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思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12-04 22:20:24

秋思教学设计

秋思教学设计篇1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语文;教学设计

语文教学设计是一种富有时代特色和普遍意义、具有特定内涵和完整构架的语文教育应用技术学。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就是语文教师根据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语文教育原理,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针对具体的教学对象和教材内容,对于课堂教学的整个流程及其具体环节、总体结构及其相关层面所作出的行之有效的预期谋划。

一、深刻理解课程标准,合理制定教学目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阐述了高中语文教学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课程目标。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在深刻理解课程目标内涵的基础上,反复研读、感悟、领会教材,准确把握教材所提供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并根据任教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思维习惯,结合自己的教学智慧和教学经验,制定出与新课程对应且符合学生心理发展实际的教学目标,以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要突出两大要素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这一特征,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必须突出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纱笠素,促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发展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学会正确的理解和得体的表达。

1.突出思维训练

从信息论的角度看,思维是人脑接受、加工、存储和输出信息,以指导人的行为的整个活动与过程。思维能力发展程度的主要标志为思维广度、思维深度、思维灵活度、思维敏捷度、思维严密程度、思维创造性程度、思维独立性程度、思维批判性程度、想象的丰富程度和思维灵感的可诱发程度等方面。为了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当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思维发展的规律,进行切实有效的针对性训练。

2.突出语言训练

语文教学的核心是语言教育,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组织、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就是要设法引导学生以教材(教学内容)为依托,去感受语言、领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让学生在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逐步养成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能够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和习惯。

三、优化高中语文课堂情境教学设计

将情境教学法运用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是高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创设和应用语文情境设计能够提高高中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更加牢固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高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高中语文课堂情境教学优化设计

1.多媒体创设情境

高中语文课堂情境创设的方式有很多,最常见的就是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逼真情境。实践证明,多媒体在高中语文课堂上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高中语文知识相对比较枯燥,将多媒体课件应用于高中语文课堂,能够化抽象为具体。比如在讲授苏教版高中语文《林黛玉进贾府》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放映电视剧《红楼梦》的相关片段,便于学生更好的把握林黛玉进贾府时的忐忑心情。又姐在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这篇课文时,运用语言渲染的秋景再羡妙,也比不过多媒体直观的展现出秋景的破屋秋色、街头落蕊、室内蝉鸣、桥头秋雨、庭院秋果。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体会到作者的思秋、绘秋、议秋、恋秋之情,可以搜集校园的美丽的秋景,为学生展现出他们所熟悉的、热爱的校园的秋景,从而深刻的体会到作者爱秋又悲秋的矛盾情怀,体现出旧中国知识分子在苦闷与希望中徘回。

2.角色扮演,体会情境

高中语文具备了一定的深意,仅靠对于表面字句的推敲和分析不仅是乏味的,也难以真正理解到主人公的喜怒哀乐,只有身临其境才最能够感悟和体会到主人公的思想情怀,而角色扮演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高中语文教材有很多可以进行角色扮演的课文,比如《鸿门宴》一文中,就涉及到项羽、刘邦、张良、范增等关键人物,可以将全班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进行角色扮演,尽可能的还原鸿门宴的惊险和热闹,这种情景剧的方式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人物的内心情感,便于学生准确把握项羽的优柔寡断、自矜功伐等人物个性以及刘邦的能屈能伸、听取忠言等个性特征。这种角色扮演能够逼真的再现情境,活现人物,形象生动的再现人物形象,不仅有利于学生进一步走进人物的内心,而且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肢体表现力,增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促进学习方式变革

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新课程弘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的重要表现。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把“改变学习方式,提升学习水平”作为构建高效课堂的切入点,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问题的发现和驱动,潜心引导学生开展教学问题的小组合作讨论、操作、交流等系列合作探究活动,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不同观点的交锋,在热烈而有序的合作探究中增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课堂互动。使学生学会在探究和发现中学习语文,以快乐的学习心态,在主动的参与和探究中提高语文综合素质。比如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时,我们就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后,设置了如下的探究问题:①这篇课文以什么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②试画林黛玉进贾府路线图。③这篇文章有哪几个场面描写?(找出相应的段落加以标注)④按情节发展,课文可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写些什么内容?⑤你对其中的哪个场面印象最为深刻?为什么?并组织学生对这些教学问题展开合作探究。有问题作导向,学生学有目标,议有方向,学习自然地由被动转为主动,高效课堂的构建因而水到渠成。

无论采用哪种教学设计,都应当首先关注学生学习语文过程。教师的“教”应当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学设计要能够充分地按照语文课堂教学所具有的现场生成性的基本规律而作相机诱导、及时处理,并为此留下最大的弹性空间和应变预测。

参考文献:

[1]张桂梅.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J].学知报・教师版,2012,(13).

秋思教学设计篇2

《秋游》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的教学内容,主要目的是通过具体的情境,体验“改商”的过程,能正确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接下来是为大家带来的语文秋游教学反思,望大家喜欢。

语文秋游教学反思范文一前不久,执教了《秋游》这一课,颇有感悟,现总结如下:

一、提供动口的平台

让孩子兴致勃勃地说,让孩子一吐为快,让孩子能说会道,这是孩子的需要,是语文教学培养的一项目标,也是主动学习的一个标志。本节课通过想象填空:天上的白云有时像( ),有时像( )。看图填空:同学们有的( ),有的( ),有的( )。等一系列形式,唤醒孩子的思维意识,拓展孩子的想象、说话空间。

二、创设动手的条件

“动脑又动手,才能有创造”。让孩子充分动手,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感悟。本节课为了增强孩子对秋天“色彩斑斓”这一认识,我采用了让孩子为简笔画“稻子”、“棉花”、“高粱”配色;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填空等方式,在发挥孩子主动性的同时使其创造性也得以展现。

三、拓宽动脑的空间

“解放孩子的头脑,让他们能想”。语文学习中要让孩子多动脑、能动脑、爱动脑,这样才能让孩子真正学有所得。本节课中,我进行了如下设计:(1)运用“蚂蚱”图片,直观感知,鼓励其多方查找资料,增长知识。(2)让孩子在读词中释词,在释词中感悟,在感悟中理解。(3)初步教给默读的方法,学会集中注意力默读。……

四、营造宽松的环境

低年级孩子因年龄限制,注意力易分散,针对这一特点,我结合课文意境,采用了吟诵“秋”诗,放声唱“秋”,配乐读“秋”等手段,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和谐、优美的意境中好学、乐学、善学。

语文秋游教学反思范文二《秋游》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的教学内容,主要目的是通过具体的情境,体验“改商”的过程,能正确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有以下几个优缺点:

一、创设生活情境能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激发学生探索规律的兴趣。数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精心设计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数学情境,把那些需要学生解决的矛盾问题带到一定的情境中去,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欲望。本课我以秋游图片欣赏为引子引出情景图,让学生发现信息,解决问题,激起孩子们的求知欲。

二、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

在教学中,我以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来探索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调商的方法,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学会调商的过程,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新课标提倡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所以我根据本课教学重点、难点的突出,从而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让学生在掌握知识方面能够抓住重点,层次分明,不至于让学生走入误区,从而浪费学生更多地宝贵的精力。

四、在练习的安排上也比较有层次,由浅入深,学习效果较好。

不足之处有二点:

一、我在本节课也有点拘束,不能做到“收”“放”自由,对学生的思维“收”得太紧,也太快了,感觉她们好像是把知识强加给学生的一样,我应该相信学生,应该再“放”开些。

二、在交流算法过程中,虽然我抓住了“调商”这一教学重点,但没有让学生能有足够的时间充分的发言,也没有达到强化、巩固的效果,好像走了一个过场,没有深入。

语文秋游教学反思范文三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描写了秋天的特点,为了帮助学生体会秋天的美丽,我先让学生整体感知第二、三自然段,具体感受秋天的天空美在“蓝蓝的”,美在“一望无边”,美在白云的千变万化;秋天的田野美在色彩斑斓,美在丰收。在学生有了整体感受之后,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你来做魔术师,也来变白云。这样美丽的黄色、红色、白色,分别可以用什么样的词语来形容,可以把这些稻田、高粱、棉花比作是什么。我着力诱导学生在头脑中勾勒具体的画面,培养语感。当学生感受到秋天的美丽后,再请他们读出这种美来,这时我有意先让一名朗读水平一般的学生读,再让一名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读,然后让学生评议他们的朗读,创设了朗读情境,激励了情绪,通过对比让学生知道该怎么去有感情地朗读,从而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提高朗读技能,使学生主动投入,真情流露。

秋思教学设计篇3

1.现状分析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较多重视课前预设,较少关注课堂中的生成。在备课时,教师设计好学生回答的几个问题,如果在课堂中学生答不上来,教师千方百计把学生引导到设置好的答案上来。在课堂中,教师有时过分拘泥于教案,很少关注学生动态生成的提问和回答。这样的教学形式使得学生往往是在猜测教师想要什么答案,而不是学生自己对文本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同时,课堂的教学情境总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遗憾的是有时我们会忽略变化,任凭在课堂上闪现的智慧火花自生自灭。长此以往,不仅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精神被禁锢,语文教师教学的灵性和创造精神也难以形成。

2.语文生成性教学的认识

语文新课程标准不仅对学生语文认知水平提出要求,而且对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提出目标要求,这将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适应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需要。可见新课程重视学习过程中问题的生成,生成性是新课程实施中的核心问题,“生成”是指从学生那里发现新问题,或由课堂出现新的教学情境而改变预设方案临时局部生发。“生成性教学”也叫“课堂动态生成教学”,动态生成教学,是指在师生交往互动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以即时出现的有价值、有创意的问题和情境或观点为契机,善于调整或改变预先的教学设计,挖掘学生的潜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充分展现学生的个性,从而达成或拓展教学目标,使教学获得成功的教学方式。

生成性教学的基本理念是“以生为本”,以关注学生自主学习欲望的引发,关注学生自学自思的指导,尊重学生独立的思维和自身的感悟、体验,关心学生完整的人生成长需求,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为目的,倡导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我们的新课程改革是以建构主义为理论依据的,建构主义强调在真实的课堂情境中呈现问题,用真实的教学情景解决问题。所以新课程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这种生成性的教学模式,并注重教学活动中的生成。

3.语文生成性教学的实践

生成是思考的激活与激发,是见识的拓展与创新,更是理解的深入与准确。只有注重动态生成教学,才能让教学充满智慧,充满情趣,充满创新。以下是教学实践所作的几点尝试:

3.1 预设精彩激生成。兴趣点,它是生成活动的前提。当教师发现学生对某种现象、某个事物产生浓厚兴趣时,可以确定有生成活动的可能性。这需要教师用敏锐的眼光去观察、发现学生的兴趣,更需要教师关注学生兴趣点,进行精心预设。巧于预设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

在教学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时,为了提高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课前我设计了以下导语:“一提到“秋”,硕果累累、天高气爽、风霜高洁、落叶萧萧等景象仿佛就出现在我们眼前,不仅会给人丰富、充实的想像,也会给人愁苦、萧条的感受。请同学们想想,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是如何描绘抒写秋景的?比如说,杜甫在《登高》中是如何描绘秋景的?王维在《山居秋暝》中又是如何描绘秋景的?欧阳修在《秋声赋》中如何展示了秋天的萧条的?而在《沁园春・长沙》中又是如何描绘秋天的生机的?”随着这一串提示,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同学们背诵了一首又一首的诗文,唤起了对已学知识的回忆,千姿百态的秋景仿佛就呈现在眼前,这时再因势利导,要求学生朗诵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看作者是如何描绘故都的秋景的。这样的预设,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积极投入文本的阅读。

3.2 抓住疑问点探究。教师在课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学习表层知识的教学效果,更要注重动态生成的过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注重学生讨论了什么,感悟了什么。在交流活动中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满足学生的内部探究需求,促进学生主动的发展。

在教学《荷塘月色》一文时,我设计以下问题:

①本文的题目叫《荷塘月色》,可不可以改为“河边月色”呢?

②作者笔下的“月色”有什么特点?文章哪些自然段具体写了“月色”?用“4个字”概括每一景观的内容。

③作者由“荷塘月色”联想到哪些?你对“月色”有何体验?

④作者笔下的月色为什么如此“静谧”?作者流露出什么样的情感呢?

经过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和教师的点拔,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又开发了学生的智力,使课堂氛围变活了,提高了学生思维能力。

3.3 运用课件辅理解。新课程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学生的发展,从三个维度规定了学生的学习目标,重视学生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享受学习的乐趣。学生课堂学习主要是文本,恰当运用多媒体课件,有效促使学生对文本理解的生成。

在教学《胡同文化》时,用多媒体手段把学生带到全国各地,亲眼目睹“小桥流水人家”的西塘美景,别具一格的吊脚楼以及北京胡同的各种图片,使学生对课文中的情境就有了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消除了学生对文章的陌生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的热情,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拓展延伸促思考

我们说一节课结束了,是教学内容完成了,但从思考能力角度而言,拓展延伸对后期所学的诱导更为重要,为学生新的学习搭建桥梁,拓宽了学生思维途径,增加了思维纬度。所以拓展延伸同样是生成的致力点。

在教《五人墓碑记》时,我补充了以下材料:

4.1 东林书院地处无锡山脚下,时明末最著名地书院。东林书院讲求实学,反对空谈,以儒家正宗的面目出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是东林名联。

4.2 东林书院。有讲会制度,每年一大会,每月一小会,每会会期三日,每会必推主讲,其他人问学,不一致则以“商量”为主,提倡“诘难”。这种学术活动与当时的政治斗争紧密结合。对当时当地的社会风尚产生深刻的影响,当时的妇孺童叟人人尽以东林之人为贤者。

拓展问题:

(1)张傅如此赞叹五人,究竟有何深意?

(2)东林党人以儒家为宗,理当突出缙绅之士,而文中则以讥讽之笔说,缙绅而不能易其志,四海之大有几人与?把力量放在“匹夫”身上,说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这是民本思想,还是民主思想?

学生通过思考不仅深化了课本的理解,而且拓展了学生思维的空间。甚至可以让学生作一些专题的研究。

秋思教学设计篇4

一、课前造势,先声夺人

前苏联有研究表明,学生注意事物的积极性呈波形,开始的三五分钟注意力未能集中,因此,开场戏成为一堂课老师与学生的最初交流,是将学生注意力从课间娱乐的放松中牵回来的重要一环。如果只以简陋的一句“本节课我们来学习×××”,这样的话一开始就错过了这个好机会,导致学生很长时间才能注意听讲,事倍功半。我的措施是先声夺人,利用开场戏好好造势:可用以情动人开戏,让学生在心灵的共鸣中一起步入文章。例如:在教学《秋天》时,为了提高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我就设计了以下导语:一提到“秋”,硕果累累、秋高气爽、风霜高洁、落叶萧萧等景象仿佛就出现在我们眼前,不仅会给人丰富、充实的想象,也会给人愁苦、萧条的感受。请同学们想想,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是如何描绘抒写秋景的?比如说,杜甫在《登高》中是如何描绘秋景的?王维在《山居秋暝》中又是如何描绘秋景的?而欧阳修在《秋声赋》中如何展示了秋天的萧条的?随着这一串提示,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同学们背诵了一首又一首的诗文,唤起了对已学知识的回忆,千姿百态的秋景仿佛就呈现在眼前,这时再因势利导,要求学生朗诵郁达夫的《秋天》,看作者是如何描绘秋景的。

二、课中设疑,激发兴趣

教育家朱熹有一句话:“读书无疑者需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可以这样理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思维是以疑问为起点,有疑问才有思维,经过思维才能解疑,才能有所进取。因此,若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设疑、释疑、解惑,定可极大地激发学生兴趣,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当他们陷入“山重水尽疑无路”时,教师给予解惑,这样便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我在上《最后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些问题:1.韩麦尔先生做了什么事?是何原因?2.平时镇上的一些人又做了些什么?3.小弗郎士面对这些有何想法?说明了什么?4.外国人在这块土地上做什么?5.同学们认识这段历史,今天的我们该做些什么呢?通过这一组问题的思考解答,理解了课文的核心内容,很好地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同学们时而深刻的思索,时而深沉的悲哀,时而强烈的愤慨,时而昂扬的报国热情。这种围绕课文核心内容层层深入地设疑,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课尾恰当留疑,留有余香

任何课文学完后都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学生也不可能没有任何问题。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主动学习的表现。课尾留疑就是要求学生在学完课文后提出自己尚未理解或未完全理解的问题,并和同学讨论或向教师请教。比如学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后,可以结合中华古诗文背诵活动,设计如下问题:自古以来,月亮在中国人的意象里就是一个美好、团圆的象征,中国人尤其喜爱月亮,诗人对月亮更是情有独钟,请你利用网络和七年级(上)第四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内容或到图书馆查找一下,人们还常用哪些词来称呼月亮?注明作者、出处、原诗句,也可以辑录有关咏月的诗句,扩大学生的视野和阅读量。

总之,在教学中,如果教师的地位还是“至高无上”,学生就不敢多想,更不敢奢望、幻想和想象,这样就会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学生的创造潜能无法开发,因此教师要信任学生的潜能,尊重学生的人格,理解学生的心灵,把自己当作学生的一员,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减少一些约束,减少一些强制,使学生充满自信,把求知当作愉快的事,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创造潜能,激发他们自主探求知识的积极性。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句话本身包含了创新。本人认为,在语文教学中,时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和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是搞好语文教学的关键。

秋思教学设计篇5

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挥插图的教育作用,既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达到明理导行的目的。因此,品生课堂如何充分解读文本插图、适机巧妙地运用插图;如何打破常规、创造性地使用插图,是品生教学者钻研的方向。只有发挥插图优势,攻克运用过程中的难点,巧用课本插图,才能点亮思品课堂,提高课堂效率。

一、解读插图内涵,理解编排意图

对品生课文的解读要“与插图对话”、“与文本对话”、“与编者对话”。实现与插图的对话就是要理解把握插图的意图,插图要表达什么样思想情感,要传达什么样的信息。弄清插图“想要说什么?”也就是说,之所以插图这样表达,背后一定有一些相关的因素;之所以这样描写,一定有相关的背景。因此,教师必须注意到插图的背景是怎样,有些什么思想,做到心中了然。只有做到与插图及下面的注释对话,才能实现对品德与生活教材的准确解读。

例如《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上学了》第二个主题《校园铃声》,教科书第8页先用插图呈现了学生在听到上课铃响后的不同表现,旨在引导学生讨论,上课铃响后应该怎么做。左下脚的儿歌它以浅显的语言,明确地提示告诉学生听到铃声后可以如何做。教科书第9页上图,呈现了课堂上学生发言或者回答问题时常有的反应:有的同学能注意倾听,有的则开小差等。旨在引导学生辨析在课堂上,怎样做才是正确的。第9页下图,呈现了教师提问后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并举手的情形,旨在提示学生积极举手发言是好的表现。小兔的话,旨在进一步提示学生,只有做到眼到、耳到、嘴到、心到,课堂学习才会更有效。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懂得遵守学校生活的规则与纪律的重要性,形成规则意识,帮助学生适应学习生活,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二、活化教材插图,拓展教学空间

虽然人教版品生教科书中各类插图均衡地分布于各册书中,且严格遵循教学规律、充分尊重儿童认知逻辑,即顾及了幼小衔接,又关照到儿童与文本的距离。但插图多用喷绘卡通图,图形略显生硬,人物形象、表情、衣着略显单一,一定程度降低了插图的表现力。教师可以在对教材插图精深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幻灯片显示、计算机视频辅助或小品剧演绎等教学手段让插图“动起来”,那么课堂就会变得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和高效率,充满想象与创造,充满灵性与活力。

《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快乐的少先队》第三个主题《快乐的“六一”》课文插图呈现了儿童在“六一”儿童节参加活动的情形,旨在了解在“六一”儿童节这一天,社会各界对儿童的关心与帮助。学习本课前,教师准备了有关“六一”儿童节的歌曲、诗歌、VCD片、视屏等资料。授课时,教师先通过引导学生回忆过“六一”儿童节时的欢乐心情、听歌曲、看VCD片、视屏,让学生感受“六一”儿童节的欢乐气氛、接着播放往年“六一”儿童节联欢会的录像及收集到的观察、访问等活动资料,将课文中的插图生动地演绎出来,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过“六一”儿童节的快乐,体会到社会对他们的关爱。教师再利用有关资料,使同学们了解到在战火中饱受磨难的儿童和生活在贫困国家和地区的儿童的不幸,并与自己的生活做对比,从中体会到自己的幸福,懂得要珍惜这种幸福。而后通过同学们自己畅想、设计自己的节日,使他们有了更高的学习积极性,锻炼了他们的各方面能力,由此培养儿童从小养成爱祖国、爱社会、爱家园、爱父母长辈、爱自己、爱同伴的爱心情怀。

三、借助插图资源,创新课堂教学

有些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只是按照传统,照本宣科地传授知识,忽视了品生课堂的教学目标。《品德与生活》是一门兼具了品德教育、科学教育、生活教育、社会教育等多重教育的课程。因为低年级的小学生处于视觉较佳年龄期,所以教材中的情境图以形象化、多元化的表现手法使插图、文字与欣赏者之间进行思想传达与情感沟通。因此,教师要用智慧的眼光对情境图进行有效的利用,创造性地选择合适的内容,灵活机动地设计和生成适宜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低年级儿童有喜欢看动画、喜欢表演、谈感受、编故事、喜欢涂涂画画的特点,因此,引导学生在活动、游戏中学,在感悟和体验中提高,是品生教学有效的途径。二年级品生上册第二单元《金色的秋天》第1个主题《秋天在哪里》这一课教科书第18、19页展现了一组儿童在秋天的大自然中活动的情景,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感受秋天的季节特征,欣赏秋天的美,体验发现秋天的乐趣,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根据《品德与生活课程》从儿童的生活出发,让学生在生活中得到体验的课程的性质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可设计如下活动贯穿始终,即:(1)日历上的秋天;(2)温度计上的秋天;(3)我眼中的秋天。

“日历上的秋天”这个活动主要是让学生先从节气上了解秋天,为后来的感受秋天,体验秋天打下基础。1.课前教师让学生准备好日历或台历;2.师生一起在日历上寻找关于秋天的两个重要节气:“秋分”和“立秋”;3.师生通过自己查找的资料或已有常识来共同研究“立秋”和“秋分”的含义。让学生大概了解秋天到来的时间,对秋天有个初步的印象。

“温度计上的秋天”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从气温的变化上体会秋天的到来。1.师生收集本地夏天到秋天一段时间的温度观察记录。2.提前让学生注意收听、收看天气预报,了解每天气温变化的情况。3.提前在班上放置温度计,请学生轮流观察,记录气温。

“我眼中的秋天”这一环节先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收集、记录、制作等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常识,了解与秋天有关的自然现象和科学知识,体验发现秋天的乐趣,感受大自然的美。再让学生在收集成语、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中增强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1.感受秋的旋律:(1)播放鸟叫声音乐;(2)播放“秋的旋律”课件(将文中插图链接加上配乐);(3)欣赏秋景图片;2.表现秋的美丽:(1)收集秋季常识及有关成语;(2)小组合作画秋天,利用树叶、枝条、花朵等材料制作秋天剪贴画;3.表达对秋的喜爱。(1)朗诵赞美秋天的诗歌;(2)用歌舞来赞美秋天。

整个教学过程,教师依据文中插图提纲挈领,引领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生活。通过多课型的灵活变换,原本给人乏味感觉的品生课堂随即变得兴趣黯然,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大大提升,促进学生在快乐的、积极的、有意义的生活中发展。

四、凸显品德基点,唤醒美好心灵

陶行知先生说:“给生活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不过,小学生的成长历程大相径庭,受教育程度存在差异,他们的思维基点也迥然不同。所以,教材的文本和插图就将他们的成长经历折射到课程中,并将其间的矛盾适机凸显:用文字阐述正面观点,用插图折射现实生活中的负面现象。由生活事例将生活中的矛盾导出,学生通过去感悟和思考,以一种理性的观点来进行对错的分析,形成自己的价值取向。

低年级的学生好奇心极强,对于动物都充满好奇而且渴望与之亲近,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与动物接触。只不过学生对于如何能友好地和动物相处及哪些行为是伤害和戏弄动物的认识都很肤浅,甚至不了解。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让家园更美好》第四个主题《我和动物交朋友》课文插图中,小朋友虽然喜欢动物,但却因为行为不当,反而对动物造成了伤害。“怎样对待动物,才是真正友好的行为?”道出了低年级小学生现实生活中常常遇到的,也比较困惑的问题。因此,本主题活动就是要促使学生真正认识、了解并爱护动物,和动物交上真正的朋友。在本课中,教师以插图为基点,用多媒体资源创设了与文本相类似的生活情境,让孩子们饰演其中的各种小动物角色,带领学生进行一次非常有意思的情感对话。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的亲身感受,激活了学生的心灵体验,不仅使学生茅塞顿开,真正体会到了作为动物朋友的快乐,而且让学生能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关爱保护动物,也有助于让学生学会在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德育的回归。

五、采集生活资源,绽放品生活力

插图是教材的第二语言,它不但是教师讲授知识的载体,它还是教师引发儿童活动的依据,是儿童开展活动时的重要资源。教师不仅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插图,还应当重视课程的开发和利用,采取多种措施、多种途径,充分挖掘、因地制宜地扩展和深化课程,有效利用社会、科技、文化资源、图书、媒体资源、校内资源、网络资源,将儿童感兴趣的、能够理解的、与儿童关系密切的热点问题吸纳到课程内容中去,让品生课程的内容更加丰富与鲜活。

《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主题是《走进大自然》。单元题头插图中,几位兴高采烈的小学生和他们的老师正投身到大自然的怀抱中。我们仿佛感受到了万物复苏、莺啼燕语、姹紫嫣红、绿草如茵?……大自然究竟有什么奥秘?题头画让孩子们对有着变幻莫测的神秘感的大自然充满了好奇。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在大自然中学习是他们最快乐的事情,所以,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到校园、公园、郊外等地通过看、听、闻、想等方式去找春天,留心观察春天的特征,使学生在与自然的交融中发现美、捕捉美,领略大自然的神奇美丽,丰富学生心目中大自然的表象;也可以让学生大胆表现,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用自己喜欢的各种方式包括语言描述、文字展示、动作表演等歌颂大自然,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进一步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还可以让学生参与校园的种植活动,增长见闻、舒活筋骨、体验乐趣。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获得对自然与社会的亲身体验与感受,从中汲取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使得创造性和实践能力得以发展。

秋思教学设计篇6

[关键词] 设疑激趣 语文教学 反向设疑 比较设疑 搭梯子设疑

一、理论基础

疑问是兴趣的开始。没有疑问,学生就不善于思考。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创造潜能总是在排疑解难的过程中被激发出来的,所以教学过程中的设疑置难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这个过程还可使人们由于受到创造的快乐而使认知兴趣得到有效强化,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稳定。

宋代朱熹指出:“读书无疑者需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见长进。”陆九渊也认为:“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没有疑问就没有思考的源泉,也就没有创造的动力。许多伟大的科学研究都是从疑问开始的。如果爱迪生没有问不完的“为什么”,就不会成就其一生两千多项发明;如果牛顿不执着地探究“苹果为什么下落”的答案,就不会有“万有引力”定律的诞生;如果爱因斯坦没有对物质世界的疑问就不会有狭义相对论的诞生;如果哥白尼没有对“地心说”的质疑就没有“日心说”的问世……总之,怀疑的头脑、批判的精神是创造能力的源泉。高斯说得好:“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现。”

二、什么是设疑激趣

设疑激趣是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方法。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促使他们积极思考,教师在教学中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启迪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很有必要的。这种教学方法叫做设疑激趣,设疑激趣的语言是教师精心设计的,具有启发性、激趣性、艺术性的课堂教学语言。

用设置疑问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可以吸引学生寻根究底,不断挖掘语文知识的深层含义,深入到知识的内核中去。疑问就成为不断催发智能的刺激剂。经常激疑生趣,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积极性定会与日俱增。学习过程中他们就会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寻求解决的方法。如果学生形成了一个善疑乐思的学习习惯,就意味着他们获得了创造力的潜能。所以,设疑激趣是语文乐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三、如何设疑激趣

设疑激趣关键在于怎样设疑,也就是如何提出问题。设疑是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激趣是教学的目的与效果。通过设疑能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与欲望,启迪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那么,如何设疑才能激趣呢?这确实是一门值得语文教师认真研究和不断探索的教学艺术。从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介绍和教育教学论著中受到启发,我归纳了以下几点,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1.反向设疑

为了加深学生对某个问题认识的深度,激起学生对问题的有意注意,教师可以设计若干系列的、与正确答案相矛盾的问题;或者给出一个问题的错误答案,让学生通过读书、思辨、讨论,然后得出正确答案。这种方法又叫做问误答正法。

如教鲁迅的小说《药》,有位老师在讲到小说的主人公时提出一个问题:“很多人都认为,作品中写的最多的人物就是作品的主人公,你们认为这种说法对吗?”有同学认为对,并说出理由:“大部分小说的主人公是文中描写较多的人物,如《阿Q正传》中阿Q写得多,阿Q就是主人公;《孔乙己》中孔乙己写得多,孔乙己就是主人公。我还没见过哪篇文章里写得少的人物是主人公的。”有的同学附和这个观点,有的同学拿不准,等待老师的启发。教师接着说:“那么可以说,《药》这篇小说中华老栓着墨最多,因此华老栓就是这篇小说的主人公。你们同意这个观点吗?为什么?”由于同学们对课文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大部分同学能够判断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这时有位同学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我不同意这种看法。小说的主人公应是作品中表现主题思想的人物,而不能以在作品中写的多少来决定。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夏瑜而不是华老栓。”他的看法得到大家的一致通过,也得到了老师的赞扬。

评析:因为老师精心设疑,提出的问题和正确答案刚好矛盾,所以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带动他们相应的学习活动。大家积极地阅读和思考,课堂教学生气盎然、活泼有趣。相反,如果老师用平铺直叙的方式提问:“《药》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你认为是华老栓还是夏瑜?”显然不能达到先前的课堂效果。

2.比较设疑

比较设疑是教师运用正比、反比、类比等方法,选择有相似点的比较项进行比较时设计的问题,目的是深化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培养学生善于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分析与综合能力,养成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举一反三的学习习惯。比较设疑也叫做比较式提问或迁移提问。

如教师教《阿房宫赋》时可提问:“《阿房宫赋》与《六国论》都是写秦国灭亡的事,它们在写法上、立意上有什么不同?”教《故乡》时可提问:“闰土称‘我’为老爷,而杨二嫂称‘我’为贵人,他们两人对‘我’的感情是否一样?有什么不同?”教《社戏》时,可根据迅哥两次吃豆的不同感受设疑:“迅哥两次吃豆都是六一公公家的罗汉豆,为什么感到今天吃的没有昨天吃的那么好?两次吃豆的环境有什么不同?作者的心情发生了什么变化?”

评析: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使问题更明朗,使人变得更聪明。这种认识问题的方法迁移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同样具有明显的效果。比较设疑可以让学生发现矛盾,分析矛盾产生的原因,激起思维的火花,在比较中提高认识和鉴别事物的能力,养成分析问题的习惯,培养语文学习的能力。

3.搭梯子设疑

搭梯子设疑是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提问方法之一。《礼记•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悦)以解。”意思是说,一个善于提问的老师,就好像攻伐坚硬的木头一样,总是先从脆弱的部分入手,然后再砍伐那坚硬的部分,久而久之,学生自然能愉快地接受、理解各个问题,师生都感到轻松愉快。所谓搭梯子设疑,就是根据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设计问题的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于教师设疑的巧妙和不露痕迹,学生没有感到特别吃力,就掌握了课文的知识,达到相当的认识深度,这不也体现了语文教学的魅力所在、趣味所在吗?

例如,讲授《故都的秋》,教师先让学生朗读文章的前两段,然后提出第一个问题:“这两段主要写什么?”阅读之后,学生很容易看出:第一段写的是北国的秋,第二段写的是江南的秋。紧接着问题二:“在作者的眼里,北国的秋怎么样,江南的秋又如何?”还是从字里行间寻找答案。只要仔细阅读,学生不难回答出:作者认为北国的秋清、静、悲凉;南国的秋让他“看不饱,赏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味不够。问题三:“这两段文字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北国的秋与江南的秋的?”站在前两个问题的认识高度,同学们很容易得出问题的答案:作者把北国的秋与江南的秋进行比较,采用的是对比的修辞手法。问题四:“通过对比,你认为作者更喜欢哪里的秋天,这两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由于前两个问题的铺设架桥,学生通过有选择的反复阅读和思考,认识到作者要表达“对故都北平的秋天的深深怀念”之情,尽管他大多数时间生活在南国的苏州、杭州、上海,广州、香港、厦门,却始终不能忘怀北平的秋天,所以不远千里,辗转反侧来到北平,就是想再尝一尝这故都的秋味。

评析:教师先后设计了四个问题,一个问题比一个问题深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一层比一层深刻,师生在轻松愉快中完成了教学任务。这个教学片段充分体现了搭梯子设疑的优越性。反之,如果改变了问题的先后顺序,教师一上来就问:“同学们读了第一、第二自然段,认为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肯定大部分同学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也激不起学生看书和思考的兴趣。

四、易闯入的误区

秋思教学设计篇7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思维课堂 课堂探究 四招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1建立师生平等对话,营造课堂和谐氛围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教学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只有对话,才是真正的引导;只有对话,才能走进心灵;只有对话,才能彼此接纳;只有对话,才能相互造就。

师生平等对话,要求课堂上老师“蹲下来”看学生,要与学生站在同一条跑线上,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哪怕是一个不经意的眼神,都要使学生有一种亲切感,如:“这样可以吗?你能想出更好的吗?” 这些简短的征询式的问句,看似简单,实则却是融洽师生感情的剂,它能缩短师生间的感情距离,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信息交流、情感交流才会水到渠成。在课堂上,教师还要积极鼓励学生勇于发表不同意见,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师生平等对话是一个开放的未完成的动态教学过程。它意味着对学生作为大写的“人”的一种尊重;它意味着对学生生命的唤醒与欣赏;它意味着人格对等基础上的灵魂交融,“教学相长”情景中的技艺切磋,相互信赖氛围中的心智启迪;它意味着以石击石的火花迸射,以情生情的心潮相逐,以思引思的丝丝联结;它意味着交流之后的认可,肯定之中的引导;它意味着用心灵感动心灵,用生命点燃生命,用灵魂塑造灵魂,用智慧开启智慧的相互造就。

2设计丰富有效课堂提问,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意识

教师要设计丰富的课堂提问,千方百计让学生开动脑筋,增强他们的探究意识,引发学生思考,并让学生在探索中进一步思考更新、更深刻的问题。如在教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一文时,教学中就可以抓住“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中的“那时”发问。“那时指什么时候?”“那时”指的就是十年浩劫,那时紫藤萝“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进而就能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紫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如今的繁花似锦,是整个国家命运的写照和象征。可见抓住“那时”一词发问,便抓住了文章的扣子,打通了全文的脉络。再如学习鲁迅先生的《孔乙已》一文时,主题的提示有一点难度,教师提问的方式直接影响学生对问题的关注程度和思索的深度,笔者提问:“孔乙已的悲剧是孔乙已一手造成的”,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这一问题从表面“责任”的追究入手,更多关注情节,引起学生的强烈兴趣,通过对作品的表象本质的分析,最终解决核心问题。它好就好在激活兴趣,引发思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正确的引导学生鉴赏,分析文学作品,而不是机械地贴上“标签”。这样的问题将留给学生深刻的印象。它远远比“作者通过人物的塑造反映了怎样的主题思想?”这样的问题要来得有效。

3呵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创新思维积极性

语文新课程提出“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意义的过程”,强调“对话”和“交流”,强调“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强调“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以保护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创造性,保护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作为读者的应有的尊严。这样才能营造一个相当宽松的气氛。在《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描述了父亲的形象,字里行间无不充满了对父亲的爱。伴随着这种爱,英子告别童年,走向成熟。教学时,我让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经历、体验谈谈自己的切身体会。学生们各抒己见,父亲的形象在毕业骊歌和庭院落花的背景中凸现出来,一丝一毫都是怀念的情绪。代表了生命的可能,另一方面又象征着人生的初始阶段,像花开自有花落一样,“落花”是一个标志,是生命中必然要经历的一个时刻,因此它契合了本文的两大主题──爸爸的生命和英子童年的终结。学生的这种多元理解是正常的、健康的、可喜的,教师要珍视、尊重这种理解并大加鼓励。

4调动学生丰富的课内积累,成就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有教师有效的教学提问还是远远不够的,激发学生的思维习惯一定要能够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如教学《天净沙・秋思》这首元曲小令,在导语设计里,笔者问学生一般咏秋景诗词的基调是什么?让学生在记忆中寻找,学生想到“悲秋”“伤秋”,并很快找出“断肠人”等诗句来印证。笔者又启发学生:“枯藤老树昏鸦”这一句六字景物描写,给你一种怎样的感受?学生很自然能想到身在异乡的孤独、寂寥之感。 “枯藤老树昏鸦”,荒凉凋谢的蒿草,孤枯败落的藤枝,蔓缠在饱经沧桑的老树上,黄昏的乌鸦,呱呱呱,声声催人心魄,把秋日黄昏的氛围一下子卷入落魄流浪人的心里。

调动学生丰富的课内积累,对于古诗教学益处很大。在教授同样写秋的刘禹锡的《秋词》一诗时,依然可以在导语设计里,问学生一般咏秋景诗词的基调是什么?让学生在记忆中寻找,学生首先想到的是“悲秋”“伤秋”。回过头再来看刘禹锡的《秋词》,学生马上发现“我言秋日胜春朝”的与众不同。“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看到这一壮美的情境作者心中那激荡澎湃的诗情勃发出来,心像白鹤凌空一样,直冲云霄了。对于理解诗的主题自然是呼之欲出了。

秋思教学设计篇8

关键词:导语; 兴趣; 情境;悬念; 联系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一堂课而言,开头便是导语。导语是一座桥梁,是学生走入课堂、融入情境、撷取知识的必经之路,需要每个老师在每堂课前苦心经营、仔细推敲、反复琢磨,以求完美。关于导语的使用,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创设情境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能创设出一个与课文相符合的情境,能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进入角色,将会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学习《鸿门宴》时,可先让学生听歌曲《霸王别姬》,音乐声响起,学生立即被歌曲中所体现出来的项羽对虞姬的万丈柔情以及英雄末路的无奈深深吸引,然后再问:“曾经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怎么会沦落到这样一种地步呢?让我们来看一下司马迁是如何告诉我们的。”这样便将学生的思维引入了恰当的轨道,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角色。再如学习《念奴娇 赤壁怀古》时,我们用《滚滚长江东逝水》这首曲子导入,可让学生回忆三国时惊心动魄的画面,以及人物的力挽狂澜和叱咤风云,从而体会苏轼那种怀才不遇的情怀。

二、创设悬念法

悬念,即暂时悬而未决的问题,总是能够引起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刨根问底的急切心情,在探究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教师发出的信息。例如《烛之武退秦师》,就用“三十六计”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问“本文用了‘三十六计’中的哪一计”来设置悬念。再如,在教学《项脊轩志》一文时,可如此导入:“本文可用三句话概括,即‘一间破屋,两种感情,三个女人。’请同学们带着这三句话进入文本、寻找感觉。”这些问题撞击着学生的心灵,形成他们心理上的悬念,吸引着他们的注意力,学生产生急于要弄清问题的迫切心情,驱使他们认真学习课文。 三、巧用名句法

古诗文名句语言隽永,意蕴丰厚,千古流传。在导入课文时,结合课文特点,恰当地引用古诗文名句,能够使学生通过诗文名句的意蕴和写法进行由此及彼的联想或想像,从而感受到所学课文的精妙之处。如古秋的诗文很多,在教学郁达夫《故都的秋》时,就可引用古诗文名句来导入:

秋,是成熟的季节,是丰收的季节,然而古往今来的文人对秋的感受都各有不同。同学们一定还记得一些描写秋的诗句吧! 如“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秋风秋雨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这些诗句中萧瑟的秋风、飘落的黄叶饱含着诗人忧愁、悲凉的心情,由此看来,中国古代文人常借秋景抒发凄苦的心情。不过,还有别样的秋天,如“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瓜果飘香”、“金秋时节”、“丹桂飘香”又让我们领略了秋的金光闪烁。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看看作者描写了怎样的景,抒发了怎样的情?

这样导入新课,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人在诗画中,怎不情趣盎然!再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可用“完璧归赵”、“怒发冲冠”、“负荆请罪”、“刎颈之交”等成语导入,如此等等,都能促进学生思考,增强他们对学习课文的兴趣,也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人生感悟。

四、前后联系法

前后联系,即前后所学知识的相互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已学过的知识出发,并结合所学课文的内容及其特点来导入新课。因为有已学过知识及曾体验过的生活,所以在进入新课时学生会很感亲切,并自然地展开联想和想象。比如在学习苏洵的散文《六国论》时,就可结合已学过的《过秦论》和《阿房宫赋》进行导入,让学生思考两篇文章在主旨、写作目的和创作角度上的异同点。简单的几句话不仅点明了前两篇课文的风格,也提示了学生对新课的注意,引起学生对前两课内容的回忆,从而更好地投入到新课学习中去。再如教《沁园春・长沙》时,可联系我们学过的的词《沁园春・雪》,看看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心境之下的所绘之景、所抒之情。学生们驾轻就熟,便会顿时激起高昂的学习兴趣。

上一篇:关爱女性健康知识讲座范文 下一篇:关于端午节手抄报内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