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尔庄园海妖宝藏大电影范文

时间:2023-11-24 16:20:13

摩尔庄园海妖宝藏大电影

摩尔庄园海妖宝藏大电影篇1

“金猴奖”是中国国际动漫节的重要品牌,是一项由政府、业界、学界共同支持、倾力打造的国际权威专业赛事。本届“金猴奖”在注重参赛作品艺术性的同时更加重视接轨产业发展,围绕国家广电总局提出的办赛要求,进一步打造动漫节的国际节展平台,突出赛事的品牌个性,促进动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我国原创动漫事业快速发展。

动画电影金奖:

上海炫动传播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北京优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开心闯龙年》

动画系列片金奖:

深圳华强数字动漫有限公司的《熊出没之环球大冒险》

动画剧本金奖:

上海炫动传播股份有限公司、天才香港有限公司、广东新华展望传媒有限公司的《麦兜·当当伴我心》

动画形象金奖:

深圳华强数字动漫有限公司的《熊出没之环球大冒险》

漫画金奖:

杭州夏天岛影视动漫制作有限公司的《甄嬛传·叙花列》

动画电影银奖:

北京华映星球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摩尔庄园海妖宝藏》

动画系列片银奖:

上海炫动传播股份有限公司的《兔子帮第一季》

动画剧本银奖: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邋遢大王奇遇记》

动画形象银奖:

北京华映星球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摩尔庄园海妖宝藏》

漫画银奖:

杭州夏天岛影视动漫制作有限公司的《百玄传》

动画电影铜奖: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邋遢大王奇遇记》

动画系列片铜奖:

恒大动漫产业有限公司的《果果骑侠传》

动画剧本铜奖:

上海炫动传播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北京优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开心闯龙年》

动画形象铜奖:

上海河马动画设计股份有限公司的《绿林大冒险》

漫画铜奖:

杭州天雷动漫有限公司的《小鸡彩虹》

最具潜力原创漫画5部:

杭州玉郎动漫有限公司的《杭州传奇》

北京电影学院 刘娴的《童年》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的《家庭欢乐多》

山东新波浪动漫科技有限公司的《乐乐外传》

孙天镛的《山河社稷图》

最具潜力动画短片10部:

中国传媒大学 罗世玉和陈音的《女孩遇见男孩》

中国传媒大学 段雯锴和马维佳的《抢狮头》

中国美术学院 徐百鸣、郁佳俊等同学的《迷失的钟》

广州美术学院 黄成希、徐旭瑜等同学的《双猎》

魏荷芳的《贵妃醉酒》

法国 皮埃尔·杜克、伯特兰·贝 的《战事迷城》

法国 奥尔本·勒里弗、亚历山大·亨利的《镜中倩影》

伊朗 卡努恩公司的《乌鸦妈咪和狐狸》

瑞士 法毕欧·弗莱德里 的《一路顺风》

荷兰 弗拉多·奎柏斯的《海市蜃楼》

最具潜力动画系列片5部:

山西盖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汉字岛》

中国美术学院的《幼童留洋记》

杭州师范大学、吉林艺术学院和杭州市动画艺术创作研究中心的《昆虫联盟》

常州文化科技创意发展有限公司的《小龙甜品工房》

广东咏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疯狂小糖-永远的好朋友》

最具潜力动画电影5部:

深圳华强数字动漫有限公司的《熊出没之过年》

常州文化科技创意发展有限公司的《米多龙》

浙江博采传媒有限公司的《昆塔》

武汉玛雅动漫有限公司的《闯堂兔2铁叮当马戏团的秘密》

浙江中南卡通股份有限公司的《魔幻仙踪》

在刚刚落幕的第九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上,2013中国Cosplay超级盛典全国总决赛现场,无疑是动漫场馆人气最旺的地方之一。经过多轮较量最终获奖名单新鲜出炉(详见右表)。

“金猴奖”·声优大赛决赛结果揭晓

第九届“金猴奖”声优大赛决赛4月27日晚在浙江传媒学院落下帷幕。

经过紧张激烈的三轮比赛,大赛最终名次全部揭晓。来自浙江的李旸霖等人组织的“史前动物园”团队和吉林吴欣怿等人组织的“自燃小分队”夺得特等奖的宝座,各获得一万元奖金。

浙江苏珊等人组织的“凤凰传奇”团队、黑龙江李珊珊等人组织的“芝士配音组”以及吉林王天雄等人组织的“Monsters”团队获得一等奖。

浙江王晨阳等人组织的“天真无鞋”队、北京苏俣等人组织的“八音棚虫”队、天津杨媛媛等人组织的“虫虫特工队”、新疆周健等人组织的“失控”队以及吉林郭浩然等人组织的“God Like”团队获得二等奖。

摩尔庄园海妖宝藏大电影篇2

动画电影制作备案数量稳中有升

自从2009年《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电影票房爆发后,更被业内人士称为中国动画的榜样,近年其系列电影在中国的票房收入连续攀升,甚至并不逊色于国际进口大片在国内市场的表现。国产动画电影的投资热情高涨,无论是制作备案数量还是实际产量均大幅增加。2009年共有61部动画影片获得广电总局电影局批准制作,2010年为85部,2011年为81部,今年截止到8月上旬共备案47部。

与此同时,动画电影的投资制作单位也在逐步增加。今年以来,有47家单位获准制作生产动画电影,其中,杭州辉煌时代动画制作有限公司共获准备案4部,分别为《四方山的鸟声》《魔法师的百宝箱》《神勇小子》和《西湖传奇》;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妙音动漫艺术设计有限公司、北京莫高丝路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和陕西文化音像出版社各获准备案两部。

从备案影片故事内容来说,多为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如《神笔马良》《赤壁》《少年岳飞》《西游记3D》《柳毅传书》《窦娥》《新墙头记》《精卫填海》等;此外,也有一些影片属于科幻和现实题材。从影片的系列化开发角度来看,有7部影片属于续集,包括:《闯堂兔2》《黑猫警长(2)》《西游新传之双峰镇奇遇记》《赛尔号——幻影星的王者》《洛克王国2》《十二生肖城市英雄》《天籁之一万年以后》,另有两部影片是在电视动画片的基础上创作的,包括:《迪迪帮帮总动员之大闹游乐场》、《武林外传(动画版)》。

动画电影市场持续快速增长

整个电影市场对于动画电影的接受度越来越高,我国动画电影市场票房收入快速递增,2009年收入5.42亿元,2010年为5.17亿元,2011年达到16.63亿元,今年前8个月已经突破了12亿元。

截至8月31日,今年共有27部动画电影在国内上映,其中国产片18部(含合拍片),票房收入为4.49亿元,占36.5%;引进片10部,票房收入为7.81亿元,占63.5%。国产动画电影票房收入前5强依次为:《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开心闯龙年》1.63亿元,《我爱灰太狼》7100万元,《大闹天宫3D》4830万元,《麦兜当当伴我心》4820万元,《赛尔号2:雷伊与迈尔斯》3281万元。其中,《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开心闯龙年》麦兜当当伴我心》《赛尔号2:雷伊与迈尔斯》《摩尔庄园2海妖宝藏》《潜艇总动员2》《超蛙战士之威武教官》均为续集,《我爱灰太狼》和《猪猪侠之囧囧危机》虽为新片,但有过去电视动画片的基础,《大闹天宫3D》和《邋遢大王奇遇记》均为经典动画片的重新剪辑和修复版。一些优秀的国产动画电影凭借其独有的创作定位和精准的营销模式赢得了属于自己的市场空间,品牌效应已初见成效。

暑期档动画电影扎堆现象凸显

单就暑期档而言,自6月至8月期间,共有19部动画电影上映,较去年暑期档上映的5部而言,今年扎堆现象凸显,6月1日与8月10日当天各有4部动画电影同时上映,鱼龙混杂,但也不乏一些好的国产动画作品。8月10日上映的《神秘世界历险记》首映前三天票房收入890万元,同天上映的真人与动画结合电影《我爱灰太狼》上映前三天票房达到3805万元,表现非常抢眼。

近年来,随着动画电影市场的形成和国产动画电影的崛起,逐步形成了寒暑假、六一儿童节、十一国庆节等几个档期。由于寒假期间恰逢贺岁档,众多电影大片纷纷上映,对于国产动画电影档期安排较为不利。而暑期档则成为今年动画电影的黄金档期,学生、儿童群体大多处于休假当中,暑期上映的动画电影刚好迎合了学生族的作息时间。同时,暑期档一般不是进口大片的销售季,今年国内在该档期内上映的大多为中小成本影片,与部分动画电影实力相当,使得暑期电影市场无形中为国产动画电影开辟了一条保护之路。此外,今年“国产电影保护月”的延长,也被国产动画电影片方视为业内的鼓励措施。

链接 2012年1~8月美国动画电影排行榜

《冰河世纪4》

制作成本:9500万美元

美国票房收入:1.57亿美元

全球票房收入:8.34亿美元

《马达加斯加3》

制作成本:1.45亿美元

美国票房收入:2.15亿美元

全球票房收入:6.12亿美元

《勇敢传说》

制作成本:1.85亿美元

美国票房收入:2.33亿美元

全球票房收入:4.88亿美元

《老雷斯的故事》

制作成本:7000万美元

美国票房收入:2.14亿美元

全球票房收入:3.37亿美元

《神奇海盗船》

制作成本:5500万美元

美国票房收入:3105万美元

全球票房收入:1.2亿美元

《通灵男孩诺曼》

美国票房收入:4545万美元

摩尔庄园海妖宝藏大电影篇3

2012上海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CCG)16日落幕。本届CCG参观总人次突破20万人,展会交易总金额超过14亿元。据悉,由于家长对于孩子涉足动漫游戏领域的隐忧依然存在,而为了说服家长,各种“防沉迷”手段也成了很多游戏动漫展商营销的热点。

数说CCG

现场零售交易额近4亿元;展会交易总金额超过14亿元。

展场总面积3万平方米,特装展台占展场总面积的87%。

海内外展商共计308家,海外展商出展面积过40%,目前已有40%展商直接预约明年展位。

“防沉迷”成营销热点

动漫游戏已成一项全民娱乐的项目,一些家长其实也都是动漫游戏迷,但对于孩子涉足这个领域,他们仍抱着一份与生俱来的警惕。事实上,如何说服执掌“钱袋子”的家长,使他们放心地让孩子涉足动漫游戏,这也成了中国动漫游戏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因此,“防沉迷”也就成了本届CCG各大展商的营销热点。

防沉迷系统限制游戏时间

去年7月,新闻出版总署开始推广网游防沉迷系统,通过技术手段对18岁以下青少年玩网游时间进行控制。现在,哪款网游没这个系统根本就卖不出去。

在博览会现场,《风云传奇》作为2211火龙网力推的网游,打的就是“防沉迷”牌。技术人员石征介绍,要想成为《风云传奇》的玩家,在注册一个账号之余,还必须用自己的有效身份证件去和“防沉迷系统”绑定,“如果我们发现玩家身份证上的岁数小于18周岁,或根本没到拿身份证的年龄,那系统将自动对玩家的网游时间进行限制。”

动漫消费也需“防沉迷”

动漫“周边产品”已经成为整个动漫产业很重要的一环,每年都会产生百亿元的销售额,此次CCG现场销售交易额就高达4亿元。据了解,现在有一些动漫痴迷者为买“周边产品”不惜血本。为了显示忠实度,这些拥趸并不屑于购买“山寨”,而是转而请人代购原版的日本或欧美“周边产品”。这些“周边”价格不菲(一套限量版《海贼王》“手办”售价达几千乃至上万元)。痴迷者多为青少年,有的为买“周边”花光了压岁钱,同学间的攀比之风也较严重,会产生不利影响。这种现象令人忧虑,值得企业深思。

声音

国产动漫:外衣很华丽 内衣很破烂

“我国动漫最初虽然也有《神笔马良》《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等一些精品,但数量很少。1993年后随着电脑技术的进步,国家对动漫产业的大力扶持,动漫产业获得了长足发展。但除《喜羊羊和灰太狼》等少数让人耳熟能详的好片子外,真正称得上是精品的动漫作品还不多。中国动漫现状是繁而不荣,形象地比喻我国动漫是外衣很华丽,而内衣却很破烂。”

——央视著名导演陈晓莱7月8日在武汉《灵动的动漫世界》公益讲座上如是说。

动画需要提炼生活中的快乐

“抛开技术层面的解释,我用一个比较形象的比喻:成人的影视作品在创作中往往需要提炼生活中的‘拧巴’。情节越‘拧巴’、越曲折就越好看。而动画片的创作,则需要提炼生活中的快乐。作为一名合格的动画导演,当然需要专业和经验,以及创作和审美的眼界。但在我心中更重要的是,他必须懂得什么是情趣、什么是快乐、什么是爱和生活中的真实。如果他对他的观众没有善良和关爱,无论技术有多高超,也是不会成为好导演的。”

——动画导演刘可欣7月5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央视重播《鼹鼠的故事》

央视近日宣布,捷克动画片《鼹鼠的故事》在央视综合频道重播。《鼹鼠的故事》是捷克斯洛伐克非常著名的动画片。电视台播放的《鼹鼠》系列大都是上世纪70年代的作品,有两部90年代出品的短片。央视在上世纪80年代曾引进播出《鼹鼠的故事》,深受小朋友欢迎。据悉,央视已在综合频道每天下午16点35分重播这部经典动画片。

(实习生 侯小慧)

动画电影急需提升美学内涵

中国电影资料馆日前在京召开“动画电影:文化、美学与产业”研讨会,与会人士围绕动画电影展开了多侧面、多角度的研讨。与会者认为,中国要从动画电影大国走向动画电影强国,迫切需要提高动画电影的市场竞争力,提升动画电影的文化品格和美学内涵,以及加大动漫人才的培养。目前,动画公司的人才缺口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动画发展的重要一环,相关院校每年培养出几十万动漫专业的学生,但是,能称为人才的少之又少。与会人士因此建议,动画生产部门或者动画创作队伍应吸收一些有文化底蕴和艺术积累的人参与到创作中来。 (张晓楠)

展会赛事

第十届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7月26~29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

第十四届香港动漫电玩节7月27~31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

第四届中国国际影视动漫版权保护和贸易博览会定于9月29~10月5日在广东东莞举行。

第五届中国国际漫画节9月29~10月9日在广东东莞举行。

由北京市文化局、石景山区政府、中国动漫集团共同主办、北京动漫游戏产业联盟承办的“动漫北京”首届民族原创动漫形象大赛将于7月至8月在京举办。

8月4~12日,第五届云南昆明动漫节在云南省科技馆召开。

第十届中国国际网络文化博览会将于11月23~26日在北京展览馆举办。

国内速览

国产动画电影最新票房统计

截至7月15日统计,6月28日上映的《赛尔号2:雷伊与迈尔斯》票房累计达3211万元;6月28日上映的《猪猪侠之囧囧危机》,票房累计1150万元;7月5日上映的《摩尔庄园2之海妖宝藏》累计票房2160万元;7月10日上映的《麦兜当当伴我心》,累计票房2275万元。

(实习生 侯小慧)

国内首个动漫主题派对乐园启幕

7月13日,国内首个动漫主题的派对乐园——派对新地Party Town在上海启幕。派对新地由上海东方传媒集团(SMG)旗下炫动传播斥资打造,是炫动传播拓展动漫全产业链、涉足动漫文创商业和动漫文创地产的标志性项目。 (实习生 侯小慧)

漫画《山外有山》获“中国人口文化奖”

近日,第十四届中国人口文化奖(文学美术摄影类)评选揭晓,漫画《山外有山》榜上有名。中国人口文化奖是经批准的全国性综合类文艺奖项,参评作品由各省计生委或省作协、省美协推荐上报。反映低碳生活的环境漫画《山外有山》,由于作品构思巧妙,视觉冲击力强,有震撼力,得到评委一致好评。 (张弘)

“卡片蛙” 入围中国十大卡通形象奖

近日,厦门软件园企业翔通动漫集团原创动漫形象“卡片蛙” 凭借清新可爱的形象、讨人喜爱的性格特征,成功入围第三届“中国十大卡通形象”奖。卡片蛙是2011年翔通动漫集团开发的精品动漫形象之一,创作者出人意料地将青蛙的造型用卡片的形式呈现出来,具有鲜明形象特征的卡片蛙就此诞生了。卡片蛙是大众生活状态的体现,形象和性格都易于被人接受。 (王方)

《冰川时代4》中国月底上映

摩尔庄园海妖宝藏大电影篇4

[关键词]空间异托邦原生态跨地性

一、“异托邦”与社会反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党和国家就非常重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创作,在“十七年”电影时期,少数民族电影的创作与新兴国家政权意识形态需求同构,围绕“民族解放”与“民族团结”进行与其他电影相似的话语建构,在少数民族地区特殊的异域风情、民族特色的加持下,造就了一批至今仍耳熟能详的经典电影。但是在接踵而来的“文革”时期,在特殊的政治社会语境下,少数民族电影的创作几乎消失殆尽,仅有的为数不多的几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沙漠的春天》《草原儿女》《阿夏河的秘密》也深受“三突出”原则影响,在艺术表现上有相当大的局限性。“文革”结束后,百废待兴的文艺界在反思“文化大革命”这场劫难之时,以凝重深沉的笔触反思民族文化精神,在文学界出现了“寻根”文学,在美术界出现了“伤痕美术”,在电影界是具有批判精神知识分子的导演,他们将目光聚焦在农村这一景观空间,将乡土中国中的“农村”视为唤醒民族精神的空间载体,而同为边缘地区的少数民族地区,也成为知识分子型导演们的精神镜像,承担起与农村空间相似的功能。较之于中原地区,处在中国版图边缘的少数民族地区是片较少受到“文化大革命”冲击的洁净之地,传统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在族群内部仍被有效地延续与继承,这样的异质性空间构成了福柯所述的“异托邦”空间。福柯晚年提出的“异托邦”概念是“在所有的文化,所有的文明中可能也有真实的场所——确实存在并且在社会的建立中形成——这些真实的场所像反场所的东西,一种的确实现了的乌托邦,在这些乌托邦中,真正的场所,所有能够在文化内部被找到的其他真正的场所是被表现出来的,有争议的,同时又是被颠倒的。这种场所在所有场所以外,即使实际上有可能指出它们的位置。因为这些场所与它们所反映的,所谈论的所有场所完全不同,所以与乌托邦对比,我们称它们为异托邦”1。“异托邦”空间是在真实的空间里被文化创造出来的,构成了人类追问历史与反思现实的一种“反场所”。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知识分子对少数民族地区这一“他者的空间”进行了想象性的建构,面对一个拨乱反正、思想全面解放的新时期,知识分子基于文化自觉,在“反场所”的少数民族地区对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精神进行自发性反省。张暖忻执导的《青春祭》、田壮壮执导的《猎场札撒》等,这些影片都不约而同地选择少数民族地区作为故事的发生地,在“异托邦”少数民族地区空间中寻找中国、发现中国。知识分子在寻找民族之“根”,同时也伴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也在寻找失去的“自我”。“文化大革命”期间被压抑与禁锢的个体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幡然醒悟,确立人的主体性成为彼时知识分子迫切的呼唤,正如评论家季红真在评析“寻根文学”中讲到“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实际上也是对人自身的重新认识”2。寻找“自我”与寻找民族文化成为并行不悖的电影主题,而这种寻找“自我”的潜在需求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中被显在的设置为一位“闯入者”,这位“闯入者”深受现代政治文明的规训,缺乏了少数民族地区——这片被建构空间中保有的淳朴的人性与纯真的人情,如《青春祭》中女知识青年李纯进入傣族的寨子,影片在开头皆采用了“画外音”的形式来标识这种闯入者的身份,电影《青春祭》片首,在低沉轻柔的钟鼓声中,画面上背着行李包的李纯在大爹的引领下,穿过丛林,走进傣家山寨,声音是李纯以回忆者的视角讲述进入山寨的历程。谢飞导演1995年根据20世纪80年代寻根文学作品《黑骏马》改编的同名电影同样以回忆者的视角感慨过往,片首在悠扬的蒙古长调《黑骏马》中,长大成年后的白音宝力格骑着马进入草原。事实上,这种“闯入者”的身份在“十七年”的少数民族电影中也经常出现,如《冰山上的来客》中的杨排长,《山间铃响马帮来》中的张连长,《边寨烽火》中的李医生,但这些外来的“闯入者”往往都是解放军、医生、工程师等先进文明的代表,在电影叙事中承担着拯救、感化落后的少数民族的功能,这也是“十七年”电影国家叙事的重要表征。但是新时期及其以后的“闯入者”不再是“拯救者”,相反,他们“没有了‘政治型知识分子’曾经拥有的威权和自信,连自己都是困惑矛盾分裂和无能为力的”3。《青春祭》中迷惘的女知青,《黑骏马》中接受了高等教育的知识青年,当他们闯入到少数民族这片传统质朴的民族空间之后,苦闷、怅惘的“我”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青春祭》中,“在‘左’的观念教育下长大的城市青年李纯,灵魂是扭曲的,她不懂得什么是美,不懂什么叫青春。傣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对美的追求,使她从麻木中苏醒,深藏在她内心深处的青春火花被一点点燃烧起来”4。导演通过李纯的觉醒反思“文革”对一代青年的桎梏与伤害,去唤醒真正的人情、人性之美。《黑骏马》中迷惘的白音宝力格重回儿时生活的草原,在额吉、索米娅“地母”般的温情中找到精神的归宿。通过“异托邦——闯入者”的叙事模式,在异域边缘的少数民族地区,人的主体性被逐渐确立。但是,这种“主体性”是汉族视角/外视角下被政治话语与现代文明所压抑的汉族中心主义的主体性,并非少数民族的民族主体性,少数民族地区仍然是被看的客体。“异托邦——闯入者”这一话语模式贯穿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创作,借用“闯入者”的身份追问民族精神,新世纪之后面对更为繁杂的现代文明的挑战,这一话语模式仍被有效沿用。2004年陆川执导的《可可西里》设置了一位北京的随队记者进入可可西里地区,记者见证了巡山队员为保护藏羚羊以性命与盗猎者相搏,通过记者视角让观众感受到信仰与生命的可贵。2006年刘杰执导的《马背上的法庭》也设置了一位刚从大学毕业的年轻法官进入寨子。面对偏远地区的民俗风情与地方习惯,这位国家法律的忠实拥趸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法律的失效,显示了中国司法制度在偏远民族地区的困境以及法理之外人性的温暖。

二、原生态与文化守望

进入21世纪,尤其是2004年《电影企业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大量民营资本作为投资主体进入电影创作,激活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发展。母语、非职业的少数民族演员、原生态文化景观一同构成了新世纪之后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主流的话语表征,也是“少数民族主体性”确立的重要话语方式。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是族群内部共认与共享的交流方式与思维模式,承载着少数民族的历史传统与文化习俗,是写进少数民族文化基因的族群记忆。母语电影以一种内在的语言方式,通过向内的视角,进入到民族文化与情感深处。“母语电影多摄制于2005年至2010年,……用少数民族语言描写本民族社会生活与思想感情的电影,从而表达出本民族的特色和思想”。5与母语表达共同呈现于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是“原生态”的文化景观。在“多元文化主义”的背景下,原生态现象广泛存在于音乐、歌舞、电影等领域,原生态电影是“以民族文化的自我书写为方法,并且以还原少数民族文化的真实面目为宗旨,将那些未经雕琢、存在于民间原始的、散发着乡土气息的表现形态呈现在银幕上”6,原生态电影强调对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原汁原味”的呈现,以一种近乎影视人类学的方式记录和展现了大量民族地貌、民族风俗与生活方式,原生态电影往往弱化戏剧矛盾冲突,采用散文化诗性的电影语言。就空间形态而言,原生态电影中经常有数量众多的空镜头,显现具有地域风格特色的自然风景或者特殊地貌,《婼玛的十七岁》中壮观的哈尼族梯田,《滚拉拉的枪》中纤尘未染的山林,与民族风情、民族服饰一起创造了一幅幅视觉奇观,具有民族特色的仪式如婚礼或者葬礼,以及庆典都成为原生态电影必备的场景,如《婼玛的十七岁》中“开秧门”仪式,《阿佤山》祭祀活动中的甩头舞,《滚拉拉的枪》中的树葬仪式等。不同于前文的“异托邦”空间,“闯入者”的过往经验是与少数民族空间价值体系相悖的,当他们进入空间时,与空间内部的价值冲突构成了影片最主要的时间线。但是,原生态电影在创造一个近乎乌托邦世界的同时,电影中的主人公往往是空间中历史与事件的经历者,主人公与民族空间共享同一套价值体系,是此时的时间的守望者与此处的空间的守护者。蒙古族导演哈斯朝鲁执导的《长调》《唐卡》,直面少数民族文化遭遇的现代性危机,将少数民族文化的精髓——蒙古族声乐长调、藏族绘画唐卡的传承与保护作为影片的主题,影片中无论是去往都市失声的其其格,还是失去双手的唐卡画师嘎嘎都是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与继承者;塞夫、麦丽丝的“马上动作片”(《骑士风云》《东归英雄传》《悲情布鲁克》《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用英雄史诗方式守望草原/游牧文化。由汉族导演宁敬武执导的影片《滚拉拉的枪》中,滚拉拉在寻父的征途中,遇到隐居的猎人与其分食,与农户一起收割庄稼,遇到火灾义无反顾地救火,成为指路歌的传承人。在滚拉拉的寻父历程中,并非滚拉拉内向性自我主体性的确立,滚拉拉作为贵州岜沙部落——这个中国唯一拥有枪支的部落的当事者,带领我们见证了岜沙地区的风情美与人情美。原生态电影在呈现一个世外田园式的原生态景观的同时,作为对立面的城市空间,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价值理念也被展现。在现实语境中,高速发展的工业在造就一座座现代化城市的同时,打破了乡土社会乡邻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往少数民族传统的封闭格局被打破,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在不断交流与碰撞中呈现出复杂的社会形态。现代性的城市空间与原生态中的乡土空间形成了巨大的张力,但是,在原生态电影中,城市空间被高度概念化、抽象化,呈现为一种单一的隐形的、被遮蔽的空间或是妖魔化的空间。《滚拉拉的枪》中贾古旺因为去广州打工失去了生命,影片没有用一个镜头去展现广州这座大都市,但是显现出城市如恶魔般吞噬了生命,《长调》中,歌唱家其其格的丈夫在北京失去了生命,其其格也在都市丧失了唱歌的能力。在原生态电影中重要的不是城市空间的遮蔽/妖魔化,重要的是通过城市空间的遮蔽/妖魔化来表现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诗意与美好。因此,原生态电影呈现出某种吊诡性,一方面,原生态电影以内在的视角,实现对民族自我身份的寻求与确立,是对“少数民族主体性”的确立,这类电影“代表着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本体意识的一种觉醒,并且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各民族以及中国电影文化在寻根过程当中主体回归的一个过程”7。另一方面,原生态电影中大量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符号代替了当下少数民族的真实生活,这些符号性的景观空间成为现代人身份焦虑与文化危机的投影。宁敬武导演在拍摄《滚拉拉的枪》时说道:“每一个导演内心都会有一个梦想,就是用电影构建一个完美的世界,一个自然、朴素、自由和让人富有尊严的家园。这愿望之所以越来越强烈,是因为在现实世界中,人心已迷失。我必须寻找我心灵出发点的地方,重返心灵的故乡。”82017年上映的《冈仁波齐》突出体现了此种矛盾,一方面摄制组跟随着一组真实去往冈仁波齐的朝圣队伍,耗时一年,历经2000公里的拍摄,用纪录片的方式真实记录藏族人朝圣的历程,另一方面,《冈仁波齐》成功地实现了现代都市人对西藏这片神秘的“人间净土”的诗意想象,过亿票房有力印证了影片对都市观众诗意想象的满足。探究这种吊诡性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仍然是原生态电影,无论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如长调、唐卡)作为找寻民族底蕴切入点的少数民族电影,还是汉族导演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纯洁书写,甚至是蒙古族导演塞夫、麦丽丝的蒙古族题材电影的创作,也被认作为“国家体制内的少数民族电影导演,其作品固然大都基于蒙古族历史或现实题材,但是从影片立意与作品形态上,已经与其他民族的电影作者共享同一套话语体系,传达同一种价值观念了”9,少数民族在进行“主体性”呐喊的同时,仍然是一种“被表达”的客体,此时的少数民族电影仍然是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少数民族电影。

三、跨地性与个体关注

电影理论家王志敏先生在界定少数民族电影时,提出一个根本原则,即文化原则,两个保证原则,即作者原则与题材原则。若严格按照王志敏先生的定义,2006年由藏族导演万玛才旦执导的《静静的嘛呢石》方可以称为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少数民族电影。《静静的嘛呢石》是“以藏族人的视角来展示故乡的真实面貌,还原本民族人民当代现实生活图景的电影”10。但是“少数民族电影”创作不再是个别的现象,并且形成一定思潮是在万玛才旦《塔洛》(2016)、周子阳《老兽》(2017)、松太加《河》(2015)、《阿拉姜色》(2018)等一批切实进入到民族核心文化的电影出现之后。这类少数民族电影以内在的视角摆脱了“他者”的猎奇与想象,有着强烈民族意识的觉醒与自我言说的渴望,特别是在当下资本全球化与现代化复杂的社会语境下,切实关注个体的现实境遇与精神危机,对个体命运、情感的表达消解了以往宏大的民族文化叙事,反而从根本上确立了“少数民族的主体性”。全球化与现代化所带来的文化焦虑与价值危机广泛存在,处于文化弱势地位的少数民族地区面临着比汉族地区更为严峻的精神与信仰的考验,尽管在以往的原生态电影中,也出现了现代化对少数民族文化冲击的主题,如《婼玛的十七岁》中,婼玛对城市电梯的渴望,随身听、巧克力等消费主义商品进入她的生活,但影片的大部分情节与镜头仍然聚焦在哈尼族生活的自然景观与民俗风情,并且在原生态电影的叙事模式中,多以主人公对传统少数民族生活回归与传统价值理念的恪守作为结尾,忽视了少数民族文化在现代化的冲击与民族信仰之间更为焦灼的困境。新兴的少数民族电影创作,不再聚焦于草原、寨子、寺庙等传统的民族空间,城市空间也承载着丰富的社会语态,跨地性成为这一时期少数民族电影空间的重要特征。卡拉OK厅、洗浴中心、照相馆等都市空间景观超越传统的民族符号空间,承担着影响甚至决定个体命运的重要叙事功能。交通工具的变化成为跨地性的首要症候,频繁出现的摩托车、三轮车、电动车等现代交通工具,代替了以往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如马、骆驼、溜索等传统交通工具。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使主人公能够以更快的速度穿梭于城市乡村之间,以往遥远的城市在现代便捷的交通工具引领下变得触手可及,随之而来的城镇化的消费主义、价值理念迅速冲击着传统的民族文化,个体命运则在文化冲击中摇摆、分裂甚至走向毁灭。在万玛才旦执导的《塔洛》中,一直在草原中牧羊的“小辫子”为了拍身份证照片骑着摩托车来到城镇,在城镇遇到了留着短发、抽着烟的姑娘杨措,在杨措的带领下,卡拉OK厅、露天音乐广场等都市景观空间一一出现,新的空间体验冲击着以往闭塞的塔洛,也带给他虚幻的爱情,“爱情”背叛了塔洛,也毁灭了塔洛。影片最后一个固定长镜头颇具象征意味,倚靠在摩托车上的塔洛面对着山谷、背对着观众,抽了烟、喝了酒,最后点燃炮仗。是摩托车带领塔洛体验现代社会、诀别传统生活,也是摩托车促使塔洛既无法走向现代,也无法回归到传统,最终,陷入绝境中的塔洛选择与摩托车一起消亡。在内蒙古籍导演周子阳执导的《老兽》中,影片的场景选择在鄂尔多斯这座“超现实主义”11的城市中,而唯一与牧区相联系的是“就剩下这么一个公的了”的骆驼,在关于蒙古族题材的电影中,作为“马背上的民族”,马曾经是电影中当之无愧的主要角色,在塞夫、麦丽丝执导的“马上动作片”中策马驰骋、奔马饮酒、万马奔腾,将马的意象发扬到极致,也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草原精神”。但是随着草原的沙化、荒化,自然环境的恶化,马逐渐失去其赖以生存的草原,如《季风中的马》中乌日根为了生存不得不卖掉给他带来荣誉与妻子的白马,而在《长调》中,马的意象干脆被骆驼所取代,骏马不再,草原也不再。到了《老兽》,牧区唯一的公骆驼被老杨卖给肉商,用卖骆驼的钱换回了抵押在洗浴中心的电动车,也用卖骆驼的钱给老杨的情人买了衣服。以骆驼为象征的牧区生活方式、价值坚守在强势的资本面前土崩瓦解,无论是老杨还是他的朋友都成为快速经济发展中的困顿之兽。新的跨地性经验为少数民族族群带来迥异的生命体验与情感经历,由此造成的文化焦虑与价值危机不仅是少数民族所要面对的,而且是在资本无孔不入的当下每个个体都要面对的,因此当少数民族电影进行内在的自陈之时,他们的情感体验超越了族群的独特性而具有了普遍性,与全民性的情感实现了共振。同样是以“朝圣”这一跨地性行为为背景,张杨的《冈仁波齐》在拍摄时有意识地选取与反复呈现藏民的“朝圣”生活细节,展现了一种“前现代”的生活景观,以实现导演的自我“寻找与救赎”目的。但是,松太加的《阿拉姜色》讲述的是妻子俄玛为了完成前夫的遗愿踏上了“朝圣”的征途,丈夫罗尔基与继子诺尔乌执意与俄玛一起去“朝圣”,在漫长艰难的路途中,三个人的情感悄然发生变化。在本片中,“朝圣”不仅是体佛之心、悟佛之行的宗教皈依行为,更是世俗化的真情实感流露,影片中深爱着妻子的罗尔基面对妻子对前夫的眷恋,有嫉妒也有宽容;与继子的情感从隔阂走向包容,细腻的情感表达、微妙的亲情关系,所彰显的不再是藏族族群特殊的情感体验,而是每一个普通人所拥有的真实人伦之情。

结语

摩尔庄园海妖宝藏大电影篇5

神奇的大自然,就在你身边

在新西兰,你每走过三个地方,其中有一个有可能就是国家公园。新西兰有三分之一的国土都是受保护的国家公园,自然伸手可触。由于没有危险的动物,我们可以把车随意停在路旁,踏上小径,远离尘嚣,追寻到大自然最美的深处。

在南岛的西岸区,冰河时代的遗迹从南阿尔卑斯山(Southem Alps)一路延伸至海平面上三百公尺的雨林谷。这种结合了冰层与温和雨林的景致是新西兰冰河区的特色,是世界独一无二的。而新西兰最特别的地方是大量的地热活动。北岛中部的火山台地是观赏间歇泉、沸泥塘以及滚水湖的好地方。华卡雷瓦雷瓦(WhaKarewarewa)向来是新西兰的经典景点之一,也是毛利族裔中提瓦希奥族(Ngati Wahiao)、 图豪朗吉族(Tuhourangi)以及其子部落的圣地。

新西兰西南方的峡湾(fiordland)是全世界可以看到峡湾的两个地方之一。这里的景色是由大自然经过五百万年的雕琢而形成的。峡湾区绵延一百二十万公顷(三百万英亩),由数百个湖泊、山峰、深谷和雨林所构成。峡湾区内最引人入胜的是米尔佛德峡湾(Milford Sourd),英国著名文学家吉卜林(Rudyard Kipling)形容这里为“世界第奇观”。

在新西兰,赏鲸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保留节目。而最有特色的要属可以参加凯库拉(Kaikoura)的海上赏鲸或与海豚共泳了。斯图尔特岛(Stewart Island)原始自然环境,是观赏野生的新西兰国鸟――奇异鸟(kiwi)的最佳地点之一。往北走,在但尼丁(Dunedin)可看到全世界最罕见的鸟类――黄眼企鹅。可以躲在地道中,在它们的栖息地近距离观察。塔卡黑秧鸡(takahe)的数量只剩二百只,但在奥克兰豪拉基湾(Hauraki Gulf)的提里提里玛塔基岛(Tiritiri Matangi)上的保护区里,可以轻易看到它们的踪迹。

漫步于新西兰的雨林是一种奇特的体验。头上是茂密绿枝叶,眼前一片巨大的蕨类、树蕨、藤类和棕榈,脚下是柔软的苔类和地衣铺成的地毯。新西兰最高的树,毛利人称为“卡希卡提亚”,高达六十公尺,一种名为罗汉松的松柏科植物。但是新西兰最著名的树是贝壳杉(kauri),全世界最巨大的树之一。北岛的怀波瓦森林里有一棵周长17.2公尺,高51.2公尺的贝壳杉,已有2100岁,是当之无愧的“森林之王”。而雨林中的各种跑着的、飞着的、撒欢儿的小动物,将这里装点成为他们的天堂。

艺术与运动的体验之旅

新西兰的艺术与文化得自于各个种族,产生了结合毛利人、欧洲人、亚洲人和大洋洲人的特质。

新西兰的艺术圈反映了这种融合。新西兰最有价值的绘画中,有些是由查尔斯・高第(Cnarles Goldie)于十九世纪所画的毛利人画像。画家柯林・麦卡宏(Colin McCahon)的作品使用了文字、基督教肖像与毛利语言以及神话,他被许多人认为是新西兰最伟大的艺术家。许多艺廊除了展出这些作品,还有其它艺术家的作品,如雷尔夫・哈特雷(Ralph Hotere)和葛雷姆・希尼(Grahame Sydney)。

位于威灵顿岸边的新西兰国家博物馆“蒂帕帕・东加雷瓦”(Te PapaTongarewa,即“藏宝库”之意)展现了新西兰国家认同――人民、文化和环境。好玩、充满想象力、有互动性,概念又大胆,蒂帕帕拥有新西兰的文化精髓――高科技又有趣。

新西兰的剧场和舞蹈现场表演一直都很活跃,地方性的表演都带着新西兰独特的风情。现场音乐表演在主要城市十分兴盛,当地表演者也以到全国各个角落表演为荣。

虽然《魔戒》的布景道具都已拆除,景观也已恢复原来的面貌,但是游客仍然可以来探访“中土世界”,许多取景地都位于国家公园与保护区内。另外,电影《鲸骑士》拍摄地点在东部区吉斯本的一个小村庄,这里也是全世界最早看到一天日出的地方。而《金刚》则选在了包括奥克兰的伍德山森林(Woodhill Forest),坎特伯雷的羊群山车站(Flock Hill Station)和邓特伦(Duntroon)附近的大象岩石区(EIephantRocks)等在内的地区,现在这些地方已然成为新西兰炙手可热的景点。

而新西兰每年都会举办各式各样的活动,从艺术节到冒险竞赛,这些活动越来越受海外游客欢迎。

新西兰各处都有艺术节,其中最大的文化活动是“国际艺术节”(InternatlonalArts FeStlVal),每两年轮流在威灵顿和奥克兰举办,威灵顿举办时间为隔年的2月。

尼尔森的“穿着艺术奖博物馆”(Montana World of Wearable ArtAwards)展现了服装设计者无边的奇思异想。这场表演于每年九月举办,由于实在太受欢迎了,于是延长为为期两周的六场表演。

新西兰的冒险竞赛活动也是非常值得参加的,包括每年十一月的“横跨南岛越野赛”,连续五天不停息的严酷考验:“跨岛越野赛”,一至二天的活动,跨过南岛的243公里路程:以及陶波的“铁人赛”。

十月到十一月,花卉节最时兴。在奥克兰举办的“艾勒斯利花展”是南半球最大的花卉,连续四天。

毛利民族最著名的则当属蒂玛塔提尼协会举办的卡帕哈卡毛利舞蹈节,这是两年一度的活动,吸引了数千名游客前来体验毛利文化中最威猛、美丽、优雅和细致的哈卡(haka,舞蹈)。每年六月是玛塔里基节(Matariki毛利新年),新西兰全国各地都会举办为期一个月的庆祝活动。

橄榄球、山地自行车、高尔夫球、健行和以高空弹跳、洞穴探险为代表的冒险运动在新西兰方兴未艾。

在新西兰,无论是淡水还是海水,都是钓客的天堂,最美丽的钓鱼地点。整个国家遍布着河川与湖泊,而在十九世纪末引进的棕鳟与彩虹鳟,使这里成为飞钓的好地方。美国的传奇作家格雷(ZaneGrey)于1920年代拜访新西兰之后,这里就成了著名的海钓地点。

新西兰也是潜水者的梦幻国度。沿岸海洋加上色彩鲜艳的水中生物,以及大部分时间都十分清澈的海水,形成了壮丽的景观,尤其二月至六月。普尔奈茨群岛被认为是全新西兰最适合潜水的地方,海洋探险家库斯托(Jacques Cousteau)认为普尔奈茨群岛是全世界最适合潜水的五 个地点之一。

《魔戒》与《纳尼亚传奇》让你看到魔幻,《鲸骑士》让你看到温情,《金刚》则是人与自然最和谐的状态。可是没有一部电影可以把新西兰尽情地展现,唯有走进新西兰,你才能看到最美丽、最妖娆的新西兰。

沉浸在新西兰的美食天地

新西兰的主要葡萄栽种地是在干燥、阳光普照的东部地区,其中包括吉斯本、霍克斯湾和马尔堡三个术要地区。这些地方都类似于北半球从波尔多(纬度在44至46度之间)到南边的西班牙。在邀样一夺气候与土质都十分合适的地区栽种葡萄,结果就发展出种种不同的风格。而新西兰葡萄酒最大的特色,是具有比其它地区的葡萄酒都浓重的水果味。

新西兰的葡萄酒分很多种,各个区域都有不同的风格.夏多内是新西兰最常见的酒类,特性为醇厚,因为这里有着成熟的桃子、香瓜与菠萝香,所以水果昧重;霍克斯湾生产一种更浓的酒,有着桃子与葡萄柚的香味,马尔堡――新西兰最大的更多内产地,倾向于生产有柳橙味的酒,有着酸味和强烈的白桃与柑橘味。

新西兰的品酒观光越来越受重视,业者常鼓励游客沿着“经典新西兰美酒公路”(Classic NeW Zealand Wine Trail)探访酒庄,参与活动。几个主要产酒区每年都会举办美酒与美食节,而且大多数酒庄向游客开放品酒。

新西兰人以好旅游而闻名,所以厨师旅行回到家乡,会带回在海外学到的点子与技巧。这使得新西兰出现多样化餐厅的情象,许多又酷又炫的小吃馆、茶坊、咖啡吧,均提供烘焙咖啡和精致的用餐环境。

依目前在伦敦经营The Provldoresand Tapa Room餐厅的新西兰厨师彼得・哥登(Peter Gordon)所言:“一只原产的鲍鱼,生熟度刚刚好,洒上一点柠檬,加上特级橄榄油,再铺一层细砰的库玛拉(甘薯),让你在感官上和精神上都感到十分美好”。

从十月到三月(春秋季),新西兰到处都有美酒与美食节庆。其中最著名的“胡基提卡野味节”,是以罕见的古怪食材作的料理为主题。

被访者:新西兰旅游局中国办事处 单位朱晓雯

新西兰拥有多姿多彩的旅游文化和资源,您认为同其它国家相比,贵国有哪些独特的旅游优势?

新西兰被誊为“大自然的地理课堂”,这里有地热奇观,巍峨山峦,冰河体验,湖泊海岸,最可贵的是这些地貌彼此相距并不遥远,游客完全可以早上在沙滩漫步,下午去徒步壮丽的冰川。其次则是新西兰独一无二的毛利文化,从新西兰这个名字的由来,到每一棵神奇植物的名称,背后都有一个毛利神话等待你去发掘。

商务旅游是中国人出国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中国商人去新西兰进行商务考察,您会推荐哪些行业?

新西兰的商务及奖励游产品将以小型商务会议和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为客户提供舒适的商务活动和休闲度假的环境,并为他们量身定做各种有趣的活动项目。任何行业和公司如果希望给员工一次与众不同的奖励旅游,作为对他们一年辛勤工作的回报,借机联络员工之间和上下级之间的感情,或是在这个户外天堂举行一次帆船年会,新西兰都是最理想的选择。

中国人去新西兰旅游最佳的方式是什么?中国游客除了组团,能否以散客方式去贵国旅游?

新西兰是一个特别适合自驾车旅游的国家,因为人口不多,交通网络发达,加上交通标示清晰明了,你只需要有英文的驾驶执照就能轻松上路了。无论是南岛还是北岛,你都可以驾车游玩,看到心动美景还可以泊车驻足一番。在新西兰租车便宜且方便,六七十新西兰元/天的最低价格就可以租到车,你还可以在甲地租车乙地归还,十分便利。

自由行是新西兰游的最佳方式,这是一个非常休闲的目的地,自然需要一种慢节奏的心态去看,去玩,去吃,去住。现在新西兰的旅游签证也相当便捷。

如果请您为中国游客推荐新西兰的五个景点,您会推荐哪五个?

西海岸(West Coast)的冰川徒步,米佛峡湾(Miford Sound),皇后镇(Queenstown)的卡瓦劳蹦极跳台(哪怕只是去这个世界第一跳台感受一下氛围!),怀托摩(Waltomo)的萤火虫洞,岛屿湾(Bay of Islands)的与海豚游泳。

新西兰旅游局在吸引中国游客去贵国旅游方面,今后有些什么想法?

2008年将是新西兰旅游局集中力量加大推广力度的一年。中国目前是新西兰的第五大客源国,随着明年大型市场推广活动的展开,我们的中文网站也将全新改版,相信“百分百纯净的新西兰”这个口号将带动一大批热爱自然、喜爱户外运动的中国游客去亲身体验一番。

我们的目标是让所有去新西兰旅游的客人都能有一次纯正的终身难忘的新西兰旅游体验。我们希望有更多游客选择新西兰作为单一目的地,并且更多的参与到互动项目中。

小贴士

中国游客如果前往新西兰旅行。要向当地新西兰的大使馆申请旅游签证。要想获得入境签证,游客必须具备:新西兰单程或往返机票和1000元以上的新西兰赞币。

时差:冬令时+4小时。夏令时+5小时。

电压:230/240伏特。很多旅馆也提供110伏特的交流电插座。

交通:新西兰3个国际机场都有机场巴士、公共汽车、带行李拖车的小型巴士和出租车前往市区。

营业时间

银行:周一至周五9:30-16:30(假期除外)。

邮局:周一至周四8:00-17:00.周五8:30-18:00。

商店:周一至周五9:00-17:00,有些商店在周四或周五会延长营业时间,大部分商店在周六的营业时间是10:00-13:00。几乎所有商店在耶稣受难日和复活节都休息,不过加油站却仍然营业,除了出售汽油之外,还代售一部分日用品。大多数观光景点和旅游胜地的商店假日也照常营业。

小费:在新西兰的餐厅、酒吧或旅馆。游客可自行决定是否给小费。

邮政:邮票可以在超级市场、书店和食品店买到。市内平信一天即到。寄往其它地方则需要2-3天。如果是快件包括航空邮件,第二天就能寄到。

摩尔庄园海妖宝藏大电影篇6

[关键词]《西游记》;影视创作;世情化;传奇性

《西游记》是一部老少皆宜的古典小说,也是普及面最广的一部经典。调查表明,在四大名著中,根据《西游记》改编的电影或者电视剧最为人们关注,其中有96%的人看过相关的电影或者电视剧。自上世纪20年代起,对《西游记》的影视创作和改编就长盛不衰。央视于20世纪80年代历时6年拍摄的25集电视连续剧《西游记》,成为轰动一时的电视精品。至今为止,这部电视剧在重播时依然能获得很高的收视率。之后,随着影视拍摄技术的提高,影视需求的多样化发展,大量与《西游记》相关的影视创作应运而生,如《大话西游》、《西游后传》、《春光灿烂猪八戒》、《齐天大圣孙悟空》、《情颠大圣》等等。在保留原书的基本情节、人物性格,或者审美理想的基础之上,这些作品为迎合新时期的观众心理期待,融入时尚、前卫、娱乐的因素,对作品进行了新的演绎和定位,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2007年影视界的《西游记》热更是愈演愈烈,中日四家影视机构竞相重拍《西游记》成为一个重要话题,继之而来的热拍潮波涛汹涌:这边厢,取材于《西游记》的《功夫之王》正在筹备,那边厢,日本影片《西游记之大战金角银角》剧组马不停蹄地来到横店影视城取景;这边厢,张纪中宣布要重拍《西游记》,立志使新版《西游记》向美国《金刚》、《指环王》这些大片的艺术水准看齐,那边厢,六小龄童也表示将截取《西游记》中最精彩的一段故事,结合东方艺术和西方电影高科技手段进行经典化演义。

综观当前《西游记》影视作品,世情化和传奇化是相关影视创作的基本原则,这也是吸引观众来到影院、坐在电视机前的两大法宝。

所谓世情化,是指《西游记》的影视改编越来越趋向于普通人的情感和经历,越来越强调人物情感的普遍性和个性,因而在创作中不断充实原著中最为缺乏的“七情六欲”之内容。事实上,这一演化方向早在吴承恩的《西游记》中就已奠定。

《西游记》有真实历史背景。唐代和尚玄奘于贞观三年(629年)从长安出发,历经西域诸国,耗时4载,到达印度摩揭陀国,学习佛法。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归国,带回佛经657部,宣扬佛法,成为享誉中外的佛学大师。玄奘冒险西行取经,历经千难万阻,这是一件崇高而严肃的事业。后来,为了宣扬玄奘取经的艰难和不易、凸现玄奘的执著和神奇,玄奘门人慧立撰写、彦增补的《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逐渐开始夸大其实,偏离了事实的真相。当然,玄奘在古代交通极差的环境下,往天竺求法,路经数十国,往返17年,行程5万里,并以其博大精深的学识声震异国,这本身就带有传奇色彩,再加上慧立绘声绘色描述,引入异境诸种民间传说和佛教神异故事,添上宗教徒因痴迷、狂热而产生的呓语,已经有些传奇小说的味道了,令人读之着迷。因此,玄奘取经故事沿着两条道路发展,它不仅盛传于僧众中,成为他们的偶像;也逐渐流入民间,成为引人注目的市井文学题材。沿着市井民间的发展轨迹,从唐代的李冗的《独异志》,到宋代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再到元人的《西游记》平话,玄奘的逐渐脱离佛学大师的光环,他沾染上了市民的俗气,情同凡人。原本是要宣扬佛法的主旨逐渐被取经过程的离奇和取经人的有趣所取代,取经的目的、价值和意义反而成了其次的内容。

到了吴承恩的《西游记》,西天取经固然有其庄重和严肃的地方,但唐僧的胆小脓包、孙悟空偶尔的小气和逞能、猪八戒的懒惰和贪吃,无不带有普通人的共同缺点和毛病。妖魔鬼怪一般都是来自仙界,就连西天极乐世界中佛祖也会庇护下属的营私行为。显然,玄奘取经的故事沿着世情化的倾向,已经脱离它本真的历史面貌。虽然妖魔鬼怪最终被收服、唐僧师徒四人修得正果,但是这一主旨被西天取经的神奇经历完全娱乐化了。在这种转变中,人们并不介意历史真相的背离,反而沉浸在《西游记》所描绘的非现实中,欣赏着这些妖魔鬼怪、神仙佛祖共同构成的凡间世界,获得认同和愉悦。

《西游记》的影视创作继承了小说的世情化倾向,除了完善人物的不完美之外,更重要的是增加了人物的感情世界,加强了人物性格和心理的丰富性,泛化人物形象的普通性。

小说中的人物,既有优点,也有缺点,这些不完美的人物拉近了读者和小说之间的距离。然而,由于小说的主旨之一是宣扬宗教的,因此作家在内容上加大了“禁欲”的色彩,其中唐僧、孙悟空、沙和尚都是不近女色的,单单只有猪八戒好色,但是他又常常被人戏弄,是作家批评的对象。因此,小说《西游记》缺乏男女之情的描写。影视创作则在这一方面有所突破,除了典型化人物的性格外,就是努力展示人物的情感世界。从历史真实到小说创作,再到影视改编,玄奘取经在世情化方面出现了两次飞跃:一是小说创作把玄奘取经拉下神坛,走向市井;二是影视改编把唐僧师徒四人纳入人世,走向凡间。就后者而言,央视1986年的电视版《西游记》已经开始初步的尝试,最突出的是《趣经女儿国》通过增加女王邀请唐僧赏宝的情节,给予表现唐僧情感动态的机会,从而加强了唐僧的人性化心态:执著向佛的虔诚之心,在面对美丽温柔的女儿国国王的时候出现了悸动,在面对自身内心深处的情感要求的时候出现了动摇。这时候的唐僧,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一代圣僧,而是一个真实生活中富有情感的年轻人。结尾处增加了唐僧师徒告别女王的情节,通过唐僧深情回顾女王继而坚定地转头出发的镜头语言,伴着“我柔情万种,他去志更坚,只怨今生无缘,道不尽声声珍重”的插曲,观众与唐僧产生了强大的共鸣,一方面惋惜唐僧和女王不能实现的爱情,另一方面则为唐僧排除内心魔障真心求经的执著所感动。

把《西游记》的影视创作的世情化推向高潮的契机是周星驰主演的《大话西游》。这部影片于1994年由香港彩星电影公司和内地西安电影制片厂联合投资拍摄,由《月光宝盒》与《大圣娶亲》两部分组成。影片在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构成的基础上,夸大了唐僧懦弱、虚伪、疯狂的凡人之性,特别是破天荒地给原著中不近女色的孙悟空敷衍了一段穿越时空的刻骨铭心的恋情,颠覆了传统小说中的内容,也为后来《西游记》影视改编和创作奠定了主要方向。《大话西游》把取经人世情化为人间的凡人,使唐僧、孙悟空等人拥有了普通人共同的烦恼和追求,再加上玩世不恭的无厘头话语、宏大的场面和背景、娴熟美妙的镜头表达,这部影片成了年轻人追捧的对象,也成为中国电影中的经典。

沿着《大话西游》的成功之路,近年来的《西游记》影视改编与创作大多着重于人物内心“情感”的挖掘,这使《西游记》中的师徒四人、神仙灵异,以及妖魔鬼怪都具有了多层面的内容,艺术形象的内涵也渐渐扩大。这一方面的影视创作以香港TVB的两部《西游记》为代表。香港TVB于1996年拍摄了《西游记》I,1998年拍摄了《西游记》II。该剧对传统的《西游记》进行了一次比较彻底的加工和再现。它最大的亮点有二:一是加强师徒四人之间的感情磨合过程,对坚若磐石的师徒关系给予现实的说明和展示,使师徒四人的关系更接近于常人;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恋情的编织上:女儿国大将军和唐僧、恩恩对孙悟空、白骨精对王子等等。精怪的“妖气”被淡化了,痴情重义得到了强化,唐僧师徒四人的情感世界也得到了表现,引起大众的心理认同。这一创作在《齐天大圣孙悟空》(2002年)中得到了进一步发扬,孙悟空成了有情世界的“大众情人”。孙悟空向世情化的发展,引发了《西游记》相关影视创作的丰富灵感,继之而起的是猪八戒成为改编中心:《春光灿烂猪八戒》(1999年) 、《福星高照猪八戒》(2004年)等电视剧集搞笑与言情于一体,把猪八戒塑造成了新时代的“情种”。

随着唐僧师徒四人走入凡间,拥有普通人的情感和经历,影视创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视野和勇气。“人们在接受另一种文化时,总是一边接受,一边把它变形,这样的过程是无比丰富、趣味横生的,因而,接受史决不是枯燥无味的学问。”影视改编就是对《西游记》接受的表现,不过,继之而起的影视创作越来越背离原著。此外,日本、韩国、美国等也竞相翻拍《西游记》,如2006年日本富士电视台播放的《西游记》收视率超高,剧中的孙悟空暴躁傻气,猪八戒反而冷静沉稳,外形上则是一副现代打扮的蛊惑仔。“日本人改编《西游记》由于观众对原著的熟悉程度较不如中国观众,也就没有‘忠实于原著’的限制,所以也就更自由地注入了很多现代观念。因而在艺术形象方面的变形比较多。”种种创作表明,随着《西游记》故事的世情化发展,《西游记》的想象越来越丰富,《西游记》也得到了极为广泛的传播。

玄奘取经的世情化倾向造就了传世经典《西游记》,唐僧师徒四人的世情化则引发了影视界的各种改编和创作。毋庸置疑,《西游记》的影视创作对于宣传古典文学、传统文化有着积极的作用和帮助,但是过分的改编和创作也削弱了小说《西游记》的经典力量和内涵。《大话西游》以来的各种改编版在创造票房神话、收视奇迹的同时,也受到了来自各界的质疑和声讨。这种现象表明,改编应该有尺度,而不是漫无目标。

世情化是增加人物的世态人情,渲染一个人间世界;传奇化则是加强故事的传奇性,制造一个异域魔界。

小说《西游记》截取了玄奘取经的历史真实,描写了一个极幻又极真的世界。“《西游记》以诡异的想象、极度的夸张,突破时空,突破生死,突破神、人、物的界限,创造了一个光怪陆离、神异奇幻的境界。在这里,环境是天上地下、龙宫冥府、仙地佛界、险山恶水;形象多身奇貌异,似人似怪,神通广大,变幻莫测;故事则上天入地,翻江倒海,兴除妖怪,祭宝斗法。作者将这些奇人、奇事、奇境熔于一炉,构筑了一个统一和谐的艺术整体,展现出一种奇幻美。”人怪妖神的混杂世界、天上人间的时空交错、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轻松幽默的喜剧色彩――构成了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游戏世界,让读者,尤其是让成人获得了心灵的满足。

我国是一个尚史的国度,这影响到小说的创作。”在注重历史真实的同时,由于神话的影响,以及认识能力的低下,作家开始注重情节的传奇性。传奇性的特点在《西游记》中表现得最突出,如孙悟空从石卵中出生、拜师学艺、大闹天宫、被压五行山下、保唐僧西天取经,猪八戒和沙和尚的非凡出生和本领,以及故事所勾画的天上、人间、冥界的神奇之境,无不吸引着平凡的普通人。这些经历当然不会发生在普通人的经历中,但其中险象环生的情节却激发着每个人的想象。

沿着小说传奇性的特点,相关的影视创作也越来越强化情节设计的传奇性和情节表现的逼真性。

强化情节的传奇性,旨在增加作品的娱乐性。从表现来看,娱乐是通过讽刺、幽默、想象来消解现实的压力,让人发笑,从而转化为一种人生态度,并在导向上教人崇善。娱乐的本质是善,娱乐的表现则是笑、是快意、是满足,娱乐的社会作用是缓解压力。当今的社会,处处充满了挑战和压力,人们的自我空间和自由想象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束缚和压迫。“现实压得使人没有可以自由活动的机会,处处都是平凡和呆板,于是苦闷的心情也逐渐增加。人要在这呆板平凡的世界中寻出一点生机来排解这种苦闷,遇事要活动,要冒险,要寻出一些出乎常规偶然变动。”观看影视的休闲方式,能够让忙碌中的人们从现实中暂时转移到想象的世界中,通过欣赏感人的小说情节、观看奇幻的影像画面来获得思想的愉悦、心情的放松,释放生活的压力,宣泄不满的情绪,进而认识到作品的价值、获得精神的陶冶。《西游记》为大众提供了娱乐的机会。在欣赏《西游记》的传奇故事的同时,大众畅游在童心童趣的世界中,获得精神的刺激和放松,以及开心的笑和满足。

《西游记》的影视创作在强化情节的传奇性上有一个过程。上世纪90年代之前的大多数作品都是对《西游记》原著的部分取材,原则上忠实于原著,其中最为经典的是央视1986年版的《西游记》,这部作品囊括了小说的主要内容,不但人物的形象力求接近原著,连故事情节、人物对话、场景等都力图照搬原著。因此,这一版《西游记》的主要价值在于把小说搬上荧屏。90年代以后的《西游记》影视创作数量颇多,从改编方式上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片断式的改编,如《大话西游》、《情颠大圣》,一类是全景式的展现,如央视52集动画片《西游记》、香港TVB《西游记》(Ⅰ、Ⅱ)、《齐天大圣孙悟空》、《西游后传》、《春光灿烂猪八戒》、《福星高照猪八戒》等等。前者借助小说,选取部分内容演义而成,后者则是借助取经经历,或者取经人物,另起炉灶进行全新创造。如《大话西游》在保留唐僧师徒取经故事的基础上,把唐僧、孙悟空、猪八戒、蜘蛛精、白骨精、牛魔王、紫霞仙子、菩提老祖的关系重新组合,编织了一个跨越500年的爱情传奇。由陕西省电视节目交流中心等单位投资拍摄的30集连续剧《西游记后传》(2000年)把唐僧师徒拉到取经回来的五百年后,让他们四人担负起拯救天界的责任。2004年的Flas片《大话西游后传》则让师徒四人在21世纪再次西去取经普度众生,情节荒诞、引人暴笑;2005年出品的《情颠大圣》则把时间往后推,叙述了唐僧正式经历八十一难之前的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春光灿烂猪八戒》、《福星高照猪八戒》等猪八戒系列则以猪八戒为中心,全新演绎天上人间的故事。日本版的《西游记》干脆让唐僧变成女性,并与孙悟空谈起恋爱。美国版电视剧《美猴王》情节更加离奇,其中观音将与洋人唐三藏有感情戏,两人还将穿梭时空三千年,跑到现代来相会,唐三藏要在观世音与美猴王的带领之下,到神秘的东方找寻力量与爱的真义。

另外,由于影视技术的提高,尤其是电脑动画技术的引入,使《西游记》中那些天马行空的人物、稀奇古怪的造型、变幻莫测的场景,以及光怪陆离的情节得到了更好的展现,带给观众越来越完美的视觉享受。《西游记》原本就是靠奇幻情节来吸引大众欣赏的。由于现代高科技的发展,以及电影技术的日趋完善,使很多原本只能在文字中阅读的传奇情节变成可观的影视成为现实。小说是语言的艺术,电影则是画面的艺术。从文字到画面 ,除了依靠镜头语言、人物表演和场景设计外,还需要高科技的汇入,从而增加画面的真实性和艺术性。《西游记》的奇幻情节要在影像中得到体现必须借助现代技术的参与。因此,电影的出现,使这些不可能以技术的方式逼真地展现在画面上,实现了传奇性情节的现实可能性,因而满足了大众的视觉要求,这就给《西游记》热拍提供了市场需求。

自影视在中国出现以来,相比于其他古典小说,《西游记》的影视实现始终和影视技术的提高息息相关。由于《西游记》本身情节、人物实物实现的困难,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大部分影视改编只能大多依靠动画片、舞台剧等方式。央视1986年版的《西游记》排除万难,以当时国内最高水平的特技,真实表现了孙悟空的筋斗云、七十二变、上天入地,以及妖魔鬼怪的变化。虽然这些特技在今天看来已经非常粗糙,但特技的引入,让小说中的传奇情节终于表现在屏幕上了。之后,《西游记》的影视创作一直在特技方面努力着。

在技术参与电影并取得重要地位的同时,观众对于影片的视觉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进一步提高技术,从而获得更完美的影像。尤其是近年来西方大片的高科技制作,在画面上获得的成功,使技术与电影的关系更为密切,如《侏罗纪公园》中的恐龙世界、《特洛伊》中的大规模的毁坏和死亡场面、《后天》中恐怖的自然灾害、《阿甘正传》中羽毛飘落的长时间无切换镜头、《蜘蛛侠》和《哈利・波特》中天马行空的任意游走,等等,这些影片如果不依赖技术的参与,其效果可能要大打折扣。国外大片获得的成功也刺激了本土影视的创作欲,而以丰富的传奇性情节著称的《西游记》,无疑是实践技术与画面相结合的最佳对象。因此,电影人和观众不再满足于20世纪80年代的落后技术,希望依赖当今无限发达的电脑动画和特技,弥补当年不可拍摄的遗憾。可以说,当今热闹的《西游记》的重拍、改编现象,本质上是传奇性情节对现代技术的一种现实需要。刘镇伟在拍摄《情颠大圣》时也说明了特技的重要:“在拍完两部《大话西游》 后,我就已经有了第三部的构思,但因为当时特技水平的程度未能满足我的设想,所以就一直没有去拍,后来我在与周星驰合作《功夫》时,发现特技水平已经很成熟,就开始拍摄了。” 因此《情颠大圣》才有了莎车城的劫难、UFO、金箍棒变赛艇、美艳变天使等奇幻情节,这在以往的影视作品中都是无法实现的。此外,《春光灿烂猪八戒》、TVB《西游记》、日版《西游记》也都加强了特技的使用, 美国版的《美猴王》简直成了好莱坞电影技术在中国小说中的实践。在此背景之下,央视又拍摄了《西游记》续集,于2000年与观众见面。但由于资金、技术的落后,续集的视觉效果并不理想。因此,《西游记》的视觉效果的提高仍然期待更先进的影视技术的参与。张纪中要拍摄新版《西游记》的根本原因就是对以往落后的影视特技的不满,他希望借助现代先进的制作手段和制作设备,突破过去,注重视觉元素,制作一部具有全新视觉效果的魔幻电视作品。也正是希望把《西游记》打造成一部视觉大餐,国内外影视人纷纷瞄准了《西游记》,形成了当前的《西游记》拍摄热潮。

从传统小说到现代电影,无论是接受方式如何,作品的创作都体现了一种一脉相承的关系,即《西游记》的小说创作已经开始了世情化和传奇化的试验,并获得了经典的认同,而影视创作正是沿着这条道路继续披荆斩棘,诞生了相关的视觉经典。随着传统文化的深入,《西游记》的影视创作将会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更多的力量,从而把这部小说以更为完美的方式和内容表现出来,得到大众的欢迎。扎根于传统小说的现代《西游记》演绎,也将会在“掀起你的盖头来”的那一刻,成为世人瞩目的新娘。

[参考文献]

[1] 刘荫柏.说西游[M].北京:中华书局,2005.

[2] 王晓平.《西游记》接受史[N].北京:中华读书报,2001-04-04.

[3]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四)[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5]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6] 朱光潜.文艺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

摩尔庄园海妖宝藏大电影篇7

纳木错与念青唐古拉一起,在藏北大地上构成了一幅数千年亘古不变的壮丽图卷。

纳木错是蓝色的,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位置,她所呈现的是不一样的蓝色光焰;你只要在湖边站上几分钟,她就可以因云层的涌动和风吹的波澜而为你上演蓝色的迷幻变奏曲。她蓝得清澈,蓝得润肺清心,那波光,可以洗涤每个人的灵魂,只要这个人自己愿意。今天的游客和摄影爱好者们给纳木错取了一个美丽到忧伤的名字,称她为“情人的蓝色眼泪”或叫“天神的眼泪”。

而当地的牧人们则亲切地称纳木错湖为“福绿的纳木错母亲湖”(纳木错秋木姆)。从很早的时候,人们就把从天空俯瞰纳木错的样子绘制在心中,他们把她描述为东西延伸的一位静卧的金刚亥母之像,她的头在拉江肯巴山,她的脚就是过热哈波东,也有人说她的两个脚不是并拢的,另一只脚就是如今游客如云的扎西岛。昂曲和芝曲两个支流如同金刚亥母空中举起的宝剑,湖源处的三个小湖像金刚亥母仰视的三只眼睛,玛恰斯姆岛像金刚亥母右手持着带血的头颅,而“哈布东”就如同金刚亥母的一个坐垫。

纳木错北面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是平缓中略有起伏的藏北高原,即羌塘草原,那里广阔的湖滨草原环绕着纳木错,水草丰美。 紧贴着纳木错的南面,是绵延了1400多公里的念青唐古拉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平均海拔5800-6000米,山上的冰雪融水汇聚成小河,好像源源不断的乳汁注人纳木错,形成向心形水系。由于气候变暖,现在,每年进入7月,山上的雪基本融化,只有海拔7111米的主峰“唐拉雅秀”依然披着冰雪的盛装,当地人说,那是山神的战袍。

纳木错与念青唐古拉一起,在藏北大地上构成了一幅数千年亘古不变的壮丽图卷。

严冬季节湖面封冻,大地和山峰一样白雪皑皑,天地之间充满着肃穆;春末,湖面上的冰雪渐渐融化,蓝蓝的湖水开始温柔地荡漾,在风和日丽的时候,平静的湖面倒映着飘浮的白云和巍峨的雪山,恬静又明丽;夏季,湖中岛屿上栖息着数万只斑头雁、棕头鸥、鱼鸥等候鸟,生机盎然,湖滨绿草如茵,盛开着满坡满坡的野花,芬芳斗艳;进入秋季,湖水依然是梦幻的蓝色,湖滨草原则换上了金黄色的衣裳,饱满的大色块对比是自然带给人们的另一幅绝美画卷。

冰雪消融的季节,环绕纳木错,从北面看一眼纳木错与念青唐古拉的相互依偎,去感受那蓝色湖水与洁白雪山携手相映,你就真正地置身于神仙眷侣所居住的旷世美景之中,此情此境,你也许会放下尘世的一切喧嚣,尽情感受升入天国般的幸福。那一番经历,也许会使你内心从此有了一道可以相伴一生的风景,任何时候回忆起来,你都对天地人生充满无限的感激之情。

人神共有的情感故事

讲给天地之间的神山圣湖

这里的山和水,首先是属于藏北牧民的。世世代代生活在高原上的人们,心中拥有着这广阔的天域,他们先是满怀敬畏地把山河大地都神化起来,用以祈愿福祉。进而,他们又将自己的生活和情感注入到这些大自然的神灵中,为雪山和湖泊赋予了强烈的生命色彩,并编织出丰富绚丽的纷繁故事,创造了人神交错、多彩纷呈的精神世界。有趣的是造物主也为牧民编造这些故事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护佑高原的神仙眷侣

在青藏高原的西部和北部, 神山和圣湖经常是成双成对地一起出现,如:冈底斯山与玛旁雍措湖、达尔果山与当惹雍措湖、西亚尔山与俄亚尔措湖等等。纳木错与念青唐古拉也是一对降落在凡间的神仙。但这还远远不够,他们并不只是一双情感线条单一和爱侣,他们之间的缠绵故事枝节甚丰,把方圆几百公里内的山山水水全都包容了进去。在整个高原所有的神话传说中,关于纳木错和念青唐古拉的故事肯定是最为丰富,最为生动和完整的一部分。

在当地的传说中,纳木错(纳木错琼姆)是帝释天的女儿,是天湖女神。她的水源是天宫御厨里的琼浆玉液,到了大地上则变成了天宫神女的一面绝妙的宝镜。纳木错是永宁地母十二尊之一多吉衮扎玛的依所。而念青唐古拉的藏语意为“灵应草原神”,他是藏族神话中“世界形成九神”之一,是“十八掌雹神”之一,是北方草原众神中的主神;他拥有广大无边的北方疆域和丰富的财宝。他与高原东部的玛加崩热山和西部的冈底斯山三山并重,同为整个高原的主宰之神。念青唐古拉有自己的谱系,父亲沃岱巩杰,母亲芸恰秀吉,妻子是纳木错秋姆。此外,念青唐古拉还有360位伴神,属部数十万。

念青唐古拉和纳木错似乎来到世间便是一对夫妻。纳木错的形象是全身青色,一面两手三眼,右手持龙头禅杖,左手持宝镜,束高髻,余发披于身后,腾云驾雾,骑青色飞龙。而念青唐古拉的形象是日月莲花垫上,乘白马,着白衣,发髻缠白绸,头戴盔甲,右手高举包饰五角金刚的马鞭(红矛)多加寺有壁画,降妖除魔、左手人拿着白色(玻璃)念珠。

念青唐古拉与纳木错相亲相爱,共同呵护着藏北草原,为北方世世代代的百姓们带来福祉。但这一双夫妻的情感之中也夹杂了丰富的故事元素,这些内容使得藏北辽阔的草原不再空旷寂寞,而是充满了人世间的温情。牧人们这样讲述着纳木错与念青唐古拉的故事:

扎古恶脸的故事

在当地的传说里,纳木错北岸一座不大的山坡上住着一位流浪者,他名叫扎古,也叫扎古恶脸(“恶脸”藏语中的意思就是“又黑又很难看的脸”)。扎古以狩猎为生,他同时也是一位赞神,法力无边。一天早晨,扎古挎上弓箭别着大刀去打猎,路遇一条黑蛇和一条白蛇正在厮杀,那白蛇威风凛凛,钳嘴卡住黑蛇的头甩来甩去。当他晚上满载猎物归来时,又见黑蛇占了上风,白蛇已奄奄一息。扎古恶脸想想说:就把白蛇当成天神,黑蛇当做魔鬼吧。拔出大刀把黑蛇砍成两截,救了白蛇的性命。

过了几天,扎古又在出猎的路上看见一头白野牛和一头黑野牛顶架。白牛像一座高高矗立的雪山,每一次攻击都使黑牛只有招架之力。等扎古晚上归来的时候,黑牛高高举起蓬松的牛尾,两只黑洞洞的鼻腔冒着青烟,白牛已被顶翻在地。扎古心想:这白牛可能是天神,黑牛可能是魔鬼。他用野牛肋骨做成的弓箭射死了黑牛。

扎古刚回到家里,念青唐古拉山神化为凡人相貌出现在他面前,并对扎古说:“朋友,你所救的白蛇和白牛是我的两个神魂动物。我要报答你的救命之恩。”

念青唐古拉山神打开他所有的仓门,让扎古选三样东西,只许拿三样。山神的仓房里堆满了金银珠宝,绫罗绸缎,到处都是金灿灿,亮晶晶,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赞神一时不知道要什么好。于是,闭目瞎摸。他第一次摸到的是盐,便抓了一把撒向北方说:“但愿对人类有用。”第二次摸到的是一个人头,便急忙扔到了纳木错里面。但实际上这个人头是一颗硕大的红玛瑙,所到现在还传说,在纳木错湖里,有一个水晶做成的盘子,里面盛装着一颗硕大的红宝石,就是当时扎古扔进去的红玛瑙。第三次,扎古摸到的是一把沙子,实际上是一把金子,也让他给撒到了北方,于是现在纳木错北部的申扎县富含金矿,出产金子。另一种说法是,扎古第一次摸到是的盐,便抓了一把撒向北方说:“但愿对人类有用。”第二次摸到的是碱,便抓了一把撒向北方说:“但愿对世人有用。”第三次摸到一个疙疙瘩瘩的东西,也抓了一把说:“也撒到北方去吧。”可这个疙疙瘩瘩的东西可不是什么好玩意,而是一直到现在都在困扰着高原牲畜的炭疽病菌。

纳木错的“”和念青唐古拉的28个儿女

在纳木错北岸约30公里处的保吉乡有一座山叫保吉山,与念青唐古拉山遥遥相望。当年威严峻拔的保吉山常与纳木错窃窃私语、缠缠绵绵,生下一个儿子──唐拉札杰。现在保吉乡西边约12公里处,有一个名叫秋尔错的小湖,湖边有一面山坡,名字就叫唐拉札杰,意为突然出生的孩子。传说保吉山和纳木错为了不让念青唐古拉山发现唐拉札杰,就把唐拉札杰藏在保吉山以西。所以今天在纳木错北岸,无论从什么角度一般都能目睹念青唐古拉主峰的尊容,可站在唐拉札杰山上,就是看不到念青唐古拉的主峰。

尽管如此,不幸的事情还是发生了。神力无边的念青唐古拉怎么会不知道这点小事呢?一次,念青唐古拉抓住了自己的妻子与保吉山私通,保吉山正欲拔腿北逃,念青唐古拉的长刀砍断了它的双腿,保吉山再也无法站立了。如今人们乘车前往保吉乡所经过绕湖的公路就是从传说中的保吉山断腿所形成的山谷处穿行而过。

因为念青唐古拉在藏北无以匹敌,所以它对保吉山与纳木错的私情采用如此残忍的报复行为,并没有一个神灵敢出来说一句不是。但为了赎回自己对保吉山犯下的罪孽,念青唐古拉在现保吉乡二村境内修建了岬南曲加一百个塔山,如今,岬南百塔山像一堵塔墙,矗立于保吉以东纳木错湖正北约40公里处,据说在每座佛塔的底座边上都有一泓泉水,是敬献于佛塔的净水。

在另外的一些传说里,念青唐古拉自己也不是一个安守于家庭的神灵。沿着纳木错南岸向西有一个像蓝宝石一般的小湖泊──卓玛拉错。据说这是念青唐古拉山的婚外女儿。念青唐古拉也害怕被自己美丽的妻子发现,把卓玛拉错藏在这里。站在卓玛拉措岸边自然看不到纳木错。至于卓玛拉错的母亲是谁,牧人们也不清楚,这也许是念青唐古拉山的高明之处吧。

念青唐古拉有个儿子叫唐色──意思是唐公子。可这个挺拔峻秀的唐公子也不是纳木错所生。这座高耸的雪山位于唐拉雅秀西南角。唐色出生之后直挺挺地往上长,个头儿不断增高。念青唐古拉看这个架势觉得马上要超过老子了,便对唐色说:“你不能再长啦!”说完按了一下唐色的头。唐色的样子至今看上去也好像是不服气地低着头。唐色虽然高峻挺拔,但还是被老子高大的身躯挡住了他和纳木错之间的视线。

在方圆几百公里的山山水水之间,都刻写着纳木错与念青唐古拉的生活印记,传说念青唐古拉共有28个儿子,其中从班戈县到那曲镇路上平地里凸起的一座小山叫江查山,只有那一个才是纳木错与念青唐古拉共同养育的儿子。

宗教的加持

赋予圣湖信仰的力量

在遍布着色彩的高原上,纳木错与羊卓雍错、玛旁雍错并称为三大神湖。在环绕纳木错周围的一些洞穴和崖壁上的岩画中,我们可以看到飞禽走兽、花卉草木、云纹、字母等各种图案,苯教内容与佛教内容混合在一起,岁月在这里被挤压,从远古时代起,不同时期的文明层层叠加,向我们展示了异常丰富的文化信息。

很早以前,纳木错就已成为苯教的三山三湖圣地。此外,苯教还认为念青唐古拉是修得正果的诸持明者的修行静地之一和欢聚处。相传早在土蕃第九代赞普布德贡杰在位期间(公元前1世纪左右),他就曾邀请在纳木错朵仁半岛上密修的苯教大师董烔吐钦振兴苯教。

到佛教兴起后,人们继续讲述:莲花生大师来传法时,受到身为北方土著大神念青唐古拉顽强的抵抗,山神降下漫天大雪和迷雾。而莲花生观想金刚手恰那多吉,以誓愿法收复了念青唐古拉。和山南地区的雅拉香波等著名的神山一样,念青唐古拉从此转而成为佛教的守护神。这个故事的背后其实是佛教与苯教在纳木错一带发生摩擦,最终佛教战胜苯教,将念青唐古拉和纳木错指认为佛教神山圣湖的真实历史。

以后的年代里,佛教各教派的信徒和高僧纷纷来到纳木错周边修行,环绕着纳木错的岛屿和山峰之间,就出现了无数佛教圣迹,供后人膜拜。

纳木错转湖传统

公元12世纪末,佛教达隆嘎举派创史人达隆塘巴扎西贝等高僧到纳木湖上修习密宗要法,并始创羊年环绕纳木错灵湖之举。信徒传说,每到羊年,诸佛、菩萨、护法神都会到纳木错集会,并设坛大兴法会。此时信徒转湖一次,胜过平时转经十万次,其福无量。所以每到藏历羊年,僧俗信徒长途跋涉前往转湖,千里迢迢,完成艰辛的旅程,转湖朝圣。

由于湖面太大,湖边地形复杂,以往转湖一圈最快的要7到10天,老人们一般要半个月以上甚至二三十天,所以大家也用转扎西半岛来代替。据说,围着扎西半岛转七圈就等于转湖一周。而班戈县人说,转多加南卡岛7圈也是相当于转纳木错湖一圈。现在,牧民差不多每家每户都有了摩托车,所以年轻人经常骑摩托车转湖,顺利的话几个小时就转下来了。但也有一些虔诚的信徒认为只能依靠自己的身体——包括脚步和身体的丈量——来完成转湖,才能表达对佛的真心。转湖的信徒们走到经幡习习的神浴门,都会卸下包袱进行一番洗漱,洗掉身心中所有的不洁。北岸的阳坡上长满了簇簇爬地松,朝圣的善男信女们多半都要带上一些松枝作为赠送亲朋好友的绝好礼品。牧家主妇每天早晨供神的煨桑大都是纳木错湖畔的松叶。

羊年转湖应该在4月15日达到高潮。届时僧俗云集,各寺庙香火缭绕,热闹异常。 而在当地人,每年的5月15日才是转山、挂风马旗和供桑烟最隆重的日子。班戈人把这一天叫作世界供奉日。有的传说中称这是格萨尔王登基的日子。也有人说这是纪念莲花生大师的一个节日。

纳木错,藏北高原的圣湖,她承载着人类无数世俗的梦想和历史久远的宗教情怀,围绕着她转上一圈,就会享有无限的安乐,就会分享她的法力和功德,就会完成世人心中美好的祈愿。

纳木错4个方向的4座寺庙和神浴门

在纳木错的4个方向分别建有4座寺庙,即东面的扎西多莫切寺,南面的古尔琼白马寺(简称古琼寺),西面的多加寺和北面的恰多寺。尽管这4 座寺院修建的年代并不相同,但现在的信徒们确信它们刚好象征着佛教上所说的“愠、怒、权、势”四种不好的情势,或者象征佛学上所言的“息、增、怀、伏”,它们在纳木错4个相应的位置上成为了圣湖至关重要的形象坐标。

扎西多莫切寺——在纳木错的东面距离拉萨和当雄最近的扎西岛上,以前也有非常大的修行岩洞,多个世纪以来,诸多高僧在这里修行过,据说其中也包括了莲花生大师。几十年前,退伍军人江白坚赞到各地漫游,在扎西岛上遇见了一位从昌都来这里修行了多年的宁玛派高僧,这位漫游者被高僧收作弟子,开始修习宁玛派教义。在高僧回去昌都之后,江白坚赞继续留在扎西岛修习。从1979年开始,江白坚赞带着僧人和当地群众一点一点地修建起了如今的上、下两个经堂,这里便形成了两个小的寺院。江白坚赞说,从此前一直到现在,在这里修行的一直是宁玛派僧人,从修行洞到现在修起来的小型的颇章,一直主供的都是莲花生大师像,所以这座寺院应该是一个确确实实的宁玛派寺庙。可是岛上的旅游石碑上介绍说这是一座格鲁派寺庙。

扎西岛上还有自然形成的释迦牟尼像、胜乐金刚像等无数的造像;有高耸的莲花生合掌石、守门忿怒父母立像等多种胜迹。传说,这里是2800神仙居住地。

古尔琼白玛寺——古琼寺是历史上有名的纳木错周围四大寺庙之一,创建于公元八世纪,由古如鲁益坚赞修建,初为宁玛派。后来在蒙古固始汗派兵征伐时被毁,过几年修复后,寺庙的教派就变成了当时盛及一时的萨迦派。后来由阿噶尔喇嘛又改为宁玛派。这里还曾经是黑帽嘎举派的寺庙,第15世嘎玛巴还曾经派一位高僧来到这里修行。而在这位活佛圆寂之后,接下来的一位主持活佛是宁玛派上师的弟子,寺庙于是又改回了宁玛派。这座寺庙内也拥有许多历史悠久的文物佛像、唐卡以及教具。寺庙周围景色迷人,空气新鲜,牧歌悠扬,河流激荡,同时在寺庙南部的群山之中拥有丰富的药材资源和珍稀的野生动物。

多加寺和其多岛——多加寺建在纳木错正西面多加鲁古岛的一处山崖上,寺院凿壁而筑,依山面水。浅褐色的岩石,红色的墙体与蓝色的湖水、白色的云朵相映照,煞是美丽。传说该寺创建于1879年,而最初的创建者是一位中原皇帝的儿子(也有说是皇帝的侄儿),他西行求佛,首先到了拉萨。当时的达赖喇嘛告诉他,他的佛法之缘在纳木错。如今,人们只知道他的藏语名字叫加拉·巴尔桑波(或加拉加扎·巴尔桑波)。巴尔桑波来到多加岛的时候,这里还只有修行洞,所有的东西都没地方放,他的随从带了一支猎枪,巴尔桑波把猎枪直接了岩石,直到现在,那只猎枪枪筒的铁管还能看得见。后来,巴尔桑波在这里修建了寺庙,在这里圆寂,并成为第一世多加寺活佛。现在的主持已经是第7世法王。

多加寺建有5座修行洞、3座法王殿,另有经堂与仲堂。正殿供奉着莲花生大师、松赞干布与勘钦菩提萨多的佛像,寺内拥有许多珍贵的文物佛像、唐卡、壁画和教具。

多加岛又是纳木错阳面十岛屿之一,这里在岩石上拥有自然形成的莲花八貌之一的古如多吉卓鹿的头像、唐拉神牛的脚印、自然显现的六字经文等许多奇特的景观。

离多加寺不远的其多岛一般也被纳入多加寺景区的范围。其多岛的山崖上分布着许多幽静的岩洞, 洞里面有一些不同矿物质形成的色彩斑谰的天然壁画,时而清晰可见,时而模糊不清,变化无穷。相传莲花生大师曾转经到过这里,他看着一个名叫古杂日的岩洞中崖壁上色彩斑驳的图像,告诉身边的人们:未来的世界在这个洞里可以显现出来。后来的人们经常去观看石壁上的图案,它们经常发生各种变幻。有人说那些就是预示未来的影像,其中甚至可以包括大自然的一些重大的灾害等。

此外,这里的山崖上、石洞中,还留存有许多历辈先民绘制的岩画,年代久远,内容丰富,自然与宗教的题材相互交叠,包括了相当深厚的文化内涵。早在1996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和班戈县人民政府就已命名这里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恰多寺和圣象天门——在纳木错北面的恰多朗卡岛,崖壁上也有很多自然形成的图像和图案,被人们赋予了许多宗教的含意,看成是各种佛像及文字,当作圣迹。越来越多的修行者来到这里,在山崖上的开凿洞窟进行长年修行,后来的人们在修行圣地上建起了恰多寺。这是一座格鲁派寺院,可能有370多年历史。早期,这里只有寺院,没有活佛。有一位喇嘛来自康区,他转了一个月玛尼廓尔钦,之后在这个寺庙去世。他去世之前留下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来世我还要到你们的寺庙里来,希望你们可以收留我。僧人们根据他的遗言找到了转世灵童,这位灵童来自纳木错乡的达波部落(以前纳木错乡有两个部落——纳木错和达波),他被尊为恰多寺的第一任活佛。恰多寺最兴盛的时候曾经有500多僧人一起学经和修习。如今,恰多寺已经废弃了半个多世纪。但在寺庙背后山崖上的修行洞里,依然还会有虔敬的修行者在静修。几年前,当地人偶尔走进一个洞穴,却意外地惊扰到了里面的一位修行者,这位修行者从此精神失常。

恰多南卡岛正好处在念青唐古拉的正对面,这里有两根耸立的石柱,一根浑然一体,另外一根中间有一个空洞,像极了阳朔的象鼻山石门,当地人把两根石柱当作阴阳的象征。另一种传说是,当年,纳木错与念青唐古拉的婚礼就在这里举行,婚礼的当天,由1000名童子和1000位仙女共同建造了这座婚姻之门,念青唐古拉每次来找纳木错,必由此门经过,所以这里也被称作念青唐古拉之门。由于这个地方特别的角度,透过这个门去看纳木错与念青唐古拉的相依相偎,的确是一道绝佳的风景。近年来,当地人给这块如象鼻的巨石取了一个非常贴切又形象的名字——圣象天门。

4个神浴门

寺院之外,在纳木错的周围还有4个神浴门为圣湖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东边的叫扎西神浴门,位于扎西岛的一个角上;南边的叫拉莫东神浴门,在噶尔拉莫东山脚下;西边的让玛神浴门,因为距多加寺不远,所以也叫多加神浴门;北边的叫江长神浴门。据说非常奇特的现象是,藏北最冷的寒冬,气温在零下三四十度,纳木错湖面冰冻三尺,而这4个“神浴门”地方的水却依然是流淌着的,从不结冰,尽管这4个地方并不是热泉或温泉,水的温度是正常的。

当地百姓于是认为这都是神加持过的地方,在这些地方都挂满了经幡。人们转湖转到这里的时候要做象征性的沐浴,并做各种其他的朝拜仪式。但班戈县旅游局局长斯杰说,在湖边一些有过神迹地方,人们已经不知道前人所做的都是什么样的仪式了。比如过去要供奉谷物的地方,现在却有人在那里扔衣服和鞋子。

18座岛屿和18座山峰

熟悉纳木错的人们说,纳木错阳面(即北面)有18座岛屿,但最著名的一个在阴面(扎西岛);纳木错阴面(即南面)有18座山峰,但著名的一个在阳面。

18座岛屿——纳木错的阳面有18座著名的岛屿(伸进湖中的半岛),这些岛屿上或有高僧大德曾经长年修行,或是有神灵曾经居住。16世纪以来,更多的藏传佛教的嘎举、格鲁、宁玛派僧人相继在这里修行,以嘎举派为最多。第五、第六、第七世嘎玛巴活佛都曾到过纳木错湖边修行,还有另外一位红帽派活佛也曾来这里修行。因为许多岛屿上都有圣迹或传说,也因为知道这些传说的人已经很难寻访得到,所以,我们在这里把这些岛屿进行一个简单的梳理。

1、多加鲁古岛——多加寺所在地。

2、其多岛——其多山岩画,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3、米热岛——这是两个小岛连在一起的岛屿。“米热”是藏语,眼镜的意思。在现代的玻璃和树脂眼镜出现之前,牧人们用牦牛毛编织出两个薄薄的绒片连在一起,挂在耳朵上,前面罩住眼睛,以抵御高原上强烈的阳光,特别是一望无际的雪野对阳光的折射,这就是牧民们传统的“眼镜”。传说中,仙女堪卓·益西帕姆转湖的时候有一位老太太一直跟着她,老人家在中途摔倒了三次,每次都坚定地爬起来跟着仙女一起走,并且,这位老太太没有戴眼镜。益西帕姆被老太太的行为感动了,就送给她一副牦牛毛编织的眼镜。老太太转湖之后就住在这个岛上,直到最终故去。为了纪念这次相逢和相赠的故事,人们就为这个岛取名为“米热”岛。

4、森姆岛——森姆是魔女的意思。相传,当年莲花生大师转湖,有个魔女跟在他身边不断地吹出妖风,下起大雪,给这一带湖滨地区造成了很大的灾害。也有一种传说是纳木错经常出现一个魔女,祸害这里的老百姓,这附近每个月都会有一个孩子死去,其实就是被这个魔女吃掉了。总之,莲花生大师最终降伏了这个魔女,将她扔在这里,并在魔女的心脏上立下了一座石碑(黑石塔),而后把魔女所在的地方取名为森姆莫岛。后来许多苯教的和佛教噶举派的高僧在这里修行,这里也成为了一个修行地。

5、替让木保岛——替让是精灵的意思,替让岛是赞神扎古所居住的地方。扎古由于脸长得难看,所以又叫扎古恶脸,也有人把他说成鬼。

6、朗阿岛——“朗阿”是铁盘的意思,这个岛的形状像一个黑色的铁盘,传说它是纳木错用来炒青稞的盘子。在这个岛上,人们可以捡到形状为五谷的各种不同颜色的小石头。

7、囊岛——“囊”是中心的意思,囊岛是一座非常美丽的湖心岛,在整个纳木错湖水结冰以后才可以前去登岛。岛上有许多高僧修行过的自然溶洞,其中最大、最美观的是噶咯大师修行过的一个3层的溶洞,洞中最上一层有自然形成的莲花生大师的画像,还有自成的挂鼓的石钩,有自成的噶咯大师盘坐的圆形石垫。在2层有自成的药神云丹贡保的药包和著名大译师仁青桑布的朱笔,同时还有六字经文。在楼下的溶洞中有天行益西措加的脚印和修行者扎古的炉灶。传说中,米拉日巴曾在囊岛上修行过一年。

8、日阿岛——五冠岛,它的地形就像是草原上说唱格萨尔或演唱其他佛经故事时说唱者头上戴的五冠帽。日阿岛从外面看来就是底下一座山梁,上面分为5个小山坡,每个小山坡都还有自己不同的特性和奇特的故事,和五冠帽一样分别对应着五位佛。

9、达确旺巴岛——“达确”就是骏马,这个岛的形状为一匹骏马站立在草原,传说这就是念青唐古拉的坐骑。这座岛的西边有天神修行洞,东边有天然鹿修行洞,因为这个洞形状似鹿;再往西有念青唐古拉修行洞和莲花生修行洞,在莲花生修行洞内可以观看到天然观音像和很多岩石上的动物图案;此外,这里还有纳木错修行洞、噶尔玛洞、莲花生掌印等数不胜数的自然图文和民间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图像。当地人说,转一圈达确昂巴岛如同念诵两亿遍六字经文的功德。达确昂巴岛被称为纳木错守护者。

10、央姆鲁岛——“央姆”的意思是绵羊。

11、仔仔热岛——意思是山羊岛。

12、多加郎卡岛——恰多寺景区所在地。

13、嘎巴岛——意思是狗岛。传说纳木错岸边的草原上有一位著名的猎人名叫曲让贡布多吉,他打猎的本事主要是依靠他的那只神奇的猎犬。猎人和狗一起住在这个岛上。人们对狗的记忆更加深刻,所以就把这座岛叫做嘎巴岛。在藏历1月14日和4月15宁静的夜晚,这里可以听得到神狗的叫声。这个岛上的修行洞中有自成的宗喀巴三师头像,另外还有著名的大译师仁青桑布的修行洞,岛上其他地方还分布着许多五颜六色的岩画。传说中这个岛也是纳木错的护身岛。

14、吐哪日姆岛——“吐娜”是指黑色,“日姆”的意思是花纹。吐哪日姆岛上有一个黑色的雍仲图案远近闻名。

15、卡卓益西岛——仙女候选的地方。

16、吾色颇章岛——明亮的宫殿岛。这座岛上有著名的修行洞,传说念青唐古拉显现人身的时候就住在这里修行。

17、扎古修行岛——扎古恶脸修行的地方。

18、扎西岛——扎西寺所在地,因为距离拉萨和当雄最近,所以是现在纳木错开发成熟的著名旅游景区。而扎西岛又是18座岛屿中唯一一座处在纳木错南岸的岛屿。

18座山峰——“东”(或写成“董”)这个音就是藏语里山的意思,所以纳木错湖边的18座山峰分别称为:哈保东、索嘎东、欧那东、若白东、马加东、帮锦东、阿丹东、噶尔拉姆东、琼那东、朗玛东、贡姆东、地热东、亚保东、折母东、江母东、森格东、帮扎东、堪巴东。

其中,噶尔拉母东是纳木错的四大神浴门之一的拉姆神浴门所在地,也是纳木错18大山峰当中非常有名的一个山坡。

拉江恳巴山——这里是纳木错的头,围纳木错转湖,最重要的在这座山上要进行祭拜。从这座山上观望,可以看出纳木错的整个湖形就是金刚亥母侧卧着的形状,特别是日出观望湖形的理想之地。

草原深处的更多风景

除了纳木错湖岸边的这些动人故事,我们继续向草原深处走去,依然会看到各种美丽的景色和动人的传说,它们都与纳木错和念青唐古拉密切相关。

娘热溶洞又称鱼嘴山洞,位于班弋县保吉乡六村(岗地村)境内的娘日山上。这里有天门洞和地门洞两个天然形成的洞口,洞内有许多小型的盘洞。 关于洞的深度和大小有很多不同的传说。当地牧民曾经多次想要察看洞的尽头,但是从不曾有人走到过。萨摩寺的活佛晋美丹增厅觉曾经带领僧人进过洞,给其中的几个小洞取了名字,又献上一些哈达。曾经有科考人员带好电源和氧气等装备进洞考察,但最终还是没能走到它的深处。像很多地区无法考察其深度的洞穴一样,这里的牧民传说,一只羊走进洞口就失踪了,第二年从日喀则地区南木林县境内的一个山洞里出来了。娘日洞内自然形成的各种钟乳石造型非常奇特,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有很多造型被进去的人们看成是各种佛和菩萨的形象。当地的百姓非常信奉和敬仰,历来视其为佛祖留给人间的朝拜物。

从纳木错与著名的羌塘自然保护区接壤。这里有成群的藏羚羊、野毛驴以及黑颈鹤,湖中也具有丰富的鱼产资源。

亚都湖鸟岛景点位于佳琼镇二村境内,距班戈县城约160公里,这里一到夏天鸟类众多,各种不同的鸟类在这里积聚,生育后代。

过热鬼山位于佳琼镇五村境内,距县城约有130公里的路程,这里拥有许多自然形成的岩画和石山,更具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和故事,主要与格萨尔的传说有着紧密的关系。相传在格萨尔征战的过程中,纳木错湖畔草原上有一位叫阿穷的魔王,他用过热山、加琼山、康日山、色山、郎千山、多日山和达如湖把自己的地盘围起来,形成一个独立的王国。从地图上看,这里确实是一片山与湖环绕着的相对封闭的地方。但是格萨尔大王最后还是将阿穷降伏了。如今,在藏北班戈、申扎、双湖以及那曲县的一部分地区还可以看到一些黑色的牦牛帐篷,进门的帘子上和帐篷的背后分别有两道用白色牛毛织出的竖条纹,那白色的条纹就说明——我们是阿穷王的后代。

而纳木错湖边另一番不容错过的美景就是一望无际的班戈草原。藏北草原辽阔雄浑,在这即使荒凉也让人倍感亲切的草原上,一顶顶帐篷里升起一缕缕青烟令人心旷神怡。当地流传久远的牧歌里这样唱道:

北方班戈苍茫牧场,点点湖泊星罗棋布,好似供奉神灵的净水,那是玉帝龙王的宝座。

这里有遥遥相连的村庄,这里有心情享受的牛羊,这里有左右相望的宝库。

卡觉山是黄金的宝库,东恰湖是水晶的宝库,过热山是吉祥物的宝库,本木同山是自然的宝库。这是矿产丰富的家乡。

高高在上的佳琼山,云雾缭绕在它身,是圣鸟雪鸡的故土,野生动物 的乐园。

百万种草药生长在连绵起伏的山川上,千万条小溪流淌在无际的草原上。

喝上一口八方圣水,清嗓润肺歌声亮。

摩尔庄园海妖宝藏大电影篇8

翻开尘封的采访笔记,一页页泛黄的纸张上跳动一个个熟悉的身影,一行行褪色的字迹里浮现一张张明星的笑脸,那一幕幕生动的外景地的故事历历在目,自然而然流动于笔端。

小山村变成“芙蓉镇”

谢晋的确有吸引力和号召力,他于1986年执导电影《芙蓉镇》正式一开拍,此片就成为影坛热点,谢晋振臂一呼,各地记者云集,居然组成了一个庞大的记者团奔赴外景地,我是其中的一员,因而亲历了采访全过程。

外景地在湘西的一处小山村,一到现场,谢导就兴致勃勃向我们介绍寻外景的艰难过程。

他率美工、摄影先到作者古华的家乡小镇,景色虽美,但现代味太浓;又到过十几个开满木芙蓉、水芙蓉的名副其实的“芙蓉镇”,富有地方特色,可就是缺少戏中最要紧的青石板街。奔波了一个月,行程五千里,跑遍了整个湖南山区,终于找到了这个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永顺县。这儿环山抱水,一头通向张家界,一头面临猛洞河,“是有泰山之雄,华山之险,桂林之秀,黄山之多变的旅游开发地。”谢导边说边领大家看了拍戏景点:女主角米豆腐西施(刘晓庆饰)开的米豆腐店铺,刘晓庆与姜文在戏中扫街扫出爱情的几里长的石板街,见证岁月的石牌坊,还有湘有的吊脚楼……活脱脱一个演绎荒诞年代中一段传奇爱情的“芙蓉镇”。

记者纷纷涌向吊脚楼,这幢依山傍水的土建筑,长长的木桩直插河中,仿佛亭亭玉立的吊脚。可谁也没想到,这幢古朴的老楼是从百里之外的古乡村里搬过来的。谢导说:“看中的就是它的原味原汁,置景工人用了九牛二虎之力,不伤筋动骨地拆下,像运宝贝般运来,再按原样搭好。”听得大家目瞪口呆。人们只知道上海音乐厅被横移搬家,想不到二十多年前拍《芙蓉镇》就有此壮举。谢导又引我们到街口看新搭的题名“节孝坊”的石牌坊,质感浑厚,造型凝重,充满饱经风雨的历史沧桑感。只见一群中学生来此写生,以为这座石牌坊是珍贵文物,悉心绘入画中。不少记者看了正面看背后,这下穿帮了,原来背面全用木条支撑,所谓的石头全是塑料加工,简直可以以假乱真。后来我们才知道,拍完《芙蓉镇》,影片轰动,小镇随之扬名,这里索性造了座真的石牌坊,连同那幢乔迁的吊脚楼,成为此地的标志性建筑,而小山村也改成“芙蓉镇”,成为了著名旅游景点。

第二天看刘晓庆拍戏,只见她一副“米豆腐西施”做派,在店铺忙里忙外,一会儿开锅煮豆腐,一会儿热心招待顾客。镜头拍完,她接受采访时说了自己与米豆腐结缘的有趣故事:一开始她压根儿不知什么叫米豆腐,到了古华家尝了第一碗米豆腐,味道果然鲜美;一到外景地,山村小街上一溜儿十几家米豆腐店,当地乡亲听说“米豆腐西施”驾到,纷纷赶来一睹明星风采,把个小街围了个水泄不通,大家都为她出谋划策,教她唱湘西山歌,教她梳当地的发型巴巴头,好几家豆腐铺老板娘把她拉进店内手把手教她生火、起锅、掌勺、端碗、加作料,还示范制作米豆腐的全过程,从碎米磨成浆,从点石膏到冻成形、切成块,再将米豆腐端上桌,连添加葱、姜、辣、麻的优美姿势,都一一指点,“有这么多老师的言传身教,我肯定能把角色演得入情又出彩。”刘晓庆说后哈哈大笑。

第三天看姜文拍戏,他演的男主角秦癫子是个,他当时刚从“中戏”毕业,演了《末代皇帝与皇妃》中的溥仪,一下子要从“皇帝”变成“”,这个弯子可转大了。起初,他还沉浸在“养心殿”的情景里,对皇后皇妃发号施令;如今却以灰头土脸的在人前点头哈腰,再说才23岁的他,“反右”时他还没出生呢。咋办?还得向生活请教。在外景地,他交了好几个摘帽朋友,同吃同住,促膝谈心,从他们的坎坷经历中寻找灵感,尤其要找到角色那种“癫”的状态。有一回参加一个“”的婚礼,当地人娶媳妇都请“喜歌堂班子”伴唱,唱歌的老太、妇女人人手握一支蜡烛,边唱边舞,歌词自编,随口而出,那个新郎一时伤感,居然边唱边癫,把自己的一肚子苦水从癫唱中表达出来。姜文从中得到启发,把这个细节用到戏中,秦癫子与米豆腐西施在中双双落难,被罚扫街,两人天天一个从东扫到西,一个从西扫到东,像约会似地在街中会合。同病相怜,日久生情,姜文在戏中果然“癫”了起来,举着把扫帚手舞足蹈,一会儿滑步,一会儿蹬脚,一会儿踮腿,一会儿又转身,居然像在跳华尔兹,这哪是监督劳动,分明是在传达感情,于是,一对“天涯沦落人”扫地扫出了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从而成了此片中的绝唱。

时光流逝,不胜感慨,如今的芙蓉镇游客如织,热闹非凡,“米豆腐店”排满全街,吊脚楼犹存,石牌坊仍在,刘晓庆、姜文也仍活跃在银屏。可惜,谢晋已远去。

“外婆桥”摇到太湖小荒岛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是张艺谋的转轨之作,之前他拍的《红高粱》《菊豆》《秋菊打官司》都是乡土气息浓郁的文艺片,这次他要拍的是表现旧上海冒险家乐园的反黑帮、反暴力的商业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张艺谋用这首孺幼皆知的童谣演绎出一个神秘莫测的黑帮争斗故事。这个由李保田、孙淳、傅彪演的黑帮故事精彩纷呈,黑帮争斗的焦点则是一个独具魅力又命运凄惨的女人,这个女人就是巩俐演的歌舞皇后小金宝。

明星云集,加上银幕新包装,我们带着这些新闻热点奔赴外景地采访。外景地是苏州太湖的一块小荒岛,气氛神秘、与世隔绝。先是小船摆渡,靠岸后见到一条弯弯曲曲的木板水桥,隐隐潜藏在芦苇丛中,这就是导演心目中的“外婆桥”了。穿桥上岛直奔导演的工作室:室内陈设简陋,醒目的是墙上贴满三十年代上海滩各类画报的图片,从市民的服饰到车辆的造型,从街景的布置到舞厅的霓虹,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张艺谋告诉我们,这些文字、形象资料都是他开拍前在上海藏书楼,闭门谢客,钻在旧书堆里收集的,因为片中的每个人物与场景均有生动的细节,而真实的细节必须来自翔实的资料。他规定影片形象的纲:“土要土到底,洋要洋得准,新要新出头,旧要旧到家”。就拿巩俐为例,她在戏中变换几十套服装:旗袍、长裙、西装、晚礼服……一律是正宗三十年代款式,依据歌舞皇后的身份,她的形象包装全部用名牌,故而特邀法国造型专家,对每件洋服进行鉴定,从款式到质地,从花纹到做工,必须与那个时代吻合,故而连角色用的项链首饰都特地从法国带来。再说这处荒岛外景,是黑帮拼得你死我活的场所,又与十里洋场的大上海形成鲜明对比,必须有荒凉、神秘的氛围。岛上搭的一座草屋,用的全是由上海运去的旧得不能再旧的木料,以及乡民家的猪棚、旧舍拆下来的蒿草。屋内的陈设家什,则是从当地村庄花高价淘旧货淘来的,至于四周大片的芦苇,导演更是视作宝贝,严格规定凡上岛者不准动岛上一草一木,不准动芦苇的一丝一毫,违者赶出小岛。

我们听后不禁伸了伸舌头,幸好没有动芦苇的一根毫毛,否则采访泡汤可不是闹着玩的。与此同时,我们不仅钦佩老谋子在艺术上的一丝不苟,而且油然想起拍《红高粱》时,他不惜工本在外景地种了一大片红灿灿的高粱地,让姜文、巩俐在红高粱里尽情挥洒表演才华。如今这片比红高粱更金贵的芦苇滩,也定能拍出一部好电影。

巩俐走入工作室,此时的她已化妆成“小金宝”,一头长波浪卷发,精致头饰金光闪闪,珍珠项链光彩夺目,一身灰鼠色裘皮大衣,手中夹一支香烟,一副饱经沧桑的歌舞皇后派头与她演的“秋菊”判若两人,连她自己都说这是她与导演这对老搭档的新包装,要转轨就转他个面目全非。“小金宝”堪称三十年代的“金丝雀”,被上海滩的黑帮老大包了整整十年,在歌舞厅里是人见人爱的明星皇后,在黑帮圈里包括这个小荒岛上则是任人玩弄的可怜鸟,表面上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内心却空虚至极,常常独自吟唱童谣“外婆桥”,一心想寻回儿时的那份纯真与欢乐。可这是痴心妄想,她爱过许多男人,但没有一个真心实意,她想挣脱黑帮的魔掌,却以惨死而收场。就在这个小荒岛上,她成了黑帮内讧的牺牲品,被活埋前还要为主子唱一首动听的歌,跳一个逗乐的舞……

说起歌舞,巩俐兴致更浓,她说干演员这行就是这点好,可以从角色身上学到好多东西。拍《画魂》,他学绘画学雕塑,提高了自己的美术修养;拍此片她学歌舞,片中有三场歌舞戏,探戈、恰恰加踢踏舞,由名师指点,天天勤学苦练,倒也能在镜前露一手。戏中还有三首歌,一曲情意绵绵的《假正经》,一曲黏黏糊糊的《狠心肠》,一曲调门怪怪的《今朝醉》,全由她自己配唱,说罢,情不自禁地哼唱起来,果然韵味十足。有人逗乐,说她唱得既有周璇的“金嗓子”味道,又有邓丽君的港台腔。

开拍在即,导演提醒我们“别忘了幕后英雄”,于是,我们赶紧来到外景现场,找到正在忙碌的道具师傅,他风趣地说,巩俐演的小金宝的确身上全是“宝”,身上珠光宝气,家中堂皇富丽,要做到这两点,就够道具忙乎的了,于是他侃侃而谈为巩俐觅宝的趣事。小金宝的豪华府邸里布置的水晶玻璃吊灯、金光闪烁的挂件摆设,全是地道的舶来品,能觅到已经不易,卧室里那套花梨木家具更是费尽了心机,当时的上海滩人称夜巴黎,上流社会崇尚法国货,故而这套家具必须法式贵族型。他先是到导演工作室的资料中去寻,后到藏书楼的画报里去觅,像大海里捞针一样找到形象依据,然后跑遍全上海的家具公司、家具研究所,才在一家中外合资的装饰总汇觅到这套全市独一无二的高档家具,放到小金宝的卧室里,正中巩俐的意。小金宝的戏用道具:随身带的银烟盒、象牙烟嘴、镀金打火机,别以为它们不起眼,那可是从浏河路古玩市场花大价钱淘来的,哪一件都有收藏价值。至于卧室墙上的那幅名画镜框,来得蛮有戏剧性,起先配了不少镜框都不合要求,他一筹莫展中打开电视机,新闻节目中正播放市长接见外宾,地点是衡山饭店,外宾接待室里挂的镜框十分气派。他赶紧骑摩托直奔衡山饭店打听,此镜框果然为法式路易18手工雕刻型,制作单位是“上海酒店设备总汇”,这才加工定制,如愿以偿。说到小金宝坐的自备汽车,道具师傅更加绘声绘色,剧本的提示仅有一行字:“小金宝的漂亮的黑色小卧车划出了一条优美的弧线”。究竟是什么形状什么牌子一概不知。他只得求教好几位汽车收藏家,仔细推敲严格考证,才把焦点对准了一种牌子叫“裘盛伯格”的三十年代豪华型汽车。要命的是拍戏不等人,如何让这种车的图纸变成真家伙,这该到猴年马月?巩俐可等着用这辆车呢!那么用旧车改装,可找遍了全市的汽车厂,回答都众口一词,会这手绝活的老法师早都退休了。跑酸了腿磨破了嘴皮子,总算觅到上海锅炉厂的运输处,那儿又有设备又有人才,可人家一听到“裘盛伯格”这个品牌就望而却步了。他急中生智,搬出了张艺谋、巩俐的大名,说这是耗资千万的重点片,说这是大导演大明星的大制作。人家一听这车是巩俐所坐,口气顺了许多,终于全班动员日夜加班啃下了这块硬骨头,让车子按时开到外景地。巩俐坐上这辆车,十分感慨地说:“戏中坐车只有几分钟,戏外却要花费这么大的精力。”

谁也想不到,此片拍成,老谋子与巩俐这对银幕内外的黄金拍档,却莫名其妙地分手了。

“风月”重造了一条南京路

1995年乍暖还寒季节,陈凯歌执导《风月》。为拍戏,花巨资造了一条南京路。

这可是天下奇闻,我们赶紧奔赴松江车墩的实景地进行采访。一到片场,眼睛一亮,果然一条货真价实的南京路展现眼前,不过不是现在的南京路步行街,而是上世纪二十年代的大马路(当年的南京路叫大马路),近百年前的四大公司“先施”“永安”“新新”“大新”赫然在目。马路两边一排排“三阳南货”、“鸿翔女装”、“亨得利钟表”等百年老店都恢复原貌,“大减价”的彩旗迎风招展,吸引了无数穿着长袍马褂、织锦旗袍的“阿拉上海人”。加上黄包车夫在石库门弄堂口来回穿梭,有轨电车“叮叮当当”轧闹猛,此情此景一下子把我们拉回到了《风月》那个风云变幻的神秘年代。

说起《风月》,陈凯歌即刻兴奋异常,此片是他为张国荣量身定做的戏,而女主角如意则是经过了三次换角风波后,由巩俐出马担纲,这样他们三人就是从《霸王别姬》后的再度合作。此片形式上讲的是爱情故事,内核则是在各种欲望影响下的人的异化,独特的视角是从男人的眼光折射现代社会的两性关系。而这条耗资巨大的南京路就是专门为讲述这个伤感故事而重造的。于是,旁边的美工师尽兴畅谈了重造南京路的各种花絮。

既是重造就得原汁原味,了解这条马路的历史是必需的,就拿两家最著名的“先施”与“永安”公司说,“永安”的商品特色是舶来货,“先施”则专卖国货,因而橱窗布置截然不同。两家公司的地理位置和建筑格局也各有特色,“永安”地势占优,呈开放型,且有西洋气派,配以巴洛克式的回廊,绅士风度十足;“先施”的顾客群主要是国人,多半来自南市老城厢和城隍庙一带,所以大楼有中西合璧的宝塔型尖顶,门面朝东伸展,便于招徕从东边老城来的顾客。最有时代特点的是交汇于浙江路、湖北路和大马路的有轨电车,当年这一带属于英租界,用的是英式电车,驾驶员也是英式打扮。矗立于马路中央的指挥交通的红绿灯岗楼,足有10米高,交警都是从印度招募的锡克族士兵,身穿白色警服,头裹红色长布,上海人称作“红头阿三”。除此而外,还在湖北路口专门建了一家高楼深院的“酱园”大宅,黑瓦、翘角楼、烽火墙,特别是大门两旁的白墙上镶嵌了两个4米高的“酱”字,老上海一看便知,这是当年最典型的商店标记。要恢复二十年代大马路的本来面貌,需花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自不必说,单说拍戏用的有轨电车和轨道从哪里来?这些老古董早在前就被拆除而消失得无影无踪,跑遍公交公司各车队,不要说旧电车,连旧钢轨都片甲无存,好在从铁道学院搞到了收藏的图纸,请置景师傅原样复制,才解决难题。还有几千米长的南京路的店面布置,说起来也挺有趣,除了四大公司的橱窗陈设,还有近百家各式店铺:西服店、南货店、理发店、瓷器店……衣食住行一应俱全。试想,这么多店面要像新开张一样货物充足,就是装装门面也非易事,单单布置一家“三阳南货店”,所用的桂圆、红枣、莲心、木耳就够你吃上一年半载的。除此而外,大马路两边弄堂口的“大闸蟹”摊、“热白果”摊、挂炉烤鸭摊、馄饨小吃担也是少不了的。还有,各种车也是大马路上的主角儿,马车、黄包车、汽车、老式轿车……如果把它们凑在一起,简直可以开个车子博览会了。当然,有了这些玩意儿凑热闹,南京路才有看头。你想,大马路上灯红酒绿、车水马龙,叫卖声、喇叭声、吆喝声叫成一团,岂不是旧上海滩的一大美景。

说着说着,真的拍戏了,只见张国荣一身玄色西装,头戴白色礼帽,手戴白色手套,一副绅士派头,从一辆高档自备车上下来,迈着与众不同的碎步进入灯光闪烁的“爵士饭店”。他演的男主角是个上海滩的拆白党,一个混迹于脂粉堆的变态美男,一个沉沦于黑社会的可怜灵魂,专干花女人敲竹杠的勾当,这条南京路就是他常常出没的花花世界。今晚,他如约来到“爵士饭店”,敲开豪华套房,与一位妖艳幽会,施展吃软饭的种种手段,点起心中的欲望之火,把蜡一般的融化……当年的大马路,天天在演绎这种光怪陆离的故事。拍了《风月》之后,这条重造的南京路风景依旧,拍了数不清的表现旧上海的影视剧,在爱恨情仇、悲欢离合中散发它的无穷魅力。

外景地的明星趣闻

拍外景是电影人的主要活计,为了把一部电影的外景拍得生动精彩,编导演、摄录美等主创都聚集一起,行当各异,众显身手,笑话特多,趣闻不断。

我多次专访上影厂的总美术师韩尚义,他谈了不少看外景的趣闻。拍《林则徐》时,他与导演郑君里、主演赵丹、摄影师黄绍芬赴广东东莞选景,四个大块头走街串巷,跑得满头大汗,当地小孩逗乐唱山歌:“四个大胖佬,猪油肥得往外冒。”这本是损人的话,可听不懂当地土话的赵丹以为是夸奖,二话没说掏钱请客,与孩子们一起吃东莞特色面,十几碗面一溜儿端上桌,大家傻了眼,不知道黑乎乎的浇头是啥玩意儿。韩尚义说是老鼠肉,郑君里说是猴脑子,黄绍芬说是蛇肉,赵丹说是烧糊的野鸡肉,谁也不敢动筷。只有孩子们狼吞虎咽,乐滋滋地说“这是广东有名的沙鳝面”,大家这才越吃越有味。孩子们吃得心满意足,心想骂了人还能赚到吃,于是又唱:“四个大胖佬,肥头肥脑齐上当。”赵丹又误以为在夸他,居然取出零钱奖赏他们,四个孩子像喜鹊般飞跑了。一到晚上,四个胖子就躲进海边的渔船上,排除一切干扰谈剧本、分镜头。广东高温40度,他们就赤膊上阵,这样一来凉快是凉快了,但蚊子趁机而上,赵丹皮白肉嫩,最受蚊子欢迎,他边挠痒痒边逗趣说“广东的蚊子是吃沙鳝面的,咬起来特别厉害。”他们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选外景的,条件虽然艰苦,但创作激情旺盛。夜已深,四个胖子仍无睡意,正为一场“送别”外景戏犯愁。正当大家一筹莫展时,郑君里随口吟诵了李白的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诵者无心,听者有意,大家异口同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不正是‘送别’这场戏选外景的灵感嘛!”第二天顾不上休息,他们就抓住这个灵感,驱车跑遍了广州、韶关、虎门,选用了江边孤帆,群山远水,以碧空万里、白云青山组成诗意的画面,这才拍成了“送别”这场外景戏:邓廷桢被清廷调离广州,林则徐犹如失去一臂,心情沉重地为之送别,两人江边分手,白帆离岸,友人回头,林则徐不忍诀别,疾步奔上城墙,登山远眺,一步一回首,包含“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诗情画意。此片拍成,“送别”成为人们交口称赞的神来之笔,赵丹仍不失风趣:“这是蚊子咬出来的灵感。”

说罢赵丹的趣事,韩尚义又说了另一个段子。拍电影《海魂》,外景地在辽阔的大海边,赵丹与崔嵬、康泰、高博拍档,演配角的牛犇正初涉情网,毫无经验,一见女友就手足无措脸发红,拍戏之余到海滨约会不知说啥好。赵丹探听到这一“情报”,来了兴致,先是火力侦察,同崔嵬、康泰尾随牛犇与女友来到约会地点,见到牛犇在女友面前一副尴尬相,就拼命鼓励:“小牛子,加油!”接着“哈哈哈”一阵大笑,本来想鼓励,结果却适得其反,牛犇被吓得一溜烟逃了。赵丹一把逮住,使出激将法:“这姑娘多好,你不去,我们可要抢啦。”接着循循诱导,教他各种恋爱技巧,一是攻心为上法,先摸透姑娘心思,再投其所好,讨得欢心必水到渠成;二是循序渐进法,千万不能操之过急,先谈情说爱,待等甜言蜜语说尽,就可入戏,进入恋爱的最佳状态……牛犇心领神会,见机行事,果然立竿见影,马到成功。

上一篇: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歌曲范文 下一篇:雷锋就在我身边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