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费资源范文

时间:2023-09-19 08:11:01

浪费资源

浪费资源篇1

[关键词]资源浪费;负外部性;市场外配置;界定产权

我国经济迅速发展过程中,凸现其资源短缺,而且主要是自然资源的短缺。按照目前的自然资源消耗量和自然储量,很难保持经济发展的平稳和实现预定的目标,甚至无法发展。资源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有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我国不但不是地大物博,而且是人均拥有资源很少的资源贫乏国。二是经济发展速度与资源消耗成正比例,加大发展速度所需要的资源相应增大。三是资源开发、利用的浪费。自然资源的浪费更加影响和放大了其它两个因素。浪费使资源显得更为贫乏,使发展中消耗比例更加扩大。同时,一头是不惜自然资源的流失与浪费,另一头是一定量的节约和循环利用。使得节约和循环利用的缓解措施徒劳而无功。因此,认真分析我国自然资源浪费的根本原因,有效地遏制浪费,是我国资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度性需要。

一、自然资源成堆性浪费呈循环形结构

自然资源的惊人浪费呈现立体结构。从开发、生产使用到排出的各个层面都是大量浪费。首先,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丢弃性浪费。矿山的开采、土地的开发、草原的放牧、森林的采伐等方面的粗放式开发利用中,不能科学有效地充分利用,而是大量地闲置和丢弃,甚至是利用少,丢弃多。而且丢弃的难以回收。例如矿产资源的开采,《经济参考报》2005年7月10日刊文统计:“中国煤矿回采率平均只有35%,一些乡镇煤矿的回采率仅为15%,有些低至10%。”浪费的是采购的3倍还多,而且浪费的不可回采。专家称“拣肥丢瘦”的粗放式开采为“吃菜心”行为。其次,自然资源产品作为要素投入生产中的消耗性浪费。GDP的增长依靠资源的大量垫入而造成资源过快地消耗。《光明日报》在2004年12月27日刊文公布:“中国每创造1美元GDP所耗资源是美国的4.3倍,是德国的7.7倍,是日本的11.5倍”。大手大脚的生产性消耗资源是又一种浪费。生产中不但不寻找替代品,而且不惜加倍地消耗。最后,自然资源的开发和生产的排出损害生态环境的破坏性浪费。一是开发中对资源的破坏。《中国经营报》2004年12月4日报道:“我国煤矿采空塌陷率创高记录。平均塌陷系数为0.24(公倾/万吨)”。许多地面成漏斗状,找不到安全的地基,打的水井成了摆设,地表水被矿渣污染,导致村民被迫搬迁。二是过度使用造成的破坏。草原因过度放牧和非常规使用而大面积沙漠化,森林过度砍伐而成为黄土山坡。三是生产排放性的自然资源破坏。本不稀缺因为被污染而照样短缺。空气取之不尽用之不绝,温室效应、酸雨的出现,优质空气变得稀缺了。水资源紧张的一个重大原因是水资源污染后可用水太少了。

自然资源的多方面浪费有其共同的特征。第一,集聚性浪费。丢弃性浪费、消耗性浪费、破坏性浪费三者之间不是间断性的此起彼伏,而是齐头并进的浪费成堆。第二,自觉性浪费。生产者本应对浪费进行效用核算,尽量避免出现浪费。但是,我国的生产者不惜浪费而效用更佳。开采矿产“吃菜心”,可以节约收边料和开伴生矿的成本去开采更新的资源才是效用。生产越多,资源浪费成倍递增,但利润也相应增加。这是乐意的浪费,生产者并不希望通过技术创新以减少浪费。第三,他人性浪费。生产者不吝啬浪费,但生产者以外的社会他人则因此而承担浪费的后果。代内和代际可用资源更少,污染了的环境治理由国家埋单和社会民众受害;开采地的搬迁是村民不是矿主等,生产者受益,社会他人受损。所有特征概括起来,就是因为价格对生产者并不起作用。稀缺的自然资源价格显著低于价值,浪费后影响生产成本的增量不明显;公有资源的公共产品性,浪费后没有计入生产成本,由社会他人承担。因此,生产者缺乏寻找替代品和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放任于浪费之中。

二、自然资源的浪费缘自绕过价格的市场外配置

自然资源浪费的特征表明,因为是不惜浪费他人的资源,而不断地循环形的浪费。这主要是被浪费的公有物在市场外转化成私人产品时的结局。公有资源转化为私人产品的过程中,不是在市场上通过价格信号的导向决定资源配置的市场交易,是在否定或取代市场配置功能以后的市场外交易,而且是市场外绕过价格机制的外力性转化,资源的稀缺性不能从价格中反映出来。这样,形式上转化为私人使用,实质上仍然是公共资源,并且还存在着形式上都没有转化为私人物品的,比如空气的使用。价格不起作用的权利转让被经济学家称作市场外配置。市场外配置一般是行政权力配置和经济负外部性这两种主要方式组成。

经济负外部性产生是生产者浪费的动力。经济“负外部性意味着权利主体行使权利时的行为给他人造成了损害,主体没有承担其行为的全部成本,部分强加于他人身上,在经济上表现为个人边际成本低于社会边际成本”。[1]自然资源的破坏性浪费是比较明显的负外部性。由于环境影响和破坏反映迟滞,加上我国环境意识及其制度跟不上生产的飞速发展,则生产的环境成本没有内化于生产过程之中。国家发展改革委马凯指出:“许多资源性产品生产过程中,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的治理成本没有体现在价格中,外部成本没有内部化”。[2]而且,生产者造成的许多污染和破坏一时难以量化,很难内化于生产者成本和反映在资源要素的价格中。生产和使用资源要素的企业缺少因成本约束的节约外力,浪费成本外摊于他人是必然的了。浪费成本强行让他人承担,并没有与他人谈判、交易和体现价格,纯属于无约束的生产者一方的自愿,受损害的他方是特定少数或不特定多数。因此美国经济学家范里安总结认为:“外部效应最主要的特征是存在人们关注但又不在市场上出售的商品。”[3]被污染的环境就是市场外出售的商品。

最直接的资源浪费来自于无视价格的行政机关配置资源。自然资源征收和划拨中的大量资源流失是资源浪费的主要渠道。依靠权力含量决定资源去向的行政配置是市场外的权力处置,不是市场内权利配置。首先,行政强制征收后分配稀有资源。“最重要的制度环境就是,资源的拥有者和消耗者之间在法律上是平等的,都有公平地交易的权利。不幸的是,我们的市场环境所缺乏的恰恰就是这一点”。[4]农村集体土地要转为城市工业用地,不是土地所有权人与建设用地者直接谈判,而是单向征收,行政机关按照统一的标准对资源所有者给予补偿,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其次,稀缺的自然资源以行政特别许可形式直接划拨。资源使用权的取得称为特许物权。“特许物权是指经过行政特别许可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由于它是基于开发、利用土地之外的自然资源而享有的权利,故我国学者称为自然资源使用权”。[5]即是以招标、拍卖方式取得使用权,也是象征性的,实质仍是行政配置。《行政许可法》第53条规定:“行政机关按照招标、拍卖程序确定中标人、买受人后,应当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并依法向中标人、买受人颁发行政许可证件”。采矿权取得时,国土资源部门发给采矿权人的是行政权力的采矿许可证,而不是民事财产权的产权证。最后,行政配置后,初使取得(或出让取得)的资源使用权又严格限制流转,很难形成自然资源配置的再流转(二级市场)。严格限制“使其他主体无法进入,自然资源的不可交易也就成为现实。中国法律并不排斥自然资源的使用,然而排斥了交易”。[6]我国的《民法通则》第81条及相应的自然资源单行法律都严格限制自然资源使用权流转。

重要而稀缺的资源由政府直接配置,由于政府信息不完全、手段单一,而不能通过价格信息将资源配置给最值得使用的使用者手中,失去了价格导向的核心作用。同时,行政权力与社会强势集团最容易结为一体,尽量避开价格的约束。价格信息缺乏和规避价格的结果是资源使用权取得时的受让价格明显低于其价值。美国获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认为:“价格本身总是起着配给有限的供给量的作用;它上升以便抑制过多消费;它下降以便刺激消费,减少生产和消耗过多储量。当政府插手干预供给和需求时,除了货币之外,还会有某些东西起着配给者的作用——而这样做时通常会伴随相当的浪费。”[7]

三、矫正市场外配置的关键是建立科学法律制度

遏制资源浪费的最好药方是矫正资源配置的市场外交易,在市场内让价格与其价值相符合,达到资源配置最优。但这是一项长期的整体工程,不是那个部门在那几年就能完成的。比如经济的负外部性,一直是经济学家十分重视的问题,至今没有彻底内化负外部性的良方。根据我国自然资源产权状况和行政权力结构以及法制现实,应当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形成合力,实现市场内的资源配置以遏制资源的浪费。

首先,明确地界定产权。“产权不是指人与物的关系,而是指由物的存在及关于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它是一系列用来确定每个人相对于稀缺资源使用时地位的经济和社会关系”。[8]“有关外部效应的实际问题,一般都是产权未能很好地界定的情况下发生的。”[9]矿山开采的采矿权、地下权、地上权、水使用权之间的产权界定不清,相邻权受到影响;行政机关直接配置资源的权力与权利界定不清,权力作为价格信号决定资源去向;生产者使用公共的草原、空气空间的公共品出现的“公地悲剧”是产权主体虚化和不清晰;行政征收、征用、行政权严格限制市场流转属产权残缺等。这些都是因为产权界定不清。产权界定清晰,则能通过相应价格表达在市场上交易。因为物在市场上的价格交易实质,是体现在物上的权利交易,所以物的权利状态是市场外转化为市场内交易的基础,必须科学地界定产权。

其次,是行政职能的转变。行政公共管理的职能不能直接插手资源的配置,这要求正确处理行政管理与市场配置的关系和功能定位。由市场价格配置资源达到帕累托最优,是市场的基本功能。我国“十一五”规划中重点突出了市场的基础配置作用。市场配置存在局限性,一定程度上出现市场失灵,“看得见的手”只能在市场失灵时起作用。政府弥补市场配置的不足,是在一定范围内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如界定产权、制度安排、直接许可、许可后的监督和处理等。政府调控市场不是通过价格进入市场成为经济人,或者承担举槌的拍卖者,不能直接干预经济。这要从管理理念,管理能力以及权力本位各方面有一个根本转变的过程。其转变是目前所期望而且十分迫切的。

最后,法律制度创新。自然资源价值的实现是以自然资源的市场供给与配置为条件的,而市场供给与配置是否安排和怎样安排则是法律的选择。自然资源配置的法律并不缺少,门类齐全。法形式的完备不能代替法内容的科学。《行政许可法》关于自然资源的配置许可则不是有效安排。起草许可法的专家大都认为行政“特许的主要功能是分配稀缺资源”。[10]学术理论被《行政许可法》第12条第2项及第53条认可,行政机关配置稀缺资源“合理合法”。这说明,让政府将资源配置权返给市场的法律变革任务还很艰巨。要使市场外配置回归市场配置,号召性的政策只能助阵,根本出路在于与之有关的法律各部门合力构筑科学的资源配置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从制度的规范上让其无法在市场外配置,从制度上遏制资源浪费。

参考文献:

[1]周林彬.物权法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16

[2]马凯.积极稳妥地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j].求是.2005,24

[3][9](美)H·范里安.微观经济[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295,700

[4]秋风.资源浪费源于定价权错位[N].中国青年报.2004,12,4

[5]杨立新等.物权法[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33

[6]肖国兴等.自然资源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27

[7](美)萨缪尔森.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647

[8](美)菲吕博腾.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204

浪费资源篇2

[关键词] 资源浪费;负外部性;市场外配置;界定产权

我国经济迅速发展过程中,凸现其资源短缺,而且主要是自然资源的短缺。按照目前的自然资源消耗量和自然储量,很难保持经济发展的平稳和实现预定的目标,甚至无法发展。资源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有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我国不但不是地大物博,而且是人均拥有资源很少的资源贫乏国。二是经济发展速度与资源消耗成正比例,加大发展速度所需要的资源相应增大。三是资源开发、利用的浪费。自然资源的浪费更加影响和放大了其它两个因素。浪费使资源显得更为贫乏,使发展中消耗比例更加扩大。同时,一头是不惜自然资源的流失与浪费,另一头是一定量的节约和循环利用。使得节约和循环利用的缓解措施徒劳而无功。因此,认真分析我国自然资源浪费的根本原因,有效地遏制浪费,是我国资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度性需要。

一、自然资源成堆性浪费呈循环形结构

自然资源的惊人浪费呈现立体结构。从开发、生产使用到排出的各个层面都是大量浪费。首先,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丢弃性浪费。矿山的开采、土地的开发、草原的放牧、森林的采伐等方面的粗放式开发利用中,不能科学有效地充分利用,而是大量地闲置和丢弃,甚至是利用少,丢弃多。而且丢弃的难以回收。例如矿产资源的开采,《经济参考报》2005年7月10日刊文统计:“中国煤矿回采率平均只有35%,一些乡镇煤矿的回采率仅为15%,有些低至10%。”浪费的是采购的3倍还多,而且浪费的不可回采。专家称“拣肥丢瘦”的粗放式开采为“吃菜心”行为。其次,自然资源产品作为要素投入生产中的消耗性浪费。gdp的增长依靠资源的大量垫入而造成资源过快地消耗。《光明日报》在2004年12月27日刊文公布:“中国每创造1美元gdp所耗资源是美国的4.3倍,是德国的7.7倍,是日本的11.5倍”。大手大脚的生产性消耗资源是又一种浪费。生产中不但不寻找替代品,而且不惜加倍地消耗。最后,自然资源的开发和生产的排出损害生态环境的破坏性浪费。一是开发中对资源的破坏。《中国经营报》2004年12月4日报道:“我国煤矿采空塌陷率创高记录。平均塌陷系数为0.24(公倾/万吨)”。许多地面成漏斗状,找不到安全的地基,打的水井成了摆设,地表水被矿渣污染,导致村民被迫搬迁。二是过度使用造成的破坏。草原因过度放牧和非常规使用而大面积沙漠化,森林过度砍伐而成为黄土山坡。三是生产排放性的自然资源破坏。本不稀缺因为被污染而照样短缺。空气取之不尽用之不绝,温室效应、酸雨的出现,优质空气变得稀缺了。水资源紧张的一个重大原因是水资源污染后可用水太少了。

自然资源的多方面浪费有其共同的特征。第一,集聚性浪费。丢弃性浪费、消耗性浪费、破坏性浪费三者之间不是间断性的此起彼伏,而是齐头并进的浪费成堆。第二,自觉性浪费。生产者本应对浪费进行效用核算,尽量避免出现浪费。但是,我国的生产者不惜浪费而效用更佳。开采矿产“吃菜心”,可以节约收边料和开伴生矿的成本去开采更新的资源才是效用。生产越多,资源浪费成倍递增,但利润也相应增加。这是乐意的浪费,生产者并不希望通过技术创新以减少浪费。第三,他人性浪费。生产者不吝啬浪费,但生产者以外的社会他人则因此而承担浪费的后果。代内和代际可用资源更少,污染了的环境治理由国家埋单和社会民众受害;开采地的搬迁是村民不是矿主等,生产者受益,社会他人受损。所有特征概括起来,就是因为价格对生产者并不起作用。稀缺的自然资源价格显著低于价值,浪费后影响生产成本的增量不明显;公有资源的公共产品性,浪费后没有计入生产成本,由社会他人承担。因此,生产者缺乏寻找替代品和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放任于浪费之中。

二、自然资源的浪费缘自绕过价格的市场外配置

自然资源浪费的特征表明,因为是不惜浪费他人的资源,而不断地循环形的浪费。这主要是被浪费的公有物在市场外转化成私人产品时的结局。公有资源转化为私人产品的过程中,不是在市场上通过价格信号的导向决定资源配置的市场交易,是在否定或取代市场配置功能以后的市场外交易,而且是市场外绕过价格机制的外力性转化,资源的稀缺性不能从价格中反映出来。这样,形式上转化为私人使用,实质上仍然是公共资源,并且还存在着形式上都没有转化为私人物品的,比如空气的使用。价格不起作用的权利转让被经济学家称作市场外配置。市场外配置一般是行政权力配置和经济负外部性这两种主要方式组成。

经济负外部性产生是生产者浪费的动力。经济“负外部性意味着权利主体行使权利时的行为给他人造成了损害,主体没有承担其行为的全部成本,部分强加于他人身上,在经济上表现为个人边际成本低于社会边际成本”。[1]自然资源的破坏性浪费是比较明显的负外部性。由于环境影响和破坏反映迟滞,加上我国环境意识及其制度跟不上生产的飞速发展,则生产的环境成本没有内化于生产过程之中。国家发展改革委马凯指出:“许多资源性产品生产过程中,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的治理成本没有体现在价格中,外部成本没有内部化”。[2]而且,生产者造成的许多污染和破坏一时难以量化,很难内化于生产者成本和反映在资源要素的价格中。生产和使用资源要素的企业缺少因成本约束的节约外力,浪费成本外摊于他人是必然的了。浪费成本强行让他人承担,并没有与他人谈判、交易和体现价格,纯属于无约束的生产者一方的自愿,受损害的他方是特定少数或不特定多数。因此美国经济学家范里安总结认为:“外部效应最主要的特征是存在人们关注但又不在市场上出售的商品。”[3]被污染的环境就是市场外出售的商品。

最直接的资源浪费来自于无视价格的行政机关配置资源。自然资源征收和划拨中的大量资源流失是资源浪费的主要渠道。依靠权力含量决定资源去向的行政配置是市场外的权力处置,不是市场内权利配置。首先,行政强制征收后分配稀有资源。“最重要的制度环境就是,资源的拥有者和消耗者之间在法律上是平等的,都有公平地交易的权利。不幸的是,我们的市场环境所缺乏的恰恰就是这一点”。[4]农村集体土地要转为城市工业用地,不是土地所有权人与建设用地者直接谈判,而是单向征收,行政机关按照统一的标准对资源所有者给予补偿,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其次,稀缺的自然资源以行政特别许可形式直接划拨。资源使用权的取得称为特许物权。“特许物权是指经过行政特别许可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由于它是基于开发、利用土地之外的自然资源而享有的权利,故我国学者称为自然资源使用权”。[5]即是以招标、拍卖方式取得使用权,也是象征性的,实质仍是行政配置。《行政许可法》第53条规定:“行政机关按照招标、拍卖程序确定中标人、买受人后,应当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并依法向中标人、买受人颁发行政许可证件”。采矿权取得时,国土资源部门发给采矿权人的是行政权力的采矿许可证,而不是民事财产权的产权证。最后,行政配置后,初使取得(或出让取得)的资源使用权又严格限制流转,很难形成自然资源配置的再流转(二级市场)。严格限制“使其他主体无法进入,自然资源的不可交易也就成为现实。中国法律并不排斥自然资源的使用,然而排斥了交易”。[6]我国的《民法通则》第81条及相应的自然资源单行法律都严格限制自然资源使用权流转。

重要而稀缺的资源由政府直接配置,由于政府信息不完全、手段单一,而不能通过价格信息将资源配置给最值得使用的使用者手中,失去了价格导向的核心作用。同时,行政权力与社会强势集团最容易结为一体,尽量避开价格的约束。价格信息缺乏和规避价格的结果是资源使用权取得时的受让价格明显低于其价值。美国获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认为:“价格本身总是起着配给有限的供给量的作用;它上升以便抑制过多消费;它下降以便刺激消费,减少生产和消耗过多储量。当政府插手干预供给和需求时,除了货币之外,还会有某些东西起着配给者的作用——而这样做时通常会伴随相当的浪费。”[7]

三、矫正市场外配置的关键是建立科学法律制度

遏制资源浪费的最好药方是矫正资源配置的市场外交易,在市场内让价格与其价值相符合,达到资源配置最优。但这是一项长期的整体工程,不是那个部门在那几年就能完成的。比如经济的负外部性,一直是经济学家十分重视的问题,至今没有彻底内化负外部性的良方。根据我国自然资源产权状况和行政权力结构以及法制现实,应当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形成合力,实现市场内的资源配置以遏制资源的浪费。

首先,明确地界定产权。“产权不是指人与物的关系,而是指由物的存在及关于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它是一系列用来确定每个人相对于稀缺资源使用时地位的经济和社会关系”。[8] “有关外部效应的实际问题,一般都是产权未能很好地界定的情况下发生的。”[9]矿山开采的采矿权、地下权、地上权、水使用权之间的产权界定不清,相邻权受到影响;行政机关直接配置资源的权力与权利界定不清,权力作为价格信号决定资源去向;生产者使用公共的草原、空气空间的公共品出现的“公地悲剧”是产权主体虚化和不清晰;行政征收、征用、行政权严格限制市场流转属产权残缺等。这些都是因为产权界定不清。产权界定清晰,则能通过相应价格表达在市场上交易。因为物在市场上的价格交易实质,是体现在物上的权利交易,所以物的权利状态是市场外转化为市场内交易的基础,必须科学地界定产权。

其次,是行政职能的转变。行政公共管理的职能不能直接插手资源的配置,这要求正确处理行政管理与市场配置的关系和功能定位。由市场价格配置资源达到帕累托最优,是市场的基本功能。我国“十一五”规划中重点突出了市场的基础配置作用。市场配置存在局限性,一定程度上出现市场失灵,“看得见的手”只能在市场失灵时起作用。政府弥补市场配置的不足,是在一定范围内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如界定产权、制度安排、直接许可、许可后的监督和处理等。政府调控市场不是通过价格进入市场成为经济人,或者承担举槌的拍卖者,不能直接干预经济。这要从管理理念,管理能力以及权力本位各方面有一个根本转变的过程。其转变是目前所期望而且十分迫切的。

最后,法律制度创新。自然资源价值的实现是以自然资源的市场供给与配置为条件的,而市场供给与配置是否安排和怎样安排则是法律的选择。自然资源配置的法律并不缺少,门类齐全。法形式的完备不能代替法内容的科学。《行政许可法》关于自然资源的配置许可则不是有效安排。起草许可法的专家大都认为行政“特许的主要功能是分配稀缺资源”。[10]学术理论被《行政许可法》第12条第2项及第53条认可,行政机关配置稀缺资源“合理合法”。这说明,让政府将资源配置权返给市场的法律变革任务还很艰巨。要使市场外配置回归市场配置,号召性的政策只能助阵,根本出路在于与之有关的法律各部门合力构筑科学的资源配置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从制度的规范上让其无法在市场外配置,从制度上遏制资源浪费。

参考文献:

[1] 周林彬.物权法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16

[2] 马凯.积极稳妥地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j].求是.2005,24

[3][9](美)h·范里安.微观经济[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295,700

[4] 秋风.资源浪费源于定价权错位[n].中国青年报.2004,12,4

[5] 杨立新等.物权法[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33

[6] 肖国兴等.自然资源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27

[7](美)萨缪尔森.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647

[8] (美)菲吕博腾.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204

浪费资源篇3

教育资源是现代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也是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基础性条件之一。当人们出于對国家和社会长远发展的忧虑而大力呼吁加大教育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经费的时候,對已有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却关注不多。学校,作为教育活动的主要实施基地,其教育资源的浪费现象十分严重。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学校办学效益的发挥,给学校的发展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而且极大地限制了整个教育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学校物质资源浪费现象调查

学校物质资源,主要是指学校内部各组织机构在完成教育活动或教育目标的过程中,不断转化部分财力而积累起来的具体实物。包括学校所拥有的不动资产,用于教学和科研的固定资产,以及维持日常工作生活的固定设备。笔者根据相关数据和采访调查,對学校物质资源的浪费现象进行了统计。如下表所示:

近年来,由于农村地区学校撤点并校的实施,大量的校舍资源和办公资源出现严重浪费现象,许多学校的课桌堆砌成山,成为“垃圾”,许多教室闲置,成为了“危房”。而同时,在城市地区,一些学校的规模越来越大,在扩建新校区的过程中,出现了盲目跟风,贪大求高的现象,然而,学校开发能力不足,新的校舍变成沉重的包袱,导致资源浪费。

汶川地震后,灾区孩子的上学问题成为全社会最关注的焦点。目前,四川学校重建完成率已超过85%,但个别学校耗资上亿重建,也引发不少公众對学校重建可能存在不合实际的奢华浪费问题的担忧和质疑。灾区有些学校的图书馆、电脑室、游泳池等设备堪比一些高校的设施,但是学校的利用率低,后期维护成本却加大,造成了极大的浪费,也给学校增加了负担。

目前,我国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购置了大量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并运用于学校教育教学,但从实际效果看,除了部分教师在有意识地运用这些技术,并取得了一些成功之外,大部分教师對现代技术工具的应用还视若旁物,即便不得已而采用,也收效甚微。学校几十万元甚至是几百万元花下去了,教育信息化似乎还很遥远,教师仍旧在用传统手段进行教学,学校仍旧在用传统手段进行教学管理。

据调查显示,当前,不少学校的图书馆建设得华而不实,對师生和学生阅览的限制条件过多,阅览室开放时间过短,师生借阅量少,借阅率低,翻新率也低,阅览室成了名副其实的“藏书室”。一些学校的图书馆由于没有统一的计划,重复购书的现象比较多,造成本来就有限的图书经费买不了几种图书,极大地影响了教学和科研對文献资料的需求。

一些学校的图书馆修建得大气,但對于学生阅读情况却显得极为“小气”。专家调查显示,中小学生阅读的课外书,47.9%是通过个人购买,22.2%是同学和朋友间相互借阅,而到学校图书馆借阅的仅占14.9%;8成学生在家里阅读,仅有6%的学生去图书馆阅读;人均藏书量小学生最多,高中生最少,呈现出学段升高藏书量减少的趋势。目前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较重,课余时间几乎全被作业、考试、辅导班占据,家长也恨不得学生全身心“钻”到课本中,认为看“闲书”是不务正业。这就导致学校图书馆利用率极低,而且一些学校图书陈旧,许多图书都是学生不愿意读的,即使有大量藏书,很少向学生开放,只是让书之高阁,给上级检查的领导做样子,根本无法发挥学生阅读“主阵地”的作用。

在调查中,学校办公经费流失最为严重,可以说是无时不在。不少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不计较办公经费的得失,大手大脚,无所顾忌,根本不讲究勤俭节约。诸如旅差费超范围、超标准支付;有些单位办公用品采购混乱,办公用品随便领,办公电话随便打;教学楼、实验楼、行政办公楼及其他公共场所内灯长明、水长流,人们往往熟视无睹,这些司空见惯的浪费,致使仅水电费一项,就成为许多学校一项很大的开支和一笔很大的负担。一些学生對浪费现象视而不见,没有养生勤俭节约的习惯,饭菜、水电、学习用品不想用就扔掉,浪费成为了“习惯”。

作为学校,要将开源节流、提高效益的理念融入校园文化中,贯穿于学生的学习生活、教师的教学科研、校园行政与后勤服务等各个领域。同时,大力加强学生节俭美德的培养,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还应加强對学生开发利用资源的意识的引导,以此为契机,养成开源节流的习惯,形成人人关心效益的风尚。

学校人力资源浪费现象调查

学校人力资源,主要是指其从业人员和求学人员,包括学校拥有的一定数量、一定质量的教学人员、科研人员、教学辅助人员、行政管理人员,以及广大在校学生。人力资源是一笔最大的宝贵财富。支撑学校的中流砥柱应该是教师,是战斗在教学第一线的默默无闻的辛勤园丁。教育的兴衰在教师,学校的成败也在教师。因此教师队伍的建设,师资水平的提高,是关系到学校稳步健康发展的重心。然而,纵观学校人力资源的浪费却不容乐观。

由于种种原因,前几年,教师跳槽从政成为趋势,十分盛行。据有些地区调查统计,有30%以上的师范毕业生后来从政或从商,教师流失相当严重。中小学教师中,外语、计算机、美术、音乐等学科的教师无序流动者最多,而且大都流向外企、酒店、旅游等行业。此外西北贫困地区教师流向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流量大,且数量呈每年上升趋势。

在有些人看来,当教师只不过是一个过渡和跳板,从政当官经商发财才是他们的终极目的。国家培养了师范生本是要求他们献身教育事业的,但是他们却南辕北辙,使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无用武之地”,白白荒废。

调查显示,教育的行政化使一线教师人才流失严重,许多骨干教师往往很快离开教学第一线,提拔担任教干,一旦担任了教干就离开了课堂,虽也在育人但不从教;就可以指手划拳、发号施令,去领导甚至训斥在一线拼命劳作的老师们,这已是不争的事实。随着分工的不断细化,学校的教干在不断增加,大大小小的“官员”令人眼花缭乱,尤其农村学校,一处很小的联小也要配置上三五个教干,甚至出现两个主任领导一两个老师的可笑现象。就这样,一面是一线教师缺编,一面又在不断流失,朱永新教授曾经痛心地说,文理分科,教育行政化,厌恶读书是中国人才不能尖端化的主要症结。

一些学校机构臃肿,专任教师编制紧缺,非教学人员队伍过于庞大,教学人员和非教学人员的比例失调。学校机构多、官员多,冗员多,互相扯皮的事也多,一些管理人员不称职,不负责,工作缺乏热情,人浮于事,工作效率低,这无形中就增加了教育的行政成本。时,由于专任教师人数不足,他们个人的工作量就会偏大,而且,专任教师的工作,既有脑力劳动的成分,又有体力上的辛苦。还有些学校,过分加重优秀教师的负担,致使这部分教师身心超负荷,甚至积劳成疾,造成教师资源的损失。

一般地讲,学生在每一学年结束后,由于各种原因不能胜任下一级的学习,便会留下来重读一年。在某一年级重读被视为一种浪费,因为重读人为地延长了学制,超长占用师资、校舍和教育设施;重读本身就意味着原有的教师劳动和学生所付出的努力的浪费;再者,重读生的存在,使得这个班级的招生能力有所下降,这就使其他孩子无法进入这个班级读书,或使该班超编,教育经费会因此而提高。辍学现象在高中尤为明显,尤其是农村地区,辍学也是一种浪费。因为辍学的学生没有达到某个或某些课程的目标,这就意味着学业的荒废,使得花费在该生身上的教育培养经费和教师劳动没有收到应有的效益。

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就业大军也汇成“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的狂潮,较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成了名副其实的“待业青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人才市场形成了“硕博多多善,本科等等再看,大专看都不看,中专靠边站”的畸形局面,这也成为当下人才浪费最典型、最普遍的方式。

节约型校园作为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提高师生环境素养、培养学生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观念的重要使命。治理校园浪费现象不能只靠道德约束,还需要从制度上提供一系列指导。“舌尖上的浪费”只是最直观的表象。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本是一些举手之劳的事情,却在指尖间轻轻流逝。“浪费之风务必狠刹!”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态度和决心。创建节约型校园是学校全体师生员工义不容辞的共同责任,勤俭节约,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浪费资源篇4

关键词:建设资金资源

近几年来,为了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扩大教育规模,提高办学效益,全国各地都在进行中小学布局调整,加大校网撤并力度。以乐清市为例,自本世纪伊始,教育财政等部门积极加大对教育资金的投入,尤其注重中小学校舍建设,全市教育事业出现了崭新的面貌,全市各乡镇中小学校舍有了很大改观,学校教学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为加强对学校建设项目管理,揭示项目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保证建设资金合理、合法、有效的使用,我们对全市中小学校舍建设及专项资金运作情况进行了一次综合性的审计调查。

我们从全市中小学校校舍建设经费使用情况入手,以各学校的建设资金缺口为主线,发现该市中小学校校舍建设及资金的使用、管理、监督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是资金短缺和资源浪费现象并存:

首先,该市中小学校校舍建设资金缺口大。本次审计调查共涉及28个乡镇,45所学校,其中存在资金缺口有36所学校,占总数的80%,预计建设资金缺口总额超过1亿元,部分学校工程已竣工(或主体工程),但由于资金短缺,未能及时结算。造成如此巨大的资金缺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教育经费迅速膨胀,市财政压力大

近年来省级、地方教育部门对学校都有要求,一方面为适应现代化教育需求,多媒体、电脑等硬件设备缺一不可,另一方面又制定各项中小学校舍标准化建设指标,要求校舍建设必须达到标准化要求,这些都给市财政带来巨大压力,尽管市财政每年约有三分之一的经费用于教育系统,但仍然不能满足该市日益增长的对教育经费的需求。

(二) 乡镇政府对校舍建设投资未予保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三十条“……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新建、改建、扩建所需资金,在城镇由当地人民政府负责列入基本建设投资计划,或者通过其他渠道筹措;在农村由乡、村负责筹措,县级人民政府对有困难的乡、村可酌情予以补助。”的规定,乡镇应承担义务教育阶级的学校新建、改建、扩建所需的大部分资金。该市2009―2010年各乡镇中小学校舍建设资金实际到位33115.44万元,其中乡镇财政拨款10974.17万元,不到总资金额的三成,乡镇财政对校舍建设工程投入明显偏低,个别乡镇财政甚至对校舍建设工程分文未投入。如雁湖乡中心小学、芙蓉镇中学、南岳镇中心小学、四都乡中心小学等,乡镇政府均未下拨校舍建设工程款。

(三) 项目工程超投标价较大

尽管该市中小学校校舍建设主体工程已基本实行招投标,但由于缺乏投标后相应的管理机制,设计方案与实际施工偏差大,部分建设项目设计方案多次多处“变更”,造成投资超概算,工程超投标价较大,如福溪乡寄宿学校(现已改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基建工程中标价为245.24万元,但由于施工过程中设计变更等多方面原因,导致工程决算增加174.74万元,增加投资比例近71.25%;象阳镇第一中学实验综合楼土建工程中标价为380万元(其中桩基工程为93.51万元,占比25%),后由于桩基工程原设计与实际施工偏差大,无法施工,致使原设计变更,桩基工程造价增加49.2万元。该校仅桩基工程投资就达142.71万元,占总投资额468.8万元的30.44%。

(四) 部分小工程化整为零规避招投标

按照有关规定:凡投资额在30万元以上的建设工程项目都必须进行招投标,审计调查了部分中小学操场建设工程,发现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包了多个学校的操场建设工程,由于大部分操场建设工程投资额超过30万元,该公司为规避招投标,往往与学校签订两份以上合同,肢解整体工程。如大荆镇实验中学与该公司签订3份合同,一份为300m环形跑道,合同价为294532元,一份为足球场、种草籽、跳远区,合同价为75275元,一份为排球场、绿化,合同价为22000元。

(五) 项目建设资金存在损失浪费现象

在全市校舍建设资金紧缺的状况下,部分工程项目存在损失浪费。如翁镇第二中学综合楼桩基工程于2001年下半年就开工建设,由于总体布局欠协调,导致该综合楼另选位置,造成损失浪费;雁荡镇海岛寄宿学校将部分校舍建设资金用于发放领导小组成员及村干部各种补贴。

(六) 校舍建设性规费开支较大

如除咨询费、设计费、勘测费、招投标费、审核费、监理费等外,征地等政策性处理费用也占工程投资较大的比重,致使一些村民不够理解。

在该市教育资金短缺的同时,部分学校教室闲置,造成资源浪费。如仙溪镇第一小学校舍建设规模为24个班级,2009年6月在校学生360人,共12个班级;双峰乡第一中心小学校舍建设规模为24个班级, 2009年6月在校学生475人,共15个班级。之所以会造成这种资源浪费现象,主要存在以下几个原因:

(一) 学校校舍建设立项之初考虑欠周

学校校舍建设从立项到竣工决算往往需要几年时间,由于立项之初一般是根据当时情况而确定建设规模,但是近几年来该市教育情况发生较大变化,学生流失比较多,一方面是父母外出谋生子女被带走,另一方面是随着“择校”风的盛行,学生成绩稍好一点的或家庭状况好一些的均“跳槽”到好的学校,择校风盛行不但容易导致教育资源和生源的无序流动,而且干扰了正常的招生秩序和教育公平,还会助长乱收费等教育不正之风;从中长期来看,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中小学生源数量总体上也呈逐年下降趋势。

(二) 部分学校建设相互攀比“求大贪优”

如何使有限的资金合理分配到各个建设项目上关系到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成效的大小。上级部门制定的校舍标准化建设分多个等级,该市部分学校不顾自身财力和生源情况,都按高标准要求建设新校舍,这与现阶段该市中小学义务教育实情不符,造成有限的资源未能得到合理的分配。

由于一些学校盲目扩建的行为已给学校自身带来沉重的债务,已逐渐成为学校不堪重负的包袱,严重影响了学校正常教学活动的开展,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到乐清市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校舍建设工程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纠正和制止教育战线基建工程的不正之风,促使整个教育系统基建工程的制度化、规范化。

针对上述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 校舍建设应本着必需节约的原则,建议教育财政及建设有关的职能部门加强工程可行性研究,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酌情安排校舍的建设面积与建设资金,杜绝部分学校教室闲置现象和个别学校学生多教室少的状况,减少校舍建设资金缺口,减轻财政负担。

(二) 加强实地调研,制定切实可行的建设工程设计方案,杜绝浪费或重复建设,设计方案一经会审通过,不得轻率更改,避免损失浪费资金的再发生。

(三) 增强义务教育意识,贯彻执行总理在《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各级政府要加大投入,办好农村义务教育,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乡镇政府要将维护、改造和建设农村中小学校舍所需经费纳入政府经常性预算,乡镇财政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努力增加农村教育投入,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的基本需求。

(四) 建议市政府及财政部门整合财力,加大对欠发达乡镇财政资金转移支付,增强对财政困难的乡镇义务教育的保障能力,使义务教育经费投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律化,确保义务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重点和一般学校之间义务教育水平的差距。

(五) 建议市政府及主管部门,对涉及教育基建的有关收费项目,加强管理,给予适当的政策性倾斜,以减轻负担。

参考文献:

[1] 吴雪樵 《谈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 《现代教育科学》2009年8期

[2] 刘斌王冲 《我国校舍建设的质量安全监控机制与财政投入机制完善》 《商业时代》 2010年16期

[3] 邹运房 《科学、规范是当前校舍建设的关键词――从增城市创强工程建设的实践看校舍建设方略》 《中国农村教育》 2008年10期

浪费资源篇5

关键词:公共部门 人力资源 浪费问题 解决办法

人力资源指一定范围内能够作为生产性要素投入社会经济活动的全部劳动人口的总和,有两个基本构成要素,即人力资源的数量与质量(素质)。公共部门是指拥有公共权力、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与各种纠纷的裁决等职能的部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指的就是以上这些组织机构在职人员的总体数量与质量。本文主要研究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机关的人力资源存在的浪费问题及解决办法。

一、研究当前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浪费问题的必要性

人力资源对组织机构而言是具有能动性的、可持续开发的、高增值性的一种人力资本,可以为组织带来极大的效率与效益,同时也是一种成本。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利用不仅关乎公共组织自身的效率,而且由于公共部门靠公共财政供养,被公众赋予了公共权力,承载着公众对公共部门服务水平和质量的要求。

在当前经济飞速发展,而体制改革却进展缓慢的社会转型期,贫富、阶层分化日益加深,社会矛盾比以往很多时期都更复杂,“仇富仇官”现象普遍。政府机关等公共部门作为实权机构,更为心理弱势的公众所关注。公共部门工作人员不作为、扯皮、办事效率低下或者处事方式方法不当等任何一种问题的发生,都更易激起公众的反感与质疑。这些问题都可以归结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浪费,这种浪费不仅会造成公共部门效率低下、运转不良,还会引起公众对公共部门极大不满,认为公共部门耗费国帑,却提供不了良好的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甚至会促使公众扩大到对国家与政府治理的整体不满,影响国家与政府的声誉,以及社会的稳定。因此,对当前中国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浪费现状及问题进行针对性研究,找到解决办法,并总结出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非常必要。

二、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浪费的现状及问题

对当前我国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浪费现状进行调研与总结,可以发现基本归结为硬件与软件两个方面的问题。

1.硬件方面。第一,公共部门的岗位与职务规划不科学,部分岗位工作内容简单,重复性高,对员工素质与能力要求不高。第二,绩效考核方式单一固化,且流于形式。第三,人员冗杂,只有流入没有流出机制,人力资源闲置浪费。第四,监管及追责制度不健全,导致“吃空饷”等侵占公共资源的问题出现。

2.软件方面。第一,人力资源培训形式化、单一化。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培训偏重理论不重实践,偏重课堂不重调研,偏重讲解不重探讨,尤其缺乏不同岗位间的轮岗、交流等。第二,职业规划指导工作乏善可陈。大部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内容中很少有涉及对员工的职业规划指导,导致没有专业部门、对口导师对其进行帮助,使其陷入职业发展方向迷失的状态。第三,精神激励与心理引导的缺失。基层公共部门工作人员普遍存在负面情绪,甚至出现自杀事件,均是由于缺少正确的精神激励与心理引导,从而阻碍了个体及部门的发展。

三、避免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浪费的解决办法

1.进行科学、合理的部门岗位与职务规划。根据公共部门承担的职责、公众对该部门的要求以及该部门业务运作的规律,做好科学的、集约的、高效的服务流程规划与环节设置;根据流程规划与环节设置划分小部门,设定岗位、职务及相应的数量;还要对每一个岗位、每一种职务进行清晰的、明确的岗位描述与职责划分。

2.建立公平的、有效的、创新的绩效考核制度。建立包括按行政级别分配、按劳分配、按专业级别分配、按目标考核结果分配,以及各种创新奖励、项目奖励等分配机制在内的全面的薪酬制度,加大公共部门员工的收入差距,尤其是同级别员工差距,是促进内部竞争,提高部门的能动性、积极性、创新性,最大限度地用好人力资源的保障。

3.建立有进有出的人员流动机制与人力资源使用的监管制度。组织内人员保持10%左右比例的流动对保持组织活力与效率有很好的作用。这个比例可以给予组织内人员一定的竞争压力,促使其更加努力地工作,也不会影响到组织的稳定与正常的运转。公共部门的人员固化较严重,亟需建立与考核相结合的人员淘汰机制,促使部门内人员流动起来,优胜劣汰,除旧迎新,促进组织工作效率的提高。

4.开展全面的、系统的培训与开发。培训要提高有效性,除了建立常规的培训体系,开展理论学习、课堂讲解,更重要的是必须加强实践、调研与探讨。培训与开发要有持续性。运用跟进式地、针对性地进行不同层次、不同方向、不同形式的培训,做好每个个体的潜力开发。

5.注重职业规划指导,加强精神激励与心理引导。公共部门应重视对每一位员工的积极培养,建立针对全体工作人员的职业规划辅导帮助体系,开展职业指导、精神激励与心理引导,努力促进每一个员工对自身优势的认识与职业规划方向的明确。

参考文献

[1]黄栋.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和对策[D].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6

[2]安莹.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广西社会科学,2007,06:157-160

浪费资源篇6

2005年8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了一份引起全国热烈讨论的报告,结论是“中国的医改基本不成功”。让中国人重新审视医改进程。这份报告正是在贝汉卫的工作小组支持之下发表的。

中国的医改基本不成功

记者:这份报告得出结论,说中国的医改基本不成功,你认为,主要问题出在哪里?

贝汉卫:我认为有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医疗保健体系,政府投入资金不足。第二,医疗保险覆盖率太低,特别在农村地区比较严重。第三,即使入保,比如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覆盖的疾病也很少,一些大病医疗保险基本上都不起作用。第四,报销体系也有局限,平均只有30%-40%,人们看病花了很多钱,但是能报销的费用很少。第五,医护人员很大部分的工资,来自于他们用药和检查产生的付费。如果我是医生,在这样的体系下,肯定会多用药,多做检查。在中国,处方过量,检查过量,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我有时会开一个玩笑,但是这是个严肃的玩笑,因为头痛,就做CT检查,在中国是最多的。第六,政府没有协调管理好医疗质量、成本和安全等三方面。政府在卫生领域应该积极一些。

在医疗卫生领域政府需要有远见

记者:前不久中国发改委了医疗行业“十一五”规划,这个规划提出了到2010年,中国要履行对WHo的承诺,达到人人享有医疗保健的目标,你对此怎么评价?

贝汉卫:在医疗卫生领域,政府需要有远见,明确自己应该发挥什么作用。我认为政府一个主要任务就是保障每一个人,不管他口袋里有没有钱,都能享受最基础的医疗,如果哪个社会,人们看病之前,要看看自己口袋有没有钱,那么这个社会是不公平的。在欧洲即使是比较贫穷的国家,也已经基本做到了全民医疗覆盖。如果有人拿中国人口多、是发展中国家作为理由,说我们做不到,我不赞成这样的说法,我觉得中国应该,也可以做得到。

这次的“十一五”规划,就主要讨论了推广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但是我认为这个推广的体系,并不能解决农村全民享有医疗保健的难题,尤其是农村有大量的贫困人口。

得出这个结论,我认为有几个原因:第一,这个医疗体系是以现金报销为主,农村贫困人口没有现金看病:即使他们有现金,报销的比例平均只有30%,其余的70%还是付不起。

第二,这个体系是针对大病的保险,而且是自愿加入的,不是强制执行,这样人们会有一个逆向选择,身体差的人,会加入这个体系,有人比较健康,他觉得自己没有实惠,所以根本就不参加。

记者:那么,就像你刚刚所讲的,中国人口多,又不富裕,要达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这个目标,你有什么样的建议?

贝汉卫:保险、政府、个人三者各付一部分,这是国际上通行的模式,中国这样也能够达到医疗保健全民覆盖,不一定要政府全部埋单。

中国其实有很多机会,一方面解决全民覆盖,一方面解决大病问题。

全民覆盖方面,政府先设定一个基础医疗服务包,强制性要求人人加入医疗保障,而不是自愿加入。这部分资金积累多了以后,还可以改变支付方式,由目前的医院从就诊病人使用收费,改成保险预付费。

保险公司可以帮助节省成本,但是在中国,农村老百姓力量很分散,没有和医院、药商谈判的能力,在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上,保险也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

记者:在医疗行业“十一五”规划当中,政府还承诺到2010年,要彻底改变以医养药的局面,你也知道,中国医院约50%的收入依赖药品,那么分离之后,医院如何生存呢?

贝汉卫:医药分离是非常重要的,医药分离之后,可以让保险公司给医护人员支付工资。不是按照看病产生的费用,而是按看了多少病人来支付。

欧洲有一个疾病相关组织(DRG)的体系,根据疾病和标准的诊疗程序,保险公司付一定的费用,如果你超了,多余的部分,就由医院自己支付,这样会让更多的人参与监督医疗费用的支出。

医疗卫生领域引入市场机制须慎重

记者:前面你提到,中国其实把医疗当做商品来搞,你认为医疗不应该过多引入市场机制?

贝汉卫:这是个很关键的问题。其他国家也有一些做法,在医疗行业引入市场因素,的确做得比较成功。这些国家取得成功主要有两个原因:有一个很清晰的规章制度框架,还有他们从上到下,对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医疗制度都有很清醒的认识。

在中国,目前要解决的问题是让大多数人都获得医疗服务,而且政府的目标是要让人人都看得起病,这个目标不能主要由市场手段解决。因为市场机制有负面效果,它的实质就是,有钱你能看病,没钱你就不能看病。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要提高效率,可以引入市场手段,但前提是不能牺牲老百姓的利益。

有些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不仅保护个人利益,而且还保护集体利益。比如肺结核,如果病人治好之后,就不会传染给你。比如小孩接种疫苗了,就不会传染别的小孩。在这些方面,依靠市场是没有用的,需要政府来介入。

我觉得中国医疗体制,有大量的医疗资源浪费,很多诊治和诊断,是不必要和多余的。怎么样提高成本效益效率是个很大的问题。中国医疗体系应该建立起一系列机制,比如规定一个标准的治疗程序,还有对检测的和监督医院的质量情况提供支持。从全局上讲,政府应该起到牵头作用,但是具体当中,医疗保险公司也应该参与其中,它埋单,它就会关心服务质量到底怎么样,会提高质量。

浪费资源篇7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资源 问题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的观点。高校思想政冶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也是一个客观事物,在其利用、开发中当然也存在各种各样的矛盾,这矛盾反映在人们的头脑中就是问题。正确分析、认识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对于我们进一步把握当前思想政冶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运行现状,无疑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高校思想政冶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分散问题

高校思想政冶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分散,是指思想政冶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存在的方式或空间上的不集中,占有上的条块分割,使用上的各自为政问题,它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区域上的分散。

所谓区域上的分散,是指高校思想政冶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在时空上的不统一性。在时间上的不统一性,表现为历史资源和现实资源的差异。历史资源是人类社会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积累的可以为政冶理论课实践教学所利用的物质、精神、文化形态方面的一切资源或条件。譬如历史典籍、历史人物、历史遗迹、历史传说和风俗习惯等。现实资源则是当代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资源和条件。譬如在改革开放中产生的可为思想政冶教育利用的全国道德模范吴天祥、黄来女等杰出人物。

区域上的分散性,还表现在地区、空间上的非统属性,表现为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非可控性地分别存在。校内思想政冶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空间上的分散性因校内多院系、多部门特别是多校区的存在而发生。当然这种空间上的分散性在实际上也许远不如其由于条块分割的占有而产生的心理上的分散(或隔阂)那么严重。如某校主校区有该校主要的思想政冶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人力资源、组织资源、物资资源、校园物质文化资源,而分校区也有一定数量的思想政冶理论课实践教学人力、物力、校园文化等方面的资源。在这里,分散性表现为空间距离。

如果说校内思想政冶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分散性受制于学校的组织力量,校外资源则因组织力量的退出、改变,如圆心外的波浪般逐渐放大其分散性,表现为市内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省内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省外乃至全国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要利用校外所有这些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就必须首先克服这种资源的分散性。当然,思想政冶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这种区域上的分散性,很大程度上是与它的条块分割或依法私有的占有状态联系在一起的。亦即由于法定的原因,思想政冶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在事实上归于不同的社会组织或个人所占有、控制、支配而导致资源占有主体的分散性。在高校内,这种思想政冶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主体的分散性或许非常突出。尽管同样受制于高校内部的组织力量,但高校内部的组织力量并不能消弥这种资源占有主体的分散性,相反,由于岗位责任制的实施,它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这种资源占有主体分散性的保护和加强力量。因为不同的主体的资源占有、支配权在受到对方权力的策划、觊觎的时候,它们都可能在岗位责任制的名义下向组织力量寻求支持、保护。

二是主体上的分散。

高校思想政冶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占有主体的分散性,集中体现在实践教学资源为思想政冶理论课部和以学工部、团委为代表的学生管理机构的分别占有上。思想政冶理论课部拥有充足的理论功底扎实的师资队伍、学术资源和少量的经费资源、组织资源,而学生管理工作机构则拥有广泛的组织资源、充足的活动经费和丰富的校外资源。主体的分散性,加上不同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的强化,以及不同的人生目标、人生路径,使得高校内这两个本有着共同的思想政冶教育总目标、总任务的思想政冶理论课实践教学主体,在理论和务实两条道路上愈走愈陌生。2008年5月,本课题组对武汉市区12所院校的师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在调查中,我们从学生方面也获得了这种主体分散已产生不良影响的信息。譬如在“你认为同学们很少参加或不愿意自觉主动参加思想政冶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的主要原因有哪些”的问题调查中,1599个接受调查的同学,有14.8%即237个同学认为,主要原因有思想政冶理论课教师与学生管理部门缺乏有效的沟通,对实践教学活动的要求和安排不具体。

高校思想政冶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主体的分散性也体现在校外不同的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对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的占有、支配上。由于这些组织可区分为社会共公组织、私人组织和个人两个方面,因此他们占有、支配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也可区分为公共资源和私有资源。占有、支配实践教学资源者地位、身份的不同,使得思想政冶理论课实践教学主体使用其所控制的资源的途径或手段也不一样,对社会公共资源,可能依靠行政组织手段,依靠公共事业与公共事业之间传统协作、支持关系来获得资源的使用权(当公共资源免费向社会上一切组织和个人开放时,思想政冶理论课实践教学主体当然也是免费获得资源的使用权利);而对于私有资源,则可能要通过市场经济手段获得实践教学资源的使用权。河北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广泛开发利用社会资源,采用合作的方式,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筹集资金30多万元,自身未花一分钱,先后在省内外建立了39个实践教学基地。其中筹集的30余万元资金,就是运用市场手段使用思想政冶理论课实践教学社会上私有资源的典型案例[1]P98。

三是使用上的分散或各自为政问题。

使用上的分散或各自为政,也就是思想政冶理论课实践教学主体各自按照自己的教学计划分别地使用有限的实践教学资源。资源分布区域上的分散和占有、支配主体上的分散不一定导致使用上的分散,因为资源的区域分布是历史上形成的,其分散性或许有助于不同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主体就近使用,按需使用。而资源占有、支配主体不一定就是思想政冶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主体,主体的分散实际上也许反映了思想政冶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形成的事实。实践教学资源使用上的分散,主要是由于实践教学主体使用计划上的分散。譬如高校的团委、学工部及各院系等学生工作机构,每年有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计划,诸如社会调查、寒暑假社会实践,参观工厂、农村、博物馆等,而思想政冶理论课部根据理论学习的要求,也有组织学生开展类似实践活动的计划。这样,实践教学主体(学生)可能是一样的,但经费分别使用,形式大致雷同,内容(或使用的目的物)大致类似,组织分别进行。实践教学资源使用上的分散,也体现在思想政冶理论课内部各门课对资源的分散使用上。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组组织学生参观武昌首义纪念馆以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组为进行革命理论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异时也组织学生参观武昌首义纪念馆。资源的分散使用,既可能导致实践教学活动形式的简单重复,也可能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而采取消极态度,更可能耗费师生实践教学宝贵的时间和经费。

二、高校思想政冶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闲置问题

高校思想政冶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闲置,是指思想政冶理论实践教学资源应该充分利用而没有或未能被充分利用,导致该资源功能未尽充分发挥的状态。每一项或每一类思想政冶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都有特定的思想教育功能。思想政冶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处于闲置状态、功能未尽发挥的情况有以下几种:

一是实践教学主体自身认识上的原因。应该认识到某项资源的使用价值而未能认识,致使该项资源处于潜在状态而事实上被闲置。

二是实践教学主体利用资源能力方面的原因。已经认识到某项资源思想政冶教育方面的利用价值,但由于经费上的原因而无法使用该项资源,或由于师资力量方面的原因而无法使用该资源,导致该项资源相对于这些实践教学主体而言事实上被闲置。目前这样的资源闲置是思想政冶理论课实践教学领域主要的、也是普遍的原因和现象。不少研究者抱怨当今高校思想政冶理论课实践教学“以点代面,流于形式” [2]P51 ,实际上也就是触及到当今思想政冶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闲置的关键事实和原因。例如,由于没有认识到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社团活动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联,或者潜在的资源价值,思想政冶理论课的教学没有延伸到大学生的社团活动,导致目前“学校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基本上是由团委、学生会组织开展的,思想政冶理论课教师只是受团委或学生的邀请参与到活动中来,很难与思想政冶理论课协调起来” [3]P79。当然,也有因为实践主体时间上的原因,往返某教学基地费时颇长,不得不放弃该教学资源的利用价值,致使其事实上处于被闲置状态。

三是思想政冶理论课实践教学组织方式上的原因。即许多实践教学资源“被用于极为单一的目的和极为单一的对象所使用” [4]P13,致使思想政冶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多方功能开发利用不充分而事实上处于被闲置状态。这种情况的闲置,固然与实践教学主体对教学资源多方面功能未能充分认识有关,也是实践教学主体对实践教学资源分散性的使用使然。

四是实践教学主体以外的客观原因。一些公共思想政冶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的管理者、支配者人为地提高这些资源利用的门槛,致使一些利用者在此门槛前却步,从而导致该项资源相对于却步者而言处于一种闲置状态。如2004年11月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就北京市内6处世界文化遗产景点(故宫博物馆、八达岭长城、颐和园公园、天坛公园、长陵和定陵)门票价格调整问题举行听证会,6家世遗景点门票价格调价幅度从5元到50元不等,调价之后最高的门票价格是故宫博物院旺季的100元。故宫博物馆等6家世遗景点单位负责人先后发言,谈到具体调价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现行门票票价门基本没有体有体现景点包涵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在内的无形资产价值;二是现行门票价格水平偏低,门票收入仅维持基本运行费用,自身无力实现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三是现行门票价格水平低于国内同类景点门票价格。从他们上述关于景点门票调价理由的陈述中,没有发现其促进资源利用、避免资源无谓闲置的立场,他们似乎也忘记了作为首善之区在公共资源公平服务方面在全国范围内的示范、影响作用,也不符合当前公共资源公平地为民众服务和所享受并日益放低门槛的世界潮流。

三、高校思想政冶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浪费的问题

高校思想政冶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浪费,是指思想政冶理论课实践教学主体对实践教学资源的不当使用或无节制使用。实践教学资源浪费与实践教学资源闲置不同,其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用与不用上。资源闲置是因为不用,资源浪费不是因为不用,而是因为对资源不正确使用或过度使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浪费主体只能是思想政冶理论课实践教学主体,包括高等学校、思政课教师、学生及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机构,其它社会主体不能构成思想政冶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浪费的主体。有些革命历史纪念馆、博物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搞一些“群众意见很大”的创收活动,比如“家具展销”、“服装展销”等。[5]P509这些纪念馆、博物馆属公共事业单位,尽管占有、支配思想政冶理论课的实践教学资源,尽管其行为也是针对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但由于不是发生在思想政冶理论课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故不能构成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浪费的主体。而一些开发商对思想政冶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见利忘义式的开发,如1997年长江经济开发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南京政府的“总统府”围墙打破,开了一家餐厅。类似这样的行为,尽管针对的也是思想政冶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但因不是参与实践教学活动,亦不能构成实践教学资源浪费的主体,而适成思想政冶理论课教学资源违法破坏主体。思想政冶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浪费构成要件有三个:①必须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主体;②必须参加思想政冶理论课实践教学过程;③在参加思想政冶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由于不正当或过度的使用,导致了实践教学资源使用未达成既定目标或资源可资利用的机会减少的后果。“未达成既定教学目标”的后果是指由于使用资源较少或不足,资源已经使用而既定教学目标却未实现;“资源可资利用机会减少”的后果是指投入或使用资源过多,为达成既定教学目标过量使用了实践教学资源,影响实践教学广泛性或可持续性地开展。

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资源的浪费有两种,即结构性浪费和消费性浪费。

结构性浪费是指实践教学资源配置结构上的浪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配置的形成方式有自然配置和社会配置两种。自然配置是人类社会在创造物质文明同时进行精神文明创造的过程自然形成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的结构。“八七”会议纪念馆旧址之所以座落在湖北武汉三镇之一的汉口鄱阳街139号,而不是在武昌的民主路15号;武昌首义纪念馆之所以座落在武昌蛇山南麓的阅马场,而不是在汉阳鹦鹉大道上的钟家村,就是因为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配置是在历史上自然形成的,个人、社会组织、政府等因素在这种资源配中作用甚微。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主体在这样的资源配置中没有起什么作用,因此如果说由于这样的配置而形成了实践教学资源的某种浪费,那也不是本课题研究的范围。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社会配置方式,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主体按照实践教学的需要,对实践教学资源进行分配或再分配。应该说,社会配置方式也有两种,一是行政划拨方式,二是市场交换方式。

市场方式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主体根据实践教学需要,按照市场交换原则,以借用、取得捐赠、联合开发等方式,获取不属于自己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资源。市场方式作为一种在我国新兴的资源配置方式,在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配置中所起作用不大,或者说应该起较大作用,但现在还是薄弱环节;同时也因为是依据市场等价交换原则,根据需要获取资源,因此,由市场配置方式形成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的结构性浪费可以忽略不计。

行政划拨方式是指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主体,按照行政管理的原则,对实践教学资源的分配和再分配。它包括高校的上级政府主管部门的行政划拨和高校内对实践教学资源的在校内的再分配。上级政府主管部门尽管不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主体,但是由于其对自己所掌握的教育资源(主要是教育经费)的行政划拨,在某种意义上是使用权的分配,因此由此产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的浪费,当然也属结构性浪费。无论是上级的政府主管部门,还是高校行政当局,他们划拨(或行政分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的主要依据是教学行政管理的效益,即所谓政绩。流行的政绩观在此资源配置中起着颇大的作用,而非思政实践教学对资源的实际需要。在不违背教育行政管理效益的大原则下,行政亲疏远近及“好哭的孩子奶水多”等行政管理潜规则也支配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的划拨和再分配。尽管从全局上看,上级政府主管部门和高校当局对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的分配与再分配的资源数量是非常有限的,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对资源的实际需要相比,有相当大的差距。意思即是,在此情况下,原本不会产生结构性浪费――即因行政划拨或分配的资源超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对资源的实际需要而形成的浪费,但是在教育行政管理效益原则的制约下,在诸多行政管理潜规则的支配下,行政划拨的资源也不可能完全避免所划拨的资源超出某校或某一部门对实践教学所需资源实际的需要。于是,结构性浪费产生了。

结构性浪费是隐形浪费。对于这类浪费,实践教学管理者不承认,实践教学主体也感到困惑。结构性浪费隐蔽性在于:①行政划拨目的的隐蔽性。通常行政划拨资源时,并未将实践教学资源与其它资源区别开来,亦即为着思政课实践教学目的划拨的资源隐藏或包含在对思政课课程教学与课程建设所需资源的一揽子拨付中。实践教学资源拨多拨少,无法稽考。②目的隐蔽性即为用途的模糊性。即便行政拨付了某校某部门超过其实际需要的实践教学资源,亦可合理挪作他用,但却形成了对有限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事实上的浪费。

消费性浪费是指思政课实践教学主体(主要是思政课部、思政课教师、思政课学生、学校团委等学生工作机构)在使用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资源过程中因不当使用所形成的资源浪费。包括偏离目的、用非其人、使用不够、使用过度四种情况。偏离教学目的,是指思政课实践教学主体将有限的思政课程资源挪作它用,偏离实践教学为目的,而形成资源浪费。用非其人,是指实践教学的组织指导者,组织不当,指导不力,导致实践教学活动未达到预定效果而形成对资源的浪费。使用不够,是指实践教学组织过程中投入教学资源不足,不能实现预定教学目标而形成对资源的浪费。使用过度是指实践教学组织实施过程中,教学目标既定,教学资源投入过多,超过所需实践教学资源的情况。任何一个实践教学活动教学目的既定,投入的师生时间、经费及其它资源都应该与教学目标成合理的比例状态。投入不促,未达到此比例要求,可能难以达成既定教学目标,形成对已投入的资源的浪费,这就是前面所说的使用不够;过量投入,超过实现教学目标对于资源投入的比例要求,虽则实践教学目标可能实现,但超量资源投入,一个教学目标或较小的实践教学任务挤占了大量的教学资源 ,减少了今后资源利用的机会或可能性,是为使用过度而形成浪费。对实践教学资源功能单一、僵化的开发使用,忽视该资源的其它功能的利用,也属“使用不够”范畴。因为任何一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的功能是多方面的而不是单一的。实践教学主体如果资源意识不强,眼光过窄,在具体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只注意到单一功能的利用,而忽视其它功能的利用。如某高校团委组织20个学生参加的暑期农村社会实践,定位于“宣讲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成就,迎接北京奥运会召开”。不能说到农村暑期社会实践不具备或不能实现这一功能,但“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农村暑期社会实践可以有实现远比“宣讲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成就,迎接北京奥运会召开”更实在、更丰富的目的功能。单一功能利用的目的追求,只能是该项资源其它可期实现的目的功能的浪费以及参加实践教学活动师生的时间和经费的低效使用。

结构性浪费和消费性浪费同为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资源浪费的形式,二者一个在前,一个在后,一个尚未进入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使用环节,一个发生在实践教学资源使用过程中。二者主体也不尽相同,甚至结构性浪费的实施者还可能不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主体。但之所以把它放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浪费问题里来讨论,是因为高校里法治的进程还未能挤压它存续的空间。合法的问题只能合法地讨论,不过如此而已。而且结构性的浪费最终大多数要转化成消费性的浪费,或者说结构性浪费许多最后都是要在资源的使用中通过消费性浪费表现出来。这样讨论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消费性浪费问题,追寻其源,其实许多是根源于结构性浪费;而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的结构性浪费,考察其所终,原来大多数就是消费性浪费。因此,有理由相信,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领域里最主要的资源浪费,是资源结构性浪费。因为有了资源结构性浪费,才有资源使用过程中的使用不足、使用过度、使用偏离目的等消费性浪费。而且,只要行政划拨式资源配置仍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同时只要这种资源分配方式没有走出行政惯例和潜规则,责任主体和监督、审计主体始终没有落实,则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的结构性浪费可能永远是一个伪命题,而消费性浪费的制止和根绝也永远是一个纠缠不清的话题。

参考文献:

[1]李克荣,徐永赞,刘武朝,臧薇.高校思想政冶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2]刘蓓莅,杨少文.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环节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3]于霞.思想政冶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J].航海教育研究,2007(4).

[4]陈华洲.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论[D].载于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浪费资源篇8

[关键词]节约 消费 浪费

[中图分类号]F01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09)08-0070-07

建设节约型社会,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浪费,这样才能有利于扩大消费,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但是,有一种观点认为,节约会影响和妨碍消费,有人甚至提出:“发展的中国需要浪费。”“浪费的生活习惯才支撑起了我们经济牢固的基石。”产生这些认识的原因,除了有的人别出心裁,希望达到“振聋发聩”的效果外,还在于不少人对节约、消费、浪费及其相互关系缺乏正确认识,因此,本文对此专门进行探讨。

一、文献回顾

对节约与消费和浪费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从古至今,国内国外都存在不同的看法。

我国《周易》、《道德经》、《墨子》等古典文献中就有不少肯定节约的论述。例如,在《周易》中,作者鲜明地提出了“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我国春秋时期的老子曾说:“治人事天,莫如啬。”“啬”并非吝啬,按《辞海》的解释,就是节俭、不浪费;墨子从“民富国治”的目的出发,向统治阶级直言不讳:“当为宫室,不可不节;”“当为衣服,不可不节”;“当为饮食,不可不节”;“当为车舟,不可不节”。他甚至警告统治者“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在我国古代,也有反对节俭,主张奢侈的观点。例如:管子、荀子、桑弘羊等人都提倡过奢侈。管子在《管子・侈靡篇》中对奢靡现象进行了专门的探讨,指出:“俭则伤事”;“莫善于侈靡”;“富者靡之,贫者为之。”意即富人的奢侈是增加穷人的谋生手段。荀也认为:“墨子之‘节用’也,则使天下贫。”西汉政治家桑弘羊更认为:“古者,宫室有度,舆服以庸;采椽茅茨,非先王之制也。”“大俭极下。”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思想家提倡士大夫们奢侈,对一般百姓的消费却加以限制,这两者都是不可取的。

从近现代来看,中国近百年的贫穷落后、物质财富极端匮乏的现实,使中国人节俭尚不能度日,思想界对节约自然十分重视;尤其是中国共产党的几代领导人、邓小平、、,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遇到的不同困难和培养中国共产党人及中国人民的艰苦奋斗精神出发,都大力提倡节约,坚决反对浪费。在这一时期,当然无人鼓吹浪费。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我国短缺经济消失,部分产品过剩现象的出现,国家实行扩大内需的方针政策,鼓励消费。此时舆论界关于增加消费,扩大消费的宣传大大加强,这是完全必要的,但是也有人在讲到增加消费的同时,对节俭进行批判。有人认为:“我们需要长期与之做出斗争的仍然是存在于我们国民头脑当中根深蒂固的。要节俭、节制消费的观念和思想。”“我个人认为那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传统意义上的节俭不应再被视为是一种美德”(苏洪涛,1999)。在党中央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以后,也有人认为:“开个排量大的汽车,甚至点两只龙虾,吃一只扔一只,都算不上什么巨大浪费”(梁小民,2005)。“一个铜板掰两半花”的理财方式,是一种在物质财富匮乏、生活水平低下的历史条件下,人们不得不采取的生活态度或者说是生存方式。意即今天不要强调消费节约。

在国外,对节约问题高度重视的首推马克思,他把一切节约归结为劳动时间的节约。同时,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正统西方经济学基本都崇尚节约,尤其是亚当・斯密。他认为:“资本增加,由于节俭;资本减少,由于奢侈与妄为。一个人节省了多少收入,就增加了多少资本。”“资本增加的直接原因,是节俭,不是勤劳。”“奢侈都是公众的敌人,节俭都是社会的恩人。”李嘉图认为,“国家的贫穷是由于政府和个人的浪费和借贷造成的,只有通过积攒收入和节省开支才能增加国家资本。因此,任何可能促进国家和私人节约的措施都可以减轻国家的贫困。杜尔哥指出“一个民族的节约精神有助于不断地增加它的各种资本的总额。”法国庸俗经济学创始人萨伊也认为,“激励生产是贤明的政策,鼓励消费是拙劣的政策。”他认为节约是美德,而浪费是犯罪,传播奢侈的人是社会幸福的大敌。

在当代西方经济学家中,美国经济学家劳埃德・雷诺兹在其所著《宏观经济学》中,一开始就指出:“经济学是研究节省的,这是我们每天都要干的事。我们不得不节省,因为我们缺乏。”萨缪尔森在他的《经济学》一书中明确指出:“效率是经济学所要研究的一个中心问题(也许是唯一的中心问题)。效率意味着不存在浪费。”美国经济学家、198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勒说:“经济学理论的中心问题是分析经济制度、激励系统对资源使用效率的作用。无论经济学家研究的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这应当是他们最关注的问题。”尽管他们表述的方式不同,但都说明了经济学十分重视节约。

在西方经济学中,也存在着否定节约、鼓吹浪费的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有曼德维尔、马尔萨斯、凯恩斯、霍布森、沃夫冈、拉茨勒等,其中以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883-1946年)的节约悖论影响最大。他认为资本主义出现的生产过剩危机,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他极力鼓吹浪费性消费。他说:“若富豪之家,生时建大厦住宅,死后造金字塔为坟墓;或为忏悔前非,建造教堂、资助寺院,接济传教团体,则因资本丰富,以致物产反而不能丰富之日,也许可以延迟。”为达目的,他甚至鼓吹灾难性消费:“如果政治家因为受经典学派经济学之熏染太深,想不出更好办法,则建造金字塔,甚至地震、战争等天灾人祸都可以增加财富。”其实凯恩斯的观点早就有人提出,例如:1670年出生于荷兰的曼德维尔就通过《蜜蜂的寓言》一书鼓吹浪费。他认为,个人处处节俭打算,从事储蓄的确是致富之道,但如果认为每个人都实行节俭,国家也可以致富,就是错误的。“挥霍者却是对整个社会的赐富”。马尔萨斯(1766-1838年)最先提出了“有效需求不足论”。他竭力主张地主阶级等的挥霍浪费。霍布森(1858-1940年)也主张降低利润率,减少储蓄,引诱人们少储蓄,多消费,不节俭。著名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萨缪尔森(1915-)虽然从生产的角度肯定过节约,但对消费节约似乎作了一分为二的分析。他认为节俭程度的增加,在失业、经济萧条时期是罪恶。德国学者沃夫冈、拉茨勒在《奢侈带来富足》一书中,对奢侈消费予以肯定,认为奢侈消费对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具有促进作用。有的人甚至从历史角度论证了奢侈的贡献,认为奢侈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形成(王宁,2005)。

综合古今中外关于节约与消费和浪费之间的不同认识的观点,笔者认为,必须对这几者的内涵及相互关系进行研究。

二、节约的实质和内涵

节约是一个古老而又不断深化的概念,有着与时俱进的特征。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其含义也

不断丰富。在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农耕社会,“节约”一词主要是就消费领域而言的,它有三种含义:节俭、节省、节用。其中“节俭”主要是指个人修养方面要以俭朴为标准,以“俭”为美,以“俭”为善;“节省”主要是指消费方面能省则省、以减少耗费为原则;“节用”主要是指统治集团的开支要量入为出,开源节流,不铺张浪费。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中期,由于人口少,资源相对丰富,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时,把一切节约归结为劳动时间的节约。现代辞书将节约解释为:节俭;节省。有的认为节省是指使可能被耗费掉的不被耗费掉或少耗费掉。如:节省时间,节省劳动力,节省开支;而节约被解释为较大范围内的节省。节约的客体、对象是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节约的主体是使用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的团体和个人。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今天,对节约必须有新的理解。

节约一词由“节”和“约”两个汉字组成。“节”是指节制、限制,与浪费相对立;

“约”则是指控制、约束、要求、集约,与粗放相对立。这样理解,节约就不仅仅是对人、财、物的节省或限制使用,而且还包含如何使用才合理、恰当和高效的要求。我们认为,节约是人类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活动中,对稀缺性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充分利用。节约的实质就是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增进人类福祉。这里所说的“合理使用”是就生产的产品而言,它既有宏观领域的要求,即全社会资源如何合理配置才不致浪费;还有微观领域的要求,在微观领域,它既有数量上的要求,也有质量上的标准,比如生产一张桌子需要用多少木材,用什么木材,怎样使用木材才合适,这就是“合理使用”。“充分利用”则是就被利用的对象(资源)而言,如为了获得更大效益,对生产桌子余下的边角废料、木屑等不浪费,这就是充分利用。充分利用有时还包括重复利用和循环使用。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第一,从节约对象来看,现在的节约既包括价值形态的财的节省,同时,还包括使用价值形态的原材料、劳动资料、辅助材料和劳动力的节约。第二,从节约领域来看,既包括宏观,也包括微观。宏观是指社会总资源合理配置形成的节约;微观是指降低单位产品消耗形成的节约。第三,从节约的范围来看,节约包括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文化领域、军事领域等整个人类活动的全方位节约。第四,从经济角度考察,节约可以进行不同的划分:从社会生产总过程的四个环节划分,可分为生产节约、交换节约、分配节约、消费节约;从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划分,可分为生产资料的节约和消费资料的节约;从社会层次结构划分,可分为政府节约、企业节约、社区节约、家庭节约,等等。第五,从节约的性质来看,既包括数量方面的节约,如生产某物克服了资源的浪费;也包括质量方面的节约,如被生产物没有质量低劣的产品。第六,从节约的内涵要求来看,既包括对人、财、物的节省或限制使用,也包括对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充分利用。第七,从节约的意义来看,节约对个人、家庭、单位、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第八,从时间来看,节约一直伴随人类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历史进程,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

一切节约归根到底都是资源的节约。具体来说就是对资源的使用必须做到:一是节省使用。就是在消费资源时,从节约原则出发,能少则少,能省则省;当用则用,不当用则不用。二是有计划使用。就是根据需要对资源开发、使用作出长远规划,使有限的资源适应人类永续发展的需要。三是适时使用。有的资源的使用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比如甘蔗榨糖,只能在每年的冬季进行,才会使糖份最充分。时间早了,糖份不够;时间迟了,糖份会丧失。四是适质使用。生产任何一种产品。根据其用途不同,对原材料会有不同的质量要求。质量不够,会使产品的质量不符合要求,从而造成损失。五是适量使用。生产一种产品,需要多少原材料就必须投入多少。六是适物使用。一种物品常常有多种用途,要根据物品的物理或化学性能选择最佳用途使用物品,一种物品最适合做什么就用于做什么,切忌颠倒使用。七是充分使用。许多资源有多种用途,要充分利用。八是反复使用。例如,使用过的水通过净化处理之后,又可以使用。九是综合使用。有时一种资源可以满足多种需要,这就要使其用途多样化,达到综合使用的目的。十是替代使用。有的资源特别稀少、珍贵,而人们对其需求的愿望又很强,为了满足人的需要,可以用别的产品予以替代。十一是爱惜使用。在物品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保养,减少不必要的损耗,以使物品的使用寿命尽量延长。十二是循环使用。即将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十三是长期使用。生活中长期需要的物品,而这些物品又可以长期使用的,就不要作短期使用或一次性使用。十四是有偿使用。有偿使用资源是节约资源的重要制度安排。要通过改革,明晰产权,坚持“谁使用,谁付费”的原则。十五是依法使用。必须通过立法保护资源。

三、节约与消费

我们强调节约,但是,有的人常常有一种误解,认为节约会影响消费。要正确认识节约与消费的关系,必须正确认识和理解消费。人类生产的目的就是消费。在生产发展、收入增加、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人们理所应当提高消费水平。消费是人类根据自身需要和可能与外部自然进行物质变换。实现生存、享受、发展的过程。不言而喻,这里的“需要”包括生存、享受和发展,而“可能”则包括主客观方面的要求,主观是指消费主体有无支付能力,客观是指有无消费的资源。就如今天沿海某地区的主人准备用自己的2000元招待一个客人,他就应该选择有鲍鱼和鱼翅的酒店,主客每人各一份,再加上蔬菜和饮料,估计不会剩下多少东西,这就是消费。但主人如果不是这样,而是用经费的1/10,即200元大量购买猪肉、草鱼、蔬菜、面食等一般食品,主客只消费食品的一二成,剩下八九成,然后扬长而去,这就是浪费。

节约与消费并不矛盾,相反,节约有助消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消费的节约主要是通过个人对价值形态财富的合理使用和节省使用实现的。

“合理使用”即个人根据实际需要,在数量和质量上购买适合自己需要的物品;

“节省使用”是指在个人购买的物品的使用价值的质量没有差别,而又有选择的条件下,人们选择价格较低的物品而实现的节约。这种节约,一是有利于增加物质消费的数量。例如甲、乙两家同样星级的酒店,同样的食物甲酒店比乙酒店价格贵一倍,那么,消费者同样的花费,在乙酒店比在甲酒店消费的食物就要多一倍。二是有利于扩大物质消费的范围。同上例,如果消费者在乙酒店只购买在甲酒店消费一样数量的某一食物,那么,他节省的钱就可以购买另一种食物,使消费对象的范围扩大。三是有利于提高物质消费的质量。同上例,我们的这位消费者用他一定数量的钱在甲酒店可能只能吃塘鱼,而在乙酒店就有可能吃到海鲜。四是有利于丰富消费者的精神生活。消费者的收入总是一个有限的量,物质消费的节约使用,使他每一个钱都能充分发挥作用。那么,他的有限收入用

在物质消费方面的部分就可以减少,从而他就可以将更多的收入用于旅游、休闲等精神生活方面的消费。五是有利用个人一生消费效用最大化。莫迪利亚尼的生命周期假说认为,人生分为少年、壮年、老年三个阶段。少年和老年阶段,消费大于收入;壮年阶段,收入大于消费。每个人要想实现终生消费效用最大化,就必须将终生的收入合理分布于人生的各个阶段。要做到这一点,在有条件浪费的壮年阶段要特别注意节约。六是有利于满足更多人的需要。个人消费是由消费者本人花钱购买物质资源实现的。节约不仅节省了个人的价值财富,同时减少了对社会的有限的物质资源的需要,这些物质资源又能满足社会其他更多成员的消费需要。七是有利于保护消费环境。消费不仅需要消耗有限的资源,同时还会不同程度地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当然,人类不能因此而不消费,但不必要的消费就要取消,能节省的消费就要尽量节省。如今日的有车一族,如果不是非常必要,每日少开一次私家车,多乘一次公交车,就不仅能节约他个人价值形态的财富,还能减少对日益稀缺的燃油的需要,更能减少废气的排放,使本来已经污浊的空气减少一份污染源。八是有利于可持续消费。对有限的资源节约使用,就能使一定量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使人们的消费能够更加持久。

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我们应该增加消费,提高消费水平。首先,生产要适应消费需求的变化。例如:适应国家的法定节假日调整后,人们的旅游消费大量增加的需要,要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便捷、有信誉的旅游消费。社会处在转型时期,人们的知识需要更新。社会要适应这些需要,为人们提供相应的消费条件。又如: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对卫生的自来水、清新的空气、安静的环境有着强烈的渴求,也愿意支出必要的费用,社会应为他们提供这样的产品和服务。还如,适应农村目前需要的农业机械、高产优质的品种、无公害的农药;等等。其次,调节收入分配。一是要充分发挥税收这一重要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强化税收监管,严厉打击偷税漏税行为,从而有效调节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二是要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低收入者、无收入来源者和丧失劳动能力者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并逐步解决社会各阶层的医疗、养老、失业保障等问题。三是要大力发展慈善事业,通过第三次分配缓解收入分配不均的矛盾。由于边际消费倾向的作用,调节收入,增加中低阶层的收入水平,将能极大提高我国的消费水平。最后,要转变人们的消费观念。中国长期的小农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影响,人们形成了许多落后的消费观念。比如小富即安,适可而止的财富需求观念;当用不用,吝啬小气的财富使用观念;日积月累,财不露白的财富储存观念;寻求刺激,称豪显富的畸形财富消费观念;视旅游娱乐为游手好闲的落后的精神消费观念;信神信鬼,轻教养,厚埋葬,不文明,不卫生的愚昧消费观念;等等。这些观念都在转变之例。因为它们既不利于消费,也不利于节约。

四、节约与浪费

从社会实际来看,节约与消费不存在矛盾,节约与浪费却是矛盾的。浪费是指人们脱离自身的实际需要,对稀缺性资源效用的滥用或废弃,也就是指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用得不当或没有节制。浪费必然影响消费。比如木材是有限的,用于烧火就是浪费;又如,在水量一定的情况下,每个人洗澡都只能用多少时间或多大的水量,如果有人没有节制,过多使用,则影响其他人或后面消费者的需要。还如一个人前半生将自己创造的财富大量浪费,后半生如果不能继续创造财富或得到财富,他(她)后半生的生活必然是困难的。这些都是从消费领域来说的。从生产领域来看,浪费意味着低效率,意味着资源的效率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实质上意味着生产力和社会的倒退。

节约与浪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从相互对立来看,节约是相对浪费而言,浪费是相对节约而言;节约排斥浪费,浪费排斥节约。这种对立性,在现实生活中甚至可以由此产生不同人群的意识对立。即大手大脚、奢侈成性的人会看不起生活节俭的人,认为他们小气、吝啬:而具有节俭习惯的人对浪费行为会表示鄙视甚至痛恨。从相互依存来看,无论节约和浪费都是相对一定量的有限资源而言的。例如,只有一桶水,五个人用。怎样才能使五个人得到最大的满足,就必须充分使用和合理利用,谁都不能滥用。如果水的供应无限,既不存在节约,也不存在不要浪费的要求。所以,没有节约也就无所谓浪费,同样不反对浪费也就没有必要要求节约。

节约和浪费都具有相对性和绝对性。从节约的相对性和绝对性来说,生产和生活中的节约都有这种性质。例如一个企业产品成本节约了,这种节约或者是相对该企业的过去来说,或者是相对同行业来说。而该企业降低了产品成本,减少了资源的消耗,相对于全社会的资源来说,这是一种绝对的节约。从浪费的相对性和绝对性来看,道理是同样的,例如一个企业由于管理不善等原因,产品成本提高,其实质是浪费加重,这或者是相对于该企业的过去,或者是相对于同行业而言的。其绝对性表现在对于有限的资源来说,这是一种绝对浪费。无论节约或浪费的绝对性都寓于相对性中,就是说,任何相对的节约或浪费实际上又都是绝对的节约或浪费。

节约和浪费还具有有限性和无限性。从节约的有限性和无限性来看,无论生产或生活中的节约都具有这种性质。例如,现代社会,生产或生活都必须耗能,无论科技进步和管理加强到什么程度,能耗的降低都只能是一个有限的量。这就说明了节约具有有限性。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管理的加强,能耗可以不断降低,具有无穷小的趋势,这就是它的无限性。从浪费的有限性和无限性来看,其有限性表现为无论生产或生活中的每次浪费,都是以能够供给的资源为限的。即现实生活中餐桌上食客们常说的“总量控制”。就某一种资源来说,由于资源的有限性,某种资源全部耗费完了,也就再没有浪费的对象了。就其无限性而言,浪费是个无底洞,人的胃虽然有限,但垃圾场无限,有多少可以浪费多少。无论节约或浪费,其无限性都寓于有限性之中,就是说,每一次有限的节约或浪费都是其无限节约或浪费的组成部分,而其无限性正是通过其有限性实现的。

节约和浪费还有定性的确定性和定量的不确定性。从节约的定性的确定性和定量的不确定性来看,根据前面我们给节约下的定义,无论就生产的产品而言,还是就生产产品过程中的资源耗费而言,其定性都是明确的,这就是前者要求的是“合理使用”,后者要求的是“充分利用”。但就不同产品而言,或就同一产品的不同时期而言,这二者很难有统一的定量标准,只能相对而言。浪费概念同样如此,根据我们的定义,浪费是对稀缺性资源的滥用或废弃,“滥用”就是本来不需要这么多而过度使用,“废弃”就是本来可用却抛弃不用。在定性上较好把握,但在不同的时空,对不同的资源来说却难以确定定量标准。只能从相对意义上去把握它。节约和浪费的定性的确定性和定量的不确定性互相依存。就是说,无论节约或浪费的定性都是以一定量的资源的节约或浪费为依据的,而一定量的资源确定其是节约还是浪费性质就看其是属于节约还是浪费的范围。

还需要指出的是,人类对节约与浪费的认识具有与时俱进性。这种与时俱进性决定于:一是人口与

资源的矛盾程度。在人口相对较少,而某种资源相对丰富的社会或区域,供需不存在矛盾,人们也就不会提出对这种资源的节约和浪费问题。例如,几十年前我国南方水资源就是这样。随着人口增加,不少水资源遭受污染,水的节约和浪费问题也就日益为人们所关注。二是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节约是褒义词,浪费是贬义词,人们对这两种情况的认识存在明显的价值判断。人类对于自古以来就存在的行为的价值判断,与人类的文明程度密切相关,在人类社会的初始时期,人们赤身、生吃食物等,当时的人们并不认为这种行为有什么不好;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才认为这些行为是野蛮的。对节约和浪费的认识也是这样,长期以来,有些地方的人什么野生动物都敢吃,什么酒都敢喝,没有酒喝甚至用酒精兑水喝,大吃大喝,每喝必醉,借酒发疯,杯盘狼藉,一塌糊涂,等等,这在过去很多地方都司空见惯,很多人都习以为常。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精神文明的提高,不少人逐步认识到这些行为的不文明性。这是一个极大的进步。所以,节约是人类文明的标志,而铺张浪费、大手大脚、挥金如土、大吃大喝、酩酊大醉等等是野蛮社会遗留的陋习。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人类的行为必将更加礼貌、文明、节俭、理智,精神境界必将日益提高,不文明的行为必将被逐步克服掉。

五、结论:人类必须永远节约

我们认为,不仅中国需要永远节约,而且全人类都必须永远节约。这是由三个因素决定的。一是人类面临的客观条件决定必须永远节约。现在全人类面临的最大的客观条件是资源短缺。中国的资源更加短缺。二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决定必须永远节约。由于资源是有限的,一部分人浪费,会影响另一部分人的需要;今天的浪费,会影响明天的需要;上一代人的浪费会影响子孙后代的需要。三是财产的本质属性决定必须永远节约。人们的财产,只要是自己劳动(包括体力和脑力)得来的,就会具有人格物化的内涵。人们爱惜财产就是爱惜自己的劳动,也就是爱惜自己的生命,就是明智之举。四是劳动时间节约规律决定必须永远节约。马克思把一切节约归结为劳动时间的节约。劳动时间节约规律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规律。人类只有永远遵循这一规律,社会才能繁荣,人类才能进步。五是经济学的本质决定必须永远节约。作为经世济民、经邦济世的经济学,它本身就有节约的含义。它的产生、发展就是源于人的需求的无限性与资源有限性的矛盾,这一矛盾决定了人们从事经济活动必须节约。六是人类精神文明决定必须永远节约。人类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节约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节约是一种精神,它反映人类的理智文明、昂扬奋进的精神。这是一个民族的希望所在。

因此,人类应该在消费的大旗上写上节约,因为节约有助消费;同时,也应在节约的大旗上写上消费,因为节约是为了更好更多地消费。在节约和消费的大旗上,都要旗帜鲜明的写上反对浪费。

[参考文献]

[1]苏洪涛.走出节约的误区[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9.

[2]陈戍国点校.四书五经[M].长沙:岳麓书社,2002.

[3]梁小民.节约型社会并不抑制消费[M].光明日报,2005-10-10.

[4]王凤,雷小毓.节约型社会的内涵及其构建[J].经济学家,2006,(5).

[5][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6][英]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周洁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7][法]杜尔哥.关于财富的形式和分配的考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8][法]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9][美]劳埃德・雷诺兹.宏观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10][美]萨缪尔森.经济学(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

[11][美]斯蒂格勒.产业组织与政府管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12][英]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徐毓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13][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M].肖津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4]王宁.消费的欲望[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

[15]征文:论节约概念、意识、法制、政策[EB/OL].人民网,2005-08-25,.

[16]黄铁苗,综观经济效益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17]黄铁苗.一切节约归根到底都是资源的节约――兼论马克思的劳动时间节约理论[J].当代经济研究,2005,(8).

[18]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19]柳思维主编,现代消费经济学通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0]张仁寿,施卫华.切实落实节约资源基本国策――访我国《节约经济学》创始人黄铁苗教授[M].广东经济,2007,(9).

上一篇: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范文 下一篇:梦想的诗歌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