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和狐狸的故事范文

时间:2023-10-30 12:15:16

乌鸦和狐狸的故事

乌鸦和狐狸的故事篇1

《狐狸和乌鸦的故事》续写

受骗以后

自从被狐狸骗走了到嘴的一块肉以后,乌鸦一直很后悔。有一天,乌鸦又得到一块肉。当她在一棵大树上歇脚的时候,碰巧又被出来寻找食物的狐狸看见了。

狐狸看见乌鸦嘴里的那块大肥肉,馋的口水直流,一心想再戏弄一下那只愚蠢的乌鸦。于是狐狸走上前去,阴阳怪调的对树上的乌鸦说:“乌鸦大婶,我对你那动听的歌声全仰慕已久,今天能遇到您真是我的荣幸,请问能不能露一手呢?”乌鸦听了却无动于衷,因为她已经被狡猾的狐狸骗过一次了,怎么能再上一次当呢?狐狸见一计未成又施一计,继续说道:“乌鸦大婶,您那乌黑油亮的羽毛在森林界已经是远近闻名了,介绍一下您保养羽毛的经验吧!”可是乌鸦仍然不理会他恭维的话语,白了狐狸一眼,继续叼着肉站在树枝上。狐狸这下可着急了,向树干猛的一冲,这一冲不要紧,却把大片大片的树叶摇了下来。乌鸦这可忍不住 了,放开嗓子大声地说:“你这个狐狸呀,不知道现在森林保护是多么重要吗?如果都像你这样破坏大树的话,我们的家园会变成什么样啊?”这下可如了狐狸的心意了,他一个箭步冲上去,三下五除二就把那块大肥肉吞进了肚子里。还意犹未尽的舔着舌头得意的说:“乌鸦大婶,真是太感谢您的这块大肥肉了,我饿了两天,总算吃到了一顿美味。”可谁知乌鸦见了,却着急地大喊:“糟了,糟了。这块肉可不能吃呀!这块肉是我从违法售肉区带回来的米猪肉,准备送到处理厂去销毁的。现在被 你吃了,你可是会生病的呀!”话还没说完,只见狐狸的嘴巴张成了“O”型,脸色顿时变得很难看,他的肚子里已经开始“叽哩咕噜”地响起来了,狐狸捧着肚子直叫唤,头也不回的往医院奔去。

乌鸦见了这状,叹了口气:“唉,狐狸呀狐狸,经过一**,看你还敢不敢乱吃东西了。”

乌鸦和狐狸的故事篇2

1 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感兴趣,能理解图示符号的含义。

2 根据故事结局大胆创编故事情节。并初步尝试用图示符号表达。

3 发展想象、推理和大胆表达的能力。

活动准备

1 结合故事情节的图片:(图一)狐狸抬头看见乌鸦嘴里叼着肉;(图二)跟情景表演相符的简笔画图;(图三)狐狸和小乌鸦在一起分享美食。

2 操作图:分别表示狐狸和乌鸦不同表现的对比图,上贴角色头像。

3 用于角色表演的狐狸、乌鸦头饰各一。

4 事先排练好情景表演(从“日子一天天地过着”到“哈哈!乌鸦你又上当了”)。

活动过程

一、回忆故事情节,初次感知图标

师: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狐狸和乌鸦第一次见面的故事吗?

师:那狐狸为骗到肉,对乌鸦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当时乌鸦的反应是怎样的?

师:狐狸在问候乌鸦,现在老师用一个简单的图标来表示一下(教师在狐狸的头像旁打上“?”),那乌鸦的反应是怎样的?

幼:乌鸦没有回答。

师:对,老师也用一个简单的图标来表示一下。(教师在乌鸦头像旁打上“x”)

师:接着狐狸又是怎么说的?乌鸦的反应呢?你们想用怎么样的图标来表示?(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画相应的图标或请幼儿画)

师:第三次狐狸又是怎么说的?乌鸦呢?(在狐狸头像旁画上羽毛及音符,在乌鸦头像旁画往下的箭头。)

师:画上简单的图标,故事一看就明白了。在这个故事里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

二、根据结局创编故事,初步运用图标

师:上当受骗的乌鸦心情也不太好。日子就这么一天天地过着。有一天,狐狸又在树林里逛。一抬头,他发现了什么?是怎么想的?

师:你觉得狐狸这次还能骗到肉吗?觉得能的坐这边,觉得不能的坐那边。

师:请大家说说理由。

师:看来是各有各的理啊。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呢?请你也给狐狸三次机会,编成一个故事,并用简单的符号记录下来,然后讲给后面的客人老师听。看看老师会给你几颗五星。有信心挑战吗?

师:谁愿意到上面与我们分享一下你的精彩故事?

师:老师这儿也有一个故事《狐狸又见乌鸦》(附后),里面讲了些什么呢?请看情景表演。

三、接受继续创编任务,巩固运用图标

师:你想对乌鸦说什么?

师:你们说的都很有道理,其实故事还没完呢,请看这张图(出示分享图)。他们之间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请大家回去再编一编,并用图标把它表示出来,讲给爸爸妈妈听。

附故事:狐狸又见乌鸦话说当年小乌鸦被狐狸骗走了肉以后。又生气又着急。回到家,乌鸦妈妈安慰他说:“孩子,没关系,我知道你是个孝顺的乖孩子。但你要记住,最美的东西不是羽毛,也不是声音,而是心灵。”“心灵美有什么好处呢?”“心灵美的人会得到真正的快乐。”

日子一天天地过着,有一天,狐狸又在树林里逛。一抬头,咦,这不是那只傻得可爱的小乌鸦吗?哇,还有一块肉!“嘿嘿。运道真不错!不过这次不能再用老办法了,我该想个什么计策再骗到这块肉呢?”

狐狸眼珠一转,装出一副可怜样儿。说:“我是真心跟您道歉啊!自从骗走了您的肉,邻居们都把我当坏人,不跟我说话。就连我的孩子也不理我了!我好后悔啊!”说着,流出了眼泪。

小乌鸦听了,有点儿心软了。想:我该如何安慰他呢?狐狸一看这一招有点儿管用了,接着说:“亲爱的小乌鸦。您要是不原谅我,我就一头撞死!”说着,狐狸真的向树跑去。小乌鸦一看着急了,马上叫道:“不要……”一开口。肉被狐狸接住了。

狐狸哈哈大笑。说:“小乌鸦,你又上当了。”

狐狸刚要张嘴吃肉,小乌鸦急忙说:“别吃,别吃,这块肉是坏的,我准备拿到很远的地方扔掉哪!”

“你骗谁啊?你以为别人都像你一样笨吗?”狐狸说着。吞下了肉。

不一会儿,狐狸觉得肚子开始痛了起来,而且越来越痛。他抱着肚子在地上打滚:“哎呦,哎呦……”

正在这时,小乌鸦飞回来了。他累得满头大汗。说:“这是止疼药,快点儿把它吃了吧!”

“不吃。不吃!我骗了你的肉。你想害死我!”

“这真的是止疼药,再不吃。您的肚子会更痛的。”

“你会那么好心吗?我骗了你的肉。你还来帮我?你是存心来看热闹的吧?”狐狸的肚子越来越痛,就昏了过去。

乌鸦和狐狸的故事篇3

自从上次狐狸把乌鸦的肉骗走以后乌鸦就伤心得去找他的表哥了,表哥已经知道了准备去找弟弟商量对策去找狐狸报仇,乌鸦弟弟伤心的对表哥说,表哥我的肉被狐狸骗走了,你一定要为我做主啊!乌鸦表哥说:我们不能鲁莽行动,要冷静,不如我们这次故意再叼一块儿肉,让狐狸看,他们叼着肉去找狐狸了,到狐狸旁边故意像上次一样,把肉放在嘴边,乌鸦弟弟看见那肥嫩的肉,自己也想吃于是飞上去跟表哥抢。

抢着抢着肉就掉下来了,又被狐狸叼走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什么事,都要一心一意不能有半点马虎,我们千万不要学故事里,乌鸦表哥和乌鸦表弟做过的蠢事了。

五年级:庞文彬

乌鸦和狐狸的故事篇4

狐狸用奉承的办法骗取了乌鸦口中的肉,令乌鸦十分恼火。故事并没有结束。乌鸦上当以后,十分憎恨狐狸用不正当的手段,骗取了自己的口中餐。它发誓,一定要汲取教训,以后不要再被狐狸骗了。

这天,乌鸦站在树上又叼着一块肉准备美餐一顿。这时,狐狸悄然出现在树底下。乌鸦心想,讨厌的狐狸,甭想打我的坏主意,有了上次的教训,我才不听你的奉承呢。你就是把我吹嘘成神仙也没有用。

正当乌鸦心里盘算着如何防备狐狸吹捧的时候,忽然听到狐狸说话了。狐狸说:“乌鸦你这个大傻瓜、大笨蛋、大白痴,你还记得上次你上了我的当,把美味白白地送给我的事吗?从这件事可以看出,你们乌鸦是天下最没有用的动物,你们有何颜面活在世上,不如死了算了。免得大家说你们的笑话。”

听了狐狸这番话,乌鸦气得直哆嗦。它气愤地说:“你们狐狸坏事做尽,没有资格指责我们乌鸦。你们这些坏了心肠的家伙,早晚会得到报应的。”乌鸦还想继续往下说,可它忽然发现,自己的口中肉又落入了狐狸口中。狐狸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又上当了,乌鸦心里说。它十分懊恼,但没有办法。它告诉自己,不但要有抵御奉承的能力,而且要有抵御谩骂的能力。于是,乌鸦经常练习对付奉承和谩骂的本领。经过反复练习,乌鸦面对任何奉承和谩骂,都能做到心如止水、泰然处之,决不为其所动。

日子一天天过去。这一天,树上的乌鸦又获得了一块肉。它决定把它当做午餐,美美地享受一顿。忽然,乌鸦发现狐狸正待在树下。乌鸦立马提高了警惕,它告诫自己,不论狐狸说什么,自己坚决不开口,看它有什么办法。于是,它叼着肉静静地等待狐狸出招。乌鸦心里想,这一次一定要报复一下狐狸,让狐狸也尝一尝被耍弄的滋味。

可是,乌鸦等了好久也没有听到狐狸说话。乌鸦心里想,是不是狐狸没有发现自己?必须让狐狸知道我叼着一块肉,让它表演一下花招,出一次丑。于是,它对狐狸说:“你有什么花招,赶快使出来吧。”没待它说完,猛然发现口中的肉又掉了下去。

天哪,又中计了。乌鸦捶胸顿足,但于事无补了。

乌鸦对自己失望极了。

于是,它找到了大象求教。它问自己为什么总是斗不过老对手狐狸。大象说:“你屡屡被骗,是因为你自己有弱点,狐狸紧紧地抓住了你的弱点,于是便可随心所欲地骗取你口中的肉。无论狐狸用什么办法,都会赢你。其实,你真正的对手是自己,而不是狐狸。只要你战胜了自己,克服了弱点,狐狸也就无计可施了。”

我们的真正对手往往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只要我们战胜了自己,克服了弱点,我们就会在竞争中取胜。

乌鸦和狐狸的故事篇5

而乌鸦呢,自从上次被狐狸骗走了一块肥肉后,它就发誓:再也不会上那狐狸老贼的当。

时光匆匆,不久,狐狸和乌鸦就都有了小宝宝。乌鸦的小宝宝刚一懂事,乌鸦就对他说了自己当时受骗的经历,小乌鸦想:“妈妈真笨,竟然被老狐狸骗了,我可聪明多了,才不会上那老狐狸的当。”而在另一边,老狐狸也在津津乐道的对小狐狸讲着自己是如何骗到肥肉的。

真是无巧不成书,一天,小乌鸦正叼着辛辛苦苦得来的肥肉,停在树上休息,小狐狸正好路过树下,他看到那块肥肉,馋的口水都流下来了。他想:“我何不用妈妈的方法骗小乌鸦的肉吃呢?”于是小狐狸就有耍起了老狐狸以前偏老乌鸦的一套。小乌鸦见了,理都不理他。小狐狸见老狐狸的方法行不通。眼睛滴溜溜的转了一圈,就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只见小狐狸换了一副嘴脸,破口大骂:“小乌鸦,你们是世界上最可恶的东西,无论是谁,见了你们都要遭殃,听见你们的声音就要倒霉。你们是最讨厌的东西!!!”小乌鸦一听勃然大怒,说:“你们才是实界上最可恶的东西,狡猾,惹人厌!”可是就在这一刹那,小乌鸦嘴里叼的肉掉了下去,被小狐狸一口吃了。小狐狸的目的达到了他抹了抹嘴巴,得意洋洋地说:“小乌鸦,你没想到吧。哈哈,这次你又受到了什么教训呢?”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到狐狸一样的坏人不能害怕,要善于斗争,敢于斗争要识破他的诡计,要知道,坏人的嘴脸不管怎么变,它的狡猾本性是变不了的。

乌鸦和狐狸的故事篇6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常常引导学生把有比较点的不同课文,进行比较阅读。就是把内容上或形式上有一定相似点的文章加以对比,有分析地进行阅读,不仅便于理解记忆,同时培养了他们思维、想象和知识迁移的能力,也提高了他们阅读分析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可以说此种方法能收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但是比较教学也要注意不同位置的导入会引起的不同效果。好位置的引导,会让学生的思路更清晰,理解更容易,更高效。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五年级上册《蝉和狐狸》一课,为了解决书后问答:“为什么里的乌鸦会受骗,而《蝉和狐狸》里的蝉却没有受骗?”必须要导入《狐狸和乌鸦》的回顾,进行对比教学。今年再次教学五年级,所以在师傅的指导下,为尝试与前年不同的教学,在课堂中改变了以往《狐狸和乌鸦》导入对比教学的位置。两次不同位置的对比教学中,学生感悟的效果存在明显差异。

[方案一]

一、回顾导入

1、同学们还记伊索寓言的特点吗?回忆一下昨天学过的两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学生答题)

2、今天我们学习新的一则寓言。初读寓言,想一想这篇寓言说了一件什么事?(因为课前做过预习,故事也简单,学生读的兴致不大)

二、细读寓言,走入人物内心体会。

1.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圈套”本来指什么?在本则寓言中指什么?(使人上当受骗的、坏的、害人的计谋、计策,阴谋诡计。把蝉从树上骗下来,吃掉他。)

2.狐狸怎样骗的?(细读第二自然段。并画出突出表现狐狸会骗的词语。)

朗读狐狸的话。

3.蝉是怎样想?怎样做的?(细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用不同的线画出最能说明上述问题的内容。)

4、这是一只什么样的蝉?从哪里看出来的?

5、读第三、四自然段,蝉:“察觉……有诈”“摘下……扔下来”(头脑很清醒,保持警觉,进行试探。)理解“有诈”。

6、狐狸:“以为是蝉”“猛扑过去”(露出了真面目)

7、总结:读第五自然段,说说自己对寓意的理解。(引导学生体会蝉不仅有智慧,更重要的是它能从同伴的灾难中吸取教训。)

(这个环节中,学生十分被动,他们在课上只听不想,只学不问,全部等着老师来讲重点)

三、对比两则寓言

1、我们以前也学过一则和狐狸有关的课文《狐狸和乌鸦》,那篇寓言和《蝉和狐狸》这个故事有什么相似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2、学生讨论,通过本课学习,找出异同处。

(这时的学生在老师要求讨论的情况下,才像活了过来一般,进行了热烈地讨论,并在老师的点拨下归纳总结。)

这个设计,先将寓言学完,在最后总结时,再进行与《狐狸和乌鸦》的对比。这是比较保守的教学,本课的教学目标明确,且作为重点,让学生先了解寓言的内容,让他们感悟其中的道理。应该说,学生在一开始的学习过程中,显然并不是很感兴趣,因为故事比较简单,而且寓意也比较明显,学生很自大,认为没什么难点、重点,自己都能理解,所以大多都没有认真去读,去体会。

学完了寓言,然后进行对比讨论:“为什么里的乌鸦会受骗,而《蝉和狐狸》里的蝉却没有受骗?”这个很有价值的问题。

当提出问题后,再让学生把这则寓言再对照着读一读,讨论交流各自的体会,此刻学生才有点兴趣。但是很明显,学生此时的总结异同全部都只围绕着结果,也就是两则寓言的寓意的区别。而忽略了课文里在骗的过程中许多细节方面的描写。

[方案二]

一、故事引入,提示课题。

1、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吗?谁来给大家讲一讲。

2、狐狸是非常狡猾的,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个故事也与狐狸有关。(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

二、初读寓言。

1、想一想这篇寓言说了一件什么事?自读反馈。

2、思考:为什么这篇故事中的蝉没有受骗上当呢?请再读课文,找出原因,并做一做笔记。(这个大问题一提出,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读书,很明显,态度认真了许多,为了找出答案,有了做笔记的自觉)

三、对比中细读寓言,走入人物内心体会。

1.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圈套”本来指什么?在本则寓言中指什么?

(使人上当受骗的、坏的、害人的计谋、计策,阴谋诡计。把蝉从树上骗下来,吃掉他。)

《狐狸和乌鸦》中的圈套是什么?两者有区别吗?(学生回忆,并得出结论:两次圈套几乎一样。引出了下文:狐狸不变的狡猾、贪婪的嘴脸)

2.狐狸怎样骗的?

(细读第二自然段。并画出突出表现狐狸会骗的词语。)朗读狐狸的话。

3.狐狸的手段没变,那蝉是怎样想?怎样做的?细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用不同的线画出最能说明上述问题的内容。

4、交流这是一只什么样的蝉?从哪里看出来的?

读第三、四自然段,蝉:“察觉……有诈”“摘下……扔下来”(头脑很清醒,保持警觉,进行试探。)理解“有诈”。

5、那《狐狸和乌鸦》中的乌鸦在狐狸的花言巧语下是什么样的?(学生对比得出蝉和乌鸦最大的不同)

6、狐狸:“以为是蝉”“猛扑过去”(露出了真面目)

7、读第五自然段,说说自己对寓意的理解。

引导学生体会蝉不仅有智慧,更重要的是它能从同伴的灾难中吸取教训。

四、总结两则寓言

1、想想《狐狸和乌鸦》和《蝉和狐狸》这两个故事有什么相似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这时,不用任何引导,学生自己就能总结出来。)

两次问题导入位置不一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度、和实效性区别很大。

今年的设计中,为让学生体会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和前年的设计相比,我只是将原本作为课后问答的问题,一开始就抛出放在了开头,开篇就用一个大问题(为什么这篇故事中的蝉没有受骗上当呢?)引出下文,并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作为一个线索,提醒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引导学生走入人物的内心,想象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时时对比《狐狸和乌鸦》中人物的异同特点,体会狐狸和蝉的想法。

所以可见一开始就进行比较教学,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学习的过程即是思考的过程。第二种方式中,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改善了很多,在阅读中,比较的过程就是学思结合的过程,学生在比较学习中得到独立思考的余地,避免了用耳不用脑,光听不想的被动局面,学生的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了。

同时比较中阅读文本,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的系统化,对于不同人物的分析归纳更有益处。

狐狸有不同吗?如:“故意”、“赞叹”点出狐狸一样的假心假意;

蝉的反应?“察觉……有诈”、“摘下……扔下来”表现了蝉在狐狸的“赞叹”面前头脑清醒,保持警觉,并当机立断进行试探;“怀有戒心”显示了蝉的智慧;

而乌鸦当时的反应?回忆它上当的原因。

这堂课上,我的教学目标不但要让学生了解寓言的内容,还要让他们感悟其中的道理,明白蝉和乌鸦最大的不同,在字里行间中字斟句酌地体会:蝉的善于观察、思考,保持警觉,存有戒心的特点。这才是乌鸦不如蝉而上当的原因。

乌鸦和狐狸的故事篇7

自从狐狸骗了乌鸦以后,乌鸦对后代句句重复地说:“不要相信狐狸!不要相信狐狸!”日子一天天过去,小狐狸和小乌鸦都长大了。于是,故事从这里开始了……

小乌鸦捡到一串亮晶晶的葡萄,正当它心满意足、落在高高的树上时,一只小狐狸走了过来,“它不就是骗我爸爸肉的坏蛋的儿子吗?”小乌鸦想,“千万不能让它得逞!”

小狐狸看到了那有圆又大、紫得发亮的葡萄,心想:“这下午餐有着落了!”于是向小乌鸦夸道:“乌鸦姐,您真漂亮!”小乌鸦不理睬。

小狐狸又说道:“乌鸦姐,有人在伤害您的孩子呢!”小乌鸦听了,赶紧飞过树梢,看看自己的孩子,结果什么也没有发现。它气愤极了,刚想骂狐狸,可想想自己嘴里的葡萄,只好又止住了。小狐狸眼珠子一转,脸色立刻“晴转多云”。它大声骂道:“乌鸦,你真丑!你在给鸟类抹黑!你叫声难听,衣服又脏又臭!……”小乌鸦越听越生气,它突然大声叫道:“你才是!你才是!你爸骗了我爸!你……”它还没说完,葡萄“砰”的一声就落入了“狐”口,小狐狸舔舔嘴,狠狠地瞪了小乌鸦一眼,冷笑着说:“你的智商也不过如此吗!哈哈哈……”说完,扬长而去。

乌鸦和狐狸的故事篇8

从前,一只乌鸦生了一只小乌鸦,那小乌鸦十分聪明。

一天,乌鸦出去找食物,乌鸦从很远的地方找来了一块肥肉,准备给小乌鸦吃。

它飞会窝里,正准备撕开给小乌鸦,一只狡猾的狐狸看到乌鸦嘴里有一块肉,十分讥饿的狐狸想吃那一块肉。

于是,它对乌鸦说;你的歌声真好听,可不可以唱一首歌该我听呢?乌鸦听了,十分开兴,正想唱,小乌鸦急忙对乌鸦说:妈妈,你上当,狐狸想碥你的肉,乌鸦说 ;啊!怎么办才好?小乌鸦说:你把这个东西给狐狸,说着,就给了乌鸦一块大石头,换下那块肉,,乌鸦一张口,狐狸以为肉来了,张开大嘴,石头掉下来,把狐狸砸死了。

上一篇:形容月亮的词语范文 下一篇:廉政文化建设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