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陷美范文

时间:2023-11-14 23:22:12

缺陷美篇1

《金瓶梅》里女主角之一的李瓶儿是个五短身材的美人儿。书里面卜龟儿卦的老婆子对李瓶儿说:“奶奶尽好匹红罗,只可惜尺头短些。”这话生动有趣,又带着画面感。西门庆的几个妻妾里,五短身材的还不止李瓶儿一个,其他还有几个是五短身材的,比如吴月娘、孙雪娥,书中说孙雪娥“生的五短身材,有姿色”。另一个重要人物孟玉楼,虽生得“行动时香风细细,坐下时淹然百媚”,但也有缺点,比如脸上略有几点麻子。

《红楼梦》里的女子没有五短身材的,在曹雪芹笔下,女子身段以纤瘦型为主,要么是像林黛玉、晴雯那样“削肩膀、水蛇腰”的,要么是像袭人那样“细挑身材”,或是凤姐那样“身量苗条、体格”的,湘云那样“蜂腰猿背、鹤势螂形”,四肢修长健美型的。少有的几个稍胖些的,是“高大丰壮”的丫鬟司棋、“肌肤微丰”的迎春、“脸若银盆”的宝钗,还有“因圣眷隆重未免发福”的贵妃元春。

其他人里,有些特点说不好是不是缺陷。比如凤姐的“吊梢眉”和“三角眼”,若放在今天,长成这样,肯定算不得标准美人儿。但在《红楼梦》里,描述她出场时的这段,作者的口吻却是以赞美为主的。

鸳鸯脸上有雀斑,但配上她的高鼻梁和洒脱爽利的性格,又有种浑然天成的自然美。出身仆人世家的鸳鸯发起怒来,能骂出很粗俗乡野的话,但配上她刚烈大气的性格,又会让你感觉,唯如此,才更痛快淋漓。

黛玉是个病美人,但无论多美,随时要从枕头边摸出痰盒来吊一嗓子,那情景也很幻灭。何况,作为病人,要谨遵医嘱,有很多吃喝上的禁忌。比如宝玉过生日时一派青春行乐景象,众人都恨不得大醉一场时,黛玉会悄悄把喝到嘴里的酒吐了,也会在湘云大雪天痛快烤鹿肉喝大酒时奚落她。

黛玉这表现放在今天,恐怕会被一群女汉子暗骂“绿茶婊”。但那是很多人不了解黛玉,以为她只有文艺女青年这一面。其实黛玉是会骂宝玉“放屁”,骂凤姐“贫嘴贱舌惹人厌”的人,她也有幽默犀利、伶牙俐齿的女汉子一面。

女人毕竟是女人,再有才华再有成就,都还是会注重自己的外貌,不许有任何瑕疵。钱钟书在那篇影射才女林徽因的小说《猫》里写到以美貌和才华、善交际著称的女主人李太太,从小就认为她的单眼皮是极大的缺陷。等到了日本她才知道“那个足智多谋、偷天换日的民族建立美容医院,除掉身子的长短没法充分改造,此外面部器官无不可以修补,丑的变美,怪物改成妖精。”她于是和李先生蜜月旅行到日本,进医院去修改眼皮,附带把左颊的酒靥加深。两周后,李太太花五百日元新买来的眼睛,“好像美术照相的电光,把她原有的美貌都焕映烘托出来。”

一个小小的整容手术,让瑕疵变为称心如意的放电工具,夫妇皆大欢喜。但其实,不知道有多少人对单眼皮情有独钟。

缺陷美篇2

这个世界上本身就没有什么东西是一定完美的,每一件事情都有缺陷,所以我们将它称为残缺的美,这好像我们在看《妖猫传》的时候,所谓的无上秘法,一开始看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可是再次看,甚至看到解读的时候才会明白,原来是这样的。

也许每一部好作品当中,他可能会描写黑暗,描写那些不好的东西,但它所能够传达的一种思想,绝对都是正能量的。

无论是面临离别,还是面临死亡,我们都能够透过这些黑暗的一面,从而看到那些光明美好的东西。

而不只是单纯地描写那些好的东西来表现好的东西,这是索然无味的。

所以无论以后我们的生活要经历多么漫长的岁月,经过什么样的考验,我们都应该坚持到最后,去体会那种在传中来回自由的向往,在天空当中翱翔。

因为从来都不会有什么是真正的让我们看不清楚的道理和代价。

缺陷美篇3

痕,多少成功与失败的身影,多少兴奋与苦楚的结晶,多少惊喜与失落的脚印。

天空下着淅沥的小雨,落在满是灰尘的地面,流下了它可爱顽皮的笑脸;泪水流过沮丧的脸,留下的却是茫然的双眼;大雁掠过蔚蓝的天空,留下不仅是振翅的余音,还有奋斗的剪影……我不禁畅怀大笑,既然万物都不会完美,我又何必追求过多,留下的就剩我斑驳泪痕的脸颊。

月痕,让月亮更美,泪痕,让我们学会坚强;伤痕,见证曾经的辉煌。为什么世人都讨厌痕,难道它不完美?我漠然,如果世间万物都追求完美,那么,我们还是现在真实的我们吗?

其实,每一个人都是一个还未长出翅膀的天使,背上已有翅膀的印记,只是我们并不懂得该怎样让自己打破痕的束缚,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蓝天罢了。

痕,可以改变我们的命运,可能约束我们的一生,因而需要我们勇敢的面对,面对可怕而又可爱的痕。我知道,只要用心去体会,就会发现,其实痕在世间最为可贵。

月光照亮了黑夜,痕却因此而打破了这份完美,出现了无奈的痕,参差斑驳的树影,泥泞坎坷的小路,破旧古老的房屋……仿佛又呈现了一幅幅画面,渴求的双眼,期盼的眼神,急切的心情……难道这些就仅仅是痕,就再也没联想到什么吗?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有缺陷才算美,才能叫做完美。

其实,痕无过,有错的是我们,只缘我们的心太过倔强,缺少自信,缺少勤奋,缺少对痕的关注,对痕的理解,对痕的关爱。万物相依相存,只因有痕。

鸟啼蝉鸣,给生机昂然、恬静幽雅的田野增添了几分天籁,繁星闪烁,变幻莫测,给无垠的天空增添了几分辽阔,树影、小路、房屋……给大地增添了几分神秘。

痕,记载了历史,每一次回顾,都让人触目惊心,对她舍弃,但我只知道,痕是亘古不变的印记,让人从希望走到期望再到绝望,再由绝望回到现实,此刻烙下的痕,只能让我们学会更加坚强。

缺陷美篇4

的确,有时候缺陷也是一种美……春秋时期,项羽被刘邦打败。乌江边上,在美人怀抱中,啜泣声中,惋惜中,项羽自刎了……虽说项羽的失败是他毕生最大的遗憾,也是无法弥补的缺陷,但正是这种缺陷才成就了他与虞姬传颂千古的爱恋,才为历史留下了这永远荡气回肠的一章。

2008年,世界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为了举办成功,现在北京是一天一个样,所有的旧楼都在翻新,所有的违章建筑都在拆除,所有的空地上都种上了草木,所有缺陷于是变成了美丽。

美国人安迪,右手只有四个手指。却成为了一名优秀的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女人生宝宝时虽然很痛苦,但却为人间孕育出了小精灵……

我想到了很多很多,又好像明白了什么似的。

我对昙花说:“你的缺陷造就了你的美丽。”昙花笑了,幽香扑来。

缺陷美篇5

痕,多少成功与失败的身影,多少兴奋与苦楚的结晶,多少惊喜与失落的脚印。

天空下着淅沥的小雨,落在满是灰尘的地面,流下了它可爱顽皮的笑脸;泪水流过沮丧的脸,留下的却是茫然的双眼;大雁掠过蔚蓝的天空,留下不仅是振翅的余音,还有奋斗的剪影……我不禁畅怀大笑,既然万物都不会完美,我又何必追求过多,留下的就剩我斑驳泪痕的脸颊。

月痕,让月亮更美,泪痕,让我们学会坚强;伤痕,见证曾经的辉煌。为什么世人都讨厌痕,难道它不完美?我漠然,如果世间万物都追求完美,那么,我们还是现在真实的我们吗?

其实,每一个人都是一个还未长出翅膀的天使,背上已有翅膀的印记,只是我们并不懂得该怎样让自己打破痕的束缚,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蓝天罢了。

痕,可以改变我们的命运,可能约束我们的一生,因而需要我们勇敢的面对,面对可怕而又可爱的痕。我知道,只要用心去体会,就会发现,其实痕在世间最为可贵。

月光照亮了黑夜,痕却因此而打破了这份完美,出现了无奈的痕,参差斑驳的树影,泥泞坎坷的小路,破旧古老的房屋……仿佛又呈现了一幅幅画面,渴求的双眼,期盼的眼神,急切的心情……难道这些就仅仅是痕,就再也没联想到什么吗?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有缺陷才算美,才能叫做完美。

其实,痕无过,有错的是我们,只缘我们的心太过倔强,缺少自信,缺少勤奋,缺少对痕的关注,对痕的理解,对痕的关爱。万物相依相存,只因有痕。

鸟啼蝉鸣,给生机昂然、恬静幽雅的田野增添了几分天籁,繁星闪烁,变幻莫测,给无垠的天空增添了几分辽阔,树影、小路、房屋……给大地增添了几分神秘。

痕,记载了历史,每一次回顾,都让人触目惊心,对她舍弃,但我只知道,痕是亘古不变的印记,让人从希望走到期望再到绝望,再由绝望回到现实,此刻烙下的痕,只能让我们学会更加坚强。

缺陷美篇6

喜剧演员汉斯・泰勒以精彩滑稽的表演享誉世界,拥有大批的观众。

母亲在怀汉斯・泰勒的时候,因为服用错了药物,结果让他一生下来便是畸形:身材矮小,短胳膊短腿,驼背豁嘴,再配上一对长耳朵,整个模样不仅难看,而且显得可笑。凡是第一次见到汉斯・泰勒的人,无不笑得前俯后仰。周围日复一日嘲的笑声使他的性格变得越来越自卑,在责怪把如此难看的容貌给自己的父母的同时,更怨恨那些取笑自己的人。

汉斯・泰勒独往独来,没有朋友。他自暴自弃,借酒浇愁,到30岁还没有哪个女孩愿意和他来往。每当气急败坏时,他还用刀去砍自己的耳朵。汉斯・泰勒曾经两次想结束自己的生命,一次是准备开煤气自杀,另一次是冬天跳进屋前的河水里。好在发现及时,才死里逃生。

只有母亲始终认为,儿子汉斯・泰勒绝不是一个废人。有一次,她动情地对孩子说:“亲爱的,你跟别人完全一样,也有一双飞翔的翅膀。只不过现在你的翅膀还没有长丰满而已,还没有足够的力量飞翔。我深信,你总有一天会飞起来的。”父亲对这番话嗤之以鼻,很不以为然。“孩子他妈,不要再自欺欺人了。你瞧瞧和汉斯・泰勒同龄的孩子,不是在公司当老总,就是在各个行业独挡一面。就是那些混得一般的,至少也成家立业,娶妻生子了。” 他越说越生气,嗓门越来越大。

看看别人长得英俊高大,自己还不及凳子高;想想别人长腿长臂,自己却只有一对天生的招风长耳……汉斯・泰勒越想心里越不是滋味,根本不相信妈妈的话。

“孩子,你现在还不懂。”充满信心的母亲多次地开导和鼓励说,“我敢肯定,你的那对长耳朵就是上帝送的让你腾飞的翅膀。尽管上帝将耳朵安错了地方,然而它绝不会影响你的飞翔。”妈妈的促膝谈心和循循善诱,慢慢地拨开了汉斯・泰勒眼前的阴霾,使他渐渐地看到了前途和希望。在他心里,母亲的话语成了自己最大的安慰。

一天,喝得酩酊大醉的汉斯・泰勒在街上闲逛。认识的人对他的模样和举止习以为常,不足为奇。可是一个路过这儿的外地人见到汉斯・泰勒的古怪尊容,立刻忍俊不禁。他最恨别人这样嘲笑自己,顿时变得怒不可遏,冲上前去想给那个人一记狠狠的耳光。无奈对方身材高大,长得矮小的他只得使劲跳起来才够得着。汉斯・泰勒的滑稽模样,更让那个人忍不住捧腹大笑起来。

其实,那个人不是别人,而是著名的电影导演威尔逊。他正在为拍摄一部影片物色一位喜剧演员,已经跑了许多地方。想不到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汉斯・泰勒的形象和气质正好符合自己电影中角色的定位。刚才他在大街上的表演真是活灵活现,无意之中试了镜头。威尔逊十分满意,大加赞赏,提出请汉斯・泰勒去当演员。面对从天而降的喜讯,他几乎难以置信。“先生,这是真的吗?” 汉斯・泰勒以为听错了,不相信地问,“我长得如此丑陋,就像一个怪物,怎么能够当演员上银幕呢?”直到威尔逊用力地点了点头,亲切地拍了拍他的肩头,他才确信自己没有搞错。

汉斯・泰勒开始学习表演技艺,研究角色。他生性聪慧,悟性极高,加上刻苦钻研,不断琢磨,表演相当成功,没有辜负威尔逊的希望。汉斯・泰勒深受观众的欢迎,尤其是那对长耳朵,抖动起来特别好看,更令孩子们兴奋不已,他因此成为他们心中的偶像。孩子们喜欢模仿汉斯・泰勒的样子,在与同伴嬉戏玩耍中故意将自己的耳朵拉长,用来逗乐。

正如母亲预期的那样,那对长耳朵果真像一对会飞的翅膀,把汉斯・泰勒领到一个充满希望和前途的光明世界。一天吃完晚餐,他不解地问:“妈妈,您当年为什么就知道,我的长耳朵是上帝给我飞翔的翅膀。”“傻小子!其实我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会得到上帝赠送的翅膀,这对翅膀就是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成功的信念。” 母亲会心地笑着说。

打开梦想的盒子

80年前,日本横滨市一个名叫富安宏雄的企业家不幸染上肺病而长期卧床,奄奄一息。他本来就有胃痛的老毛病,加之出手不顺,生意连连亏损,使得病情愈发严重,对什么都心灰意冷。因负债累累,富安宏雄的妻子和儿子不得不外出帮人打工。

一天,富安宏雄口渴难忍,于是在火炉上的水壶里装满水,等着把水烧开。大约过了20分钟,水温升到了80℃。只见水汽从壶嘴和壶盖边缘“扑哧扑哧” 地喷出,传来刺耳的“喀哒喀哒”的摩托车一样的轰鸣声。他自己本来就病得寝食不宁、烦躁不安,想不到小小的水壶也跟着来捣乱,和自己过不去。他经不起这种痛苦的折磨,再也无法忍受,气急败坏地随手将摆放在枕边的锥子拿起,狠狠地朝着水壶投掷过去。说来也巧,水壶盖子被锥子刺中。这时候,充满耳畔的轰鸣声戛然停止。虽然水马上就要烧开了,但是一点声响也没有。

奇怪不已的富安宏雄顿时觉得一切苦恼和混乱都开始消失了,随即脑子里闪过一道亮光,看到了一个天赐商机。他激动万分,不顾体弱病重,从床上爬起来,买了一个又一个水壶刺孔做实验。在对刺中的小孔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和研究之后,这位企业家揭开了正在烧的热水为什么不再发出轰鸣声的秘密。原来有了这个看上去不起眼的小孔之后,壶里的气压因为水汽从中排出而减少,轰鸣声再也无法产生。

于是,生活不再乏味,身体也不再感到疼痛。富安宏雄看到了希望,快要熄灭的生命之火再度燃烧起来。他抱病埋头苦干、精心设计,终于在一个月之后拿出了自己的创意,结束了水壶盖上没有小孔的历史。明治制壶公司深知这项创意富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用2000日元将其买了下来,当时的2000日元相当于现在的1亿日元。富安宏雄化压力为动力,成功地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他利用这笔钱还清了所有的债务,在肺病痊愈的同时成了横滨市有名的富人。

在一般人看来,不幸是人生的逆境,是命运的不公。然而事实上,困境和坎坷却是人生必不可少的历练。马雅可夫斯基留下了“痛饮生活的满杯”这样著名的诗句,而各种各样的磨难正是这人生满杯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

传说人们在降生的时候,上帝给每个人都带上了一个美丽的盒子,里面装着斑斓的梦想。可是一生中,有不少人只能看着那些美好的梦想,却无法打开。其实上帝给了每一个人钥匙,谁都可以用它去赢得梦想。这把钥匙为何物?那就是智慧。在庸人看来,普通的东西不屑一顾;而智者却凭着火眼金睛,从平凡中感受到梦想的曙光。富安宏雄在经历过包括疾病缠身和商场失利等在内的丰富的人生经历之后,终于懂得了用心灵感受未知的天地,用智慧打开梦想的盒子。也许有人会认为,灵感只是幸运女神的恩惠,可遇而不可求。然而在生活中,像富安宏雄一样,那些充满智慧、思维活跃的人似乎更受到幸运女神的青睐。

展现真实的我

从小时候起,卡丝・黛利就很爱唱歌。她梦想成为一位歌唱家,并为此苦练基本功,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可是由于生来牙齿凹凸不平,卡丝・黛莉深感苦恼。为了不让人发现,只得尽量掩饰。

有一次,在新泽西州一家夜总会演唱时,卡丝・黛莉想方设法把上唇拉下来,盖住难看的龅牙。结果弄巧成拙,洋相百出。因为演唱失败,她哭得很伤心。

这时,台下的一位老太太走到了卡丝・黛利的身边,亲切地说:“孩子,你是很有音乐天分的。我一直在注意你的表演,知道你想掩饰的是自己的牙齿。”

卡丝・黛莉抬起头来,看了看这位善解人意的听众。

“其实,长了龅牙不一定就是丑陋。”老太太继续道,“人们欣赏的是你的歌声,而并非你的牙齿,他们需要的是真实。”

像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卡丝・黛利情不自禁地握住了对方的手。

“长了一口龅牙,应该说是一种缺陷。如果你只盯着自己的缺陷,那它只会告诉你是多么的不完美,多么的不幸。可是你站远了再去打量,这种缺陷有时却可以成为长处。你尽可以张嘴引亢高歌,如果听众看到连你自己都不在乎的话,好感便会油然而生。话又说回来,那些自己想去掩饰的牙齿或许还会成为一种特色,给你带来好运。”老太太真诚地鼓励道。

从此以后,卡丝・黛利努力地去这样做,再也不会考虑自己的牙齿如何了。她一心只想着听众,张大嘴巴尽情地演唱,终于成为美国著名的歌唱家。

后来,不少歌星都纷纷模仿卡丝・黛利,学她的样子演唱。

缺陷美篇7

[关键词]金融危机 金融资本主义 金融监管

2008年9月,美国第四大证券公司“雷曼兄弟”倒闭,就像一场风暴,使得金融危机迅速蔓延到整个美国甚至全球。美国政府不得不动用“国家力量”,处理危机,抵消金融危机的负影响。其出手之重,已不再顾及“市场情面”,预示着美国版“金融资本主义模式”迎来了逆转的时代。美国一向自诩是在金融马背上长大的牛仔,特别是二战后,长期把持国际货币和金融体制,聚敛财富,行使霸权,支撑美国经济繁荣。但冷战后,美国主导的国际金融秩序危机不断,捉襟见肘。自1987年8月上任到2006年1月退休的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在任19年,竟然处理了12次各种类型的金融危机,足见冷战后美国主导的国际金融秩序的动荡。当前美国的金融危机事实上揭示了美国“金融资本主义模式”的巨大破绽即低管制下产生的高收益伴随的是高风险的产生。

首先,由美国来主导的“金钱游戏”面临极限。上世纪80年代,英国的撒切尔和美国的里根政权掀起“新自由主义”潮流,推动金融自由化。1999年美国颁布新银行法,进一步放松了金融管制,金融经营模式的“分业管理”被打破,“混业经营”大流行,形成了“裁定型金融运作模式”,即利用市场定价的扭曲,通过“低买高卖”,套取高额利益,展开“资金游戏”。而随着市场参与者增多,价格体系日趋均衡,游戏利润率下降。为扩大利润空间,美欧等巨型金融机构大肆“创新金融技术”,编制金融衍生商品,人为制造“虚拟的金融世界”。如以“次级贷款”的债权为抵押,整合、分割、编制成一系列的证券化商品,并通过层层分割、再编制,衍生出更多的虚拟金融商品,销往全球。这个过程被美国吹捧为金融全球化与自由化,也被视为分散金融风险的最佳手段。问题是,金融风险犹如电脑病毒,不会因分散而消亡,相反,其不断分散的过程,恰恰演变为病毒扩散的路径,一旦在某个环节病毒发作,必将侵染整个系统。这就是“次贷危机”爆发后,至今不断深化、扩散的根本原因。拿美国华尔街的五大投行来说,投资银行不单单做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桥梁。它常常表现出独立于实体经济的特征。它可以用极低的资产充足率,通过杠杆效应撬动更大体量的资本。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一模式本身就极易埋伏风险。当投行自身杠杆运用过度,资本充足率不足,资不抵债,受到公众质疑时,其信用也就丧失了。投行本身连带其产品必然遭到投资者的抛弃,风险便随着其销售的产品不断向周边关联者蔓延扩散。

其次,美国金融整体体制和监管体制存在结构性的失衡。美国的新银行法仅仅扩大了金融机构的经营权,结果出现了金融机构集团化,金融产业大扩张,金融权力大膨胀。而作为金融监管部门,美联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以及财政部等,依然按照传统的格局“各司其政”,给金融产业留下了三不管的空间。美国金融体系存在严重的监管重叠问题和一定程度的监管缺位问题。实际上,由于金融监管制度演变的路径依赖,这两个问题在世界各国都不同程度存在。美国现有的金融监管体系基本上是在1930年代“大萧条(Great Depression)”后逐步形成的,其中针对存款类金融机构有5家联邦监管机构和各州监管机构,但对保险公司则缺乏全国统一的监管机构,对于那些不吸收公众存款的专业贷款公司以及大量的金融衍生产品则没有任何机构进行监管,相应的信息披露要求也不够完善。这显然不适应金融机构综合经营的现实,相应的管辖冲突和监管空白更成为本次危机得以酝酿成灾的重要原因。

缺陷美篇8

接受美学的产生并不是偶然的,它是以虎塞尔为代表的现象学哲学和以伽达默尔等人为代表的哲学阐释学在文学理论中的反映。所以这种理论也正如它的哲学基础一样,虽然有其合理之处,但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它过于强调接受活动对文学作品存在的意义了。对文学作品的独立价值有所忽视,从而陷入了相对主义的泥潭。本文即试图用马克思主义价值论对接受美学的失误进行剖析,并就接受美学提出的主要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限于篇幅,本文不打算对接受美学的基本观点作详细介绍。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告诉我们,在认识和实践的过程中,主体与客体建立起一种“交换”的关系。认识和实践的主体—人类,从某种需要出发来认识和改造自然界,而白然界固有的诸种规律和物质材料不仅满足人类已有的需要,而且刺激其产生新的,更高层次的需要。随着人类认识能力与需要的变化,“客体”的外延在不断地扩大着,以致人类自身—生物学的人、社会的人、以及以各种方式物化了的人类精神都作为客体而存在,成了人们认识和欣赏的对象。于是与主体需求的性质相适应,客体在主、客体的关系中表现出被人们称为“价值”的属性。马克思说:“‘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40页)可见价值就是事物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那些属性。由于价值属性与人的需要相对应,因而要研究那些只是由于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才成为客体的事物以及人们对这些事物的评价,就离不开价值理论。卢梭早就指出,在主客体的关系中,人类不仅发现了自然界的价值,而且发现了人自身所具有的价值。正是由于人类产生了自我意识,即认识到了自身的价值,他们才不仅创造出了诸如工具、建筑之类具有实用价值的产品,而且还创造出具有精神价值的产品:文学艺术。由此可见,文学艺术不仅具有满足人类某种精神籍要的价值属性,而且它本身就是这种精神需要的产物。所以文学艺术与欣赏主体的关系完全是一种价值关系。既然如此,对这种关系的研究不但可以,而且应该利用价值论的观点。

接受美学理论打破了文学本体研究中那种静态的,孤立的传统,把对文学本体的研究置于流动着的主客体关系中来进行。在这一点上,这种理论可以说是站到了科学的基础之上。但是离开了价值论观点来探讨这种由需要和价值联系起来的关系,就难以真正解决问题。文学接受理论由于这一缺陷,因而在某些方面暴露了它的不足与错误。譬如在接受理论的核心问题,即作品在何时才算完成的问题上,接受理论就陷入了不能自解的逻辑混乱之中。接受理论认为一部作品的发生史(创作过程〕结束后,在进入影响史(接受过程)之前还不能算最后完成。这时的作品只能称为“本文”,也就是说它还算不得文学作品。甚至有人还认为文学作品的本文仅仅是一个结构框架,其具体内容君要读者阅读时来赋予。这种观点其实是否定了文学作品客观存在的可能性。它只能永远是铅字印成的“本文”。如果说有文学作品存在,那也只有对个别读者而言。因为“接受过程”永远是个别的、独特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特殊的“接受过程”,那么按接受美学的逻辑当然也只有因读者而异的文学作品。这样一来接受理论的文学本体论就带上了相对主义的色彩。它意识到了欣赏主体对作品的影响,却未能解决这种影响到底在多大程度上,表现于何处的问题。

我们以为,文学作品作为一个特殊的符号体系,它的信息量是恒定的。因此文学作品对于具有正常心理状态和理解能力的人,具有客观规定性。但是,文学欣赏的实践告诉我们,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不可能在两个读者那里造成完全相同的反应。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存在于主、客体两方面。就客体方面而言,文学信息本身只有一定程度的清晰性和确定性,这就给主体的想象,联想留下了一定范围的自由。就主体方面而言,不同的经验,不同的知识水平,文学修养,思想情趣和精神状态,亦会使同样的文学信息在不同的欣赏主体那里造成不同的反应。上述两种原因,就使不同读者对同一作品可能会作出极不相同的评价。那么是否可以由此认为文学作品的存在本身就是相对的呢?应该如何理解欣赏主体对客体的影响呢?下面我们就用价值论观点来探索这个问题。

如前所言,文学作为一种为了满足人的精神需要而创造出来的精神产品,它本身是一个价值系统。在这个价值系统中包含着认识价值,道德价值,宗教价值,政治价值等。而审美价值则融于上述一切价值之中。它在文学作品中无处不在。如果把文学作品这个价值系统与审美主体联系起来考察,我们就不难发现,在不同的读者那里,这些价值并不都表现为价值。换言之,对不同的读者,文学作品价值的实现情况是不同的。尤其是对不同时代的读者,这种情形表现得尤为明显。封建士大夫读《红楼梦》决计产生不了它歌颂民主意识的萌芽的感受。十九世纪末期的一般读者也不会认为《战争与和平》是“俄国革命的镜子”。但我们又不能否认那些在某些读者那里不能得到实现的价值的存在。于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文学作品的价值具有二重性,价值和潜价值。相对于一定读者来说,他们在作品中获得的价值我们称之为实现的价值,简称价值。他们还没有获得的价值(这些价值在他们认识和欣赏能力提高后或许还可获得;别人也许已经获得了或将会获得。)称为潜价值。例如读王之焕的《登鹳雀楼》,如果你只是被诗中的画面所感动,认为它壮阔无比,而未体味到其中蕴含的某种哲理,那么,这首诗的审美价值对你来说是实现的价值,而其思想认识价值对你来说则未能实现,称为潜价值。价值和潜价值的关系是怎样的?亚里士多德有一段关于现实与潜能之关系的话,颇可引为注脚。他说,“现实之于潜能,犹如正在进行的建筑的东西之于能够建筑的东西,醒之于睡,正在观看的东西之于闭住眼睛但是有视觉能力的东西……”。(《古希腊罗马哲学》第226页)价值是实现了的潜价值,潜价值是有待实现的价值。二者之所以有区别,只是相对于一定欣赏主体而言的。对甲为价值,对乙可能是潜价值,反之亦然。一个特定的欣赏主体只能把握作品的价值,对于潜价值他熟视无睹。所以潜价值只能在不同的欣赏主体对同一作品的不同评价的对比中被发现。对于某个欣赏主体来说,文学作品的潜价值可能是他尚无能力把握的价值,也可能是对他来说已不成其为价值的价值,还可能是由于某种偏见的阻隔而不能得以实现的价值。这就是说,作品已经实现的价值,由于面对的欣赏主体发生了变化,也还会复归于潜价值。例如《水浒传》这部作品,自它问世后一直毁誉不一。封建卫道士们认为它是一部歌颂强盗的坏书,对他们来说,作品潜在的社会价值就不可能实现为价值。而下层人民,尤其是社会叛逆者们则视之为经典,对他们来说《水浒传》的政治,思想价值就得到了实现。这是从横向而言。如果从历史发展来看,则上述两类读者都没有认识到《水浒传》揭示封建社会最主要的阶级矛盾,以及由这种矛盾所决定的,封建社会最终要趋于灭亡这一历史必然性。这种深刻的思想性,只有对于具有历史唯物主义头脑者来说才能实现为价值。这是认识能力的缘故。而“四人帮”一伙出于某种政治目的,将《水浒传》诬之为歌项投降主义的作品,则是思想偏见影响作品价值实现的例证。在这里有必要指出,作品所蕴含的价值并不是作者都能意识到的,他虽然反映了生活,但他也犹如一个特定读者一样,只能认识他所反映的生活的部份价值。对他而言作品也具有潜价值。这就是文学价值二重性的大致情况。那么文学作品价值的二重性对我们认识文学欣赏和文学本体有何意义呢?

首先,我们认识到了作品价值的二重性就不会象文学接受理论那样,在文学的本体研究上陷入相对主义。根据文学价值二重性的原理,我们认为一部文学作品一经产生,其价值量就被确定了。尽管开始文学价值完全以潜价值的形式存在。当文学作品进入接受过程以后,所发生的事情并不是象接受美学所认为的那样,是读者赋予作品以价值,而是作品固有价值的两种形式开始转化:部分潜价值实现为价值。二者之和完全等于作品的价值总量。这个价值总量是文学符号所负载的信息总量所决定的。据此,我们认为,文学接受理论不承认进入接受过程之前的文学作品为文学作品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一部作品的价值既被确定,那它的本质也就确定了。换言之,它已作为一个价值实体而不是一个虚幻的东西存在了。尽管此时的价值是以潜价值的形式存在,但这种潜价值却提供了实现为价值的基础。如果有人举极端的例子说:假如一部作品写出来从未被人读到,也算得上是文学作品吗了我们认为只要它具有潜价值就应该视为文学作品,正如我们不能因为一个面包无人食用而否认它是食物一样,我们也不能因为一首诗无人读过而否认它是文学作品。尽管文学作品尚未进入接受过程,它也是作为文学作品而不是别的什么东西而存在的。毫无疑问,从物质材料讲,一本书的确只是一叠印有印刷符号的纸,但从文学接受角度讲,这些印刷符号所构成的却是一个严密的文学符号体系,这个符号体系所负载的信息构成一个独特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任何人只能看到为这个世界所固有的那些东西,而不能给它增添什么。文学作品正是指那包含着这样一个独特世界的文学符号体系,它与随便什么印有铅字的纸显然是不可相提并论的。

第二,通过对文学作品价值二重性的了解,我们还可以对如何正确评定作品的价值向题有一个较清楚的认识。

在价值与评价问题上接受美学理论再度表现出这种理论本身的缺陷。西德接受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汉斯·罗伯特.耀斯有一个著名的观点:“文学史是接受史”。在这种观点的基础上,他提出了一个公式:S=A十R。S是作品的意义结构,类似我们所说的价值,A是作者赋予的意义;R是接受者赌予的意义,类似我们所说的评价。耀斯认为,作品的价值大小与作者赋予的意义(A)几乎无关,所以上述公式不用S=R来表示。在这里评价吞没了价值,价值表现为评价,主体否定了客观。

我们认为价值与评价绝不是同等概念。苏联学者斯托洛维奇指出:“价值表示实践的联 系,因此是客观的,而评价作为客体和主体理论关系的一种形式的表现,是主观的”(凌继尧译《审美价值的本质》第34页)。这即是说价值是事物在与主体关系中表现出的能满足主体某种需要的那种性质。它在关系中表现,却存在于客体之上,因而是客观的。评价则是主体对客观价值的认识,因而是主观的。文学的欣赏和认识过程,其实就是对作品价值的评价过程。评价既然是主观的,那么它就有可能是正确的,即符合作品价值的实际,也有可能是错误的,即与作品本身的价值相悖。任何人,无论有多么高的文学修养,他对作品的评价也未必完全正确,因为人的认识除受客观事物的复杂性限制外,还受到许多主观因案的制约。早在三百多年前弗兰西斯.培根就曾指出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主观方面的“四种假相”。如果说对一般客观事物的认识是这样,那么对文学的欣赏就更是如此了。因为人的审美趣味所受到的主观方面的影响就更复杂了。由于这个原因,我们如何确定一部文学作品的价值便成了极其困难的事情。这绝非用评价代替价值可解决的。对此,法国文艺批评家丹纳曾写道:对一部作品“先是与艺术家同时的人联合起来予以评价,这个意见就很有分量,因为有多少不同的气质、不同的教育、不同的思想感情共同参与,每个人的趣味方面的缺陷由别人的不同趣味加以补充;许多成见在互相冲突之下获得平衡,这种连续而相互的补充,逐渐使最后的意见接近事实。然后,开始另一个时代,带来新的思想感情,以后再来一个时代;每个时代都把悬案重新审查“一等到作品经过一个又一个的法庭而得到同样的评语,等到散处在几百年中的裁判都下了同样的判决,那末这个判决大概是可靠的了。”(丹纳《美术哲学》第344页)丹纳在这里指出了对文学价值的评价由个别、不一致而趋于一致的过程。在他看来一部作品经过这种横向和纵向的评价之后,它的价值便被判明了。其实事情远没有如此简单。我们知道,对价值的评价是依赖于一定价值观念的。价值观念是随着人的社会心理变化而变化的。文学作品的价值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的,所以在不同的价值观念作用下,欣赏主体往往只注意到作品中的某些价值,而对另一些价值则无动于衷。例如在民族矛盾尖锐的时代,作品中的爱国内容就最易影响读者,而那些缠绵、纤细的美则往往受到冷落。又如《红楼梦》这部巨著,迄今为止,对它的价值的认识是与日俱增的。开始人们认为它是“淫书”对其价值很少肯定,有一些卓识者如脂砚斋等亦不过认为它是一部有真情,描写出色的作品而已。胡适把这部作品与作者的身世联系起来考察,发现了它的自传体性质,但对其本身的巨大价值亦多有忽视。只是到了解放后,人们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来审视它,才发现了它反映没落时期的封建社会的种种矛盾及表现民主思想萌芽的伟大价值。由于价值观念的发展变化有时是建立在人们认识能力提高的基础上的,所以有一些在过去被初步认识的价值,在变化了的价值观念之下,会得到更高评价。我国古代许多表现封建礼教不合理的作品,如《孔雀东南飞》这样的诗章,在当时,以及整个封殊社会中,人们对它的价位的评价绝不会超出当时的道德所允许的范围。但我们今天却能够把它们与整个封建制度的不合理,与阶级矛盾联系起来,从而发现其中更大的价值。在这里有必要指出,上面所举《红楼梦》、《孔雀东南飞》等作品中那些后来被发现和重新评价的价值,并不是后代的读者赋予的,它一直作为潜价值存在千作品之中,只不过以前人们囿于时代局限,未能把握它罢了。

由此可见,对一部作品的价值的评价过程是一个不断发掘潜价值的过程。所以丹纳所寻求的作品的一致评价仅是一种表面现象。在同一个“好”的评语后面,有对作品价值极不相同的把握。但是对丹纳的这段议论如果从文学价值二重性的角度来理解,却可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来,这就是说作品的全部潜价值正是在这种同一时代和不同时代的千差万别的读者那里分别实现为价值的。他们各自得到相同和不同的价值,合在一起便是潜价值的总量。但是,只要还将有新的读者存在,这个潜价值的总量就不能说被完全把握了。同一部作品,放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用不同的参照系加以感受、认识,就会呈现不同的面貌。总之,根据文学价值二重性的原理,我们确定一部作品的价值不能仅停留在不同读者的一致称赞上,而是要通过了解许多不同读者对作品的评价的差异性,尽可能地发现作品固有的价值量。而不是把评价当作价值。这样才能较为全面,公正地评价一部作品。

第三,文学价值二重性的原理,还可以用以探索文学作品永久魅力的原因。

马克思曾指出古希腊神话和史诗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如果用价值论观点看,文学的艺术魅力就是文学的价值功能。人们说某部古代作品今天仍有艺术魅力,亦等于说这部作品仍有审美价值。如前所述,我们提出文学的潜价值这个概念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作品所描述的内容和描述本身所具有的尚未被人发现的价值;二是指作品的某种价值在作品产生以后某个时期被人认识到,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学价值观念的演变,人们不再能认识它了。也就是说,曾经实现了的价值复归于潜价值。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认为,价值并不是永恒的,在历史上有价值的东西,在今天未必仍有价值。但是我们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价一部作品,把那些曾经实现为价值,而现在已失去价值意义的属性仍归入作品的总价值中。如《诗经》中许多带有劝谕意味的诗在当时是有特殊的社会价值的,现在这种价值就没有了,却转化成认识价值了。又如上古神话,在当时它们包含着一种对自然界的理解,这种理解尽管未必正确,但在人类初期是有很大意义的,它在当时人们的精神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因而具有某种价值,而今天这种价值是没有了。但它却具有另一种价值,即可以让我们认识人类童年时代的精神

面貌。另外,文学作品中所具有的一些政治价值,也常因社会的变化而归于潜价值。对于它们,我们只有在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当时读者对作品的评价时,才能知道这些价值的存在。例如阮籍的八十二首《咏怀诗》,其中隐含着对当时社会政治的失望情绪和批判精神,这些只有了解阮籍的身世和当时社会状况才能把握。这就是说,我们写文学史时,对一部作品不仅要考虑到它对我们所具有的价值,还要考虑到在它产生的时代,它对当时的读者有怎样的价值。根据文学价值二重性原理的这些含义,我们不难发现,造成一部作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具有艺术魅力的最主要的原因,正是文学的潜价值与价值的不断转换。有了这种转换,才使文学作品在不同时代的读者面前不断以新的面貌出现。因而那些存在时间较短的价值,也是构成文学永久魅力的一个因素。作品的潜价值与价值的转换并不意味着作品的信息总量发生变化,它只说明人们对它的注意点发生了转移。“横看成岭侧成峰”,但“岭”“峰”都是庐山固有的,而不是观者赋予的。正是由于这种转移,才使不同时代的读者不断发现为作品所固有,但为前人所未见的价值。文学潜价值量越大,这种潜价值与价值的转换就持续得越久,从而使作品历久弥新。潜价值量的大小则取决于作品所负载的信息量的多少。法国哲学家柏格森在他的著作《时间与自由意志》中曾指出:“衡量一件艺术品的价值,主要不是依据启示的感觉对我们控制的力量,而是依据这种感觉的丰富性”(伍蠡甫主编《现代西方文论选》)。如果说读者依据个人感觉对一部作品的评价应遵守柏格森这个原则,那么,我们当然更应该根据许多人的不同感觉对一部作品的价值作出判断。不同的读者对一部作品的感觉越是多种多样,就证明作品的信息量越大,而它的潜价值也就越大。这样的作品就最能流传久远。《红楼梦》、《战争与和平》这样的煌煌巨制,对间愈久,人们就越能发现它们的伟大价值。这正是因为它们具有不同侧面、不同性质的丰富价值内涵,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人们很难穷尽它。把莎士比亚与莫里哀的剧作相比较更能说明这一点。就当时的影响而言,二者是难以轩轻的,但时间一久,莫里哀的作品就愈来愈不如莎士比亚有影响了。这关键在于后者远比前者丰富多彩。

当然文学的永久魅力并不是上述一个原因造成的,作品的某些价值的持久性也是原因之一。文学价值的这种持久性是由作品内容与不同时代的读者之间的持续联系决定的。人生无论古今,都有男欢女爱,有悲欢离合,有生老病死。因此表现这些内容的作品,虽时隔千载仍能在读者心中激起类似当时的读者所产生的那种情感。这类作品的价值量也许并不很大,却能够千古传诵。但是这些作品如果与既表现了人类永恒的情感,又具有极丰富的生活内涵如莎士比亚的戏剧、托尔斯泰和曹雪芹的小说那样的作品相比,其价值无疑是小得多的。

文学的永久魅力与作品价值量的关系就是这样。这就使我们在评价一部作品的时候,不仅要着眼于它对我们而言所实现的价值,还要考虑到它的潜价值,而要了解作品的潜价值就需要把作品放到更大的范围,进行多方位的考察,要分析它所包含的信息量的大小,而不能仅仅依据个人的感受。在这一点上,我们与接受美学也是不同的。

总之,文学接受理论在读者与作品的关系中来考察作品的意义,这比之形式主义的静态分析法当然是一个很大的长处。但这种理论又过分强调了读者对文学本体的影响作用,没有发现这种影响的本质所在,从而不可避免地带上了相对主文色彩。我们用价值对文学本体进行考察,于是发现,读者对作品的影响,并不能决定作品的存在与否,这种影响乃表现在作品的潜价值的转换上。作品这两重价值为什么转换、怎样转换、完全是由特定的读者与作品某些内容建立起来的特定联系所决定的。这样就既把文学作品置于欣赏主、客体的联系中考察,又承认文学本体的独立性;既承认读者个体评价中的差异性,又肯定作品价值的客观性。这样来探讨文学的本体也许更科学一些。但本文限于能力,定然有不少谬误之处,如果所能提出的问题能引起一些同行的兴趣,也就达到它的目的了。

上一篇:柳永诗词范文 下一篇:蜂胶的作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