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入时”的李普曼

时间:2022-09-18 11:51:34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雷蒙・阿隆写《社会学主要思潮》时,曾把马克斯・韦伯(1864―1920)称之为“我们的同时代的人”。在阿隆看来,虽然韦伯逝去这么多年,他坚持的某些观念和价值也不是所有人都很认同,但是他的思想和他提出的主要议题,却依然是学术界热议的焦点。

无独有偶,在我阅读瓦尔特・李普曼著作之前,也有人兴奋地告诉我,李普曼是“我们的同时代的人”。李普曼(1889―1974)所处的美国世纪,从边陲走向中心,从小国走向大国,李普曼的写作正是顺应并准确地描述了这样一种时代。

李普曼一辈子写了20多种著作,还有无数的时评,但真正完整翻译成中文的只有《公众舆论》和《幻影公众》,还有一本小册子《共产主义世界和我们的世界》,以及完整介绍和评介李普曼一生的罗纳德・斯蒂尔所写的《李普曼传》。从仅有的两本著作《公众舆论》和《幻影公众》去了解李普曼,当然会造成极大的误会。在这两本著作中,李普曼似乎对民主所依靠的“公众”极度地不信任,而且写作本身看着像是具有哲学家头脑的学者。但实际上,李普曼一生都对民主保持着非常理性的乐观和自信,他也不是学院里的学者,而是总统信赖的红人,是大众、媒体追捧的才子、记者、专栏作家、畅销书。

《幻影公众》是《公众舆论》的姊妹篇,其实,说《幻影公众》是一本更为简洁的、思路更为清晰的《公众舆论》,也不为过。它质疑的是传统民主理论中所崇拜的“公众”,认为它只是“幻影”,并不存在。理由在于,任何一个民主政治运作过程中,参与其中的人必然只是与决策之事有密切联系和了解的少数“局内人”,而大部分参与的公众,对事情并无充分的了解,甚至也没有兴趣了解。他们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在“局内人”给出的几个选项中,以投票的形式选择赞成或者反对,或者在权利受到严重侵蚀、民主即将走向背面时,表达最强烈的反抗情绪―说到底,公众只是民主政治的“局外人”。

李普曼在书中这样写道:“当今的普通公民就像坐在剧院后排的一位聋哑观众,他本该关注舞台上展开的故事情节,但却实在无法使自己保持清醒。”

李普曼的书籍一俟出版,观点便受到各方批评,其中以哲学家约翰・杜威最为著名。杜威把《公共舆论》一书称之为“可能是目前用文字表达的对民主制最有力的” 。因为李普曼的理论直接触动了民主所依靠的基石。

但是,仔细阅读李普曼,他之质疑“公众”,并不是要反对作为意识形态的民主,不如说是他对整个人类政治生活、对人性本身的怀疑。在书中,他更像技术分析员,热衷于展现人性以及政治运转的机制、模式,而不是随意评判哪种政治形式更为优秀或低劣。正如他的朋友伯纳得・贝伦森所评价的那样:如果瓦尔特・李普曼有什么烦恼的话,那就是,他倾向于把政治当成一系列像几何学一样的问题来处理。

这种态度使得李普曼没有任何意识形态式的固执,在他所处的时代,这点是颇为难得的。他的传记作家罗纳德・斯蒂尔这样评价李普曼:“一旦新思想唾手可得,他便乐于抛弃旧思想。”李普曼的观点主要源于其自身的记者经历。他不仅参与了美国在一战时分刮世界的“十四点原则”的起草,甚至深入战场负责过短暂的战时宣传。这段经历告诉他,事实是可以被歪曲和压制的,而大部分人对世界的认识是通过他们的情感、习惯和偏见。

从超脱意识形态这点来看,李普曼的确像是“我们的同时代的人”。不过,如果仅从这点就以为和李普曼同声相契,未免太自以为是。一定程度上,李普曼是为了说服美国读者相信,在传统的民主理论中,公众其实不可靠。但在今天的中国,我们所面对的公众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问题却恰恰相反:不是人们对公众有什么“错误认识”,需要警惕的反而是那些“聪明人”,他们会不会把所谓的公众当成可以操纵的木偶?

李普曼的某些观念以及附着在他身上的那些争论―对于今天的中国读者来说―不能说“过时”,但的确有点“不入时”。从这一点来说,他的大部分著作没有被翻译成为中文,可以理解。

《幻影公众》

[美]瓦尔特・李普曼 林牧茵译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版

169页,25元

时代书架

虚构类

《眠》

[日] 村上春树、[德]卡特・曼施克

译者:施小炜

南海出版公司,2013年4月

写《眠》前,村上春树40岁,遭遇写作与人生低潮,他到希腊与土耳其旅行一个月,来年春天,心中的冻结渐渐变得柔软,几乎一气呵成写下这个故事。《眠》写出人极端状态下的“极端发现”,有卡夫卡的荒诞,又有爱伦・坡的惊悚。书中由德国画家卡特・曼施克绘制插图。

《漫游者寄宿所:黑塞诗选》

[德]赫尔曼・黑塞

译者:欧凡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1月

本书是德国作家、诗人、评论家,20世纪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黑塞的诗集,收录诗约百首。

《我的独立消失在雾中》

[中]夏榆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3年1月

前记者夏榆的半自传体小说,以记者阮郎和自由摄影师唐卡两个人的人生经历为主线,描摹出一幅职业记者眼中的时代精神图谱。在这本小说中,夏榆再一次尝试直面自己年少时曾经的矿工生涯。

《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

[奥地利]彼得・汉德克

译者:张世胜、谢莹莹、张晏、贾晨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1月

小说集由四篇小说组成,包括《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监事会的欢迎词》《推销员》和《一个农家保龄球道上有球瓶倒下时》。作者是当代德语文学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被称为“活着的经典”,是维姆・文德斯最爱的作家、耶利内克的偶像。

非虚构类

《“小不列颠”札记:英国环岛告别之旅》

[美]比尔・布莱森

译者:黄昱宁、夏菁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年1月

1973年3月,初出茅庐的美国小伙比尔・布莱森踏上了不列颠,突然发现那里的一切都与他所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原本只想稍作停留的他竟在这块土地上娶妻生子落地生根。20年后,他决心带着妻儿回到故乡,离开前,布莱森又重新背起行囊,坚持要作一番旨在告别的环岛之旅。这是一次深入英国人灵魂以及其居住腹地的旅行。尽管字里行间对英国风土人情入木三分的刻画中也带有一些嘲弄,然而贯穿全书的仍是对不列颠依依不舍的眷恋之情。

《希腊人:爱琴海岸的奇葩》

[美]罗伯特・B・科布里克

译者:李继荣 等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年3月

这是一部以历史中的个体为核心的古希腊世界漫游指南,以历史顺序为主线,但全书不以历史事件为核心,每章内容的主体是作者精心挑选的个人,往往是不太出名的人。作者大量引用希腊人的诗歌、史料、法庭辩护词,还设置了大量的专栏,既有对好莱坞在诠释古代希腊和希腊人的影片中无知行为的辛辣讽刺,还有许多对有趣个人和故事的简单介绍。

《国家的常识:政权・地理・文化》

[美]迈克尔・罗斯金

译者:夏维勇、杨勇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年4月

本书通过运用比较政治学的方法,深入浅出地对世界的部分典型国家进行观察和描述,从中选取了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印度、墨西哥、尼日利亚、伊朗这9个国家作为分析的模型,以生动简洁的语言从历史、制度、政治文化、现状、争论等5个方面讲述公民需要了解的“国家常识”。

《莎士比亚书店:巴黎左岸,一个女人和她的传奇书店》

[美]西尔薇娅・毕奇

译者:陈荣彬

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年1月

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书店”之一,也是巴黎的文化地标和全世界独立书店的标杆,从诞生开始就在机缘巧合下吸引了乔伊斯、海明威、菲茨杰拉德、纪德、拉尔博、瓦乐希、安太尔等作家与艺术家。本书是书店创办者毕奇小姐的回忆录,书中不仅讲述了书店经营中的欢喜、哀愁、成就、遗憾和与很多知名作家交往中的细节,也讲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里的文化和社会变迁。

(鸣谢学而优书店、广州购书中心)

阿朱

上一篇:文明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 下一篇:社区里的新鲜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