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参与 我们见证

时间:2022-09-20 01:40:37

15年的历程中,如果说涉及的市、县、厅局,甚至花费的资金都是可以统计的,那么涉及到的人,以及这些人为此所耗费的心血,则是不能用数字统计的。

就是这些不可计数的人,15年来走遍了河北省的广大乡村,用他们的知识、技术、才艺、热情,温暖了偏僻的山水,送去了文明和先进的讯息,帮助不计其数的农民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事业。他们是“进万村兴百业”的主力队伍和有生力量,他们共同构成了“三下乡”这项事业最牢固的根基。

梁焕琴:扎根乡土的技术员

39岁的梁焕琴毕业于河北农大,是衡水市桃城区邓庄农业示范园区里一名技术员。家住衡水市区的她每天早晨要骑上40分钟的电动车赶到园区。梁焕琴老家就在邓庄乡的一个叫做刘忠的村子里,所以,毕业后回到家乡,靠自己的一点力量帮助乡亲们过上更好的日子,她说这“应该应分”。

除了在园区的“蔬菜门诊”坐诊,电话指导或者当面帮助周围菜农解决问题,她和其余两个同事精力主要用在了园区内11个示范棚里:新技术的评比、新品种的引进、试验,对比哪种肥料好、对土壤有无板结现象等等。几年来,在梁焕琴她们的努力下,园区共先后引进了美国、以色列、荷兰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蔬菜、花卉、林木品种200多个进行试验、示范,引进推广了生物防治、膜下滴灌、补光灯等38项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

最近,梁焕琴她们引进了一个新的器械,装进普通的水,喷雾器喷出来的却成为了可以杀死害虫的臭氧离子。一提起这个,梁焕琴很是开心,她说,如果这个试验成功,不单节约了农药的使用,也会进一步提高蔬菜的品质。

辛宝惠:让艺术之花在每片原野绽放

辛宝惠是河北省艺术职业学院的一名声乐教师,已经在省艺校任教20年的她上过无数次的声乐课,但今年暑假期间在邢台市平乡县支教的声乐课却最令她难忘,因为这次她教的不是普通的艺术学生,而是几乎没有任何声乐基础的乡村转岗老师。这些老师经过辛宝惠和她的十几名同事的暑期培训后,将走上平乡县各个村落音美老师的工作岗位。

“开头觉得真是困难,这些老师们大部分连简谱都不认识,更不用说五线谱了,所以我们只能从最基础的乐理知识入手。”辛宝惠带领老师们又是识谱又是打节奏,一天8小时嗓子都快劈掉了。

在平乡支教期间,辛宝惠带病在身,医生建议尽早手术。“这些来培训的老师比我们不容易,有的还是从好几十里地外搭车过来上课的,我要是缺课,觉得对不住她们,更对不住她们身后的那些孩子。”辛宝惠说,看到那些乡村老师们那么认真、争分夺秒地学习,她实在不忍心放下这份工作。

让辛宝惠和她的同事们感到开心的是:短短2个月的培训,她的这些“学生”们进步很大。9月份,作为第一批转岗培训的这些“学生”已经走上了平乡县的各个乡村学校任教。而以后的每年暑假,辛宝惠还会继续对她们进行培训指导。

艺术的花蕾,就这样在每一片原野美丽绽放。

刘书林:邯郸市土肥站“二当家”

在邯郸馆陶县郭辛庄,我们邂逅了刘书林。圆圆的脑门上分明写着“憨厚”,质朴的眼神与农民毫无二致,如果不是鼻梁上那副亮晶晶的眼镜,还真没法把他与当地村民区分开来,当地村民亲切地称他为“二当家”。

其实这个“二当家”的来历很简单,因为土肥与“土匪”谐音,土肥站站长理所当然地成了“大当家”,副站长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二当家”。“二当家”是2009年响应邯郸市 “千名专家进百乡兴百业”活动的号召来到郭辛庄的,他的工作任务就是为当地农民提供技术,帮助农民提高作物产量。

一年多来,刘书林吃住在村主任郭怀庆家,和郭辛庄村民已经熟悉得如同一家人。他不仅利用农闲时节给农民讲授种植技术,还经常到田间地头随时解答农民的疑难问题,在他的指导下,村里的小麦亩产提高了100多公斤。刘书林在郭辛庄还推广大棚有机蔬菜的种植技术,村里有养鸡场,鸡粪发酵后就是有机肥。施了有机肥的蔬菜质量提高了,价格也就上去了,农民的收益自然也就提高了。本村农民王志海就是一名受益者,他说种大棚蔬菜的收入比种粮食要高出十倍。

像刘书林这样的技术人员遍布邯郸的每个乡村,作为驻村技术员,他们只在节假日才能与家人团聚。

从大棚出来,已是夕阳西斜。冬日乡村的天空,虽近黄昏,仍如蓝宝石般明净。成排的大棚顶上,三三两两的村民陆续苫上遮寒的草帘,好一幅盛世劳作的图景。

陈阳:支教,在台阶学校

邢台县皇台底中学,是一所建筑在山腰上的台阶学校。踏入校门就是满眼的台阶,拾级而上,依次是教师办公室、学生教室。我们来到学校的时候,陈阳正在教室里给学生上课。

一身休闲装束的陈阳既随和亲切,又不乏都市女孩的时尚气息。粗糙的台阶、简陋的校舍,在久居城市的人眼里仿佛一个影视剧中的场景,出生于1987年的陈阳要在这个真实的场景中支教一年。陈阳教的是音乐课,用白秀斌校长的话说,人家是科班出身的大学本科生,专业水平高。像皇台底中学这样的乡村学校缺的就是音体美教师,本校只有两名音乐教师,一位是中师毕业,另一位不是学音乐的,陈阳的到来不仅学生欢迎,学校教师也非常欢迎,他们抓住一切机会向陈阳请教,以提高业务水平。

陈阳的宿舍离教室大概有十分钟的路程,在一排盖在楼顶上的小平房里,陈阳打开了其中一间。虽然已经是十一月末了,可是学校还没有供暖,据说供暖设施出了点问题,正在修。用水要下三层楼,自己拎着桶去提。陈阳说,这些困难不算什么,来之前已经做好了最坏的准备,把条件想象成最差的,来了一看,比想象中好多了。真是一个乐观的女孩!

在邢台市,像陈阳这样的年轻教师还有很多,他们组成了一支庞大的支教队伍,轮换着为乡村教育付出努力。愿陈阳和她的同事们工作顺利,愿村里的孩子早日接受和城里一样的教育。

郑梦辰:培育乡村中的文明自觉

对于乡村来说,如果对最初的“三下乡”还是被动接受的过程,那将文明内化吸收,形成乡村间的良好风气,则更多的要依赖农村的基层组织和基础管理者。

郑梦辰,就是这样一位“村官”。详细记录岗上村好人好事的160本《功德簿》上全是郑梦辰的笔记,作为村支书,用榜样的力量教化和感染村民,以形成友善、纯良的民风,是郑梦辰多年来坚持不懈的重点工作。

早在上世纪80年代,粮食物资还非常紧张的年代里,复员军人、岗上村民范振国将捡到的一袋麦子交公。郑梦辰抓住了这个整治村风的机会,开始了岗上村《功德簿》的第一笔记录。20年来,在一件件好人好事的影响下,在一个个好媳妇、好儿女、好邻居事迹的感召下,岗上村的村民都以争当模范典型为荣,以能登上村里的光荣榜或者功德碑为骄傲。

轰轰烈烈的“三下乡”活动进行了15年,从最初单纯的“送”到后来的“送建结合”,再到现在的培养农村新风尚,带动老百姓素质的提高。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村镇都像是细胞,只要让这些细胞都吸收好外来文明的营养,才能避免流于形式的命运,达到最终预期的效果。

在岗上,在郑梦辰的心中,大概早就有这样的预期,培育着乡村中文明的自觉。

郭乃群:4000万元与“不收费”的平调落子剧团

郭乃群是武安的草根企业家,老百姓说,他是个平调落子戏迷,研究文化的专家说,他是民间资本用于文化自觉的典型。他投资4000万元来传承和推广武安的平调落子,投资1.5亿元建设武安平调落子博物馆……由他一手创办起来的洪生平调落子剧团每年都要演出100多场,不仅没有一场是收费的,甚至连饭都不用当地管。郭乃群为剧团购买了一流的灯光、音响、服装、乐器等设施,并制定了非常明确的目标:送戏下乡。

在很多“拿钱太当回事的人”的质疑中,郭乃群为自己投资平调落子总结了三条理由:一为传承,武安平调落子是武安民间文化剧种,是武安百姓的灵魂,他有责任把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下来,传承开去;二为情感,传承发展平调落子是父亲一生追求的事业,他要接过这个接力棒,“莫教中途断了”;三为报效国家,改革开放让他的生活富裕了,但富裕之后不能忘了国家的恩情,支持平调落子就是替国家分担困难。

洪生剧团送戏大都会选择在各地庙会或者年节时分,一般来说要连演五天,有时也会再加演两天。届时一些出门在外的人都会赶回来观看,那是乡间的节日。每到一个地方,村民们都用清水把戏台喷洒干净,用花花绿绿的彩纸写好了标语贴在戏台周围的墙上。

几年来的义务送戏,已经使郭乃群的“河北省邯郸市洪生平调落子剧团”成了远近闻名的“平调落子民间第一团”,而郭乃群的送戏之路才刚刚开始。

十五年来

河北省“三下乡”成员单位从1997年的18个省直单位 扩大到现在的46个 资金投入从最初的每年几百万元到今天的数亿元……

符合农民愿望、满足农民需求的 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在河北省广大农村结出了累累硕果 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

今天已经成为植根燕赵乡土 服务“三农”、惠及民生的参天大树

上一篇:诚义燕赵根脉文化 下一篇:县医院有个专家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