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母亲节的诗范文

时间:2023-10-31 03:26:18

关于母亲节的诗

关于母亲节的诗篇1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劝孝歌》

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

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劝孝歌》

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劝孝歌》

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唐〗韩愈

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锦》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母亲,人间第一亲;母爱,人间第一情。字严

世上惟一没有被污染的爱--那便是母爱。字严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父之美德,儿之遗产。字严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对联》

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唐〗韩愈

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格言联璧》

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诗经》

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

妇不顺也。〖南北朝〗颜之推

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吕公著

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格言联璧》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

慈母爱子,非为报也。〖汉〗刘安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劝孝歌》

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

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劝孝歌》

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劝孝歌》

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唐〗韩愈

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锦》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母亲,人间第一亲;母爱,人间第一情。字严

世上惟一没有被污染的爱--那便是母爱。字严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父之美德,儿之遗产。字严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对联》

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唐〗韩愈

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格言联璧》

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诗经》

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

妇不顺也。〖南北朝〗颜之推

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吕公著

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格言联璧》

母爱,不挑儿的长相

母爱,不分春夏秋冬

母爱,崇高伟大

母爱,无限忠诚

无论你平和、躁动

无论你失败、成功

母爱你失败、成功

母爱无处不在

她,伴随你经历人生

是她,放飞人间的龙凤

是她,架起天际的长虹

不懂得母爱

你就迷失了生命的真谛

忘却母爱

高官厚禄血冷躯空

一个母亲陷入贫困

一方惦念何以安宁

用我们的双手点染熔灿的颜彩

用颗颗爱心缩放全面的繁荣

关怀母亲也是你我的升华净化

关于母亲节的诗篇2

一.抓住诗眼——感悟情

《游子吟》这首诗琅琅上口、诗意简明,诗人通过朴实无华的诗句,通过平凡的生活细节,表现了一位母亲对儿子的深沉而无言的爱。这种感情,学生是很难一下子体会到的。 教学中,教师围绕重点诗句分析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有的教师抓住“密密缝”这个重点词,引导学生思考:母亲为什么要密密缝?让学生体会母亲对儿子的关心与牵挂,同时教师结合讲解当地的风俗——密密缝可以保佑远行的人平安早回,让学生更深切地体会到母亲的良苦用心。有的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意恐迟迟归”,让学生体会出母亲对儿子的担忧。几乎每位教师都引导学生体会“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所蕴含的比喻意,让学生体会母爱的博大,做儿女的无法报答,从而体会出儿子对母亲的无限感激之情,对母爱的由衷的赞美。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对母爱有了一定的感悟。

二.创设情境——渲染情

古诗中的思想感情一般表现得比较含蓄。仅仅通过理解重点诗句,还不能真入进入诗所描绘的意境中。教学时教师采用多种方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进入诗歌的意境中,品味深蕴其中的浓郁的诗情,获得强烈的审美体验,真正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效果。

1、结合写作背景

诗必有感而发,优秀的诗作都是诗人感情被现实生活激发、点燃后抒写的。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社会生活及个人际遇、经历、创作意图、个性气质不同,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不一样。孟郊一生颠沛流离,他每一次外出求学、应举和漫游时,母亲总是遵照当地的习俗细针密线地缝,盼望远行的儿子早早平安归来。这种伟大的母爱深深地激荡着孟郊的心。正是在母亲的鼓励、劝慰之中,孟郊第三次应考,终于考中进士,并得到了一个县尉的官职,有了较为安定的生活环境,诗人就任后,立即接来老母亲奉养。可是他觉得,母亲几十年的含辛茹苦,是无法报答的。因此,他深情地写出了《游子吟》。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体会“密密缝”所蕴含的感情时,出示了《游子慈母长相忆》,向学生比较详细地介绍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对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诗人的感情脉络,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2、利用插图

课文中有一幅插图,再现了诗的情境,教学时,教师利用插图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想象他们母子二人此时此刻的所言所思所为,有的教师还满含深情地在优美的音乐中交流了自己的想象,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用心体会,明白这件衣裳是用母爱编织的,这是一件爱的衣裳,她的每一针每一线,缝进了多少牵挂与嘱托,关心与担忧,它融入了母亲多少无言而深沉的爱呀。加深了学生对母爱的理解。

3、结合生活实际

生活中,每一位母亲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有的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母亲平时对自己的关心与照顾、鼓励与帮助,从内心深处呼唤学生对母爱的理解;有的教师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交流母亲对自己的关心,情真意切;有的教师甚至把对母亲的感激也写成了诗,读给学生听……使学生与古诗产生共鸣,内心深处受到触动,从而体会到无论我们多大,无论我们走多远,都走不出母亲关怀的目光,学生对母爱的理解进一步升华。

三.反复吟咏——体味情

学习古诗必须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首先要使学生对诗歌充分感知,通过诵读,在头脑中想像,逐步形成诗歌所表达的整体形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道理就在于此。

教学中每位教师都注重了对古诗的诵读:初读时的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细读时读出诗的停顿、读出诗的韵味;品读时读出诗的意境,读出诗的情感。个人读、师生合读、配乐读等多种形式的诵读,使学生诗我两忘,达到情景交融、完美统一的境界。

四.拓展延伸——倾诉情

母爱是伟大的,古往今来,人们用不同的方式歌颂母亲、赞美母爱,为了让学生更充分地感受母爱,有的教师让学生交流收集有关母爱的名言、故事、歌曲(词);有的教师出示了名作家的关于母爱的诗……在学生饱含深情地交流之后,有的教师引导学生说说最想对母亲说的话,有的教师引导学生写写心中的感受,有教师启发学生为文中的插图写几句话……一句句饱含真情的话语从学生口中涌出,一行行诗一样的语言在学生笔下流淌。

关于母亲节的诗篇3

长大后/乡愁是一枚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先生的这首《乡愁》寄寓了诗人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绵长的乡思,我们在感受它情深意切、幽远深邃的内涵之美和低回掩抑、如怨如诉的音韵之美的同时,也深深的被其中哲学之美所感动。

有联系 才有绵绵不断的思念

从纵向看,作者用乡愁将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人生四个阶段,紧密的联系起来,表达远方游子一生不尽的思念。

从横向看,作者用邮票将这头儿时的我和那头的母亲相连;用船票将这头成年的我和那头的新娘相连;用坟墓将外头的我和里头的母亲相连;用海峡将这头的我和那头的大陆相连。这种联系是无法割裂的,正如诗人所说“纵向的历史感,横向的地域感,纵横相交的现实感。”(《白玉苦瓜》序)这种联系将诗人个人的悲欢离合与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情真意切令人感同身受。

有发展 才有轰然而汇的情感升华

这首诗是以时间的变化、推移,来组织全文的。全诗共四节,对应的是人生的四个阶段,“我”在变化,在发展,从小时候的“我”到现在的“我”,星转斗移物是人非,“我”已从那个依恋母亲的小孩子成长成了忧国忧民的诗人了。现在的“我”已不是原来的“我”。

诗的情节也随个人的经历发展而发展,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是的一张船票,甚至中年时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相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犹如百川奔向东海,犹如千峰朝向泰山,正是因为结尾的感情的燃烧而更加撩人愁思。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随着人生的发展而发展,作者的爱也随诗的升华而升华,由最普通、最朴实的对母亲的爱,升华为对伟大祖国的爱。正是发展才使情感自然而然的升华。

有矛盾 才有丰富含蓄 无穷无尽的回味

矛盾的普遍性,在诗中多角度多方位的表现,“愁”字贯穿了诗人的一生,可谓“一生离别,一生愁”,可见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的普遍性还体现在作者将母亲、妻子和祖国的思念,眷恋之情熔于一炉。而母亲、妻子与祖国大母亲的共性都具有伟大的母性,这样情感细腻,倍感亲切的母性,让游子更加思恋。《乡愁》中“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重叠词运用,除了音乐美之外,“小、窄、矮、浅”共同表达了最家常最普通的游子的凄凉和思念,其共性让读者感受到真实和亲切。

矛盾的特殊性,使诗呈现给读者四幅鲜明而又具体的生活画面。第一小节,年幼求学,母子分离,借书信以慰别情体现了母子亲情,难分难舍;第二小节小节,同胞成年后,告别新婚的妻子离乡背井,天各一方,抒发的是男女的爱情,让人牵肠挂肚;第三小节,生死离别,阴阳相隔,母子不得相见,体现了诗人难以释怀的思念;第四小节,祖国不能统一,亲人难以团圆,抒发了诗人渴望两岸统一的爱国情怀。同一事物,在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矛盾。

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在诗中也多有表现,同时乡愁,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感悟不同;同是一个“爱”,诗人表现的有母子之亲情,有男女之爱情,也有对祖国的大爱;诗的第一小节“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和第三小节“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同样的对母亲的思念切实那般的不同。一个是生离,虽愁却充满了期待;另一个却是死别,阴阳相隔,永不能见的痛苦,这种矛盾的特殊性才让一首小小的诗,丰富多彩,给人无限的回味。

关于母亲节的诗篇4

母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金色花》是印度大文豪泰戈尔散文诗集《新月集》中的代表作,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选入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该诗借助金色花这一具体形象抒发孩子对母亲的爱,表达母子之间的至爱亲情。教学中,应根据七年级学生的特点和诗歌教学的要求,采取合理的教学策略,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思想感情,品味形象和意境,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现就一节《金色花》课堂实例进行简要的评析与反思。

一、案例描述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把握诗文的感情基调,掌握朗读技巧,通过有表现力的朗诵读出人物形象。

2.通过比读法品味语言,更细腻地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感情。

3.体验人间至爱的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1.通过有表现力的朗诵读出人物形象。

2.理解作品的最后一段。

教学过程:

1.导入。

2.生字词注音释义。

3.听示范朗读,注意朗读技巧。

4.评点朗读,感知全文。

5.问题探究,细腻地感受情感。

6.作业布置:这首诗诗人想象“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来表达纯真的母子之爱。你还想变成什么美好的事物来表达对妈妈的爱呢?请用“妈妈,假如我变成了……”的句式或自由的句式写一段话或一首诗,来倾诉对母亲的爱。

课堂教学实录:

师:母爱是人世间最崇高、最美好的感情。母亲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爱,我们更要向母亲表达纯真的爱意。印度有一位大文豪泰戈尔,他用一种很特别的方式向母亲倾诉了自己深深的依恋之情,表达了母子之间的亲密感情。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他的这首散文诗――《金色花》。首先自由朗读3分钟。(学生轻声朗读)

师:把诗读好要注意什么?

生:要注意感情。

师:这首诗写了什么感情?同学之间可以互相交流讨论一下。(学生轻声交流讨论)

师生交流共同明确:孩子对母亲的爱。

师:下面进行配乐朗读。老师这里有两首配乐曲,哪一首适合这首诗,并说说理由。(教师播放配乐曲。一首为低沉的二胡曲,一首为舒缓的钢琴曲)

生:选钢琴曲,因为和诗的感情相配。

师:对!配乐曲的选择一定要和诗文的感情基调相符。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舒缓、温馨、深情的,选舒缓的钢琴曲是合适的。现在听老师的配乐朗读。(教师范读课文)

师:现在请同学们来点评一下老师读得怎么样。

学生异口同声:读得好!

师:好在什么地方?

生1:读出了孩子的天真;

生2:读出了孩子的调皮;

生3:读出了感情!……

师:老师是通过什么读出这些来的?

生:通过轻重缓急的语调来体现。

师:对!老师有什么读的不足的地方?

生:第七段为叙述段,可老师在读的时候配乐旋律已进入高潮,和老师读的语气不相符。要注意配乐旋律和读法的相配。

师:说得不错。听得真仔细!朗读时是要注意节奏、音调和配乐旋律相符的问题,这一点老师疏忽了。

师:现在先请全体女同学朗读,男同学点评;然后男同学朗读,女同学点评。(男同学点评女同学朗读的感情是“深情的”; 女同学点评男同学读出了“孩子对母亲的依恋,母亲对孩子的关爱”的情感。)

师:现在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一个调皮的孩子的口吻来读。(学生自由朗读)

师:通过朗读、点评、交流我们明白了把诗读好要注意重音、语速、节奏和感情。(教师板书“朗读要注意重音、语速、节奏和感情”)

师:现在进行问题探究。看屏幕上的两个问题:你最想问的问题是什么?你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

生1:作者为什么让“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而不写变成其他事物?

师:谁能帮助解答?

生2:人们常把孩子比作花朵。

师: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师生同声)。还有什么问题?

生:“‘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这句话中“我不告诉你,妈妈。”明明是孩子对母亲说的话,怎么变成“你(母亲)同我(孩子)那时所要说的话了”?不理解。

师:有谁能回答?(学生沉默)

师:可以从“你同我”和“我同你”的角度来思考。(学生继续沉默)

师:那我们一起把课文最后两句读一遍。(学生齐读“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师:现在有谁能回答?(学生还是沉默)

师:那我们一起把课文最后两句再读一遍。(学生齐读)

师:有谁能说一说?(学生依旧沉默)

师:看来有难度,那老师来说一说。可以理解为“母亲学孩子的话”、“母子异口同声说的”。(师生如释负重)

师:这篇课文让我们感受到温馨、默契的亲情。现在让我们走进泰戈尔(屏幕出示有关泰戈尔主要情况简介)。

师:诗人想像“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来表达纯真的母子之爱。同学们还想变成什么美好的事物来表达对妈妈的爱呢?请同学们回去后用“妈妈,假如我变成了……”的句式或自由的句式写一段话或一首诗,来倾诉对母亲的爱。(下课)

二、评析与反思

一节语文课好不好总体来说要看以下三点:看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看是否符合语文学科不同文体教学的基本规律;看是否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这节课总的来说是一节好的语文课,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教学目标准确。本节课确定了“把握感情基调,掌握朗读技巧,品味人物形象,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感情”的教学目标,定位是准确的、科学的。

2.教学设计合理。整个教学流程均围绕教学目标展开,问题的设置是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的。课中教师先提出“把诗读好要注意什么?”接下来通过反复朗读领会如何读诗,最后归纳出“把诗读好要注意重音、语速、节奏和感情”,教学流程脉络清晰。

3.教学风格民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本节课体现了师生平等对话的新课程理念,整节课都是在对话中进行,有老师与学生的对话,亦有学生和学生的对话,师生们在对话中品味文本,在对话中交流情感,在对话中提升素养。课堂上教师让学生选择朗读的配乐曲、教师让学生点评自己的朗读等,都体现了教师教学的民主风格。

4.朗读教学突出。课堂上,有范读、有仿读、有齐读、有女生读、有男生读、有自由读。教师的配乐朗读有示范作用,有一定的感染力,把学生带入到孩子与母亲这样一个嬉戏的世界中,把学生带入诗歌的意境中。学生自由朗读,以一个调皮、可爱的孩子的口吻来读,找到了自己的生活体验。

5.学法指导到位。重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学生在读中掌握了读诗的技巧,明白了把诗读好要注意重音、语速、节奏和感情。

6.学生表现突出。课堂上学生展示了良好的语文素养,主要体现在朗读和点评环节上,尤其难能可贵是学生能指出“第七段为叙述段,可老师在读的时候配乐旋律已进入高潮,和老师读的语气不相符。要注意配乐旋律和读法的相配”。

本节课也存在着一些值得加强和改进的地方:

首先,要注意进一步品味文本。诗歌教学有两项基本任务:一是读懂字面上的意思,理解所写的内容,即疏通文意;二是体会字面背后的情感、形象,领会写诗的目的,即感受欣赏。本节课学生通过朗读大致了解了诗歌所写的内容和所要表达的感情,接下来就要注意品味归纳人物形象,可通过重点品读“三次嬉戏”(三个“当你……”)和三句对话让学生归纳孩子和母亲的形象(孩子的天真、活泼、可爱、调皮、懂事、孝顺等特征;母亲的宽容、慈祥、疼爱孩子等特点),从而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和体会母子之间的至爱亲情。

其次,要注意几个关键句子的朗读。本节课朗读教学突出,但不同的地方,朗读处理方法应不同。上课中有几个关键句子的朗读没有处理好,未能发挥其应有的功效。如“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等句子,可以让学生用不同的重音、语速、节奏来读,通过不同的读法比较所包含的不同情感,最后用课文的感情基调来读,在读中深入体会人物情感、品味人物形象。

再次,要注意“质疑”和“释疑”环节的处理。本节课安排了【问题探究】环节。电子屏幕上出示了两个问题:你最想问的问题是什么?你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一学生问:“‘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这句话中“我不告诉你,妈妈。”明明是孩子对母亲说的话,怎么变成“你(母亲)同我(孩子)那时所要说的话了”?不理解。这一问题没有学生能回答,师生“纠结”在此太久,费时太长。遇此情况教师应创设模拟情境,帮助学生顺利领会;若难度较大,教师可直接阐述,快刀斩乱麻,不可纠缠。

如果有些重要的问题学生未“质疑”,教师应主动提出,以利于全面品味课文的深刻内涵。如:课文为什么选“金色花”?不选“黄色花”?“紫色花”?这一问题很有价值,本节课上学生未提到。教师应主动进行阐述(“金色”代表母爱的光辉……)。

最后,要注意“想象”知识的介绍。这篇课文运用了一个很重要的写作手法――“想象”。课文第一句写道“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由此生发想象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本节课布置的作业是“请同学们用‘妈妈,假如我变成了……’的句式或自由的句式写一段话或一首诗,来倾诉对母亲的爱”,应该说是紧扣本课的知识点“想象”来安排的。但教师在课堂上未对“想象”进行相关知识的介绍。应在布置作业时加入“想象”知识的介绍,同时提醒学生注意“联想”和“想象”的区别,这样才能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作业,更好地掌握“想象”写作手法的运用。

关于母亲节的诗篇5

摘 要:《悲愤诗》的意义,不仅在于它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女人创作的长篇叙事诗,而且在于它以女性的心理、女性的视角观察、叙述亲历事件。无论是对离乱现实的揭示、再婚女子艰难处境的描绘,还是对非常态下母爱的刻画,都显示了蔡琰独特的女性书写特征。

汉末女诗人蔡琰,存世作品有《悲愤诗》二首和《胡笳十八拍》。多数学者认为五言《悲愤诗》为蔡琰所作,骚体《悲愤诗》及《胡笳十八拍》为后人伪托之作。如此,蔡琰虽仅握有一首诗的著作权,却被文学史家们郑重地写进了由男性作家充斥的文学史中,这一奇观足以说明《悲愤诗》的独特价值之所在。《悲愤诗》的意义,不仅在于它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女人创作的长篇叙事诗,而且在于它以女性的心理、视角观察、叙述亲历事件,给长篇叙事诗开辟了新的视野。

一、揭示“女性难民”眼中的离乱现实

与建安时期许多诗作一样,《悲愤诗》也是“世积乱离、风衰俗怨”的产物,它与曹操的《蒿里行》、王粲的《七哀诗》、曹植的《送应氏》等诗作一起展示了离乱现实的惨痛画面。细加辨析,我们会发现,《悲愤诗》在这组题材相近的诗歌中毫不逊色,而且有着其他诗作无法取代的魅力,这正是它特定的女性视角所致。

就民生苦难的表现而言,曹操、王粲等人毕竟只是苦难的旁观者和凭吊者,《蒿里行》等诗是以对史实的概括力与选取场面、细节的典型性取胜的,若论战乱情境的真切、下层民众在战乱中灵与肉所受的戕害这两个方面内容的表现,则远不及蔡琰的《悲愤诗》。蔡琰因董卓作乱,瞬间由一位出身名门的才女沦落为一个被践踏在社会最底层的难民,特殊的遭际,满腔的悲愤,使她能够将身历其境的真实感受饱蘸血泪凝成诗行:“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长驱西入关,迥路险且阻。还顾藐冥冥,肝脾为烂腐。”《悲愤诗》对战争固有的野蛮性与残忍性的揭露是前无古人的,也超越了同时代其他作家对时代苦难所作的见闻式的描绘。清代诗人沈德潜评此诗说“激昂酸楚,读去如惊蓬坐振,沙砾自飞,在东汉人中,力量最大”①。

蔡琰还揭示了战争给妇女带来的苦难。《诗经》中有多篇作品涉及到这个问题,如《周南·卷耳》、《王风·君子于役》、《卫风·伯兮》等,但这些诗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从思妇的角度诉说旷日持久的战争带给妇女的离别相思之苦。的确,战争造就了无数思妇,但战争给妇女带来的苦难绝不仅仅限于情感的煎熬,而仅仅反映身居后方的妇女们的不幸,不能不说是自《诗经》以来古代女性诗歌题材上的缺憾。《悲愤诗》恰恰弥补了这个缺憾,第一次写及卷入战争漩涡的妇女们的非人处境,第一次表现了一个女难民眼中战乱的可怖:战争给妇女带来的灾难远比男人更为深重。男人战死疆场,虽然不幸,但不失壮烈,也算死得其所;而女人作为战胜一方的战利品,遭到掳掠,备受,生死两难,灵与肉的创伤远甚于男子。

首先,表现在妇女的人格得不到尊重方面:“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在男性为主体的社会中,妇女连基本的人格尊严都不能保证,只是男人们的附庸和,战争年代更是变本加厉,妇女像物品一样,随军队在马车中被运来运去。《三国志》在记述董卓军抄掠阳城时云:“时适二月社,民各在其社下,悉就断其男人头,驾其牛车,载其妇女财货,以所断头系车辕轴,连轸而还洛。”“入开阳城门,焚烧其头,以妇女与甲兵为婢妾。”②他们对妇女的蔑视和侮辱是无以复加的,毫无理由地杀死她们的丈夫,剥夺她们的财产,使她们充当兵士的与驱使工具。其次,写她们的生存权利得不到保障。面对虎狼般的乱军,她们如同风中的芦苇一般脆弱:“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语。失意机微间,辄言毙降虏。要当以亭刃,我曹不活汝。”至于役使打骂,就更司空见惯了:“或便加棰杖,毒痛参并下。旦则号泣行,夜则悲吟坐。”这些妇女作为战争的无辜受害者,面对厄运,只能在暗无天日的世界里苦捱时光了。在流落异邦十二年后,当蔡琰有幸被赎回时,“兼有同时辈,相送告离别,慕我独得归,哀叫声摧裂。”这些“同时辈”本是与蔡琰同时被掳、流落匈奴的人,其中多为妇人女子。她们羡慕蔡琰能返回故乡,哀叹自己的命运,故而号啕痛哭。因战乱而流落异乡的弱质女子,生活苦痛由此可见一斑!

二、展示“再婚女子”的艰难处境

《悲愤诗》首次以再婚女子身份展示了妇女改嫁过程中艰难的心路历程。“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传达出一个恪守名节的女子失贞后彻底的绝望!又说“薄志节兮念死难,虽苟活兮无形颜”,几欲一死,却由于身陷胡羌无法做到,继续苟活又无颜面于世人,真是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中国社会的贞节观念由来已久。《周易·恒》即有“妇人贞节,从一而终”的微言大义,《礼记》又规定了“三从”之道,之后是变本加厉。这些纲常礼教长期以来毒害着中国妇女的思想。蔡琰饱读诗书,在获得才学的同时,典籍中的精神毒素也必然渗透进她的思想。长期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束缚女性思想的“妇德”几乎成了她的个人无意识。初嫁卫仲道,不久夫亡,蔡琰归宁娘家多年,守节之志是相当坚定的。一旦归为降虏,乱军中饱受侮辱,她的贞妇梦被击得粉碎。在胡地多年,与匈奴左贤王生有二子,更使她感到了万般屈辱和卑贱,这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同情和理解的。因此,在被赎归汉后,面对曹操安排给她的第三次婚姻——改嫁董祀,她不知不觉已有自惭形秽之感:

“托命于新人,竭心自勖厉。流离成鄙贱,常恐复捐废。”她对新家庭虽是尽心竭力,对新丈夫虽是体贴温存,但半生的痛苦遭遇使她对社会对自己都失去了信心,总担心被弃的命运会落到自己的头上。这种心理压力并非毫无根据,古代中国女子很早就成为可被丈夫及其家庭随意更换的附属品。如刘兰芝(《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那样的良家妇女尚且无端遭弃,何况自己经历了三次婚嫁,又有那么一段屈辱的历史,留下了不贞不节难以洗刷的“污点”?在当时的礼教统治下,像有蔡琰这种经历的女子是为人不齿的,董祀对三次嫁人的蔡琰,不产生嫌弃之心的可能性也很小,很难想象,如果没有曹操的刻意安排,董祀会心甘情愿主动去迎娶蔡琰!

东汉末年,儒学衰微,曹氏父子力倡“通脱”,礼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蔑视。与儒家思想禁锢较强的此前某些时段相比,这的确是一个精神上相对自由的时代。在妇女问题上,一些传统的观念受到冲击。例如,曹操本人对贞节一类的妇德观念十分淡薄,他坦率地对众妻妾说:“顾我万年之后,汝曹皆当出嫁。”③曹王颇具其父风范,攻破邺城之后,堂而皇之地娶了袁绍的儿媳甄氏为妻。在民间,也有一些过去认为不可思议的事发生,例如刘兰芝被焦家休弃后,即面临着县令、太守两家的求亲。然而,如果我们据此便说女性在建安时期有了全新的地位,就未免过于乐观了。就蔡琰而言,两次再嫁她都处于被动的位置。再嫁匈奴左贤王的迫不得已自不待言,三嫁董祀亦属勉强。因为对于曹操的指婚,她只有服从,毕竟这是有恩于她的丞相在代替她已故的父亲行使父权。然而,服从了父权,就会违背自幼接受的妇训,这便是蔡琰面临的二难选择。蔡琰正是敏感于此,才发出了“怀忧终年岁”的沉重叹息。女性对传统观念的反抗根本无法与男性同步,这是女性的悲剧。《悲愤诗》最早从女性视角透露了这一悲剧的必然性。循着它独特的叙事视角,我们洞彻了旧时代妇女种种难以言说的辛酸,诗中对再婚女子复杂痛苦心理的描述,在中国诗歌史上是前无古人的。

三、描绘“变态母亲”的变态母爱

《悲愤诗》还第一次以母亲的身份,写出了在母子生离死别的悲惨环境中经历痛苦选择的复杂的母性之情。母爱失去了温情脉脉的常态,产生的是难以两全的艺术张力和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

千百年来,“母爱”一直是诗歌吟唱的主题。《诗经·凯风》就曾歌咏“母爱”的伟大:“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汉乐府《病妇行》则以病妇临终托孤的情节展现出“母爱”的无私。然而,早期诗歌虽涉及“母爱”这一重大主题,但它并不占中心地位。诗歌中出现的母亲形象也多从侧面描绘,写作者多为男性作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艺术成就,毕竟是以吾手写他心,存在不少局限和限制。蔡琰则不然,她从母亲本人的角度真切地展现了母亲与子女间的骨肉之情,《悲愤诗》中的母亲形象就是她自己,她勇敢地敞开了自己的心扉,描写在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作为母亲无法选择又不得不选择的内心痛楚。

这类描写在《悲愤诗》中占有相当长的篇幅:“儿前抱我颈,问母欲何之?人言母当去,宁复有还时?阿母常仁恻,今何更不慈?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顾思?”儿子听说母亲将返中原,难舍难分,跑来声泪俱下地哭诉生离死别之苦。孩子只知道悲伤,又怎能体会到阿母对他无法割舍的眷顾之情!她万般矛盾痛苦:中原乃父母之邦,重返故土无疑是她梦寐以求的,却又不敢面对母子暌隔从此生死两茫茫的情感事实,只有一再动摇和矛盾罢了:“已得自解免,当复弃儿子。天属缀人心,念别无会期。存亡永乖隔,不忍与之辞。”牺牲母爱才能换得渴盼已久的自由和尊严,对一个母亲已是残忍的重击,孩子天真无邪的话语又句句戳到她的痛处,更令她肝肠寸断:“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号泣手抚摩,当发复回疑。”“亲子之爱”与“故土之情”激烈冲突的结果是,诗人忍痛割断血肉相连的情感纽带,独自走上归程。可每前进一步,伤口都会滴下淋漓的鲜血:“悠悠三千里,何时复交会?念我出腹子,胸臆为摧败。”《悲愤诗》中,蔡琰将归国别子的情景写得如此深切动人,刻骨铭心的痛楚被展现得可感可触!无怪乎梁启超曾言:“可怜她情爱的神圣,早已为境遇所牺牲了,所剩的只有母子情爱,到底也保不住。”④“她的情爱到处被蹂躏,她所写完全是变态。”⑤切入角度的独特,使《悲愤诗》中的“母爱”具有一种撼人心魄的悲剧力量。

可见,《悲愤诗》既饱含大时代的风云变幻,又有具体而微的诗人内心的曲致幽邃。从中,我们洞彻了汉魏之际妇女群体遭受的苦难和碾压,同时又对蔡琰流落异邦、骨肉分离的个人不幸深深叹息。时代摧残了她,也玉成了她。蔡琰犹如一丛饱受时代风雨摧残却不甘飘零的“丁香”,以“女性难民”、“再婚女子”、“变态母亲”等多重身份,对女性的性灵不加任何矫饰和扭曲,以吾手写吾心的真诚,为人们描绘了一个沉挚深婉、独一无二的女性世界,构建起了中国女性诗歌发展史上的第一座高峰!

① 沈德潜:《古诗源》,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65页。

② 陈寿:《三国志·魏书六》,中华历史文库,北京:北京银冠电子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174页。

③ 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古文鉴赏辞典》,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449页。

关于母亲节的诗篇6

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合理教学方法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尤其是针对小学生自己难以理解的古诗教学。为此,笔者将介绍古诗教学的几种策略,并分析利弊。为行文完整流畅具有示范性,本文教学策略均以《游子吟》为例。

1.结合实际,简单教学。古诗词的内容一般是与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那么我们在教学时就应该回归生活、回归实际,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情节讲解。这不但使得教师的教得心应手,同时使学生的学进行得更简单。结合实际教学是一种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要求读者将作者的感受与实际相联系并加以感受的的教学方法。例如《游子吟》中第一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两句古诗是以物品来衬托母亲的辛劳与慈祥的。但现实生活中,现在的父母很少给孩子缝制衣服,孩子们难以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那么教师就应该采用结合实际教学法,让同学们设想一下,在生活中我们的母亲都曾为我们亲手准备过哪些东西。让同学们思考之后,教师结合实际给予答案:“桌上一杯奶,吐司加沙拉。”“衣服不染尘,肩上新书包”。牛奶面包、衣服书包离小学生们的生活就很近了,这样的结合实际会使同学们真切感受到故事中所要传达的情感,提高教学质量。

2.反复朗读,要求背诵。任何一首古诗,都是古人的智慧与才华。无论大纲上是否要求学生背诵,作为教师都应在带领同学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背诵该诗,这既是对古代文化的尊重也是提升学生文化素质的手段。要求学生在学习前反复朗读古诗,并且背诵全文,其实虽称不上是一种教学策略,但却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最应该加以运用的一种手段。另外,要求背诵在生活中也有着积极的作用。背诵下来的古诗就会使学生在适当的场合运用诗句,例如《游子吟》这首诗就可以在母亲节或者母亲生日的时候背给母亲听,一定会产生非常积极的意义。这样一来会使小学生的虚荣心得到满足并且对学习产生积极的动力。

3.扩展知识,延伸内容。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旁征博引,要求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那么单单教材内容就难以满足教学需求了。在教学的过程中讲解大纲要求的内容以外还要扩展教学内容,扩展内容可以有两种表现方式。以《游子吟》为例,(1)要求学生自己准备关于母爱的句子,或者古诗。这种方式要求学生自己通过各种途径寻找关于歌颂母爱的篇章或者句子,在课堂上展示并且交流表演,跟大家分享自己的句子。这种方式能够提升学生的动脑能力,能够在吸收课堂知识的同时增加阅读量,丰富课外知识,得到满足感。同时,还在交流的过程中能够提升学生自身的表现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教师在讲授古诗后再讲“番外篇”。这就要求教师自身具备高的文学素养,能够在教授大纲内容的同时延伸知识。例如《游子吟》这首诗全文讲解结束后,就可以再向同学们讲解一首关于母爱的《劝孝诗》,可以使同学们更加好的吸收关于母爱的知识,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同时还可以增加同学们的文学知识。可能会有读者提出疑问,这两种扩展知识的方法到底是前者好还是后者更好,笔者认为,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但在运用这种方法的同时要注意把握课堂时间,否则会产生一首三句的古诗需要三天教学时间的尴尬局面。

4.寓情于景,情景再现。即将所学内容以话剧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是一种需要教师和同学们有机互动的教学方法。再如《游子吟》第二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表现的是一个母亲在灯下为孩子缝补衣裳千叮万嘱的画面,那么这个时候老母亲会说一些什么,儿子又会作怎样的答复呢?可以叫同学们仔细思考,然后让两位同学表演出来。这种教学策略是最能产生效果的教学策略。学生会在思考的同时结合自身生活中所经历的事情,并感受到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此上四点就是关于古诗教学中的教学策略,其中结合实际是基本要求,要求背诵是必然要求,情景再现是核心要求,扩展内容是整个知识的一个升华。

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怎样使学生体会到生活哲理

关于母亲节的诗篇7

一、首先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

初中学生处在一个相对比较特殊的年龄阶段,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方面都呈现出与其他学段学生不同的地方,他们已经具备相对独立的个性心理,已经初步形成简单的价值观念,已经能够简单分辨一些言行行为的对错,等等,但是他们的人格心理、理性分析能力等诸方面都不完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初中学生处在生理发育期,他们生理变化非常大,心理变化相对较小,他们依旧是形象思维大于抽象思维,他们喜欢模仿,人格心理还没有形成,还属于可塑性非常强的群体,他们的这一特点向语文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就是利用语文教学的思想教育决定初中学生的思想发展进程。第二,初中学生由于面对着升学的压力,他们还是处在重学习轻实践的阶段,而任何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都是在反复的实践和熏陶中诞生的,因此初中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大多都比较朦胧、不稳定,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发挥语文教学的优势,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即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第三,初中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形象性强的新鲜事物,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应该选择比较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枯燥说教学生会不想接受。作为一线教师必须懂得想要教好书育好人,关键是要把握自己的教育对象的心理特征,然后再去选择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

二、其次做到德育渗透的适度

做什么事情都得有一个“度”,同样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也有一个“度”,只有做到“适度”才能真正达到“文道统一”的目标。首先我根据课文内容因材施教。每篇课文都有不同的内涵,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认真地、仔细地去品读课文的语言文字,从而领悟语言文字中隐藏的思想内容,很好地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其次,我在教学中讲思想内涵时总是依托文本中的语言文字,绝对不脱离文本去唱高调。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我是这样领着学生走进那个世态冷漠的社会的:

师:请同学初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人物对于勒的称呼以及对于勒评价的句子。

生:“花花公子”,“……希望,……恐怖”。

师:人们评价于勒是“花花公子”吗?

生:不是,于勒家很穷,根本谈不上是“花花公子”。

生:是坏蛋、是流氓、是无赖。

师:请大家继续找寻。

生:“分文不值”、“真算得上一个有办法的人”、“那个讨饭的”等等。

师:还有吗?

生:我的叔叔……,我的亲叔叔。

……

师:同学们找得很多,我们把它整理了一下。(用课件出示)

全家唯一的希望;全家的恐怖(坏蛋、流氓、无赖);正直的、有良心的人;好心的、有办法的人;这个家伙、这个贼、这个流氓;我的亲叔叔。

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说说哪些话是在大致相同的时期说的?简单说说当时是什么情况?家人对于勒分别又是什么态度?

生:(回答略)

师:根据大家的发言,我们一起来整理一下情节。[同时板书:占了父亲的钱(赶);准备赔父亲的钱(盼);叔叔有钱(赞);叔叔没钱(骂、避)]

师:从板书中可以看出叔叔最后的结局虽在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开始时明明远在天边,却天天盼着想着,把骨肉同胞当成摇钱树;后来相逢了,却躲着不肯相认,这前后的对比说明了什么呢?

生:盼人是假,盼钱是真。

生:是因为当时冷漠的社会。

……

我在教学中以文明道,没有架空分析,而是抓住关键句,再联系文本中的细节进行分析,不露痕迹地领着学生体会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世态炎凉,不仅让学生掌握了语言文字的表达作用,也给学生上了一节生动的品德教育课。

三、注意德育渗透方法的灵活

教学有法,但是教无定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也同样没有固定的方法。我在教学时总要考虑诸多的因素,灵活选择多种方法进行合理渗透。如教学《冰心诗四首》中的“纸船”一首诗时,由于这首诗歌音韵和谐,同时也寄托着诗人对母亲对祖国无比深厚的感情,所以我在教学时指导学生多次朗读,在读中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思想情感,并在学生的心中激起感情的涟漪,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很好的思想教育。具体过程如下:

教师首先以母爱的真情故事导入,营造充满着浓浓的爱意的课堂氛围,学生的心弦被轻轻地拨动,学生心底里热爱母亲的情感也被深深地激发。

师:看来我们平时都没有表达过自己内心对母亲的爱,还没有学会跟母亲沟通和交流,今天我们来看看冰心是如何借助《纸船》和母亲进行心与心的对话的,请大家大声地朗读课文。

学生大声朗读,渐入诗歌的殿堂。

师:初读诗歌后,你从诗歌中读到了什么?

生:我读出了一个游子内心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之情。

师:诗歌的哪里最能看出游子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呢?请大家再读课文。

生:从“我……,总是留着——留着”这句诗可以看出作者对母亲由来已久的思念和深情。

生:从“一只又一只”可以看出作者对母亲的思念是多么的深厚。

生:从“不灰心的每天叠着,……”可以看出作者内心那种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即使纸船能够漂到母亲身边的可能几乎没有,她却从不灰心,因为纸船可以寄托作者心中对母亲的思念。

师:小小的纸船浓缩了诗人对母亲的思念,其实诗歌的字里行间也蕴藏着这份情。如果你就是那位游子,请你带着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之情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在朗读中部分学生通过重读“从来不肯”、“总希望”等词语,表现了诗人对母亲的执著的思念。

(教师指名示范读。)

(教师请学生点评。)

生:我觉得语速再慢些或许更能表达出诗人对母亲的浓浓的思念。

生:我觉得还要注意节奏。

生:要是能让人感觉到你就是那位游子就好了。

生:我想还可以配上一些舒缓的音乐。

师:播放音乐《母亲》,让我们根据大家刚才的建议再读诗歌。

……

教师陪着学生几读诗歌,在读中领悟了题旨,也体会了诗人那份浓浓的情。

关于母亲节的诗篇8

红领巾广播站母亲节广播稿一

B: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中午好!

A:伴随着灿烂的阳光,红领巾广播又和大家见面了。我是主持人()。

B:我是主持人()。

A:有一个日子,岁月里只为母亲而定,是母亲节;

B:有一朵花儿,五月里只为母亲而开,是康乃馨;

A:有一种情感,生命里为母亲而感动,是儿女亲情。

B:同学们大家猜到了吧,我们今天新闻彩虹堂的主题就是《感恩母亲》。

A:大家知道母亲节在什么时候吗?

B:是的,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就是母亲节。今年的母亲节在5月13日。本周星期天。

A: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母亲节的由来吧!

B:母亲节起源于希腊,古希腊人在这一天向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之母赫拉致敬。现代意义上的母亲节起源于美国,由安娜发起,她终生未嫁,一直陪在母亲身边。

A:1905年在母亲去世后,她悲痛欲绝。两年后,安娜和她的朋友们开始写信给有影响的部长、商人、议员来寻找支持,以便让母亲节成为一个法定节日。

B:安娜认为子女经常忽视了对母亲的感情,她希望母亲节能让我们多想一想母亲为家庭付出的一切。

A:1913年,美国国会通过一份议案,将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作为法定的母亲节。康乃馨被选中为献给母亲的花。母亲节从此流传开来。

B:母亲节是个充满人间温情的节日,这一天,家里的男成员要把全部家务活都包下来,儿女们每人都要做一件让母亲高兴的事,以尽孝道。即使远在异地的孩子,也要打电话向母亲表示祝贺。

A:这一天,美国人民都要在胸前佩上一朵花。母亲健在的,戴一朵有色的花,表示欢愉;母亲逝世的,戴一朵白花,表达哀思。

B:母亲的伟大,能感动不同国度,不同肤色的人,从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竭力渲染母爱的伟大。

A:母爱,赐予了我们多少不能忘却的东西,我们从那里学会了宽容,学会了理解,学会了广博,学会了为他人着想,可是我们又曾为妈妈做过什么呢?

B:在这里,校团委、大队部向全体同学发出以下倡议:

A:送给妈妈一束康乃馨,附上一张贺卡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

B:回家后帮母亲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为母亲捶捶背、揉揉肩、洗洗脚。

A:给妈妈一个拥抱、陪妈妈做她想做的事。

B:让我们把自己的祝福献给母亲,让全世界的人都感到母爱和这与生俱来的感情吧。

B::本期的红领巾广播《感恩母亲》到此结束,感谢您的收听,再见!

红领巾广播站母亲节广播稿二

甲:有一种等待,无怨无悔;有一种爱,温暖终生。亲爱的同学们,迎着五月的微风,在这母亲节的前夕,红领巾广播站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的广播员是

乙:首先进入校园新闻

最近我校各班都在如火如荼练习广播操强身键体迎接广播操比赛在老师和同学们努力下大家入场整齐了踏步有节奏了手臂伸直了腿抬高了,广播操也做到位了这是多么可喜进步啊更重要是相信在奥运精神激励下一定能做好身边每一件事情

甲:同学们不知你留心了近期经常会在校园内听到同学深情并茂朗颂,看到同学汇声汇色表演,民乐、管乐、合唱团正在紧张的排练。那是大家正在为庆六一和天津市文艺展演做精心准备呢!让共同期待他们的优异成绩吧!

甲:有一个日子,岁月里只为母亲而定,是母亲节;

乙:有一朵花儿,五月里只为母亲而开,是康乃馨;

甲:有一种情感,生命里为母亲而感动,是儿女亲情。

乙:亲爱的同学们, 你知道母亲的生日吗?你知道母亲的爱好吗?你知道母亲最爱吃什么吗?相信面对这些问题,从每一位母亲口中一定能听到肯定的答案.而我们中的大多数却一问三不知.平日里我们大概从来没想过对母亲表达关心,甚至心情不好时,还会冲着妈妈发脾气,可她们从没有过怨言,相反还会安慰你,鼓励你。

甲:在英语中,母亲就是Mother,由m o t h e r 六个字母组成,我们把每个字母都赋予了一个涵义,合在一起就是母亲之于我们的意义:

M(million百万的,无数的):母亲给了我整个世界

O(old老的,上了年纪的):您的头上已经出现了白发

T(tears):代表着母亲为了我流了无数的泪水

H(heart内心心脏):母亲有着金子般高贵的心灵

E(eyes):您的眼睛闪着慈爱的光芒

R(right):您是公正的,您不会欺骗我们

这些字母放在一起,就组成了母亲

甲:同学们,你们读过这首诗吗?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乙:知道这是首什么诗吗?知道它的意思吗?通过我们今天的红领巾广播,你就会知道它的内涵啦!

甲: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一年一度的母亲节。接下来让我们了解一下母亲节的由来吧!

丙:母亲节起源于希腊,古希腊人在这一天向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之母赫拉致敬。在17世纪中叶,母亲节流传到英国,英国人把封斋期的第四个星期天作为母亲节。在这一天里,出门在外的年轻人将回到家中,给母亲带上些小礼物。

丁:现代意义上的母亲节起源于美国,由安娜发起,她终生未嫁,一直陪在母亲身边。1905年在母亲去世后,她悲痛欲绝。两年后,安娜和她的朋友们开始写信给有影响的部长、商人、议员来寻找支持,以便让母亲节成为一个法定节日。安娜认为子女经常忽视了对母亲的感情,她希望母亲节能让我们多想一想母亲为家庭付出的一切。1913年,美国国会通过一份议案,将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作为法定的母亲节。康乃馨被选中为献给母亲的花。母亲节从此流传开来。

丙: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母爱总是默默穿行于平常小事之中,母亲为我们做的一切都是爱的表现。

丁:粗心的人无视母爱的存在,也许是因为母爱太多、太熟悉、太平凡;也许是心被繁重的学业磨得结了茧;或是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母爱在他们的淡漠与疏忽中变得淡而无味。其实,只要你细心体悟,母爱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身边的平常小事都闪烁着母爱的光辉。

(乙丙丁)请欣赏我们的节目:诗朗诵《母亲这崇高的称呼》

(乙) (一) (丙)(二)

母亲 多少年来,有多少人

这崇高的称呼 伟大的母爱下

体现在您无私地母爱之下 健康、茁壮的成长

风里、雨中 累了、倦了、无助了

白天、黑夜 您从未向我们诉苦

无论何时何地 即使不堪重负,也从不屈服

默默无私在奉献的 我为您骄傲,母亲!

就是您,我的母亲

为您自豪,母亲!

(丁) (三)

天空是辽阔的

大海是无边的

而您,我的母亲

您比草原还辽阔

比阳光还温暖

有了您,我们童年无忧,一生无愁!

母亲,您是伟大的!

母亲,您是我最爱的!

丙:同学们,知道一开始我读的那首诗是什么了吗?对啦,就是《游子吟》。而这首诗又有什么含义呢?是的,就是告诉我们要知道感谢母亲,懂得感谢母亲,学会感谢母亲。

丁:学会感谢母亲,就是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亲身感受母亲的艰辛、母亲的爱,心灵深处受到感动,懂得理解、宽容、体贴、关爱,懂得孝敬母亲是为人之本,懂得感谢母亲是快乐生活之源,让每个人的心中充满爱心,使学习更有动力、生活更有意义。

上一篇:湖北高考语文作文范文 下一篇:七年级组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