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给老师的诗歌范文

时间:2023-12-08 17:43:20

送给老师的诗歌

送给老师的诗歌篇1

(一)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诵读的兴趣,使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形象、再造形象,加深对作品内容的理解。

2.联系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了解统治者连年用兵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3.在比较阅读中对李白和杜甫两大诗人进行研究性学习。

(二)内容选取:与诗歌相关的背景材料和诗歌体裁;扩展知识面的李白的《古风·其十九》。

(三)过程安排:

1.通过学生的反复朗读,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和点拨,让学生在朗读中挖掘诗歌中的信息,对其进行补充空白、细节,进行创造性的想象,使诗歌形象化,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2.体味诗歌语言和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以及诗人的创作风格,通过听录音朗读让学生自己在朗读过程中试着读出这种感情。

3.在把握诗歌的艺术风格基础上进行研究性学习:比较《兵车行》和《古风·其十九》。

(四)方法、手段:

1.朗读。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自己慢慢品味,教师作适当引导和点拨。

2.学生互相评价朗读。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感情基调。

3.让学生发挥创造性想象,进行角色扮演。假设学生是诗人或者是诗中人物,发表感想或进行其他形式的表演,让学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二、教学实施

(一)导入:介绍杜甫,导入新课

1.学生介绍杜甫(主要是举例所学的名篇名句)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

……

2.简单介绍杜甫及作品背景

《兵车行》这首诗是杜甫在天宝十一年(752)年困守长安时候所作。关于诗的背景,一般有两种说法,一说是玄宗用兵征讨吐蕃,一说是征讨南诏,多取后一说。《资治通鉴》载:“天宝十载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南诏蛮……士卒死者六万,仲通仅以身免。杨国忠掩其败状,仍叙其战功。……制大募两京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十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震野。”

3.释题——“行”的读音xíng。“行”,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这首诗属于歌行体。歌行体的诗长于叙事,且多含感叹之意。

(二)学生初读全诗,初步感知

1.要求看阅读提示注解等各方面内容,准备老师的提问

2.提问

(1)要完整地叙述一件事,就要抓住这件事的几大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前因,后果。本诗是一首叙事诗,它叙述了一件什么事,哪位同学率先回答?

明确:它讲的是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穷兵黩武,为了和南诏继续作战,在长安一带大肆征兵所造成的惨痛后果。

(2)大肆征兵,老百姓生离死别的画面可以用文中的哪些诗句来描述?

明确:诗歌的第一段

(三)分析诗歌第一段

1.学生齐读,正音“耶”、“干”,释义“耶娘”、“妻子”、“干”。

“耶”通“爷”,父亲。

“干”读“gān”,冲。

“妻子”,妻子和子女。

2.问:“耶娘妻子”相送时为什么会“牵衣顿足拦道哭”?

明确:这不是一般的相送,很可能是生离死别。

3.老师追问:这一点可以从后面的哪些诗句得到印证?

明确:“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4.问:“尘埃不见咸阳桥”一句中的“不见”可否理解成咸阳桥特别卫生、一尘不染呢?

明确:不对,应该说明了当时被抓的“行人”和相送的亲人之多,扬起的尘埃淹没了咸阳桥。

5.要求学生展开自己的想象力,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这一送别场面。

(四)分析诗歌第二段

1.指名读,由学生评价。

2.问:“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一句中的“道旁过者”、“行人”可能指何人?“点行频”何以见得?在诗中有没有具体的描述?

明确:道旁过者——杜甫

行人——征人

点行频——“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3.“点行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明确:“武皇开边意未已,边庭流血成海水。”

4.问:“武皇”指何人?上述诗句说明了什么?

明确:借指唐玄宗,含蓄地表达了对以唐玄宗为代表的唐皇朝统治者“开边”政策的指责。

(五)分析诗歌第三段

1.让学生齐读后说说这一段中哪些诗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生回答最后一句,“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怪怕人的!

老师补充:第一段写人哭,这一段就写鬼哭了。连鬼都哭,你说惨不惨?

2.问:对于这样的惨相,役夫是否“敢申恨”?

明确:不敢,敢怒不敢言。

老师追问:最终有没有“申恨”?

明确:有。

不敢申恨可最终还是申述了,把征夫的苦难和恐惧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

3.问:“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一句是否表明了杜甫走出了“重男轻女”的封建传统观念?

明确:中国老百姓一贯重男轻女,生男则喜,生女则悲。重男轻女是封建社会的普遍现象。现在倒好,怕生男,只想生女了。是什么造成老百姓这一传统观念的转变呢?——战争!残酷的而又无休止的战争使老百姓心灰意冷。老百姓对战争的怨恨与控诉,通过这句诗深刻而又凝练地表达出来了。

(六)扩展学习:试将《兵车行》跟李白《古风·其十九》相比较,说说二者艺术风格有什么不同。可从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方面进行比较。

古风(其十九)

李白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提示:可从两位诗人的创作风格入手,如果时间不够就作为课后研究留给学生回去思考。

(七)小结:车声隆隆,马鸣萧萧,似乎还不曾消逝……《兵车行》所描绘的战争给人民造成的离乱之苦,让我们从中体会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现在让我们听着录音朗读,再一次体味诗歌沉郁怨愤的基调。

(放录音)

板书设计:

兵车行

杜甫

1送别场面——

2征夫控诉——天怒人怨——“行人但云点行贫”、“武皇开边意未已”

送给老师的诗歌篇2

【关键词】诗教;操作;艺术

孔子曾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以诗教化为“诗教”。“诗教”是教苑奇葩,它的操作很讲究艺术性,我们可采用这样几个策略来进行。

背诵诗歌。海外学人刘铭绍先生认为:学诗,除了复古,别无他法。“复古之意,乃背诵也。”杨振宁博士曾谈起他上小学一年级时,父亲就教他背诵几十首唐诗宋词,有的懂,有的不全懂。70多年来,在人生旅途中经历了种种阴晴圆缺、悲欢离合,才逐渐领悟到一些名句的真正含义。鲁迅先生也说过,年轻时读向子期《思旧赋》,很怪他为什么只有寥寥几行,刚开头却又煞了尾,后来社会阅历丰富了,他终于懂了。由此可见,背诵诗歌是“诗教”的基础工程。

赠送诗歌。赠送诗歌,有时也能起到很好的教化效果。

相传三国时曹丕即位,想杀死胞弟曹植。一日于殿上,令植:“汝行七步吟一首。若果能,则免一死;若不能,则从重治罪,绝不姑息!”曹植急中生“诗”:“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诗中恰如其分的比拟,令曹丕潸然泪下。他打消了谋害弟弟的念头,于是一首“七步诗”救了一条人命。

再比如说,解放初期,柳亚子先生曾一度心情苦闷,精神不振。同志提笔送诗:“牢骚太胜防断肠,风物长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柳亚子读后,眼前阴云散尽,心情豁然开朗,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之中。

据说郭沫若4岁就开蒙了,而且学习的积极性特高,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母亲送了一首诗给他:“翩翩少年郎,骑马上学堂,先生嫌我小,肚里有文章。

近代著名教育家徐特立先生,就是一个擅长赠送诗句进行诗教的“高手”;这种做法,老师们在实践中也可一试;像精心设计评语,以评语育人,就是这种方法的灵活运用。

讲析诗歌。现在的中学语文教材选编了好多经典的古诗词。语文老师如能引导学生走进诗的王国,赏析诗的意境,定能收到春风化雨、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

《敕勒歌》是北朝民歌中的珍品,描绘了一幅绿色草原广阔无边、遥远天空云淡天高、羊群牛群相映成趣的动人画面。教学这首诗时,可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体悟敕勒族人民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怀。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读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引导学生欣赏黯然销魂的别离之情;读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引导学生体悟气概豪迈的爱国豪情;读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引导学生感受瑟瑟秋景中的浓浓思乡情……

著名诗人叶嘉莹先生,虽不以老师为职业,但近60年来,叶先生一直尽其所能,为人们讲授诗词。她在台湾讲,在内地讲,在海外讲,为大学教师讲,为大学生讲,为幼稚园的孩子讲。她说,她要通过毕生的努力,背负起传承中国古典诗词的使命。叶先生是一个虔诚而优秀的“诗教”实践者。

悬挂诗歌。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创造周围情景,用丰富的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用“悬挂诗歌”的方式创设育人的环境,也是“诗教”领域中精妙的一笔。

董必武生前于1959年8月为《中学生》杂志题诗: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古曰:此日足可惜,吾辈更应惜秒阴。这首诗语意深长,深深鼓舞了一代人勤奋好学、奋发向上。如果能将它制成条幅悬挂于教室,对促进班级良好学风的形成,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曹操有名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千百年来此诗曾倾倒过多少英雄豪杰,如果将之制成学生的座右铭,整天与学生相依为伴,定能成为学生不断前进的助推器。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青少年中产生一种讲究吃穿、浪费粮食的不良风气。这时。我们可将古诗“除禾日当午,旱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挂到学校食堂的大厅,让学生时时鞭策自己,培养他们珍惜劳动成果的思想感情。

教唱诗歌。古典诗词原本都是可以唱的。由于古曲的散逸,现代人又将许多经典诗词谱成曲。如南唐李后主的《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北宋大诗人坡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岳飞的《满江红 怒发冲冠》等等,在诗教的过程中,如能穿插“教唱”的做法,既能激趣,又能让学生牢牢记住诗词句子。

学写诗歌。我这里主要说的是古典诗歌。一般地,人们都不主张写古典诗词。但作为育人的一种方式,我们也可以尝试。复旦附中的语文特级教师黄玉峰老师就曾作过试验,效果也不错。

1996年以来,黄老师就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了诗歌教学,与学生一起读诗、背诗、写诗。每年还搞一些全校性的诗歌创作活动。2001年,黄老师带学生到安吉山区学农,要求每人至少写一首诗,结果同学们诗性大发,有的写了十几首。如:“逍遥山中日月长,恹然晨起懒梳妆。遥望风去复云涌,坐拥霞气隐霄光。”再如:“落叶萧萧下,秋风阵阵来。翩翩黄蝶舞,为有晚花开。”虽然不讲究格律,但都有些诗味。

余秋雨先生说得好:在欧洲,作为古代经典最醒目的标志,是一尊尊名扬天下的雕塑和一座座屹立千百年的建筑。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以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代诗文经典”。

但愿所有的语文老师,回归“诗教”的家园,将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进行一代接一代的传递性的诵读,真正让学生栖居在绵延不绝的经典长廊里。

【参考文献】

[1]春秋.孔子.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2]钱梦龙等.语文教学呼唤“诗教”回归.语文学习.2006.3

【作者简介】

陈星(1963―),男,江苏南通人,中学高级教师,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育教学研究。

送给老师的诗歌篇3

笔者日前听了某四星级学校的一节语文课,课文是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中的《送魏万之京》。四十五分钟一堂课,老师分为三块:

一读诗歌,疏通文意:用现代语言译写本诗。

再读诗歌,领悟情感:诗中的“愁” 字蕴含了丰富的情感,请具体说明包含了哪些情感?

三读诗歌,探究写作特点:这首诗,诗人善于把叙事、写景、抒情结合起来写,特色鲜明。请在前三联中任选一联谈一谈。

在“疏通文意”这一板块,经过学生预习、学生答案展示评价等环节后,老师最后给出这样的译文:

早晨听你唱着离别的歌,昨夜微霜刚刚渡过黄河。心中惆怅不忍听闻鸿雁的哀鸣,更何况作客途中还要经过重重云山。潼关的树色催得寒气越来越近,长安城中傍晚时分捣衣的声音分外多。不要只见长安行乐的地方,这儿会白白地让岁月轻易地流逝。

对于“领悟情感”板块,经过引导学生进行各种方式的朗读体会,最后老师给出的答案是:

①送别友人依依不舍之情;②劝勉友人珍惜时光、及时建功立业的励志深情;③思乡思亲和前途茫茫的感伤;④一事无成的悲秋之叹。

对于第三点“思乡思亲和前途茫茫的感伤”,老师给出的说明是:

颔联中“鸿雁”象征漂泊的旅人,油然而生思乡思亲之情,长空雁叫令人怅惘凄切。“云山”雾罩,既表示与故里、亲人的重重阻隔,又是前途茫茫的象征。

“探究写作特点”板块,经过小组讨论交流,推选最佳答案展示等环节后,投影了参考答案,对于颈联的解读是这样的:

颈联写的是想象中的景色。“关城”和“御苑”暗含了游子的行程,“催寒”“向晚”是时间的推移变化,这是叙事。“砧声”,女子捣衣声,正是秋天时分,为游子征人赶制寒衣,自然引发去国离家之慨、久别之悲。这一联诗表达了岁月易逝、人生易老之意,是为抒情。景中有事,景中含情。

整个教学流程,虽无新意,但中规中矩。三个板块层层深入,由理解到欣赏到探究。在教学流程中学生预习、投影学生答案并评价、学生用各种方式朗读、学生小组交流推选展示,注意到了“以生为本”。但是,认真研究一下各个板块中展示的答案,就会发现问题。

第一板块的译文,看起来好像把文本的意思都说出来了,但这几句话之间缺乏逻辑性。“早晨听你唱着离别的歌”,这个听者是谁?“不忍听闻鸿雁的哀鸣”,这个听者又是谁?他们是同一个人,还是不同的两个人?如果是不同的两个人,在文脉上如何体现?……

对于第二板块的答案,其中说“思乡思亲和前途茫茫的感伤”是谁的感受?是送行者李颀的还是行者魏万的?是真实的还是虚拟的?

在第三板块老师给出的答案中,“颈联写的是想象中的景色”,这个想象的主体是谁?当然应该是叙述者兼作者李颀!这些缺陷显示出:文本没读懂!其原因在于,三个板块的答案都缺少视角意识,这就是叙述者视角。华中师大李华平教授认为,文本解读首先要“理解‘作者的理解’”,作者就是叙述者。因为叙述者意识的缺失,教者对这两个板块的解读才出现了失误。

可见,从诗歌中“叙述者”的角度切入,是解开古诗“密码”的良策,既可以准确地读懂诗歌,还能带来事半功倍的效率。

“叙述者”是关键

那么,什么是叙述者呢?

“叙述者”这一概念,属叙事学研究范畴,是指叙事文本中“叙述行为的主体”,或称“声音或讲话者”。它是叙事文本的重要特征。

但是,我认为“叙述者”的概念同样可以用于抒情文本。因为任何艺术都是时空的艺术,即使是抒情性最强的诗歌,它反映的内容、使用的形式、作者和塑造的人物,无一不是处于一定时空中的人,因此也必然地具备着一定的叙述要素。尽管诗歌(尤其是古代诗歌)讲求凝练与含蓄,使得它的叙述要素常常被省略,给我们的理解带来极大的困难,这需要我们在解读文本时,把省略的部分补充完整,以解决这个问题。

叙事学的研究者们认为:文本及其解读过程中,或隐或显地存在四种视角:一是人物(即文中存在或塑造的人物)视角,二是叙述者视角,三是作者视角,四是读者视角。诗歌中的叙述者常常是作者但不必然是作者,我们在解读诗歌时常常忽略这一点。

例如杜牧的《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学生们在解读文本的情感时常常使用这样的句式: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感情。这样的句式已然表明了他们的思维方式:人物=叙述者=作者。其实这首诗中的人物身份是一个宫女,跟作者没有任何关系。我们不妨再举几首诗为例。

《赋得自君之出矣》:“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作者是张九龄。这首诗全篇都是抒情主人公(叙述者)的独白,叙述者显然是一位思妇,这个思妇与张九龄有何关系?从文本上看不出任何蛛丝马迹。我们只能认为,在这首诗中,叙述者与作者是分离的。事实上这首诗常常有一个注:代人作。

《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中出现了一个人物:天寒地冻中悠然垂钓的渔翁。这首诗的叙述者没有出场。通过“知人论世”,我们知道,这个“渔翁”显然是作者柳宗元的化身,柳宗元在“二王八司马”事件后,被贬到永州。作者塑造这个人物形象,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观:任凭周围环境如何恶劣,我仍然坚持初心,悠然垂钓。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有点孤独有点寂寥,无人欣赏无心打扮的美女形象。叙述者呢?他处于画面之外,没有出场。那么作者通过这样一个形象究竟想说明什么呢?可以这样认为:词起于宴乐,这就是宴会时各人即席填词助酒兴,就像酒桌上每个人讲个笑话一样,大多没有深文大义。但也有研究者“知人论世”一番,说温庭筠因为久试不第,借这个“无人欣赏”的美女来含蓄地表达怀才不遇之情。当然这也有些道理的,但决不是完美的解释。

所以,还应该借助诗歌中的叙述者去解开古诗的密码。

厘清问题

我们回过头来看看《送魏万之京》的教者忽略了叙述者所带来的错误。

首先,全诗八句,前两句是实写,叙述要素分别是:某个秋天(昨夜微霜)的清晨,李颀送魏万出行。下面四句的写景抒情,全是李颀的想象(语言),他想象魏万离开后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最后两句是李颀对魏万的告诫。全诗对魏万没有正面着笔,只有李颀一个人在“倾诉”。这些虚拟的“魏万的愁”其实是表达李颀对魏万的关切。因此,如果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肯定是不能包含“思乡思亲”的“愁”,同时“愁”也绝不能作为“诗眼”而存在。全诗主要是表达叙述者(当然此处也即作者)的惜别、关切、谆谆告诫。

因此,笔者认为,这篇文本的解读如果遵循着以下流程,所有的理解问题将会迎刃而解。

首先,一切的艺术都是时空的艺术,“送别诗”中的“送别”是一个事件,它必然地包含一个事件必有的叙述要素:时、地、人、事情的起因、经过。既然是送别,它应该涉及到两(个)人――送者与行者,送别的原因不同,引发的感慨也会不同,比如说辛弃疾《送廓之秋试》,是送人赶考的,当然其中的祝愿是少不了的,再比如说戴叔伦的《送人游岭南》:少别华阳万里游,近南风景不曾秋。红芳绿笋是行路,纵有啼猿听却幽。诗人送友人游岭南,将自己以往的见闻介绍给友人,鼓励友人前往。这虽是一首送别诗,却无离别忧伤之情。

这些要素理清之后,文本的所有内容都是叙述者的见闻感受,就像每一张照片必然有一个拍摄者一样,每一首诗歌都会有一个叙述者,我们能看到的所有画面,都是叙述者呈现给我们的,我们读到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语、每一个心理感受,都是叙述者表达给我们的。

《送魏万之京》这首诗中,没有一句话一个字是魏万的见闻感受,除了一二两句是叙述者兼作者李颀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外,下面六句都是叙述者李颀的语言。这节课,老师在最后一个板块的答案中也表明:“颈联写的是想象中的景色”,这个推想的主体就是叙述者李颀,他表达的是“送者”李颀对“行者”魏万的关切之情,同理,颔联中的“不堪”“愁”表面上的主体是行者魏万,但实际上是送者李颀的推想,这一切并不一定是魏万的感受。而这种推想表达的一定是对行者魏万的关切,对行者魏万感情的虚拟推想,真实地表达了叙述者兼作者即送者的真实关切。

通过“叙述者”这一概念的引入,我们可以清晰地分辨人物的情感、叙述者的情感、作者的情感、读者的情感,尽管它们有时是一致的,但是在文本解读时一定要注意区分。

通过对上面几首诗的“叙述者”解读,我们可以知道文本中的情感态度其实有四种:一是文中人物的情感态度,二是叙述者的情感态度,三是作者的情感态度,四是读者(包括某些学者)的情感态度。这四种情感态度时隐时显,时而合一,时而分离。我们解读时要加以厘清,否则会闹出笑话。

送给老师的诗歌篇4

北京有我两个想见到的人,一个是贺敬之,一个是高瑛,两个人的名字似我胸窝里的心脏,自小就在胸膛里悬着,且一直高高在上。做梦也没有想到我能见到这样的名家,明明是真的,却一直怀疑是在梦里。四月二十日四点三十五分,我们一行六人在雨水里相约,乘着飨赣瓴叫凶爬吹搅吮本┒四13条街口,六人中有驰骋诗届的战士诗人蔡诗华、青年诗人李建长、人民日报海外版主编助理陈厚学、社会活动家丰沛雪、我和妻子秀云。

早在几年前,我就萌生过拜访高瑛的念头,但那时候名气不见经传,腿抬得再高也无法跨过人家的门槛。这几年奋力笔耕,自信写出了一点小名气,虽是一股小溪流,但涌入潮流变成海了。蔡诗华近年来多次拜访高瑛老师,对她家里可谓是熟门熟路,他自告奋勇担当了此行的专程向导。临行前,我和妻子秀云已经在电话里和高瑛老师预约了拜访日期,乘火车从漳州抵达北京,并且在王府井大街找了个有网络的宾馆住了下来,担心有文友联系不到自己,这样就可以看到全国各地文友的留言了,也可以抽时间回复他们。

我们六个人,蔡诗华和李建长一把伞,陈厚学和丰沛雪一把伞,我和妻子秀云一把伞,我们从张自忠地铁站出来,步行了大概有十五分钟,来到了一个普普通通的院门前,门是开着的,蔡诗华轻轻地推开门,轻轻地喊了声:“高老师在家吗?”话声方落,高瑛老师就亲自出来迎接了。高瑛老师对身后的保姆说:“这些都是我的朋友,我们要聊很久,你就不用陪我们了。”保姆朝我们善意地笑了笑,打开雨伞就自行离开了。

因为是雨天关系,我们每个人脚上都湿漉漉的,进门前,我建议大家把鞋子脱下来,高瑛老师见状,阻止我们说:“我看看谁先把鞋子脱下来,谁先脱了鞋子,我就不让他进屋。”

我朝高瑛老师说:“您看我们这脚上湿漉漉的,怕是踩脏了您家的地板。”

高瑛老师说:“北京城里的那些高官家里可以有门槛,那些大腕明星家里可以有门槛,那些大老板家里也可以有门槛,但我高瑛家里没有门槛,官员可以进来,大款可以进来,普通百姓也可以进来。再说地板就是让人来踩的,大不了你们走了后我再用拖把拖拖。”

高瑛老师是一个幽默风趣的人,她的话像她的诗那样牢牢记在了我的心间,高瑛老师等我们都落了座,兴致勃勃地问我们说:“你说你们大老远的来看我,是为了艾青这个大诗人啊!还是专程来看望我这个老太婆啊?”

这句话让我们一时无法回答,对着这个文学前辈,我们说话都很小心,生怕说错了,惹得老人家不高兴。高瑛老师见我们不说话,接着又问我们说:“我是一个诗人,而且也有些名气,假如我是一个卖土豆的。或者是一个卖白菜的老太婆,你们还会来看我吗?”

大家你望望我,我望望你,大眼瞪小眼,还是不说一句话。我觉得不能让气氛就这样凝固住了,活跃活跃气氛挺好的嘛!!我赶忙接口说:“您就是一个卖白菜的我照样来看您。”

高瑛老师饶有兴趣地问:“你来看什么啊?”

我幽默地回答:“来买您的白菜啊!”

高瑛老师听了我的回答,满意地笑了。高瑛老师是我见到的最幽默风趣的艺术家,她说出的每一句话都很幽默,她的一句话刚落地,众人的欢笑声就把窄小的房间溢满了。她用她的幽默消除了我们的拘谨,让我们的心灵忽然间就和她没有了距离。

我们中间没有谁会不知道高瑛老师的名字,但我们中间却没有谁对她直呼其名,我们称她为高妈妈,高瑛老师听了我们的称呼,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高瑛老师擦擦眼泪说:“想不到我还有这么个笔名。”

她在流泪,可我们大家却被她这句话再次逗得笑了起来。

有一种眼泪是在悲伤欲绝时流下来的,但也有一种眼泪,它是在欢乐的时刻悄悄地滑出了人的眼帘……

没有见到高瑛老师时,常常拜读她的诗,常常在嘴里称呼她高妈妈,对着熟悉的人这样说,对着陌生的人也这样说,但却不曾想过今天能够面对着面地这样称呼她,因为尊敬她,爱戴她,我始终不肯直呼她的名字,我愿意时时刻刻地这样叫下去,愿意一天一天地这样叫下去,愿意一年一年地这样叫下去,就这样亲切地叫她一辈子。高瑛老师的诗风对我影响很大,我一直在心里默默地感激着她,能够见她一面,能够面对面说几句感激的话,这也是苍天对我最大的恩怜!

我把我们最近出版的几本杂志送给高瑛老师,《中外诗歌》第一期的名家园地里还有她写给艾青老师的一首诗,高瑛老师很喜欢自己这首诗,这首诗是在艾青老师去世八年后写的,现在意外地看到这首诗,让高瑛老师重新回到了对往事的追忆中。艾青大师离开人世距今已整整十六年了,怀着对丈夫的思念,高瑛老师深情地讲起了往事,四十一年的夫妻生活,给高瑛老师留下了刻骨铭心的怀恋。政治上的压抑,生活中的坎坷,她养儿育女饱尝了各种艰辛,熬过21年之后才苦尽甘来。

高瑛老师对我们谈到了她和艾青苦尽甘来的晚年欣慰,谈到她陪伴艾青走完生命最后时刻的痛楚,谈到艾青逝世以后孩子们对她的孝敬,还谈到了她的疾病和近年来对佛教的信仰……持续了近一个小时的谈话轻松而随意,笑声不断在客厅里飞翔。

高瑛老师说她在认识艾青之前,她爱艾青的诗;认识艾青之后,她更爱艾青这个人。艾青为人真诚,从不装腔作势,更不会说假话,所以,无论他写的诗歌还是主编的刊物,都是分量重的似一坐山。艾青时代是中国诗歌最为鼎盛的时代,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中国文坛最权威性刊物《人民文学》的副主编,《人民文学》后来不仅成了伟人发表作品的主要园地,还成为中华文学史上的骄傲。写诗和办刊物最重的是人品,只有人品好的人写的诗歌和所办的刊物才会民心所向,否则,再好的诗歌也会被他写烂,再好的刊物也会被他办成垃圾。高瑛老师说:“艾青这人从来不做作,他比我还要真实。”

高瑛老师和艾青结婚后,本想和丈夫艾青就这样相亲相爱一辈子,谁曾想一场运动把她所期冀的美梦打断了,1957年,反右斗争开始了。艾青一家人在这场厄运里历经磨难,受尽了非人的折磨和不公正的待遇。在造反派设立的会场上,造反派头头让她检举艾青的罪状,高瑛老师面对着会场里所有的人说:“艾青没有罪状,只有一颗忧国忧民的心。”

造反派让她和艾青划清界限,她不肯,让她和艾青离婚,她不答应,弄得造反派们灰头土脸不好收场。那次从会场回到家中,高瑛抱着艾青大声痛哭:“艾青,我是从会场上逃出来的。”望着伤心的妻子,艾青深感内疚:“高瑛啊,跟着我,让你受苦呵!”

高瑛老师说:“你上刀山下火海,我都跟着你;你到哪儿,我就到哪儿。我什么也不怕,要死,咱们死到一块。”

在严酷的现实面前,艾青濒于崩溃。他想不通:自己被打成,简直是笑话!我怎么可能主义,怎么可能成为?看到报纸上赫然显示的“集团”名单中自己的名字,艾青的精神绝望了,不禁失声痛哭,他有太多太多的委屈啊。一天半夜,艾青突然从床上蹦起来,手击拍着墙,一边大喊大叫:“你说我吗?你说我吗?”一边用头撞击墙面。

高瑛老师看到丈夫被折磨得精神失常的样子,泪只能往心里流,她一把抱住艾青,抚摸着他的头,像哄小孩似的说:“没事了,没事了,你这是做梦。”清醒过来的艾青,抱着高瑛哭道:“高瑛呵,做人太难了,我真想去做鬼!”在那个艰难的岁月里,高瑛以她女性特有的爱心和细心,在关怀爱护着一个诗人。

经历了风雨的人生才是彩虹般的人生,经历了磨难的爱情才是不平凡的爱情。就是在那样一个血雨腥风的年代,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女性,用她坚贞的爱情支撑着瘦小的身体,使自己站成一道墙,为诗人遮着风、挡着雨……

艾青去世后,高瑛老师在一首《我留下了你》的诗歌里写道:“你走了八年,也没走出我的心,你就在我身边,我随时都能看见你,我的心里,有个你,我的身外,还有一个你。”可见高瑛老师对艾青的挚爱之情,在一张薄薄的纸上是不会被埋没的。她和艾青大师的爱情有着至高无上的纯洁,不像眼下的爱情里尽是铜臭……

我们愉快地和高瑛老师大概畅谈了五十分钟,我们趁着她高兴就提出来和她合影留念,高瑛老师爽快地答应了。此时外面下着急雨,房间里很简朴,除了墙角摆放着艾青老师的雕像外,就再也没有什么有价值的奢侈品了。我们大家争先恐后地抢着在艾青大师的雕像前合影,开始我们都想站着照相,蔡诗华道道多,嗓音大,朝我们大家大声地喊着说:“蹲下来照,蹲下来照,难道我们这些晚辈,要高过艾青大师吗?”

我们想想也有道理,在艾青大师雕像前合影留念的时候,就故意蹲下来,这样一来,艾青大师的雕像就会高高地悬挂在我们的头顶上了,在高瑛老师家里度过的每一分每一秒都令我毕生难忘。这种院子,这样的雨日,这样的相聚,这样的不普通,每一样内容都很珍贵。

到了晚饭的时间,高瑛老师说要到大酒店请我们大家吃饭,我们不忍违拗老人的好意,执意要在附近一家的餐馆吃一顿家常菜。吃过了饭,我们一行人把高瑛老师送到了家中,高瑛老师送了我一本艾青大师的诗集《大堰河,我的保姆》,高瑛老师说这本诗集数量不多了,只能送给我一人作纪念了。高瑛老师还送给我一首诗歌《我的柯岩大姐》,这是在著名诗人柯岩去世后完成的作品,在北京的文学界大家都知道高瑛老师和柯岩是最要好的姐妹,现在柯岩去世了,高瑛老师很怀念她们以往的日子,在一次次怀念来临的日子,高瑛老师就写下了这首发自肺腑的诗。高瑛老师说她非常喜欢我们刚创刊的《中外诗歌》,要在4月25日的诗选会上把中外诗歌这本刊物赠送给所有的与会代表。还说,她愿意把这首《我的柯岩大姐》这首诗始发在我们的《中外诗歌》上,那一刻不知道是因为感激还是激动,我就像此时的天空那样,眼睛里忽然飘起了很大的雨……

别了,我热爱着的北京。别了,我敬爱的高妈妈。分别的刹那步履最沉重,心情最忧伤。

送给老师的诗歌篇5

(黄诗敏)

今天,我们班和五(3)班联手一起搞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活动,这个活动的名字是:把祝福送给灾区人民。

为了准备这个活动,我们每一组都要穿几串纸盒挂在窗子上,凝造气氛。我们还为了这个活动学了三首歌,分别是:《让世界充满爱》《祈祷》和《生死不离》。

下午第一节课,铃声响了,五(3)班的同学来了,活动正式开始了。在主持人讲完话后我们唱了一首《祈祷》,接着我们班的区老师和3班的谢老师一起朗诵了一首非常感人的诗。紧接着,几个主持人也朗诵了一首名叫《妈妈,别哭,我去天堂了》的诗,触动了我们全部人的心。然后我们抽了一些同学的祝福语和愿望。最后在谢老师做完活动总结后,活动在歌声和音乐声中结束了。

送给老师的诗歌篇6

在国学经典中歌颂亲情与友谊的诗歌数不胜数,众所周知孟郊的《游子吟》将慈母深厚细致的爱心与儿子的一片孝心交融在一起,歌颂了伟大无私的母爱,也写出了儿子对母爱的感恩之心。“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王昌龄遭贬时李白所作的诗歌。诗人把自己的愁心寄予明月,伴着落寞的友人直到夜郎西,人隔两地,难以相伴,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这份患难与共的牵挂正是源于对友情的珍惜。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王维的《杂诗》表现了作者对家乡强烈的热爱和恋恋不舍之情。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亲人的关爱之情溢于言表,使人感动至极。王昌龄的《芙蓉楼送别辛渐》、高适的《别董大》、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等诗都是为朋友而作,表达了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二、品鉴国学经典,培养学生的内在修养

作为语文老师可以借助于经典诗文的教学,以帮助学生摒弃错误的价值取向,树立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通过孟子《攘鸡》的故事,教育学生有错就要及时改正:“斯速已矣,何待来年”;从“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中,教育学生珍惜时间,不要一事无成而后悔终生;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中,教育学生应有为实现崇高的理想而坚持不懈的追求态度;从“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中国说》)中,让学生确立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将来为国家奉献的远大抱负。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深入感知,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对他们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亲情教育、友情教育等,使之受到感染,进而对学生进行中华文化传统教育,让古诗这一颗璀璨的历史明珠放射出更加耀眼夺目的光芒。

三、品鉴名家名篇,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作为“文以载道”的语文学科来说,在讲解名家名篇中,侧重于把诗文所表述的完美主观思想与客观景物相结合的意境展现给学生,在不断的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文学底蕴,从而提高文学素养。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人伫立江边,目送友人渐渐远去,直到友人的船只消失在水天一线之处,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感情。与“雪上空留马行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样,令人回味无穷;“大漠孤烟直,黄河落日圆”的悲壮崇高,体现了进取旺盛的生命活力;“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画面辽阔,感情豪迈,表现了生命的坦荡与生活的富足;在“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雨霖铃》)中,以这样的神态动作将两人内心的千言万语,不忍分别的深厚之情表现于言外;“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把内心的雄心壮志显露出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写出了梅花的优美姿态和浓郁的花香。这些古诗歌积淀着中华文化的精华,有着丰富的内涵、浓厚的人文气息和深刻的哲理,分析、鉴赏古代诗歌是一个浩瀚的工程,教师要帮助学生总结规律,结合具体的语境,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理解诗文内容,达到提高文学素养的目的。品鉴优美的国学经典诗文,继承和发扬古典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美,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坚贞不屈的浩然正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对理想和未来的追求,发展他们的情感、自我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使他们成为有责任感、有使命感和有高尚情趣的人。

送给老师的诗歌篇7

在诗歌的海洋里,有无数珍宝,轻叩诗歌的大门,我们面前出现了一个美丽的诗的世界。在这次轻叩诗歌大门综合学习过程中,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综合系活动。

在老师的的带领下,在诗海拾贝中我们搜索了许多诗歌,我们通过阅读书籍、杂志、报刊、访问其他人等途径。了解到我们国家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已经有两千都年的历史;从古至今涌现出屈原、李白、杜甫、郭沫若等伟大诗人。世界上其他国家也都有伟大的诗人。拜伦、海涅、普希金……他们的优秀诗篇,伟哥国人民传诵。

同时,我们还整理了诗歌,我们把诗歌分类。按诗人分有李白的《静夜思》、《望庐山瀑布》等等。有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忆江南》等等按形式分有送别诗《赠汪伦》、《送元二使安西》等等。还有怀古诗、山水田园是、边塞诗、叙事诗、抒情诗、咏物诗、悼亡诗、讽喻诗……

我们还欣赏了许多诗歌。同学们纷纷把自己喜欢的诗歌朗诵了出来给大家欣赏有《天上的街市》、《春夜喜雨》、《古朗月行》……其中我最喜欢《古朗月行》内容是: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境,飞在青云端。应为这四句诗恰似一首完美绝句,语言质朴,比喻有去,耐人回味。从这些诗中我知道了诗歌的写作手法,古代诗只要是赋、比、兴。现代诗写作手法有好多,其中有比喻、夸张、拟人、重复、排比……为此我也写了一首《雨》其中有一节是这样的:跟着一阵阵山风,伴着一层层云雾。我悄悄的来了,来到大地的每一处。怎么样不错吧!我用的是拟人手法,把雨当做人来写。这一期我们班上掀起了一股诗歌的潮流。我们班还制作了诗歌总集,许多同学都投了稿,我也不例外,至今不到一个星期就有20多片稿,相信不久后一本厚厚的诗歌总集将出现在我们面前。

让我们徜徉在诗歌的花园中,让生活充满诗意,让诗歌陪伴我们一生!

送给老师的诗歌篇8

古诗教学历来是显示教师文学底蕴的“试金石”,没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文学储备,就难有课堂的精彩。课堂上,两位老师都显示出良好的文学素养。传承文化、提升人文素养是古典诗词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这一点在两堂课上都有很好的体现。两位老师在带领孩子们理解诗歌的同时,也在向他们渗透传统文化,如两位老师都讲到古代送别的文化,讲到“柳”这个意象背后暗藏的文化密码……这让两堂课有了文化的厚度。

同时,两位老师都利用恰当的背景介绍,深情的音乐渲染,细细的诗句品读,引导孩子们透过文字,去聆听千年前的诗人的内心,去唤醒文字背后诗人的灵魂。因此,课堂上充盈着浓浓的情味,诗歌在孩子们心中有了鲜活的生命力。在教学《送元二使安西》,引导学生感悟诗人此刻的离情别绪时,两位老师都给孩子们补充了元二西域之行的历史背景,通过地形图和西域环境图片的展示,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元二此行的艰难,从而触摸到王维内心的那份深深的牵挂和不舍。“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样的诗句在孩子们心中真正有了温度。

两堂课又有着不一样的精彩。

罗湘其老师一节课教学两首诗,设计大气,本色高效,先扶后放,清晰明了。她先是带领孩子们品读《别董大》,然后通过“比较两场送别有何不同”这一问题,让孩子们用比较的方法自学《送元二使安西》。这样放手的设计,给了孩子们足够的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空间,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孩子们的思维被充分激活,他们成了课堂的主人,在接下来的交流中,孩子们的回答精彩纷呈。

《别董大》和《送元二使安西》这两首诗都是先写景后抒情,基于这样的结构,罗老师引入“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一古诗词欣赏方法,把景的欣赏与情的感悟联系起来,并以此贯穿课堂。罗老师的引导深入浅出,这一看起来有些难懂的内容,孩子们理解得相当到位。如在教学《别董大》一诗“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时,她巧妙地引导学生品味“吹雁”与“飞雁”的不同,感受大雁在风雪中飞行的艰难,然后追问一句:在风雪中艰难前行的仅仅是大雁吗?孩子们立刻明白了作者明写大雁,实际上是在传达自己境遇艰难、前途渺茫的深沉感慨。在学习《送元二使安西》时,罗老师则引导学生明白,前两句清新明丽的景色描写,看似与后两句表达的不舍之情有些矛盾,实际上表现了作者对元二出使西域这一壮举的美好祝福。

李莎老师的课堂有一种沉静的力量,平和从容,不疾不徐,娓娓道来,营造了一种润泽舒适的课堂氛围。教师语言温婉清新,富有语文韵味。课堂上,李老师多次提到“语感”,提醒孩子斟酌词句,注意语言的表达。在李老师的指导下,四十分钟里,孩子们的表达也越来越准确,越来越精彩。李老师还特别善于倾听孩子们的发言,做出机智应对,如有一个孩子用“车水马龙”来形容西域的景色,李老师不是简单地否定,而是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理解,这样倾听孩子的心声,一定会让孩子们在课堂上更有安全感,更加乐于表达。

整堂课按照“读诗题——知诗人——明诗意——想诗境——悟诗情”的思路来进行,每一个环节都注重训练的落实,方法的点拨,于细节处见功力。比如说“舍”字的学习,提醒孩子们注意字形,上面的部分不正像房子的屋顶吗?在学习“浥”字时,提醒学生根据偏旁猜测字意,这些小小的提示,其实正是汉字文化的浸润;在理解诗意的时候,又很自然地点拨学生运用抓住关键字眼理解诗意的方法。

上一篇:腾飞的祖国范文 下一篇:高一军训口号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