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一大总结范文

时间:2023-12-08 07:10:00

三重一大总结

三重一大总结篇1

现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2000年劳动保障普法教育工作要点的通知》(劳社普法办发〔2000〕1号,以下简称《2000年普法要点》)和《关于印发全国劳动保障“三五”普法教育工作总结验收指导意见的通知》(劳社普法办发〔2000〕2号,以下简称《“三五”普法总结验收意见》)转发给你们,请结合以下要求一并贯彻执行。

一、按照《2000年普法要点》的要求,继续抓好《北京市劳动系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第三个五年规划》(京劳法发〔1997〕32号)最后一年普法教育工作的落实,确保“三五”普法教育各项任务的全面完成。

二、认真搞好本单位“三五”普法规划实施情况的总结。按照《“三五”普法总结验收意见》提出的基本标准、基本方法和基本要求,以及北京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北京市“三五”法制宣传教育总结验收工作意见》(京法治〔2000〕1号)的要求,深入扎实地开展好总结验收工作。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系统“三五”普法总结验收工作安排如下:

7月底前为各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自查和总结阶段,8月10日前将总结交到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9月10日前为市局对区、县局的检查验收、评选阶段,具体形式另行通知。市局在9月20日前将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系统“三五”普法教育工作总结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和北京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接受验收检查和评选。

三、提高对“三五”普法教育总结验收工作意义的认识。普法宣传教育工作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国家法治的基础工程。对社会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可以为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在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系统内部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是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实施依法行政的必由之路。我们已经经历了三个普法五年规划,通过总结,找出经验,找准问题。在此基础上,按照《北京市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实施方案(2000?2002)》(京办发〔2000〕25号),制定本单位的普法规划,将普法教育工作进一步推向深入。

四、加强对“三五”普法总结验收工作的领导。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三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系统该项工作的组织,各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三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或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总结验收工作的组织实施,并明确具体承办人,确保总结验收工作取得实效。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普法办公室关于印发2000年劳动保障普法教育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劳动(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

现将《2000年劳动保障普法教育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执行。

附件:2000年劳动保障普法教育工作要点

2000年是“三五”法制宣传教育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是为开创二十一世纪普法教育工作新局面打好基础的重要之年。根据全国普法工作的要求,结合劳动保障工作实际,2000年普法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依法治国方略,自觉服从和服务于改革、开放、稳定的大局,紧紧围绕劳动保障中心工作,坚持开展法制教育与法制实践,切实做好“三五”普法规划的检查验收工作,研究制定下一步规划,全面推进劳动保障依法行政,将普法教育不断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一、围绕劳动保障工作全局继续推进普法教育

普法教育必须紧紧围绕劳动保障工作的全局来开展。充分发挥普法工作在推进各项劳动保障工作中的宣传、教育、引导、保障作用。

一是不断强化劳动保障系统广大干部对党和国家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重大意义的认识,增强法律意识,贯彻中央关于从严治政的要求,为推进劳动保障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是进一步加强依法治国、依法行政方面的学习,继续开展对干部法律知识和法制观念的培训,不断提高各级干部的法律素质和依法行政的水平。

三是结合推进各项劳动保障工作,把宣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知识和劳动保障法律知识放在突出位置,通过开展普法教育,将两个确保、社会保险费扩面征缴、劳动力市场管理等项工作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二、认真做好“三五”普法总结验收工作

做好 “三五”普法教育总结验收是今年普法工作的重点。根据中央文件和全国人大决议精神,以及全国普法办制定的验收指导意见,各级劳动保障部门都要确定相应的验收标准和方案。这次总结验收的基本原则是,谁制定规划,谁组织验收。验收的方法是在自查的基础上,自下而上,逐级验收,有重点地进行抽查。为此要求:

一要抓好验收的质量。在严格考核验收的基础上,做好“三五”普法的收尾工作。凡是验收不合格的地区,要提出限期整改的要求,进行补课。

二要做到验收工作不走过场。要认真总结“三五”普法工作中的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的改进措施。部里普法办将对各地开展总结验收的情况进行抽查。

三要按期完成验收工作。各地劳动保障部门要在9月底以前完成本地区的验收工作,并写出总结验收报告及下一步的普法工作建议,上报部普法办。部里将进行评选,为全国普法工作总结表彰做好准备。

三、研究制定新的普法教育工作规划

开展普法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根据中央的要求,在做好“三五”普法总结验收的基础上,要抓紧研究制定今后的普法教育规划。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高度重视新的普法工作规划的制定,从整个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全局来谋划,形成一些前瞻性的思路,使普法工作更好地为推进各项劳动保障工作服务。

一是制定新的普法教育规划要与立法规划相一致。通过开展普法教育,一方面要促进现有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另一方面也要为进一步完善劳动保障法律体系建设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

二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掌握基层实际情况。要结合总结“三五”普法情况,对下一步的普法教育工作思路、主要任务、方法措施等问题进行调研,注意总结和发现“三五”普法教育工作中成功的做法和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使新的规划内容贴近实际,具有实效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三是进一步细化普法教育的具体措施。各地要进一步积极探索普法教育的新方法,采取广大干部和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形式,广泛开展一些生动活泼、简明易懂、深入浅出的普法教育活动。

四、进一步加大劳动保障法制宣传教育力度

各级劳动保障部门法制工作机构要结合各项法制工作的推进,坚持不懈地推进普法教育。同时,要借助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加大劳动保障法制宣传教育的力度。

一是在开展劳动保障监察等项行政执法工作中,要注重以普法教育为主,以行政处罚为辅,促进用人单位全面贯彻执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依法保障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二是在开展执法监督工作中,要以普法教育为基础,促进各级劳动保障部门依法建立各项工作制度,加强管理、依法办事,不断提高广大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

三是要积极与政府有关部门、工青妇组织、大专院校研究机构、各类用人单位和新闻媒体等加强联系,充分运用各种宣传手段,开展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咨询服务和宣传教育活动,在全社会营造普及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教育的氛围。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普法办公室关于印发全国劳动保障“三五”普法教育工作总结验收指导意见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劳动(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

现将《全国劳动保障“三五”普法教育工作总结验收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执行。

附件:全国劳动保障“三五”普法教育工作总结验收指导意见

根据全国“三五”普法教育规划,2000年将进入总结验收阶段。为全面完成劳动保障系统“三五”普法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检验“三五”普法成效,巩固法制宣传教育成果,进一步将普法教育工作不断引入深入,根据《全国“三五”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总结验收的意见》,现对劳动保障系统“三五”普法教育工作总结验收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同志民主法制理论和党的十五大、十五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按照全国“三五”普法规划、全国人大决议的总体要求和劳动保障部“三五”普法规划,结合各地实际,注重实效,以总结验收为契机,坚持学法用法相结合,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扩大普法教育工作成效,为下一步劳动保障普法教育工作的深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基本原则

一是突出重点。在总结验收中,既要突出劳动保障“三五”普法规划中确定的重点对象和普法教育中的难点和热点,又要对普法教育的一般情况进行总结,要全面地反映本地区实施“三五”普法教育的总体情况。

二是条块结合。各级劳动保障部门的“三五”普法验收工作要与本地区组织的总结验收工作相结合,以服从本地的验收安排为主;要主动及时与有关部门沟通,搞好协调,总结验收材料同时报送当地有关部门和上级劳动保障部门。

三是求真务实。劳动保障“三五”普法验收工作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认真总结“三五”普法的实施情况。通过验收检查,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回避,制定整改措施,推动普法教育工作健康发展。

三、基本内容

(1)全国劳动保障系统“三五”普法规划的内容;

(2)各地政府及各地劳动保障部门制定的“三五”普法规划的内容。

四、基本标准

(1)对单位的验收标准。领导重视,组织普法工作措施得力,制定有普法教育规划;确定有负责机构,经费和办公条件有保障;加强了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化建设,有年度普法计划,普法教材、培训有保证;开展了检查落实,较圆满地完成了“三五”普法知识考核,普法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2)对重点对象的验收标准。完成了规定的学习内容,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学法工作落到实处;按年度普法计划,参加了规定内容的普法知识考核,有考核成绩记录;通过普法学习,能较熟练地运用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开展工作,依法行政和依法履行工作职责的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五、基本方法

总结验收按自下而上、分级实施的方法进行,在自查的基础上,上一级普法主管机关验收下一级的实施工作。劳动保障部普法办对各地劳动保障部门进行抽查。具体步骤可分三个阶段:

(1)6月以前为各单位自查阶段。由各单位总结“三五”普法情况,写出自查报告。

  (2)7月至8月为验收阶段。由上一级普法工作机关对下一级普法单位上报的“三五”普法总结进行验收,也可结合实际,采取适当的 形式进行验收。

(3)9月为总结评选阶段。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劳动保障部门普法工作机构写出总结,上报劳动保障部普法办进行评选,参加全国的总结表彰。

六、基本要求

一、高度重视,及时布置。各地劳动保障部门要充分认识“三五”普法总结验收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紧迫性,要从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高度来看待普法工作,提高对“三五”普法工作验收的责任感,切实加强领导,及早做好布置,争取工作的主动性。

二、制定方案,抓好落实。各地劳动保障部门要结合实际,尽快制定总结验收的实施方案,具体落实自查和验收的内容。要明确专人负责验收工作,确保验收工作如期完成。

三重一大总结篇2

关键词:经济增长;产业结构;新疆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9-0169-04

引言

产业结构是指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构成和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联系。不同的产业结构具有不同的整体效益,从而导致经济以不同的速度增长,而不同速度的经济增长又对产业结构产生不同的需求,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变动。现代经济增长的过程,是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动相互促进,相互联系,不断发展的过程。

经济的增长主要是通过生产总值的增加来度量的,而生产总值的度量必须从产业结构的角度去衡量;产业结构是指产业间的关系结构,或者说是指各类资源(生产资料、人力、技术等)在社会各产业部门间的比例构成和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反映了一个国家、地区产业之间的生产联系和比例关系及其变化趋势;产业结构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在一定条件下产业结构是经济增长的基础,不同的产业结构有不同的整体效益。从而可以导致经济以不同的速度增长;而不同速度的经济增长对产业结构有不同的要求。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演进,它的变动对经济增长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变化密切相关,它们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经济结构随着经济增长和发展而变动,并且反过来作用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作为以往经济增长的结果和未来经济增长的基础。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在非均衡条件下,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如果产业结构变化的速度太慢,结构不合理,那么,它会阻碍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如果产业结构不断地调整升级,有效地改善了资源的配置,就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在社会投入资源相等的情况下,不同的产业结构将会导致极不相同的整体经济增长效果。这是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在各部门、各产业间并不相同,技术发展较快的部门,其单位资源产出率高,反之则低。当社会需求结构发生变化时,如果社会能够充分满足产出效益高的部门对资源的需求,并将产出效益低的部门中滞留的过剩资源转移出去,则会使经济较快增长。

本文根据1978―2008年的统计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方法,考察新疆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效用的差异,并提出适宜新疆产业发展的措施和建议,为新疆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经济均衡发展,促进新疆经济快速增长具有一定的现实和积极的意义。

一、数据说明

本文中主要分析改革开放以来的新疆的产业结构对其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的样本期间是从1978―2008年。分析的各项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以及第二产业中的工业、建筑业、第三产业中的交通运输邮电业、批发零售餐饮业(数据来源于2009年版的《新疆统计年鉴》)。

二、新疆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产业结构经历了巨大变迁。1978年以来三次产业及其工业内部结构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动(如下页表1所示):

三、数据整理与分析

1.新疆产业结构的发展状况。根据“2009年新疆统计年鉴”资料,1978年新疆国内生产总值仅为39.07亿元,而2008年却达到了4 203.41亿元。单从绝对数量上看,三十年间新疆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近108倍。经济总量的扩张使三大产业获得了较快发展,产业结构也日趋优化。1978年新疆的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分别为13.97亿元、18.35亿元、6.75亿元;2008年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分别为691.1亿元、1 790.7亿元、1 425.57亿元;绝对数量分别增了49倍、99倍、211倍,其中第三产业的发展尤为迅速。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978年36∶47∶17,1988年38∶34∶54,1998年26∶36∶38,2008年16∶50∶34。

2.从每次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析。(1)对于第一产业来说,从上页表1可以看出,增长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78―1990年,这一阶段第一产业比重总体呈“W”形波动趋势,即比重保持稳定状态(即0.36~0.43),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大体上不变。第二阶段为1991―2008年,这一阶段第一产业比重总体呈下降趋势,即2008年(比重为0.16)比1991年(比重为0.33)下降一倍,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下降。(2)对于第二产业来说,从上页表1可以看出,比重总体呈“W”形波动趋势,即比重增长速度缓慢(即0.47~0.50),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大体上不变。其中,从上页表1可以看出,工业比重也呈“W”形波动趋势,即比重保持稳定状态(即0.79~0.86),对第二产业总值的贡献率大体上不变;建筑业比重总体呈“W ”形波动趋势,即1990年(比重为0.14)比1978年(比重为0.21)下降0.67倍,2008年(比重为0.14)比1992年(比重为0.28)下降1倍,对第二产业总值的贡献率明显下降。(3)对于第三产业来说,从表可以看出,第三产业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即2008年(比重为0.34)比1978年(比重为0.17)上升1倍。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明显提高。其中,从表可以看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比重总体呈“ ∩ ”形趋势,即2008年(比重为0.13)比2000年(比重为0.28)下降了1倍。对第三产业总值贡献率明显下降。批发和零售业比重呈下降趋势,即2008年(比重为0.16)比1978年(比重为0.31)下降了1倍,对第三产业总值贡献率明显下降。

结论和建议

由上述的统计分析可知,在新疆的整体经济中能最有效地拉动经济增长的是第三产业中的批发零售餐饮业和交通运输邮电业,其次是第二产业中的工业,最后是第一产业。

通过结合前面新疆三次产业整体与国内生产总值关系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对于第一产业来说,从产业整体与国内生产总值关系看,是一个高效产业;从细分行业与国内生产总值关系看,其相对于其他细分行业是低效行业,但从行业结构贡献率看,第一产业从相对量上看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可以通过扩大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份额,以促进新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从长远的数据来看,第一产业很难成为新疆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但在短期内看,仍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因此,在现阶段应采取措施调整第一产业内部结构,着力改造传统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加大力度发展估计第一产业。

2.对于第二产业来说,不论是从产业整体与国内生产总值关系的分析,还是细分行业与国内生产总值关系的分析,都说明了新疆要注重发展第二产业。细分行业与国内生产总值关系的分析表明,工业是一个有效地拉动经济增长的高效行业;从行业结构的贡献率看,工业要比第一产业更有发展空间,因此,可以继续提高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份额,把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放在推进工业化和工业化结构升级上,并利用新技术提升工业的生产方式,使工业发展取得较好的产总值增增长,并带动第二产业乃至带动新疆经济高速增长。

3.对于第三产业整体来说,其相对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是低效产业;从行业贡献率看,虽然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份额上升速度较高,但其增长的速度已经和第一、二产业的发展不相适应,盲目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并不会真正有利于经济持续有效发展。因此,发展第三产业必须以第一、二产业的发展为基础,以循序渐进为原则,使三个产业之间的发展相互促进,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系统。从第三产业的细分行业中可知批发零售餐饮业和交通运输邮电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高效行业,但从为第三产业整体看,第三产业却是低效产业,这说明批发零售餐饮交通运输邮电业和交通运输邮电业在第三产业中的份额较低,对其影响较小。应该扩大这两个行业在第三产业中所占的份额,在调整其内部结构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使这两个高效行业真正发挥作用,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提高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总之,新疆经济发展的基础仍然十分薄弱,从生产要素结构看,自然资源相对比较丰富。而资本相对稀缺,所以,在发展新疆经济时,就要根据自身的优势。即:大力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具体来讲,鼓励并大力发展农业、林业、纺织、服装、玩具、皮革、家具、手工业、食品、石油、煤炭、矿产品等行业。

参考文献:

[1]司正家.新疆区域经济增长机制研究[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5.

[2]黄宝璋.新疆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研究[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0.

[3]张平.新疆经济增长点研究[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

[4]粱小民.经济增长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三重一大总结篇3

关键词: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协调性

一、相关文献综述

国外学者较早对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两者的关系进行研究,早在1940年,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提出“配第—克拉克定理”,揭示了产业结构演变与劳动力的变动规律,即伴随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提高,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再向第三产业逐步转移[1];随后,库茨涅茨在配第和克拉克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库茨涅茨定理,即产业结构变化会受到人均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他认为经济不发达国家要加强非农产业的发展,来缩减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2];钱纳里等对世界各国经济增长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转换基本同步,而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转换要快于就业结构的转换[3];刘易斯认为,在发展中国家传统农业部门与现代工业部门并存,经济表现出典型的二元结构特征,发展中国家就业具有其独特性[4];卡尔兹等指出,技术进步使劳动市场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增加,低技能劳动力就业越来越困难,其失业率上升[5];Geogre主要研究了资本积累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的影响[6];Young对中国制造业生产率的提高对制造业就业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7]。国内学者对两者关系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产业结构的演进机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等方面,如汤光华、舒元等对经济增长和就业两者的关系进行了研究[8],张车伟、蔡眆对中国就业弹性的演变及趋势做了研究[9],夏长杰研究了中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偏差[10],徐光平、景建军对城镇化进程中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相关关系做了实证研究[11],张少红等对人力资本和产业结构的关系做了研究[12-14],张文玺对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非均衡发展做了研究[15]。综上所述,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是经济研究的重点领域,国内外学者倾入大量心血对此进行研究,且研究成果丰硕。当前,全球经济正处于战略调整期,推动创新驱动和打造新增长源成为各国新的合作重点。我国已进入改革深水区和经济结构重组阶段,经济转方式、调结构步伐加快,产业发展对经济的支撑作用越发重要,与此同时,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在不断的提高,就业领域表现出了一些新的特征。因此,对中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关系的梳理和两者协调性进行系统研究,非常有必要,这也是文章需要重点研究的领域。

二、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变过程分析

(一)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分析

1.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了持续快速增长,产业结构不断向高级化方向演变,符合产业结构演变一般规律。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50.2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636462.7亿元,增长了173.4倍,年均增长率为9.31%(按不变价格计算)。与此同时,中国产业结构也不断进行优化调整,1978年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27.9∶47.6∶24.5,2014年产业结构比重演变为9.2∶42.6∶48.2(见图1),第一产业比重下降较快,共下降18.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增长快速,共增加23.7个百分点。根据国内有关学者的研究[16],可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划分为两个阶段,改革开放到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阶段(1978-1991年)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阶段(1992-2014年)。图1中国产业结构演进过程(1978-2014年)第一阶段(1978-1991年):改革开放到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以及一系列改革开放政策的出台,使得中国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的解放,经济得到跳跃式的发展。从经济总量上看,三次产业呈现快速增长势头。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从1978年的1018.4亿元、1736.0亿元和895.8亿元,增加到1991年的5288.6亿元、9055.8亿元和7551.2亿元,增幅分别为419.3%、421.6%和743.0%;从产业结构演变上看,产业结构由“二一三”演变到“二三一”,产业结构比重则从1978年的27.9∶47.6∶24.5演变到1991年的24.2∶41.4∶34.5,第一、第二产业比重分别下降3.7个百分点和6.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则提高9.9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总变动值为19.8,年均变动1.52。第二阶段(1992-2014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阶段。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正式确立,以及随后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战略和政策的实施,中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与此同时,中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的快速推进,也使中国经济发生深刻变化,给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从经济总量上看,中国GDP总量从1992年的27068.3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636462.7亿元,共增加609394.4亿元,增长了22.5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从1992年的5800.0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58331.6亿元,共增加52531.6亿元,增长了9.1倍;第二产业增加值从1992年的11640.4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271392.4亿元,共增加259752.0亿元,增长了22.3倍;第三产业增加值从1992年的9627.9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306738.7亿元,共增加297110.8亿元,增长了30.8倍。从产业结构演变上看,产业结构由“二三一”阶段(1992-2011年)演变到“三二一”阶段(2012-2014年),产业结构比重由1992年的21.4∶43.0∶35.6演变到2014年的9.2∶42.6∶48.2,第一产业比重下降迅速,减少12.2个百分点,年均下降0.5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略有下降,减少仅0.4个百分点,且第二产业表现出较明显的波动特征;第三产业增长速度最大,增加12.6个百分点,年均增长0.57个百分点。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不断向高级化特征演变,整个演变过程符合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第一产业比重下降迅速,且已经下降到较低的水平,从长远发展看,第一产业比重还将下降,但下降速度会较为缓慢,第二、三产业在经济增长中占主导地位,且第三产业增长潜力巨大,从2012年开始,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比重。2.中国产业结构演变与国际理论标准模式比较国外学者钱纳里、赛尔奎因、库兹涅茨以及艾金同等借助多国资料,分别对人均GDP和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总结出几种代表性的国际理论标准模式,本文选用钱纳里和赛尔奎因模式,作为国际理论标准模式进行研究。钱纳里和赛尔奎因通过对多个国家的产业结构的演变进行了分析研究,本文参考周叔莲、郭克莎(2000)的相关分析,得出了不同收入水平下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见表1)。在赛尔奎因和钱纳里产业结构标准模式中,人均GDP(美元)是以1980年为基期计算的,以1980年为基期,2010年中国物价共上涨了4.895倍(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978年为100,1980年为109.5,2010年为536.1),2010年中国人均GDP为30567元,去除物价上涨因素,相当于1980年的6244.5元,按照当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1.5:1,折合成美元为4163美元。对照表1,接近于产业结构标准模式中人均GDP4000美元,与其相对应的产业结构为9.7:45.6:44.7,而2010年中国产业结构水平为9.6:46.2:44.2。与国际标准模式对比,中国产业结构基本接近于国际标准的产业结构,第一产业比重低于标准模式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高于标准模式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低于标准模式0.5个百分点,说明中国产业结构演变符合国际理论标准模式。

(二)中国就业结构的演变过程分析

1.中国就业结构的演变过程伴随经济结构的重组优化、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和城镇化的稳妥推进,人力资源开发水平提高快速,劳动力市场体系不断成熟,中国就业结构不断得到调整优化(见图2)。从就业人口总量上看,第一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量最大,总量变化略微下降,就业人员从1978年的28318万人下降到2014年的22790万人,第二、三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潜力巨大,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总量从1978年的6945万人增加到2014年的23099万人,共增加16154万人,年均增长448.7万人,第三产业就业总量从1978年的4890万人增加到2014年的31364万人,共增加26474万人,年均增长735.4万人;从就业总量的增长速度上看(见图3),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增长速度最小,且2003年以后均为负增长率,年均增长率为-0.53%,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员增长速度较快,除第二产业少数年份增长率为负值外,增长率均为正值,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46%和5.36%;从就业结构变化上看,就业结构从1978年的70.5∶17.3∶12.2变化到2014年的29.5∶29.9∶40.6,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较快,从1978年的70.5%下降到2014年的29.5%,共减少41.0个百分点,年均下降1.14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增长较快,分别从1978年的17.3%和12.2%增加到2014年的29.9%和40.6%,增加12.6和28.4个百分点,年均增长0.34和0.79个百分点。图2中国就业结构演进过程(1978-2014年)图3中国三次产业就业人员增长速度(1978-2014年)2.中国就业结构演变与国际理论标准模式对比分析同样,运用塞尔奎因和钱纳里就业结构标准模式,作为研究就业结构国际理论标准模式。2010年中国人均GDP为30567元,去除物价上涨因素,相当于1980年的6244.5元,折合成美元为4163美元,对照郭克莎(1999)的研究(见表2),相当于就业结构标准模式中人均GDP4000美元,其所对应的就业结构应为24.2∶32.6∶43.2,而2010年中国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为36.7∶28.7∶34.6,与标准模式相对比,第一产业就业比重高出标准模式14.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低于标准模式3.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低于标准模式8.6个百分点。从就业结构比重变化过程看,在标准模式中,人均GDP从300美元增加到4000美元,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从74.9∶9.2∶15.9变化到24.2∶32.6∶43.2,第一产业下降5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23.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27.3个百分点。1980年中国人均GDP为464元,按照当年汇率计算相当于309美元,2010年中国人均GDP相当于1980年的4163美元,中国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则从1980年的68.7∶18.2∶13.1演变到2010年的36.7∶28.7∶34.6,第一产业下降32.0个百分点,下降值小于标准模式18.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10.5个百分点,增加值小于标准模式12.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21.5个百分点,增加值小于标准模式5.8个百分点。由此可见,中国第一产业劳动力所占比重偏高,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速度缓慢,这也给中国就业结构调整指明了方向,要注重加快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尤其是要向第三产业快速转移。从总体上看,中国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与赛尔奎因和钱纳里标准模式还不协调,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过高,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又明显偏低,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缓慢。中国就业结构的这一特征正好验证了赛尔奎因和钱纳里标准模式理论,发展中国家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同步,就业结构变动要慢于产业结构演变。

三、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分析

从上文的分析研究可以得出:与国际理论标准模式相对比,中国产业结构水平基本接近于标准模式,与标准模式协调性较好,而中国就业结构则与标准模式不协调特征较为明显。为对两者相互之间的协调关系有更深的认识,本文选用结构偏离度、就业弹性和比较劳动生产率等指标来进行研究。

(一)结构偏离度分析

结构偏离度是反映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程度的指标,公式为:结构偏离度=GDP的产业构成比重/就业的产业构成比重-1。若结构偏离度等于零,表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达到均衡状态;若结构偏离度为正,即产业比重高于就业比重,表明该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较高,有外部劳动力不断转移进来,反之则有劳动力不断转移出去。结构偏离度的绝对值越大,反映了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演变和就业人口的转移越不协调[17]。产业结构总偏离度等于各产业的结构偏离度绝对值的总和。中国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和总偏离度情况如表3所示。(1)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一直保持负值,且绝对值呈现扩大趋势。从整个过程看,结构偏离度的绝对值处于大于0.5的水平,绝对值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最大为0.75,且2000年以后,绝对值都在0.70以上,较大的负偏离度说明,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小于就业比重,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出去。(2)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均为正值,整体较第三产业偏高,且总体呈下降趋势。偏离度从1978年的1.75下降到2014年的0.42,下降较大,尤其从2003年以后呈快速下降趋势,表明第二产业结构快于就业结构的这种不协调性,已经明显得到改善,这主要与加入WTO以后,中国第二产业的战略转型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有很大关系。(3)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总体上表现为下降趋势,从1978年的1.01下降到2014年的0.19,且从2006年以后基本保持在0.2~0.3较低的位置,表明第三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较好,这主要得益于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强、就业渠道多样化、就业进入壁垒较低的特征。(4)产业结构总偏离度呈下降趋势,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协调现象改善明显。总偏离度从1978年的3.37下降到2014年的1.30,共下降2.07,表明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由原来的不同步、不协调逐步向协调同步转变。

(二)就业弹性分析

就业弹性是反映经济增长对劳动力吸纳能力强弱的指标,即某一时期内就业数量变化率与产值变化率的比值。比值为正值且数值越大,就业弹性越高,经济增长拉动就业作用越大;比值为负值且绝对值越大,对就业产生的“挤压效应”就越大。中国三次产业就业弹性和总弹性变化情况如表4所示。(1)就业总弹性分析。就业总弹性均为正值,表明经济增长对就业产生持续的拉动作用,但是拉动幅度不是很大,1978-2014年经济平均每增加1个百分点,仅拉动就业增长0.154个百分点。从就业总弹性的变化趋势看,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后,就业总弹性都在0.1以下且不断下降,近年来保持在较低的水平。(2)三次产业就业弹性分析。第一产业就业弹性总体上由正值变为负值,1978-1991年就业弹性为负值,表明这一阶段经济增长会促进就业增长,而从1992年以后(除少数年份外),就业弹性表现为负值,经济增长反而带来就业数量的减少,第一产业发展对就业带来了“挤出效应”,2003-2014年经济平均每加1个百分点会导致就业数量减少0.474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就业弹性总体上为正值(除第二产业个别年份为负值外),1978-2014年经济平均每增加1个百分点分别拉动就业人口数量增加0.287和0.480个百分点,表明第二、三产业发展拉动就业效果显著,且发展空间和潜力非常大。

(三)比较劳动生产率分析

比较劳动生产率,即某一产业的产值比重与该产业就业劳动力比重的比值。若该比值小于1,则该产业的劳动力会转移到其他产业部门,反之劳动力则会从别的产业部门转移进来,当各产业的劳动生产率都接近于1时,将会有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1978-2014年中国三次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发展过程如表5所示。(1)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呈现总体下降的特征,且数值都在0.50以下,表明第一产业劳动力向外转移渠道不畅,有大量剩余劳动力未转移。(2)第二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都大于1,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从1978年的2.75下降到2014年的1.42,表明第二产业发展协调性越来越好,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较强。(3)第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均大于1,呈现逐步下降趋势,从1978年的2.01下降到2014年的1.19,且同一时段的值都要小于第二产业,说明第三产业发展协调性最好,尤其是2006年以后,比较劳动生产率基本保持小于1.30,2014年为1.19,接近于均衡水平值1,第三产业发展的协调性很好。四、结论与建议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演进过程分析,可以看出:中国产业结构演变符合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演进的规律,第一产业比重下降较快,下降幅度最大,2009年以后一直保持在个位数的水平,且下降速度变得平缓,第二、三产业发展快速,2014年第二、三产业产值总和占到整个GDP的90.8%,主导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与国际理论标准模式对比,中国产业结构基本接近标准模式,产业结构演变符合国际理论标准模式;中国就业结构演变特征明显,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较快,年均下降1.14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增长较快,年均分别增长0.34个百分点和0.79个百分点,2014年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已经超过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与国际理论标准模式相对比,中国就业结构还不协调,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明显偏高,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偏低,第一产业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缓慢。从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分析可知:第一产业发展的协调性最差,产业发展与就业转换协调性不好,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没有转移;第二产业发展协调性总体较好,对吸纳劳动力就业发挥积极作用,但是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空间还很大;第三产业发展的协调性最好,对劳动力吸收能力较强,成为劳动力转移和就业的主渠道,产业结构转变和就业结构转换逐步趋于同步。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正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产业结构高级化演变特征更加明显,就业结构也在不断调整优化,第一产业比重已经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产业发展要注重挖掘新优势,更加注重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处理好剩余劳动力的内部消化和外部转移;第二、三产业主导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产业发展应以结构转型升级和发展质量提升为重点,尤其是第三产业要提升发展速度,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作者:景建军 单位:山东行政学院

参考文献:

[1]克拉克.经济进步的条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0.

[2]库茨涅茨.现代经济增长[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3]H•钱纳里,S•鲁滨逊,M•赛尔奎因.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9:56-104.

[4]ARTHRULW.Economicdevelopmentwithunlimitedsup-pliesoflabor[J].ManchesterSchool,1999(22):139-191.

[5]KATZ,LAWRENCEF,MURPHYKM.Changesinrelativewages,1963-1987:supplyanddemandfactors[J].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1992(13):124-127.

[6]CHOWG.CapitalformationandeconomicgrowthinChina[J].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1993(8):79-84.

[7]YOUNGA.Goldintobasemetals:productivegrowthin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duringthereformperiod[D].NBERWorkingPaper,2000.

[8]汤光华,舒元.经济增长与就业协调论[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0(6):26-28.

[9]张车伟,蔡眆.就业弹性的变化趋势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2(5):22-30.

[10]夏杰长.我国劳动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偏差[J].中国工业经济,2000(1):36-40.

[11]徐光平,景建军.产业结构演进与城镇化水平的关联效应分析[J].东岳论丛,2015(7):130-134.

[12]张少红.论区域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调整[J].东岳论丛,2004(2):170-173.

[13]孔进,孔宪香.人力资本积累与产业结构可持续调整的关系研究[J].东岳论丛,2007(4):79-81.

[14]周海银.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升级———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检验[J].东岳论丛,2014(9):95-99.

[15]张文玺.山东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非均衡发展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26-31.

[16]赵海均.1978-2007年大陆改革的个人观察[M].北京:世界经济出版社,2008.

三重一大总结篇4

关键词:江苏省;偏离份额分析法;产业结构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产业结构优化进程不断加快。1988年以来,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江苏省第一产业的比重在逐步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从1990年以后基本稳定在70%-80%之间;第三产业的比重稳步提高,到2011年时,第三产业比重达22.92%。具体来看,从1988年开始,第三产业的比重开始高于第一产业的比重,由之前的“二一三”的产业结构演进为“二三一”的产业结构格局,并且一直保持这样的格局,从其变化趋势上看,产业结构不断在合理化,逐渐向发达的“三二一”的产业结构演化。本文借鉴前人的研究方法,选取1988年-2015年相关的数据,运用偏离份额分析发对江苏省产业结构演进及其变化特征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为江苏省产业结构优化提供现实依据。

二、研究方法

偏离-份额分析法(Shift-share Method,SSM),最先由美国经济学家Daniel和Creamer(1942)提出,后经过Dunn(1960)等逐步完善,进而广泛的应用于区域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研究,成为经典的产业结构演进分析范式。SSM分析方法把区域经济的变化看作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以全国的经济发展作为参考系,将区域经济总量在某一时期的变动分解为三个分量,即份额分量(N)、结构偏离分量(P)和竞争力偏离分量(D),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G=N+P+D。以此说明区域经济发展和衰退的原因,评价区域中各产业的竞争力和优势,找出区域中具有优势的主导产业,进而制定未来该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政策。

假设江苏省在经历了时间t之后,经济总量和结构均已发生变化,设基年期江苏省经济总规模为b0,终年期为bt。分别以bi,0,bi,t(i=1,2,3)表示江苏省第i个产业部门在基年期和终年期的规模;并以B0,Bt表示全国在相应时期的基年期和终年期的经济总规模,以Bi,0,Bi,t表示全国基年期和终年期第i个产业部门的规模。

江苏省与全国第i个产业部门在[0,t]时间段内的变化率分别为

以全国各产业部门所占份额把江苏省各产业部门规模标准化,得:

这样,在[0,t]时段内,江苏省第i个产业部门的增长量Gi可以分解为份额分量Ni、结构偏离分量Pi和竞争力偏离分量Di三个分量,从而可得:

Ni为份额分量,是i产业全国总量按比例分配,江苏省产业规模所发生的变化,把这种假定的增长水平与实际的增长水平相比较,如果低于实际增长水平,则区域总偏离值为正;反之,则为负;Pi称为结构偏离分量,是指江苏省i产业比重与全国相应产业比重的差异引起的江苏省第i个产业部门增长相对于全国标准所产生的偏差,此值越大说明产业结构对经济总量增长的贡献越大;Di为竞争力偏离分量,指江苏省i个产业的增长速度与全国相应产业增长速度的差异引起的偏差,反映江苏省第i个产业的竞争能力,此值越大则说明产业竞争力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越大;PDi称为总偏离分量,反映江苏省i产业总的增长优势。

同时,根据偏离-份额分析表,分别计算出三大产业的结构效果指数W,竞争力效果指数U,总的结构偏离分量P以及总的竞争力分离分量D,借以判断江苏省三大产业的结构效果和竞争力,计算公式如下:

W、U分别为结构效果指数和区域竞争效果指数。由上述各式可知,若G较大,L大于1,则区域增长快于全国水平;若P较大,W大于1,说明区域经济中朝阳的、增长快的产业部门比重大,区域总体经济结构比较好,结构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倘若D较大,U大于1,则说明区域各产业部门总的增长势头大,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三、江苏省产业结构的偏离份额分析

本文数据均来源于中经网数据库,以1988年、1997年和2006年为基期,分别对江苏省1988年-1997年,1997年-2006年和2006年-2015年产业结构进行了偏离份额分析。具体结果见表1和表2:

计算结果分析:

(1)由表1可知,三个时间段内,江苏省三次产业增长份额Ni均为正数,说明三次产业均为全国性的增长部门,并且都呈增长趋势,均获得较高水平的增长。江苏省三次产业的增长份额大小顺序为“二三一”。说明第二产业的增长份额最高,对江苏省的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大。

三个时段内,江苏省三次产业结构偏离份额Pi均为正值,表明江苏省产业结构优于全国的总体产业结构,产业素质表现较为良好,对江苏省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江苏省三次产业的产业结构偏离份额大小顺序在前两个时段是“二三一”,说明第二产业的结构优势最明显;最后一个时段是“三二一”,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份额超过第二产业,表明第三产业的成为最具结构优势的产业。

第一个时段,江苏省区域竞争力份额Di第一产业为负,第三产业最高,但是数值较小,三次产业在全国虽然具有竞争力,但是竞争力相对较弱。第二个时段,第一产业区域竞争力份额减少为负值,并且第二产业区域竞争力份额下降,说明此时江苏省的第一产业在全国范围内都不具备竞争力,产业结构的非农业化使第一产业发展缓慢,产业结构“轻型化”趋向导致基础工业相对落后,传统工业因其规模较大、占整个工业比重较高,而新兴工业规模较小、还未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等因素导致江苏省经济发展缓慢。第三个时段,江苏省区域竞争力份额一产业持续为负,第二产业减少为负值,但是第三产业迅速飙升,且数据较大,说明第三产业在全国是具有竞争力优势的产业。

(2)由表2可知,第一时段内,江苏省三次产业的总偏离份额为5471.49,其中由产业结构优势带来的增长为3229.49,大于D值,说明在此时段内江苏省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第二时段内,由于产业结构优势带来的增长在总偏离份额中的比例远远超过竞争力优势带来的增长,因此江苏省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特别是二三产业的调整较为明显。第三时段内,产业结构优势带来的增长在总偏离份额中仍然占据主要地位,说明江苏省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步伐在不断加快。从三个时段的总偏离份额变化趋势可知,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在第三个时段已超过第二、三产业,说明江苏省的产业结构不断向高级化演变。

1988年-1997年,江苏省相对于全国的经济增长率L=1.05,说明江苏省的总体经济增长率快于全国;并且P=3229.49,结构效果系数W=0.99,接近1,表明江苏省经济中朝阳产业、增长快的产业部门所占比重较大,经济结构较为合理,并且对江苏省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D=361.43,区域竞争效果指数U=1.06>1,说明江苏省有较多部门发展迅速,竞争力逐步加强,在全国的产业地位中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1997年-2006年,江苏省相对于全国的经济增长率L=1.18,说明在此时段内江苏省的总计经济增长高于全国的水平;W=1.01>1,这表明江苏省产业结构中落后产业占比不断减少,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同时,U=1.17>1说明江苏省产业部门的竞争力正在不断增强,优势突出。2006年-2015年,江苏省相对于全国的经济增长率L=1.04,说明江苏省经济得到较快增长,快于全国;P=25435.87,结构效果系数W=0.981,相比上一个时段有所下降,说明产业竞争力在下降,产业优势越来越弱。

四、结论及对策建议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各种资源和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的有效配置,而产业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资源配置的效果。本文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江苏省产业结构演进进行实证分析,从而得出:江苏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已经成为拉动江苏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产业结构基本演化成“三二一”的结构,但是近年来由于产能过剩和生产效率下降等因素的影响,产业的结构优势在不断丧失,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已经失去了竞争优势,并且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不断降低,由已有的经济增长理论可知,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是制造业。因此,江苏省需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力度,提高三次产业的内在素质,提升产业的竞争力水平,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

1.第一产业

由实证分析可知,江苏省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低,产业竞争力较差,并且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江苏省应当以发展特色区域农业生产、农业规模化和提高行业竞争力作为工作重点,推动农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广科技农业,重点打造生态农业和农产品的深加工,延伸农业的产业链,以市场为导向,实现农产品和市场的统一,从而优化农产品的市场环境,同时建立适合高效农业发展的创新投入体系,探索新的发展模式。

2.第二产业

第二产业数量上和结构上都得到了长足发展,对江苏省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但是竞争力在不断减弱。因此,江苏省应该继续扩大资本的投资规模,以龙头企业为依托,扩大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其次,要做好产业升级工作,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企业要做好去库存,处理好过剩产能等问题,政府要加大财政支出来进行支持,打造科技含量高的产业链条。最后,要做好传统产业的改造,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开拓新的市场领域,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对传统产业的管理水平。

3.第三产业

江苏省第三产业竞争力得到显著提高,未来因做大做强第三产业,保持竞争力。首先,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正确处理和协调好传统服务业与新兴服务业发展的关系,一是通过技术创新,提高服务的科技含量;二是通过组织创新,对服务业企业进行重组和改造;三是要通过管理创新,提升传统服务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其次,对不同类型行业,应该分类指导,实施不同的产业政策。最后,应在第三产业中建立大企业集团,形成规模化、集团化的良性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吴继英,赵喜仓.偏离-份额分析法空间模型及其应用[J].统计研究,2009(4).

[2]赵成柏.江苏省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特征实证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1(4).

[3]袁晓玲,张宝山,杨万平.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在区域经济中的应用[J].经济经纬,2008(1).

[4]王健.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京津冀都市圈工业结构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3(20).

[5]刘晓丹.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辽宁产业结构实证分析[J].统计与管理,2016(3).

三重一大总结篇5

关键词:区域;呼包鄂;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9-0-0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内蒙古在经过长达60年的发展历程中,三次产业结构的GDP结构(三次产业占GDP的比例)由2007年的12.5 : 51.8 : 35.7,到2011年的9.2 : 56.8 : 34,产业结构一直在优化调整,第一产业迅速下降,第二产业都呈上升趋势,第三产业基本保持在35%左右。呼包鄂区域的三次产业结构也发生着变化,本文采用SSM模型,研究呼包鄂产业结构发展情况,求其区域竞争力的相对优势,为此地区产业发展提供相应建议。

一、分析模型

偏离—份额分析法是把区域经济的变化看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以其所处上级区域的经济发展为参照系,将区域自身经济总量在某一时期的变动分解为三个分量,即份额分量、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以此说明区域经济发展和衰退的原因,评价区域经济结构优劣和自身竞争力的强弱,找出区域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产业部门,进而可以确定区域未来经济发展的合理方向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1][2]。

假设为被研究区域的基期的经济总量,为报告期经济总量;为全国或全省在基期的经济总量,为报告期经济总量。并且用和来分别表示该区域的第j个行业的基期和报告期的产值量;和分别表示全国或全省第j个行业的基期和报告期的产值量。

表示该地区各产业部门按全国或全省GDP总增长率增长计算的增长额;是指该地区的产业结构对本地区经济增长的效益。若该地区产业结构优于全国或全省的产业结构,则 > 0,反之 < 0;反映该区域的竞争力效益,指该地区各产业部门按实际增长率所计算的增长额与按全国或省同一产业部门增长率算的增长额之差, > 0,则表示该区域处于有利的竞争力,产业竞争力较强。

二、呼包鄂地区发展状况

就“呼包鄂”区域而言,三地凭借各自的比较优势,区域内有能源、冶金、农畜产品、化工、装备制造、高新技术六大优势产业,发展速度备受瞩目。2010年,呼包鄂区域GDP占全内蒙古自治区的59.8%,人均GDP超过7000美元,财政总收入占全区财政总收入的5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5410元和8750元,接近沿海发达城市水平。三次产业结构由2007年的4.4 : 48.4 : 47.2调整为2011年的3.2 : 52.2 : 44.5,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为了更加清晰了解近几年“呼包鄂”区域的产业结构比重,本文建立了图1。

图1 2007-2011年“呼包鄂”区域三产业变化趋势

从图1可以看出“呼包鄂”区域产业结构在不断优化,第三产业由2007年的47.2%发展到2011年的44.5%;第一产业比重逐年降低,从2007年的4.4降到2011年的3.2%;第二产业由2007年的48.4%,反复升升降降,最后升到2011年的52.2%。第二、三产业比重有升有降,总体第二产业比重高于第三产业比重,总体三产业比重较合理。

三、呼包鄂经济增长区域结构SSM分析

本文在对包头产业结构合理化进行分析时,以全国为背景区域,对呼包鄂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结构系统进行Shift-share Method分析,时间区域取2007-2011年五年,计算指标取各个产业的当年生产产值,计算结果如表2。

表2 2007-2011年间呼包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偏离份额分析表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根据《内蒙古统计年鉴2012》中的相关数据计算所得

根据表2的数据分析,从整体来看,呼包鄂的三大产业都处于发展态势,2007-2011年间呼包鄂实际经济增长额大于全国的平均增长份额,总偏离分别为2157.93亿元,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占到63.4%和36.7%,这说明呼包鄂经济增长额在一定程度上严重依赖于第二产业,而且三产的结构是二三一。根据配第-克拉克定律: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总的结构变动趋势是:劳动力在第一产业的比重减少,在第二、第三次产业的比重增加[3]。我们可以得出呼包鄂在这五年间产业结构没有得到有效的优化,依然停留在严重依赖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规模增长比较缓慢,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下面分别从产业结构偏离和竞争偏离两方面对比分析呼包鄂和内蒙古两个地区的产业结构。

从产业结构偏离方面分析可以得出,在2007-2011年间呼包鄂的生产总值的结构偏离增长量为33.66亿元,呼包鄂的总体结构份额大于0,相对于背景区域而言,具有结构性发展优势,但整体优势并不明显。其中,第一产业结构份额小于0,说明2007-2011年五年间呼包鄂的第一产业与背景区域相比较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第二产业的结构份额也小于0,说明呼包鄂在这五年间没有充分发挥出第二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从竞争偏离方面分析,呼包鄂的产业竞争力分量高于全国平均值2110.57亿元,这说明呼包鄂总体产业竞争力较全国有明显的优势。呼包鄂三次产业竞争力都优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第二产业竞争力份额大,增长率为82%,贡献率为66.23%。

这些种种数据表明呼包鄂经济在近十几年虽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其产业结构中存在着非常严重的问题,产业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

四、呼包鄂产业结构调整及优化的思考

产业结构的变动与调整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因素。通过对呼包鄂产业结构的基本情况、产业结构偏离度和竞争力偏离度等的分析得出呼包鄂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竞争力偏弱,但发展潜力大的结论。在之后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认清自身的资源及行业优势,改善三次产业内在素质,加快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的成长,提升产业的竞争力,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4]。

针对呼包鄂未来第二产业比重可能过重,呼包鄂应注重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使其主导产业生产效率更高,促进区域整体产业结构升级。首先要提高深加工、附加值高,而且污染少、物耗少的产业的比重,以促进其产业结构向合理化、高度化方向发展。其次,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通过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结合,带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以此带动呼包鄂区域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昌勇.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湖北产业竞争力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11):152-155.

[2]魏文佳.基于SSM 的福建产业结构分析[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7(02):134-137.

[3]徐德云.产业结构升级形态决定、测度的一个理论解释及验证[J].财政研究,2008(01):46-49.

[4]张学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提高劳动力素质商业研究[J].商业研究,2009(02).

作者简介:杜永威(1961-),男,内蒙古人,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经济管理与资源管理方向研究。

三重一大总结篇6

第二产业就业人口的回归分析借鉴第一产业就业模型,以第二产业就业人口EP2为因变量,劳动力资源总数LFR和三次产业的地区生产总值GDP1、GDP2、GDP3为自变量。建立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模型:LnEP2=α*LnLFR+β1*LnGDP1+β2*LnGDP2+β3*LnGDP3+μ用EVIEWS对该模型进行消除多重共线性的逐步回归,得到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模型:LnEP2=0.632199LnLFR+0.170181LnGDP2t=(89.72048)(20.49607)R2=0.975924AdjustedR2=0.94586F-statistic=729.6217第二产业具有GDP高产出的显著特征,GDP的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该产业GDP的增长与其就业人口增长呈现一致变动的关系;目前,四川省第二产业GDP发展吸收就业的能力仍然很强。(三)第三产业就业人口的回归分析如上,以第三产业就业人口EP3为因变量,劳动力资源总数LFR和三次产业的地区生产总值GDP1、GDP2、GDP3为自变量。建立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模型:LnEP3=α*LnLFR+β1*LnGDP1+β2*LnGDP2+β3*LnGDP3+μ用EVIEWS对该模型进行消除多重共线性的逐步回归,得到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模型:LnEP3=0.580312LnLFR-0.281684LnGDP2+0.554490LnGDP3t=(82.97539)(-5.302039)(10.80001)R2=0.991395AdjustedR2=0.990383F-statistic=979.3299比较第三产业模型与前两次产业模型在劳动力资源总数上的系数可以看出,第三次产业的水平还比较低,因此吸纳就业的能力还很有限。式中,第二产业对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影响为负数,说明二次产业的增长吸纳了更多就业人口,致使第三产业就业人口相对减少。从上可看出,因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大众消费水平低较低和第三产业发展不充分等诸多因素影响,造成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不强。(四)总体就业与三次产业的地区生产总值的回归分析因每年新增的劳动力对就业人口影响较大,对各产业的就业影响也各不相同,故根据以上分产业就业人口的回归分析,以总体就业人口EP为因变量,以劳动力资源总数LFR及三次产业的地区生产总值GDP1、GDP2、GDP3为因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EP=α*LFR+β1*GDP1+β2*GDP2+β3*GDP3+μ用EVIEWS对该模型进行消除多重共线性的逐步回归,得到总体就业人口模型:EP=0.846424LFR+0.191139GDP2-0.353723GDP3t=(395.6410)(8.563305)(-12.46845)R2=0.947600AdjustedR2=0.941436F-statistic=153.7145总体就业人口模型中变量LFR(劳动力资源总数)的系数为0.846424,其值的范围在0和1之间,符合经济意义:四川省经济在排除三次产业经济发展及其他因素影响下,可保证84.64%的劳动力就业。而三次产业的结构和经济发展对总体就业产生了不同影响。

结论

三次产业对就业的拉动能力各不相同。其中,第一产业就业已基本达到饱和,出现劳动力挤出效应;第二产业经济增长速度快,随着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其吸纳就业的能力有限;能够提供大量就业的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还很有限,还不能发挥其对就业增加的拉动作用。因此,四川省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如要充分扩大就业,切实缓解就业压力,还应当从产业结构调整上做出考虑。

对策建议

三重一大总结篇7

关键词:产业结构;县域经济;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8-0084-02

1 研究背景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2002年,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要“壮大县域经济”,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十一五”规划提出“扶持县域经济发展,注重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壮大县域经济”,这些提法充分表明党中央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从2004年开始,广西每年都召开全区的县域经济工作会议,对全区的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县等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充分表明自治区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决心和信心。加快广西县域经济发展,是全面提升广西经济实力、实现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的根基所在。进入“十一五”期间,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西南六省区市经济合作等国内外多区域合作叠加互动,以加快构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为核心的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的确立,使我区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广西县域经济进入一个重要发展期,呈现加快发展、跨越式发展的良好势头和大好局面。深入研究分析广西县域经济发展取得成绩、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广西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出发,着重于产业结构角度分析,认为广西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创新应表现为做大做强第二产业,这是多数县区的首选和首要出路。

2 广西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1)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不强。

近几年,我区县域经济从整体上看经济总量小,综合实力与全国百强县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2007年全国县域经济基木竞争力百强县(市)中,广西无一县(市、区)入围,说明我区县(市、区)综合竞争优势太弱。2007年我区县域平均GDP为44.67亿元,只相当于2003年全国百强县平均水平的27.5%;县域平均财政收入3亿元,只相当于2003年全国百强县平均水平的17.1%。2007年,我区县域年末人口、土地面积占全区的比重都在90%以上,县域GDP占比仅为66.06%。

(2)产业调整未能深度发展,增长方式式粗放。

2007年,第一产业比重为25.64%,各地县域产业结构调整大多局限在农业种植和养殖层面,经济结构以加大投资规模,增加工业总量为主,实施产业战略性调整的基础和能力还未形成。目前县域工业主体仍然以小型企业居多,企业优势不明显,部分县区存在经济结构相似,特色不突出的问题。尤其是县域的工业园区建设比较滞后,增长方式也比较粗放,对经济加快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制约。

(3)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2007年经济总量前10位的县(市、区)生产总值总和为996.33亿元,占县域经济总量的25.3%,是总量后10位的县(市、区)总和的9.95倍;财政收入前10位的县(市、区)合计为70.64亿元,占县域财政收入的26.8%,是收入后10位的县(市、区)总和的9.37倍。其中县域经济总量最大的玉州区生产总值为138.97亿元,比排位后12个县(市、区)的总和还多。县域财政收入最大的平果县财政收入达到16.23亿元,比排位后17个县(市、区)的总和还多。

(4)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产业集群整体竞争力不强。

县域非农业特别是二次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一次产业占比重偏大。县域工业中建材、轻纺等传统产业比重较大,高能耗、高污染、资源型的“五小”企业主要集中于县域,目前正面临国家不断加大的宏观调控压力;农业产业化潜力巨大,一二次产业之间互动乏力;一些县市主导产业尚未真正形成,缺少带动能力强的骨干企业和优势品牌。

3 从产业结构演进看广西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创新

经济发展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动态过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自身的演进规律。就一般状况而言,区域经济经过一个高质量的工业化发展阶段,其第一产业发展则容易有较大的后劲,第三产业发展则有强大的产业基础,进而是强大的经济综合实力。

广西县域经济结构经过多年的努力虽得到一定的改善,但仍不尽合理,而且第一、二、三产业之间关联度低。2005年广西县域三次产业结构为33.8:36.1:30.1,其中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0.6%;而2005年全区三次产业结构为22.4:37.1:40.5,其中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1.1%。这表明广西县域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明显滞后,低于全区总体平均水平,同时还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产业过重(占到1/3强)、第二产业脆弱(工业不强)、第三产业滞后(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低于第二产业,甚至低于工业)。

广西县域经济2000、2004、2005年度产业结构变迁情况如表1所示。

数据来源:根据《广西统计年鉴2001》、《广西统计年鉴2005》及《广西统计年鉴2006》整理而来。……

注:(1)各年产值的绝对值均为当年价。(2)为保持各年度数据的统一性和可比性,本表所称“县域”的行政地域涵盖广西所有县、市、自治县等县级行政地域,以及崇左市的江州区、来宾市的兴宾区2个市辖区,2005年数据不包含南宁市邕宁区。

总体上,广西县域经济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升级,已由原来的“一、二、三”传统格局变为“二、一、三”的工业化起步阶段格局,第二产业只比第一产业略强,而第三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则低于第一产业。在产业关联度方面,工业的发展未能有效地支援农业及其它产业的发展,各县(市)农副产品多半是以原始产品或初级产品为主,农产品精深加工尚处于起步阶段,现有的加工产品也因技术起点不高,更新换代慢,不适应市场的需要。第三产业没有很好地形成为农业、工业服务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广西县域第三产业的发展多是一些传统型行业的发展,而一些为社会化大生产服务的现代供销渠道、社会保障、融资市场、房地产、科技信息咨询等新兴行业的发展才刚刚起步。

从具体的县域来看,广西近一半的县域,尤其是山区县,产业结构仍然保持传统的“一、二、三”格局或“一、三、二”格局,详见表2。

在88个县域中,第一产业比重最大的有42个,差不多占总数的一半;第一产业占地区总值在40%以上的有24个县域,超过全部县域的四分之一;只有8个县域的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低于20%,仅占总数的9.1%。第二产业比重最大的有30个,占总数的34.1%;有39个县域第二产业比重低于30%,占44.3%。第三产业比重最大最高的县域整体经济实力普遍较弱,除几个省辖市市区(钦州市钦南区、崇左市江州区、贵港市港北区、玉林市玉州区)及工业基础较好的桂平市和陆川县外,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都不到20亿元,乐山、凤山、东兰等三县地区生产总值甚至低于10亿元。第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第一位并非由于产业结构梯次优化升级的结构,更多是由于历史、区位及地理资源条件影响下的形成的定态。这些县域第一产业基础薄弱,第二产业发展严重滞后,而第三产业则以刚起步阶段的吃住行等初级产业为主,第三产业孤立发展,没有形成与第一、二产业之间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良性循环。

注:根据《广西统计年鉴2006》整理,其中包含12个财政收支和市政建设相对独立、并且能够提供完整的社会经济统计资料的市辖区(含福棉管理区)。

产业结构理论的研究和世界经济发展的三次产业结构演进实践都表明,工业化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然过程。只有当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极大比重后,才能为第三产业发展提供必要基础,促成产业结构的进一步高级化。在工业化初期阶段,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对于经济落后的广西来讲,显得极为重要。各个县域按照自己的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进行产业的调整和升级,力图形成自己的特色产业,取得一定成绩,但农业依然薄弱,工业不强,部分第三产业占主导的县域也由于没有工业的支撑,显得力单势薄。

与此同时,区域分布不均衡是我国建国以来工业化进程中的一个历史问题:工业分布严重地偏聚于大中城市,县域内工业规模都比较少而小。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长期以来,广西工业化的重心放在中小城市,广西县域工业化进程却相对滞后。壮大县域工业,有利于从根本上扭转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历史偏差,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因此,广西县域产业结构现状决定做大做强第二产业是多数县区的首选和首要出路。

4 结论

发展县域经济必须紧扣“农民增收,财政增长”这个中心,以富民强县为目标,着力抓准农民增收和财政增长的结合点,抓准农业与工业的结合点,抓准城市与农村的结合点,抓准近期效益与民远效益的结合点,如何做大做强第二产业是关键也是出路。发展县域经济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必须定位于广大农村,以农业为基础,依托当地优势资源,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工农并进,第二产业配套协调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发展县域经济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改变政府服务机制,完善市场体系,拓宽融资渠道,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小城镇建设,努力实现广西县域经济发展新跨越和全而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怀岳.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实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三重一大总结篇8

关键词:区域工业结构调整;主动和被动调整;专业化;区域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9)02-0040-05 收稿日期:2008-11-24

经济学家对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库兹涅茨,1999;张平,2007)。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对这种调整做出灵活迅速的反应对经济增长、社会福利以及竞争力都有着重要影响。也就是说,结构调整会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反过来也会迫使结构调整,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二者之间存在着双向因果关系。

(一)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关系:主动调整与被动调整 结构调整分为主动调整和被动调整。Aigenger等(2001)认为:能够根据需求和禀赋的变化,积极迅速地调整生产的国家或地区,将发展得比那些因受到外界冲击而被动改变的国家或地区要好。因此,应该区分结构上的主动变化和那些由于缺乏竞争力和市场需求萎缩而迟早要发生的被动变化。其用具有如下特征:①快速增长的产业:②高生产率的产业;③在初始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用相对生产率来度量);④具有先发移动(FirstMover)优势的行业(用初始所占份额在平均份额以上来度量);⑤劳动生产率高速增长的国家或地区:⑥需要技术水平较高的行业。具有上述特征的行业在总产出中份额的增长,或者和具有上述特征相反的行业在总产出中份额的下降,可以认为是主动的调整:而增长较慢的行业在份额中的增加,或增长较快行业在总产出中份额的下降,可以认为是被动的调整。

(二)专业化与区域经济增长 国内外对地区专业化的研究文献日益增多(樊福卓,2007)。关于专业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Aigenger等(2002)认为:从总体上看,在经济发展中,专业化既具有优势也有不足之处。专业化对增长的影响具有以下三种效果:一是提高效率,即专业化的公司可以享受规模经济、专业化的投入以及相互学习等产生的效率;二是产生风险,即公司缺少多元化或被限制在一个已经成熟或者处于下降过程中的产业的专业化公司,会产生风险,这两种风险最终会对区域和国家的发展带来风险;三是动态的效果,如果专业化处在一种动态的市场中,专业化的国家将享受到较高的生产率,如果国家专注于低工资的行业、成熟的产业或产品差异化潜力较低的行业中,将不会发展得很快。

刘楷(2007)对我国四大区域(东部、中部、西部、东北)进行了研究,他认为沿海地区工业结构调整的主动性是其工业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而内地由于工业结构调整的被动性以及不适当的专业化,限制了其工业的增长;内地经济要赶超沿海,必须采取新的思路,变被动调整为主动调整,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这是振兴内地经济的关键。

广东省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省份,同时也是区域差距较大的省份。在构建广东省现代产业体系和推进产业转移过程中,探讨广东区域工业结构调整和专业化的关系亟为重要。

一、广东区域工业增长和结构变化

一般来说,经济结构的变动速度是很难用几个简单的指标测量出来的。在Aigenger(Aigenger.2001;刘楷,2007)的研究中,通过两个步骤来求结构的变动速度:首先,分别计算出行业i在起始年份t-n和结束年份t的份额,求其差额;其次,计算所有行业在(t-n)年和t年份差额的绝对值之和。每个行业份额的变化,不管是增加还是减少,都是结构变动的体现,都应该反应在结构变动指数之中。这个结构变动指数通常称为Michaeli系数。其公式为:Michaeli系数=∑|ai,t-ai,t-n|,ai,t和ai,t-n分别表示了行业i在结束年份t和起始年份(t-n)所占的份额。应用这一公式,对广东省珠三角、东翼、西翼和山区四大区域2000~2006年的工业结构变化速度进行了计算,数据选取的范围为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计算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2000~2006年,广东省四大区域工业结构的变动速度从高到低依次为东翼、山区、珠三角和西翼,工业增长速度则是山区领先,珠三角其次,东、西两翼分别位居第三和第四位。根据E-views5.1计算得出,工业结构变动速度和工业增长速度呈现弱的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282,在0.05的水平上显著),制造业结构变动速度和工业增长速度呈现较强的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115,在0.05的水平上显著)。这说明,在广东省,工业结构变动速度,特别是制造业的结构变动速度对工业经济的增长具有较大的影响。广东省工业结构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工业经济的增长。

二、广东工业结构调整方式

关于广东省工业结构的主、被动调整,本文以全国的结构调整为参照,如果某地区产业结构变动中比重增加(或减少)的行业,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也是增加的(或减少的),即地区产业结构变动方向和全国产业结构变动方向一致,则认为该地区该行业的调整是一种主动的调整。地区行业的主动调整,可以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如表2行1),某行业在地区工业总产值和全国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都增加,这说明,从全国的角度看,对该行业产品的需求在增加,从区域的角度看,这种行业的发展将有比较广阔的空间,属于地区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第二种情况(如表2行2),某行业在地区工业总产值和全国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全部减少,这说明,从全国的角度看,对该行业产品的需求在下降,由于全国需求下降,发展空间变小,因此,这些行业在地区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下降,反而为其他行业的增长让出空间,因而一种良性的减少,所以也是主动的调整。

如果某地区产业结构变动中比重增加(或减少)的行业,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也是减少的(或增加的),即地区产业结构变动方向与全国产业结构变动方向相反,则认为该地区该行业的调整是一种被动的调整。被动的调整,也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如表2行4),即某行业在某地区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百分比下降,而该行业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百分比却在上升,这说明在全国需求上升的情况下,某地区这一行业的发展,相对来讲却缺乏竞争力;第二种情况(如表2行5),某行业在某地区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上升,而相应行业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却在下降,这表明从全国的角度看。对该行业产品的需求在下降,因此,虽然该行业在某地区工业总产值中的百分比在上升,但由于行业的全国的市场需求

在下降,无疑限制了该行业的发展空间和发展速度,地区行业发展得越快,蕴藏的风险就越大,因此,这样一种调整,也是消极的调整。

根据表2,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珠三角地区相对其他地区而言,产业结构调整更加主动 从表2中看到,2000~2006年,珠三角、东翼、西翼和山区,主动调整的行业数量分别为30个、19个、22个和24个。这些行业占各自区域工业总产值的百分比,2006年分别为88.94%,50.88%,31.40%和77.51%。珠三角地区主动调整的行业,无论从行业的数量和产值所占比重来看,明显高于其他三个区域。这说明珠三角地区的结构调整,更加适应市场的需求,更加主动。

(二)主动调整行业对珠三角地区的引领作用明显 在地区工业结构调整中,占工业总产值百分比增加的行业是引领地区工业增长的主导力量,但这些行业并非全是具有主动调整性质的行业。从表2中看到,珠三角、东翼、西翼和山区这四个区域地区结构调整中所占比重增加的行业分别有12个,21个、14个和20个,所占百分比分别为65.76%、63.91%、68.81%、和62.18%。其中,主动调整性质的行业分别是10个、9个、7个和11个,比重分别为59.54%、26.58%、9.46%和49.99%。珠三角地区具有主导力量的行业个数虽然是最少的(12个),但主导力量中具有主动调整性质的行业比重却是最高的(59.54%),说明较于其他三个地区,主动调整行业对珠三角地区的引领作用更为明显。

以上事实说明,珠三角地区和山区工业结构调整是一种主动的调整,产业发展空间大,因而他们工业发展速度较快;而东翼尽管结构变化的速度较快,但由于缺乏主动性,其发展速度也较慢;西翼则体现了一种被动调整,其发展速度最慢。

三、广东工业专业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多数学者认为专业化是高收入水平和高生产力水平的基础,这意味着专业化程度越高,地区经济增长速度越快。但事实上,专业化有利亦有弊。从企业角度来说,专业化经营战略是指公司集中内外部资源主要在单一生产领域,其优势主要表现为专业化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经济效益、形成规模经济、获得竞争优势、灵活性。在进行专业化经营之时,企业潜藏着巨大的市场风险:由于产品单一目标市场狭窄,而市场需求又急剧变动,新的更强大的竞争对手会随时出现;另外,任何一种产业都有其衰亡的时候,并且会受到宏观经济发展周期的影响,面对如此种种难题,如果企业不能随机应变,就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会由此一蹶不振。

从地区和国家层面来讲,情况亦然。专业化有利有弊,专业化并不一定能带来经济的增长。只有那些有活力的、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的专业化产业,才能促进经济快速增长。而那些低端的、发展潜力低的或已经成熟的产业,不管专业化多高,都将渐渐退出市场,无法成为引领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本文采用区位商来衡量专业化程度。区位商是空间分析中用以计量所考察的多种对象相对分布的方法,表示产业的专式中,

i――第i个地区;

j――第j个行业;

Qji――第i个地区、第j个行业的产出指标;

LQji――i地区j行业的区位商。

本文的区位商表示的是i地区j行业在本地区工业总产值中的份额与全国j行业占全国工业总产值份额之比。当LQji大于1时,意味着i地区的j行业供给能力能够满足本区需求而有余,可对外提品(大于1的部分意味着对区外市场的占领部分);当LQji小于1时,意味着i地区i行业供给能力不能满足本区的需求,需要从区外调入;当等于1时,意味着i地区i行业的供给能力恰好能够满足本区需求。

为分析专业化与广东省各地区工业增长的关系,表3的数据选取要同时符合以下两个标准:一是2006年地区行业的区位商应大于1,即具有地区专业化的行业;二是2000~2006年,在地区工业结构中所占的份额增加,即增长速度较快的行业。综合以上两个标准;即可视为地区工业结构调整中增长较快的专业化行业。

从表3、表4的分析可以看出,广东省地区专业化和地区工业增长具有以下特点:

(一)专业化与工业增长呈现负相关 2000~2006年,广东省四大区域区域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山区最快,珠三角和东翼次之,西翼最慢。工业总产值增长最慢的西翼地区,2006年其增长较快的专业化行业占地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60.81%,位居四大区域之首,说明专业化行业对西翼的贡献最大。

地区增长较快的专业化行业区位商的平均值(表3列8),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来表示地区增长较快的专业化行业的专业化程度。从表3中看到,东翼和西翼的专业化程度较高,分别为3.29和3.21,山区和珠三角的专业化程度较低,分别为2.31和2.30,东西两翼的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分别为4.32和3.27,低于山区和珠三角的5.12和4.68。可见,高的专业化程度并未带来高的地区工业增长速度。

从数据上来看。根据Eviews5.1计算,得出结论:增长较快的专业化行业的增长速度与专业化程度的相关系数为-0.77(表3列6和列8的相关系数),呈现较强的负相关,这说明,从广东省四大区域的实证分析来看,专业化不仅没有促进经济增长,反而阻碍了经济增长,即:专业化程度越高,工业经济增长越慢。

(二)山区与东西两翼初级产业的过度专业化不利于工业的快速增长 从表4中看出,珠三角地区三个增长较快的专业化行业中,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所占地区工业总产值比重较大。分别为10.66%和21.89%,这两个行业在整个珠三角地区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逾三成,这说明随着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行业向着技术含量更高、产业附加值更大的方向发展,因此,产业结构也向着更高级化的方向调整。

增长较快的专业化行业中,东翼地区多数是技术含量较低的行业,如纺织业和塑料制品业等;西翼地区的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产值占本地区工业总产值的40.17%;山区则以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为主,占本地区工业总产值比重分别为12.66%、7.97%和6.77%。原材料工业虽然近年来由于价格上升发展较快,但毕竟属于初级产业,行业发展空间受到制约。

以上事实说明,珠三角地区工业结构调整更加高级化;而山区与东西两翼增长较快的行业大多属于初级产业。要缩小珠三角地区与山区及东西两翼的发展差距,山区与东西两翼接受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同时,山区与东西两翼自身发展也亟需新的领头行业。

四、结论

第一,从广东省四大区域的实证分析来看,广东省工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存在着弱的正相关关系,说明广东省各区域工业结构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增长。

第二,珠三角地区的工业结构调整同全国调整方向基本一致(有30个行业与全国调整方向一致),主动性强,因而发展空间更广阔。发展过程更为顺畅:而其他地区的结构调整,是一种被珠三角挤压后产生的调整,较为被动,虽然结构转换速度快,经济总量增长也较快,但四大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仍然日益增大。

第三,在广东省,专业化并未带来经济的增长,山区与东西两翼初级产业过度专业化还阻碍了经济增长速度。这意味着粤北山区和东西两翼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避免低水平专业化的盲目扩张,不能仅仅局限于初级产业的专业化,这也意味着山区及东西两翼要加快技术创新,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实现工业结构高度化。

第四,对广东省四大区域来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依然是个艰巨的任务。广东低水平、欠规模的重复生产和重复建设都比较严重,产业结构趋同。几乎所有地区都把食品、服装、医疗、机械、电子、石油、化学、冶金等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和作为未来发展战略的主导产业,但每一行业的产值比重都不高,企业散而多,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结构不合理。因此,造成生产分散,规模不经济,很多企业的生产利用能力不足半数,有的甚至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

上一篇:六一儿童节板报范文 下一篇:关于美与丑的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