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初中生范文

时间:2023-10-20 10:05:25

城区初中生

城区初中生篇1

摘 要 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归纳法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温州市鹿城区4所初中的3907名初中学生的体质健康数据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并与全国同龄初中学生进行比较。从总体评价等级上来看,温州市鹿城区初中学生高于同年龄段的全国初中生,建议通过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全面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逐步提高初中学生的身体素质,为改善初中学生健康状况提供保障。

关键词 初中学生体质 现状分析

一、研究对象

以温州市鹿城区部分在校初中学生为研究对象,检测并分析鹿城区四所在校初中学生的原始体质健康数据,其中温州第二十一中学1084人、温州第二实验中学1145人、温州第二十三中学955人和温州第四中学723人,共计3907人,其中男生2093人,女生1814人,年龄跨度为13~17岁。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身体形态特征

调查结果表明,全国同年龄初中男生平均身高为163.95cm,温州市鹿城区初中男生平均身高为163.36cm,温州市鹿城区初中男生平均身高比全国同年龄初中男生低了0.59cm。并具有显著性差异(P

另外,在体重方面,温州市鹿城区初中男生平均体重比全国同年龄初中男生低0.64kg,女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71kg,且男、女生数据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温州市鹿城区初中男生的身体发育状况一般,而女生身体发育状况良好。

(二)身体机能特征

调查显示,温州市鹿城区初中学生平均肺活量指标与全国同龄初中学生具有显著性差异(P

在台阶指数方面,温州市鹿城区初中学生平均台阶指数与全国同龄初中学生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

(三)身体素质特征

调查显示,温州市鹿城区初中学生的力量素质(立定跳远)明显高于全国同龄初中生的平均水平,两者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

(四)综合成绩评定

调查显示:鹿城区初中男生优秀率为10.16%,良好率38.35%,及格率46.72%,不及格率4.77%;女生优秀率为17%,良好率42.39%,及格率37.13%,不及格率3.48%。由此可见鹿城区初中女生优秀率和良好率高于男生,而不及格率低于男生。另外,全国同龄初中男、女学生的总体评价等级分别为,男生:优秀率为9.24%,良好率36.82%,及格率48.34%,不及格率5.60%;女生:优秀率为16.14%,良好率42.82%,及格率37.01%,不及格率4.03%。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将鹿城区初中生总体评价等级与全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温州市鹿城区初中学生体质状况好于同年龄段的全国初中生,这为温州市鹿城区的中学体育教育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依据,逐步提高初中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特别是改善男、女生不合格人群的体质状况和男、女生总体评价等级之间的差距应该成为今后体育工作的重点。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男学生的平均身高、体重略低于全国同龄初中男学生(P

2.反映身体机能的肺活量和台阶指数上,温州市鹿城区初中学生的指标平均水平明显低于全国同龄初中学生(P

3.温州市鹿城区初中学生在身体素质方面,除男生的坐位体前屈外,其它各项成绩均好于全国同龄学生(P

4.温州市鹿城区初中女生的优秀率和良好率均高于男生,而不及格率却低于男生,表明温州市鹿城区初中女生体质状况好于男生。

(二)建议

1.进一步改善教育体制。学校应该保证每天体育锻炼一小时的时间。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调整作息制度,在课间操的基础上,延长活动时间,丰富活动内容,推广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形式,形成制度并列入课表。还有除了体育课外,课外体育活动也要排进课表,形成制度。

城区初中生篇2

城区初中划片招生工作,是一项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备受社会关注的重要工作。根据**市教育局下达的2008年初中事业计划和《**市2008年初中招生工作意见》精神,为规范有序地做好今年我市城区初中划片招生工作,现提出如下意见:

1、全市初中招生工作继续实行按施教区就近划片入学的办法,不举行升学考试。

2、城区初中划片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教育局副局长沈娅梅、澄江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黄岳君任正副组长。澄江街道办事处教办负责抓好城区各小学毕业生基本情况的填表、核查、张榜公布等工作。**市教育局负责城区各中学初一新生录取工作。

3、工作进程安排。

6月15日前,城区各小学第一次张榜公布毕业生实际居住地明细及居住地所处招生区域代码,并接受举报纠核。

6月21日,各小学组织毕业测试。6月21日,各小学组织毕业测试。

6月底,城区各小学第二次张榜公布毕业生实际居住地明细及居住地所处招生区域代码。

7月初,全市各镇、城区小学将核准的《小学毕业生登记表》送教育局审查、验印。

7月中旬,城区各中学领取初录名单及初一新生录取通知书,并做好证件复核工作,办理录取审批手续。

计划外新生录取审批原则上在7月底结束。

初一新生录取后,各校不得为编班而组织任何形式的面试、笔试、摸底测试及竞赛活动,任何学校不得开设快慢班、重点班、实验班、特色班。

民办初中招收初一新生,采取由市教育行政部门宏观管理,小学毕业生自愿报名,学校自主录取的办法,任何民办初中不得以考试或变相考试的方式选拔学生。民办初中录取新生后,要及时向基础教育科报告录取情况。

4、审批把关。各城区中学必须按市教育局指定时间做好初中新生证件复核及录取审批工作。对复核出的非施教区毕业生,退回施教区学校就读。所有择校生和违反学籍管理规定的转学生、借读生,今后升学报考不得占用就读学校和户口所在镇的南菁高中、**高中的分配指标。

对干部子女的入学,教育局将在各中学计划内留出余地。

5、升入城区9所中学就读的小学毕业生必须是:(1)2008年5月31日前在澄江公安分局注册的常住户口的学生,并且学生父母持有合法的住房证明;(2)第二实验小学所属滨江开发区滨江新村的学生;(3)父母是现役军人或野外作业者、从小寄居祖母或外祖母家的学生;(4)户口、住房均在澄江街道办事处,在外省市或在本市外乡镇就读的学生。

根据市政府的有关规定,今年城区内因城市改造而动迁的居民,其子女今年小学毕业升入初中也可按拆迁前的实际居住地进入该施教区范围的初中学习。

要求在我市初中就读的外县市流动人口子女,初中入学按市政府有关规定实施。

城区初中生篇3

中小学校布局的调查报告 我带领市政府办的有关同志,对**区中小学校布局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调研,我们认为**区中小学校布局亟需调整。 一、学校布局的现状 **区目前共有普通中小学校32所,在校学生45380人。其中,普通高中5所,在校学生9584人;初中10所,在校学生13782人;小学17所,在校学生22014人。 随着旧城改造的加速、城区容量的扩大,**区学校的布局已与城市的发展不相适应。29所公办普通中小学校,主要分布在老城区人民路、建设路沿线。以洞庭大道为界,大道以南有小学13所,在校学生17679人,校均规模1359人;大道以北只有小学3所,在校学生3335人,校均规模1112人。洞庭大道以南有初中学校6所,在校学生9400人,校均规模1567人;大道以北只有2所,在校学生2038人,校均规模1019人。城市的扩大、学校布局的过于集中,给部分学生的就学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据了解,火车站附近的学生,不少要到育英、常蒿路、紫桥等学校上学,路程最远的约有5公里。 二、调整学校布局面临的问题 1、市城区学校建设规划未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这对今后学校的新建、扩建带来了诸多的问题,会造成学校建设成本增大,甚至无地可扩、可建。现在正在开发的水榭花城、九重天小区,其周边难以找到一块可以新建学校的地方。市一中、四中、北正街小学等中小学,今后如需在原址扩建,成本会很高。 2、在房产开发中新建学校的政策没有兑现。《湖南省义务教育实施办法》第十条规定:“各城市新建4000居民以上的住宅区,必须配置小学, 8000居民以上的住宅区,还必须配置初中,其基建经费应纳入该区的开发计划。新建扩建4000居民以下的零星住宅区,必须缴纳教育设施配套费。”但是,这一政策一直没有落实。目前,老城区房产开发非常火爆,一些新建小区住宅套数多的达到几千,也没有按规定配套学校。如滨湖公园周边开发的水榭花城,三期规划建设住宅4000多套,入住人口1万多人,规划时没有规划建设学校。其附近的北正街小学,现在已经爆满,班额严重超标,且学校已没有进一步扩展的空间。因此,今后该小区学生上学问题,将会变得十分突出。 3、学生就学压力越来越大。**区16所公办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分别有学生2958人、2933人、3010人、3320人、3433人、3546人;10所初中一至三年级,分别有学生4063人、4234人、4500人;5所普通高中学校一至三年级分别有学生3475人、3153人、2950人。据分析,今后几年,生源将呈现如下变化趋势:小学生源近两年相对稳定,今后缓慢上升;初中生源近几年缓慢下降,从长远看初中有资源紧缺问题;高中生源从今年起,今后几年快速增长。当前,**区学校存在三个突出问题:一是小学班额过大。现在小学平均班额为62.1人,普遍超额。尤其是一些办学条件较好、质量较高的学校,班额严重超标。比如常师附小平均班额73.9人,东升、育才、常蒿路、育英、北正街平均班额都在65人以上。二是初中学生分布不平衡。有的学校学生爆满,有的学校资源富余。市六中、五中、四中在校初中学生人数分别为1479人、2606人、1523人,平均班额均在60人以上,长怡实验中学有学生2076人,平均班额达到64.9人。而市十一中、十三中只有1023人、1015人,平均班额44人、42人。这两所学校经过近几年的改造,基本办学条件已有较大改善,但由于招生难,生源不足,师资、教室等资源都有较大浪费。武陵区东郊中学,房地产已经开发到附近,全校只有学生196人,而且去年因生源不足,已经停招了初中一年级。这与该校的办学条件和质量有关,大部分学生都拥向了临近的市六中、四中。三是高中学位严重紧张。现在高中学校均已饱和,平均班额达到53.7人。根据目前初中在校学生数,如果按照55%升入普通高中学校常规偏紧的比率测算,后三年普通高中学生入学人数将分别达到4025人、3682人、3410人,均超过现有高中相应年级的规模。比如今年初三学生是7319人,按55%的比例,升入普高的学生人数将达到4025人,而今年高中毕业年级空出的学位只有2950个,其中还包括芷兰的360个学位,净差1075个学位。 4、债务包袱较重。据初步统计,目前市直5所公办高中学校累计负债达1.22亿元,其中市一中4155万元、七中3010万元、六中1898万元、三中1720万元、二中1354万元。沉重的债务不仅使学校持续发展受到制约,而且学校每年的学杂费用于教育教学的比例也很低,没有教学方面的大投入,学校很难获取高质量。另外,部分初中学校的内部条件较差,也亟待改善。目前,城区有的初中学校虽有漂亮的房子,但在信息技术、远程教育、图书仪器等方面比农村初中学校还差,整体水平比较低。 三、几点建议 1、将市城区学校建设规划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市教育局会同武陵区政府拿出了近三年以及到XX年、2020年学校建设规划,应搞好与市规划局的衔接,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 2、分期新扩建一批中小学校。XX-XX年期间:新建白马湖完中、荷花塘初级中学。今年完成白马湖完中的征地工作,明年开始启动建设。XX年前完成荷花塘初中的征地工作。扩建北正街小学,今年置换学校内三栋宿舍,临校征地七亩,明年工程完工。扩建育英北校,今年完成校内两栋教师宿舍楼的拆迁工作,明年新建一栋教学楼。扩建东升小学,将学校临街25米内的居民住宅楼征用拆除,新建一栋教学楼。扩建七里桥小学,今年完成征地工作。维修扩建东郊中学,规划部门要作好用地安排。XX-XX年期间:新建柳叶湖中学,武陵区改建南坪九年制实验学校。扩建沙港小学、戴家岗小学,完成德山中学配套建设。XX-2020年期间:按城区人口2020年达到85万计划,拟新建中学3所(含九年制学校1所)、小学6所。 3、加大教育投入。一是城市教育费附加要全额用于学校建设。今后市本级的投入,除新建学校外,应把投向重点从外部环境改造转移到内部设施装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有利于教育公平上来。对市十一中、十三中等学校予以重点扶持,改善其内部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吸纳功能。待条件成熟后,剥离市七中初中部,逐步缩小长怡初中规模。武陵区的教育费附加要全额用于城区教育,不能挤占挪用。二是落实房产开发建校政策。鉴于省里没有出台相应的收费标准,在土地挂牌拍卖时,可以设置前置条件,让房产开发商承担相应社会义务,以减轻政府负担。三是出台支持学校建设的优惠政策。今后在市城区新扩、改建中小学,除劳保基金外,其他报建费用一律全免。四是加大教育融资力度,积极支持民办教育发展。 4、支持武陵区新扩建学校。考虑到武陵区今明两年新扩建5所学校的投入大,约需资金4000万元左右,建议市政府采取以奖促投的方式,适当予以支持。 5、规范招生行为。原则上实行划片招生,确保市十三中、十一中、武陵区东郊中学的生源基本满额,缓解城区其他初中学校的压力。针对今年城区高中学位严重不足的问题,职业学校要尽量多招城区学生,不要与县市抢生源,更不要花钱买学生。同时,提高城区初中毕业生上职高的比率,以缓解普通高中的压力。

[1]

城区初中生篇4

**区目前共有普通中小学校32所,在校学生45380人。其中,普通高中5所,在校学生9584人;初中10所,在校学生13782人;小学17所,在校学生22014人。随着旧城改造的加速、城区容量的扩大,**区学校的布局已与城市的发展不相适应。29所公办普通中小学校,主要分布在老城区人民路、建设路沿线。以洞庭大道为界,大道以南有小学13所,在校学生17679人,校均规模1359人;大道以北只有小学3所,在校学生3335人,校均规模1112人。洞庭大道以南有初中学校6所,在校学生9400人,校均规模1567人;大道以北只有2所,在校学生2038人,校均规模1019人。城市的扩大、学校布局的过于集中,给部分学生的就学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据了解,火车站附近的学生,不少要到育英、常蒿路、紫桥等学校上学,路程最远的约有5公里。

二、调整学校布局面临的问题

1、市城区学校建设规划未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这对今后学校的新建、扩建带来了诸多的问题,会造成学校建设成本增大,甚至无地可扩、可建。现在正在开发的水榭花城、九重天小区,其周边难以找到一块可以新建学校的地方。市一中、四中、北正街小学等中小学,今后如需在原址扩建,成本会很高。

2、在房产开发中新建学校的政策没有兑现。《*省义务教育实施办法》第十条规定:“各城市新建4000居民以上的住宅区,必须配置小学,8000居民以上的住宅区,还必须配置初中,其基建经费应纳入该区的开发计划。新建扩建4000居民以下的零星住宅区,必须缴纳教育设施配套费。”但是,这一政策一直没有落实。目前,老城区房产开发非常火爆,一些新建小区住宅套数多的达到几千,也没有按规定配套学校。如*公园周边开发的水榭花城,三期规划建设住宅4000多套,入住人口1万多人,规划时没有规划建设学校。其附近的北正街小学,现在已经爆满,班额严重超标,且学校已没有进一步扩展的空间。因此,今后该小区学生上学问题,将会变得十分突出。

3、学生就学压力越来越大。**区16所公办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分别有学生2958人、2933人、3010人、3320人、3433人、3546人;10所初中一至三年级,分别有学生4063人、4234人、4500人;5所普通高中学校一至三年级分别有学生3475人、3153人、2950人。据分析,今后几年,生源将呈现如下变化趋势:小学生源近两年相对稳定,今后缓慢上升;初中生源近几年缓慢下降,从长远看初中有资源紧缺问题;高中生源从今年起,今后几年快速增长。当前,**区学校存在三个突出问题:一是小学班额过大。现在小学平均班额为62.1人,普遍超额。尤其是一些办学条件较好、质量较高的学校,班额严重超标。比如常师附小平均班额73.9人,东升、育才、常蒿路、育英、北正街平均班额都在65人以上。二是初中学生分布不平衡。有的学校学生爆满,有的学校资源富余。市六中、五中、四中在校初中学生人数分别为1479人、2606人、1523人,平均班额均在60人以上,长怡实验中学有学生2076人,平均班额达到64.9人。而市十一中、十三中只有1023人、1015人,平均班额44人、42人。这两所学校经过近几年的改造,基本办学条件已有较大改善,但由于招生难,生源不足,师资、教室等资源都有较大浪费。*区东郊中学,房地产已经开发到附近,全校只有学生196人,而且去年因生源不足,已经停招了初中一年级。这与该校的办学条件和质量有关,大部分学生都拥向了临近的市六中、四中。三是高中学位严重紧张。现在高中学校均已饱和,平均班额达到53.7人。根据目前初中在校学生数,如果按照55%升入普通高中学校常规偏紧的比率测算,后三年普通高中学生入学人数将分别达到4025人、3682人、3410人,均超过现有高中相应年级的规模。比如今年初三学生是7319人,按55%的比例,升入普高的学生人数将达到4025人,而今年高中毕业年级空出的学位只有2950个,其中还包括芷兰的360个学位,净差1075个学位。

4、债务包袱较重。据初步统计,目前市直5所公办高中学校累计负债达1.22亿元,其中市一中4155万元、七中3010万元、六中1898万元、三中1720万元、二中1354万元。沉重的债务不仅使学校持续发展受到制约,而且学校每年的学杂费用于教育教学的比例也很低,没有教学方面的大投入,学校很难获取高质量。另外,部分初中学校的内部条件较差,也亟待改善。目前,城区有的初中学校虽有漂亮的房子,但在信息技术、远程教育、图书仪器等方面比农村初中学校还差,整体水平比较低。

三、几点建议

1、将市城区学校建设规划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市教育局会同*区政府拿出了近三年以及到2010年、2020年学校建设规划,应搞好与市规划局的衔接,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

2、分期新扩建一批中小学校。20*-200*年期间:新建*完中、*初级中学。今年完成*完中的征地工作,明年开始启动建设。200*年前完成*初中的征地工作。扩建北正街小学,今年置换学校内三栋宿舍,临校征地七亩,明年工程完工。扩建育英北校,今年完成校内两栋教师宿舍楼的拆迁工作,明年新建一栋教学楼。扩建东升小学,将学校临街25米内的居民住宅楼征用拆除,新建一栋教学楼。扩建七里桥小学,今年完成征地工作。维修扩建东郊中学,规划部门要作好用地安排。20*-2010年期间:新建*中学,*区改建南坪九年制实验学校。扩建*小学、*岗小学,完成*中学配套建设。2011-2020年期间:按城区人口2020年达到85万计划,拟新建中学3所(含九年制学校1所)、小学6所。

3、加大教育投入。一是城市教育费附加要全额用于学校建设。今后市本级的投入,除新建学校外,应把投向重点从外部环境改造转移到内部设施装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有利于教育公平上来。对市十一中、十三中等学校予以重点扶持,改善其内部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吸纳功能。待条件成熟后,剥离市七中初中部,逐步缩小长怡初中规模。*区的教育费附加要全额用于城区教育,不能挤占挪用。二是落实房产开发建校政策。鉴于省里没有出台相应的收费标准,在土地挂牌拍卖时,可以设置前置条件,让房产开发商承担相应社会义务,以减轻政府负担。三是出台支持学校建设的优惠政策。今后在市城区新扩、改建中小学,除劳保基金外,其他报建费用一律全免。四是加大教育融资力度,积极支持民办教育发展。

4、支持*区新扩建学校。考虑到*区今明两年新扩建5所学校的投入大,约需资金4000万元左右,建议市政府采取以奖促投的方式,适当予以支持。

城区初中生篇5

近五年辽宁省初中学生标准体重小幅提升,但仅为30%左右。偏轻体重态势依然严峻,接近50%,特别是农村学生与城市差别不显著。城市超重、肥胖学生超过20%,农村肥胖学生稍低但出现明显增加的态势。循环机能动态近五年辽宁省初中学生循环机能良好以上水平有提升,目前城市初中生超过45%达到优秀水平,农村相比落后15%。农村不及格率较大幅度回升。及格以下水平显著高于城市。呼吸机能动态近五年辽宁省初中学生呼吸机能优秀率有提升,不及格率显著下降。但达到优良水平的尚不足40%。不及格率超过20%,超过60%的初中生呼吸机能处在及格及以下水平。上肢力量动态近五年辽宁省初中学生上肢力量优秀率有提升,良好以上水平超过60%,目前尚有超过30%的初中生处在及格及以下水平,城市初中生不及格率又有回升态势。下肢力量动态近五年辽宁省初中学生下肢力量优良以上水平有明显提升,超过50%达到优良水平,农村好于城市。目前处在及格及以下水平的初中生接近50%,城市不及格率超过10%。2.6柔韧素质动态近五年辽宁省初中生柔韧素质优秀率有较大幅度提升,良好以上水平超过60%,农村达到70%。不及格率下降态势,总体上超过30%处在及格及以下水平有待提升。健康体能综合动态近五年辽宁省初中学生健康体能总平均分有提升,平均仍为及格水平。城市男生平均分一直最低,农村女生接近良好水平,总体上农村初中生的平均分高于城市。(详见图7)综合评定达到优良以上水平的接近50%,优秀率有提升,不及格率处于下降态势,但城市学生的不及格率接近25%,现状不容乐观。整体上农村好于城市。各城市初中学生总平均分出现不均衡态势,提升的有8个城市,丹东地区最高,达到良好水平,接近良好水平的还有2个城市,抚顺地区最低相差10分。各城市农村地区也表现出不均衡发展的态势,有8个城市的农村地区总平均分提升,3个地区达到良好水平,阜新地区最低与最高相差17分。(详见图9)各城市总体评价优秀率普遍提升,铁岭地区最高,接近20%;良好以上比例超过50%的有2个城市,接近50%的有4个城市。但仍有9个地区初中生不及格率超过20%,现状不容乐观。

2讨论与分析

初中阶段生理发育迅速,身高体重增加速度较快,各种机能逐渐增强,形态和功能趋近成人标准。身高标准体重反映人体的长、宽、围和厚度以及密度,是评价营养状况和形态发育及匀称程度的重要指标。近五年总体上辽宁省初中学生身高标准体重现状令人堪忧!70%学生亟待改善和提高,同时说明初中学生的发育水平和营养状况严重欠佳,说明政府、学校及家庭的重视程度还不足。农村超过30%处在及格及以下水平,城市为25%,说明城市初中生的循环机能好于农村。由此,农村学校体育体育工作必须加强,政府、学校甚至是家庭都应为此作出应有的努力。目前,初中学生呼吸机能尚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初中生正值青春发育期,身体机能的良好发育才能为一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基础,此项如此重要的机能指标不尽如人意的现状必须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尽快采取有效措施遏制是当务之急!整体上农村学生的上肢力量明显好于城市。城市学校和家庭应引起相应关注,这与每天锻炼一小时尚没有得到强有力的保证现状有关。初升高体育考试中立定跳远一直是必测项目,相比之下当前状况不容乐观,说明学校、家庭尚缺乏足够的重视,应详尽办法尽快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此项身体素质。坐位体前屈反映的是关节和肌肉的柔韧性。影响人的健康与生活质量,是身体健康素质的要素之一,目前状况与相关体育活动内容设置较少有关,必须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近五年辽宁省初中学生健康体能综合评价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男女生之间等都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非均衡发展的态势近五年没有得到很好地控制,目前初中生整体体质健康综合水平虽出现提升趋势却仍没有突破及格线,学校、家长、政府都应该清醒的认识到现状的严峻,必须共同努力尽早突破此瓶颈。

3结论

近五年辽宁省初中学生50%偏轻体重态势,超重、肥胖学生出现增加态势。循环机能良好以上水平有提升,超过60%的初中生呼吸机能存在较大提升空间。超过30%的初中生上肢力量处在及格及以下水平,下肢力量优良以上水平有明显提升,城市不及格率超过10%,柔韧素质超过30%处在及格及以下水平有待提升。健康体能总平均分有提升,仍为及格水平。总体上农村初中生的平均分高于城市。城市学生的不及格率接近25%,各城市初中学生总平均分出现不均衡态势,多数地区初中生不及格率超过20%。总之,近五年辽宁省初中学生健康体能状况总体上依然没有显著改善。

4建议

4.1家庭教育机制必须适时跟进

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家庭教育是最为重要的基础组成部分,是成功的社会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份力量保障。特别是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不可能脱离家庭的投入和支持。家长依赖学校,学校漠视的现象并不少见,中学生体质健康问题近乎成为盲区。必须跟进家庭对初中学生体质健康的关注度和投入更多精力的责任意识,初中期间是青少年体育锻炼意识培养的初始阶段,也是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和行为养成的启蒙阶段,家庭的责任重大。因此,必须加紧促成家庭教育立法,并逐步完善家庭教育机制,适时促进家庭教育走向科学化,为中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有力的社会支持和保障。

4.2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必须有效落实

要与学校体育设施建设综合利用。特别是农村学校体育条件的改善,应重点落实“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目前,公共体育场馆和运动设施免费或优惠向周边学校和学生开放的情况还不理想,学校体育场馆在课余和节假日开放的情况也并不乐观。只有青少年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了,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和珍视健康、重视体育的氛围才会形成。

4.3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考试评价制度必须尽快完善

中考加试体育的意义在于以考促教、促练,同时必须兼顾学生个性发展以及终身体育意识的和能力的形成。体育加试是体育教学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招生及就业考试必然要将健康素质考核摆在首位。因此,社会各界都对体育加试寄予了很高的期望,目前的中考体育加试制度还需在科学设置考核项目、逐步加大体育成绩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权重和区分度等方面不断完善,随着全社会正确健康观、成才观的逐步形成,中考体育加试制度只有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才能发挥其对增强青少年体质的积极导向作用。

城区初中生篇6

4月22日,北京东城区公布2014小升初政策。东城区将采取每人分两批次填报志愿,一次派位完成的方式,实施小升初入学。今年,随机派位进入品牌学校比例不会低于60%。此外,今年该区还将取消共建,并拿出10%的比例招收特长生。

北京市东城区拉开了从“学区化”到“学区制”的转型大幕。

学区制建设是否会导致小学划片范围调整呢?东城区教委及时划片信息,表示今年小学划片范围与以往一样。此时距离信息采集还有一个月。东城区小学入学是“单片制”,即一个小学对应一个片区。因为小学之间的水平还不均衡,所以会有片区之间的差距。但随着东城区九年一贯制、优质资源带、深度联盟校的建立,学区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小。

东城区教委主任冯洪荣说:“东城区要让学校之间的资源真正实现均衡,让片区居民不用再考虑跨区选择的问题。”东城还将大幅提高幼升小划片入学比例。预计到2017年,免试就近入学将达90%以上,2020年东城区小升初将全面以“九年一贯制”“对口直升”为主体入学方式。

2014年,东城区小学生通过在学区内进行电脑派位的形式,进入学区内初中校学习。与往年不同,80%的比例按一次派位完成两批次志愿落地。东城教委负责人解释说,学生可填报两次志愿,学生在第一批次可填报不少于4所学校,第二批次可填报不少于5所学校。第一批次志愿面对全区所有学生,不设身份限制,全区所有优质资源品牌校拿出15%的比例用于第一批次派位。第二批次志愿学生只可填报自己所在学区内的中学,电脑根据志愿随机分配。

家长反馈

家住天坛东门附近的吴女士是个3岁女孩的母亲,最近在网上看到的一则东城区划分学区的消息,让她提前焦虑起来。吴女士家应属于“天坛永定门外学区”。这个学区里没有什么太出名的小学,中学就更别提了。

虽然还有3年时间,吴女士已开始四处打听能有什么办法转到其他学区的小学。“这不光是上小学的问题,还会影响到初中呢。”目前划分的八个学区里,学校分配不均匀。有的学区好学校扎堆;有的学区学校普遍一般。2014年7月,东城区教委出台了新的政策,打消了吴女士的顾虑:如果哪一个学区内的初中校比较弱,就跨学区调整分配一些优质初中校指标,进入到薄弱学区。

家长张慧山表示,以往小升初政策与今年政策还是有区别的。从顺序看:以往是先录推优,再录特长,最后派位,今年是先看分数,再看推优,最后派位。

推优和特长,由学校老师说了算。今年的变化让学生自己的努力占比重更多。以往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要加分,有很多人为因素,显失公平;今年,只是同分同校才可做一参考,比以往公平了很多。今年把体育品德折合了进来,加大了综合素质的考核,使以往只注重文化课的孩子吃了很大亏。只注重文化课成绩的历史即将成为过去。

家长徐梦琳表示,东城今年的小升初政策,是先看孩子成绩和体育,再看三好。这比先前更公平,能去除学校人为影响。她也认为,小升初政策有一个不足之处,就是没有在网上公示全区学生成绩的大排名。“如果不方便透露孩子的姓名,那就只显示登记号好了。至少应该在上次成绩确认单签字至一派二派意向表填写之前就该公示。”她认为,教委电脑数据库中早就有孩子们的成绩,否则也不会打出正规的成绩确认单。只有成绩公示,孩子家长才能知道自己孩子在全区的正确位置,在填写派位意向书上才不至于一片茫然,也不至于对政府有所怀疑。

本刊述评

北京市今年的小升初政策,让家长们改变了孩子的教育方向。只注重学习成绩的现象将成为历史,代之以培养综合素质为导向。不再让孩子沉迷于奥数的题海中,会多培养兴趣爱好。尤其是东城区和海淀区,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从规则上更加公平。这两个区把体育和学习成绩放在升学考评的第一顺位,然后才考虑区级三好学生。有家长认为,这进一步杜绝了评“三好”过程中的暗箱操作。另一个重大的意义是,这是体育成绩第一次置身于区级“三”好之上。中小学教育中,一直讲德智体美劳,这种考评方法是对体育的真正重视。对体育成绩的重视,也提醒所有人,要加强体育锻炼,打下良好体质基础,是一生的本钱。

城区初中生篇7

结合昆明市实际,加强统筹谋划,坚持立德树人与遵循规律相统一、公平公正与简捷便民相协调、规范管理与促进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昨日,昆明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完善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工作,调整优化普通高中招生,试点先行,分步实施,有序推进,逐步深化招生制度改革。

新建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系统

小学一年级入学全部需要预登记

明年,全市将新建并启用昆明市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系统,具备如下功能:小学一年级招生入学全面实行预登记,对本地户籍适龄儿童与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进行信息采集;限报民办初中报名,公办初中分配。该系统在主城区先行试点,逐步推广。

从明年开始,主城区需要小学一年级入学的本地户籍适龄儿童和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均需要进行网络预登记。网络预登记时间为3月1日至3月7日。

现场信息确认时间

提前到4月10日至14日

探索公、民办小学同步招生

公办小学继续实行“依据户口和实际居住地,以实际居住地为主,免试、免费、就近或相对就近报名入学”政策,“人户一致”优先入学;民办小学实行自主招生。探索公、民办小学同步招生,调整优化主城区招生工作时间。

明年起,每年3月31日,主城区公办小学公布招生范围,民办小学公布招生简章;同时,公布随迁子女现场确认点。

现场信息确认(即往年报名工作)时间由8月1日—5日提前到4月10日—14日,调整后每年这个时间将不再变化。本地户籍适龄儿童选择公办小学的,可到对应的公办小学现场确认。民办小学同时报名招生。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到指定的确认点进行现场确认。

5月15日,公、民办小学同时发放入学通知书。如此算来,明年要上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将提前3个月领到新学校的通知书。

限报民办初中

报名时间压缩为5天

全市公办初中继续实行“一校单点或一校多点、九年一贯以校划片,结合户口(或人户分离的实际居住地),免试、免费、就近或相对就近分配入学”政策。

民办初中继续实行自主招生。限报民办初中采取“电脑随机派位+自主招生”的方式进行。与以往不同的是,限报民办初中的报名时间压缩为5天,从原来的5月1日至5月10日,变更为5月6日至5月10日。此外,初中入学通知书发放时间也将提前到8月5日。

放宽随迁子女异地中考政策

随迁子女在昆中考

享受本地学生同等待遇

凡在昆明市初中就读,具有昆明市初中学籍的随迁子女应届初中毕业生,均可按就学地县(市)区招生范围报考昆明市普通高中学校,享受就读地县(市)区本地户籍学生同等报考待遇。

特别提醒:在昆明市高中就读的省外户籍的随迁子女参加高考,按随迁子女在云南参加高考的相关政策执行(省外随迁子女考生的户籍、学籍均在云南且满三年,其父或母的户籍在云南,按云南省现行高考政策,可在云南正常参加高考)。

调整普通高中录取模式

估分填报志愿录取+见分征集志愿录取

相结合

调整主城区普通高中招生录取模式,将原来的估分填报志愿录取调整为“估分填报志愿录取和见分征集志愿录取”两种方式录取。除提前批次外,每一批次录取时,均增加征集志愿录取环节,对录取批次、招生阶段、填报志愿和录取名额分配等方面进行了调整完善。

调整录取批次和招生阶段。全市普高录取批次由原来的三个批次调整为四个批次:提前批次为“民族班”“阿诗玛班”“郊县班”、外语类学校和飞行员空乘特色班录取;第一批次为一级一等高(完)中录取;第二批次为其他一级高(完)中(含同批次录取学校)录取;第三批次为一般普通高中(含民办普高)录取。主城区一、二、三批次招生学校录取由原来的两个阶段调整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估分填报志愿录取,第二阶段为见分征集志愿录取,第三阶段为民办普高学校自主招生录取。

改变填报志愿方式和时间。志愿填报由原来的一次估分填报志愿,变为:中考结束后,先估分填报志愿;第一、二、三批次估分志愿录取结束后,每批次再安排1—2次征集志愿,达到本批次最低录取控制线,未被录取的考生可在网上填报征集志愿,增加招生学校的录取机会和考生家长的选择机会。

调整学校招生志愿录取名额。第一、二、三批次学校实行“估分填报志愿录取和见分征集志愿录取”两个阶段招收公费生,按各批次的录取阶段和志愿分项安排录取名额:第一、二批次录取的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第一阶段统招择优生录取名额分别为招生计划的45%和50%,定向择优生录取名额均为招生计划的50%;第一阶段调剂志愿录取后未完成的招生名额纳入征集志愿录取指标,公办学校再安排招生计划的5%,作为见分征集志愿录取指标。第三批次录取的公办学校,第一阶段估分填报志愿录取名额为招生计划的80%,第二阶段见分征集志愿录取名额为招生计划的20%。

根据全市普高招生计划和中考成绩统计,分别划定主城区一级高(完)中、主城区普通高中和各郊县(市)区普通高中录取的最低控制线:主城区一级高(完)中最低控制线作为主城区第一、二批次录取学校的录取控制线;主城区普通高中最低控制线作为主城区第三批次录取学校的录取控制线;各郊县(市)区普通高中录取的学生分数不得低于本地录取最低控制线。

调整定向生指标分配范围

定向生招生全覆盖

一级高(完)中(含同批次录取学校)招收定向生,不再按六个片区划片范围分配名额到初中学校,实行在主城区范围内统一调配招生指标的录取办法,将每所高中学校定向生招生指标分配到主城区范围内所有初中学校。

凡初中招生时划片分配入学的学生,可填报主城区范围内所有一级高(完)中定向生志愿,参加定向择优生录取。

昆明市教育局提醒各位家长

一定要关注招生入学工作时间节点

1.小学一年级:

(1)预登记时间:3月1日至7日。

(2)公布招生简章时间:3月31日,主城区公办小学公布招生范围,民办小学公布招生简章;同时,公布随迁子女现场确认点。

(3)现场信息确认(即往年报名工作)时间:由8月1日至5日提前到4月10日至14日。调整后每年这个时间将不再变化。

(4)5月15日,公、民办小学同时发放入学通知书。

2.初中一年级:

(1)限报民办初中的报名时间压缩为5天,即5月6日至5月10日(原为5月1日至5月10日)。

(2)发放入学通知书时间调整到8月5日。

3.普通高中:

(1)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体育科目考试:3月5日—4月中旬

(2)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6月28日—7月2日

(3)普通高中学校录取:7月21日—8月10日

咨询电话:

市教育局初教处:63135518

市招考院中招办:65311309

五华区教育局:64193662

盘龙区教育局:63163940

官渡区教育局:67176664

西山区教育局:68226231

呈贡区教育局:67478393

高新区教育局:68155183

经开区教育局:68163065

度假区教育局:68093847

城区初中生篇8

[关键词]教育设施 秦汉新城 用地布局

中图分类号:D523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当前,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大量优质中小学教育资源集中在小部分学校,但这些资源向社会开放不足,尤其是大多数偏远地区和农家子弟无法共享这些优质教育资源,这不仅不能最大程度发挥教育资源的效益,还产生了严重的地区间教育不平等问题。城市新区作为缓解城市土地压力,释放经济、产业、人口的方式,在拓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城乡统筹的问题,如何在这一背景下合理配置中小学教育设施,对新区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西咸新区秦汉新城为例,从现状入手,挖掘其发展特点与存在的问题,通过定性定量的方式确定教育设施规划指标,以其为城市新区教育设施的发展提供研究思路。

2.概念阐述

教育设施一般为公益性公共设施,通常由国家和政府投资建设,保障适龄公民享受公共教育的设施与场所。关于教育设施的规范,目前主要是依据《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和《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两个国家标准,通常将教育设施分为完全小学、九年一贯制学校、初级中学、完全中学、高级中学、大中专院校等。本研究中的基本教育设施指普通幼儿园、小学、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不包括专业类教育设施、特殊类教育设施和大中专院校。

3.实证研究:秦汉新城教育设施布局研究

3.1现状阐述

秦汉新城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中部,是部级新区西咸新区的组成部分,隶属于咸阳市管辖范围。规划总面积302.2平方公里,新城总人口22.3万人。

秦汉新城范围内的高中主要有2所,2所高中均为三年制高中。高中学校较少,学生大多集中于咸阳市或所在区县入学,高中较资源不平衡。初中主要有12所,其中英才学校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其数量基本满足现状适龄学生入学的要求,但分布不均衡,整体配置较低,多数学生入学距离较远。而小学目前有78所。基本按村一级单位设置,能够满足适龄学生就近入学,但学校整体办学规模小,一般不超过12班,师资力量也比较薄弱。

3.2规范的制定

(1)千人指标研究

a.规划幼儿园千人指标

现状幼儿园的学生包括了外来民工学生,而目前外来民工尚未完全统计在常住人口中,导致现状千人指标没有如实反映现状情况。由于户籍制度的改革,外来人口逐步纳入常住人口,另外考虑人口的老龄化以及生育高峰的过去,幼儿园的千人指标势必会下降。

参照西安市的指标,以及相关省市标准,确定秦汉新城幼儿园千人指标为36‰。

b.规划中小学千人指标

现状城区中小学千人指标偏高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市区城市建设水平大大高于周边城镇,市区教育设施资源丰富、教育质量高,吸引周边地区来市区就学。造成秦汉新城城乡教育设施资源差距较大。二是由于西安人口构成中,外来流动人口较多。近几年外来子女就学问题也受到政府的关注,共享公立学校富裕的教学资源成为趋势。而目前外来民工尚未完全统计在常住人口中,导致现状的小学千人指标没有如实反映学生就学的比例。

根据秦汉新城的规划,秦汉新城将形成几大片区,未来义务教育设施的布局也应考虑均衡发展,逐步摆脱中心城区过于集中的现状。由此,中心城区现状小学生80‰的高比例必然逐步下降。

规划参照西安市的千人指标,以及国家相关省市标准,规划市区小学千人指标为72‰,初中千人指标为36‰。

c.普高与职高

由于普高和职业教育的布局需要从整个区域来分析,因此我们通过市域人口规模来预测千人指标。秦汉新城是产业新城,随着交通区位的不断完善,秦汉新城作为西安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医疗很惨也基地,对受过专业技术培训的产业工人需求将会大大增加。从市域整体来看,普高与职高的学生人数总和与市域初中人数对等,参考省市标准,规划控制在36‰,高中与职业教育学生数比原则上按照1:1控制。

(2)最小规模选择

秦汉新城位于部级新区,且交通便捷,适度集聚的设施规模可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因此最小规模应当适当大于全国性指标中的最小规模。建议学校最小规模取值为:幼儿园:9班,每班30人;小学:24班,每班40-45人;中学(包括初中、高中):36班,每班45-50人。

(3)服务半径选择

服务半径按照国家规范,小学和初中分别为500米和1000米。而实际上秦汉新城的中小学规模和实际就学的范围、服务半径已大大超出标准。因此规划参考西安市的经验值:小学服务半径500-800米,初中服务半径1000-1200米,来平衡中小学的布局。

3.3布局指引

(1)幼儿园

幼儿园的布局应保证学校在正常运作的前提下就近入学的原则布置。幼儿上学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

(2)小学

近期在小学数量充足地区可结合现状小学进行整合,扩大用地面积,提高生均建筑面积,增加必要的教学辅助设施如操场跑道。远期随着城镇化发展,需要增加小学数量,并在交通便利的位置结合公共交通设施布局,保证在服务半径内的居民就近入学。

(3)中学

应增加农村地区初中学生寄宿比例、逐步将初中学生集中至各级中心地区就近入学。中学应在交通便利的位置结合公共交通设施布局,学校主入口附近100米内应设公交车站。

4.结语

城乡统筹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城乡规划面临的新课题,城乡统筹背景下基础公益性设施布局也对我国过去以国家标注为依据的城乡规划编制方式提出新的挑战。教育设施作为广大市民日常活动的重要载体,涉及城市整体生活水平和公共利益。本文以西咸新区秦汉新城为实证,对传统的千人指标、最小规模选择与服务半径进行了修正,从布局的角度对教育设施布局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的尝试。

参考文献:

[1]宛素春.城市空间形态解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张京祥,葛志兵,罗震东,等.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均等化研究――以常州市教育设施为例[J].城市规划.2012(2)

上一篇:欢庆六一范文 下一篇:七月你好的句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