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别人的谚语范文

时间:2023-11-15 06:46:21

帮助别人的谚语篇1

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德。

众人拾柴火焰高。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一个篱笆打三个桩,一个好汉要有三个帮。

雪中送碳。

我帮别人的人,能得别人的帮助。

帮人要帮到底,救人要救到头。

帮助别人要忘掉,别人帮己要记牢

出门靠朋友,在家靠父母。

多下及时雨,少放马后炮。

好汉护三村,好狗护三邻。

积善三年人不知,作恶一日远近闻。

救人救到底,摆渡到岸边。

路不平,众人踩;事不平,大家管。

人多出韩信,智多出孔明。

人多出正理,谷多出好米

人多智谋广,柴多火焰高

人急投亲,鸟急投林

人心换人心,八两换半斤。

人心齐,泰山移。

三人同心,黄土变金。

三人同行,必有我师。

团结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行船靠舵,赶车靠鞭。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一个朋友一条路,一个冤家一堵墙。

一个巧皮匠,没有好鞋样;两个笨皮匠,彼此有商量;

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

有心烧香,不论早晚

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

帮助别人的谚语篇2

一、运用英语谚语激活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英国学者埃克斯利(Eckersley)认为,呆板的教师不是好教师,即便他拥有装满一间房子的证书也是白搭,好教师以他的热情活泼使其课堂教学生动有趣。教师在授课时,适当地传授一些英语谚语不但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而且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例如,我给高一学生上过一堂课,引用一些谚语、名言,几年后学生回校看我,谈到时还是记忆犹新。譬如,就如何学英语我用到了爱因斯坦的一个公式:Sueeess=X+Y+Z。在这个公式中X=Goodmethod,Y=Hard work,Z=Stop talking and getdown to work.要学好英语,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爱因斯坦的另一句名言:Success is1%inspiration and 99%perspiration.引导学生从现在开始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告诉他们这些格言:Rome is notbuilt in a day.Good beginning is halt done.鼓励学生尽管目前英语成绩不太理想,但相信三年的努力可以改变一切。赠送一句:He laughs best who laughs last.这样的课不仅使学生感受到语言积累的重要性,而且让英语课堂生动有趣,带动学生学习热情,激发其求知欲。同时为进一步运用谚语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英语谚语在教学中的运用

1. 借助英语谚语渗透词汇教学

根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高中生应掌握3500词左右,比旧大纲几乎增加了一倍。牛津高中英语教材的词汇比以往教材大大增加,对高中教师而言,这无疑是个很大的挑战。为此,我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有时课堂上我会自然地教给学生一两条谚语,其实有时是我精心设计的结果。我尝试让学生在谚语中学习词汇,特别是学习构词法。三年下来,学生通过谚语积累了大量的词汇和构词法知识,词汇量得到很大的扩充,阅读理解自然也就能够轻松面对。在高考中,学生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得分较高,这与我平时重视词汇教学是分不开的。以下是笔者的一些做法。

(1)在英语谚语中学习词的用法

在词汇教学中,所用例句多是词典上的原句、格言或谚语,这样的句子地道且方便记忆。例如讲lose一词时,借用谚语:Graspall,lose all.(贪多必失)让学生猜出lose的词义是“失去”的意思。然后,再引导学生学习lose的其他用法。

(2)在英语谚语中复习短语和固定搭配

高中英语教学中,随着词汇量的增加,学生对已学过的短语或固定搭配遗忘率会增高。教师可借助英语谚语来帮助学生复习巩固。譬如:复习短语lead to“通向”,教师可以借用“All roads lead t0 Rome.”这句谚语,效果很好。

(3)在英语谚语中学习近义词、反义词、同义词

学生学习一些近义词、反义词、同义词时,教师可以借用谚语帮助他们学习记忆。例如:教师借用“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这个谚语帮助学生记忆failure和success这两个互为反义的单词,效果要比死记单词好。

(4)在英语谚语中学习构词法知识

《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生应具备较高的综合阅读能力,如:“能利用上下文和句子结构猜测词义,通过构词法领会猜测生词。构词法是词汇知识的一部分,掌握构词法知识对英语学习很有必要。譬如:教师借用谚语“A knife will rust if not sharpenedregularly.”(刀不磨会生锈)帮助学生学习sharpen为sharp的动词,en为动词前缀或后缀,再拓展学习encourage,enrich,enable,widen,broaden等词汇。

2. 借助英语谚语渗透语法教学

在高中阶段的语法教学中,借助英语谚语语法教学效果会更好。因为英语谚语语言生动,寓意深刻,可使学生在兴趣中受教育,在不知不觉中掌握语法知识。教学的实践也证明,在语法教学中将谚语与语法教学融合起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对于语法学习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使用He who doesn’t cometo the Great Wall is not a Lrue man.(不到长城非好汉)学习在定语从句中指人时,用“who”或“that”指代先行词。教授让步状语从句时用Small as it is,the sparrow has allthe vital organs.(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谚语。非谓语动词也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语法知识。我用Seeing is believing.(眼见为实)来教授-ing形式在句中的用法。

3. 借助英语谚语提高写作能力

在写作中适当地运用谚语或俗语,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能力,而且可以为文章增加很多亮点。如写人物时,常用:Bettyis the only daughter of the Smiths.She is theapple of her parents’eyes.又如写到正反两面的议论文。表示转折时常用:But as the oldsaying goes,“every coin has two sides.”

三、通过英语谚语了解中外文化差异,渗透英语文化

目前,很多英语教师已经意识到,文化教学是外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外语而不学其文化是徒劳之举,脱离文化的外语教学会堕落成单纯的形式和词汇学习。因此,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有意识地向学生灌输适当的文学知识是十分必要的。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总结了一些英语谚语,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共性与差异性。有些谚语从内容到形式与中文都相同,就按字面译:如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趁热打铁)和A snow year,a rich year.(瑞雪兆丰年)。但是,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使中西文化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有时学生在阅读时,由于缺乏相关的背景知识,在理解上就存在着困难。这时需要我们理解文化差异再正确翻译。比如:牛津高中英语模块六Unit3 word power中出现:as strong asa horse(体壮如牛);to sleep like a log(睡得很沉);模块一Unit2 word power中It’smining cats and dogs.(倾盆大雨)等等。

总之。在教学中运用英语谚语,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有助于学生学习语言知识,了解中英文化的差异,提高文化修养,提高说英语的兴趣和造句能力。英语谚语作为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魅力无穷,它在教学中的运用还有许多方面有待教师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出版社,2008年6月

2.梁丽容,英语谚语在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9期

3.中报教育网,如何将谚语巧妙地贯穿到高中英语教学中2008-07-13

4.周卉,教学月刊(中学版),浅析谚语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英语,2006年第5期,

5.马丽侠(陕西省扶风高中),在英语课堂中运用谚语来激活教学2006-7-14

帮助别人的谚语篇3

关键词: 《圣经》 英语谚语 影响

圣经是基督教的灵魂,是西方文化和思想道德的基石,《圣经》对人类的影响尤其对西方各国的影响之大是无法估量的。王佐良先生说:“《圣经》是西方文化的精髓,它对西方文化的影响超过任何一部作品。”[1]数百年来,随着《圣经》内容的广泛传播,很多源自《圣经》的谚语也在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

谚语是“流传于民间的简练通俗而富有意义的语句”[2]。谚语是一个民族语言和文化的高度浓缩,是一定社会价值观的体现。英语谚语是英语语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来自《圣经》的英语谚语更是英语语言非常重要的一章。它们以朴实简明的语言阐述深刻的哲理,给人以智慧和如何修身处事的道理。现在就让我们截取其中的若干谚语来窥一斑而知全貌。

1.关于言行

基督教清楚地告诉人们,“原罪”是由始祖亚当传下来的。自亚当以后,人一出生就带有“原罪”,人性本恶。但人性却可以通过教化、扶植和培养,向善转化。所以西方人不断地忏悔自己的言行,不断改变恶的本性,努力超越现世。因此英语中有大量来自《圣经》、鼓励人们行善、竭尽全力工作的谚语。如:

While we have the opportunity,let us do good to all men.(Galatians 6:10)

无论什么时候,一有机会,就当向众人行善。(《加拉太书》6:10)

Whatsoever your hand finds to do,do it with your might.(Ecclesiastes 9:10)

凡要做的事,就要努力去做。(《传道书》9:10)

2.关于家庭

《圣经・创世纪》中写道:“The Lord God said:‘It is not good for the man to be alone,I will make a suitable partner for him.’”上帝认为亚当一个人太孤单,应为他造一个配偶来帮助他,于是上帝就用亚当的一根肋骨创造了夏娃。亚当也说夏娃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基督教认为婚姻是上帝配给的,人们应该珍爱家庭。《圣经》有关家庭的谚语也很多。如:

Have joy of the wife of your youth.(Proverbs 5:18)

要喜欢你年轻时娶的妻。(《箴言》5:18)

If a house is divided against itself,that house can’t stand.(Mark 3:25)

家庭闹分裂,就会站立不住。(《马可福音》3:25)

3.关于爱恨

“爱”是《圣经》永恒的主题。《圣经》中蕴藏着深厚的仁爱、宽恕和博爱的基督精神,它告诉人们,有了爱,一切过错和仇恨都可以化解。有了爱,人就能生活在光明幸福之中。《圣经》中与这方面有关的谚语也是信手拈来。如:

Love your neighbor as yourself.(Luke 10:25)

爱邻居如同爱自己;爱人如己。(《路加福音》10:25)

Hatred stirs up strife,but love covers all offenses.(Proverbs 10:12)

恨挑起事端,爱能遮掩一切过错。(《箴言》10:12)

另外,《圣经》还有不少英语谚语,从各个角度告诉人们许多其他的道理。如:

The love of money is the root of all evils.金钱是万恶之源。(《提摩太前书》)

The sins of fathers are visited upon the Children.祖宗造孽,报应儿孙。(《出埃及记》)

Judge not,and you shall not be judged.不要论别人,免得被人论断。(《路加福音》)

Wisdom is better than rubies.智慧比珍珠更美。(《箴言》)

It is easier for a camel to go through the eye of a needle,than for a rich man to enter into the kingdom of God.骆驼穿过针眼,比富人进天堂还容易;贪财难成正果。(《马太福音》)

以上源自《圣经》的谚语只是沧海一粟。这些谚语内容深刻隽永,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Proverbs are the creams of a nation’s thought.(谚语是一国思想的精髓。)[3]了解这些谚语对我们学好英语,较好地了解西方人的思想和行为,更好地理解西方文化都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王佐良.欧洲文化入门[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2:84.

[2]夏征农等.《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491.

帮助别人的谚语篇4

关键词:格言警句;谚语;英语教学;学习兴趣

格言警句和谚语是历代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及知名人士的思想精华,它简洁概括、内容深邃、发人深省;同时它也是一种世界文化遗产,传承着古老而悠远的文化,经历了时间的检验。它以特有的言简意赅、隽永清新、富有哲理,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诵。英语格言警句和谚语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载体,不仅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而且是人类思想的净化剂。学习英语格言警句和谚语不仅能学到纯正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也能从中获得一定的人生启迪。

笔者在教授《新编实用英语读写教程》(浙大出版社)第九单元Myths and Legends(神话传奇)中颇有感受,每个寓言故事富有深刻的寓意,通过角色的扮演,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占主体地位,学生的积极性比以往有了明显的提高。由此,利用英语格言警句和谚语教学是一种新的尝试,通过“寓文化素质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的理念来培养和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学生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欣赏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一、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习就会事半功倍。而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需要教师去激发的,因而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应该认真考虑学生的兴趣需要,找到学生的兴趣出发点,从而让英语学习成为一种有乐趣和找乐趣的开创性学习。语言学习的规律告诉我们,反复诵读优美的文句能激发学习的兴奋点,是语言学习不可或缺的环节。

在以往枯燥的语言点的讲解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失去对英语的兴趣,如果结合一些英语格言警句和谚语教学,那么就容易调动学生们的课堂积极性,能使枯燥的语言点讲授变得生动有趣,也能使枯燥的语言点便于理解。例如在第七单元教学“where there be….;there be…”的句型时,就可以利用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有志者事竟成)这个谚语作为经典例子展开反复训练,有利于学生积累较多的句型,供他们自己举一反三、模仿、套用和改写。如:Where there is air,there is life./Where there are difficulties,there are ways to get over them./Where there is opposition,there are rebellions./Where there are women,there are jealousy and suspicion.

二、利用英语格言警句和谚语教学有助于巩固和复习知识点

格言警句和谚语的语法结构正确、规范而严谨,教师可以结合与教材相关的语法知识,每天精选几句英语格言警句或谚语提供给学生,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的语言知识。

例如,在讲解“trouble”这一单词时,要讲解trouble的意思和两种词性时,可以利用“Don’t trouble trouble,until trouble troubles you.”(车到山前必有路),这有助于学生掌握trouble的两个不同词性。

在对cry one’s heart/eyes out的词组讲解时,根据谚语It’s no use crying over spilt milk(覆水难收),可以拓展到全国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的考点:it is no use/good/point doing sth.并举一反三地进行练习:it is no use trying to persuade him to give up smoking./It is no use arguing with him,he won’t take your advice./it is no use buying him such an expensive gift.

在“Health”单元的讲解中,可利用警句Health is not valued till sickness comes.(病时方知健康可贵)巩固not..until的结构。

在“family”单元的热身环节中,可导入朗朗上口的谚语:East or West,Home is the best.(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草窝)。通过学习这句谚语,我校的一些学生还在英语文化节寝室话剧中就活学活用,喊出了East or West,Snow White is the best.这种压韵式的口号就是学生创新的体现。

三、寓文化素质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了解西方文化,吸取其精华是英语教学目的的一个方面。学习英语不能脱离英语文化,英语文化是英语正确得体的基础。我们学习英语,不仅要比较两种语言,还要比较两种语言所扎根的文化。而格言、警句和谚语是与民族特定的历史、经济、生活、风俗习惯等有着密切关系,透过英语格言警句谚语的表层,可了解它所承载的文化背景,感受中西文化的差异。

如:love me,love my dog.此谚语的表面意思是:“你若爱我的话,必须连我的狗一起爱”。因为西方人多有养宠物的习惯,尤以狗为甚。也就是说,如果你爱一个人,就必须爱属于他的一切。而汉语中的乌鸦带有“不吉利”之意,“爱屋及乌”的意思是如果爱一个人,就必须连他的缺点也一起爱。学过“every dog has his day.”(时来运转)进而了解dog一词在英语中毫无贬义。再如:Do Roman as in Roman.如果了解这个谚语的背景,我们就不难翻译“入乡随俗”了。又如习得“Every Jack must have his Jill”(人各有偶)中,Jack和Jill分别代表男子和女子,就不难解释或翻译下面的句子:She is already 38,but she still hasn’t found her Jack.

英语中有数以万计的格言、警句和谚语,其主要特点是言简意赅,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说明带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若能恰到好处地运用英语格言警句及谚语,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言素养,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传统意义上的语法教学仅局限于课文中的理解和运用,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对学生潜能的挖掘。利用格言警句和谚语进行教学既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增进知识,也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尤其能促进对汉语和英语两种不同语言的理解和驾驭能力,并促进实际运用能力。语言的功能在于交际,交际的两个主要方面是理解(他人)和表达(自己)。表达能力的高低与语言信息的输入量和储存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样,熟读和记忆大量的英语学习材料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也是很有必要的。

总之,在日常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实际大胆创新,找出一条适合于自己教育教学的方法来挖掘学生的潜能,英语格言警句和谚语教学便是一个很好的尝试。不过我们也要运用得合理恰当,切合实际。相信利用好这一教学方法也会达到“One stone,two birds”(一石二鸟)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Schimmels,C.1999.Teaching That Works[M].Zondervan Publishing House.

[3] 英汉对照格言・警句・谚语精粹[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4] 王茂金.中国英语教学理论研究[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帮助别人的谚语篇5

[关键词]英语谚语 谚语教学 兴趣

一、英语谚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英语语感

它兼有“诗的活泼、文的凝重”,结构紧凑匀称、韵律优美和谐,念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悦耳动听,有一种和谐的音乐美。借助于头韵、押韵、对仗、重复等表现手法,通过比喻、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来喻事明理、表达思想。阅读这样易诵易记的谚语,是一种艺术享受,有助于培养语感、提高审美情趣。

二、英语谚语能促进学生吸收英文句法。巩固语言知识,提高表达能力

语言知识的核心是词汇和句子结构。拥有一定量的单词和掌握基本的句子结构是学好语言的基础。如果不懂得句子结构,即使能背诵成千上万的英语单词,也无法说出完整、正确的句子。句中学词、词句结合是掌握语言知识的有效途径。除英语教材外,谚语是扩大词汇、弄清句子结构的良好学习材料。谚语以句子为单位,简洁精练,所含的道理通俗易懂,句中的词义不难猜测,对于学生学习词汇十分有利。如果将谚语引用到词法、句法的教学中,能将枯燥的语法要点通过精彩的谚语表达出来,既能说明问题,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英语谚语有利于促进学生价值观的发展

一些名言、谚语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价值观的发展,让学生在掌握所学知识的同时,获取有益的精神食粮。

To live is to function,That is aU there isin living,We are here to add what we can tolife,not to get what we can from it,The onlyworthwhile achievements of mall are thosewhich are society useful.

四、英语谚语能增长学生的才智,有助于他们的思想修养的提高

不少英语谚语的含义往往超出字面,可以引申出更深刻、更普遍的生活道理和人生哲理。它教人守德、惜时、为善和求真;劝人淡薄名利、志存高远和勇于进取;它教人如何立志、如何奋斗、如何学习、如何工作、如何修身养性、如何待人处世,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是引导人们在思想上进行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钥匙。

经常接触思想正确、勉励性强的英语谚语,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能促进学生矫治不健康心理,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教师如能在教育教学中恰当地引用一些谚语,既能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又能提高他们的思想修养。

五、英语谚语能使学生了解英语民族的文化背景,感受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从一定意义上讲,语言是形式,文化是内容,两者是不可分的。学习英语不能脱离英语文化,英语文化是英语正确而得体的基础。中国人学英语,不但要比较两种语言还要比较两种语言所扎根的文化。而谚语是与民族特定的历史、经济、文化、生活、风俗习惯、、地理环境等有着密切关系的,透过英语谚语的表层,便可了解它所承载的文化背景,可探究西方民族的生活内容和生活方式以及在此基础上所产生的思想内容和思想方式,这是英语学习的深化,也是深层次掌握英语的途径。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了解西方文化,吸取它的精华是英语教学目的的一个方面。有些谚语从英语成语和家喻户晓的句子演变而来,经过广泛流传和逐渐完善,已经成为英语语言的精华和西方文化的结晶。

在英语中常用一些常见的名字表示泛指,例如,“Every Jack must have his Jill.”这一谚语,就不难理解在阅读中碰到的下面这个句子:Mr,Smith’s daughter is already over30.but she still hasn’t found her Jack.因为在说英语的国家里,Jack是常见的男子名,而Jill是常见的女子名,分别用来代表女子和男子。

通过英语谚语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英语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化背景。当然,学生如果只了解句子的表面意思,面对文字所承载的文化背景不了解的话,必定会影响对文字的正确理解。因而,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反过来又有助于英语语言的学习、理解和领悟。谚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通过谚语教学可以扩充学生的视野,传播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所以,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该让谚语-智慧的光芒闪烁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

[参考文献]

帮助别人的谚语篇6

【关键词】日语谚语误用

【中图分类号】H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3-0071-02

【Abstract】Japanese Proverbs are regularly used in daily life, but people often make mistakes for not understanding its real meaning. This article will simply analyze the situation of the misapplication of Japanese Proverbs, and the reason of the misapplication, to remind those pupils who learning Japanese to avoid make mistakes when using Japanese Proverbs.

【Key words】JapaneseProverbMisapplication

谚语,是指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一针见血地表示出说话人要传达的意思,一种简洁性的短语。由于日本文化受到中国汉文化的广泛且深远的影响,日语中有许多常用的谚语与中国的谚语关系密切,可简单地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把中国的谚语翻译成日文,如:

1.“百闻不如一见”―「百は一に如かず

(ひゃくぶんはいっけん にしかず)

2.“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青は{より出でて{より青し

(あおはあいよりいでてあいよりあおし)

3.“光阴似箭”―「光矢の如し

(こういんやのごとし)

另一类是与中国谚语的含义相同,但用词有别,如:

1.“火烧眉毛”―「足下に火がつく(あしもとにひがつく) “脚底下起火”

2.“马后炮”―「後の祭り(あとのまつり)“事后搞庆祝活动”

3.“八九不离十”―「当たらずといえどもhからず (あたらずともいえどもとおからず)

注:「当たる是“说准了”,它的否定是「当たらず;「とも言えども是“虽然说是”;「hからず是“远”的否定,这是古语说法,和「hくない相同。整个意思是说“虽然没有说准,但也离得不太远。”

随着时代的变迁,在流传过程中人们对某些谚语本意的理解往往会产生一些变化和偏差,久而久之,甚至连日本人也不能够正确理解某些谚语本来的真正意义,这样就发生了谚语的误用。分析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仅从字面理解而与本意发生偏差

1.君子は豹浃

这一谚语来自中国《易经》“益卦”中的“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意思是指“君子会非常迅速的改正自己的错误,朝好的方向发展”。这里所说的“豹浃埂笔恰俺好的方向发展”的意思,“君子”指的是品德高尚的人。但现在由于对“豹浃埂钡睦斫庥形,往往被认为是指“君子因为某件事情人格突然发生了转变”。

2.男女七rにして席を同じゅうせず

现在常常被误认为是指“男孩和女孩七岁以后就不能坐同一张椅子上了”。其实对古代常识稍有了解就不会犯这个错误。谚语中的“席”,指的是古代用稻草、竹子编成的类似于“蒲团”一样的、用来坐的东西(古代中国就有“席地而坐”的说法),不是今天所说的椅子。这个谚语的真实意思是说“男孩和女孩到了七岁就要有男女之别了”,如同中国人常说的“男女授受不亲”的意思。有些地方也会把这句谚语说成“男女7rにして同衾(どうきん)せず”,这里的“同衾”也不是睡在同一个被窝里的意思。

3.かわいい子には旅をさせよ。

本来的意思是“为了孩子好要舍得让孩子到处跑”,这样说是因为以前人们认为出门旅行是一件艰苦的事情,而现在常常作为孩子们向父母伸手要旅行费用时的一句台词。“旅”这个词在人们的观念中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是导致这句谚语古今用法不一致的原因。

4.下手の考え、休みに似たり

人们常认为这句谚语是说“愚蠢的人想出来的东西也是没用的”,但根据字典,它的准确意思是指“愚蠢的人用来思考的时间都是浪费,等于休息”。

5.R子にも衣装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人要衣裳马要鞍”。其中“R子”,也就是汉语的“马夫”,这一职业和身份在现代日本已经消失,所以常被人们误认为是它的同音词“O”,也就是“孙子”的意思,因此整句谚语也就被误认为是“小辈伸手向长辈要衣服要钱”的意思。

二、不能正确理解而与本意完全相反

1.沈aは金、雄弁はy

现在人们认为这句谚语的意思是“沉默胜于雄辩”,但实际上这句话本来的真正含意是“雄辩胜于沉默”。这句谚语来源于古罗马,那时候银子要比金子贵,人们认为金子虽然绚丽夺目但却没有任何使用价值。

2.情けは人の椁胜椁

这句谚语是谚语意思误用最典型的一个例子了。直译过来就是“同情别人不仅是为了别人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助人者得人助”或“好人有好报”,在以前是用来教育要常帮助别人的话,而现在常被理解为“不要关心别人”,可以说是完全相反的意思。

3.蛙の子は蛙――青蛙的孩子是青蛙

在夸奖体育很好的父母亲的孩子,运动神经也很出色时,做为赞扬的话语,日本人经常会说“青蛙的孩子是青蛙(蛙の子は蛙)”。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用法。青蛙的孩子是青蛙的意思是:“平凡家庭的孩子果然平凡”,并不是夸奖用的。

4.起鸡皮疙瘩(B肌が立つ)

最近日本的电视节目里,在出现感人场面或深受教育的时候,主持人往往会说,“让我起鸡皮疙瘩(B肌が立つ)”。中国人对这一错误可以说是一目了然。“起鸡皮疙瘩”本来是用在表示寒冷和恐怖,使得身体紧缩或颤抖时用的。还可以用来表示厌恶,用来说感动,简直是乱弹琴。

5.寄らば大浃侮

正确的解释是“大树底下好乘凉”、“要找有势力的人做靠山”,现在却常被误用为“应该不依赖别人而应自立”的意思。

三、时代变迁引发谚语含义自然变异

1.枕を高くして寝る

本来是“安心睡眠,全无心事”的意思,现在常被误认为是“垫高枕头睡,时刻留意”的意思。

2.~心あれば水心

正确的解释是“如果鱼有爱水之心的话,那么水也有爱鱼之心”、“根据对方的态度来决定自己的态度”,现在常被误认为“如果你有爱鱼之心的话,那也应该有爱水之心”,“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意思。

3.住めば都

「都(みやこ)是都城、京城的意思,古时就是一个国家里最好的地方。“住めば都”的本意是说人在一个地方住长了,有了感情,再差的地方也当成了京城,即“久居为安”的意思。但现在由于人们都向往大城市生活,所以常常把它理解为“还是生活在大城市里好”。

4.流れに掉(さお)さす――顺流撑篙

篙,是指行船时使用的长棒。因而“顺流撑篙”,是说从上游往下游,顺流而行,也就是“顺从时代的潮流、随波逐流”的意思。可是现在在日本,错以为顺流撑篙(流れに掉さす)是“逆流而上”的意思的人可真不少,从报刊杂志、网络电视上经常能够发现这种错误的用法。

帮助别人的谚语篇7

【关键词】词汇;效率;积累

词汇教学是高中阶段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标准》对词汇教学的八级目标是:学会使用3300个左右的单词和400-5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词汇维系着语音和语法,是构筑语言的基本单位。著名学者威尔金斯说过,没有语法,表达甚微;没有词汇,表达为零。可见,学习英语和提高英语水平,词汇是根本。

词汇如此重要,但很多学生都反映,他们最感头痛的问题是单词记不住或者记住又忘了。久而久之,闻“背单词”色变,长此以往,词汇积累不足,从而影响了英语听力、口语表达以及阅读理解等诸多方面,并渐渐对英语丧失信心和兴趣,甚至放弃英语学习。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词汇学习的畏难情绪,提高学习英语词汇的效率呢?笔者结合近几年高中教学实践,谈谈对高中英语词汇有效教学的几点认识。

一、借助科学理论指导,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提高记忆效率

中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说过,学习要有三心:一信心,二决心,三恒心。要想学好英语单词,信心是首位的。在教授新词之前,我经常给学生打比方:记单词就像结交一个新朋友,一回生、二回熟。第一次见面,也许只能认个脸;第二次见面,记住了名字;第三次见面,略知其性格;以后见面次数多了,就可能逐渐了解他的方方面面,然后交上朋友。我想让他们明白,记忆单词并没有他们想象中那么可怕,交朋友是件高兴的事儿,就是要花点时间而已,以此来树立他们的信心。要想高效地掌握词汇,不借助科学方法是不行的。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研究发现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速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慢。新接受的信息量,最初忘得多,忘得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速度减慢,甚至停止。有资料统计,如果所学的单词没有复习,一天后有80%会被忘记,两天后就只剩下10%。这就告诉我们,要想把单词持久地、牢固地保留在头脑里,必须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学习后24小时内一定要复习,以后复习的时间间隔可以逐渐拉长,要注意在没有遗忘之前及时复习。如此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只要肯下工夫,单词积累量就会越来越大且不易忘记。

二、重视语音教学,为学生积累词汇打下坚实基础

单词的读音和拼写形式是其存在的基础,是各个单词相互区别的首要因素。如果说单词是语言的基础,那么语音就是基础的基础。我经常和学生说,语音好比是音符。标准的语音语调就像优美的旋律,给人以美的享受,带给英语学习者自信。反之,如果一个语音不标准的人说英语,就好比一个五音不全的人唱歌,效果可想而知。所以在教授新词时,我十分重视学生的正确读音。我常让他们跟着课文磁带大声朗读,让他们在朗读中感受英语语言的魅力。俗话说,先入为主。我们一定要让学生在第一次接触新词时就将地道的发音铭记于心,那要比日后去纠正发音轻松得多。而根据读音规则来记忆单词则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特别是一些比较复杂的单词。比如在教phenomenon(现象)这个单词时,如果p-h-e-n-o-m-e-n-o-n一个个字母地死记硬背,要花很多时间,因为它们之间没有联系。就算最终背下来了,也很快会淡忘。但如果根据读音规则phe-no-me-non,记住它有四个音节,反复诵读,记忆效果要比孤立地记字母好得多。同时,我经常提醒学生,记忆单词时一定要心无旁骛,做到口读音,眼认形,脑记义,手拼写,充分调动我们的感官,才能更快更好地记住单词。

三、利用时代新词激发学生学习单词的兴趣

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卷,我们不难发现,不论是单选、完型、阅读还是写作,都和时事热点密不可分。高考试题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近,时效性极强。例如,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该话题就多次在当年的高考试题中出现。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英语作为一种国际通用的交际语言,也在不断更新变化中。而教科书和字典,因其滞后性,无法将最新最流行的表达法及时呈现。教师是个终身学习的职业,只有自身不断更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走在学生的前面,引领他们。所以作为英语教师的我们,有必要经常学习积累新词汇,关注身边热点话题,然后传达给学生。这不但有助于了解高考动态,还可以带给学生一种新鲜感和时代感,提高其学习英语的兴趣。我的做法是,在讲授新单词时,穿插讲一些网络新词或时事热点。实践证明,学生很容易接受这些当下最in的词汇,他们觉得这是一件很cool的事儿。学生饶有兴致,热情高涨,学习效率自然提高了。以下是我收集的一些流行词汇和话题:One World, One Dream.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后来被学生改编为我们班的班训:One Class, One Dream.)Better City, Better Life城市,让生活更美好。low-carbon lifestyle低碳生活,China’s Got Talent.中国达人秀…

四、利用词块、谚语、俗语促进学生词汇学习

词块(chunk)包括英语词组、习语、固定搭配、惯用法、句子框架等现成的“语言组件”。词块学习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记忆词汇的方法。学生掌握大量的词块,有利于提高其英语口头、笔头运用能力和语言生成能力。比如:学习wonder(v. 想知道 n. 惊奇,奇观),我们可以联想到的词块有I wonder if…,It’s no wonder that…,a wonderful view/person/day etc. 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说:“词语要嵌在上下文里头才有生命,才容易记住,才知道用法。”英语谚语、俗语篇幅短小精悍,但意义丰富深刻,且读起来朗朗上口,非常适合学生记忆学习。通过熟记谚语,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理解掌握词汇的应用;另一方面,谚语如果运用得当,还可让作文增色不少,可谓一举两得。比如说, Don’t trouble trouble until trouble troubles you.(不要自找麻烦) 在这句谚语中,学生明白trouble的两个词性和两种意思,一个用作动词,表示“找麻烦”,一个用作名词,表示“麻烦”。这种词性的转化在英语中是很常见的。在具体的语境下,单词变得鲜活灵动起来,学生自然容易接受。经典传神的谚语还有很多:The older, the wiser. 姜还是老的辣。Out of sight, out of mind.眼不见,心不烦。Nothing is impossible to a willing mind.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除了谚语,在平时的阅读中我们也会碰到一些优美的词句,建议学生准备一个专门的本子,把这些谚语和优美词句记下来,日积月累,收获一定很大。

五、扩大学生课外阅读量,巩固词汇

如果说掌握构词法是为了扩大词汇量,那么扩大阅读量则可增加单词的重现率,以此来巩固我们的学习成果。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面对五花八门、参差不齐的材料,教师可根据阅读内容的趣味性、知识性和广泛性来帮助学生选择语言地道、难度适中、题材广泛的材料进行课外阅读。这样可以让已学的单词、固定句型和习惯用语等不断地刺激学生的大脑,增加熟识度,巩固和扩大词汇量,进而培养语感。借助阅读,学生还能更广泛深入地了解社会,认识世界,从而丰富知识,拓展视野。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词汇教学的有效方法,比如运用构词法知识判断和记忆派生词及合成词的词义和词类等。在词汇教学越发突显重要性的今天,作为一线的外语教师,我们要善于借助教育学、心理学原理,不断改进单一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的教学技术设备,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鼓励学生不断归纳总结,温故知新,从而更有效地习得词汇。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7年第5期.

[2]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要求(英语)[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帮助别人的谚语篇8

关键词:谚语;文化内涵;德育功能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2)07-0018-04

谚语是经过漫长的人类历史而沉淀下来的文化瑰宝。它以一种短小而固定的语句形式广为流传,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它所包含的概念隐喻能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提高其道德判断、道德行为以及自我调控的能力;它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能启迪学生体悟人生,陶冶其道德情感;它那洗练睿智的语言表达形式,能够为道德教学带来富有冲击力的教育效果。最重要的是,谚语内在所固有的实践品质契合新时期道德教育新模式的要求,可以发展为一种有效的品德教学方法。

一、谚语的定义及其特征

谚语的定义很多。如,“谚,俗语也。”(《礼记·大学》)“谚,俗言也。”(《左传·隐公十一年》)“谚,俗所传言也。”(《汉书·五行志》)“谚,直言也。”(《文心雕龙·书记》)[1]。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谚语被定义为“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2]。一般而言,谚语包含着概念隐喻,且具有特殊的语言形式。概而言之,谚语具备区别于其他语言形式的三个“S”:Shortness(短小),Sense(意味)和Salt(风趣)。即,谚语的语言形式短小而活泼,以隐喻的方式呈现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富含教育意义的民间文化艺术珍品。

首先,谚语本质上是一种广义的隐喻,隐喻在谚语与认知过程之间起着非常重要的桥梁作用[3]。隐喻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语言技巧,通过对语言形式进行编译和加工,达成对语言的修饰,用以加强语言表达的能力,属于修辞格的一种[4]。劳卡夫(Lakoff)和约翰逊(Johnson) 指出,人在生活中,只有一小部分概念直接源于经验,而大量抽象的、非直接经验的概念需要通过隐喻来理解和表达[5]。例如,“懒”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指懒惰,跟“勤”相对[6],属于抽象概念。人们对“懒”的认知需要经由与“懒”相关的一些直接经验获得:不爱劳动和工作,不勤快。因此,懒人鲜有立刻完成手头任务的习惯。对此,谚语“懒人嘴里明天多”以“嘴里明天多”作为喻体,解释“懒人”这一本体,不仅增加了语言的趣味性,更提高了人对“懒”这一概念的理解。

其次,谚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与人文价值巨大。高尔基曾说过:“谚语和歌曲都是简短的,然而它们里面却包涵着可以写出整本书的智慧和深情。”[7]谚语涉及的内容极广,包括社会、历史、生产、自然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只有学而知之,没有生而知之”告诉人们学习的重要性;“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而失节”教人修德养性;“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教人谦虚谨慎;“听话听音,看人看心”教人做事处人。可见,谚语的字数虽少,含义却很深远。

再次,谚语的语言形式活泼。我国的谚语多为四至七字,部分八字以上的谚语也因其形式活泼,朗朗上口,容易被人记住。短小而富有节奏和韵律是谚语的重要特点。谚语讲究声律美,其节奏和诗句的节奏相似。“入乡随俗”,“情急智生”等四言谚语的节奏一般为“二二”;“礼多人不怪”,“日久见人心”等五言谚语的节奏多是“二一二”,少数为“三二”;六言谚语如“一山不藏二虎”,“一客不烦二主”,节奏为“二二二”;七言谚语如 “响鼓不用重锤敲”,节奏是“二二三”;八言以上的谚语,节奏多为“二二三,二二三”,如“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家瓦上霜”。不论长短,谚语都显示出一种均匀整齐的美感。同时,谚语还注意押韵,且押韵的方式多样:有的押平声韵(“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有的押仄声韵(“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若还不报,时辰未到”);有的平仄相间(“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讲究“平平仄仄,仄仄平平”;有的押尾韵(“先苦后甜,富足万年”);还有的押头韵(“百年寿限不准有,百年计划不能无”)。[8]短小而富有韵律的特征,使谚语更容易被人记住,正是“空话随风四处飘,谚语入心记得牢”[9]。

最后,谚语具有较高的实践品质。谚语中所涉及的内容都是日常所见,朴实无华。同时,口语化语句让人读起来兴趣盎然,简简单单的话语充分显示出普通老百姓的风趣、机智和敏锐。例如,“三十斤的鱼,四十斤的泡(鳔)”,讽刺味道十足,让喜欢言过其实的人听了不禁脸红;“好马要是三年不骑,会比驴子还笨”,用语朴实,但隐含的真理不得不让人折服;“鹰飞高空鸡守笼,两者理想各不同”中,鹰和鸡的对比可以激发人们追求更高理想的愿望。

二、谚语的德育功能

当前,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化,德育工作也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首先,处于中小学阶段的学生道德认知水平较低。柯尔伯格指出,这一阶段的道德教育应着眼于儿童的积极道德建构,即儿童最终能够进行道德判断和建构道德原则[10]。如何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这是道德教育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其次,我国教育的现代化更多地是由外源性因素推动的,很多学科的发展建立在“引进”的基础上,而这必然带来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本土文化挖掘不够。本土文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出发点,教育中缺少民族文化,容易造成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不足,甚至在理解某些道德规范时产生困难。有鉴于此,我们应该从多个方面发展更符合现阶段学生道德认知水平的内源性的德育教材。谚语因其所具有的隐喻特征、文化内涵、特色语言形式与内在实践品质而能够予以一定的回应。

1.概念隐喻:促进学生道德认知水平的提高

上一篇:联欢会串词范文 下一篇:白鹅的资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