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少平范文

时间:2023-11-10 14:08:38

孙少平篇1

摘要:路遥这个“交叉地带”的作家,写了许多成功的人物形象,其中以《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最令人赞服,他所表现出的许多优秀品质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本文以他在对学习、对爱情、对困难、对父母、对社会苦难的人方面所表现出的优秀品质进行了探讨,希望广大当代青年能像他一样作一位真正响当当的“铜豌豆”。

关键词:孙少平 青年 形象 意义

一、孙少平无论在何种困难环境中都始终坚持着学习

和路遥其他作品一样,孙少平的人生奋斗之路也是从陕北的黄土地开始的,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他时时经受着贫穷的侵扰,但高中的生活毕竟开阔了他的眼界,使他有比一般农民更丰富的精神。生长在黄土高原一个落后的小山村,遇到的人生苦难首先是饥、冻。孙少平在县城上中学时,生活艰辛,食不果腹,就如文章中写的一样――“每天从下午两点到吃饭这一段时间,饥饿使他两眼冒花,思维全不存在了,两条打颤的腿,只能机械地蠕动完”。一日三餐的“非洲”馍不仅使他正在发育的身体常常经受着饥饿的煎熬,更使他难以忍受的是那些家庭条件优越的同学所投来的异样目光,敏感的虚荣心使他总是在同学们都取完了才去拿自己的口粮。但这位性格倔强的农村青年却不为生活的艰难所吓倒,抓紧一切时间学习、读书、看报,参加各种活动,用知识武装自己,用实践来锻炼自己,这正是这位农村青年的难能可贵之处。

反观当代青年,在物质文化极大丰富的今天,孙少平的一切困难都己不在,“非洲”馍变成了肉馍,小山村变成了高楼,而饥饿只会跟减肥有缘……即便是在如此优越的条件下,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像孙少平一样,即使能够做到也只是为了一个目的――升学考试,而孙少平则不同,他为的只是能够更多的了解外界事物,能够更大的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即使在他一天艰辛劳动结束后,他也同样很满足的在微弱的灯光下看书,坚持学习,领会人生的真谛!孙少平在如此艰辛的环境下仍坚持不断地学习,用知识的力量来武装自己,提高自己,作为当代青年的我们为何不能呢?孙少平的一切学习困难对于我们来说都已经不再是困难,我们缺少的只是无论在任何环境中都坚持学习的一种精神,只要我们每一个当代青年有了像他一样的发奋精神,对于我们个人的前途,乃至于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富强与振兴都会在我们这一代实现的。

二、孙少平在爱情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宽容和善良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

爱情作为生命历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孙少平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即真实感人又充满曲折痛苦,却又那么的具有诗的情调和浪漫色彩。孙少平在爱情上体现出的宽容和善良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郝红梅是孙少平第一个喜欢的女孩。尽管他们的爱情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互相的爱怜,但已经让他幸福不己了。但她却因为利益的关系,毫不留情地抛弃了孙少平。当她毕业时因一念之差,做下丑事,眼看就要身败名裂时,孙少平挺身而出,倾尽自己的所有去帮助郝红梅。再看后来面对来自不同世界的田晓霞时,孙少平没有因为她是地委书记的女儿而害怕与她交往,反而最后用他那善良和自强不息的精神,赢得了美人心。虽然我们知道他们的爱情只会是“乌托邦”式的,但那还是令人十分羡慕的。可就在他们的爱情走向成熟时,一场洪水夺去了田晓霞年轻而美丽的生命。孙少平的生活刹那间暗淡无光,他看见了田晓霞日记伤心欲绝,但坚强的孙少平并没有被苦难所打倒,他重新树立了生活的信心与勇气,顽强的走上了曲折的生活道路。

而反观当代青年在爱情观方面常见的问题数不胜数:

1、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2、失恋后容易消沉。3、多角恋,把爱情当成游戏。4、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还有好多当代青年失恋后出现轻生的情况,怨天尤人。这样痛苦难过的会是谁呢?那还不是你自己和所有关心你的人。在我们看过孙少平对待爱情的宽容和善良之后,我们是否也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爱情观,是否正确呢?是应该利己的还是利他的呢?

三、孙少平在困难面前从不低头

人生是艰难的,这种艰难首先在于你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因此,对孙少平来讲,他的苦难实际上从降生起就开始了。童年、少年乡村生活的困苦自不必说,当他到县城上了高中后,贫穷苦难仍紧紧伴随着他,折磨着他。也许,是中国传统乡土文化中的坚韧、顽强、不怕吃苦受累的积极因素滋养了他。他并没有在深重的苦难面前倒下,而是坚忍不拔的完成了他的学业。在孙少平眼里:“生存的意义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年轮叠加的重复,生存的意义在于时时能够烛照苦难边界幻化出的一线光明,为了捕捉攫获幽暗深邃里滑动的那束浮光,就要在痛苦的窝心旋转,就要在苦难的边缘滞留挣扎,人的自我价值实现和过程就是对于苦难的一种认同。”孙少平对苦难的认识,不是从书上学到的,而是生活磨炼中自己感受领悟的人生哲理结晶。

我记得元代的伟大戏曲家关汉卿曾经把自己比作是一颗“蒸不熟,煮不烂,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的铜豌豆。”我想孙少平就是这样一颗“铜豌豆”,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极大丰富的今天,许多的年轻人在面对困难时,要么被困难吓倒或打倒而一蹶不振,任何的困难都期盼着自己的父母来帮助自己解决,就连洗衣、做饭这些琐碎的小事也不例外,纯粹的一个“小皇帝”。现在的许多大学生在学习上是高智商,在生活上却是个低能儿……在当代青年面临如此多的问题,我们是否应该反省一下自己?是做生活的强者还是弱小的“小皇帝”?是否应该学习孙少平那种敢于正视苦难,在苦难面前坚忍不拔、奋斗不息的精神,做一颗响当当的“铜豌豆”?我想我们当代青年应该学习他并实践他,做一颗真正的“铜豌豆”。难道不是吗?

四、孙少平对父母的孝顺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

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作为一个青春少年,孙少平显然要比时下的所谓知识青年要淳朴而孝顺得多。所谓“百善孝为先”。虽然贫困的家境使他那年轻而又敏感的心受挫,但少平从未向父母要求过什么,能够上学他已经说不出的高兴了。拿着润叶姐给他的粮票与钱,他也没想要为自己谋划什么,而是为家里买了粮食,为祖母买了止痛片与眼药水。祖母虽然又聋又痴,但他从未嫌弃过,而是对她充满依恋之情。对于父母,做任何事他都不想让他们失望,山地里的农活不用说要相帮着干。

在当代的青年当中,有几个人能做到像孙少平一样对父母孝顺有加、关爱备至,这样的青年在当代是少之又少的,多的只是对父母的呵斥与埋怨,把对父母的孝顺当成一种负担,总是把对父母的抚养在兄弟姐妹之间推来推去。看看我们可敬的孙少平,再看看我们当代的青年们,你们的良心何在?父母含辛茹苦的从小把你们养育成才,关爱你,呵护你,害怕你这样,又害怕你那样,可以说他对你们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的。

五、孙少平对社会中苦难的人有着一颗仁慈的心

在《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就有两次,而何况他平时为家里人所做的一切努力,给予认识或不认 识的人的帮助呢?而最为感人的是在师傅为救工友意外身亡之后,孙少平主动承担起了照顾师傅之妻、子的任务,即使外面风言风语,他也无所顾忌。孙少平的性格是沉稳而冷静的,但善良的本质让他不得不奋起为弱者打抱不平。包工头胡永州利用权势向十五岁的小翠施暴的行为让孙少平义愤填膺。目睹人世间的不幸和苦难,尽管孙少平自己也处于极度贫困与苦难中,但他仍决定帮助小翠脱离虎口,把仅有的一百元钱都给了她。田晓霞的死彻底地击垮了青春岁月的孙少平,他再也找不到他的精神伴侣了。虽然他的精神已经足够强大,但它就像一朵花,没有雨露的浇灌是会凋零的。

孙少平为了别人的幸福,在他自身条件如此恶劣的条件下,他依然毫不犹豫的为了能够帮助别人倾尽所有,他这种甘于奉献而不求回报的精神在当代青年中是很少见的,多的只是为了自己的一点私利就去牺牲别人的利益。看到别人深陷苦难中时,大多数人要么是冷眼旁观要么是冷嘲热讽。想想如果那个苦难的人是你,而别人也是用这样的态度对待你,那你又该如何?什么事情都应该有个换位思考的精神,只有这样你才会有一颗乐于奉献的精神。世上多一些乐于奉献的人,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更和谐!所以我们现在要提倡构建和谐社会,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社会上我们应该积极的宣传它,实践它,只有这样雷锋的精神才会永存人间。

路遥把他审美的视角集中在城市与乡村的交叉地带这一具有现实意义的生存领域。他清醒地意识到在当前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历史转换中,在城市与乡村相互激荡的广阔的社会空间里,必然充满着现代生活方式与古老生活方式、文明与落后、现代思想意识与传统道德观念等来自历史与现实的极其复杂的矛盾冲突,城乡交叉地带便是路遥透视社会和人生的窗口,这个敏感区包蕴了他的生活经历.他曾在一封信中写道:“相之下,我最熟悉的却是农村和城市的交叉地带,因为我曾长期生活在这个天地里,现比在也经常往返于其间。”而孙少平就是处于这个“交叉地带”最为典型的人物。这位生长于“交叉地带”的青年,无疑是一个从农村走向城市的青年,他所表现出的优秀品质折服了我们每一个人。

孙少平篇2

关键词:《平凡的世界》 孙少平 人性美

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小农社会的漫漫长夜中,平民在经济上一步步落入困顿的深渊,在政治上被排斥在外,甚至在文化上也失去了话语权。在这个改革时期,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发生着巨大变迁。生活在广阔的陕北高原上的这一群朴实的农民也经历着巨大的变化。孙玉厚,一个朴实忠厚的农民,年轻时曾给地主卖苦力,后来成为一家之主并努力赚钱养家,可是他赤贫的生活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书中的主人公孙少平就是出生在这样的家庭,兄弟姐妹四个,贫穷的生活使得人们的希望变得渺茫。农民不但是财富上的穷人,也是精神上的贫穷人。孙少平从小就忍饥挨饿,连五分钱的菜都买不起,上学时吃着被别人戏称为“非洲派”的黑高粱馍,但赤贫的生活并没有击垮他向上的信念,而是让他更加勤奋。农民孙玉厚的儿子在书中提到的次数很多,作者会去这样定位他:没有任何的地位、财富,有的只是勤勤恳恳的劳动, 出生在这样平凡的家庭,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总是那么大。他生活的环境、他的生活经历及他最后的生活归宿是每个人都可以经历的,没有传奇,没有悬念。小说从开始到结尾都是平稳的过渡,没有最后主人公命运的突然转折。但伟大之处就是在这样的平凡的人生中却有着高昂的品质。

一、对家人的关怀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作为朴实忠诚的农民孙玉厚的儿子,父亲的助人为乐以及周围的生活环境都对孙少平美好的人性特点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从小就乐于助人。家里贫穷买不起药,他就和妹妹一起去地里接露珠给奶奶滴到眼睛里,他拿着润叶姐塞给他的钱给奶奶买了一瓶止痛药和两瓶眼药水,他说长大后要给奶奶治病。如此赤贫的生活中他的孝顺温暖了奶奶饱受煎熬的心。孙少平从小就有一种强烈的愿望在他的内心不断地攀升:他不能这样在双水村静悄悄地活一辈子,他感觉远方有一种东西在召唤他,让他不断地做着远行的梦。这个梦就是有思想的人才会去做的。他身上有着一股劲,带着股劲他不断地往前冲。在家里需要劳动力的情况下,他毅然决然地离开双水村。他离开家是对人生的规划,精神上的丰裕才是他的追求。物质上的丰裕并不能让他对生命感到满足,一眼望到头的人生与他走向城市的梦想相违背。离开家后辛苦的劳动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实,通过自己的努力赚钱。虽然每天赚钱很少但是他每个月都会给妹妹寄去一些钱,听到妹妹考上大学他甚至比母亲更细心地为妹妹准备开学时的行李。对父母他始终是孝顺的,为父母盖一座新房子是他的愿望。虽然不能每天在父母身边,但是他无时无刻不在挂念着他们。

二、对身边人的帮助

相信读过这本书的人都会对孙少平救下跛足同学侯玉英的事情为之震撼。在危难时刻他不计前嫌冒着生命危险去救同学。去了煤矿以后,他很幸运地遇到了他的班长王师傅,班长像一家人一样地对待他,让他在远离父母的他乡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在班长因救人牺牲后他不顾及外界的流言蜚语自觉地帮助班长的家人,在明明和大嫂最困难的时候给予最亲切的关怀。这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感恩。这种正直的品质在他身上一直都闪耀着。

反观如今的我们,每天居住在钢筋水泥建造的盒子里,不要说伸手帮助毫无关联的路人,甚至是邻居或者朋友家遇到了困难需要帮助,我们有时还要想一下是不是要去帮,帮助以后对自己会有什么好处。像孙少平这样有着朴实无华的爱心,看到别人需要帮助毫无二心地去帮助的人,在当今社会已经不那么常见了。

三、对爱情

爱情作为生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身就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爱情不仅是感情的自然流露也是人性的反映。这种爱情观在孙少平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既真实感人又曲折痛苦,却又那样的具有诗意的情调和浪漫的色彩。他敢于追求爱情,敢于突破传统的阶级观念。在他的爱情里,田晓霞个性突出,是集美丽、智慧于一身的女子,相对于其他女学生,她有男孩子的斗志,眼界宽阔,说话幽默,精力充沛,思想激进,她是新时代女性的代表,她和少平看穿了物质生活的局限,在精神的世界交流、畅想,也正是因为这些可贵的品质两颗心走到了一起。在晓霞去救落水儿童而牺牲后,他仍然不愿意因为寂寞或者其他原因而答应金秀的求爱。这是他对爱情的负责,对金秀的负责。用理性战胜感情,使善的观念与爱的情感有机结合起来。

如今的爱情,更多的是看“门当户对”或者是匹配度,在孙少平时代是“敢于突破传统的观念”,但是当今社会,在这个“高富帅”与“白富美”是衡量优秀对象标准之一的今天,笔者似乎更想要去怀念之前的一些美好的“传统观念”了。在《平凡的世界》中从相知到相识到相恋,他们都是在共同的人生追求中相互支持激励中相爱的。这是最纯真的爱情。

《平凡的世界》里刻画了一群朴实的陕北农民,他们虽然过的是朴素的和黄土一样的平凡生活,他们顾不得高谈阔论、愤世嫉俗、忧患人类命运。但是他们却是活得十分“讲究”的一群人,他们追求爱情,勤劳善良,以孙少平为代表,在平凡的世界里有着不平凡的精神世界。

读《平凡的世界》,孙少平教会了我们如何更认真地去对待自己的精神世界,让我们学会到底怎么去生活,对生活应该持有一种怎样的态度。那种迷失于平凡,迷失于索然无味的生活,思想上不思进取,生活上甘于平庸、懒于改变的人才是真正的平凡。生活中的人们大多数是普通人,我们有自己的亲人、朋友和爱人,我们要学会去理解、去帮助、去爱。过着普通生活的人一样是可以有不平凡的内心世界的,只要大家努力去领会,依然可感受到人性美。

其实,最可怕的不是琐碎而又平凡的生活,而是我们思想上、内心里也承认并且接受了这种平凡。

参考文献

[1] 梁海艳.与苦难的顽强抗争――《平凡的世界》所展示出的不平凡的力量[J].文艺评论,2007(5).

[2] 王全胜.论孙少平的精神世界――读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有感[J].语数外学习,2012(1).

[3] 韩玉珠.尽情映现普通人的奋斗精神美――评路遥作品的审美追求[J].小说评论,1992(6).

孙少平篇3

初读《平凡的世界》是初中刚毕业时,老师推荐的,也许是对初中老师的一种怀念吧,所以决定好好读一读。但后来沉浸其中,绝不是缘于此。我为孙少平的努力与坚持而感动,为田晓霞善良而感动,也为她的死而痛心,为那意味深长的结局而回味良久。在读这本书的短短两个星期内,我仿从孙少平的世界里走了一遭,经历着他的经历,感受的他的感受;跟着他一起哭,一起笑,一起努力,一起拼搏,一起奋斗。

孙少平是不幸的。他的出身让他无法享受同龄人应有的一切,甚至有时候连肚子都填不饱,然而正是因为他的不幸才使这个少年的骨子里多了一份坚毅,才让他在困难面前有了永不服输的倔强,才让他有了走出去看看的欲望,才让他有着不断坚持下去的理由。“苦难是一所最好的大学”,你所有的努力与汗水都不会白费,所有的希望与寄托都会在你的努力下慢慢实现。孙少平身上所具有的韧性,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少年所缺乏的,我们这个时代吃穿不愁,物质生活十分充足,但精神生活却十分匮乏。我们沉迷于虚拟的网络,将自己封闭起来,不愿走出去体验,经不起任何的风雨,恰如温室里的花朵,遭遇一点风雨便夭折。而孙少平恰如荒野外野草一般,努力汲取养分,拼命生长,虽然幼小,不起眼,却为自己的人生书写了完美的一笔。

孙少平是热爱读书的。他幼小的心灵自从被《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唤醒后,便一发不可收,上学时,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读书,即使是后来离开学校,他仍没有放弃读书。即便后来他成为了一名矿工,那乌黑的煤炭,那嘈杂的环境,那生活的压力,也没能让放弃读书,他便如那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一般绽放在那平凡的世界里。他用书籍区慰藉他疲惫的身体,用书籍区代替他物质的不足,用书籍支撑着他一路前行,风雨无阻。

孙少平是不屈于现实的。孙少平孙少安两兄弟有着很多的共性,他们勤劳,坚毅,然而他们不同的是,孙少平身上的所有理想与抱负和不屈于现实的性格是孙少安所没有的。孙少安安分守己,只想要在那穷乡僻壤有一番作为,孙少平却想要走出去,去见见外面的世界。面对爱情,孙少安选择了退缩,他放弃润叶,选择了平平淡淡的生活,而孙少平却一直坚守着与田晓霞的爱情,这也使灵魂人物孙少平更具有吸引人心的魄力。

孙少平篇4

关键词:劳动;生存;意义

0 引言

“劳动”是文学叙事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话语资源。从上古歌谣到各朝各代的文艺著作,“劳动”不仅和文艺的生产有直接的关系,而且成为文艺表达审美内涵的载体。在“现代性”文学的建构过程中,“劳动”也被纳入时代语境的文学想象,以传统“劳动”审美话语的为基础,有关乡村改良、农村革命、农民启蒙、等诸多新的话语资源被纳入文学书写范畴。新中国成立以后,“劳动”被视为改造旧社会、建设新社会的途径,“劳动”、“劳动人民”一度成为文学集中关注的对象。进入新时期,随着改革的发生,“劳动”的叙事又有了新的变化。80年代初期,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就是一部主要描写农村在改革的时代背景下,主人公通过自己的“劳动”力图改变苦难现实和自己艰难命运的著作。

1 孙少安式的劳动

郑克中先生在《解析劳动》一文中认为:“劳动其实就是人的谋生活动;在社会分工条件下,劳动就是既有利于自己同时也有利于社会的人的职业谋生活动。劳动与非劳动区别就在于:活动是否出于谋生的目的。”[1]马克思基于政治经济学的思考,将“劳动”抽象为一个具有普适性的哲学命题,认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的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的过程。”[2]马克思对劳动过程中“人”的主体地位的强调,自觉地提出“谁才是世界的创造主体”这一深刻的命题。《平凡的世界》主要叙述两种“劳动”:一种是以孙少安为代表的通过“劳动”形式的改变和多样而发家致富,摆脱物质上的贫苦;另一种是以孙少平为代表的用自己劳动的方式确立个人的主体性和尊严,思考存在的意义。

在《平凡的世界》中,“劳动”成为主人公拯救自己于苦难的途径,这意味着通过“劳动”可以摆脱原来不幸的命运而获得新生。作为家里的长子,孙少安过早的担起全家的生活,他十八岁就当上双水村生产队的队长。为了带领全队脱离贫困,孙少安千方百计地寻找发家致富的路子。在人们的思想观念还没有从陈旧模式的禁锢中冲出的时候,农村改革的政策适时地宣传到双水村,孙少安敏锐地抓住农村政策的内容要旨,带领他们队第一个实行生产承包责任制。

新时期农村经济改革的第一步是实行生产承包责任制,但农村经济改革不仅是以这种生产组织形式的变革还农民以自,调动其积极性,同时还蕴含生产结构的变革。乡村劳动将不再单一地指向“农业劳动”,有关“劳动”对象、内容、方式及文化等都将得到扩展性的重构。孙少安很快地从痛苦的经验中懂得,要想富起来,必须向土地以外组织劳动生产。孙少安将烧砖这件新的劳动方式看得无比虔诚,第一次烧砖的成功,不仅给孙少安带来了财富上的喜悦,而且更坚定他烧砖的决心。孙少安通过贷款和借款的方式,成为双水村的第一个乡镇企业。通过孙少安的辛勤劳动,他们全家终于摆脱贫下中农的窘境。

2 孙少平式的劳动

不同于大哥孙少安获得物质满足的劳动,孙少平更多的是在寻找一种实现个人价值意义的劳动。他想在劳动中净化精神和改造灵魂,而不是一辈子被几亩田地所束缚,进而整个人生失去存在的更大价值。孙少平宁可蹲在黄原城的东关大桥头当揽工汉,或者在铜城大牙湾煤矿地下挖煤,更不会想着借助田晓霞的关系来获得更好的工作。孙少平通过自食其力的劳动而使自己坦然地存在于这个世界,他希望做一个真正的劳动者。借着自己的劳动和品德孙少平赢得大家的称赞和信任,更重要的是在劳动中孙少平认识自我、体验生命价值。

在新时期的改革初期,随着劳动观念的变化,劳动内容的丰富、形式转变,“劳动者”与“土地”的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劳动者从依附于土地而被剥削的命运中,转变为占有土地。这样一种转变给孙少平渴望冲出土地、摆脱耕种收获的劳作生活方式的愿望,从而为走向外面更广阔的世界提供契机。当孙少平凭借着自己的勤劳和踏实,获得一份矿工的工作时,他整个人发自内心的激动和高兴。在孙少平的世界观劳动是确立人的主体地位和个体独立的重要工具。

3 两种劳动的局限

纵观孙少安和孙少平的两种“劳动”,联系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我们可以发现这是改革初期特有的现象。因为过去祖祖辈辈的过度贫穷,使得孙少安极度地想脱离现实苦难而发家致富,在改革面前,孙少安会费尽心思地通过各种劳动方式获得物质上的满足。孙少平的视野不仅仅局限于农村那个封闭而狭窄的小空间内,不满足于物质上的富足,他用自己的双手劳动获得存在的意义。

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入,在新的生产力背景下又出现新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孙少安和孙少平的劳动,在更复杂的改革现实面前,显得简单而天真。尤其是孙少平这个人物的塑造,带有作者路遥浪漫主义式文学化想象的成分。“小说结束于1985年,尽管路遥无法预见未来,但已经有不祥的暗示:少安的砖厂在历经坎坷后度过危机,然而妻子秀莲得了肺癌;少平在井下救人,被一块‘大矸石’毁容,”“90年代乡镇企业倒闭、矿难频发等等现实,更加印证了少安、少平们的未来。”[3]

随着时代改革的发展,这两种劳动冲击着传统的生产方式和劳动观念,这必然引起传统与现代的心理认识的冲突。“劳动”作为人与土地之间发生关系的“媒介”发生巨大变化,触动农村社会维系生存的根本――土地,以及人与土地的关系。传统农业劳动青年人他们渴望富裕,对城市生活过渡渴望,使得他们对传统农业劳动发生情感的背离,这也为此后叛逃土地酝酿情感基础。在随后的“农民工”进城的浪潮中,折射的是对乡村劳动情感的彻底沦陷,体现出人们对劳动生活的价值观念发生转变。严海蓉描述从乡村走出去的打工者的心态:“在中国当展的背景下,农村成为他们想要挣脱和逃离的生死场,而不是希望的田野;希望的空间、做‘人’的空间是城市。”[4]这种对土地的叛逃,造成一个无法抹去的影响即是渐趋荒芜的田野、日渐落寞的土地、逐步空寂的乡村和已然锈蚀的劳动工具。而当在城市失去可以谋生的劳动能力时,原本那个安身立命的土地已经回不去,他们陷入一种尴尬而无奈的境地。

4 结语

《平凡的世界》中的两种劳动,无论是孙少安式的劳动,还是孙少平式的劳动,都是时代的产物。他们都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更是当时人的劳动态度。虽然不乏天真的想象,但反映那个时代的人们,为了生存的需求和生存的意义所做出的积极努力和探索。如今重新审视《平凡的世界》里的这两种劳动,孙少安和孙少平后来可能遭遇的困难和窘境不可避免,但是他们的意义在于对生存需要的劳动和生存意义的劳动的虔诚与认真。孙少安在那种改革初期所具有的魄力和胆识,以及孙少平不局限于物质而对生存意义的追求。

参考文献:

[1] 郑克中.客观效用价值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23.

[2]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02.

[3] S平.从“劳动”到“奋斗”――“励志型”读法、改革文学与《平凡的世界》[J].文艺争鸣,2010(03).

孙少平篇5

《平凡的世界》曾经是60后、70后甚至80后几代人共同的阅读记忆与精神食粮。至今我依然能够清晰地回想起大学秉烛夜读原著的情景,怦怦的心跳如同叙事人的旁白。20年后,缓慢的旁白在同名电视剧中再次回响,恍若时光倒流。其实,我们一直生活在孙少安、孙少平的周遭,就连我们自己也多少带有剧中人物的影子。

这是一部为当代乡土生活存照、为乡愁美学还账的现实主义力作。所谓存照,是它如同娓娓道来的昨日之书,几近真实地记录了城镇化背景下,无数离乡寻梦者与留守筑梦者不甘寂寞的人生剪影;所谓还账,体现于剧作自苦难泥淖攀缘而上的创作情怀,以泪水洗刷屈辱与疼痛,而不是用口水调侃无聊与庸俗。

《平凡的世界》的乡愁美学是现实的,也是浪漫的。现实者如孙少安,他隐忍而决断,恪守“过光景”的现世准则,面对情感、家庭与事业,常常习惯于牺牲个人的短期利益,实现长期利益的最大化。孙少安从乡土中国恒定的情感系统汲取营养,他的精神世界是自明的,以朴素的智慧和幽默将苦难碎片化,便是“有饭吃”的实用哲学。浪漫者如孙少平,《艰难时世》《简.爱》《复活》《白轮船》《牛虻》构成他的精神食谱。由于“我不甘心”而极度渴望“闯世事”,从双水村到原西县、黄原市,最终在大牙湾煤矿暂时安顿人生。他的奋斗轨迹,概括了改革开放初期无数高考落榜的乡村贫寒子弟,赤手扭转命运之踵的不屈理想。

如果说,孙少安谱写了新时期的“创业史”,那么孙少平就是幻想着“在路上”的另一个。两人互为表里,构成了极具时代症候的精神对话。“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世界”,大多数兄弟创业的故事中,长子一般属于现实主义者,年幼的那位更具备浪漫情怀。这也遵循了中国式的叙事传统:首先满足基本的生活温饱,再谈论理想与爱情。旁观兄长在污泥浆里徒劳地翻腾,搜寻从牙缝中挤出的5块钱学费,孙少平一度宣称“我不是这个世界的人”,却被孙少安嗤之以鼻。面对困扰兄弟二人的土地问题、身份问题、阶层问题,现实主义者和浪漫主义者一开始似乎各行其是,最终还是殊途同归。他们从历史遗产中寻获的解决方案如出一辙:“家里只要有一个上学的就不穷。”

基于对原著精神的高度忠实,电视剧的二度创作再次重温了上世纪80年代“知识改变命运”的生活逻辑以及对贫穷奋斗者的礼赞。“女追男”这种严重倾斜的情感交往模式在孙氏兄弟身上反复应验,润叶、秀莲之于孙少安,田晓霞、金秀之于孙少平。勇敢表达炽烈爱情的陕北女子无疑是可爱的,她们的出现于剧情人物结构安排亦无违和感。然而,作为观众则很清楚,上述设置不仅是对兄弟二人男性魅力的赞美,更是这些女性背后代表的庙堂文化、知识精英与民间乡俗对苦难美学的集体肯定。临近结尾,孙少平承诺带下一代的少年明明去看“最好的世界”,那是他即将返程的“平凡的世界”。最后一集启用了多场摇臂镜头,俯瞰因飘雪而富有诗意的乡村,在除夕即将到来的时刻,跟随孙玉厚老人对平凡世界里的乡土风情进行巡礼。对剧中人物来说,这是一场期待已久的重逢,对观众则是一次深情而感伤的告别―关乎记忆与乡愁,关乎回望,或者新的开启。

孙少平篇6

内容提要:《平凡的世界》是一部优秀的作品,在短短的几年间已被人们所接受,作品的众多的人物形象也已深入人心。而作品的主人公因其具有的时代性、叛逆性、乡土性、缺憾美等特征更是广受关注,通过对小说人物的评析对上世纪70、80年代的农民的心理及精神世界有了更深入更广阔的认识。

关键词:平凡的世界人物形象分析时代性叛逆性乡土性缺憾美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共三部6卷,最初接触到这小说是在高二的时候,但是直到大二的时候才读完,真正进入到记忆深处则是在参加工作的三、四年中。直到现在还在读,而且阅读越有滋味。这部小说内容厚重而宏阔,语言质朴而纯真。为中国当代农民挣脱极左束缚开始改革开放留下了一付史诗般的画卷。在小说中作者把国家大事、政治形势、家族矛盾、农民生活的艰辛、几代人的感情纠葛、黄土高原古朴的道德风尚都真实而细腻的展现出来。在作品中作者塑造了近百的人物形象,这些任务形象成为这部小说的闪光点,照耀着读者的心灵,使读者的心灵受到洗涤。在众多的任务形象中作为主角的孙氏兄弟演绎了大时代下平凡人的不平凡的生活。

作为作品的主角,孙氏兄弟身上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特定的时代造就特定的人物形象,孙氏兄弟所走的两条不同的人生之路上可以看出这一点来,孙少安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农民,经过崛起、衰落、崛起最终成为企业家,而弟弟孙少平则从农民成为了一个普通的工人。这两兄弟的发展历程正是当时那一代人打破传统思维模式,探索新的思维模式的缩影。孙少安是家中的顶梁柱、是生产队的骨干,无论什么时候他都勤勤恳恳的努力劳动,但每年的年终仍然是吃不饱饭,穿不上衣。对此他没有畏缩不前而是勇敢的面对生活的挑战,选择新的未知的道路。他白手起家建窑烧砖,承包砖厂……一步一步成为了一个乡镇企业家。随然其中也有很多曲折,但他最终还是克服了。他就是那个时代大多乡镇企业家的一个缩影。孙少安的弟弟孙少平严格说来应该是作品的真正的主角,从一个学生变成农民,从农民变成打工仔,从打工仔变成正式的工人,这个人物身上虽然有作者的美好幻想在里面,但总体而言他反映的是那个时代人们的美好愿望。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每一个人身上都会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在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的都可以找到时代印迹。

在孙氏兄弟身上更多的是叛逆性,正是这骨子里的叛逆性使得他俩不再局限于当时的家庭、农村的小天地中,不像其他农民一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面朝黄土背**的过着平庸的农村生活,满足于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他们面对困境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孙少安因失败变得身无分文,还要面对村里人得白眼,但他没有放弃希望,终于抓住一个机会;弟弟孙少平为了背石头背都被压烂了,但他坚持下来了,正是他们身上要打破传统的叛逆性,使得这两个应该一生在黄天尘埃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走出了一条不同于父辈的道路,做了一名不平凡的农民。也正是他们身上的叛逆性,使得他们在面对感情纠葛时做出了自己选择,孙少平一个打工仔竟然和地委书记的女儿谈恋爱,在最后竟然接受慧英的爱,最终获得了自己的幸福生活。如果这兄弟两人没有这种叛逆的性格的话,那他们的结局就会像他们的父辈一样。我们的社会中正是有着千千万万的向他们的叛逆者,才能快速的从十年浩劫中走出来,才能够进行改革开放,经济和社会才会有如此的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国人民才能够在国际社会上挺起自己的腰杆,东方巨龙才能够真正腾飞。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总人口的7、8成,作为一个普通的农民,在孙氏兄弟身上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在他们的眼中家人、家庭就是他们的全部,他们最初的理想就是吃饱饭,穿暖衣而已,他们所接触的不过是小乡村,小县城而已,为了实现自己理想,他们像牛马一样的劳动,但到年终却仍然吃不饱、穿不暖时,他们没有别的办法,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作为一个农民,一个世世代代在农村生活的农民,他们只能继续承受生活的折磨,他们所做的就是保持自己战斗意志,坚持自己的理想,继续做着看似无用的活计。从文章的开头一直到结尾孙氏兄弟乡土气息就没有一丝一毫的减弱,孙少安发财后出钱建学校是为了什么?孙少平出院后拒绝**的表白,而接受慧英的爱,又是为什么?他们虽然是主角,但他们就是普普通通的两个农民,农村出生,农村生长的农民。

在很多的传世作品中有8、9成的作品是以悲剧结局的,也许缺憾美给人感受更深刻,作为《平凡的世界》的两个主角孙氏兄弟的生活总是充满着风雨的,总是带着丝丝的缺憾,在路遥的笔下这种缺憾也成了一种美。孙少安成绩优秀为了弟弟、妹妹却不得不放弃学业;虽然在心底爱着田润叶,润叶也爱着他,但他却不得不痛苦的选择了放弃,有情人不能成为眷属;生活富裕了,家人之间却有矛盾了;矛盾解决了,妻子却又离他而去。命运好像一直在捉弄他,不管怎么努力他就是得不到美满幸福的生活。孙少平是生活的强者但他也总是受到命运的捉弄,能上学了,却被鄙视;回村教书了,学校解散了;与田晓霞谈恋爱了,田却死了;成为工人了,却不敢面对**了。一个又一个的沉重的打击下,他坚持下来了但也没有了进取的精神。

作为《平凡的世界》的绝对主角孙少平在小说的最后却显示了他心灵的脆弱的一面,他不敢面对**的表白,回到了城乡交叉地带,接受了慧英和明明。他对自己的生活很满意了,没有了像以前一样扬起生活激荡的风帆,像海燕一样去迎接挑战。这样的一个结局似乎不和人们的口味,但正因为这样才使得作品更加真实可信。

孙少平篇7

作家路遥的作品总是打动人心,因为他的文笔纯朴无华,总是可以到达人性最柔软的地方。大家看完《平凡的世界》有什么感受呢?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平凡的世界读后感读书启示,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读书启示1这考试后的这几天,我把《平凡的世界》这本书已经看完了。这本书让我懂得了许多,也有许多情节令我感动,有许多人令我铭记在心,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也有许多事情值得我们借鉴。

孙少安那种为了家人可以放弃一切的。他为了不连累自己心爱的润叶,在润叶给他表达自己的爱意后选择逃避。为了让家里少些负担,就娶了不要彩礼钱的与二妈一族的秀莲。两人从此相爱了;孙少平可以因为自己善良的本性去原谅那个伤害过自己的郝红梅。在侯玉英的爸爸在门市部抓住了偷了手绢的郝红梅后,非常理智的放了郝红梅,还让知道此事的所有人都不要把这件事告诉别人,尽管郝红梅曾经欺骗过自己的感情;兰香是这个家里最小的孩子,但她却非常懂事。在家里其他人正在为姐夫的事焦急时,她独自一人默默地去喂猪,拾柴禾。

对比在黄土高原艰难地生活着的人民群众,我们还有理由叫苦吗?他们有的甚至连饭都吃不饱,有时遇到旱灾会没有粮食等等一些困难,都使我们为此感到愧疚、难过、悲痛。

读完这本书后,我学会了自立自强、乐于助人、积极向上、敢于面对、善于原谅他人等一些精神品质。我会在生活中努力做到这些的,让我们一起加油!

读书不仅带给我们知识,还带给我们做人的道理。培根说过:“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让我们一起读好书,行好事,做好人吧!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读书启示2在路遥的笔下,在平凡的世界里,有一群敢于奋进,勇于进取的年轻人,他们是平凡的世界里的一点不平凡,代表了那个时代的声音。

孙少平是全书的主人公,是一个新时代有理想,有思想的青年。孙少平上学时,家境是艰苦的。高中时,每天吃不饱,穿不暖,但是生活上的艰苦,并没有使他失去面对生活的勇气,这个衣着不合体的高个学生,在精神上是富有的。他积极阅读,在学习的同时,也树立了初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说是阅读使得孙少平变得和其他的人不一样,这不仅表现在他的处世态度上,也表现他的行为言语上。

孙少平有着乡下人勤劳朴实的一面,又有着知识分子肯学上进的一面。他的身份虽然在变,可是他的思想却一直没有变。相比较,现在的人,对于信念的坚持很容易就受到外界的影响而改变,我们其实都在社会或者是周围的影响下改变着什么。如果我们都能像孙少平一样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不放弃追逐自己的理想,执着于完成自己既定的人生目标的话,我想许多人的人生一定会比现在好上很多。

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处理上,孙少平也能拿捏得当。在亲情上,他始终深知家中的疾苦,从不因为自己而给家中添加负担。在友情上,少平有一个最好的朋友——金波,他们都深深地了解对方,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在爱情上,孙少平和田晓霞从相识到相知到相爱感动了无数人。

我一直在想,《平凡的世界》到底是什么地方吸引着我。孙少平的人格魅力,他的执着,他的爱情,无一不在牵动读者的眼睛。这也正是我们需要学习的,一个人吸引别人的是他的品格而不是外在的虚华或贫穷,无论怎样都不能丢掉人最宝贵的品格,要坚持原来的那份美好,即使出淤泥,也要不染。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读书启示3在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你是否一直苦苦挣扎在痛苦的边缘?面对沉重的生活,你是否甘为命运的玩偶?如何走出生活的泥淖?如何实现人生的价值?到《平凡的世界》里去寻找答案吧。

《平凡的世界》是中国著名作家路遥的一部百万字的巨著,作者在七十年代中期到八十年代近十年间是广阔背景上,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读起来让人荡气回肠,不忍释卷;被誉为“矛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激励千万青年的不朽经典。

在这部书中,路遥用恢宏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把生活的苦难、残酷和卑微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在这部奋斗史中,孙氏兄弟不甘屈服,在沉重的生活中发掘自己被禁锢的价值,掌握自己命运主旋律的精神,令人感动。孙少平,一位平凡世界的精神斗士,他的一生体现了平凡人生的辉煌意义,贯穿他的'思想主线就是奋斗不息,坚忍不拔。而孙少安,一位负重前行的跋涉者,他的一生揭示了责任坚忍的重要。

《平凡的世界》我读过两遍,第一次是在初中懵懂无知的年龄,我还没有深刻体会的生活的苦痛,但那时以被感动得泪流满面,高二的时候,我突然对生活的意义,和人存在的价值产生了兴趣,每天苦苦思考却终无所获,成绩也随之一落千丈,但那时自己已钻进了死胡同做不出来,我一度阴郁成病晚上睡不着觉,睡着了还在默默流泪,在我几近崩溃、几欲解脱的时候,再次读了《平凡的世界》,我一下子清醒了,为自己的懦弱而羞愧,我在那一天找回了我精神的恋人——孙少平,他坦然面对人生的态度,用劳动实现自己价值的观念,他时时不忘学习的现代意识,像一块磁铁深深地吸引了我。孙少安,我的精神挚友,一个无论家庭多么烂包,都不推卸责任,不埋怨生活的仁者,他让我明白了人不可以那么自私的活着。他告诉我,既然存活于世,就该对得起自己,他们将我从悲伤中拉出,陪伴我在生活的激流中奋力前行,《平凡的世界》成为我独行旅程中的指引方向的《圣经》

一部作品照亮了我的人生,到平凡的世界中去吧,你也回拥有不平凡的一生。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读书启示4有人说,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我觉得自己读《平凡的世界》仿佛也经历了这三重境界!

第一次读《平凡的世界》,那还是在大学校园里。我几乎一口气读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我许久没有遇到过的好书,它如此吸引我的原因,我想不外乎两种感情——亲切又激情。

和孙家兄弟一样,我也是农民的孩子,自卑又自尊,平凡却又渴望不平凡,努力想让世人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可是,现实与理想又是那样的遥远,情绪不免有些狂躁偏激,而又迷茫,读完后的我精神上从未有过如此的充实,书中的人物一个又一个地不断在我脑海中浮现:孙少安、孙少平兄弟俩,金波、田晓霞……哪一个不是通过劳动体验到了创造的幸福?我觉得这本书是为我而写的,他们直面生活,热爱生活,不断追求自己的幸福精神,让我热血沸腾!

是的,人可以贫穷,因为我们有时无法选择;人可以地位卑微,因为我们也曾经努力过;人也可以动摇,因为我们无法避免受伤。但是人决不能没有精神!每个人都像天上的星星,能有名的星星毕竟少数,无需渴望你在他人眼中的亮度,尽管努力发光就好。“火把虽然下垂,火舌却一直向上燃烧”《平凡世界》就像一只熊熊燃烧的火把,照亮我前行的方向!让我懂得:人们总会在许多地方遇到坎坷和磨难,但是,只要认真面对生活,努力过好每一天,那么,在平凡的世界里,也会有不平凡的的人生。

景色唯美!“人们惊异地发现,街头和河岸边的柳树不知不觉到抽出绿丝;桃杏树的枝头也已经缀满了粉红的花蕾。如果留心细看,那向阳坡的枯草间,已经冒住了一些青草的嫩芽。同时。

精神唯美!努力奋斗、执着追求幸福的孙少平,不甘人后、勤劳致富的孙少安,死于洪灾的省报记者田晓霞……这些可歌可泣的劳动者们就是在路遥笔下显得丰满而又光彩照人。

爱情唯美!少安的农村爱情,淳朴务实;少平的现代爱情,浪漫凄美;田润叶的爱情,曲折美满;田润生的爱情,超凡脱俗……包罗万象的爱情,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滋味。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读书启示5一直以来我偏爱看一些死去的人写的东西,我觉得这些书或散问或笔记至少经过时间的筛选,到现在都能存在就是一个证据。所以较少看现代的,在一个比较偶然的机会下有幸阅读了《平凡的世界》后,虽谈不上荡气回肠,却令我呆呆地思考了半天。平凡的世界,是的,我们的人生可能很平凡,我们的世界也可能很平凡,不平凡,不简单的,是人,是我们自己^

路遥用深厚的基础,描绘了多个人物的性格,不失客观地书写了那个时代,和那个时代下各种小人物闪烁的人性光芒,我无心去理会别的,使我震撼的,是孙家两兄弟,和他们的恋人,农村与城市双重撞击下的各种美德。

无疑少安与少平如果在同样的环境下,读一样多年的书,他们的各方面几乎是惊人的相似的。但是命不由人,少安13岁就开始了当时看来永无止境的苦力活,而少平在大哥的帮助下读完高中,就是因为读完高中!他们的人生观在几乎相同的时候又几乎完全不相同!少平追求的是一种理想,他与钱财无关,与前途无关,只是一种美好的梦想,只是不甘心一辈子与土地依伴的心理,这是我的理解,因为我自己正处在这样的挣扎。路遥写得如此深刻,写得如此真实,身为80后,不看,实在是一种遗憾。这句话可能有广告的嫌疑,呵呵。

少安是一种比较老成的性格,这是由于他身为兄长的一种天性。当了老大,血液里总有一种照顾小弟小妹们的情感,我家族的大伯当年也是如此,少安!就象我父亲的义弟,我的叔叔,他们这类人,勤勤恳恳,不怕苦吃,只为了家里的人能过上幸福的生活,至于自己,无所谓。他们可以说是自私的,因为他们只为了家人,亲人。他们却是伟大的,因为他们的精神境界在这个年代已经很难寻找。少安面对爱情时的退缩,胆怯,可以说是理智的选择,虽说贫富悬殊已不是问题,可是要看你悬殊到如何的境界。我不可以想象润叶可以象秀莲一样下地干火,烧砖,磨满手老茧,整天灰头土脸,少安如果与润叶结婚,幸福的期限不会超过一年。

这本书里的人物形象无数,辉煌的人物性格也是缤纷至极,让人恨不得一个一个地读到骨子里去。强烈推荐。特别是少安与少平,或许能让我们懂得,人,为什么活着。

孙少平篇8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晚上好。我是机电学院机电131班的唐浩亭。

今天我要给大家推荐的这本书,它非常有名。它是由著名作家路遥精心创作,全景式的展现了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它曾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被誉为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激励万千青年的不朽经典。想必大家已经猜到它的名字了吧,我们一起大声说出来:《平凡的世界》。

对的我要介绍的这本书正是平凡的世界,它写的是:在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近十年间的广阔背景上,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第一部介绍的是农民子弟孙少平到原西县高中读书,高中毕业后,回到家乡做了一名教师。但他并没有消沉,他与县革委副主任田福军女儿田晓霞建立了友情,在晓霞帮助下关注着外部世界。少平的哥哥少安一直在家劳动,并经过痛苦的煎熬,到山西与勤劳善良的秀莲相亲并结了婚,

第二部介绍了少平到外面去“闯荡世界”,他从漂泊的揽工汉成为正式的建筑工人,最后又获得了当煤矿工人的好机遇,头脑灵活的少安又进城拉砖,用赚的钱建窑烧砖(大部分为贷款),成了公社的“冒尖户”,

第三部介绍的是孙少平到了煤矿,尽心尽力干活,从学生成了一名优秀工人。可是,就在孙少平与田晓霞产生强烈感情的时候,田晓霞却因在抗洪采访中为抢救灾民光荣牺牲了,少安在砖窑蒙受很大损失后,在朋友和县长的帮助下再度奋起,通过几番努力,终于成了当地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头人。却没想到,少安的妻子秀莲确诊为肺癌。少平也为救徒弟受了重伤,但他并没有消沉,又充满信心准备迎接迎接他新的生活与挑战。

以上是这本书的简介,我推荐它的原因有二:

其一,它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在高三那个紧张时期,我得病了,请假两个月,回校之后我变得迷茫、恐慌、甚至有些堕落。我觉得我的命运就是如此了,无意我看到了《平凡的世界》这本书,我仔细阅读了它,我发现书中的主人公所受的痛苦和折磨比自己的多狠多,而且还是那样的努力积极,借着自己的力量去奋斗,这激励了我使我有了目标不在沉沦。

其二,不否认我们身边有很多同样在奋斗的人,但是也同样有很多的人在堕落,我们大一新生尤为这样。堕落是因为我们心中没有目标,没有理想。可能你认为你自己受过的痛苦和折磨很多,但如果你读过《平凡的世界》你肯定会有震撼,会觉得自己受过的那些痛苦和折磨根本都不值得一提,会像孙少平和孙绍安那样努力的去生活,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上一篇: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范文 下一篇:主要事迹怎么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