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诗文范文

时间:2023-12-10 01:05:16

中秋诗文

中秋诗文篇1

    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一起感悟经典中华古诗文的无限魅力。

    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诗文浩浩殇殇。我们在这汉字织就的锦绣中穿行;我们在这生命汇成的河川里徜徉。华夏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它以洗练的语言、高远的意境、深邃的内涵, 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颂,传达着中国文化特有的神韵,是中华文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它犹如夏日的繁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它又如秋日的硕果,散发着馥郁的芳香。

    从《诗经》到《楚辞》, 从陶渊明到“建安七子”, 从唐诗到宋词再到元曲,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思无尽,诗无尽。因为思念,中华民族的灵魂深处多了一处永远的精神家园! 因为深情,使我们的血管里澎湃了一种潜藏的浪漫!那些积淀着智慧结晶、映射理性光辉的言论著作,那些浓缩着丰富情感、蕴含着优美意象的诗词曲赋,就像灿烂的星河熠熠生辉,令人神往:这里有浪漫洒脱的李白;这里还有忧国忧民的杜甫,这里有江南的钟灵毓秀;这里也有塞北的广袤苍凉。这里有牧童村娃的天真浪漫;这里也有悯农诗人的谆谆教诲。

    读千古美文,同经典相伴。诵读经典,我们就是在和圣人进行心灵的聚会。我们在诵读中,饱览中华美丽的山川河流,我们在诵读中感受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和文化,我们在朗诵中汲取和传承民族的精神!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校“中华古诗文诵读比赛”至此已经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我谨代表学校向全体师生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无私奉献的全体教师和同学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次“中华古诗文诵读比赛”, 是我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构建书香校园,彰显华文教育办学特色的一项重要活动。学校对此非常重视,制定了详实可行的活动方案,由教务处牵头,学校各部门积极配合,在人力物力上给予充分的保证。各班主任利用课余时间积极督促同学们精心准备参加比赛的中华优秀古诗文,从选题诵读到服装道具、从舞台效果到舞美音乐都倾注了全班师生的才智和心血。两位主持人也精心为每个比赛节目准备了贴切的诗文串词。这次活动由于全体参与到其中的师生们前期准备的充分,加上今天同学们出色表现,保证了活动的圆满成功!学校校园文化活动的主体是同学们,同学们既是活动的参与者更是受益者,在此我对同学们提三点希望:一是希望同学们把古诗文诵读和学会做人结合起来,用古诗文为自己补充生命的元气,做一个有根的人。中华古诗文博大精深,小至修身齐家的朴素道理,大至治国平天下的宏图大略,无所不有,只要我们时常与经典作伴,以圣贤为友,细心诵读,用心体会,其丰富的营养就能渗入我们的血液,成为我们生命的养料。二是希望同学们把古诗文诵读与专业学科学习结合起来,通过学习古人的思想与情怀以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我们提倡诵读古诗文绝不是要回到古代去,中华古诗文淳厚优美、富于智慧,积极投身于古诗文诵读活动,既能有效促进课堂学习,又是对课堂学习的有益补充,科学与人文并重,经典与时尚同行。三是希望同学们把中华古诗文诵读活动和愉悦身心结合起来,在中华古诗文中感受快乐,在快乐中感悟中华古诗文,养成健康纯正的审美趣味。同学们远离家乡亲人,平时学习紧张、心浮气躁,心情郁闷时,诵读古诗文就是缓解思乡之情、愉悦身心的一剂良药。古诗文是艺术精品、民族瑰宝,也是中华文化精髓。诵读古诗文对于提升人的境界、丰富人的内涵、开阔人的胸襟、净化人的灵魂、启迪人的智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回顾我的成长历程,许多优美的诗文依然了然于胸,诗文中丰厚的精神内涵一直让我深受鼓舞和感动。如爱国诗人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如泰戈尔的“天空没有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这些优美而深刻的诗文无不让我深受启迪。

    中华经典的千古风韵,还在我们耳边回响。中华经典的万世情怀,还在我们心头荡漾。吟诵经典,让民族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吟诵经典,让华夏文化撑起我们人格的脊梁。丝丝管弦,演不尽古风的流光溢彩。悠悠书声,诵不完古韵的悠扬铿锵。“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主席上个月到暨南大学考察时,殷切希望我们华教人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五湖四海。我希望每一位师生都能以此次比赛为契机,加入到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吟唱的行列中来,陶醉于《诗经》的浪漫,感悟于《论语》的智慧,折服于唐诗宋词的华美,通过对中华优秀古诗文的诵读,让每一位师生心灵受到真、善、美的洗礼和熏陶,更加了解和热爱中华灿烂的优秀传统文化,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五湖四海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愿中华古诗文艺术之花永远芬芳。愿中华五千年经典文化永远传唱。愿中华儿女豪情满怀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再谱壮美华章!

中秋诗文篇2

还缠着黑色绷带

以为,浩劫激荡的尘埃

纵有夏雨如注,也难净

五月血迹,还有混浊的眼

一条银河,横亘在五月的体里

10万家庭,被割碎遍地亲情

一串的日子,至此

祭起湿漉漉的思念,向那最圆

最圆之夜出发。

出发,以默哀的姿势赶路

哭泣在奔跑中,坚强

铮铮誓言,从八月流淌

于是,一只只举起的手臂

让沉重的中秋,不再塌陷

别以为,受伤的天空

云层如旧。别以为

今夜无月。哪怕用残缺的姿势

中秋诗文篇3

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以勒中学657200〖HJ1.0mm〗

【摘要】秋,在大自然中扮演的永远是一个悲怀的角色。自从战国时期楚人宋玉《九辩》之后,悲秋便成了古代诗文中最常见的情调。它的"瘦"早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意象,让一代代的文人墨客不停的咀嚼回味,于是,秋,便在一页页枯色的纸张里,在一个个方正的汉字中低吟,把那缕缕的哀怨、愁绪、思念、牵挂熏染得迷迷离离。可是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却一反过去文人悲秋之传统,认为秋色宜人,甚至认为秋天比初春还要美好。在他的《秋词》中,他用晴空鹤飞冲天的动人景象,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将传统的悲秋情绪一扫而空。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一诗作正是诗人事途坎坷、遭遇贬职之时的大作。在如此遭遇的人生道路上,还有这样宽阔的胸怀,豁达的胸襟,刘禹锡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永不熄灭的星星,更是一位与众不同的诗人、哲学家。他以雄浑的气势,壮丽的意境,唱出了那曲非同凡响的秋歌,为我们后人留下了一份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

关键词 心境喜秋意象精神

意象,简单地说,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题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作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它是分析诗文作品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构成意境的各个事物,这些事物常常带有作者的主观感情,作者把这些意象组合起来,就构成了意境。古人认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则是外在的具体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我国古代的传统诗论实指寓情于景,以景托情,情景交融的艺术处理技巧。诗歌创作过程是一个观察、感受、酝酿、表达的过程,是对生活的再现过程。诗人对外在的事物心有所感,便将之寄托给一个所选定的具象,使之融入作者自己的某种感情色彩,并制造出一个特定的艺术天地,使读者在阅读诗歌时能根据这个艺术天地在内心进行二次创作,在还原诗人的所见所感之后,渗透自己的感情色彩,正如刘禹锡将晴空鹤飞冲天这一动人景象的所见所感,融进自己宽广的胸襟之中,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因被贬职而丧气的伟大诗人,也看到了一个积极进取,凌云壮志的精神领袖形象。

1.古文人的"悲秋"情结

自宋玉于《九辩》中留下"悲哉,秋之为气也"的名句后,悲就成了秋的色调,一种情绪;愁,也就成了心上的秋了。古代的文人墨客们,只要提到秋,无不与悲、愁、怨、失落、感伤、凄凉拉扯在一起,于是就有了许许多多悲秋之作,留给后人们慢慢咀嚼、品味。这样,我们这些后人只要读到古人作品中的悲秋之作,心中自然就会产生很多不平的怪味,于是,悲从心起,也跟着古人一道玩味一把悲秋的情结。

如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晚年所作《秋兴》组诗,就融铸了夔州萧条的秋色,清凄的秋声,暮年多病的苦况,关心国家命运的深情,悲壮苍凉,意境深闳。从整体上看,诗人身在夔州,却想着长安;由暮年飘零,羁旅江上,面对满目萧条景色而引起国家盛衰及个人身世的感叹;以对长安盛世胜事的追忆而归结到诗人现实的孤寂处境,今昔对比的哀愁。在内容上,组诗的第一首首联就用"玉露调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来描绘巫山巫峡的秋色秋声,烘托出阴沉萧森、动荡不安的环境气氛,令人感到秋色秋声扑面惊心,抒发了诗人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1]?。

又如孟郊《秋怀》其二,诗人用饱含一生的辛酸苦涩,抒写了他晚境的凄凉哀愁,反映出封建制度对人才的摧残和世态人情的冷酷。"秋月颜色冰,老客志气单",此句从月写起,既是兴起,又是比喻寄托。古人客居异乡,一轮明月往往是倾吐乡思的旅伴,"无心可猜"的良友。而此刻,诗人却感觉连秋月竟也是脸色冰冷,寒气森森;与月为伴的"老客"--诗人自己,也已一生壮志消磨殆尽,景况极其不堪。"老客"包含着他毕生奔波的失意遭遇,而一个"单"字,更透露着人孤势单,客子畏惧的无限感慨。"冷露滴梦破。峭风梳骨寒",此二句,字面明写住房破陋,寒夜难眠;实际上诗人是悲泣梦想的破灭,是为一生壮志、人格被消损的种种往事而感到寒心。且着一"滴"字,写露喻泣,使诗人抑郁忍悲之情跃然而出;又着一"梳"字,写风喻忆,令读者如见诗人转侧痛心之状,都是妥帖而形象的字眼??[2]?。

又如晚唐诗人杜牧在《秋夕》中写道:"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整诗写了一个失意宫女的孤独生活和凄凉心情。前两句描绘出一副深宫生活的图景。在一个秋天的晚上,白色的蜡烛发出微弱的光,给屏风上的图画天了几分暗淡而幽冷的色调。这时,一个孤单的宫女正用小扇扑打着飞来飞去的萤火虫。"轻罗小扇扑流萤"这一句道出了三层意思:一、古人说腐草化萤,如今,在宫女居住的庭院竟然有流萤飞动,宫女生活的凄凉也就可想而知了。二、从宫女扑萤的动作可以想见她的寂寞与无聊。三、宫女手中拿的轻罗小扇具有象征意义,扇子的作用是挥风取凉,而秋天是不象夏天一样的炎热了,所以古诗常以秋扇比喻弃妇。如王昌龄的《长信秋词》:"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王建的《宫中调笑》:"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天阶夜色凉如水"暗示夜已深沉,寒意袭人,该进屋去睡了。可是宫女依旧坐在石阶上,仰视着天河边的牵牛、织女星。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牵牛织女的故事使她联想到自己不幸的身世,产生了对于真挚爱情的向往。可以看出,她的满怀心事都在这个举目仰望的动作之中了。

另外,还有如唐代诗人温庭筠的《赠少年》中写到:"秋风叶下洞庭波",他化用了《楚辞》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诗句,描绘南方萧索的秋色,借以渲染"客根"。唐代诗人王维在《使至塞上》写到:"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句以塞上秋景作背景,以蓬、雁自比。游子见枯蓬随风飘荡,会产生身世浮沉之感;望秋天大雁南飞,常引起思乡之愁。盛唐诗人张籍也曾在《秋思》中写道:"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诗人客居洛阳,又见秋风。平平叙事,不事渲染,却有含蓄,秋风是无形的,可闻、可触、可感,而仿佛不可见。但正如春风可以染绿大地,带来无边春色一样,秋风所包含的肃杀之气,也可使木叶黄落,百卉凋零,给自然界和人间带来一片秋光秋色、秋容秋态。它无形可见,却处处可见。作客他乡的游子,见到这一切凄凉摇落之景,不可避免地要勾起羁泊异乡的孤孑凄寂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3]?。

在中国古代诗词作品中,象这种因"秋"而伤、悲、怨、恨、愁的作品,实在是不胜枚举,这就更能说明"秋"这一文学意象都成了古代文人墨客们倾诉愁绪的最好方法,或者说最常用的方法。他们一旦因个人的遭遇或是说国家的灾难,还是人民的疾苦而产生浓烈的情感,就是大量使用"秋"这一意象来抒发自己心中的不平,把自己的悲秋之情渲染得淋漓尽致。于是,便有了众多诗人的悲秋情节。

2.刘禹锡与众不同的秋感

诗歌的创作在很多时候,都是诗人用来明志的一种解脱方式。因此有"诗言志"之说。那么对于唐代具有代表性的、独特的伟大诗人刘禹锡来说,也不例外。但是诗歌的创作过程又有别于其他文体,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创设有效的意境,这种意境又往往借助客观的物象来表达。我们把这种手法称为"托物言志",或者是"借物抒情"。我们在长期的研究中发现,以象为寓的纯意象诗中,意象是给情思的一个载体,其作用便是"托物言志,借物抒情",从而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而在直抒胸臆的点缀性意象诗中,意象是作为情思的装饰和诗美的印证。意象这一手法在诗中体现的作用就有了"言不尽意,立象尽之"的说法,使难抒之情,由意象代抒代言,产生逻辑语言所无法达到的"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古人所谓"诗无达诂",主要就是指这一类诗。这时,由于诗的多义性和不确定性,就给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和回味余地。如果诗人要把"维生素"提供给读者,而"维生素"多种多样,有已知的,也有未知的,读者可能会难以逐一辨析,于是,诗人索性把一篮子多维的"维生素"奉献给读者,读者便有了丰富多彩的回味。

诗人刘禹锡在被贬朗州司马时写下了著名的不朽诗篇《秋词》,来作为他对秋的不同感受,是难能可贵的。当时,正是作者参加王叔文改革朝政失败的时候。各种宦官、藩镇、官僚势力把持朝政,他们强烈反对改革,导致这一重大历史变革的失败。于是,顺宗退位,王叔文赐死,刘禹锡被贬。可贵的是,诗人虽然遭受严重的打击,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消沉下去。而是一反常态,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写下了这首千古传唱的诗歌力作。赞美秋天胜过春日的早晨,给人一种昂扬向上的信心和斗志。

"自古逢秋悲寂寥",诗一开头便直言千古悲秋之老调,毫不隐讳。

次句"我言秋日胜春朝"则一反千古悲秋之反调,盛赞秋天的美好,并采用第一人称手法表明态度,显示诗人同腐朽势力作不妥协斗争的韧劲儿。

接着"晴空一鹤排云上",让我们感到诗人那种被贬,压抑的情感自然随着仙鹤飞向云天,展翅飞翔的气概,于是诗人便有了那种积极乐观,向上的坚定信念,以便有了诗的末句"便引诗情道碧霄"这种妙愁。其中"晴空"一词即描绘了秋高气爽的秋天特色,它是春天多风沙,寒意尤存所不能比拟的。在诗人被贬的背景下,一只孤鹤直冲云霄,搏击长空,作者的用意是可想而知的。这便是这首不朽之作的精华之所在了。

从诗中我们体会到的是一只奋争的孤鹤,它不苟生于沼泽湖泊之间,偏要奋力搏击长空,一展雄姿。显然,独立寒秋,傲然腾空的孤鹤便是诗人理想的化身,也只有这样的鹤才敢面对纷繁复杂的官场唱出"秋日胜春朝"的不朽战歌。

从诗歌的立意来看,诗人一反古代诗歌"悲秋"传统之主题,,开创新意,写出了一个生机勃勃,斗志昂扬的秋天。这恰恰与诗人所处的时代、环境以及背景、性格是分不开的。他把悲凉的秋天看得比春天还美,于是诗的立意便有了与众不同的新颖,而且十分深刻,也就表现了诗人独有的精神和独到的见地。

这里所说的是诗人的《秋词》(其一),主要借秋气来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感受。另外,还有《秋词》(其二),借秋色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两首诗都一反过去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

在诗人眼中,他深深懂得古来悲秋的实质是志士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因而在秋天只看到萧条,感到寂寥,死气沉沉。诗人同情他们的遭遇和处境,但不同意他们的悲观失望的情感。他针对这寂寥之感,偏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要好,强调秋天并不是死气沉沉,而是很有生气。他指引着那振翅高举的鹤,在秋日晴空中,排云直上,矫健凌厉,奋发有为,大展鸿图。显然,这只鹤是独特的,孤单的。但正是这只鹤的顽强奋斗,冲破了秋天的肃杀氛围,为大自然别开生面,使志士们精神为之抖擞。这只鹤是不屈志士的化身,奋斗精神的体现。所以诗人说,"便引诗情到碧霄"。"诗言志","诗情"即志气。人果真有了奋斗精神,便不会感到寂寥。这就是第一首《秋词》诗的主题思想。

两首《秋词》主题虽有相同之处,但各写一面,既可独立成章,又互为补充。其一赞秋气,其二咏秋色。气以励志,色以冶情。所以赞秋气以美志向高尚,咏秋色以颂情操清白。景随人移,色由情化。景色如容妆,见性情,显品德。春色以艳丽取悦,秋景则以风景见长。《秋词》(其二)中,前二句写秋色,诗人只是为实地勾勒其本色,显示其特色,明净清白,有红有黄,略有色彩,流露出高雅闲淡的情韵,泠然如文质彬彬的君子风度,令人敬肃。谓予不信,试上高楼一望,便使伤感到清澈入骨,思想澄净,心情肃然深沉,不会象那繁华浓艳的春色,教人轻浮若狂。末句用"春色嗾人狂"反比衬托出诗旨,点出全诗暗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运用巧妙。

就该诗的艺术手法而论,它属于抒发议论的即兴诗。诗人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表达深刻的思想,既有哲理意蕴,也有艺术魅力,发人深思,耐人吟咏。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说过,艺术是思想的结晶,"艺术作品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因而能唤起人们的想象、形象和深刻的美感。总之,刘禹锡这两首《秋词》给予人们的不仅是秋天的生气和色素,更唤醒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获得深刻的美感和乐趣。

秋天,草木枯萎,万物萧条,在多愁善感的文人笔下,便具有愁肠九曲的秋意,诗人一扫千古陈说,拓展出崭新的意境,在中国诗歌史上,可谓凤毛麟角。

对于《秋词》其一来说,诗人一开头就用常理展开议论,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写出了秋的意境,秋的特色,在文人墨客的眼中,秋是一种悲凉,是一种寂寞,秋是悲的象征,是孤独、寂寞、惆怅的载体,但接下来,诗人却大胆而充满豪情地道出对"秋"的理解,对秋的追求:"我言秋日胜春潮"。在作者心中,它是美的季节,远胜过繁花似锦的春日,表现了诗人被贬后的乐观心情。"我言"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这种自信,尽管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色彩,然而,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胜春朝"就是诗人对于秋景最为充分的认可。这种认可绝非仅仅是一时的感性冲动,而是融入了诗人对秋天的更高层次的理性思考。

诗的三、四句,便神来一笔,将其转成高亢的秋歌。通过秋天"一鹤凌云"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而又富有活力的秋景图。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虽然,这鹤是孤独的,但它所呈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一个"排"字,所蕴涵的深意,尽在不言中了。也许,诗人是以"鹤"自喻,也许是诗人视"鹤"为不屈的化身。这里所含的哲理,发人深思,耐人吟咏。它给予读者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气概和高尚的情操。而这种气概和情操正是诗人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高洁表现,再次体现了诗人面对困难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虽人生坎坷,屡遭贬谪,壮志难酬,不被重用,但仍励志高歌,整个诗无不表现出诗人豪迈的大度。

读此诗,可贵之处在于诗人敢于打破自古悲秋的习俗,尽管字里行间透着仕途的不如意,但毕竟拥有"晴空""碧霄"等亮点,又何必因遭贬谪而沉郁呢?且着一"胜"字,更显示了诗人内心的一股激情,一份豪迈:仕途坎坷,诗情仍在!在情感中寄托自己的壮志,又何尝不是成功呢?诗人内心的豪情与悲愤尽在这爽朗之中。

此诗虽是在萧瑟的秋天所写,却没有那种淡淡的哀愁,而是一语道破"秋日胜春朝",诗人的这种表现,折射的是其豪迈自负的心境,被贬后却丝毫没有悲哀、怅惘,在这天高云淡、鹤群南飞的秋日,却把诗情引向碧蓝的天空,表现出诗人那博大豪迈的心境,不为世俗所累的超脱天然,真是令人叹服。

诗歌气势雄浑,意境壮丽,融情、景、理于一炉,表现出的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唱出的那曲非同凡响的秋歌,为后人留下的却是一份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后人们读来是一种励志怡情的美好享受。

刘禹锡的诗,除《秋词》二首外,还有《始闻秋风》也是一首不同于一般封建文人的"悲秋"之作,它是一首高亢的秋歌,表现了独特的美学观点和艺术创新的精神。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就别出心裁地创造了一个有知有情的形象——"我",即诗题中从"秋风",亦即"秋"的象征。当她重返人间,就去寻找久别的"君"——也就是诗人。她深情地回忆起去年观赏黄菊的时刻与诗人分别,而今一听到秋蝉的鸣叫,便又回到诗人的身边共话别情。在这里诗人采取拟人的手法,从对方着墨,生动地创造了一个奇妙的而又情韵浓郁的意境。据《礼记?月令》,菊黄当在季秋,即秋去冬来之际;蝉鸣当在孟秋,即暑尽秋来之时。"看黄菊","听玄蝉",形象而准确地点明了秋风去而复还的时令。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是诗人从自己的角度来写。诗人说:五更时分,凉风飕飕,一听到这熟悉的声音,就知道是"你"回来了,一年不见,"你"还是那么劲疾肃爽,而我那衰老的颜状却在镜中显现出来。读到这些,颇有点秋风依旧人非旧的味道,然而"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用力一转,精神顿作。骏马思念边塞秋草,昂起头,抖动着拳曲的毛;鸷雕睁开睡眼,顾盼着万里青云,这一"动"一"开",极为传神地刻画了骏马、鸷雕那种"聆朔风而心动,眄天籁而神惊"的形象。它不仅反映了它们的内心的"思"和"盼",还显示了一种潜藏的力量,似乎让人们感到,只要时机一到,它们就可以一展骥足,奔驰疆地;或展翅蓝天,搏击长空。"朔风悲老骥,秋霜动鸷禽……不因感时节,安能激壮心",正是秋风使它们心动、神惊,是秋风给它们带来了虎虎生气。秋是美妙的,秋是神奇的,它赋予万物以活跃的、饱满的神韵。秋天的一景一物无不触动着诗人的情怀,唤起诗人的激情。是诗人对秋的喜爱,也是诗人自强不息的意志体现??[4]?。

此外,还有如《秋风引》、《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诗都是表现其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的诗。

?

参考文献?

[1]洪宗礼编,九年制义务教育苏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2007年?

[2]洪宗礼编,九年制义务教育苏教版《语文》教学参考书七年级上册,2007年?

[3]萧涤菲程千帆等编,《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1983年?

[4]于非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

[5]于非编,《中国古代文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

[6]王力张万起等编,《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版,1998年?

[7]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版,1992年?

[8]马有良编,《当代云南教育论文大系》,2007年?

中秋诗文篇4

关键词:山居秋暝 多维 教学 初探 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7-0159-01

一、前言

素质教育的要求在不断提高的同时,对于诗歌赏析以及诗歌阅读的要求较之以往更高。通过对于诗歌的赏析和阅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陶冶情操,而且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历史。文章通过对《山居秋暝》的多维阐释,了解王维山水诗的典型风格,以及山水诗派的特点。同时《山居秋暝》这首诗也是一首五律代表,决定了王维在中国山水诗中的地位和创作高度。

二、建构多维阐释模式

多维阐释就是从多个角度对某件事物进行解读,在文章中就是对《山居秋暝》这首诗进行全面的解读。

1.“双重境界”论――美学角度寻意蕴

此“双重境界”,指的不是伦理境界,不同于儒家所倡导的仁义忠孝,孝敬父母,忠于君王。画境,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有效途径,用简单的意象营造出诗意般的场景,给作者带来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盛唐物质的优越感让人们无限追求,反映在诗歌上,便是有唐代诞生了三位巨擘:“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而王维在这双重境界中,做的极为突出。在《山居秋暝》一诗中,典型体现了王维的三重思想,从这一点上阐述开去,别有一番天地。先论伦理境界,王维骨子里有儒家人士进取思想的积淀,从其青年时科举、入仕不难发现。渐入中年后,厌倦官场的蝇营狗苟,遂摆盏诗酒,借诗之言语浇心中之块垒。经安史之乱,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洗劫后,遁入禅宗。《山居秋暝》一诗便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以上数言是对王维“三重境界”的理论铺垫,

因此,这首诗歌在赏析过程中,需要对其中所运用的技术手法和表达的艺术情怀进行赏析。一是,理解并把握这首古诗中对于高尚理想的追求。二是,学习并鉴赏这首古诗中的诗情画意以及身临其境的画中画之美。三是,可以将《山居秋暝》和《使至塞上》作比较,从而将王维诗歌的另一种边塞风格进行更好的掌握。从美学角度对《山居秋暝》进行赏析,这也是诗歌欣赏的要求。只对古典诗歌进行单一的鉴赏,忽视诗人所处时代背景,导致对于诗歌的解读极为片面。因此,在对《山居秋暝》这首诗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可以结合与作者相关的书籍资料进行补充,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了解诗人写诗时的心境,从而了解这首诗的审美价值。

2.“探寻诗眼”――诗歌题眼巧切入

我们知道,不管古诗的具体内涵和内容是什么,总是会出现一个诗眼,一般都围绕着一个中心在摹写,这就是诗眼最主要的作用,总领全文,总结内涵。在对诗歌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如果可以抓住诗眼对诗歌进行分析,那么将对全诗的分析起到一个关键的保护作用,学生的接受也会更加容易。我们细读《山居秋暝》不难发现,全诗虽然有许多的意境,但是无非都是围绕着两个关键词在写:“空”

“留”,“空”――空山新雨后――诗首;“留”――王孙自可留――诗尾。在掌握了这两点之后,将对全文的欣赏,以及教师的教学过程起到一个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多维阐释模式的运用

在对《山居秋暝》这首诗进行分析时就可以使用多维阐释模式的方法,先谈“空”,从题目“山居秋暝”我们可以预知:这首五律描摹秋天傍晚山中的秋色,这一“居”字,实为和诗尾“留”字呼应,诗人向往在山中隐居的恬适生活。写秋天山中的景色,本来有很多事物可以入诗,诗人却用“空山”起头,让人诧异。王维在这里实际上是先和读者玩了个“捉迷藏”,“空山”实际上并不空。接下来,诗人敏感地选取了最能代表内心空灵超凡的景物、人事,“明月松照”一一圣洁纯美,秉性不移;“清泉石流”一一宁静澄澈,脱俗阪依;“竹喧浣女”、“莲动渔舟”一一深山中冉冉升起的淡淡的人情味。这一切都印证了“空山不空”,“空”的是王维那颗在喧闹俗世游荡的心,憧憬在远离市井,在秋叶簌簌,在一方山水,寻觅到疲倦心灵的栖息地。这割舍不断的赤子情怀伴随了诗人一生,无论在官居显耀、挥斥方遒,还是岁月流逝、人生浮沉。因此,他自然而然地便发出尾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的感慨。这便可以在这首五律中找到一条鲜明的线索:空―一留。这一“空”一“留”二字,可以为我们串连起全诗。

四、结束语

多维阐释教学从美学以及诗歌的意蕴出发,多角度教学,有效地了解诗歌的广度。让我们去走进《山居秋暝》所营造的空灵澄澈的禅意境界,去感受安史之乱后唐朝的江河日下,去触摸诗人王维那颗跳动不息的赤子之心。我们所强调的,总是我们这个时代所缺失的。

参考文献

[1]王维撰,赵殿成笺注. 王右丞集笺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中秋诗文篇5

关键词:《秋颂》《秋晓风日偶忆淇上》 情感 创作手法

内容摘要:约翰・济慈的《秋颂》和清朝晚期王]运的《秋晓风日偶忆淇上》都可谓是十九世纪咏秋的名作代表之一。诗中无不包含着对秋天的赞美与歌颂,但是由于不同的民族传统、诗学理论以及个人性格等,虽同样是咏秋,却在情感、创作手法等方面有所不同。济慈的诗注重“自我”的隐蔽,是对“客观感受力”诗学主张的诠释,而王]运的诗则重在“自我”的张扬;其次,济慈的诗中包含着无限的希望,更为乐观,而王]运的诗的基调则为悲观;再者,济慈的诗包含着神话的典故,而王]运的秋诗多为白描。

关键词:《秋颂》《秋晓风日偶忆淇上》 情感 创作手法

约翰・济慈的《秋颂》和王]运的《秋晓风日偶忆淇上》虽都为十九世纪的咏秋名作,但受到不同的民族传统、诗学理论以及个人性格等,在情感表达及创作手法等方面不尽相同,因此诗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以下将从三个方面来比较中英两首咏秋诗的不同。

一、“自我”隐蔽与“自我”张扬之比较

约翰・济慈的《秋颂》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秋日之图,诗人着眼于秋实、秋色、秋味、秋收、秋声,借助多种修辞手法,用细致生动地笔触、舒缓优美的语言描摹出一幅秋天的画卷。从秋日清晨的晨雾缭绕下的花草与谷物、秋日午后的金色打谷场到秋日傍晚的飞虫与小鸟,细致地描写了秋日不太不同的景象。

纵观《秋颂》一诗,济慈却采用了另一种情感的表达式:由高调的表达自身的情感转变为平和舒缓,以冷静的心态而旁观。这种超然的物外姿态源于济慈“客观感受力”的诗学理念。纵观全诗可以发现,诗中所出现的主语不是物的名称就是第二人称“你”、“你们”或者第三人称“它们”,而从未出现第一人称“我”。《秋颂》一诗没有诗人自我,济慈一直试图将自我隐去。例如:“雾气洋溢、果实圆熟的秋,你和成熟的太阳成为友伴;”、“一次一次开放过迟的花朵,使它们以为日子将永远暖和,因为夏季早填满它们的粘巢。”、“谁不经常看见你伴着谷仓?在田野里也可以把你找到,你有时随意坐在打谷场上,让发丝随着簸谷的风轻飘;”、“你昂首背着谷袋,投下倒影,或者就在榨果架下坐几点钟,你耐心瞧着徐徐滴下的酒浆。”等。诗人好似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上,以全知性的视角观察着秋日中的万物,使诗人情感表达得更为深沉含蓄。

王]运的《秋晓风日偶忆淇上》重在“自我”的全力张扬。中国的诗词讲究物我合一,情景交融,把情志视作物我感应的结果。物即我,我即物,心物交应,物我为一。全诗虽未出现一个人称代词,但结合诗的写作背景与诗中强烈的情感,不难发现诗人将情与景的融合,实则表达了自己仕途不顺、一心归隐的情感。诗的前半部分描写秋日的早晨秋光如洗,树枝的绿色早已退去,此时此刻的景象让诗人想起了在淇水时的秋日之景。前半部分实为后半部分的抒情做铺垫。由“自从闭门来,屡见王路蹇。泽衰怀绿猗,道难惧蓬转。”两句可知,诗人其实是为自己“仕途坎坷”而不平。王]运是晚清时期公羊派诗人之一,研习“帝王之道”,主以张儒家的 “仁”救世。在十九世纪的中国,清王朝早已步入没落的时期,随着帝国主义的侵入晚清王朝更是风雨飘零。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等也是此起彼伏,再加上各路军阀混战,当时中国的局面是不堪一击。在这样一个战乱的国家,王]运“仁”的主张显得更为不切实际。以至于王]运在和曾国藩讨论兵法时,曾国藩在纸上写下了无数个“谬”字。在这样的情形之下,王]运的主张得不到采纳,无奈之下才在《秋晓风日偶忆淇上》一诗中表达了对仕途艰难,自己的抱负得不到舒展的感慨,全力的张扬了自己内心受挫后的情感以及对当朝执政者的控诉

对于此处的不同可以从诗学理论中找到答案。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指出:“诗者,吟咏情性也。”这里严羽高度概括了中国抒情诗的审美取向: 它注重的是实实在在的抒情, 不讲究寓情于理。《秋晓风日偶忆淇上》一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写景的同时直言不讳的抒发了内心的惆怅,张扬“自我”的情感。而西方诗学理论指出“趣味要与道德理性为基础??它强调感情和理想之间的协调以及后者对前者的控制, 一切都要‘得体’‘合适’”(余红, 1999:189) 。到了艾略特那里, 它强调“诗不是放纵感情, 而是避却感情, 诗不是表达个性, 而是避却个性。”(转引自刘正光, 1998: 42) 。《秋颂》中“自我”的隐蔽将诗人的情感融入万物的情感中,将主观化为客观,避免独立个人情感的张扬。

二、“悲”与“希望”的对比

约翰・济慈的《秋颂》一诗中喜中带悲,却又悲中藏着希望。诗中描写缀满葡萄的藤架、结满苹果的果树,还有那忙碌着采集蜂蜜的蜜蜂,以及第二节中的金黄谷仓,所有这些都暗示了丰收的喜庆。但是如果细读诗文,却可以发现济慈所用的词语,这些词都隐含着另外一种意思。“conspiring with”为“密谋”的意思,在这里济慈将秋日的种种景象看做是秋和太阳密谋的结果,让人不能感觉这是一场阴谋,这些美好像是一个诱饵,等待着猎物的到来。而“maturing,ripeness,o’er-brimmed”这些词都是较为极端的词,太阳已成熟、果实已熟透,就连夏季都已填满了花朵。正如“月满则亏”一样,所有的美好似乎都已达到了极致,给人一种将要崩溃之感。第二节中的“随意坐在打谷场上、为罂粟花香所沉迷还有徐徐滴下的酒浆(王佐良译)”都给人一种缓慢懒散的感觉。继植物和人分别作过主角之后, 在诗歌的第三节, 诗人又让大自然的另一个主角“动物” 依次出场: 河柳下的小飞虫在哀鸣; 篱下的蟋蟀在歌唱即将被屠宰的群羊高声咩叫;红胸的知更鸟也群起呼哨。在这秋天的合唱中, 又何尝没有诗人发出的共鸣?济慈虽为一代文豪却在当时鲜为人知,再加上自己的身世坎坷、亲人都相继去世以及婚姻的不幸,这些都为此诗添加了悲的氛围,让人感到一切美好的背后都暗藏着危机,可谓是喜中带悲。虽然如此但诗人最后却笔锋一转写道,“丛飞的燕子在天空呢喃不歇。(王佐良译)”燕子是春天的象征,而春天则是希望的象征,预示着对未来的期盼。由此看来,《秋颂》虽然有着点点滴滴的“悲”,但在全诗的最后也给人以希望,悲中藏着希望。

王]运的《秋晓风日偶忆淇上》的基调则以悲为主。全诗开端就是“秋云”两个字,却也并没有用过多的修饰语来形容,如此这样,就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秋日的天高云淡。“庭树碧已散”一句虽未写秋天的到来使树叶枯黄,只用“已散”二字来说明,给人以变化之感。“秋云洗晨光,庭树碧已散。”整句给人以秋日的肃穆冷淡的感觉,为全诗奠定了悲的基调。“自从闭门来,屡见王路蹇。”从“闭门”二字可以看出诗人逃离尘世,在深山处幽居。“屡见王路蹇”一句写诗人在幽居之时时时可以看见那些因仕途艰难而郁郁不得志的人。看似此句是作者言他人,实则是写自己,以他人喻自身的仕途不达。诗的最后写道“谁谓山水深,方从寸心远”表达了平静靠内心获得的道理,作者幽居山林,表明了作者对自己仕途多舛的无奈之情,并未像济慈的《秋颂》一样给人以希望。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之一就是不同民族性格的影响。杜诗中以“悲”为基调受我国传统审美取向中“以悲为喜”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其思想的核心是“仁”。在文学中“‘仁’这种尽善尽美的理想之发端应是“悲言”即悲悯伤感之言。可见, 同情怜悯之心所产生的悲悯伤感之言才是儒家所追求的尽善尽美的文学境界”(董贵杰。1998: 105)。相反, 西方的民主政治讲究以自我为中心, 以追求享乐为目标的外向型民族性格, 他们崇尚的是自由平等、个人享乐、个人冒险等等。因此西方的诗往往能放眼未来,寻求希冀。

三、“拟人拟神”与“白描”之比较

《秋颂》采取了拟人拟神的创作手法。诗的第一节,秋天是果实的创造者她身披着雾气蒙蒙的外衣和成熟的太阳成为密友, 密谋着用果实重载着葡萄藤, 压弯苹果树枝, 让水果熟透了心, 使瓜果膨胀, 用甜核撑鼓榛子壳, 催发过季的花, 使蜜蜂产生错觉。将秋天比作了有血有肉的人,亲手装饰了自然万物。第二节的“秋天”是农夫或农神。她经常逗留在谷仓里;随意坐在打麦场上, 让发丝随着簸谷的风轻飘;被罂粟浓烈的气味所迷醉, 沉睡在收割一半的田垄上;头顶着麦穗蓝筐, 小心翼翼地过小溪;在榨汁机旁坐上几个钟头, 耐心凝视着最后慢慢渗出的果汁。“秋天”的坐卧行走、举手投足, 无不具有人或神的神态。读到这一节,不禁联想到希腊神话的农神Demeter或罗马神话中谷物女神Ceres。第三节的“秋天”是指挥家。她指挥着大地的生灵同唱着秋歌, 唱出对秋天丰收的的喜乐, 唱出对秋天的哀愁。全诗把“秋天”人格化, 赋予神的万能, 贯串于天地万物之中, 从而使人物、动物、神灵处于一个亦真亦幻的、如诗如画浪漫的和谐世界。

而王]运的《秋晓风日偶忆淇上》则使用了白描的创造的手法。全诗前半部分描写秋季的早晨,因此景想到了淇水的景象,进而抒发了对仕途不济的感慨。全诗直抒情谊,并不像《秋颂》的拟人拟神的写作手法。

中秋诗文篇6

诗意境界之一:唤醒“读”的欲望――“枫叶信”飘进了课堂

师:天气越来越冷,转眼间冬天快要到了,秋姑娘不禁担心起来:不知那些好朋友有没有做好过冬的准备。有了,就用这火红的枫叶给他们写封信吧!

教师生动地描述着,又打开课件(枫林,簌簌秋风,枫叶飘呀飘……)

师:你们听……起风了,这是秋姑娘的脚步声,她掠过田野,越过山冈,走过森林,飘过江河,你们看(画面上出现飘舞的秋姑娘,孩子们发出‘啊’的惊叹),秋姑娘真的来给朋友送信来了,枫叶信也飘到我们这儿来了!

教师(在孩子们眼中,教师成了美丽的秋姑娘)拿出自制的“枫叶信”,微笑着发给孩子们。“啊,这上面有字!”孩子们十分惊喜。他们模仿着课文中的角色,美滋滋地大声朗读起来:

“亲爱的大雁,南去的路上,你们要多加小心哪!你们的好朋友秋姑娘。”

“亲爱的青蛙,冬眠的时候,盖好被子别着凉生病了!你的好朋友秋姑娘。”

……

孩子们互换着枫叶信,脸上写满了兴奋,忘情地诵读着。教师又配上音乐,孩子们想象的翅膀在优美的旋律中飞升着,轻声地吟诵着,当读到“咦,树上的枫叶都到哪儿去了?哈,全被秋姑娘写了信”时,都不由自主地做起动作来,那纯真的表情,那夸张的动作,那动人的声调,真切地让人感受到“诗意”的魅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我一千次确信,没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源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能力发展。”在此教学片段中,我用优美的背景音乐和画面营造出与课文诗意境界相和谐的课堂教学意境,一下子触及文字的内在意蕴――作者、课文及课文形象(秋姑娘)的“心灵”。运用诗意的教学语言、诗意的课件画面和富有诗意的“枫叶信”,巧妙地实现了学生与“秋姑娘”的心灵相会,唤醒了学生已有的感知和体验。“心向往之”,学生怎么会不全身心地投入呢?读信让学生完全融入了秋的意境。有了这心灵意会,教学就有了真趣和诗意。

诗意境界之二:放飞想象的翅膀――“枫叶信”飞到了窗外

教学了生字、生词,教师又反复引导学生读课文,有的学生已经能背诵全诗。优美的音乐再次在教室里流淌,画面上的枫叶飘啊飘。

师(抒情地):树上的枫叶全都让秋姑娘给她的朋友写了信。小朋友,如果你是秋姑娘,你还会给哪些朋友写信?在信中又会说些什么呢?

(出示枫叶信的图)

生(1):亲爱的小燕子,天气凉了,别在北方贪玩了,快飞回南方吧,路上要多加小心啊!

生(2):亲爱的花姐姐们,北风把你们的花朵都吹落了,别伤心,明年春天还会长出来的。

生(3):亲爱的动物园的阿姨们,冬天快到了,快给那些怕冷的小动物们装上空调,别让它们冻着了。

生(4):亲爱的小朋友们,冬天快到了,你们一定要多穿点衣服,可别着凉生病了!

……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孩子们的心灵是蕴藏丰富的矿藏,但他们自己很难凭空发现、发掘和发展,必须在教学中依据具体的媒介(教学内容)和具体的情境(教学的诗意情境),才能实现自我的发现和发展。因此,本环节我设计了个性化的想象情境与实践活动,可爱的枫叶信给了学生一片自由驰骋的天空,倡导和鼓励学生调动积贮的记忆表象,融合个人的体验和理解,创造出源于课文又不同于课文的意念形象,然后用语言表达,使课文内容的拓展与审美视点的延伸有机结合。轻柔、舒缓的音乐,恬静、美丽的画面和富有情趣的文字和谐组合,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才能。浓郁的诗意境界为孩子们营造了尽情想象的空间。在这种创造性想象中,学生更真切地领会了课文的真谛,并与“秋姑娘”的美好心灵在富有创造性的诗意情境中相会、相融了。他们的心灵也和“秋姑娘”的心灵变得一样诗意,一样美好。他们心驰神往,浮想联翩,心灵敞开,思维迸射,在这诗意而美好的心灵世界里尽情地徜徉着、体验着、想象着、创造着、发展着……

感悟:语文课堂的诗意有两种:一是作品诗意,即作品内蕴的人性美,人情美,意境美,以及作家的个性风采等;二是教学诗意,是师生交往心领神会、和谐融通的默契,是方法遣用得心应手、出神入化的机变,是课堂氛围情趣并茂、轻松愉悦的境界。作品诗意是教学内容,教学诗意是教学媒介。作品诗意乘着教学诗意的翅膀而飞扬,教学诗意因作品诗意的烛照而生辉。诗意何来?来自诗心。作品诗意是作者诗心的花朵,教学诗意是教师诗心的结晶。在语文课堂上,作品诗意需要的是再现,而教学诗意则需要教师用一颗诗心去创造。

教师要有一颗诗心,因为它是不老的童心。童心不老,就会视自己为学生的伙伴,蹲下身子看学生,与学生平等对话,同喜、同乐、同悲,倾心交流。在《秋姑娘的信》这课的教学中,教师在学生眼中成了美丽的秋姑娘,于是诗意扑面,妙趣横生,学生兴趣盎然。

教师要有一颗诗心,因为它也是闪耀的慧心。在教学设计上,不墨守成规,不因袭前式,不为现有教材、教参、教法所囿,赋予语文教学以生生不息的艺术活力。在诗意的课堂中,师生间诗意的对话和交流,唤醒着彼此心中的情感和希望。他们怀抱理想,带着对生活的热爱,以诗的态度走出课堂,去参与生活,去拥抱更为广阔的生活世界。

教师要有一颗诗心,因为它是审美立美之心。审美即认识美、感受美。拥有一颗诗心,才能获得敏锐的洞察力;才能在作品的字里行间,迅速欣赏到美,挖掘出内蕴的诗意;才能在习以为常的生活和自然界中发现美,并把它注入课堂,为教学增光添彩。立美即创造美,如,美化自我形象,美化教学手段等。在这诗意的境界里,教师以娓娓深情的描绘或惟肖惟妙的演示?……让学生展开飞翔的翅膀,在诗意的世界中自由翱翔,师生共同去追求生命的阳光,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积淀美好的人文素养。

中秋诗文篇7

关键词:秋瑾咏植物诗人格蕴涵艺术特点

秋瑾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位女革命家,也是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她在短促的一生中创作了很多诗词,仅《秋瑾集》就收存诗、词、歌二百二十多首,另有集外佚诗约十五首[1],共二百四十余首。秋瑾的诗歌,大体可以1903年入京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所写约一百三十多首,包括1891年至1899年她少女时代、婚后居湖南时期的作品以及1900年在北京经历庚子事变后到1903年底思想开始变化这个过渡时期的作品。其中大部分为咏物写景、感事抒怀、思亲抒怀之作,虽然不能与其后期诗词相比,但从具体内容看,这些诗歌并非一般的“风花雪月,闲愁离恨”,而是反映了那个特定时代、环境中青年女性的生活、思想,同时与后期诗作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那些咏植物的诗歌,蕴涵着她的人格,体现了她的思想,并且直接影响了她后期诗歌创作的思想倾向。鲁迅说过“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过去研究秋瑾诗歌注重后期的革命诗,对咏颂花草诗的研究较少。其实,秋瑾咏植物诗中的思想是那个时代少女思想的反映,也是她后期思想发展的基础,直接影响了她后期的写作心态,在其一生创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在《秋瑾集》[2]中,直接咏植物的诗歌有二十首,它们是:《残菊》、《分韵赋・柳》、《分韵赋・梅》、《分韵赋・玫瑰》、《分韵赋・秋海棠》、《分韵赋・杜鹃花》、《分韵赋・芍药》、《分韵赋・桃花》、《分韵赋・兰花》、《菊》、《白梅》、《咏白梅》、《秋菊》、《春柳》四章、《红莲》、《白莲》、《水仙花》、《梅》十章、《春草》、《咏白梅》。这些诗歌内容丰富,很多都代表了秋瑾前期诗歌创作的审美取向,反映了她少女时代的思想和对高尚的人格品质的追求。研究这些诗歌可以了解秋瑾前期的人格蕴涵,同时也可以了解她前期诗歌的艺术特点,对其后期作品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咏植物诗中的人格蕴涵

秋瑾是出自仕宦家庭的闺秀,性格豪爽,有正义感,有才学,娴于辞令,好吟诗作词。在少女时代还练就了骑马、使剑的本领,以及一身精湛的武艺。家庭的宠爱,古代剑侠的影响,加上奔放不羁的生活,塑造了秋瑾豪放的性格。在她的那些咏植物的诗中,能以真情咏物,在咏物的过程中不仅抒发了自己喜怒哀乐,还把心中的理想人格寄托在物象之上。在这些诗中,物象就是诗人理想人格的外化,其人格精神与菊、梅、杜鹃、海棠、莲等植物融合在一起,物我交融,不分彼此。黄宗羲在《景妙诗集序》说:“诗人萃天地之清气,以月露风云花鸟为其性情,其景与意不可分也。”秋瑾的这些咏植物的诗亦如此,她注入了自己的真情,许多物象蕴涵着她所追求的人格精神。

(一)梅花之美,不仅在色香和姿态上,更突出的是它的神韵与品质。人们把梅花视为高雅、纯洁、刚正的象征,不畏严寒、独步早春的坚贞不屈的品性,使梅花历来就备受人们称颂,歌之咏之的佳作在古代诗坛上可谓数不胜数。秋瑾酷爱梅,在她的咏花诗中,咏梅的就有五题十四首之多。寓意尤为明显的是她的《梅》十章。她以“侠骨棱棱”的梅赞颂崇高的人格和高雅的风神:

欲凭粉笔写风神,侠骨棱棱画不真。

未见师雄来月下,如何却现女郎身?

又如:

冰姿不怕雪霜侵,羞傍琼楼傍古岑。

标格原因独立好,肯教富贵负初心?

晶莹如玉的梅花不怕霜雪,再冷也不愿依傍在华丽的高楼里。厌恶富贵,蔑视世俗,不趋时附势,不去依傍琼楼、攀附显贵以取恩宠,而是倔然挺立于严霜寒雪之中,这就是诗人的人格。“标格原因独立好,肯教富贵负初心”更透露出诗人追求人格独立,维护个性尊严的新的时代气息。其他如《白梅》也表现了同样的内容:

仙人缟袂倚重门,笑掷明珠幻絮魂。

淡到罗浮忘色相,谪来尘世具灵根。

洛妃玉骨风前影,倩女冰姿月下痕。

独立自怜标格异,肯因容易便承恩?

诗中,白梅穿着“缟袂”,“笑掷明珠”,潇洒自由,坚强的白梅独自月游。秋瑾借白梅的形象,抒发自己玉骨冰姿以及标格独立的精神,表示自己决不做那种“承恩”之人。

在《梅》十章中写道:“如何不遇林和靖?漂泊天涯更水涯。”“可怜憔悴罗浮客,独立零霜碎雨中。”“天涯沦落无人惜,憔悴欺霜傲雪姿。”“自怜风骨难谐俗,到处逢迎百不售。”

这些诗句中梅的艺术形象,寄寓着诗人怀才不遇,志难偕俗的叛逆性格,以及不畏、坚贞不屈的反抗精神。

梅为百花魁,梅之傲雪,梅之清香,梅之高雅,素为诗人所称颂。在秋瑾的咏梅诗中,用梅花表达对高洁品质的追求的诗还很多。如《梅》:

开遍江南品最高,数枝庾岭占花朝。

清香犹有名人赏,不与夭桃一例娇。

再如《咏白梅》:

雪玉妆成千万枝,冰霜雅操最宜诗。

花坛独步盈盈立,嫩萼含葩淡淡姿。

仙子白衣初谪降,佳人素袂最相思。

孤山处士空唐突,未许门墙网粉施!

又如《梅》(十章):

举世竞言红紫好,缟衣素袂岂相宜?

天涯沦落无人惜,憔悴欺霜傲雪姿。

梅花“江南品最高”,她不庸俗,“不与夭桃一例娇”。风雪中的白梅如玉般的枝条,盈盈地独步,嫩萼淡淡的姿态,多么高洁!诗人以梅自喻,称颂了梅花高洁不俗的坚贞品质,抒写了作者傲岸不羁、不随俗俯仰、追求高洁不俗的高尚人格。

(二)不与百花争艳,而在百花凋谢后傲霜怒放,具有一种反抗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秋瑾的《菊》写道:“铁骨霜姿有傲衷,不逢彭泽志徒雄。夭桃枉自多含妒,争奈黄花耐晚风。”赞颂的就是这种气节和精神。这首诗作于湖南时期,秋瑾婚后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仅情调上由以前的欢快转向冷静,而且在题材上也不像以前那样偏重于春天以及艳的花木,多写带刚劲之气的菊、梅等,表现了她那种孤高、自洁、顽强的性格。她描写的形象为后人留下的就是那种献身革命的精神和“铁骨霜姿”的英雄形象,也表达了她的人格追求。

傲霜而放,花谢也不随风飘零,多为诗人所称道。秋瑾有一首《残菊》:

岭梅开候晓风雪,几度添衣怕倚栏。

残菊犹能傲霜雪,休将白眼向人看。

这是一首赞美残菊的诗,特别被人称道的一句是:“残菊犹能傲霜雪”。虽然残了,但是它那枝叶在冷风之中仍然表现出一种高傲的气质,这也正是秋瑾自身一种性格的体现。所以不光是盛开的有它的美,连开败的都能让人感觉它那坚毅的生命力,好像在告诉你虽然今天秋风一起宣告百花都凋零了,似乎我也在随着它们要凋零了,但是你看我这姿势,明年我还来,这是一种王者之气。这些气质都是诗人所赋予它的一种人文性格,也是自比。

(三)秋瑾平生非常爱花,她在《水仙花》一诗中吟道:“余生有花癖,对此日徘徊。”这恐怕是她写了这么多咏花诗的重要原因吧,但是这并非是一般女子闺阁本色的流露,而是她借花喻人、托物言志。她钟爱梅、兰、菊的风骨和品质,表现了自己与黑暗现实尖锐对立的志趣、抱负和“性难偕俗、身无媚骨”的高洁襟怀。她写过一首意义深远的《兰花》诗:

九畹齐栽品独优,最宜簪助美人头。

一从夫子临轩顾,羞伍凡葩斗艳俦。

在众多的花种当中,兰花“品独优”,“最宜簪助美人头”,美花配美人,多么的高雅!“羞伍凡葩斗艳俦”这是与凡花的区别。这首诗虽是为其嫂张淳芝所画兰花而题的诗,但是从诗中可以看出,它寄托着秋瑾高洁的情操和羞与流俗为伍的高贵人格品质。此外,她还有《水仙花》:

洛浦凌波女,临风倦眼开。

瓣疑是玉盏,根是谪瑶台。

嫩白应欺雪,清香不让梅。

余生有花癖,对此日徘徊。

“嫩白应欺雪,清香不让梅”,是赞水仙花的洁白、芳香,使人爱水仙成“癖”,由此不难体会到诗人对高尚情操的向往。还有一首《红莲》反映的也是对美好人格的追求:

洛妃乘醉下瑶台,手把红衣次第裁。

应是绛云天上幻,莫疑玫瑰水中开。

仙人游戏曾栽火,处士豪忆梅。

夺得胭脂山一座,江南儿女棹歌来。

这首诗借吟咏红莲歌颂了那种天生丽质的纯洁品格,这是她一生追求的美好人生,也是她个人人格的绝好写照。另外一首《白莲》也写于同一时期,咏颂对象不同,但表达的对崇高人格的追求是一样的。

(四)秋瑾是近代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她反对封建主义对妇女的压迫,要求男女平等的思想,是从切身体会中逐步形成的。她不甘心被视为弱者的思想,在咏花诗中也有体现。她少女时代的《桃花》诗,大胆地想象桃花自瑶池被谪向人间,特为闺中的妇女开放,在当时有进步意义:

艳色芳夹岸栽,苎萝溪下水潆洄。

料因王母瑶池谪,独向深闺仕女开。

前面已经说过,她喜欢高洁素雅,她有一首诗:“国色由来夸素面,佳人原不藉浓妆。”这很好地体现了她的人格。秋瑾貌美,心灵更美,她喜欢质朴、高洁,反对粉饰,这样的爱好和美学观,在当时来讲,是反传统的,逆世俗的。她在《梅》十章也说:“举世竞言红紫好,缟衣素袂岂相宜?”与这种反传统美学观相适应,在《桃花》中表示对娇艳的桃花不赞赏,她认为那是一种富贵华丽,独为贵族妇女所欣赏。诗人对色艳芳浓的桃花的这种态度,也正是她厌恶艳妆浓抹和富贵气的一种表现,也是她不热衷势利的高贵人格的一种反映。

秋瑾追求自由爱情,主张婚姻自由的思想,在《秋海棠》一诗中表达出来:

栽植恩深雨露同,一丛浅淡一丛浓。

平生不借春光力,几度开来斗晚风?

封建包办婚姻给她带来很深的痛苦,使她更深刻地感受到妇女要改变受压迫、被轻视的地位,只有图自强、争独立。这正是她后来成为妇女运动先驱者的思想基础。

秋瑾爱国主义人格精神所迸发出来的火花,在她的咏花诗中也闪现着耀眼的光彩。如《杜鹃花》,就不是一首寻常的慨叹春光易逝之作:

杜鹃花发杜鹃啼,似血如朱一抹齐。

应是留春留不住,夜深风露也寒凄。

象征爱国志士的杜鹃鸟啼血以挽留春天,却依然无济于事。作者眼见祖国大好河山一天天沦丧,志士前赴后继却不能挽住危局,而她自己虽然正处于大有作为的青年时代,但无法实现抱负。壮怀激烈的秋瑾只能发出报国无门的慨叹、感时伤世的忧愤。这些都体现出她崇高的人格。

二、咏植物诗的艺术特点

在近代诗歌发展过程中,秋瑾咏植物的诗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她的这些诗歌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用典数目多是秋瑾咏植物诗中的一个显著特点。在《春柳》四章中用典数达27处。整首诗通过柳树多种典故的使用,表达了秋瑾对春光、对柳树的热爱,对那些虚掷时光、以春柳为玩吟的人的不满和鄙视。下面将其咏植物的诗中的典故一一列举,来说明其诗歌特征:

《残菊》:残菊犹能熬霜雪、白眼;

《分韵赋・柳》:舞楚腰、颦恨、灞陵桥;

《分韵赋・梅》:庾岭、清香、夭桃;

《分韵赋・玫瑰》:种玉堂、和露斗新妆、第一香;

《分韵赋・秋海棠》:一丛浅淡一丛浓;

《分韵赋・杜鹃花》:杜鹃花发杜鹃啼、似血如朱;

《分韵赋・芍药》:将离、减却腰间金带围;

《分韵赋・桃花》:夹岸栽、苎萝溪下水潆洄、王母瑶池谪;

《分韵赋・兰花》:最宜簪助美人头、一从夫子临轩顾;

《菊》:彭泽、黄花;

《白梅》:笑掷明珠幻絮魂、淡到罗浮忘色相、谪来尘世具灵根、洛妃玉骨风前影、倩女冰姿月下痕;

《咏白梅》:雅操、独步、嫩萼含葩淡淡姿、孤山处士空唐突;

《秋菊》:篱下墙边处处栽、千枝喜向谢庭开、冷吟、醉酹寒香拨旧醅、帘卷西风人比瘦、曾闻解组陶彭泽、圃露庭霜手自培;

《春柳》四章:汁染衣、陌上烟轻、帘前香暖燕双飞、先生园巷、处士楼台、白门、珠帘画舫绿沙洲、廉吏宅、美人楼、欧阳堂外、苏小门边、陌上萋萋、征夫何处觅封侯、近拂楼头远拂桥、隋堤、龙池、雀舫、一曲竞歌、三眠学舞楚宫腰、蛾眉样、和雨拖烟、灵和惯妒舞腰肢、五斗、紫芝、永丰坊;

《红莲》:洛妃乘醉下瑶台、次第裁、处士豪忆梅、夺得胭脂山一座、江南儿女棹歌来;

《白莲》:水云乡、东皇、红尘、寒簧;

《水仙花》:凌波女、嫩白应欺雪;

《梅》十章:瑶台、林和靖、嫁东风、罗浮客、天涯沦落、女郎身、一枝安、宋相端严见亦难、东阁、自怜风骨难谐俗、漫劳江北忆江南、淡泊由来分已甘、吟得百花头上句、回思何逊太风豪、每遇花时折柬招、孤山林下三千树、冰姿不怕雪霜侵。

从以上列举的典故中可以看出秋瑾在咏植物诗中运用典故的频繁程度,她借前人之语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形成其咏物诗的个性特点。

(二)用“变态”的女性心理书写思想是秋瑾咏植物诗中的一个特点。古代女性咏物或为解闺中之闷,或表思念之情,或渴望爱情的甜蜜,这都是一个封建时代少女正常的心理,但是秋瑾的心理则是反其道而行的叛逆心理。这里的“变态”女性心理表现为:化柔情为强悍。铁骨不是柔情,“冰姿不怕雪霜侵”不是柔情,“残菊犹能傲霜雪”亦不是柔情。“争奈黄花耐晚风”、“几度开来斗晚风”这是强悍的男子之气概,铮铮铁骨而不带半点懦弱,化庸俗为高雅,秋瑾笔下的植物不是妖艳、富贵、世俗的,而是孤傲幽洁、高雅脱俗的。如“清香犹有名人赏,不与夭桃一例娇”、“九畹齐栽品独优,最宜簪助美人头”。这些梅、兰高洁不俗的品质是高雅的映射。《秋海棠》的“栽植恩深雨露同,一丛浅淡一丛浓。平生不借春光力,几度开来斗晚风?”和《梅》十章的“漫劳江北忆江南,淡泊由来分以甘。吟得百花头上句,又同霜雪斗春!”歌颂它们敢于同风霜斗争的精神,不仅如此,她还赞扬它们抗拒浊世污染,不因富贵而易志的品格,化羞涩为大方。秋瑾咏花性格不含蓄,不含羞涩的表情,这里只有满怀热情的梅花,“铁骨霜姿”的。

(三)“引领时代精神,侠骨豪情尽情释放”是秋瑾咏植物诗的又一个特点。咏物诗发展到近代,已经不是仅仅为了抒怀而咏物,而是为了理想,为了时代的使命而咏。秋瑾就是将咏植物来作为引爆革命思想的前奏,为呼唤历史使命打下思想基础的女诗人。秋瑾生活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近代社会,是中国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时代。她咏花咏树不是无病,而是不甘于被封建思想束缚,她敢于冲出封建的牢笼,“不与夭桃一例娇”,虽然“天涯沦落无人惜”,但是始终相信“残菊犹能傲霜雪”。作为一个女性,她不是第一个与封建思想作斗争的人,但是在咏物诗的历史中,秋瑾却是将反抗的思想和时代精神紧密结合,通过咏植物言志的第一人。启蒙思想带给她新的希望,诗中的侠骨精神是她情感的强烈表达,是振奋的。她带来了侠骨时代的诗歌风格,给近代诗歌创作提供了新动力,激发了人们的思想,呼唤着历史的使命。

(四)直抒胸臆、不加雕饰是秋瑾咏植物诗的又一个特点。瑾弟秋宗章说:“姊天性伉爽,诗词多为兴到之作,别有意境,弗加雕琢,恍如天马行空,不受羁勒,非若寻常腐儒之沾沾于格律声调、拾古人唾余者可比。”[3]这段话概括了秋瑾艺术风格的特点,同时也是她咏花诗内涵的体现。她的诗《白莲》这样写:“国色由来夸素面,佳人原不藉浓妆。”还有《梅》十章:“举世竞言红紫好,缟衣素袂岂相宜?”《咏白梅》:“仙子白衣初谪降,佳人素袂最相思。”这些虽然是她咏花之作,但从中表露了诗人的美学观点,喜爱素朴、质雅,反对伪饰、雕琢。秋瑾这种美学观与她坦诚、热诚的性格特点有关,“惟其坦率、热诚,故反对伪饰、虚妄、华而不实,惟其坦诚、热诚,故尚质朴、重本色。”[4]了解了这个特点,对其后期作品的研究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综上所述,秋瑾在咏花咏树咏草的诗歌中寄寓了她的崇高人格精神以及表达了她对高尚情操的追求,是其咏植物诗的一种特征。秋瑾的这种审美取向,在这些咏植物的诗中都有体现。秋瑾将历代人们对这些花草树品质特性的概括运用到咏植物诗中,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性和很强的感染力。虽然这些咏植物诗在艺术表达上也有不尽完美之处,有些显得不够成熟,但研究和总结这些诗歌,对研究秋瑾的后期诗歌有很好的指导作用。这些咏植物诗的不完美也影响不了她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重要的地位,秋瑾对近代诗歌的贡献是值得肯定的。

注释:

[1]《社会科学战线》1981年第4期郭长海同志的《秋瑾集外诗辑存》录14首,《学术月刊》1981年第8期刊徐培均同志的《关于秋瑾的一首佚诗》录1首。其他尚有部分致陈天华、徐锡麟的诗词未刊行。

[2]秋瑾:《秋瑾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3]秋宗章:《六六私乘补遗》,东南日报・吴越春秋,第348―370期。

[4]郭延礼:《秋瑾资料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455页。

参考文献:

[1]秋瑾.秋瑾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2]郭延礼.秋瑾研究资料[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

[3]郭长海,郭君兮.秋瑾全集笺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

[4]郭延礼.秋瑾文学论稿[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

[5]任访秋.中国近代文学史[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

[6]陈象恭.秋瑾年谱及传记资料[M].北京:中华书局,1983.

[7]华南师范大学近代文学研究室编.中国近代文学评林(第一辑)[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4.

[8]中山大学中文系编.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第一辑)[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3.

[9]中山大学中文系编.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第二辑)[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5.

[10]华南师范大学近代文学研究室编.中国近代文学评林(第三辑)[M].广州文化出版社,1988.

[11]郭延礼,武润婷.中国文学精神近代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

中秋诗文篇8

在中唐的名诗人中,元稹是鲜卑人的后裔,白居易是龟兹人的后代,刘禹锡则是匈奴人的远支。祖籍河南洛阳的刘禹锡,出身于诗礼簪缨之族,家学渊源、名师指点加之刻苦自励,他成长为一位胸怀鸿鹄之志的青年才俊。贞元九年(793年),21岁的他通过礼部考试进士及第,接着通过“博学鸿词科”这一皇帝亲自制举的特别考试,随后于贞元十一年登吏部取士科,也就是通过了吏部举行的选拔考试,较杜牧两登科第后自诩的“两枝仙桂一时芳”还多出一枝。“安史之乱”后的中唐,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朝败,民生凋敝,唐帝国如日中天已成往事,现况是江河日下弊病丛生。永贞元年(805年)唐顺宗李诵即位,锐意革新,王叔文、刘禹锡、柳宗元成了革新集团的核心人物,共同拉开了“永贞革新”的生机勃勃的序幕。然而,这场政治革新不及半年便黯然落幕,原因是革新的对立面拼死反对。顺宗先则因病内禅,随后突然崩逝。暗箱操作上台的宪宗李纯登上权力顶峰刚过三日,对革新派的打击就如雷电骤至:王叔文贬为渝州(今重庆市)司户,翌年赐死;其他被宋代王安石誉为“都是天下奇才”的八位骨干分子无一幸免,均被贬为远州司马,史称“八司马”。刚过而立之年的刘禹锡,官阶由独当经济财政重任的正四品上的朝廷大员,直线降黜为从六品下无职无权且非正式干部编制的“朗州司马员外置同正员”。如扬波击浪的征帆突然被风暴掀翻,如振翅长飞的鹰隼突然被暗箭射落;而朗州的山山水水,则有幸陪伴了不幸的诗人整整十年艰难岁月。

苦难对于有志之士是磨刀石也是试金石。朗州十年,刘禹锡创作了200多首诗词和30余篇文赋,不仅占他全部作品的四分之一强,而且有不少佳篇胜构,蔚为他创作的第一个高潮,《秋词》就是这一阶段的代表之作。《秋词》一共两首,中学语文课本选的是其中一首,另一首是这样写的: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在第一首诗中,“自古”与“我言”对举成文,相反见意,是中国古典诗论所谓的“矛盾逆折”,西方现代文论称之为“矛盾法”、“抵触法”或“反证法”。悲秋,不分族别也不分国界,是普遍的共有的人性人情。19世纪法国象征派诗人马拉美的散文《秋》,将孤独寂寞的悲秋之情,写得哀婉之至;美国现代著名诗人弗罗斯特在《我的客人,十一月》中,也说秋天是“秋雨绵绵的晦日”;在中国,秋天,特别是深秋的萧条肃杀,总是引起多愁善感的文人的愁苦之情,而许多文人往往命运多舛,于是“悲秋”便成了古代诗文的一个母题,也成了中国文人诗歌的一个源远流长的传统。早在屈原的《九章》中,凛冽的秋风至少就有三处起于纸上。“秋冬之绪风”,“悲秋风之动容兮”,“悲回风之摇蕙兮,心冤结而内伤”。因为宋玉《九辩》有“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之句,历来宋玉就被认为是中国诗文的“悲秋之祖”,实在是后人上错了香火。直至刘禹锡之前,文人们的咏秋之作无非天下一统、舆论一律地悲秋,总得有人出来抬抬杠、唱唱反调,尽管众士诺诺,终于一士谔谔,“我言秋日胜春朝”,这位唱反调的持不同诗见者,就是被白居易赞誉为“诗豪”的刘禹锡。

刘禹锡有足够的资格与充分的理由悲秋。他从风云际会的政治舞台的中心长安,沦落到朗州这一僻远荒凉的下州小郡(只辖武陵、龙阳两县,仅有9360户,人口不足45000人),而且是一贬长达十年,其间结婚不久的妻子薛氏因病早逝,婴儿嗷嗷待哺,他自己不仅内心郁闷痛苦,而且因不服水土而多疾相侵,缠绵病榻。然而,他却以《秋词》一以歌秋日晴空,一以颂秋日山野,空间由天上而地下,焦点由白鹤而红叶,色彩明亮热烈,境界开阔深邃,表现了他乐观顽强的生命品格,也显示了他倔强的永不向恶势力屈服的人格力量。和他以后的许多作品一样,《秋词》既是诗人的自白自励,也是对迫害者的示傲示威。

上一篇:余光中乡愁四韵范文 下一篇:浙江大学自主招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