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教育范文

时间:2023-02-26 04:10:13

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范文第1篇

《爱的教育》的书名使我思考,在这纷纭的世界里,爱究竟是什么 带着这个思考,我与一个意大利小学生一起跋涉,去探寻一个未知的答案。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就总被我们忽略。其实他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爱,不说操劳奔波,单是往书架上新置一本孩子爱看的书,一有咳嗽,药片就摆放在眼前,临睡前不忘再看一眼孩子,就是我们需要张开双臂才能拥抱的深深的爱.当我们陷入困境,没人支持,是父母依然陪在身边,晚上不忘叮嘱一句:早点睡。读了安利柯的故事,我认识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颗深爱子女的心。安利柯有本与父母共同读写的日记,而现在很多学生的日记上还挂着一把小锁。最简单的东西却最容易忽略,正如这博大的爱中深沉的亲子之爱,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到。世界上的爱有许多种,如何让我们的孩子在浓浓的爱的氛围里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是我所思考的问题。

作为一名教师,所面临的是一群天真无邪,渴求知识,有着五彩斑斓般梦想的孩子们,对他们更应该给予无私的爱。唯有爱的雨露才能催开最美的花朵;唯有爱的交流,才能搭起师生之间心灵的彩桥。 我们的事业是爱的事业,我们的教育就应该像春风那样慢慢吹开学生的心扉,就应该像春雨那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 爱就是责任感和事业心

对学生的成长负责,是师德的内涵之义。作为教师,就应当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负责,对国家的未来负责。教书育人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劳动,是一种深入学生内心深处的、形式千变万化且外界难以完全量化的自觉行为,是一种极为细致复杂的艰辛的付出。教师要认清自身劳动的特点,要有崇高的思想境界和高尚的职业道德,一要按;安于平凡。教师的劳动是平凡的,但其中孕育着伟大。如果教师把这个平凡而神圣的岗位仅仅看成个人谋生的手段,就永远不会理解“教师”这两个字的深刻含义,永远不会成功。二要淡泊名利。从某种角度上讲,名利能催人上进,但如果过度,总是处心积虑地在付出和回报之间企求更大的回报时,就会成为制约人的进步和发展的障碍。在这个岗位上,没有令人羡慕的地位和报酬,更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有的只是默默的付出和贡献。三要讲究职业良心。当老师的就要有职业良心,时刻不忘责任,一心想着祖国的教育事业。

2. 爱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

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拥有独立的思维,因此,教师必须努力把自己的教育和教学适应学生的思想认识规律,决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就要充分理解学生、信任学生、欣赏学生,呵护学生的创造潜能,切勿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对学生要真诚,真诚地与学生交往,给学生以真诚的关心和帮助,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学生心目中真正的良师益友。

3. 爱就是对学生要宽容

俗话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权叶,当然更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学生。不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只要有人类存在,人的个体差异,个性差异与价值取向的多样性就存在。所以作为教师对学生要宽容,豁达,教师要同情那些缺少天赋,在生理上有某些缺陷的或者成绩差,或者犯了错误的学生,用同情心去唤醒儿童的上进心,自信心和自尊心,帮助他们清除自卑感,排除他们的烦恼和悲伤,用热情和温暖鼓励学生充满信心地学习和生活。当遇到学生“顶牛”“越轨”时,教师应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三思而后行,尤其需要有自我批评的勇气和精神。也许学生的“顶牛”、“越轨”正是学生创新思维火花的萌发。

4. 爱就是严格要求学生

俗话说得好: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惰”。严是有标准的严,是在一定范围内的严,是符合教育规律的严,是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的,不是摧残学生身心健康的严。严格要求不等于惩罚学生,应该做到严中有慈、严中有爱、严中有度、严中有方,使学生对老师敬而爱之,而不是敬而畏之。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出于真诚的爱。严以爱为基础,爱以严为前提,严爱结合,爱而不纵,严而不凶。严格之水只有渗透情爱之蜜,才能成为爱的甘露。

5. 爱就是平等对待每个学生

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就应该承认和尊重学生的差异,不能硬性地按照整齐划一的标准来评价要求每个学生。这种差异要求教师创造适合不同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分层施教,帮助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取发展,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水平,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歧视学生的现象,也才能让优生“吃饱”,培养出更多有创新能力的尖子生,让“优、中、差”都取得更大的进步。

6. 爱就是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任何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问题生”也不例外,相反,对这些“问题生”要给予更多的爱,。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千方百计让学生的闪光点真正闪光,使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激起学习的斗志。转化“问题生”除了多观察外,还应多了解、多关心、多谈心、少发火、不体罚、不放弃。实践证明,从爱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问题生”是绝对可以转化的。

我们说爱与责任是爱的教育的灵魂,其实责任也是一种爱,正如歌德所说的那样:“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有了爱的教育,师生之间就能以诚相见,心心相印,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我想:教育事业也许拥有世界上最高利润的回报,你播下的是一粒爱的种子,收获的却是整个美丽的人生。教学中,我也许不能把爱汇聚成海,但我会竭尽我的生命把爱的水滴凝聚成一条小溪,让清澈流进每个学生的心,教育是一方充满理性的天地,也是一片饱含情感的空间。 老师们,我们每个人的手中,都握着无数的金种子,那便是爱,是我们的全部财富。让我们播下这颗种子吧,相信不久的将来,等待我们的是丰硕的果实。

爱的教育范文第2篇

孩子同大人一样,渴望得到赏识,得到爱。为了满足孩子们的需求,我在教育教学环节中始终贯彻爱的教育。因为教师的爱,能温暖孩子们的心,是孩子们充满朝气和奋发向上的活力!即使对犯了错误的学生,我也是面带微笑对待他们,这样,即可吹散笼罩在他们头上的紧张和不安,又可使批评教育在轻松气氛中进行,往往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人们常说:一份严格的水,加上九分感情之蜜,才能酿成甘露。我常用爱的“感情之蜜”对待我的学生,这样不仅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促使学生学业成绩不断提高,同时还可拂去学生身上的灰尘,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实施爱的教育,我坚持做到“情注细微处”:对学生微小的进步,就说出一句赞誉之词或送去一种鼓励的眼神,使学生感到我给了他一股暖流,一股力量,使学生更加坚定信心,充满希望,学生也就会敞开自己的心灵,非常乐意接受我的教育。

实施爱的教育,就要对学生多表扬和多鼓励,充分发挥学生的爱好和特长,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健康的发展。有一位心理学家说过这样几句话:“每个孩子都像一座休眠的火山,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如果教师总是盯着学生的缺点,无异于在火山口加了重压,火山就没有力量喷发了”。爱的教育,则能让学生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出来。举一个例子来说吧我们班有个男孩,叫下强,小时侯非常聪明,但上学后常因‘“爱说爱动爱插嘴”挨老师的批评和处罚,渐渐的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后来我接替这个班的班主任,非常关爱他,注意发掘他的“爱动脑筋”的优点,让其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积极鼓励他的上进心……后来这个男孩进步很快,语文、数学成绩直线上升,还帮助其他同学解决学习上的难题,参加劳动特别积极,成为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爱的教育,自然有爱的回报。

记得去年六月的一天,我在参加学校排球训练中不慎摔伤了腿部,在医院里拍了x片子,敷了点云南白药后,仍然回到学校上课。当我慢慢地来到教室门口,孩子们见状,顿时都张大嘴巴,瞪着眼睛,一个个露出紧张而又惊讶的神色,此时教室里出奇的安静。在我讲课时,我的声音虽然很小,但是孩子们听得格外用心,我的提问,他们都能一一对答如流。不知不觉,一节课就很快就过去了。刚下课,孩子们都不约而同地围拢来问这问那,有的给我搬椅子,有的用书本使劲的为我扇风,女学生李思琪轻轻的问我:“张老师,您疼吗?”我笑着说:“别难过,现在我不是好好的吗?我腿上的痛全被你们的热情赶跑了。”她听了,小小的脸蛋儿立即笑成了一朵花。正当我们高兴之时,只见平时最调皮外号叫“猴子”的装着演员的腔调,大声说:“让开,让开,我孙悟空给师傅送茶来了!”孩子们马上闪开一条道,只见他双手捧着茶杯,毕恭毕敬地送到我手上说:“老师,请喝茶!”我看了看他,看了看大家,会心地笑了,伸手接过茶,此时心里无比激动,觉得这根本不是一杯茶,简直是一杯上等的蜂蜜。我喝在嘴里,乐在心里,情不自禁地流出了眼泪。孩子们见我如此开心,就更高兴了,这是,孩子们都笑了,我也笑了,整个教室都被笑声包围了,我完全被陶醉在无穷的乐趣之中……

第二天清晨,当我一瘸一拐又来到教室时,有的学生来扶我,有的学生给我搬椅子,有的送我苹果,有的还送我糖果、小面包、牛奶,还有的送我漂亮的自制卡片……面对此时此景,我的热泪禁不住夺眶而出!

爱的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潜能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严格要求学生;爱的奉献;爱的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251-02

所谓潜能生就是指那些潜力未被开发,学习成绩或品行暂时落后的学生。对于潜能生来说,他们更需要老师的尊重、理解和爱。所以,笔者认为转化潜能生需要爱的奉献、爱的教育。

一、爱的教育需要理解、尊重学生

理解与尊重是转化潜能生的关键环节。

教育所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对每件事情都有自己的见解。我们老师特别是我们班主任不能把自己认为正确的想法强加给学生,让他按你的想法去学习,这只能使学生越来越对老师反感、对你所教的这门学科反感,从而不想再学习,结果把他推向潜能生的行列。要想扭转这种局面,需要我们理解学生,尊重他们的想法,多鼓励他们,给他们以支持,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我们班有位姓苗的同学,身上有一种其他同学所没有的正气。见到老师有礼貌,同学生病了,他就给生病的同学端水拿药,照顾得无微不至。刚接这个班时,我对这位同学的印象特别好,认为他有正气、积极、有进取心。可时间长了,我发现他上英语课,注意力特别不集中,有时还想睡觉。英语老师也经常跟我提起他,说他不仅不学英语,甚至在课堂上说让老师别在他身上浪费时间。我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就找他谈话。他对我说:“老师,我也非常想学好英语,我也曾经在假期补习过英语,可我就是学不会。”对他的这种情况,我表现出非常理解,并鼓励他希望他能坚持学英语,还和他一起制定了一个近期的学习目标。在随后的时间里,我不断地鼓励他,甚至和他一起记忆单词。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和努力,他实现了第一个学习目标——期中考试50分。可以看出,这个目标的达到,给他带来了无可比拟的欢乐、自豪感和自信心。他懂得了取得成绩的欢乐,那么求知的愿望就将永远伴随着他的学习。

二、爱的教育需要关心学生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受到他人的关心和关注,处于青春发育期的中学生更是如此。而那些成绩不好纪律又差的学生则认为老师根本就不会关心他们。为了让那些潜能生能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我在班内专门设立了“进步奖”,只要在纪律和学习上有所进步的学生,都会得到一份奖品。奖品是平时班里卖废品所得的钱买的笔记本。奖品虽不大,但在潜能生中反响很大。郭超同学是在七年级下学期进到我们班的。当时,他不仅学习成绩差,他还课下说话带脏字,课堂打断老师的讲课,但他总能使同学们开怀大笑,很多同学都喜欢他。于是,我就让他在上课前或课后给大家讲一个笑话,完了之后同学们为他鼓掌。刚开始他还不以为然,讲笑话,说脏话,和以前一样,可时间一长,任课老师都说郭超上课认真听了,同学们说郭超说话不带脏字了,他的学习成绩大有进步,在期末得到了“学习进步奖”。他说:“这是我第一次得奖。以前从没想过得奖,从没想过一个人站在讲台上为大家讲笑话,从没想过得到那么多的掌声。在这里,我感谢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和信任。”说完朝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

三、爱的教育需要严格要求学生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这说明严格要求学生也是爱学生。但严格要求学生也要做到有理有据。而《班规》就是一个很好的依据。于是我利用班会时间,让班长组织学生讨论研究《班规》内容,最后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班规》。《班规》是由学生自己制定的,他们当然得依规定而行事。这使得很多同学在严格的自控中逐步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有一个学生,早上上课总迟到,按照班规,他总被罚扫地,时间长了,他迟到的毛病一点都没有好转。我知道这条班规对他没什么作用了,就启用另一条班规,迟到一次当全班同学面唱两首歌。他虽然经常迟到,可他是一个不善言谈的学生,更何况当那么多人唱歌,可这是班规,必须执行的,所以他不得不硬着头皮唱。一周、两周过去了,一学期过去了,他迟到的次数越来越少,直到不再迟到。他不再迟到了,可他却敢在升旗仪式上当着全校师生演讲了。

但有些潜能生的自控能力很差,要想使他们有所转变,还需要老师的提醒和帮助。有一个学生做什么事都不慌不忙的。课堂上,其他同学都开始读书了,他的课本还没拿出来,你看了都替他着急,可他不急。课下,其他同学的作业都能按时交,就他交不了。我为了改变他这种做事拖拉的毛病,课堂上我时时提醒他快一点;课下写作业时,我站在他身边提示他注意力要集中。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他终于有所改变,做事拖拉的坏习惯消失了。

四、爱的教育需要奉献

人们都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笔者也认为教师最光辉的地方就是教师有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和有一颗爱学生的心。我们班有一部分学生是住校生。他们离开父母、离开家来到学校求学,吃住在校。学校就是他们的第二个家,老师就是他们的亲人。所以,作为班主任,我不仅在学习上关心帮助那些潜能生,课下为他们补习,而且在生活上我也尽量无微不至地照顾他们。有人生病了,我领着他们去看医生,帮他们打开水;有人衣服扯破了,我就拿到家里用缝纫机为他们缝缝;有人回家时没有路费了,我就先为他们拿出路费……去年转来一位学生,家是外县的,周末回家特别不容易,所以他就两周回一次家。他以前特喜欢去网吧玩游戏,虽然脑子很聪明,但成绩很一般,所以他妈妈总是放心不下,每周都要给我打电话询问情况。为了让他妈妈能够安心,他不回家的那个周末我就把他领到我家,给他做好吃的,陪他玩,让他感受到家的温暖。这孩子也争气,期末考试由入班时第二十多名进入到前十名。寒假,他妈妈又打来电话:“翟老师,太谢谢您了。要没有您的关心和爱护,我的孩子不会有这么大的进步。谢谢您!”

爱的教育范文第4篇

在上博看“翰墨荟萃”展,里面不能拍照,出展厅,在门口以宋徽宗《五色鹦鹉》图为背景的海报前留影纪念,等待家人按下快门时,忽见有30岁左右的年轻男子举着单反,以为他想将笔者作为观众一并摄入相机,赶忙提醒:对不起,请不要将我拍进去。男子不响,边上他的女友倒是应了声:没拍进去的。哦,那就放心了。拍了照,经过他俩,解释几句。女子倒挺客气:他刚才是在对焦呢。我也客气地打了招呼。女子说着也走向海报准备留影。也就个小插曲,过去了。不料此时男子却来了句:干嘛要拍你呀,你又不是明星。闻之,还真是一愣,哈,敢情潜台词是:你自作多情呢。看着他年轻的面容,手中单反爱疯,貌似时髦现代得很,不想跟他说什么,唯叹息一声而去。

我和年轻人考虑问题的方向完全是两码事,我觉得要尊重个体,不能随便拍人家,而他觉得你不是明星,哪里提得起他拍照的兴趣呢。换言之,你在他眼中并非一个应该尊重的个体。其实,即便是明星,虽是公众人物,也得尊重人家的。这个年轻人,刚才在展馆里也不听工作人员劝告,时不时隔着玻璃对着古画一通暗摄。古画什么没见过,倒是宠辱不惊,或许惊也是惊今人如何地粗鄙而不自知。

那天课上正点评一个男生的文章,期望他能够更敞开一些,写出来的文字或许会更有力量些,孙同学发言,说他了解男生,何以如此,是因为男生少年时代由奶奶带大,性格强势的奶奶给男生心理上造成一些影响,使他对爱这种情感总有些怀疑。具体他也没有展开。我想了想,说,其实爱是一种丰厚多层次的情感,不局限于异性间(或同性)、亲人间的那种爱,友人间的相知也是一种爱,比如你说你们俩曾在大热天一起谈心交流,这样的情怀何尝不是一种爱,这样的时刻就是人和人之间的美好。不仅男生,其他学生一时无语,却是那种默默会意的无语,是认同着,也思考着。于是我将在上博经历的事情放到课堂上讨论,听听和该男子差不多同龄人的学生对此有何观感?同学们都比较认同我说的年轻人缺少对人的尊重。

突然,女生小张说:我们一直缺少爱的教育。求学期间没有这样的课程,生活的环境也缺乏。一言既出,大家认同。他们这一代大多独生子女,从小受宠,长大自我,好分数好学校好工作好生活,什么都要,也什么都要得到。然,现实自然严酷,伦理崩坏的时代又更让人迷惘,人心焦虑失范,向下走很容易,自律、追求真善美,需要很大的定力和能量。其实不唯他们这一代,我们和其他又何尝不缺少爱的教育。我补充道:其实爱的前提首先是尊重,生命体彼此的尊重,非建立在财富、权力、等级等之上,就是一个个体对另一个个体的尊重。正因为缺乏尊重,才多有那种之爱不得转眼加害于人的行为发生。

意大利作家米亚契斯在1886年出版过一本《爱的教育》,一个小男孩成长的日记,学校、家庭、自然以及和身边亲朋的充满情感的互动,出版至今这本书还是世界各国青少年成长的必备书。不过在分数挂帅的当下教育体系中,大概这样的教育并没有摆上议事日程。有时劝埋首题堆的高二的侄女去公园走走,看看花和树吧,侄女总说哪有空啊,还有几张几张考卷没有完呢,周末还要上补习班,说起她幼时喜画画,“哎呀我的兴趣早就被扼杀啦”,言语间似乎大大咧咧,但感觉到她内心的涟漪。她说起他们去春游,晚上住宾馆,一些女生哇啦哇啦吵得隔壁住客无法安宁,纷纷抗议,却还是无所谓,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干扰。当然青春期的骚动是其一,没有尊重他人的意识,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或为根本。当下社会弥漫乖戾之气,从外部而言,社会的特权弥漫不公平不公正是其源头之一,由此引发内心失衡,使原本就脆弱的伦理观念顷刻崩塌;从内部来说,成长中向来比较缺失的尊重自然、尊重他人的品性,和对人和物的“有情”情怀,何尝不也是源头又一。个人并不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而对此持中性态度,性善性恶的因子都在人性中,后天的制度/文化/价值伦理的氛围和于此的习得,会发展或抑制人性中的善恶。

爱的教育范文第5篇

17岁的星二代李天一,4岁学钢琴,8岁学书法,13岁留学美国……光芒四射的星辉下,并没有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那片星空,他不像流星闪过星空给人惊艳的美丽而像天外陨石霍乱人间――卓越的技术层面的教育和广泛兴趣的培养让我们看到了“优秀”的反面。因而被世人唾骂!教育应该负责什么?

…… ……

一桩桩沉痛乃至血淋淋的事实无不佐证了当前教育的弊病――爱的缺失。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父母之爱的离场,让他们稚嫩的心灵得不到滋润。丰厚的物质填充不了心灵的空白,优越的生活抹不去无聊和痛楚的悲哀。学生的眼里看到的是一道道鞭影,心里想到的是逃离,或“人生能有几多乐,今天不乐待何时”的人生观。缺少了爱的教育成了畸形教育,是多么可悲、可怜、可怕。河南某法院院长高天峰被儿子杀死足以证明这一点。

种种现象促使我们必须反思,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每位教育工作者必须清醒,每位学生必须明白:教育有“爱”才是真。

真正的教育是发现爱、创造爱、传递爱的里程。

当张家口的马江父子发自内心地用捡破烂的钱为彝良地震灾区捐献47.20元,破衣烂衫彰显的不是贫穷而是高尚;一脸沧桑宣告的不是贫寒而是温暖。那是一种慈悲的力量,让中华大地都感受到了小我散发出的温暖。温柔慈悲的心,能使万物更加美好,使人生更灿烂。教育要拾取身边人的事例,这就是发现“爱”的发现。

“心作良田百世耕之有余,善为至宝一生用之不尽。”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曾经把善良称为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它可以使失明的人“看到”、失聪的人“听到”。善良是暗夜的明星,是寒冬的一束火把,是亘古长存的太阳,是永恒的绿洲。

唯有给孩子们的心田播种善良,我们的世界才能收藏希望。我们可以不“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也可以没有锦衣玉食只是粗茶淡饭,但如果离开了善良,就像大树离开了生存的土壤,足以让生命的意义褪色和枯萎――因为善良是滋养生命的养分。播种善良,让孩子在生活中感受到人间的善和美。教学生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帝心经》中曾提出:“以谦逊心,治傲慢心。”我们要让孩子学会做一个谦虚的人。懂得谦逊为人,才能使孩子收获尊重,融入社会。在这个崇尚自我、崇尚张扬的年代,更要教孩子把握好展示自我和谦逊虚心之间的关系。学生炫富,在众多同学面前炫耀自己的压岁钱就是因为不懂得谦逊为人。骄矜自大,沾沾自喜,为自己招来祸端。

“只有心灵的改善,才有真正的智慧。”自古以来我们就追求“自天子以至庶人,无不皆以修身为本”。追溯千百年中国优良传统文化,本着爱自己爱他人爱自然的博爱之道,修炼一颗美丽心灵,在物欲横飞、心性迷失的时代,爱是必不可少的。

从学雷锋做起教育学生,这便是“爱的传递.

教学生为人处事,正是“爱”的创造。

教育要不断开拓中华之美德,拾取身边鲜活的故事,汇入“爱”的长河,润泽学生心田。

只要心中有“爱”,处处是教育。

爱的教育范文第6篇

关键词:初中教学;班级管理;爱;关注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8-0078

著名教育学家巴特尔曾经说过:“爱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老师承载着爱的目光,哪怕仅仅是投向学生的一瞥,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都会感光显影,映出美丽的图像……”今天笔者想说的是:孩子们需要班主任教师爱的目光。班主任是一个教学班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们的工作影响着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的健康成长,影响着他们一生的生活道路。笔者作为众多班主任中的一员,既感到自豪又感到任务的艰巨。那么,怎样才能做好班主任工作呢?

一、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差异性是绝对的,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学生总会有差别。这就决定了作为班主任,接受每一个学生是无条件的。学生在学校都希望得到班主任的尊重、关心、爱护、帮助和教育。班主任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是学生共同的心理需求,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班主任的爱是博大的、精深的爱,它像阳光一样,洒向大地上每一个角落。笔者认为,成人比成材更重要,要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要让学生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必须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向上的团队合作精神、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及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笔者设计并在班里开展了“五心”活动:忠心给祖国、爱心给社会、诚心给朋友、孝心给父母、信心给自己。

二、以爱关心

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则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右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作为班主任,我们首先应对学生有真挚的爱,因为教师只有将一颗火热的充满爱的心真诚的给予学生,才能感化、引导好学生。而爱的前提则是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人格、情感、思想等方面的独特性,特别是尊重学生的人格更重要。热爱学生,向学生倾注真情,对学生具有亲近感、信任感,这样学生才会对教师产生信任、敬佩之情。假如师生之间缺乏真心的交往,没有情与情的对流,学生就会从心理丧失兴趣,提高学生素质就是一句空话。在班级中,班主任既是学生的“家长”又是学生的知心朋友。用爱感化学生,教育学生,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就能把班主任工作做好。

三、工作要细心

只有细心的班主任,才能及时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表扬,让学生的进步得到肯定,并能养成一种习惯;只有细心的班主任,才能及时发觉学生的不良行为,及时给予批评教育,把不良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也只有细心的班主任,才能制定出细化的各种规章制度,让学生的行为每天每时每刻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班主任可以通过班干部更多地接触学生,多了解学生。班干部有成绩时,我们就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表扬,他们工作有失误时,我就更细心地引导他们开展工作,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热情地帮助他们克服缺点,树立他们的威信和信心。以表扬为主,尽量少批评他们,个别事情放心大胆的让他们去做,信任他们、支持他们,逐步培养他们的工作能力。平时多和他们谈心,更加严格要求他们,让他们认识到:他们应该带好头,给同学们作榜样。另一方面,班主任的细心还体现在日常生活中要处处留心,做个有心人,体现在对全班同学的细心观察和详细了解。

四、富有感染力

如果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只晓理,不动情,干巴巴地说教,枯燥乏味,学生听起来昏昏欲睡,毫无兴趣,甚至反感。这样的教育方法不可能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那么,怎样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呢?心理学研究认为,情感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具有很强的感染作用。因此,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运用情感的感染作用提高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如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学生的情绪往往是被动的、不稳定的,这时班主任表现出冷静沉着、坚定自信,就能稳定学生的情绪,并能给学生以极大的鼓舞力量。可以看到,班主任情感的感染力多么重要。

五、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要形成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去影响,制约每个学生的心理,规范每个学生的行为。正确的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级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熏陶、激励的作用。在扶正压邪、奖善恶的过程中,舆论具有行政命令和规章制度所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因此,班内要注意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善于引导学生对班级生活中一些现象进行议论、评价,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不良现象有人抓”的风气。记得笔者刚接一个新班的时候,班里学生的“傲”气很重,都看重“大事”,不注重自己身边发生的小事,不屑于做小事。如:放学后窗户没关就走了,大白天六个管灯全开着却不以为然等等。针对这种情况,笔者组织开展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班会,会上对小事该不该管进行了辩论,还列举同学身边发生的小事造成的危害,最后得出结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实践证明:有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就会无形的支配集体成员的行为和集体生活,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

总之,班主任工作的内容是复杂的,任务是繁重的。但是,只要我们真诚地热爱学生,热爱班主任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形成系统科学的工作方法,是可以干得很出色的。

爱的教育范文第7篇

学生的回答是非常自然的,她为什么这样回答,一定有着多种深刻的原因,值得认真思考。这里想谈的是,我为什么选择教师职业以及我的一些感悟。

一、爱的传递

有两位老师让我印象很深,一位从物质上帮助了我,一位从精神上引导了我,也许老师仅仅是出于自己的善良之心而非有意为之的一句话或是一个简单的动作,却是让我记住并感恩了一辈子,于是我希望我也能做这样的老师。少年时代的生活圈子是很小的,除了家庭,就是学校,再就是周围的一些小朋友。每当上课时,看着教师那诲人不倦而又亲切的神态,自己就会想,将来做一名教师该多好呀!这种想法是如此强烈,并不断深化,直接影响了自己以后工作的方向。我的学生王×,我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和欣赏,也发自内心地去帮她,或许帮她的不止我一人,但她最终也选择了老师这个职业,并把真心给了她曾实习过的学校的学生以及她将要见到的学生,我为她骄傲自豪。静下心来思考,维系着我们的人生道路选择的条件就是“爱”。

大自然美妙无限,爱的壮举无处不在,数不胜数。人是万物之灵长,具有更高的主观意志,在世间演绎出了种种爱,有亲情之爱,友情之爱,还有永恒的爱情之爱,每种爱都会让你倾尽心血,而老师对学生的爱又不同于其他,它不是来源于血缘关系,也不是来源于教师的某种单纯的个人需求和爱好,而是来源于教师对教育的深刻理解和对教育对象的正确认识和无限期望。因此,我们说,师爱是一种充满人文精神的、普遍、持久而高尚的爱。心中有爱,才能因材施教,驱散恨铁不成钢、见谁烦谁的魔念,从而面向全体学生,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满足他们求发展、求进步的愿望,即使是最差的学生也会发扬光大。

二、用爱包容“错”

“草木有情皆长养,乾坤无地不包容。”在爱的基础上施展教育,教师还必须具备博大宽广的心怀,有容纳百川包罗万象的气势。

学生处于生理心理成长时期,逆叛情绪厚重是正常的。在成人看来这也不合道理,那也不符逻辑,可在学生看来似乎这也行那也成毫无章法,所以违规违纪甚至违纪违法的事层出不穷。面对学生很多不正常的错误时教师要懂得包容。包容是一种美德――作为教师必备的美德。不懂、不会、不能包容的颐指气使的教师,学生任何无拘无束的行为都是他的“气场”。作为教师要明白,人是在不断的错误中逐渐成长、成熟起来的,不犯错误的人地球上没有,宇宙也没有。

平时我们在对学生的教育中,多一点宽容,少一点讽刺挖苦;多一点关心和爱护,少一点冷漠,对于一个孩子是多么的重要。尽管社会风气,家庭环境对孩子道德品质形成有一定影响,但都无法代替教师教育的作用,用爱,用宽容去理解学生的“错”,或许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三、爱你真的不容易

教师扮演着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毫不夸张地说,教育没有教师是万万不能的。但教师的作用在不被忽视的同时却也被扩大化了。这是现在好多家长对教师的错误理解,觉得把自己的孩子交给老师就等于把孩子的一切都交由老师来负责,因此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成绩负责,还要对学生身体、学生的生活、学生的交友等负责。教师不是万能的神,教师只是普普通通的人,他们只是套着教师这一职业光环而已。

“不容易”,这是每个教师的切身感受。每个学生的努力程度和智商因人而异,要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教师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问题学生总是存在的,而且问题学生大有不断增多的趋势。面对问题学生,脱离了体罚的教师,怎样去施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苦口婆心的教导?这对不讲情理的问题学生如果有用,那学生就不是问题学生了。在现在的教育体制下,不少老师对问题学生早已无计可施,不得不承受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无能教师的指责。是的,面对问题学生,在不能打不能罚的情况下,教师不得不承认自己的无能。教师的无能,却远不止体现在问题学生的教育上。曾听一位老师说过,他们班一个学生在下学校楼梯时不小心摔伤了,结果家长竟来学校对老师,责备老师没保护好学生。学生受伤本是难免之事,即使家长一对一地带孩子也有保护不周的时候。老师不是一对一的保姆,老师带一个班不可能将每个孩子都捧在手心。当你的班里满是那些留守孩子、单亲孩子或孤儿时,试问一个普通的人,怎样去照顾这些孩子的一切?即使教师义无反顾地像保姆一样细心,谁又能保证不受吹毛求疵的指责。所以,作为教师,我只能说,爱你真的不容易。

总之,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意味着你在得到很多东西的同时也会失去很多,用一颗平常心去做一件不平凡的事,用自己的汗水、心血和智慧去浇灌出一颗颗稚嫩的花朵,让每朵花朵都鲜艳美丽。

参考文献:

[1]石大可.教师是爱的传递者[J].新课程研究(高等教育),2012.

爱的教育范文第8篇

一、语文教材是充满爱的教材。

初中语文教材的编排贯穿了爱的内容,语文课本中爱充盈其中,一篇《背影》描写了父子情深,让人禁不住潸然泪下;一篇《木兰诗》展现了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气概,可歌可泣;一篇《过零丁洋》让读者看到一个真正的民族英雄形象,令人崇敬;一篇《南京大屠杀》唤起国人的哀叹:中国必须振奋坚强;一篇《勇气》让我们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正义”,什么才是真正的“大爱”……

在字里行间,有亲情,有友情,有爱情,有小家之爱,有人间真情,更有世间博爱。这样的教材,是爱的教材,这样的教材,是值得教师认真钻研、学生认真学习的好教材。面对这样的教材,教师不能只是简单的传授知识,而应该仔细品读,深入挖掘其思想内涵,让学生在学习中既学习知识,更感悟人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语文教师是充满爱心的教师。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在赞颂教师应该有无私奉献的精神。走上三尺讲台十余载,我深刻感受到只有教师对学生充满爱,学生才喜欢、爱戴、崇敬教师。向师性的增强,学生就会喜欢教师的教学,成绩也会有很大的进步。他们还会模仿教师的言行,以教师为榜样,在潜移默化中,教师对其人格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俗话说:“什么样的老师教出什么样的学生。”这是很正确的。“教书育人”也在不知不觉中做到了。

三、语文教学要体现爱的教育。

1、语文教学渗透爱。

语文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如果这样,那就失去了语文的魅力。它也不是政治,不需要说教,更不需要条理性的归纳,它是把爱的教育放在对课文的朗读、内容的赏析中潜移默化的进行的。

2、作文批改体现爱。

十四、五岁的中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与世界观逐步形成的阶段,自以为是大人了,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了,但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又不免流于肤浅或片面。现在基本上是独生子女,留守儿童越来越多,随着离婚率的增高,单亲家庭越来越多 ,进入初中后学生又进入第二青春期的发育,越来越注重异性对自己的看法,不知不觉就谈恋爱,其实是很幼稚的表现......总之,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孩子们困于心中的郁闷、忧伤和不快,找不到宣泄,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心理疾病。面对这些问题,我让学生养成写周记的习惯,并且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写在周记中,通过作文体现出来。我就在批改作文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且用点评或书信的形式与之交流,效果很好。

3、语文活动展示爱。

人与人之间要了解,就需要互相交流,组织语文活动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在活动中,学生能够培养自己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还可培养团队意识、协作意识,丰富知识,增进友谊。

比如母亲节来了,我布置作业——回家为自己的母亲做一件事。首先我组织班上的学生看央视的公益广告,内容是一个小孩看到妈妈经常给奶奶洗脚,他也给妈妈端洗脚水。广告虽短,意义颇大。看后我让学生谈自己的感想。学生们发言很积极,有的说:“这就是四川话说的‘屋檐水点点滴’”,有的说:“这是前传后教”,有的说:“小孩值得学习,我们也要这样对待自己的父母。”......借机我便抛出了活动内容:回家为自己的母亲做一件事。要求:这件事要自己做,要富有自己的心意,并且把它写进周记里。活动结束后,我从周记里读到了学生的很多感慨,后来我还调查访问了很多学生家长,了解到孩子们真的做了这件事,让妈妈很是感动。“百事孝为先”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爱的教育范文第9篇

关键词:爱心教育;对话式教学

一、什么是爱心教育,爱心教育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一)全面性

爱心教育是一种全方位的教育,这是包含了对他人,对自己,对学校,对社会,对人民以及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全面协调的爱的教育。反对唯我的极端教育。这种全面性需要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拥有一定的学识以及包容学生能够犯错误并以基于帮助学生不断成长,增长学识的出发点来纠正孩子的错误,在纠正的过程中也能够让孩子体会到自己的爱心,进而能够更加积极的完善自己的不理解的知识点。

(二)实际性

爱心教育是一种立足于最基本,最具体,最实际的活动的教育,对我们身边的父母老师以及自己的同学们的一种可以触及的到的教育。这种教育是要从我们身边的点滴做起,例如帮助自己的父母做家务,为灾区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通过和同学们的合作来把爱心献给师长,献给学校,让学生体会对他人献爱心的体验,从中受到教育,获得知识的提升。不能只说不做作形式教育,这样的教育会导致很多残缺的不良后果,学生会吸收教师传达的正面以及负面的信息,一旦坏的习惯养成,会影响到学习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以及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变化。我们要在点点滴滴中帮助他们感受到这样的爱的教育,这也需要不断的沟通也就是对话教育完成的。

(三)过程性

教学的过程是一种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碰撞的过程,情感交流的过程,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情感的沟通都是在对话,交流的过程中完成的,因此要关注这样一个“过程”,就是要精心设计并组织好不同对象和不同形式的活动。而对话式教学指的是教师,学生,文本在平等地位上产生的一种以学习语言为本体,以文本为中介而展开的认知,情感,精神领域的多向交流。这包括了师生之间和文本的互动,最终能够促使学生产生个性化的感悟。进而达到提升自己的目的。

二、如何在教学中实施这种“对话式教学”

(一)师生之间的对话要把握平等性

师生之间的教育活动是一种互相影响和沟通的过程,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教师自我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学识才智,修养阅历都在无时无刻的影响着学生,彼此在相互的沟通中能够敞开自我的精神世界,在理解与对话中得到精神的交流以及意义的分享。

(二)如何将师生交流对话落在实处

1.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

在课下请教老师问题时,要怀有敬畏之心,雅思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的第二章中认为“三种教育类型都需要学生具有绝对的真理和寻求真理的引路人――教师的敬畏之心。他认为这种敬畏心情在传统的经院式教育中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师徒之间学生的敬畏之心表现在师傅个人的身上,在苏格拉底式的教育中学生的敬畏之心也体现在了精神的无限性上,在这无限的精神内,每个人都要负起超越自身存在的责任”。而在我们的现代教学生活中,我将这种敬畏之心理解为尊重和礼貌。在课下寻求教授的帮助为自己不懂的问题解答疑惑的时候,要以恭敬的心去寻求帮助,而在课堂中。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努力的营造和谐的师生对话环境,把激励的语言和赞赏的眼神以及有型的奖励给于学生。激发他们内在的潜能,敞开自己的心扉,同时学生也要积极额融入进来,平等的对话和存在于课堂之中。

2.设计开放的交流话题

课前要做好足够的预设,开放的纳入灵活的成分,师生在对话的过程中创造的内容,教师要有机的抓住并开展延伸讨论。布鲁姆说过“人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能成为一种艺术了。”在对话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怀有爱的教育,秉持一种开放的心态,继而也能够换来学生心态的开放,主体的凸显,这才是给予教学者最好的回复。

3.善于使用激励的评价

教师在于学生不嗟慕涣骱凸低ㄖ卸杂谘生的赞美,鼓励性的话语都是驱使学生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动力的源泉,甚至是教师的一个笑脸都会触及学生的心灵,这同样与爱的教育息息相关,因此,教师在与学生对话的过程中善于运用激励性的语言。

三、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把握开放性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包括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小组之间的交流以及全班的交流,在教师的课堂过程中,教师不能够一味的自己唱主角,几名优秀的学生当配角,要尽量做到调动所有的学生,而如何激发学生之间的对话一共有三点;

(一)把握对话的时机

孔子倡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思想,在学生心求通,口预言的状态下教学效果会更加好,从小学到高中的英语课堂,学生之间敢于发表言论进行讨论的随着年龄的上升不断减少,也就是我们所谓的“课堂沉默”现象。在反思是否是教学体制,教学内容方面出现问题或者是学生个体方面出现的问题的同时,也要考虑到是否是教师没有为学生营造一种爱的教育的环境,应试教育的大帽子一扣,题海战术,大量的教学内容,教师本身就很难消化的前提下,无法有精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充满乐趣,爱心教育的环境,学生也处在青春期害羞的年龄,没有好的氛围的倡导,也就成为了产生这样一种“沉默课堂”的原因之一。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走进课本,尽量在课堂导入的过程中能够使学生与课本内容相结合,认真思考,互相交流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样使教学的效果能够得到升华。

(二)培养一种合作精神

教学的过程中,组织学生的集体合作有利于发挥学生的长处,同学们互相帮助,相互启发,往往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和与老师交谈不同,学生在团体中,在于自己同龄人的交谈过程中,由于各自的家庭背景不同,原本的学识背景也不同,能够交换不同的思想见解,这样使他们在思考,讨论,论述的过程中,相互启发,合作探究,难点也就迎刃而解。

(三)激发学习热情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自由组合,例如学习到能够动手实践的课程,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以表演的方式学习,这样既可以使他们在活动中进行对话,也可以调动他们的积极主动性,激发了他们学习的欲望。

四、爱的理解和爱的教育中的对话式教育

“爱心是教育的内涵”。我觉得爱心是人性中最基础的东西,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质,是素质教育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师爱是国家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是教师爱岗敬业、热爱学生的体现,是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的崇高的持久而又深厚的教育情感。师爱,即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比母爱更伟大、比友爱更纯洁,更持久的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教育素质,是教育素养中起决定作用的一种因素,它就像学生心灵的明灯,照亮学生学习、生活、前进的方向,使学生知情、明理、导行。教师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教育的灵魂,是教育的前提,是教师个人沟通师生关系的桥梁,是开启儿童心灵的钥匙。没有教师对学生的爱,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爱是纯洁、高尚、无私、博大的,对学生恰当、适时地进行思想教育,用具体事例去感化他们,完全彻底的为学生负责,为学生服务。师爱犹如春雨,不论滋润什么样的性格的学生,都会产生巨大的效应――使学生看到自身的价值,产生向上的力量。教师要与文本对话,把握预见性。

在教学中时,我们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学习中,学生发现问题会及时解决问题,我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可以随时提问某一层次的学生,比如:“我需要第四组的某一同学回答我的问题”此时这位学生会很积极地回答我的问题,其他三位组员也会积极补充,以展示自己小组的团结。这样,课堂上就不会出现发呆走神的现象。我们教师应该允许并且在爱的教育的氛围中鼓励不同个性的学生有不同的答案和不同的思维,给他们提供合作学习、展示交流的平台,让他们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新的发展。与生活的对话。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引领学生走进生活,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我们必须确立这样一种理念:让学生的思维融入生活,让生活走进学生的思维,使凝固的课堂场景变成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使课堂教学流淌生命的活力。课堂就是一个展示的舞台,老师应该给学生们足够的展示时间。

在爱的教育和理解的前提下进行对话教育指的是师生之间要基于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倾听的方式进行双向沟通合作的方式,也是学生在阅读文本也就是教材中的积极参与,让学生对于过去所学沉淀的经验,历史,思想有一个反思性的理解。教师为引导,学生积极配合们创造一种在爱的教育的环境下,人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和自我的对话,使我们的教学活动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进行。

参考文献:

[1]余国良.“爱的教育”目的与方式[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1(08).

[2]毛艳梅.爱的教育[J].成才之路.2012(33).

[3]一起阅读《爱的教育》[J].新语文学习(小学中年级版).2013(06).

[4]亚米契斯.爱的教育[J].教育.2013(22).

[5]张裕峰.爱的教育[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17).

[6]陈玉录.对学生实施“爱的教育”[J].青海教育.2005(05).

[7]对话式教学――实现教学改革的曙光[J].庄莉莉.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01)

[8]反思对话式教学[J].魏建培,杜森.泰山学院学报.2007(05)

[9]给思想一片飞翔的天空――“对话式”教W法在教学中的运用[J].金志云.思想・理论・教育.2002(Z1).

爱的教育范文第10篇

鲁迅先生曾对学生爱的教育和感恩教育进行过深刻的阐述:没有对于孩子的“很深广很长久”的爱,一切所谓指导、教育都已失去了根基。

所以在教育教学中,我在细微的教学环节中不断地对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和感恩教育:

一、树立正确的“爱”的教育观,牢记有爱才有教育

对于我们的部分从小学、初中学习就较差的孩子,会经历了一段不可否认的事实:这些学生曾一度处于被“忽视”的范围。他们的心已很久不曾感受爱的滋润,他们的心被封存在那里太久了,所以,要开启他们,必将要用“很深很广很长久”的爱。作为教师,要全面了解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欣赏每一位学生,关爱每一位学生,对学生的生活、思想、学习、情感、心理、乃至家庭等诸多方面予以关注、关心、照顾。开学前听说班级里有一学生,可能是心理有些问题,经常会作出些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这名学生讲她在以前的班里经常给班主任惹麻烦,在班里的人际关系也不好。后来我通过详细的了解和与其促膝交谈,才知道她的家庭不幸福不和谐:父亲非常好赌,从小就没有得到过父爱,她恨她父亲!从出生到现在就没喊过一声“父亲”,当我了解事实真相后,我很震撼,但更多的是同情和心疼。对于这样的学生,我给予了更多的爱心、关心和耐心。同时我鼓励她联合母亲的力量去挽救她的父亲,平时多和父亲沟通,用孝心去感动父亲,一定要喊出“父亲”这两个字。当然这个过程会比较长而且比较困难,我答应她:我会一直鼓励、帮助、关心你!她抹去眼泪笑着说:“老师我会的,谢谢您对我的宽容和关心,我保证不给你惹麻烦,不让你担心!”

爱学生,就要真心实意地尊重学生,他们是我教育教学的对象,也是我的朋友和兄弟姐妹。我爱他们,就谨记“尊重”: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权利,尊重他们的劳动。有个别学生经常有意拖延劳动的时间,其实他是在逃避学习而不是真正地在劳动。这一幼稚的行为也是这个年龄的孩子常有的事。不失时机地对每一件事情进行教育和引导,也是正确对待荣辱的教育内容。这就要我们教师善于发现问题,而且及时的启发引导,即不能打击其积极性,需鼓励赞扬他的劳动,又要正确地告诫他:虽然你的劳动给班级带来了干净和整洁,但同学们并不赞赏你,因为你在逃避更重要的事情。如果你能在完成了学习任务后再积极参加劳动,你就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二、树立“做人+技能”的培养目标

学校德育工作最终要落实到学生的做人、求知和发展上来。教师要从学生身上挖掘才能,寻找闪光点,用心关爱、鼓励、呵护他们,给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让每一位学生在学校里学有所得,体验成功,找回自尊、自信。结合学校的德育工作要求,通过开展“心存感激,学会感恩”的感恩教育主题班会,让学生经常站在别人的角度,设身处地去想别人之所想,哀别人之所哀,急他人之所急,乐他人之所乐,积极学会体验他人的内心世界和内心的情感,只有这样的德育教育才能使我们培养的学生,能感人所感,知他人之情,能体谅他人,原谅他人,同情他人,帮助他人,爱护他人,从而形成学生的道德感。使学生的行为规范上升到心灵的自觉要求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增强使命感、责任感与紧迫感,在德育教育中培养学生自信、自立、自主、自尊的品格,同时对他们开展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感恩老师的感恩教育,对树立正确的人格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在德育教育中继续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高中学生,其年龄一般在15~18岁之间,他们属于青年初期,是身心发展最迅速、最旺盛、最关键的时期,被心理学家称为人生的黄金时代。然而,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我们的学生心理特点不同于中学义务阶段教育的学生。第一,在情绪上容易激动,不能理智的控制。常常表现出忧郁的沉默、冷淡、暴怒,故意损毁东西,歇斯底里的打闹等。他们的思想、行动都有一种情绪的基础,并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赞许。第二,在自我意识上,对自身缺乏约束力,意志不坚定易受人影响。第三,对同性朋友,能互诉衷肠,毫不保留,对于异往发生兴趣。他们设法去追求异性朋友,并做着未来家庭生活的美梦。因此,我觉得我们在教育学生时,应该作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多关心、了解、尊重、爱护他们,并经常与其沟通,慢慢得让学生信任你。其次,从最基本的方面去教育他们,如待人接物、遵守作息时间、卫生值日、完成集体委托的任务、参加公益活动等等。再次,要注意学生性格的差异性,注意教育的针对性和层次性,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此外,应当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既向学生提出合理的,坚定不移的要求,又要尊重、信任和爱护他们。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因此,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方法,是能使学生明辨是非,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防止和消除不正常的心理的一条重要途径。最后,要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氛围。教育是个反复的过程,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应该做到随时随地随人随事!

总之,老师爱学生,要爱而不溺,要严而不凶。要让学生敬你,爱你,亲你。教师的言行是同学的表率,教师自我的追求也应与时俱进。在处理完每件事情的时候,都应想一下我做的怎么样,有效果吗?通过和同学们的不断交流与碰撞,我有以下几点建议:“自省人格与言行,不针锋相对避其锐气,暗示慰籍以理服人,赞扬鼓励长挂口边,讽刺挖苦决不出现。”

上一篇:教育问题范文 下一篇:幼儿园毕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