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经典名言范文

时间:2023-12-11 23:29:10

莎士比亚经典名言

莎士比亚经典名言篇1

世界莎士比亚戏剧节由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推出,将莎翁的作品通过40多种语言与观众见面,包括伊拉克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俄罗斯版的《仲夏夜之梦》、以及中国版《理查三世》…… 让观众能在奥运期间看一部用自己国家的语言演出的戏剧。

400多年前的莎士比亚,一直活在人们的生活中。他那个时代的戏剧,也能进入今天的文化生活,这一切撇不开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的功劳。

阳春白雪和者众

也许,莎士比亚对大多数人来说,一定不陌生。只是,他那离我们年代太久的戏剧,我们很难想象,能与时代接轨,与观众的娱乐需求契合。

对于剧团来说,观众是其生命。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面临的最大挑战就在此。其主要任务就是,要保持现代观众与莎士比亚时代的接触、帮助观众理解莎士比亚作品及其时代,这是剧团生存和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

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无疑在这上面下足了功夫。从剧作家、导演、演员,到出品人、管理者和技术人员,剧团让每个人发挥各自的特长,共同参与丰富多彩的观众活动。

在英国,只需花上两三英镑,观众就可走进剧院。在剧团参与的观众活动中,最受欢迎的是“舞台示范”,由导演、演员和舞台设计师等直接向观众示范走台、发声等表演技巧。还有“教师课程”,则是专门向教师们介绍如何利用莎士比亚的课文进行表演。

此外,为9至13岁少年设计的“家庭日”在日场演出前举办,小观众在大人陪伴下登上舞台,演员凭借布景和音乐的烘托,身临其境地向他们讲解剧中的语言和故事。而有志于体验表演艺术的观众,可参加剧团一段时期的作品创作,随后做一次创作演出。

在“剧场行动”活动中,艺术家们拿出他们创作的各种道具,向观众展示如何借助假发、化妆、服装、小道具和特技,使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不同世界神奇般地复活。在“小小道具箱”里,先是由剧团化装师给你画上烧伤、刺伤的疤痕等,然后,你和你的家人可任选一套服装,装扮成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人物,拍一张漂亮的剧照。

在剧团与观众互动中,剧团普及了许多戏剧方面的知识,观众在真正的体验里更好地理解戏剧,尤其是有“代沟”的莎士比亚戏剧。

剧团每年举行多场基层巡回演出。为满足特殊观众的需要,艺术家们带着古典戏剧,深入社区、学校、休闲中心等场所表演,使观众不用进剧院就可以欣赏到演出。在演出结束后,他们还把自制的道具和服装向公众出租。剧团每年8月为业余戏剧爱好者组织的夏季学校,将剧团的内容延伸到教育领域。

正是这些群众普及活动,拉近了观众同演员的距离,也把莎士比亚戏剧带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多年来,该剧团成功吸引数十万第一次走进剧院的人。其中,25岁以下的年轻观众占1/4。

艺术原汁原味

2002年,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来到中国演出。为保证最完美地表现莎士比亚戏剧作品,剧团在巡演时一直严厉拒绝以降低运输成本为由,使用演出地制造的替代道具,以免降低戏剧舞台的整体效果。

剧团坚持这样的原则:尽可能地使用自己的布景道具,哪怕只是一张不起眼的桌布或一只茶杯。而这次到中国演出所需要的一切设备,竟要由5节连接在一起的货车车厢运送,总重量超过50吨。

剧院的这种原则——让每场演出尽善尽美,这是戏剧演出在外部条件上的坚持。然而,植根于莎士比亚文化的土壤,不断给社会奉献出高质量的优秀剧目,则是其成功的最大内在力量。

皇家莎士比亚剧团主要表演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时期其他戏剧家和当代剧作家的经典作品。即使面对流行艺术的挑战,剧团也没有随波逐流,而是坚持追求经典艺术的特色。自1960年建团以来,5代艺术总监都是著名导演艺术家,剧团中还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莎剧演员。

在对传统经典进行一丝不苟的保留的同时,皇家莎士比亚剧团也对莎翁作品进行了一些艺术上的发挥和探索。在《威尼斯商人》中,剧团把安东尼奥处理成一个同性恋者。观众看到的是,鲍西娅和巴萨尼奥的爱情,除了与高利贷者的斗争外,还要经受人类同性恋倾向的考验。

世界莎士比亚戏剧节则是对莎翁作品的再创造,是皇家莎士比亚剧团与英国和国际著名的艺术机构以及莎士比亚环球剧场的大型国际项目 Globe

to Globe合作,推出的世界著名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大型庆祝活动。它汇集来自50多个艺术机构的上千名艺术家,为观众制作大型新作品、开创性的合作作品以及对莎翁著作的改编作品。

在过去的10多年里,剧团推出数百部新作品,在英国120多个城镇和国外50个城镇演出了1.9万场,售出门票1100万张。尤其是最近几年,每年演出达到3000多场。剧团还推出了莎士比亚全剧年,从4月23日莎士比亚诞辰日起,陆续上演50部莎翁作品,包括中国艺术团体在内的17个外国访问剧团也参加演出。

输血与造血

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的资金本身自有源头活水来,享受英格兰艺术委员会给予的财政支持。英国在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分别设有独立的艺术委员会,这些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基金收入。政府每年用于支持国家大型艺术团体,扶持小型巡回剧团和试验性表演团体的资金有数十亿英镑。

在2001至2002年,皇家莎士比亚剧团从英格兰艺术委员会得到的财政资助为1200万英镑,第二年这笔资助增加到了1280万英镑。此外,艺术委员会还通过每年定期组织国内外演出,对剧团做市场推介,并且积极鼓励商业公司与剧团合作,英国商业公司每年对艺术的投入超过了1亿英镑。

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虽然得到政府的充足输血,亦不忘自己谋发展。今年,剧团与英国华威商学院合作,帮助中学老师理解莎士比亚(Shakespeare)戏剧。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教育部门创建了在线网络课程,学习如何教授莎士比亚的作品,这让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可以接触到全世界的文学老师。

对于MBA课程而言,从莎士比亚的戏剧中提炼主题,来强调某种管理风格,完全是一种时尚。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教育部门主管雅基·欧汉伦(Jacqui O’Hanlon)表示,对于该剧团而言,最为重要的是,这项技术帮助他们实现了规模。“这意味着,我们能够让更多人体验我们的工作。‘实现规模’是(所有)创意世界的一个难题。”

如今,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在他们的一间排练室里,每次为25名老师进行面对面的授课。这一新的合作项目计划在3年内利用在线课程每年培训1000名老师。在面对面授课中,老师们与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的演员和指导老师合作,开发他们可以在课堂中使用的主动战略。

最初的短期课程起价850英镑,但老师们可以选择时间较长的课程,甚至硕士学位,这需要4年完成学业。

在众多优秀剧团中,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是一家成功的古典剧团,年营业额达到3200万英镑。它不仅是莎士比亚经典戏剧艺术的代表和传播者,而且面向大众,通过普及性演出,搞活演出市场。

历史的回响

400多年前,剧院几乎控制着英国整个社会的文化活动,从最底层观众到王公贵族,都以去剧院看戏为乐。在整个伊丽莎白一世和詹姆斯一世时期,莎士比亚利用剧院展现了当时全世界的文化。

待一切繁华落尽后,英国戏剧依旧保持着强劲的生命力,被人们烙印在心里。1875年,在英格兰埃文河畔的斯特拉特福镇——莎士比亚的故乡,一位名叫弗劳尔的酿酒商兼慈善家修建了最早的莎士比亚纪念剧场。

他自己首先捐出了艾文河畔的两公顷土地作为剧院场址,这个家族捐赠一直持续至今。先建起来的叫莎士比亚纪念剧场,是一座能容纳800人的维多利亚时代有哥特式高耸尖顶和四角尖塔的建筑,四年后于竣工开幕,上演莎士比亚的喜剧《无事生非》。

在弗兰克·本森的指导下,夏季艺术节很快发展成为春夏两个演出季的活动,还在全国范围内巡演。1925年,剧院因50年的精湛艺术和成就而获得皇家特许证书。

不幸的是,一场大火把剧院烧成灰烬。尽管如此,莎士比亚的剧目仍移到附近一家电影院上演。之后剧院在世界范围内展开集资运动和建筑设计竞赛,并于1932年重新落成。自本世纪初,附属剧院的剧团开始形成雏形,1961年改称皇家莎士比亚剧团。

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一直被公认为是莎翁著作及其他古典戏剧作品最权威的演绎者。在近百年的历史中,剧团涌现了一位又一位既有远见卓识又有创意的导演。这其中包括30年代具有革命性的导演西尔多·卡米隆叶夫斯基,40年代的巴里·杰克逊,50年代的格兰·肖和安东尼·奎尔。剧团同时拥有优秀的舞台设计奥布里·哈蒙特及约翰·洛里,无数光彩夺目的明星在这里登台。

1960年,彼得·霍尔被任命为总导演后,剧团迈开了最令人兴奋的一步。年轻的霍尔和新时代十分合拍共鸣,对传统演出做出了许多激进的革新。在伦敦的奥维奇剧场建立了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在伦敦的基地,把保留剧目扩大,包含莎士比亚同时代剧作,同时还上演现代作品,这是艺术家们能获取古典艺术作品严明纪律、强烈语感之外的一种崭新的现代意识。

1974年,皇家莎士比亚剧团把从前的排演场改造成一个小剧场,叫“独一处”(The Other Place),是把从前的排演场进行改造而成的。这剧场规模小,成本低,是专门上演让人兴奋的小规模戏剧和实验戏剧的地方。剧团一些最令人兴奋的演出都在此进行,外国剧团对戏剧各个方面的工作间、教学和会议也都在此进行。此外,专门的发展项目和一些皇家莎士比亚话剧团的教育培训项目也在“独一处”剧院进行。

莎士比亚戏剧一直是皇家莎士比亚剧团戏剧演出的重点,变化丰富的节目单上让观众每天看到至少两出莎剧。一出是早期或不成熟的欧洲经典剧目,一出莎士比亚时期保留节目。这些剧目往往在商业剧场里可以演得更长,如《樱桃园》,《危险的关系》,《悲惨世界》等等,已经演了十多年了。每次都是场场爆满,为剧团带来不小数目的收入。

皇家莎士比亚剧团是从当地一个小戏剧节发展起来的,到今天成了享有国际声望世界最著名的剧团。现领导人阿崔安·诺贝尔延续了从1905年在当初弗兰克·本森领导下的一贯做法,演出吸收非正式演员参加表演,给戏剧带来不少突出的、明白无误的戏剧处理方法。

莎士比亚经典名言篇2

歌德曾经轻蔑过雨果,说:“他有很好的才能,但是完全陷入当时邪恶的浪漫派倾向,因而除了美之外,他还描绘了一些最丑恶不堪的事物。我最近读了他的《巴黎圣母院》,真是要有很大的耐心才忍受得住我在阅读中所感到的恐怖。没有什么书能比这部小说更可恶了!”他对拜伦创作戏剧的时候始终遵循古老的“三一律”也不无揶揄。而在面对前辈莎士比亚的时候,却说出了这样的话:“每个重要的有才能的剧作家都不能不注意莎士比亚,都不能不研究他。一研究他,就会认识到莎士比亚已把全部人性的各种倾向,无论在高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描写得竭尽无余了,后来的人就无事可做了。只要心悦诚服地认识到已经有一个深不可测高不可攀的优异作家在那里,谁还有勇气提笔呢?”

他的意思是,既已有了莎士比亚的作品,别人就不用再写了――但他自己显然都没有遵守这意思。这不过是一种巧妙的修辞。

歌德还用了另外一个很有趣的比喻,他说:“莎士比亚给我们的是银盘装着金橘,我们通过学习,拿到了他的银盘,但是我们只能拿土豆来装进盘里。”

歌德的意思很明显:我们这些人就是比不上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写的就是金光灿灿的,我们写的就是土不拉叽的。

精英主义的耶鲁教授哈罗德・布鲁姆,经典的坚定拥护者,他有本名为《西方正典》的书,评论西方文学经典不遗余力,其中写道:“莎士比亚和但丁是经典的中心,因为他们在认知的敏锐上、语言的活力和创造的才情上都超过所有其他西方作者。”

够了――这不仅仅是经典作家和推崇经典的评论家对莎士比亚的认识,也正是我们这些一般读者所认识的。

但说到底,我们真的认识莎士比亚吗?可以说,恐怕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莎士比亚吧。

布鲁姆说,莎士比亚的戏剧《暴风雨》(这是莎翁最后一出剧)在某国表演的时候,因为是笑剧,所以表演不无夸张,但观众却不买账,因为他们认为莎士比亚是一个古典或经典的作家。实际上,布鲁姆想告诉我们,“经典”这个东西听起来很高大上,但实际上它并不意味着和普罗大众绝缘,并不意味着其一定是板着面孔的。作为一个剧作家的莎士比亚,一直都没有打算将自己包装得不食人间烟火,相反,他非常贴近于实际生活,以至于太贴近实际生活了,而当其经典化之后,却不为惯于阅读经典作品的人所接受。

歌德曾经提及:“本世纪(指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英国人就忍受不了生气蓬勃的莎士比亚时代英国人所能忍受的东西,所以在今天有必要发行一种家庭莎士比亚集(改编过的通俗本,删去不合近代人胃口的部分)。”

莎士比亚被删掉的那部分是什么?

我们无从得知,因为歌德未尝言明。但通过旁征博采,我们大致可以认定,被删掉的部分竟是“荤段子”。

我们所以能知道此,得感谢梁实秋。梁实秋是中国以一人之力翻译了莎翁全集的人。作为一个翻译家的梁实秋,就好像是成功了的西西弗斯,他不断推着一块又一块的大石头上山,最后竟然把这些都推了上去,编译《远东汉英大辞典》是一件,翻译《莎士比亚全集》则是另一件。他提到,1818年,Thomas Bowdler将莎翁戏剧删了一遍,编印了一部家庭版,而他所删的就是荤段子。他在讲荤段子的时候使用的乃是双关语等文字游戏。

还有什么比文字游戏的创作水平更能体现一个作家的语文水平的吗?

实际上,莎士比亚研究早已成为一门学问。而学问之所以为学问,就在于他和普通人的看似隔绝;就好像当一般人听到“经典”二字,就觉得离自己很远――或者以为读起来会很艰难以至于会使自己昏昏欲睡,从而敬而远之。

莎士比亚经典名言篇3

关键词: 莎士比亚戏剧 英语词汇 影响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也是世界文坛上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为我们留下了三十七部戏剧、两首爱情诗和一百五十多首十四行诗。在作品中他不仅为我们描绘了文艺复兴时期广阔的社会图景,创造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他同时还是一位杰出的语言大师,他吸收了人民语言、古代和当代文学语言的精华,在他的成熟作品中能做到得心应手,与人物当时当地的心情吻合,按人物性格和剧情需要,时而诗体,时而散文。莎士比亚的早期语言流于华丽,后期的日趋成熟,但始终生动而富于形象性。他的许多词句脍炙人口,成为英语全民语言的一部分。因而分析莎士比亚戏剧语言对词汇的影响,对学习者学习和掌握英语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从莎士比亚戏剧作品对英语词汇、谚语和习语三方面的影响作一浅析。

一、莎士比亚戏剧对英语词汇的影响

莎士比亚的词汇丰富广博,已达“两万多”,尽管与一些现实主义作家相比,毫无疑问要少得多。但莎士比亚词汇的丰富与其说是体现在数量上,不如说是体现在他所使用的词往往具有极为丰富的含义和各种细微的差别上。莎士比亚所用的词汇往往同时具有两种,甚至多种含义。如垂死的国王约翰(历史悲剧《约翰王》)说的“用寒冷给我一些安慰。”这包含了两层意思:第一,国王请求别人对他的痛苦稍微表示一下同情,即便是淡漠的同情也好;第二,他的身体需要寒冷,因为他服了毒药,体内烧得很厉害。现“寒冷”一词在这儿既有它的本义,又具有譬喻义。

莎士比亚对人物的创造非常鲜明,有些人物演变成了词汇。如Hamlet(哈姆雷特),他是莎士比亚悲剧《哈姆雷特》(Hamlet)中的主人公。哈姆雷特在为父复仇的问题上,忧虑重重,既怕泄密,又怕鬼魂是假,还怕落入坏人圈套,心烦意乱,忧郁寡欢,只好装疯卖傻。现在人们常将“哈姆雷特”用来喻指“优柔寡断、沉思而不能决断的人”,同时由此派生出形容词“Hamletlike”,意思是“优柔寡断的”。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在莎士比亚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Romeo and Juliet)问世后成为英语国家家喻户晓的故事。以后“罗密欧与朱丽叶”就成为浪漫爱情的典型代表。因而Romeos便成了“热恋的男子”。

二、莎士比亚戏剧对英语谚词的影响

正如莎士比亚自己所说的:“A proverb never stale in thrifty mind.(睿智者视谚语千古不朽。)”他所创造的许多谚语千古不朽,流传至今。如:

“A little fire is quickly trodden out.(星星之火,一扑即灭)”,该谚语源自莎士比亚的《亨利六世》(King Henry VI),告诫人们应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

“A rose by any other name would smell as sweet.(玫瑰花不管叫什么名字也香)”,语出莎士比亚的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Tis but thy name that is my enemy

What’s in a name?that which we call a rose

By any other name would smell as sweet.”

这条谚语的含义是:一件东西或事物如何称呼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本质。人也是这样。

莎士比亚所创造的谚语比比皆是,信手拈来,竟有几十条:

Borrowing dulls the edge of husbandry.

告贷令人忘记节俭。

Brevity is the soul of wit.

言以简洁为贵。(语出《哈姆雷特》第2幕,第2场。)

God sends a curst cow short horns.

恶牛角短。(语出《无事生非》Much Ado about Nothing第2幕,第2场。)

He jest at scars that never felt a wound.

没有伤痛的人笑伤疤。(语出《罗密欧与朱丽叶》第2幕,第2场。)

有时莎士比亚也对一些现成的谚语稍加变动,写成另一条谚语,从而给剧本增添了诙谐意味。如:他将“It is a wise child that knows its own father.”改成“It is a wise father that knows his own child.(只有聪明的父亲才认识自己的孩子。)”。

莎士比亚在剧作中之所以能创造出如此多的谚语,完全是他深入生活、了解生活的本质所致。

三、莎士比亚戏剧对英语习词的影响

莎士比亚的语言丰富广博、灵活有力、生动优美,因此剧本中许多晶莹如玉的佳句已经成为英国语言的精华,经常被人引用。莎士比亚是对英语习语影响最大的文学家,其语句被后人引用者数不胜数。下面仅举数例为证。

1.applaud one to the echo(将某人赞美到回声四起)

这条习语源自莎士比亚剧本《麦克佩斯》(Macbeth)第5幕第3场:“I would applaud thee to the very echo,that should applaud again.(我一定要使太空中充满着我对你的赞美的回声。)”现在这条习语比喻“大声喝彩;掌声雷动”,习语中的applaud有时也可用cheer来代替。例如:

When he had finished his speech,his audience cheered him to the echo.

他的演讲一结束,听众就对他大声喝彩。

2.die in harness(套着马具死去)

in harness原指“套着马具”,引申意义有“在执行公务中”,还可进一步引申到“穿着铠甲”的意思。这条习语源自莎士比亚的《麦克佩斯》第5幕第5场:We’ll die with harness on our back.(就是死我们也要捐躯沙场。)现在这条习语喻指“死在任上;因公殉职”。例如:

His father died in harness.(他的父亲因公殉职。)

3.green-eyed monster(绿眼妖魔)

这条习语源自莎士比亚剧本《奥赛罗》(Othello)第3幕第3场伊阿古(Lago)的话:O!beware,my lord,of jealousy:/It is the green-eyed monster which doth mock,/The meat it feeds on...(啊,主帅,你要留心嫉妒啊;/那是一个绿眼的妖魔,谁做了它的牺牲品,/就要受它的玩弄……)。现喻指“嫉妒别人的人”,例如:

Jenny was a green-eyed monster,but tried to hide it under protestation of admiration.(詹妮是个妒忌鬼,但总是企图用羡慕的花言巧语加以掩饰。)

4.one’s pound of flesh(某人的一磅肉)

这条习语源自莎士比亚剧本《威尼斯商人》中的故事: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Antonio)向高利贷者夏洛克(Shylock)借了一笔钱,并立下契约:如不能按时归还,则由夏洛克从安东尼奥身上割下一磅肉。后来安东尼奥因故真的无法按时还钱,夏洛克就坚持要按借贷合约割安东尼奥的一磅肉。后来这个故事的焦点“一磅肉”成为习语,意为“分文不能缺少的债务;虽合法但不合情理的要求”。该习语多与动词claim或want连用。例如:

Their boss pays the highest wages,but he wants his pound of flesh in return and makes them work very hard.

他们的老板付给他们最高的工资,但对他们非常苛刻,要他们拼命干活。

此外习语还有enough to make the angles(足以使天使落泪),flutter the dovecotes(扰乱鸽子),hit the mark out of joint(关节脱臼)等十几个习语,在此就不一一展开了。

综上所述,莎士比亚不仅创作了丰富多彩的戏剧及其角色,也对英语语言作出了极大贡献,在文学界乃至语言界都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莫洛佐夫著.许海燕,吴俊忠译.震撼世界的大师[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5.

[2]徐守勤.袖珍英语谚语词典[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3]胡文仲.英语习语与英语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4]李常磊.英美文化博览[M].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1.

[5]胡文仲.英美文化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莎士比亚经典名言篇4

英语的学习基于英美文化,只有准确地理解英语文化,才能更准确地运用英语,否则会因为文化差异而引起误会和冲突。英国文学源远流长,从中世纪文学到维多利亚文学,经历了复杂、长远的演变。而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大师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文学家。故本文以莎士比亚作品为例来探讨英语文学教育。

一、莎士比亚作品特色

(一)注重人物性格塑造人物性格的塑造可以说是任何文学作品的精髓,可以使作品蒙上一层淡淡的艺术色彩。现对莎士比亚作品中的几个典型人物进行分析。

1.夏洛克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早期喜剧作品之一。其将夏洛克塑造成一个贪婪、爱钱、自私、残暴的反面人物。但也曾有人质疑夏洛克是否还带有正面色彩即对女儿的关爱,对民族矛盾的抗议。首先,对女儿的关爱,笔者认为没有。他的这种亲情早已被金钱冲得无影无踪。他在女儿带着财产私奔的时候,撕心裂肺地喊:“我的女儿呀、我的钱呀!”此时他呼喊的只能是他女儿带走的金钱,而女儿在他的心里充其量和那些钱平等。而在后文中夏洛克对好友杜拔尔的一番话中,他宁愿女儿死在他的脚下,而那些钱还全部在女儿身上,这足以说明夏洛克把金钱看得比女儿重要。其次,对民族矛盾的抗议,也是根本不存在的。夏洛克高举民族至上的招牌,实质上是为了谋取个人利益。他在眉飞色舞地盘算着要割掉安东尼奥一磅肉时,说了一些愤激的、俨然要为犹太人“声张正义”的话,但这不是因为民族矛盾,而是商人利益之间的争夺。因为安东尼奥放贷的时候是不收利息的,这势必影响了他的利益,所以他想借民族矛盾除掉安东尼奥。虽然他在口口声声地“鸣不平”,但他的行为并不符合人民的要求。所以笔者认为,莎士比亚不仅仅直接描写了夏洛克的吝啬、残酷,还通过他对待女儿的态度,为犹太人“鸣不平”的行为反衬他的反面特征。可见,莎士比亚将夏洛克这个反面人物描绘得淋漓尽致、塑造得活灵活现!

2.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中期四大悲剧作品之一。有人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笔者认为,在文章中莎士比亚要塑造一个懦弱、多疑、优柔寡断的人。他因父亲的鬼魂而决定复仇,但在复仇过程中,他担心泄露心事,也害怕鬼魂说的是假话,还要为复仇找借口,因此错失了很多良机。比如第三幕中,哈姆雷特就放过了正在独自祷告的克劳狄斯,他认为需要等待更残酷的机会。莎士比亚故意将哈姆雷特塑造成这样一个人物,将他的复仇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即哈姆雷特在复仇过程中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Tobeornottobe,thatistheques-tion!可最终因能力、人物性格而导致悲剧。但故事的悲剧性不能归根于哈姆雷特的这些特征,莎士比亚表面上塑造的是一个懦弱、多疑、不果断的哈姆雷特,实际是要表现出新旧接替时尖锐的社会矛盾。哈姆雷特孤军奋战、寡不敌众,故事的悲剧可以上升到整个时代的悲剧。

(二)言语丰富莎士比亚时代虽是英国文艺复兴时代,但是他的言语并不复杂,词汇丰富,很多句子成了英语中的典范,为英语辞藻的丰富做了很大的贡献。经典的词句:(1)Frailty,thynameiswoman.(脆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2)Betterawittyfoolthanafoolishwit.(宁为聪明的愚夫,不作愚蠢的才子。)(3)Discardtime,thetimehehasabandonedDiscardtime,andtimeisuptohim.(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4)Humanlifeisshort,butifthisdespicabletooshortlife,ittoolong.(人的一生是短的,但如卑劣地过这短的一生,就太长了。)上述语句,有着深厚的文学底蕴。除了文学作品中用语经典,其文学作品中更是运用了大量的谚语、格言。这些语句是英语的精髓,更是我们英语学习者必不可少的学习科目。Alightheartliveslong.(豁达者长寿。)Acathasninelives.(猫有九条命。)Careisnocure.(忧伤无益,烦恼无补。)Alltheworld’sastage,andallmenandwomenmerelyplayers.(世界是个大舞台,男男女女都只不过是演员而已。)

二、我国高校英语文学教育现状

根据笔者多年大学英语教学的工作经验,我国高校英语文学教育现状令人堪忧。我国目前的应试主义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教育者和学生思想,实用主义观念更为突出。对于学生和教育者而言,一切都是为了以后学生能找到更好的工作,所以说大学英语文学教育也就被挤在教育的边缘[1]。据笔者所知,目前很多大学开设了英语文学课,但这些课程被学生和老师不约而同地给变相化了。注重的不再是文学方面的教育,而是语言类的教育。不可否认,英语语法、格言警句对英语的学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作为教育者,也不能忽视文学的教育,应把学生培养成德、智全面发展的学生。更甚者,大学英语文学课程完全被语言类课程所取代。无法想象,如果学生仅仅知道经典词句,而对其文学背景却不甚理解,那学生该如何将这些句子运用到词句中,如何将自己的情感与这些优美词句更好地融合呢?而英语专业的学生,较其他有一技之长的非英语专业学生,他们缺乏文学修养、人文底蕴,他们以后如何在社会立足呢?

三、如何开展英语文学教育

(一)要通读外国作品,培养文学兴趣目前高校英语文学的基本教育模式是“节选+分析”。可是很难想象,若不结合文章的前后、文章的社会背景,如何去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且作品节选会破坏了作品的完整性,只有完整阅读整部作品,才能理解作者所塑造的人物,所要表达的主旨。当然通读作品的前提是培养浓厚的文学兴趣,教师在课堂上不能简简单单地照本宣科,比如说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我们可以变学习课堂为表演课堂,分组表演哈姆雷特,让学生自己体会人物的具体心态,从而提高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在课程名称的设计上也应有所改观,可以用《莎士比亚戏剧舞台》,让学生能彻底改变对文学的看法。#p#分页标题#e#

(二)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如今媒体越来越发达,课堂不能仅停留在鉴赏层面,可以将动漫用于学习英语文学教学,将枯燥的文字变成生动的画面。欣赏完动漫后再让学生去精读经典段落,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因枯燥而读不完全文,另一方面又可以更准确地理解作者所塑造的人物性格、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等。另外,教师还可以建议学校举行文学表演大赛、动漫配音大赛、文学作品歌曲大赛等,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之中。

莎士比亚经典名言篇5

与香港总督对背莎士比亚

陆教授一生研究莎士比亚成痴,2006年出版的《莎士比亚史讲》是他多年心血的集成。

业界流传一段陆谷孙背诵莎士比亚的佳话。那年,上海市市长朱基曾在全市干部会议上褒扬陆谷孙,说这位翻译可了不得,与香港总督对背莎士比亚。原来,陆谷孙多次应邀作为主要口译,参加上海市重大经济或文化国际会议,并多次为市长笔译讲演稿。1990年,他担任了出访中国香港、新加坡的上海市经济代表团首席翻译。朱市长慧眼,做主题发言时说:“陆教授,你给我翻。”陆的翻译别具人文色彩,他往往不满足译意,而是恰到好处地点缀以背景,比如朱市长提到“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他翻完了还注上一笔出处《兰亭集序》。会后,港督引用莎氏名句与朱市长攀谈,陆谷孙翻译兴之所至,将名句背了下去,令次日的港报赞不绝口。那一次,共事的香港同声传译日薪2万港元,而陆是免费的。

《英汉大词典》,不可一日无此君

《新英汉词典》以及后来的《英汉大词典》,是很多人和英语“结缘”时的“启蒙老师”,也是很多人英语学习的“终身伴侣”。

难怪《英汉大词典》被香港著名文化大家董桥形容为“不可一日无此君”,英美的词典专家评论这是“远东最好,也是世界范围内较好的双语词典之一”、“具有超世纪的生命力”。

这两本词典的主要编纂者和主编就是陆谷孙教授。从1976年起,他参加《英汉大词典》的筹备和编写,1986年11月开始担任主编。这部1500万字的《英汉大词典》是由中国学人独立研究编写的第一部综合性英汉词典,出版十余年来,影响难以估量。

他已与辞书相伴近30个年头。据说,除了修订《英汉大词典》,现在陆教授还在领衔编纂一部《汉英词典》。它的最大特色在于,主要词语是在一个美国人用的词库基础上进行编纂的,而且充分考虑到语汇上的差异,有较大的时间跨度。

父子合译都德名著《星期一的故事》

陆谷孙说:“现世给了我不少虚荣,老实说我都不怎么看重。最令我自豪的是:我是我父亲的儿子……‘子欲养而亲不待’,先父对我的殷望和‘不为燥湿轻重,不为穷达易饰’的教诲,衷心铭感,匪言可宣。”陆谷孙如是说,“父亲开始教我看图识字,用的教材就是当年中法学堂的奖品《拉封丹寓言》;稍后又教《三字经》《百家姓》《对子书》等,督促背诵唐诗,还讲《最后一课》等爱国故事。后来,当我长大,在大学一年级的作文里回忆童年写到《最后一课》给我幼嫩的灵魂带来的震撼时,自以为从小接受的是爱国主义教育。”

20世纪50年代中期,陆谷孙的父亲,在中科院哲学研究所从事法译汉工作的陆达成先生,曾为中国当时的青少年读者译出都德短篇小说集《星期一的故事》,但因某种原因,没有出版。陆谷孙说,20世纪90年代末,一个朋友偶然见到了陆达成的译稿。

“朋友见父亲大人一笔一画蝇头小楷誊抄功夫十分感慨,遂建议我续译,因我不谙法文,朋友又代我从施蛰存先生的牙签玉轴中捡出英文版借我。”因经历如此两次翻译,陆谷孙担心原文风貌会不会因此失落,凭着严谨的治学态度,陆谷孙请来多年好友、翻译家周克希,对照法文原著,将自己这部分的译稿逐句比照审定后,才放心地将与父亲合译的文字拿出来出版,遂成此书,也因此留下一段父子同译的译坛佳话。

不要绿卡,我要做中国人

陆谷孙的夫人和女儿都已定居美国。他的女儿是名律师,女婿是个美国小伙。一家人其乐融融。虽说一家人都在美国,但陆谷孙却不肯到美国去常住,在那里只住上两个月就要离开回国。

正因为离不开祖国这片土地,陆谷孙这位“倔强的中国老百姓”至今仍一人住在复旦旁一栋三层红砖老宅的底楼,那是一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房子,每天到了傍晚,他会从这里前往复旦大学校园内踱步。他说其实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尤其是一到秋天,遍地寒虫鸣唧唧的时候,就会想到学校,那里有割舍不了的情结。

与许多知名教授不同的是,花甲之后,陆谷孙没有“退而不休”去做CEO、社会名流啥的下海淘金者。他还是坚持在学校讲课,“和学生在一起”,总觉得自己还年轻。偶尔他还会到小区门口的书报摊帮街坊守一会儿摊,“和群众在一起”,与他们家长里短地聊一会儿。其余的时间,就是躲在家看看书、写写文章,过起“养老”的日子,并谢绝了大部分的社会活动。

人物档案

陆谷孙

莎士比亚经典名言篇6

关键词: 莎士比亚 《威尼斯商人》 宗教观 人文主义思想

莎士比亚的著名喜剧《威尼斯商人》自问世以来,深受全球读者的喜爱,其影响力甚至超过了莎翁的四大悲剧。我国历史上公开上演的第一部莎翁戏剧便是《威尼斯商人》。它是莎士比亚喜剧创作进入成熟期的代表作,其隐含的政治、经济、宗教等方面的矛盾冲突远远超过前几部喜剧,本文试图从宗教的角度解读这部经典名剧,透视作家的宗教观和人文主义思想。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巨匠们既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中的积极成分,又从基督教文化中吸取了精华。[1]基督教与人文主义新思想密不可分。英国人文主义的杰出代表莎士比亚就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英国学者博格斯曾评价道:“莎士比亚汲取《圣经》的井泉如此之深,甚至可以说,没有《圣经》便没有莎士比亚的作品。”[2]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四大喜剧之一,全剧以爱情和友谊为主线,充分体现了作家博爱、宽容、仁慈的基督教精神和人文主义思想,他相信仁爱之心可以化解矛盾、消除偏见,共建理想的社会。剧中,鲍西娅对巴萨尼奥的爱是无私的,当她得知巴萨尼奥的好友安东尼奥遭遇不幸时,义不容辞地推迟婚期,交给丈夫二十倍于借款的钱,让他去搭救朋友,并暗中鼎力相助。对夏洛克进行审判时,鲍西娅依然以慈悲为怀,请求公爵和安东尼奥对其从宽发落,不要把他送上绝路。鲍西娅是作者人文主义精神的完美体现,她的爱不同于世俗的爱,而是基督教徒的仁慈、博爱。巴萨尼奥在踏上求婚征途之前,对鲍西娅的爱掺杂了个人的私欲,可是当他踏上贝尔蒙特这片圣洁的土地,面对完美的鲍西娅时,他领悟到爱情的真谛,懂得了爱情不是索取而是奉献。当鲍西娅示意为其“开后门”时,巴萨尼奥断然拒绝。凭着对爱情的信仰和为心爱的人牺牲一切的精神,巴萨尼奥最终在选匣时获胜,赢得了爱情。安东尼奥是一位成功的商人,同时也是一名正直、善良的基督徒。他严格遵照《圣经》的教导,怀着一颗仁慈之心,借钱给需要帮助的人,却从不收取利息。为了帮助朋友巴萨尼奥,他宁可冒着生命危险向邪恶的夏洛克借高利贷。在法庭上,安东尼奥仍然恪守基督徒的教义,信守约定,忍辱含垢,坦然面对死亡,并且在最后关头拯救了想置他于死地的夏洛克。显然,安东尼奥也是作者心目中理想的基督徒。

《威尼斯商人》戏剧冲突的焦点是安东尼奥和夏洛克的对抗。基督徒安东尼奥代表正义的一方,犹太人夏洛克代表与基督教和人文主义思想背道而驰的一方。如今,夏洛克已成为自私、贪婪、吝啬的代名词。在浩如烟海的文学评论中,夏洛克这个人物形象颇受争议,在饱受批判的同时,夏洛克也得到一些评论家的辩护,甚至有学者指出莎士比亚放弃了对犹太人的偏见,借夏洛克之口表达了犹太人应与其他民族享有平等权力的思想。身为基督徒的莎士比亚真的有这种超越时代的思想吗?

虽然犹太教是基督教的前身,但基督教自诞生之日起便与犹太教水火不容,基督徒一直视迫害耶稣的犹太人为眼中钉。古罗马帝国末期,基督教被定为国教。随着基督教在欧洲各国统治地位的确立,反犹浪潮愈演愈烈。在基督教的世界里,“异教徒”犹太人长期受迫害,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14世纪,欧洲鼠疫肆虐,犹太人背上了莫须有的罪名――瘟疫制造者。中世纪的基督教世界对犹太人的迫害方式之一是“隔都”,欧洲各国通过法律手段将犹太人驱赶到犹太区,使之与外界隔绝。“隔都”使犹太人失去了人身自由和从业自由,但是,犹太民族的凝聚力与日俱增,他们顽强地生存下来,且保留了独特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3]犹太人的特殊身份和生存环境决定了他们的职业――经商和放高利贷。据史料记载,犹太民族有悠久的经商历史。犹太人经商时严格遵照犹太教的教义,重视律法和契约。中世纪的威尼斯是地中海地区的贸易中心,也是犹太人的主要居住地,长于经商的犹太人在与各国的贸易往来中如鱼得水,积累了财富,为威尼斯的经济繁荣作出了贡献。然而,犹太人的致富方式是基督教徒无法容忍的,财富并没有改变犹太人的社会地位,他们依然被视为。

在上述历史背景下,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创作了《威尼斯商人》。莎学研究者认为《威尼斯商人》的灵感来源于克力斯多夫・马娄的《马耳他的犹太人》。此外,1594年,伊丽莎白女王的御医,犹太医生洛佩兹被指控为阴谋毒杀女王的西班牙间谍,被处以绞刑。该事件激起英国人的公愤,英国的反犹浪潮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此时,《威尼斯商人》的问世绝非偶然,它是莎士比亚顺应形势,迎合统治阶级和广大英国民众的作品。然而,与同时期其他作者不同的是,莎士比亚结合犹太教典籍《旧约》,相对理性地刻画了犹太商人夏洛克的形象,并于结尾之处通过基督教的“普世”情怀将其拯救。

《威尼斯商人》戏剧冲突的实质是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冲突。以夏洛克为代表的犹太商人积累财富的重要手段是放贷。犹太教典籍《旧约》(又称《塔纳赫》)记载了关于借贷的条例:“你的兄弟在你那里若渐渐贫穷,手中缺乏,你就要帮补他,使他与你同住,像外人和寄居的一样。不可向他取利,也不可向他多要,只要敬畏你的神,使你的兄弟与你同住。你借钱给他,不可向他取利;借粮给他,也不可向他多要。”(《利未记》25:35-37)[4]由此可见,犹太人对外邦人放贷完全符合犹太教的教义。相比之下,基督教徒没有如此狭隘的民族意识,普天下的人都可以称为“兄弟”。在基督徒眼里,放债取利是大逆不道的行为。故事伊始,夏洛克的贪财吝啬与安东尼奥的慷慨大方形成鲜明对比,为后文矛盾的激化作了很好的铺垫。

犹太民族历来重视契约,这种契约观念可以追溯到上帝耶和华与犹太人祖先亚伯拉罕的约定,犹太人深信自己是上帝的选民,上帝通过“十戒”、割礼、信仰一神与他们建立契约关系,倘若他们不遵守契约,犹太民族会蒙受灾难。历史上的犹太商人无不严格遵守契约,夏洛克当然也不例外。夏洛克在回答安东尼奥为何收取利息时引用了雅各为舅父拉班牧羊的故事――雅各在上帝的眷顾下略施巧计,按照与拉班的约定获得越来越多的羊,从而积累了大量财富。夏洛克引用这段圣经典故的目的是为了证明按照契约收取利息是天经地义的。夏洛克痛恨借钱不取利息的基督徒安东尼奥,他曾斥责安东尼奥:“我恨他因为他是基督徒,可是尤其因为他是一个傻子,借钱给人不取利钱,把咱们在威尼斯城里干放债这一行的利息就压低了。要是我有一天抓住他的把柄,一定要痛痛快快地向他报复我的深仇宿怨。”[5]当这只羔羊送上门来,夏洛克自然不会放过报仇的机会。然而,夏洛克选择了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报仇方式――剜肉。其实,根据犹太教的教义,夏洛克对安东尼奥残忍至极的惩罚方式似乎是合情合理的。《旧约》记载了“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等惩罚条例(《出埃及记》21:24)[6],夏洛克钻了法律的空子,企图运用这一古老的惩罚条例将他在基督教世界遭受的苦难加倍奉还给基督徒安东尼奥。精明的夏洛克不收取安东尼奥一个子儿的利息,却与他立下“一磅肉”的契约,正是想利用契约置安东尼奥于死地。善良的安东尼奥没有预料到自己会掉进“契约”的圈套。

倘若认真研读“一磅肉”的契约,不难发现夏洛克堪称绝妙的复仇计划。这一契约不仅可以将安东尼奥置于死地,而且能让他背上违背基督教教义的罪名。《新约》记载:“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并且我如今在肉身活着,是因信神的儿子而活,他爱我,为我舍己。”(《加拉太书》2:20)[7]按照基督教的教义,基督徒不得自杀或伤害自己,否则他们的灵魂会下地狱,因为他们的肉身已经与圣灵融为一体。当安东尼奥与夏洛克签下“一磅肉”的契约时,没有预料到悲剧会降临到自己身上,一旦他按照约定接受惩罚,就等于以实际行动被判了自己的信仰。这一箭双雕的计划将夏洛克的阴险歹毒表现得淋漓尽致。

安东尼奥集正义、仁慈、诚信于一身,是莎士比亚塑造的理想基督徒。安东尼奥的言行完全符合基督教的教义,包括对犹太人的仇视。基督教徒历来与犹太教徒水火不容,据《新约》记载,救世主耶稣遭受犹太人的鄙视和迫害,曾责备诸城中的犹太人,预言他们死后必坠落阴间(《马太福音》11:20-24)[8]。基督徒认为犹太人秉承了犹大贪财、良心泯灭的本性。当夏洛克答应借钱给安东尼奥且不收一个子儿的利息时,安东尼奥以为夏洛克真的良心发现,快要变成基督徒了。无论夏洛克如何精打细算,在法庭上还是败给了安东尼奥,最终赔了夫人又折兵,可见一个孤立无援的异教徒在基督教的世界捍卫本民族的尊严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夏洛克败诉后,安东尼奥依然以慈悲为怀,说道:“要是殿下和堂上愿意从宽发落,免于没收他的财产的一半,我就十分满足了,只是要他能够让我接管他的另外一半的财产,等他死了以后,把它交给最近和她女儿私奔的那位绅士。可是还要有两个附带的条件:第一,他接受了这样的恩典,必须立刻改信基督教;第二,他必须当庭写下一张文契,声明他死了以后,他的全部财产传给他的女婿罗兰佐和他的女儿。”[9]安东尼奥这番话体现了基督教的普世观念,基督教自诞生之日起就是开放性的宗教,普世观念是其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新约》记载了耶稣及其门徒不畏艰难险阻,去各地传播福音的故事。耶稣教导人们心怀爱与宽容,如“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祈祷”(《马太福音》6:44)[10]。耶稣遇难后,保罗继续在罗马帝国的各民族中传道,将基督教发展为世界性的大宗教。对于像夏洛克这样顽固不化的异教徒,基督徒们仍抱有将他同化的希望,但是这一同化过程并不顺利,夏洛克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改信基督教的。然而,剧中另两个犹太人则心甘情愿地被基督教同化了:夏洛克的女儿杰西卡厌恶自己的犹太人身份,与基督徒罗兰佐私奔;夏洛克的仆人朗斯洛特无法忍受夏洛克的虐待,投奔基督徒巴萨尼奥。

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的剧作体现了反对封建束缚、尊重个人价值的时代精神。同时,莎士比亚也是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在基督教的教义和时代背景的局限下,他的进步思想是有限的,众矢之的的犹太民族也成为他鄙夷的对象。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高唱时代主旋律,歌颂基督徒的美德,奚落犹太人,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尽管莎士比亚对犹太民族存有偏见,但这种偏见是建立在博爱基础上的,他相信基督教的博爱精神最终会将犹太异教徒同化。由此可见,在文艺复兴时期特定的社会环境下,莎翁的人文主义思想已经具有相当的进步意义,读者不能以现代的眼光苛求他具有超越时代的思想。

参考文献:

[1]陈.莎士比亚与基督教――从《威尼斯商人》说开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5):57.

[2]朱维之.基督教与文学[M].上海:上海书店,1992:64.

[3]塞西尔・罗斯.简明犹太民族史[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350.

[4][6]圣经・旧约全书[M].上海:中国基督教协会,2000:194,116.

[5][9]朱生豪译.莎士比亚喜剧悲剧集[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91,149.

莎士比亚经典名言篇7

关键词:莎士比亚 外国文学 哈姆莱特 译本

中国最初的莎士比亚戏剧译本都是根据英国散文家查理士兰姆和他的姐姐玛丽兰姆改写的《莎士比亚故事集》,以复述的形式翻译过来的。光绪29年(1903),上海达文社首先用文言文翻译出版了名为《英国索士比亚著》,其中的第十章为《哈姆莱特》,译者翻译为《报大仇韩利德杀叔》。紧接着1904年,商务印书馆又出版了林纾和魏易用文言文合译的《莎士比亚故事集》的全译本《英国诗人吟边燕语》,其中《哈姆莱特》被译为《鬼沼》。而第二种用文言文翻译的《哈姆莱特》是商务印书馆在民国13年5月出版(1924)、列为“说部丛书第四集第二十编”的邵挺译《天仇记》。1930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又在“万有文库”中,出版了邵挺翻译的《天仇记》。由此,在莎士比亚戏剧翻译中,《哈姆莱特》共有两个文言文译本,这“两大文言文译本”是莎士比亚《哈姆莱特》早期翻译的特殊成果。

一、《天仇记》以及其他文言文译本的意义

林纾翻译《天仇记》前后,用文言文翻译外国文艺作品形成了一定的气候。当时“翻译语言多用古文,甚至是桐城古文”。但在“五四”新文化思想的冲击下,虽然新文学的建设还没有被放到议事日程上,“五四”先贤们已经把眼光投向了外国文学,用大量翻译的外国文学作品为中国新文学提供借鉴。

新文学家们对莎士比亚戏剧的文言译本,采取了基本否定的态度,这与他们在对待外来文学的态度上显示出的强烈的主体精神、开放气度和宽容心态形成鲜明对照。胡适强调:“莎士比亚和‘伊里沙白时代’的无数文学大家,都用国语创造文学。从此以后,这一部分的‘中部土话’不但成了英国的标准国语,几乎竟成了全世界的世界语。”胡适认为:“现在中国所译的西洋文学书,大概都不得其法,所以收效甚少。”他主张:“全用白话韵文之戏曲,也都译为白话散文……林琴南把莎士比亚的戏曲,译成了记叙体的古文!这真是莎士比亚的大罪人。”陈独秀、胡适认为:“用文言文翻译莎士比亚戏剧不但对中国的新文学建设毫无用处,而且是对提倡白话文学的一种反动,对于传播莎士比亚来说,其消极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在他们看来,莎士比亚戏剧的文言文译本,全译也好,节译也罢,译述也好,翻译也罢,都是他们一概反对的。林纾等人的主张和译品正好成为了“五四”新文学运动的靶子,而邵挺在1924年出版文言文的《天仇记》时,新文学运动已近尾声,其译本已经难以引起新文学批评家们的注意了。但是,从新文学家对林纾等人翻译外国小说的批判态度来看,我们不难推测出新文学家对所有以文言文形式翻译外国文学作品,包括对邵挺翻译的《天仇记》激烈的批判态度。他们忽视了其中还有用文言文翻译“莎士比亚诗剧”这样一种翻译形式,在已经出版的翻译史、翻译与翻译家词典中,也没有邵挺和《天仇记》辞条,这不能不说是翻译史特别是莎士比亚翻译批评研究中的一个重大缺失。

二、形式美的语言魅力能使我们对《哈姆莱特》获得新理解

自莎士比亚创作出世界文学史上的不朽作品《哈姆莱特》以来的几百年,人们对这个人物形象的争论就从来没有停止过。但是,毋庸讳言的是翻译者的不同,译作的不同,对原作某些关键性的字、词、句或总体认识的差异,是造成人们认识不相同的主要原因之一。那么,从邵挺所译《天仇记》的译本中抽出几个关键性的地方,揣摩译者的用心,我们就会对文言文译本《天仇记》那带着镣铐跳舞的优美舞姿有一个新的认识。

身世飘零、命运多舛的哈姆莱特在第一幕第二景中的首次亮相,就相当明确地表现出来遭受父死母嫁失掉应得王位打击后的内心世界,并且极力掩饰自己悲哀的心绪。邵挺在翻译的同时,对克劳狄斯和哈姆莱特的对话以及人物形象进行了评析,并对自己的译文作了说明。黑蒙勒第一次出场,今王和他有一段对话,邵挺译为:

王:“胡为浊云尚医障汝”,黑蒙勒:“否。我主。某光明如太阳。”

黑蒙勒一开口,邵挺就赞美道:“黑蒙勒极富哲学理想。思虑极灵敏。言多深思奇妙而妥帖。此即一端。案英文太阳与子同音。意本双关。兹仅能译其一。不能译其二。读者谅之。”在这一句中,克劳狄斯主要是在试探哈姆莱特,哈姆莱特的目的就是要把自己的仇恨隐藏起来。邵挺在译文中带给我们的理解是,面色不好,是不是有心事,“浊云”一词使我们体会到“汉语的音象与汉诗词曲本身要求的情韵味之间”的“先天性契合”贯通,何况,莎剧原来就是诗剧,译者采用长于诗歌的文言翻译,形式与形式、形式内容契合,给读者带来了审美的愉悦。而对于黑蒙勒回答我光明正大就像太阳一样,邵挺老实承认,对于双关语只能译出一种意思“太阳”,并请读者原谅。“医”通“翳”,“翳障”即障蔽。《西京杂记》卷四:“茂陵轻薄者化之,皆以杂错翳障,以青州芦苇为弩矢……”在此,读者也可悟出,王子是被今王的卑鄙“障蔽”了。

在《哈姆莱特》研究中,“生存还是死亡”一句历来受到研究者的重视,相当多的研究者也对它作出了不同的解释。有的人从这句话中看到了哈姆莱特对充满欺骗、暗杀的封建腐朽社会的绝望;有的人从中看到了哈姆莱特对人和人世的极端厌倦,乐观的人生态度受到了致命的打击,由享受生活的淳酒变成了厌恶人世。这一段邵挺译文为:

[黑蒙勒]噫此躯壳太―――太坚“悲愤交集。出辞不相接”不能融化露水也。上帝未尝立法。禁人自戕也。唉、天呼。斯世于予。何其倦惫平淡也。世其无福哉。吁。无福哉。荆天棘地。满目蓬蒿。竟至若斯。“痛其父之死。恨其母之婚。百感萦怀。觉此世之无味。故一切乐观。尽成悲观。然谁可告语者。号泣于天而已。”

“汉语言文字它是一种综合性很高的语文……它那个信息量负载量很大。”汉语言文字的诗歌性质,可以淋漓尽致地挥洒在莎氏诗剧译文中,而文言文又把这种信息量、负载量发挥到了极至,邵挺的这段译文在所有译文中是最经济的,从哈姆莱特呼天抢地的呼喊中,我们不难体会到他对这个世界已经彻底绝望了。从邵挺的译文中,我们可以看到“自戕”、“自戮”都是这个意思,准确地体现出了哈姆莱特在看透这个世界的同时,也准备与这个世界同归于尽。邵挺译“倦惫平淡”语气不够强烈,两个“无福哉”的“福”为幸福的意思,对于黑蒙勒来说“无福”就是“没有幸福”。文学语言要充分体现其美学效果,诗歌的语言美在于承载它的言词,尽管是文言文,邵译文不但在审美上达到了一个高度,而且较好地传达了原作的意思。而且,他在译文中的评点也一针见血地点出黑蒙勒由于“悲愤交集”,上句不接下句,面对父死母嫁的现实,已经由一个开朗乐观的王子,变成了一个悲观的厌世者。邵译文的“躯壳太坚”也较好地体现了第一对开本中的这个意思。

三、结语

邵挺翻译的《天仇记》是《哈姆莱特》文言文译本中的最后一个译本,它的出现标志着采用文言文翻译《哈姆莱特》的终结。又是《哈姆莱特》三大文言文译本中在形式上和译文上最接近原本的一个译本,它不是译述形式的散文、故事译本,而是真正以戏剧(诗剧)的形式翻译的莎士比亚剧本。对它的研究有助于填补翻译文学史、中外文学关系史、中国莎学史研究的空白。

参考文献:

[1]莎士比亚,卞之琳译.莎士比亚悲剧四种[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

莎士比亚经典名言篇8

如果没有莎士比亚,英国那亚温河上游的斯特拉福就不会吸引来自全球各地的“朝圣者”。1564年4月23日,手套制造商及羊毛商约翰之子威廉・莎士比亚,在小镇上那座都铎王朝风格的二层小楼里出生。在这个文盲家庭里,没有人期待能出一位诗人或戏剧家。莎士比亚少年辍学,并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结婚后的他却从这里出走伦敦,去追求戏剧梦想。48岁回归故里,52岁生日那天死在家里。

虽然年代久远,但这是一栋保存得非常出色的故居。1847年政府通过公共募款活动,买下了莎翁故居,从此这里便成为献给这位英国最伟大剧作家的文学圣地。在他出生的那间屋子里,留下了一串赫赫有名的朝圣者的名字:查尔斯・狄更斯、马克・吐温、托马斯・哈代、瓦尔特・斯库特……如今,这里每年要迎70万游客。

在莎士比亚诞生与逝世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莎士比亚诞生地基金会评出了12位与莎翁渊源最深的著名人士,入选斯特拉特福的莎士比亚名人堂。因为演出一部莎士比亚戏剧至少需要13位演员,所以“诗人的伙伴”目前还缺席一位。在跨越400多年时空,精挑细选出的12位诗人伙伴,包括16世纪的诗人兼剧作家本・琼森、建议把莎士比亚故居改建成国家博物馆的19世纪作家狄更斯,还有当代的大导演黑泽明、演员朱迪・丹奇、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等人。

慧眼识莎翁

1916年,当“戏子”莎士比亚终老故里时,悄无声息。当时,还没有人称之为“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也没有人为他写悼词。在他的墓碑上,甚至没有刻上名字,只有几行据说出自他本人之手的诗句:“朋友,看在耶稣分上,莫要挖掘这里的墓葬。全此碑石者老天保佑,移我骸骨者要受诅咒。”

与莎士比亚同时代的本・琼森,第一个发现并讴歌了莎士比亚的诗歌与戏剧。有时。时间与命运是无厘头的。当年的本・琼森是红极一时的诗人、剧作家,而莎士比亚不过是个名不见经传的“戏子”,而几百年后,莎士比亚依然活在世界各地的舞台上,而本・琼森却鲜有人提及。

但是当芸芸众生不识莎士比亚的惊天才华时,本・琼森却毫不吝啬地把最激动人心的溢美之词给予了他。在莎士比亚悄然无声地去世7年后,他的两位剧团朋友编辑出版了《莎士比亚戏剧全集第一对开本》,收录了莎士比亚的36部作品。在《第一对开本》出现之前,莎翁的剧作只以小册子或四开本形式在剧院门口出售。当时《第一对开本》共印制750册,目前仅存228册。几年前,一本《第一对开本》拍卖出280万英镑。在即将到来的莎士比亚诞辰日,《第一对开本》将公开展出,到时“朝圣者”们将有机会目睹这一稀世书籍。

而本・琼森写在其中的那篇诗歌序言《悼念我心爱的威廉・莎士比亚大师及其作品》,则成为对莎士比亚最早的礼赞。他赞美莎士比亚为“时代的精灵,戏剧的奇迹”,他认为“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整个时间”――果然被言中了。

本・琼森比莎士比亚小6岁,两人之间的关系并不仅仅是朋友那么简单,他们同时也是对手。当时,莎士比亚不仅是个戏剧写作者。还是个演员,同时也是剧院股东。他曾在本・琼森的戏剧作品《各有所好》中担任主要角色。本・琼森以喜剧和讽刺剧见长,是位精通希腊文和拉丁文的博学之士,虽然他对莎士比亚的才华赞赏有加,但同时指出他“不懂希腊文,只识一点拉丁文”的缺憾,他也曾向人提及“莎士比亚缺少艺术”。

那个出生在商人之家,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莎士比亚,是那个写出伟大戏剧作品的莎士比亚吗?关于莎士比亚的记载非常稀少,所以莎士比亚之谜由来已久,后世很多人怀疑那位斯特拉福的莎士比亚,并非真正写出那些不朽之作的莎士比亚。关于“真正的莎士比亚”的猜测有很多版本,有人认为莎士比亚其实就是培根,也有人认为他是当时几位著名的贵族,甚至有人认为莎士比亚其实是一名女士。

关于莎士比亚身份的问题起源于1700年。当时一位非常有学问的僧侣,在莎士比亚家乡附近搞研究,结果却令他非常失望。在莎士比亚出生的小镇上,他根本就没有发现有什么图书存在,更没找到证据证明“莎士比亚”就是那个小镇上的“莎士比亚”。从这时起,“莎士比亚问题”真正产生。后来,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发表了四大页“莎士比亚不是我们知道的莎士比亚”的文章,罗列了所有已知的事实,证明自己的说法。这使“莎士比亚真正身份”问题更为扑朔迷离。

当然,莎士比亚出生地基金会断然否定了种种质疑,基金会主席说:“莎士比亚的作品就是莎士比亚写的,他(莎士比亚)那个时代有足够证据证明,莎士比亚是很被看重的一位作家,尤其是剧作家。”而本・琼森对莎士比亚的奠大礼赞和有些微词的批评,都成为确信与怀疑莎士比亚身份的两派人各执己见的证词。不管怎样,慧眼识珠,最早发现莎士比亚之伟大的本・琼森。作为莎翁名人堂的第一位入选者,则是当之无愧的。

电影界的莎士比亚

19世纪,是莎士比亚戏剧广为流传的开始,从此莎剧在世界舞台上不断上演,而演绎过其中角色的演员,几百年来不知有多少,但能以演员身份获得“诗人伙伴”称号的则不过几位而已。

进入20世纪以来,莎士比亚的戏剧则被不断地搬上电影屏幕,戏剧与电影这两种艺术形式被结合在了一起。以塑造莎翁戏剧人物出名的劳伦斯・奥利弗,自导自演过《哈姆雷特》:自导自演过《公民凯恩》的奥逊・威尔斯,则自导自编了《奥赛罗》与《麦克白》。佛朗哥・泽菲雷里也同样热衷于莎士比亚的戏剧,曾把《罗密欧与朱丽叶》、《驯悍记》、《奥赛罗》等搬上大荧幕。《罗密欧与朱丽叶》则有雷那托・卡斯特拉尼的1954年版本、佛朗哥・泽菲雷里的1968年版,和巴兹・鲁尔曼与菜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合作的现代版。前两年,中国导演冯小刚也借《夜宴》向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膜拜了一回。电影界对莎士比亚的热爱可见一斑。

而日本导演黑泽明,则被公认为是无论在表现手法还是艺术成就上,改编莎翁作品最为成功的一位,他的电影最为完美地体现了“使舞台的固定空间适应银幕的空间”的改编原则。斯皮尔伯格曾说过,“黑泽明就是电影界的莎士比亚”。

1957年,黑泽明根据《麦克白》改编拍摄了影片《蛛网巢城》。而在75岁高龄之时,他叉借《李尔王》的故事,拍摄了那部最为著名的《乱》。与那些热衷莎翁戏剧的西方导演不同的是,黑泽明把莎士比亚戏剧的时空转换到了日本战国时代,在抓住原著精神内核的同时,还完成了故事的再创作。《蛛网巢城》中,麦克白变成了日本战国时代的大将鹫津武时:而李尔王则被改编成一方霸主――文字秀虎。

黑泽明是个追求完美的人,常常为了一个镜头的完美,不惜消耗众多的人力物力,每一

部电影都是精雕细凿。为了拍摄《乱》,黑泽明筹备了很长时间,后来动用了3万名演职人员和15000匹战马,剧组还特别从国外购进大量木料,搭建了三座城堡的实景,而在最后的攻城之战中,又将整座城堡完全焚烧。整部影片的制作经费高达26亿日元,成为当时最昂贵的日本电影。

这两部电影都是由黑泽明和老搭档小国英雄共同担当编剧大任,剧本经过了反复推敲之后才投入拍摄。因此,他对原著的重构是彻底的,他“仰赖于莎士比亚的,只是把他当作一位在想象力上符合他的要求的电影编剧,而不是一位五音步诗句的大师”。

莎剧中最精彩的台词,在黑泽明的电影中转化成了史诗式的场面,以及错落有致的情节,焕发着别具一格的风采。在黑泽明的电影中,莎剧的英式风格为日本的民族特色所取代,日本武士道、日式服饰、贯穿于影片中的能乐、日本的寓言故事,都让人印象深刻,这也是黑泽明作为一位日本导演的巨大魅力。

日本著名电影理论家岩崎昶将黑泽明的创作特点归结为:“他是要把人放在试管中,给予一定的条件和一定的刺激,以测定他的反应。这种对人物的研究就是他的作品。”这与莎士比亚戏剧的风格不谋而合,两位大师跨越时空达到了艺术上的共鸣。正因为如此,黑泽明改编拍摄莎剧,才能如此得心应手。《麦克白》和《李尔王》正是两部把人放置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深入刻画人性的悲剧,而在此基础上脱胎换骨的《蜘蛛巢城》和《乱》,恰成为改编莎翁戏剧的经典电影之作。

事实上,此次评选出的12位“诗人的伙伴”,有一大半是来自于戏剧、电影界。包括英国18世纪著名的戏剧演员、剧作家、剧团经理和导演大卫・加里克、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演员艾伦・特里、拥有50年舞台演艺经历并出演了大量莎士比亚戏剧角色的帕特里克・斯图尔特、在戏剧舞台和电影屏幕中塑造了多个莎剧人物的英国演员劳伦斯・奥利佛、曾成功地演绎奥赛罗的美国黑人歌手、演员保罗・罗伯逊等。

可以想象,竞争应非常激烈,因为几百年来,演绎莎翁戏剧的导演、演员实在为数众多。比如,塑造过哈姆雷特、罗密欧、奥赛罗等角色的劳伦斯・奥利佛,就曾和另一位著名莎剧演员约翰・吉尔古德在舞台上竞争了一辈子,他们相互看不惯彼此的表演风格,也总是在莎剧中全力竞争演出。而这一次,劳伦斯战胜了他一生的对手,跻身于名人堂之列。

当代演员朱迪・丹奇,也同样演绎了大量莎剧人物。上世纪50年代,她全身心投入到“皇家莎士比亚公司”的演出,在舞台上演绎了诸多莎剧人物,六七十年代又在电影《仲夏夜之梦》和《麦克白》中演出。和莎士比亚渊源颇深。而后凭借电影《莎翁情史》中塑造了伊丽莎白女王,仅出场8分钟的精彩演出,赢得了第71届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

上一篇:银行揽储范文 下一篇:中国合伙人的原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