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教案范文

时间:2023-02-24 09:22:44

蜜蜂教案

蜜蜂教案范文第1篇

爱听故事是小学生们共有的特征。教学中,要抓住课文内容和语言上的特点,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边读边想,充分利用课文的插图,引导学生想象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结合重点词句,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初步懂得,遇到疑难事情的时候,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周密合理的推理判断,就有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区别“常常”和“往常”的意思。

3、能领会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能结合重点的词句理解蜜蜂是如何给列宁引路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信息资料

1、生字词语卡片、插图或课件。

2、了解列宁的生平,阅读列宁的故事。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教时

切入举偶

1、谈话激疑:同学们,当我们想去一个地方,却不知道路怎样走,你通常会想什么办法呢?(学生交流),那你们听过蜜蜂也能当向导吗?今天我们就来共同读一个故事---------《蜜蜂引路》(板题)

2、谈话激趣:同学们,你们了解蜜蜂吗?可是你们知道蜜蜂能给人带路吗?教师相机板题。

(小学生大多喜欢小动物,从对蜜蜂的了解引入课文,激发学生读文热情,交待了文章主要内容。)

对话平台

感知

1、自由读课文,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不太熟练的地方多读几遍。

⒉、边读边想: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

3、组内合作识字:互读、互听、正音。

4、教师引导:鼓励学生小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重点交流识字记字方法。

5、游戏巩固识字:让学生说出一种识字游戏方法,并让该生当小老师主持游戏,巩固识字。

6、指读课文,检查识字和朗读情况,师生评议,正音。

(抓住低年级教学的重点,突出识字教学,引发学生自主识字的热情,充分尊重学生识字的个性经验,转换师生角色,培养学生能力。)

研读

1、引导学生寻找故事发生的起因。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节。

2、组织学生读书,引导阅读交流。

(1)边读边画,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相机理解“附近”的意思(可以语言叙述,可以画画表示。)

(2)体会列宁为什么要去找养蜂人?理解“常常”和“往常”的意思(引导学生换词或造句理解。)结合课文内容,用“因为……所以……”或者“……是因为……”说说列宁去找养蜂人的的原因。

3、联系事情结果,引发学生读书兴趣。

思考:列宁能找到养蜂的人吗?从列宁的话里,你知道他是如何找到养蜂人的?

结合阅读课文最后一自然节,体会故事情节的生动性。通过朗读理解养蜂人的“惊讶”。

教师适时启发思考:蜜蜂是怎样引路的呢?(为下堂课教学做准备。)

(抓住故事情节上的特点,从因、果入手,适时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培养学生语感,训练学生思维。同时引导学生寻找列宁如何找到养蜂人的答案,激发学生研读故事经过的热情。为下文的学习做了铺垫。)

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附近、谈、派、引、列、蜂”

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特征,想办法记住这些字,找出难点字和书写上应该注意的问题。

3、教师范写难点字,强调重点笔画。如:谈:右边上面的“火”字一捺变成“点”;派:右边不要写成“瓜”字。

4、学生练写,共同评议。优秀作业展示。

(重点指导本节课中出现的生字,教学中应该在识字的环节加强识记字的交流。指导写字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写字。)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复习

1、读写词语,利用生字词语卡片,组织学生读写。同桌互相检查评议。

2、指读课文。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讨论

1、提出问题,引导读书: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的人?

2、合作学习:结合插图,想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想想列宁的住处,花丛,园子,小房子各在什么地方。想办法弄清楚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读书,启发学生可以用语言叙述过程、画路线图、表演等方法。

3、汇报交流:鼓励学生采用自己的方法,展示自己的读书收获,教师相机引导。

如:学生用画画加辅助语言的形式,画出“列宁住处、花丛、园子、小房子等景物,然后按课文内容进行叙述。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边说边指,理解课文。

学生用语言叙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如“因为……所以……”“先……然后……最后……”等,把话说清楚。

4、抓住重点词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以问题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读书。鼓励学生有创意的理解、表达,在读书和汇报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观察想像、分析和解决总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意识。体现整合的思想。)

感悟

1、启发学生思考:你认为列宁是个怎样的人?

2、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强调抓住课文的相关内容,把自己的理由说得有理有据。

(通过交流,挖掘人物的精神,让学生在理解与分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突出文章的中心。同时强调抓住内容进行说明,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讶、敲”,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2、学生尝试书写,教师巡视,注意重点笔画的指导。如:“敲”字应左宽右窄。注意右边“攴”不能写成“支”。

3、同桌互相评议。

伴教锦囊:

词语解释

附近:靠近某地的。

常常:时常

往常:过去的一般的日子。

惊讶:惊异

观察:仔细察看客观事物或现象。

相关链接

列宁:原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1870--1923)。列宁于1870年4月22日出生在俄国伏尔加河畔的辛比尔斯克,父亲是一位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教育活动家,哥哥亚历山大因参加谋刺沙皇而被处死。在家庭的影响下,1887年秋列宁进入喀山大学法律系学习,然而,不久他就因为参加学生运动而被学校开除,遭到逮捕和流放。第二年,回到喀山后,他开始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和普列汉诺夫的著作。1892年,他又开始筹建马克思主义小组,并将《共产党宣言》译成了俄文,还写下了第一本著作《农民生活中新的经济变动》。这时的列宁已由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共产主义者了。

1895年,列宁在彼得堡创立了彼得堡工人解放协会。这年年底,他再次被捕入狱,14个月的狱中生活后,又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在西伯利亚的3年中,他开始使用“列宁”这个化名,写出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书,并与另一位革命者克鲁普斯卡娅结了婚。

1900年2月,列宁在西伯利亚的流放结束,回到彼得堡后不久转赴西欧,在德国创办了第一张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机关报《火星报》。1903年7月30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布鲁塞尔召开代表大会,会上形成了以列宁为核心的布尔什维克,布尔什维克的意思是多数派。布尔什维克及其思想体系的产生,标志着列宁主义的形成。

1905年11月,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爆发后,列宁回到祖国直接领导革命,并提出了无产阶级政党在民主革命中的策略。12月,莫斯科武装起义失败,列宁又开始了长达十多年的第二次流亡生活。在此期间,他写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等一系列著作,使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全面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列宁又提出了“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口号,阐明了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1917年3月,沙皇政府被。听到沙皇的消息以后,列宁立即返回俄国,积极准备发动武装起义。在列宁的领导下,俄国人民终于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革命胜利后,列宁当选为第一届苏维埃政府主席,他领导人民粉碎了帝国主义的三次武装进攻和国内的叛乱,使苏俄的经济建设逐步走上了正轨。

列宁在晚年患了脑溢血症,但他在病中仍口授了《论合作制》等文章和信件。列宁的全部著述达55卷,所以有人说他是一位多产的作家。1923年,列宁病情开始恶化,第二年不幸与世长辞,终年54岁。

莫斯科:原苏联首都,现俄罗斯联邦首都,是政治、经济、金融,科学、艺术中心。莫斯科地处俄罗斯欧洲部分的中部,地跨莫斯科河及其支流亚乌扎河两岸,是世界特大都市之一。莫斯科市区被一条环城高速公路所包围,这条高速公路的周长为109公里。莫斯科面积为10万平方公里。莫斯科也是全俄最大的交通运输枢纽。莫斯科还是重要的国际空港,5个机场与俄罗斯国内的200个城市相连。

阅读在线

列宁和卫兵

十月革命刚刚胜利,一天早晨,朝阳透过薄雾,把金色的光辉洒在高大的斯莫尔尼宫上。

人民委员会就设在斯莫尔尼宫,在门前站岗的是新战士洛班诺夫。班长叮嘱他说:“洛班诺夫同志,你今天第一次站岗。到这里来的人很多,你的任务是检查他们的通行证。列宁同志要来这里开会,你千万不能让坏人混进来!”

“是,班长同志。”洛班诺夫行了个军礼,“我以革命的名义保证,一定为列宁同志站好岗!”

太阳越升越高,到斯莫尔尼宫开会和办事的人真多,有工人,有士兵,有农民,还有学生。洛班诺夫认真地检查了他们的通行证。

人民委员会主席列宁来了。他一边走,一边在考虑什么问题。

“同志,您的通行证?”洛班诺夫拦住了他。

“噢,通行证,我就拿。”列宁急忙把手伸进衣兜里拿通行证。

一位来开会的同志看到洛班诺夫拦住了列宁查通行证,就生气地嚷起来:“放行吧,放行吧!他是列宁!”

“对不起。”洛班诺夫严肃地说,“我没有见过列宁。没有通行证,谁也不能进!”

列宁把通行证交给洛班诺夫。洛班诺夫接过来一看,果然是列宁同志,他非常不安,举手行礼说:“列宁同志,请原谅,我耽误了你的时间。”

列宁握住这位年轻战士的手,高兴地说:“你做的很对,小伙子!你对工作很负责任。谢谢!”

蜜蜂教案范文第2篇

我国著名作家老舍也曾经说过:我们不能学习蚂蚁,单只搬运;也不应学习蜘蛛,只知道从肚中抽丝;我们应学蜜蜂,既采集,又酿蜜,采集许多花,精心酿出甜美的蜂蜜。由此引申,我不禁想到了我们的教育,想到了我们的教师。根据教师的表现不同、特性差异,不也可以分为蚂蚁型教师、蜘蛛型教师、蜜蜂型教师三种类型吗?

蚂蚁型教师:顾名思义,即像蚂蚁那样整天忙忙碌碌、机械单调地搬运东西。其劳动的本质特点是:搬运的东西不是自己劳动的结晶,而是现成的,只是把现成的东西从一个“地方”搬运到另一个“地方”。这类教师的工作特性与蚂蚁的劳动特性有相同之处。在教学理念上,忽视新课标理念倡导的“学生本位”,一味强调“知识本位”,“搬运”“死的”知识的条条框框,不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是进行自我思考、科学设计,而是一味地上网查找或翻阅教参,把上面现成的“果实”搬运到自己的教案上;在课堂教学时,从来不顾及课堂的即时生成,而单纯地把教案上的“东西”照搬到课堂上;更有甚者,连常规类的“计划”、“总结”也“搬运”拼合别人的东西。

蜘蛛型教师:这类教师像蜘蛛从肚中抽丝一样,过分强调从内“排出”,而很少“吸纳”。对新鲜事物缺乏兴趣,也认识不到“继续学习”的重要性;墨守成规,我行我素,以陈腐的旧知识、老思想从事着新教育;说话时,老是那几个词;办事时,老是按着习以为常的旧思路来执行,缺乏创新精神,更无开拓意识。在当今这个“知识爆炸”、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这类老师若不改变意识、扭转观念,“跑”得快一点,将会真的跟不上时展的滚滚车轮!

蜜蜂型教师:这类教师是值得推崇的。像蜜蜂采蜜那样不辞辛苦、勤勤恳恳、始终如一;像蜜蜂采蜜那样博采众长,“采过很多花”;像蜜蜂酿蜜一样不畏艰辛,精益求精。这类教师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热爱学习,博览群书,撷(xie)取精华,深入思考,反复酝酿,以自己的辛勤劳动“酿出”知识的真“蜜”、方法的真“蜜”、思想的真“蜜”,并以此无私地奉献给心爱的学生……

蜜蜂教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意义学习 奖励期望 交际能力

一、授课班级情况介绍

1.学生与教材

这个教学实例中涉及的班级是江苏省常熟市滨江职业技术学校的高职(二)四班,班级共42人,学生英语水平为5~7级。本节课所用的教材是高职二年级英语课本,所选的教学内容是Unit 10 Bees。

2.教具与教学时间

该节课需要的教具是黑板、多媒体、录音机和一些表示小组得分的贴条。下面将会介绍到的教学设计的教学时间为15分钟,是一堂45分钟的课的一部分,是一个微型教案。该节课是这篇文章的第一课时。

3.课前准备

准备一些用于小组计分的贴条;设计好一张关于蜜蜂分类的表格,制作在多媒体课件中,并影印多份,发给小组;把学生分成7个小组,每组6人,围坐在一起。

二、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话题为Bees。

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知识目标:能归纳出每段的段落大意,能读懂全文;了解蜜蜂的分类和每种类别的任务分配。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学会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培养团队精神。

情感目标: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动物的情感;从蜜蜂身上,明白人生的价值,培养责任感。

教学步骤。学生已经听过课文录音,并回答了有关课文内容的一些问题。下面是对接下来的15分钟课堂教学步骤的安排。

活动一:Analyze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 finding out the topic sentence of each paragraph.(时间:2分钟)

这个活动让学生独立完成,独立思考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了节约时间,可以让学生在文章中把句子划出来,然后请个别学生逐一回答,当然要先看看有没有volunteers。在回答过程中,检查学生的答案是否正确,如果正确,教师会说“Good job”;如有错误,教师说“Never mind, thank you.”再请其他学生帮忙纠正,教师在其中起引导作用。回答对的学生,可以为本小组赢得一张计分贴纸。在全部问答结束后,教师把答案呈现在黑板上,文章清晰地布局能帮助学生掌握英文写作要领。

活动二:Fill in Blanks.(时间:6分钟)

According to part 2, please think about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three types of bees, filling in the following blanks with the given words or phrases.

the Queen unfertilized eggs drones female worker bees 30 to 40 thousand fertilized eggs a small number(图1)

图1

这个活动要求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表格是课前事先设计好的,体现了蜜蜂的三种类型之间的关系和蜜蜂分类的常识。每个小组一张表格,每组选定一位学生负责填写,其他学生在文中找出需要的信息。要求全体学生要用英语进行交流,教师巡视教室,看学生时候按要求完成。

同时进行竞赛,最先准确完成的三个小组可以得到一张计分贴纸。最后,教师把正确答案投影在多媒体上,这已经在事先准备的课件中做好了。

活动三:Discussion.

Every group chooses one kind of bees, analyzing its work, resposibility and its contribution to the family of bees. What can you learn from them? And report the result orally.(时间:7分钟)

这也是小组合作完成的活动。每组的组长负责汇总组员的陈述。要求所有学生结合文章中关于每种类型的蜜蜂的工作、责任进行介绍,自己思考它对整个蜜蜂群体的贡献是什么。组长要把要领写下来,最后做口头表述。

这个活动有一定的难度,在讨论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如词汇等。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从蜜蜂的奉献联想到自己的责任,明白自己的人生价值。最后的口头表述是为后面的作业做铺垫,也是语言从输入到输出的一个过程。

接下来还要通过各种练习来加强对文章内容和知识点的掌握和巩固。留给学生的作业是:描写一种类型的蜜蜂,谈谈它的工作和对蜜蜂群体的贡献,并说说你从它身上学到了什么人生道理。

下课之前,教师让每小组自己计算小组得到的计分贴纸,得分最高的小组会得到教师事先准备的小奖品,作为奖励。

三、教学原理分析

教学目标的体现在教案设计过程中已经涉及,整个教案设计体现的教学原理如下。

1.意义学习原理

有意义学习过程的实质,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兴趣联系起来,使学生产生求知的渴望。

在上述教案设计中,文章的主题是蜜蜂,这是个学生了解的话题。对于动物孩子们天生就有喜爱之情,因此这是一个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而且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也有相关方面的知识,这就做到了引入的新知识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活动一是归纳各段落大意,是在学生了解了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完成的活动;活动二是填空,学生了解了各段落大意,又得到了一些关键词,学生就可以凭借已掌握的知识完成这个练习;活动三是讨论,是在活动二的基础上让学生结合已学知识,得到情感上的升华。

所以,三个活动,一环扣一环,可以让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帮助他们消化吸收新知识。

2.奖励期望原理

奖励期望原理是指人类进行某种活动或采取某种行动都是受到某种“奖励期望”的作用,这种奖励期望可以是口头的,可以是非口头的,可以是长期的,也可以是短期的。而这种口头、非口头或长短期的奖励保证了人类活动的产生。

在15分钟的教案中,教师在学生回答对问题之后,及时地给学生以肯定“Good Job”;在学生回答错误之后,没有批评,而是说“Never mind, thank you.”这些话语都会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自信心,让学生明白积极回答问题、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才是最重要的。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计分贴纸,只要学生回答对问题就可以为所在小组赢得一张贴纸;只要小组合作准确又最快地完成活动任务就可以得到一张贴纸。贴纸是成功的象征,学生在整个竞赛过程中,体验到了快乐,有了成功的感觉,回答对问题的学生得到自我价值的体现,每个小组成员都竭尽所能地为自己所在的小组多作贡献。

这让学生知道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奉献、什么是自我价值。这些经历,对于学生今后踏上社会都是有益的。

3.交际能力原理

交际能力原理的核心是教语言应当教学生怎样使用语言,用语言达到交际的目的,而不是把教会学生一套语法规则和零碎的词语用法作为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提高学生成绩的同时更主要的是培养和锻炼学生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创造条件实现以交际为中心的英语教学,即在英语学习中进行英语交际,在英语交际中学习英语,全面提高学生视听说水平,达到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

在教案中,活动一中教师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任务,然后请学生逐一回答,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通过与教师的口头交流,锻炼了自己听和说的能力;活动二中教师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表格,并要求学生在整个过程中要用英语交流,这也锻炼了学生实用能力(功能和社会交际)、策略能力和心理活动能力;活动三中要求学生口头做汇报,这也是对语言交际能力的锻炼。

参考文献:

[1]Brown H.D.2001.Teaching by Principles: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根据原理教学:交互式语言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蜜蜂教案范文第4篇

南宋教育家朱熹说:“静者,养动之根也。”也就是说,“静”能为“动”服务。教学过程中的“静”同样能为“动”服务。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巧妙运用“静堂”,将对教学效果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一、开场静坐,移神醒脑

教师进入课堂,不急于打开教案,只是用亲切的目光环视全班学生。此时的“静堂”能排除外界干扰,使学生兴奋的细胞逐渐安定下来。“老师的第一句话会讲什么呢?”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了。此时此刻,如果教师能抓住这静后的黄金时分,抓住这“静”化了的心灵,来一段精美的开场白,那么,知识和信息就会像一泓清溪流进学生的心田。

二、过渡静思,衔接自然

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采用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相比照的结构形式,文章中的过渡段充满了对百草园的依恋之情。文中写了这样一段话:“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这段话生动地写出了“我”对百草园的难舍难分之情。

如果让学生带着“这一过渡段有什么作用”的问题结合课文“静堂”思考,就不难得出“过渡段写出了‘我’留恋百草园的欢乐与自由,厌恶三味书屋的禁锢与无味”的结论。

三、高潮静思,升华情感

如《荔枝蜜》一文是以“我”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组织材料的。“我”对蜜蜂由讨厌到喜欢,又由喜欢到赞叹,再由赞叹到“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思想感情就进入高潮。学生为那可爱的小生灵对人无所求的高尚品德而赞叹不已,学生为一只工蜂最多活六个月却不停地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而震颤。如果此时教师要求学生为“我”对蜜蜂的感情变化设计一个变化图,并且让学生静想一会儿再动手。那么,学生的激情虽然仍在升华,但是却内化了,他们能通过“静堂”进一步感受体会生活,会透过酿造最甜生活的蜜蜂想到自己也将要为人类酿造生活的蜜。

四、结尾静悟,余味无穷

《学纪》云:“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柯岩的《,你在哪里》一文如果以集体朗读结束后,再来一次“静堂”,就会出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的效果。

蜜蜂教案范文第5篇

[内容]

南宋教育家朱熹说:“静者,养动之根也。”也就是说,“静”能为“动”服务。教学过程中的“静”同样能为“动”服务。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巧妙运用“静堂”,将对教学效果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一、开场静坐,移神醒脑

教师进入课堂,不急于打开教案,只是用亲切的目光环视全班学生。此时的“静堂”能排除外界干扰,使学生兴奋的细胞逐渐安定下来。“老师的第一句话会讲什么呢?”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了。此时此刻,如果教师能抓住这静后的黄金时分,抓住这“静”化了的心灵,来一段精美的开场白,那么,知识和信息就会像一泓清溪流进学生的心田。

二、过渡静思,衔接自然

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采用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相比照的结构形式,文章中的过渡段充满了对百草园的依恋之情。文中写了这样一段话:“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这段话生动地写出了“我”对百草园的难舍难分之情。

如果让学生带着“这一过渡段有什么作用”的问题结合课文“静堂”思考,就不难得出“过渡段写出了‘我’留恋百草园的欢乐与自由,厌恶三味书屋的禁锢与无味”的结论。

三、高潮静思,升华情感

如《荔枝蜜》一文是以“我”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组织材料的。“我”对蜜蜂由讨厌到喜欢,又由喜欢到赞叹,再由赞叹到“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思想感情就进入高潮。学生为那可爱的小生灵对人无所求的高尚品德而赞叹不已,学生为一只工蜂最多活六个月却不停地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而震颤。如果此时教师要求学生为“我”对蜜蜂的感情变化设计一个变化图,并且让学生静想一会儿再动手。那么,学生的激情虽然仍在升华,但是却内化了,他们能通过“静堂”进一步感受体会生活,会透过酿造最甜生活的蜜蜂想到自己也将要为人类酿造生活的蜜。

四、结尾静悟,余味无穷

《学纪》云:“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柯岩的《,你在哪里》一文如果以集体朗读结束后,再来一次“静堂”,就会出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的效果。

蜜蜂教案范文第6篇

幼儿一直对动物有着很浓烈的兴趣。在春暖花开的季节,蜜蜂也开始了忙碌。在带领幼儿春游或在园所植物花卉处散步时,都能看到蜜蜂的身影,幼儿看到蜜蜂时都会很兴奋,想要知道关于它的很多事情,于是这个关于“蜜蜂”的主题就应运而生。

在蜜蜂的外型特征方面,可以从身体颜色和尾刺两个主要方面开展教学。在身体颜色方面,在了解蜜蜂的身体颜色之外,可侧重从动物自我保护方法之警示色方面入手,拓展自然界中相关的动物知识,引导幼儿观察、了解,养成他们探索自然的兴趣。同时,还可以延伸引导幼儿了解昆虫的概念以及害虫、益虫的相关知识。在艺术方面,相应的可以开展绘画小蜜蜂和纸工制作小蜜蜂的活动。在尾刺方面,了解蜜蜂尾刺的作用,感受动物在遇到危险时保护自己的勇气,也引导幼儿知道在生活中如何与动物友好的相处。从蜜蜂的环境功能方面出发,主要引导幼儿了解蜜蜂交流信息的方式和通过采集花蜜、花粉帮助花朵授粉的环境学价值,由此延伸到“甜甜的蜂蜜”活动,引导幼儿了解蜜蜂对人类的益处,养成从小爱护蜜蜂、保护动物的意识和习惯。还可以根据蜜蜂采花蜜的动物学现象开展“蜜蜂采蜜”的体育户外活动。从蜜蜂自身的社会结构方面,可以引导幼儿了解蜂巢的结构、蜜蜂王国的阶层结构。

从人类关于蜜蜂方面的创作出发,语言领域,可以开展儿歌“两只蜜蜂”的活动,还可以引导幼儿进行创编诗歌“春天里的小蜜蜂”;音乐艺术领域,通过“野蜂狂舞”的音乐欣赏活动,引导幼儿感受艺术美,并发展艺术通感能力。歌曲“两只小蜜蜂”的学习,进一步激发幼儿对蜜蜂的兴趣和喜爱。在日常生活中,还可以和幼儿一起观看关于蜜蜂的影视作品。

在班级环境创设方面,可以鼓励幼儿和家长一起收集蜜蜂的相关图片,一起布置成“蜜蜂王国”,还可以将幼儿绘画的“花丛里的小蜜蜂”或制作的“小小蜜蜂”布置成春天里的花园,在花园旁张贴幼儿创编的诗歌。

在区域活动中:科学区,可以将幼儿收集到的蜜蜂资料进行整理后,一起制作成小册子;在表演区,可以鼓励幼儿与家长一起制作蜜蜂的头饰或装饰,开展“小蜜蜂历险记”的戏剧扮演活动;在美工区,可以继续满足幼儿关于绘画蜜蜂或制作蜜蜂的艺术活动等等。

二、主题活动目标

1.能通过网络、图书、访问等多种途径了解蜜蜂的基本外型特征及其动物行为学上的特点,对蜜蜂产生探索的兴趣;

2.通过观察场景、观看视频、资料搜索等方式初步接触蜜蜂与人类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等环境学价值,懂得要与动物和谐相处;

3.能用多种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对蜜蜂的了解及相关感受,愿意与同伴交流分享,体验探索、交流带来的成长快乐。

三、供选择的教育活动

四、主题思考网络

五、相关的环境创设工作

(一)主题墙

(二)活动区设置

六、精选活动教案

美术活动:花丛中的小蜜蜂

活动目标:

1.掌握蜜蜂的基本外型绘画方法,能运用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大胆地进行创作;

2.喜欢美术活动,感受艺术创作的成就感。

活动准备:

教师范作,参考画作,白纸,勾线笔,油画棒,手工纸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猜谜语

1.谜面:翅膀一展亮晶晶,整天飞舞花丛中,手足不闲爱劳动,酿造甜糖好过冬。

2.幼儿猜一猜,说说理由。

(二)讨论:蜜蜂的外形特征

1.师幼一起讨论回顾蜜蜂的外形特征。

2.师幼一起讨论可以用怎样的表现形式进行蜜蜂的创作。

(三)教师示范

1.出示范作:有绘画,有纸工粘贴等多种形式。

2.教师示范蜜蜂的基本画法。

(四)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提醒幼儿在创作时要大胆表达心中的想法,要求主体鲜明,画面充实。

2.鼓励个别幼儿大胆创作。

(五)总结评价与作品展示

1.对于活动中幼儿的一些创作办法与构图等进行评价;

2.展示作品,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并说一说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

科学活动:蜜蜂的秘密武器

活动目标:

1.了解蜜蜂的秘密武器“尾刺”的特点,知道蜜蜂保护自己的办法,产生探索动物自我保护办法的兴趣;

2.初步接触动物保护自己的办法,养成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幼儿收集用身体自备武器保护自己的动物的资料;

2.蜜蜂图片,蜜蜂尾刺刺人视频,用身体自备武器保护自己的动物图片,教学PPT。

活动过程:

(一)导入:谈话——你害怕蜜蜂吗

1.教师导入:今天我们来谈一谈蜜蜂的秘密武器。

2.幼儿说一说自己认为的蜜蜂的秘密武器。

(二)观看图片及视频:了解蜜蜂保护自己的秘密武器

1.幼儿观看蜜蜂的图片,猜猜看:什么会是蜜蜂的秘密武器呢?这个武器有多厉害呢?

2.观看视频,了解蜜蜂保护自己的情况、办法。

3.幼儿说一说蜜蜂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重点引导幼儿了解蜜蜂的“自我防护”动机,了解动物不会轻易伤人,激发与动物友好相处的情感。

(三)类比拓展:哪些动物也会用自备的身体武器保护自己的呢?

1.幼儿组内分享自己收集到的资料,然后请个别幼儿说一说自己搜集的资料,要求语言表述较流畅、清晰。

2.师生一起将幼儿收集到的材料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整理归类,如身体不同部位的武器,用坚硬的嘴巴保护自己的动物,用锋利的爪子保护自己的动物,用特别的皮毛保护自己的动物等等。

3.师幼一起讨论将蜜蜂归入上述的哪一类中。

(四)总结与延伸

1.总结:师幼一起梳理今天了解到的蜜蜂的秘密武器及动物保护自己的办法。

蜜蜂教案范文第7篇

关键词:有效备课;启发;探究;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8-0168-53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18.085

高效课堂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在课堂教学规定的时间内,合理运用教材,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营造健康和谐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获取知识,同时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教学。它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着力点和关键点,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每位教育教学工作者积极探索并追求的目标,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构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中的几点做法:

一、有效备课是关键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一个牢固的地基才能承受得起万丈高楼的巨大压力。而一个好的地基又必须依靠设计师精密的设计和准确的计算,这样方能预见各种可能会出现的突发意外。而在教育教学中,教师正好是这个设计师,备好一节课也正是设计师设计好的一份蓝图。

评价一节好课,它必须是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易明易懂、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积极参与和接受能力差的学生也得到照顾。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师课前必须要备好一个好的教案,而要备好一个好的教案必须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明晰教学目标、考虑学生的求知欲和对教材的再度开发。

二、创设启发探究型的课堂是重点

所谓启发探究型教学,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从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知识基础、认知结构等实际出发,采用各种生动活泼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发展智能的一种积极的双向的教学方法。采取启发探究型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充分调动教学中各种因素发挥积极作用,提高教学质量,使课堂教学过程取得最优化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开花和结果》一节时,为了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我使用谜语的形式导入新课: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打一食物)。谁知谜语刚一抛出,学生们便异口同声地回答:“花生。”见学生兴趣正浓,我随即抛出有效的问题:麻屋子、红帐子、白胖子分别指的是其中的哪一部分?是由什么发育来的?怎样发育来的?为了方便学生们研究,我事先把准备好的花生果实按组发给学生,让他们直接去感受果实和种子的结构关系,这样知识的掌握就轻松愉快,学生的求知欲也会更加旺盛。

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我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练习法、情境教学法等),这不仅激发学生探索和学习的兴趣,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交往能力以及团队精神。

三、及时有效的教学反思是手段

曾读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两个美国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在两个玻璃瓶里各装进5只苍蝇和5只蜜蜂,而后将玻璃瓶的底部对着有光亮的一方,再将开口朝向较暗的一方,过了几个小时之后,科学家发现,5只苍蝇全都在玻璃瓶的后端找到了出路,爬了出来,而那5只蜜蜂则全部撞死了。蜜蜂为什么找不到出口?观察发现,他们一味地朝光源飞,被撞后也不知道吸取教训,直至被撞身亡。那苍蝇为什么就能找到出口了呢?观察发现,当它们被撞后知道回头,另想办法,甚至不惜向后看。

可见,反思意识与能力是一种理性智慧。那么,对于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来说,其专业成长更是离不开教学反思。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过:“认真写三年教案的人,不一定成为优秀教师;但是认真写三年教学反思的人,一定会成为有思想的教师,说不定还能写出一个专家来。”名师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养成写教学反思的习惯是多么重要!

蜜蜂教案范文第8篇

【关键词】数学教学; 学习兴趣; 自信心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的确如此,当我们在课堂中入迷时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当今社会随着新课标改革的深入,我们的数学课堂随之变得更自由、更灵活,学生也始终在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数学,这的确是我们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可喜变化。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 感受到数学美,并去追求数学美。下面我将自己的经验谈几点:

1 在教学应做到五备,从而做到游刃有余

1.1 备大纲:大纲是我们上课的依据,只有掌握好大纲的内容才能知道那些该了解,那些该掌握,更能让我们知道那些知识应该在那个段来上,从而不会出现知识性的错误。

1.2 备学生:学生是我们教学中的重点,我们现在的教学应该做一定的转变,以前是老师讲授为主,但现在我们要转变以前的教学重点,留给学生多余的活动空间,现在我们做为老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要让学生有独立的时间是思考问题,学生有不同的段,那么我们应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一定的发展。

1.3 备教材:教材是我们教学的依据,但我们不能片面的依据教材来教学,而是要从教材中挖掘出和我们学生学习相关的知识,从而使我们的教材更接近我们的生活,从而使学生知道我们的数学知识和生活是紧密联系的。

1.4 备教案:教案是我们教学的另一个助手,但我们不能直接使用教案来教学,由于编者的考虑有限,从而使得我们的教案不是在那个地方都适用,不是对所有的学生都合适,所以我们教书的不能直接照搬教案来给学生上课,我们应该从而教案中挖掘出和我们学生的基础及我们所处的环境来给学生上课,从而使得我们的课更加的适合本地学生。

1.5 备作业:作业是我们对学生对知识是否接受检查的一个依据,但我们的作业不能千遍一律,布置作业应该按照学生的基础来布置,由于学生具有个体差异性,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全部接受我们所教学的知识,所以在布置作业上就要考虑到学生的不同而布置不同的作业,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学到一定的知识。

2 在课堂中要设计吸引学生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实践表明,学生刚进入课堂时,由于各种原因,注意力比较分散,不易很快进入学习状态。此时教师有技巧性的课堂首问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很快进入学习状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观察、联想、抽象、概括、数学化的过程。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这样的问题下,再注意给学生动手、动脑的空间和时间,学生一定会想学、乐学、主动学。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我运用事先准备好的漂亮的图片创设情境,讲故事引入:夏季的一天,一只小蝴蝶在草地上飞来飞去的玩耍,忽然飞来了一只美丽的小蜜蜂,绕着小蝴蝶飞来飞去,小蝴蝶生气了,小蜜蜂却笑着说它们是一家人,小蝴蝶不相信,小蜜蜂带着小蝴蝶去找它们家族的成员,它们找到了树叶、飞机,小蜜蜂说在图形王国里它们四个是一家人。同学们,为什么小蜜蜂要这样说呢?这样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兴趣浓厚,注意力集中,主动去探究对称图形的共同特征。

3 在课堂中要巧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浓厚,求知欲望强烈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因,为此,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根据小学生的“好奇”心理巧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我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在课的一开始就这样设计情(景)境:“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数学游戏,看是谁能考倒老师,只要是首位相同两个数的个位数之和是十的乘法算式,老师一定能很快说出它的积是多少。”这时的学生,他们争先恐后地发言、一心想考倒老师:98×96、76×72、55×55、83×84、69×63、84×87……结果老师不但回答得很快,而且每一题的答案都是正确无误。惊叹不余,学生急于想知道老师快速计算的诀窍,于是这节课学生带着满腹疑问和追求知识的渴望在进行新知识的探求过程中学好了这节“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运算的新知识。

4 在课堂中要适当的表扬、奖励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教师要给每一位学生成功的机会,尤其是应“偏爱”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善于设法消除学生的紧张畏惧心理,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采用激励性的评价、补以适当的表扬。激励性的评价、表扬能让学生如沐春风、敢想敢问、敢讲敢做。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充满生命的活力,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现,学生的创造、创新火花才能迸发。如在练习时,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老师奖励“小红旗”给学困生,有时还主动与他们说上几句悄悄话。学生得到老师的奖励,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就高了,就会更进一步地去发现问题,发挥前所未有的想象力,从而摆脱苦学的烦恼,进入乐学的境界,极大地发展创新能力。

5 帮学生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我们无形的精神支柱,会给我们带来无穷的力量。如我班一位女生,数学基础差,学习态度不明确,但很要面子,别人帮助她学习她还不愿意,认为很没面子。问她懂了吗,都是说懂的,作业往往又是错的,看得出做作业时很急躁。我从写字开始,要求她把字写端正,允许作业少做,要求做一题对一题,不会做的重新做,直到做对为好,让她认识到她也能做对,慢慢地树立学习的信心,发现优点及时大力地表扬,使她尝到成功的喜悦,并且认识到学习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不能有任何虚假的行为。渐渐地,她对数学有些信心了,字写端正了,成绩也提高了。

蜜蜂教案范文第9篇

首先,要把快乐教学的内容及方法体现在教案中。

快乐教学中应自觉体现,努力做到教者乐教,学者乐学,师生同乐,乐中求学。我在多年教改的探索实践中发现有的老师在思想上认同学生是主体,形式上看似用快乐教学法,授课前展示目标,授课时也有游戏、表演等活动,但他所用的一切都趋于形式,授课时遇到疑难、重点问题时不把思考的机会留给学生却将结论统统地讲了出来,使“主体”过程都成了泡影。产生这种认识与实践脱离的原因是缺少一种把先进的教育思想转化为师生的教育实践行为的中介,备课时没有把学生备出来。为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在备课中,把传统的“教学目标”改为学生的“学习目标”,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详尽地写出学习该课所要达到的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的知识。学习目标,尽量用具体、明确、直观的行为来描述学生的学习行为。如:说出、画出、写出、举例等,避免用理解、了解、掌握等的显行为动词。学习目标的内容要简明、扼要,重点突出避免面面俱到。备课时在教学过程中要写出教师的激乐方法和学生的乐学方法;教师的激乐方法:主要是指教师设计的主要问题和起步性引导的具体方案;学生的乐学方法:主要是指教师设计的提供学生学习知识,操作练习等具体方案,要用外显行为动词写出学生学什么,怎么学。

其次,教学中要充分运用教案中所备教学过程激发学生乐学、会学。

备课中详实地写出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是进行教育的良好开端。但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课堂教学,只有在课堂教学中如实地反映出你的备课设计,才能把快乐教学落到实处,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激乐呢?

1.游戏式快乐教学法。

游戏是儿童心理追求的一个重要项目,它最能满足少儿的心理需要,根据这一特征,我在教学中适时地组织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如我在讲完《蔬菜》这一课,复习巩固时,我叫四名同学站在讲台上分别戴上萝卜、白菜、扁豆、黄花菜的头饰用“我叫______,人们吃我的______”的句子向大家介绍自己,然后,我又让代表萝卜、白菜、扁豆等同学上黑板找朋友,也用我叫______,人们吃我的______,因此我和______是好朋友,的句子来介绍自己。”这样学生不但在游戏中掌握了新知识,学习了语言文字,还参与了讲解,学习积极性非常高。

2.实践操作快乐教学法。

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完成学习任务,即可以为学生架起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桥梁,又可以使学生把客观上的“要我学”内化为主观上的“我要学”,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体验内心的欢乐,如我教小学语文第四册《蜜蜂引路》这一课时,为了很好地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即:列宁是如何找到养蜂人的。我采用快乐教学法帮助学生树立空间概念,我用电脑分别打印出小山、路、花丛、蜜蜂(一群)园子、小房子的图片,教学时将图片分发给学生,同时很风趣地对同学们说,“让我们和列宁一起去找养蜂人,好吗?”学生当然欣喜极了。他们饶有兴趣地亲自摆出列宁找养蜂人的路线图,从中体会到列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品质,学生在操作实践中,既理解了课文内容,又培养了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语文快乐教学的激乐方式很多很多,诸如:课堂导入激乐法,演示激乐法,电教激乐法,语言激乐法等等是因文而异的。

蜜蜂教案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数学教学 误区 备课 上课 作业布置及检测

国家教育部课程中心主任刘兼教授在一次报告中指出:今天中国的数学教育最大的悲剧有二:一是学生的学习生涯不幸福,而且这样的状态不能被成人社会所关注;二是我们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主要是外部,更多的是来自分数的压力,而不是来自对数学内在的追求、爱好。这是数学教育的两大“悲剧”。其主要原因在于现代教育教学中存在一些误区,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教师备课方面的误区

(一)“集体备课”已成为一种“形式”。有的学校虽然确实进行了集体备课,但是背离了集体备课的精神。只是合作以后,大家以同样的进度上同样的内容,用同样的资料布置同样的作业,甚至上课的环节都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对此,我深感忧虑。这样下去,我们的老师迟早要被淘汰。

(二)教案的编写已成为一些老师的负担,现在老师的教案已不是用于上课而是用于应付领导检查。为了应付学校的检查,老师的教案必须写得整整齐齐,漂漂亮亮。有些老师还别出心裁地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这样的教案才能被评为优案。如果出现涂改、加注、增补等情况是绝对评不上优秀的,老教案就更不行了。那种在老教案上不断修改完善的情况将不复存在。领导们为了杜绝这种现象,特地在收上去的教案正面侧面均盖上印章。这样一来老师们每年都疲于应付,丝毫谈不上对教学业务水平的提升。

另外还有的学校把“集体备课”和“案”画上等号,我认为这是很值得商榷的。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这样告诫过我们:“一个教师,要紧的不是忙着去否定,不是去证明,更不是糊里糊涂地照搬,不加任何改变。他应当像蜜蜂一样,在教法的百花园中到处采集于自己有用的花粉,回来酿造自己课堂教学的蜜。”我想,魏书生所提的“蜜蜂”观点,就应该是我们对待“案”的终极思想和最积极的做法。

二、教师上课方面的误区

(一)生搬硬套别人教学模式。现在的数学教学渐渐注重实效性,所以有关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已逐步进入教学过程。然而有些教育主管部门不懂教育教学规律,只要听说国内哪所学校出名就盲目组织全体老师学习,并且课堂教学模式必须和所学一模一样,缺一个环节都不行。结果是今年学学这个,明年学学那个,连自己也说不清该学谁好。其实,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在历次课程改革理论实践的探究中,有很多成功的课堂教学模式。但不论是卢仲衡的自学辅导实验,或是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或是黎世法的异步教学,还是张熊飞的诱思探究教学,等等,都有一个共同的成功因素:根据自己学生实际情况,找寻符合自己的教学规律再融合别人的教学模式,推出自己的教学模式。

(二)上课必须使用多媒体。现在流行一种说法,“多媒体的使用”是评价一节好课不可缺少的条件。为此一些领导硬性规定,公开课、评优课、示范课等必须使用多媒体,否则不能视为优课。其实多媒体的运用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不是教学的主要任务。在现代化的教学过程中,仍有许多值得我们尝试的新鲜事物。仅仅依靠多媒体将使得我们的教育教学再一次趋于模式化、程式化,这将完全背离教育的初衷。记得当年宿豫教育局教研室范子监主任,他指导的青年教师在省里进行教学大赛就没有使用多媒体,仅靠小黑板、讲义等教具就取得了第一名。可见多媒体的运用并不能作为一节好课不可缺少的条件。

(三)晚辅导教师必须讲课。对于数学学习,我认为应该多练。所以学生要想把数学学好,每天必须抽一定的时间做数学题。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如果晚自习老师都讲课,学生没时间练,就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我认为某些学校规定晚自习老师必须讲课是不科学的,一定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给他们查漏补缺的机会,不能老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三、作业布置及检测方面的误区

(一)课堂作业已成为形式主义。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活动形式,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完成一定数量的数学作业,学生能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也利于老师了解教学情况,及时反思改进。可是在现实教学中,许多教师习惯的做法是在新授知识结束后集中安排课堂作业,常出现课堂作业变成课后作业的现象,给少数学生抄袭作业提供了便利,也会使学生养成做事拖拉的坏习惯。这样的课堂作业不但不能真正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而且占用学生宝贵的课余时间,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不利。我认为高中学生的学习习惯已经养成。数学课堂作业不要为了应付检查,工工整整地抄写,而要充分体现作业的实效性。所以我建议作为课堂限时测试使用,题量4至5题,时间10至15分钟,无论做没做完下课就收,课后及时批改,下节课开始就总结。这种做法有利于学生解题速度的提高及对当堂所学知识的及时巩固,是一种很实用的方法。

(二)测试不计分不排名。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各地教育部门都拿出了各种各样的改革方案,其中就有学生考试不计分不排名这一项。我认为素质教育不能完全等同于学生考试不计分不排名。只是在计分排名形式上要灵活多变。计分排名并非一无是处,在一定程度上能让学生及时真正地了解自己、激励自己,使学生有明确的阶段性奋斗目标。否则平时学习就会失去动力。更何况最后高考还是以分数论成败的。如果说是怕一部分学生平时因为计分而承受不了小小的打击的话,那么就不怕最后高考给他们带来沉重的打击吗?我认为升学率应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如果学校平时在素质教育方方面面都做得很好,但最后升学率很低,就没有必要再谈素质教育了。

走出现代教学的一些误区,在教学中少些形式主义,多从实际出发;少追求些虚名,多钻研教材,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用五十种方法教一个学生,而不是用一种方法教五十个学生,这样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才会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教育教学才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钱守旺.新课程理念下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反思.

上一篇:匆匆教案范文 下一篇:绝句教案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