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故事范文

时间:2023-12-07 20:29:29

感情故事

感情故事篇1

也许我的观点并不能让你认同,毕竟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故事中的石小猛固然可悲可恨,而作为男闺蜜的疯子,能够这样子做吗,还有爱情与道德的底线吗?

石小猛,一个来自云南乡村的农村人,在北京的四年大学生活过得非常拮据,为了省钱而在大学期间,不舍得添置衣服。当大学毕业后,想留在北京,成为一个北漂之人,在北京打拼着在自己的梦想,当闺蜜花天酒地的挥霍时,他只想要拥有一个38平米的蜗居,和他相爱的沈冰在一起,这个有错吗?当然没有,反而我认为小猛是一个有责任感的男人。当然小猛的内心也有阴暗的一面,就是杨紫曦与吴狄的分手事件对他影响很大,看的杨紫曦因为爱慕虚荣,抵挡不了物质的诱惑时,他的眼中是悲愤与无耐的,深怕自己与沈冰的爱情也会因为物质而夭折,所以他认为自己必须要给沈冰有个安定的家。

石小猛可悲在于物质社会的诱惑,无良的老板诱惑与威逼他去拿到疯子他爸公司的广告设计,而故意扣押他的奖金。而他的可恨之处也在于此,为了得到本属于他的奖金,为了得到那片空中囚笼,出卖了他的人格,与疯子达成协议,但是我坚信他一直没有出卖爱情,要不也就没有后的哭得死去活来求沈冰回来了。

有人也许会说:“沈冰曾多次告诉小猛,即使生活在平困,住的房子再简陋也会与他相守。这姑娘做的到,我们谁都不怀疑。她知道小猛想要给她什么,只是有时候,你想给的,未必是我最想要的。我想要的,就是单单纯纯的爱情和简简单单的生活”。我以为他们根本就没必要因为此事而放弃多年的爱情,难道小猛买房后你们就不能简简单单的生活在一起吗?

沈冰在我眼中是一个对爱情没有坚定信念的人,既然你们相知相爱,曾经海誓山盟,海枯石烂的爱过,为什么就不能理解石小猛为了所做的一切呢,为什么就不能理解他的痛苦呢?如果他是疯子那样的富二代,从来不用为钱考虑,整天无所事事的,到哪都是名贵跑车代步,他还会这样的做吗?

感情故事篇2

张茂渊 守望半世纪爱情夕阳红

张茂渊,张爱玲的姑姑。

1925年,在前往英国留学的轮船上,25岁的张茂渊遇上了26岁的李开弟,彼此一见倾心。可当李开弟了解到张茂渊的外祖父是李鸿章,无法接受,毅然斩断了情丝,和一位女留学生结为连理。

张茂渊选择了等待。这一等,就是五十年。

五十年里,历经十年浩劫,不离不弃。

五十年后,李开弟的老伴去世,他们终于走到了一起,那一年,张茂渊78岁。

感动理由:爱需要勇气,守候更需要毅力。

新凤霞与吴祖光 霞依光华 光因霞灿

新凤霞与吴祖光恋爱时遭遇不少风雨,有说新凤霞一家七八口人,都要靠新凤霞养活,吴娶她是要挑重担的。又说新家唱戏俗气,吴家书香门第,不门当户对。但新凤霞说:“我认为我的选择是对的,我坚持。我认定了的事谁也破坏不了。”“台上唱《刘巧儿》,唱婚姻自由,台下还在婚事上这么不勇敢?”

“本来领了结婚证就行了,可是现在反对的人太多了,我非要办个样子给他们看看!”于是自己去大栅栏定结婚礼服,要最好、最贵的……婚宴大气而隆重。

周总理后来对这对夫妇说:“祖光和凤霞结合,是很理想的一对。

感动理由:因为爱,人可以变得更优秀,人生可以变得更丰饶。

情痴知青义娶“小芳”

上海知青戴建国与小凤的爱情因小凤父母的阻挠未能称愿。小凤另嫁,三个月后疯了,再后来,因为一个孩子夭折被休掉,彻底沦为无行为能力的精神病患。

几年后知青回城,戴建国却做出惊人决定:和小凤结婚!突如其来的幸福令小凤婚后清醒了三天,此后病情时好时坏。就这么过了多年,小戴已是当地一家电视台的总编,他们有了一个儿子。

戴母希望儿子回上海陪自己度过晚年,有人劝戴建国不要带上妻子以免被笑话,但他毫不犹豫携妻带子回上海,小凤神志清醒的时候会呆滞地依偎在老戴的身边说,我喜欢他。这是老戴最幸福的时刻。

感动理由:震撼人心,是因为至真至纯――这样的爱情在当夸实为罕有、弥足珍贵。

姐弟共架爱情天梯

上世纪50年代,江津中山古镇高滩村村民刘国江和比他大10岁的寡妇徐朝清相爱,遭来村民闲言碎语。他们携手私奔到与世隔绝的深山,远离一切现代文明,过着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二人互称“小伙子”和“老妈子”,虽然老妈子一辈子也没下过几次山,但为让爱人出行安全,小伙子一辈子都在忙于搭建沟通峭壁与外界的石梯,一凿就是50年。小伙子凿成老头子,凿出6000多级“爱情天梯”。他们还靠野菜和双手养大7个孩子。

感动理由:爱情将不可能变成可能――年龄、面包,都不是问题。

徐敏芳爱屋及乌

韩惠民和妻子徐敏芳默契“配合”,共同照顾一位瘫痪病人,已经持续了近30年。不过,让一般人难以理解的是,这位长期卧床的病人正是韩惠民年轻时的初恋情人……

1972年,韩惠民与吴月瑛相恋。1974年的一天,吴月瑛因事故下半身瘫痪。吴月瑛瘫痪后,不少人给韩惠民介绍女友,都被他婉拒。当徐敏芳了解到韩惠民坚持多年不恋爱,只为照顾过去的情人时,被韩惠民的一片痴情所打动。

1980年,韩惠民与徐敏芳结为伉俪。从此,守护在吴月瑛身边的又多了一个人。

韩惠民的女儿认了吴月瑛当干妈。退休在家的徐敏芳只要一有空,就到吴月瑛家坐坐,跟她讲讲家长里短的事情。

多年来的倾情照料,韩惠民与吴月瑛两家人早已成了一家人。

感动理由:是恒久忍耐,也是恒久宽容。

朱桂琴献肾救夫

朱桂琴是湖北省老河口市一名普通的农家女子,2004年,她在丈夫李广明肾脏衰竭生命垂危之际,毅然决定献肾救夫。然而夫妻没有血缘关系,配型成功率只有千分之一到万分之一。

医院的化验结果显示:朱桂琴与李广明组织配型非常好!

2004年8月15日,上午8时,两人躺在手术床上,从各自的病房被推出来,相遇在医院的过道里。李广明伸出手握住妻子紧紧地不愿松开……

11时40分,移植成功了!这对夫妻的生命已经融为一体,永远不会分离。

感动理由:奉献之美,我的一半是你!

罗映珍600天守候唤醒“植物人”丈夫

600多个日夜不离不弃的守候,600多封倾情呼唤的情书……她用真爱的呼唤把2005年国庆探亲途中遇匪受伤、变成“植物人”的丈夫罗金勇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她就是警察的妻子罗映珍。

感动理由:谁说久病床前无贤妻?罗映珍用行动告诉我们:爱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

努内:漂洋过海,爱就是家

1995年,努内在亚美尼亚首都医院的一间病房认识了中国男人邓忠刚,跟着他远嫁山东荣成詹家庄。在那里,她做了8年农妇。

2004年赴威海打工和母亲的来访唤醒努内沉睡的记忆。努内意识到,她不能一辈子呆在这个村子里。

她想做生意。搬到城市后,―切重新开始,像初到农村一样茫然,可最后夫妻俩还是改变了家里的面貌,过上了好日子。

努内和邓忠刚不管是性格、举止还是生活方式,差别特别大。他们是被缘分连在一起的。但有一点他们是相同的:为了对方,为了这个家,不管吃多少苦,遭多少罪,他们都心甘情愿。

感动理由:爱无国界。家的真谛就是磕磕绊绊地一路前行。

邢丹:因为爱着你的爱

2006年4月,歌手丛飞的葬礼上,很多人第一次看到了丛飞的爱人邢丹。一个哭得像泪人一样、让人怜爱的漂亮姑娘。

邢丹爱丛飞的“豪爽,干脆”,而他的豪爽远远超出了她想象。为了给170多个失学孩子挣学费,他拼了命演出,结果得了严重的胃病。尽管父母坚决反对,可邢丹就是要跟着这个比自己大一轮儿、离过婚带着两岁女儿的男人。

2004年,他们结婚了。丛飞四处演出,邢丹为照顾丛飞和女儿,放弃了自己钟爱的空姐工作,做起了家庭主妇,成为了170多个孩子的妈妈。

2005年10月16日,丛飞和邢丹的女儿出生了。然而2006年4月20日,丛飞因胃癌走了。

感动理由:他慷慨助人的精神让人敬重,她真心的理解和付出更令人感动。

郑广明与贺展曦:地震中的“生死恋”

“我们结婚吧,你喜欢中式婚礼还是西式?”“我喜欢中式。”“可西式礼服漂亮啊。”“那我们先西式再中式。”“好,什么都听你的。”

2008年5月16日,郑广明向尚被埋在废墟中、命悬一线的女友贺晨曦求婚。郑广明在随后的1 8个小时里不断说着情话,贺晨曦在爱情的支持下挺过104个小时后被平安救出。

2008年10月6日,两人执著地将童话一般的爱情变成了现实:结为夫妻。

感动理由:生死相依,不离不弃,大难临头还有你。

结语

60年婚恋,是一场巨变。

传统与现实激烈冲突,中国人的婚恋日益多元化。

这是有史以来中国婚恋生活最大的一次转折。巨变来自哪里?人们不能不唏嘘以问。

世界力量“挤压”影响中国“婚变”,这就是答案。

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冲击,西方文化对东方文化的渗透,是这场巨变的国际背景。

中华民族对人文关怀的重新觉醒,对外来文化的开放胸襟,是这场巨变的内在动因。

60年激荡的情史,凝结着太多的剧烈。太多的波折,太多的迷惘,太多的期盼,既多姿多彩,又可歌可泣。

企图重现60年风云全貌,显然为我们力所不及。这组报道,只是60年岁月的一个剪影。

我们希望,透过那些曾经风行天下的关键词,透过那些刻着时代烙印的家庭史诗,透过那些感动过无数人的婚恋传奇,透过那些全景式俯瞰的点染勾勒,能够让读者重新忆起那些汹涌的波澜,奔腾的浪花,清澈的涟漪。

历史渐行渐远,明天将会怎样。

感情故事篇3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6000多名援鄂医疗队员,从北京来了!从上海来了!从广东来了!从四川来了!从江苏来了!……他们主动请缨、勇敢“逆行”,与武汉人民并肩作战!

【战地日记】时隔17年,“抗非”姐妹花再战疫情

“17年前你在医院一线抗非典我挺你。 今天你再去医院一线抗肺炎我仍然支持你。”

“我参加过抗击‘非典’,有防控经验,肯定能战胜这次病毒!哈哈……”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医医院肺病门诊,换下防护服、做过消毒处理、从发热门诊匆匆赶来的张红爽朗地说。张红的笑声打破了医院现场原本有些紧张的气氛。

“每次疫情来临,她都会冲在最前面。”和张红并肩作战的陈爱美说。

17年前主动请缨“抗非”

张红,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医医院肺病科兼感染科主任,从事呼吸内科临床工作20年。陈爱美,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医医院护理部大内科护士长,从事临床护理工作29年。17年前,当SARS病毒肆虐而来时,33岁的张红和32岁陈爱美主动请缨,参与到“抗非”工作中,成为当时战场上的姐妹花。

“当时,她是区防治专家组成员、我们医院发热门诊主任,区内每一个可疑患者都经过她亲自诊查、密切跟踪和精心治疗。我是发热门诊护士长,积极配合做好护理工作。”陈爱美向记者介绍。2003年非典、2009年H1N1病毒,每次重大疫情来临,她们都冲锋在前。

“我是党员,还是一名专职医生,这个时候就得站出来,扛起这份责任。”张红目光坚定,行动果断,她的勇敢、乐观和豁达深深影响着身边每个人。

17年后的“并不意外”

17年后,姐妹花再次请缨,冲在了抗击疫情第一线。

“我见过她抗击非典时的拼命,太了解她的个性,所以对她的这次选择并不感到意外。”张红的爱人杨永忠表示。

“她在肺病门诊、发热门诊、肺病科病房、感染科病房、会诊室24小时‘连轴转’。”陈爱美介绍,张红已经把吃住全搬到医院,每天凌晨一两点睡觉,其间还要及时查看医院疫情防控群和科室工作群的信息,第二天再早早上岗。自抗击疫情以来,张红没休息过一天,连续多日的工作让她的面容渐为憔悴,让周围同事担忧。

“我们担心她的身体,领导‘命令’她注意休息、保存体力,她也总是点头答应,过后就忘。” 陈爱美心疼地表示。

作为“战友”,陈爱美和张红一样,第一时间递交了“请战书”,申请去感染科帮忙,事后才告知家人。

“我很担心,跟她说,当年非典那会儿你年轻我就不说啥了,现在你都50岁的人了,去最危险的地方,能行吗?她很坚定地告诉我,‘我经验丰富,你们就放心吧’。”面对妻子的坚决,爱人王德刚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受家人影响,儿子儿媳也推迟了原定在初八举行的婚礼,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1月30日,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医医院推送了一条 “逆行者”的微信,展示了一线医护人员的真实状态,感动了所有人。下方留言处,王德刚给爱人的留言更是让人动容。“17年前你在医院一线抗非典我挺你。今天你再去医院一线抗肺炎我仍然支持你。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我和张红开玩笑说,非典的时候我们都活着,那就再战一场!”陈爱美笑道。

【战地日记】铁路青年:病毒未灭 何以归家

从除夕到元宵节,在大众宅家团聚之际,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公司广州疾病预防控制所的青年突击队员们依然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

流行病学调查组青年突击队:锁定病毒传播途径

“叮铃铃……叮铃铃……”元宵之夜,广铁疾控所流行病学调查组的电话又响起。除夕以来,这个电话铃声几乎从未间断。

“这几天排查的一名发热病人排除新冠肺炎感染可能。”原来这是某医院打来的电话。

又有一个病人成功解除危机,可以回家团圆了。大家又投入下一个案例的排查。

流行病学调查组人人都像侦探家,他们要对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进行发病前后14天的调查,抽丝剥茧,推断出可能引起疾病传播的要素,从而达到疫情防控的目的。

一个事件就像乱糟糟的毛线团,要想解开、理顺的话,铺开的工作量非常庞大。这个青年突击队现在已经处理了238起事件,涉及人数多达259人。

从除夕到元宵,连日来超负荷的工作,让调查组的青年突击队员们双眼布满了血丝。但是,没有一个人退缩。

现场组廖潇寒:我是新党员,上一线义无反顾

“什么时候能够回家?千万注意安全。”正月十五的月亮特别圆,广铁疾控所现场组廖潇寒接到新婚妻子打来的电话。

“完成任务就回家,放心吧!”廖潇寒回答道,随后继续投入工作。

现场组工作人员的主要任务就是在车站现场组织对旅客、职工进行体温监测,发放相关防疫物资、宣传资料等。他们是阻止疫情蔓延至列车的第一道防线。

廖潇寒去年才结婚,原计划今年带着新婚妻子一起回老家看望父母。

在管内相关单位开展现场防疫宣传教育,廖潇寒每日的工作都排的满满当当,有时一天只能休息3至4个小时。

“病毒不灭,何以归家。” 廖潇寒说,这个时候,舍小家为大家,是一名党员的责任和使命。

消杀组练川:我是一名团员,随时响应国家的号召

“练川,不在家过元宵节了?”电话那头,妈妈焦急地问。“妈,现在疫情非常紧急,等疫情结束后再回家过节吧!”广铁疾控所海口工作站的“95后”共青团员练川回答道。

从大年初四的晚上开始,练川就和同事们在海口站对动车组进行消毒。

他们穿着防护服,背着近20公斤重的喷雾箱对车厢内进行应急消毒,空气中消毒水的气味,是给旅客的定心丸。

元宵夜,一轮作业结束,练川和同事们难得有了休息时间,没想到又接到下一个消毒任务。当了解到该列车第二天早上就会开走,车不等人,练川顾不上一日的困顿,与同事伍松柏一起上车。

消毒完毕,他们又互相对体表消毒。

“这样,我们就可以放心了!”看到完成消毒的列车,满脸汗水的练川露出了会心的微笑,浑然不觉全身早已湿透。

【战地日记】汇聚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交通青春力量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亲自部署、亲自指挥,多次召开会议、多次听取汇报、作出重要指示。交通运输部党组对学习传达贯彻相关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党中央、国务院相关决策部署等作出一系列有力部署;部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专门印发《关于贯彻落实让党旗高高飘扬在交通运输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有关要求的通知》,要求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充分发挥好群团组织的群众优势和组织优势。

围绕疫情防控工作大局,部直属机关各级团组织迅速行动起来,采取多种途径,开展青年主题学习、宣传教育、青春建功,部直属机关广大团员青年响应号召,以实际行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建设模范机关。

加强教育 提升站位

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根据部直属机关党委和上级团组织相关要求,加强特殊时期团员青年的宣传教育,将党的声音、团的号召第一时间传递给团员青年。

2月6日至2月10日,部直属机关团委组织开展“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青年主题学习,统一配发学习资料,动员各直属团组织利用一周时间,通过多种线上途径,组织青年深入学习领会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共青团中央有关通知要求,部党组相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引领部直属机关团员青年充分认识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交通运输行业在打赢防疫阻击战中的重要职责任务、团员青年应有的青春担当,进一步组织动员各级团组织和团员青年为疫情防控工作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各级团组织将专题学习纳入青年理论学习工作,依托各支部和各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的组织平台,以及“学习强国”视频平台、阿里钉钉办公软件,以及微信公众号、工作群等新媒体手段,开展线上研讨、唱响青年心声、弘扬向上能量。

团员青年们表示,交通运输在遏制病毒传播、维持社会生活生产秩序、保障应急物资供应运输、促进企业复产复工等方面都肩负重要的职责和任务。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是践行青春初心使命的主战场、也是建设模范机关的具体体现。作为中央和国家机关的青年、作为交通运输青年,理应坚决贯彻落实相关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提升政治站位、坚守职责使命,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

团员青年们牢记对年轻干部要加强政治历练、思想淬炼、实践锻炼,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的谆谆叮咛。大家表示,打赢这场防疫阻击战,不仅是业务和技术上的交锋,更是精神和信念上的较量。作为年轻人,我们必须鼓足与病毒一决高下的斗争精神、‘不怕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战“疫”中亮形象、受历练、勇担当!

这场突发的疫情也为团员青年带来了新的思考。正如一位青年同志所说: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未来还可能面临内外部的重大风险,这告诉我们,推进交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也告诉我们,以新一代通信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交通运输新业态新模式,必将迎来更大发展空间。交通运输青年应登高望远、顺应大势,在战“疫”经历中汲取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新启示新经验和新力量。

守土有责 守土尽责

把战疫决心书写在青春担当的实际行动中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部直属机关团员青年在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下,有序有力投身疫情防控工作。

交通运输部应急响应的发令枪一打响,各司局各单位不少青年同志接到命令就马上结束了春节休假,第一时间投身到应急值班和疫情防控任务中,开展信息收集、形势研判、政策研究、协调沟通、运力组织、路网监测、地方指导、宣传报道等各项工作,全力保障应急运输车辆“三不一优先”(不停车、不检查、不收费、优先通行)政策和“一断三不断”阻断病毒传播途径,公路交通不中断、应急运输绿色通道不中断、群众生产生活物资不中断)要求的有效落实;同时,为春节后错峰返程、促进企业复产复工,及时提供针对性的政策支撑和扎实细致的运输服务工作。

这个春节,交通运输综合应急指挥中心的青年同志们连续奋战在应急指挥一线,迅速研定特殊时期的工作机制和模式,实时掌握调度各省疫情防控动态,迅速协调解决因疫情带来的运输矛盾,抓紧开通为武汉运送医疗物资和医护人员的绿色通道,制定针对交通运输工具和车站、码头、高速公路服务区等阻断疫情传播的指导意见,针对突出问题对各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进行视频调度.....分秒必争,成为中心青年的行动写照。部运输服务司的青年同志按“战时要求”被编入到物流保障办公室下设的疫情防控组、物流保障组、综合组等三个工作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部署常常深夜传抵,关笑楠等疫情防控组的青年同志通宵达旦地紧急协调、研定文件,一项项春运返程运输保障政策得以及时出台;余兴源、高博等物流保障组的一班青年同志7X24小时值班上岗,及时受理全国紧急运输任务,协调设立武汉市周边物资集疏运转运站,千方百计协调运力以保证疫情防控应急物资到位。部水运局蔡涛等青年同志,全力协助湖北省交通运输厅与长江干线各省份港政部门、主要港口企业集团建立联络机制,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将联络关口前移,协助解决长江下游港口和湖北省急需的矿石、煤炭、乙烯等重点物资港口装卸需求。部国际司青年同志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蒙古国、柬埔寨等国家的交通主管部门沟通协调,确保国外援助物资顺利接收;他们在党组织领导下,主动搜集国际社会对我国疫情防控工作的反应,每日整理专报为部领导研判决策提供参考。中国交通报社在除夕夜紧急成立由11名青年组成的“驻部应急新闻报道小组”,每天3名骨干驻部采编报道,本部及驻地青年记者赶赴各地交通运输防控检疫站采编鲜活信息,第一时间向社会发出交通抗疫的声音,现已完成100多篇报道。中国船级社海外分社的青年工程师积极发挥驻外机构的作用,多方协调防控物资,购置医疗外科口罩、N95口罩和阀门口罩等物资近15万只,医用防护服近11000件,全力支援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的交通运输卫士。在抗疫关键之时,长航局庙河海巡执法大队和临江坪海巡执法大队的29名青年安检员向局党委递交了请战书,鲜红的手印格外醒目,1月29 日以来,他们克服种种困难,认真履行对通过三峡枢纽船舶的100%安全检查,用行动用热血实践着誓言。

党有号召 团有行动

为构筑联防联控格局贡献青春力量

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响应共青团中央《关于坚持党的领导,全团动员,在防控疫情阻击战中充分发挥共青团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的通知》精神,部直属机关各级团组织积极发挥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努力把共青团的组织力、引领力、服务力体现到大局贡献度上。

用青字号旗帜凝聚引领组织青年。响应全团号召,各级团组织发挥“号手岗队”的品牌号召力,动员团员青年做战“疫”的预备队、别动队、先锋队。长航局党委一声令下,13支青年先锋队迅速组建,178名团员青年承担起海事现场安检、通航调度指挥、船闸(升船机)运行、锚泊指挥、船闸检修等工作任务。公路院组建“大数据支撑青年突击队”,开展武汉人口流动情况分析、新增春运客流量预测分析任务、确诊人员的同乘人员追溯工作、道路客运乘客登记系统开发等工作,为春运与疫情下交通大数据运用提供支撑。交科院组建了一支17名青年组成的突击队,为部、各省厅、大型交通运输企业疫情统计监测分析提供技术支撑;20名交科院的青年志愿者参与在部值守、为部撰写疫情数据测算分析材料、以及院防控工作统计报送等工作。全国青年文明号集体——中国交通报社采编中心的青年同志,大年初一奋战到正月十五,熬夜到凌晨成了常态,春节休刊期间,他们为报社新媒体平台持续提供原创稿件、图片和视频;恢复出报以来,他们承担了全社50%的版面任务,用深入一线的生动报道,唱响交通战“疫”声音。中央和国家机关青年文明号集体——部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值班室的青年唱响“席位就是战位”,配合组织轮值人员和预备力量,做到24小时全天候路网实时运行监测工作。经统计,截止目前,交通运输部直属机关共组建青年突击队13支,组织志愿服务队5支,641团员青年积极参与其中。

让组织的力量稳人心暖人心聚人心。疫情期间,各级团组织及时推送50余篇防疫防控指南,指导团员青年科学文明做好自我防护和家人防护。一些团组织还向团员青年发出了主题倡议书,引领青年做防疫要求的贯彻者、做科学防护的带头者、做防疫知识的传播者、做主动参与的奉献者。各团组织面向防疫一线挖掘和宣传青年典型,依托“交通运输青年”微信公众号等团属媒体开设系列专栏、积极向党组织和上级团组织推报,传播防疫一线的交通青春故事,增添新时代交通精神的新亮色。

“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一盘棋,上下同心、众志成城,一定能够夺取疫情阻击战最终胜利!”“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决心,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这是交通青年的共同心声,也正在成为交通青年的行动洪流!

【战地日记】卫生健康青年:因为是医生,所以选择承担

北京医院文力:“写此生第一封家书,表达歉意吧”

党有号召,团有行动。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斗争,卫生健康青年自觉行动,积极请战!他们将危险、劳累抛在身后,加班加点、挑灯夜战,用实际行动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从以下三封信函中,我们得以窥见他们光洁、明亮的医者仁心。

爸妈,不好意思。大过节,家里装修,又有传染病的时候,咱们现成的劳力加大夫就这么“没影”了……我要告诉你们的是,我并不在之前你们以为的南方某城市出差。实际上我作为国家医疗队的成员,已经在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房里救治患者了。你们问的俞姐姐、白姐姐都说了假话。别怪她们,是我承诺请吃饭,她们才帮我圆谎的。

对家而言,我像个“逃兵”,走得挺狼狈的。但是请宽心,我们现在是已经武装到了牙齿。儿子不是“出走”,而是胜券在握地“出征”!

此外还有几句送给我的新家人——此次冒着风险在前线跟我共进退的20位“战友”们。相较于没成家没孩子的我,你们大部分人对家庭的牵挂和歉意岂止我的数倍。我相信,只要有决心、有信心,就一定能和兄弟医院、和武汉人民一起打赢这场战斗。下一份家书,就是咱们凯旋的捷报。

——节选自北京医院国家支援湖北抗疫医疗队队员、急诊科副主任医师文力的家书。

据悉,北京医院国家支援湖北抗疫医疗队143名队员中,40周岁以下青年108人,其中团干部10人、团员23人,青年医务人员成为本批医疗队的绝对主力。

中日医院肖飞:我想真正体验一回医者的纯粹

我2004年考进北京大学医学部,对2003年“非典”的印象深刻。那场“非典”,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包括我在内很多同学的人生轨迹。大学老师、专家前辈们讲述的抗击“非典”期间医务人员可歌可泣的事迹,对医学生而言是难忘的职业精神教育。真正成为医生后,在临床工作中品尝过这个职业特有的酸甜苦辣,也常常叩问自己内心,是否还是深怀理想的白衣少年?

报名参加中日医院支援湖北抗疫医疗队,是我想真正体验一回医者的纯粹。竭尽全力帮助苦难中的人,是我的责任、使命所在,也是为了报答国家、社会、医院、老师们对我的培养。

据我所知,我们胸外科几乎所有同事均在第一时间报名要求上前线,之所以选择我,有运气的成分,也体现了医院对党员、对年轻医生的认可、信任和期盼。

刘德若主任、郭永庆主任、石彬主任、宋之乙主任等老一辈胸外科专家都结合抗击非典期间经历对我们做了勉励。梁朝阳主任和石玉慧护士长再三叮嘱我们,一定要注意个人防护和安全,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地帮助病人。

我是一名胸外科医生,我的专业和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科与呼吸中心在肺移植患者管理和术后危重症患者照护方面有长期、紧密合作。我相信,有了外科医生和内科医生的协同作战,新冠肺炎救治团队能在武汉前线更好地发挥作用,更积极有效地照护患者,体现出国家医疗队的作风与水平。

——中日医院国家志愿湖北抗疫医疗队队员、胸外科主治医师肖飞感言。

感情故事篇4

那是在1942年5月,当时的布朗还是一名普通的士兵。他刚刚入伍,就被派到了战况最激烈的北非战场进行作战。而他的对手,则是德军的精锐部队――非洲军团。一天,布朗所在的部队奉命坚守一个阵地,可还没等他们挖好战壕,德军就向他们展开了猛烈的进攻。年轻的布朗一下子被这惊天动地的场面吓蒙了,从此患上了战争恐惧症。那一战,布朗和他的3000多名战友成了德军的俘虏。布朗早就听说,德军对待战俘的手段十分残忍,心里很是害怕。不过幸好,在一次骚乱中,当德军用机枪向俘虏扫射时,布朗乘机躺下来装死。这一招居然使他在混乱中蒙混过关。等德军离开后,他趁着茫茫的夜色,从死尸中爬起来,逃回了英军阵地,并回到了自己所在的部队。可是,从那以后,布朗对战争的恐惧却日益严重。他整天无精打采的,一听到枪炮声就害怕得要死。有一次,他甚至想偷偷逃回英国,同家人团聚。就在布朗快被恐惧症压垮的时候,一本书使他的恐惧症和逃跑欲望奇迹般地消失了。

这天中午,布朗和战友们正在休息。团参谋走了过来,他手里还抱着一大摞书。他边走边喊:“书来了,看书喽。”士兵们立即围了上去。原来,在1942年初,英国出版界发起一个“好书送英雄”的活动,鼓励英国人民将有益于士兵身心健康的书籍通过军事邮路免费赠送给前线的官兵。在这一大摞书中,有间谍小说,有爱情故事,还有优美的散文和爱国人物的传记等。但布朗对这些书都不感兴趣,因为这些书都不能消除他内心深处的恐惧感。正在布朗想转身离去时,一本书的标题跃入了他的眼中。这本书的名字叫做《在炮火中如何保持心灵的平衡》。布朗立即将书拿到手中,聚精会神地读了起来。这是一本内容丰富、文笔细腻、说理透彻、语气诚恳的好书。作者引用了从古希腊到1936年西班牙内战将近2000年战争中的实例,详细地论述了士兵在面对死亡的恐惧时,如何去消除恐惧,勇敢地面对现实。尤其是书中的一段话,深深地打动了布朗。这段话是这样写的:“是的,谁都不想死,但是战争却注定要让许多军人死在战场上。当然,究竟轮到谁死,常常是偶然的。炮弹的确不长眼睛。但是,为了英伦三岛不受战火的蹂躏,为了让英国可爱的儿童不再饥饿恐怖,为了慈祥的母亲不再悲痛欲绝,有时祖国需要你死在战场上。即使你死得并不伟大,并不壮烈,死得默默无闻,悄无声息,但在无名英雄纪念碑上也会有你的英灵。你的母亲将会为你感到自豪。"读着读着,布朗的心境渐渐开朗了,对死的恐怖也慢慢消失了,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在他心中油然升起。

从那以后,这本书便成了布朗的“良师益友”。每当遇到困难时,布朗就会把这本书拿出来读上一读。1942年10月,布朗所在的英国第8集团军在蒙哥马利将军的指挥下,发起了著名的阿拉曼战役。在这次战役中,布朗因为作战勇敢而被晋升为上尉。一天,在战争的空隙,他又情不自禁地翻开了这本书。这次,他无意中发现,在这本书《序言》的下面,有关于这本书作者的介绍。而让他惊奇的是,这本书的作者居然是一位叫做朱迪丝的年轻姑娘。于是,一个知识丰富、善解人意、美丽动人的姑娘形象,浮现在布朗的脑海中。突然,布朗产生了一个想法,他想给这位姑娘写一封信。说干就干,布朗立即给朱迪丝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布朗讲述了自己是如何通过阅读这本书消除了对战争的恐惧的,并表达了对朱迪丝的谢意。在寄信时,布朗并不奢望朱迪丝会给他回信。可是,两周以后,布朗就收到了朱迪丝的回信。就这样,两个人开始了信件往来。从那以后,如果有段时间没有接到朱迪丝的来信,布朗就会坐立不安。

1943年5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非洲战争以英军的胜利而告终。此时,布朗已经晋升为少校,他又被派到欧洲战场继续作战。而在此期间,他和朱迪丝的信件往来一直没有中断,他们之间的感情也在与日俱增,甚至开始谈情说爱。一天,布朗忍不住写信给心上人,想要一张对方的照片。可是,朱迪丝并没有满足他的要求,并在回信中这样写道:“如果真的如你过去多次说过的那样,你爱的是我鲜明的个性、突出的才华和深刻的思想,那么,你为什么一定要清楚我的外貌?如果你对我的爱确实真心诚意,即使海枯石烂也不变心,那么我长得美与不美又有什么关系?如果我长相平平,甚至丑陋不堪,你还会如此热烈地追求我吗?”布朗看完信后,苦笑着,摇了摇头。

1945年5月,战争终于结束了。布朗也晋升为中校。很快,他就要回国了。在回国前,布朗给朱迪丝写了一封信,急切地约她见面。很快,朱迪丝就给他回了一封电报,电报是这样写的:“我们在伦敦地铁一号出口处见面。相认的方法是,你手中拿着我写的那本书,我的胸前将佩戴一朵英国的国花――红玫瑰。不过,我不会先认你,你见到我后,如果觉得我作你的女友不合适,你可以不认我。”

6点的钟声敲响,把布朗从回忆中带回到现实。他焦急地看着路口,盼望着心上人的出现。这时,一个身穿绿色连衣裙的姑娘从从容容地向他走来。她碧眼金发、朱唇皓齿、风度娴雅、绰约多姿,是一位人见人爱的美人。布朗大喜过望。但等到那位姑娘走到他面前后他才发现,对方的胸前并没有佩戴红玫瑰。而这位姑娘也没有看布朗一眼,径直地走了。 布朗定了定神,不由得笑了:心想,这位姑娘并没有戴约定的标志,怎么会是朱迪丝呢?不过,不知为什么,布朗的心中有一种感觉,他的朱迪丝的外貌一定不亚于这个姑娘。

随着时间一秒一秒地推移,布朗的心跳也越来越快。突然,他看见一个胸前戴着红玫瑰的女人慢慢地向他走来。这一瞬间,他张口结舌、目瞪口呆,心脏几乎停止了跳动,他的脑海一片空白!天啊,来的竟然是这样一个女人―― 她的头发稀稀落落的,半边脸呈非常难看的焦黑色,而且她拄着拐杖,只有一条腿,一只胳膊。“怪不得她在信中说我可以不认她。原来是这样。我该怎么办呢?现在不认她还来得及。”布朗的心里产生了激烈的冲突。不过,经历过无数战火考验的他很快就冷静了下来,布朗心想:“不,我不应该这样想。因为这很可能是德国法西斯飞机轰炸造成的罪孽,我的祖国有多少像她一样原本美丽的姑娘,如今被害成人不人,鬼不鬼的样子,甚至被炸死、烧死。我不能给她再增添痛苦了。要知道,她在我最需要她的时候,无私地伸出了援助之手。我们的爱是神圣的,它经过了1000多天战火的洗礼,我要为刚才自私的想法而感到羞愧,我没有理由不认她,否则就是卑鄙的。”于是,布朗面带笑容,转过身去,追上那个已经走远的“奇丑无比的女人”,高喊到:“请您等一等。” 说完,他举起手中那本书,并且挥舞了一下,然后温和地对她说:“我是布朗,如果我没有弄错的话,您就是朱迪丝吧。我们终于见面了,我非常高兴!我们一起共进晚餐怎么样?” 这个女人听后,略带惊慌地说:“不,您弄错了。我叫范妮。我真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在5分钟前,刚才在您面前走过的那位穿绿色连衣裙的姑娘,请求我戴上这朵红玫瑰,她要我不要主动认您,如同不认识您一样。只有在您先同我打过招呼,并且对我毫无嫌弃之意时,才可以把真相告诉您。她还让我告诉您,您已经成功地接受了一次或许比战争更严酷的考验。现在,她正在对面那家餐馆里等您。”

原来如此!这下,布朗比刚才更加吃惊了,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说什么才好。还是在范妮的提醒下,他才涨红着脸,满怀着奔向天堂的幸福感,向那家餐馆跑去……后来,范妮成了布朗和朱迪丝的好朋友。

1996年5月3日,布朗中校去世了。两天后,他的妻子朱迪丝也溘然长逝。这对一生深深相爱的老人几乎同时离开了人间。在他们的葬礼上,他们生前数十年的好友、白发苍苍的范妮拄着拐杖,在两个人的墓碑前讲述了他们的故事。她讲完后,葬礼现场一片寂静,人们依然沉浸在这个感人的故事之中。突然,现场爆发出一阵热烈的经久不息的掌声。人们纷纷向墓碑致敬,向布朗和朱迪丝感人的爱情故事致敬。

第二天,一个名为“戴红玫瑰的丑女人”的故事刊登在《泰晤士报》上,它讲述的就是布朗和朱迪丝的故事。这个故事引起了全英国的轰动。在此后的几十年里,根据这个故事改编的小说、戏剧、电影和电视剧不计其数,它甚至成为女性考验恋人的代名词。1999年12月1日,英国爱情故事权威杂志《婚纱与幸福》举办了一个关于“20世纪最感人的爱情故事”的评选活动,结果,布朗和朱迪丝的故事以压倒性的优势名列榜首。

感情故事篇5

女孩终于鼓起勇气对男孩说:“我们分手吧”男孩问:“为什么?”女孩说:“倦了,就不需要理由了。” 一个晚上,男孩只抽烟不说话。女孩的心也越来越凉,连挽留都不会表达的情人,能给我什么?女孩伤心的看着男孩。 过了许久,男孩终忍不住说:“怎么做你才能留下来?” 女孩慢慢地说:“回答一个问题,如果你能答到我心里就答案,我就留下来。” “比如我非常喜欢悬崖上的一朵花,而你去摘的结果是百分之百的死亡,你会不会摘给我?” 男孩想了想说:“明天早晨告诉你答案好吗?” 女孩的心顿时灰了下来  …… 早晨醒来,男孩已经不在。只有一张写满字的纸压在温热的牛奶杯下。 第一行,就让女孩的心凉透了: “亲爱的,我不会去摘。但请容许我陈述不去摘的理由:你只会用电脑打字,却总把程序弄得一塌糊涂,然后对着键盘哭,我要留着手指给你整理程序;你出门总是忘记带钥匙,我要留着双脚跑回来给你开门;酷爱旅游的你,在自己的城市里都常常迷路,我要留着眼睛给你带路;每月(好朋友)光临时,你总是全身冰凉,还肚子疼,我要留着掌心温暖你的小腹;你不爱出门,我担心你会患上自闭症,我要留着嘴巴躯赶你的寂寞;你总是盯者电脑,眼睛给糟蹋得已不是太好了,我要好好活着,等你老了,给你修剪指甲,帮你拔掉让你懊恼的白发,拉着你的手,在海边享受美好的阳光和柔软的沙滩,告诉你一朵朵花的颜色,像你青春的脸…… 所以,在我不能确定有人比我更爱你以前,我不想去摘那朵花……”(女孩泪滴在纸上形成晶莹的花朵) 抹净眼泪,女孩继续往下看:“亲爱的,如果你已经看完了,答案还让你满意的话,请你开门吧!我正站在门外手里提着你最喜欢吃的鲜奶面包……” 女孩拉开门,看见他的脸紧张得像个孩子,只会把拧着面包的手在她眼前晃。 我想这就是爱情或者生活,被幸福平静的包围时一些平凡的爱意,总被渴望激情和浪漫的心忽略。 爱!在双方引起的许多个微不足道的动作里,从来就没有固定的模式。只有爱,可以是任何一中平淡无奇的形式。 花朵、浪漫,不过是浮在生活表面的浅浅的点缀,在它们的下面才是我们真真的生活。

感情故事篇6

【关键词】 聊天 打“虎” 拉钩 五个单词 信心

下面是我在教学中发生的几个小故事。

1. 打“虎”

我刚刚上了几节课英语课就发现我们班的小虎不是一般的学生,调皮并且很排斥英语,他总是认为中国人不该学英语,课上总捣乱。我下决心改变他。一天下课后,把他叫到办公室进行交谈,只谈他感兴趣的话题,不谈学习英语的重要性。通过谈话我了解到,他在小学学习较差,为了引起教师对他的注意就开始结伙打架,打架之后教师就批评教育,从打架中找到了成功点,所以形成了恶性循环,学习成绩越来越差。针对这一点,我和他进行了详细的探讨,打架确实引起教师的注意,但得到了啥好处,又损失了什么,让他自己思考总结。他思考后说,学生都知道他很会打架,是“老大”。我就告诉他我也发现他确实很像老大,做“老大”不仅要有力气,还需要有头脑,这才是真正的“老大”,在班里多为班级着想,认真学习,学生们都崇拜他,那他自然就成了“老大”,并且是教师、学生、家长都喜欢的“老大”。美国在世界上是所谓的“老大”,是打出来的吗?再说了,一个人到了一个新地方一定要有新的面貌 ,要前进,要为自己定新的目标。交谈之后,我让他当我的助理,他喜欢唱歌,我经常教他英语歌曲。每次上课前帮我播放英语磁带,为学生布置课上要学的任务,教学生英文歌曲,我渐渐地发现他变了,英语单词写得很规范,读英语的声音越来越大,并且还经常用英语和我打招呼,和学生用英语交流,在月考的时候,英语成绩名列前茅。

2. 拉钩

磊磊是一个爱笑、爱动的男孩,但我发现他很聪明,就自制力差。每读几个英语单词就玩起来了,我多次与他聊天,发现他喜欢背而不喜欢写。于是我就对他说,如果他能坚持认真听讲,我就不给他布置书面作业。他听后,根本不相信我的话,瞪大眼睛,但从表情上可以看出他是不相信的。这时我灵机一动,使用小孩的办法,“拉钩上吊,一百年不变”,他真的和我拉钩,但他仍然不信。拉钩的第二天,当我走进教室,再次和我拉钩。我愕然,突然我想起来了,这一切都在我俩之间发生,学生们都没在意,我和往常一样,认真地给学生上课,也没太注意他,只是发现我的问题一提出来,他就举起手来,并且回答正确,我及时地表扬他,但其他的事情只字不提,只有我和他心里明白,我们两个各有各的目的,快下课时,我布置作业,学生都在认真记,只有他看生去很轻松,并且很有成就感。我下课后刚到办公室坐下,他就气喘吁吁地找我,问道:“教师,你说话当真算数,你看到我今天的表现了吗?”我向着他笑了笑,伸出了手再次与他拉钩,并且高声地对他说:“当然算数,你表现很好,教师非常佩服你,只要你明天听写全对,不用写作业了。”他高兴地给我一个拥抱,跑了。至今他一直认真听课,也不知啥时他竟然写起作业来,并且书写也比以前好了许多,英语成绩在逐步提高。我真是太感动了,一个小小的拉钩动作竟然如此有效,我想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会越来越自信,他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

3. 五个单词

伟豪,多么好的一个名字啊,长得胖嘟嘟的,很可爱,可就是不爱学习。我不知费了多少功夫,才教会他26个字母。说句实话,我曾一度对他失去信心。几周过去了,他妈妈找我聊伟豪,伟豪和他的双胞胎弟弟性格完全不同,弟弟很爱学习,可哥哥就是不喜欢学习,在其他方面也赶不上弟弟,他妈妈经常被她愁得哭,他却无动于衷,看到他妈妈难过的样子,我决定不放弃他。我和他聊天,并要求他一天记10 个单词,其他的英语作业可以不写,但他不同意,我没办法,就让他自己定,最后他自己决定一天就记5个单词,我答应了。因我知道,这5个单词对他也很难,可是我错了,5个单词,他很快就会了,我借此机会表扬了他。第二天早晨读,他就找我:“教师,我默写单词。”他写,我看,又全对了,我带着欣赏的目光看着他,他也带着成功的表情看着我。到了下午,他又给了我惊喜,9个英语单词只错了2个,并且他很高兴地说:“教师,我今天记了14个单词。”当然我对他是大加赞赏。第三天,奇怪了,伟豪没找我默写单词,我想他一定是三分钟的热度过去了,坚持不住了,就这样一上午过去了。可是,到了下午课间操时间,他来到了我的办公室,默写21个单词,所写完之后我仔细地检查批改,只错了4个,我对他竖起了大拇指,我看到了他成功的自信,看到了他的天真和淳朴。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不仅会写单词,英语句子也能默写下来,口语也很好,英语成绩在逐渐进步,和我成了知心朋友。

感情故事篇7

《老井》里的配角让吕丽萍一夜成名,《编辑部的故事》让吕丽萍红的发紫。步入中年的她,又因《激情燃烧的岁月》而再度火了起来。褚琴这个新形象让她过足了瘾,在大学就演老太太的她一毕业就演小媳妇,似乎从没年轻过,到30岁才演葛玲,而褚琴,为她“找补”了一下曾经年轻的感觉。她总结自己的表演体会,觉得多年来的生活经历和体验都是为褚琴这个人物准备的。

明星校长

吕丽萍在演完《编辑部的故事》后,突然淡出影视办起了学校。从1995年至今,她的群星表演艺术学校从最早的30多名学生发展到上百名在校生,说明这七个年头里她为学校倾注了不小的精力和心血。当步入中年的她再次出现屏幕,她的《谁说我不在乎》《激情燃烧的岁月》等一系列影视作品又赢得了观众们的认可,她的创作激情又回到了从前。

吕丽萍说这完全得益于办学,办学的初衷是受家人的影响,属于血脉相承。她的奶奶曾是特级模范教师,在旧社会养家糊口;姥姥是自己办学的幼儿园院长,是个教育家。虽然父母不是,但她的哥哥是北京广播学院的老师。

另外,办学还受了老师的影响。她自己就是被老师发现、鼓励并培养出来的。做老师以后也会去发现别人,当看到学生里那些未来的小星星时,感觉既欣慰又快乐。上学时一位赵老师曾对她说:我们都有后顾之忧而你们没有。这话很扎她的心。她觉得老师们的生存状态和价值没有被重视和认定。她说:“办学是件有社会意义的事情。人们不是说吗,多办一所学校就少办一所监狱。作为一个人,如果没有精神上的追求和支撑,最多就是多买几套房、多换几辆车,没有更大的意义。我可以不办学、不去花这么多心思和精力,可以拍片挣钱、很自在很舒服,但那不是我的目的。”

本来,吕丽萍不想让自己当校长,她想把舞台搭好了让老师们出头管理,可老师们说你不管不行,因为你是法人也是名人,大家认定的是你。就这样,她只好逐渐进入角色。开始学生叫她校长她老犯愣,后来才意识到自己是校长了。

吕丽萍办学的感受是:心胸越来越宽阔博大,有责任感了。并且,在和学生们的交流过程中,她从学生们那儿也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当年她拍完《编辑部的故事》后,很长的时间里找不着方向,对于媒体拒绝得很厉害。不能适应“明星”状态,更找不到能激发自己创作的角色。就好比一个科学家发明元素一样,发明完后就没有目标了。那时她总感觉喜欢的角色没机会演,不想演的角色老来找她。天天看剧本,却毫无创作的冲动。后来,是学生的激情感染了她。一次她听到一个学生为一个角色遗憾的不得了――“我那么喜欢那个人物了,怎么不让我演呢。”吕丽萍得知,那只是一个只有几句台词的角色。不禁恍然:天啊,那么多的剧本找我,可我还挑三拣四的,觉得没有一个角色能让我有创作的欲望,我怎么变成这样了?不行,我得演戏。

吕丽萍说,如果不是学生的热情感染,就不会有后来的这些艺术想象,她可能还陷在麻木中。对此,她由衷地感激她的学生们。

现身说法

在拍片之余,吕丽萍仍抽空回到教室。在教学上,哥哥吕晓刚比自己更专业,所以,学校的工作基本是哥哥主持。近日,吕丽萍给今年入学的新生开办了一堂讲座。在讲台上,她诚恳地向学生剖露自己的人生经验,心灵历程。她把自己比做标本,鼓励学生以她为鉴,坚定自己的选择,少走弯路。

为了让一个挑水的长镜头表现的真实,吕丽萍挑了一个月的水,摄制组的水全由她包了。当拍完那个镜头时她自己感动的哭了,她说苦中有乐。

回顾星途,吕丽萍说是被哥哥带到表演这条路上的。在晃到十八九岁时,她还不知道什么叫明星。父亲说你得考大学,不能虚度青春。当时的哥哥已经考上北京电影学院,她觉得这样的学校比较好考,而且也是大学学历。于是,让哥哥的同学老师看看自己的条件,对方觉得还可以,不是太好也不是太差,用妈妈的话来说这个女孩儿很耐看。然后哥哥找人给她辅导。开始她考了“军艺”,被淘汰了。哥哥说“军艺”要的是一些人高马大的人,你这么瘦小不行。后来她就报考了中央戏剧学院。

吕丽萍说自己是幸运的,1984年从学校一毕业就直接走上银幕,而且第一部电影就和黄蜀芹这样的导演合作。那部影片叫《童年的朋友》,她是主角。走出校门后,她开始领会到学校特有的温暖。

参加第一部电影感觉像是参加了革命,从北京一下子去了延安。她第一次坐了飞机,难受的吐了。到达剧组前,她已经做好了吃苦的思想准备,可到了拍摄现场,仍然没想到延安的农村竟然那么苦。那里缺水,没法洗澡。由于水土不服,她老拉肚子,直拉的天昏地暗。似乎那里的一只老鼠都比她健壮。那时她想起了老师在课堂上说过的话――你想做演员吗?那就准备吃苦吧!果不其然。

吕丽萍在那部戏里演一个童养媳出身的小八路,女孩子的性格和外形要求像个男孩子,很朴实的那种。为了让一个挑水的长镜头表现的真实,吕丽萍挑了一个月的水,摄制组的水全由她包了。当拍完那个镜头时她自己感动的哭了,她说苦中有乐。

因为肤色太白,导演说她不像陕北娃。靠化装很不自然,于是,吕丽萍和当地的陕北娃们一起摸爬滚打地在一起疯,在太阳底下暴晒。孩子对她很亲近,家里有什么好吃的就给她拿来,吕丽萍把剧组发的补助省下来给孩子们买棉鞋,给他们家里买炉子。孩子们亲切地叫她罗姐,那也是角色的称呼。有一天,吕丽萍和孩子玩累了就在田地睡了一觉,醒来以后,她感觉自己已经融入了那个环境,人物已经附在身上。当内心的情感和孩子们越来越靠近时,导演对她的戏越来越顺眼。她的表演体会是:有些东西需要真情实感,有些东西不是单纯的表演所能达到的。只要感情真正地进入到人物的内心深处,才能表现出来。

片子拍完后吕丽萍才去上影厂报到。上影厂的演员都很时髦漂亮,晒的黢黑的吕丽萍一出现,人们嘀咕:呀,这个人是哪里来的,是不是陕北农村的,这么土的人也能当演员啊。是不是走后门来的?

吕丽萍说,学习表演艺术不仅仅是在学校里甘于寂寞,还要在剧组里经历各种困难,即便是拍出作品,仍需要甘于寂寞的心态,因为你的作品成不成功,轰动不轰动还很难说呢。也许你演过很多片子观众仍不熟悉你,结果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在创作的过程中认真地塑造了你的人物并体会到了创作的,这就够了。不一定非得被人追着签名才高兴。

曾经困惑

吕丽萍曾经觉得做演员太被动,在学校因为话剧《原野》里扮演金子得到老师们的赏识后,才对演戏有些激动起来。成功之后再去演大龙套,就有天上地下的感觉,也为此失落、痛苦。她问过爸爸的一位做研究员的朋友:我为什么会有这样孤寂的心理?本来我是一个主角,突然让我拉大幕去了,我在拉大幕的时候会流眼泪。爸爸的朋友借给她一本《贝多芬传》;爸爸开导她说,科学家发明追求的过程都很幸福,完了以后不能超越自己都很痛苦,有的甚至自杀,你不能这样。老师说:没有小角色,只有大演员。从长辈们的教诲中,吕丽萍悟出了创作的真谛,逐渐理解并热爱上了表演。那时,她的性格内向安静,毕业后希望能够留校当老师。但后来被分到了上影厂。到了上海,一切事情都要自己操办,这让她开始独立起来。

自我感觉良好的吕丽萍因为习惯舞台,到了拍电影的时候碰到了一系列想不到的问题。比如,不适应摄影机的束缚,她甚至向摄影师抗议:你得让机器跟着我,而不是我跟着你。人们觉得这个新演员胆子够大的,初来乍到居然敢和摄影师讲条件。吕丽萍说:“我们始终被教导要向有经验的大演员学习,但是,有时候我并不觉得那些大演员各方面都值得学习,他们的镜头感比我好,但有的戏不一定好。”吕丽萍也鼓励她的学生们建立自信,不要对大演员盲目的迷信或模仿,要挖掘自己的个性。

演惯了话剧,吕丽萍在和对手对词的时候习惯和对手交流,如果别人敷衍她就无从反应。而电影不允许她任意重复,胶片很贵。为了拍摄顺利,冷傲的吕丽萍不得不和别人套近乎,求着别人帮她对词。在第一部电影中有一场演她“死”了的戏,她连“死”都演不好,因为她的眼睛老眨,导演急自己更急。她说:“如果睡着了也行,可是又睡不着,灯光一打我的眼睛就咔吧咔吧……那个镜头到底也没拍成,后来是闭一会儿剪一下,一段一段接上的。普通观众看不出来,以为我‘死’了,但专业的人一看就知道那是接上的。当初我应该吃安眠药睡过去。”

吕丽萍大学毕业的时候舅舅曾让她出国,但父亲告诉她:“你的事业在中国,你没有多少时间到国外去浪费青春。”在26岁那年,吕丽萍等着机会演《老井》,可《老井》最开始三次都没用她。其间对别的剧本她特别挑剔,这个戏不上、那个戏也不上。一向支持她的父亲和她火了,房顶盖都快被掀翻了。他对着女儿大吼:“你怎么老不上戏啊?你有几个26岁!”后来吕丽萍碰到《嘿!哥儿们》那部戏找她,戏里的人物是一个没文化说一口大白话儿的社会青年。吕丽萍当时直嘬牙花子,爸爸催她,就赶紧接了。父亲认为,青春年华转眼即逝,不能被动地干等。虽然谢晋曾说过:吕丽萍是个能演到70多岁的演员。吕丽萍说,回头想想,20多岁也很重要,简直需要争分夺秒。

为了拍摄顺利,冷傲的吕丽萍不得不和别人套近乎,求着别人帮她对词。在第一部电影中有一场演她“死”了的戏,她连“死”都演不好,因为她的眼睛老眨,导演急自己更急。

血脉亲情

说起亲情,吕丽萍对家人们充满眷恋。她说,姥姥对她的影响很大。在她还是孩子的时候,正值,她随在社科院工作的父母下放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农村太苦啦,她经常盼着什么时候能再回到北京。后来因身体不好,10岁的时候回京,和瘫痪在床上的姥姥厮守了一年多。姥姥是个虔诚的基督徒,不但把福音传播给她,还教她怎样做一个本分的女孩子。吕丽萍很快学会了织毛衣,做家务。姥姥有一肚子的故事不断讲给她听。在吕丽萍印象里,姥姥是个坚强的让她钦佩的人,儿子远在海外却不能相认。吕丽萍当时突然知道自己还有个舅舅在美国时简直傻了。在那一年多的时间里,吕丽萍经历了姥姥对她的慈爱,教育,和离她而去。十岁的吕丽萍一下子有了很多心事,她感觉自己长大了。

对吕丽萍的性格和事业起着巨大作用的是父亲。因为家里只有一个女孩,父母对吕丽萍很娇宠。爸爸的鼓励培养了吕丽萍自信的性格。因为脑门大,吕丽萍从小被同伴们嘲笑为“大奔儿头”,回到家里爸爸夸她:“大奔儿头聪明!”的确如此,如果家里的半导体收音机什么的坏了,爱动脑子爱动手的吕丽萍捅咕捅咕就好了。爸爸对女儿的各种爱好都全力支持。她说喜欢音乐想拉提琴,爸爸说:一个伟大的音乐家就要诞生了!在家里经济并不宽裕的情况下毫不犹豫给女儿买来提琴。拉了几天后吕丽萍又喜欢画画了,爸爸说:女儿要当画家了!又把画具买来,并且想办法给她找老师。

吕丽萍小时候干什么都是三分钟热乎气儿,没长性,还喜欢拔个尖儿,学什么东西一看别人比自己好就没兴趣了,必须比别人强才行。发现别人比自己画得好,就不画了;发现人家拉得比自己好,就不拉了。拉提琴的老师对她说:你再学最多就是一个伴奏!一听这个,吕丽萍不干了,心说怎么也得像帕克尼尼啊。考中戏的时候,爸爸说:好,要当表演艺术家了!不过这演员可不好当啊。爸爸也搞不清这孩子到底要干吗,挺着急的,但从不说她。因为父亲不是搞艺术专业的,不知道怎样引导孩子去做些艺术方面的具体事情,但从不给女儿压力,随着她的性子自由发展。初中的时候,父亲对女儿的期望值比较高,虽然没有直接去要求什么,但他希望女儿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专一优秀。那时候家里的墙上老贴着历史年表、各种地图,受父亲的影响,吕丽萍的历史和地理学的特别好。爱看小说,那时的文学名著还没有全部烧完,父亲就总是偷偷地从图书馆给她借来,看完了再去换。吕丽萍在那个乏味的年代读了很多的书。

父亲是做学问的,但还是很有艺术细胞,是他们所里的“歌唱家”,音很高而且敢唱,人家让他唱他就大大方方地表演,性格开朗幽默。吕丽萍对爸爸的这些品性自叹弗如,她说自己更腼腆一些。

吕丽萍的母亲是个医生,从母亲那里继承的是爱干净的生活习性,如果周围环境脏乱,她就什么都做不下去。母亲做工作认真利落,曾经希望女儿将来也能学医,可女儿觉得跟病人打交道是件让人害怕的事情,她没妈妈那么勇敢坚定,严谨而有条理。妈妈经常是被人一叫哪怕是半夜也背起药箱就出门,在干校的时候是个很棒的赤脚医生,十里八乡的人都知道她。吕丽萍现在觉得学医也挺好,能帮助人,可小时候就无法明白这个道理,觉得太辛苦了。

承受孤独

说起父母,吕丽萍充满了自豪。父亲是社科院搞少数民族历史研究的,鄂伦春和鄂温克族的历史是由父亲撰写的,他会说他们的土语。在干校的时候人家问吕丽萍是谁,她说:“我是小知识分子。”大人们问为什么是小知识分子,她说:“因为我爸爸是大知识分子。”那时候她还什么都不知道,爸爸会提醒女儿:“看,你可别小看那个养猪的,他是费孝通啊。”吕丽萍说:“父亲身上的知识分子的那种不阿谀奉承、一副正直的傲骨是她的楷模。不管社会上怎么样他都有着自己的思想和主见,他的学问、人品、性格对我来说是全方位的影响。”由于长期伏案工作写书,刚50多岁的父亲得了心脏病。病危的时候他还鼓励女儿多拍戏。当时吕丽萍正为《老井》里的角色不用她而难过,老哭。父亲一看到女儿难过就安慰她,也替她抱怨:“我闺女这么优秀凭什么不用我闺女呀,没关系,以后咱还有机会。”

父亲病危不久就去世了,这对吕丽萍是个沉重的打击。火化前,她亲自用自己的化妆品为父亲化妆。送走父亲后,《老井》剧组又来找吕丽萍出演段喜凤那个角色,当时的张丰毅替吕丽萍抱怨说:三次都不用了还去干什么呀。可是吕丽萍说她太喜欢那个角色了,三次失之交臂就好像三次失恋一样痛苦,可是爱上了没办法。所以机会再回来找她的时候,她还是心甘情愿地去了。她说这样也算弥补父亲临终的遗憾。后来,那个角色让吕丽萍获得了当年的“金鸡”“百花”双料最佳女配角奖。如果父亲在天有灵,该是多大的欣慰啊。

然后是母亲的去世。父母的相继去世让吕丽萍感到孤独。她说人生再大的打击也不过如此了,没有比这更悲哀的了。但这又是谁也无法代替的事情,只能承受。她觉得上辈人的一生过的太苦,在那样的年代里,一个运动接一个运动,变来变去的。他们那么早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心里一定充满了不堪承受的忧伤。亲人的突然死亡让她感悟到人生无常,孤独难过中,她把想念转化到事业上。也开始更多地去关心爱护别人,觉得父母们的思想和灵魂在她身上附体。母亲说:施比受更为有福。吕丽萍懂得其中含义。她说有时候别人可能觉得她有点儿缺心眼儿,有的时候付出和回报也许是相反的,但都没关系,只有默默承受。有打击也有恩赐,孤独感让她更加独立,成熟,坚强,更能感受到生活中还有平安、快乐。

身为母亲

因为从小受到良好的家教,吕丽萍也是个开明的母亲。她的儿子已经是个初三的学生,很懂事,学习很自觉努力。婚姻的离散聚合并没影响到儿子的健康心理。她告诉儿子,父母都是很普通的人,父母的业绩、成果跟他关系不大,父母都很爱他。

吕丽萍说儿子的心肠很软,有一次她的脸上因为磕破了皮,贴着一块胶布,她自己把这事也忘了,但看到儿子老远走过来眼里竟然含着泪,哭着问妈妈脸上怎么了。吕丽萍才恍然想起脸上的胶布,赶紧安慰儿子说没事。在演《老井》的时候,吕丽萍一想到刚去世的父亲眼泪就流下来,段喜凤那个悲剧人物正吻合她当时的心境。一次儿子和妈妈聊天,问:“你演戏时怎么说哭就哭出来呢,我可不行,我挤半天都挤不出眼泪。”吕丽萍说:“有感情就能哭得出来,那天你看见我脸上的胶布不就哭出来了吗。”

吕丽萍坚决反对打孩子。她认为父母是最有可能成为直接伤害孩子的人。对待孩子应该用爱平等交流。一味地责打会让孩子陷入无助和痛苦,而孩子的承受力是有限的。打骂的后果多是负面的,专制的父母会导致孩子出于害怕而学会撒谎,看人脸色,走邪门歪道,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等等劣迹。如果孩子在外边惹了什么事,回家再被父母不分青红皂白地呲一通,孩子会越来越自卑,或走入某种极端。她说自己的自信是父母培养的,她对孩子也注重鼓励。她和儿子的感情很亲。记得儿子在美国读书时去看他,9点多的飞机11点多才到,儿子的学校很难找,但直觉告诉她儿子一定在等她。吕丽萍连夜找到了学校,儿子果然一直等着,一见到母亲就眼泪汪汪地抱住她。儿子给母亲准备了礼物,是用节省下的零花钱给她买的一条项链。吕丽萍说起来仍然特别感动,她说,儿子那年只有11岁。

因为在美国学英语耽误了课程,她的儿子回国后跟不上课,他自己很急,吕丽萍说你的智力没问题,是因为耽误了时间,如果有压力的话咱可以换个学校。儿子说不用,他会努力。妈妈一听默默高兴,只要孩子自己有这股劲头就好,后来果然跟上了,为了奖励,妈妈给他买了个CD,儿子特高兴。

吕丽萍说儿子的心肠很软,有一次她的脸上因为磕破了皮,贴着一块胶布,她自己把这事也忘了,但看到儿子老远走过来眼里竟然含着泪,哭着问妈妈脸上怎么了。

吕丽萍对儿子的评价是:孝敬,有爱心,懂事。这让她很欣慰。吕丽萍说爱孩子不等于溺爱,她让儿子自强自立,自己要面对困难。她觉得做名人的后代挺不好办的,要比别人克服很多东西。

为人师表

为人师表的吕丽萍,即便在讲台上正襟危坐也不像个严厉的老师,更像一个孩子们的年长的朋友。除了授业解惑,她还像一个布道的牧师,对学生们情真意切地阐述她的“爱”。

她问大家:“你想做演员吗?好,那你首先学会爱。”她说这听起来简单,爱,谁不会爱呀,不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吗。她说:“不是。出现问题的时候还好的起来吗,还爱的起来吗?”她要求学生们要做一个又红又专的人。她说这不是概念化的词汇,她要掰开了揉碎了告诉孩子们。她解释:专是基础,要踏踏实实做学生;红是精神层次的追求。首先,学会感谢生活,热爱生活,向生活学习,把这三点学会,才是作为一个演员的条件,也许有的演员不是这样,即便得到了很多还抱怨这抱怨那的。那不管,作为老师我要求你们要学会。如果你不热爱生活,你怎么去塑造人物?比如说一个拣破烂的,你根本就看不起他,那你还谈得上同情和理解吗,如果让你演一个农民,那你又怎么去塑造?

讲台上的吕丽萍有时候抒情得像个诗人。她说不但要感谢生活,还要向自然学习无私的奉献。感谢自然所赋予我们的,感谢一年有四季,感谢太阳照耀我们。说到在的感受,她陶醉地描绘了唐古拉山的雪峰,美丽的纳木措湖。显然她被震撼了。她说被震撼的不仅仅是美,更是因为它在寂寞中的无私的奉献。那么美的景象,静静地在人迹罕至的地方释放着自己的魅力。

吕丽萍说:“爱的课题太难了。必须和大家唠叨唠叨,得耐心地听。爱是件很具体的事情,先爱你身边的人,也许别的寝室的人你还爱不起来,那先爱你同屋的人。和身边的人先交流交流,别人有困难自己能不能去帮助。你爱别人是件很快乐的事情,如果你心里结着仇的话天天都不痛快,回到宿舍觉得哪儿都不舒服。如果你审视一下自己,学会说对不起,那就化干戈为玉帛,不要凭着别人的家庭条件去看待别人。”她总结,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成功者如果不是因为心中有爱,他们就没有创造性。就像发明家,是因为他们想着别人才产生创造的灵感。

她把话题回到表演上,说为什么有的人演不像人物?比如说人物是黄颜色的,我们是蓝颜色的。演员和人物要融合,如果你觉得某个人物演的不像,那说明两种颜色根本没有融合在一起。吕丽萍向孩子们提问:“谁知道黄颜色和蓝颜色融合在一起是什么颜色?”有学生答:黑色的。吕丽萍嗔道:“胡说,这两种颜色融合在一起是绿色的。绿色是我们光辉的彼岸。”她承认自己也有演角色失败的时候,她心里清楚自己融合的怎样。她说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哪怕有一点融合的不错,他们都会认可并给你鼓励。

最后,至于爱到底是什么?她背诵圣经里的话:爱是恒久的忍耐,又有仁慈。爱不是嫉妒不是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的。

吕丽萍说,这是一段让她琢磨了很久的话。这是她对同学们的要求,也是祝福。如果学生们能做到,就会像永恒的发光体,走到哪里,哪里闪亮。

激情中的孙海英与吕丽萍

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让名不见经传的孙海英历经艰辛后大器晚成,让已经成名的吕丽萍再度走红。两位演员从相识到相知,到步入婚姻殿堂,成为近期娱乐热点中的一段佳话。

遭遇激情

吕丽萍接戏一直比较挑剔,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找到她时,并不想接。她说作为演员能碰到一个好的电影、好的人物,让自己的情感得以释放是件很幸福的事情,可是这样的机会太少了。但是,当她看《激》片的剧本之后,她心动了,首先觉得剧本简直太好了,扎实,有底蕴。对于父辈人的辛酸和痛苦,吕丽萍有着特殊的感受。多年前的电影《蓝风筝》,让她把自己对上辈人的感动宣泄得很充分。而《激》剧能再次让她动情,是因为又从石光荣和褚琴的身上又看到父母的影子。她说:“他们就像我的父母,我母亲也和我父亲吵嘴,但是父亲离去后母亲的那种伤痛至今我也忘不了。他们那一代人特别辛苦、特别纯粹、特别率真,我觉得是一种非常巨大的爱的力量在激励我演好这个角色。”导演认定了女主角非吕丽萍莫属,吕丽萍也爱上褚琴这个人物。她说虽然人们记住她是因为“戈玲”,其实那不是她。她最喜欢的人物是褚琴。

剧本中石光荣这个人物也打动了吕丽萍,让她流了不少的眼泪。那时,她还不知道孙海英是谁。石光荣这个人物究竟让谁来演她很忐忑。她甚至感觉中国男演员里没人能胜任这个角色。当制片人告诉她由孙海英来演时,她顿时就傻了,心想孙海英是谁啊。导演说孙海英获过梅花奖,吕丽萍没好意思追问,可心里直犯嘀咕。

《激》剧在内蒙古开拍的时候,吕丽萍还在与冯巩拍《谁说我不在乎》。等她赶到云南昆明时,片子已经拍了很多。吕丽萍第一天上的戏都不是重头戏,得空就在那儿看孙海英演。结果一看就被震住了,只见石光荣在那儿给人家送菜,吆喝着:我这是有机肥……怎么看怎么不像是做戏,跟真的似的。吕丽萍暗自发觉,自己和人家有距离呀,得努力,得学习。

慧眼识珠

《激》剧播出后,褚琴得到了观众们的肯定,兄弟们对吕丽萍的评价是:演的太像老娘了。吕丽萍的确感到这个人物让她打了一个翻身仗。对于自己的成功,吕丽萍归结为是与孙海英互相“碰撞”的结果。

吕丽萍第一天上的戏都不是重头戏,得空就在那儿看孙海英演。结果一看就被震住了,只见石光荣在那儿给人家送菜,吆喝着:我这是有机肥……怎么看怎么不像是做戏,跟真的似的。

对于孙海英的演技,吕丽萍一直赞赏有加。她说:“孙海英的戏太好了,总能牵着你走。他当了10多年的兵,对军队生活太熟悉了。他阅历丰富,有激情。最后那一集戏,大家欢歌庆祝建军节,孙海英说,‘你等我,如果有下一辈子,我还在这儿等你’一段话时并没有看着我,但我被深深地感染了,他是用心在说,那份激情会让人情不自禁。他是非常优秀的演员,他的戏太棒了。拍老年戏的时候,感觉自己都有点撵不上了。”孙海英拍戏的确非常投入,戏拍完后,他居然一个多月没从70多岁的状态中走出来。

石光荣这个角色让46岁的孙海英迅速成名,让搭档对他刮目。吕丽萍谦虚地比喻:“他赋予人物200%,我只达到90%。但一看他200%,我就到150%,就是这种交流。我从来拍戏没被人带过,都是我带人家,或者跟来跟去,但是从来没有这样被引导。”在戏中褚琴也是附和石光荣的。戏里戏外,恰如其分。

《激情燃烧的岁月》让吕丽萍孙海英相识,而《假装没感觉》的合作最终让他们决定走到一起。《假》片是部都市情感戏,和二人的感情有相似之处。吕丽萍坦言,这部片子最初并不是孙海英出演男主角,是她在看过剧本之后认为孙海英肯定能够胜任这个角色,才大力向导演推荐。通过两部作品的合作,他们发现彼此在艺术感觉上很投缘,从互相欣赏到相爱,经过冷静的考虑后,二人决定生活在一起。

在孙海英眼里,吕丽萍是个非常理性的人,不会轻易做出任何决定,两人最终确定关系,是他们彻头彻尾地谈了两天两夜后做出的决定。孙海英说,吕丽萍是表演上的良师益友,生活中的知心伴侣。他们决定结婚是慎重的。

那么,孙海英何许人也?

孙海英来自沈阳,出身艺术家庭,父亲是著名话剧导演孙昌群。17岁正念高二时,瞒着父母报考了军区话剧团。父母知道此事时他已被录取。就这样,孙海英以文艺兵的身份去了进藏,两年后调入沈阳话剧团。

做导演的父亲很早就发现了儿子的艺术潜质,但也明白儿子的劣势:非学院派出身,形象不够突出,嗓子不够好,所以觉得他很难进入主流影视圈。孙海英正视自己的弱点,便在表演才艺上努力。这些年来,他拍了《双旗镇刀客》《金戈铁马》《蓝色妖姬》《笑傲江湖》《射雕英雄传》等很多作品,试图让每一个人物形象都有所不同。直到《激情燃烧的岁月》,45岁的孙海英才凭着自己的演技让观众开始熟悉他,实属不易。孙海英经历过失败的婚姻,失去过儿子。他把对孩子的那份爱通过石光荣表达了出来,演的非常贴切。他丰富的生活阅历,无形中为石光荣这个人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据说孙海英是个孤僻内向的人。但是,他和吕丽萍在一起,总是一副开朗的神态。这或许就是爱情的魔力。过去孙海英被人提起时总被冠上父亲的名字,和吕丽萍结婚后,又成了吕丽萍的丈夫。他觉得自己就是自己,有什么能耐,自己有数。

事业新起点

吕丽萍评价爱人:他人很踏实,有爱心、善解人意。她觉得过去的很多忧虑被分担了,找到了一个共同生活的志同道合的人,会特别珍惜。从性格上,两个人一个没有条理,一个有条理,正好互补。吕丽萍说孙海英在生活中比她细致,家里需要什么他都会去做,相反自己差一点。在孙海英眼里,吕丽萍倒是比较有条理的,比他强很多。而自己从小当兵,粗糙惯了,对生活细节不太明白。对于婚后生活,吕丽萍说:“我一直觉得一个人过也挺不错,可是遇到孙海英之后,我的想法有些改变,我想两个人在一起可能更好一些,力量更大一些,而且,不孤独的生活也许更适合我。我下决心面对这份感情是件需要勇气的事情,过来之后,连我自己都觉得自己很坚强。与他在一起,我更热爱生活,对自己更有信心了。”

婚姻是二人的感情归宿,也是二人的事业开始的新起点。除了马不停蹄的拍戏,他们还要把已经成立近8年之久的吕丽萍艺术学校做大。在教学的基础上,有成立艺人经纪、影视投资公司的新打算,形成培养演员、制作作品的一条龙产业。因为孙海英的加入,吕丽萍对办学的信心更大了,对未来信心百倍,她说他们的事业才刚刚开始。

孙海英抽空去学校点拨学生,最近,他70多岁的老父亲也亲自来到学校为孩子们排戏。自学成才的孙海英说他很羡慕学校的学生们,自己没有上过专业的学校。他告诉孩子们,无论做什么事都得一心一意地去干,自己要问自己你需要什么。对生活必须是无杂念的人,必须坚持自己的信仰。

至于夫妻今后的合作问题,他们觉得夫妻关系只会促进合作,如果有合适的本子的话,他们俩不排除像张国立和邓婕一样。在艺术要求上他们都很严谨,比较合得来,所以合作演起戏来自然就比较默契。对于妻子的名气比自己大,孙海英从没认为这是问题,他们的认识自然而然,他们相处很和谐。吕丽萍说:“从这点上我特别的感激他,从来不把这当作一回事,因为这确实也不是一回事。名气大是因为我演的作品多,名气说明不了什么,我们互相认可互相爱的是这个人,而不是名气。如果把这一点放在特别重要的感觉上,会非常尴尬,非常不舒服。”在他们之间这个问题不曾存在。

吕丽萍说:“洗去表面的风尘后,孙海英还是一块金子。我有时挺傲的,觉得自己是学表演科班出身,去后我才体会到大自然带给人的教育和陶冶。

之行

吕丽萍和孙海英结婚后,不断有人找他们拍贺岁剧。他们也选了很多题材,但都不够满意。一次夜里长谈,孙海英说出回看看的想法,吕丽萍欣然赞同。然后和导演一碰,一拍即合。

导演的意图是:孙海英重回26年前参军的,通过吕丽萍看孙海英的视角,找寻激情燃烧的根源。这个纪录片名为《心中的节日》,有两条线,一条是孙海英的触景生情,一条是吕丽萍的访谈。整个片子里展开的是吕丽萍对孙海英逐渐了解的过程。忠实地做原生态的记录。最后,两条线在纳木措湖交汇,二人在那里谈人生、谈幸福。

于是,夫妻双双进藏了。回故地重游,为孙海英圆了一个26年的梦,离开的每一年,他都在想念那个地方。那个地方太遥远了。他们从拉萨走了九个小时,经过140公里的小路,吕丽萍几乎被颠散了架。他们去了在边防的连队,旧日营房已经没有了,曾在那儿当过兵的人也都离开了。但是苹果树还在,依然不负季节的硕果累累,树枝被压的弯弯的,没有人摘下来,自然地结果、坠落,然后腐烂。

孙海英洒脱的性格更适合。他喜欢田园生活,做一个牧民、流浪艺人在草原上马背上无忧无虑地唱着歌是件让他向往的事情。他也觉得自己就是那儿的人,觉得自己就是一个藏族。他们所到之处,当地藏民亲热地叫吕丽萍“军人媳妇”。她爱听人这么叫她。吕丽萍说去的时候一直是阴天,太阳出来后,雨就像金线一样下着,蓝天白云,美极了!她发现了天上的两道彩虹,似乎一下子就知道了他们此行的全部意义,好像上帝给了一个启示,它在祝贺他们。彩虹是给予他们的最美的礼物,吕丽萍说:“我有一种被祝福感。通过之行,觉得自己的老公是一位值得去爱的人。”

在新战友的带领下,孙海英踏遍了当年留有自己足迹的每个地方,吕丽萍不断地被孙海英的往事感动得热泪盈眶。

这是他们第二次入藏,吕丽萍说:“洗去表面的风尘后,孙海英还是一块金子。我有时挺傲的,觉得自己是学表演科班出身,去后我才体会到大自然带给人的教育和陶冶。藏民的质朴和真诚对孙海英的影响太大了,这就是为什么到今天他还依然保持着真诚和热情。在这次拍片的过程中,我们没有任何表演的成分,完全是纪录片。孙海英自言自语、热泪纵横的镜头,导演都未删节。”

孙海英平时是一个很刚强的人,但是他每听到《美丽的》这首歌就会流泪。一次他们坐大巴车去拍摄,车里,大家都说说笑笑,惟独他偷偷流泪。在他终于找到心灵的节日,二十多年他一直在寻找。吕丽萍说,《心中的节日》记录下的是他们对那片土地的理解和思索。是他们夫妻二人送给观众的新年礼物。

热爱

――吕丽萍印象

本栏特约记者:棒子

吕丽萍把记者约到石景山,在她的学校教室里讲解人生。课堂上,她先认识了今年入学的每一位新生,然后敞开心扉,把从影经历,人生感悟对着学生们娓娓道来,循循善诱。她舒缓的北京口音里,经常流露着北京方言有的幽默感,偶尔令人忍俊不禁。学生们在她的鼓励下提问,有的称呼她吕校长,有的称呼她吕教授,有的称呼她吕老师。下课时,吕丽萍像以往那样,给每个同学送了见面礼:一本圣经,一块巧克力糖。她说她不要学生们送她什么,只要学生们能学到东西,成为一个走到哪里哪里就闪亮的人,那便是回报老师的最好的礼物。

在校长办公室里补充采访时,记者也得到了一块巧克力。吕丽萍说,礼物只是一种祝福,每个人都该得到祝福。因为皈依基督,吕丽萍的办公室里自然有着相关宗教的画像。高处的墙壁上,悬挂着凯瑟琳・赫本老年的照片,这似乎昭示着吕丽萍对自己表演事业的追求和目标。

吕丽萍不断地讲到爱,她说“爱会发芽,恨会发芽,嫉妒是伤害自己”等等。像个牧师一样,习惯性地传播着“爱”的教义。更有趣的是,她的嘴里也时常迸出“继往开来、与时俱进”这样紧跟形势的词汇,结合现实,还提到了“三个代表”这样的概念,并感叹国家走到今天得之不易。而对于记者所关注的感情琐事,她只是有所保留地透露一二。她希望自己抓紧时间能有机会多弄几部好戏,拍点儿自己想拍的电影,挖掘一些人世之间的真诚、善良。

学校里正在排演话剧《原野》,所以,吕丽萍的事物忙乱了一些。她告诉记者,这个戏是要见观众的,孙海英的父亲来为十几岁的孩子们排练,她心怀感激地提到70多岁的公公的举动,强调说,这就是艺术家的伟大之处。

空旷的办公室里,吕丽萍不太像个日理万机的校长,尽管她有些忙乱。也不像一个正在走红的大明星,尽管不断地有人要她签名拍照;她习惯不停地看表,更像个急着回家的母亲。

本组文章图片由吕丽萍提供

吕丽萍简历

1960年4月3日生于北京。

1980年,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

1984年,分配至上海电影制片厂。同年,演出影片《童年的朋友》。

1985年,演出影片《张家少奶奶》。

1987年,主演影片《嘿!哥儿们》;在《老井》中扮演段喜凤。

1988年,获第八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配角奖,第十二届电影百花奖最佳女配角奖。同年,演出影片《荒火》。

1989年,因在《蓝风筝》里的出色表演,获得当年东京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

1990年,演出影片《龙年警官》《大气层消失》《遭遇激情》。

1991年,演出影片《青春无悔》。

1995年,开办北京群星艺术学校,并出任校长。

1998年,演出影片《青春无悔》《爱情麻辣烫》。

2001年,演出影片《北京人》《谁说我不在乎》。

2002年,演出影片《假装没感觉》。贺岁片《心中的节日》。

曾主演电视剧:

《大树底下》

《来来往往》

《大脚马皇后》

《激情燃烧的岁月》

孙海英简历

1974年参军,军区话剧团。

1976年转业,沈阳话剧团。

演出作品:

话剧:《喧闹的夏天》

电视:《金戈铁马》

《蓝色妖姬》

《笑傲江湖》

《激情燃烧的岁月》等

电影:《双旗镇刀客》

《假装没感觉》

感情故事篇8

张胜利,这位昔日贫困乡村的学少年,是中国“希望工程”的第一位受助人。还在妻子怀孕之时,张胜利就跟她商量好了,不论生男还是生女,他们的爱情结晶都起名“希望”。是的,胜利要让他的孩子记住“希望工程”:没有天底这么多好心人,就没有我们的一切啊……

一、只有一个愿望:读书!

我的家在河北涞源县桃木疙瘩村。涞源县离北京不过百里,抗战时是八路军打日本鬼子的老根据地,曾埋葬过日军“名将之花”阿部规秀中将。但因为这一带关山阻隔,交通不便,一直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桃木疙瘩村窝在太行山腹地的韭菜山上,是个只有8户30多口人的自然村。

据说我们村山头上原先有棵桃树,在山风里长得歪歪斜斜,成了村子的标志。后来桃树被人吹掉了,桃木疙瘩的村名流传至今。要说“疙瘩”,其实贫困是最大的“疙瘩”。村子偏僻而又荒凉,周围海拔2000多米,陡壁奇峻,岩石峥嵘,地无三尺平,风无三日停,人均收入不足百元。

我的爸妈都是道地的农民,他们躬耕着东一块西一块的贫瘠山地,为一点可怜的收成终年忙碌。和村里其它人家一样,秋收的粮食不够吃3个月。我爸爸身体有病,妈妈是个哑巴,我还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屋里没有一件像样家具,有的只是泥巴砌成的土炕和锅台,一口裂了口的水缸,一盏用了不知多少年的油灯。

村旁山顶上有间四面透风的泥巴房,这就是桃木疙瘩村的小学了。有一个名叫张智的老师在上课,最多的时候学生有十来个。那朗朗的读书声像天籁般地令人神往。

经不住我苦苦哀求,爸爸同意我上学了,书本给我一个新的天地,我太高兴了。我放学后拼命干活,砍柴、挑水、喂猪,然后才能做功课,我对每个字每道题都不敢马虎。可是,每学期十来元学杂费,对于我家来说是个沉重的负担。后来爸爸病重,家里更没钱了。听说头发和指甲能卖钱,我把家里人的头发和指甲一点点攒起来去卖,费了好大劲卖不了几个钱。

1988年,我11岁,念到小学3年级了。一天,爸爸含着泪说:“孩子,你不要去上学了吧!念不念书,以后还是农民,家里实在供不起了……”我一听急了,恳求说:“我太想念书了,爸爸,你就让我把小学念完吧!”爸爸生气了,伸出巴掌朝我的脸上打来:“你咋这么不懂事!”从来不敢顶嘴的我流着泪大声说:“不嘛,我就要去!你打吧,怎么打都行……”

我不听爸爸的,提起书包上学去,爸爸气极了,一把抢过我的书包,扔进灶膛里。我一看不妙,赶紧上前,拼命把书包从火堆里捡回来,死死抱在胸前,哭着跑出家门。放学了,我不敢把书包带回家,转到我姨家,把书包寄放在那里,生怕再叫病恹恹的爸爸生气。

这时,我想起了一个关心山里娃的人,曾带人上山考察旅游资源的县政协副主席车志忠老师。听说他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1959年分到涞源在县中教书,几次有机会调回北京,他都没走,对贫困学生特有感情。他来桃木疙瘩村小学看过,后来给我们这些孩子捎来十几件半新不旧的衣服,换下了我们身上的破衣烂衫,大家像过节似的,高兴得不得了。

我向跟我处境差不多的同学们说,我想给车爷爷写封信,让他救救我们。小伙伴都说,你快写吧,把我们的心里话一起写上。于是,我写了撕,撕了写,终于写了一封信。这是我有生以来写的第一封信:

车爷爷:

您好!

您家里今年打的粮食够吃吗?我爹他们都不让我上学,因为家里穷,供不起我上学,可我还想上学,念出书来像您一样做个为国争光的人!

张胜利

不久,爸爸病故,家里顶梁柱倒下了。一家人吃了上顿没下顿,日子没法过。我咬咬牙,背着一条口袋,拿着一根打狗棍,出门讨饭。走东家,串西家,人家看我年纪小,总是从里盛饭给我吃,我再要些老玉米装进口袋。有一天,路经一个村子从旁边突地窜出一只大狗,我还没来得及扬起棍子,那狗已经狂叫着向我扑来,咬住了我的左腿。我的惨叫惊动了其他路人,他们赶开恶狗,可鲜血已经流出了裤角。

接着几天,我一瘸一拐地继续走,口袋里装的玉米在增加着。当我看着和我一样大的孩子,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去上学,我就羡慕极了,我就痛心极了,眼泪就止不住地流。心头痛啊,这种疼痛比我伤口的疼痛还要厉害。

回到桃木疙瘩村后,我马上跑去看我的老师和同学。然而我看到的却是,小学停办了,校舍也快要塌了。原因是流失的孩子太多,收不到学费,学校办不下去了。我久久地站在那里,站成一奠绝望的期待。山风呼啸,我欲哭无泪。

二、“希望工程”给了他希望

我妈妈改嫁了,我大弟适给了外乡人,我二弟和我妹妹寄养在哑巴六叔家。一个家庭散架了,我的上学梦更是破灭了。

到山上放羊时,我碰到失学的同学吕成山。望着那间已经废弃的泥巴房教室,我们俩议论起给车爷爷写信的事。“你说,车爷爷能收到我的信吗?”“咋不能,肯定收到了!”“那怎么不来救救咱们?”“车爷爷在县上是大官,可能太忙了吧。”

当时我们不知道车志忠副主席接到我的信,非常重视,正在为我们到处呼吁。我们没有想到,车志忠老师把我的信转给了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而1989年7月,基金会居然派人来到我们村调查。我们更想到,默默无闻的山里娃的呼声,在北京能受到高层的重视。10月,“希望工程”得到中央批准,开始在全国启动,而桃木疙瘩村小学作为第一个救助试验点,写进了“希望工程”的第一号救助流失生的文件。

1989年10月17日,是我终生难忘的日子。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工作组在县长等“地方官”的陪同下,来到我们桃木疙瘩村。我从基金会郗杰英副秘书长手里,接过珍贵的“资助就读证”,这是“希望工程”发出的第一号资助证。当我代表失学孩子讲话时,背得很熟的发言稿全忘了,只不停地抹着眼泪说:“今天,我特别高兴,特别激动……”

就是在那时,我默默地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读书,将来考师范学校,当一个老师,让桃木疙瘩村再没有一个失学的孩子。

三、从山里来,回山里去

“希望工程”改变了千千万万贫困孩子的命运,而我是其中最幸运的一个。

1990年4月18日,“希望工程”座谈会在京召开。14岁的我头一回走出大山,坐上火车,来到北京,进了人民大会堂。

1995年我在县上念完初中,被“特招”到上海第一师范学校就读,这是头一回来到南方,来到令人眼花缭乱的大都市上海。我有病,6个同学轮流背着我,把我送到医院。龚佩佩副校长代表校领导,带着营养专门来看我。我出院后,学校专门安排9位老师为我开“小灶”补习功课。中秋节,龚佩佩副校长又送来了月饼。以前,在山里,每到中秋,我抬着望着天上圆圆的月亮,想,那圆圆的月饼该是什么滋味?然而,我望着母亲憔悴的面容,只能把口水默默地咽进肚里。而现在,当我用双手接过龚佩佩副校长送来的月饼,望着她那慈祥的面容,我又一次想起了桃木疙瘩村,那山,那月,那已经改嫁离我而去的哑巴母亲。我的喉头哽咽,我的鼻子发酸,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吃到的月饼啊!龚佩佩副校长,我多么想叫您一声“妈妈”!啊,妈妈,亲爱的妈妈……

1996年春,幸运又一次落在我的头上。随着中国“希望工程”的影响越来越大,引起了国际间广泛关注。即将在美国亚特兰大举行的奥运会,特邀请中国3名“希望工程”受助学生参加开幕式。美国可口可乐公司提供全程资助。经过层层筛选,从全国24个候选人中,确定了河北的我、四川的让英、山东的胡晶晶为代表,她们俩是女生,只有我是男生。

6月,我们3个人,代表全国123万“希望工程”受助学生,在美国亚特兰大参加奥运会开幕式的火炬传递。一身运动服的我踏着青春的脚步,接过熊熊燃烧的火炬,奔跑在尼亚加拉大瀑布旁的公路上。10天的美国之行,让我看到最先进的现代化。那些日子,我总在想,桃木疙瘩村,你跟人家的差距这么大,你怎么才能奔路起来?

1997年6月,我以优异成绩,从上海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和同学谈起今后的去向,大家都踌躇满志,目标奔钱的多。他们劝我说,你好不容易出来上学,别回去了,上海经济发展快,就业机会多,你就在上海找份差事,随便打打工也比你们穷山区强,日子过得绝不会差。还有个同学是温州人,他父亲是做生意的,他要我跟他到温州去,肯定挣大钱。

当然在外面挣些寄回去,也是帮助家人和家乡的一种方式,无可指责。可是我是我,我永远和那些跟我一样想读书的孩子有缘。

就这样,我回到了桃木疙瘩村小学,在这个“希望工程”的发源地当了校长。当时学校只有几张桌子,一个书柜,学生只剩了5个,还是勉强维持。惟一的同事就是当过我班主任的张智老师,他为人正直,苦于没有办法。学校虽小,难处去不少。我就到失学孩童家去找学生,一个一个地找回来。这时,“希望工程”再次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学校买了新教具,盖起了新校舍。

慢慢地,学生多起来了,增加到18个。学生是附近村里来的,往得挺远,吃住都在学校,两周才回家一趟。我们当老师的又像爹又像娘,从功课到生活,样样得操心。石家庄一家拖拉机厂赠送给我们一辆三轮货车,隔一阵子,我就开着它下山拉粮食和蔬菜。坡地上的碎石坑坑洼洼,简易的便道曲里拐弯七上八下,别说开车,坐车也颠得吃不消,更何况常常贴着陡崩溃的岩壁,一不留神就会滑进山谷去,没点胆量还真不行!

亏了张智老师相助,他把家也搬到了山上,爱人在学校为学生做饭,孩子上四年级。山上条件差,家也不像个家,可他认了。他是看着我长大的,如今甘当我的“部属”,只图学校能撑起来。

四、山上收获的爱情

冬日的一天,有个山下的农民上山来,说镇上来了个外地姑娘,叫王亚平,想到学校看看,要我去接她。王亚平?我想起来了,前几天我收到她的一封信,说她听了我的事迹很感动,要求来学校教书,给贫困山区做些贡献。没想到,我没来得及回信,她就自己跑来了。我开着三轮货车下山,找到了王亚平。她给我的第一眼印象蛮漂亮的,穿着加克衫和牛仔裤,显得青春朝气。她很聪明,估计上山的道不好走,就找了个当地人,给他30块钱,请他上山报信,让我来接。我觉得她不一样。果然,我问她来干啥,她直率地说:“现在假冒的事多啦,我来看看,如果你们那里真像人家说的那么穷,我就留下来。如果不是的,我马上就走。”

上山来,已经天黑了。王亚平跟学生一块吃馒头和白菜烧肉,她说很香。我说,你是饿了吧。她到宿舍看孩子,询问孩子的家庭状况。当晚,我让她跟张老师爱人睡一屋,我跟张老师打通铺。她和张老师爱人谈到半夜,把我和我们学校摸了个八九不离十。次日,她对我说:“看得出,你是个实在人。”她的眼睛里,似乎有种热热的东西在跳,我脸都红了。

王亚平家在雄县,出门一马平川,离我们桃木疙瘩村有500多里路。她借口去姥姥家,才坐车到我们山区来的。问她在家做什么事,她告诉我,父母资助她开了个服装店,日子还不错。可是她偏偏要来山区吃苦,主动提出为“希望工程”做点事,确实给我很大的好感。因为接到过很多女性的求爱信,都是冲着我是“希望工程”受助第一人,慕名写来的,总是有些理想化成分,像王亚平这样说来就来,到实地考察,还不曾有过。

隔了一天,我要去四里路外的南石塘,到两个失学的女孩子家去,一听我去家访,王亚平也要同行。那天风很大,冷飕飕地吹在脸上生疼。我说,你行吗?她说,我怎么不行?我们顶着风上路,山上一片呜呜的风声,流过泉水的路面结了层冰,一步一滑,我走得费劲,她一步不落,有时走得比我还快。我暗暗地佩服她,一个姑娘家,还挺能吃苦呢。

那天,我在两个失学女孩家劝说家长,告诉他们,山外面女人参加工作的很多,女孩和男孩一样都是人,不能没文化。因为“希望工程”的资助,孩子上学可以免费,家长被说服了。王亚平看我几乎磨破了嘴皮,笑说,你还真有韧劲。我说,你不了解山里人,太落后了。

王亚平在桃木疙瘩村小学呆了四天。她说,她愿意留下来教书,为“希望工程”当一名志愿者。我不能能不为她着想,怕她一时冲动,到时候后悔,就告诉她,桃木疙瘩村这地方严重缺水,一年四季刮不完的风,水果和蔬菜都难种活,生活也不方便,平常好长时间洗不了澡,你得考虑好了。她说,我不介意。

我当然高兴,但事关重大,马虎不得。我说:“你还是回去跟父母商量一下吧,如果来,我当然欢迎,生活费我来付,反正我一人,按‘希望工程’的资助规定,我有300元的工资,够你的了。如果你不能来,我也不怪你,这里太苦了。”

我送王亚平下山,她跟我约定三天后回来。她一走我六神无主,也许她再也不会来了, 何必吃份苦呢,也许她会来的,那就是她与其他女子不同之处。过了三天,她说话算话,真的带着简单行装上山来了。我说,家里同意吗?她说,我决定的事,父母是挡不住的。我说,那你的店呢?她说,转给别人了,钱够用就行,我想做些有意义的事情。

于是,桃木疙瘩村小学有了三个教师:我张智和王亚平。她是志愿者,没工资可拿,但她很敬业,也很开心。有她在,我感到生活特别美好。除了上课,管孩子,我们在一起谈理想,谈生活,也许是年龄相近的缘故,话题也无所顾忌。一天,她问我,你现在这样,今后有什么打算,比方个人的婚姻问题?我说,我从上海回到山区,基本上对个人的事考虑很少。她说,那你不成家啦?我说当然要成家的,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不过,在这个地方成家很不容易。在当地也能找到,但是娶不起彩礼就要好几万块钱。

过了一阵子,我们俩又谈到婚姻的事。我如实地说:“对我来说,结婚很涉茫。当地的娶不起,外地的不忍心让她跟着吃苦。”她说:“只要人好,吃点苦都无所谓。”还说:“那些彩礼之类的,都是外在因素。”我一听,有意思,她是在向我表白了,心里甜滋滋的。因为朝夕相处,我对她也产生了难舍难分的依恋。我知道,我们彼此相爱了。

五、“希望”与人生相伴

王亚平对我说,女儿有了对象不能告诉父母,写信怕写不清,还是一起去见见老人吧。我答应了。放寒假的时候,我跟她来到500里外的雄县。她担心父母亲一下子接受不了,让我先在旅馆住下。她回家跟父母说了教书的事,还说感觉张胜利这人不错,就交了朋友。她父母开始不乐意。她家里离县城不到1公里,家里一溜大瓦房,日子相当好,嫁到穷山区去,这是何苦呢?

她妈数落她:“这么大的事,也不跟父母商量一下!”她说:“这不商量嘛!我也不敢把人领回来啊。”她妈听出弦外之音:“怎么,人已经在县里啦?”

她如实禀告说:“他在旅社等消息呢。”她爸说,那个人到底怎么样?她说,挺好的,靠得住。她爸说,你要是愿意呢,吃苦受累是你的事。她妈说,那你去把他领过来吧。其实,她父母亲是很好的人,都希望孩子幸福,有个好的着落。

她跑来领我回家。当时我身上的衣服很旧了,她陪我去商店买新的。白色休闲装,黑西裤,黑皮鞋。她懂服装,把我上下打扮得蛮潇洒。当然,我见到她父母也说得很实在,没有花言巧语,表示要爱亚平一辈子。老人看到我,觉得人很可靠,把女儿交给我是放心的。

她家请了新亲戚来,办了桌订婚宴,我们的事就算定了。我们在雄县住了两天,就回桃木疙瘩了。那次没照订婚照,后来也没有照结婚照。我们利用星期天,到县城买了一张床,一个圆桌,一套烧饭的炊具。自然还是坐我开的三轮车,她相信我的技术。说也玄,在此之前,我开三轮车已翻过三次,受过伤,没酿成大锅。

1999年春节,我和王亚平结婚了。我没有花过一分钱的彩礼,也没有盖新房或者买新家具,只是购买了些日用品。在山上办的婚事,倒也热热闹闹。王亚平的父母和弟弟来了,桃木瘩村的男女老少都来了。对我来说够风光的,要不是“希望工程”,怎么能娶到这么好的媳妇!

结了婚,她在学校帮我教课,也照顾我的生活。以前我有胃病,吃饭不按时,她烧软饭给我吃,我吃饭也有了规律,胃病好久不犯了。她爱干净,屋里收拾得清清爽爽。她还帮学洗衣物,对学生非常耐心,孩子都喜欢她。我们俩全部收只有“希望工程”发给我的每月300元,可她无怨无悔,钱少我们就省着花,还资助了两个家庭困难的学生。

后来,她怀孕了,到了六七个月,她行动不方便了,我把她送回雄县老家,让她母亲照顾她。我在她家待了一夜,就待不住了。她知道我牵挂学校和孩子,也同意我赶回。我心挂两头,一头是山上的孩子,一头是待产的妻子,但我没有分身术,只能把主要精力放在桃木疙瘩小学。这一年,我们学校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在全乡各学校的评比中,综合评估第三位,考度成绩第五名,这在附近自然村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然而,原先难题解决了,新的难题又摆在了面前。在桃木疙瘩小学就读的孩子已经念到四年级,可是再读上去又难了。“希望工程”捐助的钱仅能勉强维持孩我想,最好再争取些社会资助,把桃木疙瘩村的五六年级办起来。

正巧,江苏有线电视台跟我联系,他们的《情感超市》板块节目请我与广大观众见面,说说的我的心愿。我欣然前往。通过节目,我见到了从天津清来的“希望工程”捐赠第一人周桐,他当年用自己买玩具有零花钱捐给了青少年基金会,成为“希望工程”第一笔善款。我和他,两个素不相识的年轻人紧紧握手。就是这些好心人,改变了我的命运。

我还见到了我母校的龚佩佩副校长,她是从上海专程来南京看我的。我回到桃木疙瘩小学,她仍像亲人一样牵挂我。我忘不在学校也无微不至地关心我。我忘不了加到家乡,她还想着我有胃病,时常给我寄药。我们的通信没有断过。我把苦涩和甘甜都毫无保留地告诉她,她给了我很多的指教和鼓励。

在电视屏幕上,我汇报了我的回乡教学过程。而且我实话实说了学校现存的困难和我的想法,我希望18名学生顺利读完五六年级,每人需学杂费和生活资助费500元。我想还把方圆30公里以内的四、五六年级的学生集中过来,这就需要8间校舍,2万元修缮费。

节目播出后反响十分强烈。打来“热线电话”的,上门咨询的,络绎不绝。“希望工程”的精神在延续,以捐助人和受助人“一对一”的形式,18个孩子上学的费用全部落实了。社会各界伸出爱之手,累计捐助的资金足以保证学校的基础建设。我再次深深这浓浓的真情打动了……

上一篇:太美的承诺因为太年轻范文 下一篇:房源描述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