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里的莎菲女士

时间:2022-07-27 06:00:27

我眼里的莎菲女士

十二月二十四日至次年的三月二十八日,从严冬到早春,时光的流转,季节的变化,莎菲走过了冬天,却没能迎来属于她的春天。

莎菲,是一个怎样的女子呢?她,有着爱惜、体贴她的亲人和朋友,她并不缺少关心和爱护,她希望得到的,是一个知己,是一个能读懂她的人。正如她的日记中所写道的:“我总愿意有那么一个人能了解得我清清楚楚的,如若不懂得我,我要那些爱,那些体贴做什么?”

没有人懂――莎菲是孤独的,她在病中挨着日子,只想着冬天快点过去,她消磨时间的方法,无非是一遍又一遍地煨牛奶,一次又一次地看报纸,一个人坐在火炉旁生气……我们可以想象,在刮风的冬天里,那个身患肺病的女子,忍受着孤独,一个人呆呆地坐着,等时间过去――这是多么令人心疼、怜惜的情景。

她的孤独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她的矛盾。因为孤独,因为终日的无所事事,莎菲才有了那些时间去做内心的挣扎。她在很多事情上是矛盾的:她渴望享受生活,却始终抛不开骨子里的伤感和绝望;她渴望别人的关心,却又屡次伤害关心她的人;她迫切需要人间的感情,却又说不出自己真实的需要;她的理性告诫她不该接近那个南洋男人,却又不可避免地越陷越深……说不清、道不明、理不顺的种种纠缠,缠绕着她,让她喘不过气来。她想要逃离一种纠缠,却很可能在逃离的途中遭逢另一种纠缠。

孤独、矛盾的折磨触发了她的叛逆。显然,莎菲的想法和追求,并不符合那个时代大部分人的道德标准。在当时的人们的眼里,她似乎更应该做一个顺从的女子,一个柔弱的、顺从地接受别人的照顾的女子,并因此而心存感激。她应该安守本分,尽量避免给身边的人带来麻烦,她不该让亲友们过多地为她担心,她所要做的,仅仅是接受来自众人的关怀。然而,莎菲是叛逆的。叛逆――这个词,更多的时候被用来形容青春期的少年。莎菲,早已成年的她,却依然叛逆如少年。她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她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追求,有年轻人的冲动和莽撞,她对自己的现状并不满意,她不会对现实妥协,也不愿意按照众人期望的道路按部就班地走下去。

冯雪峰曾经这样评价莎菲这个人物:“莎菲的伤感和绝望,是对于平凡卑浊的周围世界的绝望,同时,也是对她自己所抱的恋爱至上主义的绝望。她的空虚,是恋爱至上主义本身的空虚,也就是她自己所深深感到的个人生活本身的空虚……她也具有五四以来非常深刻的时代性和代表性。”

丁玲自己这样评价莎菲的故事:“它决不纯粹是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莎菲所追求的,从根本上说,是生活的意义,因此,她对待爱情,尽管不顾忌什么社会约束,同时也是严肃的、认真的,甚至是圣洁的。莎菲苦闷、彷徨,那是因为她有着始终不泯没的理想。”

莎菲是孤独、矛盾而叛逆的,这存在于她性格之中的三个特质,在我看来,是一个循环体,她的孤独导致了她的矛盾,她的矛盾引发了她的叛逆,而她的叛逆又增添了她的孤独。

也许有些人会同情莎菲,因为她的孤独,但她并不需要同情,她更渴望的是理解;也许有些人会指责莎菲,因为她的叛逆,但她并没做错,她只是在坚持着自己的理想。我想,我们应该从一个更为客观、理性的角度去看待莎菲这个人物。莎菲就是莎菲,她的性格,她的经历,已经是固有的存在。我们应该尝试着去读懂她,理解她,而不是为自己没有能力去改变她而懊恼。

前段时间风靡一时的《山楂树之恋》中的静秋与老三的爱情故事感动了许多人,也让人们对所谓的“纯爱”有了新的争论。我们为纯洁的爱情而感动,静秋的单纯、纯洁,老三无怨无悔的付出,让这个穿越了几十年的岁月的爱情故事至今仍散发着鲜活的感染力。尽管清楚地明白感情是无法比较的,感情,分不出高低贵贱,个中滋味,只有真正身处其中的人才能真切地感受。但还是忍不住把静秋与莎菲的新歌与她们的情感经历进行了一番比较。

静秋很单纯,那么莎菲呢?莎菲比静秋年长,她在很多方面知道的比静秋多,她比静秋更清楚什么是自己的需要。静秋干净得如一张白纸,莎菲却不然。莎菲没有静秋的单纯,但她还是纯洁的,是一颗痛苦挣扎在失望中的纯洁 的灵魂。在对待苇弟的爱慕与追求时,莎菲一直在尽她所能地保持严肃、认真,她的心是纯洁的。正是因为她的纯洁,她希望能负责地对待感情,所以她对苇弟的态度才会那样飘忽不定、捉摸不透。她的行为举动,是内心反复的斟酌与挣扎的表现;因为她的纯洁,她渴望一份完美无缺的爱情,在处理与凌吉士之间感情时,她此安徽显得有些手足无措,凌吉士并不符合她心中对圣洁爱情的追求的标准,而她却又无法抑制自己的感情。如果不是因为纯洁,她完全可以心安理得地接受苇弟的关爱,可以泰然自若地应对凌吉士的逢场作戏,如果不是因为纯洁,她可以逃脱多少内心的挣扎。纯洁,是内心的一种品质,莎菲的请于,并不是我们否定“她是纯洁的”这个事实的借口。

静秋、莎菲,两个纯洁的女孩,但她们的生活,一个充实,一个空虚。生活状态的不同,也是导致她们不同命运的原因之一。静秋拥有一份美好的爱情,虽然短暂,但给她带来了一生的温暖;而莎菲,她渴望有一份真实、完美的爱情,可这对于她来说,却仅仅是一种奢望。从某种程度上说,莎菲尽管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但她的人格并不独立,她取法独立面对生活的能力,她没有属于自己的完整而充实的生活,她也就不可能得到一份完美的感情。她本身就像是缺页的书记,要完全读懂她是一份过分艰难的甚至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她渴望有一个能读懂她的人爱她,这个愿望永远显得那样可望而不可及。如果说静秋的遭遇可以归咎于命运弄人,那么莎菲的悲剧更多的源于其性格的缺陷,源于她缺乏独立的生活。

静秋与莎菲,有没有相似之处呢?我想是有的,她们都有自己的思想,都在寻找幸福,都渴望爱情,但她们又有着太多的不同。她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生长在不同的家庭,她们的性格不同,经历更不同。在我看来,静秋比莎菲幸运、幸福,她有自己的生活,有懂自己的人,有真爱――这些,都是莎菲渴望却无法拥有的。

我眼里的莎菲,孤独、矛盾、叛逆,脆弱、伤感、绝望,她是一个悲剧人物,她的悲剧源于时代,也源于她本身。她纯洁,但缺乏精神的力量;她叛逆,但缺乏深厚的内涵;她想爱,但不具备真正去爱的能力;她想独立,却不能独立……

林梦虹,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学系学生。

上一篇:从语法入手衔接初高中语文教学 下一篇:故园 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