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的事迹范文

时间:2023-11-28 09:53:26

李时珍的事迹篇1

为了能早日回家盖新房,李宇亮不分白天黑夜在工地上做苦力。肖晓珍每天晚上都会打电话给他,倾诉思念之情,李宇亮则在电话里唱情歌给她听,安慰她。

2006年,李宇亮终于用打工积攒下来的钱,在村里盖了一栋四层高的小洋楼。谁知,肖晓珍的父亲仍不同意婚事,说李宇亮盖新房用光了所有的积蓄,等李宇亮手头有2万元的积蓄才同意把肖晓珍嫁过去。李宇亮为爱情再次去了广东打工。

李宇亮走后,肖晓珍再次陷入了孤独与思念之中。一次,她不慎淋了雨,感冒了,还伴有低烧,后来咳嗽越来越严重,痰中还带有血丝,上下楼梯都累得气喘吁吁,时常感到胸闷得厉害,但她一直没有当一回事。

春节,李宇亮从广东回来了。他不放心肖晓珍的病情,坚持要带她去医院做全面检查。3天后,活检报告出来了,肖晓珍得的竟然是肺腺癌,已经是三A期了,必须做肺部摘除手术。

手术切除了肖晓珍左肺的三分之二。从那以后,李宇亮就日夜守护在肖晓珍身边。

为了加强对肖晓珍的治疗,李宇亮同医生制定了强有力的治疗方案,除了化疗放疗,同时还采取了热疗和免疫治疗。很快,李宇亮手里仅有的5万元钱用完了。治疗费用告急,李宇亮悄悄找到中介公司,以15万元的低价出售了自己的小洋楼。

在医院住了3个月后,肖晓珍该出院了。医生拉过李宇亮悄悄地说:“我们已经尽最大努力了,像她这种病,最多还能再活两三年。你要有心理准备,尽可能让她吃好点,玩好点。”李宇亮答道:“我欠她的太多,即使她最终要离开我,我都要挽留住我们快乐的时光!”

李宇亮把肖晓珍接到了出租房。这时,肖晓珍才知道李宇亮为了给她治病,卖掉了房子,失声痛哭起来:“我害得你倾家荡产啊!”李宇亮却呵呵一笑说:“我拥有的一切都是你给我带来的,只要有你,我就可以从头再来。”面对恋人的苦心,肖晓珍伏在李宇亮的怀里轻轻地说:“谢谢你亮哥,我一定要好好活下去,我一切都听你的!”

从那以后,李宇亮每天早上给恋人做完全身按摩,就搀着她去河边呼吸新鲜空气,回忆相恋的点点滴滴,并拿出小本子唱起他平时搜集起来的情歌:“每当你抱着我,我就有把握/每当你看着我,我就为你活/你的呼吸太微弱,却让我迷惑/在你怀里我是盛开的花朵……”

为了生计,李宇亮买来一辆三轮车,载着肖晓珍,四处捡拾垃圾来卖。微风一吹,满车瓶瓶罐罐叮当作响,仿佛在诉说他俩爱情的凄美和人生的哀婉。许多游玩的市民,听到李宇亮的歌声,知道了他的处境,都把手里的易拉罐、啤酒瓶送给他。

第二年3月,李宇亮和肖晓珍双双参加了民间情歌大赛。他们合唱的一曲《回到拉萨》倾倒了在场的所有观众,那悠扬、激越、空灵的歌声,让人根本无法想象肖晓珍是一位癌症病人。一首歌快要结束时,肖晓珍终因肺活量不够,唱不出来了。虽然没有获得很好的名次,但这对痴心恋人用歌声感动了所有评委,被评为特别感动奖。

从那以后,四川绵阳市的一些文化团体有什么演出活动,都邀请李宇亮和肖晓珍参加。考虑到他们的实际情况,每次演出,相关单位都给予丰厚的报酬,作为变相资助。绵阳市文化局属下的送文化下乡艺术团也聘请他们为特约演员,每月工资800元。

不久,李宇亮带着肖晓珍去医院复查。医生惊喜地告诉他们,肖晓珍的体内不但没有发现病灶转移,而且连癌细胞也不见了!

看着手中的化验单,李宇亮泪水横流。他紧紧攥住肖晓珍的手,在她耳边轻轻地唱道:“珍惜与你同面对种种阴与晴/有风雨有宽恕在艰苦中取胜/皆因有你才遇到光明/如没有你我没半丝生命……”

奇迹,这真是奇迹!难道,是他们的歌声,成了根治癌症的良药?一位抗癌专家说:“可以肯定地说,是愉快的心情起了关键的作用。”音乐能养生、治病,已被中外许多学者公认。李宇亮因为对女友的痴爱,无意之中用音乐疗法治好了恋人的癌症。

2011年3月8日,在亲朋好友的祝福声中,李宇亮和肖晓珍举行了隆重的婚礼。婚礼上,李宇亮抱着厚厚一叠手抄的歌本说:“从晓珍患病至今,4年来,我已为她唱响了8000多首情歌啊!”想起这几年的峥嵘岁月,肖晓珍深情地对李宇亮说:“你才是我幸福的天堂!”

李时珍的事迹篇2

一、夜宿古寺――长年累月的生活之苦

本文共有13个自然段,其中用了7个自然段描写了李时珍夜宿古寺之苦。而夜宿古寺这样聚焦的特写镜头在李时珍将近30年修订《本草》的岁月里不是一次,而是他一种生活的常态。所以学习这篇文章不是感受李时珍一时之苦而是要以点带面,感受的是他几十年如一日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

教学中,首先让学生通读第1~7自然段,用他们原有的知识作为起点找出自己觉得是描写生活之苦的成语。学生很快找出“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和长年累月”三个词语。接着让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背景资料理清这三个词语的关系:饥餐渴饮、晓行夜宿是李时珍在修订《本草》过程中长年累月的一种生活状态。那么联系课文如何理解“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呢?学生通过静心默读,批注,自悟自得:

1“饥餐渴饮”,联系文章第5自然段中“夜幕渐渐降临了,师徒俩找来些枯枝杂草,生起火来。庞宪用陶碗舀来泉水,煮沸后,两人便坐在火边,一边喝水一边啃干粮”一段话,感受他们吃的是什么,喝的是什么,体会他们生活之苦。其中有很多可供感悟的地方,如“师徒俩找来些枯枝杂草,生起火来。”“用陶碗舀来泉水”“坐在火边,一边喝水一边啃干粮。”尤其是一个“啃”字写尽了他的生活之苦。

2“晓行夜宿”,联系文章第1、2、4自然段体会。“晓行”不只是“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早行之苦,更有行程之远(安徽、河南、湖北等地,行程几千里)路程之艰难的暗含。“夜宿”之苦,在第5自然段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要启发学生细细品读、批注、体会。比如:

到处是灰尘:早就被人遗忘了,积满灰尘,很脏!

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断垣残壁,墙壁倒塌了,断裂了,残缺不全了,外面刮大风,里面就刮小风;外面下大雨,里面就下小雨。难怪上面长满了青苔,青苔一般就生长在这样阴暗、潮湿的地方。

中间的神像上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不仅墙壁上长满青苔,而且连神像上都蒙着厚厚的蜘蛛网,说明年久失修,无人来住,荒凉、颓败。

李时珍对庞宪说:“我们就在这里住一夜吧!”说明李时珍丝毫没有犹豫,住这样的地方他已经习以为常。

至此,学生在通过特写镜头充分体味了“饥餐渴饮、晓行夜宿”之苦后,再来回味“长年累月”这样的生活,我想他们对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一定会有深切的感受。

二、月色、砖块――长年累月的工作之苦

对艰苦的工作环境的描写集中在文章的第8、9自然段,李时珍以透过露天屋顶的月色为灯,以砖块为桌,边忆边写,神情专注。文中对工作环境之苦的描写虽是寥寥数笔,但是在李时珍长年累月奔波修订《本草纲目》的岁月中却不是可以省略的细节。因此教学中在这儿虽然无需浓墨重彩,但是点拨体味还是大有必要的,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学习环境去比较,去切己体验,感悟一盏明灯不可得,一张桌子亦困难的环境之苦丝毫没有影响李时珍修订《本草纲目》热情的可贵精神,从而彰显不怕苦的文章主题。

三、亲尝药草――长年累月的研究之苦

文章的第12自然段集中而简明地描写了李明珍为了使记录准确,甘冒生命的危险,亲尝药草,从而表现了他严谨认真的研究之苦。教学中要抓住他的几个动作“端详”、“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来体会,并在他“若有所悟”的基础上启发思考:鹅肠草和鸡草“叶子十分相似”,“但是药性不同”,是李时珍区别不了吗?既然他能区分,为什么还要亲口尝?从而让学生体会李时珍“甘尝药草,求真求实,万民得福”的济世情怀。也借此辐射《本草纲目》的全篇,感受他长年累月这样奉献追求,严谨认真的研究之苦。

教学中通过对长文短教的处理,让学生在词句的品评中处处体会到李时珍修订《本草》之苦,却又处处体现他的不怕吃苦,步步深入地体会了他“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的博大情怀。

作者单位

李时珍的事迹篇3

这节课也便成了同学们的狂欢课,没有老师监督,没有家长看管,甩掉考试的紧张。

班长李延奇又急忙跑到讲台上,高呼:“邵雨晴、孙子请,邵雨晴、孙子请……”毫无纪律。

经过正班长孙思珍的观察,编了一个李延奇和李浩博的绯闻。便在黑板上写了一黑板的“李延奇喜欢李浩博”弄得李延奇无地自容。全班同学狂笑,孙思珍趁这个时机,替李延奇为李浩博写了封情书偷偷塞进了李浩博的书包里。孙思珍突然大笑起来,震过了全班同学的笑声,大家用诡异的眼光惊奇的看着他,又有些百思不得其解。其实李延奇早就看见了,刚想去李浩博的书包里拿,哎,老师进来了。

孙思珍堵着老师不让进,几个男生快速擦黑板,但孙思珍力量小,老师闯了进来。看到黑板上留下的痕迹,非常气愤。

“干什么呢,干什么呢,你看看,就属咱班最乱,别的班怎么上课,君子不欲,勿施于人

,还整天背《论语》,真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背的什么玩意儿!”刘老师发火到了极点 ,像海啸般猛烈。

李延奇才掏出那封情书,拿给老师看,并把事情讲清楚了,老师把纸撕得粉碎,丢进了垃圾桶。

“你们怎么搞的,小小年纪思想不健康,要注意自尊自重,懂不懂!这节课也别上了,我说两句吧。”

教室里立刻变得鸦雀无声,静静的听老师讲。

李时珍的事迹篇4

研究南社的行家不少,可是专门研究南社书法的实在廖廖。南社书法的研究,是个拓荒性课题。南社,不算新南社,就有1183位社员,其中书法的佼佼者到底有多少,实在不容易统计。我以参编过《南社百杰》一书为基础,参照柳无忌、殷安如的《南社人物传》,郑逸梅的《南社丛谈》,邵迎武的《南社人物吟评》,吴江政协文史资料《纪念南社成立八十周年专辑》等书籍,基本确定了诸如:柳亚子、陈去病、高天梅、李叔同、朱少屏、姚光、高燮、吴梅、黄宾虹、于右任、姚鸩雏、徐枕亚、刘季平、傅屯艮、沈钧儒、王大觉、叶楚伧、朱剑芒、汪东、范烟桥、胡朴安、姜可生、蔡寅等70余位书家。

为了深入研究南社,我努力搜寻第一手资料。这第一手资料,最为珍贵的就是南社社员的未刊手稿和种种手迹。真篆隶草行,可谓百花齐放,众妙毕备。《南社书坛点将录》一书,主要是以吴江博物馆、柳亚子纪念馆、台湾何创时书法艺术文教基金会3个单位的藏品为基础,再加如下单位的支持:苏州博物馆、国际南社学会、昆仑堂艺术馆、姚光故居、李叔同纪念馆、李根源纪念室、沈钧儒纪念馆、叶楚伧故居、青浦博物馆、金山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南社纪念馆、吴江图书馆、苏州大学图书馆、苏州图书馆、苏州市南社研究会、苏州南社研究院。还有南社后裔及收藏家无私提供了大量珍贵的材料,主要有:李学忠、陆贞雄、姜书凯、郭长海、蒋伟国、沈宪、沈愈、丁君彦、周文晓、华建平、王福、王金声等。总共得到南社书法手迹800余件,从中选择了500余件。

手迹图片搜得以后,不少需要释读,尤其是草书,需要一字不拉地释读到位,决不是欣赏一般艺术作品那样的轻松。再就是对各家各体的评价,比如各位大家对书法的贡献,一般书家的师承、流派、特色的鉴赏与评析,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甚至大相径庭。凌在纯、孙俊良、王伟林、汝悦来、张明等先生提出了很好的指导意见。沈国平、孙荣观和汝孝德等几位对于图片的处理尤为尽心。

20lO年5月4日由王伟林先生主持,在吴江同里镇专门召开了《南社书坛点将录》一书的座谈会。会上,我得到了华人德、陈道义等老师的指点,获益匪浅。会后,得到苏州市书法家协会的不少帮助。

本书鉴评书法,不仅仅从艺术的角度,更注重社会内容。南社书家,多有积极用世之心,他们的书法对政治、经济、军事、文学艺术、民风民俗乃至人的心理等众多社会领域及各个角角落落都留下了珍贵史料,产生过积极影响。本书就搜集到了不少这样珍贵的材料,内中不乏鲜为人知的史料,还有南社书家的遗闻佚事、鲜活生动的生活片断,本书将它搜罗进来,记录下来,料想对南社研究必将有所裨益。

李时珍的事迹篇5

[摘 要]语文阅读实践中,教师要及时地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支架”。“支架式”阅读教学能帮助学生突破阅读卡点,促进学生自主性的发挥,拓宽学生的学习思维,从而提升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让阅读教学达到“不教自能读”的境界。

[关键词]支架式 阅读 思考 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1-059

“支架式”教学理论运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很好地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拟定了范围,既做到了“不越位”,使得点拨和启发恰到好处,又避免了“不到位”,而缺少应用的引导。因此,在阅读实践中,教师要如阵阵微风,吹动学生的思维之帆,帮助学生运用这些“支架”学会自主学习,从而掌握知识、形成能力。

一、“背景风”——吹开阅读卡点

要让阅读过程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建构的活动过程,就需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认知结构基础,让学生了解文本内容的知识背景,帮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事件发生的源头,拓展学生的已有知识结构,扫除阅读过程中因知识背景而产生的阅读卡点,保证学生阅读心向的持续前行。

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长城与运河》一课时,对于学生来说,文本给予他们的是一种欣赏和赞叹,因此本文的背景就应当着落在这两大奇迹在世界历史上的崇高地位上面。在实际教学中,我是按三个步骤来导入的。

1.观赏激趣

播放长城和运河的鸟瞰视频,让学生整体感知两大工程的浩大宏伟。

2.背景拓知

教师用深情的话语、直白的语言向学生分别介绍长城和运河在世界工程上的巨大地位,为学生领悟文本中洋溢的自豪之情做好铺垫,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3.画面揭题

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本中两幅非常精美的图片,形成对这两大奇迹的视觉印记,再带着画面走进文本。

在这环环紧扣的三步导入中,“背景拓知”环节紧扣文章的主旨,从两大奇迹的“伟”与“美”两处展开,帮助学生了解了这“一条长龙”与“一根绸带”背后的巨大意义,很好地帮助学生突破了卡点,这一有力的“支架”使得学生的阅读深度大为提升。

二、“方法风”——吹来自主动力

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灵活运用,这种“授人以渔”的阅读学习“支架”,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使他们终身受益。阅读方法的渗透和点拨,可允许学生有选择地进行接纳和运用,应注意方法最优化和个性化的和谐共存,使得阅读方法真正成为学生展开自主阅读的动力,而不是桎梏学生思维的阻力。

比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生命的壮歌》一课时,文章通过一组惊心动魄的镜头刻画,强烈地歌颂了老羚羊勇于牺牲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老羚羊的深深敬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本文与第七册《珍珠鸟》结合在一起,组织学生通过对比阅读来加深感悟,使学生形成了如下认识。

(1)在《珍珠鸟》中,人与动物之间充满了信任,他们相处得多么和谐美好啊!而《生命的壮歌》中,那些猎人显得非常残忍,如果没有他们,老羚羊就不会这样白白牺牲了!

(2)这两篇课文对于动作的描写都非常好,比如《珍珠鸟》里面“扒开”“伸出”“探出”“扭动”和“挤开”等;《生命的壮歌》里“猛蹬”“坠入”“腾起”等词语的运用。这些动作的描写让我们觉得仿佛亲眼看到的一样。

这种对比阅读的方法有力地支撑了学生阅读角度的变化,在求同或求异的对比中,学生基本脱离了单一模式下的文本体悟,阅读能力得到了综合性的发展。

三、“出声风”——吹动思维脉搏

在阅读活动中提倡学生出声思维,即鼓励学生边想边说,将内在的思维活动外显为语言表达出来,通过自言自语或者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的思维脉搏跳动得更加强烈有力。在将思维转化为语言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内在思维的严密性和连贯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在《李时珍夜宿古寺》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我紧扣文中的“苦”,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并且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将思维与语言、动作等结合起来,让学生从词到句,再到段落,最终到全篇,层层深入地理解,从而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重点,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找:找到文中有哪些描写“苦”的地方。

(2)画:画出文中关于描写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句子。

(3)读:读出文中哪些“苦”最让你感动。

(4)演:根据文中描述,表演人物的神态和动作。

(5)问:你还想了解关于李时珍的哪些事情?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教师主题明确,重点突出,以点带面地引领学生手脑并用,并且突出了出声思维在阅读实践中的作用,使得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充分感受到了李时珍不怕吃苦的精神以及严谨细致的作风。

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上的阅读“支架”,是一种具有鲜明针对性的预设。教师要充分相信“支架”对于学生阅读学习的积极作用,促使学生自己去文本中汲取营养,获得深刻的感悟,从而让课堂阅读教学达到“不教自能读书”的理想境界。

李时珍的事迹篇6

旋花汤舒筋活血

李时珍被召进太医院后,利用太医院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但阅读了大量医书,对经史百家、方志类书、稗官野史也都广泛参考。同时,他还仔细观察国外进口的以及国内的贵重药材,对它们的形态、特性、产地都一一加以记录。一年后,太医院再也没有吸引他的地方了,他借故修改《本草纲目》辞职了。

一天,李时珍投宿驿站,遇见几个替官府赶车的马夫,围着一个小锅,煮着一种野草。李时珍上前询问,马夫告诉他:“我们赶车人,整年累月地在外奔跑,损伤筋骨是常有之事,这种草药煮汤喝了,就能舒筋活血。”李时珍记下车夫的话,经过试验证实,果然有效。原来,这种草药叫做“鼓子花”,学名“旋花”。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旋花有益气续筋之用。此事使李时珍意识到要到生活实践中去,才能有所发现。

巧法试药性

一次,李时珍发现一本书上说野芋麻叶可以治疗淤血症。他就找了两杯生猪血来做实验,第一杯生猪血中放入野芋麻叶的粉末,另一杯则什么都没有放。过了一会儿,放了野芋麻叶粉末的猪血没有凝固,而作为参照的那杯却很快凝固了,野芋麻叶治疗淤血的功效得到了初步证实。李时珍又深入思索:上面的实验只是证实野芋麻叶能够防止凝固,那么,对已经形成的淤血块,它又有什么作用呢?于是,他又把野芋麻叶粉末加入刚刚凝固的血块中,血块竟慢慢地溶化成血水!这就进一步证实野芋麻叶还具有活血化淤的功效。这个药理试验用当代的标准衡量,也是相当有水平的。

另一次,为了检验中药凤仙子是否具有“透骨软坚”的功效,李时珍将数十粒凤仙子放入煮鱼的沸汤中,并很快将鱼捞起,发现鱼骨变得酥烂,证实其具有软坚功效。他还有意识地用捣烂的银杏清洗布满油腻的器皿,发现它有清除油腻的功效,因此推断银杏入肺可除痰浊。

为蛇写传

有一天,李时珍来到蕲州北面的龙峰山,那是出产白花蛇的地方,只听见捕蛇人一面唱着歌,一面寻找白花蛇的踪迹。李时珍就跟着他们,决心看个明白。

传说白花蛇喜欢吃石楠藤的叶,所以有石楠藤的地方,就可能有白花蛇出没。李时珍就跟着捕蛇人,到处寻找石楠藤。捕蛇人发现白花蛇后,捕捉的方法也很奇特。他们先从地上抓起一把土,对准白花蛇撒去,只见白花蛇像是吃了一般,立刻盘成一团,捕蛇人先用铁叉压住蛇头,然后把蛇捉住吊在树上,用刀剖腹,挖出内脏,眼看着蛇死了,才将蛇身卷起放在竹篓里,手法干净利落。

李时珍在一旁看得清清楚楚,认清白花蛇的头是三角形,口里有四颗毒牙,背上有24个斜方格,腹部有黑色斑纹,和一般无毒蛇大不相同。由于白花蛇是名贵药材,历代官吏都以向皇帝进贡为借口,挨户摊派,逼着民众上山去捉。当地流传着一首民谣:“白花蛇,谁叫你能避风邪!州中索尔急如火,县官派人只逼我,一时不得皮肉破。”因白花蛇“其走如飞,牙利而毒”,一旦伤人,极易送命。很多人便从蛇贩子那里买来交差。

李时珍发现蛇贩子的白花蛇与蕲州当地所捉的白花蛇有些差异,便留心察辨,调查以后方知他们的白花蛇是从江西兴国的山里逮的,那地方的蛇以食小昆虫和鼠类为主,且没有毒。经过比较,两蛇都是“黑质而白章”,但蕲州蛇肋下有24个斜方格,且比兴国蛇稍短小;蕲州蛇死不闭眼,兴国蛇死即瞑目;兴国蛇虽有除风湿和除筋骨痛的效果,但远不及蕲州蛇的效果好。此外,兴国蛇遍布全国,产量大,而蕲州蛇仅产蕲州,外地很少见到。他把这些鉴别要点写成了《蕲蛇传》。从此,中药材便有“白花蛇”和“蕲蛇”两种药名,既方便后世医生的临床应用,也避免了大量误用蕲州“白花蛇”而发生中毒现象。

嚼药敷蛇咬

一次李时珍挖药回来,路过一个茶馆,就进去歇一歇脚。当时天气炎热,茶馆里几个人打着赤膊打纸牌,有一个人靠着墙壁坐着,每次用手指在嘴唇上舔一下唾沫再起牌,他忽然感到背后发痒,就用沾着唾沫的手指去抓痒。一连几次都是这样,这个人觉得很怪,打完牌回头一看,墙壁上有个窟窿,里面有条蛇,蛇头朝外,已经半死不活了。李时珍把这条蛇翻过来倒过去地看,又看了看那个打牌人的后背,心里就清楚了。

李时珍的事迹篇7

贺子珍,孤独一世情

最浪漫的事

1927年盛夏八月,18岁的贺子珍随江西永新暴动队伍来到井冈山;深秋十月,34岁的毛泽东率秋收起义余部辗转千里上井冈。在万山丛中,毛泽东第一次见到被称为“永新一枝花”的贺子珍。他愣住了,没想到井冈山上竟有如此年轻貌美的姑娘。

贺子珍1909年出生在江西永新县,17岁成为中共党员,与哥哥贺敏学、妹妹贺怡一起被称作“永新三贺”。少女时期的贺子珍,中等身材,皮肤洁白。她喜爱思考,两道漂亮的眉毛常常是微蹙着的,眉心上留下一道浅浅的小沟。她一身白衫、黑裙的学生装,梳着又粗又黑的长辫子,常常引来赞叹的目光。

毛泽东与贺子珍的浪漫往事,牢牢印在贺敏学夫人李立英的脑海里。孔东梅正是从这位“舅奶奶”那里,知道了这段爱情。她在《听外婆讲那过去的事情》中写道:“在井冈山,外公经常去看望外婆。每次他要远行的时候,就会敲敲外婆的窗户说,‘我要走了’。外婆就把窗户拉开一条小缝。她很奇怪,‘你走就走吧,为什么要对我说?’当时外婆有个心上人,叫欧阳洛,也是一个革命者,后来牺牲了。外公懂得外婆的心思,他看中外婆有文化,也有性格,一直追求她。”

通过在工作中的接触,贺子珍渐渐对毛泽东有了依赖感,遇到什么事,总喜欢找他倾诉。有一天,贺子珍轻手轻脚地走进毛泽东的房间,见毛泽东正伏案工作,便一声不响倚在门框上,深情地注视着。不知过了多久,毛泽东停笔沉思,一抬头,正遇上那双炽热的眼睛。两个人的目光仿佛撞击出晶亮的火花,贺子珍赶紧把目光移到了自己的脚尖上,不自然地揉搓着衣角。毛泽东搬过一把竹椅,让贺子珍坐下。沉默了一会儿,他温存地说:“你是个好同志,好姑娘,我很喜欢你。”

1928年5月,毛泽东和贺子珍在井冈山结婚,开始10年婚姻生活。孔东梅说,这10年,是中国革命最为艰苦的岁月,是外公政治生涯最为艰难的时候,却是外婆一生中最灿烂的年华。

“对我最好的一个女人”

1929年1月,毛泽东和贺子珍跟随部队离开井冈山。1934年,夫妻俩踏上漫漫长征路。途中,贺子珍经历了太多的磨难。她遭遇了敌机扫射,身中十几弹。最惨烈的,是在云南贵州交界处的行军路上,追兵就在几十里外,贺子珍突然临盆,生下一个女儿。她只看了一眼,留下13块大洋,写了一个字条,便被扛走了。孔东梅说:“外公曾经讲过,‘贺子珍跟了我这么多年,受了很多苦,但她是对我最好的一个女人’。”

1935年10月,贺子珍随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不久来到保安县。在那里,贺子珍生下了一个女儿,就是孔东梅的母亲李敏,乳名娇娇。后来又到延安。凤凰山下的吴家窑,成为贺子珍一生中与毛泽东最后的家。1937年冬,贺子珍不顾毛泽东的挽留,离开延安,远走苏联。当时,在延安的老同志无人不知,无人不议。

采访过李敏的记者王行娟根据贺子珍晚年的回忆分析,作为一名红军女战士,贺子珍对于“夫人”身份,很不能适应。“她是一个真正有着崇高革命理想的人,在枪林弹雨中过惯了,要把重心转到做毛泽东的秘书工作,她心里不痛快。”孔东梅则认为:“外婆到了延安后,发现自己的文化水平跟不上,当时延安有很多进步女性,这让她有很深的思想包袱。外婆曾经讲,‘我也是17岁就参加革命的,思想上还是很进步的,老毛和我吵架也行,但是后来连吵都不吵,隔阂越来越大。’”

贺子珍是怀着身孕上路的,到达莫斯科时,已是1938年10月。不久,贺子珍就生下了她与毛泽东的儿子,取名柳瓦。不幸的是,小柳瓦6个月大时,因传染上流感而病死。

在苏联,张闻天的夫人刘英曾劝过贺子珍。她回忆道:“贺子珍伤心至极,天天到(柳瓦)坟上哭。毛主席又很少写信给她。收到过一封信,只有三言两语,她精神上非常苦恼。但她又很傲,不肯主动写信给毛主席。我从苏联回国的时候,说我可以帮她带信给毛主席,她说不带。”

1939年9月,刚满30岁的贺子珍突然收到了毛泽东委托周恩来转交的一封信,信中委婉地表示了要终止婚姻关系。

此时,毛泽东和杨开慧所生的儿子毛岸英和毛岸青,也在苏联东方大学八部学习。贺子珍悉心照顾他们的生活,每月从70卢布的生活津贴中挤出钱来为他们买东西。1941年底,毛泽东把女儿李敏送到苏联。李敏的到来,给贺子珍带来了短暂的快乐。在异国他乡,她与三个孩子相依为命,组成了一个临时的家。

苏德战争爆发后,贺子珍的苦闷情绪更加难以控制。“外婆也做出过一些过激的行为,包括打骂她唯一的女儿。但妈妈说,不是那种真的狠打,就因为一些小事情,比如回家晚了挨打。妈妈挨打就会哭喊,别人以为外婆精神出了问题,便将她送往精神病院。”

直到1947年8月,在王稼祥夫妇帮助下,贺子珍带着李敏、岸青回到中国东北(岸英已于1946年回国)。

沉默中走完人生

1950年,贺子珍接受组织的安排,离开东北,定居上海。起初住在泰安路,后来搬到徐汇区湖南路262号,期间,只有彭德怀和陈毅去看过她。

贺子珍晚年身体一直不好。1954年9月,收听完毛泽东在一届人大闭幕式上的讲话录音后,贺子珍突然发病,被送到上海华东医院。‘小时候,我不知道什么叫犯病。现在才明白,外婆是因为思念外公心切。外公-发表讲话,外婆就会晕过去。外公听到这些消息后,也多次流泪。听说外婆生病,他就写信给妈妈,说‘我知道这都是因为我’。”

1976年9月,毛泽东弥留之际,李敏赶到父亲身边。这时毛泽东已不能讲话,他向李敏做了一个手势。李敏揣摩了很长时间,猜想那手势可能是桂圆的意思,桂圆是贺子珍的小名。毛泽东逝世时,贺子珍未能去北京。

“文革”结束后,贺子珍的命运才有了改变。1979年9月,中央接贺子珍到北京。9月8日,贺子珍来到毛主席纪念堂。“我们事先一再嘱咐外婆,不要太激动,不要太伤心。她看上去还是挺平静的。有一张照片,抓拍到外婆在纪念堂门外的回眸,我看后非常震撼。”贺子珍在献给毛泽东的花圈上,落款写着“战友贺子珍”。

1984年4月19日,贺子珍在上海华东医院病逝,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孔东梅说,外婆贺子珍是一位最好的历史见证者,但是她最终选择了在沉默中走完人生。

李敏,最普通的“第一女儿”

主席家的“洋宝贝”

李敏是毛泽东和贺子珍唯一活下来的孩子。1936年冬,她出生在陕北的保安县。赶来贺喜的邓颖超看她长得又瘦又小,怜爱地说:“真是个小娇娇呀!”于是,在一旁的毛泽东当时就给孩子起了个小名“娇娇”。但几个月之后,贺子珍远赴苏联,把娇娇留在了延安。4岁时,娇 娇被送到苏联,和贺子珍团聚。

李敏曾告诉王行娟,她在俄罗斯有过一段非常快乐的时光。那里不仅有她的妈妈,还有她两个哥哥毛岸英和毛岸青。然而,在父母“分手”之后,她发现妈妈的脾气也越来越坏。

在苏联,有一次,娇娇患了肺炎,医生告诉贺子珍,孩子没救了,准备送往太平间副室。但贺子珍没有放弃,她硬是把娇娇带回了家,自己护理。为了每天能找到A牛奶给她喝,贺子珍四处奔波,拿自己种的土豆去换。就这样,她奇迹般地救活了女儿。

后来,贺子珍被强行送进精神病院,娇娇被留在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开始了一种孤儿般的生活。

那时的娇娇,不知道自己的父亲就是中国革命的领袖毛泽东。她曾在后来写的《我的父亲毛泽东》一书中回忆:“国际儿童院里面挂着好多国家的伟人像,哥哥指着其中一幅告诉我,这就是我们的爸爸。我不相信,认为他在骗我。”

1947年,贺子珍在精神病院待了两年之后,终于带着娇娇回到中国,住在哈尔滨。那时候,娇娇对中文半懂不懂,是个十足的“洋娃娃”。后来,毛泽东派人接娇娇回北京,她还半信半疑。娇娇用俄文给毛泽东写了一封短信:“毛主席:大家都说您是我的亲生爸爸,我是您的亲生女儿。但是,我在苏联没有见过您,也不清楚这回事……请赶快来信告诉我,这样,我才好回到您的身边。”

毛泽东接到娇娇的信,发现全是一行行歪歪扭扭的俄文。他请人翻译成中文后,哈哈大笑。当即回信写道:“娇娇:看到了你的来信很高兴。你是我的亲生女儿,我是你的亲生父亲。你去苏联十多年一直未见过面,你一定长大了长高了吧?爸爸想念你……爸爸欢迎你回来。”

1949年初夏,娇娇回到了毛泽东身边。毛泽东十分高兴,逢人就说,“我家有个会说外国话的洋宝贝”。送娇娇上学时,毛泽东给她取了一个正式的名字李敏。娇娇在陕北时,毛泽东曾化名为“李得胜”。

泪别中南海

1949年9月,江青带着李讷从苏联考察归来,家里的气氛变得不一样了。江青对娇娇的评价,从开始的“文静”“听话”逐渐变成了“倔脾气”“娇气”;而贺子珍又不愿意让娇娇叫江青妈妈,这种矛盾不断激化。娇娇夹在中间,生活中所受到的压抑,可想而知。

1959年,在北京师范大学读书期间,李敏和北京航空学院的高才生孔令华结了婚。孔令华是炮兵副司令孔从洲的儿子,也是李敏中学时的同学,两人彼此了解,情投意合。这桩婚事得到了毛泽东的赞同。婚后,李敏和丈夫住在中南海。一年后,李敏生了个男孩,也就是孔东梅的哥哥孔继宁。毛泽东经常抱抱小外孙。江青却容不得这些,她对李敏一家冷漠、轻视,还常常寻衅滋事。李敏考虑再三,向爸爸提出搬出去住的打算。毛泽东听了也没有阻拦,只是颇有感触地说:“手心手背都是肉啊。”

自从搬出中南海,李敏夫妇出入中南海的证件就被收回了。要进中南海得在门口先联系,通报后才能进入,有时候等了半天还进不去。1964年,李敏夫妇搬进了兵马司胡同的一所普通民居里,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平民生活。

毛泽东晚年,江青更加飞扬跋扈,李敏等人要见毛泽东一面更难。从爸爸患病到逝世,李敏总共见过他三次面。

第一次是陈毅逝世时,毛泽东出席追悼会。他见到李敏,拉着女儿的手说:“娇娇,你为什么不常来看我呢?你要常来看我啊。”李敏不便向他诉苦,只是含泪点点头。第二次是李敏接到堂弟、时任中央政治局“联络员”毛远新的电话,说主席病重,让她赶紧去。等李敏赶回来去见爸爸时,江青只许她看一眼就走:“主席抢救过来了,好多了,你走吧。”李敏不肯走:“这个时候我要守候在爸爸身旁。”江青冷硬地说:“你待在这里,主席出了问题,你负得起责任吗?”

李敏第三次见到父亲,是在父亲逝世前几天。他拉着李敏的手说:“娇娇你来看我了?你为什么不常来看我呢?”李敏无言以对,只能默默流泪。

孔东梅,时尚的“红色后代”

北京东北角大山子地区,有一片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旧工厂,而今被称为“798艺术区”,吸引着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在这片充满后现代气息的街区中,静立着一座古朴的艺术空间――“菊香书屋”。它的主人,就是毛泽东的外孙女孔东梅。

“798”里的女老板

“我们这个空间,大到整体设计理念,小到墙上的每一幅画,都是老板精心布置的。你看,这是切・格瓦拉,这是甘地,这些摄影作品非常珍贵,很多是老板从国外收藏来的。”正当工作人员介绍时,“老板”孔东梅走了进来。

她一身简洁的黑裙,长长的鲜红色围巾,红与黑的经典搭配,显出独有的高雅气质和艺术品位。毛泽东有个漂亮的外孙女,长得和他很像,下巴还有一颗和他一样的痣。

“菊香书屋”曾是中南海丰泽园毛泽东生活过十几年的地方。如今,孔东梅把它“搬”进798艺术区,又给了它新的诠释。这里的一切,都充斥着多元的融合与强烈的对比:德国包豪斯建筑风格,巴洛克乐曲回荡其间;书架上,记载着中国历史的红色经典作品,整齐地排列着;大厅里,一根立柱上密密麻麻地贴满了毛泽东画像,熠熠闪光……新与旧,中与外,理想与现实,记忆与未来,在这里交融。

“我从小喜欢写作,中学到大学都参加了学校的文学社,也是校杂志社的一员。上中学之前,读过大量17到20世纪的西方文学书籍,还经常听广播小说。我也算是个文学青年吧。”孔东梅还介绍了她所写的书籍:从《翻开我家老影集――我心中的外公毛泽东》到《听外婆讲那过去的事情――毛泽东与贺子珍》,再到《改变世界的日子――与王海容谈毛泽东外交往事》。

孔东梅说自己希望做一个在古典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之间自如穿行的女人。她也一直试图用自己的视角追寻先辈的足迹:“对于外公外婆,我心里有许多的谜团和疑问。通过写书,探访过去的一些事情,既可以更为深入地认识他们,也是对我自身心路历程的梳理,可以释放自己。”

如今,孔东梅和母亲李敏一起生活。谈到现在的日子,她的脸上洋溢着笑容,同时也很感慨:“我能有今天的生活,其实也是这么多年一点点找寻回来的,我一直在找回‘普通人的日子’。”

让“红色经典”有个性

1992年,孔东梅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英美文学专业。她说自己更喜欢文学,天生对油墨纸张一类的事物感兴趣:“那时,我还幻想过开个小书店,过着读海明威的小说、喝咖啡、养一只猫的小资生活。”

大学毕业后,孔东梅进入刚刚创办的泰康人寿保险公司。在泰康人寿的3年,孔东梅从端茶倒水打杂干起,几乎在各个部门都干过:“随着泰康人寿变成十几万员工的大企业,我也经历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她渐渐发现,这并不是自己追求的最终目标,她还有很多梦想,渴望走出去,寻找更广阔的空间。

1999年是孔东梅人生的第一个十字路口。她想过办企业,做自己的生意,“当时公司都注册了。又碰巧遇到一个出国学习的机会。”

孔东梅坦言,她也是到了国外,才真正从不同的文化观念和角度来看待外公、认识外公。“美国人对中国的了解非常有限。特别对毛泽东这个人,尽管基本上都听说过,但毛泽东到底建立了一个怎样的国家,现代中国什么样,他们并不了解。课堂上经常因此发生辩论,碰到他们不理解的事儿,我就讲给他们听。没有人知道,我就是毛泽东的外孙女。”

回国后的孔东梅开始一边走访,一边写书。2001年,孔东梅注册成立了北京东润菊香书屋有限公司,从文化角度研究百年毛家以及中国,开始传播和推广“红色经典”。在写书的探索中,孔东梅对自己的外公、外婆、母亲以及整个家族的历史,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外公给我的最大影响就是一种执著,百折不挠的精神――坚定自己的理想,坚定自己的人生道路,不要因为一些小的挫折而放弃。”

经历了风风雨雨,毛家第三代的人生,和他们的前辈相比,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李时珍的事迹篇8

60年里,辽宁省博物馆通过各种方法,广开征集渠道,从北京琉璃厂到全国各地文物商店,从调查和收缴清宫散佚书画到组织于非蔺、金振之、冯忠莲等名家来馆摹制古代书画名品,从举办  《齐白石画展》到征集名家诗词书画作品,无不体现了辽博人的睿智与前瞻。为此,张拙之、李文信、齐子如、胡文效、杨仁恺等诸先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征集入藏数万件各类文物藏品中,以清宫散佚书画、齐白石书画艺术、近现代名家诗词书画等收藏最具特色和规模。

建馆伊始,由于历史与地缘的双重因素,辽宁省博物馆承担了搜集保护清宫散佚书画的历史责任。随着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覆灭,末代皇帝溥仪以“赏赐”之名,从北京故宫盗运出历代法书和绘画名迹千余件。“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挟持溥仪在东北建立洲国,这些国宝也来到长春。其中古籍和书画部分,整箱存放于伪皇宫东院的图书楼楼下东问。从此,这批国宝在这座时称“小白楼”的建筑中,沉寂了13年之久。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溥仪只携带了百余件晋唐宋元法书名画和明清书画精品及部分珠宝玉翠等出逃。余下的国宝,被把守长春伪皇宫的部分伪军盗出,流向各地,时称“东北货”,从此国宝沉沦。

1950年初,在东北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其下属的东北文物保管委员会针对清官散佚文物,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征集与保护工作,陆续将散佚在东北各地的大部分清官散佚书画搜集入馆。东北人民银行移交给辽宁省博物馆120余件极为珍贵的书画,均系《石渠宝笈》一、二、三编著录之名品。其中法书包括了为南朝、唐、宋历代名家推崇备至的“墨皇”《晋人书曹娥诔辞》、唐代欧阳询《仲尼梦奠帖》及欧氏早年作品《千字文》、唐代狂草大家张旭《古诗四帖》、唐怀素《论书帖》、宋徽宗赵佶《草书千字文》等旷世名迹;绘画作品中包括了唐周畴所绘反映唐贞元间社会风尚的《簪花仕女图卷》,五代时南唐副史、南宗山水开派巨擘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图卷》,西蜀花鸟画领袖黄荃《写生珍禽图卷》,北宋初期开北方画派的李成《茂林远岫图卷》,北宋名家李公麟的《摹韦偃牧放图卷》,宋徽宗赵佶《瑞鹤图卷》等传世珍宝。

1952年,在三反、五反运动中,由东北文化部组成工作组,赴长春市清理伪宫佚失的历代书画,并顺延到北京、天津及东北各地,从中掌握了国宝在“小白楼”被盗过程,并理清了具体细节和国宝流散的线索。经过多方努力和艰辛的工作,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又陆续搜集到晋、唐、宋、元书画130件,其中包括《唐人画女孝经并书手卷》《唐韩混丰稔图卷》、北宋早期花卉大家赵昌《写生蛱蝶图卷》、崔白《寒雀图卷》、南宋扬无咎《雪梅图卷》、南宋赵伯X《万松金阙图》等传世名迹,以及天禄琳琅善本数十种。同年9月,遵照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的指示,将这批珍贵书画拨交故宫博物院入藏。1959年,又将五代黄荃《写生珍禽图》、北宋李公麟《临韦偃牧放图》、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南宋赵伯驹《江山秋色图》四幅名迹调拨故宫博物院。

在集中整理、征集大量清宫散佚出来的历代名迹后,有关“清官散佚书画”的征集工作,一直在没有间断地进行着。为此,“清宫散佚书画”已成为辽宁省博物馆文物征集工作的重点。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又有大量国之重宝被相继发现并入藏。1954年,东北军区政委周桓同志,向辽博捐赠下真迹一等的《唐摹万岁通天帖》、元四家之一王蒙的《太白山图卷》等佚目书画。1956年,曾为“国兵”的孙启富在捐赠《明沈周千人石夜游图》(残卷)之后,又相继捐赠了明《马轼、李在、夏芷归去来辞图》卷、《黄公望(款)砂踱图卷》、明《董其昌书东方朔答客难卷》《莫是龙杂书卷》、清代张照《临董其昌苏轼杂帖卷》5幅佚目书画。1958年,从北京荣宝斋购入明四家沈周的《淇园春雨图》,可惜仅存首尾两段。1975年,又从辽宁省文物总店把散失多年的长达245厘米中间残缺部分收购上来,至此,一代名迹终于重新聚首,残而复全。此后,又于1964年和1980年从辽宁省文物总店收购了元《陈鉴如竹林大士出山图卷》、明《何浩万壑松涛图卷》、明《祝允明东坡记游卷》、明唐寅《悟阳子养性图卷》、明董其昌行书《云笈卷》、唐孙过庭书《千字文第五本卷》、宋人书《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十卷》、宋人书《四贤尺牍卷》、宋马和之《毛诗残卷》、宋米芾《天马赋卷》(对临本)、《元人为周文英作诗志传卷》、明《沈贞竹炉山房图立幅》、明文徵明《四时读书图卷》、清王原祁《层峦茂树图卷》、清《方琮山水图卷》、清蒋廷锡《花卉立幅》、清《董诰等楷书嘉庆御制诗卷》、清《张宗苍雪溪帆影图卷》、清《董邦达烟岭苍涛图立幅》、清《刘统勋书御制舟行杂兴三十首》卷等“清官散佚书画”。“清官散佚书画”也成为了辽宁省博物馆古代书画收藏的特色和基础。

辽宁省博物馆在征集和整理“清宫散佚书画”的同时,还注重其他古代文物的征集。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与北京荣宝斋、宝古斋、宝聚斋、上海朵云轩以及辽宁省文物店等单位建立了密切联系。1960年,由北京宝聚斋介绍,我国著名宗教界人士夏莲居先生,将个人所藏的明清时期名家书画108件,捐献给辽博。1963年,辽博与国内多家博物馆共同看中了北京荣宝斋所藏的明《吕纪梅石狮头鹅图》,几家互不相让,正是由荣宝斋的田宜生先生从中斡旋,这幅名画才得以最终落户于辽博。 1954年,通过辽博研究员齐子如先生和胡文效先生与白石老人的特殊关系,举办了《齐白石画展》。就此,拉开了辽宁省博物馆对齐白石书画作品征集的序幕。齐子如,名良琨,字子如,白石老人第三子。自如先生自幼在白石老人身边学画,专攻草虫花卉,后经白石老人推荐,并人陈年(半丁)先生门下。其画风工、写兼备,豪放、秀雅并具,是卓有成就的齐派传人,惜英年早逝。子如先生将其收藏的白石老人早年绘画精品悉数捐献给辽宁省博物馆。

胡文效,字龙公,又号阿龙、半聋,湖南湘潭人。其祖父号绮园,是一位擅长诗、书、画的学者,是齐白石的恩师。胡文效受家学熏陶,知识丰富,旧学根底深厚,能诗文,善治印,对书画鉴定颇具眼力,于古典文学尤有兴趣,故长于写作,下笔千言,著有《齐白石传略》。白石老人尊师重道,一向 对胡绮园的栽培感恩戴德,念念不忘。因此,对于胡文效非常爱护、尊重,呼其为阿龙。两人年岁虽然悬殊,但老人对胡有求必应,要什么,老人就给画什么。老人将早年绘画精品视为珍宝,为自己收藏,自己管钥匙,不肯轻易示人,但胡若要,他决不吝啬。正是通过这种不同寻常的关系,胡文效先生为东北博物馆收集了许多齐白石的佳作。他每次为征集文物赴京,都到齐府请老人为“东北博物馆”绘画、写字,并指定内容、指定题词,润例照付,白石老人都一一照办,并题写“东北博物馆将举办白石画展……为作此长卷……此乃余生平破例也。”胡文效先生还把自己的收藏和其先人遗泽也无私地捐赠给了辽博。为了系统收藏白石老人的作品,胡文效先生还曾到齐白石的家乡湖南,向其亲友征集老人早年的山水、人物画作,老人早年山水佳作《石门廿四景》,就是这一时期入藏的。随之,每年又都去他家征集老人的新作,并从垒国各地文物商店及个人手中价购了大量白石老人真迹。因此,辽博以收藏齐白石书画400余件,居于全国博物馆之冠,且以早中晚期作品分布均衡、体系完整、门类齐全而著称。

辽宁省博物馆也加大了对当代名家书画和工艺品的征集力度。派遣胡文效、杨仁恺等专家赴北京、上海、广东、湖南、福建、浙江、江苏等省市及地区的美协、画院和文物部门及工艺品商店,先后征集到黄宾虹、徐悲鸿、傅抱石、李可染等名家作品数百件,以及现代陶瓷、珐琅器、雕塑、漆器、雕刻、刺绣等工艺品,其中不乏陈智光等近现代名家的作品。

1964年,辽博以举办展览为契机,邀请了、董必武、、、徐特立,郭沫若、邓拓、张爱萍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及沈雁冰、田汉等知名人士亲笔书写以诗词、烈士诗抄、雷锋日记等为题材的书法作品300余件。并向各名家及各地美协、美院发函邀请,名家纷纷踊跃投稿,规模盛极一时,征集的书法、绘画、篆刻精品多达数百件之多。

在60年的文物征集工作中,辽博始终注重保护捐赠者热情。对于捐赠者,给予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双重奖励。在1956年5月,曾在洲国当过“国兵”的孙启富,试探性地向辽博捐赠了“清官散佚书画”《明沈周千人石夜游图卷》(残卷),辽博不但对其给予物质奖励,而且还帮助其解决了工作等实际生活困难,使其深受感动。同年12月,他又主动把《马轼李在夏芷归去来辞图卷》《黄公望砂踱图》《董其昌书东方朔答客难卷》《莫是龙杂书卷》《张照临董其昌苏轼杂帖卷》5幅“清官散佚书画”捐献给辽博。辽博对出售的文物,则按质论价,遵照当时的市场价格,予以收购,做到取信于民。

辽博藏品征集的60年,也是各方无私捐赠的60年。中央文化部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局于1953年向辽博拨交文物150件;国家文物局于1957年向辽博拨交元明清佛经、明清书画等类文物3000余件;故宫博物院于1954年~1961年,先后四次向辽博拨交书画、瓷器、青铜器等各类文物1000余件;上海市文管会于1956年向辽博拨交清代名家书画作品17件。还有辽宁省内及其他省市地区的文博单位以及不同的行业,也都纷纷向辽博伸出了援助之手,为辽博的馆藏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中招作文范文 下一篇:向你介绍我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