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路范文

时间:2023-10-30 00:49:51

我们的路篇1

------------题记

繁忙的十字路口,熟悉的交通灯,拥挤的人流。公路上一辆又一辆的车从我眼前来过。在这里无论有什么特别的车我们总是能看见太阳.月亮.还有星星…….

我和你就站在十字路口的中心。

我望着那条通往你家的路,眼中弥漫着泪水。想着以前形影不离的日子。吃饭上学逛街….总是会在一起。屈指一算,却算不出我们多长时间没有在一起. 吃饭上学逛街……..就连一起回家也很少很少了。我又望着干净的街道,整齐的房屋,美丽的风景,不论南不论北。我们一起去过的地方很多。现在也不知道他们怎么样?是否还如以前那般美好?会不会寂寞?你有没有偶尔想起他们呢?看着安静的灯光,看这陌生的路人,昨日和你一起的欢声笑语,情不自经的浮现在我的脑海中……而现在我拿起电话不知该不打当给你,拿起钥匙该不该去找你!

我很喜欢收藏,收藏那些小东西,小纸条我认为是一种单纯的美,可以唤起自己的回忆。不经意间的发现我又重新翻起它们,我们的过去,我们的友谊,不论你是怎么想的,至少我真心诚意的把你当知己。谢谢你陪我描绘那些永不褪色的画卷。谢谢你陪我拍摄那段伤心的电视剧,谢谢你陪我跨过那到进步的门槛,谢谢你…….

曾经,很短的曾经,这么快就过去了。我记得你说过天使总是喜欢笨女孩。我老说你笨,你只会反驳你聪明。我真的希望我的好运可以转让给你,那样你就会很幸福……晴朗的天,蓝蓝的天,懂事的天,把世界照的如此美丽,如此繁荣……当我们有一次走过十字路口的时候发现今天的路灯换了颜色,只见你转身,却没有回头,我想了很久。你是什么心情是满怀欣喜,是迷迷茫茫,还是愁眉苦脸呢?却一直没有答案。

我们的路篇2

他就是刚刚离任的天津市农广校校长——刘训江。

从天津市农业局办公室调任农广校校长时刘训江刚刚41岁,是全国农广校系统最年轻的省级校校长。从机关到基层,环境的改变,角色的转换,对他是一个全新的考验。记得他来农广校的第一天,就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服从局党委的安排,也感谢局领导的信任让我到农广校工作……今天我也向大家表个态:第一,虚心学习,尽快进入角色;第二,扎实工作,努力推进事业发展;第三,廉洁从政,一定要带好队伍。请大家监督。”这是他上任后对全校职工的第一次讲话。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长篇大论,却句句掷地有声,让我们每位职工心里顿时有了踏实感。

说的容易,做起事来就不是那么简单了。初来乍到的他,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办学资金短缺。当时学校在职职工24人,退休职工16人,还有2位离休干部,但办学专项经费只有25万元,还面临着落实房改补贴的问题,怎么办?当时,天津市正在实施“351”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他拜访有关部门,向老同志取经,跑各分校调研,开班子会研究,分析当前形势,寻求解决办法。在上任一个月后的第一次全市农广校校长会上,他全面分析了农广校面临的形势,要求农广校系统树立争创一流的信心,牢记有为才能有位,从干好当前工作做起,用业绩争取各部门的支持,用成果赢得各方面的信任。针对眼下的培训工程,他提出“三个围绕、五个下沉”(围绕设施农业、优势产业和农民需求开展培训,重心下沉到村委会、合作社、生产基地、种植大户和加工企业)的工作思路,扎实搞好培训,坚决完成任务。光有思路不行,关键还要干。他一边跑部门、争支持,一边带领全系统教职工,兢兢业业,创新模式,真抓实干。2007年天津市农广校承担的“351”工程任务超额完成,得到了领导的表彰,也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上级部门支持力度大增,体系建设资金、专项办学项目等向农广校系统倾斜,不仅增加了办学经费,还解决了干部职工特别是离退休职工盼望已久的房屋补贴问题。学校的难题解决了,大家心齐了、干劲也足了。

刘训江是个想事干事、胸怀大略的人。没有了后顾之忧,他便开始谋划农广校体系的未来。天津市农广校是一所公益性的农民教育培训机构,有12个区县分校,120多名教职工。今后如何发展,靠什么保障,怎样做大做强,保持公益性,确立主力军地位,使农广校持续健康地发展,这是他考虑最多的问题。

用法律保障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建立长效机制,让农民教育培训有法可依,这是确保农广校发展的根本,更是农广校系统多年的愿望。立法谈何容易,无兄弟省市借鉴,更无上位法依据,怎么办?刘训江和市农委有关人员一起,争取市人大有关领导的支持,主动汇报情况,研究立法依据,外出考察,撰写报告,起草草案,并邀请市有关领导和人大代表视察农广校体系。经过两年多的不懈努力,2010年5月26日,天津市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了《天津市农民教育培训条例》,标志着天津市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步入了法制化管理轨道。《天津市农民教育培训条例》是全国第一部农民教育培训法规,为全国农广校开展农民教育培训立法开了一个好头,对今后做好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更具有深远的意义。

有了法律保障,还要建立培训补贴长效机制。当时,天津市财政只对“绿色证书”取证实施补贴,而农广校中专教育、农业技能培训没补贴意向。特别是农广校中专教育,随着形势的变化,学员数量逐年减少,招生非常困难。在享受不到国家全日制补贴的情况下,如何争取到市财政补贴,让刘训江伤透了脑筋。为争取政策支持,他亲自写建议、打请示、出题目、提措施、寻求上级部门支持。2008年,天津市启动实施了农民素质提高工程,又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不仅对参加农业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民每人补贴600元,而且还拿出专项资金,专门补贴上农广校中专的农民每人1600元。2012年,更进一步拓宽了补贴范围,对培养农业高技能人才每人补贴1000元,对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每人(次)补贴30元,明确规定,今后这些政策不变,并且随着财政资金的增加,补贴力度还要加大。有了扶持政策,农广人的心气高了,底气足了,事业心强了,想干一番大事业的劲头更足了。

中专学历教育是农广校的办学之本。“农业部提出‘百万中专生计划’,我们要充分利用政策,把天津承担的任务落实好,还要提前完成目标。”在班子会上,刘训江提出实施“农民中专学历教育工程”,争取用5年的时间完成1万人的教育任务。这一想法得到了班子的一致称赞。他带领市校人员深入区县分校,和老师一起宣传政策,发放招生简章,动员农民参加农广校中专学习,当年就完成招生2200多人。2008年和2009年,全市又分别招生3359人和4236人,在校生达到了7595人,连创农广校招生历史记录,实现了“百万中专生计划”十年任务提前五年完成的目标。

搞好农民科技培训是农广校的重中之重。2004—2007年实施的“351”培训工程,使全市10万农民取得了“绿色证书”,32万人参加了科技培训。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农民教育培训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传统的农民培训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刘训江研究新形势,率先提出实施“涉农产业职业技能培训工程”,同时根据全市设施农业发展和农民需求,进一步提出“根据需求定工种,突出技能搞培训,学习理论上水平”的总体要求,把农民需求和操作技能放到首位,强化农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专业农民、职业农民。项目的实施,深受农民的欢迎。各分校积极开展蔬菜园艺工、家禽饲养工、拖拉机驾驶员等15个农业特有工种的培训。2008年以来,全市共培训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农民近7万人,体系优势和资源优势也得到充分的发挥,农广校已成为全市农民教育培训的主力军。

在搞好自身项目的同时,刘训江还积极争取各部门的项目支持。2011年,天津市首次实施农业部“阳光工程”,农广校系统承担了大部分的培训任务,培训农民1.3万多人。2010年,刘训江主动与市科委联系,承担了国家科委“星火计划”项目农村科技带头人培训工程。他充分利用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这块牌子,承担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示范县重点技术人员培训项目,以及中央校致富早班车和节能减排宣传试点项目等等。

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锻炼了队伍,而且提高了农广校的知名度。“要培训,找广校”已成为当地农民的一句口头禅。

完善办学体系建设,增强教育培训功能一直是刘训江校长心头的一件大事。从上任伊始,他就着手组织调研、研究方案、协调部门,多方争取项目资金,不断完善市校本身及整个体系的建设。2009年,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市、区县两级财政投入专项资金1200多万元,在全市农广校系统建设了农民远程教育服务中心和区县分中心及29个市级农民教育培训基地。市财政的专设资金大力支持在农广校乃至整个局系统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天津市农广校建设了媒体制作中心、卫星直播中心、互联网信息中心和图书音像资料中心及演播室、计算机培训教室;区县分校相应建设了多媒体教室、图书室、计算机教室;全市还建设了31个市级农民教育培训基地,并配备了培训教室、图书室和卫星接收小站及必要的实训设备。短短几年时间,农广校体系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

而刘训江并不满足取得的成绩,他总是说,“要有忧患意识,要考虑长远发展,要想在改革的大潮中站稳脚,必须得加强自身的软件建设。”

刘训江始终把教师的培养作为头等大事。他组织各分校聘请农业院校、科研院所、技术推广体系等技术人员建立了600多人的教师队伍。他带领分校校长走出去,学习外地办学经验,参加中央校A级校长培训班,提升校长领导能力。2010年,他争取教师培训专项资金30万元,举办了首次由农广校系统全体专职教师参加的培训班,聘请了农业部、中央农广校农民教育培训专家来讲课。组织开展教学评比、教学观摩活动,2012年参加中央农广校举办的教学评比活动,天津市校选派的两名老师分别获得了一等奖和二等奖的好成绩。在市校开展“三个一”(学一本中专书、讲一堂辅导课、出一套考试卷)活动,青年教师上台讲课,水平逐年提升。他还鼓励教师出书,做技术光盘,编印实用技术小册子。几年来,市农广校联合中央校组织出版了《盐碱地冬枣栽培技术》等4本培训图书、《卫青萝卜无公害栽培技术》等2套技术光盘,编印实用技术小册子46种,在农民教育培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刘训江是一个作风严谨的人,他相信“身教重于言教”。他没有架子,很少批评人,但职工都很敬畏他。他处处以身作则,不搞一言堂,从不搞特殊化,廉洁从政。他关注职工的成长,最关心的是职工的切身利益。为解决农广校教师评职称难的问题,他跑有关部门,争取理解支持,在农业技术推广系列中,列出“农业教育专业”,解决了农广校系统职工职称问题。在他任职的七年时间里,市农广校有5名职工晋升了高级职称,8名职工评为农艺师,农广校系统很多教师职称问题也得到了解决。几年来,他几乎没有歇过一个寒暑假,上班第一个到岗,下班走在最后。利益和荣誉让给别人,困难和问题留给自己。

在农广校的七年,农广校的工作也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收获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厚爱。天津市农广校连年被评为全国农业广播电视教育培训先进单位;荣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天津市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天津市文明学校、天津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天津市模范职工之家,以及市农业局安全、老干部、信息先进等多项荣誉称号,天津农业远程教育网被评为全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10强。2009年,农业部命名天津市农广校为全国首批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2012年又被全国总工会命名为全国职工教育培训基地。这些成绩的取得,饱含了各级领导对农广校的关心和支持,凝聚着农广校系统全体教职员工,特别是刘训江校长的辛勤汗水,更为创建农广校美好的未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年难留,时易损。转眼七年过去了,天津农广校的教师们已经和他们的领路人结下了深厚的友情。他们忘不了他嘘寒问暖的声音,忘不了他促膝谈心的和蔼面容,忘不了他走访困难职工的身影,更忘不了他为工作辛勤操劳的身影。刘训江常谦逊地说“我不会做思想工作”,但他始终用言行维护着这个团队的和谐与稳定。

如今,刘训江校长已调离天津市农广校,走上了新的领导岗位。愿我们的老校长在新的岗位上工作顺利,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们的路篇3

2011年9月的一天,在河北邢台市郭守敬小学上四年级的解平云,将自己花了几年时间写的共6万字的童话拿给爸爸解爱民看,他告诉爸爸自己找不到灵感了,写不下去了。解爱民是邢台市交通局的一名职工,因为妻子李素花忙着做生意,所以儿子的功课都由他来辅导。解爱民看了儿子写的童话,讲的是6只小动物“学习生活”的故事。虽然写的是小动物,但讲的就是儿子自己的两点一线——从学校到家庭的生活。

读着儿子的作品,爸爸解爱民陷入了沉思。现在的孩子常年躲在温室里,只有一个任务——学习,他们不跟大自然和社会接触,少了天真烂漫,怎么会有灵感写出好东西来呢?解爱民不禁想起自己小时候在乡下长大、在田野里撒欢的生活,那种生活让他在成年后有了浓浓的乡土情结。

解爱民决定带孩子走出城市,去郊外看看。

邢台市西边紧邻太行山,从城里出发进山,沿途山林风景秀丽,20公里处即是“千年古镇”黄寺镇,镇上有多处古民居,民风古朴,是一条绝好的徒步线路。

半个月后的一个早上,解平云和13岁的堂哥解平冉跟着解爱民出发了。一路上,从未出过远门的小哥俩被山林的美好风光深深吸引。

中午时分,他们来到一个村口,和哥俩差不多大的一些孩子热情地围上来和他们说话,问这问那,还争着抢着要哥俩为他们照相,农村孩子的真诚和大方让解平云哥俩害羞了。跟孩子们分别时,哥俩不时回头摇手。解爱民远远地跟在后边,微笑地看着这一切:就让他们好好体会这份感情,体会他们和这些孩子的不同。

一路上说说笑笑,下午3点多,三个人不知不觉来到了镇上。这时两个孩子才感觉腰酸背痛,脱掉鞋子一看,脚上起了几个大水泡。解爱民看着心疼,刚想让哥俩多歇一会儿,谁知两人又像发现新大陆似的大叫起来:“看,木头房子!”两个孩子立马穿上鞋,顾不得疼痛,钻进木头房子里看稀奇。

返程的客车上,两个孩子一到车上就睡着了。解爱民望着他们晒得黑黑的小脸,觉得这一路的收获真大。

回来后那一周的周五,解平云对父亲说:“爸,你明天没事吧?”解爱民不解。解平云说:“我和哥哥商量好了,明天还要徒步去黄寺镇,以后每个周末都要去。”这哥俩是爱上徒步旅行了。

再出发,解爱民开始“因地制宜”地教他们一些徒步的技巧。渐渐地,哥俩徒步20公里的时间由10小时缩短到8小时,也不再喊腰酸背痛,应对突况的能力也更强了。哥俩甚至憧憬着从邢台徒步到北京。解爱民虽然不太相信小哥俩,但仍鼓励他们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先把这20公里走好。”哥俩懂事地点点头。

2012年5月底,三个人走到山里的一个叫黄梅花的村子,在一个院子里看到一个小姐姐围着围裙,正趴在凳子上写作业,没写几笔,又赶忙跑进厨房给灶台添柴火。三人好奇地走上前,只见堂屋的床上躺着两位病恹恹的大人。女孩见到他们,连忙从厨房里跑出来打招呼,然后端茶倒水。解爱民一问才知道,女孩叫袁梦菊,16岁,有一个姐姐在上大学,父母三年前得了病,丧失了劳动能力,袁梦菊一边照顾家里,一边上学,但家中已没钱供她上高中,9月份就要失学了。残破的墙上,贴满了袁梦菊获得的各种奖状。哥俩对眼前的一切感到吃惊,袁梦菊的生活跟他们相比,反差太大了!

离开时,解爱民留下了100元钱。而小哥俩看上去心事重重,两人一路上都在议论袁梦菊的事。

6月下旬,哥俩忙着准备期末考试,徒步活动暂停两周。

考完试,暑假来了。解平云决定和哥哥徒步去北京,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可爸妈并不重视他的决定,解平云拿出一张纸递给爸爸解爱民,说:“我们不光徒步,一路上还要为袁梦菊姐姐募集学费,要让她继续上学。”解爱民看了那份《募捐助学倡议书》,很是感动。解平云说:“上次看到姐姐因家里穷上不起学,我们一直在想怎么帮助她,我们虽然没有能力挣钱,但我们可以用自己的力量为姐姐募捐学费。”解爱民紧紧抱着哥俩。小哥俩想用自己小小的肩膀分担一些社会责任,这是好事啊!

解爱民让他们立即行动,先把整个徒步过程都规划好,他自己做跟班,由哥俩来当领导。两个孩子兴奋得脸都红了。

哥俩立即拿着地图在网上查徒步线路。最终确定沿着107国道一路向北,全程约450公里,以每天徒步25公里计算,全程约18天。

接下来,哥俩开始准备随身携带的物品:药品、衣物、日用品等,一切准备就绪。

7月9日早上5点18分,哥俩带着家人的不舍和牵挂出发了,解爱民在后面当跟班。

临行前小哥俩特意看了看有关长途徒步的资料,说路上口渴,最好不要喝纯净水,只喝白开水,白开水中有矿物质,是为身体补充水分的最好“能量”。走了一段路程后,哥俩带的白开水喝完了,于是决定向路边的人家要点水喝。

他们直接走进一户人家,说想要点儿白开水喝,可对方根本不愿给他们。哥俩没气馁,一连问了三家,没想到没有一家愿意给,他们心里很不是滋味。额头上不停地流着汗,嘴唇干得裂开了,他们尴尬地站在那里。

解爱民在远处看着两个孩子,他明白孩子缺乏跟陌生人沟通的技巧,于是忍不住走了过去,安慰他们:“不要紧,或许人家真的只有纯净水呢?你们向别人要水喝时,可以先自我介绍一下,说说你们徒步去北京的活动,让别人知道你们要白开水的原因。”哥俩听到这儿,似乎明白了什么。

第四家是一对60多岁的老人。平云、平冉按照解爱民的方法,说明了来意,奶奶不光给他们倒水,还让他们去搓搓毛巾洗洗脸,又拉着他们到电风扇下吹风。老人热情地招待,让哥俩的心又热乎了起来:看来真的要学会和陌生人沟通。

下午4点多,到达了第一站内丘县,哥俩在一家既经济又干净的宾馆住下。

两个孩子洗过澡,洗好衣服,早早地睡了。第二站是高邑县,39公里,是整个徒步行程中最长的一站。这一天气温高达37摄氏度,两人走到25公里时开始无精打采了,两人喊着累,坐下就不想起来。可这前不靠村后不着店的,不走也不行啊!这时,解爱民学着哥俩出发前说的“勇往直前”的话来。哥俩不好意思了,只好继续赶路。

晚上7点多到达县城宾馆,两人饭也不吃,躺下就睡着了。见两个孩子有点反常,解爱民一摸他们的额头,吓了一跳,用体温计一量,两人都发烧达38度。解爱民忙给他们吃了退烧药。两个小时后,哥俩退烧了,也有了精神,嚷着要到外面吃东西。

吃完东西回到宾馆,解爱民说哥俩的身体状况还不稳定,明天休息一天。可第二天早上4点半,哥俩还是准时起了床,他们摸摸自己的额头,然后叫醒解爱民:“我们没事,继续‘勇往直前’!”

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了,两个孩子开始着手募捐助学的事。

7月14日,两人从正定县出发到达行程中第一个地级市新乐市。两人来到最热闹的市中心,起初是在公交站牌旁和一家超市门口发倡议传单,但情况不太好,有的人不接,有的人瞧一眼就扔掉。受挫感再次袭来,就像要水时被拒绝一样。而这次比要水更难,因为这次募的是钱。

哥俩的自尊心再也受不了了。两人躲在街角,反思是哪里做得不好。平冉望着超市门口行色匆匆的人群,忽然猛地拍了一下自己的头,说:“我们错了,这些地方本来就是人员流动性很大的场所,大家都急匆匆来急匆匆走,哪有时间停下来看我们的倡议传单呢?”平云也醒悟了:“我们要找人员比较固定的场所。”两个小家伙兴奋地击掌。

旁边是一所公园,很多人在里面悠闲地散步或聊天。一位中年妇女正带着小孩玩耍。平云上前先介绍了自己和哥哥,然后向对方讲述了他们从邢台徒步去北京募捐公益助学款的计划。妇女听他讲完,认为他们是在借着公益的名义骗钱,抱着孩子准备离开。平云赶忙拦住了:“阿姨,这上面有我家的电话和学校地址,还有捐助对象的地址和电话。”中年妇女将信将疑:“我怎么知道你留的这些是你自己本人的呢?”平冉赶忙过来帮弟弟:“我们有以自己名字‘平云平冉’命名的博客和微博,现在你就可以登录,看看我们这个倡议。”妇女有些信了,但还没有完全打消疑虑。这时,平云笑着说:“阿姨,要不你用手机把我们俩拍下来,去派出所查查看我们是不是骗钱的。”妇女听到这,不好意思地笑了,但又说:“我身上没带钱,我家就在旁边,我现在就回家拿钱。”说着就匆匆走了。

望着对方的背影,平冉叹了一口气,说:“她或许是找个理由躲开了。”平云心里也没底。两个在原地等了10多分钟,正要离开,中年妇女跑着过来了:“孩子,让你们久等了,我捐100元。”哥俩激动地跳了起来,终于有人信任他们了,有人给袁梦菊捐款了!哥俩忙让妇女在签名本上留下姓名和联系方式,可妇女什么也没留下。那一刻,哥俩好像心有灵犀一般,一齐向她鞠躬,连声说“谢谢”。

这一天,哥俩募到了800多元,他们细心地把每笔账记在本子上。

7月19日,他们来到保定市人民广场,几位阿姨在广场上跳舞。当平云说明来意后,其中一位阿姨看着两个晒得像黑蛋的孩子,二话没说捐了50元。当她得知他们要一直走到北京天安门时,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孩子,你们太棒了!”然后,她动情地抱住他们,说:“你们知道吗?我的孩子每天只会呆在空调房里看电视,他真应该向你们学习。”那一刻,哥俩感到从未有过的骄傲。

7月22日,两人从涿州出发,到达北京地界。下午3点多,哥俩远远看到了交通指示牌上的“北京”两个字,高兴得忘了徒步的禁忌,小跑到牌子下面,大喊着:“北京,我们来了!”

7月27日早上,哥俩依旧4点半起床。这一次,他们要赶去的地点是离宾馆不远的天安门广场。四面八方的人向升国旗的地方涌去,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5点38分,当国歌响起,红旗冉冉升起时,平云、平冉高举右手敬队礼。一旁的解爱民欣慰地望着哥俩,他觉得,18天里发生的一切,也值得他向两个孩子致敬。7月29日,三人回到邢台。平云平冉觉得行囊更重了,因为行囊里不光有一路风尘,还有近万人签名和留言的签名本,以及为袁梦菊募到的7000多元善款,他们准备把这笔善款捐给邢台市慈善总会,由慈善总会交给袁梦菊。

我们的路篇4

我们有过曾经

那曾经并不遥远

只是记忆的昨天

在青春路上

我们有过记忆

那记忆并不遥远

只是曾经的昨天

昨天 记忆 曾经

原来只是一段青春

我们的路篇5

我们是95后,我们不张扬,我们不是那些大人所说的那样叛逆,我们不是非主流,我们有着自己独特的思想。或许,我们和90后一样,大把大把的挥霍着青春,可我们也知道学习,无论我们做什么,就算我们做的事情是对的,父母也总是误会我们所做的一切。我们也渴望得到父母的表扬,可我们得来的总是无数的批评的误会。每当父母误会我们时,我们往往会沉默,我们不解释,因为我们不想解释,我们已经习惯了这种误会。有时候,我们会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哭,听着忧伤的dj,就像是一个被人抛弃的孩子。我们会坐操场上,昂着头,说着青春是一道明媚的忧伤。这就是我们。我们在学校里面奋斗,我们也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我们从小就知道了这个社会的复杂。我们一直在努力,希望并盼望着父母有一天会在外人面前骄傲的说着:我以我的孩子为荣。我们一直在为这句话在努力,可父母知道吗?我们会在父母看不见的地方默默的奋斗,我们总有一天会长大,到那时,父母会明白我们吗?

95后的我们一直在路上,从未离开。

贵州省龙里县民族完全中学初一4班初一:汪越洋

我们的路篇6

《中关村》杂志恰巧在这一年,迎来了10周年的生日。同时,也意味着,一个新的10年开始了。

10年的征程,寄寓着多少光荣和梦想,包含着多少艰难和曲折,珍藏着多少事迹和故事,难以历数。但是,采撷其历史进程中的一些片段,回顾一下走过的路、经历的人,一定有其价值。惩前以毖后,继往以开来,相信《中关村》杂志会进一步发展,柳暗花明,曙光在前。

发端:中关村风云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

伴随着中关村这个中国科技前沿阵地的发展,《中关村》杂志应运而生。

谈《中关村》杂志,自然避不开谈中关村。

中关村是一个时代的产物。1978年春,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正式提出了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观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中国科学院研究员陈春先在三次考察美国“128号公路”后,怀着一种使命感,要在中关村建立“技术扩散区”,探索一条将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的路子。1980年10月23日,他在中关村率先创办了第一个民办科技机构“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发展技术服务部”。

此后,中关村地区民营科技企业如科海、京海、四通、信通等先后建立。到1986年底,中关村各类开发性公司已近100家,逐渐形成了“中关村电子一条街”。

1988年5月10日,国务院颁布了《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暂行条例》(即十八条),大大激励了科技人员创办新技术企业的积极性。

1993年6月,国家科委、国家体改委《关于大力发展民营科技型企业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关村的科技企业家率先提出了“二次创业”的战略。

1999年6月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科技部和北京市政府《关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请示》,原则同意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规划。随后,“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正式更名为“中关村科技园区”。

2001年,美国新闻周刊把中关村评为世界新“文化圣地”之一。

此后的中关村日新月异,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2003年以前,、李岚清等国家领导人都来过中关村视察。在对中关村的科技发展和体制改革表示赞赏之外,他们也提到了中关村的软环境,包括中关村的文化建设和舆论宣传阵地工作。希望在中关村“看到别的地方看不到的东西,听到别的地方听不到的声音。”

在跟随国家领导人视察和学习领导指示精神的人群中,有一个有心人,他就是现任中关村杂志社社长、总编辑,时任海淀区宣传部副部长、区文联主席的卫汉青。当时,他已在海淀区的文化和宣传工作中做出了成绩,并有北京出版社特邀编辑、军内外报刊记者、作家、诗人的经历。先后创办了《海淀报》、《海淀文艺》、《稻香湖诗刊》等报刊杂志。

国家领导人在中关村文化和宣传工作方面的指示让卫汉青的心里不平静。中关村如此得天独厚的环境下,当时却没有一家全面反映中关村的综合性媒体存在。他希望力尽绵薄。

但是当时新闻出版署原则上已经冻结了新刊号的审批工作,申请一个全新的刊号绝非易事。卫汉青了解到,相关单位和部门曾想申办名为中关村的正式刊号,几年下来没有结果。

凭着对政策的敏感,和对中国创新趋势的了解,卫汉青开始为刊号奔波。他动用了自己20多年来能够动用的所有资源,特地查阅了国家领导人来中关村的讲话记录并作为佐证,最终用自己的诚心得到了各级领导和部门的支持,打破了全国城区级单位没有资格申请正式刊号的惯例。

2002年5月,历经两年时间,珍贵的刊号终于申请到了。“实践证明,即使办刊,你也得做别人没做过的事情,你也得突破,创新,你要是固步自封、循规蹈矩的话,你可能就办不成这个事情。”谈起当年的经历,卫汉青社长不禁感慨。

对这本杂志,当时中关村管委会和海淀区的领导朱善璐、陆昊、胡桂枝、周来升、申建军、任冉齐等都给予了大力支持。时任北京市委常委的朱善璐书记明确批示:中关村和海淀区都需要这么一个窗口,要市场运作办好杂志。而中关村杂志社,也始终接受着这两个机构的领导。

创业:高起点、大运作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2002年6月24日。北京市海淀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下发了批复文件,中关村杂志社正式成立。

既然是中关村的杂志,其报道的方向当然应该围绕中关村。当时确立的杂志社的宗旨是:宣传中关村业绩,传播中关村文化,弘扬中关村精神,推崇中关村时尚。

杂志社开始由编辑部(含摄影、美编)、办公室、财务室、发行部、广告部、经营部六个部门组成,后来,到了2006年9月29日,随着中关村杂志俱乐部的成立,杂志社形成了七大部门。

在杂志社成立之初,以什么方式办刊?是靠财政扶持,还是走市场运作的路,曾经引起过一些讨论。卫汉青社长和《时尚》、《三联生活周刊》等媒体的朋友聊。经过斟酌,决定走市场之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己养活自己。这,意味着极大的挑战和风险。

对于杂志内容的定位,卫汉青社长及其它几个创始人十分慎重。卫汉青社长先后拜访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喻国明、著名报告文学家王宏甲、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著名经济学家萧灼基等,也去《时尚》杂志社、北京青年报、京华时报等媒体的朋友那里请教。最后,中关村杂志社确立了“新经济、新科技、新文化”9个字为自己的内容定位。栏目则包括经济、科技、教育、时政、文化、生活等。同时也确立了《中关村》杂志“追求创新、追随卓越、追寻人本”的办刊理念。

在确立了走市场化之路,并在社会上取得一部分初始启动资金后,杂志社要解决的是人才问题。卫汉青第一步解决的是领导团队,他请来几位媒体界的资深编辑和主编,组成了最初的领导团队。

接下去,就需要招聘一批编辑、记者和经营人才了。当时杂志刚创刊,知名度等于零,怎么样才能从社会上引得“凤凰”来呢?

为了尽快缩短媒体自身的宣传周期,也为了杂志树立品牌确立一个高起点。杂志社决定利用招聘的时机进行媒体的宣传,边宣传边招聘。当时中关村杂志社在《南方周末》、《中国青年报》、《北京青年报》、《北京晚报》、《京华时报》、《光明日报》、《中华新闻报》等处都做了半版或大幅招聘广告,招徕精兵强将,同时打响杂志的知名度。

招聘广告上一个卫汉青社长亲自设计的广告语特别醒目:“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东,21世纪看中关村。中关村杂志――知识经济的窗口,成功人士的舞台。”大气磅礴,让人过目不忘。

与此同时,《中关村》杂志的一些大幅户外广告牌也开始出现在北京三环、四环要地的高楼上,上面同样的广告语更加醒目。

这些户外广告牌成为了中关村的一道风景,无形中召唤起中关村人的使命意识和奋斗精神,让首都文化界也颇为震动。企业家们也纷纷表示支持。郭俊琴,上地建材城的董事长,就曾自告奋勇地用自己的钱做了几个这样的广告牌,挂在自己的大楼上。

“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东,21世纪看中关村。”这个口号也引起了一些争议。有部分海淀区和中关村领导出于谨慎的考虑,一度认为它过于高调了。但渐渐地,从北京市领导到中关村、海淀区,上上下下都开始接受了这个口号。原因很简单:这个口号很有气势,也有前瞻性,中关村就是要成为我们国家创新和知识经济的领头羊。

传播到位以后,《中关村》杂志的名字已经开始打响。2002年年底招聘人,杂志社前前后后投简历的将近有一万多份,投简历者光博士就有一二百。最后招进来的人中有来自四面八方的人才,其中也不乏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硕士、博士。不过,在后来的实践过程中,杂志社管理层渐渐形成了这样一个看法:不管博士也好,硕士也好,我们更需要的是战士。

2003年初,30多个员工到位。一时兵强马壮,准备大干一场。

“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杂志社领导团队深知借用社会精英力量办刊的重要性,遂广泛出击,诚恳上门,邀请了不少著名学者、专家担任编委或担纲主笔。卫汉青社长亲自到北京大学季羡林、侯仁之等大学者的家里,恭请他们作特邀编委,幸运地获得了同意。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来北京开会,卫汉青社长登门拜访、求教,成功邀请他做了编委。此外,杂志社还通过各种渠道邀请了吴敬琏、厉以宁、萧灼基、苏叔阳、宋春华、邹静之等各界翘楚担任了特邀编委。并先后聘请胡鞍钢、梁小民、王宏甲、张颐武、王鲁湘等知名学者担任杂志主笔。这一举措,一开始就让杂志定位于高端。

与之相应的还有发行渠道的高端化。2003年,经过百折不挠的努力,杂志和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签订协议,《中关村》杂志得以每期2万册进入各个航班的机舱展示(后来转成公务舱和头等舱展示)。同时,中关村杂志社陆续搞了“驾校行”、“社区行”、“金桥奖”报刊亭促销等活动,拓宽发行面。杂志社还做了6批、约6000个展架,把杂志发行到北京的高档茶馆、咖啡厅、写字楼等。

2003年3月18日,第一期《中关村》杂志问世。发行量为10万册。《董辅奶谈民营经济》、《新时代的“知本家”》、《中关村的早晨》、《:中国人体艺术署名第一人》等文章,或挑战常识,或挑战视觉,或启迪思维,在读者心中激起了一串串涟漪。

光阴荏苒,截至到2013年5月,《中关村》已编辑出版120期,刊发文字1000多万字,不遗余力地报道中国及世界知识经济前沿的最新发展,报道中关村的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的繁荣气象,成为中关村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

跋涉:艰苦奋斗的岁月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没有背靠强大的传媒出版集团资源,也没有太多的市场经验,就几个新人想创办杂志,殊为不易。出版一本刊物涉及到的费用比较多,涉及到场地、器材、编辑、设计、印刷、发行等诸多环节。很大程度上,创办一本新杂志和创办互联网媒体相似,在前期相当于“烧钱”。

《中关村》杂志创刊前期的一两年,办公场地、人员工资和运营开支等全是靠自己解决。创始团队找了几家企业谈投资。有5家企业答应投资,承诺各出200万人民币。但到创刊时,只有一部分企业资金到位。等到杂志印出来的时候,遭遇非典,原来说好的一些投资方的资金也无法到位了。

那是一段艰难岁月。杂志社老员工还记得当时非典时期的情景:中关村杂志社里人们斗志昂扬,甚至通宵加班。但是一走出去,街上的行人车辆稀稀落落,不到晚上8点钟,整个城市仿佛已经进入睡眠。只有麦当劳的店还开着,里面的一两个员工也带着口罩,如临大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关村杂志社的人员都没有放假或懈怠,而是全力做好杂志。

毕竟前期投入巨大,而投资方资金又不到位。平面媒体又受到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冲击。杂志社撑到2005年至2006年的时候,进入了最困难的时期。印刷厂那里已经欠费,办公场地的租金交不了,工资也快发不出了。杂志社领导到处借钱,向朋友,向企业借,甚至好多次从家里拿钱给员工发工资。

事情到了极端的时候,杂志社接到过信。因为一些公司的欠款已经到期了。杂志社领导团队咬紧牙关,千方百计筹措出一些钱来,解决了问题。

在早期创业那几年,杂志社事多人少,又追求完美,员工经常通宵加班。卫汉青社长身先士卒,每次出刊都盯到最后,甚至有时连续加班两三个通宵。有时回家晚的时候,他住的小区高楼电梯已经停了,只好爬16层楼梯上去。

很多年过去以后,当别人问起卫社长,那么艰难的条件下,为什么当时还没有放弃?卫汉青社长答:“还是使命感。人生能有几回搏?除去少年和老年这两大段时间,只有几十年能做事,人一辈子能做成一件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有益的事情就不错了。我是1978年10月到海淀工作,看着中关村的变化,看到陈春先的开拓,看到柳传志的奋斗,以及许许多多企业家和创业者的创新和拼搏精神,我能感受到一种中关村人特有的激情。我虽然没有能力在科技研发、产业发展方面做出贡献,但我愿意做个中关村的记录者、呐喊者,为他们擂鼓助阵!”说这话的时候,他的话音铿锵有力。

几年下来,杂志社广告等业务开始做起来了。前期采取的一些宣传和发行策略也慢慢发生了作用。杂志社开始走出困境。

2009年,随着海淀区成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海淀区政府也对中关村加大了支持力度。当时海淀区区长林抚生在北京会议中心等处的房间里看到《中关村》杂志,对《中关村》杂志的高端定位与发行渠道表示赞许,特地提出购买中关村杂志的宣传服务。就这样,《中关村》杂志随着中关村示范区和核心区的建设,慢慢步入了稳定发展阶段。

前行:报道中关村,弘扬正能量

“追求创新、追随卓越、追寻人本”

――《中关村》杂志

现在有个流行词,叫“正能量”。快速发展和急剧转型的中国社会,思想多元、信息纷乱,虽然进步是主流,但一时也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社会需要的是“正能量”、建设性的能量。

《中关村》杂志自创刊起,就秉承了庄重、大气、正面和积极的办刊风格。以正面的榜样感召人,并以智慧和经验启迪人,而决不以低级趣味等吸引人。《中关村》杂志在宣传、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同时,全面报道了中关村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重大事件、重大现象、杰出人物、优秀公司等,也协助了海淀区政府、中关村管委会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政策进行解读和宣传,为政府职能部门提供了第一手的决策参考资料。

在报道方面,《中关村》杂志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耕耘:

关心国内外形势,刊发和解读国家及中关村的相关政策。

2011年2月,杂志用较大篇幅关注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的出台,邀请专家等对其进行了解读,并指出该条例的重要性和意义。7月,《创新策源地布局核心区》一文解读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9月,杂志还报道了《海淀科技金融如何助推中小企业腾飞》。

2012年1月号,杂志报道了中关村企业“新三板”试点的中关村开放实验室的情况。3月号,报道了中关村核心区(海淀)实行科技和文化“双轮驱动”的具体事例,并邀请专家进行了点评和解读。5月号,介绍了海淀北部的“1+3+4”新区开发模式。10月号,报道了中关村论坛年会的各种论坛发言主旨,介绍了《中关村未来发展的晴雨表――“中关村指数”》。等等。

识大“势”,方能做大“事”。类似这些文章,旨在为企业家和创业者们了解中国和中关村的大“势”提供帮助。

关注、追踪中关村企业和中关村创新人物

报道中关村企业是《中关村》杂志义不容辞的责任。不管是联想、百度、华为、方正、中星微等大企业,还是安泰科技、优视科技等行业翘楚,抑或是墨迹天气、为知笔记等起步不久的草根创业类企业,《中关村》杂志都不遗余力地去报道。并多次为民营企业呼吁呐喊,争取平等地位。《中关村》对企业的报道,不仅散见于一些个别报道,也体现在一些大型专题类报道中。

二十一世纪最有价值的资源就是人才。《中关村》杂志报道人物更是坚持不懈。自创刊号始先后介绍了数百位以中关村为代表的知识英雄,如缔造联想的柳传志、华为科技董事长任正非、百度首席执行官李彦宏、中星微电子总裁邓中翰、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科兴生物董事长尹卫东等等,也包括了中关村历年评选出来的众多优秀企业家和创业者。

采写人物的过程既艰辛却是生动有趣,和“大人物”打交道的过程则常带来新鲜感。杂志社现任副总编辑马文良就曾正面“遭遇”过柳传志。《中关村》杂志有一年以《柳传志的“三个代表”》为题报道了柳的理念和事迹,在一次中关村论坛年会上,柳传志看到了这期杂志,刚好遇到了前来问询的马文良,他用大手握着马文良的手连声赞许“非常好”,其平易和热情让马文良深受鼓舞。此外,《中关村》杂志记者采访汉王科技董事长刘迎建、科兴生物董事长尹卫东等,都从不同角度写出了他们的个性和风采,别开生面的报道取得了受访者的称赞,也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在报道企业家、高级经理人的时候。《中关村》杂志也注意采取丰富多样的形式。有封面故事,有组合文章,也有单独报道,并努力追求不同的表达风格。比如,从创刊号起,每年3月,杂志社都会推出一组名为“硅谷玫瑰”的特别报道,集中表现中关村女性企业家、经理人和政府官员的巾帼风采。篇幅不长,却写得比较传神,获得了读者和受访者的好评。赵慕兰、许红英、严望佳、王小兰、宋鱼水、张秀英、金锡顺、沈思、王锡娟、刘延淮等中关村女企业家、女学者等都先后出现在这个栏目里。

2007年和2012年,中关村杂志社将一些创新创业企业家报道改编汇集成书,名为《中关村创新谱》上下集。还曾首创用U码(类似于后来的二维码)阅读的功能。此书进入了新华书店排行榜。

除此之外,《中关村》杂志也用不小的篇幅采访、报道了北京、中关村和海淀地区的艺术家和艺术、文化事件。这既和卫汉青社长兼任海淀区文联主席有关,也符合中关村科技和文化“双轮驱动”的主旨。著名画家、书法家欧阳中石、刘勃舒、龙瑞、陈玉先、杨再春等的报道都在《中关村》杂志出现过。

当然,《中关村》杂志对人物的报道不局限在常驻中关村的人。中关村已成为全世界的一个创新中心。全国的乃至全世界的经济学家、投资家、企业家和创业者都关注这里。《中关村》杂志的报道也出现了国际化的现象。

2003年至今,《中关村》杂志曾先后以“封面故事”采访报道了欧元之父――诺贝尔经济学得主罗伯特・蒙代尔、世界500强“精神领袖”麦奎尔、美国布什总统的财政顾问约翰・拉特里奇、美国土木工程协会主席布莱恩・伦纳德等。约翰・拉特里奇显然很喜欢《中关村》杂志对他的封面报道,后来他把这篇文章作为自己的背景资料的一部分,随身带在身边,这样出席中国的一些活动时,可以更好地介绍自己。

2011年,中关村杂志社卫汉青社长和记者一起采访了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张亚勤先生,深入报道了微软亚太研发集团在中国的创新活动以及微软与中关村的渊源故事,也从一个角度反映了中关村的国际化现状。

总结中关村“现象”,捕捉中关村趋势,反映中关村潮流

春江水暖鸭先知。媒体,按照其职责,应该比一般机构更为敏感、敏锐和富有洞察力。

因此,对《中关村》人来说,简单地描述中关村的表面现象不是什么难事,难的是从这些现象里看出更本质的东西,难的是如何揭示中关村内在的动力、变化的潮流和未来的趋势。《中关村》杂志在这方面做了很多探索性的工作,试举几例。

其一是“胡晖现象”的发现与推广。2004年2月18日,中关村国际孵化园一位留美博士胡晖,以15万美元创办的海纳维斯公司被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以1800万美元收购,两年增值20倍。《中关村》杂志在第一时间发现这家企业并给予关注,2004年6月号以“封面故事”的形式予以特别报道,引起高层的重视和读者的热议,称之为“胡晖现象”。北京市委刘淇书记看到《中关村》杂志后专门作出批示。中关村管委会和《中关村》杂志还联合举办了“胡晖现象”研讨会。

2008年下半年,中关村杂志社发现并命名了 “西区艺术大道”(后改名为 “西山创意文化大道”)。这条大道坐落于北京西四环外的杏石口路上。以坦博北京艺苑、马奈草地艺术中心、元艺术中心、中间建筑为其主干,并和颐和国际艺术城相呼应,形成了一个具高雅特色的文化艺术产业带。卫汉青社长发现后,亲自带领《中关村》杂志记者深入这一地区调研采访,连续发表了封面故事《西区艺术悄现海淀》等系列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2009年,《中关村》杂志共组织海淀区属单位和中关村园区相关单位共20多批人前去西区艺术大道调研参观。并通过论坛、博览会等形式予以推广。在此基础上,海淀区政府将其定名为西山创意文化大道。刘淇、刘延东、郭金龙、蔡武等领导相继来到这条大道考察,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这条大道已被列为文化部重点文化工程。

2011年12月,《中关村》杂志集中报道了中关村企业创新力“辐射”全国的现象。报道了中关村软件园、清华科技园、用友、碧水源、新东方等园区和公司的跨地域发展和对全国科技创新的影响力。

2012年3月,《中关村》把握了中关村核心区(海淀)科技与文化的融合趋势,以《中关村核心区:科技与文化的交响曲》为名,报道了汉王科技、小米科技、微软、水晶石 、768创意产业园、西山文化创意大道等公司和机构,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全面阐述。一个月后,人民日报在此基础上发表了整版同名文章。2012年5月,国家授予海淀区科技与文化融合示范基地称号。

2012年4月,《中关村》杂志捕捉到了中关村的新一轮草根创业热潮,以《中关村:咖啡拌创新》为题,报道了中关村车库咖啡、贝塔咖啡等小微企业聚合创新场所。这批报道引起了中关村管委会和海淀科技园管委会的注意,并给予了肯定。

2013年2月,《中关村》杂志以 《移动互联网聚中关村》为题全面报道了中关村的移动互联网企业群落,为正在到来的移动互联网浪潮呐喊助威。

运营:立体办刊彰显平台威力

整合优势资源,汇聚八方力量

――中关村杂志社

媒体其实是资源、信息和人脉的集聚和交流中心。中关村杂志社地处中关村,通过多年的积累,也渐渐成为中关村地区一个汇聚人气并具备大中型各种活动组织能力的平台。

同时,杂志社秉承“立体办刊”的宗旨,也自觉地把杂志社塑造成一个能不断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活动运营中心。

2003年至今,中关村杂志社策划、运作了大量的活动,有的活动还成为了知名的品牌。如中关村系列论坛,最佳风云榜活动、2005中韩新科技论坛、中国高新企业发展国际论坛、海淀文化论坛、2009艺术中关村国际博览会、连续7届北京科博会中国高新技术国际论坛和中国自主创新评选等。

中关村论坛:智者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

“中关村论坛”这一名称在2007年以后,已逐渐成为专指中关村管委会每年举办的大型世界创新论坛。而这一名词在《中关村》杂志创刊后,曾被杂志用来命名各种小型论坛和沙龙活动(为加以区分,后文加引号“中关村论坛”均指代由中关村杂志社早起发起的论坛),中关村杂志社借助于中关村丰富的教育、研究、科技资源,对不同领域不同时期的热点问题展开探讨。

“中关村论坛”曾针对城市建设方面先后展开三次对话,分别是:2003年4月8日在清华大学举办的《中关村》杂志“城市建筑文化”论坛,2004年7月与海淀区政协、海淀区文联共同举办的“城市文化标识系列研讨会”,2010年7月由《中关村》杂志主办的“世界城市与北京”论坛。这些论坛邀请了院士、专家、学者,重点聚焦于世界城市建设的“硬件”要素,探计了城市规划、环境建设、人居环境、建筑风格、建筑造型、城市文化等城市环境建设中的问题。

“中关村论坛”还组织了两次关于“奥运”主题的研讨会。2004年3月9日,《中关村》杂志社和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共同组织了题为“奥运经济与文化产业”研讨会。与会专家各抒己见,对北京奥运的筹备工作进行了一次反思。2004年5月,针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口号中“人文奥运”项目的缺失,中关村杂志又特地组织了“曹雪芹纪念馆列入人文奥运”研讨会。呼吁以通过建一座部级的曹雪芹纪念馆展示中华民族文化之精华,使人文奥运有具体的项目。

“中关村论坛”还多次举办有关中国民营企业话题的论坛,从多角度来剖析民营企业,并为民企的地位和处境呼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004年12月,由《中关村》杂志、北京市海淀区工商业联合会、北京市民营企业家协会共同举办的“2004’海淀民营企业生存与发展”论坛在海淀区政府报告厅举行。2005年3月,“中关村论坛”在海淀区政府办公大楼会议室召开。此次论坛围绕《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相关内容展开讨论。以“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新机遇” 为主题,对我国非公经济的发展建言献策。2007年3月,由杂志社协办的 “2007京沪浙知名民营科技企业家座谈会”在北京皇苑大酒店举行,旨在帮助三地企业家进行对话和合作。2009年11月12日由《中关村》杂志等主办的“民营经济现状与前瞻”举行。以“关注民营经济的现状,探寻未来发展之路”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北京地区众多知名专家学者和民营企业代表参会。

此外,中关村杂志社还举办或承办过多种类型的其它论坛,比如仅在2005年,就举办过“地产文明与社会和谐”论坛、“破解中关村谜团――地产与科技”主题论坛、“首届‘新京商’论坛-‘新京商’的生存环境和历史使命” 论坛。2006年则主办 了“创意产业在中国”高峰论坛。2007年主办了 “继承、创新、发展,重振晋商雄风-首届晋商发展论坛纪实”论坛和承办了“责任、创新、使命”2007年第三届企业家精神论坛。2010年8月,中关村杂志社主办了“革新与复兴――‘中国高等教育转型’论坛”。

精品活动:从事件到品牌

说起中关村杂志社举办的大型活动。2005年的“最佳风云榜评选活动”不能略过。2006年4月15日,由《中关村》杂志、新浪网、博客网、慧聪网共同主办的2005’最佳风云榜评选活动,历经三个月的精心策划,在龙城丽宫国际酒店举行的颁奖典礼上揭晓。

“2005’最佳风云榜”大型评选活动,可能是中国有史以来评选范围最广、涉及领域最多的评选活动。从2005年11月初开始,先在《中关村》杂志读者和北京中关村地区大学、企业、商城、机关等10万张定向选票的基础上,初选出中国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30个领域的600位最佳风云人物和品牌初选对象。从2006年1月15日至3月15日,在新浪网、博客网、慧聪网上投票,最终评选出300位各个领域的十佳人物和品牌。

自2007年5月,中关村杂志第一次染指北京科博会,到2012年已成功举办6次“自主创新与高新企业发展国际论坛”和中国自主创新评选活动,极大地宣传了中国自主创新企业和品牌,促进了民族品牌的崛起。

2007年的第十届科博会以“合作创新、共赢发展”为主题,探讨了制约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焦点问题。2008年的第十一届科博会“高新企业自主创新与品牌建设国际论坛・第二届中国自主创新评选颁奖典礼”,检阅了在自主创新道路上勇于开拓的科技精英和企业,并共商打造国际品牌的愿景和途径。

2009年5月,中关村杂志社主办的“中国高新企业自主创新与品牌建设国际论坛及第三届中国自主创新评选颁奖典礼”,在人民大会堂、中关村皇冠假日酒店举行。这次活动,以国务院批准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契机,全面展示中国尤其是中关村科技园区在全面推进自主创新、推动产业升级、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经济科技竞争力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重点推介了符合国家战略需要并纳入自主创新产品目录的技术、产品与品牌。

2010年5月,由《中关村》杂志主办的第十三届科博会“中国高新企业发展国际论坛”暨第四届中国自主创新评选颁奖典礼在中关村皇冠假日酒店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到会并发表致辞。中关村第一任主任、北京市原副市长,北京网络创业协会副会长胡昭广、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主席布莱恩・ D・ 伦纳德等北京市及海淀区领导、企业家等分别作了精彩演讲。

2010年11月18日,由《中关村》杂志主办的深圳第十二届高交会创新中国推介表彰活动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中关村》杂志在中国一南一北的两大国际性论坛中提升了其品牌效应,越来越被新闻、企业界广泛关注。

搭建平台,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2005年11月9日下午。由《中关村》杂志社、国际高新技术与市场发展组织、北京京海通联国际科技会展有限公司、韩国Korcha株式会社联合主办的“2005’中韩新科技国际论坛-发展・机遇・合作” 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旨在为中韩经济界、科技界和学术界搭建新的交流合作平台,为深化两国经贸合作、科技交流等方面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2006年9月,中关村杂志社携手清华科技园共同组织了一次美国商务考察之旅,旨在为中美两国搭建技术、项目与资金的交流平台。

2009年6月22日,由海淀文联和《中关村》杂志承办的“2009年海淀国际文化论坛”在中关村皇冠假日酒店隆重举行。建设部副部长宋春华、美国百老汇总裁小罗伯特、于丹、邹静之、张颐武、孟京辉、俞孔坚、熊澄宇等20多位国内外顶级文化大家分别在会上作了精彩的演讲。凤凰卫视高级策划、著名学者王鲁湘全程主持。吸引了500多位文化热心者,此次论坛在北京乃至全国产生了一定影响,新浪网和中国教育电视台作了全程报道。

2009年12月,由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和《中关村》杂志联合举办的“中美金融战略互动与合作前景”沙龙,在金融街举行。几十位中美金融界人士共同探讨金融危机和经济发展的合作话题。

引起轰动的“2009艺术中关村博览会”

2009年9月4日始,由北京市文联、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中共海淀区委和海淀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海淀区文联、《中关村》杂志和北京知本时代文化传播公司共同承办的“2009艺术中关村国际博览会”,在海淀展览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西区艺术大道(既现在的西山文化创意大道)、颐和园国际艺术城等14个场地举办展览、论坛、演出等26个单元形式的艺术交流活动,时间持续20多天。主会场海淀展览馆约1万平方米,展出包括25个国家、近百家艺术机构的上千幅顶级艺术家作品,其中有欧阳中石、李铎、刘大为、杨力舟、王迎春、苗重安、杜大恺、杜希贤、毛水仙等生活、工作在海淀的“海淀名家百人展”;有中国当代艺术奠基者栗宪庭策划的“圆明园画家村艺术展”,展出方力钧、岳敏君等中国当代艺术先锋人物的作品,以及许多文献性图片和实物,这也是迄今全面反映圆明园画家村的首次展览;有尤伦斯艺术中心、东京画廊等国内外著名艺术机构参加的“当代先锋艺术展”;有近年来兴起于海淀区的“西区艺术大道艺术展”;有几十所高校师生的 “海淀院校艺术展”。此外还有中关村知名企业汉王科技、清华紫光、爱国者、水晶石等利用高科技手段展示经典艺术作品的“企业与艺术单元展”,由开明出版社等出版的《2009艺术中关村作品集》等共同组成了艺术中关村Art Z-PARK特色和亮点。这是北京西部举办的首个大型艺术博览会,同时也是北京第一个将传统艺术与当代艺术融于一炉的艺术博览会。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出版者工作协会主席于友先曾撰文:“《中关村》杂志办艺术中关村,好!”

活动吸引了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5家电视媒体;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北京晚报、新京报等35家大众媒体;中国文化报、艺术导报、ART概、艺术、艺周刊等65家专业纸媒及世纪在线中国艺术网、雅昌艺术网等30家专业网络媒体的广泛关注和大量报道,搜狐文化频道特为活动制作网络专题并全程报道。中央电视台还在新闻联播中予以报道。

对于2009年举办的首届艺术中关村博览会,卫汉青社长有着一种情结。因为作为海淀文化艺术界的一个弄潮儿,他一直为历史和政策原因造成的目前的北京市“艺术东南飞”现象耿耿于怀,而早期海淀的传统和当代艺术都是走在北京前面的。他非常想为海淀艺术的复兴做点事情。

其实,中关村杂志社担纲运作这次活动非常不容易。中关村杂志社经营部主任翁晶现在还记忆犹新。项目通过审批,有关部门真正决定要做这个博览会是在2009年6月,举办的时间被定在9月4日到8日。时间非常紧迫。于是,整整两个多月,中关村杂志社的人几乎没有任何休息日,一直奔波。翁晶多次跟随卫汉青社长去798、环铁、观音堂、宋庄等。洽谈前期,常常是热脸贴到冷屁股,但卫汉青社长和同事们坚持去找,坚持去跑,放下身段,以诚动人,并不惜动用一切资源。直到8月中旬,筹备工作有眉目了,正式进入邀请、运输、搭建阶段。主会场一万多平方米,十几个人,全场都要安排布展,还要做大画册。“这个事情对我来说是全方位的锻炼,对我的精神、体力、责任心都是一个考验”。翁晶说。

在筹备后期,大家已经累得快趴下了,还要在几天几夜里把展览用的画册做出来。为了不睡觉,卫汉青社长还特意吃大蒜刺激自己。奇迹最后还是发生了。在开幕式之前一个小时,画册被拉到现场。

翁晶清楚地回忆道:9月4日凌晨,场馆里所有地面铺完了地毯,展览的板材搭建完毕,他突然感到累了,躺在地毯上,灯光打下来,看着原来是手稿里的布展图纸已经变成了现实,心理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满足感。

起航:10年以后的再出发

勤勤苦苦已度过半生,今夜重又走进风雨。

――歌曲《从头再来》

一路走来,经历10年的风雨征程,《中关村》杂志取得了一定成绩。

2004年,在全国新闻工作会议上,卫汉青社长代表《中关村》杂志作了《在市场经济形势下办刊的探索》的经验介绍。

2008年,《中关村》杂志荣获由中国传媒百强年会组委会主办的“2007-2008年度中国传媒百强媒体创新贡献奖”。

2010年11月14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北京大学新闻学院等10所院校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品牌媒体高峰论坛暨颁奖典礼,《中关村》杂志与《半月谈》、《读者》、《时尚》等杂志,荣获“2009-2010中国品牌媒体百强-期刊品牌10强”。此后的2011年、2012年和2013年,《中关村》杂志蝉联这一奖项。

2005年和2010年,卫汉青社长两次获得“首都精神文明奖”。2011年,卫汉青社长被中国传媒百强年会评为“中国传媒十佳创新人物。”

现在,杂志社不仅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也进入了稳定发展的时期。杂志发行也“上天入地”,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杂志发行已进入国航、南航、东航等三大航空公司的航班,成为唯一一本三大航空公司选定的读物。并进入了北京150多家四、五星级酒店的每个房间,以及高尔夫、高端俱乐部、会所、酒吧、茶馆等诸多高档场所。每年3月份,《中关村》杂志都进入两会会议用地人民大会堂和两会代表驻地如北京会议中心、京西宾馆等。同时, 2008年3月始,《中关村》杂志成为新浪财经主页15本财经杂志封面秀之一,借助新浪等大平台,《中关村》杂志内容传播幅度得到进一步扩大。

成就后面的秘密

春华秋实,十年耕耘。为什么《中关村》杂志能获得这样的成绩? 不外乎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

首先,是天时。

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关村成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为中国科技创新的领头羊,正是在这样一种“天时”下,《中关村》杂志才应运而生。

2007年,中南海曾几次听取柳传志、王小兰、邓中翰等中关村企业家的呼声,确立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国策。在此过程中,《中关村》杂志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中关村》杂志的办刊方针“新经济、新科技、新文化”和“追求创新、追随卓越、追寻人本”等,和国家的政策是一致的。2005年,《中关村》杂志曾明确提出“创新元年”,连续做了几组相关报道。

在中关村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进程中,《中关村》杂志不光是记录者,而且是参与者。首先,它能帮助人们认识和了解中关村。汉王科技副总裁邹晓明原来在国外工作,生活条件优越。为什么回中关村创业?原因之一就是在飞机上看到了《中关村》杂志,了解到中关村的巨大变化和巨大潜力。他回国创业的决定一时没有得到妻子和孩子的理解。他后来又拿了《中关村》杂志对他做的一次专访文章给她们看,她们也理解了。

搜狐首席执行官张朝阳曾几次说到,他是在一些酒店看到《中关村》杂志,才于2005年决定将公司总部由京城东边迁址到中关村核心区。

北京海外学人中心首席顾问、中关村论坛协会秘书长、中关村管委会原副主任夏颖奇博士在一次海归创业者聚集的“三三会”上,提到了“了解中关村,《中关村》杂志就是一个小窗口。”

“地利”,很容易理解。《中关村》杂志占尽了地域的优势,“背靠大树有荫凉” 有着取之不尽的资源。这里不仅有一个国家设定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里还是全国科教和人才资源最集中的地方。中关村集中了我们国家的26%的院士,拥有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代表的高等院校近41所,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所属院所为代表的国家(市)科研院所206家;拥有部级重点实验室67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7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8个;大学科技园26家,留学人员创业园34家。

“人和”,就更不用说了。没有中关村管委会和海淀区区委、区政府领导的支持,是不可能办好这个刊物的。朱善璐、陆昊、赵凤桐、谭维克、戴卫、隋振江、林抚生、郭洪、彭兴业、夏颖奇、申建军、贾沫微、李彦来、陈名杰等各级领导,不断为《中关村》杂志的成长培土浇水。而中关村也有非常多的优秀人才为《中关村》杂志奉献着自己的点滴智慧。柳传志曾多次向各界推荐《中关村》杂志。在和外界交往时,卫汉青社长的特点是“兼容并包”,不管是什么人才,不管是来自“左、中、右”的阵营,他都能与之结交,用人所长。在办刊之时,在把握内容方面,他还屡次力排众议,刊登一些创新而带有争议性的文章。比如创刊号上,刊登的对人体艺术第一人的报道,比如在近年对楼滨龙、许良英等人物的纪念性报道。

《中关村》杂志还有幸得到了一些学者、名流的支持。吴敬琏、厉以宁和萧灼基当年并称三大经济学家,都是全国人大或全国政协的常委。这三位经济学家对《中关村》杂志都非常支持。萧灼基尤甚。在早年,萧灼基基本上每期给杂志投稿,而《中关村》杂志搞活动,他至少参加了10次以上。余秋雨是杂志社的特邀编委。他对卫汉青社长说:“我每次一到海淀,就想起来我是你们《中关村》杂志的编委,我几乎没答应过做过别的杂志的编委。”他在上海的工作室也一度成为中关村杂志社的记者站所在地。余秋雨先生特地为卫汉青社长题写条幅“引水为泽称海淀,集智成村曰中关。”张颐武是北京大学著名教授、文化学者,他参加过中关村杂志的活动有20次左右。王宏甲是著名的作家、报告文学家,作品曾经多次获得“六个一工程奖”,他不仅帮助卫汉青社长敲定杂志的内容定位,还曾经特意到杂志社讲课,鼓励杂志社同仁办出新时代的《新青年》杂志。

《中关村》杂志的成功,也要感谢那些离去的同事和现在依然奋斗在第一线的同事。曾记得,王厉子加盟《中关村》杂志的时候,已经在北京大学、中央电视台等处担任过职务,来到《中关村》杂志的时候,却说“当什么都行,当记者编辑都行”,凭着一股创业的激情。杂志社2005-2006年创业最艰难的时候,马文良、程桔华等人坚守岗位,坚韧不拔地和杂志社共患难。李政、曾飙、袁作栋、王畅、董新廷、张俊杰等,文采风流、各有所长,都给中关村杂志带来了许多亮色……

忆往昔,曾记否,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没有《中关村》杂志历任编辑记者的贡献,也就没有今天《中关村》杂志这个品牌的成形和稳定发展。

迎着未来,再次出发

10年,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我们也看到我们还有不足,比如,管理机制、经营体制有待进一步改善,人才培育和招聘需要进一步加强,市场化需要进一步推进,对读者的服务意识需要进一步加强、新媒体平台需要进一步打造。

知不足方能前进。《中关村》杂志要在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还要看下一个10年的改革、创新和坚忍不拔的努力!

我们的路篇7

最好的时光:遇见另一个自己

这是一个恋爱的季节。然而我们都知道自己将永远记得,青春里,有你。是你,总在大学宿舍里摇晃着温暖的上铺,唱着永远跑调的歌。那一年我裹紧大棉袄把你驮在我的自行车上去赶一场考试,你背不出的题我到今天也还是没记住。那一年我们还在嫌弃情人节的轻薄,大喇喇从不设想等到你恋爱扯证后要靠谁和我一起嬉笑叫骂。

然而我们终要长大,成人的世界有着马不停蹄的枯燥与烦心,而我们相聚的时光也在默默地做着减法。闺密哟,或是作为闺密的自己,被一日三餐偷走了吗?被爱情偷走了吗?被婚姻偷走了吗?

可就在那一年,尽管我以为自己永远不会把“闺密”这样滥大街的词戴上你的脑袋,却也早已清楚知道:在每一个2月铺天盖地的街灯中,无论我有或者没有那个情人节,都会有你。

如果有风,如果路上有惊慌,是你,从不曾让我孤单。

与闺密第一次相遇的故事,每个人都有。或许“一见钟情”,怦然心动好似恋爱;或许后知后觉,恍然大悟,但总有那么一个时刻,你想跳起来大喊:她怎么那么了解我?她怎么那么好?我怎么那么爱她?

小的故事是其中一个:

“我第一次见到你的那天,是夏天的暴雨。从遥远的地方来到这座南方城市,大学是怎样的天地?我们都忐忑。第一天的新生见面会,我忘记是如何介绍我自己,心里乱纷纷地想着家里此时的晚饭。放学后,却是突然一场暴雨,整班的新生都在有白色柱子的廊檐下躲雨。而我看见你,穿着红色裙子,我鬼使神差地望着你的眼睛说你真好看,你说谢谢。

现在想来,校园里的情谊或许就从那一刻开始。你的宿舍成为我最爱去的地方,你总是拿出新淘来的电影,在桌上铺开果仁葡萄干,泡一壶清茶,调暗灯光,然后便是裹着大棉被蜷缩在一起盯着小小屏幕,神经质地大笑或是无声地流泪,那是我的私人电影院。而我的房间就是你的深夜食堂,数不清有多少个凌晨,我们抱着电饭锅大嚼香肠饭配老干妈,吃得放肆,或许我们以为,朋友,就是一起慢慢变成胖子。

如今,你发的第一条短信,还在我业已闲置的手机里躺着。还有那一年年你守着钟点、计算好字数发来的生日短信,和它在一起。那时候我们还会说:‘关于文学、关于爱情’,那时候酒杯碰在一起,梦还没有破碎。

在这大摇大摆走过的最好的时光里,幸好有你。”

这次来为我们拍照的模特娇娇和子迪,恰好也是一对闺密,她们的友情,正是在校园里萌发的那个美好阶段。在片场,正是那种青春洋溢毫不修饰的友谊打动了我们的编辑。她们一起排练舞蹈,互相说着俏皮话掩饰着彼此的辛苦;换衣服时一起抱怨昨夜贪吃的炸鸡块,让拉链合不上,督促着要减肥啦;戴上假发时又迫不及待地拍照,说着老去就要这样啊,眼泪就会掉下来……

如此简单,又落英缤纷。其实闺密就像我们的另一个自己,是成长路上的一面镜子。并不是说我们一模一样,而是说你我的彼此理解与默契。在你的身上,我清楚地看见自己拥有以及尚未拥有的,感谢你给予我勇气与鼓励,以及想要更好的那个愿望。就像所有藏在自己私密语言匣子里的精灵世界一样,“遇见另一个自己”的隐秘快乐被永久封存,带着蜂蜜般的琥珀色,凝结成只属于女孩的小世界。维系这样的关系,并不需要什么天崩地裂的大事,你我之间的支撑,简单和坚韧到只依靠触觉与嗅觉。

单身派对:从未单身的你我

单纯的校园生活总有一天会结束。渐渐地,我们居然也真的开始聊房子和户口,调侃荒诞的年终奖和缥缈的加班费;照例在闺密的生日祝她人美荷包胀,却也学会了记住她老公的星座、儿子的生日(以及他在我手上拉出的第一泡屎),学会了在这个过大的城市里不太见面。

如果需要把年节留给父母,把周末留给老公孩子热炕头,再把几个傍晚留给自己深宅的小小怨念,那我们,最理直气壮的等待,恐怕就是我们中某一个“你”的婚礼。

这便是寄寄的故事:

“你惊天动地一句‘我明年结婚’――虽然不过是和那个很好笑的他(原谅我,可新郎从来不是婚礼的重点啊)――就足够占满我全年的日程表。第一个月用来奔走呼告,在各种通讯工具上对着所有的家人和朋友大吼着‘终于’;第二个月用来陪你滥逛婚庆用品商店,嘲笑着各种俗气;第三个月用来做选择题,挑剔着你的婚纱、你的体重、你的喜糖……第九个月用来魂不守舍。

在你单身的最后一个夏天,我买了一条其实我并不那么需要的白色长裙,想着,或许,你穿上很美。你果然问我借了这条最简单的裙子,回去我们的学校拍婚纱照。那天,我在办公室里心神不宁。我的直觉总是可恶的准,我和他终于还是分开。在夜半的烧烤摊,我来不及看你拍的当天花絮,就不争气地拽着你哭脏了那条白裙。你一言不发,支开了你的男人,让他开着车漫无目的地绕圈。就在那最热闹的夜排档,你不由分说地拉起我,塞给我一杯酸梅汤,让我往自己高兴的地方走。

当那个想象中出现过无数个版本的婚礼前夜终于到来时,我们还是没有心理准备。你的白纱太美,以至于让我们忘记了去玩那个蓄谋已久的婚纱合影。这个如期而至的夜晚最陌生却也最熟悉,我们只能下楼,再回夜排档,喝一碗8年前就贪嘴的粉丝汤。

那晚,你睡得很香,我静静地在屋外贴着喜字……至于那个明天一早会来敲门的男人,我记得他第一次被拉出来见我们时,你横穿过马路去接他的模样。像所有时候一样,我将动用所有的自私,默默叫嚣‘让你欢喜的,我都支持;让你苦痛的,我必毒杀’。”

婚礼前的那一夜,要流的眼泪实在太多。和闺密在一起,一件件地试着婚纱,任凭自己陷在沙发里淹没在一堆白纱巾,即使假装镇定地抓一把爆米花,望着电视里看不懂的球赛,可脑中却忍不住自动放起了回忆的电影。愿你幸福啊,可又忐忑着我们的以后。心里暗暗地说,我的重要,你可别忘记。

友情万岁:我要我们在一起

有时候,成长真的是一件可怕的事情,相知的单身汉逐渐稀少,热烈的感情逐渐冷淡,头发逐渐稀疏。如果,我们等待中的闺密们的婚礼逐一而至,化为现实,那么天南海北,下一次聚会,会在哪里?爱情、婚姻、各自的家庭,会不会打破我们的蜜罐?当大人们的世界只承认婚姻关系是唯一合法的亲密关系时,“闺密”是否也成了一个易耗品,在某个时候,它是否必须让位给更“重要”的关系?

但叶子却想对闺密说:

“可是亲爱的,我从不担心。在你不知道的那些时候,我们其实早已在一起。还记得我们小时候英文课里永远的‘Han Meimei’吗?

在我的课堂上,你就是我们的‘Han Meimei’。我把所有的句子里的主角都换成你的名字,而我那些可爱的洋学生,他们就是白纸一张,认真而大声地念着:‘某某是个美丽的姑娘’、‘某某今天穿了一条彩色的裙子’、‘某某太好了’、‘某某谢谢你’、‘某某我们今天一起吃晚饭好吗’……而我,早已悄悄地笑得肚痛。

这已经是一种习惯了吧。暗自把你放进一个最寻常、最不引人注意的名字里:在陌生人面前把你叫做‘我的一个朋友’。

‘我的一个朋友说过……’、‘我的一个朋友也是今天生日’、‘我要去我一个朋友家’、‘有个朋友这周末结婚’、‘我朋友也在装修’……

只有我一个人知道,所有的句子里,只有一个你。

你给我看的电影,成了我脑海里挥不去的场景;你念一个字的古怪方式,成了我所有朋友的共同腔调;你批评一件事的强烈态度,已经变成我的执见。

我们在不同的城市买到同一只杯子,而你的地址是我明信片永恒的走向。”

时间过得着实太快,当年梳着两根麻花辫的叶子已经教书很久了呢。叶子教外国的孩子们中文,常被他们的语无伦次弄得晕头转向,被挑剔的台湾老板折腾得火冒三丈,但她总还是会忙里偷着乐,即使在下班拥挤的地铁上,也会轻拍着肚里的宝宝,给Ta讲讲闺密的今日糗事。

可是也许都不必。我在这个偌大的城市里一个人租了房,存了足够的牙刷(和过量的卫生棉),这样万一你要离家出走,也大可以无忧无虑。

闺密故事或有千种,而这,却是唯一态度。无论我们年少时是否稚嫩轻狂,无论我们成长时是否古怪无常,无论我们幸福时是否目中无人,她们未曾走开。那么,还有什么人生幸事可以与之相比?还有什么鸡毛蒜皮值得我们去疏忽这段亲密关系?人生的事,或许复杂得很,人生的经历,也总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可无论身处何方,别忘记拉紧闺密的手,因为那是另一个自己啊,又如何能够将自己抛弃?不能否认,这是爱。在即将漫山遍野的玫瑰中,也请送给她们13朵吧。13朵玫瑰的花语别忘记:天长地久呢,友谊!

结语:

有首歌这样唱着:

哪天你想要闪电结婚

请先帮我找一个好男人

别一个人去幸福不理人

哪天你不小心就变成女强人

别忘了是我劝你要认真

无论再忙都要陪我聊聊心声

闺密相处5大准则

1.过度炫耀最敏感:

无论关系如何亲密,过度炫耀,比如“男朋友对我如何体贴”,都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因为在女人心中总有着“希望她幸福,但不要比我幸福”的想法。

2.绝不介入对方工作地盘:

有时闺密会给我们介绍工作,此时要注意,尽量不要前去闺密的公司或是她熟人的公司,工作上的琐事会影响到你们。

3.注意拿捏玩笑分寸:

在人前,特别是对方同事、男友面前,不要总把她小时候的糗事拿出来开玩笑,要给闺密留足面子哦!

4.彼此分享,但绝不八卦:

闺密间总是会分享许多小秘密,当她在倾诉的时候,我们就认真聆听,对于她不想说的也绝不要追问,并且彼此间的秘密,若没经过对方同意,绝对不能泄露!

5.在她面前不和其他朋友过度亲密:

吃醋的心情不止在情侣间才会产生。如果你和其他朋友表现过于亲热的话,会引起她的负面情绪,因为女人的嫉妒心是天生的哦!

我和闺密经历过最令我难忘(感动)的一件事

当时我和男朋友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我是外地的女孩子,为了节省房租就住进了男友家里。后来出了一些问题还是分手了,毅然地从他家搬出来。闺密知道后,赶紧帮我找到房子、搬家。那天晚上,我们两个女生,想方设法地移动家中的衣柜,她的手还被衣柜划破流血,第二天上班拿笔手都发抖。她是家里的娇娇女,却陪我一起干这种粗重的活,那种感动不是一句两句可以表述的。在我最无助的日子里,还好有她陪我一起度过。――绿茶麽麽

大学毕业后我来了上海,而她留在家乡,由于我喜欢吃煲仔饭,所以如今每次回家,她都会帮我寻觅每一家新开的煲仔饭店。于是经过这几年,几乎每一家煲仔饭店都留下了我们的脚印。有时候,一份感动就在不经意间,因为有了她,我的生活多了一份甜味、多了一份快乐。――luckygirlmice

上大学时,有年冬天我的生日正好是冬至那天,闺密骑着自行车去给我买了一盒水饺作为生日礼物,因为在北方有个传统,冬至吃饺子不冻耳朵。当时真的被她感动死了,要知道哈尔滨的冬至啊,零下30多摄氏度的天气,她骑自行车出去来回近一个小时,只为给我准备一份特别的生日礼物!――chenyang881126

我们的路篇8

2006年9月,有关部门决定把这条出山公路建成县级标准公路。而此时,她已魂归天堂……

捐出救命钱:那条出山路堵在心里堵得太久

2005年11月6日早晨,49岁的马华珍忽然感到腹部一阵难熬的剧痛,豆粒大的汗珠从她的额头渗出。丈夫章苗林马上将她送进浙江省嵊州市中心医院急诊室。

两小时后,医生将章苗林叫到一边:“诊断结果出来了,你妻子已经是肝癌晚期……”章苗林惊呆了:好模好样的妻子怎么会得这种夺命的绝症?

当年,浙江省嵊州市服装厂职工马华珍,为了一份真爱,嫁给了一无所有的农村小伙章苗林。20年过去了,他们的儿子渐渐长大。马华珍下岗后找到一份临时工作,一家三口虽然不宽裕,但相亲相爱地生活着。没想到,灾祸竟然从天而降!

几天后,马华珍从几位病友那里打听到自己的真实病情,她平静地对丈夫说:“你不要再瞒了,我什么都知道。这个病根本治不了,我想了许久,还是面对现实吧。只是不能陪你更长时间,不能看着儿子结婚成家……”听到这话,几天来压抑在章苗林心头的痛楚喷涌而出,他强忍着泪水安慰妻子:“你放心,有我在,你不会有事的。”马华珍轻轻抚摸丈夫的头发,喃喃说:“别说傻话了,让我出院回家吧,这病是填不了的窟窿,扔多少钱都是白扔啊!”章苗林不让妻子说下去:“钱的事你不用多想,你只要好好配合医生治疗就行了。”马华珍央求丈夫:“苗林,我想回家。半辈子了,我守着你,守着家,从没离开过。你忍心把我扔在医院里耗日子吗?回到家里,我的病会好得快些。”章苗林拗不过妻子,把她带回了家。

一连几天,章苗林都感到妻子在悄悄准备着什么,她时不时翻看家里的存折。

一天夜里,章苗林从睡梦中惊醒,看见妻子正无限深情地看着自己,眼里溢满了泪水。自从妻子患病以来,他还是第一次看到妻子流泪呀。

章苗林一骨碌坐起来问:“华珍,怎么了?”

马华珍依然温柔地看着丈夫:“苗林,你还记得我们恋爱时第一次去你家,你牵着我的手,走那条又窄又陡的山路吗?我们走到半山的陡坡,山路窄得无法并排走两个人。恰好这时,一位老人挑着两篮青菜去城里卖。在擦身而过的一刹那,老人的挑子散开了,蔬菜散落在山坡上,我们一起费了好大劲才帮老人收拾好。还记得吧,当时你还叹息,就是那条羊肠小道挡住了乡亲们的希望,要是有一条路,山里的特产和蔬菜能顺利地运出去,家乡的人早就富了。”

章苗林也沉浸在初恋的甜蜜回忆里:“当然记得。我们还商量说,等将来有了钱,就为家乡修一条通往城市的路。”

马华珍再次流泪了:“苗林,我的日子不多了,要不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我不就白活了一回?这几天我一直在想,以后你年龄越来越大,一个人走在那条山路上,我怎么放心哪!”她紧紧抓住丈夫的手,“家里仅有的这点钱,不要再白白打水漂了,你拿去和老乡们修一条出山的路吧。那样,即使我不在了,也能天天陪着你。”她哭出了声。

章苗林一怔,嗓子像堵了一块铅石:“我懂你的心思。可是,这是你治病的救命钱,我怎么忍心动它!”

马华珍把头枕在丈夫的臂弯里,一阵疼痛袭来,她感到自己仿佛听到死神召唤,声音有气无力:“苗林,答应我好吗?只可惜,我们拿不出更多……”

章苗林泪眼模糊地看着妻子:“一定要用来治病!我们说好要厮守一辈子的,你不能反悔!”

马华珍强忍疼痛笑了笑:“虽然老天不让我活下去,但我还是要感谢老天让我们曾经生活在一起。我就是要修一条路守你一辈子,在你回家乡时陪着你!”

这一天夜里,章苗林和妻子相依偎,仿佛要说完这辈子的话。

天一亮,在妻子的执意坚持和催促下,章苗林带着本来用于妻子治病的2.1万元含泪上路了。

从嵊州市区到老家三塘乡两湾村仅有19公里,但进村那3公里狭窄的山路让章苗林举步维艰地走了两个多小时。回到村里,汗流浃背的他将2.1万元放在老乡的坑头上。

那个并不是出生在山村的女人,竟把治病的钱拿出来,要修一条出山的路!两湾村顿时炸开了:“这让我们说什么好呢?这路,说啥都得修起来!”“人家的救命钱,我们怎么也不能收啊!但这条路我们一定要修!”村民章德龙说:“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不能再等了!”70多岁的章林祥老泪纵横:“两湾村祖祖辈辈都因这段山路吃尽苦头,我带头捐钱出力!”……

第二天,章林祥、章千海、丁兴娟等村民专程赶到嵊州市看望马华珍。马华珍正忍受着疼痛的煎熬,满面都是泪。两湾村的人说:“弟妹,你好好养病吧。两湾村的乡亲都感激你!”“弟妹,你捐的钱我们不能要!请你放心,这条路我们一定修!”临走时,他们扔下马华珍捐的2.1万元……

晚上,马华珍将村民们扔下的钱全交给丈夫,又拖着虚弱的身体为丈夫收拾行装:“苗林,你带着这笔钱去村里和乡亲们一起修路吧。我能照顾好自己,何况儿子也能照顾我……”

软磨硬泡送走丈夫后,马华珍无力地躺在床上。在内心深处,她其实是舍不得丈夫离开的,因为她很清楚自己和丈夫耳鬓厮磨的日子已经不多了。

带病打零工:要不是疼痛我可以挣得更多

病榻上的马华珍开始了望眼欲穿的等待。一个月后,章苗林回来了。马华珍从丈夫进门时的细微表情感到情形不妙。

果然,章苗林说:“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我和大伙把线路和设计方案都弄好了,却有人站出来阻止,说要是个人捐款修路,那就成了‘私路’,将来可能会设卡收费。由于压力太大,村主任已撤出修路领导小组。”马华珍愣了半晌,她怎么也想不通为何原本很简单的事会被某些人想得那么复杂。章苗林见妻子半晌一言不发,安慰道:“不修就算了,我们还是安心治病吧。”马华珍这才喃喃说:“大家修路不就是为了给大家走吗?不就是想快点富起来吗?从没有人想过要用这条路赚钱哪!”章苗林心疼妻子,把她扶到床上:“你身体不好,不要想那么多了。”

到了晚上,沉闷了半天的马华珍病情突然加重,无边的疼痛一浪一浪地席卷而来,神智清醒的间隙,她抓住丈夫的手说:“我们没做亏心事,要说有一点私心,那就是希望你回老家时能有一条好路走。那些人怎么会有如此多的顾虑?”章苗林劝道:“我知道,我知道。你别着急!”那一夜,他默默守着妻子,心里百感交集。

第二天,章苗林回到两湾村,再次和乡亲们商议修路的事,所有人都坚持要把这条不为私利的“私路”修起来。那天,400多山村人一夜未眠,有人报名参加筑路队,有人送来准备养老的钱……仅仅两天,这个贫困山村已集资1万多元。

2005年12月15日上午,随着一连串鞭炮声,通往山外的两湾村公路开工了,100多名青壮年自发组成筑路队伍,用钢钎开凿岩石、撞击山谷……

山里没有手机信号,开工那天,章苗林爬上最高的山岗,喊着给病榻上的妻子打电话:“华珍,开工了,全村人都出动了,我们还租来挖掘机,挖岗填沟。对了,从我打电话的地方往下看,壮观极了!”在他听来,马华珍兴奋的声音显得遥远而虚弱:“太好了……真的好想亲眼看看哪!”

2006年1月9日,章苗林父子带马华珍去工地,由于那里还不能通车,父子俩只能用自行车把她推到现场的一角。看着大山半腰的工地上热火朝天,枯瘦如柴的马华珍觉得自己精神了许多。老乡们很快围过来,对马华珍说:“我们会把路修好的,你也要把身体养好啊!”冬日的寒风里,马华珍显得更加虚弱:“我会的,我还要等着看修好的路呢!”几个村民凑了2000元递到马华珍手上:“这是大家的一点心意,有病总得治呀!好人有好报,你肯定会好的。”马华珍心里一热,眼泪差点掉下来:“谢谢大家!可我就算天天吃药,也只能多活几天。这些钱要是用在修路上,子子孙孙都能受惠呢!还是拿去修路吧!”

工地之行使马华珍有了深深的牵挂。此后,每隔两三天,章苗林就会爬上山岗,将施工进展情况告诉妻子。不断传来的喜讯如清泉般滋润着马华珍渐渐枯萎的身体。

2006年3月,马华珍的病情有些好转,她再也躺不住了,瞒着丈夫,悄悄联系附近的正阳领带厂,到那里做计件零工。那段时间,马华珍感到自己又像以前那样充满了活力,久违的、没有疼痛的身体是那么轻松和灵巧。她拼命地干活,没人知道这个干活最多的女人竟是癌症晚期患者。

马华珍打电话给丈夫:“苗林,我好多了。你那里怎么样?修路的钱还有吗?”几个月以来,章苗林的心头始终被不安和恐惧笼罩着,每次接电话,他都怕听到不幸的消息。此刻听到妻子声音清脆、快乐,他忍不住喜极而泣:老天长眼,华珍的病开始好转了!

可惜,马华珍的好状态没有维持多久。4月,正在加班的她突然感到一阵酸痛从体内向身体四周扩散,她强忍着疼痛继续做手里的活。很快,她全身的每一处关节都疼得跳起来,手指每动一下,尖锐的疼痛便直刺心底……生不如死的疼痛再次包裹着她,她无可奈何地再次躺在病床上。

两天后,章苗林回到家里,看见妻子苍白瘦弱得仿佛一片薄纸,大吃了一惊:“几天前打电话,你不是说好多了吗?”马华珍挣扎着露出一丝笑容:“可能是回光返照吧………”“不许乱说!”章苗林一把搂住妻子,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掉。

当天下午,领带厂的工友将马华珍的1080元工资送到章家。章苗林如梦初醒:“你怎么能这样!不要命了吗?你答应过我要好好照顾自己的!”马华珍强忍疼痛笑了笑:“苗林,我就是想和大家一样,也出一份力。我以为上天可怜我,让我好了,谁知……”她将工资放在丈夫的手上,“拿去修路吧,要不是实在疼得没办法,我还可以挣得更多。”

脊背上凝望:来生我在这条路上等你

章苗林把妻子挣的1080元拿到两湾村,村民们感动得流下热泪,他们再次自发捐出3万多元,全村400番上阵,不分昼夜地在工地上凿石挖路。每个人都知道,大山外,有一个女人在用生命等待这条走出大山的路修通。

2006年6月,一条宽约6米的毛路如蜿蜒而出的飘带,将山里山外的城乡联结在一起!几乎一夜之间,两湾村的物产,因交通问题初步解决而吸引了山外买家,原来只能卖300元的树木,如今竟有人出3000元,蔬菜和水果也因山里的纯天然种植而身价倍增,定单蜂拥而至……

6月10日,毛路修通的第三天,马华珍痛得昏倒在病榻上,章苗林赶紧将她送到市中心医院抢救。在医护人员的努力下,马华珍慢慢苏醒过来,气息微弱的她看着心急如焚的丈夫,艰难地说:“苗林,你带我回两湾村吧!”

第二天一早,出租车载着马华珍驶向两湾村,走近那条新修成的毛路时,马华珍眼睛湿润了。这条路虽然坑坑洼洼,但它已经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显得格外耀眼。马华珍喃喃自语:“真没想到乡亲们会修得这么快……”章苗林介绍道:“现在修成的只是毛路,下一步是平整,然后是铺沙,等到那时,就可以通车了,我们梦想中的路就彻底修成了!”

因为车子无法继续前行,章苗林从车里把妻子抱出来。这时,两湾村200多名男女老少顺着新开的路走来,他们得知马华珍回来,都到路口接她。马华珍激动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能躺在丈夫的怀里虚弱地抬起手臂挥了挥。“让我们背你进山吧!”不知谁喊了一声,霎时,一双双粗壮的手臂争相伸过来。

软软地伏在乡亲结实的脊背上,那硕大的岩石被劈开的痕迹,那被陡然削平的山岗,马华珍一边看一边记,她要把这条路的每一段每一角都刻在心里。但是,一路上,疼痛不断袭来,令她不时发晕。

200多人的队伍默默地跟在马华珍的后面,所有人都清楚,脊背上瘦得没有一点分量的女人,她的生命正毫不留情地流逝。有人再也忍不住了,开始低声抽泣,更多的人紧咬嘴唇,生怕悲伤惊扰那颗美丽的心。

每走一段路,就会有一个后生默默走上来,把马华珍移到自己的脊背上,希望用自己滚烫的身躯温暖那柔弱的生命。乡亲们轮番背着马华珍向山里走去,一个个结实的脊背仿佛一份份温暖的回报,而那条蜿蜒而上的新路,仿佛通向天堂。“你别怕,大山是你的家,我的脊梁背你上天涯,神来了头挡,鬼来了脚压……”马华珍的耳边仿佛又响起初恋时丈夫背她进山时唱的山歌……

终于,两湾村到了,马华珍从一阵眩晕中清醒过来,有气无力地示意背她的小伙停下脚步:“让我再看一眼,再看一眼。”她久久地凝望着那条出山的路,眼里蓄满浓浓的不舍。

这天深夜,马华珍的呼吸渐渐变得急促。章苗林把她抱在怀里,无助地哀求:“华珍,别离开我,路还没完全修好呢,你说过要等到那一天的!”马华珍深情地凝望丈夫,拼尽最后的力气说:“来生,我就在这条路上等你。你不来,我不走,不走……”依偎在丈夫的怀里,马华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马华珍走了,村民们选了又选,最后将她的骨灰埋在能够看见新路的山坡上。

村民们更加拼命地修路,一天又一天,毛路修得越来越平整,开始铺上碎石块……

越来越多的人被修路的故事感动,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这条出山路的修建:从两湾村走出去的五名老乡回来捐助了5000多元;得知资金不够,50多位嵊州市民为这条出山路捐款4000多元;嵊州市交通局局长几次到现场调研,还制订资助修路的方案;嵊州三江街道办事处专门抽调五位干部加入修路队伍,与村民们一起出钱出力,并且进行有价值的改进;嵊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先后到这里实地考察;浙江省委副书记乔传秀同志亲自打电话给绍兴市(辖嵊州市)领导,指示他们了解详细情况……

在各级领导的关注下,2006年9月,两湾村百姓再次盼来喜讯:绍兴、嵊州交通等部门将合力把这段由马华珍倡导捐助的路建成县级标准公路,在三个月内全部实施水泥路面浇铸。

采访结束时,两湾村的村民表示,道路彻底完工后,他们会自己动手在路边为马华珍立一座石碑,记录修路的经过。

上一篇:小学三年级作文我的家乡范文 下一篇:医疗卫生职业精神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