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保洁主管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9-17 00:11:47

城区保洁主管工作计划

城区保洁主管工作计划篇1

一、指导思想

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统领,以建设"全域、清洁"为目标,按照"城乡一体、科学布点、分级负责、分步实施"的原则,在全市城乡推进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建设和运行一体化,推动"环卫装备智能化、环卫作业精细化、环卫管理数字化、垃圾处理产业化"进程,努力改善城乡环境。

二、工作目标

近期目标:年9月,全面完成城乡一体化垃圾收集处理系统设施设备建设,并投入正常运行。全面开展一次彻底的大扫除活动,将历年积存垃圾全部清运、处理。在今年年底前基本建立规范、有效的城乡一体化垃圾收集处理运行体系,实现城乡环境面貌初见成效。

长期目标:年前,实现城乡垃圾全清扫、全收集、全域集中处理,持续提升城乡洁净水平,实现城乡环境面貌改善大见成效和城乡环境卫生服务均等化。

三、主要内容

(一)建设配置。

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招标、统一配置、统一验收的"五统"要求,实施市城乡一体化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基础设施建设和配置。

1、统一规划。由市城管部门委托规划设计单位统一编制《市城乡一体化垃圾收集处理系统规划》,因地制宜规划中转站、垃圾收集点布点选址,科学配备环卫专业设施数量。

2、统一标准。根据规划,由市城管部门委托设计单位,按照国家标准统一设计和提供垃圾压缩中转站、垃圾收集点施工图纸;统一选定其它设施、设备型号及样式。各区、开发区、街办按照全市统一设计标准执行。

3、统一招标。垃圾压缩机、转运车、收集车、洒水车、人力保洁车等机械、设备由市城管部门统一招标采购;垃圾桶、果皮箱、标志服等其他设备、装备由各区、开发区、街办按全市统一选型,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自行配置;垃圾压缩中转站和收集点,由各区、开发区负责落实选址,并按照全市统一的设计图纸组织招标和实施建设。按照事权与财权统一的原则,各区、开发区、街办所负责的设施建设和设备配置的资金由当地财政承担,市级给予以奖代补。

4、统一配置。按照规划要求和实际需要,由市城管部门向各区、开发区、街办统一配发垃圾压缩机、转运车、收集车、洒水车、人力保洁车等机械、设备;其它设备、装备各地自行配发。

5、统一验收。设施建设完工、设备配发到位后,由市"清洁乡村"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组织专家和相关职能部门对设施、设备数量、质量等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由市级财政部门给予以奖代补。

(二)运行管理

按照"统一调度、分级负责、市场运作、规范管理"的方式,实施城乡一体化垃圾收集处理系统运行管理。

1、统一调度。建立全市城乡一体化垃圾收运数字指挥调度中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装备,对垃圾的收集、压缩、转运全过程进行数字化监测和后控制管理,准确掌握各地垃圾的产量、流向、工作量和绩效,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2、分级负责。按照"市、区、乡镇、村组"四级负责机制,建立"村组收集、乡镇清运、区级转运、市级处理"的运行模式。

(1)村组收集。农村村庄的清扫保洁由村组负责,按有机垃圾、可回收和建筑垃圾等进行分类收集。菜叶、秸杆等有机垃圾进行堆肥、还田利用;塑料、废纸等可回收垃圾集中进行废品回收;废弃砖石瓦块等建筑垃圾由村组集中指定地点堆放,并定期清运处理,提倡资源再利用;其它不可回收的垃圾集中送至村组垃圾收集点。

(2)乡镇清运。各乡镇负责用配套的垃圾一级收集车将村组垃圾收集点的垃圾运送至就近压缩中转站进行压缩处理。

(3)区级转运。各区负责用配套的大型转运车将中转站垃圾转运至就近的垃圾场(厂)处理。

(4)市级处理。按照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要求,选择适合本地的垃圾处理工艺,建设全域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实行资源化利用,产业化发展。在该厂建成前,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实行过渡期管理,鄂城区大部分乡镇的垃圾送至主城区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处理;葛店开发区和华容区的垃圾送至华容垃圾填埋场处理;花湖开发区和杨叶等地的垃圾就近送至黄石黄荆山垃圾焚烧厂处理;梁子湖区的垃圾按照环保要求,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处理。

3、市场运作。推行城乡一体化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市场化运作,对于一级清运、二级转运作业,要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公司运营,政府部门给予监管,实现以钱养事。

4、规范管理。城乡一体化垃圾收集处理系统的日常运行,实行"市级主导、区街主管、乡村主抓",以区、街、乡镇、村组基层单位为主体,广泛发动群众,充分发挥群众的能动作用,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作法,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制定出合民意、适乡情、切实有效"清洁乡村、清洁家园"的管理办法。近期通过打――、――、――三条示范带,重点管理沿路、沿江、沿湖地区,逐步向纵深发展,实现全面规范管理。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建立环卫管理组织体系,做到有人管事。建立市、区、镇(街道)、村的四级环卫管理组织体系,分级负责城乡生活垃圾清扫、收集、运输、处理工作。

(二)政策保障。市城管部门负责制定和出台我市环卫行业规范、检查标准,细化量化清扫保洁、垃圾清运和垃圾处理的工作质量标准;出台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的规范性文件。

(三)资金保障。遵循分级负担、多方筹资的原则,以各级财政预算为主,民间捐赠为辅的方式进行筹资。村组清扫保洁费由村组负担,一级清运费由乡镇负担,二级转运费由区负担,区级垃圾处理由区负担,主城区垃圾处理由市负担。鼓励引导村民利用"一事一议"政策筹资筹劳,用以弥补资金的不足。年终市财政对区给予以奖代补。

(四)监管保障。由市"清洁乡村"办公室牵头,组织市目标办、监察、城管等相关部门成立专班,对各区、开发区、街办城乡一体化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建设和运行情况进行督查考核;各区、开发区、街办应明确具体部门,切实履行责任,对下辖各乡镇、社区、村定期开展例常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奖惩、市级以奖代补的重要依据。

五、实施步骤

(一)调查研究和前期准备阶段。成立专班,召开会议,完成调查摸底、专业规划设计、项目申报、设施选址、设备选型和招投标等工作。

(二)设施建设和测试验收阶段。按照规划、设计和配置要求,各责任主体单位做好设施建设和设备配发工作。按照统一验收要求,由市"清洁乡村"办公室牵头组织对设施、设备进行验收,并对试运行情况进行跟踪评估。

城区保洁主管工作计划篇2

2016年,生态城城管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摸实情、想实招,不断探索环卫管理新思路,努力创新方法举措,实现了环卫管理工作的持续有效推进,取得了良好成效。现将相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环卫工作基本情况

1.环卫管理模式

2016年生态城环卫管理工作坚持执行“一个平台、两个中心”的环卫作业管理模式。一个平台,即生态城智慧环卫管理平台;两个中心,即作业调度考核中心与数据运营维护中心。通过快速派单、标准作业、及时反馈、量化考核等信息化作业流程,实现了生态城环卫保洁的高质快速,合理降低了综合管理成本,取得了良好成效。

2.环卫作业基本情况

目前,生态城道路保洁面积约332万平方米;绿地保洁面积约257万平方米;已移交道路84条,其中主干道路7条,桥梁7座;园区公建项目4个;果皮箱保洁504个;公厕保洁8个;爱卫消杀点位1201个;同时还有灯杆、侧石、隔音板等立面保洁和水域保洁。原生态城、中心渔港区域扫保工作由环保公司负责,原旅游区区域扫保工作由滨旅旅游业公司负责。

二、主要工作情况

1.常规扫保工作

截至目前,生态城水域保洁清理垃圾约11吨;立面保洁累计约16.5万件(个)次;清洗隔音板、高侧石、隔离带等累计约46万米;清理市容环卫垃圾约2954吨;清理渣土垃圾约1698吨;清洗果皮箱约12万个次;公厕保洁8座;爱卫消杀点位1201个。

2.以克论净工作

截至2016年11月,生态城南部片区道路环境卫生质量“以克论净”检测工作对慢行系统、车行道路进行检测。共计开展220天,出动检测人员728人次,共计检测点位16402处,其中16314处点位质量达到规范要求,合格率达到99.46%。截止11月24日慢行系统的粉尘量在1.28-4.00克,合格率99.61%;车行路粉尘量1.45-2.97克,合格率99.68%,园区广场粉尘量在1.04-1.25克,合格率97.84%,工地口路段粉尘量在3.59-4.51克,合格率95.84%,月度检测高峰达到4725处,月度合格率最高值达到99.82%。

3.固废清运工作

生态城(包括中心渔港)累计清运各类生活垃圾共计9265吨,其中餐厨垃圾约863吨;可回收垃圾约600吨;气力垃圾输送收集约2399吨;直运垃圾约5649吨。餐厨垃圾处理率达到10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旅游区清运生活垃圾约2452吨。目前已完成布设垃圾分类终端设备24台,覆盖16个居民小区,5个公建单位,系统平台正式投入使用以来,累计回收各类可回收物品近600吨,完成大件垃圾上门回收服务超过398次。

4.清融雪工作工作

2016年年初共开展三次清融雪工作,根据降雪情况及清雪进度对专业公司进行调度,确保清融雪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次清融雪环卫一线工人820人次,洒水车44台次,扫雪滚74台次,其他设备20余台,喷洒溶盐水4100多吨。11月21日生态城迎来入冬后首场降雪,雪情即命令,城管局迅速组织力量开展作业,确保道路桥梁路面无结冰,实际出动工作人员220人,车载扫雪滚7台,手扶扫雪机15台,洒水车4台,湿扫车2台,累计消耗液体融雪剂140吨,固体融雪剂15吨,圆满完成任务。

5.开展卫生清整活动

2016年先后多次部署开展“大清洗、大清整、大扫除”专项活动,针对道路扫保、水域保洁、公共场所卫生、立面保洁等内容加大扫保力度,进一步提高作业水平。一是增加作业保洁频次,重点做好慢性系统和主干道路日常保洁,及时清理道路污染,合理调配机洗、水洗、人工保洁等作业方式,进行深度清洁。二是重点做好绿地保洁,夏季人流较多,对绿地和绿化带进行集中保洁,增强巡回保洁频次,及时清理漂浮垃圾。三是清理整治卫生死角,对建筑工地、社区中心、断头路等重点区域进行普查,清理暴露垃圾和卫生死角。

三、下一年度重点工作计划

1.继续开展卫生环境清整工作

结合生态城实际情况,继续加大力度开展卫生环境清整工作,计划开展“迎全运、展形象”卫生环境大清整活动,彻底消除卫生死角、易污染路段,同时强化商业网点卫生保洁,绿化带卫生保洁工作。

2.进一步完善环卫标准

建立环卫运营工作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生态城市容环境卫生作业标准和状态标准,根据生态城现状制定生态城道路、立面保洁等级标准,每月制定当月环卫工作月报和工作计划,根据计划情况制定每日巡查表,进行区域网格化考核。

3.继续推动环卫智能平台升级建设

在现有环卫智能平台(一期)的基础上,参考新加坡环卫信息化管理经验并结合生态城实际情况,进行升级建设。实现全过程监管、全方位考核、多渠道参与、大数据管理、快速应急调度等立体化环卫管理信息平台集成,提高环卫作业信息化监管,加强考核水平,提升环卫作业效率和质量。为更好的进行环卫一体化保洁和精细化作业保驾护航。

4.全力做好冬季清融雪工作

积极做好2016年冬季清融雪各项工作,晚上清融雪工作方案,组织环保公司和旅游业公司做好冬季清融雪物资储备,根据使用情况及时进行补充,全力确保生态城2016年冬季清融雪工作的顺利开展。

5.继续开展垃圾分类工作

城区保洁主管工作计划篇3

(1)硖石街道概况

硖石街道东邻袁花镇及海盐县百步镇、南接马桥街道、西连海洲街道、北依海昌街道。地处杭嘉湖平原,境内因有东、西两山,唐朝始,峡石更名为硖石。宋永徽六年(655)置硖石镇,开元十一年(723)置硖石市,会昌中(841-844)复置硖石镇,南宋建炎四年(1130)置硖石寨。自古学风兴盛,民风淳厚,名人辈出,区内有徐志摩、张宗祥故居和钱君陶艺术研究馆等人文景观,硖石灯彩声名远扬。

硖石街道总区域面积34.3KM2,辖8个行政村,5个农村社区,10个城镇社区。至2010年,年末总户数23473户,总人口69384人。街道社会经济发达,2010年实现生产总值39.28亿元,其中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9.63亿元,同比增长12.3%,三产比重达到75.4%。农民人均纯收入1435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972元。农业基础地位稳固,总耕地面积1606公顷,实现农业总产值14722万元。全街道现共有机站27座/47台套,总动力660.5KW,其中灌溉机站27座/47台套/660.5KW。标准圩堤10.75公里。区域内河道众多、纵横交错:东西向市级河道三条袁硖港、洛塘河、长山河;南北向市级河道2条为麻泾港、木长桥港。镇、村级主要河浜共有163条,82.277KM。

(2)水环境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现状

硖石街道区域面积34.3KM2,河道数量169条103.312KM。其中市级河道6条21.035KM。规划水域面积2.82KM2,规划水域容积631.71万㎡,规划水域面积率8.16%,规划水域容积率18.28M3/KM2.目前,硖石街道总体水质是袁硖港Ⅴ类水体,麻泾港Ⅴ类水体。由于硖石街道工业退二进三战略,目前重点工业污染源氨氮为0,生活污染源氨氮城镇68.2吨,农村10.5吨,合计78.7吨。农业污染源氨氮畜禽养殖14吨,水产养殖1.4吨,种植3.1吨,合计18.5吨。各类污染源COD入河量,重点工业为零,生活污染源COD城镇576.4吨,农村256.6吨,合计833.1吨;农业污染源COD畜禽养殖280.2吨,水产养殖24吨,合计304.3吨。

2、存在问题

①水环境承载力不足。硖石街道河道宽深比相对不大,水体流动性较差,污染物质在短时间内在断面上基本可达到均匀混合,因此水环境承载力可采用简单的一维模式进行估算,水环境承载力不足。

②水环境系统退化和认识进一步提高。由于水污染严重,水体中水生物多样性降低,河道因人为因素,城市建设等原因被填埋、阻断以及人类对水生态系统不恰当的干扰,使得区域水生态系统退化。

③水资源利用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用水量的要求日益增加,且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卫生设施、生活设施的进一步普及,以及由于节水意识不强,造成用水浪费等原因,污水排放量也随之增大,造成水体污染日益加重,因此,应当从可持续利用的角度出发,合理利用水资源,并与水资源的保护、水污染的防治相结合。

④工业点源治理水平整体有待提升

区域工业污水排放,虽已大部分达标排放,但仍有少部分未达标排放或有偷排、超标排放现状发生,达标排放标准偏低,区域仍有一定量的小企业分散,满足不了污染负荷总量控制的要求;循环经济已经起步,但仍然滞后于经济发展的要求,总体上看,工业治理水平有待提升,离清洁生产的要求尚有差距,仍停留在COD达标为主的初级阶段,主要污染因子的氮磷等指标的控制还没有全面展开。

⑤排污口整治和封闭跟不上污染总量控制的需求

排污口管理是一项难度大和繁杂的工作,有些区域排污口数量、位置不清,晴天排放污水的现象时有发生,监督监理困难,是造成河道黑臭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排污口的清理整顿和封闭工作是今后工作的重点及难点。

⑥雨污分流不彻底、配套污水支状管网滞后

近几年加快了城区污水管网建设步伐,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老城镇区雨污合流、新建小区雨污不彻底(如阳台水接入雨水管道)、城镇区支状管网的建设跟不上城市和村镇发展的速度,管网老化、渗漏现象普遍,农村分散居住区生活污水处理率低。

⑦农业及其他非点源的治理工作有待进一步深入

种植业的化肥、农业污染、畜禽养殖污染、水产养殖污染,农业和其他非点源污染治理的工作虽取得一定成绩,但在总污染负荷中占有较大比例,有待进一步深入开展治理。

⑧废弃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综合利用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生活、工业、农业、淤泥等废弃物数量巨大,是一种可利用的资源,目前虽有一定程度的资源化利用,但相当多的废弃物还没有能够合理、有效利用,而将其随意堆放、废置或直接抛入水体,均会造成该区域水体污染。

3、综合整治的重要性

①治理水污染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长远发展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水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由于经济发展,水污染治理滞后,导致水质下降、水生态遭到破坏。水质恶化导致这个地区供水困难,目前严重的水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硖石街道现代化建设发展的瓶颈。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会越来越大。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并与水资源的保护、水污染的防治相结合,已成为硖石街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长远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

②治理水污染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迫切需要。

搞好硖石街道水环境污染整治,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坚决扭转工作中重GDP轻环境保护的传统发展观念,把建设生态文明放在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上来。地表水污染问题本质上是流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式不合理的表现,必须把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到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上,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建立有利于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统一的体制和机制,为转变发展方式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

③治理水污染是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硖石街道区域的水环境维系着境内,7万人的生存和发展。近些年太湖流域、省频发的供水危机事件及水环境不断恶化的趋势,已凸显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严重影响到广大群众的饮用水安全和切身利益,也是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必须痛下决心,切实加大整治力度,保障人民饮用水安全,促进社会的全面和谐。

④治理水污染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恢复和维系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必然举措。

硖石街道区域水体属于平原河网区又是流域末端水体,流动性差,生态系统十分脆弱。国内外的经验表明,一个区域或流域生态功能一旦退化,由于系统的结构难以在短期内恢复,要恢复水环境功能,需要付出成倍的代价。目前,区域水环境质量呈恶化趋势,水体富营养化程度重,水生生态系统退化严重,抓紧治理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⑤治理水污染保护水资源、保障水安全的必由之路。

硖石街道区域河道水质现状以Ⅴ类、劣Ⅴ类为主,,因此水质型缺水是硖石街道水资源危机的重要方面。整治水体污染是修复水生态的必由之路,也是增加硖石街道水资源供给的主渠道。只有通过加大整治力度,改善河道水质,才能保护水资源、保障供水安全。

⑥治理水污染积极探索新路子,为杭嘉湖区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提供经验。

杭嘉湖地区位于太湖流域南部,河网纵横,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方式等原因,地表水污染严重。硖石街道对区域水环境污染整治起步早,领导重视,开展综合治理的经济社会条件较好,完全有必要也有可能建设成为杭嘉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标志性工程,为河网地区水环境污染整治提供有益经验。

因此,在“十二五”期间,全面开展硖石街道水环境综合治理,采取工程、经济、行政、法律等综合措施,远近结合、标本兼治,有效改善水污染问题,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二、加强水环境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基本思路和总体目标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深入领会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科学治水,铁腕治污”,以保护水资源、保障水安全、遏制水污染、重建水生态为工作重点,全面实施水环境治理,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群众生活品质,为建设生态宜居新市提供生态环境保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硖石街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长远发展。

2、基本原则

①以人为本,民生优先

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饮用水源地等水环境保护问题为重点,以城镇为主兼顾农村,彻查优化实施污水管网系统的改造及完善,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更加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走科学发展道路。

②统筹兼顾、突出重点

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和水环境保护;整体把握区域水环境存在问题及成因,明确治理重点。采取工程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相结合、水环境治理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等综合措施,明确治理思路,实现科学治理。

③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河道保洁、沿岸垃圾清理等河道面上整治措施和控污截污措施相结合。以从源头上加强污染防控和治理为重点,牢牢抓住“治水先治污”的根本策略,切实控污减排,从根本上扭转水环境恶化趋势。

④分步实施、注重实效

立足当前,放眼长远,先易后难,分步实施。近期着重实施河道保洁、垃圾清理、排污口清查及封堵、消除河道黑臭,对水体不流动的区域实施人工动力措施增加水量、拉动水体流动,短期内可采取见效较快的生态治理措施;抓紧解决危及群众饮用水安全的突出问题,开展水源地专项整治,确保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用水安全。远期的工作包括雨污分流、污水入网、农业面源治理、生态修复和水土保持等。

⑤建管并举、创新机制

完善和创新水环境治理工作制度建设,形成全民关注、全力攻坚、全社会参与、全方位互动、全过程渗透的工作格局,发挥综合治理的系统效应和整体功能,提升水环境治理工作的成效。

3、基本思路

河网地区水环境污染整治与其它区域相比具有复杂性,必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全面、系统、科学、严格地进行长期不懈的整治。综合治理的基本思路是:综合治理,重在治本;总量削减,浓度考核;明确职责、密切配合;完善体制,创新机制。

——综合治理,重在治本。主要措施包括:工业点源治理,截污和污泥、垃圾处理,农村面源污染整治,生态修复工程,河道整治优化工程,调活水体工程,节水减排工程,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调整等。特别是要将城乡人民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摆到重要位置。

——总量削减,浓度考核。污染物排放总量决定水环境的好坏,目前市域污染物排放总量远远大于水环境容量,必须严格实施污染物总量削减,通过各行政区河流控制断面的出境污染物浓度考核,切实将总量削减落到实处。

——明确职责、密切配合。明确各项治理任务的责任主体和监管部门,会同属地,合力抓好水环境综合治理的各项工作。将水环境治理工作纳入政绩考核,建立问责制。

——完善体制,创新机制。一是切实落实街道对各村、社区的水环境治理与保护的责任;二是改革、创新投融资机制,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投入力度;三是建立“一把扫帚全覆盖”的城乡保洁新机制;

四是促进公众参与,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4、总体目标

通过保障饮用水安全、调整升级产业结构、加强工业点源污染治理、防治农业面源、开展第三产业污染治理、加快城乡生活污水、污泥和垃圾收集处理、加快河道综合整治、开展河道水生生态修复与建设、促进水体流动、推进节水减排、着力完善监测体系和加大执法力度、完善和创新水环境治理工作制度,提高水体环境容量,提升水体自净能力,改善河道水体质量,改善生态修复功能,2015年底前实现主要河流水体消除劣Ⅴ类,部分达到Ⅳ,饮用水源水质提高1至2个类别的目标,力争实现“主要河道水体消灭劣五类,四类水质占主体,饮用水源水质提高1至2个类别”的“十二五”规划目标,打造水清流畅、岸绿景美、城在水中、人水和谐的优美水环境。

三、加强水环境综合治理的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

(1)加强工业点源污染综合治理及措施

1、工业企业污水治理现状

根据市对硖石街道经济发展的要求,提出“退城进区”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以商贸为主的三产业的思路。到目前止,工业污染企业5家、入网5家,入网率100%;管网建城区企业生活污水企业12家、已入网9家、年内要求完成3家,力争入网率达100%;非建城区500万产值以上企业就地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企业7家、年内计划建成5家、2家企业处半关闲状态。

2、下一步计划

①对建城区内的工业企业,将积极协助市相关部门做好入网工作。

②对建城区外的工业企业。一是对新开办的工业企业,要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有条件入网的做好纳管工作,无条件入网的,建好净化池。对原有企业,有条件入网的做好纳管工作,无条件入网的企业,根据企业职工人数多少,分三年有计划地建好净化池,进行净化处理。50人以上的企业在2012年底完成任务、30人至50人的企业在3013年底完成任务、30人以下企业在2014年底完成任务。同时,街道办事处明年起将着手委托有关部门制订管网规划。计划在“十一五”期间各工业企业全面完成纳管或自建净化池工作。

3、工作措施

①严格控制工业性建设项目。根据市政府对街道经济发展定位的精神,实施工业“退城进区”、发展“三产”。我们将严格控制工业性建设项目。为保证企业的发展,不受区域限制,对工业性的新建、扩建、重建项目,鼓励企业外迁。

②抓好现有企业的环境治理工作。一是对现有污染性企业均要求进入市污水管网达标排放;二是对燃煤企业所排放的烟尘进行治理,保证大气质量。三是对工业企业产生的废渣,由专门机构回收后加以合理利用,避免二次污染,同时建立工业危险废物台帐。

③抓好环境设施的监管,确保污染物的达标排放。将专门组织环保管理员对辖区内污染企业的环保设施进行检查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确保环保设施的正常运转和污染物的达标排放。同时督促企业建立污染物增量、减量、变量等“三量”台帐工作。

④为鼓励企业的积极性,加快净化池建设步伐。街道办事处决定,对新建净化池的企业给予每立方米300百元的奖励。

(2)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及措施

根据2011年9月统计全街道有生猪、母猪饲养户968户,生猪存栏4596头、能繁母猪存栏2474头,其中生猪20头以上、能繁母猪5头以上64户,到2011年底完成整治62户,2户列入2012年整治。2012年开始启动实施生猪20头以下和5头以下母猪散养户的治理,到2015年完成市下达400户治理任务。计划如下:

2012年完成治理饲养母猪3头以上的饲养户100户,长田社区1户、西环村5户、杨汇桥村8户、南漾村7户、永丰村15户、军民村21户、双合村28户、荷叶村11户、联和村4户。

2013年完成治理饲养2头母猪饲养户100户,长田社区3户、西环村8户、杨汇桥村26户、南漾村12户、永丰村51户。

2014年完成治理饲养2头母猪饲养户100户,军民村39户、双合村38户、荷叶村11户、联和村12户。

2015年完成治理饲养1头母猪,粪尿污水直排入河道或离河道水域较近的散养户100户,长田社区4户、西环村5户、杨汇桥村11户、南漾村12户、永丰村21户、军民村24户、双合村13户、荷叶村6户、联和村4户。

(3)加强特定行业污染治理及措施

为加快实施我街道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强化我街道特定行业和市场的污水防治,有效提升全街道水环境质量,逐步建立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又满足人民群众环境需求的长效管理模式。根据《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意见》和《市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的总体部署,对全街道特定行业和市场污水防治工作提出如下行动计划。

1、现状

①废旧物资收购行业

“十一五”期间,我街道根据《市废旧物资收购管理办法》(政府令第31号)等相关规定,按照堵疏结合的原则,多次组织开展了废旧物资收购行业的治理。目前全街道仍有分散的废品收购点65家(其中有证经营的3家),主要以回收废纸、金属、塑料为主。其中距河道垂直距离小于30米的有27家,绝大部分收购点用地面积均在50平米左右。流动收购居多。

②农副食品加工行业

街道现有生猪定点屠宰企业1家,生猪屠宰加工年污水排放量约1、5万吨、废弃物约150吨。在污水防治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污水虽经处理但纳污集管率低,废弃物和病害猪无害化处理设施不够完善;二是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制度不够系统完善,日常监管有待加强。

③农贸市场

全街道现有室内农贸市场5个,其中有证经营的有5个(市级4个、村级1个)。农村临时交易点1个,市级农批市场1个。存在的问题有:一是布点规划相对滞后,网点布局不尽合理,农村临时交易点管理力量薄弱;二是部分基础设施差、档次低。

2、工作措施

①开展废旧物资收购行业污水防治专项治理

通过废品收购行业专项治理行动,推进全街道垃圾分类回收终端体系建设,建立并优化规范化的废品回收服务网点,提高废品物流速度,提高废品综合利用和处置环保技术水平,切实消除或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具体目标和任务为:

――完善废旧物资收购行业布点规划。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根据全市废旧物资收购行业发展规划,布局街道废旧物资收购站点,解决废旧物资收购站点点多面广、布局分散、无序设置等问题,为整治开展创造条件。

――构建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体系。按照“集中化经营、市场化管理、规模化发展”的思路,构建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网络,加快废旧物资市场建设,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实现规模化经营。

――规范废旧物资收购行业的准入和管理。坚决取缔无证无照以及不符合条件的废旧物资收购站点,完成市区建成区、水源保护区、河道两侧30米范围内的废品收购站点的清理,全部进入统一布局设置的规范化废旧物资收购场所。

②开展生猪屠宰加工行业污水防治专项治理

配合市生猪屠宰加工行业专项治理行动,确保屠宰加工污水、废弃物处理过程符合规范化要求,排出的废水达到一级排放标准,经过处理后的废弃物在出运、堆放、使用过程中不产生二次污染。具体目标和任务为:

——完善定点屠宰加工体系。通过严格控制总量、合理优化布局、促进规模经营、推进提标改造等措施,至2015年建立起与产业发展和人民生活需求相适应、布局科学合理、竞争规范有序、加工设施先进、产品质量安全的机械化、规模化、现代化的生猪定点屠宰加工体系。

——强化治污设施升级改造。增设焚烧炉、设置无害化操作间,改造现有污水处理设施,提高病害猪无害化处理和污水达标排放处理能力。2013年硖石屠宰场达到二星级标准。开展节水减排活动,污水截污纳管率达到100%。

——加强治污设施运行监管。完善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检查、养护、维修等制度,加强废水治理设施的运行管理,责任到人、措施落实、加强督查,确保污水治理设施运转正常,防止出现由于设施故障而造成废水直排或超标排放的现象。硖石屠宰场屠宰间和无害化处理间设置监控探头,实行远程监控。

③开展农贸市场污水防治专项治理

通过农贸市场专项治理行动,对全街道农贸市场进行提升改造,加强市场下水道管网建设,完善市场基础配套设施,确保市场排污设施通畅,实现市区所有农贸市场污水接入收集管网。具体目标和任务为:

——加强农贸市场规划选址布局。综合考虑农贸市场的服务半径、区域辐射、人口密度等因素,加强市区规划布局,合理设置农贸市场网点,避免无序重复建设。完善城镇基础配套设施和服务设施,加快市场提档升级,形成布局合理、层次分明、配套完善、环境优美的农贸市场公共服务体系。

——加快现有农贸市场改造升级。以农贸市场公益性、民生性、社会性为目标,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农贸市场提级改造,对已建农贸市场污水处理及排污管网设施实施更新改造。到2013年底,市区所有农贸市场的污水处理达标后全部纳入污水收集管网。

——提高新建农贸市场建设标准。要按照省星级文明规范市场三星级标准对新建农贸市场进行规划建设,优化市场布局,基础设施配套齐全,污水处理达标后全部纳入城市污水管网。力争2015年前再新建三星级以上标准农贸市场1个。

(4)加强城乡污水治理及措施

根据前期调查摸底的情况,实施硖石街道建成区雨污分流改造工作,同时建立有效的雨污分流监管制度。2014年计划实施胡家门小区(海洲路南、康乐路西18幢住宅)户外雨污分流改造,总投资14万元。

(5)加强城乡“四位一体”综合治理及措施

为进一步提升城乡环境卫生保洁水平,有效改善城乡环境面貌,实现城乡环境的统筹协调发展,根据《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意见》和《市城乡环境卫生“四位一体”长效保洁工作意见》精神,现就我街道开展环境卫生“四位一体”长效保洁工作提出如下计划。

1、工作措施

着力解决我街道城乡环境卫生管理中职责不清、管理不到位等问题,消除卫生死角和管理盲区,促进环境卫生面貌进一步提升。具体目标为:

①坚持属地管理和专业管理相结合原则。河道保洁由硖石街道河道专业保洁队负责,街道职权范围内公路保洁由街道公路养护站负责,其余都按照“属地管理、以块为主”的要求,明确城乡环境卫生属地管理责任,由各村(农村社区)全面负责辖区内环境卫生管理职责。新村点积极探索市场化保洁作业机制,鼓励实行物业管理。

②健全管理制度。明确环境卫生作业标准,建立和完善城乡环境卫生“四位一体”长效保洁检查考核制度、卫生监督制度、保洁质量管理制度、工作例会制度和考核办法等。

③完善环境卫生硬件设施。到2012年中,农村垃圾中转房全部达到标准化、规范化要求。

④实现生活垃圾城乡一体无害化处理。到2012年底,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垃圾收集、转运全面实现密闭化、机械化。

⑤提升保洁质量。集镇、公路、河道、村庄的保洁质量逐年提高,达到市检查考核标准。

2、运作机制

①运作机制以属地管理和专业管理相结合为原则

九个传统村的环境卫生长效保洁由所在村按属地管理原则进行“四位一体”长效保洁,由保洁员保洁。

土地已经征迁或开始征迁的农村社区(农丰、群利、长园、高丰、长田)环境卫生长效保洁按属地管理原则,探索在条件成熟后单独或联合邀请物业公司进行环境卫生长效保洁运作机制,条件尚未成熟时仍可采用传统村做法。

河道保洁由硖石街道河道专业保洁队负责,街道职权范围内公路保洁由街道公路养护站负责。

②落实村(农村社区)属地管理保洁责任:

村庄、集镇:集镇,各行政村(农村社区居)委会所在地,自然村、新村点、“两新”工程集聚点中的道路,农户的房前屋后,中转房外、百杂店周边等的成堆成片垃圾,企业、养殖场(户)周边环境及污水、沼液、粪便。

公路:穿越村庄、集镇的一切公路,省、市镇级公路的边沟及两侧管理控制区域,通组达户道路及两侧积泥、柴草、建筑材料及废弃物。

河道两岸控制区、桥堍头、断头浜、池塘(渔塘)、漊等成堆成片垃圾,通河水渠的企业、养殖业污染。

③落实河道专业保洁队管理保洁责任:河道内的成堆成片垃圾及废弃物,河面漂浮物、水生植物,沉船。

④落实公路养护站管理保洁责任:镇级以上相关公路路面、路肩保洁。

(6)加强河道综合治理及措施

1、基本概况

全街道共有各类河道169条103.312KM,其中市级河道6条21.035KM(城防河道3条6.165KM),镇村级河道163条82.277KM。

2、实施计划

根据“清河行动”总体目标,结合上一轮河道整治成果,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完成新一轮镇村主要淤积河道的整治。全街道河道整治的指导性计划是:2012年计划整治13KM,2013年计划整治13KM,2014年计划整治18KM,2015年计划整治18KM,2016年计划整治13KM。

四、管理体制与保障机制

水污染治理是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必须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创新体制,完善机制,强化管理,为下一步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的落实提供有力保障。

1、健全管理体制,明确责任分工

硖石街道已经成立了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治水办的主要职责是负责组织、指挥、监督、协调综合整治工作,部署年度治理任务,协调解决治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组织制定《硖石街道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都要把水环境治理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明确任务,制定计划,落实措施。其中:经贸办牵头开展工业企业污染源(含生活污水)普查,制定工业企业污水防治行动计划;农技水利服务中心牵头开展农业和农村污染源普查制定农业养殖和农村生活污水防治行动计划;建设办负责城区雨污河流情况普查,制定城区雨污分流行动计划;四位一体办负责城乡卫生保洁情况普查,制定统筹城乡保洁行动计划。

各村、社区是水环境治理与保护的责任主体,要相应成立由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工作小组,根据《硖石街道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和相关的行动计划,制定辖区内水环境综合治理的实施计划,负责辖区的整治工作,将治水工作纳入目标考核责任制。加强河道长效管理,建立河道管理责任制,确定管理目标和内容,落实责任单位、责任人、配备一定人员、管理设备、拨付资金。

2、严格标准体系,完善相关机制

为做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工作,必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制定全街道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条件,明确环保治理的基本要求,按对环境影响程度,分类明确项目选址要求。针对重点污染行业制定更为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提高市场准入条件,健全工业企业环保准入制度和排污许可制度,制定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标准、制定养殖业准入机制,健全落实镇区、公路、河道、村庄“四位一体”的城乡环境卫生保洁机制。完善畜禽养殖污染后续管理服务机制。

3、提升监管能力,切实强化执法

各部门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对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研究、迅速解决;采取事前、事中、事后的质量控制手段,保证各阶段计划按时完成;严格按照程度开展工作,对计划完成情况实施奖惩制度。各责任单位要落实自查监管责任,对照工作计划及时发现和整改问题。

充分利用现有监测系统,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和完备的环境执法监督体系,提升环境监管能力。加强对重点污染企业的在线监测,扩大监控范围,所有重点排污单位全部安装废水排放在线自动监测装置,增加现场突击检查的频次,加强对污染源的监督检测。建立“用水量”与“污水量”数据比对等监控机制,建立夜间执法常态机制,重点打击恶意偷排污水,污泥排入管网等环境违法行为。建立新形势下的水源保护部门联动机制,设立会商制度,定期开展多部门联合检查。

构建科学、合理、完备的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加强监督执法能力建设,提高执法人员队伍素质。完善和加强区域间的联合执法,努力打破部门分割和地方保护,杜绝重复监管、相互推诿和转嫁污染等现象。严格落实执法监管的各项措施,严厉打击违法排放行为。依法加大处罚力度,切实解决“守法成本高、执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问题。进一步强化依法行政意识,加大执法力度。规范环境执法行为,实行执法责任追究制,加强对环境执法活动的行政监察。

4、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投入力度

加大并落实各级政府资金投入。重点扶持工业污水处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城乡居民生活污水处理以及生态修复等工程项目,加大相关科研经费投入力度,减免农业生态化、工业绿色化等符合循环经济目标的产业企业税费水平。同时,建立相应的专项资金,逐年提高流域内的环保投资占GDP的比重。

5、促进公众参与,开展舆论监督

城区保洁主管工作计划篇4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wangoudy”为你整理了这篇市容环卫服务中心近五年工作总结及下步工作计划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十三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县市容环卫服务中心着力在提升城区环卫保洁精细化管理、健全城乡环卫一体化监管体制、完善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创新管理,扎实开展工作,各项工作均有长足发展,使得我县城乡环境卫生面貌明显改善,人居环境明显提升。连年被评为县直部门先进集体、群众满意单位,2017年被评为省总工会评为“省级工人先锋号”,2018年获得“省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2018年、2019年连续被省住建部门评为全省环卫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一、“十三五”期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环卫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优化

为解决长期困扰农村城乡环卫一体化监管问题,2018年初,县两办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镇街城乡环卫一体化考核工作的实施办法》、《城乡环卫一体化属地考核办法》,强化了对镇街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监管考核,同时明确了镇街城乡环卫一体化监管的主体责任,环卫主管部门从直接管理环卫保洁公司作业质量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发挥好行业监管和业务指导。2020年下半年,针对农村卫生保洁和生活垃圾清运分别由2家公司承担,垃圾清运经常出现推诿扯皮现象,严重制约了我县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持续提升这一问题,我们及时对农村环卫保洁体制进行调整。将全县13个镇街分成东西2个片区,分别由2家公司负责卫生保洁和垃圾清运,各镇街直接与保洁公司签订合同,保洁经费直接拨付到镇街,镇街负责对环卫保洁工作进行监管,有权根据保洁质量对保洁公司进行奖惩。此举既解决了出现问题互相推诿扯皮的现象,又形成了互相竞争,提高保洁质量的氛围,城乡环卫一体化市场化运作体系更加完善。

(二)城市环卫管理实现了精细化

1、推行湿式保洁、以克论净,开展道路深度保洁

一是制定严格的考核标准。根据《济宁市城市道路保洁标准化分级管理工作导则》,制订了严格的考核办法,由督查考核办公室具体实施。主次干道实行“湿式保洁”,人工全天巡回捡拾,要求达到“五净、五无”,城区道路深度保洁率由62%提高至73%,。

二是采取规范的考核方式。每周抽取各片区不同等级道路,推行“以克论净”。每周考核情况存档,月底汇总后排名,以“红黄兰”三色印发考核通报,考核情况与每月的经费拨付挂钩,极大地调动了各保洁公司加强内部管理的积极性,保洁质量大幅度提升。

三是强化考核的精细化。对考核办法再细化,针对公厕设施和保洁管理、垃圾桶的摆放、果皮箱的擦拭与清掏、人行道杂草的清除、路沿石积尘的清洗,均制订了明确的标准,考核人员按照细化的保洁标准进行考核,使环卫保洁精细化落到了实处。

2、创新公厕管理,开发、运行了“找厕所请扫我”微信服务平台

2018年,为了助力全国文明城创建,在完成公厕升级改造的同时,大力提升公厕服务水平,精细设计开发了了“找厕所请扫我”微信服务平台。市民通过扫描张贴在公厕外面的二维码或者长按二维码点击“识别二维码”就可以直接打开“找厕所请扫我”程序。该程序不占用系统内存,无需安装,一次性存入手机后,随用随找,方便快捷。平台涵盖城区全部厕所、城区公共厕所和城区单位对外开放厕所三大板块,直接与导航地图实现共享连接。这一创举得到群众,尤其是来金客商的一致好评,被《农民日报》、《农村大众》、《济宁日报》、齐鲁电视台、济宁电视台、闪电新闻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并且在创城测评中加了分。

(三)农村人居环境卫生日益提升

2018年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属地化监管以来,各镇街对辖区内环卫工作监管力度明显加大,健全了卫生保洁和垃圾清运各项管理制度,在人员和资金上大力倾斜,配齐了管理考核人员,加大了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县环卫主管部门每天对镇村环境卫生质量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督导整改,检查情况汇总后报给县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办公室,每月对镇街进行排名通报。对排在前3名的进行表扬,对排在后3名的进行批评;对连续3次排在后两名的镇街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进行约谈;对在集中考核中排在后10名的村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日益改善,群众对生态居住环境的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三)环卫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

公厕建设方面:2017年以来,立足高定点定位、着眼高标准规划,投资近800万元,在城区建设生活垃圾中转站6座(10箱),高标准公厕7座,增设果皮箱1500余个,并完成了城区所有公厕的升级改造。所有公厕增设了轮椅通道、扶手、缘石坡等无障碍设施和方便残疾人、老年人或孕妇儿童使用的带扶手的坐便器或蹲便器等设施的配置;在显著位置张贴了管理规定、须知等行业规范;在醒目位置设置文明提示标识;配置了面镜、洗手液、手纸、灭蝇灯;新增设地风机60个;安装公厕指引牌120个。

(四)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实现了无害化、资源化

2019年8月份,金乡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成运行,该项目占地100亩,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总投资约4.5亿元,配套装机容量为1台15MW汽轮发电机组、两台锅炉,采用国内最先进的“五段顺推”炉排炉工艺,烟气排放、危废处理均高于国标,达到国际最新的欧盟2010标准,设计日处理能力800吨。项目运行以来,共处理垃圾约19万吨,农村生活垃圾得到了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率达到了100%。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环卫项目是民生项目,投资额度普遍较大,由于财政资金相对不足,目前欠账较多。

2、生活垃圾分类关系到每一个人,与人的思想意识、生活习惯密不可分,决定了生活垃圾分类是一个长期持之以恒的过程,不可能短时间内来完成,需要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共同推进。

三、“十四五”时期工作计划

(一)“十四五”时期任务目标

1、巩固创城成果,进一步完善环卫管理体制,持续提升城乡环境卫生水平。

2、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建立完善的的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体系。

3、建成并运营生活垃圾飞灰填埋项目。

4、完成金乡县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后期处置工作。

5、根据实际情况,筹划建设餐厨垃圾处理项目。

(二)“十四五”时期工作思路

1、统筹考虑,提前谋划,建设完成一批重大环卫基础设施。

2、根据国家政策和环卫工作发展,适时调整、完善环卫管理各项制度,促进我县城乡环卫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城区保洁主管工作计划篇5

一、完成的主要工作

(一)加强监管,着力构建疫情防控体系

一是严格公园公厕防控管理。按照区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住建局采取有效措施扎实开展公园、公厕的防控消杀,为群众筑牢安全防护墙。加强公园、公厕管理人员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值班值守及信息报送。严防公园内进行大型密集活动,劝阻聚集人群。定期使用消毒液全面喷洒消毒公测公园,并在公园显眼位置宣挂疫情防控横幅,在公厕入口处张贴防疫公告和公厕消毒措施,对预防措施广泛宣传,提高公众的防疫意识和防范能力。

二是提升环境卫生整治水平。在保障环卫工人自身安全的基础上,做好日常生活垃圾保洁清运工作。增加运力、提高作业时间,确保生活垃圾及时清运,不堆积。做好城区主次干道、广场、绿地、公厕卫生清洁工作。开展洒水车装载消毒液对人口密集社区及主次干道、乡镇重点道路开展喷药消毒工作。在区政府协调下,区住建局为两家保洁企业协调购买口罩4.1万余个,免费赠送口罩8000个,消毒液7吨,防护服250套。自1月26日起,督导两公司加大对垃圾清运车辆、垃圾箱(桶)、中转站等设施场所的消毒频次,同时利用洒水车装载消毒液对相关道路进行喷洒消毒。做好城区主次干道、广场、绿地、公厕卫生清洁工作,及时做好厕具及厕所内卫生保洁及消毒严防二次污染和疫情传播。同时尽最大努力保障环卫保洁、垃圾清运工作,做到垃圾不堆积,日产日清。

三是深入建筑工地督导疫情防控工作。对全区25处建筑项目工地疫情防治情况和安全生产进行检查,各项目工地安全生产平稳运行,疫情防治和值班情况正常。组织对拟开工的69个项目人员开工情况进行了梳理统计,经梳理市外人员约2521人(其中省外1131人),市内人员约3650人。同时,制订建筑工地疫情防控要求明白纸,建立防控管理体系,严格落实主体责任,提高人员防控意识,确保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两不误。

四是抓防疫促复工保安全。制定下发《关于做好全区建筑工程施工领域开(复)工疫情防控暨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全力配合工地所在乡镇街道办开展疫情联防联控工作。在保证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开展建筑工地复工指导,积极协调解决各工程项目在复产复工中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协调解决口罩5万余个。截至目前全区在建工程已全部复工,为完成全年经济发展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二)凝心聚力,高品质推进重点工程建设

2020年计划实施新建、续建80个重点项目工程,其中2020年计划投资约69.4亿元。截止目前,环境提升等20余项建设工程已完成施工图设计或初步设计工作,砚台山一路南段、环山路西段、平岛二路等10余项建设工程已完成财政评审。2018-2019城建续建工程全面复工,轿顶山西路、玉泉四路、中央路西段、珠海路北延等15项建设工程已完成过半或即将完工进入收尾阶段,累计完成投资4.39亿元。

(三)精建细管,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纵深开展

一是高品质推进城区绿化工程。经过排查梳理,确定树木修剪的道路及行道树数量,自2月25日起,对黄海路、安东二路、广场东路等10道路的3927棵行道树采取短截、疏枝、回缩等方式进行疏枝整形,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生态景观品质,同时也为树木后期健康生长奠定良好基础。同时,抢抓花木种植有利时机,迅速开展春季园林绿化建设工作。在海滨路栽植樱花156棵、欧石竹648平方米、亮晶女贞450平方米、英国冬青760平方米、红叶南天竹200平方米。在多岛海休闲广场栽植乔灌木180棵。

二是高标准推进精细化养护管理。一是保洁员定人定位,不间歇进行巡查,清除城区绿地内的枯枝落叶、杂草,保持绿化环境干净整洁。二是及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城区树木进行病虫害防治监测和治理,对城区绿地内幼虫初伏期的紫薇进行药物喷洒,对东环山路白蜡进行注药封洞,防范病虫害蔓延扩散,提高苗木成活率。三是对沿海路、童海路的污染严重路段的绿化苗木除尘喷洒,加大绿地保洁力度。四是对多岛海休闲广场铺设雨水管道及绿化给水管道270米,铺设碎拼园路100米,安装蘑菇石230米,透水砼浇筑800平方米。

(四)精益求精,城市精细化管理开启新面貌

一是深度保洁,城区环境有效整治。全面推行“以机械化洗扫为主、人工保洁为辅,全天巡回捡拾”的精细化深度保洁模式。对城区主次干道等处的环卫保洁工作、各垃圾清运点的垃圾收运情况进行跟踪督导,对发现清运中有垃圾清运不及时、不彻底等问题及时协调并责成环卫集团整改落实到位。第一季度,共清运城区生活垃圾26605.65吨;日常抓好城区餐厨废弃物的收运及处置工作,共收运餐厨废弃物165.12吨;并按照“先清理浒苔,后人工普扫”的模式对近期海边产生的浒苔等垃圾进行督导,并协调相关单位及时处置,最大程度还原景区干净整洁面貌。

二是齐抓并举,市政设施有序维护。第一季度共维修、调整更换童海路、圣岚路、万斛路、玉泉二路等道路雨水篦子10套、雨污井盖11套;对全区14处取水口进行了4次垃圾清理,保障排放畅通。除对职责范围内的护城河砌筑河段河道进行日常清理保洁以外,截至目前共进行了12次集中清理工作,清理垃圾漂浮物100余吨。共处理污水295.67万吨,出水水质严格执行一级A排放标准,出水达标率100%。对童海路、222省道、342省道重点路段的路灯、护栏进行集中维护,更换电缆600余米,更换各类电器400余套,排查并及时报告问题护栏29处,确保路灯亮灯率达99%以上。

三是多管齐下,城镇环境有效提升。一是城镇基础设施功能全面提升。各乡镇(街道)进一步加强驻地市政基础设施管理力度,一季度共计维修路面、慢行道1万平方米,更换挡车柱100余个,硬化路口80余处,施划道路标线2000平方米,镇驻地开工建设公园绿地5个,新增绿化面积3万平方米,路灯设施的完好率和亮灯率继续保持在98%以上。二是城镇环境秩序得到有效整治。各乡镇街道创新管理模式,持续开展了乱停乱靠、出店(占道)经营、广告招牌等专项整治行动,先后补植苗木1.5万平方米,清除小广告200处,拆除违法建设90余处,整理施工围挡600余米,清理不规范门店牌匾60余个,清理店外经营130余处,清理垃圾1100余方,整理三线80余处,劝导、处罚违法停车130余起。

四是优化服务,物业管理规范提升。一是协助社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二是积极推动阳光海岸等小区业委会改选,办理业主委员会备案1项;三是切实推进轿顶山花园等3个住宅小区维修资金补缴;四是申请成立区物业服务行业党总支,指导符合条件的物业企业成立党支部。

五是加强监管,城区供热管理工作优化提升。加强供暖期间的调度工作,及时处理群众诉求和突发事故,1-3月份,受理投诉98件;督促供热企业按照操作标准、服务流程和应急预案要求进行供热,处理紧急突发事件1件,确保了供热安全和质量。

(五)立足职能,强力推进棚户区改造

一是加大拆迁扫尾力度。从2017年初开始,我区计划用3—4年完成65个村32266户的改造任务,全区已启动24448处房屋的拆迁工作,完成拆除涉及63个村23842处房屋(其中城中村完成拆除31个村10881处房屋,园区村完成拆除32个村12961处房屋,完成整村搬迁30个)。共争取上级棚改安置房指标38372套,实际规划建设安置房38044套,2020年计划再争取棚改安置房指标3205套,共计41577套,实际规划建设安置房40719套,实行货币化安置1179套。争引的政策性银行贷款已到位68.5097亿元,争引上级无偿资金已到位10.23亿元;争引的其他资金已到位17.07亿元。已净腾空土地18488亩。2020年计划拆迁1728户,已拆迁170余户。棚改工作的快速推进,有力改善了搬迁群众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为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腾空了发展空间,加快了城市化建设步伐。

二是强化房地产市场监管。1—3月份,区完成的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为12922万元,同比增长235%;商品房(预)预售面积88224.46㎡,同比增长158%;商品房(预)销售金额41669.73万元,同比增长209%;商品房(预)销售套数625套,同比增长73%;平均价格为4723元,同比下降6%。二手房交易确认件43份,交易建筑面积4410㎡;交易金额1984.5万元。

一是严格预售管理,办理退房业务17件,办理备案证明派发、资金监管等业务663件;二是加强资质审查,初审报送房产开发暂定资质年检2家;三是加强行业监管,约谈房产开发企业2家。

(六)点面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

一是精准开展危房改造工作。2020年按照上级扶贫攻坚行动的总部署,区住建局联合区扶贫部门聘请第三方鉴定机构对全区336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房屋进行了等级鉴定,排查出C级危房90户,积极组织各乡镇、街道立即对危险房屋进行整改,目前已全部整改完成。联合区民政、残联等部门,组织各乡镇针对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家庭住房情况进行了摸底排查上报,共计摸排上报2020年危房改造任务171户,目前正逐步开展实施。同时加强对农村建房技术服务指导,及时到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巡查,发现不符合抗震和施工质量安全要求的,及时提出处理建议,跟踪整改到位,待房屋修建完成后,聘请第三方验收机构对房屋进行组织验收。

二是稳步推进农村厕所改造升级。抓好农村改厕问题整改,完善农村改厕规范升级和后续管护长效机制,健全管护队伍。建立以“乡镇政府为主导、市场化企业合作、村庄社区配合”的后续管护模式,督促乡镇充分发挥前期在市区资金支持下配备的44辆吸污车作用,设置好改厕服务站点,统一制作农村改厕后续管护服务牌、服务卡、明白纸。积极开展农村300户以上自然村公厕提升改造工作,2019年完成45个村的提升改造工作,今年要求完成102个村的改造建设任务,目前已完成9个村的改造提升任务。

三是积极实施农村污水治理工作。严格按照《省农村改厕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建立全省农村改厕规范升级和后续管护长效机制工作调度制度的通知》,将农村无害化厕所改造与农村污水治理相结合,按照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施方案的要求,2019年已完成38个村的治理任务。参照省要求的生活污水处理四种模式,计划2020年完成85个村居的生活污水治理任务,聘请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完成可研报告编制工作,目前正积极对接相关专业公司对全区污水治理任务进行谋划,为组织实施做好准备。

四是积极开展农村清洁取暖、铁路沿线整治工作工作。按照上级工作部署,积极开展农村清洁取暖摸排工作,在各乡镇支持配合下,完成清洁供暖任务1027户。为贯彻落实省、市高铁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扎实做好日兰(鲁南)高铁段、青盐铁路段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我区根据上级相关要求,对区域段高铁沿线环境综合整治问题进行了梳理汇总,共计问题81处,并制定了整治实施方案,按照效果图重点打造绣针河与青连铁路交汇处和巨峰镇与莒南县交汇处两个节点。

(七)立足职能,建设领域安全监管进一步加强

一是规范服务,全面抓好建筑行业管理。对全区16件建设工程项目55个单体工程进行放验线,第一季度共完成产值约60余万元,建筑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2个项目院墙放线共计1200米。对6个符合规划验收的建设项目进行了规划验收共计19873平方米。共发放审查合格书4份,完成发包备案项目共计31件,办理公开招标项目备案15项,中标合同额为20628.09万元。加强对未批先建房屋建筑工程查处,对未办理施工许可提前开工的6个项目进立案处罚,并责令改正。督导绿色生态示范镇及装配式建筑示范工程创建工作,办理节能建筑认定7项。抓好人防专项治理工作。其中完成追缴补缴人防费共计2369.95万元,承诺补建人防工程面积为1.2万平方米。同时,加快推进1901工程项目建设。

二是加强建筑领域安全生产管理、扬尘治理。开展建筑工地调查研究,加强复工返回人员管控,落实分组帮扶。截至目前,全区在建工程项目已全部复工复产。同时,扎实开展冬季建筑施工质量安全检查、春季建筑施工消防安全检查、扬尘治理进行检查,共抽查在建工程16项,重点检查人员履职、工程质量管理、现场安全管控、扬尘61840治理措施、建筑工人服务保障等方面,下达质量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10份。同时,为确保全区建筑工地消防安全,根据春季安全生产特点,对全区内所有新建、扩建及在建工地安全生产及消防安全进行了一次拉网式的大排查。加强对建筑工地的消防安全管理,筑牢春季建筑工地“防火墙”。

三是加强燃气领域安全生产管理。聘请市燃气安全专家,对辖区内管道燃气企业、汽车加气站及液化石油气充装站全面开展春季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共检查13家企业,下达整改隐患单13份,对30余项安全隐患责令立即整改和限期整改。加强燃气管道的建设和安全防护,组织供气企业对地下燃气管道进行了漏点探测,对多处安全隐患进行了整改。先后在官山社区、锦绣花园等人口密集场所组织开展燃气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并发放宣传资料,确保全区燃气领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

(八)强基固本,党的建设不断加强

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今年以来,区住建局认真落实制度,组织主题党日学习5次(其中,疫情防控期间2月份为自学、3月份1次自学1次集中学习),开展理论中心组集体学习3次。制定了理论中心组个人自学和集体学习计划。制定了党组织书记党建工作目标责任清单、意识形态工作“五张清单”,建立了意识形态工作“四查四看四改进”工作台账。同时对2018年以来纪律处分人员执行情况进行了自查自纠。

二、工作打算

下一步,区住建局将围绕区委、区政府的总体工作部署,秉持精致城市建设理念,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契机,以深入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为抓手,以扎实推进城建重点工程为载体,持续完善城市功能,强化精细管理,丰富城市内涵,提升城市品质,改善人居环境,全力加快美丽建设步伐。

(一)聚力推进城建重点工程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对照2020年度全区重点工作,将承担的80项城建重点工程第一时间分解到班子成员、责任科室,每项重点工作明确一个班子成员包保,一个团队推进。明确任务目标、时间节点,建立工作台账,实行挂图作战。下一步,区住建局将把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开到工地一线。在一线听取包保负责同志的工作开展情况汇报,进行现场调度办公、集中解决问题,加快推进我区工程建设进程。结合党建+住建”重点工作攻坚年方案,开展“晒、亮、评”活动,加强市政工程质量管理,在抢工期、赶进度的基础上,严把关、保质量,加强工程精细化管理,推进精致城市建设。同时,强化督导检查,每周进行一调度、一通报,形成“以目标倒逼进度、以督查倒逼落实”的工作局面,确保各项工程按时完工。

(二)聚力加快创建生态园林城市步伐,提升生态品质。以增加城市绿量为目标,高标准打造海州路等城区绿道9条,新增绿道和人行道18.03公里,新改建玉泉公园、凤凰山山体修复等公园绿地10处,年内计划新增绿化面积50万平方米,督导推进各单位、社区加快推进庭院绿化提升及拆墙透绿、林荫停车场建设,督导创园各责任单位对照三年任务目标,梳理问题短板,完善档案资料,圆满完成年度创园任务目标。

(三)深入推进城镇精细化管理工作,提升城市颜值。完善环卫设施设备,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增加环卫投入,加快环卫基础设施提升改造,提升环卫现代化装备水平,满足深度保洁和长远发展需要。深入推进示范街创建工作,督导各乡镇对照考核要求,进一步梳理问题短板,加快问题整改,下大力气开展市容市貌、环境卫生、违法建设等整治;完善数字城管平台建设,提升问题发现处置能力,妥善处理城市管理和群众生产生活关系,增加群众认同感、归属感,实现城镇精细化管理无缝隙、全覆盖,提升城镇精细化管理水平。

(四)全力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优化人居环境。对照任务目标,扎实做好城中村、园区村房屋征收补偿工作,做好剩余棚改指标争引、缺额资金争引,加快承接国有平台公司评级发展进度,助推拆迁工作,加快安置区建设。继续做好2020年计划搬迁的20个村庄2418户,开工建设安东家园、汾水社区等安置房11175套。在严把工程质量的同时,全力以赴加大拆迁扫尾和工程建设质量进度,让群众早日搬迁入住。

(五)着力夯实安全生产基础,保障城市安全运行。充分研判建筑领域及城镇燃气领域安全生产面临的严峻形势,对建设领域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继续保持高压态势,进一步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坚持“控大风险、排大隐患、防大事故”,采取行业监管、联合执法、专家帮查的方式,深入开展重大风险源防控专项整治,建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切实加强城市防汛隐患点排查整治工作,加强应急值班值守,提升城市防汛应急处置能力,保障城市安全运行。

(六)全力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扎实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清洁取暖工作;强化监管,保障环卫一体化的良好运行;切实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善农村改厕“五有”后续管护长效机制,计划新建农村公厕102个,在抓好农村改厕问题整改工作同时,完善改厕后期运营长效机制。对85个村居进行生活污水治理,逐步推进雨污分流,完善污水收集处理体系,深入推进铁路沿线环境整治,指导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工作,优化农村人居环境。

城区保洁主管工作计划篇6

关键词:城中村;环境卫生;治理;对策

“城中村”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事关城市化进程、“城中村”村民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大局。由于“城中村”自身的特殊性及大量外来务工人员的聚集,其环境卫生问题越来越严重,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及政府部门的关注。由于“城中村”环境卫生问题以及因环境问题而引发的污水、垃圾、虫害及鼠患泛滥等危害的发生,不仅对城市形象产生了影响,也对“城中村”居民的生活造成直接危害。本文试图以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大源村为例通过分析“城中村”环境卫生所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性建议,为“城中村”的环境卫生治理提供参考性意见,以期改善“城中村”的环境,促进城市整体环境管理体制的完善。

一、大源村基本情况

大源村位于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东南面,与同和街相接,是太和镇最接近市区的一个村,全村占地面积2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7500人,外来人口12万人,有23个经济社,村年经济收入300万元/年。现有的环卫设备:5台垃圾运输车、80个大的垃圾斗,果皮箱40个、垃圾胶桶150个。保洁人员:村环卫站15人,每个经济社有3名保洁员共69名,大源市场5人、黄庄市场5名,共计94名保洁员。自2012年广州市开展“农村清洁百日行动”以来,由太和镇出钱聘请40名保洁员支持沙太路、大源南路、老年公寓路等主干道及黄庄市场周边的保洁工作。目前,大源村共有保洁人员134名。①

二、大源村环境卫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实地调查,走访等方式,我们发现大源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的问题比较突出,卫生死角比较多,与城区的环卫水平差距较大。主要表现在:

一是大源村入村道路两旁、内街小巷多垃圾、多乱张贴、多乱涂写,脏乱差现象比较普遍。垃圾主要有4类:一是最常见的生活垃圾,如餐厨垃圾、烟头、果皮及一次性的饮料杯和饭盒等;二是建筑垃圾,主要有废弃的砖头、水泥渣、砂石及建筑材料等;三是工商业垃圾,主要有工业废料、手工作坊废料、商业广告小宣传单等;四是绿化垃圾,包括枯枝树叶和杂草等。同时,地面上还存在大量的积水,并且水沟都表露在外面。积水来源主要有雨天后留下的雨水,而更多的是当地村民及外来务工人员直接排放的生活污水。尤其沙坑涌大源村13社段铺满了生活垃圾,变成臭水沟。沙坑涌大源村13社段七八米宽的河床密密麻麻“填”满了生活垃圾,废弃的棉被、五颜六色的塑料袋、腐烂的餐厨垃圾,一条条排水管从河岸两边的居民楼接进河道,正哗啦啦淌出黑色的生活污水,河涌两旁的居民房子上也粘附散落的生活垃圾,不时从河两旁居民楼飞出一袋垃圾。

二是大源村环境卫生治理不到位。调查发现,“城中村”环境卫生治理的主要措施是环卫工人清扫,从卫生效果看投入的人力是明显不够的。多数经济社垃圾清扫收运不及时,乱丢乱倒、长期露天堆放,甚至就地焚烧,尤其是出租屋和闲置工地等,乱搭乱建窝棚、乱摆卖、随地丢弃垃圾、乱堆乱放杂物、乱张贴、乱涂画等“六乱”现象比较严重。在黄庄农贸市场附近,村民建房子的建筑材料和建筑垃圾随意乱堆放,甚至占道堆放,给村民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三是大源村活动主体环境卫生意识差。大源村内的活动主体包括当地的常住居民、外来务工人员以及出入“城中村”的各类行人。在走访调查中发现,大部分的当地村民都会把每天产出的垃圾自觉倒入垃圾桶中,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但仍有一些村民思想观念没有跟上城市化的节奏,旧习俗和旧习惯不同程度的存在,对有关环卫法规知之甚少,乱丢乱吐,乱扔乱倒垃圾的现象比较严重。在黄庄农贸市场旁边有一栋房子在装修,白石灰水流出房子,整个街巷都被灰白的石灰水浸泡,行人无从下脚。

三、大源村环境卫生问题原因分析

大源村环境卫生脏乱差是城市化进程加快的真实反映,尤其处于城乡结合部的白云区太和镇大源村,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城中村”,握手楼、乱搭建,各种各样的“牛皮癣”、乱摆卖、营业摊点和作坊充斥村社周围,加上管理不到位,出现“村外现代化、村里脏乱差”的窘境。

(一)客观条件限制

一是人口快速增加,尤其是外来人口数量庞大增加了村社管理的难度。大源村户籍人口7500人,外来人口12万多人。由于外来人口多,多数是社会底下层的工人、农民及打工一族,素质普遍差,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外来人口比原居民人口多出15倍多,管理难度较大。

三是城市建设规划不完善,特别是私人住宅,排污、排水等基础设施不足,生活用水很多是直排,直接影响了周边河涌水环境的恶化。

(二)经费投入不足和环卫体系建设滞后

一是环卫经费严重不足。大源村村一级财政收入为300万元/年,垃圾费收入200万/年。环卫经费投入200万元/年,日常垃圾运输费缺90万,保洁人员经费缺1944万元/年,所需经费超出大源村每年的经济收入。

二是环卫硬件不足。环卫设施不配套,布局不合理,有的环卫设施多年失修,破旧不堪。大源村东源街只有竹篓垃圾收集容器,其他内街巷大抵如此;现有5台运输车、80个垃圾收集大斗、40个果皮箱、150个胶桶。按照全村正常保洁日清110吨垃圾计算,需增加3台垃圾车、30个垃圾收集大斗、1000个果皮箱、3000个胶桶。

三是保洁力量不足。按大源村应保洁的面积有2.5平方公里算,250万平方米,每人每天(8小时)4000平方米算,需要保洁员625名,目前大源村共有94个保洁人员,保洁人员严重不足,缺491名。②保洁人员大多50岁以上,年龄偏大,基本未经过系统的环卫作业业务培训和学习,在环卫作业过程中容易粗线条,工作标准偏低。

(三)思想认识和管理不到位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太和镇党委、镇政府以及大源村“两委”对大源村的环卫重视程度还不够,未能针对问题进行彻底有效的整改。白云区创建办③针对存在的问题多次巡查督导,同类问题未得到有效整改。

二是镇村管理不到位。长期以来大源村存在环卫力量、基础设施及经费不足等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太和镇党委、镇政府及大源村“两委”对大源村的环境卫生问题未狠下大手笔,未拿出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推动大源村落实整改,改善村容村貌。环卫管理体制上由村社自行管理;在环卫收费上,由村社各自收取;在营运机制上,由村社各自聘请临时工人清扫保洁。由于缺乏统一规范的管理,导致大源村卫生保洁水平低下。在监管机制上,对于违反环境卫生管理规定的行为,《广州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规定》(2006年)第六章法律责任,第57―62条共计33款均明确规定相应惩罚措施,但长期未得到真正执行。一是在现行的白云区城市管理架构中环卫部门没有执法权,造成保洁、管理难度大;二是有执法权的太和镇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中队忙于查控“两违”建设,根本无暇顾及环境卫生的执法问题。

三是相关职能部门联动不够。大源村存在的私人医院、门疹部医疗广告乱张贴,黑枪、黑车等乱涂写,河涌的垃圾遍地,主干道的废品收购站占道经营,“六乱”现象较多,经村主干道公路保洁不及时、机动车辆乱停乱放等问题,白云区卫生、公安、水务、供销社、城管、城管执法、交警等部门未能及时有效地参与整治并给予支持。

四、大源村环境卫生问题治理对策及建议

(一)短期治理对策(三个月为限)

白云区创建办现场巡查督办太和镇抓紧整改,协调白云区城管、交通、水务等责任单位配合整改,确保3个月内初见成效。

1、太和镇负责督促大源村制定整改方案,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大整改整治力度,特别是要集中整治内街内巷、农贸市场、入村道路的生活垃圾、建筑材料乱堆放以及占道经营及“六乱”问题,促村容村貌改善。

2、对于大源村13社沙坑涌铺满生活垃圾的问题,由白云区城管局牵头,太和镇、白云区水务局配合落实整改,相关单位须在1个月内彻底清扫完河床上面所有的垃圾,太和镇加强对河涌两岸居民的管理和教育,勿向河涌乱丢乱扔垃圾。

3、对于大源村主干道两旁占道经营、车辆乱停放、乱粘贴、乱竖广告招牌等问题,白云区创建办统筹协调白云区城管、城管执法、交通、交警、供销社、工商等单位,集中整治。

4、白云区创建办继续加大对大源村环境卫生的巡查督导,尤其是对存在问题进行跟踪督查,跟踪整改落实情况,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长期工作建议

1、规划先行,综合治理。要把大源村的村社建设以及环卫配套设施建设纳入城市管理范畴和总体规划:楼宇的间隔要达到国家房屋建设规划的有关要求;村内道路规划必须按照《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要求进行总体规划和布局,必须保证消防车的进入,满足日常清洁车通行的要求或相关清洁工作的开展;供电供水及市政排水排污等管线必须提早统一规划,避免日后产生乱拉乱搭的现象,确保村内的整体美观;预留公共设施用地,包括宣传专栏的建设、清洁用房的设置等都必须提早给予考虑;不断完善环卫基础设施,开展环境综合治理;利用“三旧”改造和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契机,推动大源村启动城中村改造。

2、增加环卫经费的投入。大源村的村民已逐渐转为城市居民,在经费预算安排时,要按照城区现行标准和办法执行,尤其在环卫设施配套和垃圾运输经费上加大力度。大源村的村居民应按照城市居民的标准交纳清洁费,不足部分由镇环卫经费补贴,以解决大源村的垃圾出路问题。

3、理顺管理体制,加强管理。一是理顺管理体制。大源村按城区的作业标准进行清扫保洁,由镇负责环卫配套设施和垃圾运输,村负责收取居民和外来人口的清洁费和垃圾处理费;在2年内如果村民和外来人口的收费不足,则由原村集体经济补贴。二是理顺营运机制,实行管干分离。大源村可实行环卫作业社会招标,统一由专业环卫实体负责保洁清运,镇统一检查考核。三是理顺监督机制。镇、村建立专司监督的管理机构,对“城中村”的环境卫生实行经常性的监督。建立和完善社会监督渠道和制度,接受群众和舆论的监督。四是环境卫生管理必须加强法制建设,抓好建章建制,严格依章依法管理。党政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强化政府、村环卫绩效考核,尤其要把环境卫生治理纳入对镇、村干部考核升迁体系。一方面要通过制定“村规民约”,教育、规范和引导村民的生活和生产行为;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执法的力度,对违法违章行为要坚决予以处罚,充分运用行政、教育、经济、纪律的手段促环境卫生管理规定落到实处。

4、逐步完善环卫配套设施和环卫队伍建设。根据村社规划和市容环境卫生标准,逐步完善垃圾中转站(垃圾压缩站)建设,配齐垃圾压缩车、配足环卫工具;按城区标准,适量建造设置环卫工具房,避免露天当街存放。要不断提高环卫工人的工资待遇和社会待遇;通过培训提高环卫工人素质,用政策和激励引进年轻环卫工人和环卫志愿者,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环卫队伍,并通过完善的检查评比制度对环卫工人的工作进行综合评定。

5、加大市容环卫宣传力度。大源村环境卫生脏乱差,首要的问题是农村居民缺乏环境卫生意识。因此,要加强对出租屋和外来人员的管理,要通过多种宣传教育形式,提高村民及流动人员的环卫意识,改变生活陋习,普及环卫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的环境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引导农村居民抛弃小农经济意识和落后的传统习俗,培养他们的城市意识、文明意识,形成人人自觉关心和爱护环境卫生的良好风气。通过法律、法规、规章的教育,让他们懂得每个人都有义务、有责任搞好环境卫生,提高村民自治自管的能力。区属媒体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促使农村居民养成讲文明、讲秩序、讲卫生的好习惯,树立现代农民文明新形象。

6、镇村及区直有关单位大力支持和联动监管。白云区有关职能部门要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相互支持配合,在政策和资金安排上给予倾斜和扶持。白云区要继续深入推进“镇村清洁绿化工程”④,对镇村实施考核,以评促建,推动镇村不断强化环境卫生治理。镇村及区直有关单位要联动,白云区创建办、白云区城管局、白云区城管执法分局、白云区水务局等单位要定期参与大源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

7、大源村成立街道办事处。按照目前正在推进的大部制“简政放权”改革要求,结合大源村的实际,可将大源村独立成一个街道办事处,从而实现社会经济管理功能上的新突破,推动大源村跟上新型城市化发展之路。

8、鉴于太和镇大源村环卫现状及其深层次的原因,同时,大源村的问题不是个案问题,在白云区还有很多类似的“城中村”同样存在。为此,拟提请白云区委、区政府专题研究并重点解决太和镇大源村的环境卫生问题,以点带面,以解剖麻雀的办法,以推动白云区更多“城中村”的环境卫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在加快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着眼于人和环境的和谐发展,必须更加注重人居环境改善,加大对环境卫生治理的投入,加强“城中村”环卫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城中村”环卫保洁长效管理体系,提高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公共卫生意识和社会公德意识,不断改善“城中村”环境面貌,提升人居生存质量和改善投资环境。

[注释]

①大源村以上数据,统计时间为2013年1月,由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政府提供。

②大源村以上数据,统计时间为2013年1月,由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政府提供。

③白云区创建办,全称广州市白云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主要职责为代表白云区委、区政府统筹、协调、指导、督办白云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2012年,白云区又启动“白云区镇村清洁绿化工程”,为期5年,将城区的文明城市创建向农村延伸,旨在通过这一工程的实施,不断改善城乡环境面貌。

④白云区镇村清洁绿化工程,由白云区创建办牵头,对镇村环境卫生进行考核。考核方式以实地考察为主,考核成绩主要由“日常巡查(明访)+月度测评(暗检)+重点工作及投诉整改情况”组成,每季度将测评情况进行通报,每年进行年度总考核。

[参考文献]

[1]《广州市“城中村”环境卫生管理情况调查》,环卫科技网,2008年1月;

[2]罗增样:《广州市“城中村”环境卫生治理研究》,武汉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1月;

[3]江丽丽:《城中村环境问题研究》,《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7月;

[4]姚伟:《建立治理“城中村”的长效管理机制》,《人民政协报》,2014年1月8日第003版;

[5]朱焕芝:《中小城镇环境治理不到位的原因及对策分析》,《全国商情(理论研究)》 2014年01期;

[6]广州市人民政府:《广州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规定》,2006年9月28日,广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批准;

[7]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2012年5月。

城区保洁主管工作计划篇7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的理念,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城市竞争力;坚持依法行政与教育引导相结合,建设(规划)与管理相结合,执法主体与相关部门协同管理相结合的原则,通过科学、规范、系统、实效的管理,加快城市建设步伐,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树立*发展新形象。

二、管理目标

(一)总体目标

1、在今明两年内,按照“全面净化*”的管理思路,着力解决卫生环境脏乱差问题,使主次街路、小街小巷、住宅小区、城市出入口、城乡结合部、城区村镇等环境卫生达到规定标准,城市建成区市容市貌进入辽西城市群先进行列。

2、在“十二五”期间,按照“重点美化*”的管理思路,进一步优化市容环境,达到居住环境舒适、交通秩序良好、市场经营有序、基本建设规范、管理功能齐全等目标,城市建成区市容市貌进入省内同类城市先进行列,争创“全国卫生城市”。

3、“十二五”以后,按照“建设有序*”的管理思路,在巩固前几年管理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治理区域,拓展整治内容,提高管理标准,持续优化城区环境,创建新兴工业城市、绿色生态城市和优秀旅游城市。

(二)具体目标

1、市容环境整洁。环卫工作规范高效,道路清扫和垃圾清运及时到位;社区街巷环境卫生干净整洁;社区建设规范,物业管理普及;市区无卫生死角,“三污”排放达标;扩展“门前三包”责任制范围,延伸到所有临街单位及住户,基本杜绝违反环境卫生管理规定的不良行为。

2、公用设施完好。城市道路平坦,照明、排水设施完好,夜景灯饰美观;公园、游园、广场、街头绿地和路树等全天候保洁;依附于道路、广场、城市基础设施的广告、牌匾、标志牌等设置规范;公交服务规范、文明、高效。

3、建设规划合法有序。根据市情和发展定位,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并实施城市发展与建设的总体规划,并按总体规划制定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建立和健全规划监管体制,有计划地逐步拆除或改造影响市容市貌的建筑物,杜绝各种临建违建和私搭乱建现象;以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为主要控制节点,形成建设与管理的有机结合,保证城市管理高效长效,不断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

4、环境保护有力。实现垃圾、污水的无害化处理和废物的再生利用,保证水质和空气指数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以上;严格投资项目的环评,整顿改造各类污染企业,坚决关停长期排放不达标的企业;大力普及环境绿化美化,新建住宅小区符合生态标准;加快旧区的绿化改造,城区绿化覆盖面积达到35%以上。

5、交通秩序井然。车辆管理严格规范,交通秩序井然畅通;改造完善交通设施,疏通“瓶颈”地段,严格治理“三乱”和机动车占道的城市顽疾,防止交通拥堵;根据可能出现的灾害性情况,提前制定各种完善可行的应急处置预案;加强交通和车辆管理,城市交通事故数量明显下降,各类指标低于规定标准。

6、市场经营有序。严格管理与教育疏导相结合,取缔马路市场,有计划增建和改造封闭式农贸市场,力求布局合理,方便群众生活,流动商贩全部退路进场;根治市区露天经营、占道经营和无照经营等违规行为。

7、制度完善配套。不断加强制度建设,结合本地实际,逐步制定衔接配套、科学合理的城市管理规范。既要重视探索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填补制度盲点,又要在实际运行中逐步完善已有的规章制度,使之更加科学合理,符合市情民意。

8、公众意识增强。充分发挥教育功能和舆论导向作用,营造城市管理良好的舆论氛围,唱响“爱我城市、洁我家园”城市管理主旋律,发动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城市管理,增强城市管理意识、公德意识、环境意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争创文明好市民。

三、责任分工

(一)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

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在城市管理领域行使“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城市规划管理、市政管理、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房产管理”等五个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全部行政处罚权。具体负责以下工作:

1、查处纠正各类违法违规建筑,对各类违法违规建筑物和影响市容有碍观瞻的构筑物及其它设施进行依法拆除。

2、按照设计美观、规格统一的要求,集中力量整治规范广告、牌匾,及时清除、更换有损城市形象的破旧牌匾。

3、整顿沿街商业网点经营秩序,禁止店外经营,取缔城市中心区域内的马路市场,根治无照商贩流动经营,严格限定各类商饮服修、季节性果菜售卖以及早晚小吃等摊点的经营时间及地点,取缔露天烧烤,严肃查处各种乱泼乱倒行为。

4、规范礼仪庆典和商业促销活动,禁止在主要街路、广场、商场(店)门前搭台演出、拉挂条幅和展销产品,禁止横跨街路架设彩虹门。

5、加强城市规划监察管理,全程跟踪监察工程建设单位“两证一书”、规划图、验收单的执行情况,参与工程项目检查验收,及时查处和纠正违规行为。

6、禁止畜力车在市区内行驶,禁止城区内饲养家禽家畜,禁止在街路两侧及公共场所屠宰家禽家畜。

7、严厉查处扒窗改门、损坏节能设施、拆改供暖燃气设施等擅自改变房屋室内外建设结构的私拆乱改行为。

8、及时监察新建及改扩建工程中绿化项目完成情况,严肃查处损坏花草树木、绿化设施及擅自占用绿化用地等行为。

9、充分发挥“4050”人员协管作用,动员社会力量配合执法。

10、指导城市出入口、城乡结合部和城区村镇市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11、严厉查处擅自占用、挖掘道路和在城市道路上私搭乱建等行为。

12、监察建筑施工场地,严格施工围挡设置标准,严禁建筑渣土违规排放及在施工围挡外乱堆乱放,出入施工场地的车辆要符合市容及环境卫生管理要求,纠正运输车辆撒落、外带淤泥等污染环境的行为。

13、组织开展卫生专项整治活动,督促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定期与沿街单位签订责任状,督促冬季开展除雪工作。

14、清理市区街路上设摊占卜人员和其它封建迷信活动。

(二)建设(规划)部门

1、编制城市总体规划、重点地段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2、对城市规划区内的各类建设项目进行管理、审批,加强跟踪监察和规划验收,及时纠正违规滥建和少批多建行为。

3、组织市政工程、园林工程、环卫工程、公用工程的工程报建、建设招投标、设计审查、施工图纸审查、监理、质量监督、竣工验收、安全管理等工作。

4、管理市政、园林、供水、燃气等工作。

5、管理维护城市道路、桥涵、路灯、排污、排涝和燃气热力等市政设施。

6、负责城区道路清扫工作,及时清运、排放、管理生活垃圾,负责城市公用水厕的管理。

7、及时完成新建、扩建改造工程项目和住宅区开发竣工后的绿化任务,组织对广场、道路、公园等公共场所的绿化进行精心养护。

8、编制全市住宅建设、房屋拆迁、房地产开发、房地产市场、房地产评估、物业管理等行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9、组织开展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质审核和开发项目的综合验收。

10、审核管理物业企业,审批住宅小区硬化、绿化建设项目,协调、指导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工作。

11、负责住宅房屋拆迁、回迁及房屋产权、产籍、房产交易市场的管理工作。

12、负责城市供暖管网建设,协调供热企业与热用户关系,管理维护城市供暖设施。

(三)交通部门(公路段)

1、负责市政界以外、公路沟以内(含公路沟)的道路养护及清扫保洁工作,及时清运垃圾。

2、负责公路控制线以内的路政管理工作。

3、负责出租车管理工作,保持车容车貌整洁,禁止乱收费和不按规定使用计价器,做到文明服务、礼貌待客。

4、负责城市公共客运治理、安全行车及管理工作,规范停靠站点标志,严禁招手即停、乱停乱靠及超员、超速、抢道等行为。

(四)环境保护部门

1、负责监管城区工业企业生产废水达标排放工作。

2、负责治理城区大气污染源工作,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保证全年80%天数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3、负责城区餐饮业的环保审批工作,严肃查处随意排放油烟等违反环境保护规定的行为。

4、负责监管城区工业企业厂界噪声达标排放工作。

5、推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工作。

6、依法监管危险固体废物和放射性污染源。

(五)工商部门

1、按照城市管理标准和要求,严格审批和管理营业执照,查处纠正违规经营行为。

2、加强早夜市管理,严格规范经营时间和范围。

3、监管指导封闭市场和早夜市环境卫生工作。

(六)公安(交警)部门

1、在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设立专门或临时公安执勤机构,抽调专人随时配合执法,依法打击和处理暴力抗法行为,保护执法人员的人身安全。

2、整治交通秩序,加强交通管理,纠正机动车、非机动车违章停放的行为。

3、负责交通标志、标线、信号设备、物体隔离设施、岗楼、岗台等交通安全服务设施的管理工作。

4、负责主要街路停车泊位划定及停车场规划、设计、建设、使用和交通安全畅通的管理工作。

5、查处超限车辆,禁止履带车、铁轮车或超重、超高、超长车辆在城市道路上行驶。

6、及时对城市建成区内的大型开发项目进行交通影响评价。

7、严格控制管理交通噪声,禁止在禁鸣区内鸣喇叭。

8、清理整顿客运三轮车上路行驶,保证安全有序。

(七)民政部门

1、负责城市地名标志设置及行政区域划分工作,组织编制、出版城市地名图、政区图和地名图书。

2、规范管理城市道路路标和楼门牌设置。

3、救助管理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

4、查禁限制殡葬用品经营,禁止在中心市区制造、销售封建迷信用品,严禁在户外搭设灵棚和吹丧送葬。

(八)财政部门

1、负责编制城市管理财政预算。

2、负责检查监督城市管理重大资金使用情况。

3、负责按预算计划及时拨付城市管理经费。

(九)国土资源部门

1、负责城市管理中的土地收回、收购置换、征用储备及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工作。

2、查处集体土地违建、临建行为,督促自拆或向法院申请影响市容、有碍观瞻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及其它设施。

(十)商业、粮食部门

按照城市管理有关要求,抓好市区商品市场的规划、建设以及环境卫生、安全保卫、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

(十一)文化部门

依法监管互联网、图书音像、打字复印、礼仪庆典、艺术品经营场所及娱乐、演艺市场,严格规范经营秩序,促进文化市场健康发展。

(十二)教育部门

1、整合教育资源,指导中小学搞好现代化城市管理知识教育。

2、开设中小学社会公德课程,教育学生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十三)水务部门

负责西湖水上公园环境综合治理和管理,搞好公园内道路和绿地的清扫保洁,保持西湖水上公园清洁秀美。

(十四)卫生部门(爱卫会)

1、组织开展爱国卫生清洁月活动。

2、强化食品、生活饮用水和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

3、控制鼠、蚊、蝇等病媒生物。

4、组织开展创建卫生城区、卫生社区、卫生模范单位活动。

(十五)旅游部门

1、贯彻执行《*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完善旅游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2、归口监管辖区内各旅游景区(点)的维修改造和开发建设,维持生态环境平衡,保持自然景观和文化古迹的原有风貌。

3、加大旅游行业执法检查力度,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4、加强各旅游景区(点)的卫生管理,保持整洁优美的旅游环境。

(十六)人防部门

1、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加强人防工程建设。

2、把人防工程建设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

3、依法管理和使用人防工程。

(十七)五间房镇、台吉镇、凉水河乡及其他乡镇

1、负责城市出入口、城乡结合部综合环境整治工作,做到垃圾定时清运、无残存,保持环境整洁优美。

2、负责管区内农贸市场建设与管理,做到经营有序,道路畅通,环境整洁。

3、负责规划区内“城中村”主要街路的卫生保洁、垃圾清运及村容村貌环境卫生工作。

4、加强属地厕所管理,保持厕所清洁。

5、严厉查处和纠正临建违建、私搭乱建、扒窗改门等违规行为。

6、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和冬季除雪任务。

(十八)各管理区、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1、负责社区内小街小巷和无物业管理居民区内的卫生保洁、清扫清运工作。

2、负责监察和查处规划区内各自管区临建违建、私搭乱建、扒窗改门等行为,对超越查处权限的要及时向有关执法部门举报。

3、负责监督所辖区域内单位和个人抓好“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和冬季除雪工作。

4、负责监督所辖区域内小街小巷的乱堆乱放、欺街占道等行为。

5、负责所辖区域内公厕及单位厕所的管理、清扫、保洁及粪便清运,逐步实现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

(十九)宣传部门

1、广泛宣传市民公德和守则,引导市民加强自我教育和管理,营造发展、创新、团结、向上的良好舆论氛围。

2、制定和实施城市管理宣传计划和方案。

3、组织新闻单位及时准确宣传报道城市管理各项工作进展情况及先进典型。

4、对城市管理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实施舆论监督和媒体曝光。

(二十)机关工委、市政府督查室

1、负责督促检查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门前三包”执行情况和环境卫生落实情况。

2、负责定期督促检查各责任部门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的落实情况。

3、负责督促检查全市冬季除雪清运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部门和单位要把城市管理工作当作关系发展的大事来抓,真正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各责任部门要按照各自分工,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主要领导要亲自挂帅、靠前指挥,分管领导要深入一线、具体负责;各责任部门要通力合作、密切配合、互动衔接,形成较强的工作合力。要建立城市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经常分析形势、查找不足、通报情况、制定措施,及时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

(二)明确管理主体。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作为城市管理工作的主体部门,要认真贯彻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并落实《*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实施细则》,依法行使各项行政执法权限,全面完成城市管理各项工作任务;要加强执法队伍素质建设,抓好教育培训和管理,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行政执法水平。市容综合管理办公室要认真履行指导协调、总结讲评、检查监督等职责,确保城市管理各项工作扎实高效开展。

(三)搞好宣传教育。要把城市管理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公民道德教育建设体系,通过开展“爱我家乡、清洁家园”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倡导社会公德,革除生活陋习,提高市民素质。新闻单位要发挥主渠道作用,通过大造声势、正面引导,积极配合城市管理综合整治工作,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广泛参与的良好氛围。

(四)坚持联动互动。各部门和单位要按照责任分工,全面实行“五定四全”制度(定管区、定人员、定任务、定时间、定责任和管理全方位、工作全天候、责任全明确、任务全落实),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要建立城市管理网站,实现网上接访、网上传递和信息交流,大力开展城市管理进社区活动,逐步消除城市管理中的盲区和死角。社区要配备城市管理信息员,及时搜集反馈城市管理信息;五间房镇、台吉镇、各管理区及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所属村、社区、园区要完成管区内城市管理任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要严格按照“门前三包”责任制规定,自觉履行职责义务,形成齐抓共管的社会氛围。

(五)强化检查监督。市政府于每年年初向各责任部门和单位下达年度城市管理工作任务指标,量化工作,明确标准,落实责任。市政府督察室要定期考核抽查。部门要组织开展城市管理工作业务培训,提高信复满意度和案件办结率。城市管理主体部门要主动接受市民监督,倾听群众呼声,认真核实查处举报案件,避免多头举报和重复上访。

城区保洁主管工作计划篇8

一、总体要求

围绕“美好环境、美好生活”的战略构想,紧紧抓住世博机遇,全区动员、全民参与、全力以赴,突出重点、营造亮点、把握节点,加强市容环境建设,创新城市管理体制和机制,保障城市安全运行,依法行政,常态管理,力求城市公共服务水平有新的突破,化解管理顽症有新的成效,市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有新的举措,实现“六个明显”:即市容市貌明显改观,管理水平明显提高,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市民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城市功能明显完善,城市文明程度明显提升。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管理创新

注重城市管理机制的创新与突破,抓实管理,主动服务。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发展,深化和细化市定城市管理项目,确保按时间节点、管理标准、工作要求全面优质地完成任务。结合*行实际,选择市民关注热点、城市管理难点和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的项目,更好更全面地提升城市管理的整体水平。

(二)坚持条块联动机制

进一步理顺条块联动和行业参与的关系,明确各层面的职能,充分发挥各方作用,增加基层专业管理力量的配置,完善城市管理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强化市民和社会单位环境建设的意识和责任,调动社会公众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丰富和拓宽社会参与渠道,形成全区共创共建的迎世博良好局面。

(三)坚持整合管理资源

把治理城市管理顽症与改善民生、推动节能减排、加强环境保护、建设和谐社会和促进城市生态文明有机融合,与各个专项治理有机结合。扩大城市网格化管理的覆盖面,做实做强镇、街道管理,完善综合评价监督体系,努力健全“发现及时、处置快速、解决有效、监督有力”的科学管理机制。

三、工作范围

明确城市管理的基本要求,坚持市定项目与区定项目结合、与深化体制改革结合,坚持项目差别化管理,坚持与新建市政项目配套建设结合、与解决城市建设历史遗留问题结合、与完善公共设施建设结合、与化解城市管理顽症结合、与规范城市秩序结合、与实事工程和民生工程结合、与城市常态管理结合,突出以下重点区域和重点道路:

(一)重点区域

外环线以内区域、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周边区域、莘庄地铁南北广场区域、七宝古镇区域、区机关周边区域。

(二)重点道路

1、道路大中修和市容环境综合治理:外环线以内54条道路以及沪*路、七莘路、宝城路、莘朱路、莘建东路、沪青平公路(市属)。

2、道路两侧市容整治:北翟路、嘉*高架(华翔路)、漕宝路、A15。

3、高速道路(轨道交通)两侧环境保洁(*行段):沪杭铁路,轨道交通1、5、9号线,高速公路A4、A8、A9、A20,延安路高架,中环线(西侧部分)。

4、铁路两侧绿化建设:沪杭铁路、南莘铁路。

四、市容标准

(一)城市容貌的通用标准

整洁、美观、有序、安全。

(二)城市环境的基本风格

简朴、实用、自然、和谐。

(三)市容环境的整治示范标准

1、五个“干净”。违法搭建拆干净,卫生死角扫干净,乱堆乱放清干净,乱贴乱画除干净,跨门设摊理干净。

2、五个“一新”。道路设施维护一新,车船容貌保洁一新,建筑立面洗刷一新,绿地花卉配置一新,景观灯光焕然一新。

3、五个“规范”。广告招牌规范,公共设施规范,车辆停放规范,标志标牌规范,运行服务规范。

(四)市容环境的整治规范标准

1、道路路面平整完好,标志标牌完整清晰。

2、沿街设施规范有序,店招店牌风格一致。

3、设摊管理成效明显,三乱现象有效遏制。

4、环卫设施整洁完备,外露设备安装规范。

5、绿化管养面貌良好,景观灯光雅观协调。

6、道路两侧无乱搭建,建筑立面清洁美观。

五、主要任务

主要任务包括市定项目和区定项目两部分。重点实施市容市貌整治、设施建设完善、生活环境改善、执法监管有效四个方面内容。

(一)市定项目

1、市容市貌整治方面

(1)户外广告管理。全面梳理全区户外广告设施,编制广告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制定整治工作方案,规范户外广告设置。此项工作由区建管局、区规划局牵头。

(2)道路两侧环境建设。对外环线以内54条中小道路以及沪*路、宝城路、莘朱路、莘建东路等道路环境实行差别化建设,按照示范道路、规范道路和达标道路的标准进行市容环境建设。道路环境整治:摊亭棚、跨门营业、乱堆乱放、环卫设施等;道路立面整治:围墙修复、店招店牌、零星户外广告整治、门窗、立面清洁、空间美观。此项工作由区建管局牵头。

(3)新建道路市容整治。实施北翟路、嘉*高架(华翔路)、

A15、A8、漕宝路等新建主干道路两侧市容整治,达到市容整洁美观的要求。此项工作由区建管局牵头。

(4)河道两岸管养。实施本区域内72条(段)河道两岸管养,加强绿地保洁,清理堆物,修复护栏,拆除违法建筑等,保证各类设施完好,环境整洁有序。对沪*路、沪青平公路、A20、A4道路的跨越河道两侧500米范围实施环境综合整治,达到水清、岸绿、整洁的目的。此项工作由区水务局牵头。

(5)黄浦江、苏州河水域保洁。实施黄浦江水域、苏州河水域及支流河口保洁,对黄浦江江岸和苏州河河岸市容环境进行综合整治;修缮黄浦江2处及苏州河1处定点拦截打捞设施。此项工作由区建管局牵头。

(6)落实市容环境责任区制度。外环线以内区域(涉及莘庄镇、七宝镇、梅陇镇、虹桥镇、龙柏街道、古美街道)落实市容环境责任区制度;外环线以外镇、街道、莘庄工业区的重点区域和主要道路落实市容环境责任区制度,全面实现道路整洁、门前有序、立面规范、垃圾分类验收达标的要求。此项工作由区建管局牵头。

(7)铁路、轨道交通沿线环境提升。对沪杭铁路、南莘铁路、轨道1、5、9号线、A4道路两侧(红线外)市容环境进行综合整治,达到“整洁、有序、协调”的目标。此项工作由区建管局牵头。

(8)公共交通枢纽区域市容环境改善。对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区域、莘庄地铁南北广场区域、*盈宝长途客运站、轮渡码头以及公交枢纽站等周边区域市容环境进行综合整治。此项工作由区建管局牵头。

(9)七宝古镇区域市容环境美化。巩固和提升示范区域创建成果,进一步完善古镇旅游休闲功能、重塑风貌。此项工作由区建管局牵头。

(10)建筑立面清洁。对各镇、街道,莘庄工业区陈旧建筑立面进行清洗、刷新、整修,为广大群众提供优美舒适的城市和居住环境。此项工作由区房地局牵头。

(11)停顿拆迁基地治理。对外环线内停顿拆迁基地市容环境进行治理;维护周边地区居民安全和生活环境。此项工作由区房地局牵头。

(12)乱设摊综合管理。乱设摊综合管理实行差别化管理,外环线以内区域遏制乱设摊、跨门营业现象;外环线以外镇、街道,莘庄工业区的重点区域和主要道路控制乱设摊、跨门营业现象。因地制宜设置固定疏导点和临时疏导点,引摊入室,实施分类指导。此项工作由区经委、区建管局牵头。

2、设施建设完善方面

(1)中小道路工程整治。对外环线以内41条城市市政道路以及宝城路、莘朱路、莘建东路的道路车行道、人行道进行工程整治,整治路面、道路设施(护栏、盲道、隔离带、绿化等),使道路平整达标,设施设置规范。此项工作由区建管局牵头。

(2)人行道设置设施整治。实施城市道路人行道七类八类设置设施整治,主要针对外环以内城市道路人行道上公共交通站亭、书报亭、电话亭、非机动车停放点(亭)、阅报栏、流动厕所、出租车扬招牌等七类设施及交通标杆、路灯杆、电杆、邮筒、废物箱、消防栓、公共交通站牌、道路停车场计费表等八类设施的整治,确保人行道平整、完好、无残障,通行安全便捷。此项工作由区建管局牵头。

(3)路名路牌规范。更换城市道路路名牌、公路路名牌,拆除不规范单位指路牌。规范公交站牌标杆、指路牌、公共设施指示牌。此项工作由区建管局牵头。

(4)机动车停放有序。整治现有各类脏乱差停放设施,增加道路规范停车泊位和路外公共停车场库泊位。机动车停放管理做到“审批规范、设置合理、停放有序、设施完善、管理严格”。此项工作由区建管局牵头。

(5)自行车停放文明。按市计划任务要求,在外环线以内区域增加自行车泊位。同时在外环线以内镇、街道选择3条以上主要道路设置自行车停放架泊位,外环线以外镇、街道选择2条以上主要道路设置自行车停放架泊位,规范、文明停车。此项工作由区公安分局牵头。

(6)绿化整治和调整改造。重点加强外环线以内区域和重点道路的绿化整治和改造,强化绿地养护,完善相关设施,提升绿化景观。实施南莘铁路沿线两侧和沪杭铁路南侧的绿化建设,改善道路沿线环境。此项工作由区农绿局牵头。

(7)花坛和立体绿化建设。选择沪*路、七莘路、吴中路、新镇路等重要路段布置组合花坛、花坛花境和迎世博主题绿化景点;建设屋顶绿化、绿荫停车场、檐口等多种形式的立体绿化,提高道路两侧绿视率,丰富*行立体空间。此项工作由区农绿局牵头。

(8)无障碍设施改建。实施道路、公共建筑无障碍设施改建工作,推进无障碍设施服务进社区、进家庭、进农村,基本建成无障碍的环境需求、设施和服务网络框架体系。此项工作由区建管局牵头。

(9)高速公路交通噪声治理。重点实施A4、A20沿线噪声污染较为严重的13.9公里共25处敏感点,通过安装声屏障等措施,治理交通噪音,降低噪声对居民生活的影响。此项工作由区建管局牵头。

3、生活环境改善方面

(1)二次供水设施改造。改造一批居民住宅的屋顶水箱、地下水池和水泵,更换部分住宅室内立管,水表从户内移至户外,改善居民饮用水水质,提升居民健康水平。此项工作由区水务局牵头。

(2)旧居住区综合整治。实施旧小区综合改造工程,保障房屋的居住基本功能和安全使用,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环境。此项工作由区房地局牵头。

(3)开展公园主题活动。进一步提升公园景观面貌,做到环境整洁、清新,设施、功能完善。世博会期间,在*行体育公园开展园艺、文化、生态等主题活动。此项工作由区农绿局牵头。

(4)完善公共厕所配置。新建改建等级公厕,推进社会公厕免费开放,合理设置世博应急保障拉臂式厕所,公厕建设做到布局合理,功能适用,缓解市民用厕难问题。此项工作由区建管局牵头。

(5)拓展网格化管理范围。外环线以内城市化区域全部实行城市网格化管理,外环线以外的重点区域纳入城市网格化管理范畴,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科学化水平。此项工作由区建管局牵头。

(6)改善市民出行。实施公共交通枢纽和停车场(库)建设,建立城市化地区停车诱导屏。加快公交线网建设,使我区线网密度达到1.5公里/平方公里。完善区域内公交线网布局,投放区域性出租车,执行市降低市民出行成本的政策,统一城乡票价结构。此项工作由区建管局牵头。

4、执法监管有效方面

(1)户外广告拆除。重点拆除外环线以内及主要道路屋顶墙面广告、地面广告和高炮广告,达到城市面貌观瞻靓丽、规范有序。此项工作由区城管监察大队牵头。

(2)建筑渣土管理。实施易发生和重复发生建筑渣土乱倒现象的区域整治,加强源头管理,加大依法行政工作力度、加大巡察工作力度,使乱偷倒现象明显改善。此项工作由区建管局牵头。

(3)违法建筑治理。完善发现、阻止、处置机制,遏制新违法建筑产生,以外环线以内区域为重点,拆除违法建筑;控制破墙开店现象发生;对整治后的场所和闲置土地,进行绿化美化或营造成市民公共空间。此项工作由区城管监察大队牵头。

(4)建筑工地文明施工管理。对区管工地进行监管和整治,重点是外环线以内主要道路两侧、城镇地区主要干道、七宝古镇周边区域的建设工地,达到“围挡整齐清洁,围网完整干净,挡外畅通整洁、扰民投诉显降”的要求。此项工作由区建管局牵头。

5、其他项目

加强城市交通组织管理、加强城市运行服务保障、加快建立城市安全保障和应急管理体系等工作另行发文。

(二)区定项目

区定项目是市定项目的补充和完善,重点是进一步解决老百姓急、难、愁问题和城市管理中的瓶颈,全面提升*行城市管理服务水平。

1、外环线内道路行道树调整

实施外环线以内区域道路行道树整治,统一行道树规格、品种、蓬径,规范行道树盖板,提升道路景观水平。此项工作由区农绿局牵头。

2、外环线内公路工程整治

补充和完善中小道路整治工作,对外环线内区管公路(吴中路、莲花路、虹梅路、虹梅南路、莘朱路、虹井路)及镇级道路(同乐路、梅陇西路、陆春路)实施道路整治,保持外环线内道路的整体性和市容景观的协调性。此项工作由区建管局牵头。

3、便民自行车公共服务

城市化区域推行便民自行车公共服务。便民自行车凸现便民本色,减轻公交压力,达到环保、节能和减少自行车乱停放的目的。此项工作由区建管局牵头。

4、提高道路保洁机械化水平

购置电瓶冲洗、收集、吸尘三用车,小区垃圾电瓶收集车,提高主要道路、重点区域、公共广场和人行道机械化保洁程度,进一步塑造*行都市形象。此项工作由区建管局牵头。

5、示范道路建设

选择沪*路、七莘路等主干道,实施人行生态步道、交通护栏、绿化景观、交通标志标线和信号设施、市容环境等建设、达到“设施更规范、营运更安全、通行更舒适、环境更协调、管理更先进”的一流景观示范道路。此项工作由区建管局牵头。

6、破解市容环境顽症

合理配置环卫设施,破解市容管理的难点、顽症,更好的为民服务,进一步提高市容环境水平。此项工作由区建管局负责。

六、时间安排

从2008年到2010年分为四个阶段安排:

第一阶段,2008年10月至2008年12月,项目前期和启动阶段:召开动员大会,部署工作,下达计划任务,明确指挥部成员单位工作职责,确定和开展各项任务的实施意见或工作方案(明确资金渠道,明确责任主体,明确规范标准),基本完成立项、规划设计、项建书、可行性报告、预算资金、招标等相关工作,按计划启动各项任务。

第二阶段,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全面实施阶段:按计划和任务开展市容环境建设和管理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加强推进协调,加强日常管理,加强服务指导,切实做好实施阶段的保障工作,确保计划任务基本完成。

第三阶段,2010年1月至4月,巩固提高阶段:全面完成各项任务,并对整治成果进行再细化、再完善、再提升,为迎接世博会做好全面充分的准备。

第四阶段,2010年5月至10月,长效管理阶段:巩固、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各项成果,保障世博会期间市容市貌、交通秩序等常态管理,落实应急预案,确保世博期间城市安全、文明、有序。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以区政府分管副区长为指挥长的城市管理指挥部,成员由各相关部门和各镇、街道,莘庄工业区分管领导组成;设立城市管理指挥部办公室,建立统一的工作平台,负责工作协调、组织宣传、落实推进、指导服务、检查督促、考评表彰。办公室内设综合科和业务科,组成人员集中办公,办公经费由区财政安排。

(二)落实推进责任

根据确定的总体目标任务,明确各阶段重点项目及工作任务,并以计划任务书的形式,将工作责任分解落实到相关职能部门及各镇、街道,莘庄工业区。

(三)完善管理机制

在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的同时,创新城市管理机制,加大管理和执法力度,将突击性整治与常态管理相结合,重点实现规范设摊有新突破、治理渣土有新成效、机制体制有新举措,完善长效管理。

(四)社会单位参与

做好社会市民的宣传动员工作,并鼓励*行经济技术开发区、紫竹科学园区、吴泾、江川地区大厂等单位积极参与市容环境建设,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和环境意识。

(五)加大资金投入

经费按照“几个一点”的原则解决,即市、区、镇财政投入一点,村级经济安排一点,社会单位、业主出资一点,共同承担清洁城市的义务。区、镇两级财政都将加大环境建设的资金筹措和投入力度,落实相应的配套经费。

附件:1、*行区迎世博加强市容环境建设和管理600天行动市定项目计划任务一览表(A)

2、*行区迎世博加强市容环境建设和管理600天行动交通行业项目计划任务一览表(A1)

上一篇:保洁领班岗位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学校保洁学期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