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点滴范文

时间:2023-10-08 12:53:53

爱的点滴篇1

爱在哪里?有人说,爱在一瞬间;有人说,爱在长长久久;而我认为爱却在点点滴滴中。那么什么爱是世界上最宝贵的呢?学生说,是朋友之间那种长长久久的友爱;老人说,是与老伴儿之间永恒的爱;至于我,我却说爱就在你与母亲的身边。

母爱是什么?是你在痛苦时倾诉的地方;是你在累时递上一杯凉白开水;是你在……

我同样也是一个在母爱这一片辽阔的天空中长大的一只小鸟。从我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到我长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十三岁少女,这中间有着母亲多少的汗水。

在我10岁之前,我并不怎么喜欢母亲。因为她总是训斥我,每当我做错一件很小很小的事情时,她总是要教训我半天,有时我们之间难免也要发生起冲突,闹一些疙瘩,所以,我总是喜欢和爸爸在一起。直到我长到十二岁,懂事了,我才慢慢体会到世界上有母爱这一词语的存在,真正让我彻底改变对母亲的想法的时候,要从六年级春天说起。那时正处于冬天与春天交界的气候,天气时冷时热,使人容易感冒。一天早晨,我起了床,看看窗外,咦?今天有太阳,便穿了一件单薄的长袖衫去上学。中午,忽然北风大作,吹得那窗户也“咯咯”直响,我的寒毛也一根接着一根地竖了起来,我摊开手掌不住地上下来回搓自己的胳膊,企图寻求一丝温暖,但却毫不起作用。当排队到外面去领午饭的时候,整个人更冻得直跺脚。这时,一张熟悉的面孔浮现在我眼前,她,就是我的妈妈。她的鼻子由于吹久了冷风有点通红了,头发也有些凌乱,这么冷的天,她来干什么?没等我想完,一件外套便披在我身上,当我再度抬起头时,对着的是妈妈荡漾着温柔的目光的眼睛,是那么慈祥,那么和蔼……我摸摸自己的身体,暖暖的;我摸摸自己的心,暖暖的。我冲上去,握住了妈妈的手,却是那么冷,那么冷……

这,只是我生活中发生的最平凡的一件事。其实,我的身上还有许许多多件,只是我以前没有发觉罢了。母爱,真的,它就在你身边,就在你周围,只是那么默默无闻,那么无私奉献而已。千言万语也只在一句话:“妈妈,我爱你!”

爱的点滴篇2

自从我小时候懂事以来,我的父亲就是这样,从来没见到闲着过,那些叔叔阿姨们老是夸我的父亲勤快能干,总是对妈妈说:“你们家老吴可真是勤快能干呀。” 打那时候起,父亲的勤劳让我敬重。上学后,父亲的勤劳便成为了我学习的动力,我要向老爸看齐,一定好好学习,至此,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在班里排在前几名,每年都被评为“三好”学生,这也成为了父母的骄傲。

记得上小学三年级时,有一次吃晚饭时,听父亲说相邻连队七连晚上放电影,因不算远,父亲给母亲说想着晚上去看看,母亲答应了他,我在一旁边吃饭边记在了心上。我也好想去看电影呀,但怎么才能去呢?于是我想了一个办法,然后悄悄地躲在了父亲去看电影经过的路边,等待着父亲。我在想如果父亲说我,或不让我去,我也赖着去。结果出乎意料,父亲刚见到我先是表现得一脸惊讶,接着又温和地说:“想去看,刚才吃饭时怎么不吭气呀?爸爸正好带着你一起多好,还用提前躲在这儿等呀。”随即父亲把我抱上了自行车的前杠上,我和父亲一路上唱着歌好开心。那次的事直到现在我记忆犹新,那就是父亲对我们的爱呀。

我们的初中三年,是在相邻两公里的十一连子校上的,来回就得骑自行车跑。记得有一次下午我放学回家,快到家时,发现自行车胎没气了,回到家里,父亲不管多晚也会把我的自行车胎补好。

父亲是个当过兵的人,是一名党员,从转业来到新疆兵团,他经常给我们讲刚来时的情景,住地窝子,吃野菜,开荒种田。最让父亲引以自豪的就是好多次刷牙时他就会絮叨:“这是我当兵时用的牙缸,走到哪儿我都得带着它。”的确,父亲有着勤劳能干、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良好作风,这就是来到大西北的兵团精神,父母一直都激励着我们儿女,不管在学习上还是在工作上,都成为了我们努力向上的动力。

劳累了大半辈子的父亲,到了退休的那一年,他好舍不得地说:“我觉得我还年轻,我还有浑身力气,如果党需要我,我会毫不推脱。”就这样,退了休的父亲从来不闲着,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因我的母亲50岁那年得了类风湿关节炎,一些活儿逐渐就干不成了。之后,父亲就承担了家里的所有,他每天早早起床做饭、喂鸡、收拾菜园……母亲虽然干不了,总是陪着父亲说说话,也感到好欣慰。

爱的点滴篇3

母亲的爱

妈妈的爱似柔水。母亲的爱体现在嘘寒问暖的唠叨声里。每次妈妈总是唠叨说:不要干那个,不要做这个,要认真学习,不要上太久的网,不要……每次都快烦死我了,不过,在一次次的唠叨之中,我都听到了爱的声音。

父亲的爱

爸爸的爱如高山。爸爸的爱隐藏在严厉的目光背后。每次做错事情,爸爸要是一露出那严厉的目光,对上那严厉的目光,我总是不寒而栗,低下头去,小声地承认着自己的错误,但心里却不住的抱怨父亲太严厉了,一点小错都不给犯。不过现在回忆起来,父亲的严厉目光的后面,隐藏着爱的痕迹。

老师的爱

老师的爱说起来应该是父爱与母爱的综合。在成功的时候,老师总是满意地点了点头;失败的时候,老师总是用话语激励着我;犯错时,老师的面容里写满了怒意。不管在什么时候,老师的举手投足中都有着深深的爱意。

同学间的爱

同学之间的爱是真挚的友谊。在一句句亲切的问候中,埋藏着话语中轻轻的关爱。朋友,多么亲切的称呼!不管在任何时候,朋友们总是陪伴在身旁。哭泣时,朋友一声声的安慰,胜利时,朋友们的一声声祝贺,都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情谊。

爱的足迹

爱的点滴篇4

    在答应这个条件后,小石子本周几乎每天都会又一次恳求降低条件,并要求增加奖励项目。小家伙振振有词地强调三门都考一百分难度比较大,任何一门考一百都应该奖励,包括平时测验考了一百分也可以这样奖励,又说作业本上得了优加星也需要奖励,副科考试比如科学音乐美术等考一百分也应该发奖,不能歧视副科云云,后来又扩大到每天老师表扬好几次也要求奖励等等。

    呵呵每天上学及回家的公交车上,我们俩就在谈判中度过。可爱的孩子啊!

    再流水账一下这两周忙碌的生活:一个接一个的个案咨询、安排日照的课题进展、赵明老师从北京来推广科普剧、讲座、旅游学校的课题结题报告及N个报告、新开发课程的探讨、八年没有见面的中科院研究生同学从杭州来并帮忙订票、如饥似渴地读《好孩子从妈妈的好耐心开始》、思考、沉淀、忙里偷闲抽空陪孩子、爬山、跑步、看菊展、与家人享受幸福生活……

    总之生活很幸福、很充实。特别是读张老师的书,真是震撼加感动。张美华!和我的朋友张荣华一样同属于了不起的女性!真正的伟大母亲!我学习的榜样!!

爱的点滴篇5

记得,04年2月15日,吉林市中百商厦发生特大火灾,造成53人死亡,71人受伤。后来查明,火灾是山中百商厦伟业电器行雇员于红新吸烟不慎,将烟头丢弃在仓库所引发的。一个平日毫不起眼的烟头,留给人们的痛是沉重的,留给人们的思考是深刻的。

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有时候,把握好一件小事、一个细节,可以收获一笔财富;相反,一件小事、一个细节上的疏忽,足以让人葬送一生的幸福,甚至会失去宝贵的生命。53条鲜活的生命,因为一个小小的烟头,就这样悄无声息了。也许,财产可以弥补,但人的生命是无价的。如果于红新能意识到不能到堆放着易燃物品的仓库内吸烟;如果他能妥善处理好烟头:如果他有一点点的安全防范意识……那么,这是可以避免的。

也许,我们不能把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于红新,因为53条人命,不仅仅是一个烟头断送的。是的,火灾发生前,中百商厦未能及时整改火灾隐患,消防安全措施也没有落实,火灾发生当天,值班人员又擅自离岗,致使民众未能及时疏散,最终酿成了悲剧。然而,那个肇事的烟头毕竟是整个事故的导火线。当一系列的偶然因素遇到了一起,它的总和就是必然的悲剧。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尽职尽责,重视安全生产的每一个细节,那么一切都不会发生。

有些悲剧是难以预料的,但当危险就站在面前,有的人仍选择绕道而行,这才是最可悲的。今年一季度,南宁市建筑工程现场共发生4起重大安全事故,重伤2人,死亡2人。安全意识淡薄是建筑事故的主因:多数施工工人对没有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及没有签订用工合同不以为然;不少民工在没有采取任何保护措施下高空作业;还有一些收废旧品的人们无视工地的警示牌,径直走进施工区拾东西……这一幕幕令人心惊肉跳的场面,他们自己却早已习以为常。他们也许觉得,系安全带、戴安全帽这类小事没有必要,疏不知,正因为在这些细节上的省事,最终让他们悔撼终生。

日本人在进入旅馆时,首先不是看菜谱,而是看它的安全通道是否通畅,这就是日本人的安全意识。而我们很多人,完全把安全生产抛置脑后。我们,一直存在着侥幸和懒惰的心理;人们总以为,安全事故离自己很远,从没想过要“防患于未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对于消防检查工作和安全生产知识的学习,很多人总是敷衍了事;人们不把平日的小疏忽放在眼里,认为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安全规章在廉价的交易中变成了空白,鲜活的生命成了漠视安全的牺牲品。被生产事故夺去生命的人们,何止万千;留给死难者家庭的伤痛,也不是一时能够抚平的。目前,生产事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安全的定时炸弹!我们再也不能无动于衷!我们应该吸取前车之鉴,让悲剧不再上演。尊重生命,就是将安全生产与切身利益紧密结合起来:监管部门应该切实履行职责,对违规单位严惩不贷;单位应认识到“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就是最大的效益”,真正将安全防范工作提到日常工作中来;人们要将安全意识提高到一个自觉的层面,懂得安全生产知识和基本的自救。

爱的点滴篇6

母爱是什么?

当我灰心丧气的时候,

母爱是一屡屡灿烂的阳光,

丝丝屡屡照亮我的心房。

母爱是什么?

当我们心灵空虚的时候,

母爱是一滴滴甘甜的雨露,

点点滴滴滋润着我的心田。

母爱是什么?

当我感到身心疲乏的时候,

母爱是大山里涌出的一眼温泉,

滴滴点点凝成我理想的珠串。

母爱是什么?

当我面对前途,心里茫然的时候,

母爱是一颗永不落的星星,

指引我前进的路向!

母爱是神秘的,

母爱是伟大的,

在我成长的道路上,

爱的点滴篇7

关键词:标题 眼泪 换 水

陈敬容先生翻译的《巴黎圣母院》和其他译本相比,文笔生动,形神兼备,是为精品。然而美玉也有微瑕,笔者认为《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苏教版必修四所选课文)这个标题并不妥当。

一、标题与小说风格不合

众所周知,雨果是十九世纪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巴黎圣母院》即是他对于爱和善理解诠释的范本之一。不同于夏多布里安和施莱格尔兄弟沉湎于中世纪的幽深和野性,也不同于华兹华斯沉溺于大自然的风光,雨果的浪漫主义更像是拜伦破坏性的激情,以一种惊心动魄的方式将滑稽丑怪与崇高紧紧地揉合在一起。(《浪漫之魂――让・雅克・卢梭赵林著 P221-229》)又如罗素评价到“在法国,自王政复辟以后,直到维克托・雨果,浪漫主义观点大盛,固然那是一种弱化的浪漫主义观点了”(《西方哲学史・第十八章浪漫主义运动》)。所谓弱化,是说雨果的浪漫主义已经比较多地把他的小说情节建立在现实的背景中,但激情仍是其内核。

在《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中,典型的中世纪城市布景――刑台、广场,以及人性被严重扭曲的巴黎市民是故事发生的背景。在这个背景下,伽西莫多的丑陋、愚蠢和无知成为人们贫乏生活的调料,突出的是爱斯梅拉达由外至内善良本真的美和人道主义精神。本来在这场具有全民狂欢性质的刑罚中,爱斯梅拉达是可以缺席的,如果没有她的出现,伽西莫多受刑罚场景的展示就是现实主义的模本。然而爱斯梅拉达偏偏出现了,而且是在非常突兀的情况下站出来,尽管“不耐烦地扁了扁小嘴”,但是已经足够把她“锐利而激烈”的人道主义立场自然含蓄地表现出来。爱斯梅拉达的善良战胜了一切,以至于让观众喊道:“好极了,好极了!”,同时也唤醒了那些愚昧无知的人性。“一滴水”便是雨果激情的绝佳载体。

因此,基于雨果浪漫主义文学(尽管是“弱化的”)的理念,“一滴水”是这一幕人性演出中最激动人心的一点。标题所言“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换”是交换、交易的意思,这个词意味着交换双方存在契约关系,契约关系的本质是权益平等、等价置换。从这个角度看,标题抹杀了雨果的浪漫主义文学突出激情的内核。

二、标题与小说内容不符

标题应该要能真实巧妙地反映小说的内容,也就是文和题的相得益彰。这个标题的争议很大,主要的原因在于它与小说内容有较大不符。

首先,逻辑关系不符。从小说情节发展的顺序看,“一滴水”先于“一滴眼泪”出现。伽西莫多因为掳掠了爱斯梅拉达而被判刑,作为受害者的爱斯梅拉达在刑台下围观是正常的,而且她应该表现得比其他巴黎市民更愤怒才对,但是在市民和伽西莫多的戏剧冲突中,她跳脱并超越了围观者的身份,以纯真的爱回应了伽西莫多对水的渴盼,让他感受到了“久旱逢甘霖”的温暖。伽西莫多对市民的行为保持“默不作声”,而后至于“愤怒、憎恨、失望”逐渐增多,这些都只能说明他的愚昧无知,在他身上没有任何羞耻之心的痕迹,他的痛苦表情源于剧烈的肌体惩罚。读者有足够理由相信,如果故事就此打住,等伽西莫多的疼痛过后,他仍将愚昧麻木地活着。在文中,当伽西莫多看到孚罗洛时的微笑、期待旋即转变为加倍的失望时,他进一步确认了自己的处境和遭遇。因此,在接下来的情节中,他是失望的,“一直固执地保持着”缄默。而对于水的三次呼唤只是他出于干渴本能的表达,同时也是绝望的呼喊,他能期望群聚嘲弄的巴黎市民拯救他吗?当“一滴水”出现后,前面所有的失望乃至绝望都涣然冰释,这一滴眼泪不是普通的感激的泪水,而是他自我认知的开始,也是他对人性重新认识的开始,“愚人王”的人性复苏了。因此,“一滴眼泪”和“一滴水”之间,“一滴水”是先于“一滴眼泪”的,凭此逻辑关系,题目最起码应改为“一滴水换一滴眼泪”。

其次,二者分量不等同。如前所述,“一滴水”是爱斯梅拉达爱和善良的集中体现,和这滴水相对举的是巴黎市民的嘲弄,是中世纪社会的黑暗现实。透过这滴水,爱斯梅拉达的爱和善良对抗了中世纪愚昧无知的人性。一个弱女子扛起了打开黑暗闸门的重任,而伽西莫多则是透过闸门看到光明的人之一。在面对爱斯梅拉达流下一滴眼泪之后,他真正开始了自我的认识,并且萌发了对爱斯梅拉达的爱慕,甚至以死相报,善美的人性之花在伽西莫多身上绽放开来。在这里,断无道理认为爱斯梅拉达是为了赢得一滴眼泪而以手掬水的,爱斯梅拉达的这滴水不是专为伽西莫多而掬,而是为任何处于干渴中的人献上,她人道主义精神和行善的对象是所有人。相比之下,伽西莫多的一滴泪只会为爱斯梅拉达而流,而不会为副主教、为那些中世纪的愚昧市民们而流,因为她唤醒了他内心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而其他人却是通过折磨鞭笞激起他内心的失望和愤怒。于这个角度而言,一滴水承载的是启蒙和引导者的角色,爱斯梅拉达的善良启蒙了伽西莫多的蒙昧;而一滴眼泪是被启蒙和被引导者的象征,伽西莫多感受到了这份善良才报以感激之情。因此,一滴水和一滴眼泪的分量明显不对称,而爱斯梅拉达和伽西莫多二人的情感逻辑是因果而非对等关系。

三、标题与法语原文有别

事实上,当我们翻看《巴黎圣母院》法语原版的时候,也可以很明显地发现这个标题的不恰当之处。法语原文的标题为:Une Larme Pour UneGoutte D‘eau。在法语中,Une Larme的意思是一滴眼泪,Une Goutte D‘eau的意思是一滴水,这两个词的理解不成大碍。要正确理解这个标题,关键是要知道Pour的意思。

Pour在法语中有多种词性,运用十分广泛,用法也比较复杂,在这个标题中,是作动词用的。在纷繁的意义中,作为动词,Pour主要有以下几个意思:1.对于,适合于;2.为了;3.由于,因为;4.[表示等值或比例关系]用…代价换、替代,比;5.作为,当作;6.代,替。

很明显,陈敬容先生在译文中取的是第四种释义“[表示等值或比例关系]用……代价换、替代,比”,正如上文分析的一样,这个释义的不合理的地方在于错误地理解了爱斯梅拉达和伽西莫多之间的情感逻辑。第二种释义“为了”却能很恰当地表现出伽西莫多之于爱斯梅拉达单向的感激之情,并进而让读者感受到爱斯梅拉达人道主义精神的伟大力量。

爱的点滴篇8

点点是公认的才女,在她的笔下,可以写出缠绵的诗句、抒情的散文、凄美的小说。大家都认为点点是一个美丽天使,而在她的身后却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不幸的秘密。

点点是一个孤儿,在她刚出生时,她妈妈就得了癌症。而狠心的爸爸也悄然离去,点点甚至不知道爸爸长什么样。妈妈因为爸爸的无情和无钱医治,含泪撒手归去。

滴滴是点点最好的朋友,她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和点点是天壤之别。点点的不幸也只有滴滴知道,她们是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尽管点点家很穷,滴滴也愿意和点点分享自己的东西;尽管滴滴没有文学细胞,点点还是愿意把新创作第一个给滴滴看。

点点,你认为老天爷公平吗?

当然公平啦,他给每一个人一天的时间都是24小时呢!

可是,你那么不幸,难道你不恨命运吗?

我恨!但是妈妈说过只有爱才可以主宰一切,我愿意相信命运是可以被爱改变的。

……

我只需要一点点地幸福就够了,妈妈给我去这么一个名字就是为了让我学会满足。

滴滴终于明白了点点的不平凡,一点点的幸福就够了。而对于点点来说阳光、水、空气、朋友就是那一点点的幸福。

后来,点点告诉滴滴她找到爸爸了,她要去大城市生活了。滴滴去为她送行,一个劲儿地哭。点点为她拭去眼泪,轻声说我会给你来信的。

一个月后,滴滴收到了点点的信,很短:快乐要有悲伤作陪,雨过应该就有天晴;如果雨后还是雨,如果悲伤之后还是悲伤,请让我们从容面对这离别后的离别,微笑地去寻找一个不可能出现的你!

两天后,滴滴接到了医院的通知,她成功摘换了眼角膜,可以拥有光明了。滴滴想把这个好消息第一个告诉点点,可是,她睁开眼睛后看见的却是“捐献人:点点”。点点走了,她得了先天性癌症,也并没有去找爸爸。

这一切的一切最终是滴滴的爸爸告诉滴滴的,因为滴滴的爸爸就是那个无情的人。在点点的妈妈怀了点点的时候,他已经和滴滴的妈妈有了滴滴。滴滴哭了,她认为是自己夺走了点点的幸福。

上一篇:天天情人节范文 下一篇:郑板桥咏竹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