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人忧天范文

时间:2023-11-10 16:16:58

杞人忧天篇1

2、【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等。【结构】主谓式。示例:清·李汝珍《镜花缘》:“‘海外都说“~,伯虑愁眠”。九公所说口号,莫非就是这两句?’”

3、【近义词】庸人自扰、杞人之忧、伯虑愁眠。

4、【反义词】无忧无虑、若无其事。

5、【押韵词】啮雪餐毡、心不在焉、冲锋陷坚、航海梯山、虎体鹓班。

杞人忧天篇2

广泛焦虑障碍有多“广泛”

广泛焦虑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这类患者非常容易紧张,总是无缘无故担心最坏的事即将发生,常坐卧不宁,缺乏安全感,整天提心吊胆,心烦意乱,对外界事物失去兴趣。患者还常伴有睡眠障碍和植物神经不稳定现象,如头痛、入睡困难、做恶梦、易惊醒,面色苍白或潮红,胸闷、心跳加快、易出汗,四肢发冷,手指发麻等症状。广泛性焦虑患者做事时也容易分心,注意力难以集中。由于注意力不能集中,这些患者往往还有记忆困难以及记忆力减退的现象。此时,患者体验的痛苦情绪与环境极不相称,以致于工作和日常生活受到明显影响,比如不能胜任一般的工作,容易出错和紧张等,有时甚至会觉得度日如年。

心理测验判断严重程度

根据临床表现,广泛焦虑障碍在医学上不难做出明确的诊断,医生们经常采用一些心理测验来判断这种疾病的严重程度,常用的测验包括:焦虑症状评定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广泛焦虑障碍是比较常见的慢性病,国外的调查表明其终身患病率为5.7%。因此,广泛焦虑障碍受到了医学工作者的高度关注,研究出很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其中药物治疗是一种基本的治疗手段,通常是采用抗焦虑药物和去甲肾上腺素及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抗抑郁药物来进行治疗。

中成药联合西药治疗

长期使用抗焦虑抑郁药物,可能产生依赖性,突然停药会出现戒断反应,我国的临床工作者应用一些新型中成药制剂结合治疗,取得不错的疗效。例如乌灵胶囊,它是纯中药单味制剂,来源于我国珍稀药食兼用的真菌乌灵参,通过调节氨基酸类神经递质代谢而发挥抗焦虑、抗抑郁、镇静等作用,作用机理明确,安全性良好。

除了药物治疗之外,心理治疗如放松治疗、认知行为治疗也被证明是有效的方法。

广泛焦虑障碍是比较常见的慢性病,如果患者能积极地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病情会逐渐好转直至康复。

杞人忧天篇3

中午,“妈——母鸡不知出啥事啦!”弟弟的“蝉声”打破了家中的宁静。我们都闻声而去,看出了什么事。原来家里的母鸡不知什么原因变得奄奄一息,鸡脚肿得都站不起来了,只是无力地拍打翅膀。“可能吃错东西吧”,我淡淡地说,妈妈的脸上也布满了乌云……突然又传来妹妹的叫声:“墙角的两只大公鸡又出事了!症状跟母鸡的一模一样”。“一定是吃了老鼠药了!”我怔怔地说,这下妈妈眼里更是下起雨来——辛辛苦苦养成的肉团儿,一下子就没了。我回了房做CRAZY功课,也不知道接下来的事了。

在学校“拼”了一个下午,放学归家的我已饥肠辘辘,家中鬼影也没有,突然一缕淡香钻进我的鼻子,好香!我立刻明白是从厨房飘出来的。我掀锅掀盘,终于找出原是一锅鸡汤作的怪。尝尝,真是香喷喷的,肯定是妈妈为阿婷做的营养品。我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匆忙找来勺子舀上满满一大碗泡上凉饭吃起来。

晚自修回来,我如常和

爸妈弟妹一起“追剧”。一天下来,疯狂完了,忆起今天惨死的鸡们,就问:“可怜的妈妈,您今天怎样处理你的‘宝贝’鸡们呢?”

“给我的宝贝儿女做鸡汤哟”妈妈挺“配合”剧情!

“啊!”我惊呆了,原来傍晚的靓汤是死鸡做的,怪不得有浓重的姜味!妈妈被一吓,像想起什么:“对,我回来时锅里的汤少了许多似的,莫非……”

“我……我只是以为亲爱的妈妈给我孝试补营养的……”“姐姐喝了那么多‘死鸡汤’今晚一定出事。”弟弟既生气又得意地插嘴,像要为自己少喝的汤追究。

哦,我完了……

我喝了死鸡的汤……原先我还怜悯鸡们生前在我家肉团儿似的可爱样儿呢,现在它“死不瞑目”反咬我一口,我极不安地想。耳边想起了一个声音:“食物中毒,阿婷快出事啦”……我不由得颤抖,忆起小时候喝了残留农药的菜汤而上医院,那苦头,现在“历史重演”?又有一个声音:“这次是死鸡,会死?”我更是冒汗,急忙摸肚子,抚抚额头,看有没有症状出现——好像还没有。不过我的“三魂”飘走了,慌忙去求助妈妈:“鸡汤有事吗?”妈妈只是一个劲咯咯笑;“没事,鸡没有死我就宰了,妈妈骨头也吞了,现在妈妈不是好好的吗?”“可是,可是……”

第二天早上,那个“死”过一回的阿婷好像能感到阳光已晒到屁股。

“喝了‘死鸡汤’的我的女儿,还不起床就迟到啦!”

杞人忧天篇4

你肯定认为杞人忧天的人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傻瓜吧,我就当了一回那样的“傻瓜”。

今天中午,我看了中央一台的《今日说法》,说的是:一座大楼,为了节省成本,把C40标格的混凝土换为C15的混凝土,本来应该在上下楼之间隔10厘米,他们竟减成了3厘米!也就是说,大楼随时有可能坍塌!

我看完之后,心里不禁颤了颤,想:在金城江这种鱼龙混杂的地方,会不会有人偷梁换柱,减少楼层的间隔?难道这栋楼随时可能坍塌!我急了,于是就号啕大哭,连忙写了N种逃生方法,哎,别笑,我能不急吗?我哭着告诉了妈妈,妈妈听了,不但不担心,反而哈哈大笑,说:“楼是98年建成的,要急,也轮不到你急,天塌下来还有大个子顶着呢。笨蛋!”

原来如此,我好笨呐!

杞人忧天篇5

果真是笔者“多虑”了吗?其实,笔者倒是很诧异几位同行对这一问题的漠然。想来,这种不该有的漠然也并非只有这几位同行才有。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关注,然而,作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导者的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事实上,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同样比较严重。我们不止一次地看到、听到,某位颇有才华、造诣高深的大学教师“突然”间就走了极端,令人痛心和惋惜。其原因自然不是唯一,但细细探查,心理健康方面出了问题,实乃最大“杀手”。

同其他职业相比较,大学教师往往更讲“面子”,对自己的职业心理感受也往往十分在意。这并非大学教师“多愁善感”,而是职业使然。“学高为师”,是我们的大学一向崇尚的职业理念。这表现在教师个体身上,教学效果、科研成果、学术声望以及职称晋升、聘期考核等,可以说是其“魂牵梦绕”、时时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而且,在目前的高等教育体制下,教师的本职工作或中心工作其实是双重的,即教学和科研对于一个要想正常晋升职称、能够如期完成聘期岗位职责的教师来说,必须“两手都得硬”,否则“后果很严重”。这一点,与其他大多数工作目标直线、单向的职业不同。

现实情况是,不仅现在“学生不好教”,教学效果提高起来难,而且繁重的科研、学术任务使得不少教师身陷忙乱。重压之下,一些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时常焦虑不安,并常常伴随着忧愁、烦恼、内疚、不安、孤独、压抑、苦闷、自闭、逃避甚至无端自责等不良情绪反应。笔者在与同行好友“小酌”时,便经常听到他们的酒后真言:“活得真累!”

笔者认为,一个人的心理倾向及其外化是有着“传染性”的。教师直接面对的是学生群体,因而教师心理取向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会以“乘数效应”波及学生。因此,大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绝非仅仅为教师个人的心理问题,谈此也绝非“杞人忧天”。教师心理健康之重要,小而言之关及教书育人的效果,大而言之,大学教师若放任不健康心理的宣泄,则很可能因此而导致其职业行为与其教育教学的目的背道而驰。

那么,大学教师该如何维护健康心理?显然这一问题回答起来实难轻松和简单。笔者认为,就当下实际而言,迫切需要从教师自身与学校两个方面入手,教师个人要努力,学校也要有所作为。首先,从教师自身来讲,既为人师,自当不断学习,时时“修炼”,使自己能够带着良好的心理出现在学生中,并以此影响和感染学生。其次,从学校层面来讲,应致力于教师良好工作环境的形成和改善,营造一种使人舒适、令人进取的心理环境和精神氛围。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学校可成立教师心理咨询机构,为教师提供及时咨询与合理宣泄的渠道,不断提高教师的心理承受能力。

杞人忧天篇6

社区矫正从国外引入中国,是一个法律移植的事件。因而我们不能不对“供体”与“受体”间的异同作全面的了解和分析。倘异大于同,那是万万不可移植的。有如鸟的心脏怎能移植到人身上呢。从我国目前社区矫正的试行情况看,中外的社区矫正不同之处是有的。如,推动社区矫正的力量来源上即有明显区别。在西方国家,社区矫正基本上是“自下而上”的探索,是以民间创新带动国家行动。美国的缓刑,就是由波士顿一个叫奥古斯塔斯的鞋匠独创的,因而他被称为美国的“缓刑之父”。直到去世时,他作了18年缓刑观护人员,按今天的话讲,就是社区矫正志愿者。为了做好这项义务工作,即使生意陷入了困境,他也在所不惜。通过他的努力和影响,在他去世后第20个年头(1878年),马萨诸塞州出台了美国历史上第一部缓刑法规,并确立了缓刑观护官的法律地位。在英美法系国家,只要个人请求合情合理,当地的法官就可以依据“自由心证”原则,突破法律,支持个人请求。这就是为什么在美国,一个普通的鞋匠竟能独创出一种短期自由刑替代措施的原因之一。而依我国的法律传统,只能采取“自上而下”的推动。

诸如此类的不同,的确需要我们在社区矫正移植过程中冷静考量。苏桂英同志恐怕就是担心,以目前的国情、社区发展的现状以及人的素质论,一旦移植出现机体“不适”或“变异”,必给“受体”带来致命伤害。但是,就我国移植社区矫正这一法律制度而言,“供体”与“受体”之间是否有更多的兼容性和同构性(以下简称“兼同”)呢?回答是肯定。

为了使我的阐述更有针对性,我想分别对应苏文中的四个“担心”来说明这个问题。

兼同之一:“斗争哲学”已经让位于“人权人道”,让位于“宽容互助”。

法国经过了历次,法国人从“断头台上的平等”中终于幡然醒悟,诞生了伟大的《人权宣言》。人们意识到:“不知人权,忽视人权或轻蔑人权是公众不幸”。过于强调,就是漠视人权。我们过去的“群众”(苏桂英同志认为极可能发展为“业主”),在今天已经没有生存的土壤。不仅生活中人道的情感渐多,就连宪法也确立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价值。尽管重刑主义传统根深蒂固,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刑罚已经一步步走向轻缓,是从野蛮走向文明,而不是苏文所担心的“从文明走向野蛮”。过去,罪犯的子女是抬不起头的。如今,他们中的许多人得到了社会的同情和帮助。从这个侧面看,我们的国民已经逐步从僵化的“斗争哲学”中走出来,人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复苏。据史料记载,奥古斯塔斯就是“一位自信心甚强,并具有充分热忱及深遂同情心的人”。毫无疑问,“人权人道”、 “宽容互助”已经成为中西方思维共容的起点。没有淳朴的民心,就没有社区矫正。

兼同之二:社区矫正可以促进社区建设,进一步强化公民的责任感。

“解铃还需系铃人。”法律的问题归根到底是社会问题。对于个体的犯罪,罪犯周围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而,犯罪这种社会问题关键还是靠社区成员去协助“案主”解决。从社会学角度看,我们曾一度过于强调政府在社会控制中的作用,忽视社会组织调节的作用。在这种思维的指导下,市民社会(主要体现在社区建设上)发展缓慢,特别是城市社区建设中人们彼此缺乏认同感和依赖感,也就是苏文中所讲的:“社区居民都很忙,邻里之间很少往来”。而西方社区矫正是产生于市民社会的。奥古斯塔斯这样的人物,很显然是市民社会培养出来的人。只有市民社会才能倡导每个社会成员之间彼此负责任,而不是把责任推给政府。很显然,我们也要尽快构建市民社会,特别是加强社区的建设。应该说,近几年我国的社区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目前社区矫正的试点都选在社区建设良好的地区。从社区矫正工作的调研经历中不难发现,社区矫正工作与社区建设是互动的关系。联合国有关机构提出社区建设的十项基本原则中的第三条规定:“在推行社区发展的初期,改变居民的态度和物质建设同样重要。”社区矫正的实行,就是在潜移默化地改变居民的态度。如前所述,“无人”不是坏事而是好事,同时“无人”也并不等于“无人问津”。罪犯的家人、亲属、朋友、社区上的热心人,他们虽然不是“法律内行”,但是他们更能从情感上拉近与社区矫正对象的距离,更能从日常的细微之处关爱社区矫正对象,这些是专业司法人员所不具备的天然素质。至于“小脚侦缉队员”已经成为昨日黄花,至少我所生活的社区以及我所调研的社区中社区干部绝大多数都是中青年轻人。退一步讲,即便是“小脚侦缉队员”,她们的阅历和热情也是“冬天里的一把火”,能温暖浪子之心。更为重要的是,如今她们可以名正言顺地“苦口婆心”了。这种母性的力量绝不可小视。此外,我国的社区矫正是从上而下推动的,包括司法机关在内的有关部门怎么可能不作为呢?只不过他们的作为更多地体现在依托社区上,更多体现在对社区中的矫正工作者和志愿者进行指导上。因而,社区矫正不可能变成 “无人”(我认为这里换成“无人问津”要好些,只是借用一下而矣)。

兼同之三:社区矫正中的“公益劳动”不能等同于“无薪劳动”。

我们都知道,罪犯在监狱里不是无偿劳动,尚不存在剥削的问题,怎么社区矫正竟会“倒行逆施”呢?这是用落后了的眼光看新事物。在社区矫正的实践中,公益劳动突出它的公益性,而不是功利性。公益劳动是要求社区矫正对象在社区从事一定时数的工作与服务,以对被害人、社区进行一定的补偿。从国外的实践看,大体包括收集垃圾、清理街道、修理公共设施、照顾幼儿、

医院医疗协助等。我国社区矫正的公益劳动场所也不设在营利场所内,只能选择敬老院、公共健身场地、公共绿地等。公益劳动的时间有严格限制,且不得占用矫正对象正常的工作时间,根本就不存在“薪”与“非薪”的问题。更不允许社区的经济实体、社区人员“享受(剥削)罪犯的劳动成果”。因为矫正对象的权利与社区其他成员一样,是不可侵犯的。在国外,社区矫正对象的公益劳动与私人监狱内的劳动不同。在欧洲一些国家,公益劳动是用来替代短期自由刑或折抵罚金的。不过,我们还真得“防患于未然”,特别是警惕落后地区变“社区矫正”为“社区专挣”。

兼同之四:社区矫正不是掩盖而是解决“监管顽症”。

不可讳言,由于国家经济条件的限制,我国在监管罪犯方面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超押现象非常严重,到了不得不解决的地步。其实,这是全世界都普遍存在的问题。关键是要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机制。近年来,联合国在对全球经济和社会问题的分析中,几乎每年都要提到解决监狱拥挤的行动方案。那就是尽量减少监禁刑,采取监禁的替代措施。可以说,不解决监狱人满为患的问题,其他问题都免谈。台湾学者杨士隆先生指出:从世界范围看,在诸多见解中,“转向处遇”是纾缓监狱拥挤的最为有效的策略。它可以分为“前门策略”和“后门策略”。前者诸如大量适用缓刑等措施,后者如提高减刑、假释比例等。可以说,要想在多重压力下解决 “几十年”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任何人任何时候也做不到。因而,从有利于解决问题的良好愿望出发,将社区矫正移植到中国来,实在是非常必要,而不是“饮鸩止渴”。

说了这么多,并不是全盘否定苏桂英同志的观点,而是旨在倡导这样一种观念,那就是:面对社区矫正这样的新生事物,保持冷静固然重要,但绝不能因此而杞人忧天,尤其要充分相信群众的智慧和力量。

杞人忧天篇7

两件事虽然发生在同一地区,背景和后果却极不相同。

杞人忧天是出于古代杞人的无知――杞国无事忧天倾,是典型的庸人自扰;现代杞人忧钴却不是天下本无事,而是事出有因。河南杞县利民辐照厂在6月7日发生了一起钴60的卡源故障(设备发生故障,但不会造成人身事故)。由于在地方政府陈旧的行政观念干扰下,消息被人为地封锁起来,并且还指示当地媒体“不能报道此事”。结果谣言满天飞,几万老百姓随大流地逃亡外地。许多老百姓说:“那天你是不在,要是你在,你也慌。”从众效应又使谣言升温发酵,维护“无知的镇定”的后果,是付出了高昂的社会成本。

两者相较,还有一点大不同:现代杞人生活在一个互联网普及的时代,生活在一个信息多元化的时代。今非昔比的信息传播方式,使钴60卡源故障的消息非但没有被封锁住,而且还通过互联网的走样传播,为谣言留出了巨大的传播空间。大道消息不,小道新闻和谣言就满天飞。大逃亡是对谣言发酵的一种惩罚。看来,多元化时代的发生的事件不能用一元化的管制观念来处置。但是,6月7日发生的事件,开封市政府直到7月12日才召开新闻会,通报了相关情况:安全无事,正在处理。这显然是太迟了!

杞人忧天和杞人忧钴的后果,自然又是大不同。杞人忧天是无事生非,天不会也不曾塌下来,只是为成语词典增加了一条有趣的词目;现代杞人忧的不是天,而是能够在空中扩散的“钴60”。古代杞人忧天是说说而已,未见行动;现代杞人忧钴从一家企业钴60的卡源故障,演变成为“放射性核元素出事”和“核爆炸”,造成杞县人的举家外逃,成为一个“爆炸性”的社会事件,严重地影响到了当地的社会稳定。

写道这里,不能不提及当地一位负责人对瞒报消息的解释:“既然没有危险,我觉得也没有必要小题大做,也不好一开始就大张旗鼓地公布信息。就好比一个人身体本来没有病,那还用得着大喊‘我没病’吗?”

此论在部分地方官员中有一定的代表性。这个“好比”,貌似有理,却是悖论,是一个落后于时代的陈旧观念。钴60具有强大的核辐射作用,对人的生命健康有着极大的威胁性。一家企业发生钴60卡源故障事件,到底有没有外泄?它对人们的健康到底有没有影响?这不是一个“小题”,而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的大问题,更不能等同于“一个人身体本来没有病”,不能用传统方式把它“捂起来”,看一看、等一等再说。

既然是“事出有因”,政府部门的领导者就应责无旁贷地在第一时间里,把事情的真相和原因及时告诉公众。公布真实的情况,不是“小题大做”,而是大题大做、大题快做。不敢或不愿这样做,只会使自己越来越被动。政府越是不愿意公布真实的信息,百姓就越是相信谣言是真的;政府越是担心真实的消息后会引起百姓的恐慌,结果隐瞒真实的信息造成了百姓真正巨大的恐慌;试图以沉默来换取当地政绩形象的不受损害,结果事与愿违,造成了当地政府形象真正受到损害。事实证明,担心公布事实真相会引起不良后果是不必要的。恰恰相反,当地在政府部门采用多种渠道公开信息、澄清真相后,谣言就然而止,逃出去的百姓立即跑回来了。

杞人忧天篇8

清人李汝珍所著《镜花缘》里有两个国家的人最不快乐,那就是:杞人忧天,伯虑愁眠。说的是有个杞国人,担心天会崩塌地会陷落,寝食难安,惶惶不可终日;而伯虑国的人最怕睡觉,唯恐一睡不复醒,他们因终日愁眠而不知喜笑欢乐为何物,年未弱冠而须发已白,寿岁极短。

思虑虚幻之事,必生忧愁之果。虑,使人成了忧天的杞人;忧,让人成了愁眠的伯虑人。忧虑是虚的刀,但伤害却是血淋淋的:它可以让下午的乌云,遮蔽清晨的阳光;它也能用明天的坟墓,埋葬今日的生活。

有这样一则笑话:有位太太请人给她画像,她要画师给她画上项链、耳环、珠宝等等,还说画得越多越好,可实际上她并没戴这些东西。画师觉得奇怪,就问道:“干吗要这样呢?”太太说:“我感觉时日不多了,如果我比丈夫死得早,他的新女人看到这幅画后,肯定会跟他讨要这些宝贝的。看他这个吝啬鬼还敢在我死后拈花惹草不?”

这位太太目光如此长远,如此“高瞻远瞩”,生前就想到了死后的事,恐怕她的生活只会是整天戚戚惶惶,焦虑烦躁,不神经衰弱才怪呢。

武侠奇才温瑞安在小说《伤心小箭》里写道:“忧虑是什么?那是对未来发生和降临的事怀有一种疑惧。大多数的忧虑其实都不会发生,如果你把你过去所忧虑会发生的事做一统计,基本上有九成都是杞人忧天,白担心一场的。”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其不朽之作《爱弥儿》中写道:“远虑!这个使我们不停地做我们力不能及的事情,使我们常常向往我们永远达不到的地方,这样的远虑正是我们种种痛苦的真正根源。”

关于“远虑”,美籍华人作家刘墉有过一个非常精辟的比喻:“好比爬山,当你攀在悬崖上的时候,一失手就可能粉身碎骨。那危险是‘近忧’,你不能想别的事,只能全神贯注,应付眼前的困难。”

很多人常常对未来做出种种设想,尤其喜欢往坏处想,并且美其名曰“做最坏的打算”,其实当日子真的过到那个份儿上,往往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禅宗里有个故事:有个人不小心掉下悬崖,幸运的是,他抓住了一根藤;不幸的是,悬崖上边有只狗熊在咬这根藤,下边有只老虎正等着他掉下去。就在此时,他突然眼前一亮,他看到前面有串鲜嫩的葡萄,如此赏心悦目,令人垂涎。他立刻伸手把它摘下来,美美地享受一番,新鲜美味的葡萄让他片刻间似乎忘了生死。

忧虑未来,是心灵上的荆棘;乐在当下,是心灵上的忘忧草。不被无用的虚幻之事忧虑,只把当下该做的事做好,我们就会笑颜长存。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还没有到来,而现在是上天赐予我们的礼物。如果说人一生中可以有所作为的机会只有一次,那就是现在,而许多人却在悔恨过去和担忧未来中浪费了大把大把的好时光。

一味“远虑”,只会让人身心疲惫,一步步把人推上痛苦的悬崖。“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只有脚踏实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才能避免近忧的困扰和远虑的负担。抛开“远虑”这个包袱,轻装上阵,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因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正像拜伦所说:“忙碌,就没有时间流泪了。”

当然,危机意识和自我警醒一个也不能少,曾子有云:吾日三省吾身。但人生不过百年,远虑,虑得也不过是一须臾,远亦虑,近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这是个易解的悖论。无论是远是近,都是忧虑,忧虑谁都会,不如做点有技术含量的事,让自己要多快乐就有多快乐吧!

上一篇:无可厚非范文 下一篇:小学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