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手法范文

时间:2023-09-20 21:37:16

象征手法篇1

    论文摘要霍桑是19世纪后期美国浪漫主义作家的杰出代表,也是美国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其代表作《年轻人古德曼·布朗》属于“心之寓言”部分的短篇小说之一。本文试从人物的象征意义、森林和蛇杖的象征意义、梦境的象征意义等三个方面来解读霍桑小说的象征手法。  

    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1804-1864)是19世纪后期美国浪漫主义作家的杰出代表,也是美国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如果从时间的角度划分霍桑的创作,其小说创作可大致分为前期的“新英格兰传奇”部分,中期的“心之寓言”部分,和后期的长篇创作部分。《年轻人古德曼·布朗》即属于中期的“心之寓言”部分的短篇小说之一。所谓寓言,就是用假托的故事来说明某种道理,达到劝诫、教育或讽刺目的的一种文学样式,其特点就是假借客观景物以代表某种观点,使客观的景物成为传达意念的工具。因此在寓言这种文学样式里,就会有大量的根据借助某物的具体形象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的象征手法的运用。而霍桑的被人称之为“心之寓言”的小说,正是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来表现霍桑对人性之恶、宗教之虚伪的抨击的典型。 

    小说《年轻人古德曼·布朗》讲述了一个生活在17世纪末、巫术盛行时期的塞勒姆小镇中的青年古德曼·布朗的故事。小说中的布朗不顾新婚妻子的反对,执意要参加魔鬼的约会,并亲眼见证了人性丑恶。小说采用了超现实主义的手法,虚构了魔鬼、出现幻觉的森林、突然醒来的梦境等具有深刻寓意的人或景物,运用了多种多样的象征手法,使小说充满了浓郁的寓言感。 

    一 人物的象征意义 

    在《年轻人古德曼·布朗》中,霍桑把小说里的人物分成了两大类,即生活里的好人和生活里的坏人。很显然,年轻的布朗夫妇就是典型的好人,因为“古德曼”在英文中是“好人”的意思,而布朗的妻子费丝的名字在英文中就是“忠实”、“信仰”的意思,对于妻子的忠实,布朗显然是深信不疑的,所以小说里才写道:“这名字对她恰如其分。”正是因为有费丝这位忠实而美丽的妻子的存在,才使好小伙子布朗赶赴魔鬼约会的决心一直在动摇,他的脚步迟疑着,内心中善与恶的斗争十分激烈:“天国在上,费丝在下,俺还是在对抗魔鬼,坚定不移!”然而,最终的结局却是让人失望的,行走在森林里的布朗虽然脚步并不快,但他却一直向前,特别是听到森林里费丝的哭声,确认自己最忠实的妻子费丝也来赶赴魔鬼的约会时,他心底那最后一点对光明的坚守破灭了,他开始感到绝望,狂叫着:“人世上根本没有善!罪孽不过是一个空名!来吧,魔鬼,因为这个世界都归你了!”“他纵声大笑,笑了许久。然后抓起拐杖又往前走,顺林中小路大步流星,不像在走,倒像在飞。……凭着凡人向恶的本能,他仍旧往前冲。” 

    布朗这种道德感的突然坍塌正表现出17世纪的美国移民的心理特征,布朗属于清教徒第三代移民,他原本是最虔敬、生活最圣洁的新教徒。100多年前,布朗的祖先们怀着纯洁的理想来到北美陆地开疆拓土,决心通过自己的勤劳和创造,把北美荒园建成他们理想的纯洁的人间乐土,并给后代们留下了道德上的楷模。作为这批拓荒者的子孙,小伙子布朗向往纯洁善良,追求道德上的完美。他对人性的纯洁善良有足够的信心,对生活怀着美好的希望,对妻子也有着深沉的爱。但与此同时,基督教的原罪说、人的内在堕落论又使笃信加尔文教的人们对人类的道德操守持怀疑态度,他们更容易看到存在于社会群体中阴暗的、残缺的、愚蠢的、罪恶的一面,从而更加坚信了原罪说的可信性。 

    霍桑笔下的这两个好人形象(布朗和费丝)正是代表着纯洁人类的典范,当他们的信念倒塌,纯洁的个性遭到毁灭时,其象征寓意是十分深刻的。19世纪30年代,美国发生了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的代表人物有爱默生、梭罗和富勒等,其代表思想就是超验主义。爱默生的《论自然》和《美国哲人》等作品中的超验主义理论,直接对抗加尔文教的正统思想,他主张人类应当回归自然,强调个性独立,应当从“美”角度放眼自然,从自然中获得最高的精神体验,从而使灵魂与自然合而成为宇宙。超验主义者所说的“自然”包括物质的自然与精神的自然,人类应当通过体验“自然”、置身于自然之中而净化灵魂,而不能依靠抽象的、压抑人性的教义来扭曲抹杀人性。这种超验主义思想深深影响了霍桑,霍桑把对超验主义的理解表现在他的小说人物身上,他试图通过裸露人的内心精神来展现人性的自然性和多面性,并以此来暴露宗教的虚伪。对此,美国着名小说家赫尔曼·麦尔维尔评价道:“他(霍桑)的最伟大的成就就在于他擅长对黑暗的描写,在于他对于人类心灵深处的黑暗的描写。” 

    在《年轻人古德曼·布朗》中,热心于赶赴魔鬼约会的并非只有布朗夫妻,而是一个很大的人群,他们大多都是在真实的生活里非常受人尊敬的人,有的是“非常虔诚的太太”,有的是“翌日将在州议会上露面的人物”,这些平日公众心目中的谦谦君子或淑女,却在这种含意暧昧的场所出现,和一些“自甘堕落的男人”、“声名狼藉的女人”杂合在一起,形成了“好人并不回避坏人,罪人面对圣人也毫无愧怍”的奇怪场景,难怪会让布朗震惊。因为这些人都是思想受到严格控制的清教徒,是在安息日里向大众布道的虔诚人物,他们在公众(包括布朗)的眼中是追求无欲无念、全身心皈依宗教的纯洁人物,现在却和魔鬼搅和在了一起,可见人的内心里隐藏着多么深刻的罪恶。这个人群的出现暴露了宗教的虚伪性,凸显了霍桑小说中“人性之恶”的最基本主题。正如英国作家劳伦斯评价的那样:“霍桑是一个可爱的蓝眼睛小伙子,他对人类心灵深处的罪过一清二楚,并用巧妙的伪装加以揭露出来。” 

    二 森林和蛇杖的象征意义 

    《年轻人古德曼·布朗》的整个故事场景设置于森林之中,而且是深夜里的森林,这又是寓言故事的一大特征。在许多古老的寓言故事中,发生故事的场所都是森林,如《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中的许多故事,都是以森林为背景的,因此,“森林”成了寓言类作品的一个常用的场景和常用的象征体,在寓言里,森林早已不再是一个植被密集的可爱所在,而是一个充满黑暗、凶险、迷幻、鬼怪的地方,而《年轻人古德曼·布朗》这种充满寓言色彩的小说放置于森林这个场景中去,正是想让好小伙子布朗的这次与魔鬼的约会充满玄秘与凶险。果然,好小伙子布朗自从进入到森林里之后,森林便开始展露它的凶险,森林一直制约着布朗的行动,布朗一开始“踏上了一条凄清的小路,阴森森的树木遮天蔽日,挤挤挨挨,勉强让狭窄的小径蜿蜒穿过。人刚过,枝叶又将小路封闭了起来,荒凉满目。”这象征着布朗走向的是一个阴暗的所在,同时也说明布朗踏上的是一条灵魂的不归之路,黑夜笼罩下的森林给人更加深刻的罪恶感,单纯的布朗将在这种罪恶的挤压之下走上道德的反面。而当布朗看到自己纯洁的妻子也受到魔鬼的诱惑,感到纯洁的世界已被颠覆时,他身边的森林也发生了奇特的变化:“树木吱吱嘎嘎,野兽嗷嗷嗥叫,印第安人哇哇呐喊。”当布朗明白邪恶和力量是多么强大的时候,森林这个隐藏魔鬼的地方也显露出了它的本来面目,将一切邪恶都展现了出来,使身陷其中的布朗更加疯狂,更加丧失理性。在森林风声的伴奏之下,布朗听到的唱赞美诗的歌声也变了样:“这不像人声,更像幽黑荒野中的一切一齐发出的轰轰呼声,阴森可怖。”在这里,森林完全成了一个罪恶的世界,正如小说中的黑色的人影(魔鬼的化身)所说的那样:“整个大地就是一块罪恶的污迹,一块巨大的血迹,远远不止这些。”    另外,在小说中还出现了一个重要的道具:一根弯弯曲曲的蛇杖。这根蛇杖拿在布朗的同行人的手里,这个同行人其实就是魔鬼的领路人,也是一切罪恶的怂恿者。每在关键的时候,蛇杖就可以引诱、扶持奔赴魔鬼约会的人向前行走,让他们进入罪恶的深渊中。作者在小说里多次写到这根蛇杖,并一再强调它是“最引人注目的东西”:“一条酷似黑蛇的手杖,精雕细刻,活脱一条扭来扭去的大蛇。”;“他把手杖往她脚下一扔,到了她那儿,那东西大概就突然变成了活物,因为主人曾把它借给过埃及的魔术师。”这根蛇形的手杖的原型显然来自于伊甸园里的那条引诱亚当夏娃犯下原罪的蛇,蛇形手杖的寓意就是指引人们奔向罪恶,诱惑人们犯罪,正如霍桑在《自我中心;或心底之蛇》中所写: 

    “于是他就使自己那条实际的蛇——如果他心底当真有一条蛇存在的话——成了每个人致命的错误或密藏的罪孽或不安的良心的预示,并且毫不懊悔地将其蜇牙扎进最痛苦的地方。” 

    三 梦境的象征意义 

    在小说的结尾处,霍桑设下了一个悬念:他让好小伙子布朗在魔鬼的受洗仪式就要实施的关口突然惊醒过来,好像从一场噩梦中猛醒过来:“邪恶的化身就在这里头(指一个天然的盛满鲜血的凹坑)浸湿他的手,准备在他们额头上留下受洗的印迹,好让他们分享罪恶的秘密……‘费丝,费丝,’丈夫叫道,‘仰望天堂,抵挡邪恶!’话刚出口,就发现自己已孤单单地身处宁静的夜,正侧耳倾听风声沉甸甸地穿过森林,消失无声。”就是在这一声对上帝的呼唤声中,原本嚣张的魔鬼突然消失,森林归于平静,所有的人们都退去不见。那么布朗方才经历的一切真的就是一个梦吗?霍桑在小说里并没有明白地告诉读者,这就成了他留下的又一个象征性的寓意,读者可以从霍桑的身世里去寻找答案。 

象征手法篇2

关键词:海明威 山如白象 冰山原则 象征主义

海明威是美国20世纪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以其独特的“电报式”和“冰山体”风格著称,作品文笔简练却内涵丰富,善于通过象征手法引导读者进行反思和探讨。《山如白象》是海明威短篇小说中的经典之作,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初西班牙的一个小车站,由男女主角关于去做流产手术的对话贯穿,全文虽不足二千字,却短小精悍,发人深思。

一、冰山原则与象征

海明威在1932年发表的《午后之死》中总结自己的创作原则时提出: 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其意就是主张表达的简练与含蓄,显八分之一而盖八分之七,而这八分之七当中的许多内容,就是通过象征来实现的。

象征的基本含义是用某种知觉或想象的图象标志来暗示某种不可见的意蕴。具体的东西越少就越抽象,愈是抽象就愈有可能带有象征的性质。按照海明崴的“冰山原则”,小说文本是作品的“八分之一”,大量的“八分之七”隐在文本之下靠读者一起创作出来。要达到这种效果,作品中不可能没有象征意蕴在内。[1]

《山如白象》中,作者基本上抛开了一切有碍的场景描述,单纯地以男女主公之间的对话演绎,将象征隐喻等手法使用得炉火纯青,让读者从简练的对话当中,感受故事的主题和女主人公所处的时代背景中被压抑的爱恨情仇。

二、“白象”的象征意义

小说中数次提到“白象”,题目也是由此而来。相对于“山如白象”这一标题,倘若把“Hills like white elephant”逐字译为“白象似的群山”就稍显直白了,显然前者更具韵味。其中,“白象”蕴含了丰富的寓意。首先,“山如白象”的标题就极具内涵,海明威试图通过此种比喻,以山的起伏之态和白象的丰腴之姿,暗示女主角的凸起的腹部,表明有孕在身。

其次,研究者普遍认为,这里的“白象”暗指了少女所怀的胎儿。“白象”一词的使用源自典故。古暹罗国(即泰国),盛产大象,而其中白色的大象是极其稀少的,因此被视为珍宝,只能供奉,不能役使。由于白象不劳动,单纯供养起来开销是极大的,即使是一般的贵族也无法承担。后来英语就把白象(white elephant) 称为昂贵而无用的东西的代名词,在全世界都通行。本文中把少女腹中所怀的胎儿喻为“白象”,便有甜蜜的负担之意。从女孩的角度讲,她是喜爱并且希望留下孩子的;然而从男人的角度出发,却将其视为累赘,是想要摆脱的包袱。

女孩在对话中四次提及“白象”,语气态度也不尽相同:

“山冈的模样如同白象,”她说。

“我从来没见过象,”男的只管喝啤酒。

“没见过,你也不会看见。”

这部分对话中,女孩是坚定和充满希望的,然而男人流露出的毫不在意的态度使气氛显得紧张起来。

“行啦。”

“就这样。我可是尽力的。我说过山冈如白象。这难道不就是想开去?”

“是想开去。”

此时,女孩已经开始产生了动摇,希望从男人那里得到肯定。接着:

“这些山冈挺美,”她说。“山冈并不是真的如同白象。我是说透过树林看到的山冈表面的颜色。”

“我们要不要再来一杯?”

在这里,女孩显然已经受到男人态度的影响,开始产生转变和质疑。男人也已经不在回应这个话题,而是采取了回避的方式。

最后一次,女孩说“我知道。但要是我去做了,那么就算我认为样样如同白象,事情照样会重归于好,而你就喜欢这样?”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倘若我这次听你的去做了手术,那么以后就算我们出现分歧,你也不会在意吗?”此时,女孩已经开始为他们之间的关系忧虑了,害怕男人并不是真的爱她。

倘若果真如此,那么女孩是不是也就成为了他们这段关系中的“白象”?就如同她腹中的胎儿一样被男人视为避之不及的负担?

三、相关称谓的象征意蕴

小说中对男女主人公的不同称呼,也同样含有深刻意味。故事中一共出现了三个人物:男人,姑娘,酒吧老板娘。除了姑娘被称为“吉格”(Jig)以外,另外两人从头至尾都没有提及名字。我们对男女主人公的外貌,年龄,职业都无从知晓。男主人公被称为“美国人”、“男人”,我们可以理解为海明威如此的用意,其实是以此泛指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同男主人公一样不负责任,自私狭隘的一类人。

女主人公吉格被一再提及到是个“姑娘”,说明她与男人之间是具有相当的年龄差距的,她是年轻的。在英语中,“Jig”一词指的是一种节奏轻快的爱尔兰舞曲,在这里用来称呼女主人公,也说明了女孩的年轻和活力。有研究者分析,Jig并非人名,而是美国男人给女孩起的名字,而这个名字多少表达了美国男人对女孩不够认真和尊重的态度和感情,甚至是随意和蔑视。[2]

昆德拉认为,男女主人公之间可能存在多种关系可能:男人或许是个有妇之夫,逼着他的情妇堕胎以迁就自己的妻子;他或许是个单身男人,希望她堕胎是因担心生活变得过于复杂;但也有可能他是出于一个无私的考虑,怕孩子的降生会给姑娘招来麻烦;——或者,人们什么都可以想象——他已患了绝症,怕丢下姑娘独自一人带孩子;人们还可以想象孩子是另一个男人的……隐藏在对话后的 种种可能的情况是难以计数的。[3]海明威将“留白”这一写作技巧发挥的淋漓尽致,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迷惘的一代,我们可以进行各种合乎想象的揣测。主人公或许也是迷茫的,对自己的生活,看不到未来的光。

四、场景描写的象征隐喻

小说开头就为读者制造了一种闷热的氤氲:这一边,烈日之下,无树无荫,车站被两股铁道夹在中间。字里行间都暗含着一种压抑的氛围,密不透风,焦灼沉闷。一个“夹”字更是隐含着女主人公无可奈何的被动地位,姑娘就像是车站一样孤立无援,被现实和男人逼迫得毫无挣扎的余地。这样一来,我们就有利于从小说一开始便体会出故事的走向和情感的基调。

当女孩坐下开始眺望远处的群山时,阳光下的景象本该是光艳夺目的,是生机勃发的。可是从女孩的视角看去却是:山冈一片灰白,乡野满目枯焦。顿生悲凉,“灰白”、“枯焦”二词更让人觉得生活就仿佛眼前这景色一般,黯淡无望,凄然无光。读者似乎同女孩一样感同身受,女主人公此时的心情无疑是低落甚至沉重的。

小说接着便是男人同姑娘之间关于做手术的对话,尽管双方都表现的欲盖弥彰,略微敏感,我们仍旧可以从中听出,男人一直在劝女孩去做的是流产手术。在男人反复的劝说下,原本怀有希望留下孩子的吉格,最终同意去堕胎。在双方争执的过程中,有一个片段描写到姑娘起身走到车站尽头,眺望对面的风景,看到的是“一片片的农田和树林。河对岸的更远处,山冈连绵。一抹云影在田野上掠过。”相对于最开始的“一片灰白,满目枯焦”, 这样的景色无疑是安逸和谐的。或许这也是女孩所追求向往的,可惜偏偏事与愿违,她同男人的生活是颠沛流离的,无枝可依的。(这点我们从小说中对他们的行李包的细节描写可以看出:包上贴着他们曾经留宿的各家旅店的标签。)在这两种截然相反的生活的对比冲撞之下,女孩的心情是波澜起伏的(生育还是堕胎?),她想拥有的是稳定安心的状态,然而却不能如愿以偿。

小说最后,男人提起行李望向火车开来的方向,不见火车,只看到绵延的铁轨伸向无尽的远方。笔者认为,这段描述鲜有地从男人的角度进行了叙述描写,也是有其用意的。这里的火车可以被认为是代表了男主人公的未来的生活,他期望火车早点来到,姑娘去做过流产,然后万事大吉。可是与此同时,他又是看不到前景的,男人自己也不知道未来会何去何从。这正是“迷惘的一代”:自私,虚伪,放纵自我,及时行乐,不负责任。

另外,不得不提到的是,从最初姑娘与男人之间的小争执,发展到最后看似两人意见达成一致。这其实也是貌合神离的。不论最终姑娘对酒吧女人的“嫣然一笑”,还是对男人的“笑脸相迎”,都带了些许的无奈心酸。有害怕被男人抛弃,因而屈服讨好的意味。这也影射了那个时代大背景下,女性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不得不向男权主义低头的现实。

五、从对话分析看象征手法

上文已经提到过,《山如白象》整片小说是以男女主人公的对话贯穿始终的,因此他们之间对话的用词以及语气,对人物的刻画和小说的主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海明威的“冰山文体”同样充斥在对话过程中,字里行间都有着强烈的暗含意义。例如,在男人和姑娘喝啤酒的时候,有了以下的对话:

“味道像甘草,甜中带苦,”姑娘说,放下杯子。

“样样都这个味。”

“是的,”姑娘说。“样样像甘草,甜中带苦。特别是你长久想望的每样东西,都像苦艾酒。”

“哎,别吵了。”

寥寥数语,男女主人公各自的性格特征和心理起伏跃然于目。姑娘是充满幻想的,她把生活也看做是苦艾酒一般,甜中带苦,甚至苦尽甘来。她渴望留下孩子,开始一种新的生活。然而男人却是一副出心不在焉的表现,答话也极为敷衍简单。或许男人心里正在盘算着如何说服女孩去做手术,全然没有站在女孩的立场考虑。面对姑娘的些微抱怨,只是用“别吵了”搪塞敷衍。

另外,男人反复对姑娘提到“那其实只是一个简单的手术”“不过我知道那十分简单”“因为那十分简单”“只是我知道那十分简单”。尽管男人口口声声说不愿意强迫女孩去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实际上却一直在对女孩施加无形的压力,想要她按照自己的意愿把孩子做掉。我们可以看出男人是虚伪冷漠的,是心口不一的。他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地考虑女孩的感受,只是通过如此的“软暴力”,让女孩最终去做流产手术。

面对男人敷衍的态度,姑娘其实已经了然于心。于是当吉格感慨“我们本来可以享受这一切。但我们都在使愿望落空。”男人继续回应空口言,想让女孩相信手术过后,一切将恢复原样,美好如初时。女孩连续用了四次“不,我们不能。”进行否定。这个时候,女孩已经明白,事情发展的轨道已经改变,她和美国男人再也不可能回到从前。接着,对话发展到最激烈的阶段。面对男人反复的,虚伪的表白。女孩终于忍无可忍,达到了崩溃的边缘,不愿再讨论下去。此时,她连用了七个“please”,体现了女孩绝望的心情,她的口气是软弱的,无助的,祈求的,是愤慨的。

最终,一直等待的火车还没有到来,冲突其实并没有解决,故事就这样戛然而止了,为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想象。它似乎只是一个片段,一个过场,故事还没发生就已经结束。就像人生,头尾完整的事件只存在于想象,我们能看到只不过是一瞬间的微光。[4]

总之,《山如白象》这篇短小而精悍的小说,通过简洁含蓄的语言,向读者们揭示了丰富深刻的主题,表达了海明威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对战争过后爱的缺失的呐喊,以及对女性权利解放的呼吁。小说中,象征主义手法被彰显得淋漓尽致,言简意赅,发人深省。

参考文献:

[1]杨红红.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在其《白象似的群山》中的体现[J].安徽文学(文艺理论).2008(12):82.

[2]铁红玲,王平.再读《白象似的群山》[J].西安社会科学,2011(02):161.

[3]米兰·昆德拉,著.余中先,译.被背叛的遗嘱[M].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O1):129 .

[4]郑伟.女性异样的呐喊[N].凯里学院学报,2012(04):98.

[5]海明威,著.翟象俊,译.白象似的群山[M].海明威文集.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象征手法篇3

年画,作为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代表象征之一,以其充满魅力的人物造型和充满寓意的丰富内涵深深影响着人们,从古至今人们对年画的喜爱都是不曾减退的。在现代的设计和装饰的运用中常用到年画的元素,现在的年画已经不仅仅是宗教的崇拜和生活的期盼这类似的作用,而是年画本身的人物造型、配色、板式构成等特点已经成为一种符号,这种符号建立在共同的文化认同上。现代的设计中年画本身已经成为富有中国特色的符号。年画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充满魅力的形象给我们展示了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符号象征法是表达这种魅力的重要手段。对于符号象征手法的正确认识以及运用,是中国传统年画完美运用到现代设计中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年画 符号象征法 现代设计 符号

一、符号象征的相关概念解析

符号象征作为创造性思维方法中的一种重要表现手法,一直被用在各种艺术作品当,是一种最常见也是最有情感成分的形象表达。符号象征手法的运用是十分广泛的,德国的哲学家卡尔西甚至说过“人是符号的动物”,由此可见,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符号的世界中,对于记录或表达身边的事物和情绪都习惯用符号来表达。

1.1符号象征的涵义

“艺术中使用的符号是一种暗喻,一种包含着公开的或隐藏的真实意义的形象,而艺术符号却是一种终极的意象,一种非理性的和不可用言语表达的意象,一种诉诸直接的知觉的意象,一种充满了情感、生命和富有个性的意象,一种诉诸感受的活的东西。因此它也是理性认识的发源地。”这是符号学的奠基人苏珊.朗格在《艺术问题》一书中对艺术符号的解释。

从这个解释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符号象征是一种抽象的的形态模拟,符号化的对象可以是一种具体的形象,也可以是一种感觉、一种意向,抽象的感觉,这些都可以通过具体的符号来表现。象征符号是一个载体,承载着人们赋予它的意义,所以符号象征作为一种艺术的表现手法是具有典型性和大众认知性的,在经过人们的提炼、简化,或者加工、夸张等不断地修改变化,使得符号越来越精炼,愈加符合人们心中对原本事物的理解,在传达时更具认知感。

1.2符号象征的特征

符号象征是形象思维的一种表现手法。符号象征法始终是要结合现实中具体的形象来进行的,在此基础上融入人的感彩,再用具体生动的符号表现出来,达到表达、传递情感的目的,从而得到大众的广泛认知。

符号在表现上相对简洁明了一些。不论想要表达的是情感还是事物都是这样,把要表现对象的特点总结归纳,把最突出的一点融入符号之中,符号所做的是承载这些特点,再将这些特点传递出去的作用。

在艺术的领域,符号象征是形态模拟的一种抽象的手法。是为了更形象生动地表达而使用的一种创作手法。所以在这个前提下的符号象征就一定是以具体的、真实的形式呈现的,是将抽象的事物或者具体的事物转化,以一种具体的形式呈现出来,这种形式可以是一幅画、一个图案、一种颜色等。要达到大众传播的效果,传递出情感。

符号象征手法所表现的不仅可以是现实中实在存在的事物,也可以是不存在之物,所表现对象不受限制,在符号与所表现对象之间只要存在相关联的特征和相通之处,这样的符号象征就是可以引起人们内心共鸣的。用具体事物指代另一个具体事物是“能指”,用具体事物指代抽象的事物、情感这是“所指”。

就好比古人习惯把“梅兰竹菊”比作君子,这里“梅兰竹菊”作为一种符号存在,就是“所指”的体现。“君子”也是抽象的概念,并没有具体的形象来解释说明君子是什么样的人,君子更多时候是形容一种高尚的气节、品质,这种精神层面的概念就需要用到符号象征的手法来表现,古人就想到了“梅兰竹菊”这四种植物,对它们的特殊习性或者外形赋予人的思维在其中,让这四种植物成为指代“君子”的符号。

二、符号象征法与年画的表现

年画艺术是一门传统的民间艺术,源于大众生活,也深深根植于人们生活中,又在人们的生活中流传下来,可以说是最生动、最朴实的一种生活的体现。年画的表现内容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人们的日常生活起居、节日庆典、宗教传说、伦理道德等,都可以通过年画的方式表现。在表现这些题材的时候符号象征法就大量地被运用在年画的创作之中。

2.1符号象征在年画中被运用的因素

年画作为民俗艺术的一种,之所以可以流传至今,就是因为年画的象征性。人们在年画的创作之初,就是为了表达情感所用。人们希望通过年画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对封建礼教的巩固等,都是有信息的传递作用在其中的,在表现这些的时候运用符号象征法就符合其创作目的。

古时的年画技师们都是承袭传统的年画制作模式,在年画的外部造型和内部涵义之中,比较注重年画所传递的寓意内涵,所以在象征符号的研究琢磨方面就比较多一些,力求创作出的符号是对此类事物的高度概括,形象易懂经典。这就造成年画在造型上并不要求写实逼真,而更多的要求寓意上贴切完整。所以在年画的符号象征运用中也多数为“所指”,即用一种具体形象指代―种抽象的涵义。

在年画最盛行的封建时期,年画的题材多数是要表现一种抽象的理念精神或者寓意,要想达到可以广泛传播,被大众认知的效果,就需要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媒介,找到两者的共同之处,加以在图案方面的引导,从而顺利地将意思传递出去。这一过程其实就是对符号象征手法的运用。

2.2年画中常用的符号象征

年画的创作主题千姿百态,但是大部分都是来源于大众的日常生活,所要表达的内容也大多是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和愿景、对伦理礼数的维护、对宗教神明的崇敬等。所表现的对象都是来源于一种观念、期盼、信仰、伦理,这些想要表达的东西在现实中找到一个表达载体,经过加入人的情感、提炼和加工,就形成了年画所特有的一种符号,这种符号来源于“意”也是对“意”的传达。

对于民间的年画表达对象相对于其真实形象而言,它更符合人们观念中的形象,所以人们在看到一些现实中并不存在的形象或者现象的时候,人们并不会感到诧异难以理解,而是会有很高的认同感。比如,麒麟送子、龙凤呈祥等题材的年画,就是这样的。

在表现对生命的期望的题材中,就多使用孩子的造型符号,这是最直接的一种“能指”的表达。还有使用莲画、鲤鱼等图案的,莲花本身就是多子、富贵平安的象征,鲤鱼更是一种多子的动物,而且有鲤鱼跃龙门的说法,所以用来祈求多子多福就再合适不过了。鲤鱼还有一种对于富余生活的象征,因为“鱼”和“余”有谐音的因素在,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希望每年的粮食都有富余。

像这种取特殊谐音的符号象征,这也是中国年画所特有的一种独特形式。这是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所逐渐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形象符号。运用这种谐音的象征符号的形式也是很多的,比如在瓶子中画三叉戟,就取其含义“平升三级”,寓意祈求仕途发展。

在年画的符号象征中,常常使用的是动物的形象、孩子的形象、植物花卉的形象。这些看似平凡的图案一旦运用到年画上,就都被赋予了吉祥美好的寓意。古人似乎很少直接从这些事物的外形上单纯地欣赏它们的美,大多都是其寓意美大过了形式美。大多数在年画中出现的动植物都是被赋予了精神层面的寓意,是根据它的读音、或者是生活习性得来的,在此之后才会被应用在年画上面。

三、符号象征手法在年画当中的运用

3.1符号象征手法在传统年画中的特点及表现

传统年画的产生是根植于人民的生活之中的,对于古时的人们而言年画更多是表达人们内心美好愿望的展示平台。

年画,顾名思义,就是在过年的时候张贴的一种画,是节日里面用来装点节日的一种工具,所以必然会在表现内容匕有所体现,大多年画都是表达了人们对来年美好生活的期望,对人丁兴旺的愿景,对仕途、生意顺利的愿望等。还有一部分年画是展现世俗生活、百态民生的主题的,是民俗艺术展示的重要平台,比如对男尊女卑封建礼教的宣传,对宗教祭祀、婚丧嫁娶、百业事项的描绘等这些题材。

所以说传统年画的表现题材其实是很广泛的,但是不论是表现那类题材符号象征手法都是贯穿始终的。年画,在有限的篇幅上要展示丰富的内容,所以对人物、动物、物件的概括和总结就是相当重要的了,年画中的主题形象不是要求绝对的形似,主要写意,传统的年画还有技术的局限,还有装饰房屋烘托气氛的作用。

所以在主体造型方面也主要将形象固定到二维的空间中去,用平面来表现,没有远近空间或者形象之间的相互遮挡,只是二维空间上的位移,主要想表现的就画大,位置相对次要的就做小,在这一点上和中国传统绘画是一致的。将传统思想借助于线条和色彩表现在年画当中,以此获得视觉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满足。

年画在颜色的使用上更加青睐颜色鲜艳、醒目的年画,所以在颜色的运用方面也是有符号象征手法的使用。中国传统文化所祟尚的红、青、黄、白、黑五色学说形成了固定的中国色彩美学体系。这五种颜色作为年画中最常出现的物种主色,不同的搭配会产生不同的视觉冲击,也是代表了不同的寓意。

在人物形象上也是加入人的感情因素,会适当夸张或者忽略人或者事的特点,以求画面的张力和感染力,在传播方面也会更有利。比如为了表现对新生命的渴望,就会将小孩子的身体连画在一起,表示多子多福的美好愿望。还有画面上是一个孩子坐在麒麟上面用来表示麒麟送贵子的主题,等等,还有好多这样的例子,这都是只有在中国传统年画中会出现的符号象征。

不论是构图表现手法上,还是颜色搭配上,我们都可以从中找的符号象征手法在传统年画中的运用。

3.2符号象征手法在现代年画中的特点及表现

年画作为传统的中国民间技艺已经流传了千百年,它的魅力是可想而知的,作为民间艺术的重要表现之一,直到现在还是受到人们的喜爱。现代对于年画的运用已经不仅仅是每逢过年过节是张贴的一张画纸。年画中的人物形象、造型构图、颜色运用都成为了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代表符号,它具有浓浓的中国风韵在里面。

现代的年画不是对传统年画的简单全部继承,而是更多运用年画当中的符号在现代的设计当中,在设计中的运用年画更多的是根据设计的需求来选取有用的元素。找到现代事物中与年画的相通之初,将年画提炼为一种符号。

在现代的年画对于祭祀、宗教理念、传统节日的作用已经淡化许多,人们还依旧钟情于年画是对其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现在年画也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在平面设计中、室内装饰设计中,都有着很好的表现效果,但是在也能用上不是一味地照抄照搬,而是加以改进融入现代的元素,比如在表现题材方面的扩展,不仅仅是神话人物或者麒麟、荷花等图案,也融入现代都市生活中的高楼大厦、现代的人物形象,套用原有的年画符号来表现。在颜色方面用更多的颜色,或者可以配色偏向灰色系、对比不那么强烈,用来表现现代的元素。

四、结语

符号象征法在年画中的运用是很广泛深刻的,它作为一种创造性思维方法的一种形态模拟法,其实在传统的年画中就可以发现早已运用,而且运用广泛且灵活,对年画的传播性和大众认知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且古人对符号象征的运用也是变化多样,可以是“能指”比如在祈求多子多福时就直接将孩子的形象画在年画当中;也运用到了“所指”,比如想要表示君子的气节的时候就可以用“松竹梅”来表示。

象征手法篇4

关键词:《老人与海》 象征手法 老渔夫 海明威

引言

《老人与海》是世界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文学作品,是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巅峰之作,在世界上有着无可替代的影响,在世界文学领域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作者海明威并不属于象征派的作家,而在其成名作《老人与海》中却普遍采用了象征手法,但是由于《老人与海》问世,后来的国内外外国文学研究者认为海明威应该也属于象征主义作家,因为海明威擅长通过象征手法表达自己的内心思想。《老人与海》表达出了海明威内心世界和一生的生活经历和感受,塑造的老人硬汉形象符合海明威对待生活的方式,反映出他想表达的生活感悟和人生哲理。海明威受到家庭的影响,在很小的时候就养成了勇敢、坚强、执着的优秀品质,这品质也都生动形象地体现在他的文学作品中,为整部作品的创作埋下伏笔。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熟练地运用象征手法,赋予了捕鱼老人、小男孩、大马林鱼、大海、鲨鱼、群狮以及其丰富的寓意,深刻地表现出了文学作品的精髓,体现了作者广阔的思想境界,使得表现出来的主题和现实意义远远高于题材本身的内容,本文通过详细地分析《老人与海》中象征手法的运用,并详细分析了老人、大海、小男孩、鲨群的象征意义,研究象征手法的表现形式,充分挖掘作品的深层意蕴和人物特征。

一、作品标题象征意义

作品标题《老人与海》通过完美衔接人与自然的关系,让读者展开无穷的想象,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捕鱼老人桑迪亚哥独身一人在浩瀚无穷、波涛汹涌的大海上驾驶着一艘“弱不经风”的小船,毫不畏惧海上肆虐的狂风,毅然决然地驾驶着船只前进。我们可以看出,面对一望无边际、凶险难测的大海,我们的主人公老人桑迪亚哥不是一个普通的渔夫,他勇敢坚强,不畏惧大海、面对命运不甘于屈服、积极与命运作斗争的精神象征。大海正是老渔夫坚强勇敢、敢于与命运斗争的舞台,老渔夫桑迪亚哥的生活离不开大海,他只有为了生存勇敢地与大海进行斗争。从最后的结局来看,老渔夫桑迪亚哥失败了,没有斗争过大海,正如人不管进行怎样的努力都斗争不过命运一样,也许有人认为他是徒劳的、可笑的,这些人显然是浅陋的,他们没有看到桑迪亚哥的伟大之处,没有发现老人永不磨灭的坚强意志力,老人的伟大不在于他是否成功,因为面对命运他的成功希望是渺茫的,遥不可及的,桑迪亚哥的成功在于他与命运斗争过程中展现出来的勇敢与自信。在与生存和命运斗争过程中,老人毫不退缩,勇往直前,敢于与一切作斗争,将老人的勇敢和自信展现得淋漓尽致。老人的经历映射出的生活哲理是人生不可避免地会经历失败,但是只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坚强勇敢地去面对挑战,我们就会在不断的斗争中磨练意志,变得坚强伟大。正如作品中写到的“你可窥见他额上的血迹,却永远也看不到他眼眶里的泪水”。《老人与海》这部作品中宣传的理念是桑迪亚哥在进行长期斗争的过程中,即便是成功遥不可及,他也坚强面对,永不言弃,长期坚持,不断地靠近成功。这正是人们所追求的理想和赞扬的精神,也是《老人与海》这部文学作品真正想表达的真实意蕴。

二、作品中主要人物象征手法分析

(一)老人的经历正是作者海明威人生的写照

老人桑迪亚哥是一位撑着小船独自在湾流以打渔为生的普通渔民,但他也是最不普通的。无情的岁月和困难重重的生活无时无刻不折磨着老人,作品中形象地写到“后颈上凝聚了深刻的皱纹,老人显得又瘦而且憔悴”“身上的每一个部分都显得年迈了”“但是老人那双眼睛却跟大海一样蓝而且清澈,毫无失望和沮丧,而且充满了愉快”。作为贯穿全文的关键人物,在作品的一开始,就通过生动形象的语句塑造了老人的人物形象,让人印象深刻。文章开始就介绍了老人正处于背运阶段,在大海上捕鱼84天一无所获,对于一个以打渔为生的年迈渔夫而言,这无疑是最为痛苦、最为倒霉的。84天一条鱼也没钓到,连跟他一起的小男孩也失望了,在40天的时候就早早地离开了他。老渔夫桑迪亚哥悲惨的命运正是作者海明威悲惨命运的生动体现,海明威通过文学艺术的形式将自己的命运折射出来。海明威生活在一个战争的年代,他曾亲自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以及西班牙战争,亲身经历过战争,了解战争的残酷和无情,而且海明威还经历了战后社会面貌凋敝、一片混乱的景象,残酷的战争和混乱的社会现实正是海明威面对的悲惨命运,而海明威在此期间也有十年的时间没有发表过任何作品,人们认为他已经没有创作的才能了,根本写不出东西来。这一生活经历与其作品中老人的经历是如此相似。老人桑迪亚哥凭借自己坚强的意志、毫无畏惧的勇气,终于又有了巨大的收获,完成了别人无法完成也无法替代的任务,为了捍卫自己的尊严和荣誉,老人下定决心一定要捕获一条大鱼,而且老人也最终实现了目标,虽然在与大海和群鲨作斗争的过程中失败了,结果还是一无所获,而且让自己伤痕累累。海明威在竭忠尽智完成这部作品之后,直到最后自杀也未曾发表过任何作品,与老人的悲惨遭遇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悲惨的人生命运。不屈的斗争精神超越了失败的灰暗,坚强刚毅、乐观勇敢的品质得到了升华,老人的人生经历正是海明威想表达的人生观和思想境界,赞赏了渔夫虽败犹荣的不屈精神。

(二)小男孩起到了侧面象征作用

在文章的开始小男孩与老人为伴,从他5岁起就共同出海捕鱼,当两个人一同出海40天还是一无所获的时候,小男孩失去了信心,在父母的命令下回家。小男孩的行为特征从侧面衬托出老人坚强不屈、坚持不懈的性格。小男孩曼诺林对老人桑迪亚哥充满了信任,老人也将小男孩作为自己生活中的帮手,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小孩是老人的另一种生存状态的体现,象征着人类的智慧和精神力量。尽管老人在前84天一无所获, 没有捕到过一条鱼,但是小孩没有对老人失去信心,仍然认为他是最好的渔民,小孩看到的是老人优秀的捕鱼品质和熟练的捕鱼技巧,而不是捕鱼的数量。从最后的结果可以看出,小男孩的离开是那么的不情愿,是无奈之下的选择,这也正体现出了老人桑迪亚哥内心痛苦的挣扎和无奈,但是老人并没有放弃,并没有向命运屈服。当老渔夫载着大马林鱼的骨架回来的时候,小孩充满了悔恨,留下了伤心的泪水,他感受到老人性格品质是多么的令人尊敬,自己跟老人之间的差距,象征着只有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取得胜利。

(三)大马林鱼的象征

作品中的大马林鱼象征着老人坚持不懈获得的收获,是老人不断追求的理想,老人经过84天的努力,终于在第85天捕获了一条大马林鱼,象征着人如果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必须经历重重困难和阻碍。老人心中坚定的信念,决定了他第85天的航行,看到大马林鱼的时候老人就决定要征服它,尽管老人意志坚强,但是年迈的身体已经力量不足,身强力壮的大马林鱼曾经向老人挑衅,甚至想要掀翻他的小船。但是老人毫无畏惧,朝着大马林鱼怒喊:“我要与你决斗至死!”在坚定的信念支撑下老人胜利了,老人在与大马林鱼三天三夜的斗争中,大马林鱼精疲力竭。而老人在坚强的意志支撑下取得了成功。大马林鱼正是老人所要追求的理想的象征,老人坚持与大马林鱼斗争象征老人为了追求理想表现出的坚持不懈、努力奋斗、意志坚强的品质。老人坚持84天出海却没有捕到过一条鱼但是始终没有放弃象征着虽然命运坎坷但是只要坚持努力,总会出现希望和转机。

(四)鲨鱼的象征

庞大的鲨鱼象征的是现实社会的冷酷、邪恶、人性缺失。老人与鲨鱼作斗争象征着人为了守护住自己的幸福毫不畏惧与邪恶力量进行斗争,表现出老人敢于与命运斗争、敢于挑战强权的高贵品质。作品中老人收获大马林鱼返航时出现的鲨鱼并不是意外,而是作者为了丰富剧情特意安排的。老人将大马林鱼视作生命,老人在收获的时候感觉到喜悦,象征着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收获回报而感觉到高兴,然而鲨鱼却想要跟他分享这一胜利果实。老人为了保护自己胜利的果实而与鲨鱼进行斗争,凭借着丰富的捕鱼经验和坚强的意志最终取得了胜利,杀死了鲨鱼,但是却没有保住自己收获的大马林鱼。鲨鱼象征着社会上可怕和冷酷的邪恶力量,反应出当时现实社会的残酷无情、缺少人性,他们毁灭了人类原本幸福的生活,让人们陷入悲惨的命运,生活没有希望。老人的行为象征对现实中人的美好期望,人类在面对邪恶时表现出的勇敢坚强,毫不畏惧地与邪恶作斗争,这种精神和品质值得赞扬。

(五)马林鱼骨架的象征

虽然老人在与鲨鱼斗争中获得了胜利,但是大马林鱼已经被吃得只剩下一副骨架,马林鱼骨架正是老人的胜利成果,马林鱼骨架象征着老人取得了精神上的胜利。大马林鱼骨架象征着老人敢于与坎坷的命运作斗争,而且并不畏惧失败,是对老人高贵品质的赞扬。老人在成功打败了大马林鱼之后载着丰厚的收获返航的途中遭遇鲨鱼,在几番周折之后将老人的战利品抢食一空,仅剩下了骨架。为了保护奋斗成果,老人以生命为代价与鲨鱼斗争,已经远远超过老人的本意,成为一种高尚的精神追求。大马林鱼的骨架也并不是一堆废物,而是老人精神意志的象征,老人虽然失败了,但是却在精神上取得了胜利,因为他敢于面对死亡,敢于面对坎坷的命运。他杀死了与他斗争的马林鱼和鲨鱼,象征着他敢于与命运作斗争,敢于挑战社会上的邪恶力量。

结语

《老人与海》在那个“迷惘时代”是一部经典的励志代表作品,海明威也成为了信仰和意志的代言人。海明威通过在作品中运用象征手法,生动形象地向人们展示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坚强不屈、坚持不懈的高贵品质的赞扬,也让读者从中体会到了作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为深入地理解了文学作品的深层意蕴。语

参考文献

[1]周海艳.论《老人与海》中的象征手法[J].新西部(下半月),2010(7) .

[1]杨玲.谈《老人与海》中所蕴含的象征意义[J].魅力中国,201l(12) .

象征手法篇5

关键词:《太阳照样升起》;象征手法;海明威

海明威用笔为读者创造出了一个个充满暴力且残酷的世界。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海明威的作品始终都充满了文学魅力与艺术魅力。海明威的作品从一定角度去看,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他的诸多作品是彰显艺术与经验的经典,更是现代主义残酷风格的典型,大部分文学艺术都被海明威的这种现代主义的残酷与无情所打动。海明威相当一部分作品都归功于象征手法的运用,并能够使之经久流传。本文以《太阳照样升起》中的象征手法为主线,从人物、标题以及交通工具这三方面对海明威的这部作品进行深入的探讨与分析。

一、象征性的人物

从某种角度去分析,《太阳照常升起》是海明威个人生活经历的一种再现。故事的男主人公杰克也是战争年代的受害者,从杰克的身上读者能够发现作者的影子可以说是随处可见。杰克原本是美国的一名记者,却因在战争中受到重伤而丧失了性能力,因此,尽管其内心深处对爱情非常渴望,但却无法得到真正的爱情。同时,杰克和海明威本身一样,也患有重度失眠,所以,总是对黑夜的降临无比畏惧。小说故事中详细描写了男主人公杰克与其朋友们整天寻欢作乐以及追寻刺激的情况。从表面上看,他们好像生活的很开心,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季度的空虚与孤独。布莱特作为小说的女主人公,不仅在战争中失去了自己的爱人,而且也失去了其曾经所依赖的传统价值观。她开始留与男性一样的发式,带男人的毡帽,与男人们放纵的酗酒与调情,寻求着各种刺激,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忘却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痛苦。杰克有位名叫罗伯特.科恩的朋友,是一名作家,他认为自己是一个极具浪漫主义情怀的英雄,并开始追求女主人公布莱特,当失恋的时候,他无法面对残酷的现实,便去寻找斗牛士进行决斗。科恩其实是传统道德规范的代表,他最终的失败也象征着传统美国道德观念的彻底破碎以及理想的毁灭。[1]

杰克既是《太阳照常升起》中的主人公,也是故事的叙述者。其在战争中造成的残疾,让他更本无法像正常人一样去生活,这给他的精神带来了巨大的打击。和其他人一样,喝酒也成为他摆脱痛苦的一种方式。海明威的目的是通过杰克的行为举动去证明,无论这些人如何挣扎,痛苦和悲哀不但不会减少反而逐渐增加,不管如何逃避都无济于事,甚至适得其反。杰克就是美国“迷茫一代”的象征与缩影,战争给他们带来的不仅是身体上的痛苦,更是精神上的摧残与折磨。

二、象征性的标题

《太阳照常升起》这个标题的象征意义也非常丰富,其主要引用于《旧约全书.传道书》中的一句话,其意思就是指世间万物都是虚幻的存在。从中可以看出,海明威深受虚无主义思想的影响。对海明威来说,世界大战对他们那一代所信奉的传统信仰带来了巨大冲击。他们在战争中浴血奋斗,无数次的与死亡擦肩而过,但战争结束后他们却无法融入社会,因此,从内心深处对现实以及对人生迷惘不已。小说中的男主人公杰克在性能力方面的丧失,本质上也是对那个年代的年轻人在精神上无比绝望的象征。这些人内心世界一片荒凉,每天的生活都毫无意义,就如同在一个没有一丝希望的世界中生活一样。[2]

然而海明威并非是一个彻底的悲观主义者,他有着自己的信念和希望,他想告诉读者真理,也想帮助大众树立希望与信念,从标题来看,就能够一清二楚作者的用意。因为太阳照样升起,一方面是自然规律所致,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证明人类无论遭受到怎样的不幸与痛苦,依然不能自暴自弃,而要向太阳一样,充满希望的生活下去。就像故事的男主人公杰克,虽然充满痛苦的生活着,但他就像海明威一样,并为对生活彻底的绝望,尽管其没办法爱自己所爱的人,但并未因此而气馁,反而表现出一种强大的绝望之中的勇气,能够在无比痛苦之中面对人生,进而从容的面对人生的悲苦与欢乐。海明威也没有彻底的绝望,而是将希望传给了下一代。

三、象征性的交通工具

海明威在《太阳照样升起》这部作品中,描述杰克及其朋友们的飘荡生活过程中,出租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无数次的出现在读者眼前。在作品中,出租车并非就是简单的一种交通工具,而是被作者赋予了深刻的象征意义。在故事的开篇部分,主人公杰克就是在出租车内偶遇了一位,而面对这名的与调情,杰克只能无奈的说出自己在战争中致残的情况。同样是在出租车内,尽管杰克将布莱特紧紧的抱在怀中,却依然无奈的抱怨自己干不成事。包括小说的后半部分,故事的女主人公布莱特反复的乘坐出租车,好像出租车就是她生活中无法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至故事的结尾,杰克和布莱特再次在马德里的一辆出租车内相会。[3]

从一定程度去理解,出租车在这部小说中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作者将不同的故事情节串联在一起的一个重要线索,故事中的出租车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无数次的出现,其实就是杰克这一群人四处飘荡、没有目标、漫无目的生活的暗示,同时也是作者对杰克一代年轻人了无生趣的生活但又无可奈何的现状的象征,具有丰富的、深刻的意义。

总而言之,海明威在作品《太阳照常升起》中对冰山原则与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对这部作品的成功与经典做出了功不可没的贡献。尤其对海明威象征主义手法的认识与了解,更能够促进我们对其作品的品读与理解,把握海明威的创作主题,领悟其在作品中所要表达的内涵与思想,倾听其在作品中所发出的反对战争的呐喊声。可以说,《太阳照常升起》这部阐述“迷茫一代”的不朽作品,是对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美国社会的真实揭露与反映。

【参考文献】

[1]陈汤龙.浅谈《太阳照样升起》中的冰山原则与象征手法[J].文化教育2011,(05)

[2]池青.海明威研究中的“象征主义”问题[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4)

[3]汪艾文.从人物形象看《太阳照样升起》主题的揭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1)

象征手法篇6

关键词: 李商隐 诗歌 象征

象征主义作为法国文学史上的一种流派和文学思潮,出现于1886年。象征主义的先驱波德莱尔和马拉美、兰波、魏尔兰等象征主义名家发表了大量的象征主义作品。象征主义不满足于描绘事物的明确的线条和固定的轮廓,它所追求的艺术效果,并不是要使读者理解诗人究竟要说什么,而是要使读者似懂非懂,恍惚若有所悟,体会到此中有深意。象征主义不追求单纯的明朗,也不故意追求晦涩;它所追求的是半明半暗,明暗配合,扑朔迷离。象征主义诗歌十分强调音乐效果,可是诗句的音乐性不是单纯通过机械的协韵表现出来,而在于诗句内在的节奏和旋律。

李商隐是我国唐代后期最为杰出的诗人。李商隐的无题诗情调缠绵,音韵悠扬,徘徊沉吟,具有柔曲相融、扑朔迷离的朦胧模糊特征。我们通过对象征主义和中国古典诗学中李商隐诗词的梳理,不难发现它们在追求无尽的审美意蕴和表达的含蓄朦胧上有大体的相似性,存在着彼此相互暗合的层面。同时隐曲的共同特征也赋予了“象征”与“兴”两种范畴以表现上的暗示性与多义性。李商隐“在心为志,发言为诗”的传统诗论中得出进一层见解,即言志咏物必须优游玩味。为言志而咏物,即寻找思想的对应物,以求收到“以心会心”的艺术效果,他反对以诗叙事,以诗发议论,这种导向内心,反陈述,重联想,重暗示的方法,成为其诗词中象征主义因素的主要特征。

李商隐的诗词突破以往诗人堆砌典故卖弄学问的风气,在词的表现方法、语言形式、艺术效果上走出新路,其象征主义因素的主要特征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寻找对应物表现情感

对应物,顾名思义,即与主观对应着的具象。它不是对客观形象作描述,而是借助形象来表现内心世界。对于凭借外界形象暗示主观,李商隐的作品中很看重这一点,姜夔《白石道人诗说》曰:“文以文而妙,然舍文无妙,胜处要自悟。”这里的文指的是对客观形象的描写,不以问为妙,即不以精确描写客观为妙。他的“妙”的标准,是一首诗词能使读者悟出超于字句之外的主观世界。这样他们必须选择一些可感性极强的具体形象表现他们复杂的微妙的感受和内心世界,“夜雨”、“落花”、“枯藤”、“落日”、“孤雁”都是诗人主观意识的对应物。

在此我们来看看以下两首诗词。

春雨・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晚,残宵犹得梦依稀。

玉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诗人描写了主人公在春夜思念自己的情人,心中一片迷茫,惆怅不已。李商隐在这首诗中,赋予爱情以优美动人的形象。诗借助于飘洒迷的春雨,融入主人公迷茫的心境,依稀的梦境,烘托别离的寥落,思念的真挚,构成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借咏迷的春雨表现迷茫、惆怅不已的心境在李商隐的作品中较多见。

(二)追求“空灵”的艺术手法

在李商隐的词中从头到尾的叙述方式常常被大幅度的跳跃所取代,他往往不作层层铺垫,联想也不再像桥梁似的推进,而是在感情的结晶体上多侧面地标出几个坐标点,造成“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他所崇尚的简约和含蓄就是指词的布局要恰到好处,既起到提示作用,又不把意思说尽,让读者从多侧面的提示、暗示中产生联想线条。在姜派词中一层与下一层的意象,表面看来没有联系,其中的联系被作者“镂空”或者说“省略”了。而这种写法便于读者用自己的想象和生活经验去作补充和完成,他们避免描绘激情顶点,而把这一刻留给读者。因此前人往往在评论李商隐的词中用“空灵”二字说明其特征。严羽对这种跳跃式叙述评价极高,称其为“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沧浪诗话》)这里的“尽得风流”大概就是指给读者引导并空出的想象天地所取得的艺术效果。

无题二首・李商隐

其一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

李商隐的七律无题,艺术上最成熟,最能代表其无题诗的独特艺术风貌。第一首起联写女主人公深夜缝制罗帐。凤尾香罗,是一种织有凤纹的薄罗;碧文圆顶,指有青碧花纹的圆顶罗帐。李商隐写诗特别讲求暗示,即使是律诗的起联,也往往不愿意写得过于明显直遂,留下一些内容让读者去玩索体味。像这一联,就只写主人公在深夜做什么,而不点破这件事意味着什么,甚至连主人公的性别与身份都不作明确交代。我们通过“凤尾香罗”、“碧文圆顶”的字面和“夜深缝”的行动,可以推知主人公大概是一位幽居独处的闺中女子。罗帐,在古代诗歌中常常被用作男女好合的象征。在寂寥的长夜中默默地缝制罗帐的女主人公,大概正沉浸在对往事的追忆和对男子的深情期待中吧。接下来是女主人公的一段回忆,内容是她和意中人一次偶然的相遇――“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对方驱车匆匆走过,自己因为羞涩,用团扇遮面,虽相见而未及通一语。

颈联写别后的相思寂寥。和上联通过一个富于戏剧性的片断表现瞬间的情绪不同,这一联却是通过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概括地抒写一个较长时期中的生活和感情,具有更浓郁的抒情气氛和象征暗示色彩。这两句是说,自从那次匆匆相遇之后,对方便绝无音讯。已经有多少次独自伴着逐渐黯淡下去的残灯度过寂寥的不眠之夜,眼下又是石榴花红的季节了。“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寸相思一寸灰”,那黯淡的残灯,不只是渲染了长夜寂寥的气氛,而且它本身就仿佛是女主人公相思无望情绪的外化与象征。石榴花红的季节,春天已经消逝了。在寂寞的期待中,石榴花红给她带来的也许是流光易逝、青春虚度的怅惘与伤感吧?“金烬暗”、“石榴红”,仿佛是不经意地点染景物,却寓含了丰富的感情内涵。把象征暗示的表现手法运用得这样自然精妙,不露痕迹,这确实是艺术上炉火纯青境界的标志。

(三)拟人化

李商隐把山水草木都当成它们象征、暗示、烘托自我的对应物,常常在描写外界事物时涂上极浓厚的个人情感色彩,看似言物,却是物非物。拟人化是他常用的描法,如:

代赠・李商隐

楼上黄昏欲望休,

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

同向春风各自愁。

芭蕉和丁香一同对着黄昏清冷的春风(诗以芭蕉喻情人,以丁香喻女子自己)。丁香结本指丁香之花蕾,丛生如结。此处用以象征固结不解之愁绪。

端居・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

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

雨中寥落月中愁。

这是作者滞留异乡,思念妻子之作。次句“只有空床敌素秋”写中宵醒后寂寥凄寒的感受。素秋指秋天。使人联想起洁白清冷的秋霜,皎洁凄寒的秋月,清澈寒冷的秋水,联想起一切散发着萧瑟凄寒气息的秋天景物。对于一个身处异乡的客子来说,这凄寒的“素秋”便不仅引动了满腹的愁绪,而且是一种不堪忍受的重压。

三、四两句“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从室内的“空床”移向室外的“青苔”、“红树”,但并非客观描绘,而是移情入景,使客观景物对象化。寂居异乡,平日少有人来往,阶前长满了青苔,更显出寓所的冷寂。红树则正是暮秋特有的景象。青苔、红树,色调本来是比较明丽的,但由于是在迷蒙雨色、朦胧夜月的笼罩下,色调便显得黯淡模糊。在满怀愁绪的诗人眼里,这“阶下青苔与红树”似乎也在默默相对中呈现出一种无言的愁绪和清冷的意绪。这两句中“青苔”与“红树”,“雨中”与“月中”,“寥落”与“愁”,都是互文错举。“雨中”与“月中”,似乎不大可能是同一夜间出现的景象。但当诗人面对其中的一幅月夕图景时,自不妨同时在心中浮现起先前经历过的另一幅雨夕图景。这样把眼前的实景和记忆中的景色交织在一起,无形中将时间扩展延伸了,暗示出如此般地辗转不寐,思念远人,已非一夕。同时,这三组词两两互文错举,后两组又句中自对,又使诗句具有一种回环流动的美。如果联系一开头的“远书”、“归梦”来体味,那么这“雨中寥落月中愁”的青苔、红树,似乎还可以让我们联想起相互远隔的双方“各在天一涯”默默相思的情景。风雨之夕,月明之夜,胸怀愁绪而寥落之情难以排遣,不禁令人满腹怅然,亦生怜惜之心。

(四)通感

李商隐善于以其独到的通感思维把政治寄托隐藏在恋情生活的画面里加以描绘,而又能成功地捕捉恋情生活与政治寄托在其情调、气氛、意境上的相通点,以达到水融、息息相通、真假难辨的程度。

李商隐强调“妙悟”,他的词作力求调动自己的全部感觉器官,词中往往视觉,听觉,嗅觉、肤觉(触觉、温度觉)互相沟通,互相转化,在这里,我们统称为“通感”或“视觉转移”。如:

无题・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月光本来给人只有一种很轻微的感觉,却惹动了他的离情别恨?这里把看月光的视觉转换成了温度觉“寒冷”,更能烘托出静寂孤清的环境气氛,我们几乎可以触摸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感觉到那帷幕深垂的居室中弥漫着一层无名的幽怨。

关于李商隐追求通感的语言效果还可以举出很多例子,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他特别注重词的音乐美,在词的协律方面也是精心刻意的。比如在运用偶句时,他很注重在和谐中求得不和谐的和谐,在统一中求不统一的多变的统一。这使他的词显得整齐却一点也不板滞。

一千多年前的李商隐独树一帜,对暗示象征只有创作实践上的表现,谈不上理性的追求。因而他的暗示象征更难能可贵。同时,他的暗示象征在朦胧、虚幻方面总是有节制的,并没有走向思想内容的庞杂和观念的生涩难解。但毕竟与西方的象征主义有异曲同工的妙处。何况,象征主义理论的宣言与创作实践毕竟不是一回事,或许他们在理论主张过分强调主观认定和“自我”出发,但并不一定在创作实践上就是唯心主义的。艺术总有它独特而倔强的一面。因而,即便在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时期,出现的大致相近的艺术倾向和表现手法是能彼此相应的。李商隐的暗示象征自然也如此。

象征主义这个名词是舶来品,也是现代外国文学中的流派之一,然而象征主义的种种手法应该说在一千多年前的李商隐词的创作中就已经开始十分娴熟地广泛地运用,今天我们在理解李商隐词的认识价值的同时,需要对它的艺术价值重新给予应有的肯定和分析。这对于当代中国新诗继承民族传统,对于新诗创作的繁荣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吴调公.李商隐研究[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2]董乃斌.李商隐的心灵世界[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3]刘学锴,余恕诚.李商隐[M].北京:中华书局,1980.

[4]余恕诚.晚唐两大诗人群落及其风貌特征[J].安徽师大学报,1996.

[5]董乃斌.精神自由的强烈呼唤―――论李商隐诗的主观化倾向[J].江海学刊,1989,(1).

[6]刘学锴.古代诗歌中的人生感慨和李商隐诗的基本特征[J].安徽师大学报,1993,(1).

[7]余恕诚.李商隐诗歌的多义性及其对心灵世界的表现――兼谈李商隐研究的方向问题[J].文学遗产,1997,(2).

[8]周振甫.李商隐诗的艺术特色浅谈[J].社会科学战线,1982.

象征手法篇7

    论文关键词:《麦田的守望者》;象征手法;意象 

    一、引言 

    《麦田的守望者》是美国着名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的代表作,也是其创作生涯的顶峰之作。小说出版之后,立即引起了美国青少年的喜爱,他们认为他道出了自己的心声。人们都被这个带着鸭舌帽,满嘴脏话,却心存善良的小男孩所深深吸引,塞林格也一度成为美国战后一代的代言人。他是当代美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反英雄形象,也是最早的“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各种文学评论中主人公霍尔顿常常被看作是“愤青”的同义词。实际上,在塞林格的笔下,主人公霍尔顿有一颗敏感脆弱的心,他排斥庸俗、虚伪的世道,但现实就像被放大的苍蝇的腿毛,使他不得不去适应。他既痛恨长大,却又对现实无能为力。 

    虽然《麦田的守望者》问世之初备受青少年追捧,但战后的美国社会却对《麦田的守望者》褒贬不一。《纽约时报》赞其为“异乎寻常的、才华横溢的处女作”,而批评则多是书中充斥大量的道德败坏、性描写和过度使用粗鄙语言等。然而,时间是最好的试金石。时至今日,《麦田里的守望者》已然成为了美国当代文学的经典之作。文学界从小说的语言运用、霍尔顿矛盾且彷徨的心理等方面从语言学、叙事学、文化学、心理学等方面加以分析和阐述,为后来研究塞林格以及这部小说提供了新鲜的养料。笔者认为,《麦田的守望者》能够成为美国文坛深受影响力的小说,其写作技巧也是不容忽视的一方面。小说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本文试图从象征主义入手,对《麦田的守望者》中的象征手法和意象进行分析,以使读者更加了解小说的主题,贴近这个在“悬崖”边摇摇欲坠的心灵。 

    二、象征主义对主题的烘托作用 

    (一)对成人世界的控诉 

    二战后,美国受到了严重的创伤,战争的破坏性和杀伤力远远超出人们的复原能力,人们的恐惧感与日俱增。青少年也没能逃脱这个时代所带来的病痛,形成了“垮掉的一代”。然而他们并没有真的“垮掉”了,而是以重铸美国社会和文化为己任,痛斥这个虚伪且不道德的世界。 

    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之前,美国文学总是将童年理想化,孩提时代永远是快乐天真的。塞林格的这部作品,使“成长”染上了一层悲剧主义色彩。霍尔顿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但他并不认为前途如康庄大道般平坦,反而强烈地感到未来残缺不全。他对虚伪的成人世界嗤之以鼻;他孤独、彷徨、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他是二战后精神受压抑的青少年的代言人。这样看来,他嘴里总“不干净”,其实是在用不雅词语来唾骂成人世界。 

    在这部作品中,霍林格巧妙地构造出一片麦田和陡峭的悬崖,让霍尔顿梦想成为一个保护其他小孩以免坠入悬崖的麦田守望者,有着深刻的寓意。 

    事实上,《麦田的守望者》这部小说题目本身就是个象征。它第一次出现是在第16章,当一个小孩在路上边走边唱《你要是在麦田里遇到了我》时,霍尔顿羡慕不已。 

    在第22章霍尔顿当妹妹菲碧问他最喜欢做的事时,他再次想起了罗伯特·彭斯写的诗《你要是在麦田里遇到了我》。“不管怎样,我老师在想象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个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16岁的霍尔顿排斥成年人的世界,他的梦想就是想要做麦田里的守望者,守护着在麦田里玩耍的小孩子不致跌入悬崖。由此,麦田的象征意义显而易见。麦田是童年的象征,是孩子们玩耍的乐园,代表了小孩子纯洁的童真世界。孩子们在麦田中玩耍,很容易被高高的麦子挡住视线,看不到边缘,在麦田里失去方向。霍尔顿认为儿童是纯洁无暇的,而成人的世界里充满了虚伪与狡诈。他的理想就是成为无邪“麦田”的守望者,在孩子们靠近悬崖边时把他们拉回来,保护他们不失足跌落悬崖。 

    (二)对童年纯真的向往 

    霍尔顿虽然离经叛道,但其实内心充满着对童年时代的不舍和向往。他看透了虚伪的成人世界,越是愤恨,就越想逃离,对纯真也就越渴望。这一点无疑也从小说的象征意象中体现出了来。 

    同样还是在小说的第22章中,霍尔顿想要成为麦田的守望者,“我呢,就站在那混账的悬崖边。我做的就是再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它捉住……”悬崖在小说中同样也被赋予了象征含义。悬崖的一边是麦田代表的童真世界,而另一端就像霍尔顿心中的成人世界一样深不可测,充满着恐怖的气息。霍尔顿害怕那些天真无邪的孩子们失足跌落崖底,最大的心愿就是成为守望麦田的人,防止小孩子跌进虚伪欺诈成人的世界。

    三、象征主义对人物塑造的作用 

    象征主义不但对小说主题起到了烘托作用,对人物塑造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小说中,塞林格别具匠心地把麦田、悬崖、红色猎人帽赋予了新的含义,剖析了小说主人公霍尔顿从憎恶虚伪、追求纯真到最终屈从社会现实的心理历程,揭示二战后美国青少年一代孤寂、彷徨、痛苦的内心世界。 

    (一)红色的猎帽 

    事实上,霍尔顿的名字很大程度上与“帽子”有关——在英语中“Holden”是“Hold”的过去分词。这就意味着霍尔顿想要紧紧地握住过去,也就是他少年时的纯真。一方面,虽然霍尔顿承认戴着这顶红色帽子“显得十分粗俗”,但他仍然对它爱不释手,认为它“这么戴看上去挺美”,他不屑于传统的审美,从而避开假模假式的成人世界,这足以看出霍尔顿的反叛性格。他不时要将“鸭舌帽转到脑后”,渴望暂时躲进儿童似的的纯洁中,努力远离成人的肮脏世界,甚至变成一个称职的“麦田守望者”。另一方面,现实是残酷的,面对日益浑浊的成人世界,霍尔顿无不感受到孤寂、彷徨、痛苦。尽管努力不想成为“不纯洁”的成人,他还是无能为力地滑到了“悬崖”边,无不痛苦地接受着自己已经成为成人这个事实。此时的霍尔顿唯有正视事实,渴求他人的认可,所以他有时又选择将“那顶鸭舌帽的鸭舌转到前面”。小说的结尾,霍尔顿看妹妹菲碧玩旋转木马时也戴着这顶猎人帽,而此时他却将帽子转到了前面。亲身体验加上妹妹的变化使他意识到:现实不可扭转,每个人都得长大,无力地抓住过去是不切实际的,唯有勇敢地面对现实,放手过去,才能更好地面对以后。 

    (二)电话 

    电话在生活中是个极其普通的东西,即使是在二战后的美国,电话对于出生于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的霍尔顿来说,也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但在塞林格的巧手下,他还是赋予“电话”神秘的色彩,有着一定的象征意义。

    小说中“电话”经常出现。霍尔顿常常希望能够给某个人打个电话,但每当他拿起电话时,想到每一个他能打却不可以打电话的人,就只有失望。电话本是人们用来联系、沟通感情的工具,有了电话,人们的感情得以维系。然而小说中,电话象征着霍尔顿孤独与无依,他强烈渴望与别人倾诉的心愿总是无法实现,他能逃离充满虚伪、黑暗的学校,却不能逃脱孤独。电话在刻画霍尔顿孤寂方面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小说中的电话与现实生活中的电话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塞林格用电话来反衬,使我们读者感受到了一颗痛苦、寂寞的内心。 

    (三)鱼和鸭子 

    战后的美国人生观和道德观颠覆了以往,金钱成为衡量一切万事万物的标准,人们变得唯利是图,所有这些如冷冰一样,覆盖了整个社会。人们面对这样残酷的现实,无法逃避,就像永远无法避免冬天来临一般,唯有接受,改变自己顺应堕落的社会,变得麻木不仁。他们就像中心公园里的鱼,即使天气再冷也要呆在冷冰之下,因为它们离不开赖以生存的池塘。它们有能力去适应坏天气,因为这是他们的宿命;对于战后的成人开说,他们也有能力顺应改变了的世界,因为这也是他们的宿命。由此可见,小说中的鱼象征着战后麻木不仁的美国人。 

    中心公园的鱼在冬天的冷冰下生存,且能找到食物。然而与鱼不同的是,鸭子对周围环境却是很敏感的,它们忍受不了冬天寒冷的气候。霍尔顿经常担心这些鸭子无法度过冷冬。霍尔顿的情形与这些鸭子很像,他生活在一个充满着尔虞我诈、自私自利的世界中,他被别人认为是不正常的,让他适应也似乎毫无可能。这时,霍尔顿就会对他自己的命运极其堪忧。显而易见,鸭子在小说中象征着脆弱的内心。 

    (四)具有象征意义的颜色:红色 

    红色是小说中出现频率最高的颜色,许多与霍尔顿有关的东西都被塞林格“染”成了红色——他最为喜爱的红色猎人帽,深爱的弟弟艾里和妹妹菲比的红色头发,简的红白相间的毛衣等等。 

象征手法篇8

    《麦田的守望者》是美国着名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的代表作,也是其创作生涯的顶峰之作。小说出版之后,立即引起了美国青少年的喜爱,他们认为他道出了自己的心声。人们都被这个带着鸭舌帽,满嘴脏话,却心存善良的小男孩所深深吸引,塞林格也一度成为美国战后一代的代言人。他是当代美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反英雄形象,也是最早的“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各种文学评论中主人公霍尔顿常常被看作是“愤青”的同义词。实际上,在塞林格的笔下,主人公霍尔顿有一颗敏感脆弱的心,他排斥庸俗、虚伪的世道,但现实就像被放大的苍蝇的腿毛,使他不得不去适应。他既痛恨长大,却又对现实无能为力。

    虽然《麦田的守望者》问世之初备受青少年追捧,但战后的美国社会却对《麦田的守望者》褒贬不一。《纽约时报》赞其为“异乎寻常的、才华横溢的处女作”,而批评则多是书中充斥大量的道德败坏、性描写和过度使用粗鄙语言等。然而,时间是最好的试金石。时至今日,《麦田里的守望者》已然成为了美国当代文学的经典之作。文学界从小说的语言运用、霍尔顿矛盾且彷徨的心理等方面从语言学、叙事学、文化学、心理学等方面加以分析和阐述,为后来研究塞林格以及这部小说提供了新鲜的养料。笔者认为,《麦田的守望者》能够成为美国文坛深受影响力的小说,其写作技巧也是不容忽视的一方面。小说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本文试图从象征主义入手,对《麦田的守望者》中的象征手法和意象进行分析,以使读者更加了解小说的主题,贴近这个在“悬崖”边摇摇欲坠的心灵。

    二、象征主义对主题的烘托作用

    (一)对成人世界的控诉

    二战后,美国受到了严重的创伤,战争的破坏性和杀伤力远远超出人们的复原能力,人们的恐惧感与日俱增。青少年也没能逃脱这个时代所带来的病痛,形成了“垮掉的一代”。然而他们并没有真的“垮掉”了,而是以重铸美国社会和文化为己任,痛斥这个虚伪且不道德的世界。

    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之前,美国文学总是将童年理想化,孩提时代永远是快乐天真的。塞林格的这部作品,使“成长”染上了一层悲剧主义色彩。霍尔顿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但他并不认为前途如康庄大道般平坦,反而强烈地感到未来残缺不全。他对虚伪的成人世界嗤之以鼻;他孤独、彷徨、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他是二战后精神受压抑的青少年的代言人。这样看来,他嘴里总“不干净”,其实是在用不雅词语来唾骂成人世界。

    在这部作品中,霍林格巧妙地构造出一片麦田和陡峭的悬崖,让霍尔顿梦想成为一个保护其他小孩以免坠入悬崖的麦田守望者,有着深刻的寓意。

    事实上,《麦田的守望者》这部小说题目本身就是个象征。它第一次出现是在第16章,当一个小孩在路上边走边唱《你要是在麦田里遇到了我》时,霍尔顿羡慕不已。

    在第22章霍尔顿当妹妹菲碧问他最喜欢做的事时,他再次想起了罗伯特·彭斯写的诗《你要是在麦田里遇到了我》。“不管怎样,我老师在想象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个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16岁的霍尔顿排斥成年人的世界,他的梦想就是想要做麦田里的守望者,守护着在麦田里玩耍的小孩子不致跌入悬崖。由此,麦田的象征意义显而易见。麦田是童年的象征,是孩子们玩耍的乐园,代表了小孩子纯洁的童真世界。孩子们在麦田中玩耍,很容易被高高的麦子挡住视线,看不到边缘,在麦田里失去方向。霍尔顿认为儿童是纯洁无暇的,而成人的世界里充满了虚伪与狡诈。他的理想就是成为无邪“麦田”的守望者,在孩子们靠近悬崖边时把他们拉回来,保护他们不失足跌落悬崖。

    (二)对童年纯真的向往

    霍尔顿虽然离经叛道,但其实内心充满着对童年时代的不舍和向往。他看透了虚伪的成人世界,越是愤恨,就越想逃离,对纯真也就越渴望。这一点无疑也从小说的象征意象中体现出了来。

    同样还是在小说的第22章中,霍尔顿想要成为麦田的守望者,“我呢,就站在那混账的悬崖边。我做的就是再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它捉住……”悬崖在小说中同样也被赋予了象征含义。悬崖的一边是麦田代表的童真世界,而另一端就像霍尔顿心中的成人世界一样深不可测,充满着恐怖的气息。霍尔顿害怕那些天真无邪的孩子们失足跌落崖底,最大的心愿就是成为守望麦田的人,防止小孩子跌进虚伪欺诈成人的世界。

    三、象征主义对人物塑造的作用

    象征主义不但对小说主题起到了烘托作用,对人物塑造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小说中,塞林格别具匠心地把麦田、悬崖、红色猎人帽赋予了新的含义,剖析了小说主人公霍尔顿从憎恶虚伪、追求纯真到最终屈从社会现实的心理历程,揭示二战后美国青少年一代孤寂、彷徨、痛苦的内心世界。

    (一)红色的猎帽

    事实上,霍尔顿的名字很大程度上与“帽子”有关——在英语中“Holden”是“Hold”的过去分词。这就意味着霍尔顿想要紧紧地握住过去,也就是他少年时的纯真。一方面,虽然霍尔顿承认戴着这顶红色帽子“显得十分粗俗”,但他仍然对它爱不释手,认为它“这么戴看上去挺美”,他不屑于传统的审美,从而避开假模假式的成人世界,这足以看出霍尔顿的反叛性格。他不时要将“鸭舌帽转到脑后”,渴望暂时躲进儿童似的的纯洁中,努力远离成人的肮脏世界,甚至变成一个称职的“麦田守望者”。另一方面,现实是残酷的,面对日益浑浊的成人世界,霍尔顿无不感受到孤寂、彷徨、痛苦。尽管努力不想成为“不纯洁”的成人,他还是无能为力地滑到了“悬崖”边,无不痛苦地接受着自己已经成为成人这个事实。此时的霍尔顿唯有正视事实,渴求他人的认可,所以他有时又选择将“那顶鸭舌帽的鸭舌转到前面”。小说的结尾,霍尔顿看妹妹菲碧玩旋转木马时也戴着这顶猎人帽,而此时他却将帽子转到了前面。亲身体验加上妹妹的变化使他意识到:现实不可扭转,每个人都得长大,无力地抓住过去是不切实际的,唯有勇敢地面对现实,放手过去,才能更好地面对以后。

    (二)电话

    电话在生活中是个极其普通的东西,即使是在二战后的美国,电话对于出生于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的霍尔顿来说,也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但在塞林格的巧手下,他还是赋予“电话”神秘的色彩,有着一定的象征意义。

    小说中“电话”经常出现。霍尔顿常常希望能够给某个人打个电话,但每当他拿起电话时,想到每一个他能打却不可以打电话的人,就只有失望。电话本是人们用来联系、沟通感情的工具,有了电话,人们的感情得以维系。然而小说中,电话象征着霍尔顿孤独与无依,他强烈渴望与别人倾诉的心愿总是无法实现,他能逃离充满虚伪、黑暗的学校,却不能逃脱孤独。电话在刻画霍尔顿孤寂方面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小说中的电话与现实生活中的电话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塞林格用电话来反衬,使我们读者感受到了一颗痛苦、寂寞的内心。

    (三)鱼和鸭子

    战后的美国人生观和道德观颠覆了以往,金钱成为衡量一切万事万物的标准,人们变得唯利是图,所有这些如冷冰一样,覆盖了整个社会。人们面对这样残酷的现实,无法逃避,就像永远无法避免冬天来临一般,唯有接受,改变自己顺应堕落的社会,变得麻木不仁。他们就像中心公园里的鱼,即使天气再冷也要呆在冷冰之下,因为它们离不开赖以生存的池塘。它们有能力去适应坏天气,因为这是他们的宿命;对于战后的成人开说,他们也有能力顺应改变了的世界,因为这也是他们的宿命。由此可见,小说中的鱼象征着战后麻木不仁的美国人。

    中心公园的鱼在冬天的冷冰下生存,且能找到食物。然而与鱼不同的是,鸭子对周围环境却是很敏感的,它们忍受不了冬天寒冷的气候。霍尔顿经常担心这些鸭子无法度过冷冬。霍尔顿的情形与这些鸭子很像,他生活在一个充满着尔虞我诈、自私自利的世界中,他被别人认为是不正常的,让他适应也似乎毫无可能。这时,霍尔顿就会对他自己的命运极其堪忧。显而易见,鸭子在小说中象征着脆弱的内心。

    (四)具有象征意义的颜色:红色

    红色是小说中出现频率最高的颜色,许多与霍尔顿有关的东西都被塞林格“染”成了红色——他最为喜爱的红色猎人帽,深爱的弟弟艾里和妹妹菲比的红色头发,简的红白相间的毛衣等等。

    颜色是与其他事物联系的一个重要信号。伍蠡甫说象征是“全部声音、全部颜色、全部形式,或者是因为它们的固有的力量,或者是由于深远流长的联想,会唤起一些难以用语言说明而却优势很精确的感情”。由此看来,塞林格在小说中频繁使用红颜色,并不是一个偶然。红色在色彩学中属于暖色,它会给视网膜强烈刺激,并能对人的心理产生直接影响,让你联想到反叛,热情和危险。它象征着激烈的情感,坚持不懈地追求和强烈的欲望。这些品质在霍尔顿的身上能够充分的体现出来,他追求真理、爱和自由。在他内心深处,艾里聪明惹人喜爱,代表了真理、公正和道德,菲比纯洁善解人意,代表了孩提时的天真与纯洁,也是他丢失的童年时代的见证。同时,他们的头发都是红色的,从而也都是美好的象征。红色惹人注意,霍尔顿总爱戴着红色的猎人帽,无非是想引起他人的关注,即使堕落到了成人世界,他还是想像孩子一样,能够得到别人的重视与关心。简是小说中的另一个重要的人物,虽然她不够漂亮,但她却代表了霍尔顿心中女子的形象。在他心里,仍然依稀记得简几年前穿过的红白相间的毛衣。此时,红色是热情和活力的象征。在塞林格的笔下,简是个单纯、有活力的女孩,霍尔顿对简深深的爱恋代表了他对活力的追求。

    四、结语

    麦田不仅存在于儿童世界,我们大人又何不渴望一片纯真的麦田呢?在塞林格的笔下,种种象征意象如同活了一般,以一个少年童心的破碎,表达了对麦田的渴望。塞林格正是以霍尔顿的鲜血雕刻出了一个美丽的梦。

上一篇:试卷分析范文 下一篇:草原歌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