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同学阿仪范文

时间:2023-11-05 20:01:41

我的同学阿仪

我的同学阿仪篇1

物理学或将迎来重大革命,人类认知或将掀开新的篇章。而这其中,深深地印上了中国航天的贡献。

前沿探索新奇不断

暗物质“面纱”即将揭开?

前沿探索领域总是能给世人带来重大的甚至是颠覆性的认识。虽然已有科学家称发现了暗物质候选体存在的证据,但可能还是有很多人会问:什么是暗物质?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曾多次指出:“暗物质是笼罩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现代物理学的最大乌云,它将预示着物理学的又一次革命。”而“什么是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本质是什么”两大难题则占据了美国国家科学与技术委员会列出的“新世纪物理与天文学所要解答的11个难题”中的榜首和榜眼位置。

通俗点解释,暗物质就是存在于(或可能存在于)宇宙空间中,很可能是一种并不参与电磁相互作用的、我们已知的粒子(如质子、电子、中子等)之外的全新粒子。根据物理学家较为统一的认知,这种物质不会发光,可以说是“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其存在本身也会产生引力作用,而且其数量和规模远超我们已经认知的宇宙“常规物质”。

为了探测和感知暗物质,前沿探索领域的科学家们可谓煞费苦心、“上天入地”。而阿尔法磁谱仪项目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探测灵敏度最高、最复杂也是最昂贵的一台暗物质探测设备,代表了当今科学实验的最高技术手段。

没有中国航天就没有阿尔法磁谱仪项目

丁肇中曾经在接受媒体专访时明确表态:“没有中国航天,没有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作出的突出贡献,就没有阿尔法磁谱仪项目!”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多方洽谈合作事宜,到2011年5月阿尔法磁谱仪正式入住国际空间站开展探测任务,再到日前发现暗物质存在的证据,时隔若干年,每每谈起项目里的中国航天元素,丁教授都忍不住啧啧称赞。

“阿尔法磁谱仪,顾名思义,这一探测器的核心就是磁体,而这一核心正是出自中国人之手。”一院从事阿尔法磁谱仪项目的总负责人李昌懋不无自豪地说道。

正如李昌懋所言,如果要为磁谱仪项目选两个标志性成果,那一定是磁体主结构件和永磁体。而一院为阿尔法磁谱仪项目制作了三个磁体主结构件,并承担了该项目中永磁体主结构件的全部设计、研制和试验工作。

在这三个磁体主结构件中,一个是地面试验件,用于进行各种复杂的地面试验验证;一个是飞行件,曾在1998年搭乘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在国际空间站逗留了10天,后于2011年5月重新“披挂上阵”,搭乘奋进号航天飞机踏上了常驻空间站探索暗物质的奇妙之旅;还有一个则用于进行破坏性试验。

该项目的关键是将一个桌子大小的磁体送入太空,但这是一个在科学上和工程上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因为大型磁体有漏磁现象,会严重干扰航天器飞行和其他仪器正常工作,同时大型磁体磁二极矩的问题也会使磁谱仪在地球磁场作用下产生转动,无法顺利开展有效工作。也正基于此,丁肇中教授才说:“磁谱仪项目是我40多年里遇到的难度最大的实验,甚至比当初为我带来诺贝尔奖的发现J粒子的实验还要困难得多。”事实也正是如此,丁肇中发现J粒子只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而磁谱仪项目却让他及其国际团队奋斗了近20年。

中国航天用实力和品质证明了自己,也证明了中国制造跻身世界一流的决心。美国航宇局有位叫肯鲍尔的专家在验收中国的产品后对其上司说道:“如果你们要找一家能够设计和制造一流航天产品的机构的话,那我告诉你,中国有个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他们有能力完成这个任务。”

美国航宇局磁谱仪项目经理吉姆-贝茨在验收结束后曾给一院发来一封电子邮件,他用两个“惊叹号”告知该院产品极为顺利地通过了第二阶段的安全评审。同时,美国航宇局决定取消第三阶段的安全评审。这几乎是令人难以置信的。按照美国航宇局的惯例,所有搭载的大型设备必须经过三个阶段的安全评审。而一院的磁体主结构件作为航天飞机的有效载荷,只做了两次评审就顺利“闯关”,这在美国航宇局的安全评审中也是史无前例的。

我的同学阿仪篇2

从长沙到北京,到成都、到红原、到若尔盖、到马尔康、到黑水、到理县、到阿坝……在一声声优美动听的藏歌里,在跨越时空驻足当年红军穿梭的草地上,在800余名医务人员、志愿者齐聚阿坝藏区时,我被触动,被感染。这些年来,国内从事公益活动的社会组织和团体,替政府补缺,为民生出力,受到各界人士的关心和支持,也深得受益群体的欢迎。这次由政府、企业和社团共同组织,来自全国各地的医务人员奔赴阿坝藏区,参加以“重走长征路,共铸中国心”为主题的2015“同心・共铸中国心阿坝行”大型医疗公益活动,既有像高润霖、郎景和、陈香美这样的院士,也有来自全国各大医疗机构的院长、主任、医务志愿者。我有幸作为随团记者参与并见证了此次活动的全过程。这是一次震撼心灵之行,医生在苛刻工作条件下的忍耐力和对职业的坚守与包容;志愿者的慷慨解囊和倾情奉献;以及对自然的敬畏和民族浓厚的信仰,让我肃然起敬。所行所感所见所闻,如洒落在草原上的格桑花和盛开在冰川上的雪莲流落笔端。

7月7日的红原机场,蓝天清澈纯净。机场的上空飘扬着彩球和一面面五星红旗。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800余名医疗专家、志愿者、爱心人士、四川省、阿坝州县有关人员和各族群众,在这里隆重举行“同心・共铸中国心阿坝行”大型公益活动启动仪式。步长制药总裁赵超在启动仪式上向阿坝州捐赠价值900万元的药品。共铸中国心爱心大使、曾任央视《新闻联播》主播的郎永淳发起倡议建立共铸中国心红色文化保护与发展基金。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润霖带领所有志愿者在蓝天下宣誓:共铸中国心,我们在行动!

仪式结束后,专家和志愿者分成6个团队分赴红原、若尔盖、马尔康、理县、阿坝和黑水等地开展诊疗服务,4支先心病筛查小组前往7个县开展筛查工作。同时还有地方病例课题研究、健康讲座、医疗培训和爱心慰问等内容。

红原:走过红军走过的草地

七月的红原大草原,绿草茵茵,繁华似锦。这里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是典型的高原气候。1935年至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北上抗日,在这里三过草原地,驻留时间前后长达半年之久,每一寸草地都深印着红军的足迹。1960年建县时,总理亲自命名为“红原县”。来自首都的90余名医疗专家志愿者短短七天共义诊6134人次,开具处方6071张,先心病筛查98例,符合手术8例,脑瘫患儿筛查确诊1例,B超检查240例,慰问贫困户44家,捐赠药品等物质现金等158.9万元。

7月13日上午,红原安曲镇一座新修的母亲浴室前挤满了藏族阿佳啦,75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士、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郎景和教授来到了红原,为草原上首个“母亲浴室”举行揭牌仪式。母亲浴室是“同心・共铸中国心”公益组织在藏区发起,针对改善当地妇女同胞最基本的个人卫生问题而建设的公益浴室。安曲镇母亲浴室约40多平米,采用电热水器加热,安装有浴霸,可同时满足8人淋浴。

若尔盖:邂逅孙春兰

若尔盖的包虫病一直是困扰当地群众身心健康的顽疾。此次共铸中国心项目中,地方病防治也是重中之重。7月8日,“第302医院包虫病防治基地”授牌仪式在若尔盖文化广场举行。若尔盖人民医院被授予第302医院包虫病防治基地。10天义诊共 5167人次,捐赠药品金额86.69万元,上门巡诊户数31户,B超检查69余人次,筛选先心病170例,确定先心病人数10人,确定包虫病人数69人。

7月11日,正在阿坝藏区调研的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统战部长孙春兰,来到若尔盖县阿西乡卫生院,看望慰问开展“同心・共铸中国心阿坝行”公益活动的专家、志愿者和前来就诊的群众。孙春兰询问了当地牧民常见病情况,鼓励医务工作者发挥专长,积极促进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希望志愿者们奉献爱心,为民族团结做出应有的贡献。

高原明珠:院士担任马尔康健康学院院长

7月8日,对阿坝自治州来说是值得纪念的日子,这天,阿坝卫校的师生们跳起了欢快的锅庄,热烈庆祝“同心共铸中国心”健康学院在州府马尔康成立。中国工程学院院士、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原主任高润霖来到马尔康参加了健康学院启动仪式并被聘任为第一任院长。旨在提升中国老少边穷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水平的“同心共铸中国心”健康学院,将依托共铸中国心公益项目深入到一线进行培训,并采用远程、手机APP等现代化手段达到信息及时更新、实时互动、远程会诊等,积极探索长效帮扶机制,努力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永不走的医疗技术人才,推进藏区医疗事业长足发展。

在阿坝州马尔康县医院集中所有骨干专家义诊三天里,共筛查疑似先心病患儿603名,确诊21例。原董事长赵步长教授亲自督阵,探讨病情,商定治疗方案,与患者家属沟通,检查患儿影像资料。共铸中国心组委会秘书长赵涛深入病房看望和慰问术后拆线患者。义诊活动覆盖全县14个乡镇,派出医疗队21支、义诊群众12029人次,重点筛查少儿先心病69例、脑瘫38例,培训医疗人员102人次。在组委会支持下,马尔康县人民医院挂牌成立了风湿免疫科,成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风湿免疫科定点帮扶医院。

理县:好玩的坝子,孩子们的天堂

理县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重灾区,灾后重建的理县处处呈现蓬勃的生机和活力。中国武警医院等医疗专家们在理县广场举行简短的启动仪式,向理县捐赠了85万元的药品和款物。启动仪式结束后,全体志愿者赶往理县蒲溪小学,为这里的羌族小朋友们送去了4万元的药品和款物。随后,志愿者们义拍了蒲溪小学学生手工及绘画作品,手工作品《我家的母鸡》和羌绣《花儿》均拍出了2000的高价。最终,20件学生作品以14750元的总价被各位志愿者爱心收藏。离开蒲溪小学,全体志愿者又风尘仆仆地赶赴甘堡藏寨义诊。随后几天,志愿者们又奔赴桃坪、米亚罗、上孟等乡镇,为理县藏羌民众送去精湛的医疗服务。理县义诊巡诊辐射6个乡镇,义诊人次2521人,开具处方1840张,发放价值31.1万元的免费药品。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义务咨询700人次。同时,对米亚罗片区的2名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进行上门体检和赠送药品,并捐助爱心资金2000元。

阿坝:“四个一工程”惠及寺庙

阿坝县是一片充满神奇与神秘的文化底蕴十分深厚的土地。这里有42座藏传佛教寺庙。组委会的重点是在为藏族群众和寺庙僧众义诊的同时,在寺庙建立同心.共铸中国心“四个一工程”(一个图书室,一个浴室,一个健身房,一个医疗室),通过医疗义诊,改善寺庙的僧众及当地信教群众的卫生习惯。7月8日下午,“同心.共铸中国心”执行主席、北京医学会会长金大鹏先生等医疗专家和志愿者出席“同心.共铸中国心‘四个一工程’入驻朗依寺”启动仪式。郎依大寺的住持嘎让罗周坚措活佛及寺院僧众也一同出席仪式。启动仪式上,金大鹏代表组委会向朗依寺捐赠“四个一工程”设备。同时向阿坝县捐赠了价值160万元的药品和物资。

从8日开始,医务人员在阿坝县巡诊乡镇18个,覆盖村62个,义诊7326人次,发放药品总值88.77万元,转院治疗121人次,先心病筛查70人,确诊3例 ,培训当地医务人员339人次。这样的大型医疗义诊活动,寺庙的僧众及当地信教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得到医疗服务,感激的笑容写在脸上,也希望以后会有更多的爱心人士来义诊。新建的浴室、健身房等设施,帮助和引导人们树立健康生活理念和培养健康生活方式,也改变着当地群众的卫生习惯和思想观念。

魅力黑水:俄玛头的心声

黑水县享有多彩的“民俗生态世界”和“雪域画廊”的美誉。红军长征曾3次途经黑水境内,红军翻越的5座大雪山中有3座在黑水境内。黑水县义诊团的145名医生分布在县人民医院、中藏医院(芦花镇医院)、色而古、卡龙、木苏等9个义诊点,共16个乡镇开展诊疗服务。沙多石乡沟村22岁姑娘俄玛头3岁时一场重病使双耳丧失了大部分听力,来自北京的中医专家张宝军和马来西亚华人中医邓添才,对俄玛头进行中医针灸治疗,10分钟后,俄玛头哭着站起来握住医生的手,连说:“我听见声音了”。当参加义诊的医生们得知俄玛头的听障问题是颈椎压迫所致,需要一大笔费用继续康复治疗时,红十九团志愿者纷纷伸出了援助的手,迅速为俄玛头募集了3.88万元善款,帮助她去省城治疗。

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润霖在马尔康参加共铸中国心健康学院阿坝分院揭牌仪式结束后,不顾辛劳,又驱车三个小时,前往黑水县巡诊。他同黑水县的志愿者一起深入县城和乡镇医院巡诊,为“芦花会议”红军会址第四代守护人彭初的母亲诊疗,在蓝天白云下为群众讲课,为寺庙僧人看病诊疗。

“同心・共铸中国心阿坝行”大型公益活动,从7月7日启动,7月14日结束,共完成了阿坝州6县全面健康服务和13县少儿先心病筛查工作。此次义诊巡诊共派出医疗队823人次,深入阿坝40个乡镇,辗转8000多公里,共义诊43301人次,入户巡诊2200户,免费发放药品货值金额493余万元,志愿者个人捐赠330余万元。专家现场讲座45场,覆盖了3500余名医生,占到了全州医务人员的60%以上。在全州共筛查先心病2450例,确诊88例。经检查确认包虫病69例,脑瘫39例,宫颈癌50例。在阿坝州成功完成白内障手术40例,脑瘫3例。北京大学第三人民医院、电力医院、北京安贞医院、302、309医院等医疗单位,和阿坝州地方医疗单位结成对子,签订了帮扶共建协议。

我的同学阿仪篇3

邀请函的写法

一、称谓

邀请函的称谓使用统称,并在统称前加敬语。如 ,尊敬的 先生/女士或尊敬的 总经理(局长)。

二、正文

邀请函的正文是指商务礼仪活动主办方正式告知被邀请方举办礼仪活动的缘由、目的、事项及要求,写明礼仪活动的日程安排、时间、地点,并对被邀请方发出得体、诚挚的邀请。

正文结尾一般要写常用的邀请惯用语。如敬请光临、欢迎光临。

例文中,正文分为三个自然段。其中第二段写明了20xx年终客户答谢会举办的缘由、时间、地点、活动安排。(看原文)

第一段开头语过往的一年,我们用心搭建平台,您是我们关注和支持的财富主角。和第三段结束语让我们同叙友谊,共话未来,迎接来年更多的财富,更多的快乐!。

既反映了主办方对合作历史的回顾,即与网商精诚合作,真诚为客户服务的经营宗旨,又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展望,阿里巴巴愿与网商共同迎接财富,共享快乐。

这两句话独立成段,简要精炼,语义连贯,首尾照应,符合礼仪文书的行文要求,可谓是事务与礼仪的完美结合。

三、落款

落款要写明礼仪活动主办单位的全称和成文日期。

邀请函范例

尊敬的先生/女士:

过往的一年,我们用心搭建平台,您是我们关注和支持的财富主角。

新年即将来临,我们倾情实现网商大家庭的快乐相聚。为了感谢您一年来对阿里巴巴的大力支持,我们特于20xx年1月10日14:00在青岛丽晶大酒店一楼丽晶殿举办20xx年度阿里巴巴客户答谢会,届时将有精彩的节目和丰厚的奖品等待着您,期待您的光临!

让我们同叙友谊,共话未来,迎接来年更多的财富,更多的快乐!

商务礼仪活动邀请函的主体内容符合邀请函的一般结构,由标题、称谓、正文、落款组成。

1. 标题。由礼仪活动名称和文种名组成,还可包括个性化的活动主题标语。如例文,阿里巴巴年终客户答谢会邀请函及活动主题标语网聚财富主角。活动主题标语可以体现举办方特有的企业文化特色。例文中的主题标语网聚财富主角独具创意,非常巧妙地将网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与网商财富主角用一个充满动感的动词聚字紧密地联结起来,既传达了阿里巴巴与尊贵的客户之间密切的合作关系,也传达了阿里人对客户的真诚敬意。若将聚和财连读,聚财又通俗、直率地表达了合作双方的合作愿望,可谓以言表意、以言传情,也恰到好处地暗合了双方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利益共赢的心理。

2. 称谓。邀请函的称谓使用统称,并在统称前加敬语。如 ,尊敬的 先生/女士或尊敬的 总经理(局长)。

3. 正文。邀请函的正文是指商务礼仪活动主办方正式告知被邀请方举办礼仪活动的缘由、目的、事项及要求,写明礼仪活动的日程安排、时间、地点,并对被邀请方发出得体、诚挚的邀请。

正文结尾一般要写常用的邀请惯用语。如敬请光临、欢迎光临。

例文中,正文分为三个自然段。其中第二段写明了20xx年终客户答谢会举办的缘由、时间、地点、活动安排。(看原文)

第一段开头语过往的一年,我们用心搭建平台,您是我们关注和支持的财富主角。和第三段结束语让我们同叙友谊,共话未来,迎接来年更多的财富,更多的快乐!,既反映了主办方对合作历史的回顾,即与网商精诚合作,真诚为客户服务的经营宗旨,又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展望,阿里巴巴愿与网商共同迎接财富,共享快乐。

这两句话独立成段,简要精炼,语义连贯,首尾照应,符合礼仪文书的行文要求,可谓是事务与礼仪的完美结合。

4. 落款。落款要写明礼仪活动主办单位的全称和成文日期。

调研活动说明邀请函

尊敬的老师:

您好!我们定于年月日(周)晚19:00在楼号举行年调研活动说明会,盛情邀请您届时参加。

期待您的光临。

祝一切顺利!

大学学院团委

我的同学阿仪篇4

【关键词】 肝肿瘤

关键词: 肝肿瘤;细胞凋亡;表阿霉素;阿霉素

摘 要:目的 观察和比较表阿霉素和阿霉素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为临床治疗肝癌的药物选择提供依据. 方法 用20μmol L-1 表阿霉素和阿霉素分别作用于人肝癌细胞株HCC-9204细胞3h,换液继续培养8h.用细胞形态学观察、DNA电泳和流式细胞仪判定细胞凋亡情况. 结果 表阿霉素和阿霉素分别作用于HCC-9204细胞11h后,细胞形态学改变均符合凋亡细胞特征.凋亡细胞分别占细胞总数的13.8%和13.1%.MTT试验示各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间比较相差显著,表阿霉素和阿霉素相同剂量处理组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细胞周期检测表阿霉素组G1 期、G2 期和S期分别为56.4%,10.4%和38.2%,阿霉素组分别为61.1%,8.6%和30.3%,对照组为31.1%,61.9%和6.0%. 结论 表阿霉素和阿霉素均能有效地诱导人肝癌细胞株HCC-9204细胞发生凋亡,无明显差异.

Epirubicin and doxorubicin induced apoptosis of human hepatic cancer cells

Abstract:AIM To provide the possibility for choice of drugs in clinical therapy of hepatic cancer,we observed and compared the effects of epirubicin and doxorubicin on induc-ing apoptosis in hepatic cancer cells.METHODS Human hepatic cancer cell strain were cultured with epirubicin(20μmol L-1 )and doxorubicin(20μmol L-1 )for3h respec-tively.Then the medium was replaced with a fresh one,and the cells were continuously cultured for8h.The apoptosis were identified and analyzed by cyto-morphology,DNA elec-trophoresis and flowcytometry.RESULTS MTT assay indi-cate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groups and the blank control group.The percentage of apoptotic cell was13.8%in epirubincin group,and13.1%in doxorubicin.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between the groups treated with equal concentrations of the two drugs.Morpho-logical changes in HCC-9204cell,which was observed after11h continuous culture with the two drugs indicated following apoptotic traits:①DNA electrophoresis showed ladder pat-terned bands;②Flowcytometry identified peaks typical of apoptosis.Cells in G1 ,G2 and S phase of cell cycle were56.4%,10.4%and33.2%in epirubincin group,and61.1%,8.6%and30.3%in doxorubicin group,and31.1%,61.9%,6.0%in control group,respectively.CONCLUSION The apoptosis can be induced effectively by both epirubicin and doxorubicin in HCC-9204cell,that shows lit-tl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DNA electrophoresis,flowcytom-etry and the morphological obscervation.

0 引言

细胞凋亡(apoptosis),是受基因调控、细胞主动参与其自身有一定程序的生理性死亡过程,又称为程序性细胞死亡或细胞自杀[1] .已知许多化疗药物主要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达到清除肿瘤的目的[2,3] ,表阿霉素和阿霉素是治疗肝癌的常用药物,为比较表阿霉素和阿霉素对肝癌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我们应用表阿霉素和阿霉素对培养的人肝癌细胞株进行诱导其发生凋亡的研究,探讨表阿霉素和阿霉素对肝癌细胞诱导凋亡的机制,为临床治疗肝癌的药物选择提供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表阿霉素由法码西亚-普强公司提供;阿霉素购于深圳万乐公司;MTT,RNase A和蛋白酶K购于Sigma公司;PCD-AKP标记盒购于Boehringer Mannheim公司;人肝癌细胞株HCC-9204由本校基础部病理学教研室提供.

1.2 方法

将培养的HCC-9204肝癌细胞制成单细胞悬液,以每孔104 个细胞接种于进口96孔培养板中,每孔体积200μL,CO2 孵箱中培养2~3d,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待每孔细胞生长至对数生长期时,4℃放置1h,分别加不同浓度的表阿霉素和阿霉素.每6孔为一组,浓度相同.实验组分别为表阿霉素组和阿霉素组,剂量分为40,20,10和5μmol L-1 .对照组为未加药物的空白对照.实验组加药培养3h,移去药液,洗净药液后换培养液继续培养6h,每孔加新鲜配制的MTT(5g L-1 )20μL作用4h,出现蓝色结晶,加二甲基亚砜150μL,振荡10min.比色用酶联免疫检测仪于490nm波长测定吸光度值,每组6个孔取均值,计算标准差,用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比较各组间是否相差显著.待HCC-9204肝癌细胞生长至对数生长期,放置4℃1h,使细胞生长同步化,根据上述MTT试验结果,分别用4mL含20μmol L-1 表阿霉素、阿霉素的培养液作用3h,移去药液换培养液继续培养8h,倒置显微镜观察HCC-9204肝癌细胞约凋亡1/2~1/3,终止培养.收集已处理的培养瓶中细胞(1×107 ),酚-氯仿法提取DNA,用1.8g L-1 琼脂糖凝胶电泳,溴化乙锭染色,紫外灯下观察DNA电泳结果.

1.2.1 流式细胞仪检测

收集各组肝癌细胞,制备单细胞悬液,乙醇固定,4℃过夜,生理盐水洗涤,离心2次,100μL约1×106 个单细胞悬液中加碘化丙啶染色液300μL作用15min,EPICS ProfileⅡ型流式细胞仪检测,观察各组是否存在凋亡细胞并测定其含量、各细胞周期所占百分比,设未处理的肝癌细胞为空白对照.

1.2.2 TUNEL检测细胞凋亡

培养的HCC-9204肝癌细胞盖玻片,观察细胞生长至对数生长期时,4℃放置1h同步化,药物处理3h,洗去药液换培养液继续培养8h,用40g L-1 PFA(pH7.4)室温固定30min,0.01mol L-1 PBS洗3次,每次5min,用1g L-1 Triton X-100,1g L-1 枸橼酸钠在冰上处理2min,加50μL TUNEL反应液,上覆parafilm,暗处湿盒中37℃孵育1h,0.01mol L-1 PBS洗3次,每次5min,荧光显微镜观察,摄像.

1.2.3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

将TUNEL法标记标本用488nm激发FITC,共聚焦系统由Bio-Rad公司提供的Lasersharp软件控制,图像存为512×512像素类型.

2 结果

2.1 MTT试验

各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各实验组间,表阿霉素与阿霉素相同处理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Tab1). 表1 MTT试验结果(略0

2.2 形态学改变

倒置显微镜下对数生长期的HCC-9204肝癌细胞呈铺石状镶嵌紧密排列,细胞呈三角形、多边形、椭圆形等各种形态,生长活跃,经20μmol L-1 表阿霉素或阿霉素处理后细胞间可见排列疏松、细胞形态变圆、体积变小、折光性差、核浆比例变大,有较多漂浮的细胞,呈桑椹样,膜表面呈小泡样突起(芽生),部分细胞似卫星样(凋亡小体),动态观察两组细胞形态有类似改变.空白对照仅见少量漂浮的细胞,无形态学改变.荧光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TUNEL标记的凋亡细胞,细胞核呈肾形或月牙形,部分核呈缢断像、核边集、核不均值、固缩核形态大小不等、核浆比值增大、胞质少、细胞变圆、核内染色质浓集成块,有的肝癌细胞崩解,可见无核质圆形小体,细胞及细胞核呈黄绿色(Fig1~3).

2.3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

紫外灯下观察,HCC-9204肝癌细胞经表阿霉素或阿霉素20μmol L-1 作用3h,换液培养8h后,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均可见有不连续的电泳条带,呈梯状结构,分子大小为几百个bp.两组条带无明显差别.

2.4 流式细胞仪检测

表阿霉素组和阿霉素组均出现典型的凋亡峰,凋亡细胞分别占细胞总数的13.8%和13.1%,无明显差异.细胞周期检测:表阿霉素组G1 期、G2 期和S期分别为56.4%,10.4%和38.2%;阿霉素组分别为61.1%,8.6%和30.3%;对照组分别为31.1%,61.9%和6.0%.epirubicin

3 讨论

细胞凋亡的研究在肿瘤发生发展及肿瘤预防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3-5] .检测细胞是否发生凋亡,形态学观察是最可靠的方法.我们通过多种方法获得的实验结果符合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特征.经20μmol L-1 表阿霉素或阿霉素处理的HCC-9204肝癌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细胞间排列疏松、细胞形态变圆、体积变小、核浆比例变大,有较多漂浮的细胞,部分细胞似周围见卫星样小体(凋亡小体);荧光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TUNEL标记的凋亡细胞其细胞核呈肾形或月牙形,核边集、核不均值、固缩核形态大小不等、核内染色质浓集成块、部分核呈缢断像,胞质少、核浆比值增大、细胞及细胞核呈黄绿色.两处理组细胞形态相似,改变类同.

检测细胞凋亡核小体DN段的方法常用DN段琼脂糖凝胶电泳法、TUNEL及ISNT(in situ nick translation,原位缺口平移)法,单细胞凝胶分析-慧星分析、流式细胞仪检测.本研究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TUNEL和流式细胞仪分析法结合细胞形态学判断对表阿霉素和阿霉素处理肝癌HCC-9204细胞后的影响,发现电泳结果出现梯状带型,TUNEL标记凋亡细胞核呈各种形状,流式细胞仪发现DNA直方图上出现DNA含量减少的亚二倍体峰-凋亡峰.证明了两药物均可诱导肝癌细胞发生 凋亡.

TUNEL法可较容易地用于培养细胞的检测,被称为检测细胞凋亡的“石蕊试验”.一般认为凋亡细胞双链DNA断裂发生早于非特异性DNA断裂,且明显多于单链DNA断裂,故凋亡早期即可检测[5] .本研究经药物处理后TUNEL标记,其荧光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两组细胞均发生凋亡,但处理时间较短[6] ,结合流式细胞仪分析、凋亡细胞所占百分比以及细胞周期各期分布有所不同,故推测其凋亡细胞为凋亡早期细胞.

人肝癌细胞株HCC-9204细胞对20μmol L-1 表阿霉素或阿霉素暴露后,经流式细胞仪分析发现两药处理组G1 期细胞比对照组约增加1倍,G2 期细胞比对照组减少约6至7倍.细胞生长明显受阻于G2 期.提示根据药物对肝癌细胞周期各期的影响,在临床上可以更好地选择不同的化疗药物,联合用药以增加疗效、减少副作用.近年来对抗肿瘤药物治疗中细胞凋亡作用和机制的不断研究,已证明多数化疗药物主要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达到清除肿瘤的目的[7] .但有关阿霉素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研究不多,而关于表阿霉素和阿霉素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比较研究尚未见报道.表阿霉素和阿霉素的结构区别只是氨基糖部分4'位的羟基由顺式变成了反式,作用机制和临床抗瘤谱相似,但前者具心脏和骨髓毒性较低等优点[8] ,因此,我们通过实验比较两药对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证实两药同等剂量、同等时间诱导肝癌细胞发生凋亡所致形态学及生化指标观察无明显差别,提示:①表阿霉素和阿霉素均能有效地诱导肝癌细胞凋亡,是有效的抗肝癌化疗药物;②两药在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和效果方面无显著差异;③因表阿霉素对心脏和骨髓毒性较阿霉素低,可大剂量用药,故临床上选择表阿霉素可能优于阿霉素.

抗肿瘤药物诱导细胞凋亡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对于刺激与效应之间的联系研究较少,因此对细胞凋亡及其与生长因子、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关系进一步研究,将对认识肿瘤发生机制及肿瘤的预防和治疗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Kerr JFR,Winterford CM,Harmon BV.Apoptosis:Its signifi-cance in cancer and cancer therapy [J].Cancer,1994;73(8):2013-2016.

[2]Dive C,Hickma JA.Drug-target interaction:only the first step in the commitment to a programmed cell death [J].Br J Can-cer,1991;64(1):192-196.

[3]Zhang XD,Wang WL.Experimental study of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 line HCC-9204hepatoma cells apoptosis in-duced by adriamycin [J].Di-si Junyi Daxue Xuebao(J FourthMil Med Univ),1995;16(1):68.

[4]Yang F,Zhang XD,Wang WL.Strategy and construction for an apoptotic ccells cDNA library from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 line of HCC-9204induced by adriamycin [J].Di-si Junyi Daxue Xuebao(J Fourth Mil Med Univ),1997;18(3):290-291.

[5]Eastman A,Grant S,Lock R,Tritton T,Houten NV,Yuan J.Cell death in cancer and development:AACR special conference in cancer research [J].Cancer Res,1994;54(10):2812-2816.[6]Alison MR,Sarraf CE.Liver cell death:Patterns and mechani-ams [J].Gut,1994;35(5):577-581.

[7]Chen WX,Jing LJ.Diferentiation between apoptosis and necro-sis [J].Zhonghua Xibao ShengwuxueZazhi(Chin J Cell Biol),1998;20(2):58-63.

[8]Zhang XD,Wang WL.Establishment of an apoptotic model in-duced by adriamycin in human nepatocellular carcinoma [J].Zhonghua Zhongliu Zazhi(Chin J Oncol),1997;19(4):260-263.

[9]Hino N,Higashi T,Nouso K,Nakatoukass H,Tsuji T.Apop-tosis and proliferation of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J].Liver,1996;16(20:123-129.

我的同学阿仪篇5

反物质、暗物质之谜是悬浮在物理天穹之上的四朵“乌云”之一。所谓四朵“乌云”,是指物理学最前沿的研究课题,也是困扰全世界物理学家的物理学难解之谜,其中还包括类星体的超高能量、寻找自由夸克、超引力和超对称。在近十年的时间里中国科学家与各国科学家一起,正在携手解读这朵“乌云”。

阿尔法磁谱仪――人类第一次太空物理实验

阿尔法磁谱仪是以探索空间反物质、暗物质和载人探空过程中辐射对人体的影响为主要目的的大型国际合作科学实验项目,是人类送入宇宙空间的第一个大型物理探测仪器。

目前,阿尔法磁谱仪实验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并有意外发现。这些成果和发现,将有助于人类进一步探索宇宙中的最基本粒子,认识宇宙的起源。

阿尔法磁谱仪-01于1998年6月随“发现”号航天飞机升空。此次飞行中阿尔法磁谱仪各子探测器工作正常,性能达到了设计目标,能正确区分各种原子核及其电荷。阿尔法磁谱仪首次飞行收集了2亿多个事例,其中80%为质子,20%为各种原子核,获得了许多重大物理成果,重大发现包括地球赤道上空正电子与负电子之比为4:1,首次观察到宇宙线的第二个质子谱,赤道上空氦3远远多于氦4等。此外将反氦存在的上限降低到10-6。这是人类第一次在宇宙空间中直接测量的带电粒子,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也为阿尔法磁谱仪在国际空间站长期运行奠定了基础。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丁肇中,这位至今工作在科学最前沿的诺贝尔奖得主在题为《寻找宇宙中的最基本粒子》的报告中说,阿尔法磁谱仪显示的一系列现象,首次表明赤道上空400公里处存在一个围绕地球的质子环,质子环中向各个方向飞行的粒子强度相同,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让科学家感到意外的是,研究结果显示,赤道附近的正电子比负电子多一倍,而传统理论认为,宇宙是中性的,由数量相同的正电原子核和负电子组成。太空中,氦原子核的成分应该是氦4占90%,氦3占10%。但这一实验发现,在赤道附近,有一个特别区域中只有氦3。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怪现象。

目前,阿尔法磁谱仪-02的研制正在按计划顺利进行,2008年它将被发射升空,进行新一轮的反物质和暗物质探索。

阿尔法磁谱仪-02将是国际空间站上惟一的科学实验,它是一项富于原创性的重大前沿基础研究项目。它的主要目标是精确测量高能宇宙线的能谱,寻找反物质以及暗物质,测定宇宙射线中各种元素和同位素的含量,研究在飞往外星球过程中宇宙空间辐射对人体的影响,研究γ射线物理以及捕捉新的奇异物理现象。

狄拉克的预言――科学还是科幻

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狄拉克早在1928年就预言了正电子的存在,他把正电子比作在真空的大海中生成的一个气泡。他觉得电子和它的反粒子――正电子都是从虚无中创生而来,或者说,电子一旦与正电子相遇彼此便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半个世纪以来,狄拉克的预言曾得到一片喝彩声,这倒不是因为他发现了一个真理,而是人们――大都是科学幻想家对他的奇思妙想佩服得五体投地。于是反物质从此成了离奇的科学幻想作品的绝好素材,所谓反物质宇宙、反物质人、反物质炸弹、反物质推进……从人们的头脑里源源不断地演绎出来。

根据相对论和万有引力定律,在宇宙的很多区域中,仅以我们能观察到的“亮物质”的质量计算,不可能产生现在观测到的这么大的引力,由此推断,要么是牛顿、爱因斯坦错了,要么存在既不发光、也不反光的暗物质,而且它们占宇宙总质量的比例高达90%。它们在哪里?它们由什么构成?人们一无所知。宇宙中究竟有没有反物质?现在还不清楚。按目前公认的假设,大爆炸会产生质量相同、电性相反的两种物质,有人认为反物质大量存在,只存在于遥远的反物质宇宙中。有无反物质在地球上没法找到答案,因为反物质一旦进入大气层就“湮灭”了,只有到宇宙中研究,才能搞清反物质的真相。

如果反物质世界距我们并不遥远,那里生成的反质子和反氦原子核就会以宇宙线的形式,往来于星河系,其中极微量的反粒子也许会来到地球。反氦原子核是物质世界中的粒子在碰撞等过程中不能生成的,如果我们从宇宙线中发现了反氦原子核,那么我们就算拿到了反物质世界存在的证据。

如果反物质世界在我们的近旁不存在的话,那么科学家观测到反质子又来自何方呢?科学家倾向于认为,反质子是宇宙中若干中基本粒子发生反应的产物,如果情况确实如此,由于科学家从宇宙线中仅检测到极稀少的反质子,那倒可以认为为探索发生在宇宙空间的,令人感兴趣的基本粒子反应创造了契机。

在现代宇宙理论中,宇宙是从“虚无”状态诞生的,随即经历了急速膨胀,形成一个超高温的火球――“大爆炸宇宙”。大爆炸宇宙充满极高能量。在这种高能状态下,可能产生了大量大质量粒子,此后随着宇宙的膨胀,在温度下降的过程中,这类大质量粒子崩解成为质量较小的粒子,在这时候生成了粒子和反粒子。如果这时产生的粒子与反粒子数量相同,那么随着宇宙空间温度下降,粒子和反粒子就会相遇并湮没,同时释放出X射线,介子和光,以及极大的能量。情况果真如此,最终宇宙中就不会存在粒子和反粒子,银河系和地球当然也就不会存在了。然而,当这类质量相当大的粒子崩解时,极微弱的粒子与反粒子的平衡会被打破,比如从比例上来说,对应1亿个反粒子,生成的粒子数是1亿个加1个,很快,1亿个粒子与1亿个反粒子相遇湮没,留下1个粒子,于是剩余的粒子聚集成为物质,进而形成了充满宇宙的星系和各种天体。科学家认为,这微不足道的粒子与反粒子数量上的区别,导致了大质量粒子崩解时被称为“CP对称性破缺”的基本粒子现象。

上面谈到的“CP对称性破缺”在整个宇宙中都无例外,可以认为,整个宇宙都是由粒子构成的。不过,如果这种“CP对称性破缺”只发生在宇宙的局部,那么宇宙的某个空间里就有可能生成大量的反粒子,这样一来由反粒子构成的星系和种种天体,也就是说反物质世界不就产生了吗?我们不妨想象:宇宙某个范围是物质世界,另一个范围是反物质世界,而我们人类只是偶然居住在物质世界里。

我的同学阿仪篇6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是因为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礼仪最精深,做为龙的传人,我们就更因该讲究礼仪了。今天,我就来讲一个前几天我在街上开见的关于讲文明的故事吧!

昨天,我走在放学的路上,还边哼着小曲儿。突然,一辆蓝色的轿车,从我身边呼啸而过,只听身后传来“嘭”的一声,轿车把一个卖菜啊婆的菜筐给撞飞了,青菜、萝卜、菠菜洒了一地。轿车猛然停了下来,我也放慢了脚步,想看看这件事是怎样解决的。这时从车上走下了一个叔叔,走回来扶起吓得目瞪口呆的啊婆,说道:“阿姨,没撞到您吧?”“没,没撞到。”“阿姨,我们要赶时间,实在是对不起,您看这样好不好,我留个电话给您,再给您一百元,你去医院检查一下身体有没有受伤,如果很严重,你就打这个电话,告诉我您在哪,我办完事就赶过去,帮您付医药费;如果没有事,那您也打个电话给我道个平安,好吗?”那位叔叔边说边拿出了钱包。“小伙子,把你的钱收起来,我不要你的钱,我也没受什么伤,只是麻烦你帮我做一件事好吗?”“阿姨,您说,什么事,只要我能办到,我一定尽力而为。”“我不用你帮我办什么大事,只是我老了,腿脚不好,麻烦你帮我捡起那些菜好吗,你看我行动那么不便,等下在被别的车撞到该怎么办?”“可是,阿姨,我们要赶时间。”“小伙子,求求你帮帮我好吗?这些都是我的血汗啊!”“可是``````”这时,有从车上走下一个穿白色裙子的阿姨,对他们说:“哥,阿姨,你们别争了,再争两边都耽搁了;哥,我们还是把阿姨的菜捡起来吧,反正也已经迟到了,在迟到也没关系了。”“那好吧。”当叔叔和阿姨帮啊婆把菜捡完,转身上车走后,我的心里就在想一个问题:如果,这个啊婆碰到是一为蛮不讲理的叔叔会怎么样?是下车来问她要赔车被刮伤的钱?还是急刹车,然后摇下车窗伸头出来破口大骂?但那位叔叔并没有这样做,而是走下车来赔个不是,然后在帮他把菜捡起来。

其实文明礼仪可以体现在许多地方,可以体现在小事上,也可以体现在大事上,可以体现在人身上,也可以体现在集体上。小小的一的细节,或一个动作,都可以侮辱一个国家的荣誉、个人荣誉,可见文明礼仪它非同小可。让我们一起携手起来,一起讲究文明,让五千年的中华之兴永远闪耀,让“礼仪之邦”这个美称,永远挂在中国的头上!

我的同学阿仪篇7

摘 要: 哈尼族碧约人每年都有祭龙的习俗,并有神话传说证明其祭祀的是龙。文章从另外相似的神话传说故事、祭祀仪式和祭祀的目的、形式三方面辩证,认为哈尼族碧约人的祭龙与龙无关,他们祭祀的神o应该是寨神。

关键词: 哈尼族碧约人 祭龙 寨神

一、哈尼族碧约人祭龙简介

哈尼族与彝族、拉祜族等同源于古代羌族,古代的羌族原来游牧于青藏高原。“和夷”是羌人部落迁徙的一部分,就是现在的哈尼族。哈尼族内部支系繁多,有多种自称,其中哈尼、卡多、雅尼、豪尼、碧约、白宏等六个自称单位人数较多。哈尼族现在主要分布在中国云南元江和澜沧江之间,聚居于红河、江城、墨江及新平、镇沅等县,和泰国、缅甸、老挝、越南的北部山区(称为阿卡族)。而哈尼族碧约人则分散在云南中部和南部的广大地区,主要居住在普洱、墨江、江城、镇沅、景东、新平和元江。

碧约人每年都举行祭龙的活动。“栽秧前,每年的三月属龙日,是哈尼族的主要o日,要到o树前举行全寨性的公祭,`叫祭o。碧约族(哈尼族中的一个支系)早先的祭o和近代哈尼族其他支系一样,都只信仰一个o神”[1]。“祭o是墨江团山碧约人的重大节日。团山寨子在其后山坡上建有o神树,蓄有茂林修竹护在o树周围,把o神树点缀得更加神圣。祭o活动由o头主持,每年祭三次,头o是二月初二到二月初四,二o在头o过后的十二天择属虎,属兔两日进行”[2]24。六月二十三至二十五日举行三o。“六月二十三日,全寨要杀一头牛祭o神,把祭o神得牛肉分给各户……六月二十五日晚,用牛筋骨敲打着簸箕,用干芦苇或易燃的树条扎成火把,点燃后从家里往外撵,把灾难和鬼怪邪魔撵出去”[2]27。可见碧约人祭龙活动很重视,有的地方一年举行一次,有的地方一年举行几次。

他们所祭的龙是指祭祀村子边一片淞种械囊豢檬鳎这棵树叫龙树,或o树,这片树林叫龙林或o林。但是,绝大部分学者都认为祭龙或祭o是受到汉族文化影响的汉语翻译,不是真正的祭龙。如“哈尼族的‘昂玛突’这一仪式过程与众所周知的龙神信仰并没有什么关系,在有关‘昂玛突’的神话传说中也自始至终都没有‘龙’的形象出现”[3]。否认祭龙的认识是普遍的。这些学者认为所谓的祭龙或祭o,实际上是哈尼族普遍的“昂玛突”活动。

哈尼族每年农历十月或农历二月或三月择属牛日、属龙日或属虎日以村寨为单位举行“昂玛突”活动,有的哈尼族地方称“普玛突”、“昂玛拖”或“布玛吐”等。“突”、“吐”或“拖”读音相似,哈尼族语是献、祭的意思;“哈尼语‘昂’是精神,‘玛’为母、大的意思,‘昂玛’合意为村寨精神之母――灵魂即寨神”[4],“昂玛突”即祭寨神。“普”、“布”读音相似,为寨,“玛”为人之意,“普玛突”即祭大寨,意译为祭大寨的神灵或祭大寨的守护神。这些称呼虽有些微差异,实则都是指祭寨神。哈尼族村寨有神林,神林里有神树。举行昂玛突的时候,主要是在神林里祭拜神树。

二、碧约人《祭龙的来由(哈尼族)》介绍

可是,罗开明讲述,郭东屏搜集整理的《祭龙的由来(哈尼族)》这篇文章却把碧约人祭龙说是祭龙神,并且有龙神的传说为证。

栽秧前,每年的三月属龙日是哈尼族的主要o日,要到o树前举行全寨性的公祭,`叫祭o。碧约族(哈尼族中的一个支系)早先的祭o也和近代哈尼族其他支系一样,都只信仰一个o神。o日的头天,由o头通知全寨各户备足第二天吃用的水。祭o当天清早,由几名未婚男青年淘洗水井。祭o树时,人们到井边献饭、祷告;寨子进出路口要插上篾子编的小竹排,称为o排,表示时值本寨o日,外寨人不得进入寨内踩o;同时表示避免寨龙出寨,防止外龙入寨干扰,与寨龙争斗,给人带来灾难。祖先认为对龙不能得罪,定下了祭龙的规矩。

为什么要祭龙呢?这有个传说:

传说古时候,有七十七户碧约人的寨子里,有三姐妹在龙天休息日到篙河里捞阿咪(螺巴虫),捡到了从上游流来的一个多依果,新鲜又好看,断定多依树长在不远的山上。她们顺着河流找到山上,果然有一棵果树,结满了金黄微红的果子。可是树很高爬不上去,这时看到树上有个标致的小伙子在摘果子。于是三姐妹要求小伙子摘些果子下来。小伙子要求她们闭上眼睛,大姐留了个心眼,指缝里看见小伙子够不到的树枝,就伸出尾巴打。大姐看了很吃惊,不让两个妹妹吃果子,三妹不听话,吃了半个果子咽下去了,剩下的被大姐打落在地。大姐说:“树上的阿哥不是人,他有尾巴,这果实是尾巴打下来,不能吃。”三姐妹再看树上小伙子不见了,于是赶紧回家了。半夜,外面狗叫声一阵一阵的,大姐二姐依次出去都没看到什么。后来三妹出去好长时间才回来,对阿妈说:“是摘多依果给我吃的阿哥来接我了,阿妈,我要跟他走了。”家里人都劝,也没有劝住。三妹说:“阿哥我俩已经说定了,我这就跟他走啦,等满一轮十三,我再回来。”阿妈劝止不了,就对三妹说:“你带上灶灰、粗糠,连路洒着去,日后阿妈也好来看你。”天亮阿妈顺着灶灰、粗糠,一直撵到山脚水井边。阿妈见灰糠再没去处,心里一惊想到:“三妹定和龙宫的人相好,到龙宫去了。”只好闷闷不乐地转身回家。

第二年春天栽秧的时节,三妹背着娃娃笑嘻嘻地和母亲相见。阿妈要看看娃娃长得怎么样,三妹说:“他才睡觉,不要吵醒他。”家里没水,提起竹筒要去打水,阿妈说:“外面太热,把娃娃放在木盆里吧!”三妹把孩子放进木盆里,盖好被子后吩咐她妈不要动孩子,他哭起来可不得了。阿妈答应后三妹就去打水了。三妹走远后,阿妈急忙到木盆便掀开被子一看:“好大一条鲤鱼!”心想我正愁三妹没有被来粑粑送四邻,失了规矩,谁料背着大鱼回来了,于是就把鱼做成了稀饭送给全寨的人家尝尝。三妹回家后,发现娃娃不见了,听阿妈说做成了稀饭送给全寨的人吃了。三妹挨家盘问,人们都说吃了鱼稀饭,只有孤儿兄妹两人没吃,因为没在家。三妹告诉大家:“我阿妈闯大祸了,把龙子当大鱼煮了稀饭,大家都吃了,龙王将要怪罪,人畜将要遭殃。”三妹说完,就无影无踪。顷刻,满天乌云,电闪雷鸣,暴雨倾盆,洪水漫山,陆地变成了大海,只有没吃大鱼稀饭的兄妹二人幸存下来,传下人种。从此,祖先传下龙是不能得罪的,并传下了祭龙的习俗[1]。

《祭龙的由来(哈尼族)》这篇文章从祭龙的仪式和祭龙的传说两个方面介绍了哈尼族碧约人祭龙的由来。也就是说,哈尼族碧约人的祭龙祭祀的是龙神。

三、碧约人祭龙由来辨证

碧约人的祭龙仪式和栩栩如生的祭龙传说相互应证,说明了哈尼族碧约人祭龙,祭祀的是龙神。很多研究哈尼族的学者认为,一些哈尼族的祭o或祭龙,既没有祭龙神的仪式,又没有龙的形象出现,称为祭龙或祭o,仅仅是受汉文化影响的翻译所致。这么说,碧约人的祭龙是不是一个特例?是不是学者们没有注意到?要分析究竟是不是这样,还要多方面探讨。

这篇《祭龙的由来(哈尼族)》认为有关哈尼族碧约人祭龙与龙有关可以从仪式和龙神的传说证明。从仪式来说,这篇文中提到的祭龙与龙有关的方面:(一)祭o时,淘洗水井、井边吃饭、祈祷。“o日的头天,由o头通知全寨各户备足第二天吃用的水。祭o当天清早,由几名未婚男青年淘洗水井。祭o树时,人们到井边献饭、祷告”。选择未婚男青年淘洗水井,以示洁净之意。从其他神话传说可知,井是龙出入的地方,甚至是龙居住的地方,所以要恭敬待之,要淘洗;祭o树时,在井边献饭、祈祷,这是祭拜o神的意思。这与其他哈尼族举行“昂玛突”祭祀寨神树时,在寨神树下神林下献饭、祈祷相似。(二)祭o时,寨子进出口要插龙排。“寨子进出路口要插上篾子编的小竹排,称为o排,表示时值本寨o日,外寨人不得进入寨内踩o;同时表示避免寨龙出寨,防止外龙入寨干扰,与寨龙争斗,给人带来灾难”。按照传说,应该是不要龙祸害村寨了。在寨子进出口插龙排,是让寨龙待在自己的寨子,同时不能让外寨的人踩龙,激怒龙祸害村寨;更不能让外寨的龙与之争斗,带来灾难。这些看似很有道理。

从要祭的龙的形象而言,这个龙的形象特点:(一)变化多端且计谋高超。这个传说中的龙为了引诱年轻女子,变成了标致的小伙子,在多依树上摘多依果。只是多依果够不着,于是叫三姐妹闭上眼。大姐在指缝中看到那小伙,伸出大蛇的尾巴扫落远处枝丫上的多依果。可见此龙能变成标致的小伙子,也能还原尾巴。晚上这条龙要与三姑娘约会的时候,外面狗吠不止,大姐和二姐都出门去瞧,结果什么也没看到。三妹出去,才见到那个多依树上的小伙子。可见,此龙具有隐身功能。不管是变成小伙子、伸出尾巴,还是隐身,都表明此龙变化多端。此龙也计谋高超,首先为了引诱三姐妹,摘了多依果和鲜叶放在流淌的河水里,三姐妹正在河里捞螺丝,发现多依果和叶子,且是新鲜的,就知道附近有多依树。三姐妹想吃多依果,顺着河流向上找,果然发现了多依树。为了打高枝上的多依果,他又叫三姐妹闭上眼睛,才伸出尾巴打多依果。为了让一个女子爱上自己,他对掉下来的多依果施了法术,三妹吃了半个多依果之后,就爱上了他。尤其是,晚上它用了特有效的说法让三妹铁心和它走:“三妹起床穿戴好衣帽,出门去了,很长时间才回来,对阿妈说:‘是摘多依果给我吃的阿哥来接我来了,阿妈,我要跟他走啦。’”放多依树叶在河里,叫三姐妹闭上眼睛才伸出尾巴打果子,对掉下来的果子施了法术,晚上和三妹约会成功,都体现了此龙的计谋多样。(二)多情而残暴。这条龙为了获得女子的青睐,变成一个标致的小伙子;为了给三姐妹打果子,要求她们闭上眼,免得她们看到自己令人惧怕的尾巴;当大姐发现这个小伙子不是人时,告诫三妹说:“不要吃这果子,树上的阿哥不是人,我见他长一条尾巴,这果子就是他用尾巴打下来的,不信你留神仔细看。”三姊妹重新抬头再看时,树上的小伙子不见了。此龙可能是害羞或害怕三妹对他留下不好的印象。特别是晚上和三妹约会的时候,通过隐身术等了那么长时间,其耐心谨慎宛然;三妹出去很长时间才回家,表明此龙对三妹说了很多深情而缠绵的话语,以致三妹回来后,坚定地要跟它走:“(三妹)对阿妈说:‘是摘多依果给我吃的阿哥来接我来了,阿妈,我要跟他走啦。’阿妈一转辘爬起来,拉住三妹说:‘阿妹呀!人生面不熟,你晓得这个阿哥是什么人,不能跟他去。’三妹说:‘阿哥我俩已说定了,我这就跟他走啦,等满一轮十三,我再回来望阿妈。’”变成标致小伙子,叫三姐妹闭眼睛、从多依树上消失、夜里等待时的隐身及让三妹坚定地和自己走,都体现了此龙的多情。可是此龙又是那么残暴。当三妹抱着龙子回家,母亲无意中把木盆里的鲤鱼煮了稀饭送给寨子里的乡亲们吃了之后,“三妹便告诉大家:‘我阿妈闯了大祸,把龙子当大鱼煮了稀饭,让大家吃了,龙王将要怪罪,人畜将要遭殃。’三妹说完,就无影无踪了。顷刻,满天乌云,电闪雷鸣,暴雨倾盆,洪水漫山,陆地变成了大海,人都快淹死完了。只有那没有吃大鱼稀饭的兄妹二人幸存下来,便把人种传了下来”。龙子在木盆里呈现出鲤鱼的样子时,阿妈很惊喜,无意中杀了,并煮成了稀饭,送给全寨的人吃了,结果所有吃过稀饭的人全部被洪水淹死了,只有未吃稀饭的兄妹幸存,并传下了人种。可见此龙性情乖戾残暴。总之,此龙变化多端、计谋高超,多情而残暴。

这篇文章虽然从仪式和传说故事两方面讲了祭龙与龙有关,但是通过研究发现了诸多问题。

其一,从另外相似的传说故事来看,碧约人传说中的龙与祭龙的由来无关。碧约人的传说《阿奇阿萨》[5]和《祭龙的传说(哈尼族)》中的传说情节基本是一样的:看到水中新鲜的多依树果和叶,然后找到多依树,多依树上有标致小伙子给她们打多依果,偷看到龙尾打果,一个姑娘吃了多依果,夜里三个姑娘只有吃了多依果的姑娘看到了那个摘多依果的小伙,姑娘和小伙一起走了,然后母亲顺着灶灰和米糠印子知道女儿嫁给了龙子,后来姑娘带着儿子回家,母亲把木盆里的鲤鱼煮稀饭送给了全寨人吃了,只有孤儿兄妹俩没吃,后来龙子发大洪水,只有孤儿兄妹逃生了,传下了人类的后人。这些核心情节是一样的,两个故事也有不同点:(一)出场的人物与她们做的事情不一样。《祭龙的由来》中是三姐妹在篙河里捞阿咪(螺巴虫);《阿奇阿萨》中是母亲和三个女儿挖地。前者是大姐看到小伙子的龙尾。后者是母亲看到了龙尾。(二)杀龙子的意图有别。《祭龙的由来(哈尼族)》中母亲不清楚木盆里的鲤鱼是龙子,杀鲤鱼煮稀饭给寨子里人吃是对寨子里人的客气;《阿奇阿萨》中母亲杀龙子是有意的,送给寨子里人家吃鱼稀饭是为了让大家都承担罪过。(三)和变成小伙子的龙谈恋爱成婚的姑娘的秩序和名字有别,没吃鱼稀饭的孤儿兄妹称呼也不同。《祭的由来(哈尼族)》中是三姑娘和这条龙谈恋爱成婚,没有具体的名字;没吃鱼煮稀饭的兄妹没有名字。《阿奇阿萨》中是二姑娘,名字叫米古;没吃鱼煮稀饭的孤儿名字叫阿奇阿萨。另外,《阿奇阿萨》比《祭龙的由来(哈尼族)》中的传说多出了一些情节:母亲乘着青蛙到龙宫里,到龙宫后与龙王交谈要儿女回家,米古在阿奇阿萨家询问、吃饭,并告诉阿奇阿萨逃避洪水的方法、兄妹得救后又被天公地母安排结婚传人、天公义莫地母萨莫告诉兄妹说龙王和龙嫂被他们惩罚等。(四)这两篇传说的题旨不一样:《祭龙的由来(哈尼族)》表明龙是不能得罪的,即使是无意的,也会遭殃,这就需要每年祭龙。《阿奇阿萨》的题旨是人有意得罪龙,认为人和龙不能结婚生子,这是错误的,结果导致遭难。龙王龙嫂因此受到了惩罚,人应该和万物为亲,并没有说与祭龙有什么关系。正如文中天公天母所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并且惩罚了让人类遭殃的龙王和龙嫂。像这样残暴的龙怎么可能要祭祀呢?

其二,从祭祀仪式来看,碧约人祭龙也与龙无关。罗开明讲述的《祭龙的由来(哈尼族)》中与龙有关的仪式有:(1)祭o时,洗水井、在井边献饭、祈祷。(2)祭o时,寨子进出口要插龙排。这两项仪式表面上似乎与祭龙神有关,实际上这种行为与其他哈尼族举行的“昂玛突”祭祀活动中的一些仪式差不多。如元阳箐口民俗村举办的“昂玛突”:“节日期间,寨子共同凑钱购买牺牲,在咪古的主持下立寨门、祭祀井神、石虎与寨神。”[6]绿春县哈尼族的“昂玛突”“要祭水神清洗水井,填补路基,村里不分男女主动参加义务劳动,在房顶祭献天神莫米等”[7]。从元阳县箐口和绿春县的哈尼族举办的“昂玛突”活动中都有祭祀井神或水神的仪式,有的也要清洗水井。《祭龙的由来(哈尼族)》中说的清洗水井和献饭、祈祷是一样的,只是其中所言“祭龙树时,人们到井边献饭、祈祷”并不是指祭祀龙树时,不向龙树献饭、祈祷。只能说是祭祀龙树的节日中,有一项是祭祀水神,在井边献饭、祈祷。至于在寨子进出口要插上龙排,这也是“昂玛突”活动中普遍的禁忌行为的表示。“祭o时外人只准进寨不准出寨,非出寨不可的要买鸡祭o后才得出o巴门。寨人也要严格遵守规矩,不准到外寨去,除看牛人外都要在家休息,不准下地生产,不修理家具、房舍等。据说违犯了祭o规矩,祭o不灵,影响全寨人的利益,受到众人的反对”[2]25。笔者认为龙排,或称o笆,是寨神的象征。如墨江团山碧约人祭o树时,在o树上挂着o笆(按:见赵德文该书第25页照片);过大年的六月二十三至二十五日,杀一头牛祭o之后,“六月二十五日晚,用牛筋骨敲打着簸箕,用干芦苇或易燃的树条扎成火把,点燃后从家里往外撵,把灾难和鬼怪邪魔撵出去”[2]27。从赵德文该书第27页的照片可知,一些团山碧约人扎的火把上都绑有用干芦苇或树枝扎成o笆的样子,这应该代指o神,或寨神附着,烧着后才具有驱鬼怪邪魔的法力。在寨子进出口插o笆,也是提醒寨内外人们,本寨在举行祭o仪式,本寨人不准出去,外寨人进来后只能等祭o仪式结束后才能出去;见o笆如见寨神之意。同时,o笆是辟邪物,因为它们附着o神或寨神的法力,正如旗帜一样的作用。祭o日在寨子进出口插o笆与龙无关:“表示时值本寨o日,外寨人不得进入寨内踩o;同时表示避免寨龙出寨,防止外龙入寨干扰,与寨龙争斗,给人带来灾难。”这些说法只是臆测而已。

其三,从祭祀的目的、形式来看,祭祀的神o应该是寨神。

哈尼族祭寨神的目的是保佑人们安康、庄稼丰收和禽畜兴旺。《祭龙的由来(哈尼族)》中认为碧约人“祖先认为对龙不能得罪,兴下了祭龙的规矩”,这种理由欠妥。况且从分析文中传说中的龙可知,此龙神通广大,变化多端又谋略超人;虽然多情,那是因为此龙对人间女子情有独钟,可是太残暴。《阿奇阿萨》中连天公天母都因为他“恶有恶报”被撤职查办。哪有显示出保佑村寨福祉的神性呢?

有学者调查墨江团山碧约人举行祭o仪式的目的很明确:

祭o时各户出钱买鸡、猪到o神树下杀,由o头主祭,众人在旁边听、叩头。祭词内容主要是祈求o神保佑好全寨人不得传染病,不遭旱灾、水灾和火灾,庄稼长得好,牲畜发展,不死人等。祭o的猪肉要煮一些献o神,凡参加的人要凑一些米,共同在o神前吃一顿饭,剩余的肉各户平均分配到家,每个人都要吃着一点儿才会得到o神的荫护[2]24。

由此可见,团山碧约人祭龙的目的和其他哈尼族祭寨神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祈求o神保佑人安康、f稼丰收和牲畜兴旺,只是墨江团山碧约人祭o一年分三次举行。

哈尼族举行的“昂玛突”在村寨边的一片特定的丛林里举行,这片丛林叫神林;丛林中的一棵特定的树叫寨神树。碧约人的村寨也是一样,有一片神林叫龙林或o林;有一棵神树叫龙树或o树。只是称呼不同罢了,形式上都是一样的。

综上所述,不论是从碧约人有关龙的传说、祭o或祭龙仪式和祭o或祭龙的目的、形式来看,哈尼族碧约人的祭o或祭龙都与龙无关,而和其他哈尼族“昂玛突”相似,都是祭祀寨神。

参考文献:

[1]罗开明,讲述.郭东屏,搜集整理.祭龙的来历(哈尼族)[J].华夏地理,1981(4).

[2]赵德文.文化适应与社会变迁――墨江哈尼族碧约支系文化实证[M].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13.

[3]马炜、刘金成.祭龙:哈尼族“昂玛突”文化图式的跨界转喻[J].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05(1).

[4]李克忠.寨神――哈尼族文化实证研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

[5]毕登程.阿奇阿萨――哈尼族碧约人神话[J].回归(墨江县语文联主办,内部资料),2004(3).

[6]卢鹏.哈尼山寨“昂玛突”节祭祀活动调查[J].寻根,2008(3).

[7]莫独.绿春哈尼族的三大节日[J].民族工作,1995(9).

我的同学阿仪篇8

摘要:

稻作仪式是人们为了稻作能够丰产而举行的仪式。由于地理和文化因素的影响,在表现形式上都会有共通之处。相较于其它少数民族,阿昌族、布朗族、德昂族、独龙族、基诺族、景颇族、怒族、普米族这八个人口较少民族,由于人口稀少,影响力低,他们的稻作仪式传承在时代的冲击下不容乐观。不过相对封闭的环境和独特的文化如果利用得当,对这些民族稻作仪式的传承和保护就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

人口较少民族;稻作仪式;谷神崇拜

水稻作为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历史最早可追述至新石器时代。云南省则是水稻的历史发源地之一,各稻作民族在长期与自然能动适应的过程中形成了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的独特的民族立体分布格局、独特的仪式活动、独特的和独特的维护生态平衡的方式。稻作仪式是人们为了稻作能够丰产而举行的仪式,贯穿整个稻作生长过程,是农耕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稻作仪式包含着一个民族对天、地、人的认知以及农事观,影响并指导着人们的农业生产活动。相较于其它少数民族,阿昌族、布朗族、德昂族、独龙族、基诺族、景颇族、怒族、普米族这八个人口较少民族,由于人口稀少,影响力低,他们的稻作仪式传承在时代的冲击下不容乐观。但这些仪式同样极具特色,是我国多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云南人口较少民族概述

人口较少民族指全国人口总数在30万人以下的民族,云南省共有八个,分别是阿昌族、布朗族、德昂族、独龙族、基诺族、景颇族、怒族、普米族。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了解到,这八个人口较少民族总人口421万人,仅占云南省总人口的09%。从居住地来看,这八个民族居住地都相当偏远,交通闭塞,且多与其他民族混居,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其中除基诺族和普米族外,其余六个民族均为跨境民族;从语言上来看,这八个人口较少民族中都拥有本民族自己的语言,甚至不同地区的同一民族也会使用不同的语言。其中独龙族和景颇族有自己的文字,普米族有不成系统的文字,其他人口较少民族则只有语言,没有文字;上,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云南人口较少民族大多数信仰佛教,少数信仰基督教、天主教,但这八个民族却都有着自己本民族的原始,具有图腾崇拜和巫术的特征。总的来讲,云南八个人口较少民族历史上由于地理环境的制约,交通不便,发展较为落后,相对地对本民族的文化保留比较完整。同时除独龙族聚居在高山峡谷地带,农业发展相对落后外,其他七个民族均为农耕民族,以稻米和玉米为主食。因此,云南人口较少民族孕育出了他们独特的稻作仪式。

二、稻作仪式中的某些共性

(一)对谷魂或谷神的崇拜尽管叫法不一,但云南人口较少民族和其他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一样,几乎都存在祭拜谷魂的仪式。例如,阿昌族的谷魂阿昌语称为“谷期”,其象征物是一个装有稻穗的篮子。每年“开秧门(开始插秧)”之前,阿昌人都要先举行仪式,先把开花的树枝和李树插到祭谷魂的田中心,而且要一边插一边念到“长得像花一样好,结得像李子一样饱满,成团成串结果”,接着插三支秧苗,这样完成“开秧门”后,才能正式插秧。另外,每一块新田,都要先选一束“秧王”插到田的中心,然后围绕“秧王”再插满整块田地。“关秧门(插秧结束)”时,为了把谷魂留在田里,阿昌人会留下一束秧苗,蘸水擦洗自己的手脚和工具,在田边烧纸祭祀后才能回家,意为把谷魂留在了田里。等稻谷收获装仓,阿昌人会用鸡或鸡蛋供奉谷堆,因为他们认为即使稻谷收回到粮仓里,如果对粮食不恭敬,稻谷还是会折,即不知不觉的减少。而基诺族则会在秋收后举行叫谷魂仪式,基诺语称之为“国老库”。届时,各家的主人带着鸡去田里捡拾遗落的谷穗和其他农作物,再同鸡一起带回家。回家的路上还要为稻谷“叫魂”,每遇一个岔路口时要放一束稻草为谷魂指路。到家后,要将谷穗分为两份:一份装起来挂在谷仓里,另一份挂在住房内作“谷魂”的象征物。然后由户主在谷仓内杀鸡,或在谷仓前杀猪或杀牛,将猪或牛血、鸡血搅拌后用鸡毛涂在谷仓的木柱、墙壁和门上,再把鸡头、猪头挂在谷仓门上供奉“谷魂”,并以丰盛的酒菜祭献谷神,祈求谷神保佑来年丰收[1]。同样,景颇人的叫谷魂仪式也是打谷时进行。景颇族人认为打谷时,谷魂会被吓走,所以必须要把谷魂叫回来,来年才会有好收成。景颇族的载瓦支系还会把田地里的两种半生植物当作稻谷的父亲和母亲。他们认为收割时将这两种植物一同背回家,谷魂才能跟他们一同回家,第二年也会有好收成。还有的民族会把祭谷魂的仪式融入整个种植稻谷的过程中,例如德昂族。德昂族种植水稻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晋时期,元代已经成为种稻技术最先进的民族之一。由于德昂族无文字,与傣族相邻且信仰相同,所以德昂族受傣族影响较大,在耕种稻作的过程会像傣族那样穿插丰富多样的祭祀仪式。谷魂在德昂语称为“谷哄”。每年清明节过后,德昂族人便开始犁地,犁地的同时妇女要不停地念诵召唤谷魂归来的祷词,大意为:“喂!喂!喂!谷魂归来!来到地中守地,不要给马鹿、麂子来糟蹋我们的土地”等,直到犁完所有的地念诵才会结束。到农历四月份,他们会举行祭谷神的仪式,届时全寨人带着牲畜前往要播种的田地诵经拜佛,然后宰杀牲畜就地煮熟聚餐,餐后才能开始撒种。在对稻谷进行除草时,德昂人也会举行仪式。除草一般在五月后开始,届时他们会在一家之主的床头上放一个装有祭品的小竹篮,竹篮里除了肉、菜、饭等祭品外还插有彩色的小幡旗,并且直到尝新米前,每月的中下旬家中主事者都要定期向小竹篮里添加祭品,一直持续到尝新米时,小竹篮内的贡品才会全部替换掉。祭谷魂仪式比较独特的是独龙族。独龙族由于居住在峡谷地带,仅在独龙江中下游一带种植少量水稻,但也会在种植过程中举行相关仪式,不过他们举行仪式的目的不是要祭拜谷魂,而是驱除恶灵“布兰”。“布兰”在独龙族的原始宗教中指居住在地上的恶鬼,独龙族也信奉“万物有灵”的观念,“布兰”会变化成各种鸟兽吓走谷魂,稻谷就不会有好收成,所以要举行祭祀仪式驱赶“布兰”,为的是留住谷魂,祈求粮食丰收。谷神和谷魂都是对稻作的原始崇拜,一些学者也把谷神和谷魂混用,但笔者把它们区分开来,是因为两者之间有一个显著的区别:谷魂一般来源于“万物有灵”的信仰,其形象比较模糊甚至没有具体的形象,是形而上的,如上文列举的阿昌族的“谷期”,德昂族的“谷哄”等;但谷神的形象则不同,一般为引进稻种的祖先或某种图腾,人们为了纪念他们而封之为谷神,例如在勐海县布朗山布朗族乡的老曼峨、新曼峨一带的布朗族,竹鼠是他们的谷神。相传一名叫雅枯栓的布朗族妇女获得了一粒比南瓜还大的稻种,并将其藏于仓中。一天,稻种滚出仓房外,越变越大,几乎压垮了竹楼。雅枯栓十分生气,举棍猛打稻种,于是稻种便碎成了小粒,漏下竹楼,掉进土缝藏于地中。这时,一只有灵性的竹鼠打洞钻人地下,把一粒粒稻种抬了出来撒在地里,稻种便发芽、开花结籽。由此,布朗族人重新获得了种子,所以他们为感激竹鼠,专门设立了冈永节[2]。而阿昌族的谷神“榜争”则是一位老妇人。在阿昌族的传说中,他们的谷种是由一位眼盲的老奶奶从河滩采来的。因此阿昌人尊称老奶奶为“老姑太”,封其为谷神,并将象征老奶奶手杖的带双穗的秸秆为象征物,供奉在正方堂前或谷仓旁边。祭谷神在怒语中称“汝为”,是原碧江县匹河一带怒族的传统节日,时间为每年的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日,仪式期间不许妇女儿童参加。届时寨中的男子们抬着祭品到预先选定的场地,主持仪式的巫师叫人砍一枝金竹、一根芦苇和一枝青枫栎插在场上,进行祭祀,祷告谷神保佑来年庄稼丰收。祭祀完后,大家再将祭品分而食之[3]。综上,祭谷魂或谷神这种仪式最早可以追溯至原始宗教产生的时代,那时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认知还远远不够,所以种种变化莫测的自然现象在人们眼中往往是因为在其背后有超自然的神灵所为。对于这些未知的力量,先民们渐渐从敬畏变成了崇拜,并给这些自然现象赋予了“人格化”的形象,例如山神、河神等等。这便是原始宗教的万物有灵观念。稻谷作为人类最早驯化的农作物之一,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当时意义非凡,承担着维持和繁衍人类的重要使命。对稻谷的崇拜自然而然逐渐演成了对谷魂或者的崇拜。

(二)尝新米和其他传统稻作民族一样,云南人口较少民族普遍有尝新的习俗,但各个民族在表现形式上各不相同。例如德昂族的尝新仪式一般在稻谷收割前举行,但各家各户具体时间不一。届时会取一些稻穗制出新米,然后将新米和旧米分别煮熟,再把旧米盖在新米上面。这些米饭和菜一起要先祭祀神灵和祖先,其中一部分德昂人会用叶子包起来喂狗和牛,因为在德昂族的传说中,是狗帮助人们寻获了稻种;而牛则是德昂人耕作时必不可少的助手。祭拜结束,剩下的饭菜则须先由家中的长者品尝,最后才是全家人一起共同尝新。有一些民族,尝新是由寨主或巫师选定吉日统一举行,所以尝新对他们来说不仅是一个盛大的节日,同时也是一个祭祖的重要日子,例如景颇族。景颇人在尝新时会举行新米节,这一天也是他们原始宗教的祭典日。新稻穗要由身着盛装的年长妇女采集,装稻穗的背篓也要由五谷和鲜花装饰。这些取来的谷穗要集合到寨主的家中,由年轻的姑娘舂成新米,再交由巫师祭祀。祭祀结束后,新米会分给全寨各家各户尝新,德昂人会先用新米喂狗,感谢它请回谷魂,然后再依长幼尝新。基诺族也是如此。按照本民族的历法,基诺人会由寨主“卓巴”在稻谷成熟前挑选一个属虎的日子进行尝新,而且要先在寨主家尝新,然后每家每户才开始吃新米。尝新当天,每家的主人会背一只鸡去稻田里取谷穗,途中要注意听是否有麂叫,如果有则须返回家中重新择日。取回的稻穗舂成新米,要先供奉在龛位前一段时间后再煮成米饭,同时取稻穗时带的鸡也要宰杀煮熟,之后这些祭品会祭拜祖宗,同时请巫师“魔巴”念咒保佑全家平安。按照基诺族的习俗,新米要先让巫师和家里的长者先品尝,而且尝新的时候外人不能登门拜访。等尝新仪式结束后,主人才会打开房门,同时邀请周围邻居一起尝新。尝新对于稻作民族来讲是一个享受劳动成果的时刻,而从尝新仪式的表现形式来看,它体现了原始宗教万物有灵的观念,同时也包含着对亡故祖先的思念。由于新收获的稻穗要供奉神灵和祖先,因此尝新用的新米在种植过程中必定会得到细心的照料,精心培育的新米除了仪式供奉,也要提供下一年的种质资源,人们在尝新的过程中也把易种植、产量高、口感好品种保留下来,从农学的角度讲,这对稻作的选育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对稻作仪式的思考

一个民族的仪式活动既是本民族文化的一种表现,也是人们对自己民族和身份的确认。这些仪式活动在趋同化严重的中国当代已经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尽管一些人对其深远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诚然,依靠祭祀仪式消除灾祸、祈求福寿的思想已被渐渐淡化,但是各种仪式活动会增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和各民族之间的文化认同。从社会功能上还能说,这种仪式活动对整个社会的象征性符号体系构建和对民族文化认同模式的形成都有促进作用,这对人口较少民族来说尤为重要。同时,传统稻作仪式活动从某些方面也体现了古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始思想,正是对自然的敬畏才生成了仪式中祭拜的谷神、谷魂等图腾。当下提出对这些仪式的传承和保护,可以在新的历史环境下延续民族历史,巩固民族认同,重塑民族特性。

云南人口较少民族的聚居地一般交通不发达,远离现代文明,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生存。环境的封闭造就了这些少数民族文化的自成体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相对稳定的文化特质和文化系统,同时也孕育出灿烂的稻作仪式习俗。但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民族文化的趋同现象日益突出,现代文化正以惊人的速度冲击着少数民族文化,使之失去了其固有的特色和个性。尽管近年来国家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措施明显增多,但结果仍旧不尽如人意,并没有根本性的缓解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面临流失和破坏的趋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正在消亡和变迁,这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而云南人口较少民族由于人口和文化影响力的弱势,面临的问题则更为严峻。笔者曾去边境的一个基诺族寨子调研,那里的基诺族人饮食和生活习惯已经被傣族同化,历法则采用公历,他们原始的历法已经弃用。稻作仪式作为传统农耕祭祀活动的一部分,在当代人们对其中神灵的崇拜已逐渐淡化。没有了对信仰的敬畏,如何去传承和保护这些仪式就成了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民族地区各地方政府都意识到了保持民族文化独特性的重要,都把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纳入了议事日程,纷纷借助“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平台保存传统民族文化,推动经济发展。环境的相对封闭造就了云南人口较少民族富有个性的本民族文化。如阿昌族的“老姑奶”和布朗族的“冈永节”,同时这些地区一般具有较为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越是与现代文明相异的地方,越是吸引人去参观和浏览。如果这些人口较少民族能够结合自身原生态的生活环境,利用这些文化“符号”,围绕稻作的生长周期开发文化旅游业,就可以对稻作仪式的传承和保护起到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戴陆园,刘旭,黄兴奇.云南特有少数民族的农业生物资源及其传统文化知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2]中国少数民族民俗大辞典编写组.中国少数民族民俗大辞典[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5:364.

[3]严敬群.中国节日传统文化读本[M].上海:东方出版社,2009.

[4]刘雪芹.中国民族文化双语读本汉英对照[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3.

[5]中华文化通志编委会.中华文化通志28第三典•民族文化土家,景颇,羌,晋米,独龙,阿昌,珞巴,门巴族文化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6]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新华通讯社中国图片社.中国人口较少民族(上下)[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

[7]中国少数民族民俗大辞典编写组编.中国少数民族民俗大辞典[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5.

上一篇:市场推广活动方案范文 下一篇:引人注目造句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