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新闻作文范文

时间:2023-11-20 04:49:18

初二新闻作文

初二新闻作文篇1

【论文摘要】中国的新闻教育事业是从西学东渐开始的,从20世纪初至今,中国的新闻教育经历了一个艰难而又曲折的过程。虽然现今中国新闻教育事业呈现高速度大规模,多元化的发展,但是在这种繁荣气象下却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以时间为脉络,在中国历史的大背景下,通过课程设置来研究中国教育的发展与演变,希望从中可以为现今的新闻教育提供借鉴,对中国新闻教育未来发展找到恰当的途径和方法。

从1918年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成立到现如今新闻教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我国的新闻教育走过了一个漫长曲折的路程。随着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新闻教育的重要性,新闻教育研究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早在1912年,我国的报界就有一种认识:“欧美名记者,往昔佥谓报馆为最佳之报学馆,实用方法恐难于教室内教授。故报业教育初兴之时,颇遭报业之轻视。然自此种人才(受过新闻教育)加入报界之后,觉成绩优良,远过于未受专门训练者,于是报界之怀疑始去,而乐与教育界携手。”①由此可见,我国早期对于新闻教育就有了较深的认识。本文将从中国新闻教育不同阶段的课程设置情况来分析其发展状况。

一、萌芽及创立时期(1918~1927)

1918年北京大学新闻研究会成立,它是我国新闻教育的一个开端,标志我国新闻教育从此步入正轨。

在这期间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燕京大学。燕京大学的新闻教育得益于与有着世界上第一所新闻学院的美国密苏里大学的合作。燕京大学新闻系的《本系学则》指出:“新闻学乃多方面之学科,与人生任何部分均有关系。因此,新闻人才,不但具有专门的知识与训练,对于各种学识皆宜有清晰之概念。所以本学系对于专门学识极为注重,而同时对于其他与新闻有特殊关系的学科亦为重视”②

燕京大学新闻学课程,按这一要求分为四类:

1、必修基础课:国文一年、英文两年,16学分;法学院政治、经济、社会学基础课2门;理学院数、理、化、生物基础课选一门;历史基础课一门;共20学分。并按全校本科生必修体育的规定,修完三年体育,共6学分。

2、主修课:新闻专业课程,包括实习(共有三方面:(1)本学系之刊物;(2)报纸杂志之投稿;(3)假期间及毕业后在报馆之实习。)和论文,共44学分。

3、副修课:选定一门学科,不得少于20学分。

4、选修课:依本专业学习需要及本人志趣选修其他学科,约30学分以上,4年修满136学分。学生编级,按各人所得学分编定。

当时美国新闻教育已经开始融合多学科,这种理念也影响了中国的新闻教育。燕京大学新闻专业课程约只占全部课程的三分之一,而副修课相当于让学生有了第二专业,多学科的选择非常符合美国当时的通识化教育。而多方位的实习理念,就更加贴近密苏里大学新闻教育的特色,它的创始人沃尔特·威廉对于新闻教育的思想和原则就是:最好的学习新闻和广告的方法就是实践。③由此可见,在中国新闻教育发展之初,是完全沿承美国的教育模式,通识化和职业化教育十分明显。

二、初步发展时期(1928~1949)

北伐战争之后,******于1928年在南京建立的国民政府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承认,中国至此实现了名义上的统一。在这期间,战乱平息,内外政策重新制定,使得新闻教育在这一时期有了一个较为宽松的发展环境,中国新闻教育由此得到了初步发展。这一阶段一共创办了33所新闻科系和院校,超过了以往的总和。④虽然此时新闻院校数目繁多,但比较有代表性的还是燕京大学和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在1929年9月调整科系,原中国文学科分为中文和新闻两个系,新闻专业从中文系独立出来,谢六逸担任新闻系首任系主任。当时的《复旦大学新文学系简章》规定4年制本科生的培养目标为:“养成本国报馆编辑人才与经营人才”。施教方针“则在灌输新闻学知识,使学生有正确的文艺观念及充分之文学技能,更使之富有历史、政治、经济、社会与各种知识,而有指导社会之能力”。⑤课程设置本着“理论与实践并重,教学与科研并重”的精神,安排4类课程。第1类为基础知识(必修课),如中国文学、英语、第二外国语、心理学、伦理学;第2类为专门知识课,如报学概论。新闻编辑、新闻采访、报馆组织与管理、广告学、发行、照相术、绘画、印刷术;第3类为辅助知识课,如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地理、外交概论、法学概论;第4类为写作技术课,如评论练习、通讯联系、新闻写作、速记术、校对术等。一二年级主要学习基础知识与辅助知识课,三四年级注重专业知识与写作技术课。在业务实践方面,低年级结合课程学习,去报社参观;高年级学生,课堂学习时间减少,除去报社实习外,在校要参加校刊《复旦五日刊》的采编工作。从上述的课程设置中我们可以看到,相比较新闻教育初创时期,此时的新闻教育更加注重专业课的技能训练,比如速记术,照相术,绘画术之类的技能也首次在课程设置中出现。但是,我认为,由于专业技能课程的增多,减少了相关扩展学科比如自然学科的安排,美国的通识化教育在此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值得提出的是,复旦大学的实习安排相对合理,明确指出了不同年级的学习重点,为以后其他学校的课程安排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

1942年9月,陈道望新闻系主任。他主张“做一个记者,除熟悉新闻业务之外,最好还掌握一门专长”。这个时期的课程设置增加了政治外交和三民主义等政党性课程,从一定侧面开始体现中国特色的新闻教育,到现今,这种政党特色依然鲜明。另外,调整后的课程设置出现了按兴趣分组这一全新理念,这种设置可以让学生们真的“有所专长”,在现今的大学中也很值得我们借鉴。

综上,这一阶段的新闻教育是以技能化教育为主,出现了很多专业性强的课程,专业性记者的培养初见端倪,政党性教育也开始发展但是相比萌芽时期通识化教育有所淡化。总体来说,这一时期的新闻教育是在不断发展完善的,在战争频发的年代,这种发展也是得来不易的。

中国的新闻教育在曲折中开始,也在曲折中发展,虽然经历各种难关但依然顽强发展。回顾这近百年的新闻教育发展史,每个时期都有各自的特色。我认为初创和发展时期的课程设置是我心目中的理想模式,这个时期的新闻教育,沿袭了西方教育界的职业化和通识化教育方法,培养出来的新闻人才是全面的,可以直接上手的,也是现今社会急需的。所以我认为,各个高校应该重新审视各自的新闻教育课程设置,精心研究出一份适合当下的新闻课程安排,为学生的未来做好科学的准备。

参考文献

①李建新:《中国新闻教育史论》,新华出版社,2003

②李寿朋、王士谷等:《燕京大学史稿》,人民中国出版社,1999

③黄鹂:《美国新闻教育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④方汉奇:《新闻史的奇情壮彩》,华文出版社,2000

初二新闻作文篇2

1.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包括经费来源主要由财政拨款、部分由财政支持以及经费自理的新闻出版事业单位,都要实施岗位设置管理。新闻出版事业单位主要包括出版社、报社、期刊社、通讯社等。

2.新闻出版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职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都要纳入岗位设置管理。

岗位设置管理中涉及新闻出版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的有关规定执行。

3.使用事业编制的新闻出版行业各类学会、协会等社会团体工作人员,参照《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和本指导意见,纳入岗位设置管理。

4.经批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进行管理的新闻出版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各类企业所属的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和新闻出版事业单位所属独立核算的企业,以及已经转制为企业的新闻出版单位,不适用本指导意见。

二、岗位类别设置

5.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以下简称三类岗位)。

6.管理岗位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岗位。管理岗位的设置要适应增强新闻出版事业单位运转效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的需要。

7.专业技术岗位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要符合新闻出版工作和人才成长的规律和特点,适应发展新闻出版事业与提高专业水平的需要。

8.工勤技能岗位指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服务等职责的工作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的设置要适应提高操作维护技能,提升服务水平的要求,满足新闻出版事业单位业务工作的实际需要。

鼓励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已经实现社会化服务的一般性劳务工作,不再设置相应的工勤技能岗位。

9.根据新闻出版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工作性质和人员结构特点等因素,综合确定新闻出版事业单位三类岗位总量的结构比例。

10.新闻出版事业单位三类岗位的结构比例由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和新闻出版事业单位主管部门确定。

新闻出版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以专业技术岗位为主,专业技术岗位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70%。管理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的设置,应保持相对合理的结构比例。

三、岗位等级设置

(一)管理岗位等级设置

11.管理岗位分为10个等级,即一至十级职员岗位。管理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根据新闻出版事业单位的规格、规模、隶属关系,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有关规定和权限确定。

12.新闻出版事业单位现行的部级正职、部级副职、厅级正职、厅级副职、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依次分别对应一至十级职员岗位。

13.根据新闻出版事业单位的规格、规模和隶属关系,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设置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各等级管理岗位的职员数量。

(二)专业技术岗位等级设置

14.新闻出版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按照新闻出版事业单位的功能、规格、隶属关系和专业技术水平等因素,根据新闻出版行业现行专业技术职务管理的有关规定和本指导意见确定。

15.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专业技术岗位高级岗位分7个等级,即一至七级,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正高级的岗位包括一至四级,副高级的岗位包括五至七级;中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十一至十三级,其中十三级是员级岗位。

16.新闻出版事业单位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以及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根据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以及新闻出版事业单位的规格、规模、隶属关系和专业技术水平,实行不同的结构比例控制。

根据全国事业单位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总体控制目标的要求,按照新闻出版行业专业技术人员高级、中级、初级结构比例现状,根据新闻出版事业发展需要和“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合理确定新闻出版事业单位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

国家重要新闻出版事业单位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岗位的结构比例适当高于省、部(含副省级)主管的新闻出版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地(市)以下政府所属新闻出版事业单位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由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和新闻出版事业单位主管部门按照低于上述结构比例的原则研究确定,实行宏观调控。

新闻出版事业单位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全国总体控制目标为:二级、三级、四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为1:3:6;五级、六级、七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为2:4:4;八级、九级、十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为3:4:3;十一级、十二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为5:5。

17.各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和新闻出版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要严格控制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严格控制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总量。新闻出版事业单位要严格执行核准的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

(三)工勤技能岗位等级设置

18.工勤技能岗位包括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其中技术工岗位分为5个等级,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

19.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按照岗位等级规范、技能水平和工作需要确定。

20.新闻出版事业单位中的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依次分别对应一至五级工勤技能岗位。

21.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结构比例,一级、二级、三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比例全国总体控制目标为25%左右,一级、二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比例全国总体控制目标为5%左右。

22.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工勤技能一级、二级岗位主要应在专业技术辅助岗位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职责等对技能水平要求较高的领域设置。要严格控制工勤技能一级、二级岗位的总量。

(四)特设岗位设置

23.新闻出版事业单位中的特设岗位是根据新闻出版事业单位特点和新闻出版事业发展规律,为适应聘用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等特殊需要,经批准设置的工作岗位,是新闻出版事业单位中的非常设岗位。特设岗位的等级按照规定的程序确定。

特设岗位不受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限制,在完成2~-作任务后,按照管理权限予以核销。

24.新闻出版事业单位特设岗位的设置须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按程序报设区的市级以上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具体管理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四、专业技术岗位名称及岗位等级

25.报社、通讯社、时政类期刊社等新闻事业单位中,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名称为高级编辑(高级记者、译审)一级岗位、高级编辑(高级记者、译审)二级岗位、高级编辑(高级记者、译审)三级岗位、高级编辑(高级记者、译审)四级岗位,分别对应一至四级专业技术岗位;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名称为主任编辑(主任记者、副译审)一级岗位、主任编辑(主任记者、副译审)二级岗位、主任编辑(主任记者、副译审)三级岗位,分别对应五至七级专业技术岗位;中级专业技术岗位名称为编辑(记者、翻译)一级岗位、编辑(记者、翻译)二级岗位、编辑(记者、翻译)三级岗位,分别对应八至十级专业技术岗位;初级专业技术岗位名称为助理编辑(助理记者、助理翻译)一级岗位、助理编辑(助理记者、助理翻译)二级岗位,分别对应十一至十二级专业技术岗位。

出版社、期刊社等出版事业单位中,编辑岗位和翻译岗位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名称为编审(译审)一级岗位、编审(译审)二级岗位、编审(译审)三级岗位、编审(译审)四级岗位,分别对应一至四级专业技术岗位;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名称为副编审(副译审)一级岗位、副编审(副译审)二级岗位、副编审(副译审)三级岗位,分别对应五至七级专业技术岗位;中级专业技术岗位名称为编辑(翻译)一级岗位、编辑(翻译)二级岗位、编辑(翻译)三级岗位,分别对应八至十级专业技术岗位;初级专业技术岗位名称为助理编辑(助理翻译)一级岗位、助理编辑(助理翻译)二级岗位,分别对应十一至十二级专业技术岗位。

新闻出版事业单位中,技术编辑岗位和校对岗位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名称为技术副编审(高级校对)一级岗位、技术副编审(高级校对)二级岗位、技术副编审(高级校对)三级岗位,分别对应五至七级专业技术岗位;中级专业技术岗位名称为技术编辑(一级校对)一级岗位、技术编辑(一级校对)二级岗位、技术编辑(一级校对)三级岗位,分别对应八至十级专业技术岗位;初级专业技术岗位名称为助理技术编辑(二级校对)一级岗位、助理技术编辑(二级校对)二级岗位,分别对应十一至十二级专业技术岗位,技术设计员(三级校对)岗位对应十三级专业技术岗位。

26.其他专业技术岗位名称和对应等级参照相关行业指导意见和标准执行。

27.新闻出版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一级岗位是国家专设的特级岗位,其人员的确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28.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应根据单位主体业务确定主体专业技术岗位,其他系列专业技术岗位的最高等级原则上应低于主体专业技术岗位。

五、岗位基本条件

(一)各类岗位的基本条件

29.新闻出版事业单位三类岗位的基本条件,必须符合新闻出版工作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根本要求,主要根据岗位的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确定。新闻出版事业单位三类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

(1)遵守宪法和法律;

(2)具有良好的品行;

(3)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或技能条件;

(4)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二)管理岗位基本条件

30.新闻出版事业单位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六级以上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四级以上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31.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各等级职员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

(1)三级、五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四级、六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两年以上:

(2)四级、六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五级、七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

(3)七级、八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八级、九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

3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务院各有关部门以及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在上述基本条件的基础上,根据本指导意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本部门以及本单位管理岗位的具体条件。

33.一级、二级职员岗位条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三)专业技术岗位基本条件

34.新闻出版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按照新闻出版行业现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有关规定执行。

35.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实行职业资格准入控制的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条件,应符合准入控制的要求。

36.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务院有关部门以及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在国家规定的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基本条件基础上,根据本指导意见,结合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专业技术岗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本部门以及本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的具体条件。

37.新闻出版事业单位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的条件,由主管部门和新闻出版事业单位按照《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和本指导意见,根据岗位的职责任务、专业技术水平要求等因素综合确定。

(四)工勤技能岗位基本条件

38.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基本任职条件:

(1)一级、二级工勤技能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满5年,并分别通过高级技师、技师技术等级考评;

(2)三级、四级工勤技能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满5年,并分别通过高级工、中级工技术等级考核;

(3)学徒(培训生)学习期满和工人见习、试用期满,通过初级工技术等级考核后,可确定为五级工勤技能岗位。

六、岗位设置的审核

39.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实行核准制度,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管理权限进行审核。

40.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1)制定岗位设置方案,填写岗位设置审核表;

(2)按程序报主管部门审核、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3)在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限额内,制定岗位设置实施方案;

(4)广泛听取职工对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的意见;

(5)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由单位负责人员集体讨论通过;

(6)组织实施。

41.国务院直属新闻出版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报人事部核准后实施。

国务院各部门所属新闻出版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报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后,报人事部备案。

42.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直属新闻出版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报本地区人事厅(局)核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各部门所属新闻出版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本地区人事厅(局)核准。

43.地(市)政府所属新闻出版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报本地(市)政府人事部门核准。

44.县(市、区)政府所属新闻出版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县(市、区)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审核后,报地区或设区的市政府人事部门核准。

45.高等院校的出版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按院校隶属关系履行核准手续。

46.新闻出版事业单位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应保持相对稳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岗位设置方案可按照第41条、第42条、第43条、第44条、第45条的权限申请变更:

(1)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出现分立、合并,须对本单位的岗位进行重新设置的;

(2)根据上级或同级机构编制部门的正式文件,增减机构编制的;

(3)按照业务发展和实际情况,为完成工作任务确需变更岗位设置的。

47.经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作为聘用人员、确定岗位等级、调整岗位以及核定工资的依据。

七、岗位聘用

48.新闻出版事业单位按照《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和本指导意见以及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根据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的原则,确定具体岗位,明确岗位等级,聘用工作人员,签订聘用合同。

49.新闻出版事业单位聘用人员,应在岗位有空缺的条件下,按照公开招聘、竞聘上岗的有关规定择优聘用。

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应分别按照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的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在核定的结构比例内聘用人员,聘用条件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基本条件。

50.根据新闻出版行业人才的特点,对新闻出版事业单位中确有真才实学、成绩显著、贡献突出的专业技术人员,岗位急需且符合破格条件的,经上一级主管部门批准,可以根据有关规定破格聘用。

51.新闻出版事业单位新参加工作人员见习、试用期满后,管理人员按照《实施意见》规定确定相应的岗位等级;专业技术人员按照岗位条件要求确定岗位等级;工勤技能人员通过初级工技术等级考核后,可确定为五级工勤技能岗位。

52.尚未实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的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应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意见的通知》、《关于深化新闻出版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和本指导意见的精神,抓紧进行岗位设置,实行聘用制度,组织岗位聘用。

已经实行聘用制度,签订聘用合同的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可以根据《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和本指导意见的要求,按照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对本单位现有人员确定不同等级的岗位,并变更聘用合同相应的内容。

53.各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新闻出版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和新闻出版事业单位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使现有在册的正式工作人员,按照现聘职务或岗位进入相应等级的岗位。

各地区、各部门和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必须严格把握政策,不得违反规定突破现有的职务数额,不得突击聘用人员,不得突击聘用职务。要采取措施严格限制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中的高等级岗位的设置。

54.新闻出版事业单位聘用人员原则上不得同时在两类岗位上任职。根据新闻出版事业单位的工作特点,确需兼任的,须按人事管理权限审批。

55.新闻出版事业单位首次进行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岗位结构比例不得突破现有人员的结构比例。现有人员的结构比例已经超过核准的结构比例的,应通过自然减员、调出、低聘或解聘的办法,逐步达到规定的结构比例。尚未达到核准的结构比例的,要严格控制岗位聘用数量,根据新闻出版事业发展和人员队伍状况等情况逐年逐步到位。

八、组织实施

56.岗位设置管理是新闻出版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一项开创性、基础性工作,关系到新闻出版事业的长远发展和广大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要坚持以人为本,从新闻出版事业发展的实际出发,尊重新闻出版事业发展规律和特点,切实保证职工的切身利益,保证岗位设置工作平稳有序进行。

57.各级新闻出版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要提高认识,发挥职能作用,制定具体方案,组织好所属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实施工作。各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要加强与新闻出版事业单位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结合本地区新闻出版事业单位的特点,认真贯彻执行《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和本指导意见。

58.各地区、各部门和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在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工作中,要严格执行有关政策规定,坚持原则,坚持走群众路线。对违反规定、打击报复、的,要追究相应责任。对不按《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和本指导意见进行

初二新闻作文篇3

一、早期报纸形状各异,横的直的方的都有

最初的中文报纸有册页型和散页型两类。册页型报沿袭京报的形式,分线装书式和洋装书式两种,大小无定,每册页数不等,用连史纸之类土纸,雕版或活字单面印刷,装订十分简陋。册页报在早期较多,到1896年问世的《时务报》仍是册页报。甚至到了1902年在天津创刊的《大公报》,起初也是折叠成册的。不过早在1827年,在马六甲问世的中文报刊《天下新闻》已采用散页形式。1912年后册页型报渐渐消失。早期的散页型报纸,各家的开本形状各异,大小不一,横的直的方的都有。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到大致形成现代报型,走了大约半个世纪历程。

1861年11月19日创刊的《上海新报》,最初的版式高40厘米,宽29厘米,用瑞典白报纸双面印刷。1868年革新版面,改为单张对折4版,每版高35.56厘米,宽30.48厘米。①1872年4月30日《申报》创刊,刚开始是略近正方形的版面,后来纸料放宽,成为横长的形状,高27厘米,宽104厘米,毛太纸单面印刷,分成4版,每版宽约25厘米,每两版之间中折,成书册型,带有早期册页型报刊的痕迹。这“版”当时称“章”,后又称“页”。之所以做成横长式样,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与比它早出世的《上海新报》竞争:当时读者以商家为多,这样的版面特别适合摊在中国商号曲尺形的柜台台面上,几个店员可同时阅读。此外,《上海新报》用的是进口纸张,每份售价30文,《申报》用土纸印,只售8文,外地10文。所以,《申报》很快就打败《上海新报》,成为龙头老大。

自从《申报》创刊用中国自造土纸单面印报获得成功以后,其所开创的版式,为清末出版的绝大多数报纸在未用进口纸双面印刷时所仿用。1893年2月17日《新闻报》创刊,版式亦与《申报》相同。直到1898年5月5日发刊的《时务日报》才重新用机制白报纸两面印刷,分版编排,每版分栏,句读加点,揭开了现代报纸版面的序幕。

《苏报》1896年6月25日创刊,白报纸双面印刷,高27厘米,宽78厘米,仍是横长式,每张分3版,正反6版,每天出版两张共12版。1907年4月2日《神州日报》创刊,每版高56厘米,宽39厘米,版式已与现代对开报纸相近,呈直长式。注意观察一下,就可发现,其实《神州日报》是将《苏报》两张白报纸合并为一张而用直式印刷,每张正反分4版,就成现在的对开报纸形状了。

1912年起,已改用白报纸双面印刷的《申报》以及其他大报纷纷仿效《神州日报》版式,这成为迄今对开大报的基本样式。小报版面多为4开,每版高38厘米宽27厘米,直长式。大报小报的版式至此基本定型,沿用至今,总体变化不大。

二、中文报纸原本无大标题也无标点符号

早期的中文报纸,题目和正文均用相同字号排版。题目不另列行,只是空一格冠在正文之上。广告和新闻排成若干个大小不等的方块,新闻无标题。如《申报》1872年创刊时,采用老四号字直排,不分栏,评论、新闻占前三版,第四版以后广告以老五号字排成大小不等方块。从1905年起,《申报》把要闻改用二号字,其他如奏议、章程及社会新闻等均用五号字。这种排法在当时报界风行多年。

1870年3月24日,《上海新报》在上海各报中率先在新闻前加上了简明的标题,如《新轮船来沪》、《看戏死于非命》等等,一般是四五个字,少数为六字,以头号字排印。那时报纸标题流行4字格式,追求唯美,如《燕山春黛》、《汉水浮槎》之类。

《申报》的新闻标题早先一般用四字句:如《吴淞沉船》、《殿试题名》、《赁船致讼》、《议兴女学》之类,也有超出四字而简述新闻内容的。标题排在每则新闻的起首,用“”号与正文相隔,新闻连排在题后,题文都是用同样字号。晚清末期则有改进,新闻标题另行用较大一号的字号排印。

1898年5月《时务日报》创刊后锐意革新,或从新闻分类、或从内容出发另拟标题。1904年6月创刊的《时报》也对报纸版面作进一步改革,按内容编写标题,字号多样,版面醒目。“论说、谕首、电报及紧要新闻,皆有一定之位置,使读者开卷即见,不劳探索。”《〈时报〉发刊例》第22条说,版面编排,“务求显醒”,“一号二号三号四号五号六号字模及各种圈点符号俱行置备。其最紧要之事则用大字,次者中字,寻常新闻用小字……论说批评中之主眼,新闻中之标题,皆加圈点以为识别”。报纸分一二三四版之编排方式,也是《时报》首创。此后,各报纷纷效法《时报》版式,并且突破标题“四字一题”的格式,出现多字标题、多行标题,改用分栏编辑。

1912年《申报》改革,文字全部采用新五号字,最重要新闻放在显著位置,设通栏标题,并配边框。

民国以后,报纸新闻报道开始用复式标题。黄远生的著名通讯《外交部之厨子》,总题之左同时排出4个副题“奇怪之北京社会;厨子与前清的太后及恭亲二王及李鸿章之关系;狗窑子之外务部;陆子欣君之大功绩”。重要新闻用两栏题甚至三栏题以后,标题的制作更显重要,肩题、副题、引题、插题纷纷出现。加上题花插图,变栏加框,创造了迥异于书刊的报纸编排模式,并渐趋成熟。②

到了20世纪30年代,各报正文大多通用五号字或新五号字(仅《时报》以四号字为通用字体),标题用初号至四号字,《申报》、《新闻报》最重要新闻标题占3栏,普通新闻占1栏。《时事新报》最重要新闻标题占4-6栏,普通新闻标题占1-2栏。《大晚报》和《时事新报》最早采用以四五号黑体字刊印重要新闻全文。《大晚报》把重要新闻一律排印在第一版,刊载不完的留头转尾,较长的新闻稿只在第一版刊登一个大标题和正文一小段,其余大部分转登在内页。第一版被誉为“招牌报”,迅速为其他报纸所仿效。

1876年(一说1873年)申报馆创办《民报》,最早使用标点符号,也是上海最早出现的语体文报纸。但该报寿命很短,影响不大。1898年《时务日报》分版编排,每版分栏,句读加点,揭开了现代报纸版面的序幕。1921年1月起,《申报》开始采用标点符号,新闻用逗点,评论用句点,虽然还较简单,却很受读者欢迎,是一次重大革新。

三、版面文字不分栏影响阅读

在中文报纸问世后的三十多年里,报纸都是不分栏的。因为那时多采用横长式,版面高度只有二十多厘米,且正文用4号字印刷,不分栏似乎也不影响阅读,但毕竟不方便。

20世纪初,综合性日报普遍采用对开报纸双面印刷。对开报的版面纵长达60厘米左右,不宜通长直排到底,因此参考当时外文新闻纸横排分栏的做法,根据中文竖排的特点,纵分为4栏6栏或8栏等。

《申报》1905年开始分排两栏(当时的术语,栏称“皮”,即Para graph),每栏高12.5厘米。到1912年,《申报》改为直长式版面后,从上读到下,不分栏更不行了,分栏少了也不行,于是又分成6栏,每栏高8.5厘米,这样阅读就较省力。

初二新闻作文篇4

【关键词】新闻管理制度 改革开放 新闻法规

我国新闻事业自建国初已经历了60年的风雨,在多变的环境中经历了各种考验并不断走向成熟。60年来,我国新闻管理制度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显示着新闻事业的蒸蒸日上。本文拟从历史纵向角度及中西方对比横向角度对这些变化与经验略作总结,并简单解读。

一、建国初与当前新闻管理制度的纵向比较

纵观60年的新闻事业,首先肯定的是,根本宗旨没变,即服从并服务于党的工作。党报坚持党性原则,在传承党报传统过程中顺应时代需要进行了调整。建国初,新闻工作的主要任务偏重于宣传,新中国成立后,各级党的机关报除了承担原来党报的任务外,开始承担社会性综合报纸的职能。1956年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中国进入了经济建设时期,当时的党中央顺应时势,进行了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的改版,从而形成了50年代党报工作的新传统。《人民日报》的改版社论指出:“报纸是社会的言论机关。”“我们的报纸名字叫做《人民日报》,意思就是说它是人民的公共的武器,公共的财产。人民群众是它的主人。”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经济的强盛,尤其是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们的新闻工作重心也由以宣传为主转移到以传递信息和舆论监督上去,但依然服务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这一方面是我国新闻工作者对新闻事业不断推进的结果,另一方面也说明新闻工作者职业水平与媒介素养的提高,能够正确认识新闻的性质和按新闻规律办事。同时,管理制度积极顺应对外开放政策。建国初期强调“党领导下的新闻事业”,当时的报社、电台几乎为国营,报纸中有个别公私合营,如《大公报》、《文汇报》,但决不允许私营新闻机构存在。改革开放后,对于私营的新闻机构,管理政策有所放宽,虽没有绝对意义上的私营媒体,但一些以商业报刊、杂志以及网站出现,这些新闻机构大多是独立起家,它们能在法律允许下创办,反映出我国新闻管理制度不再像过去那么“严格”而是变得“宽松”起来。

这种由“严格”向“宽松”的转变并非管理制度的后退而是前进,是趋于完善的表现,也是顺应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期中国社会发展的脚步的体现。就拿北京奥运会来说,很多学者对“北京奥运会外国记者采访规定”进行了解读,孟建、陶建杰于《新闻记者》上发表的文章盛赞这是“中国新闻管理制度的历史性进步”,文章通过将改革开放初期与现在对外国记者在华采访管理制度的比较,赞扬了“规定”的里程碑式的意义:一是有利于吸引更多外国记者报道奥运,展示中国国际形象,二是给予外国记者广阔的采访空间,保障了他们的正当权利。相比多年前外国新闻媒体进入中国采访报道,的确是历史性的进步。“规定”的颁布实施,是我国政治经济社会不断进步、自信心不断增强的具体表现,它方便了外国记者的采访,也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为提升我国新闻事业做出了贡献。

此外,管理制度的侧重面也有所转移,从过去的舆论一律、强调宣传转向了对媒体经营的重视,管理制度呈现多元化。从1978年《人民日报》等首都八家传媒向财政部递交报告要求“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以来,我们的媒体已经步入了市场经济之中参与竞争,不再是过去依赖政府的“宣传”单位。因此新闻管理制度也开始注重新闻媒体产品的市场营销和如何营造良好的新闻市场,这一点,是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的。如今,包括新华社在内的一些新闻机构,已经借助资本市场将中国的新闻作品销往海外,但与西方相比仍甚有差距。无论从新闻作品的数量,还是从新闻作品的质量来看,我国的通讯社与西方发达国家通讯社相比,仍有诸多亟待改进之处。

中国新闻机构在新闻产品经营和资本经营的过程中,需要更加宽松的制度环境。网络的出现,再次使我们的新闻管理制度发生了变化,在多元化背景下,对信息时代的新闻媒体管理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我国已经成为以立法来管理网络传播的国家,如单独颁布了一些对于网络媒体的管理规定,如:《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以及《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等等。2003年以来,新闻发言人制度在各地陆续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打造“透明政府”、“阳光政府”等成为公共话题。业界也已开始从政治制度和法律角度着眼这方面的研究。这些新制度的建立反映了我国新闻管理制度的渐趋成熟。

二、与西方国家新闻管理制度的横向比较

与西方媒体新闻管理制度相比,我国党、政府对媒体的领导强于西方国家。因此,我国对媒体的管理调控主要以政党调控为主,而西方则以法律调控为主。我国的新闻法律渊源多为行政法规,甚至是行政规章,级别低,主要是通过一系列文件、领导的讲话与指示来对新闻传媒进行管理。西方则通过专门的新闻法、出版法、广播电视法及一些关于新闻的其他立法来管理媒介,比中国的法律正式,级别相对较高。

我国在已经生效的一些新闻行政法规中,对媒体应恪守的职业道德和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等规定十分详尽,这对于我国传媒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由无序过渡到有序运作是十分必要的。由于出发点不同,导致中西方的新闻法律法规的操作性不同,2008年《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被认为是政府对公民言论自由保护的一种进步,信息公开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为言论自由提供了基础,当然也是对新闻自由的一种保护。

目前,我国的新闻法治建设仍滞后于西方国家,西方国家注重对新闻产品的规范操作,追求新闻活动的有序开展,严防假冒伪劣新闻产品的出笼,努力使受众能及时获得准确、公正的资讯。这与其管理制度是密不可分的,也值得我们充分借鉴。

中西方的这些不同,根本原因是不同国家的不同国情决定了不同语境下的新闻管理制度,每个国家的新闻管理制度与该国基本国情及社会性质是互相配合的,否则媒体在本国中的运营势必受到各方干预与管制。事业的发展有个过程,我们要理解本国的国情和我们所从事的新闻事业的性质,不可一味照抄西方。我国新闻管理制度会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步成熟,更好更科学地服务于我们的新闻工作。■

参考文献

①孟建、陶建杰,《中国新闻管理制度的历史性进步――我国实施“北京奥运会外国记者采访规定”的理论阐释》,《新闻记者》,2007(5)

②陈力丹、戴莉莉,《党报传统:按新闻价值而不依领导人职务编排版面》,《新闻记者》,2007(5)

③乔新生,《新闻管理也应对外开放――中国涉外新闻管理制度解读》,《新闻记者》。2009(2)

④姜红,《直面时代的问题――2004年中国新闻学研究热点》,《新闻记者》,2005(3)

⑤童兵:《中西新闻比较论纲》,新华出版社,1999

(作者: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

初二新闻作文篇5

浮躁:对所谓新研究方法的一味追捧

为了使采访更好地进行,宁先生先与笔者谈起了现今新闻学研究的一些不良现象,诸如对所谓新研究方法的一味追捧,既不沉下心来对新闻史料进行仔细梳理,又不对新闻学的基本概念进行清理,影响了新闻学科的科学性,而更紧要的是,学术界对此现象没有清醒的认识,因而谈话就从清理“新闻学”概念展开。

记者:宁老先生,您谈到了当下包括新闻史在内的新闻学研究的一些浮躁之气,对学科发展起到了消极影响,这些情况是怎么来的呢?

宁树藩:我们今天就是为了溯本追源,所以今天集中谈的是新闻学概念混乱所引起的矛盾,以及应该怎么清理的问题。

我们先来看看矛盾发展的脉络。这个概念100多年前形成,它有个很大的缺点是名实不符。100多年来,矛盾不断积累,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的今天爆发了,也应该到新闻观念大清理的时代了。因而我今天的主题是“解放思想,迎接‘新闻学’概念大清理时代的到来”。

这完全是个新的活动,很多人意识不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怎样清理还有些混乱,而现在的实际是在混乱中前进。今天强调这个问题,是希望大家重视,一同起来参加这个清理,向科学道路迈进。

“新闻学”这个称号不科学,名实不符

记者:那这个矛盾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宁树藩:应该讲这问题是100年前开始的。“新闻学”概念是从日本人松本君平的《新闻学》来的。这本书在日本是1899年出版,介绍到中国是1903年;《实用新闻学》是1913年翻译过来的。外国人叫“Journalism”,是我们把它翻成“新闻学”的。1918年北大有了“新闻学研究会”,1919年(民国8年)徐宝璜出版了中国人自己的《新闻学》。可见,中国人使用这一概念,是从民国初开始的。

我们要知道“新闻学”这个称号不科学,名实不符。它是在研究新闻之学吗?不是,是报学。这一点徐宝璜自己都说了,“新闻学”实际是“新闻纸学”,也就是报学,但徐宝璜没有感到有矛盾,他承认两者有区别,但又视为同义语。这确实是个问题,为什么呢?本来两个有很大差异,却认为是一回事。

其实当时有人对此提出意见,第一个人是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院长威廉博士。他1921年访问上海时,有人问“School of Journalism”翻成“新闻学校”对否,他不以为然说:“新闻二字不能包涵报纸全部事业”,(《最近之五十年》申报馆编)否认了将“新闻”等同于“报学”。

1948年,袁昶超在《报学杂志》上发表《初期的报学教育》一文,提出“新闻学”一词不能包括报学的范围,因此主张以“报学”为Journalism的正确译名。主张把新闻系改成报学系,当时有人支持,结果还是无人执行,混乱如初。

我的思考历程

记者:您是怎么发现这个矛盾的呢?

宁树藩:我感到这个矛盾时,是在1994年给黄旦的《新闻传播学》写序时认识的。首先感到“新闻学”名实不符,从科学观念看,学科的名称应该与研究对象一致。像研究经济的称经济学、研究政治的称政治学,这些都是以学科对象命名的。以此类推,新闻学是应以新闻为研究对象的,但我们现在研究的是报学,新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这就产生了名实不符的矛盾。

但是,“新闻学”这个称呼已有100多年了,约定俗成了,已经形成思维定式,还得承认它的存在,但只能看作一种符号。为了避免研究中的混乱,还得给不同含义的“新闻学”取个称呼,即真正研究“新闻”之学的可称为“本义新闻学”,研究“报业”的可称为“广义新闻学”。

记者:您当时提出这个区分时有什么反应呢?

宁树藩:当时马上就有人问这样分的意思是啥,我不回答,只是反问了一句,一个学科如果可以承认、容忍错误概念,这门学科的科学性在哪里呢?因为一个学科只有在概念准确时才能发展,这是个前提,一个学科对自己的概念无所谓、允许你的学科概念模糊,能是真科学吗?在当时我是从逻辑上进行判断的,依照这个判断,我开始系统地思考这个问题。

记者:您能详尽地谈谈这个思考的过程和得出的结论吗?

宁树藩:1994年提出时,只是从逻辑上认为一个学科应该概念准确,对当时混乱的情况还没有多想。后来看了好多资料,发现这个问题影响广泛、涉及面很广,一时尚难以认清,目前所知,有以下几种表现:

首先,以“报”为题名的研究在20世纪风行一时,如《论新报体裁》、《报馆之益》、《说报》、《论报馆有益于国事》……等。20世纪后,研究报业的书称之为“新闻学”。在《报学》被称为《新闻学》后,由其演化而来了《新闻学》(徐宝璜)、《新闻学总论》、《新闻学概要》……等等。

其次,“新闻学”这个学科概念纷纷向“报学”有关概念伸展,形成同一概念两种称谓,像报界新闻界、报章体新闻体、报业新闻业、报学系新闻系、报人新闻工作者。起初它们还同时并存,慢慢地“新闻”压倒了报,“报学”这个词慢慢都不大用了;解放后已很难看到“报学”这个词。

“新闻学”概念大量地向边缘学科发展,1988年统计有30多门这样的课程,像“新闻社会学”、“新闻美学”、“新闻政治学”、“新闻心理学”、“新闻文化学”等,而这些科又不是专门讲新闻的。概念不断地延伸,可见,情况多严重了。

概念混乱造成研究中的严重混乱

记者:那您能谈谈它的后果吗?

宁树藩:第一,由于“新闻学”研究对象模糊、没有统一、整体的认识,在研究时两个概念都发挥影响,使现行的新闻论著和教材结构混乱,没有统一的规范。有的偏重于新闻、有的偏重于报论;结构不统一,有的开头讲“本义新闻学”,后来讲“广义新闻学”,结果是四不像,自作主张、各行其是。

第二,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是广义新闻学,但老是用“本义新闻学”思路来提出问题,经常会说“新闻是新闻学的细胞”,实际上它是“本义新闻学”的细胞。还提出要建立“新闻学理论体系”,但因为广义新闻学所涵盖的评论、以及报业管理、企业体制之间,是多元松散的、没有内在的必然联系,不可能构成理论体系,只能是知识体系。

第三,“新闻学”实际对“新闻”并不重视,所研究的对象只是依附于报纸上的新闻作品,将新闻与新闻作品的概念混淆,对新闻本质是什么没有认真思考;陆定一就是受到这个影响,“新闻是新近事实的报道”,实际上说的是作品。所以我把它改了一下,称之为是新近事实的信息。陆定一这篇文章很好,讲了事实是新闻的本源,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都是精辟的论断。

第四,在“新闻学”这个符号里,人们对“报学”的概念不强烈,没有人化时间研究报业是什么、其结构是什么?

第五,是学风上的影响,即对模糊概念的宽容性,对科学不科学无所谓,有人还为这种模糊观念辩护,把社论、评论也作为新闻作品。

第六,滋长了脱离实际的倾向。研究过程中没有搞清新闻本体,不是从实际情况出发,如果把新闻学概念和实际工作对照,问题马上就出来。

还有翻译问题,英文词没错,我们把它翻译错了,把不是新闻学的翻成新闻学,影响自己不说,还说美国也叫新闻学院,就像前面说到的威廉博士,他是不认可这种翻法的,而我们将错就错,并以此为由,坚持错误。

记者:照此看,名实不符的现象已非常严重;为什么说到现在大爆发了呢?

宁树藩:名实不符的矛盾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严重,民国后比民国前严重,解放后比解放前严重。解放前有圣约翰大学报学系、厦门大学报学系、民国大学报学系,有汪英宾的“报学科”等,还有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解放后“报学”一词基本消失了,辞典上都找不到,比如权威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上没有“报学”,1988年我参加编写的《新闻学词典》上没有“报学”;《新闻学大辞典》上的“报学”仅仅专门介绍“报学杂志”;陆谷孙先生编的、权威的《英汉大词典》中对Journalism的解释是“新闻学”……。

造成名实不符越来越严重的原因,是对“作为媒体的报纸与新闻的关系问题、谁制约谁、是新闻制约媒介、还是反之?”的问题认识不清。认为是新闻的发展带动了媒介的发展,这一点上传播学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事实上,媒介是新闻的载体,制约着新闻的发展,而不是相反。由此看来,随着媒介的发展,新闻的地位和比重越来越少,从报纸到广播、到电视,新闻在媒介的地位小了。而一些学者们反而认为新闻扩展的领域越来越大,连电视学也是新闻学,这种名实不符的矛盾终于爆发了。

解放思想,迎接“新闻学”概念大清理时代的到来

记者:难道这种现象就一直没有人意识到吗?

宁树藩:有。是有人感觉到的,第一个是1993年出版的《中国早期现代化中的传播媒介》,作者是闾小波,搞历史研究的。你看他用的是“传播媒介”这个词。第二个是1998年出版的《重庆市志・报业志》中有这样一段话:“四川省新闻志在1995年改为四川省报业志。”看来其他学科和搞实际工作的人都已经明白了。

记者:您看这个清理应该怎样进行呢?

宁树藩:这种对“新闻学”概念大清理的新潮,约始于20世纪末,广泛发展于21世纪初,其表现是多方面的。例如,上述以“新闻”概念混同“报”概念的错乱倾向纷纷在纠正。“传媒”概念(如传媒体制、传媒事业、媒介结构、传媒人士……等)逐渐起而取代传统的“新闻”有关概念。新设的以“新闻”、“新闻学”作为教育机构总名的基本没有了。原来一些命名“新闻学”的院系,有的也在改名。尤其引人注意的是,有的博士生把清理“新闻学”概念混乱作为博士论文的重点论题了,形势喜人。但也要看到,“新闻学”概念进入误区,已有百年之久,形成了思维定式,清理也实属不易。目前乱局依然顽强地渗入很多方面。尚希望业内人士,解放思想、摆脱传统观念,以科学观念(包括逻辑思维),耐心细致的态度为实现这一历史任务奋力拼搏,胜利在向我们招手。

(作者为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师、博士)

宁树藩简介

初二新闻作文篇6

    前一个阶段是旧中国办报活动的时期。这一阶段,又可以分为三个小阶段,即1900年至1911年的清朝政府统治时期,1912年至1928年的北洋政府统治时期,1928年至1949年的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其中,清朝政府统治时期约11年,是中国的新闻工作者冲破封建统治者的网罗,在海内外广泛开展办报活动的时期。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16年,是资产阶级的政党报纸和各种政治倾向的报纸全面发展的时期。中国早期的广播事业也诞生在这一时期。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时期约22年,其中包括抗日战争时期的8年,是国民党各级党报大发展的时期。

    后一个阶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办报活动的时期。这一阶段也可以分成四个小阶段,即1950年至1957年建国初期的阶段,1957年至1966年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阶段,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至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前的阶段和1978年至今的阶段。建国初期的阶段共7年,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有步骤地进行了新闻事业的恢复和改造工作,二是建立起初具规模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体系。1957至1966年的阶段共9年,是新中国的新闻事业有较大发展的阶段。这一阶段,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发展的需要,报纸和广播电台大量增加,同时开办了电视事业。1966年至1978年的阶段共12年,其间,属于“文化大革命”的那10年,新闻事业特别是其中的报刊出版事业,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通讯社广播电视事业,有一定的发展,但也远未达到应有的水平。1978年至今的这一阶段,近22年,则是中国新闻事业变化巨大,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报纸的种类和期发行量成倍增长,新闻媒体的总体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品种,多特色,多功能,能够满足各种受众需求的新闻媒体体系。

    这就是过去100年间,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简单的历史。概括地说,这一百年中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历史,是中国新闻传播事业由近代化向现代化发展的历史,是中国人民由被剥夺了在新闻传播媒体上发言的权利到成为新闻传播媒体的主人的历史,是中国的新闻传播事业由单一的媒体向多媒体发展的历史。

    回顾中国新闻传播事业100年来的历史进程,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

    一、 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

    以报纸为例,世纪初的1901年只有125家,1912年,受国民临时政府成立的影响,发展到250家。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时,报纸总数是628家。到1949年南京国民政府垮台的前夕,国统区的报纸只有1024家(注1)。新中国成立后,改变了原来的报业架构,建立了以中国共产党各级党报为主的报业体系。1950年全国专区以上报纸的总数为179家(注2)。此后,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逐年递增,1960年一度达到1274家(注3)。“文化大革命”中,报纸的出版受到极大影响。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又重新恢复。此后20年,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增长势头。80年代初期出现了第一个高潮,1985年的全国报纸总数达到2191家。90年代初期出现了第二个高潮,1995年的全国报纸总数一度达到过2202家。此后,经过适度调整,到2000年基本上稳定在2053家左右。只用了100年的时间,中国报纸的总数即由125家增加到2053家,增加了16.4倍。20世纪初的那些报纸印数极少,1901年全国125家报纸的总印数,不超过10万份,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出版的报纸的印数动辄以亿计,1950年为8亿份,1999年为300亿份(注4),是1901年全国报纸印数的30万倍。

    广播事业发展的速度,也是惊人的。中国的广播事业始于1923年,在1928年至1949年的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广播事业主要在一些较大的城市内发展。整个国统区1937年共有广播电台78座,总发射电力100多千瓦,收音机拥有量约20万部。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对旧广播事业的改造,广播事业完全由国家经营,1950年全国共有广播电台65座,到1999年,全国共有广播电台298座,县台1287座,中短波发射台和转播台740座,收音机拥有量近3亿部,人口覆盖率达到90.35%注5 。其中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每天用43种语言广播211个小时,听众已经遍布全世界。

    电视事业的发展更为迅速。中国从1958年起开始兴办电视,1978年全国电视台只有32座,社会电视机拥有量300万台。到 1999年,经过整合,电视台集中为368 座,而全国电视覆盖率则达到了总人口的91.95%,电视的受众接近11亿,其中有线电视的受众为8000万注6 。仅仅20年的时间,电视台就增加了12倍,电视机的拥有量就增加了107倍,电视的人口覆盖率就增加了近10倍,这样的速度,不仅在历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上也是十分罕见的。

    通讯社事业的发展幅度也很大。中国人自办的通讯社起始于1904年,到1947年,全国共有各类通讯社647家,除了国民党办的中央通讯社和共产党办的红色中华通讯社(新华通讯社的前身)外,多数通讯社的规模都很小。新中国成立后,通讯社一律由国家经营,保留下来的只有新华社和中国新闻社两家。在50年代以来的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两家通讯社发展的速度都很快。50年代初期,新华通讯社只有国内6个总分社,28个分社,工作人员仅2000来人。经过50年的努力,现在的新华社已经拥有32个国内分社,48个支社和记者站,在世界9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有5个总分社和101个分社,用户超过5000户,日发稿量超 过200万字,另外还办有35种报刊,工作人员超过8000人,已经跻身于世界四大通讯社的行列。

    一个世纪以来的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就是以如此高的速度发展起来的。这一高速度,到这个世纪的最后20年,发展到了极致。

    二、 科技的含量越来越高。

    过去的一个世纪,是新闻传播事业飞速发展的一个世纪,也是新闻传播事业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传播的技术和手段越来越现代化的一个世纪。这个世纪的初期,新闻传播媒体只有一种,即报纸。20年明的,通过无线电波传送声音的技术,促进了广播事业的发展。30年明的,通过无线电波和导线传送声音和图像的技术,促进了电视事业的发展。60年明的,通过电脑联网实现高容量信息流快速交互式传递的技术,促进了互联网事业的发展。后几种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引进,使得新闻传播媒体,由传统的报纸一种,发展成多种。出现了报纸、广播电台、电视台和互联网等多种媒体并存的局面。

    这一进程,是在加速度的状态下完成的。印刷报纸从雕板印刷,发展到用平板印刷机印刷 ,用了1000多年。而由有线电报发展到无线电报,由无线电报发展到无线电广播,由无线电广播发展到电视,由电视发展到网络和电子报刊,却只用了不到30年的时间。由只有报纸一种新闻媒体,发展到4 种新闻媒体,仅仅用了不到 100年的时间,就全部完成了。

    广播、电视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影响,已经昭昭在人耳目。互联网由于

    相对晚出,刚刚引起人们的重视,但其发展势头的迅猛,已经说是锐不可当。作为一种全新的互动式的信息载体,作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正在深刻影响着全人类的生活和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

    在互联网技术闯进中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前后,其他传统的新闻媒体也大量引进最新的科学技术,来改造旧的设备,增加传播手段的科技含量。不少报纸已经告别了铅与火,告别了纸和笔,实行激光照排,实行电脑拼版、传版,实行胶印、彩印,实现了整个编辑部工作的电脑联网化。80年代中期以后,不少报纸和电视台普遍利用卫星接收文稿、照片和图片,利用卫星进行电视转播。到这个世纪末,全国利用卫星传送的电视频道已达到41个。与此同时,不少媒体还引进了数码传送技术,实行新闻摄影的数码化,广播制作、传输、播出的数码化,电视后期制作和演播的数码化。

    科技含量增加的结果,使新闻传播媒体的信息量越来越多,越来越快,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随之提高。时至今日,新闻传播媒体已经成为全国应用高新科学技术最为快速有效的部门之一。

    三、 和各个时期的社会政治生活始终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新闻传播事业是社会上层建筑设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每日每时都在迅速全面地反映着作为经济的集中体现的社会政治生活,并和后者保持着相依相存的紧密联系。

    从20世纪的最初几年开始,中国政治舞台上的各个阶级各个政党各个政治团体和各派政治力量,都无不和报纸保持着密切的关系。

    最先叱咤于20世纪中国报坛的,是资产阶级的维新派和民主革命派。这两派的领导人都十分重视办报,都不讳言他们所办报纸的政治倾向,甚至公开承认他们所办的报纸,就是他们自己的“党报”。

    民国成立以后,受临时约法保护公民言论出版自由的影响,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办报热潮, 其中绝大部分都是资产阶级政党报纸。在野的政党和政客们办报,掌权的封建军阀也办报。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也是这样。国会内的各个政治派系,北洋系统内的直系奉系皖系等各路军阀,分疆而治的各个地方实力派,都办有自己的报纸,为自己作鼓吹。有人对当时的情况作过这样的描述:“每一次政局变动,同时就有一大批报纸连带倒坍,但是过了几时,又有一批新的日报出现在大栅栏的报摊上了。”注7

    国民党统治时期,国民党当局十分注意利用报纸为自己的各项活动造势。为自己的内外政策作宣传,不仅中央和地方各级省市党部办报,政府各部门办报,各级部队系统办报,连复兴社之类的特务组织也办报。

    新中国成立以后,关闭了有帝国主义侵略者背景的报纸和国民党系统的报纸。通过公私合营等方式,对少数民办的报纸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建立起了在中国共产党集中领导下,由各级党委机关报、部队报、行业报、民众团体报和民主党派报共同组成的社会主义报业体系。这些报纸在党的领导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真实性的原则和实事求是的原则,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宣传纪律,当好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不论古今中外,新闻传播与政治的关系,历来十分密切。新闻传播制度向来都是政治制度的一环。但像中国近百年来的新闻传播事业这样,如此密切地和各时期的政治保持着联系,在世界新闻传播史上,也是比较突出的。

    四、和各时期的社会经济辅车相依同步发展。

    过去100年来,中国新闻传播事业的经营管理,是和各时期的社会经济紧密联系,同步发展的。

    世纪初的一段时期,各资产阶级政党各派军阀政客和各地方实力派主办的报纸,这些报纸大多有公款支持,旨在为各自所属的小集团的利益服务,不计盈亏,不注意经营管理。比较重视经营管理的是一些老牌的商业报纸,但受当时经济的影响,经营的效果并不理想。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稍后的一段时期,受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的影响,一些老牌的商业报纸才有了较大的发展。其中的代表是《申》、《新》两报。《申报》一度销达15万份,《新闻报》一度销达20万份,是当时发行量最大的两家报纸。《申报》还在上海市中心区自建了五层楼高的馆舍,购置了当时最先进的印刷设备,增出了不少附属刊物,兴办了大量社会文化事业,使《申报》的业务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报社的声望和影响空前提高。在《申报》的带动下,狄楚青在上海办的《时报》,邵飘萍在北京办的《京报》,胡政之等在天津办的《大公报》,也都在经营管理上有所创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与此同时,在当时新闻出版事业最发达的城市上海,还出现了由史量才投资的包括《申报》、《新闻报》和天津《庸报》在内的报业集团;和由张竹平牵头的,包括《时事新报》、《大陆报》、《大晚报》和申时电讯社在内的“四社”集团。这一段时期,是旧中国的民营报纸经营成绩卓着和经济效益最好的一段时期。

    新中国成立初期,报纸的经营管理问题,曾经引起过主管部门的重视。为了解决全国公营和民营报纸的经营亏损问题,新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曾经召开过一个全国报纸经理会议,通过了一个《关于报纸经营的决议》,规定全国报纸都必须实行“企业化”的经营方针。

    “一五”以后,全国的经济纳入计划经济的轨道,报纸的经营管理也按计划经济的模式运作。经费按主管部门核定的预算,逐月或逐季拨付,统由国库开支。量入为出,没有多少回旋的余地。这种情况,一直维持到改革开放以前。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执行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按照马克思早就提出的新闻媒体既有上层建筑的性质,同时也有经济基础的性质的观点,新闻传播事业正被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轨道,实行企业化管理。使新闻媒体既是党和人民的喉舌,也是一个个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随着观念上的变化,在新闻传播行业内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已经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品种,多特色的媒体结构。以报纸为例,既有日报,也有早报、午报、晚报;既有各级党和政府部门的机关报,也有行业报、专业报、都市报、农村报和经济、法制、科教文卫及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报纸。力图全面地满足不同职业不同文化层次受众的需要。

    由于实行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空前繁荣,营销两旺。广告的需求大增。从1979年起,各种媒体纷纷刊播广告。当年各新闻媒体的广告收入即达1500万元。此后,逐年递增。1980年为1.1亿元,1990年为25亿元,1998年为259亿元注8 。进入2000年后,发展更快,仅前6个月就达282亿元注9 。广告的收入使媒体的经济效益逐年递增,截至1999年,全国已经有33家报纸的广告收入过亿元,其中收入最高的,年广告收入近10亿元注10 。电视台由于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电视受众,广告的收入增加得更快,仅中央电视台一个台1997年的广告收入即达42亿元。丰厚的广告收入和多种经营的收入,使各种新闻媒体的经济实力倍增。不少媒体逐年减少来自国库的拨款,不少媒体已经完全实现经费自给更a href=//zixun.7139.com/2/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新闻事业的发展进入了良性循环?/P>

    为了发挥群体的优势,加强新闻传播媒体的现代

    化经营,1996年起,还出现了全国第一个报业集团。截至2000年10月中旬止,全国已经有了16个报业集团。这种报业集团不同于以追逐利润为惟一目标的资本主义报业集团,而是在产业属性之外,兼有国家属性、政治属性、时代属性,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报业集团。

    近20年来的中国新闻传播事业经营管理的发展,不仅发展了新闻传播事业自身,也使得由多种新闻传播媒体组成的新闻信息产业,成为中国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新闻工作者的队伍越来越壮大,新闻工作者的素质越来越提高。

    20世纪的最初几年,全国新闻工作者只有区区几百人。经过民国初年时期、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和国民党统治时期三个阶段近50年的发展,全国新闻工作者的总数,增加到了几千人。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人民新闻事业的建立,新闻工作者队伍也迅速扩大。但直到60年代初,全国新闻工作者的总数也还只有1万人左右注11 。

    新闻工作者队伍的迅速扩大,是改革开放以来近20年间的事。随着这一时期新闻传播事业的全面发展,新闻工作者的人数急剧增加。1985年陡增到103223人注12 。到1999年,全国新闻工作者的人数已经达到了空前的55万人注13 。是建国初期的55倍,是本世纪初期的600多倍。

    新闻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和文化素质也有了相应的提高。20世纪初期,中国新闻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和各方面的素质普遍偏低。当时的情况是“全国社会优秀分子大都醉心科举,无人肯从事于新闻事业……各埠访员,尤鲜高贵”注14 。梁启超、于右任等人的报刊政论活动,黄远生、邵飘萍等人的新闻采访活动,提高了新闻工作者的社会地位,但新闻工作者的整体素质仍然不高。

    建国以后,强调政治家办报,新闻工作者的政治素质,受到高度重视。在此基础上,文化素质也有所提高。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新闻工作者的比重,逐年递增。

    在提高新闻工作者队伍的整体素质方面,新闻教育事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中国的新闻教育起始于20世纪的第二个10年,到本世纪中叶,曾经先后在50多所大专院校设立新闻系或专业,但培养出来的学生人数很少,累计不超过1000人。建国初期,新闻教育有所发展,但进度不大。新闻教育的大发展,是改革开放以来的20年间的事。1978年全国只有不到10所大学有新闻系,在校学生只有五六百人。经过20年的不断发展,截至2000年9月,全国设有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高等学校已超过60所,大学新闻专业点已超过100个。此外,还在高等学校和社科院研究生院设立了新闻传播学硕士点40个,新闻学和传播学博士点8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在校的各类学生接近1万人。充分发挥了新闻人才摇篮的作用。

    与此同时,新闻学和传播学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截至1999年,除高等学校外,全国还有200家左右新闻研究机构和新闻研究社团,40多家公开发行的新闻专业期刊,累计出版的新闻传播学专着达2000多种注15 。对新闻人才的培养和新闻事业的发展,都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在新的世纪之交的时刻,回顾过去一百年中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中国的新闻工作者深受鼓舞,也深感责任的重大。

    中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是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同步的。随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前进,中国的新闻传播事业正面临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到下一个世纪的50年代,中国不仅将发展成为一个经济上的大国和强国,也将发展成为一个新闻传播事业的大国和强国。在可以预见的这一段时间内,中国的新闻传播事业,在党的领导下,将继续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继续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继续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和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继续按照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完成由单一的功能和角色向多种功能和多角色的转变,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发展道路阔步前进。

    中国的新闻传播事业任重而道远,中国的新闻工作者应该加倍的努力。

    注:

    (1) 以上所引数字,统见方汉奇主编的《中国新闻事业编年史》,2000年9月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

    (2) 据中央人民政府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字,见1953年9月29日《人民日报》。

    (3) 见《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485页,1990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版。

    (4) 见1999年年 9月22日《光明日报》所刊《中国记协负责人答本报记者问》。

    (5)(6)见1999年9月16日《中华新闻报》及2000年9月28日《新闻出版报》。

    (7)张静庐《中国的新闻纸》64页,1928年上海光华书局出版。

    (8)见1993年11月30日、1995年3月24日《人民日报》,1993年1月21日、1998年11月27日《光明日报》。

    (9)见2000年8月7日《人民政协报》。

    (10)见2000年9月25日《新闻出版报》。

    (11)(13)见1999年9月22日《光明日报》所刊《中国记协负责人答本报记者问》。

    (12)见1986年7月9日《人民日报》。

    (14)雷晋《申报过去之现状》,刊《最近之五十年》,1922年《申报》出版。

初二新闻作文篇7

科学的理念能够为新闻学教学改革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帮助新闻学教育工作者转变落后的教学理念,加快新闻学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一)教学理念转变。要实现新闻学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就必须加快二者融合速度,重新建立新的教学理念。常规的新闻学教学是处于被动教学状态,学生不能够完全的吸收和笑话老师讲授的知识,如果要将新闻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就必须转变教学理念,由从前的专业素质培养为主转变为以思想政治教育为辅的专业素质培养,重视起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二)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模式。强大的实践水平、语言组织能力、文字功底、务实精神和社会责任心是一个新闻工作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在常规的新闻学教学模式中,老师只负责给学生传授相关的新闻知识技能,课堂上缺少活力,学生长时间都处在疲劳学习状态,并已经将学习当成一种压力,对新闻学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早已忘记了当初选择这一专业的初衷和学习的乐趣。与信息技术整合模式下的新闻学教学应该变被动为主动,利用信息技术搜索丰富的教学资源,通过多媒体软件改变课堂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重视新闻学习的信心和初衷,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模式。

二、更新教育教学中的教学实践环节

完成教学理念转变以后,还要根据信息技术的特点和新闻学教学需求开展教学实践,将新的理论体系落实到实际的教学中,逐一改变每一个教学环节,将信息技术充分的融入到新闻学教学中。(一)实现教学方法的转变。常规的新闻学教学以老师板书与口述为主,这种教学方式的缺点在于教学讲述专业化,不利于接收,口述速度慢,过程中容易出现叙述错误,板书增加了教学工作负担,并且还占据了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也不方便学生观看,课堂缺少生气,师生沟通匮乏,知识吸收效率比较低。通过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我们建立一个新的教学机制,如上图所示。图中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形成了一个严密的教学系统。(二)优化教学内容。新闻工作者今后的工作将涉及到不同领域、不同国家,会接触不同的群体和文化,丰富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知识面积,对学生今后的职业规划极具重要意义。与信息技术整合首先要具备充足的信息技术设备,例如:计算机、投影仪、网络教学平台等等。借助于信息技术搜集整理教学资源,可以利用网络上的慕课资源和微课资源,对学生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三)优化教学内容。常规的新闻学教学内容几乎停留在课本教学与教师讲学上。社会经济与文化不断发展,对新闻工作的要求也更加高了,就传统的教育培养方式而言,其培养出的新闻人才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新闻工作的需求。与信息技术整合模式下的新闻学教学应该实施多样化教学内容。采用音频、视频、电子文字、图表、图片等多重教学内容实施教学。带有感彩的影音教学资料与色彩艳丽、内容丰富的图片、图表能够大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化,降低学习难度,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下接受教育。同时增加一些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重新认识新闻职业,帮助他们建立一种责任感、使命感,培养他们对新闻职业的崇尚感。

三、构建相适应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学期内的教学工作完成以后,还要对该学期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构建相适应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主要包括教师资质评估、学生学习水平评估、新旧教学模式对比评估三个方面的内容。除了对整个学期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以外,还应该对季度、月份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建立长效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借助计算机技术建立教学评估数据库,统计每一次的质量评估结果,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调整教学工作,制定一个短期和长期的教学目标。构建相适应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能够帮助学校完善新闻学教学体制,提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改进建议,推进新闻学教学与信息技术实现整合。

四、结束语

信息技术的开发与利用可以有效的推进学校新闻学教学体制改革,帮助学校教育走上现代化、信息化的发展道路。在新闻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期间一定要注意调整工作步骤,避免过度使用、盲目使用信息技术,充分的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排除其应用风险,提高新闻学教学质量,大力培养高素质新型新闻人才。

初二新闻作文篇8

对于“报网互动”这个概念,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科学、权威性的定义,众多的研究者都是用自己话语对其进行界定,众说纷纭。然而,对报网互动下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义,其实也不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从字面上理解,“报”是指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大众传播媒体;“网”是指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互动”,指的是传者和受众双方共同分享某个信息;所谓“报网互动”,是指报纸等传统大众传播媒体与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共同分享新闻信息。

加拿大传播学者伊尼斯从“传播媒介的偏向性”观点出发,发现了媒介工具之间的互动和平衡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传播媒介的性质往往在文明中产生一种偏向,这种偏向或有利于时间观念,或有利于空间观念。只有在很罕见的间歇期,另一种媒介的影响才能抵消其偏向,从而达到平衡[1]。”依据英尼斯的观点,报纸等传统大众传播媒体和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之间可以进行互动。它们之间的互动可以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受众指的是一对多的传播活动的对象或受传者,会场的听众,戏剧表演、体育比赛的观众,报纸刊物的读者,广播电视的收视者,网络媒体的用户,都属于受众的范畴。[2]”报网互动中的受众指的既使用传统大众传播媒介又使用网络等新媒介的受众,主要是网民。1994年,中国接通了国际互联网。1995年,中国的互联网进入商业化运作。从开通互联网以来,中国的网民数量就一直呈几何倍数地飞速增长。“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全年新增网民5358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5.8%,较2012年底提升3.7个百分点。[3]”网民既可充分利用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也可享有互联网海量的信息资源,并可参与到新闻生产之中。受众参与到新闻生产之中是与“报网互动”在中国的发展进程密不可分的。

一、“报网互动”的发展进程

1995年,《中国贸易报》开始创办网络版,它是国内第一家上网的报纸。在这之后,有《广州日报》《杭州日报》《人民日报》等多家报纸创办了它们自己的网络版,这可以说是中国大陆最早的报网互动。从1995年至今,我国报网互动的历程大概可以归纳为四个阶段:

(一)黏贴内容期

在20世纪90年代,报纸的影响力是远远超过互联网的影响力。很多报纸的网络版就是直接把纸质报纸的文章拷贝到网络上,以提高自己在网络上的影响力。加之当时的环境也决定了互联网的信息渠道比较窄,与其说报网互动,不如说网络一厢情愿依赖于传统大众传播媒体。当时发行网络版的中文新闻类报纸有:《中国贸易报》《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市场报》《讽刺与幽默》(画刊)、《经济日报》《金融时报》《中国经营报》《中国消费者报》《中国质量报》《国际商报》《农民日报》《解放日报》《新民晚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南海日报》《粤港信息日报》《珠海特区报》《深圳商报》《北京日报》《北京青年报》《星星火炬报》。英文报纸有:《China Daily》《Shanghai Star》。计算机类报纸有:《国际电子报》《计算机世界报》《中国计算机报》《中国电脑教育报》《产业信息报》等,这三类报纸总计30余种。

(二)自办网站期

进入21世纪后,各种类型的报纸纷纷利用互联网创办自己的新闻网站。如《人民日报》的人民网,《光明日报》的光明网,《中国青年报》的中青网等。这些新闻网站比起报纸的网络版有了一些创新,相应地开辟了一些与纸质媒体不同的栏目,编辑了一些符合网站浏览习惯的新闻内容。但新闻的主要内容还是照搬纸质媒体刊登的内容,并且只是停留在浏览阶段。

在此期间,报纸创办的新闻网站往往设有超链接的应用。和报纸相比,新闻网站更有利于在一些突发性的新闻事件发生时进行“抢新闻”:对外传播,现场传稿,同步发稿,链接内容十分丰富,从而让这些新闻网站的浏览量直线上升。

不过新闻网站和报纸之间的融合并不是十分顺利,报纸对网站的创办也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的不断创新,还没有真正找到新闻网站的赢利模式,有的报纸创办网站只是在持续地“烧钱”。

(三)互动融合期

2006年被称为“报网互动元年”。 在这一年里,众多新闻网站纷纷并入报业集团或某家独立报纸。譬如中安网并入安徽日报报业集团,新桂网加盟广西日报报业集团,北京千龙网被北京青年报社兼并,湖南红网与潇湘晨报社进行战略重组。自此,报网开始进入真正互动的阶段。

在此之后,各大报业集团纷纷推出自己的网站,并且同各大知名网站开展合作关系,实现双赢局面。各地主流媒体都开始讨论了报网互动的战略层面问题。广州纸质媒体改革历来走在全国的前面,在报网互动方面也不例外。目前,广州三大传媒集团旗下的报纸都有网络版,而且拥有多个网站。

二、“报网互动”语境下受众参与新闻生产的两个阶段

在互联网出现以前,“新闻的生产是一个层层筛选的‘把关’过程,记者编辑将主要根据新闻价值的大小,来选择采访什么、让哪些报道和人们见面。[4]”新闻生产一般要经过初级生产和再生产两个阶段,初级新闻生产是指新闻报道的采访、写作、编辑等初级的新闻生产过程,而新闻再生产则是指新闻报道在传播过程中的扩散、改变和增值。新闻生产的两个阶段之中,记者、编辑等传者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们发现、选择、报道、传播新闻三个环节,受众只是新闻的接受者和消费者。网络等新媒体使新闻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变,“报网互动”语境下的新闻依旧会经过初级生产、再生产两个回合的加工。然而,在新闻的生产过程中,受众不再仅仅是新闻的消费者,接受和消费新闻;他们也积极地参与新闻生产之中,提供、转发、加工新闻。随着网络等新媒体继续发展,受众在报网互动中承担生产者角色的地位越来越明显,作用也越来越大。

(一)新闻初级生产中的受众参与

在“报网互动”的初级新闻生产过程中,受众参与其中,他们提供的某些信息资源可以被专业新闻工作者直接加以利用。在新闻初级生产中,受众参与的主要方式为:

1.提供新闻素材。受众在互联网上发表博客、微博、微信、帖子、跟贴、电子邮件、聊天记录等,其中有一些可能具有新闻价值。这其实就是受众在有意无意通过网络向报纸等传统大众传播媒体提供新闻素材和新闻线索,是协助记者等新闻工作者寻找报道素材从而启动新闻生产的一种方式。由于网络具有匿名性、快捷性、互动性和海量信息等特点,受众主动通过网络向报纸等传统大众传播媒体提供新闻素材和新闻线索的渠道非常畅通。当下,受众在网络发表的事件和意见已经成为报纸等传统大众传播媒体的重要消息来源之一。当然,报纸等传统大众传播媒体在使用网络获取新闻素材和新闻线索时,仔细验证它们的可靠性。“说谎者、恶作剧者、推波助澜者和泄密者盛行于互联网[5]”如果不对网络上的新闻素材和新闻线索进行认真核对,就很可能导致“假新闻”或者“新闻失实”。

2.提供“新闻成品”。博客、微博、微信流行以后,一些具有一定新闻素养的网民有意或无意地参与到网络新闻生产中。这些网民会采访、能写作、懂编辑,并且会拍照、能摄像,因此他们有时所提供的是完整的新闻报道或新闻评论。在众多的博客平台中,网友的原创性新闻性作品越来越多,它们被报纸等大众传播媒体采用的机率也越来越大。有时候,一些网民精心制作出来的“新闻成品”,如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可能被报纸等传统大众传播媒体部分或全部采用。

(二)新闻再生产中的受众参与

对于大多数网络受众来说,他们更多的是在新闻的再生产中发挥自己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转发、收藏新闻。网民常常会将报纸等传统大众传播媒介或网络上一些自己认为有感触、有意思、有价值的新闻或评论转发,或者将有关新闻、评论收藏到个人微信、微博、博客或空间中,方便他人阅读。这种转发或收藏新闻的方式虽然并不直接参与新闻的制作,但是,网民的这种转发或收藏新闻作品行为使新闻或意见得以扩散、传播,从而实现新闻或意见的增值。网民们在新闻传播、增值过程中充当义务传播者,他们是否转发或收藏某条新闻、意见,往往是基于他们个人的评判标准。因此,如果网站的新闻选择标准与网民个人的评判标准相契合,就有可能实现、增大新闻的传播效果。反之,如果很少人或者根本没有人转发或收藏,新闻的传播效果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实现。

2.与媒体进行互动。当然,有些新闻的再生产过程,本身就需要受众的参与。网民在网上跟贴,在论坛中发表对有关新闻事件的评论,这些都是受众参与新闻再生产过程的表现。有些受众通过参与媒体调查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新闻事件或评论的关注度。新浪、搜狐、腾迅等门户网站和众多报纸的网站都设有新闻论坛,并经常进行受众调查。

有些网络媒体很善于引导网友们参与新闻再生产这种行为,譬如腾讯网推出的“今日话题”版块就是典型的互动性新闻再生产。在腾讯的“今日话题”版块中,网友可以在网页下端发表评论,也可以在网页右端进行投票。通过对新闻性话题发表评论、进行投票的形式,让网友们对于新闻的态度直接体现在网络上。当新闻事件发生时,数以亿万计的网民就在网络上提供信息和意见与专业媒体进行互动。这种互动在2007~2008年的“华南虎事件”中体现得特别明显。当有报纸刊登出周正龙拍摄的所谓“华南虎照片”照片之后,立即就有网民报料自己家中的年画就是报纸所刊登的“华南虎”的原型,从而为认定周正龙制造所谓“华南虎照片”是造假行为提供了一个有力的证据。

3.对新闻进行改写。当然,还有少部分具有专业水准的网友对媒体报道的新闻进行改写。这种改写一般不会增减或改变新闻的内容,只是对新闻的形式进行改写。有的网友改变新闻的标题,使新闻标题更吸引眼球,更煽情,充分体现网络“标题党”的惯习。有的网友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对有关媒体的新闻进行筛选、整合、重新编排,从而为其他网民提供有序的新闻资源,在博客中,这样的再生产行为大量存在。可见,网民可以通过很多种方式来参与新闻的生产和再生产。在当下,专业媒体在很大程度上只能作为新闻的初级生产者之一而存在,而且,当新闻一旦出来,就脱离了记者、编辑等传统意义上的“把关人”所控制的轨道。在新闻传播以及再生产过程中,广大网民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报网互动”语境下受众参与新闻生产的特点

(一)受众参与新闻生产具有非专业性的特点

受众参与新闻生产,常常不是有意为之。受众是否参与新闻生产,用何种方式参与新闻生产,这些问题都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受众参与新闻生产有时完全是一种偶然事件,有时则是一时冲动的结果,至于他们表达的内容和形式会由于当时的语境不同而有所不同。因此,在报网情境下,受众参与生产具有非专业性的特点。报纸等传统大众传播媒体和网络等新媒体如果能够提供更多的互动手段,就有可能将受众的无意与随机参与捕捉下来,融入自己的新闻生产。

当然,微信、微博、博客等平台的出现,使更多的受众有可能更主动,有意识地参与新闻生产。然而,除把参与新闻生产、传播当做职业追求的极个别网民之外,绝大多数公众在利用博客参与新闻生产时还是呈现非专业化的特点。

(二)受众参与新闻生产具有聚合性的特点

受众参与新闻生产的作用或者效果,并不取决于他们专业水平的高低,而是取决于他们人数的多少。一条新闻如果只有少数几个网友转发或评论,其增值作用几乎等于零,只有成千上万的网友同时参与转发,或者有大规模的互动、讨论,才能达到提升新闻关注度与影响力的效果。因此,网友们参与新闻生产时产生的影响效应,取决于网络的聚合效能。

网络的聚合效能,首先表现在参与人数的多寡。多数人同时参与,可形成一股力量,对新闻的传播效果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可以促使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如同滚雪球,最终产生强大的效果。其次,网络的聚合效能还与群体互动的规模与程度相关,很多新闻报道长时间引起人们的关注,是与受众的关注热度相关的。例如,网站将某些新闻突显出来,以便引起更多网民的注意,这样可以激发更多人的参与。网站将一些网民评论放在网站更醒目的位置,也可以聚集网民的注意力。

上一篇:楼宇自动化范文 下一篇:教师工资改革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