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三钗评价范文

时间:2023-11-01 02:15:31

金陵十三钗评价

金陵十三钗评价篇1

【关键词】第二性 他者 传播的偏向 时间与空间

作为“他者”的女性

波伏娃认为:“女人是由男人来决定的,除此之外,她什么也不是”;女性的“主体”地位的衡量在于她是否打破了“他者”的局限,并形成具体的“超越”。

关于“他者”这个概念,我们需要回溯到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在《时间与虚无》的论述中,萨特提出了“自在”和“自为”这对概念来表述自己的存在的观点。“自在”是一种具体的存在,是“永远”、“绝对”的存在。“自为”仅仅是在成为“自在”的一个过程,并不是可以被称为“是”的存在。由此,萨特又把“自在”和“自为”表述为两种“自我”。

“自在”是一种具有超越性的、能够面对未来的自我,相反,“自为”是被压抑住的客体的“自我”。在《第二性》中,波伏娃采取的观点是存在主义的道德观,一切主体都是通过计划,作为超越性具体地确立自己的;它只有通过不断地超越,朝向其他自由,才能实现自由;除了向无限开放的未来扩张,没有其他为当下存在辩解的方法。每当超越性重新回到内在性,存在会贬抑为“自在”,自由贬抑为人为性;如果这种堕落为主体所认同,那么它就是一种道德错误;如果它是被强加的,它就会采取侵占和压迫的形象。事实上,在波伏娃的《第二性》中,波伏娃大量举例论证的都是两种不一样的“存在”和不一样的“自我”:无论是在生物学的角度、精神分析、神话和文学的角度,女性都是作为一种“自为”而存在。“自为”在这里是一种奋斗的过程,女性永远希望摆脱掉社会所给予的枷锁,渴求和男性同样的待遇与同样的自由,但是最终都臣服于社会和命运。萨特认为每个人都把自己看作主体,把其他人当作自己的对象即“他者”。每个人都试图维持自己的主体性,把他人当作能够服从于自己的意志的客体。波伏娃在她的《第二性》中“他是主体,是绝对的;而她是客体,是相对的”,这种判断来自于她对社会历史的观察和哲学理论论证。但是,女性的“第二性”身份是亘古不变的吗?在波伏娃的头脑中,女人显然不是一种固定的实在,而是一种变化。她支持的是梅洛·庞蒂的观点,人不是一种自然物种,而是一种历史观点。波伏娃力求的是“必须在变化中把她与男人相对照,就是说,必须给她的可能性下定义……人们提出的是她的能力问题;事实是,能力只有在实现的情况下才明显地表现出来……”

在《金陵十三钗》中,玉墨等群体的牺牲以及女学生和神父的集体成长才是影片叙事的主要内涵。我们考察这对“牺牲”与“获救”的关系的时候,首先看到的是“牺牲”。的确,如果没有玉墨等人的牺牲,何来其他人的成长?玉墨等人牺牲了,女学生才从绝望的高塔上走下;,假神父约翰才能够开着奔向未来的卡车驶向和平与安全,而这些原本没有羞耻心的社会底层人士才受到了众人的尊重。那么“玉墨们”的牺牲是何种存在呢?她们是先天就需要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他人的生命吗?显然不是,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一出生就必须牺牲自己生命的。那么玉墨等人的牺牲就不是一种“自在”。玉墨等人的牺牲是客观环境所逼迫的,如果不是女学生的跳楼,如果不是日本军人的无赖,她们可以躲过一劫。先不说女主角玉墨和约翰的爱情充满着对未来的近乎理想主义的渴望,其他女性角色,诸如香菱、豆蔻、小蚊子等人,她们都有对生命无尽的热爱和渴求。

“第二性”与跨文化传播:“神话”的建构

《金陵十三钗》无疑是一部在国际上广为传播的文化产品。它进入了奥斯卡和金球奖的最佳外语片的提名,可是此片的票房和口碑却欠佳。仔细阅读美国主流媒体的影评后,并不难发现,影片中的最大焦点,女性的“牺牲”和他人的“获救”这对主题并没有媒体涉及,即使有媒体质疑“用来牺牲的”,也是隐藏在对影片的政治色彩的抨击之下。相反,美国主流媒体对影片中女性的关心完全集中于对女性身体的描写和性暗示上。《金陵十三钗》的悲哀在于它是一部商业电影,票房是它的评价体系,它看不到个体,只看得到“人民”这个集合概念。《金陵十三钗》在北美市场的遇冷,就可以看出《金陵十三钗》的“风格”并不被美国民众所接受。

好莱坞将《金陵十三钗》的性别传播玩了一个“小把戏”,它置换了“性别”与“性”的概念。当所有好莱坞的评论员在发表着对《金陵十三钗》的女性身体的鄙夷的言论时候,它实际上是在完成一次以好莱坞为主要“男性成员”的对“女性身体”的“神话”构建。这里所谈的“神话”是男性作为“主体”对女性这个“客体”的带有“主观意识”的想象。一切神话需要一个主体,主体能够将自己的希望或者恐惧转为“超越”。由于女人“仍然是通过男人的梦想而梦想”,那么男性就成为了承担女性和自身的梦想的主体。好莱坞媒体的胜利则按照他们的方式,完成了对来《金陵十三钗》的“神话”构建。在这个神话中,玉墨的“牺牲”也承担了好莱坞对其“性”的想象。于是,在电影《金陵十三钗》中,原本在性别对话逻辑中作为“他者”存在的女性群体,在美国的传播体系中更被蒙上了一层“神话”的阴影。玉墨等人的 “牺牲”,在文本中本来是一种“自为”的存在,是有着正面色彩的,因为它直接引发了其他群体的“获救”。但是,在好莱坞媒体的眼中,玉墨等人的“牺牲”却是“诱人”的,是一场“华丽的视觉盛宴”。这是对本就弱势的身处“他者”地位的女性文化的再一次践踏。玉墨等人的“牺牲”是带有性别意义的选择,但是好莱坞为主的美国传播却硬是将其“性别”意义抹杀,篡改为“性”的意义。美国媒体的注意力从对的“生命的牺牲”转向了“身体的牺牲”。因此那些牺牲就变为了“残忍的戏和事后的陶醉场面浓墨重彩”、“诱人的”。

性别与传播的偏向

金陵十三钗评价篇2

关键词:《金陵十三钗》;人物塑造;中国传统审美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20-0000-01

人物形象的塑造是一部电影的灵魂,成功的人物形象不仅可以给观众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可以深刻地体现电影作品的内涵。《金陵十三钗》作为张艺谋导演的转型之作,虽是一部气势磅礴的商业片,但张艺谋的个人风格在里面也体现得淋漓尽致。其中的人物形象既具有东方神韵,又具有西方特质,十分具有代表性。

一、玉墨

电影《金陵十三钗》的英文片名是“TheFlowersOfWar”,也就是战争之花。用张艺谋自己的话说,他说要表达的就是“战争中的一抹粉红”。而这抹“粉红”主要是指以玉墨为主的这群“秦淮河女人”。

玉墨这个人物外在形象的塑造完全符合中国人传统的对女性的审美。她姣好的面容,婀娜的身姿,温婉的才情,都给我们带来了“美”的感受。她身上很多元素都蕴含着中国传统的某种文化,比如旗袍,比如秦淮风情,弹琵琶,唱小曲都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风韵。同时《金陵十三钗》在对玉墨这个角色的塑造上具有了后现代女性主义的特征,是我们对传统审美的有了新的定义和审视。在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中“”是个不美的概念。就像电影中书娟等十三个女学生起初对于的印象一样,认为们是下九流,认为她们的牺牲毫无意义。可当们为了保护女学生去赴约时又从另一个层面上展现了人性之美。没有人的生命是毫无价值的,也没有人是可以随便去牺牲的。虽然她们的身份不符合中国传统的审美,但是所展示出的人性之美,精神之美缺更为深刻,更震撼人心。

二、假神父约翰·米勒

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是重视统一性,追求的是平衡与和谐,更倾向于人善论。中国传统的感念是“人之初,性本善”。因此在中国的文艺作品中,那些浪子回头的艺术形象每每让人回味。在《金陵十三钗》中的约翰·米勒也并不是恶人,虽然作风不算正派,但也只是在那种战争的大背景下,体现出人性的一些阴暗面而已。影片演到当日本兵破门而入的时候,约翰·米勒第一反应是害怕的躲进衣橱里。当他意识到自己正穿着神父的衣服,并又听到了被日本兵追逐的女学生们的惨叫时,按中国观众的审美价值推断,约翰·米勒是一定要站出来保护这些女学生的。正因为导演张艺谋与编剧刘恒抓住了中国观众心理活动的特点,才安排剧情就此发展下去的。

然而国外多数媒体认为这个角色非常刻意,觉得“不合理”。甚至有专栏作家指出约翰·米勒是为了体现电影的全球化,尤其是为了讨好美国观众和影评人。虽然在国内也有评论者也提出约翰·米勒的出现与随后人格的升华有些突兀,但中国普通观众还是很容易的接受这个假神父转变,这就有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原因。但由于这部电影由中国导演进行拍摄,还是讲这个美国人身上融了很多中国人传统的审美观念。现在中国的影视作品多数只为了满足中国普通观众对人性本善的审美趣味,而忽略了人性的善恶转变,这种类型化、脸谱化的故事组织方式也阻碍了国产电影国际化。

三、女学生孟书娟

我认为《金陵十三钗中》对这个人物的把握并不如原著小说好。作者严歌苓女士的作品多为关注女性题材,《金陵十三钗》原著也不例外。小说是以南京沦陷时躲在教堂里的一位女学生,也就是“我姨妈书娟”为叙述角度的一部纯女性视角的作品。小说用孟书娟的眼睛来看不同的人,在一个毁灭性的战争中人性的不同界面。分明的描绘出了孟书娟青春期的爱与憎,性格是非常丰满。和们形成强烈的对比以孟书娟为代表的女学生团体,展现的是一种纯洁之美。也体现出了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中的“处女崇拜”。

孟书娟在这期间所遇到的人和事,使得她从一个懵懂的少女,在短短的几天内已经逐渐成熟。一开始天使般的纯洁女学生们,完全无法去接受这些意识上被认定的肮脏的,并与她们多次产生冲突。但随着情节的推动,女学生们受到了有情有意的豆蔻悲惨结局的震撼,并且对这严峻的事态有所了解。使得她们明白,在这个残酷的战争中自己与那些没什么区别,同为女人都是弱者。随后孟书娟等女学生与经过逐渐的彼此了解,到相互磨合。而们最终义举,使得女学生彻底认同了“这群被她们看成下九流的女人”。而这人性的转变与对比,甚至是最终的升华,才是严歌苓想要表达的。

纯洁的事物会给我我们带来美感,但对于任何事物我都应应该考虑到它所处的历史环境之下。女学生们虽然纯洁,当们为了逃命躲进教堂时,她们也曾不远接受,甚至牺牲们的生命。们虽不那么纯洁,但也懂得舍生取义。这就丰满了我们的审美观,事物没有完全的好坏,美丑。我们应该辩证地去看待。

《金陵十三钗》作为张艺谋导演的转型之作,延续了张艺谋以往的风格。将所能体现到的中国韵味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无论是对中国观众还是西方观众来说,都是一场美轮美奂的视觉盛宴,对中国传统的审美文化是一种传承。但由于考虑到,海外市场的商业价值。《金陵十三钗》人对传统的中国的审美文化进行了探讨与改变。着意体现了对生命尊重的人性之美。虽表现的有所欠缺,但意识已经融入其中。

参考文献:

[1]金丹元.电影美学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5:119.

金陵十三钗评价篇3

[关键词]《金陵十三钗》;创伤;电影;普世主义

课题项目: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后九七’香港电影的文化认同研究”(项目编号:13Q138)。

一直以来,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忆都是现代中国人一段无法化解的悲情。“南京”所裹挟的历史记忆不仅关乎国家民族的生死存亡,更是与普通民众的屈辱和愤怒紧密相连。刻骨的创伤和梦魇般的回忆,始终侵扰“活人的头脑”,它已成为铭刻在中国人灵魂深处的无法擦抹的精神创伤,也毫无疑问地成为现代中国百年悲情的缩影。正缘于此,如何恰如其分地叙述“南京”,如何呈现这惨绝人寰的人类浩劫,便成为电影史上一个不折不扣的艺术难题,亦是意识形态交锋中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

一、“大屠杀”叙事与“抗日”的视角

相信大多数人还对那部引起诸多争议的《南京!南京!》记忆犹新,陆川电影的普世主义观念所引起的情感不适至今仍然令人耿耿于怀。其实不仅仅是陆川,对有关“南京大屠杀”的电影稍作回顾便可发现,此类叙事无一例外地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作为中国第一部“南京大屠杀”题材的电影,1987年的《屠城血证》(罗冠群执导)便包含着那个时代所特有的启蒙主义印记。电影中所有的“抵抗”都是为了保全杀人照片,以此作为“屠城血证”,期待着将它公布于世界,为浩劫中的死难者昭雪伸冤。现在看来,这种主体的错位极其明显。同样,1995年的《南京1937》(吴子牛执导)虽尝试以人性的观念消解简单的阶级论观念,以个人主义视角展示历史而有着许多新颖之处,但以日本女性切入历史的方式其实并不为当时的人们所认同,放映不久便湮没无闻。直到2009年,陆川的《南京!南京!》开始试图寻求艺术突破,在吴子牛的基础上改进,以忏悔的日本士兵的角度来呈现这场惨烈的浩劫。然而,“角川视角”所体现的一厢情愿的“忏悔”却引起了巨大的争议。①因此,如何讲述“南京”,如何平衡商业电影的吸引力和政治电影的接受性之间的关系,如何讲述自我的主体性和必不可少的普世主义情怀,是以影像的方式呈现“南京浩劫”的重要问题。考虑到电影题材所包含的叙事难度和巨大风险,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能够获得主流评论界的积极评价,也算是一次不小的成功了。

电影《金陵十三钗》由著名作家严歌苓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在小说版本中,作者通过叙述人书娟的个人回忆展开,穿过幽暗的历史,讲述一群的人性故事。小说中,严歌苓以女性主义的笔法叙述了最卑贱的女性——秦淮河的与最高贵的女性——唱诗班的女学生之间的情感的冲突,并以卑贱者的颠倒演绎了一曲人性的悲歌。经过著名作家刘恒的操刀改编,电影版的《金陵十三钗》依然保留了小说的主体情节,即网友们所戏称的“抗日”的故事。这个耸动的元素所势必带来的欲望化的想象,连同“南京大屠杀”所携带的震撼影响,迅速使《金陵十三钗》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事实也证明,以秦淮河的故事切入“南京大屠杀”的残酷历史,这种独特的叙事角度打开了电影丰富的艺术空间和人性维度。

二、“拯救”主题与人性光辉的展示

尽管早在电影上映之前,著名批评家朱大可先生便以“爱国主义”为题,指责电影借助艳丽的旗袍和们扭动的腰肢为噱头,在“身体叙事的狂欢”中寻求商业片“发国难财”的方式。②但坦率来说,在这消费主义盛行的时代,对市侩哲学的一味批判,并期待任何电影都以拒斥商业化的态度而自说自话,显然并非切合实际的批评态度。相反,抛开影片商业化的基底,撇清故事所包含的意味,从中发现电影的可取之处,或许才是面对电影的真正理性的姿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更多的批评家倾向于用“中规中矩”来概括这部电影。恰如人们所说,影片最大的冲突点,在于“十三钗”挺身而出,以牺牲自己为代价,保护女学生安全撤离。在此,生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种“替死”的做法,表现出“十三钗”对世俗偏见的抵抗。

以战争做背景,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在切实实践每一个个体的“救赎”。面对战争,面对大屠杀的绝境,每一个人都得到灵魂的拯救,每一个卑微而又偏执的个体,都在这场战争中得到了洗礼,人性的光辉得到绽放。电影之中,不仅仅是那群“风尘女子”,甚至每一个个体,都在危难的情势之中展现出了人性的光辉。由好莱坞影星克里斯蒂安·贝尔饰演的约翰·米勒,这位在《太阳帝国》(1987年,斯皮尔伯格导演)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小男孩,似乎从多年前的上海来到了1937年的南京。这位贪财好色、嗜酒如命的入殓师,居然奇迹般地扮演了神父的角色,而更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当这位流浪汉穿上神父的衣服后,居然像一位真正的神父那样,开始维护生命的正义和灵魂的纯洁。于是,一个是粗鄙的美国二流子,一个是风尘的秦淮女子,他们以出人意料的方式,成全了彼此的“救赎”。

而佟大为扮演的国军军官,无疑是电影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只差几步就能出城”的情况下,他做出了生死攸关的抉择。在此之中,一个抵抗的中国男人给人带来的血脉喷张的力量,虽说不能消弭随后的“屠杀”给观众带来的耻辱和挫败感,但这种“抵抗”所带来的希望,至少冲淡了影片弥漫的血腥给人造成的不安。佟大为和他为数不多的残部,列队迎着子弹扫射炸飞日军坦克的一幕,不管是否出于虚构,都在抒发观众情怀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甚至是那群受到众人保护的女学生们,当她们一直所鄙视的们最后成为她们的“替换者”时,这群睥睨一切的女学生们也在那一刻感受到了刻骨的“成长”和教益。除此之外,曹可凡饰演的孟先生,就像《南京!南京!》中的范伟饰演的唐先生一样,都以起初猥琐,最后悲壮的轨迹,演绎了“汉奸”终成英雄的救赎之路。而那位尚未成年的乔治,也在关键的时刻勇敢地挺身而出。这些普通人的情感变化,无一不是战争所激发出来的崇高情怀,这些都是人性光辉的展示。

三、国际视野与普世语法的“症候”

作为一位来自第三世界国家的导演,张艺谋在电影商业化的追求之外,其实有着极为明显的艺术野心。他迫切地希望得到世界主流文化的承认,这种倾向早在《英雄》中便已产生,而在《金陵十三钗》中,跻身西方主流的欲望更加强烈。从整个叙事元素来看,《金陵十三钗》可被看作一部典型的好莱坞影片,一部“非常奥斯卡”的电影。相对于小说,电影的叙事清晰地显示出目标定位。原著中的老神父被贝尔饰演的年轻的玩世不恭的“流浪汉”所代替,“这种改变带来的不仅仅是好莱坞一线男星出演的标签,不仅仅是他的到来对于这个商业奇观的标志性意义,他更为直接的作用在于为电影文本提供了一个主动的主人公,一个充满行动的人物;并且,他从玩世不恭的男人到悉心的保护者、温柔的爱人与沉默的英雄的巨大转变,承担着将情感推向高潮的重任。”另外,其他人物出场与最后情节的改变,即每一个都得到“救赎”的结局,便是典型的好莱坞叙事电影的人物发展模式。而电影本身也以“保护女学生”为宗旨,巧妙地消解了国族的、宗教的与传统的宏大叙事,从而在一种商业背景中突出了单纯的人性主题。

这确实是一部最与国际接轨的叙事题材,这里不仅仅指的是“穿着旗袍”的“异国情调”,而是更为内在的“自我西方化”的过程。从那部无数人致敬的《辛德勒的名单》,到波兰斯基的《钢琴师》,再到施林克深受欢迎的小说《朗读者》,中国作家和导演一直希望将“南京大屠杀”的故事也写进这个关于战争和人性,杀戮与情感的世界主题序列。以个人在战争中的拯救与牺牲,来反思这场战争,以人道主义的光辉和宏观悲悯的视角拉开历史的围幕。《金陵十三钗》无疑符合这种国际化的创伤叙事模式。甚至张艺谋的作品打磨得更细腻,镜像语言服从感很强。尽管这部从生产、宣传,到销售发行,都瞄准了国际市场的电影产品,有着极为精美和感人的艺术形式,但其做作的痕迹还是极为明显的。电影剧本的改编凝结着严歌苓、刘恒、周晓枫等一流团队的劳动成果,但剧本的打磨却仍欠火候。诸如人物情感的变迁稍显突兀,情感的自然流露受到限制等问题,被挑剔的网友们毫不留情地指出。如评论所诟病的主角约翰,一个贪婪的酒鬼、一个轻浮的色鬼、一个玩世不恭的无神论者,其人格的升华似乎在一刹那之间便惊人完成;而豆蔻们寻找琵琶弦一段近乎儿戏的“出逃”;学生们面对们换衣服的场景时出现的如释重负的欢笑,都有着极为牵强的痕迹。另外如电影的结尾,相较于小说的结尾,少了剧情的交代,似乎不符合中国传统叙事的表达。这些叙事的瑕疵也让人怀疑张艺谋在急功近利的好莱坞路线之中,其内心对艺术和历史的忠贞程度。

影片最后结束于约翰驾驶着满载女学生的大卡车离开暮色中的南京城,这种逃离的叙事以一位白人男性的成功拯救而告终。当然,这一方面是出于电影讲述故事的需要,需要一个贯穿式的英雄人物,另一方面的确会迎合西方观众的接受习惯,由西方明星扮演的白人形象,成为最终的拯救者,这是符合西方观众的接受习惯的。然而,这样的结尾其实是对小说原意的巨大“冒犯”。在严歌苓的小说之中,玉墨作为战后的幸存者,她以毁了容的面貌出现在1945年南京审判的现场,并由她指证当年日军的南京暴行。在此,小说也以巨大的“叙事空白”已然说出了当年12位姐妹们赴宴之后凄惨的结局。这种小说与电影之间“中外有别”的修改,似乎已经说明我们如今所深陷的南京叙事的主体性窘境。就张艺谋而言,他为了成就救赎者的人性光芒,而不敢面对小说中所揭示的更为悲惨的结局,恰是为了建构其普世主义语法的完美外观,但这正是“南京大屠杀”叙事的问题所在。因此,尽管在大多数人看来,《金陵十三钗》是张艺谋在《活着》以后最好的影片,但作为一部叙述“南京大屠杀”的电影,它所承担的民族寓言和化解创伤的命定功能,依然让人疑窦丛生。正像评论者所说,我们看到各种电影叙事的视角集中在拉贝、安全区的美国人、日本士兵、假神父与真身上,未来我们还可能看到魏特林的故事、福斯特的故事,却极难完全在本土视角下寻找到拯救者的形象,“书写纯正的民族神话,至少在南京不行”③,蕴涵在此的问题确实值得人们深思。

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叙述,纯正的民族主义神话早已破产,而绝对的普世主义视角却也不能说毫无问题。在“南京大屠杀”的电影书写越来越进入主流视野的今天,如何在民族性中凸显普遍性,而非使民族性消融于普遍性,这恐怕是此后的“南京”叙事亟待克服的历史窘境。对此,在《金陵十三钗》所开创的彻底的好莱坞路线之外,是否有一种更为有力的叙事形式,恐怕是以后的电影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注释:

① 徐刚:《一场未遂的历史对话——关于电影〈南京!南京!〉引发的争议》,《粤海风》,2009年第5期。

② 朱大可:《十三钗的“爱国主义”》,原载于《南方都市报》,2011年12月13日,参见“朱大可新浪博客”。

③ 王潇:《〈金陵十三钗〉中的:商业与人性的共谋》,原载于《文学报》,2011年12月29日,参见“左岸文化网”。

金陵十三钗评价篇4

[关键词]张艺谋 《金陵十三钗》 女性关注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08.026

2011年,张艺谋耗时五年打造的战争史诗巨制《金陵十三钗》加入了年末电影贺岁档的行列。一时之间,这部以南京大屠杀为时代背景的作品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值得思考的是,与张艺谋之前的作品如《三枪拍案惊奇》、《山楂树之恋》相比,《金陵十三钗》在收获了高票房的同时,观众对于它的评价也有天壤之别。有人高度认同,认为这是张艺谋近年来难得的佳作;反之则是口诛笔伐,认为导演出卖民族大义,以国难为噱头,是以“换处女”等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对同一部部作品会产生千差万别的解读和感悟。平心而论,就这部作品本身而言,《金陵十三钗》是张艺谋的用心之作。

一、战争之殇的人性救赎

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取材自旅美女作家严歌苓的小说。原著小说的构思源于曾目睹过南京大屠杀的魏特林女士的日记,其中挺身而出的义举是有真实记载的。在将小说改编成电影的过程中,著名剧作家刘恒与严歌苓共同为张艺谋操刀,这也是刘恒第二次与张合作。这样的编剧阵容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张艺谋以往作品中“强于造型,疏于叙事”的症状。《金陵十三钗》将故事的背景设置在1937年日军侵略南京的国难之时。在对待这个严肃且沉重的主题时,张艺谋没有展示千军万马,而是以小见大,在恢弘壮阔的大历史中选取了一个点,这就是人性的救赎。我们与其说这是一部描写南京大屠杀的电影,毋宁说这是一部颂扬人性光辉的作品。

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曾说:“大人物的历史,充其量不过是一处庸俗的喜剧而已。”而那些“被遗忘的无数的个人生活,他们的哀乐,他们的死亡和苦难,才是历代人类的经验的真正的内容。”有些声音指责《金陵十三钗》只把镜头对准了,笔者认为这种论断是值得商榷的。这部以小见大的作品,绝非是“十三钗”在唱独角戏。雄浑悲壮的大历史之下,张艺谋用他饱含深情的镜头,凝视了那些可歌可泣的普通人。

影片以女学生书娟的视角,讲述了在日军攻陷南京城之际,一个国军普通教官,一个冒充神父的美国殡葬工,十几个和包括书娟本人在内的一群教会女学生自我救赎的悲壮故事。佟大为饰演的年轻教官在南京城陷落、国军集体溃退之际,本可以出城。但他为了保护女学生安全逃到避难所,毅然率领手下的普通士兵以步枪和血肉之躯抵抗日寇全副武装的坦克,这正是国人在浩劫之下奋起反抗的绝佳写照;在教堂里打杂的孤儿陈乔治,尽管他有着一个英文名字,然而他的长衫和瓜皮帽,倔强木讷的个性,面对危难时自告奋勇的魄力,正是那个年代国人顽强不屈的真实缩影。电影对原著小说最大的改动,就是将一个年轻的美国殡葬师约翰・米勒替换了年过半百的英格曼神甫。克里斯蒂安・贝尔饰演的这个角色,原本的身份只是个低级殡葬工,算得上草根阶层。约翰从一出场就并非是侠义与正直的英雄形象。相反他势利圆滑、嗜酒好色,十足的一个美国市井小人物。但这样的人物设定反而特别有戏剧性,也为之后随剧情深入人性的转变预留了拓展空间。当约翰躲进教堂后看到日军欲女学生的野兽行径时,以神父身份挺身而出的壮举便是人性在野蛮暴力面前的回归。尽管约翰救护少女的这一举动多少有些凭借酒精和神父外衣作为掩护的色彩,但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是一个有着最起码良知的普通人面对野蛮暴力时而迸发出的巨大勇气;曹可凡饰演的小官员,虽然为救书娟而无奈当了汉奸,而他在影片的最后也竭尽全力为拯救女学生的计划做着最大的努力。《金陵十三钗》不追求磅礴的叙事规模和全局式的关照,也没有塑造高大全的救世英雄。导演通过女性的视角,展现了国难之际普通人的个体命运和自我救赎,并以此来反思20世纪中国乃至人类文明史上黑暗的一页。影片的叙事层面充分展示的不仅是“十三钗”,更有诸多来自底层人物的自我牺牲,才共同完成了拯救女学生这一壮举。可以说,在人性光辉的强大指引下,残酷的战争变成背景,剧中人物的身份成为点缀,所有三教九流之间的沟壑在这场人类浩劫之下渐次消弭,充盈在银幕间的是那些震撼人心的悲壮与撼动我们价值观的人性闪光点。

二、对于女性的深层关注

回溯张艺谋作为导演拍摄过的电影,对女性的关注贯穿其创作生涯:《红高粱》中的仪式性的交媾激荡出恣肆澎湃的生命张力;《大红灯笼高高挂》中身处封建礼教桎梏下的一群女性为了争夺男性主体而致使自身“人不像人,鬼不像鬼”;《菊豆》中的女性,即使再有勇气追求真爱也难逃悲剧收场;《秋菊打官司》中的秋菊,“讨个说法”的执拗和坚韧贯穿始终;《英雄》中的如月与飞雪在胡杨林中为爱搏杀,纵使女侠也难逃情孽捉弄;《十面埋伏》里小妹的倾国倾城,一朝为爱香消玉殒;《满城尽带黄金甲》中香艳凄美的王后令人不寒而栗;《山楂树之恋》中的静秋在那个残酷的年代毅然选择坚守爱的信仰。细细品来,张艺谋的大多数作品都表现出他对女性的关注与着迷。呈现在张艺谋镜头前的女性活色生香,风采各异,她们来自不同的时空,焕发着不同的艺术感染力。她们从古代到现代,从都市到乡土,从炽热奔放与羞涩内敛。

《金陵十三钗》的故事文本依然选择了将女性作为叙事主体。但较之先前的作品,这一次张艺谋进行了更为激烈的探索和拷问。《金陵十三钗》选择一群做主角,浩劫中的人性光辉发生在这些平素为人不齿的底层女性身上。女学生与这两组人物关系的两厢对照,令全片的叙事愈加丰满。一厢是豆蔻年华还未成年的教会女学生,一厢是秦淮河畔青楼戏坊的风尘佳人,两者的身份可谓天壤之别。女学生身穿统一的粗布棉服,留着齐耳短发,在逃往教堂路程中的惊恐和无助蔓延在影片的前半部,震撼着观众的神经。而以玉墨为代表的秦淮河畔风尘女子,一个个浓妆艳抹,香艳撩人。她们即使身处在教堂避难的窘境,也依然可以在地下室里肆无忌惮的打牌,调笑。劳拉・穆尔维曾在《视觉与叙述性电影》写道:“女性在她们那传统的癖角色中同时被人看和被展示。作为对象被展示出来的女人是色情奇观的主导动机,迎合男望,指称他的欲望。”影片里有多处书娟透过教堂的彩色玻璃偷窥“十三钗”们的镜头。这无疑是从事情的经历者和讲述者的视角来展示这些风尘女子。“十三钗”们作为“身体是被看的客体”,始终处在被注目的状态中。然而张艺谋却没有停留在此,他通过强有力的故事和出色的电影语言,将这些常人眼中的风尘女子,实则是被压迫女性内心深处的人性光辉挖掘的十分深入。

城破人亡之际的教堂,仿佛战争中的一座孤岛,带给女学生和“十三钗”们短暂的喘息之机。这里抑或女学生的身份已不再重要,在面对死亡的残酷命运时,她们都是无辜的弱者。这里我们看到的不是张艺谋之前的作品中女性形象单一的呐喊,而是由女学生和“十三钗”相互帮衬而焕发的巨大力量。对于笼罩于死亡阴霾下的女学生而言,在自己的国都为侵略者的“庆功会”唱歌已极其残忍(约翰言辞拒绝长谷川大佐的那段台词,反复强调女学生们还是孩子),更何况这是日军蓄谋已久的一次“处女盛宴”。 “十三钗”替女学生“赴死”是全片的核心和高潮。电影上映后有人指责创作者为了吸引眼球,是在宣扬“换处女”、“救国论”,一石激起千层浪。笔者认为在这部电影里,宣扬所谓救国论是不成立的。电影的情节并没有描述“十三钗”如何“救国”。事实上她们救的是人,是自己的骨肉同胞,是那些还未成年,比自己还要弱小无助的孩子!在国破城屠的浩劫中,“十三钗”也是自身难保的一群弱者,苦苦挣扎着求生。她们不忍看着书娟等女学生为免遭日军而自杀,在如此万般无奈又迫在眉睫的情况下,“十三钗”决心牺牲自己,拯救那些比自己更弱的孩子。

玉墨和“十三钗”在决定解救女学生时曾慨叹“商女不知亡国恨”的历史将在自己手中改写,宣告即使是也要为自己立碑。张艺谋花费了较多的笔墨来渲染“十三钗”化妆、准备、内心纠结、与女学生含泪道别的场景,均具有极强的暗示性,着力用“十三钗”赴死前的温情与人性升华来暗示“赴死”后的残酷结局。就在“十三钗”们洗去铅华,除却粉黛,换上学生服为少女们演奏《秦淮景》时,导演运用了一组极富梦幻感的镜头来表现书娟的心理意识。精于摄影造型语言的张艺谋用他最富温情的镜头来注视着这些平素多为世人所鄙夷的红尘女子,用美轮美奂的镜头画面将她们子推向历史舞台的正中央。坐在彩色玻璃窗下的书娟出神的凝视着风姿绰约的秦淮佳人们身着旗袍,轻盈漫步,昂首挺胸地款款而来。此时此刻,在少女书娟的眼中,倾覆黑暗的南京城似乎也焕发了光彩。这短暂炫目的光彩屏蔽了战时硝烟,遮掩住秦淮河的尸臭和紫金山的哀鸣。在张艺谋的电影语意中,这光彩显然被赋予了一种象征性、仪式性的庄严。导演运用纵深移动跟拍的升格镜头,暖色调逆光同高饱和度的色彩,萦绕在观众耳际的还有《秦淮景》的浅吟低唱。在这个段落中,音乐、光线、影调、色彩,所有的电影造型语言都被使用到了极致。在以往的主流电影作品中,形象通常是电影中男性主体的符号性附庸,更多的是代表固有思维认识和官能感。《金陵十三钗》用如此绝美的画面,仿佛伟人传记般的电影语言来展示这些舍生取义的群像,也许这在中国电影史上是第一次。当约翰开着卡车率领少女们逃出这座死亡之城时,银幕上没有告诉观众“十三钗”在日军的庆功宴上有着怎样遭遇,但她们最终的悲惨命运不难想象。行至影片的最后,完成营救少女的真正救赎者――那一群妩媚多情姹紫嫣红的金陵十三钗,在书娟的记忆里,透过教堂的彩色玻璃得以“重生”。 在这个残酷的影像世界里,张艺谋没有再展现更多的杀戮和血腥。也许在彩色玻璃窗那个可遮蔽的微小视野里,张艺谋也在温和地凝视。尽管受众对这种表现手法存在一定的争议,但平心而论,此种刻画底层边缘女性的影像语言在近三十年中国主流电影的语境中,实属罕见。对于日渐繁荣的中国电影而言,诚属难得。

三、透过影像反思历史

“他们进犯和辱没另一个民族的女性,其实奸淫的是那个民族的尊严……我自此之后常在想,这样深的心灵伤害,需要几个世纪来疗养?需要多少代的刻骨铭心的记忆而最终达到淡忘?”

这是严歌苓原著小说中的一段文字。其实无论是原著抑或是改编后的电影,《金陵十三钗》都是一部以女性视角来审视中国女性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的悲惨命运的作品,进而以女性的命运触摸这场灾难中的人性升华。张艺谋用他饱含悲悯的镜头直面了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惨剧中,国人最为痛心疾首的一个主题,即数万女同胞惨遭日军蹂躏。历史学者曾经指出,在深入剖析南京大屠杀这一特殊历史事件时,性暴力是一个绝不应回避的问题。这也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集体暴行之一。影片将目光聚焦在揭露日军对中国女性犯下的滔天罪行,无疑是对这一史实的勇敢解读,绝非“用女同胞的身体赚取眼球”或煽动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作为国人,被伤害的一方完全不必感到羞耻;相反,惨无人道的侵略者和施暴者则应受到良心的谴责和正义的审判。直面历史,我们不应回避,也不该回避。

同之前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电影不尽相同的是,《金陵十三钗》没有用全局俯瞰视角展现30万同胞遭涂炭的“量”的概念;而是以史实为背景讲述了一小部份普通人的故事。导演凭借“30万分之13”来折射出当时整个南京的惨烈,表达对战争的声讨与反思。它传达的思想,已不局限于反映南京大屠杀中日本军队的恶行,而是对所有战争摧毁人性与文明的控诉。电影中的“十三钗”,李教官,陈乔治等普通中国大众皆是身处弱势的个体,他们勇于牺牲,保护比自己更为弱势的孩子,把生的希望留给孩子,意味着把未来的希望交给了孩子。希望能有一个没有战争的未来,一个充满爱与光明的未来。在电影作品中勇敢的正视我们民族最沉痛的伤疤,绝非羞耻和怯懦。相反这恰恰是《金陵十三钗》的勇气和力量所在,也是历史题材影视作品的进步所在。

基金项目

本文是2011年度天津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课题“全球化语境下我国数字高清电视的发展研究”(项目编号:52WU1105)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卡尔・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 郑一明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劳拉・穆维尔:视觉和叙事性电影 李恒基、杨远婴主编 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下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

作者简介

金陵十三钗评价篇5

《金陵十三钗》梦碎电影“金球奖”,失意“金像奖”,在令张艺谋的拥趸们扼腕叹息之际,也恰逢其时地给“贬张派”以有力证据:投资6个亿拍出的电影照样儿不叫人“待见”。

也许,有些人太看重获奖的标签了;也许,有些人太想看到自己想看的东西了,以致混淆了张艺谋不同电影自身存在的巨大差异。但不管怎样,一个有文化自信的民族,还是要坚持自己的审美判断。

谁让张艺谋一不小心成为中国电影的文化符号呢?作为“替身”,他不下地狱,谁下地狱?但若拨开人们心中的戾气,对于以《金陵十三钗》为代表的“谋式”电影来番冷静客观的剖析,就会发现一条因果相承的轨迹――在电影美学追求与商业考量之间的小心权衡与大胆推进。

书写中国式大片的新高度

如同一道闪电,撕开笼罩在中国电影天空多年的灰霾,为中国电影带来一缕清新,也预示出中国电影复苏崛起的新气象。

《金陵十三钗》,可以说是张艺谋继电影《三枪》饱受诟病后孤注一掷的绝地反击战,庆幸的是,我们在危崖之处看到的这部根据旅美作家严歌苓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新作,是经过痛苦的蜕变和顽强的自我超越之后,以世界的眼光,精巧的结构,典型的环境,缜密的逻辑,再赋予善意、真诚与艺术化的解读,将电影美学与电影商业相克相悖化为相辅相成的追求后,苦心打磨出来的精诚奉献。

《金陵十三钗》的问世,似乎可以说不单为国人,也在世界人民面前支撑起堪称经典,走向国际的中国式大片的新标本、新高度,从而为导演自己,也为中国电影人奉上了一份易帜标新的高蹈之作。

与侧重从正面表现南京大屠杀酷烈场面的正剧及悲剧不同,这部具有史诗般恢宏与强大心理震撼的战争题材片,突破了以往意识形态在角色限定及价值观方面的固化阐释,摒弃了概念化再现历史的陈窠昔臼,在一种几乎封闭性的叙事结构中,借助极为典型的环境,通过善与恶的厮杀、正与邪的较量、美与丑的碰撞,将个体形象、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普世价值有机结合,演绎出在死亡面前,不同阶层的人迸发出来的各具特色的人响,形象阐释出超越国家、民族、政治与意识形态的世界性命题,从而引起国际意义上的广泛共鸣。

选取教会女学生的童真目光作为视角,随其体验在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中所历经的生死浩劫与性格反差,最能激起人们的心灵震荡,应该说,这是比原著更具像,更感性,更适于电影表现的方式与切入点。的确,一个小女孩眼里所看到的东西,除了客观存在的残忍与酷烈,仍不乏主观感受到的崇高与善良,以及由此升发出来的极具张力的人性美。

可贵的是,影片虽然选取了小女孩的视角,却没有自觉不自觉地采取简单化、幼稚化,乃至类型化的处理,而是将角色反差极大的人物放置在因战争而偶遇在教堂――这样一种极为封闭、极为逼仄、极为凶险,因而也就极为典型的环境中,然后将每个人属于本性的东西经外力的挤压不断抻出、外化并加以放大对比,譬如:影片对女学生与这对矛盾与细节的刻画既跌宕起伏,相互作用又合情入理,颇具戏剧张力,因而构造了比原作反差更大,视觉冲击力和心理冲击力更强的美学意象;而被日本兵追逐的女学生书娟在情急之中对躲藏在地窖里们的会意一瞥,以及们被女学生准备集体跳楼的悲壮举动所震撼,决意顶替赴死并欲刺杀侵略者的凛然与大义,符合人物在特殊情态下急速转化的性格逻辑与事理走向。最打动人心并令人慨叹的是:她们虽是沦落风尘成为被人诋弃的一族,但在危难时刻却敢于用自己的身躯,换取未成年女学生的生存权力,并捍卫了国家与民族的精神,其超然义举,与冒死营救的铁血军人,与毅然向死的女学生,与自愿赴死的小杂役相互映照,各显情怀,相得益彰。

若从兼顾票房的商业角度剖析:由噬杀者、铁血军人、殡葬师、纯真学生、小杂役,风尘女子组成的职业鲜明又各具特色的人物画卷与精思巧构,最能满足并调动各阶层人士的正义感、好奇心、审美情趣及内在观赏欲望,因而当演绎者将此真切、艺术而又高度理想化地统御在真善美的母题之下,怎能不掀动起人们久藏心底的情感撞击?而在重温历史、激发良善的同时,能最大限度地吸引广大受众走进影院并吸引更多专家参与评论,不也正凸显出该片多重的影响力与价值所在?

不走巧,却很“讨巧”;不离主旋律,却触动心弦;情节跌宕却张弛有度;扣人心弦又欲紧还松;叙事繁密但不晦涩难懂;执著于电影美学追求,仍颇具票房价值,这便是电影《金陵十三钗》的成功所在。然而该片之所以能助张艺谋实现对以往所拍电影的升级与超越,首先还在于对原作的慎重选择,对剧本的精心再造,以及对观众心理与电影市场的精心把握。

在资本“胁迫”下的从容与淡定

张艺谋曾说,《金陵十三钗》改编后的剧本,是他当导演20年来碰到的最好的剧本,常有如获至宝的感觉。而问题是,这样的好事为什么偏偏让张艺谋“碰”到?或许这至少可以说明他还是一位有追求、有眼光、有人脉的导演吧,所以才会有“识珠”者主动推荐。

回顾张艺谋电影的产生过程,一类是借助文学剧本本身深厚的思想内涵与强大张力,尔后根据电影美学的规律进行再度创作,从而获得巨大成功,譬如摘取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的《红高粱》,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菊豆》,先后获得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和《秋菊打官司》,荣膺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的《活着》等;另一类是游离于两者之间的文艺片,譬如《有话好好说》、《幸福时光》、《千里走单骑》,但由于拍这类影片主要为“圆”不太“文艺”的文艺片之梦,或为兑现某种承诺,或为了“堵别人的嘴”,因而在这种指向不明朗,追求不清晰的状态下,往往感性支持多于理性投资,其结果必然是“既不商业,也不文艺”,以致遭至票房冷遇。对此,张艺谋倒也并不讳言,他的自我评点是:“毫无商业价值”。

同时,张艺谋还通过对当下观众,特别是国外观众审美情趣的深入研究,凭借其电影摄影师的优势,选取中国古装动作片题材,借助画面的精心拍摄与形式感极强的宏大制作,打造银幕上的视觉奇观。他的野心是要用这些能够冲破语言限制的国际化视觉语汇,赢得海内外观众的共同体认,以使中国的电影走向世界,从而奠定其在中国第五代导演中商业大片导演的地位与声誉。这其中的代表作如《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凭心而论,这类大片在叙事上虽然存在空心化倾向,但其奇炫的色彩,强烈的动感,视觉的震撼和宏大的气势,却令票房效果普遍看好。尤其是《英雄》,于2003年开启了中国式大片投资过亿,票房过亿的先河(该片投资2.5亿,国内票房2.5亿,海外票房11亿,虽被外方买断了在海外的发行权,但总计14亿的海内外票房至今无人打破);而其执导奥运3年后推出的电影《三枪》,虽然饱受诟病,却依然因其“张艺谋”三个字带来的品牌影响力,最终用8千万的成本换取了2.5亿人民币的票房奇迹。

综观张艺谋的导演经历,前有获奖的赫然战绩,中有票房的“麦城”之旅,后有回报资本的辉煌之路。尽管人们对此褒贬不一,甚至也有人认为他在讲故事方面已经江郎才尽,但张艺谋对自己咬牙坚持的所经历程还是心里有数的:1996年在拍完《我的父亲母亲》(获柏林电影节“银熊奖”)和《一个都不能少》(获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并获得社会影响与票房收益的双重回报后,他曾这样说:“每拍完一部电影,我都有坚定的想法,要参加电影节。我拍的都是文艺片,不是完全的商业电影,电影节是文艺片最大的展台。”可以看出,那时的张艺谋对于电影的商业属性还未形成清醒的认识,他的最大理想还是到国际上拿大奖,以便在艺术上证明自己。而在2000年,当投资高达180万美元的《幸福时光》再次遭遇票房惨败后,识时务的张艺谋才开始审慎思考中国商业电影市场的内在运行机制,及如何回收电影成本的探索与实践。

恰逢其时,中国广电总局于2002年颁布了新的《电影管理条例》,从此,中国的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向民营资本全方位开放。中国电影市场化进程来势之猛,中国大片时代到来的速度之快,令张艺谋备感震惊:2003年,《英雄》在人民大会堂拍卖音像版权时,他曾谨慎地建议定价80万,结果却拍了1780万!

《英雄》,是划分中国国产电影创作理念与运作模式的分水岭,其重要意义还在于:唤起了国人对国产电影的信心与热情,勾画出几多人对电影这一方兴未艾暴利产业的憧憬,从此开始吸引民营和国际资本的洪流源源不断地流向中国的国产电影。除此之外,另一个容易被人忽视的意义是:彻底唤醒了张艺谋对商业大片创作、运作和对中国电影未来市场必然走向的清醒认识,以及对资本的敬畏与责任心。正源于此,当买断北美发行权的美国片商要求他将珍爱至极的1小时50分钟的《英雄》再剪去20分钟时,几经挣扎后还是遵从了这个建议。

作为商业片领军人物的张艺谋,已经实现了在资本“胁迫”下的从容与淡定。他曾说:“我的商业标准是不让投资人赔钱,导演不能永远认为艺术第一,商业无用。现在,我很不喜欢有人说这意味着导演要牺牲艺术,要捶胸顿足地堕落下去,这不能划等号。西方很多导演都走过这样的路,他们仍旧在商品经济社会中保持自己的特色,保持艺术才华。”

美学与商业兼备的理想之梦

其实,圈内圈外的人都能感觉得到,张艺谋为人低调务实,不事张扬,投资人之所以愿意与他合作,一是在总体上他从来没让投资者赔过钱,二是因为在他身上有着这个民族长久以来倡导和认可的做人风格――既不做荷戟独行的狂野斗士,也不做桀骜不驯又伤痕累累的文化英雄;其次,“拽、牛、不配合,要价高,出尔反尔这些毛病,在张艺谋身上一点儿也没有。”

与他做人的信条相契合,作为电影生产的组织者、表现者、掌控者和引导者,张艺谋虽然始终引领中国电影风潮与探索之先河,却大都小心翼翼穿行于相对小成本的文艺片与高成本的商业片之间。因为要顺应现实、对资本负责,以赢得更多机会,张艺谋就必须学会妥协与权衡,恰如他本人总结,执导奥运给他带来的最大无奈和收获,就是“妥协”与“协调”,以致感慨:“个人艺术上的坚持,常常要让位给更大的目标。”

张艺谋确实是个与时俱进的聪明人,但从本质上看,他毕竟是个有较高艺术追求的电影导演,也一直在小心地避免“堕落”,拍完《三枪》后马上接拍《山楂树之恋》便是证明。在拍商业片时,他不可能完全投降于商业逻辑,甚至既不能像赵本山制造笑料时那么没有负担,也不能像周星驰拍电影那么无法无天。而经过多年的储备与历练之后,当他一旦遇到可遇难求的好本子,就必然会在权衡各方因素确认可行之后,倾其所有,孤注一掷,力求完胜。《金陵十三钗》就恰巧是在“天时、地利、人和”全部具备,断然出手的兼具文艺片和商业片本质特色的中国式大片。

《金陵十三钗》谋划多年,筹备4年,拍摄近半年,是目前国产电影投资最大,选用好莱坞一线演员及特效与制作团队规模最大的一次实际演练,也可说是对消费时代某种妥协与主动适应后完成的精品之作。张艺谋把严歌苓这部具有惊世骇俗内涵小说的精髓发挥到了极致。这次,张艺谋将凝聚多年的艺术能量与资本规模集中发力,以期达到深具内涵的文艺片与制作精良的商业片在新的高度上的经典结合。

美学追求与商业考量的完美体

从商业的角度看,《金陵十三钗》这样的题材,是否一定要拍成大片?拍成大片是否要投资6个亿?投资6个亿,成本将如何收回?在其后“新画面”与“博纳国际”因发行《金陵十三钗》与《龙门飞甲》遭遇“死磕”的情况下,利润将如何体现?

毋庸置疑,因其充足的资金保证,使得这部电影无论在导拍演,服化道,特效层面,技术层面,包括高水准的音乐制作及其他各项指标,都已经相当接近人们心目中对张艺谋的理想期待,而在战场特效方面由于接纳了斯皮尔伯格的建议,也确实达到了目前好莱坞所能达到的制作水准。尤其片中创造的“一竖一横一片”视觉意象,“一竖”为八名铁血战士前赴后继勇炸日军坦克的悲壮画面;“一横”为“十三钗”一字排开,在凄绝的音乐背景下从容赴死的诗意画面;“一片”为李教官与日敌同归于尽时天空炸出了一朵花的斑斓画面,有可能成为中国电影史上为人称道的经典桥段。

当然,尽管《金陵十三钗》在设置情节,刻画人物、后期制作,以及投资规模均实现了超越,也并不表明它已是一块无暇之玉,譬如:影片将小说中神父的身份改为殡葬师并让他有超越牧师的担当,的确符合一个好故事的需要,但其救赎的力度和戏份是否有必要加得这么重?是否会因此弱化国人形象,还须商榷;女学生们能让出藏身的地窖却不肯让用厕所的设置略显牵强;与女学生生死交换的内在动因既要体现感恩相报的意思,还须小心剥离掺有功利补偿的算计,以悲悯与大爱,甚至为“商女”正名意味的悲壮牺牲更能反衬其灵魂出发的闪光点。但综观全片,《金陵十三钗》遵循“美丽的心灵要赋予美丽的画面”来形象体现这一艺术追求,总体把握还是精准到位,宏微兼俱,令人动容的。

作为当代中国文化现实的一个符号,该片冲破了此类题材以往仅能宣示的狭小空间;该片体认了人道主义的真正价值在于不分贵贱;该片为不清楚这段历史的外国人补上了必要的一课;该片独到而真实地弘扬了中国人大义凛然的民族性格;该片为打造中国人的群体形象做出了特有贡献;该片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与运作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该片为中国电影走向世界提供了颇有价值的标本与镜鉴。

因为有了敢于探索电影新路的“张艺谋”们,中国大片真正走向世界才将为时不远!

金陵十三钗评价篇6

关键词: 庚辰本《石头记》 脂批 人物形象

《红楼梦》的版本总的可以分为抄本和刻本两个系统,其中,早期抄本传至今时约有十二个版本,如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等等,一般为八十回,但多为残本,残缺严重者仅存有几回文字。它们大都是乾隆年间开始流传的,从小规模的亲友借阅再到逐渐扩散至市井民间,引起了文人与统治者的注意,几十年后才出现刻本。因此和程伟元、高鹗主持补写、翻刻的程甲本、程乙本比较,早期的抄本自然最接近雪芹原稿,对于研究《红楼梦》意义也最重大。这之中,无论是保存原稿的完整程度还是脂批的数量上,庚辰本都算得上是最为珍贵的本子:前八十回独缺六十四回、六十七回,并十七和十八回合二为一没有分出章回,十九回缺回目,并且诸多回目文字与各个版本有很大的出入等等,从版本对比中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和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①的不寻常的“著书黄叶村”②的斑斑痕迹和《石头记》逐渐精炼纯熟的过程;又《庚辰本》保存了大量的脂批――据统计约2100条③――虽然没有仅存16回的甲戌本紧凑集中,但数量上确实远远超过(甲戌本为1600余条),而且一部分脂批凡批阅时间、批阅人甚至批阅地点都较精细,对于捋清曹雪芹创作历程、还原现存《石头记》的本来面目和推测后数十回遗稿的内容有不可小觑的作用。

据前人对于脂批的研究,为《石头记》作批的批书人如脂砚斋、畸笏叟、梅溪、松斋、鉴堂等,他们非但对《石头记》的情节安排和人物塑造了如指掌,而且对曹雪芹“茅椽蓬牖,瓦灶绳床”的著书情况、《石头记》“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④的成书过程以及书中部分的大小事件、琐碎物什的创作原型都能历历道来、如数家珍,可见多是曹雪芹的故交亲友,更有可能就是与作者一同流落京城的曹家同族――如脂砚斋和畸笏叟,与雪芹交好的爱新觉罗・裕瑞在《枣窗闲笔》中直言“曾见抄本卷额,本本有其叔脂砚斋之批语,引其当年事甚确”⑤,便可以证明其为曹家人――无论如何,他们的点评对于梳清这部文学巨著的脉络有无可比拟的巨大作用。但是,他们的点评真的完全可靠吗?古往今来,研究脂批者前仆后继,大家辈出,论著更是汗牛充栋,但多数把重点放在对脂批里明言暗语的雪芹家世、原创遗稿和艺术价值上,对于脂批提供的信息到底正确与否鲜有重点论述。据笔者观察,单庚辰本的脂批,就有几条存在着令人费解的问题,而且个别的“漏网之鱼”还没有引起红学研究者的穷源细究。现书中就有两条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脂批,其囫囵之处实不能等闲视之。

一、香菱在金陵十二钗又副册?

第一条出现在第十七至第十八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里。在大观园修成之后,王夫人与林之孝家的商议请妙玉一节,在“外有一个带发修行的,本是姑苏人氏……所以带发修行,今年才18岁,法名妙玉”旁,以朱笔行侧批的形式展现,现抄录如下:

妙卿出现。至此细数十二钗,以贾家四艳再加薛、林二冠有六,去秦可卿有七,再凤有八,李纨有九,今又加妙玉,仅得十人矣。后有史湘云与熙凤之女巧姐儿者共十二人。雪芹题曰《金陵十二钗》,盖本宗“红楼梦十二曲”之义。后宝琴、岫烟、李纹、李绮皆陪客也――《红楼梦》中所谓副十二钗是也。又有又副册三断词,乃晴雯、袭人、香菱三人而已,余未多及――想为金钏、玉钏、鸳鸯、茜雪、平儿等人无疑矣,观者不待言可知,故不必多费笔墨。

这一段洋洋洒洒近两百字,告诉了我们两条宝贵的信息:其一,自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酪曲演红楼梦》之后,首次遍点“金陵十二钗”的名讳,为读者大开洞悉之门;第二,对第五回略略提及的金陵十二钗副册和又副册的人物作比较概括的介绍,使阅者不至于惶惑无知。但是,这里又有个非常醒目的问题:批者把香菱与晴雯、袭人相提并论,而且算进了又副册的排名里,于副册竟只字未提!

内容紧跟这段文字的是另外一条来自畸笏叟的评语,朱笔写在书眉,显然是针对这条脂批的回复之语:

前注副十二钗,总为的确,皆系漫拟也。至末回“警幻情榜”方知正副、再副及三四副芳讳。壬午季春。畸笏。

在《石头记》的众多批书人中,除了脂砚斋,畸笏叟算得上是对《石头记》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乃至书中所有人的始末终局最为熟知的一个了,尤其是后数十回失落无考的珍贵手稿,他确是亲见并参与评阅的,所以继曹雪芹、脂砚斋之后最具有发言权。但这条批中,好为能事的畸笏叟并没有指出墨夹中显露的重大疑问,只是显摆了自己比作批人更为知晓其余未经点明的副钗乃至三、四副钗的芳讳下落而已。难道是畸笏叟批阅时太过大意没有看到?再或者,在曹雪芹原稿中,甚至是再早些的《石头记》抄本中,香菱就是又副册的薄命女,而且就是在晴雯、袭人的名次之后?

这就奇怪了,遍翻十二版本的早期抄本,即便是目前公认的底本最古老的现存抄本――甲戌本,在第五回里都明明白白地写着:

宝玉看了,不解,遂掷下这个,又去开了“副册”(甲戌本多了“橱柜”两个字)。拿起一本册来,揭开看时,只见画了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后面书云: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对《红楼梦》稍稍熟悉的人都知道,这个判词写的就是香菱,而且,显而易见,香菱就是副册群芳之冠。书中写的这样清楚明白,一字不落,为什么作批人会这样堂而皇之地把香菱算进又副册里?而且地位远在晴雯、袭人之后?再看,紧接着畸笏叟的点评,我又找到一条来自严冬阳的评语,点出了问题所在:

前处序十二钗在夹批,却是漫拟,及至看过末回“警幻情榜”后,始发觉有误,特加以说明。所谓错者,可知有两点:“一是薛、林二冠”,盖情榜以宝玉领衔,而以黛玉为十二正钗之首。二是香菱原为副册之冠,夹批则变为又副册第三名。⑥

薛林之争于本文无涉,所以暂不论及;但第二点一针见血的指出了这条行侧批存在的错误,只是引出“警幻情榜”作为佐证,后三十回原稿丢失,无法查看,恐难让后人信服。

推开这段文字不提,要证明这条脂批确实存在重大错误也并不难。金陵十二钗以及副册、又副册之间泾渭分明,《石头记》上说“以彼家上中下三等女子之终身册籍”等语已经明确写出。我们只要细细搜寻出有关香菱在书中的文字,考证出她的品貌气质和身份地位就见分晓了。

香菱是《石头记》众裙钗中最早出场的,原名甄英莲,是姑苏城阊门内的乡宦望族甄士隐的独女,生得“粉妆玉琢”,又为甄氏夫妇“惯养娇生”,可谓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后来命途多舛,三岁便被拐子拐了去,养至十二三岁又强卖与“金陵一霸”的薛家,成了“呆霸王”薛蟠的小妾,未经几年安稳日子又被薛蟠的悍妻妒妇――夏金桂使计作践,最终“酿成干血之症,日渐羸瘦作烧,饮食懒进,请医诊视服药亦不效验”,第七十九回已经离“归期”不远,足应了癞头和尚那句“有命无运,累及爹娘”的谶语(通行本后40回改成香菱被薛蟠扶了正,后又母凭子贵,享尽福气,是败笔,不可信)。香菱一生遭际如此,命薄如纸,可怜可叹,也寄寓了作者无限的同情与感慨。

从这里我们大概可以看出香菱究竟是副册还是又副册的“薄命女”了:

首先她的出生与晴雯、袭人全不相同,她是一位小姐,而且是姑苏甄家独出的小姐。甄士隐是全书之大关目,他穷困潦倒、顿悟出家的晚年遭遇可看做是贾家败落后贾宝玉“寒冬噎酸薤,雪夜围破毡”的真实写照(即所谓“真事隐去”也),由此可知香菱在全书中的地位之重。

其次,我们看香菱的人品相貌如何。全书中并没有对她的模样作细致的刻画,我们只能从别人的眼光中细细品藻了。第七回《送宫花贾琏戏熙凤,宴宁府宝玉会秦钟》里,周瑞家的初见香菱时如是赞叹:“倒好个模样儿!竟有些像咱们东府里蓉大奶奶的品格儿。”蓉大奶奶是指秦可卿,她是金陵十二钗之一,“生得袅娜纤巧,行事又温柔和平”,第五回里说可卿“鲜艳妩媚,有如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黛玉”,兼具钗黛二美,可谓惊世骇俗。将香菱与可卿远远一比,这个评价之高,不言而喻了。

最后,香菱并不是丫头,是薛姨妈“摆酒请客的费事,明堂正道的与他(指薛蟠)作了妾”。既然是妾,就是“半个主子”,与袭人、晴雯等地位自是不同(袭人虽得王夫人器重,拿着二两一钱银子的例钱,又与宝玉有过肌肤之亲,她也不是妾,“明公正道,连个姑娘还没挣上去呢,也不过和我似的”,所以晴雯能当面揭她的短)。

综上所述,曹雪芹绝不会如此糊涂,书稿既成之后把香菱划进又副册里。晚清文学家“大某山民”姚燮在香菱判词后也说:“‘副册’香菱一人,大约为人之妾如平儿等俱在此册”,比照那条批语上“后宝琴、岫烟、李纹、李绮皆陪客也”,⑦不难看出她们确是一个册子里的。

所以,我们不能妄自猜测雪芹原稿上曾有改笔,即香菱是又副册的“丫头”,自始至终就是如现在所见,她位居副册女子的冠首,那么这条长达二百字的脂批就犯了个普通读者都不会轻易犯下的错误。

甲戌本第一回有条眉批明确指出“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⑧,出自脂砚斋,为曹雪芹逝世时间的铁证之一。那条来自“壬午季春”的畸笏叟批语是在雪芹未丧之前,可知这条有明显漏洞的脂批曹雪芹一定见过。他生前对庚辰本最后定稿的时侯难道没有注意到这个批语?凭雪芹的精细谨慎,似乎不太可能,不然就是碍于作批人的颜面,不好轻易删改,那么这条脂批就很可能来自于脂砚斋了。脂砚斋与曹雪芹的关系非同一般,他的许多批语无论在《石头记》的内容研究还是作为文学批评的文采力道上都绝对是一流批评家的手笔。如果写得出这样不负责任的批语,那么其它被奉为经典的点评是否也有不妥之处?可惜的是,甲戌本这回文字并没有流传下来,不然我们可以进一步探寻这条行侧批的出处,从而更加清楚地判断与此类似的脂批的可靠性。

二、袭人位居十二钗又副册冠首?

第二条出现在第十九回(庚辰本缺回目,从别书中补为《情切切良宵花解语,意绵绵静日玉生香》)里。袭人家去吃年茶,父母商量为她赎身的一段文字,在“又说当日原是你们没饭吃,就剩我还值几两银子,若不叫你们卖,没有个看着老子娘饿死的理”旁边,也是以朱笔侧批的形式出现:

补出袭人幼时艰辛苦状,与前文之香菱、后文之晴雯大同小异。自是“又副十二钗”中之冠,故不得不补传之。

这一条脂批虽然不长,寥寥四十余字,却包含了两条非常重要的信息:其一,将袭人与香菱、晴雯相提并重,似出于一处一般;其二,将花袭人视为“又副十二钗之冠”,芳压大观园群艳诸钗。第一条与前面所见的那条墨夹一脉相承,很有可能出自一个人的手笔,但绝不是畸笏叟,中有细节尚难推敲,暂且不表;第二条就更令我们疑惑了,对照第五回文字:

宝玉伸手先将“又副册”厨开了,拿出一本册来,揭开一看,只见这页上画着一幅画,又非人物,也无山水,不过是水墨迦镜穆纸乌云浊雾罢了。后有几行字迹,写的是: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宝玉看了,又见后面画着一簇鲜花,一床破席,也有几句言词,写道是: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

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前一首是叹晴雯品性高傲终遭奸邪毒手的悲惨遭遇,后一首是论花袭人空费贤淑之名最终算计落空的苍凉结局,写的也是清楚明白,但凡对《石头记》有所了解的读者都能猜得真切,而且绝不会次序颠倒,尊袭人而冷晴雯。何以批书人为表袭人这样堂而皇之地写上“又副十二钗之冠”的名号?如果说是批书人不小心错写了,原无可厚非,只是他措词认真谨细,语气又性情之至,绝不像是粗心大意的疏漏之笔。

再看现存残本己卯本上这段文字,也有这条脂批,内容并无二致,很有可能庚辰本此条脂批就是从怡亲王府组织人力过录的“冬月定本”的己卯本上原封不动地过录来的(即所谓己卯本、庚辰本同出一综)⑨,那么,这条脂批出现的时间定是比较早,而且曹雪芹、脂砚斋等人都还在世。曹雪芹最后定稿没有筛择、处理,畸笏叟整理过录的时候也并未发现、纠正,似乎也对这个大关节处均表示默认,无论如何,出现这样的脂批太令人匪夷所思。

如此说来,这条脂批提供的关键信息就大有探究的必要了。

《石头记》通篇文字皆用幻笔,倏尔金针暗度,复又山断云连,草蛇灰线,一笔作恒河沙数,自不肯倾泻殆尽。怎么去读才能真正理解曹雪芹“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的一番苦心?第十二回《王熙凤毒设相思局,贾天祥正照风月鉴》里跛足道人送镜于贾瑞时点出玄机:“千万不可照正面,只照他的背面,要紧要紧”,这已经很清楚地告诉我们不要把《石头记》等闲视之,它绝不只是“消愁破闷”、“喷饭供酒”的游戏文字、情,而是浸透了作者对封建末期整个社会“大厦将崩”之下炎凉世态的复杂体悟。正如这里的一条脂批所言:“批书人从此细心体贴,方许你看,否则,此书哭矣”。但是,显而易见,作这条墨夹的批书人就没有“从反面看”,也没有“细心体贴”,以至于留下了这样令人囫囵不解的批语。

在这条批语之后,有评语指出了问题:

按:据第五回,又副十二钗之冠是晴雯。⑩

的确,若按第五回判词之先后,晴雯是“又副册”第一,袭人为第二。但是毕竟不够充分,缺少让人信服的证据。要论及这条脂批提供的信息究竟是真是假,还需要从《石头记》文本出发,从文中涉及晴雯、袭人的内容泛泛取来再细细比较,不难挖掘出雪芹心中属意。

他写袭人是“温柔和顺,似桂如兰”,但一个“枉自”,一个“空云”就把她的虚伪面目撕开了;她是稳重大方,“行事中带着刚强”,可怡红院中就只她不干净,第六回就私自与十二三岁的宝玉“同领警幻所训云雨之事”,早就不是“清净洁白的女儿”;暗中挑拨湘云和黛玉的关系,冷落黛玉,钳住宝玉,做得滴水不漏,坐收渔翁之利;领了王夫人二两一钱银子和几件衣服的恩典,就成了“西洋花点子哈巴儿”,做了王夫人在怡红院里的“耳报神”,排除异己,打压同仁……这样的女子实在可怕,史老太君都说她是“没嘴的葫芦”,能和“藏愚守拙,随分从时”的“冷美人“薛宝钗一拍即合,可知绝非善类。

再看作者如何待晴雯。晴雯的容貌气度书中鲜有描绘,到第七十四回《惑奸谗抄检大观园,失孤介杜绝宁国府》里才从王夫人眼中见到“水蛇腰、削肩膀”、“钗鬓松,衫褪带垂,有春睡捧心之态”的模样和衣饰,究竟只是写形绘态,不太真切。但从“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中可见其美貌非比寻常了。连王熙凤也说“若论这些丫头们,共总比起来,都没晴雯生得好”,史老太君的意思也是“这些丫头的模样爽利言谈针线多不及她,将来只她还可以给宝玉使唤得”,几百个丫头中只看重晴雯,遭袭人醋妒也是情理之中了。凭这个,袭人就退了一射之地。

论及晴雯的出身,雪芹原有改笔,大概刚开始的时候给了她一个很好的身世,父母都是有头有脸的奴仆,在荣国府很能吃得开,后来抹去了,但在改稿的时候留下了漏笔――第二十六回《蜂腰桥设言传心事,潇湘馆春困发幽情》里小丫鬟佳蕙替小红打抱不平:“可气晴雯、绮霰她们这几个,都算在上等里去,仗着老子娘的脸面,众人倒捧着她去”,这里晴雯的父母都健在的――为了衬托她“黄土陇中,女儿命薄”,给了她一个“醉泥鳅”姑舅哥哥和嫂子多姑娘儿,而且不记得家乡父母,十岁就被赖大家的买了来送给贾母,是奴才的奴才,身份已经很低了{11}。可是她并没有如袭人、小红那样“仗着有三分容貌”、“爬上高枝儿去”,她正直、爽快、纯洁、干净,爆碳一样的脾气,“眼睛里容不下一粒沙子”;她从没有忘记自己的尊严,万不能屈居人下,“为此冲撞了太太,我也不受这口软气”,光明磊落,实是怡红院中的一朵奇葩。王夫人把病中的晴雯撵出去,“就如同一盆才抽出嫩箭来的兰花送到猪窝里一般”,宝玉心死神伤,自为“去了心上第一等的人”而“酿成一疾,卧床不起”。晴雯死后,宝玉又以“群花之蕊、冰鲛之b、沁芳之泉、枫露之茗”四种奇物,用晴雯所喜之冰鲛b一幅写成《芙蓉女儿诔》,列在芙蓉花前亲为祭奠,珍重之情,怡红院中无人可比。这也是作者深敬晴雯,所以借了宝玉作了这篇诔文为之扬名,绝非袭人一流可比了。

由上所见,把晴雯置之于“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之首是无疑的了。畸笏叟等偏爱袭人,这原是个人好恶的取向不同,不值得批驳诮谤,但是这条脂批公然推花袭人为又副册之冠,置晴雯于不顾,本末倒置,确实违背了曹雪芹原旨。如果真的出自脂砚斋,或者脂批其他与雪芹关系很好的早期抄本的作批者,那么这样的过错就不可原谅了。

当然,这两条脂批绝不是特例。在第四十六回《尴尬人难免尴尬事,鸳鸯女誓绝鸳鸯偶》里有这样一段话:

鸳鸯红了脸,向平儿冷笑道:“这是咱们好,比如袭人、琥珀、素云、紫鹃、彩霞、玉钏儿、麝月、翠墨,跟了史姑娘取得翠缕,死了的可人和金钏儿,去了的茜雪……

这里有一条来自脂砚斋的行侧批:

余按此一算,亦是十二钗。真镜中花、水中月、云中豹、林中之鸟、穴中之鼠,无数可考,无人可指,有迹可追,有形可据,九曲八折,远响近影,迷离烟灼,纵横隐现,千奇百怪,眩目移神,现千手千眼,大游戏法也。脂砚斋。

这一段脂批字字珠玑,一笔带下如行云流水,非脂砚斋不能写出了。但是他将袭人、琥珀等拟作十二钗很令人不解:如果是十二又副钗,何以没有晴雯?如果单表自小一处长大的“家生子儿”,比别人亲厚,那么就不该有袭人了――她同晴雯一样,也是外头买来的――千奇百怪,莫衷一是。若是脂砚斋读到这里一时兴起,随手拟出十二个素日喜欢的女孩子为她们立言添色,也在情理之中,但毕竟不够老成谨慎,实在有失批评家的风范。

诸如此类,不能一一列举。由此推之,其它与之相似的脂批究竟价值几何?确实需要下足了功夫考证对待,否则如果全当做是梳通《石头记》的关键锁匙而盲目利用,非但收获甚微,亦且于《石头记》研究有害无益。所以,对待凡《石头记》中所有脂批,应该详细斟酌其中值得参考的可靠的信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这样才能真正读懂《石头记》,真正还原《石头记》本来面目,真正为新世纪红学研究添砖加瓦,锦上添花。

注释:

①参见曹雪芹,著.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5.

注:本文凡《石头记》引文皆引自庚辰本石头记的影印本,如有其它版本则另笔再注.

②参见敦诚,著.四松堂集(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20.

③参见李广柏.红学史(上).广东教育出版社,2010:94-95.

④参见曹雪芹.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沈阳出版社,2007:3.

⑤参见李广柏.红学史(上).广东教育出版社,2010:96.

⑥参见曹雪芹,著.成爱君校辑.红楼梦七十八回汇校汇评本.凤凰出版社,2011:210.

⑦参见曹雪芹,著.成爱君校辑.红楼梦七十八回汇校汇评本.凤凰出版社,2011:42.

⑧参看曹雪芹,著.邓遂夫,校.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校本.作家出版社,2010:87.

⑨冯其庸,著.石头记脂本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53-77.

⑩参见曹雪芹,著.成爱君,校辑.红楼梦七十八回汇校汇评本.凤凰出版社,2011:221.

{11}参见张爱玲,著.红楼梦魇.哈尔滨出版社,2005:156.

参考文献:

[1]曹雪芹.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本)[M].沈阳:沈阳出版社,2011.

[2]曹雪芹,著.邓遂夫,校.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校本[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

[3]曹雪芹.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4]曹雪芹,著.邓遂夫,校.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校本.[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

[5]曹雪芹.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己卯本).[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6]曹雪芹,著.成爱君,校辑.红楼梦七十八回汇校汇评本[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

[7]张爱玲.红楼梦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8]林冠夫.红楼梦版本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

[9]冯其庸.石头记脂本研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10]应必诚.论石头记庚辰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金陵十三钗评价篇7

电影《金陵十三钗》是张艺谋导演近年来一部史诗级的战争巨作,这部影片,无论在艺术上还是在商业上都被寄予厚望。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金陵十三钗观后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金陵十三钗观后心得1热播的金陵十三钗博得了影迷们的不少热情,在观看之后,有了一些不一样的感受,整理一些金陵十三钗观后感,以供参考: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1、故事类似于回忆录,是由书娟回忆作为旁白,我以为当贝尔饰演的“神父”开车将女学生们送走后,会描述一段这些秦淮河女生如何反抗小日本的剧情,很遗憾,电影在贝尔驱车护送女学生们离开后便结束了,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这部电影和国产的其他影片不一样在于贝尔,正因他的出现使这部影片多了些国际化色彩,影片全程85%以上都是英文,就连渡边笃郎饰演的日本军官也都是用英语交谈。能够这么说吧,我之因此去看这部影片也是由于贝尔,他诠释的蝙蝠侠深入人心,第一次在中国拍戏,很想去看一下他的精彩表现,真的没有令人失望,不愧是好莱坞一线巨星,他能够瞬间变成一个放荡不羁的playboy令人捧腹,也能够瞬间变成庄重的神父,义正言辞令人崇敬。

金陵十三钗,听到这名字肯定是讲女生的。十三个“女生”(电影其实是十四个),只有看过电影的才知道内涵。但是一部戏只能有一个女主角,故焦点落在了玉墨身上,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玉墨转身走路的妖娆姿势,这绝对是这个主角的招牌动作。每个人都有精彩,但是相比之下玉墨更出彩,倪妮演绎的入木三分,我都怀疑她平时就是这个样貌。

虽说是青楼女子,这些女生身上良知的一面或许就是影片的亮点。豆蔻为了给浦生谈好听的琵琶曲,回到满目疮痍的妓院遇到日本鬼子,不甘凌辱咬破日本鬼子的耳朵,被残忍的刺死了;香兰仅仅为了漂亮的玉耳环回到妓院无疑说明这个女生贪财爱慕虚荣的,而在她只剩最后一口气的时候拽着日本鬼子的腿帮忙豆蔻逃脱时,她的善良倔强令人生敬。这些女生们替学生们去赴日本人的“生死宴”,更是人性光环的最大亮笔。

在这一座破旧的教堂里,真正的神父死了,当女学生们把贝尔作为唯一的依靠时,他做的只能是朝着日本人怒哄或用人道主义去感化求情,用善意的谎言去安抚孩子们受伤的心灵,手无寸铁他做得已经够多了。贝尔驱车送女学生们离开时的热泪盈眶令人回味,那时的脑海里他想的是什么。是玉墨的安危,是战争残酷的无奈,还是自己身临其境的凄凉?这部电影总体气氛是很凝重的,尤其是佟大为领导的军队和鬼子负隅反抗的时候确实是情绪的最低点,但是没有泪眼朦胧。反正看了这部戏更加痛恨日本人了,这些狗日的上辈子必须没见过女生。

个人感觉这部电影是导演心血的结晶,比三枪拍案好几千倍甚至几万倍,能够当做导演最有代表的作品,冲奥的机率那就看专业人士的评定了。

其实一部好的电影作品不必须票房高就是佳作,口碑更加重要吧。周星驰的电影作品在当年不必须就是票房冠军吧,但是时隔多年你在电视或是网上再看到它的时候,还是愿意去回味一下,百看不厌;而有的电影你花钱看过一遍,等有机会免费看的时候却不想看第二遍。好的作品是能够经得住时刻的推敲。

俗语说得好,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上纯属个人观点,牢骚这么多主要是为了对得起偶的60元大钞。

金陵十三钗观后心得270多年前,我们输了,输给了千年前还是我们学生的的倭国,但为什么呢?!

先来报道一下观影现场的体验。

离我好几排的最后一排坐着一对中年人,带着个5、6岁的小P孩,P孩不停地在电影关键场景时刻大声地问些弱智问题,或时不时地哭闹,爸妈则要么旁若无人地、愚蠢无比地试图给P孩讲解10岁小孩都明白不了的复杂的剧情,要么只是像在自己家里似的嘻嘻哈哈地由着P孩哭闹,引得众人侧目,但都默然而无人制止。我擦,您不知道这是有关国耻的片子,以为这是在看玩具总动员吗!你难道不知道带着P孩看这种电影,就算您自己不怕观影受影响,但会影响别人观影吗?!这是怎样的素质!---那一刻,我知道了中国为何输!

坐在我后排的是一帮男女,一男的在开始放映后,仍不断洋洋自得地、像在课堂演讲一样地说自己以前在南京上过几年学、听着南京话多亲切之类,碰到残忍电影场景,竟也眉飞色舞地拿残酷开玩笑,以刻意显摆自己对南京的熟知和自己的超现实的“幽默”,一帮狗男女也迎合嬉笑。我擦,您不知道这是有关国耻的片子,以为这是在参加欢乐PARTY吗是在相亲献媚吗!您难道不知道在观众应对国之伤痛而抹眼泪时,您竟旁若无人地插科打诨,这不是幽默而是无耻吗?!这是怎样的素质!----那一刻,我知道了中国为何输!

突然地起了鲁迅的文章,记起中国人像被拎着脖子的鸭子似地欢呼踊跃在中国土地观赏处决日俄战争中被俘的中国同胞!!!!……那是怎样的素质,那是怎样的悲哀,那是怎样的绝望!

国家的竞争是国力的竞争,更是人的素质的竞争。

70年前,日本已经实现工业化,全民普及教育,中国仍是落后农业国,文盲遍地,素质之别,战事未开,胜负已定!

70年后,当你看到日本孩子都能群众自觉将个人垃圾从公共场所带走,都能自觉地将盘中餐吃尽,而中国孩子,凡是玩过的地方都是垃圾一片,都不当回事地把自助餐中吃不完的美食倒掉时,……。。更当你突然意识到这一切发生在日本人均收入远高于中国的背景下时,你不禁得汗毛倒竖----我知道,我们输了,我们又输了,我们必然会输了,正因我们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

我很想扇那对中年人,很想给那个以在南京上过学而自居的SB一记响亮的耳光!真想把他们都送回到37年的南京遭倭寇蹂躏----呵呵,倭寇呀,拜托了,把他们杀了吧,他们本来就不配做人,更不配做中国人!那一刻,我知道了中国为何输!这一刻,我不想输!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3、看了这么多遍电影最后明白了这部电影的中心——人性最完美的东西牺牲。

第一次去看这部电影是模模糊糊看完的,更多的感觉是震撼和愤慨是不忍心。而看第二遍时眼睛变得清晰了,我看到了李教官看到玉墨看到约翰看到书娟看到所有学生和秦淮河女生。他们是被描述得如此清晰,一个个人物仿佛就在我面前他们是那么的生动那么的真实!

当我第三次走进电影院时可能没意识到我能认识到牺牲这个人性最完美的东西!

约翰从开始的‘二流子'为什么突然变成了保护孩子们的神父。玉墨一个风尘女子秦淮河的头牌一个在人性丑恶中生活的女生,为什么会成为一个用自己去代替学生应对残酷的姐姐!李教官一个带着同生共死的兄弟即将逃出那好像永远不会消散的迷雾时,却会做出可能让自己和兄弟们永眠于此的决定。乔治一个貌似跟顾厨师一样身份的人却做出一个让大家笑着哭的决定。书娟的父亲一个汉奸身份的人,从一个自私的父亲转变成为一个舍生去为孩子们铺路的人。豆蔻一个为了让弟弟听到秦淮曲冒死去拿琴弦的风尘女子,香兰一个中弹后抱着日军大腿不放,只是为了让自己姐妹能跑远一点的秦淮河女生。和片中所有让大家感动的主角一样,他们身上都拥有最完美的东西——牺牲。在生命最无助的时候在环境最苛刻的时候,是牺牲带来了生机是牺牲带来了期望!

不管他们之前是什么样的人但那一刻他们都很伟大!

金陵十三钗观后心得3国破家亡,商女当真只懂侬语唱后庭?——题记

1937年的南京,因日本的入侵很快就沦为一座死城。满眼望去,皆是死尸,生者像那无头苍蝇般乱窜,只求找到一栖之地以便保住性命。唯一仍拼死抵抗的,只有寥寥无几的中国士兵。

可是教堂外那些搔首弄姿的风尘女子在这个严肃甚至危险的时刻,却还是如往常那般轻慢嬉戏。这不禁让人唏嘘,她们真的是在向乔治求助吗?

电影伊始,无论是乔治还是女学生,没有人喜欢她们,更别妄提“尊重“,即使是看似热情的男主角,也只是冲着美色而去。她们粗俗、淫靡,与矜持、高贵的女学生简直是云泥之别,因此也不配踏入这片还残留这着的净土。

当仅存的洁净被污染,暂时的宁静被打破,谁又曾想到正是这些低贱的风尘女子散发出的人性之光保护了孩子们的纯洁。她们清楚日本军队的邀请没有想象的单纯,所有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也许当初一句“姐姐们替你们去”只是为挽救孩子们别做傻事所找的借口。可是回到地窖,谁也没有多少片刻的轻松。玉墨的提议有人犹豫,有人反驳,但最终这些女人的善良战胜了内心的恐惧。

在临走的前一天,她们高兴地让约翰为自己化妆,因自己从未试过的装扮而像个小女孩般雀跃不停。如此模样其实正是她们心中所真正渴求的,浓妆艳抹实属被迫无奈之举。最后送给妹妹们的一首《秦淮景》,又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辛酸。或许被送上敌车回首的那一刹那,正是她们人生中最美的时刻。

最后电影的结局只讲述了约翰含泪开着载有学生的卡车逃出了南京,却并未交待女人们的下场。但谁都明白包括她们自己也心知肚明,前方等待她们的是死也不能轻易解决的可怖。

鲁迅曾言,真正的用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他为纪念并称颂刘和珍所写的。虽然这些风尘女子手无缚鸡之力,但在我看来“勇士”二字,她们当之无愧。或许这十二人在百年之后只化作一抔凄惨的黄土,永远无法摆脱那令人唾弃的卑贱身份。可我想她们并不会在意那所谓的身份与可笑的名誉,她们只是想做便做了。由此,才让我们真正看到污秽外表下,原来藏着的是一颗出淤泥而不染的心。

金陵十三钗观后心得4对于金陵十三衩,我并不陌生,因为在它刚刚上映的时候,我就已经体验了其中的彻骨心酸。今日坐在教室里,再一次的回味震撼。

一个动荡的年代,人心惶惶,无从逃离的恐惧,该如何去面对,该如何去铭记。真正的,看着大屏幕,深一些,如果我处在其中,我想对那满目的疮痍,我只会感到无力了吧。人人都道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对于这个年代的她们,近日网上的新诗应该更能道的真切些,商女熟知亡国恨,赎幼之身永贞真,山崩地摧志犹在,兴我中华休忘魂。兴我中华,休忘魂,魂,这是一个带着尊严与信念的载体。

整部影片,阴沉抑郁,灰暗的整体色调,看着就让人揪心,想着那里,人无安逸,恐惧扎心。小的时候,还记得在美术课上的水彩课,在多么美丽绚烂的色彩上,只需一点黑色加入其中,他便蔓延开来,腐蚀着多彩。但是,在一片黑色之上,多少亮丽的色彩只是转瞬即逝,刚刚延开的触角一眨眼便淹没在一片黑色之中,沉了下去,永远不会再起来。她们,一群拥着色彩的女子,被那一双双暗淡的眼睛透过美丽的窗子凝望着,有欢声飞扬,有笑语回荡。为了这群孩子,她们失了色彩,掩埋了,在这炼狱般的世界。金陵十三衩里包含着与以前电影一样的情感,爱国,奉献。中国人,很伟大,或者,人都是伟大的,在一个场景中,一段年代里,一波,又一波的涌现。教堂,在那么一个满是流血的土地算是一方避难之地了吧。外出却受死的她们,到底为了什么,琵琶弦,亦或是耳环?这些似乎微不足道的东西,她们也愿冒死而寻,处在世界的边缘,在边缘有如何呢,战火还是烧到了她们。当她们乔装学生,那怀中的剪刀,是她们赴生死之约的武器。一直记得在地窖里,她们的光彩,那般夺目,她们的歌声,虽然穿着朴素的学生棉衣,但那首透着苍凉凄美的秦淮曲,直到现在,任在心中,每每想到在一方小小的地窖里,却飘浮着多少的侠义真胆与真情心语,眼湿了,心碎了。

现在幸福生活的我们,回望历史的时候,对那惨绝人寰的场景最多只有哀痛,难以置信,生活前进中,人也慢慢忘记了哀鸣的痛楚。只盼全世界能平安永世,此般地狱的世界只存在于过去,放眼未来,是拉起的友好之手。

金陵十三钗观后心得5纪伯伦的《先知》里面有段话:“生活的确是黑暗的,除非有了渴望,所有渴望都是盲目的,除非有了知识,一切知识都是徒然的,除非有了工作,所有工作都是空虚的,除非有了爱;当你们带着爱工作时,你们就与自己、与他人、与上帝会为一体。”最近看了《金陵十三钗》,收获很大,我也慢慢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从中学习到一些东西。

一部电影,一段时光,就是一段人生经历,里面有很多元素,战争,爱情,亲情,友情,仇恨,委屈等等,但这里面最重要、最感人的是有爱。

先说电影里面的父亲,被女儿冤枉是汉奸,但是血缘关系的爱,就是这样,即使牺牲自己,也要让子女能活的更好,父爱,母爱,永远是最无私的。

关于弹钢琴的日本军官,从他的眼神和音乐里面可以看到他有多么的厌倦战争,希望能回到自己的家乡,找到童年的那种幸福快乐。但是自己却又身不由己,因为每个人在这个社会中都扮演了很多个角色,他是一个军人,只能服从,即使是错误的,除非他能为了真理抛弃尊严甚至生命。但是有多少人能做到呢?我们有多少人被生活绑架了,有多少人能做你自己?

关于陈乔治,我认为他是演的最好的,从他身上,我们能学习到的最多,可以说他是真正神父的化身。他没有逃离教堂,他一直在保护女学生,他一直在尽忠职守,他一直很听神父的话,他是为了信仰而活的。他用“you can!you can!”的期待,让一个贪财贪酒贪色的人,变成一个闪烁着人性光辉、智慧光芒的新人。如果我们在生活中,对我们的亲人,朋友,都是这样的期待,这样的无私,我想世界一定会变的更美好,我们的生活也会更精彩。

关于李教官,我觉得他做了所有他能做到的事,保护自己的下属,保护女学生,他选择了后者,因为可能觉得后者更弱小,后者更有希望。战争的残酷在他身上也体现出来了,死也要一起死。

关于玉墨,代表了很大一部分人,从小经历波折,职业被人看不起,但是往往这部分人在关键时候最能挺身而出,因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价值得到体现,而价值只有在帮助别人的时候才能得到最大体现。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女性的妩媚、温柔、善良和勇敢。尊重你身边的每个人,即使他的职业你感觉很卑微,但是也许有一天,是他用牺牲来换取了你的性命。

关于约翰,我想起了以前一个学哲学的领导说的,不是好人先装好人,装久了你就是好人了。不成功先装成功,装久了你就成功了。

其实还有很多有爱的人,这些人让我们更加了解这个世界,更加努力的去爱这个世界,而我们应该抓紧现在,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从其中发现美,发现人性的优点,发现自己的意义。

金陵十三钗评价篇8

[关键词]《金陵十三钗》;电影;故事情节;民族批判视角;文化审美缺失

2011年岁末上映的电影《金陵十三钗》是以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中的南京大屠杀为背景,根据著名华人作家严歌苓创作的同名小说改编,由国内知名导演张艺谋执导。《金陵十三钗》借助战争诠释了人性中的善、恶、美、丑。真、善、美是传统美学命题:“真即指艺术的真实性,指作品是否正确地反映了生活的本质,以及作者对所反映的生活有无正确的感受和认识。”[1]但是却由于思维和情绪表达意向过于直接,而缺乏一定的文化艺术转换空间,在对人性的复杂性表现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缺乏对比度和层次感,这就使电影的创新性和文化审美价值大打折扣。

一、电影《金陵十三钗》的故事情节

《金陵十三钗》这部影片,描写了在1937年日本侵华者制造的南京大屠杀中,无情的战火将六朝古都南京炸成了一片废墟。一支十几个人组成的国军孕到痰级佑嗖吭诔す倮罱坦俚拇领下准备撤出南京,却在即将出城门的前一刻偶遇一批被日本小部队追赶的教会学校女学生,在这些国军的帮助下,这批以书娟为代表的女学生获得了解救并返回了文彻斯特教堂,而受雇远道而来为神父英格曼收殓遗体的美国入殓师约翰・米勒也随着这些女学生到了教堂,却发现英格曼神父的遗体已经被移走,而一群秦淮河的被教堂逃跑的厨子所骗也来到了教堂避难。[2]

故事主要围绕这些人物展开,女学生和陈乔治是教堂的守护者,他们是纯洁和希望的象征,李教官是这些希望的守护者,约翰则不愿白跑一趟而想要找到自己的酬金并在神父的房间中舒服地休息一晚,们则是生活在这个社会最底层的女性代表。故事的刚开始主要以教堂内这群人的内部矛盾展开,但是教堂并不是安全的地方,日本侵略者很快就找到了这里,并且还发现了女学生,意欲对这些女学生施以暴行,正准备躲藏起来的约翰看到自己身上的神父制服,听着女学生们的惨叫和日本兵的淫笑,大胆地站出来冒充英格曼神父,想要保护这些女学生,但是他的力量在日本军队的面前如此渺小。在这里,李教官在发现日本兵的暴虐行径之后,在第一时间设计了陷阱,救了这些女学生,但是随后又有无数的日本兵到来,面对日本人所谓参加庆功宴的要求,在约翰拼尽全力却也没有办法救这些女学生的时候,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卑贱们勇敢地站了出来,慷慨赴死,保护了这些女学生纯洁的生命。[3]

二、影片过于强调国军誓死保卫人民安全的美好愿望,忽视了民族批判视角 镜头转向城市的保卫者,被硝烟熏黑的脸上写满了愤怒、无奈与视死如归的决绝。一群士兵为了阻止敌军坦克的肆虐,用血肉之躯抵挡枪林弹雨掩护爆破手,飞溅的鲜血,坚毅的眼神,军人的血性在炸药冲天的火光中燃烧。虽然是必败的,但还是要用鲜血捍卫荣誉,用生命守卫家园。为了救下女学生,军人放弃了出城的机会,他们不惧死,只为保家卫国,用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和对国家的热爱,在丑恶的战场上演绎出人性的美。

直至今日,他们的精神依然让人为之感动,使人献出最真挚的敬意。在电影的全过程中主要以教堂女学生书娟的视角对故事发生的战争背景进行描写和叙述,该叙述中将日本军队的强大做了夸大处理,隐晦地指出国军过分强调南京失守的外在因素。[4]之后以李教官为代表的国军在撤退出南京的过程中遇到了被日本兵追逐的教堂女学生,只有十几个人的军队以及近在眼前的城门,国军并没有退却,而是选择了勇敢地迎上去,用自己的身躯作为堡垒,与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为女学生的逃跑争取了时间,国军损失惨烈,最终只剩李教官以及他救下的一个重伤的兄弟。李教官将重伤的兄弟带到教堂中,让他与们一起住在地窖中,而他自己又再次到教堂门外废墟的阁楼中,暗中保护这些女学生,当日本兵在教堂发现女学生并准备对她们实施暴行的时候,李教官迅速地在教堂周围设置了陷阱,将来教堂骚扰的日本兵全部消灭,他也奉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在这个过程中凸显了中华民族军人伟大的奉献精神。

这里,我们还要说的是书娟做汉奸的父亲,她的父亲颠覆了以往影片中的汉奸形象,他的目的不在于出卖民族利益,而是在无法抵抗的时候选择借汉奸的身份保护自己的女儿乃至所有的女学生,充分表现了我们对于这种文化环境下的汉奸需要理解的心理诉求。[5]通过对国军和书娟父亲的描写,电影表达了中华民族和谐奋斗、保卫祖国的美好愿望,但是由于电影的局限性,影片中对于这两个人物的心理描写和精神描写缺乏层次感和对比度,对人物的精神成长过程没有进行突出,这就使电影中民族生存和批判的审美空间大打折扣。

三、入殓师以国际主义支援的形象出现在影片中,但是其正义力量的来源缺乏精神高度 小说本身属于跨文化制作,西方天主教精神的一个主要代表就是英格曼神父,英格曼信仰上帝,一方面自始至终保护着女学生,另一方面还保护着躲藏在教堂中的中国老百姓,尽管他也会误读中国,但从大体来看,英格曼是超民族与超文化的代表。副神父法比・阿多那多由中国阿婆抚养长大,会扬州土语与英语两种语言,在对别人讲道理时,法比会讲英语,由此突出他本身属于西方人士,但是当他表达自己的情感时,他就会讲扬州土语,并突出他也是中国人。当他居高临下俯视中国人时,他讲英语,当他抵制日军暴虐时又讲扬州土话,他说的英语非常烂,在知道神父所交出的为时,法比极为失望,而且在对外抗议时,法比会讲扬州话。“他从来没有像此时此刻那样,甚至自己是中国人,这样的排外和封建,又不允许外国人侮辱本国女人。”此时,赵玉墨(头牌)很地道地将法比的中国名字叫了出来,此时法比明白了世界在文雅文明中前进,英语的地位与身份非常优越,然而,当民族处于困苦时刻,就会发现英语是如此无力与苍白。

“十三钗”的核心人物玉墨出场时一身藏青色旗袍,身披灰色大衣,脖子间的豹纹毛领格外显眼。风尘女子追求物质、追求奢华和空虚心灵下炫耀财富的心理特点被表现出来。进教堂避难的时间里,她换了一件暗红色的碎花旗袍。旗袍上蓝黄色调的花朵使她看起来仍然保持着“秦淮河”头牌的高傲,而暗红色则代表了她内心的勇敢与血性。为了救姐妹不惧与教堂的主人约翰周旋;当日本兵闯入教堂,女学生无处可躲时,她把女学生藏在地窖;当女学生不甘蹂躏,要守护尊严自杀时,玉墨救下她们,“我们”替“你们”去赴“鸿门宴”。玉墨这种举动是保护弱者的自我牺牲精神。

电影中的英格曼神父在一开始就被日军的飞机炸死了,这明显弱化了神性对于人的庇护,进而突出人的自救,彰显人性的生命力和自卫力。约翰・米勒是一个美国入殓师,他的出现以及在影片中后来所表现出的人性升华代表的是国际主义支援,这种支援力量的来源主要来自于他自身的良知以及对于自己死去的女儿的悔恨。在电影最初,他是一个酒鬼,在见到秦淮河时,他又可以称作色鬼,但是,当约翰被中国人的不屈所感动时,他开始想尽一切办法,甚至放弃了唯一和同伴一起离开南京的机会,只是为了帮助教堂的女学生和们逃出南京,免遭战争的残害。约翰在影片中代表了智慧、幽默、温馨以及世俗的良知。但是不得不说,约翰被感动所得到的力量其实就来自于他对赵玉墨的痴迷,赶赴日军庆功会前晚,两人发生了性关系,这不免使约翰的国际主义支援形象缺乏了一定的精神高度。[5]

四、影片中的文化审美意义指向表达模糊 在影片中的女性主要以两种形象出现,一种是纯洁的女学生,一种是肮脏的。两种女性之间看似分处于两个阶层,但是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隐晦的联系,其中的头牌赵玉墨在学生时期也曾在教会做学生,但是后来由于被继父而沦落风尘之中,从此就开始了被男人蹂躏的命运。她们在战争的逼迫下来到教堂请求庇护,但是却遭到了女学生的歧视和唾弃,甚至还不让她们使用厕所。也正是由于她们的到来,占用了女学生的地窖,直接导致了女学生在日本兵来搜查的时候不能及时地躲到地窖中去,而被日本兵追逐。书娟在面对日本兵的时候为了保护们而选择逃跑向楼上,这充分展现了在民族大义前的民族精神。后来,日本兵中级别比较高的大佐来到教堂,名义上是要保护教堂中的女学生,但是事实并不是这么简单,凸显了大佐的虚伪和狡诈。另外,在大佐听女学生演唱歌曲为日本人的庆功宴做准备的时候,误闯进去的也将女学生与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女学生是民族尊严和纯洁的代表,女学生是电影结构的核心。她们为了不被日本人糟蹋,计划携手一起跳楼,约翰、陈乔治等均来安慰女学生。为了拯救这些女学生,以赵玉墨为代表的们在经历了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选择了代替这些女学生去参加日本人的庆功宴。在她们看来,这些女学生还有美好的未来,一旦被日本人抓住必定不能活着出来,即使出来也无法做一个有尊严的人,而她们自己已经遭受了社会的迫害,不能再让这些女学生走上这样的命运。在这里,这些女学生寄托了们对于美好命运的期盼和希望,突出表现了中华民族兄弟姐妹是一家的价值理念,同时也彰显出中华民族不屈的奉献精神与生存意志。临走前一晚,们身着女学生的校服,为学生们演唱了青楼曲子《秦淮景》,音韵婉转柔靡,有着浓重的青楼风情,曲意暧昧不明,模糊了整部影片的文化审美意向。从根本上说电影思想意识主旋律化与思维方式单一性与新中国成立后电影艺术与现实主义文学相逼近,这就会让读者联想到《上甘岭》《》等电影的关键在于女人,与女学生,魔鬼与天使,因为电影并没有从女性主义视角来说,在电影中,这两类女性的价值只有商业性和政治性,而且这两类女人非常极端化,但也是吊足观众胃口、制造城市传奇的上好材料。然而,中间又有着不明指向的文化审美意蕴,就像《秦淮景》曲意指向模糊一样,重评的生存价值就是其最为关键的文化审美价值,而且在探讨问题方面还缺乏深入性。

五、结 语

《金陵十三钗》将镜头聚焦在中国历史中这一饱经磨难的时期,充分地展示了战争的无情和残酷,同时也对战争阴影中社会底层小人物的不同命运和际遇进行了描写,展示了在面对生与死的抉择时,他们心中复杂的心路历程。在对影片进行评价的时候,我们应该客观地看待这部电影所反映出来的艺术价值,就这部作品本身来说,它可以说是一部优秀的商业片,但是却不是一部优秀的文化艺术片,这主要表现在民族批判精神视角的缺失,约翰对待女学生态度的转变以及对待的代表赵玉墨的态度不够合理,逻辑表现不明确,使其人物形象的心理变化层次表现得不明显,且段落设计表现不是太自然,另外,影片中曾多次提到过的青楼曲子《秦淮景》在这里的文化审美意义指向也不明确,让人产生云里雾里的感觉。即便如此,《金陵十三钗》在中国电影界中所绽放的艺术光芒也是无法遮掩的,它所反映出来的人性光辉的主题对于后人有极强的教育意义和感染力。

[参考文献]

[1].故事力量的消解――浅析“杂念”太多的《金陵十三钗》[J].文学界(理论版),2012(06).

[2]管怀国.严歌苓《金陵十三钗》人物群像断想[J].理论与创作,2008(03).

[3]潘延.试论《金陵十三钗》之“”[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

[4]周梦焱.张艺谋经典作品的女性主义解读[J].电影文学,2009(20).

[5]朱旭辉,王会玲.改编:从文学到影像的媒介叙事嬗变[J].芒种,2012(10).

上一篇:潮流语录范文 下一篇:今年高考满分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