一个小女孩尖叫起来:“蜜――蜂―― ”吓得直往桌子下躲,大胆的男生走了过去,想看个究竟,有的还拿着书本正要拍打。我怔了一下说:“都别动,老师来处理!”我快步走了过去,一边打开教室里的窗户一边问:“能把蜜蜂打死吗?”有的说能,有的说不能。我接着问:“蜜蜂能为我们做什么?”有学生回答:“蜜蜂是我们的朋友,蜜蜂帮我们传播花粉。”有学生回答:“蜜蜂能产蜂蜜,可好吃了。”真聪明,你们说得很好。我接着说:“其实,只要你不驱赶它,蜜蜂是不会随便蜇人的。蜜蜂要是真的蜇人了,它自己也就不能活了。”随后我问:“你们想知道蜜蜂用英语怎么说吗?”学生异口同声说:“想!”“好,跟我读:B-E-E,bee. 谁能用几句话介绍一下蜜蜂呢?”正是那个被蜜蜂惊吓的小女孩高高地举起了手:“老师,我来说。 I like the bee. It’s small. It’s brown. It can fly. It can sing. ”另一个男孩补充说:“It can’t swim.”全班报以热烈的掌声。不知不觉那只小蜜蜂早已飞出了教室。学生的心也被教师拉回到正题,但下课铃很快就响了。

这节课虽然没有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但正是这个不速之客“蜜蜂”的到来生成了后来课堂的精彩。小女孩从害怕蜜蜂到后来喜爱蜜蜂,并能流利地用英语介绍蜜蜂。我抓住了这个教育契机,很快调整思绪,放弃原计划,不留痕迹地把课堂出现的偶发事件生成为思想教育、情感教育和学英语的活教材,使生成和课堂融为一体,使课堂闪现出智慧之光。小女孩从害怕蜜蜂到后来喜爱蜜蜂,并能流利地用英语介绍蜜蜂。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学生不是配合教师上课的配角,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要鼓励学生互动中的大胆超越和即兴创造。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对此要及时发现,着意运用,以寻求意外的教学成果。如何对课堂进行预设,在随机生成的课堂教学中更优化地创造出更具艺术化的课堂,已成为教师追求促进学生发展、促进自身成长的一种较高的教学境界。

因此,当我们设计的教学方案与偶然事件“遭遇”时,教师要善于冷静处理并驾驭它,灵活调整预制方案,调控教学节奏,因势利导,灵活机智的变化,利用课堂生成有价值的东西来服务教学,使教学开合有度,收放自如,动静有节,快慢有致,从意外中得到更大的收获。

(作者单位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上芬小学)

蜜蜂教学设计篇2

一、情境创新要立足于文本

我们都知道情境创设对数学学习的重要意义,它不但能使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而且能使数学问题寓于情境之中,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究欲望。那么,情境创新是不是等同于抛开文本,另造它炉呢?显然不是。笔者认为情境创新必须立足于文本,有效利用文本。这里不仅有直接使用教材资源和节省时间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立足于文本基础上的情境创新,才能凸显文本的内涵和实质。

例如,三年级下册“口算除法”第一课时,教材的主题图(如右)是运送蔬菜的场景:“赵伯伯:‘我3次就能运完这60箱,你呢?’王叔叔:‘这么多(600箱)我也只运3次。’李阿姨:‘这些(240箱)我也运3次。’李叔叔:‘(124箱)我们3人一次运完。’小精灵:‘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有一些教师在处理这个主题图时,就提出这个运送蔬菜的场景对于小学生来说不够熟悉,但选择小学生熟悉和喜欢的游乐场或者创设购物情境,是不是很有效呢?首先,我们要读懂文本采用这个情境的编写意图。4个小场景的信息分别提出平均分的问题,从而列出4道不同的口算除法算式,即60÷3、600÷3、240÷3、124÷3。这样就把计算教学与生活实际、问题情境相结合,并层层推进,从简单到复杂、从口算到估算。而且,这个场景的呈现是从整体入手,引导学生观察、归类、发现,进而提出数学问题,体现了从整体到局部的思维过程,其中涵盖了鲜活的社会生活内容,比那些动辄游乐场、购物店、肯德基等场景有意义得多。虽然小学生的生活面窄,但也不能一味地迁就,教师应该利用课堂教学拓宽学生的生活认知经验,这未尝不是一种学习。因此,如果没有找到能实现文本编写意图的更好的情境时,切不可贸然舍弃,另选其他情境,这样做反而吃力不讨好。有些教师就因为换成游乐场情境,由于信息指向不明,造成学生注意力分散,所提问题五花八门,影响了本节课新知的探究性学习。那么,充分尊重文本主题图是不是指不能越雷池一步呢?肯定不是的。教师的情境创新完全可以体现在独特的教学思路上。因为文本上的情境毕竟是以静态的形式呈现,要让这个情境动起来,有的教师就加入了四个人的对话配音,先整体呈现后再归类逐一单个呈现,让学生经历信息收集从整体到局部的筛选过程,从而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学生能很快从情境中产生问题,直接进入到口算除法的教学,省时高效。

另外,情境图中王叔叔这个问题的算式是124÷3,关系到除法的估算,是第二课时的教学任务,对此内容的选择也能体现情境创新。有的教师就很好地把王叔叔的场景换成“我们3人每人运60箱”,学生可以提出 “他们一共运了多少箱”的口算乘法问题。如此局部修改的创新之处在于把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复习蕴含在同一个情境中,唤起学生口算算理的记忆,并为新知学习中的算法之一——“做除想乘”打好基础,可谓一箭双雕。如此的情境创新立足于文本,深刻领会文本的编写意图,合理巧妙地把情境图用好、用活,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情境创新要能超越文本

我们发现,许多数学课堂对课始的情境创设十分用心,当这个情境引出探究任务后,多数就弃之如敝屣,或者其后的教学就不再考虑此情境。能不能把情境创新运用在练习环节,使学生在趣味盎然的情境中乐于参与、勇于挑战呢?这是情境创新时,教师要重点思考的问题。例如,“口算除法”这节课,当新课教学完成对口算除法算理和算法的探究任务后,怎样再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挑战欲望,而不是机械地做题目练习巩固呢?教师有必要独运匠心设计习题,化情入境,超越文本。如下:

2.口算。

90÷3 80÷2 15÷5 270÷9

900÷3 800÷2 150÷5 2700÷9

“口算除法”的练习,教材“做一做”中有两题,练习三有三题。很显然,把这些题目照本宣科地做下来,不但使学生的兴趣降低,而且不能体现练习的层次性、挑战性。有教师在练习设计中进行情境创新:以小蜜蜂采蜜作为情绪触发器,用小蜜蜂辛勤可爱的形象来设计一系列情境,三道练习题层层递进,由基础到拓展,学生的情绪通过逐级酝酿达到高潮。

第一题:小蜜蜂采蜜(口算对了,花打开,小蜜蜂采到花蜜)

30÷3 800÷2 9000÷3

150÷5 300÷6 2100÷7

学生对小蜜蜂有天然的好感,很乐意帮助小蜜蜂采到花蜜,在情感上得到满足。

第二题:小蜜蜂回家(把“做一做”的第一题创新改动,设计成探究规律、对比辨析、具有挑战性的题目)

40只小蜜蜂回家,平均每间蜂房住多少只?

400只小蜜蜂回家,平均每间蜂房住多少只?

4000只小蜜蜂回家,平均每间蜂房住多少只?

把40只、400只、4000只小蜜蜂以动态的形式呈现,并配上音乐,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全身心地投入到探究规律的学习中。然后出示如下算式:

40÷2=20 40÷5=8

400÷2=200 400÷5=80

4000÷2=2000 4000÷5=800

通过对比辨析,把口算除法中的难点和易错点在练习中予以突破:不能简单地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零,就在商的末尾也添几个零。这个难点不是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在练习中巧妙地融入情感,将知识的学习化为无痕。

第三题:小蜜蜂酿蜜(有一只小蜜蜂被一朵大红花吸引住,它采到的得数是40。同学们能找到得数是40的算式吗?看谁写得多?)

( )( )=40

此题的开放性在于让学生从结果逆向思考算式,既能促进思维的双向发展,又能打破思维定式——学口算除法只做除法练习的模式,可以进行加、减、乘、除的四种运算,而且难度可深可浅,为不同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创造条件。其中,优等生甚至能够想到“800÷20”这样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因为题目具有较大的开放性,教学效果非常理想。

如此练习设计中的情境创新无疑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通过情境把三道题由浅入深地串联起来,既和谐统一,又寓情于境。最后,教师还借境生情,由情入理,把课堂总结与情境对接:“同学们,学习正像蜜蜂采蜜,要采许多许多的花,才能酿出香甜的好蜜。今天,你们在知识的大花园里采到了多少蜜呢?来谈谈你的收获吧。”

总之,情境创新既要立足于文本,又要超越文本,才能达到情境交融、情理相生的理想境界。

蜜蜂教学设计篇3

幼儿一直对动物有着很浓烈的兴趣。在春暖花开的季节,蜜蜂也开始了忙碌。在带领幼儿春游或在园所植物花卉处散步时,都能看到蜜蜂的身影,幼儿看到蜜蜂时都会很兴奋,想要知道关于它的很多事情,于是这个关于“蜜蜂”的主题就应运而生。

在蜜蜂的外型特征方面,可以从身体颜色和尾刺两个主要方面开展教学。在身体颜色方面,在了解蜜蜂的身体颜色之外,可侧重从动物自我保护方法之警示色方面入手,拓展自然界中相关的动物知识,引导幼儿观察、了解,养成他们探索自然的兴趣。同时,还可以延伸引导幼儿了解昆虫的概念以及害虫、益虫的相关知识。在艺术方面,相应的可以开展绘画小蜜蜂和纸工制作小蜜蜂的活动。在尾刺方面,了解蜜蜂尾刺的作用,感受动物在遇到危险时保护自己的勇气,也引导幼儿知道在生活中如何与动物友好的相处。从蜜蜂的环境功能方面出发,主要引导幼儿了解蜜蜂交流信息的方式和通过采集花蜜、花粉帮助花朵授粉的环境学价值,由此延伸到“甜甜的蜂蜜”活动,引导幼儿了解蜜蜂对人类的益处,养成从小爱护蜜蜂、保护动物的意识和习惯。还可以根据蜜蜂采花蜜的动物学现象开展“蜜蜂采蜜”的体育户外活动。从蜜蜂自身的社会结构方面,可以引导幼儿了解蜂巢的结构、蜜蜂王国的阶层结构。

从人类关于蜜蜂方面的创作出发,语言领域,可以开展儿歌“两只蜜蜂”的活动,还可以引导幼儿进行创编诗歌“春天里的小蜜蜂”;音乐艺术领域,通过“野蜂狂舞”的音乐欣赏活动,引导幼儿感受艺术美,并发展艺术通感能力。歌曲“两只小蜜蜂”的学习,进一步激发幼儿对蜜蜂的兴趣和喜爱。在日常生活中,还可以和幼儿一起观看关于蜜蜂的影视作品。

在班级环境创设方面,可以鼓励幼儿和家长一起收集蜜蜂的相关图片,一起布置成“蜜蜂王国”,还可以将幼儿绘画的“花丛里的小蜜蜂”或制作的“小小蜜蜂”布置成春天里的花园,在花园旁张贴幼儿创编的诗歌。

在区域活动中:科学区,可以将幼儿收集到的蜜蜂资料进行整理后,一起制作成小册子;在表演区,可以鼓励幼儿与家长一起制作蜜蜂的头饰或装饰,开展“小蜜蜂历险记”的戏剧扮演活动;在美工区,可以继续满足幼儿关于绘画蜜蜂或制作蜜蜂的艺术活动等等。

二、主题活动目标

1.能通过网络、图书、访问等多种途径了解蜜蜂的基本外型特征及其动物行为学上的特点,对蜜蜂产生探索的兴趣;

2.通过观察场景、观看视频、资料搜索等方式初步接触蜜蜂与人类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等环境学价值,懂得要与动物和谐相处;

3.能用多种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对蜜蜂的了解及相关感受,愿意与同伴交流分享,体验探索、交流带来的成长快乐。

三、供选择的教育活动

四、主题思考网络

五、相关的环境创设工作

(一)主题墙

(二)活动区设置

六、精选活动教案

美术活动:花丛中的小蜜蜂

活动目标:

1.掌握蜜蜂的基本外型绘画方法,能运用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大胆地进行创作;

2.喜欢美术活动,感受艺术创作的成就感。

活动准备:

教师范作,参考画作,白纸,勾线笔,油画棒,手工纸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猜谜语

1.谜面:翅膀一展亮晶晶,整天飞舞花丛中,手足不闲爱劳动,酿造甜糖好过冬。

2.幼儿猜一猜,说说理由。

(二)讨论:蜜蜂的外形特征

1.师幼一起讨论回顾蜜蜂的外形特征。

2.师幼一起讨论可以用怎样的表现形式进行蜜蜂的创作。

(三)教师示范

1.出示范作:有绘画,有纸工粘贴等多种形式。

2.教师示范蜜蜂的基本画法。

(四)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提醒幼儿在创作时要大胆表达心中的想法,要求主体鲜明,画面充实。

2.鼓励个别幼儿大胆创作。

(五)总结评价与作品展示

1.对于活动中幼儿的一些创作办法与构图等进行评价;

2.展示作品,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并说一说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

科学活动:蜜蜂的秘密武器

活动目标:

1.了解蜜蜂的秘密武器“尾刺”的特点,知道蜜蜂保护自己的办法,产生探索动物自我保护办法的兴趣;

2.初步接触动物保护自己的办法,养成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幼儿收集用身体自备武器保护自己的动物的资料;

2.蜜蜂图片,蜜蜂尾刺刺人视频,用身体自备武器保护自己的动物图片,教学PPT。

活动过程:

(一)导入:谈话——你害怕蜜蜂吗

1.教师导入:今天我们来谈一谈蜜蜂的秘密武器。

2.幼儿说一说自己认为的蜜蜂的秘密武器。

(二)观看图片及视频:了解蜜蜂保护自己的秘密武器

1.幼儿观看蜜蜂的图片,猜猜看:什么会是蜜蜂的秘密武器呢?这个武器有多厉害呢?

2.观看视频,了解蜜蜂保护自己的情况、办法。

3.幼儿说一说蜜蜂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重点引导幼儿了解蜜蜂的“自我防护”动机,了解动物不会轻易伤人,激发与动物友好相处的情感。

(三)类比拓展:哪些动物也会用自备的身体武器保护自己的呢?

1.幼儿组内分享自己收集到的资料,然后请个别幼儿说一说自己搜集的资料,要求语言表述较流畅、清晰。

2.师生一起将幼儿收集到的材料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整理归类,如身体不同部位的武器,用坚硬的嘴巴保护自己的动物,用锋利的爪子保护自己的动物,用特别的皮毛保护自己的动物等等。

3.师幼一起讨论将蜜蜂归入上述的哪一类中。

(四)总结与延伸

1.总结:师幼一起梳理今天了解到的蜜蜂的秘密武器及动物保护自己的办法。

蜜蜂教学设计篇4

小班手工剪纸教案:《苹果》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会使用剪刀,提高手指的灵活性。

2、通过实践掌握苹果的剪法,并会熟练运用对称方法剪对称苹果。

3、培养幼儿对剪纸艺术的喜爱之情。

活动过程:

1、趣味导入,观察特征。

欣赏儿歌《水果歌》

小朋友们在歌中听到了什么?

各种水果(苹果、橘子、西瓜…)

水果既好吃又有营养,小朋友一定有自己最喜爱的,谁能向大家介绍下它的外形特征?

3、欣赏范作,激发幼儿剪纸兴趣。

欣赏教师范作,激发幼儿创作欲望。

4、教师演示。

教师总结并演示剪苹果,从苹果的剪裁上引出对称剪法,加以强调。

5、幼儿动手实践,分组比赛。

教师在黑板贴上4个水果篮,分小组比赛哪篮的苹果又多又漂亮。

6、欣赏作品。

每组讨论后派代表分析优劣,谈谈喜欢那个篮,为什么。

7、结束

小朋友,你们看到这么多苹果,心里感觉怎么样?(高兴)那我们一起跟着音乐体验一下喜悦的心情吧!教师和幼儿随着音乐快乐互动结束。

小班手工剪纸教案:《窗花》

活动目标:

1、学习剪窗花技能,发展小肌肉动作的协调性。

2、学习合作组画,感受疏密、高矮、前后排列对比的美。

活动准备:

多色蜡光纸和普通纸、剪刀、胶水、蜡笔、每组一张大白纸

活动过程:

1、让幼儿观察桌面材料和工具,明确剪窗花的活动内容。

2、教师示范:

(1)把大方纸变成多层三角形。

(2)找准中心点,剪成花瓣形。

(3)用剪刀在三角两边剪出“小嘴”、“小洞”、“小缝”。

3、让幼儿取出白纸练习剪窗花。

4、幼儿自取蜡光纸剪花朵,提醒幼儿要拿紧中心点。

5、幼儿围在桌子自由走动粘帖纸花,然后用蜡笔或油画棒添画茎和叶。

6、展示幼儿作品,可引导幼儿互相评议,从中寻找疏密、上下、对称不对称等表现手法。

7、幼儿可根据需要修改作品,教师帮幼儿展示作品。

8、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

小班手工剪纸教案:《绿精灵》

活动目标

学会剪小蜜蜂的制作流程。

通过动手制作提高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绿色的彩纸数张。

剪刀、铅笔、橡皮。

《小蜜蜂》儿歌。

活动过程

一、《小蜜蜂》儿歌

1、嘘!小朋友们快听有嗡嗡的声音,猜出是谁在叫了么?

2、原来是蜜蜂精灵,我们来一起边唱边跳吧!

3、刚才我们跳舞的时候,蜜蜂精灵在我耳边说了一个愿望,你们想知道愿望是什么吗?

4、蜜蜂精灵希望有好多的蜜蜂精灵陪它玩耍,想想我们都有好多的伙伴,蜜蜂精灵就自己一个人多孤单啊!

5、喜欢助人为乐的才是好孩子,我们都是好孩子一起来帮帮蜜蜂精灵吧!

二、学剪小蜜蜂

1、我们来用彩纸剪出更多的蜜蜂精灵,这样它就不会再孤单了。

2、现在小朋友们来跟老师一起学剪小蜜蜂好不好?

3、我们把手里正方形的彩纸对折,用简笔画出小蜜蜂的外形,画阴影的部分要剪掉。

4、画好后,拿起剪刀把画阴影的部分剪掉,剪完后展开,蜜蜂精灵就完成了。

5、制作完成的小朋友把你们手中的蜜蜂精灵举起来。

三、小结

1、我们现在来看看谁剪的最好?谁的蜜蜂精灵最漂亮?

2、教师点评。

3、我们举起手中的蜜蜂精灵,一起来陪蜜蜂精灵们玩耍吧!

蜜蜂教学设计篇5

这是罗隐写的诗——蜂。说到蜂,我的敬佩之情不禁油然而出。

还记得那个夏天,一只蜜蜂飞进我的家里。我有些恐慌。只见蜜蜂在空中飞舞着,并没有恶意,我得心也松懈下来。我靠在沙发上,望着空中飞来飞去的蜜蜂。其实仔细想想看,只要我不攻击它,他又怎会来攻击我,待人亦是如此,我敬人人,人人敬我。

就这样看着蜜蜂,突然觉得蜜蜂也很可爱,傻得可爱,呵呵!

蜜蜂飞累了,停在一个离我很近的盒子上。蜜蜂离我的距离如此的近,我还是第一次这么静距离的看蜜蜂。蜜蜂体长10到15毫米,黄褐色的,生有密毛。头与胸几乎同样宽。触角膝状,复眼椭圆形,有毛,口器嚼吸式,后足为携粉处,腹末有针。蜜蜂是种很勤劳的昆虫,靠采食花粉和花蜜并酿造蜂蜜。蜜蜂未取得食物不停得工作,白天采蜜,晚上酿蜜,同时替果树完成授粉任务,为农作物授粉的重要媒介。蜜蜂会发出声音,这是因为它有发声器官,这个发声器官位于蜜蜂腹部的两个极其小的两个黑色圆点。蜜蜂还是一位工程师呢,他们设计的蜂巢,巢口达到几百个了呢!

蜂,你是我心中的榜样,你是我最喜欢的昆虫!

温州市水心小学六年级:周凌宜

蜜蜂教学设计篇6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幼儿教师要积极转变教育理念,重视幼儿活泼好动、好奇心与参与性强的性格特点,开展多元化的语言游戏活动。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小班语言主题活动,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幼儿园小班语言主题活动1活动目标:

1、明白不可以轻易的就让人帮忙看家,不能随便的就相信别人所说的话。

2、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3、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4、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狐狸和蜜蜂》《小蜜蜂》儿歌

活动过程:

一、讲《狐狸和蜜蜂》

1、狐狸想吃蜜蜂家的蜂蜜,就在蜜蜂家门口等着,看着蜜蜂要出门……

2、狐狸和蜜蜂聊天,蜜蜂工作没人看家和照顾孩子,狐狸听见就要帮蜜蜂看家……

3、蜜蜂不知道狐狸的想法,高兴的同意了让狐狸棒的看家,蜜蜂飞去工作了,狐狸进了蜜蜂的家,开始吃蜂蜜……

4、等蜜蜂回来以后发现蜂蜜都没了,就去找狐狸理论去,蜜蜂理论不过狐狸,只能回家了……

二、故事大义

1、狐狸想吃蜜蜂加的蜂蜜,才会主动帮蜜蜂看家的那。

2、蜜蜂答应后飞去采蜜了,狐狸的阴谋得逞了,就进了蜜蜂家了。

3、狐狸进蜜蜂家就是为了吃蜂蜜,吃完了就走了。

4、蜜蜂发现蜂蜜被狐狸吃光了,就找狐狸算账去了,蜜蜂讲论不过狐狸,就回家了。

三、小结

1、小朋友故事听懂了吗?

2、谁能给老师表演一下,狐狸和蜜蜂的情感?

3、我们千万不要学蜜蜂轻易的就让狐狸帮看家,也不要太相信别人。

4、唱《小蜜蜂》儿歌。

幼儿园小班语言主题活动2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情境表演,理解故事内容,并能用情境性的语言进行讲述。

2.知道生病要去医院看病,并懂得关心问候病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熊先生头饰、小兔子头饰、护士帽、白大褂、针筒、药瓶、药、号码牌、医生用具(听诊器、压舌板、手电筒等)。

活动过程:

一、感知理解讲述对象。

1.角色导入,激起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教师扮演感冒的熊先生出场)师:小朋友,你们看谁来了?今天熊先生没有去上班,我们看看他怎么了?

提问一:熊先生怎么了?(熊先生在不停地咳嗽和流鼻涕。)提问二:熊先生应该找谁帮忙呢?(熊先生感到身体不舒服,与幼儿讨论熊先生应该找谁帮忙?)引导幼儿知道生病了找谁来帮忙。

2.教师完整的情境讲述表演。

(一个教师扮演熊先生、一个教师扮演医生、一个教师扮演护士。)

二、围绕讲述内容自由交谈,教师逐个进行指导。

引导幼儿回忆并且讲述故事内容。

提问一:熊先生到医院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熊先生先去挂号。)提问二:熊先生看到兔医生,医生是怎么问他?(熊先生,请问您哪里感到不舒服啊?)提问三:熊先生是怎么回答医生的?(我不停地咳嗽和流鼻涕,觉得全身乏力。)提问四:医生是怎么给熊先生看病的?(首先用听诊器听了熊先生的呼吸和心跳,接着又请熊先生张开嘴巴,用压舌板和手电筒看了熊先生的喉咙。)提问五:医生给熊先生看好了病,又对他说了什么?

(你感冒了,要按时吃药,多休息、多喝水,很快就会好的。)提问六:最后,熊先生看好了病对医生说了一句什么话?(谢谢医生。)提问七:熊先生拿到了药,对护士又说了一句什么话?(谢谢护士。)

三、引进新的讲述经验,学习情景中的对话。

邀请幼儿讲述故事,幼儿再次欣赏故事,教师完整地讲述故事内容。

四、巩固迁移新的讲述经验。

教师指导幼儿用故事中的对话进行角色表演。

五、教师小结。

我们生病了,就要到医院找医生看病。如果小朋友身边有人生病了,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怎样去关心他们呢?

附:《熊先生生病了》

今天, 熊先生没有去上班,他感冒了,在不停地咳嗽和流鼻涕。

他来到了在家附近的医院,并挂了号。接着,他来到了兔医生的办公室。

兔医生:"熊先生,请问您哪里感到不舒服啊?"熊先生:"我不停地咳嗽和流鼻涕,觉得全身乏力。"兔医生用听诊器听了熊先生的呼吸和心跳,接着又请熊先生张开嘴巴,用压舌板和手电筒看了熊先生的喉咙。

兔医生:"你感冒了,要按时吃药,多休息、多喝水,很快就会好的。"熊先生:"谢谢医生!"兔医生:"不用谢!"熊先生在药房拿到了药,并对护士说:"谢谢护士!"护士:"不用谢!再见!"熊先生:"再见!"

幼儿园小班语言主题活动3活动目标:

1.感受故事中变色龙变色的趣味。

2.学习正确地、按顺序翻阅图书。

3.体验色彩变化的奇妙。

活动准备:

1.故事:《贪吃的变色龙》(参见幼儿用书)。

2.故事围裙、纸偶,封塑纸、糖纸,水彩笔。

活动过程:

1.讲述故事《贪吃的变色龙》,并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内容。

故事里讲的是谁?

它怎么会变颜色的?

变色龙吃了哪些东西?

变色龙变成了什么颜色?

2.边用故事围裙操作,边讲述《贪吃的变色龙》的故事。

也可以把纸偶给幼儿,邀请幼儿随着故事情节把相应的纸偶贴到围裙上。

3.请幼儿自由阅读幼儿用书中的《贪吃的变色龙》,进一步熟悉故事内容。

4.以适当的问题引导幼儿创编故事。

变色龙还会遇到什么东西?

它把这些东西吃掉之后,又会变成什么颜色呢?

5.操作活动:彩色的世界。

用水彩笔在封塑纸上示范画图,并涂上颜色,然后贴在玻璃窗上,请幼儿观察透过彩色透明片的物体有什么变化。

给幼儿提供一些彩色糖纸,带幼儿到室外,透过糖纸观察外面世界发生的变化.。

带幼儿回教室,尝试将糖纸做成一个造型,如蝴蝶结,将幼儿完成的作品贴在窗户上,让大家相互欣赏。

幼儿园小班语言主题活动4活动目标:

1.通过全景图来回顾故事内容,同时让孩子感受到语言的节奏感。

2.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3.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4.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图大书

活动过程:

一、创设故事情节,激发幼儿兴趣。

1.这是一个美丽的池塘,池塘里面和周围住着许多的小动物,它们会经常串门做客。

想知道它们是怎样串门做客的吗?

2.教师出示大图书,引起幼儿的兴趣。

二、教师引导幼儿用手指做出虫虫爬的动作,幼儿自由做。

虫虫、虫虫爬,爬到蝴蝶家。

教师:还可以爬到哪?

出示第二幅图,引出第二句内容:蝴蝶蝴蝶飞,飞到青蛙家。

教师:还愿意飞到哪呢?(幼儿做动作)

三、听音乐:呱、呱、呱,提问:是什么在叫?

引出下面的内容:

青蛙青蛙跳,调到鱼儿家。鱼儿鱼儿游,游到谁的家?

四、幼儿进行猜测,进行续编。

教师出示图片,问:孩子们看,这是什么?那我们的小朋友怎么办?幼儿各说出自己的办法。

小朋友跑啊跑,跑到自己家。

师:这就是我们好看的书,那我们再来看一次。

五、教师再次放图片,请幼儿看图书内容。师:那我们配上节奏来一次。

幼:我喜欢快的,我喜欢慢的。

师:那我们就用拍手打节奏的方法来读儿歌。

六、分组看书,四人一组,幼儿边看图书边读。

教师出示小动物卡片,帮小动物找家。

七、请幼儿边朗诵边用动作表演。

活动反思:

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小班幼儿在直接行动思维基础上,逐渐演变为主要凭借事物的具在调动了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后,和孩子逐页的观察和阅读时除了观察小动物的表情和动作,还有部分细节的观察,引发孩子的好奇心,是孩子专注投入到阅读活动中,锻炼了孩子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活动中猜测的部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使幼儿感受到了享受美的过程。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与孩子之间还形成了温馨、和谐、信任的关系,教师的表扬和鼓励是孩子阅读的原动力,是让孩子自主阅读的前提,是孩子们快乐阅读的开始。

幼儿园小班语言主题活动5【活动目标】

1、在尝尝、说说、猜猜中,理解故事内容;

2、学会运用火辣辣、酸溜溜、甜蜜蜜来形容食物的味道,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感受故事情节中蕴含的趣味性,发展幼儿想象力。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灰鼠,导入活动。

1、出示小灰鼠,引导幼儿和小灰鼠打招呼。

2、(播放录音)提问:小灰鼠要去干什么?

二、品尝三种食物,感知故事第一段。

(一)出示三家店,引导幼儿猜想。

师:小灰鼠走着走着,看见了3家食品店,你们猜猜这3家店会卖什么?

(二)分组品尝辣、酸、甜三种味道。

1、出示辣椒、酸醋、糖,幼儿分成3组品尝3种味道。

2、教师带领幼儿集体分享品尝后的感觉。

3、教师小结:原来小灰鼠来到了火辣辣的辣椒店,你还吃过火辣辣的什么呢?

原来小灰鼠来到了酸溜溜的酸醋店,酸溜溜的还有什么呢?

原来小灰鼠来到了甜蜜蜜的糖果店,你还知道甜蜜蜜的什么呢?

(三)讨论小灰鼠到底喜欢哪家店。

1、问:火辣辣的辣椒店、酸溜溜的酸醋店、甜蜜蜜的糖果店,小灰鼠到底喜欢什么店?不喜欢什么店呢?们一起来听一听。

(播放录音,完整讲述故事第一段)

2、引导幼儿讨论小灰鼠到底喜欢哪家店,并说理由。

三、通过自主阅读,感知故事第二段。

1、师:来到糖果店,小灰鼠开心极了,他一口接一口地吃着,不一会儿,就变成了一只甜鼠。

变成甜鼠后的小灰鼠会遇到谁,发生什么事呢?让我们到书里去寻找答案。

(教师个别指导,播放轻音乐)

2、问:谁来说说变成甜鼠后的小灰鼠遇到了谁,发生什么事?

四、完整倾听故事。

1、小灰鼠回家以后,把这一天发生的事,写成了一个故事,叫《小灰鼠食物历险记》,让我们一起再来欣赏一下吧。

(根据图片讲述故事,播放音乐)

2、小灰鼠变回了原来的自己,可是小河却变成了甜河,这条甜河又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我们回去以后和好朋友一起创编一下,好吗?

蜜蜂教学设计篇7

黑龙江省位于中国最北部,全省面积45.4万平方公里。属于温带-寒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较低,冬季严寒而漫长,夏季短促,光照强,雨热同季,植物生长繁茂,蜜源植物花期集中,具有发展养蜂生产的良好自然条件,是全国养蜂生产的重点省份。全省还以蜂群密度小、蜂群产量高而成为国内主要的蜜蜂放养区。目前全省有蜜蜂137万群。

1 我省养蜂业发展现状

1.1 黑龙江有丰富的蜂业资源。全省主要蜜粉植被572.7万公顷,其中椴树林面积180万公顷,可承载蜜蜂1300万群,是全国养蜂重点省份及国内主要蜜蜂放养区。春、夏、秋三季花开不断,形成了椴树蜜和秋蜜两个主要流蜜期。

1.2 黑龙江有珍贵的东北黑蜂蜂种资源。东北黑蜂具有世界上四大著名蜂种主要优良性状的地方良种,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科研价值。1997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我省饶河县为东北黑蜂国家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也是亚洲唯一一个为蜜蜂设立的自然保护区。全省现有东北黑蜂原种3.8万群。

1.3 黑龙江有专业化的蜂业队伍。全省设有54个县级蚕蜂技术管理站,有专业技术职称人员800余人。自1985年起,在牡丹江农业学校设立了养蜂专业,成为全省养蜂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加上行业每年定期举办的养蜂短期培训班,至今已培养近千名养蜂专业人才。

1.4 黑龙江有大型的蜂业龙头企业。黑龙江省蜂产品加工业迅速发展,虎林市绿都蜂业有限责任公司、牡丹江林口夏琳蜂业公司,黑龙江省健之源黑蜂天然食品有限公司等,为适应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发展名优特新产品,加大开发力度,以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发展。其中,黑龙江省饶河的“黑蜂”牌椴树蜜,王浆蜜获得中国唯一的有机食品称号,“虎琳”牌等蜂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

养蜂业是一项不争田、不占地,投资少、见效快的空中农业,是生态环保、无污染的绿色产业。近年来,我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把养蜂业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来抓,扩大放养规模,延长产业链条,提升发展层次,呈现出健康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一是生产总量实现大的跨越。1990年全省饲养蜜蜂8.9万群,年产蜜量0.3万吨,总产值0.11亿元,蜂农纯收入0.096亿元;到2015年,全省饲养蜜蜂137万群,蜂蜜产量11.49万吨,产值达到33.64亿元,蜂农纯收入25.7亿元。二是规模化生产水平提高。全省已培育41个养蜂专业合作社,社员数量3849人,蜂群数量38.4万群,蜂群规模饲养数量和蜂产品产量大幅增加。蜂群平均单产由1999年的31千克增加到现在的48千克。三是蜂种繁育推广力度加大。利用饶河县东北黑蜂原种场、牡丹江市蜜蜂原种场、林口蜜蜂原种场和尚志蜜蜂原种场等4个专业蜂场,培育出了“金星”和“金环”两个工程原种及多个有价值的近交系,特别是年繁育东北黑蜂、高加索等蜜蜂原种王近万只,已推广到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四是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蜂产品由单一的蜂蜜向蜂皇浆、蜂胶、蜂花粉等精深加工产品延伸。虎林市绿都蜂业、牡丹江市夏林蜂业、神顶峰黑蜂产品有限公司等90多家企业300多个品牌蜂产品通过了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及QS认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五是养蜂业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作用进一步增强。我省从2010年开始探索蜜蜂授粉由园艺作物向粮食作物拓展,通过蜜蜂授粉,使大豆、向日葵等农作物产量增加、品质提升,效果显著。

2 我省养蜂业的发展前景

养蜂业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产业。它是维持生态平衡不可缺少的链环,同时又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事业。

2.1 我省养蜂生产资源丰富。据资料统计,全省有高等植物183科737属2200多种,其中主要蜜源植物10余种,辅助蜜源植物100余种。春夏秋三季开花不断,形成了椴树蜜和秋蜜两个主要流蜜期。根据蜜源分布,全省大体分森林蜜源区、浅山蜜源区、草原蜜源区和农田蜜源区四个蜜源区。

2.2 蜂产品市场前景较好,有价格优势。国内市场潜力大,迎合消费趋势。目前我国生产的蜂蜜就是全部内销都无法满足消费需求。且我国蜂蜜外销价格低于其他国家价格,利于开拓海外市场。

2.3 蜂业的产业基础较好。自80年代以来,我省蜂业管理得到加强,商品基地建设、蜜蜂育种、养蜂科研、教学、蜂产品流通、加工体系初步建立。蜂业行业社团的作用得到发挥,养蜂生产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新局面。

2.4 养蜂人才优势。60年代开始,东北农业大学、牡丹江温春农校分别设立实验蜂场,在畜牧系、植保系、园艺系开设养蜂选修课程;1985年开始,牡丹江温春农校开设了养蜂专业,为社会培养养蜂专业人才。

3 我省养蜂业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省蜂业有很多特色和优势,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蜜蜂为农作物授粉增产的意识不强。我省农民对蜜蜂为农作物授粉提质增效的重要性认识还不足,各部门宣传力度不够,还没有形成专业性授粉蜂群机构,养蜂为农作物授粉增产技术普及率不高。 二是螨害等蜜蜂主要病虫害猖獗。由于用药物防治带来的抗药性和对蜂产品的污染问题,给蜂业生产带来损失,严重影响养蜂业的可持续发展。三是蜂产品加工企业规模较小。

3.1 加快转变蜂业生产方式。重点推进蜂种良种化,因地制宜,选择高产、繁殖性能好、抗病力和采集力强的蜂种;推进养蜂设施机械化,实现从脱蜂、运输、取蜜、蜂蜜过滤到产品包装实现机械化;推进生产规范化,严格按照蜜蜂饲养管理规程,生产过程实行信息化动态管理。

3.2 加大东北黑蜂保护和利用。加强东北黑蜂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工作,争取建立部级畜禽品种资源保种场和保护区;建立健全东北黑蜂生产良繁体系,大力发展东北黑蜂特色产业。

3.3 加大蜂产品质量监管。从生产源头抓起,禁止使用对蜂群有害和污染蜂产品的原材料,严格控制兽药使用剂量,严格执行休药期制度。推行蜂产品标识和可追溯制度,提高蜂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广大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蜜蜂教学设计篇8

关键词: 容“错” 用“错” 诱“错” 探究能力

华罗庚先生曾说:“天下只有哑巴没有说过错话,天下只有没有想错过问题;天下没有数学家没算错过题目。”但是很多情况下老师不希望学生在课堂上出现错误,否则会影响教学,殊不知课堂上的错误也是一种资源,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们更要巧用错误,提高学生的课堂探究能力。

一、容“错”――千树万树梨花开

在学习过程中,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不同的情感体验、不同的表达方式和参差不齐的思维水平,因此出错在所难免。出错,是因为学生还不成熟,认识问题往往带有片面性;出错,是因为学习是从问题开始,甚至是从错误开始的。出错,才会有点拨、引导和解惑,才会有研究、创新和超越。

例如:在学习《比的应用》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两个相同的杯子装满蜂蜜水,一个杯中蜂蜜和水的体积的比是1∶5,另一个杯中蜂蜜和水的体积的比是1∶4,如果把两杯蜜水混合,问混合后的蜂蜜和水的体积的比是( )。在学生进行了充分独立思考后,让他们交流自己的看法。生1:“两杯蜜水混合后蜂蜜和水的体积比是2∶9,因为混合后蜂蜜的体积是1+1=2,水的体积是4+5=9。”生2:“我觉得这样有道理。”有些学生随声附和。师:“谁有不同的意见?”学生一边摇头一边说没有。师:“同学们的想法挺有道理的。要求混合后蜂蜜和水的体积比,就必须先求出混合后蜂蜜和水的体积各是多少。可是怎样求混合后蜂蜜和水的体积呢?刚才这位同学的看法对不对呢?”生3:“我觉得不对。”对于两种不同的说法,我既不肯定又没有否定,同学们都陷入了沉思。随后,我让他们展开争论,通过精彩争论,他们不仅认识了自己的错误,而且对求混合后蜂蜜和水的体积方法有了深刻的理解。这样,当学生出现错误或意见产生分歧时,我并没有急于点拨或包办代替,而是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认识错误,使学生敢于正视错误,挑战错误,增强信心,逐步走向成功。这样,我们的面前将会呈现一幅生机勃勃、生动活泼的教育画卷,好比“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二、用“错”――为有源头活水来

英国一位心理学家说,“错误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可原谅的”。我们不仅要宽容错误,更要充分挖掘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让学生在纠正错误中开启智慧,迈入知识的殿堂。

1.缘于错误,寻找起点。学生有了错误,要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纠正错误。教师应给从学生错误的暴露和表现开始,并把它作为教学的起点,站在学生的角度“顺应”他们的认知,掌握其错误思考的轨迹,摸清其错误的源头,对“症”下药,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如简便计算110C55C45,很多学生往往错误地计算为110C(55C45)。究其原因,是学生对于减法的性质没有理解。教师适时地创设一个购物的情境:“有位同学过生日,他爸爸去给他买礼物,一个足球55元,一个书包45元,爸爸带了110元钱,买完礼物还剩多少元?”在这样熟知的情景中,学生很快想到:可以先算出足球和书包一共多少钱,算式是55+45;再算出应剩多少元,算式是110C(55+45)。这样缘于错误找起点,起点找准了,学生理解了,错误率自然就降低了。

2.剖析错误,因势利导。数学教学是一种交往活动,课堂成了师生知识共享、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舞台。面对学生解题中的错误,教师要巧妙地加以利用,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剖析错误原因,最终得出正确结论。如有这么一道练习题:“学校修建一栋教学楼用去45万元,比原计划节约了10%,比原计划节约了多少元?”学生在做这道题时,出现了以下几个算式:(1)45×10%;(2)45÷(1-10%);(3)45÷(1-10%)×10%。这时,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这三个算式理解比较困难,我让这三个学生分别说出自己列算式的理由,并没有及时评价,而是对这三道题进行深入剖析,理解每道题的错误原因,最终得出:题(1)把单位“1”搞错了;题(2)求出单位“1”却把问题搞错了;题(3)是正确的。学生通过直接讲解后,理清了这道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式,并进行对照比较理解,形成了正确的解答方法。

三、诱“错”――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音乐界有这样一个故事,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东征尔当参加一次世界性的比赛时,曾连续三次中断了指挥,因为他认定乐谱中出现了“错误”。其实,这正是评委故意设下的“陷阱”。事实上,对这个“陷阱”的大胆否定,正验证了小泽东征尔作为音乐指挥家的真正实力。教师应当善于恰当设置一些这样的“陷阱”,让学生在这种真实有趣的考验中得到锻炼,他们的选择、辨析和判断能力将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如学习了简单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后,为帮助学生真正理解这类问题的内涵和特征,我故意设置了这样一个“陷阱”:“一条路长80千米,已经修了4/5千米,还剩多少千米?”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学生很快把这道题解答出来了,并且几乎是都是这样解答的:“80×4/5=64千米,80-64=16千米。”对于学生的解答,我没有立即作出定论,只是轻轻地问了一声:“都是这样做的吗?”回答是那样的整齐:“对。”我微笑着说:“那我们再来做一道题。”“一条路长80千米,已经修了4/5,还剩多少千米?”粗心的学生惊讶地喊起来:“这两道题是一样的。”立即有同学反驳:“不一样的,第一题,我怎么做错了。”同学们都感到第一题做错了,于是我就和同学一起辨析这两道题的不同之处,虽然问题只是在“单位名称”上,但意义大不相同。这样,学生走进了“陷阱”又从“陷阱”中走了出来,继续寻找新的答案,好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学生的学习错误具有不可预见性,而这样的错误又往往是学生思维的真实反映,蕴含着学生宝贵的探究能力,让学生在纠错、改错中领悟方法,发展思维,实现创新,感悟道理,感受到自己在课堂上的改变和成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建军.关注学习错误引导学生成长.云南教育、基础教育,2006.3.

[2]杨小荣.变学习错误为促进学生发展的资源.小学数学教师,2003.4.

上一篇:家居建材活动策划范文 下一篇:安全教育课观后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