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翻译范文

时间:2023-11-19 21:16:37

梦游天姥吟留别翻译

梦游天姥吟留别翻译篇1

【关键词】意象;意象;顾城

“意向”(同“意象”)一词,源出于中国古典文论之中,《周易・系辞》已有“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之说。司空图云“意向欲出,造化神奇”、何景明云: “意向应曰合,意向乖曰离”皆为中国古代对于意向的阐释。且不论此中所云之“意向”与现在乃至其意义是否相同,然从今日文坛对“意象”之看法,中国古代意象与之关系甚为密切,不可分割。西方“意象派”的出现使得中西意象得到相互映衬的局面。其实,将西方这一新的诗歌派别译名为“意象派”,是有其特殊含义的。Image一词在西方既是指“意象”又是指“想象”。而中文翻译称“意象派”正说明了中国学者对于其与中国传统意象的一种关系的认同和关注。

当然,虽然西方“意象派”之译名出于中国古典诗歌,但两个“意象”是有别的。中国诗学一向重视“意”与“象”的关系,亦即“情”与“景”的关系,“心”与“物”的关系:刘勰的“神与物游”;谢榛的“景乃诗之媒”乃至王国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都是中国传统诗学关于诗的意象手法的不同表述。而现代英美意象派则强调用客观的准确的意象代替主观的情绪发泄和“准确的意象” (即能使怀疑找到它的“对应物”要求观察精确,表现具体而简洁,不加渲染,不带任何一般化的评论),其浓缩、凝练诗情,藏而不露却又容易感受的特色,从本质上是与中国古代传统相背离的,其意象在容量和深度上的拘谨,并不是为感情找到与之相适应的客观事物,而是限制了感情的抒发。

试举两例: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 西风 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在这里,偏重“意象”的客体意味:意从象出,物我浑然,思与境谐。马致远为了表达孤客在外思念家乡,独自一人之感,运用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等十个意象,每个意象都充满悲凉之感。而这种悲凉之感正是由“断肠人”所发出的,从而投影到各个具体的意象之中,从而根本上形成一种物我合一的境界,物之悲凉乃人之悲凉也。而这里的物具有客观性,都是客观存在的,正与主人公“断肠人”在同一层面出现的客体。意象的运用实际上是给了主客体一个浑融的契机。

但是西方的意象则不同:

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般呈现;湿漉漉的黑枝条上朵朵花瓣

埃德拉・庞德《在地铁站台》

很显然,庞德偏重意象的主体意味:象从意出,以意造象。意象所代表的主体出现于诗中所描绘的场景,而作为客体的意象物则完全与诗中场景无关。诗人在运用“黑色枝条上朵朵花瓣”意象时更多地是从诗人所要表达的意本身去寻找意象,而并不是注意这种意象是否出自当时的客观环境。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中国古代意象一般都是对原在的客观世界的模拟。而西方意象则不是,诗人的意象属于自己的世界,也就是说西方诗人不习惯也不满足于找司空图所谓的“俯拾皆是”的现存客观物象来托物言志,不习惯于客观关联物的真实具体,而是从心意为起点,通过想象力去创造最能够达此心意的“心象”。

其实,通过主观造象在李白、屈原等少数诗人的作品中亦可见到。较为突出地如屈原的《离骚》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意象描述。以《梦游天姥吟留别》为例:

青冥浩荡不见底, 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 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 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 U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 失向来之烟霞。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在这里,诸如“青冥”、“金银台”、“虎鼓瑟”、“鸾回车”、“仙之人”等等景观都是李白的“梦中”(可以归结为“想象”)所致,而并不是情景交融的客观产物,这里的意向更加偏重主观感情的抒发中因物而造象。在这一点上,它与西方的“意象派”是有诸多相似之处的。但这毕竟是少数,对于大多诗人来说,主观造象在中国古代是不多见的。

中国现当代文学当中的“意象”运用较为复杂。有学者在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出现问题的时候往往习惯于追寻这种意象究竟是出自中国古代古典论著还是出自西方意象派的思想。笔者以为,这种研究方法是不可取的。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来说,它的发展历程中既受到中国古代文献的影响,又受到西方文学思想的冲击。所以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来说,其“意象”的运用是在一个非常复杂的影响下出现的,而不能人为的去追究某种意象是出自哪一源头。但是,中国现当代诗歌受到西方意向主义的影响则是无可厚非的。我们试以两首诗为例比较:

海上的果园,为他挡开了西风,挡开了东风,顶住了海风;

面对巨大的沙丘。风在沙丘上,席卷过去,粗鄙的p结着盐花的草瑟瑟作答。

嘿,它抽打我的足踝!

希尔达・杜利特尔 道路神

在这里,道路神被给予了很强的“意向”的感觉具体性,造成一种咄咄逼人的质感,全文没有一个抽象词,而通过各种自然界的意向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女诗人努力捕捉瞬间的感觉,片段印象,将它们客观地叙述,而最后用它抽打我的足裸这样的词句来突出主体。这种感受,到此即指,而又发人深省。

朦胧诗的许多作者,正学习了这种“意向派”诗歌的表达方法。他们摒弃了现实的形象描绘,单线条的叙事,而追求主客观在意向里紧密结合。他们力图用这种简化了,心里化了的色彩、线条,给读者以更为复杂情感的感染,如顾城的《泡影》,作者将自己的情绪和感触隐藏在“泡影”这一意向的背后,引起读者对于作者所要表达的情绪的万般揣测。而这种揣测正是中国古代文论和西方意象派都十分关注之处。这样,中国古代诗歌、当代的朦胧诗、英美“意象派”便形成了一个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这种关系的确立正是诗歌作为诗逐渐发展和迈向更加前沿的原动力之一。

【参考文献】

[1] 庞德:回顾.见:20世纪文学评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2] 顾城:顾城的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3] 徐葆耕:西方文学五十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梦游天姥吟留别翻译篇2

[关键词] 接受美学理论 李白诗歌 花 意象 再现 意蕴

[Abstract] In the guidance of the Theory of Acceptation Aesthetics, the conclusion is that Xu Yuan-chong can sufficiently restore and represent peacefulness, happiness, loneliness and sadness of the flower’s mental image by translating the flower’s mental image into English by studying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flower’s mental image in Li Bai’s poetry.

[Key Words] Theory of Response Aesthetics Li Bai’s poetry Flower Mental Image Representation Deep Meaning

一、前言

李白(701-762)是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集儒、释、道等多种思想于一身,且具有热情奔放的情感,纵横驰骋的才思,他的诗歌雄奇豪放,飘逸卓群,想象奇幻,比喻瑰丽,流转自然,音韵和美,性格多变,语言浑然天成。他的诗歌饱含丰富绮丽的意象,所描绘出的意境具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他诗中丰富的意象,不仅渲染了独特的意境,更体现了诗人超然脱俗的人生境界,他的诗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不仅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而且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因此,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传播价值。一千多年来,李白的诗歌被译为日、俄、英等多种文字,仅英译就不乏名家名篇,尽管许多翻译者对李白的诗歌进行翻译,但大都没有对李白诗歌中“花”的意象进行翻译,研究者们也很少涉足李白诗中“花”的意象英译的意蕴研究,因而使译文难以达到原诗意蕴,因此本文试对李白诗歌中“花”的意象英译的意蕴在英译中的再现作一浅析。

二、接受美学理论

接受美学理论诞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期的联邦德国,其重要理论代表是姚斯(Jauss)和伊瑟尔(Iser),他们认为:“作品的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文本本身,二是读者(译者)的赋予。”接受美学的观点适用于译者对原作文本的阐释过程,从而使译者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更好的发挥。

在以前的译诗过程中,大多数译者很难通过对意象的关注从意蕴、意境上翻译原诗,很难创造出与作者相同的审美体验的译本,因而也难以把原诗中的美传达给读者。通过研究,发现许渊冲在对李白诗歌英译时,却能通过对意象的关注从意蕴、意境上翻译原诗,能够获得与作者相同的审美体验,并能够把自己的审美感受在译语中完整地再现出来。

三、李白诗歌中“花”的意象英译的意蕴

(一)李白诗歌中“花”的“宁静”的意象英译的意蕴

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洞天非人间。 (《山中问答》)

I dwell among green hills and someone asks me why;

My mind care free,I smile and give him no reply.

Peach petals fallen on running water pass by;

This is an earthly paradise beneath the sky. (许渊冲译)

诗的后两句“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洞天非人间”(“Peach petals fallen on running water pass by; This is an earthly paradise beneath the sky.”),许渊冲用“peach petals”来翻译“桃花”。晋代陶渊明笔下与世隔绝的桃花源成了世代隐逸文人的精神家园和理想境界。本诗中,“花”的意象是“理想与宁静”。一句“Peach petals fallen on running water pass by”,将“桃花”赋予生命,指引着作者朝着美好的地方“an earthly paradise”驶去。许渊冲对“桃花” (peach petals)的直译,使读者可以从“桃花” (peach petals)入手,深切地体会到宁静而又美好的意境。

(二)李白诗歌中“花”的“美好”的意象英译的意蕴

例1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壑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梦游天姥吟留别》)

The sun rises from the sea.

And in midair I hear sky cock crow loud.

The footpath meanders' mid a thousand crags in the vale.

I'm lured by rocks and flowers when the day turns pale. (许渊冲译)

本诗中,“花”的意象是“美好”。诗中最后一句“迷花”是泛指,而不是特指,因此译者用“flowers”来翻译是非常恰当的,这样的翻译也营造了一种天欲亮时山间景物的美好以及由此而生出的人们感觉的美好。许渊冲用“flowers”(迷花)来表现天姥山奇丽明媚的景象,使读者能够体会到诗人塑造出来的美丽的景色以及诗人那美好的心灵的寄托。

例2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My friend has left the west where the Yellow Crane towers.

For River Town green with willows and red with flowers.

His lessening sail is lost in the boundless blue sky.

Where I see but the endless river rolling by. (许渊冲译)

本诗中,“花”的意象也是“美好”。“花”在本诗中指的是“烟花”,许渊冲用译气不译字的方法,灵活增减词语,变化词语,把“烟花”翻译成了“green with willows and red with flowers”。 译者用 “green”和“ red”把绚丽的色彩表现出来,译出了春天花红柳绿的绮丽景色,也使译作意蕴浓厚。

诗歌讲究的是意境,诗人寥寥数笔勾画出的就是一种“意境美”,许渊冲用译气不译字的方法把意境美给淋漓尽致地翻译出来了。

(三)李白诗歌中“花”的“孤独、无奈”的意象英译的意蕴

例1

孤兰生幽园, 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 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 香气为谁发。 (《古风》其三十八)

A solitary orchid grows in a secluded garden,

As common weeds conspire to submerge it.

Though basking in the rays of springtime sun.

It still grieves at the high autumn moon.

Flying frost early came whispering.

Green luxuriance feared an imminent end.

Without the gust of a fresh wind.

For whom would it put forth such fragrance?(许渊冲译)

本诗中的 “花”指的是“兰花”。 “兰花”具有“孤芳自赏”之意,许渊冲用“orchid”来翻译“兰花”,用“solitary”来形容“orchid”,更加明确地译出了“兰花”的孤傲,使“兰花”具有了人的感情。因此,“花”的意象是诗人的孤独和无奈。此外,许渊冲用 “solitary orchid”来翻译“孤兰”,反衬出了园子的幽静和荒芜,给全诗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气氛。兰花无人欣赏,只能孤芳自赏,诗人也是如此。许渊冲的翻译,译出了诗人的孤傲和对自己无人欣赏的无奈,译出了原诗的意蕴和诗人的情感。

四、结语

李白的诗歌饱含丰富绮丽的意象,所描绘出的意境具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在接受美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李白诗歌中“花”的意象英译的意蕴分析,得出许渊冲注重“花”的意象的英译,进而注重对全诗意蕴的英译,从而使原诗的意蕴和诗人的情感能够在译诗中最大程度地得以还原和再现。

参考文献:

[1] 韩慈红.李白诗歌中动词英译的意蕴研究[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6).(45-47).

[2] 韩慈红等.李白诗歌的意音形在英译诗中的再现[J].科学时代.2010.(21).(217-218).

[3] 李谧.许渊冲的诗译“三美”说[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3).

[4] 许渊冲等.唐诗三百首英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1988.

[5] 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6] 杨义.李杜诗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

注:

1.本文是洛阳理工学院2010年度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立项项目“李白诗作英译的意蕴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梦游天姥吟留别翻译篇3

一.诵读法

诵读即有声之读。诵读是感知文言文的一种手段。实践证明,诵读可以让学生领悟到文言文的丰富内涵,体味到其韵外之致,得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感。“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言不是静寂的字符,学习语文就要诵读,充满琅琅的悦耳读书声,在读中还文字以生命活力。方法可以多种多样。配乐朗读、表演朗读、常速读、快读、慢读、轻声读、高声读、模仿读、限时读,还可以和学习伙伴一起进行竞赛读、接力读。在读的过程中领悟文言文学习的乐趣,领悟语文的真正魅力。渐渐的,我们陶醉在书声里,忘记了它们原本是晦涩难懂的文言文。

二.联想法

不论是文言实词、虚词还是文言句式,都不能孤零零地背记术语,而应该把字词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过诵读课文并对课文中的典型例句的理解、掌握达到重点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的目的。掌握词句基础知识是读古诗文的需要,而熟读成诵一批古诗文后,其词句的基本用法都涵盖其中了。这样一来,只要看到某词某句式,马上记忆中就会出现典型的例句来。如读《兰亭集序》“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联想到《愚公移山》里“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曾不若孀妻弱子”,这三个“曾”字用法相同,都是后面“不知”“不能”“不若”的否定语气。熟能生巧以后,就没有这种转换过程,久而久之,也就凝固成个人知识体系中的一部分。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也就自然形成了。

三.想象法

在文言文学习过程中,辅以画面想象,拓宽形象空间;辅以音乐品味,美化内容意境;辅以声色影,开拓想象空间,在优美的画面上、悦耳的音乐中,开动感官心情享受,用美熏陶感染学生,从而使其快速理解内容,加深记忆,提升认识,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课,课文很长,但是通过在头脑中想象其中的画面,学生就能完成背诵。因为想象画面能让人注意力集中,兴趣高涨,背诵的任务轻而易举地就完成了。想象画面能够化文字为形象,化机械为生动,化困难为容易,化繁为简。

四.表演法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在许多学子眼里文言文就是一块烫手的山芋,想吃太烫,不吃又不行,很多学生还没接触到文言文就被吓破胆,未见其形就先惧三分了。因此要剔除学生的恐惧心理,兴趣是一把万能的钥匙,它是攻克任何困难的武器。文言文中很多作品,是短小精悍、富有哲理的,通过讲一个个故事来阐明道理。如果故事性较强,可让学生把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来进行表演,让枯燥的文言文的学习变得生动而有趣,学生也更乐意接受。像《邹忌讽齐王纳谏》,就可以让学生在上课之前先表演一遍,甚至让男女生反串来提高他们的兴趣,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五.自出试题法

把文言文的知识用习题加以整理,编成一道道习题,清晰醒目,在编试题的过程中,可以对学过的知识再一次巩固复习,并通过习题提炼出重点、难点、考点,对知识的梳理更有条理。文言文的题型有字音、字形、字义、句子的翻译、大意的理解、人物性格分析、朗读的节奏把握等方面,从多角度理解课文。出好试题后,可以和同学交换做题,起到知识的补充、交流的作用。

六.自主学习法

自主阅读能让我们具有整体感知,体会感情,把握思路,还能培养正确并有创见地解读文本的能力。文言文的学习尤其需要学生的自主阅读:结合资料的解说,逐字逐句弄懂语句,勾画出不能理解的词和句,在课上提问,解决问题,对教师提出的疑难点,尽量回答,确实不能回答的再听老师的点拨和指导。这样学习收获特别大,改变过去由老师一人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的教学局面,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在交流中锻炼胆识,展示自己的风采。

还有归纳总结法、名句积累法、质疑法、讨论法、对比鉴赏法等等,都是可以尝试一下的方法。只要方法得当,勤奋努力,总会把文言文这块烫手山芋制服。

梦游天姥吟留别翻译篇4

苦寒中的第一次飞跃

梁少膺,1966年出生于浙江新昌县一个小山村。他的童年岁月缺少母爱,5岁时母亲便离他而去。为了消解儿子的孤独,身为民办教师的父亲,在昏暗的煤油灯下教他绘画、写字,于是很有悟性的他慢慢地对书法、绘画产生了兴趣,一有空就抓起笔仿照父亲语文课本上的插图,认真地涂抹起来。童年时代的梁少膺不仅受到书法、绘画的启蒙教育,并且养成了多看、多学、多读、多思的习惯,这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83年,梁少膺高中毕业,因数学成绩不理想,被无情的分数线挡在大学门外。于是他改变生活道路,当了新昌印刷厂的一名美工。工作之余梁少膺仍然对书法如痴如醉,所临写的经典碑帖以及秦汉书法竟达百种。

1991年,中央电视台与中国书法家协会共同举办五年一届的“第二届全国电视书法篆刻大奖赛”,梁少膺的书法作品在七万多件稿件中脱颖而出,摘取了桂冠。赴京参加颁奖晚会期间,梁少膺的书法得到了书坛巨匠启功、沈鹏先生的指授。从此,这位青年书法家开始崭露头角,为社会所知晓,这是梁少膺书法生涯的新起点。

1992年,梁少膺辞去了山城的工作,自费到原杭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学习,攻读日语专业。杭州大学图书馆当时藏书180余万册,梁少膺除了上专业课外,每天都泡在图书馆,几乎翻遍了图书馆中文、史、哲等各类书籍。这期间,他还经常往返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阅读有关日文版的书法著述和杂志,拜访了美院章祖安、王冬龄、陈振濂等教授,从中受益良多。这是他的艺术生涯一次飞跃。

京华书坛见世面

1999年,梁少膺应邀赴京参加了荣宝斋出版社的《中国书法全集》的编撰工作。

《中国书法全集》上迄商周,下至当代,总计108卷。该书是继宋代《淳化阁帖》、清代《三希堂法帖》之后,中国当代书法学术界对几千年优秀传统书法艺术的一次空前整理、研究和评价。如此全面、系统、深入、细致地研究一门艺术,不仅在中国,在世界学术界也是罕见的。梁少膺在京的日日夜夜,接触到古代书画真迹达上千件,其中有乾隆时誉为“三希堂”珍宝之一东晋王的《伯远帖》、我国最早的墨迹本陆机的《平复帖》和唐宋元明清历代名家的作品以及敦煌写经、北朝墓志、造像等拓本等等。

学而不倦的梁少膺,利用这难得的机会,如饥如渴地汲取其中的养料。在京的日子里,他还几乎两星期去一次老师王镛先生家请教。王镛作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曾先后40余次在全国或国际书画篆刻大展中被聘为评审委员,出版个人专著十余种,创造了个性主义的艺术风格,在文人书法传统和民间书法传统方面卓有建树。

王镛的家在京郊,每一次来回,路上得花四个小时,故梁少膺非常珍惜这样的机会,每次他对梁少膺讲述的秦汉书史及有关笔法技巧和书法实践中的心得,他总是一一作笔录,回来后又再作整理和消化。

经过在北京的多渠道接触,使梁少膺的书法研究和实践又有了一次观念转变,对一些碑贴中的诸多问题又有了新的认识,肯定了许多,也否定了许多。这是梁少膺书法生涯中的第二次飞跃。

浸淫于多个艺术领域

梁少膺自20世纪90年代初荣获“第二届全国电视书法篆刻大奖赛”一等奖后,书艺日进,引起当今书坛的瞩目,赢得了国内外书法爱好者的青睐。此后,梁少膺又在“全国第五届书法篆刻展览”中荣获“全国奖”,这是中国书协主办的各类展览中的最高奖项。

此后他的作品参展便一发而不可收,先后参加了“中国书法名家精品展”“当代著名书法家代表作展”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国际书法大展”、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获奖青年书法展”“2000海内外著名书法家创作邀请展”等等。此外,作品还赴日本、新加坡、韩国、欧洲及台湾等地展出。

艺术应当是激情的产物,生命的律动。梁少膺的草书属于逸笔草草、随心所欲型。欣赏其作品,有一种强烈的生命律动和掩不住的才情与盎然之生机,他笔下的线条总是抑制不住激动与狂想。他最喜欢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写来激情飞扬,歪歪斜斜,一任自然,大有“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的大气与趣味。他草书作品中的章法,有时大开大合,犹如莎士比亚的戏剧;有时高潮迭起,好像莫泊桑的小说,其结字简练,甚至简练为一个个不能再简的符号,然后用迂回的节奏,一气贯穿,汨汨滔滔,莽莽苍苍,真气弥满。

除书艺外,梁少膺还精于美术史、音乐史与戏剧史。从1989年至今,已30余篇,其中有对史料的梳理钩沉,有对个案的深入评析,有对流派的思索,又有对技法的讲述……。尤其是他精通日本国语言,为日本书法史的研究、创作和翻译做出了贡献,发表了《日本奈良、平安江户期流传的中国书学典籍》《日本书道史述》《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与日本中国甲骨学形成》等,并翻译了日本青山杉雨、中田勇次郎、田宫文平、外山军治、桃山草介、铃木春彦等学者的著述达20余篇,为国内读者了解日本书学尽了努力,也为中日文化交流增添了光彩的一笔。

A Bilingual Calligrapher's Brilliant Career

By Huang Zhiyi

Liang Shaoying is a preeminent calligrapher. He staged his first Tokyo solo exhibition in 2003. Recently, his translations of A History of Japanese Calligraphy and A History of Japanese Art have been published in China. These two books provide Chinese readers with an insight into the Japanese culture and add a brilliant chapter to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the two neighboring countries.

Born in a mountainous village in Xinchang, Zhejiang Province, Liang began to learn how to read and write at age five from his father, a village school teacher. Fascinated by illustrations in his father’s textbooks, the boy practiced himself into copying them. His strong interest in drawings and calligraphy grew with him.

In 1983, he graduated from high school, but his poor mathematics score disqualified him in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He started working as an art designer at a local print shop. During this period he devoted his spare time to practicing calligraphy after models of ancient masters. In 1991, his calligraphic work won him the top prize at the 2nd National TV Calligraphy and Seal Carving Awards. More than 70,000 candidates participated in the contest. While in Beijing, he found time to visit top-class calligraphers such as Qigong and Shen Peng for advice and knowledge.

If Liang’s winning of the first prize marked a brilliant beginning of his career as a calligrapher, the first turning point of his career came in 1992 when he resigned from the print shop and started studying the Japanese language at Hangzhou University. In addition to the language studies, he spent a lot of time at the university’s library reading literature, history and philosophy. And he also frequented the library of the Zhejiang Academy of Fine Arts (today’s China Academy of Fine Arts) where books and magazines of calligraphy in Japanese were available. He visited professors at the academy and enjoyed the great benefit from their advice.

The second turning point of his career came in 1999.

At the invitation of the Rongbaozhai Publishing House, he went to Beijing and worked as an editor for Complete Works of Chinese Calligraphy. The 108-volume collection was designed to showcase the calligraphic art from the Shang (C.1600-C.1100 B.C.) and Zhou (C.1100-221B.C.) dynasties down to the present time. It was the third effort in the Chinese history to sum up calligraphic masterpieces. Such a complete, systematic, thorough, and painstaking study of an art is rare not only in China but also in the world.

Working as such an editor provided Liang with a golden opportunity of a thorough exposure to calligraphic masterpieces. He was able to review more than 1,000 original antique masterpieces. Every two weeks, he paid a visit to Wang Yong, a top calligrapher and knowledgeable theorist in the field. From the master, Liang absorbed both the history of calligraphy in the Qin (221-206B.C.) and Han (206B.C.-220A.D.) dynasties and skills and tips of the calligraphic art.

After winning his first top award in the early 1990s, Liang Shaoying as a calligrapher became more masterly and gradually established himself as a master in the field. Later he won the National Award at the 5th National Calligraphy and Seal Carving Exhibition. The award is the top award of all awards issued at exhibitions held by Chinese Calligraphers“Association. His artworks have been exhibited in Japan, Singapore, Korea, Taiwan and some European countries.

Liang Shaoying is also well versed in histories of music, art, and theater. Since 1989, he has published over 30 treaties on case studies, techniques, historical trends, and artist groups. What is more, he has published articles on Japanese calligraphy and arts, and translated over 20 articles by Japanese scholars.

梦游天姥吟留别翻译篇5

一、首先可以通过对语法结构的类比分析来确定文言实词的词性。

一词多义是文言文中的普遍现象,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一个“朝”字就有三种义项:

①早晨――朝服衣冠

②朝廷――于是入朝见威王

③朝见――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这里“朝”的三个义项之间的区别还比较明显,但是有些文言实词的几个义项间的差别却不是很明显,如《劝学》文后练习中“绝”字的5个义项:

①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②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③以为妙绝

④佛印绝类弥勒

⑤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这时要想马上给出准确的解释就比较困难。这时利用语法结构先来确定多义词的词性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相比,在词义上差别很大,但句子的语法结构基本上还是一致的。除了一个特殊句式――“倒装句”以外,文言文中的句子也是按“主+状+谓+定+宾”的顺序排列的,所以其相应成份上的词的词性也与现代汉语相一致。即主语、宾语一般是名词,谓语一般是动词,定语一般是形容词,状语一般是副词。比如“他艰难地挪动肥胖的身体”这个句子中,“他”是主语,“挪动”是谓语动词,“身体”是宾语,“艰难”是修饰谓语动词“挪动”的状语,“肥胖”是修饰宾语“身体”的定语。如此看下来,词性、语序这些常规的语法概念是一目了然的。另外,在文言文的句子中,什么成份都能省略,唯独谓语动词不能省略。所以我们解释实词时就可通过分析这个词在句中所处的位置、所充当的成份先判定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思。

如对上文中“绝”字的解析如下:

①句中“绝”前面是主语“群响”和一个字“毕”,这里“毕”不可能是谓语而只能是修饰“绝”的状语,否则结合上下文讲不通,由此可推知这个“绝”在句中的语法成份当是谓语,是动语,译为“停止”。

②句中“绝”字修饰的是宾语“境”,可知“绝”在这里当是形容词作定语,解释为“与世隔绝的”。

③句中“绝”修饰的是形容词“妙”,句中成份当是副词作补语,可意译为“到了极点”。

④句中“绝”修饰的是谓语动词“类”,当是副词作状语,解释为“非常”。

⑤句中“绝”后面跟的是宾语“江河”,推测可能是动词作谓语,译为“渡过”符合上下文的语境。

以上对“绝”字5个义项的分析,倘能一眼看出词义自是最好,倘不能一眼看出,则很有必要由分析句子成份入手以首先确定词性。

【例1】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2015新课标I卷)

【解析】“吾君可帝中国尔”这几个词表面上分析都不是动词,显然是不符合语法规范的。既然文言文句子中必须要有谓语动词,那么这里必须要有一个字解释成动词。只要稍加琢磨,一般的考生都能够将这个动词定位在“帝”。再用联想法与组词法,“称帝”这个义项应该容易得出。译文:我只知道我们的君主可以称帝统治中原这片土地。

二、可以借助同位置词义对举关系来推测实词词义。

文言文中为了强调表达的效果,作者常常在一句话中将意思相近或相反的两个词在相同的语法位置上并列出现,形成对举关系。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种对举关系来推测两个实词中较难的那一个实词的词义。

课文例句:

①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六国论》)

②通五经,贯六艺 (《张衡传》)

③深林兮惊层颠 (《梦游天姥吟留别》)

④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过秦论》)

⑤时浓雾半作半止 (《游黄山记》)

【解析】①②③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可以互为释义。它们的义项分别是①更加②精通③使……战震惊。④句中“蒙”和“因”的意思相近,“因”解释为“沿用、沿袭”,由此再结合“蒙”的上下文可以推断“蒙”为“继承”义。⑤句中“作”和“止”的意思应该相反,“止”是“停止”义,那么可以反向推知“作”当为“起来”义。

【例2】然积一勺以成江河,累微尘以崇峻极。(2015四川卷)

【解析】此句中“积一勺以成江河,累微尘以崇峻极”两个句子的结构相同,意思也应该相近。现代汉语中“积累”这个词在本句中被分成了两个词,成对举关系,所以它们的意思应该是一样的。此外前一句“成”与后一句的“崇”都是动词,意思也应该一样。而且本句中“一勺”与“微尘”,“江河”与“峻极”都可以相互参照来翻译。译文:然而积累每一勺水来形成江河,积累微小的灰尘来形成崇山峻岭。

三、不及物动词带宾语属“使动、意动”用法。

使动用法、意动用法是词类活用中难度较大的知识点。名词、形容词、不及物动词通常是不带宾语的,带上宾语就成为使动或意动用法了。带宾语是这类词活用的基本标志。

【例3】上读表,曰:“孰谓方氏无人哉?是可以活其命矣。”乃赦之,不问。(2014山东卷)

【解析】此句中的“活”在现代汉语中是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但此句中却带了宾语,因此肯定是词类活用。这个词在课文《鸿门宴》中也出现过:“项伯杀人,臣活之。”(项伯杀了人,我让他活了下来。)考生只要牢记判断标准,对这个使动用法的翻译肯定不成问题。译文:皇帝读了奏表,说:“谁说方氏没有人才呢?这就可以让他活命了。”于是赦免了方国珍,不再问罪。

以上介绍了推断实词词义时应掌握的三个技巧,当然它们不是灵丹妙药,只是在释义困难时可以拿来试一试。对实词的理解,关键还是看这个词所处的具体语境,一切推断的技巧都应在具体的语境中发挥作用。

【文言实词巩固训练】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①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②,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注释①盍:为何不。②垣墉:墙壁。

下列加点实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乞猫于中山 乞:乞求

B.其子患之 患:担心

C.不病于无鸡乎 病:疾病

D.去饥寒犹远 去:距离

【参考答案】C(病:比……更厉害。解析:此项的解释属于典型的望文生义,实际上只要联系上下文分析,就会发现这个赵人剖析道理给他儿子听时,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无鸡”与“有鼠”放在一起来比一比谁的后果更严重;再从词性推断的角度看,这个“病”字,在此句中应该作谓语,故解释成名词肯定错。)

梦游天姥吟留别翻译篇6

目录[隐藏 ]

1 诗词正文

2 诗词翻译

3 故事传说

4 作者介绍

5 写作背景

6 诗词赏析

7 诗词鉴赏

8 相关词条

9 参考资料

《赠汪伦》 - 诗词正文

《赠汪伦》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 - 诗词翻译

《赠汪伦》

注释:

1、汪伦:李白在桃花潭结识的朋友,性格非常豪爽。这首诗就是赠给他的。

2、踏歌: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着拍子。

3、桃花潭:水潭名,在今安徽泾县西南。

4、将欲行:刚刚要走。

3、忽闻:忽然听到。

6.不及:比不上。

译文:

我乘船将要远行,忽然听见岸上踏地为节拍,有人边走边唱前来送行。桃花潭水虽然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深厚。

《赠汪伦》 - 故事传说

《赠汪伦》

据传,桃花潭西岸的万村有一豪士名万巨,学问渊博,以德著名,时年与李白同考进士,两人相交甚欢,互相敬慕,结为至友。万巨考取进士后,感慨官场黑暗,不愿在朝为官,遂隐居家乡桃花潭,教书育人,留恋田园,过起了悠然自得的耕读生活。唐天宝14年(公元755年),李白因官场失意而辞官后,决定寻访万巨。李白从太平湖直游而下,途经歙县,歙县县令为泾川桃花潭汪伦之兄凤思。汪伦世居桃花潭,对李白诗风人品极为仰慕,生平最大心愿便是与李白对酒吟诗。凤思便告知李白行踪,汪伦修书一封盛邀李白来泾川游玩。信中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处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处有万家酒店。”李白一看此信,兴致大增。

于是天宝14年秋,李白来到泾川桃花潭。汪伦喜出望外,当即热情款待。李白对酒吟诗一首《访巨公吟》:“汪伦说话甚奢华,命子提壶问酒赊。七里哪寻八里店?孤村唯有一桃花。漫行陌下崎岖路,遥望扶风豪士家。曾到街道无酒卖,万村渡口实堪嗟!”汪伦闻后,面带歉意回答道:“桃花者,潭名也,并无十里桃花;万家者,乃店主人姓也,非万家酒店。”李白听罢,反倒笑了起来,丝毫不见责怪之意,并说道:“临桃花潭,饮万家酒,会汪豪士,此亦快事!”然后二人相视开怀大笑,举杯畅饮。两人愉快相处数日后,李白告辞,汪伦特意相赠名马八匹,锦罗十段。汪伦与村民们一路相送。来到桃花潭古岸,在即将登舟而去之时,李白为感激汪伦深情厚谊,特作《赠汪伦》一诗。后人为纪念李白来桃花潭,在送行李白的地方建造了“踏歌岸阁”,在桃花潭西岸建造了“怀仙阁”。《赠汪伦》一诗,便亦广为传诵。历代名流、学者随后纷至沓来,游览名胜,寻访诗仙踪迹。

《赠汪伦》 - 作者介绍

《赠汪伦》

李白 (701—762年),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李杜”。唐代还有一位诗人叫李贺,号“诗鬼”,和李白有得一比。两人统属浪漫主义风格,想象奇伟,用词夸张。但相比而言,李白诗多信笔挥撒,自然天成。李贺则多引用典章故事,刻意雕琢,用尽心机,可谓“呕心沥血”。从成就来看,二人不可相提并论。

李白的诗歌今存990多首。有大量的政治抒情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非凡的抱负,奔放的激情,豪侠的气概,也集中代表了盛唐诗歌昂扬奋发的典型音调。李白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多次以大鹏自比,如“大鹏一日同风起,博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但李白在长安三年失意而归,使他激昂的政治热情,再受到现实的冲撞时,便转化为怀才不遇的悲愤狂歌,从胸中喷涌而出:“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狗赌梨栗,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李白还以痛快淋漓的饮酒诗,来排遣怀才不遇的忧愁。《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与这种豪放奔涌,无所掩抑的感情气势相适应,李白的诗歌在艺术手法方面的显著特点是:想象神奇,变化无端,结构纵横跳跃,句式长短错落,形成了雄奇飘逸的风格。诗人终其一生,都在以天真的赤子之心讴歌理想的人生,无论何时何地,总以满腔热情去拥抱整个世界,追求充分地行事、立功和享受,对一切美的事物都有敏锐的感受,把握现实而又不满足于现实,投入生活的急流而又超越苦难的忧患,在高扬亢奋的精神状态中去实现自身的价值。如果说,理想色彩是盛唐一代诗风的主要特征,那么,李白是以更富于展望的理想歌唱走在了时代的前沿。

《赠汪伦》 - 写作背景

《赠汪伦》

汪伦是唐朝泾州(今安徽省泾县)人,他生性豪爽,喜欢结交名士,经常仗义疏财,慷慨解囊,一掷千金而不惜。当时,李白在诗坛上名声远扬,汪伦非常饮慕,希望有机会一睹诗仙的风采。可是,泾州名不见经传,自己也是个无名小辈,怎么才能请到大诗人李白呢?后来,汪伦得到了李白将要到安徽游历的消息,这是难得的一次机会,汪伦决定写信邀请他。那时,所有知道李白的人,都知道他有两大爱好:喝酒和游历,只要有好酒,有美景,李白就会闻风而来。于是汪伦便写了这样一封邀请信:

“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

李白接到这样的信,立刻高高兴兴地赶来了。一见到汪伦,便要去看“十里桃花”和“万家酒店”。汪伦微笑着告诉他说:“桃花是我们这里潭水的名字,桃花潭方圆十里,并没有桃花。万家呢,是我们这酒店店主的姓,并不是说有一万家酒店。”李白听了,先是一愣,接着哈哈大笑起来,连说:“佩服!佩服!”汪伦留李白住了好几天,李白在那儿过得非常愉快。因为汪伦的别墅周围,群山环抱,重峦叠嶂。别墅里面,池塘馆舍,清静深幽,像仙境一样。在这里,李白每天饮美酒,吃佳肴,听歌咏,与高朋胜友高谈阔论,一天数宴,常相聚会,往往欢娱达旦。这正是李白喜欢的生活。因此,他对这里的主人不禁产生出相见恨晚的情怀。他曾写过《过汪氏别业二首》,在诗中把他汪伦作为窦子明、浮丘公一样的神仙来加以赞赏。

《赠汪伦》

李白要走的那天,汪伦送给名马八匹、绸缎十捆,派仆人给他送到船上。在家中设宴送别之后,李白登上了停在桃花潭上的小船,船正要离岸,忽然听到一阵歌声。李白回头一看,只见汪伦和许多村民一起在岸上踏步唱歌为自己送行。主人的深情厚谊,古朴的送客形式,使李白十分感动。他立即铺纸研墨,写了那首著名的送别诗给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首诗比喻奇妙,并且由于受纯朴民风的影响,李白的这首诗非常质朴平实,更显得情真意切。《赠汪伦》这首诗,使普通村民汪伦的名字流传后世,桃花潭也因此成为游览的胜地。为了纪念李白,村民们在潭的东南岸建起“踏歌岸阁”,至今还吸引着众多游人。

《赠汪伦》 - 诗词赏析

《赠汪伦》

李白斗酒诗百篇,一生好入名山游。据袁枚《随园诗话补遗》记载:有一位素不相识的汪伦,写信给李白,邀他去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旅游,信上热情洋溢地写道:“先生好游乎 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 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欣然而往。见汪伦乃泾川豪士,为人热情好客,倜傥不羁。遂问桃园酒家何处 汪伦道:“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万家酒店。”引得李白大笑。留数日离去,临行时,写下上面这首诗赠别。

这首小诗前两句叙事,后两句抒情,赞颂了真挚、深厚的情谊。妙处在于结句的比物手法的运用,将无形的情谊转换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自然而耐人寻味。显然,这首诗是李白即兴脱口吟出,自然入妙,因而历来为人传诵。然而,也因为它像生活一样自然,人们往往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诗的三四句,后代诗家还有一点评论,开头两句口语化的平直叙述,就说不出所以然来了。其实,结合上述背景来看,头两句也是写得极其成功的。 “李白乘舟将欲行”,是说我就要乘船离开桃花潭了。那声口语言简直是不假思索,顺口流出,表现出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潇洒神态。

“忽闻岸上踏歌声”,“忽闻”二字表明,汪伦的到来,确实是不期而至的。人未到而声先闻,从那热情爽朗的歌声,李白就料到一定是汪伦赶来送行了。 这样的送别,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这两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在山村僻野,本来就没有上层社会送往迎来那套繁琐礼节,看来,李白走时,汪伦不在家中。当汪伦回来得知李白走了,立即携着酒赶到渡头饯别。不辞而别的李白固然洒脱不羁,不讲客套;踏歌欢送的汪伦,也是豪放热情,不作儿女沾巾之态。短短十四字就写出两人乐天派的性格和他们之间不拘形迹的友谊。

《赠汪伦》

也许正因为两人思想性情契合,李白引为同调,很珍视汪伦的友情。情之所至,遂对着眼前风光绮丽的桃花潭水,深情地吟道: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结合此时此地,此情此景,这两句诗也如脱口而出,感情真率自然。用水流之深比譬人的感情之深,是诗家常用的写法,如说汪伦的友情真象潭水那样深呀,当然也可以,但显得一般化,还有一点“做诗”的味道。现在的写法,好像两个友人船边饯别,一个“劝君更进一杯酒”,一个“一杯一杯复一杯”。李白酒酣情浓,意态飞扬,举杯对脚下悠悠流水说道:“桃花潭水啊,别说您多么深了,可不及汪伦的友情深呢!”口头语,眼前景,自有一种天真自然之趣,隐隐使人看到大诗人豪放不羁的个性。所以,清人沈德潜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

古人写诗,一般忌讳在诗中直呼姓名,以为无味。而此诗自呼其名开始,又呼对方之名作结,反而显得真率,亲切而洒脱,很有情味。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后人爱用李白的话评价李白的诗,是很有见识的。诚然,李白即兴赋诗,出口成章,显得毫不费力。他感情奔放,直抒胸臆,天真自然,全无矫饰,而自有一种不期然而然之妙.“看似寻常还奇蝴”,正所谓炫烂之极,归于平淡,这种功夫是极不易学到的。上面这首《赠汪伦》就集中体现了李白这种自然高妙的诗风。

我国诗的传统主张含蓄蕴藉。如宋代诗论家严羽提出作诗四忌:“语忌直,意忌浅。脉忌露,味忌短。”清人施补华也说诗“忌直贵曲”。然而,上述李白这首诗表情特点是:坦率,直露,绝少含蓄。其“语直”,其“脉露”,而“意”不浅,味更浓,它“直”中含情,至真之情由性灵肺腑中流出,因而很有艺术感染力。由此可见,文学现象是复杂的。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不能“定于一律”的。

《赠汪伦》 - 诗词鉴赏

(一)

汪伦是唐朝泾州(今安徽省泾县)人,他生性豪爽,喜欢结交名士,经常仗义疏财,慷慨解囊,一掷千金而不惜。当时,李白在诗坛上名声远扬,汪伦非常饮慕,希望有机会一睹诗仙的风采。可是,泾州名不见经传,自己也是个无名小辈,怎么才能请到大诗人李白呢?

后来,汪伦得到了李白将要到安徽游历的消息,这是难得的一次机会,汪伦决定写信邀请他。那时,所有知道李白的人,都知道他有两大爱好:喝酒和游历,只要有好酒,有美景,李白就会闻风而来。于是汪伦便写了这样一封信:

李先生喜欢游玩赏景吗?我们这里有十里桃花。李先生喜欢喝酒吗?我们这里有万家酒店。

李白接到这样的信,立刻高高兴兴地赶来了。一见到汪伦,便要去看十里桃花和万家酒店。汪伦微笑着告诉他说:桃花是我们这里潭水的名字,桃花潭方圆十里,并没有桃花。万家呢,是我们这酒店店主的姓,并不是说有一万家酒店。李白听了,先是一愣,接着哈哈大笑起来,连说:佩服!佩服!

汪伦留李白住了好几天,李白在那儿过得非常愉快。因为汪伦的别墅周围,群山环抱,重峦叠嶂。别墅里面,池塘馆舍,清静深幽,像仙境一样。在这里,李白每天饮美酒,吃佳肴,听歌咏,与高朋胜友高谈阔论,一天数宴,常相聚会,往往欢娱达旦。这正是李白喜欢的生活。因此,他对这里的主人不禁产生出相见恨晚的情怀。他曾写过《过汪氏别业二首》,在诗中把他汪伦作为窦子明、浮丘公一样的神仙来加以赞赏。

李白要走的那天,汪伦送给名马八匹、绸缎十捆,派仆人给他送到船上。在家中设宴送别之后,李白登上了停在桃花潭上的小船,船正要离岸,忽然听到一阵歌声。李白回头一看,只见汪伦和许多村民一起在岸上踏步唱歌为自己送行。主人的深情厚谊,古朴的送客形式,使李白十分感动。他立即铺纸研墨,写了那首著名的送别诗给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首诗比喻奇妙,并且由于受纯朴民风的影响,李白的这首诗非常质朴平实,更显得情真意切。

《赠汪伦》这首诗,使普通村民汪伦的名字流传后世,桃花潭也因此成为游览的胜地。为了纪念李白,村民们在潭的东南岸建起踏歌岸阁,至今还吸引着众多游人。

(二)

天宝十四载(755),李白从秋浦(今安徽贵池)前往泾县(今属安徽)游桃花潭,当地人汪伦常酿美酒款待他。临走时,汪伦又来送行,李白作了这首诗留别。

诗的前半是叙事:先写要离去者,继写送行者,展示一幅离别的画面。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将欲行表明是在轻舟待发之时。这句使我们仿佛见到李白在正要离岸的小船上向人们告别的情景。

送行者是谁呢?次句却不象首句那样直叙,而用了曲笔,只说听见歌声。一群村人踏地为节拍,边走边唱前来送行了。这似出乎李白的意料,所以说忽闻而不用遥闻。这句诗虽说得比较含蓄,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

诗的后半是抒情。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放船地点在桃花潭。深千尺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

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结句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更有多少深呢?耐人寻味。清沈德潜很欣赏这一句,他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显然,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

这首小诗,深为后人赞赏,桃花潭水就成为后人抒写别情的常用语。由于这首诗,使桃花潭一带留下许多优美的传说和供旅游访问的遗迹,如东岸题有踏歌古岸门额的踏歌岸阁,西岸彩虹罔石壁下的钓隐台等等。(宛敏灏 宛新彬)

李白乘舟桃花潭,千古悠悠汪伦情——泾县桃花潭

桃花潭景区,位于青弋江上游的泾县陈村镇境内,距县城34公里景区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既有清新秀丽、苍峦叠翠的皖南风光,可观山川之灵气;又有保存完整、风格独特的古代建筑,可发思古之幽情。

(三)

中国诗的传统主张含蓄蕴藉。宋代诗论家严羽提出作诗四忌:“语忌直,意忌浅。脉忌露,味忌短。”清人施补华也说诗“忌直贵曲”。然而,李白《赠汪伦》的表现特点是:坦率,直露,绝少含蓄。其“语直”,其“脉露”,而“意”不浅,味更浓。古人写诗,一般忌讳在诗中直呼姓名,以为无味。而《赠汪伦》从诗人直呼自己的姓名开始,又以称呼对方的名字作结,反而显得真率,亲切而洒脱,很有情味。

诗的前半是叙事:先写要离去者,继写送行者,展示一幅离别的画面。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将欲行”表明是在轻舟待发之时。这句使读者仿佛见到李白在正要离岸的小船上向人们告别的情景。

“忽闻岸上踏歌声”,接下来就写送行者。次句却不像首句那样直叙,而用了曲笔,只说听见歌声。一群村人踏地为节拍,边走边唱前来送行了。这似出乎李白的意料,所以说“忽闻”而不用“遥闻”。这句诗虽说得比较含蓄,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汪伦的到来,确实是不期而至的。人未到而声先闻。这样的送别,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这两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

诗的后半是抒情。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放船地点在桃花潭。“深千尺”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结句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必定更深,此句耐人寻味。这里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诗人很感动,所以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行诗来极力赞美汪伦对诗人的敬佩和喜爱,也表达了李白对汪伦的深厚情谊。

《赠汪伦》 - 相关词条

《苏幕遮》《石灰吟》《逢入京使》《塞下曲》《梦游天姥吟留别》

《舟中读元九诗》《观书有感》《沉醉东风·渔夫》《青玉案》《长恨歌》

《次北固山下》《咏梅》《归园田居》《子夜吴歌》《水龙吟》

《春望》《南乡子》《少年行》《静夜思》《踏沙行》

《如梦令》《天净沙·秋思》《长相思》《沁园春·长沙》《夜雨寄北》

梦游天姥吟留别翻译篇7

[关键词]关联理论;字幕翻译;《美国好声音》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06-0162-04

一、关联理论及其基本概念

关联理论是从事语言学和哲学研究的法国学者斯拍波(Sperber)和英国学者威尔逊(D.Wilson)根据人类认知特点,于1986和1995年在其著作《关联性:交际与认知》提出的。关联理论是语言学发展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认识自然语言的一种认知语用学理论,涉及社会、心理和语言三个方面,从认知角度出发解释心理认知因素在话语理解中的作用。翻译是受关联理论影响最大的学科之一,将关联理论引入翻译研究,对翻译理论和实践都具有指导意义。古特认为翻译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是与大脑机制密切联系的推理过程。他指出了翻译中译文能够提供最佳语境效果、寻求译文与读者的最佳关联,是翻译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关联原则对翻译中意欲传递的内容及其表达方式起着极大的约束作用。”因此,他认为,翻译过程中应该做到两点:一是译文要“与译文读者产生充分的关联”或“提供充分的语境效果”;二是译文表达的方式“不要让译文读者付出任何不必要的努力”,“译文必须表达清楚自然,不应该有任何理解上的困难”,以便译文读者对译文产生“充分”的关联。

二、《美国好声音》节目介绍

《美国好声音》( The Voice)起源于《荷兰之声》(The Voiceof Holland),是荷兰的一档真人秀于2010年9月17日在RTL4播出。这档节目在2011年04月26日由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引进,并引发收视狂潮。节目由三个阶段组成:盲眼海选,对内擂台战以及最终的直播秀。四名评委或教练将会在盲眼海选环节中通过大约一分钟的选手演唱来决定是否邀请该选手加入自己的队伍。如果超过两名教练选择了同一位选手,选择权交给选手自己。每一队的参赛者都会得到各自教练的指导和开发。在节目第二阶段,教练们将会让自己对内的两名选手共同演唱同一首歌曲,再由教练决定谁进入决赛。最终的决赛将会有剩余的16名选手在现场直播的比赛中,通过观众的投票选出《美国好声音》(The Voice)的获胜者,最终冠军将得到环球唱片公司的合约。

目前《美国好声音》的字幕主要由人人字幕小组,伊甸园制作,该节目采取季播的方式,自2011年4月26日开播以来,至今已播出到第4季第6集(截止到2013年4月10日),一共播出71期。本文的字幕研究以YYeTs人人字幕小组翻译版本为参考,选取了共71期的字幕。

三、关联理论指导下《美国好声音》字幕翻译策略

与电影字幕翻译一样,综艺节目字幕翻译时也需要根据字幕的特点进行语句的重新排列和压缩,对一些过于口语的部分要进行调整,翻译时要适当地表现语言的幽默型。不同的是,娱乐节目的受众主要是年轻的网友以及英语爱好者,他们看综艺节目是为了娱乐消遣放松,感受美国文化以及提高自己英语水平。娱乐节目由于其文体偏重于生活口语,翻译的最大特色要体现其诙谐幽默,一些雷人的翻译反而会增加喜剧幽默的效果。

(一)缩减法

字幕翻译被认为是一种“保持均衡的艺术”,是受制约的翻译。因为一般从口语对白到文字的转换中,原文就要缩减三分之一。通常说话速度越快,信息量压缩量越大。字幕翻译者需要在“对信息接受者的认知力的判断基础上,对信息接受者在有限时空中的认知活动无关紧要甚至毫不相关的信息可进行删减节略,以凸显相关性更强的信息”(李运兴,2001)。根据关联翻译理论,节略和删除是必需的,否则就会让观众付出不必要的努力,干扰欣赏过程。由于娱乐节目传递媒介的特殊性,一些被省略或缩减的对白可以从非语言通道,如自然声响、背景音乐和视觉通道如海报、背景镜头等,获得补偿。缩减法就是为了强调语境效果,对原文本进行综合取舍,采用浓缩性的语言,传达源语重要的内容。下面看看缩减法中的缩译和省译在字幕翻译中的运用。

1.省译

省略法即省略不译。对节目中对白速度加快,画面来不及显示,且意义重复、关联性不强的信息进行省略。《美国好声音》中省略的翻译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语气词:Well,Oh,Itell you,You know等;(2)由于对白速度加快,画面来不及显示,且语义重复、关联性不强信息;(3)压缩冗长拗口的对白;(4)在译文读者认知处理能力之外的典故和文化词语。

【例1】I got to say, you know, the first note that you sang,Iwanted to turn around, and then, of course, they all fell like domi-noes. Everyone turned around.

你唱第一个音时我就想转身,然后我看到了,他们都像多米诺骨牌似的转身了。

评析:译文中省略了“you know”、“I got to say”、“of course”这些口语化的词语,由于空间的限制,字幕翻译的文字必须尽量简洁,让观众一目了然,无须多加思索,便可获取基本信息。译者采用了省略法,将这些修饰性的词删减节略,仅凸显中心信息。使观众付出较小的“处理努力”获得较大的“语境效果”。

2.缩译

字幕翻译的时空局限性使得译者不可能对所有信息进行逐一的对等翻译,尤其是一些带有浓重异域文化意象的一些词汇。翻译时往往要为了不影响目的语观众对影片的理解,顺应其认知语境,往往要对一些关联性不强的信息加以删除以及对一些不影响理解的汉语文化特有词汇加以省略,去粗存精,以有效传达重要的信息,达到关联最大化效果。

【例1】I think the talent level on this show is above and be-yond.

人才济济,龙凤辈出。

评析:中文表达中善用四字格,此句如果按照字面意思翻译出来的话,将会是稍长的一句话,同样花费了很多观众的时间,却达不到最佳关联的效果,已经很难产生对等的语境效果。而这八个字所阐述的就是导师们对选手的能力的一种肯定,“above and beyond”用“龙凤辈出”非常贴切地体现了原文表达的意思,能立即让观众明白这八个字的意思,从而产生最大关联。

【例2】And he did not mind using his charisma to build histeam.

为纳贤才,他不惜大打魅力牌。

评析:汉语重意合,句子之间常靠内部的逻辑关系联系在一起,而英语重形合,句与句之间往往靠各种语言形式紧密结合。“大打魅力牌”其实跟“using his charisma”意思一样,但是表现得更符合汉语表达习惯,此处,采用浓缩的策略,将隐含的意思“build his team”表现了出来。

(二)明示法

语言交际活动包含明说和暗含两种意义,但由于不同语言间的文化差异,原文用明示手段提供的信息中所暗含的交际意图,往往因不同语言读者认知上的差异而难以被译文读者识别,因此必须将“译文读者因语境差异不能从语义内容中推导出的暗含意思转化为明示意义”。

【例1】Shakira:l Want to do this,too.夏奇拉:我也要玩村夫指。

评析:村夫指的是有乡村音乐歌手的Blake,绰号“村夫”,每当村夫要与另外三位导师抢选手的时候,村夫就会用手指头指着自己的头,意思是:选我吧。这个时候,新任第四季的导师Shakira也模仿村夫Blake,用手指指着自己的头希望选手能选自己。

【例2】Go ahead and get your country card out of the wav.Goahead.

又来了,赶紧打你的乡村牌吧。速度速度。

评析:“打乡村牌”从前后的语言信息才能推断出,只有村夫Blake才能够“打乡村牌”,此句隐含的意思是Blake是唯一的四位评委中的乡村歌手,每次Blake在与其他三位导师抢人的时候,都会拿出其专业乡村歌手的名号来吸引选手加盟。

(三)归化法

归化法旨在尽量减少译文中的异国情调,为目的语读者提供一种自然流畅的译文。关联翻译理论认为字幕译者的责任在于为目的语观众创造最佳关联的译文字幕。为了使观众尽快地,以最小的处理努力理解演员的对白,译者最好以观众的认知环境为归宿。

【例1】Dont succumb to this bribery. This is bribery.

安能摧眉折腰事碧波,这是贿赂。

评析:原话出自李白的一首很著名的诗《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意思是怎么能够低三下四地去侍奉那些权贵之人,让我自己一点都不开心。其实,这是李白自欺欺人的话,他一辈子都在摧眉折腰事权贵,并企望得到权贵们的青睐。在这里,引用了李白的诗歌并加以引申,意思是怎么能被女色给诱惑呢,台上的选手要凭自己的歌声来吸引导师,不能靠卖萌。

【例2】You sell it.你拱手相让了。

评析:在第2季第9集中,Christina批评Blake没有与Ad-am争到具有乡村歌手潜质的选手,而sell一词译成“拱手相让”非常贴切,而不能采取直接翻译成“你卖了它”。这样观众就无法理解评委的真正的意思了。

【例3】As they faced the vocal fight of their lives.凭歌声决一雌雄。

评析:“决一雌雄”在原文中仅仅对应着“fight”一个词,却非常有力地点破了选手之间为晋级下一轮的竞争惨烈的格局。

【例4】Now it's truly go big or go home.要么一飞冲天,要么打道回府。

评析:go big和go home采取了四字格对应的方式翻译,译者从观众的认知语境出发,分别选用了简单通俗易懂的中国色彩的四字成语,动态顺应目的语观众的交际语境,达到了最大关联效果

【例5】She is a firecracker.她会一炮走红的。

评析:Firecracker本意指鞭炮,此处用该词语的引申意义来形容台上的选手的优秀。如果直译成“她是一个鞭炮”显然无法理解,译者采取结合前后信息,将动词转译成四字格的动词短语,生动而形象。

【例6】There is everything in your volce.你的歌声海纳百川。

评析:“everything in your volce”在翻译的时候如果直译成“你的声音里什么都有”,是很拗口和费解的,而译者将此用一个成语“海纳百川”,意思一下子明了。

(四)加注法

奈达认为:“翻译中出现的最严重的错误往往不是因为词语表达不当所造成的,而是因为错误的文化假设所导致的。”由此可见处理好文化差异在翻译中的重要性。字幕翻译中处理文化差异的三大原则为:(1)译文语言必须通俗易懂;(2)保证情节的顺畅进行;(3)尽量保留原语言的审美享受。《美国好声音》字幕翻译中对文化差异的处理主要采取了加注法,使得译文很好地与观众得到了关联。

【例1】We went to some pretty charismatic churches, and wewere the only white people there.

我们去了很多神恩派教堂,我们是那里唯一的白人。

(加注:基督教会中一种教派,信众多为黑人。)

评析:在第4季第6集中,来自北卡罗来纳州的24岁小伙Luke Edgemon的音乐之路起源于教堂,对于不信教的观众来说,对此信息会很陌生,而译者在此处对“神恩派教堂”予以加注,很好地弥补了信息的缺失,与观众建立起了认知关联。

【例2】Terry Mcdermott: Getting back to New Orleans, myhome city, is fantastic, the fact l was a bourbon street musicianwas mcredible.

能回到我的居住地新奥尔良真好,能成为一位波旁街艺人很棒。

(加注“波旁街是新奥尔良著名街道,音乐底蕴浓厚。”)

评析:“波旁街”对于中国观众来说是一个不熟悉的地名,观众在看到字幕上方的补充信息后,更有效地建立起选手与波旁街的一种关联,这种关联能让观众更快地减少因文化缺失带来的认知上的额外努力。

【例3】People dare to venture into Stevie Wonder territory. It's tough.

你敢于涉足“史蒂夫仙境”――确实不易。

(加注“Stevie Wonder是70年代最成功的黑人音乐家之一”)

评析:在第3季第2集中,当有选手唱到Stevie Wonder的歌曲时,导师们很惊讶选手能将Stevie Wonder的歌曲演绎得如此之美,而译者在翻译时,如果不加以注释,中国观众很难理解“史蒂夫仙境”是什么意思。

(五)意译法

意译是指在忠实原文内容的前提下,摆脱原文结构的束缚,使译文符合译语规范,将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意义用另一语言做释义性解释,在转换过程中不必过分拘泥于原文形式。综艺节目的目的是娱乐大众、传播文化,字幕翻译应充分考虑目的语观众的认知水平。当直译无法让观众毫不费力地理解时,应采用意译作为辅助,在忠实源文内容的前提下,使用符合逻辑、符合汉语习惯的词语或句子。

【例1】Jordis Unga: After being up for elimination, all thenerves, all of the anxietv has been lifted.

Jordis Unga:经历过淘汰赛,各种紧张,各种焦虑都被抛到九霄云外了。

评析:在第2季第9集中,Blake队的选手即将登台,lifted如果直译的话是“升起”。原文想要表达的意思是经过多次的比赛后,紧张和焦虑都消失了,而一个九霄云外很贴切地表达了选手把焦虑抛掉的洒脱感。

(六)网络流行语的运用

《美国好声音》自2011年4月播出第一季以来,内容紧跟时代潮流,其中包含很多流行语和时尚元素,适当使用时尚语言和网络流行语能够体现剧集的时代感,同时有助于传递其中的幽默感,实现节目娱乐性的功能。

【例1】Adam: You got served, Shelton. Blake and I can makeany justifications we want about us being vets and them being new-bies, but at the end of the day...My team is going to win this sea-son.

你歇菜了,村夫。我和村夫经常仗着资历羞辱新人,但最终,胜者还是我队。

评析:在第4季第6集中,Adam与Blake之间为争夺选手,经常吵得不可开交,“got served”被译成“歇菜”,“歇菜”是一种网络流行语,表示死、完蛋、没戏、不行等意思,当选手再一次选择跟Adam导师时,Adam很是洋洋得意,于是这样戏谑Blake。

【例2】Adam: Wow, you sound 19.

Contestant:I wish I looked 19. 49 and happy.

你听起来只有19岁。

我希望我外形也是19岁,49岁的开心蜀黍。

评析:在第6季第2集中,出现了一个出乎导师意外的大龄中年选手,译文中的“蜀黍”是台湾方言,是“叔叔”的音译,此处用到中国人的方言,很好地达到了幽默的效果。

【例3】Blake:I think I ended up with about half country sing-ers and half of just amazing artists, and it made for,I think, thestrongest team on“the voice”this year. Somebody on my team isgonna win“the voice”again. You mark my words.

我的选手一半乡村,一半风格迥异,组成今年最强队,我的队员定会折桂,俺话撂这了。

评析:“俺话撂这了。”是东北方言,如果直译“you mark mywords.”则是“你记住我说说的话”,显得比较平淡,无法体现出娱乐节目诙谐幽默的效果。

【例4】Oh,you!“矮马”

评析:“矮马”指的是东北的方言,“哎呀妈呀”的意思。也是“oh,you”的音译。这句话一般是东北人的口头禅了,平时说的比较快,所以现在网络上也就自然而然的出现了“矮马”的用法。像“酱紫”(这样子)也同样是这个道理。

四、综艺节目中的字幕翻译问题

国外综艺节目字幕完成的时间压缩得越来越短,在字幕组仓促的时间翻译出来的作品中难免也夹杂着很多劣质的翻译,总结起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译文不统一,专业词汇漏译

由于综艺节目比较偏重口语和生活化,因此在一定的场景下,避免不了出现很多专业性词汇。比如一些人名、地名、歌曲名、俗语等,对英语学习者而言,能学到西方文化,也能扩充词汇量,提高英语口语和听力。但是对于普通观众而言,对于综艺节目中出现的一些新鲜名词和概念,他们也有一定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而专业词汇的解释,需要有一定的规范和统一。在《美国好声音》中,字幕组为了图省事,不译英文人名、地名,而且有时候前后不统一,比如导师Christina Aguilera,字幕翻译组有时译成汉语“克里斯蒂娜・阿奎莱拉”,有时候意译成“擦妈”,有时候直接不译,另外,Adam的别名“骚当”,Blake的别名“村夫”,Usher的别名“阿射”,Shakira的别名“狼姐”也常常莫名其妙出现不加以任何的注释,且前后不一致。

(2)歌词部分缺少翻译

经常有网友对某选手的歌曲感兴趣时,就非常想知道歌词的意思,这个时候,如果能在屏幕的下方叠加一下对歌词的翻译,可以更好的帮助理解歌曲的意思,而不仅仅是将歌曲的歌词的字幕出现在屏幕的上方,让观众自己去体会,观众在欣赏娱乐节目的时候是抱着消遣放松的目的,从关联理论的角度上说,歌词部分没有翻译,有时候也会增加观众的认知负荷,增加了语言文化的障碍。这也是字幕翻译小组需要改进的地方。

(3)过度运用网络用语

适当使用一些网络流行语可以使字幕紧跟时代潮流,迎合观众的观看心理,增加娱乐效果,传递剧集的喜剧元素。然而过度使用网络流行语或加入过多个人主观色彩会使翻译效果大打折扣,影响观众观看。

五、总结

关联理论认为,翻译是两种语言间进行的特殊形式的交际。应用到字幕翻译,这种交际涉及源文、译者和观众,是动态三维的。译者根据最佳关联原则,完成双重推理的责任:从源文字句和其他交际线索体会源文言者的意图,同时对目的语观众的认知环境做正确的评估。在此基础上,结合字幕信息的特点,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将简洁生动、通俗易懂的译文字幕呈现给目的语观众,使其以最小的努力,获得最佳的语境效果。

参考文献:

[1] Gutt, Ernest - August.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on and Context[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Press,2004.

[2]李运兴.字幕翻译的策略[J].中国翻译,2001(4):38-40.

[3]李寅,罗选民.关联与翻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1):40-42.

[4]王斌.关联理论对翻译解释的局限性[J].中国翻译,2000(4):13-16.

梦游天姥吟留别翻译篇8

关键词: 高中文言文教学 阅读兴趣 教学方法

传统高中文言文教学沿用“教师逐字逐句翻译,学生逐字逐句记录”的教学模式,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兴趣,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把文言文阅读从单纯的课堂知识学习延伸转变为对语言文化的探索与欣赏,无论从教师还是学生角度来说都是大有益处的,实现了知识学习与文化传承的完美结合。

1.做好文言文阅读的课前积累准备,为有效阅读奠定基础

课前准备工作是课堂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对文言文阅读和学习而言,课前准备工作不仅包括文言实词、虚词的使用,还包括文章的历史文化背景等方面。以学案形式把与文章相关的内容按类梳理好,学案提前一周发给学生,使积累成为习惯。

1.1做好文言文基础知识的积累。教师发挥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养成积累的习惯。语言在演变中发展,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在词语和句式等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别,所以建议学生针对常用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的意义、用法、活用、特殊句式、通假字、古今词义差异等建立一个单独的记录本。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日积月累,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2做好文学、文化常识和历史知识的积累。在阅读文言文的过程中,要做到“知人论世”,全面掌握文章的创作背景及文中描述的人和事,了解文章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环境和文化背景。例如《琵琶行》的阅读,要在充分了解文章的作者白居易被贬失意的创作背景的基础上,理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意境。再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一文,要了解壮志难酬的李白漫游名山追求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创作背景。

1.3搜集难点、疑点,带着问题阅读。提前预习,对文章整体上有把握,把课堂学习向课前延伸,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质疑和解疑的过程,主动把握难点,攻克疑点,先入为主。

2.通过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兴趣

审美是一种高级情感,高中教材中选用的文言文才情并茂、质量高、意境美,蕴含巨大的美学能量。所以,从教学角度来说,文言文阅读和学习在完成知识学习的同时,不应忽视学生审美这一主观体验能力的提高。从审美入手,是培养学生文言文学习热情和阅读兴趣的良好途径。

2.1突破学生文言文学习障碍。古今汉语的差异直接导致了学生学习文言文时有陌生感,指导学生领悟古人在使用古汉语时的语义和语境。另外,学生古汉语语言功底不够扎实导致对文言词语和词句望文生义现象的出现,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指导学生了解实词、虚词的活用,灌输语法知识,让学生了解主谓宾定状补,学会划分句子成分,了解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语法现象,扫清文言文阅读障碍,为培养学生的文言文审美能力奠定基础。

2.2体验文言文的意境美。古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差异和历史环境的变迁决定了文言作品中描述的人和事与我们生活的现实环境存在一定的距离,学生不能直接领悟到作品的意境。教师的作用是用教学语言把文言作品描绘的情景再现出来,让学生感受到意境的美。一些戏剧性较强的文章,如《寡人之于国也》,可以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在进谏的艺术中体味文章美的构思,获得美的享受,培养阅读兴趣。

2.3感受文言文的阅读美。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体会文章的魅力,让朗朗的读书声充斥课堂,对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兴趣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教材中选入了很多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好文章,《兰亭集序》以抒情的笔调描写着山、水、竹、林等自然景物;音韵和谐、辞采华丽的《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又如《琵琶行》、《归去来兮辞》等文章的优美的语言很容易通过诵读把学生带入物我两忘的美的境界,通过阅读体验到文言文的美。

3.深化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兴趣

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累、学生苦”的情况很普遍,直接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更谈不上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调动学生阅读文言文的主动性,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3.1打破常规,从逐字逐词逐句讲解的误区中走出来。多年来,传统教学模式中把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作为重要的教学任务无可厚非,但这不是唯一的目标,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升学生对古汉语的欣赏水平,让学生热爱和传承古汉语文化才是文言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定期召开文言文阅读体会报告会,在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融入学术研究的色彩。

3.2培养学生自主使用工具书和文章注释的能力。查阅工具书是文言文阅读的重要手段,学生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查阅工具书自主解决,既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取得了“授之以渔”的效果,又让学生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了快乐。同时,要注重发挥注释在阅读中的作用。

3.3借助文言文的思想性和艺术价值,丰富学生的人文涵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文言文教学不仅培养学生简单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优秀的古汉语文章中感悟传统的道德和文化。课堂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文章的意思,学会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文言文阅读不仅仅是对语言的理解,不应该忽视古汉语独特的语言魅力和其中蕴含的古典文化和文学元素。

4.延伸课堂教学内容,养成文言文阅读习惯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文言文阅读过程中,融入文本环境的同时结合自身体验把历史融入现实,从枯燥沉闷的文言文学习中解脱出来,养成阅读习惯。

4.1增强阅读的情感体验。阅读过程是读者与作者心灵沟通的过程。如阅读《阿房宫赋》,随着层层递进的行文结构把自己的情感融入文章中,从文章揭露的统治者压迫剥削人民的罪恶中体会到悲痛惋惜之情。

4.2尝试用文言文改写剧本,提高阅读兴趣。很多文言文是以叙事形式出现的,如《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和《邹忌讽齐王纳谏》等,故事情节紧凑,人物形象生动,对话语言个性特征明显,适合改写成文言文剧本,自编、自演。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更深刻地理清文章的脉络,对人物性格进行更细致的揣摩,把学习任务转变为活动,激发学习文言文的热情。

4.3改写文言文,深化阅读感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对文言文文章进行改写,无疑是深刻体验语言魅力的好途径。文言作品的改写不同于翻译,是源于文章自身又超越文章自身的,给了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和充分张扬个性的平台,吸取文章的思想精华,古为今用,在阅读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多元解读,培养多元化思维方式,深化阅读感悟。

文言文是民族语言文化的宝贵财富,高中生肩负传承古典语言文化的使命,高中生文言文阅读兴趣的培养决定人文素养的提高。然而,兴趣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通过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从枯燥乏味中解脱出来,用心体会古汉语的人、事、意、境,感受文言文中的诗情画意、锦绣华章,相信文言文的阅读会成为需要、成为习惯、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

参考文献:

[1]蒋晓菊.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分析[J].语文教学通讯,2012(9).

[2]王齐州.中学古文教育要重视陶冶学生的情感[J].中学语文教学与研究,2008(02).

[3]张美华.对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几点体会[J].考试周刊,2012(65).

上一篇:珍惜时间的名言范文 下一篇:安全隐患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