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望古诗范文

时间:2023-11-11 13:53:42

野望古诗

野望古诗篇1

【关键词】岛崎藤村;游者;感伤

一、岛崎藤村的成长

岛崎藤村于1872年(明治5年)2月17日出生于日本岐阜县中津川市,一个没落的地主家庭。父亲正树,乃当时著名的国学者。在汉学造诣深厚的父亲栽培下,他自幼学习中国的《千字文》、《三字经》、《论语》、《左传》、《孝经》等。九岁赴东京求学,就读于泰明小学。毕业后,跟随武尾用拙学习《诗经》。进而在三田英学校、共立学校等当时的升学预备学校学习,后考入明治学校普通部本科。在学期间,与马场孤蝶、户川秋骨等结尾至交,并接受基督教信仰。学生时期开始接触西洋文学,也开始阅读松尾芭蕉、西行等人的古典著作。正树是《黎明前》的主人公青山半藏的原型,对藤村的文学影响巨大。

一八九三年,曾与最早写过日本自由体长诗《楚囚之歌》的诗人北村透谷一等共同创办《文学界》杂志,鼓吹浪漫主义,二人成为至友。一八九七年,发表了第一部诗集《嫩菜集》,宣告了日本近代抒情诗的成立,并由此步入文坛。《嫩菜集》打碎了固有形式的桎梏,巧妙地把西方浪漫主义诗歌的表现手法和日本民族的传统表现形式揉合在一起;其内容摆脱了封建思想道德的束缚,着重抒发个性和思想感情的自由、解放;用语雅俗兼蓄,细腻深沉,引起了广大青年心灵上的共鸣。《嫩菜集》与后来陆续发表的《一叶舟》、《夏草》、《落梅集》,成为明治浪漫主义的萌芽,汇编成《藤村诗集》。这些诗作以其清新的风格,备受当时广大青年读者的欢迎, 对日本现代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千曲川旅情之歌》的创作环境

岛崎藤村诗歌创作的经历并不长, 从发表第一部诗文集《嫩叶集》的一八九七年到最后一部诗文集《落梅集》出版的一九一五年, 不过五年左右的时间, 其短诗共有九十四首。这不足百篇的诗却是日本近代诗坛上的划时代的作品, 它奠定了日本近代诗歌基础, 促进了日本浪漫主义诗歌的繁荣。

明治之后的日本诗坛,异常落后,拟古典的诗歌和模仿西方的浅薄作品充斥了诗歌界,真正体现时代精神的近代诗还尚未出现。藤村的诗作打破这种诗坛的落后现象,拔响了时代的音响,树起日本近代诗歌的旗帜。

明治32年,岛崎藤村在小诸古城的义塾任教师,当时已经结婚并在小诸城的马场里修建了新居。那时,已为人父的岛崎藤村,感觉到肩上无法逃避的沉重责任,对漂泊在外的境遇不由抑郁寡欢。预感到春天即将来临的藤村,联想到自己无法把握的命运,对将来的人生之旅忧心忡忡。在这样的复杂心情中,在某个早春,来到小诸古城附近的千曲川,追古扶今,感慨万千,就诞生了《千曲川旅情之歌》。

三、对《千曲川旅情之歌》的鉴赏

在这首《千曲川旅情之歌》中,诗人并没有直接点染古城春姿,而只用白描手法绘出了古城的外景,营造出一种“荒”的感伤意境。诗人采用寄情于景,借物抒情的写法,深沉委婉地抒发出“游子”旅经小诸古城郊外的愁怀与忧思。

(一)

“小诸古城外,白云悠悠游子哀;繁缕①无绿意,嫩草纤纤不堪席;银被盖山丘,日照融融淡雪流。

虽有春晖暖,茫茫四野无花香;早春蒙薄纱,唯见麦色发嫩黄;结队几行商,田间来去步仓仓。

浅间随暮去,忽闻草笛传衷曲;柔波千曲川,游子夜投傍岸宿;浊酒亦可酣,聊以慰我旅中愁。

①繁缕是日本到处生长的一种草名。”

从(一)整体来看,主要表达诗人浓浓的旅愁。漂泊异乡的诗人,仰望天空的白云,联想到自己的境遇,不由得触景生情,满怀失望和哀愁――“白云悠悠游子哀”。此时,虽然站在田野,但时值早春,繁缕尚未萌芽,嫩草尚未长出,还不能席草而坐――“繁缕①无绿意,嫩草纤纤不堪席”。放眼望去,只见白云轻柔地覆盖着山岗,在早春阳光的笼罩下,残雪开始化为潺潺流水――“银被盖山丘,日照融融淡雪流”。

初春的阳光虽然带来淡淡的暖意,但四下里还是没有野花的香味――“虽有春晖暖,茫茫四野无花香”。诗人通过这样否定的描写,来表达强烈的愿望――希望春天早日到来,田野里繁缕遍生,花香弥漫。在早春的淡雾之中,隐约可见麦色开始发黄;远处几队结伴而行的过往商人,在田野间脚步充充――“结队几行商,田间来去步仓仓”。

因为已是黄昏时分,浅间山变得模糊起来,忽然听到远处传来歌声和草笛声,弥漫着淡淡哀思――“浅间随暮去,忽闻草笛传衷曲”。看到千曲川的波浪不断拍打河岸,联想到自己漂泊在外,无限愁怀涌上心头――“柔波千曲川,游子夜投傍岸宿”;诗人强烈希望能浊酒饮得酩酊大醉,从而给自己浓浓的旅愁片刻的安慰,在这样的忧思里,写下了令后人千古传唱的诗句――“浊酒亦可酣,聊以慰我旅中愁”。

(二)

昨日复昨日,今宵又是无举足;何事苦奔波?为愁来日复虚度。

几度荣枯梦,依稀深谷中;江波依旧曲岸旋,随沙沉复升。

呜呼古城何所语?不尽川波答何声?往昔当静思,百年若昨晨。

千曲川水日夜流,川岸早春漫柳烟;孤身绕山崖,忧思逐浪翻……

1900年 罗兴典译――《外国文学》(1984.4.)

诗歌第(二)部分,诗人依旧沉浸在旅愁的忧思里,眼看着日子一天天过去,想到自己却一事无成而懊恼不已――“昨日复昨日,今宵又是无举足;何事苦奔波?为愁来日复虚度。”但诗人心中依旧怀着强烈的梦想,希望能够走出小城实现一番理想抱负――“几度荣枯梦,依稀深谷中;江波依旧曲岸旋,随沙沉复升。”无奈周遭只有默默无声的古城,而流水潺潺的千曲川啊,你的波涛在诉说着什么,是在讲述我的心声吗?――“呜呼古城何所语?不尽川波答何声?”回想往昔,时光荏苒,诗人不禁感慨万千。听着千曲川潺潺的流水,看着岸边薄雾笼罩的柳树,诗人独自一人在岸边徘徊,思绪万千……

全诗用语轻柔,写景淡雅,抒情抑郁含蓄,实在称得上是一首情景交融,令人伤感的名诗。正因为如此,它被日本历代文论家们脊为日本近代诗中最著名的抒情诗,并被刻成诗碑存于现在的怀古园中。由于它柔婉的旋律和深沉的优伤情调,受到历代的日本人喜爱。

另外,在艺术形式上,全诗韵律和谐悦耳,诗句随着悠悠的节奏流淌;语言凝练典雅,承袭了日本诗歌的优秀传统;在遣词用语上,也接受了古代诗歌的典雅、自然、朴素、流畅的特点,把浓烈的思想情感融于和谐、优美的诗歌韵律之中。

【参考文献】

[1]岛崎藤村,罗兴典.在我心灵深处(外一首)[J];外国文学,1984年04期 .

[2]文林. 岛崎藤村诗歌简论[J]. 河北大学学报,1989年04期.

野望古诗篇2

关键词:谢I诗风;清新;绮丽;诗歌范式

中图分类号:1207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673-2111(2008)08-011-03

作者:温长青,安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河南,安阳,455000

文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那些在文学史上成就卓著的诗人,他们的诗歌风格,总是会对后人产生深远的影响:而那些领一代的诗坛骄子,也必然会自觉地对前代诗人的诗风有所接受。同一般读者单纯的审美消费的阅读不同的是,那些诗人读者,由于自己富有审美创造经验,又被赋予了审美创造使命,所以他们的审美感受会更深刻、更具有启发性。易言之,这些诗人读者本身也许并无专论,但因为有丰富的创作实践经验,在对前人诗作的审视借鉴中,便往往会得风气之先,在诗歌创作上比较全面地接受前代诗人,进而从某种程度上超越当下的诗歌理论和舆论,甚或成为新的诗歌范式的先声。现在我们来讨论李白、杜甫对谢I诗风的接受,对他们阅读谢诗时的审美感受及在诗歌创作中对谢胱 诗风的接受做一大概的观照,就基于此。另外,从谢I诗风接受史来看。李白、杜甫以他们在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和影响,其审美接受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我们选取诗风这一重要侧面比较李白、杜甫对谢I诗风接受的异同,期望能更清晰地凸现出谢诗接受史的发展流脉,这应该是很有意义的。

作为永明体的代表诗人,谢I不仅在“竟陵八友”中最为突出,而且也是齐梁时期最为突出的诗人,对山水诗的发展有突出的贡献。他继承了谢灵运山水诗的细致、清新的特点,但又不同于谢灵运那种对山水景物作客观描摩的手法,而是通过山水景物的描写来抒感意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地步。这就避免了大谢诗的晦涩、平板及情景割裂之弊,同时还摆脱了玄言的成分,形成了一种清新流丽的风格。如他的名作《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灞逋长安,河阳视京县。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馀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州,杂英满芳甸。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有情知望乡,谁能鬓不变?

诗人以自然流畅的语言,将眼前层出不穷、清丽多姿的自然景观编织成一幅色彩鲜明而又和谐完美的图画,使读者感受到春天的色彩、春天的声音和春天的气息;而这明媚秀丽的景物又与诗人思乡的情思自然融合,显得深婉含蓄,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再如他的《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一诗。也写得非常出色。诗中以归流、归舟与旅思、孤游之间的相互映衬与生发,突出地表达了诗人倦于羁旅行役之思和幽居远害之想。其语言之清新,构思之含蓄、意境之浑融,无不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再如《游乐田》:

戚戚苦无惊,携手共行乐。寻云陟累榭,随山望茵阁。远树暧阡阡,生烟纷漠漠。鱼戏新荷动,鸟散馀花落。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

不仅情景相生,错落有致,充满诗情画意,令人心驰神往,而且在声调与语言的运用上也很有特色:语言清新晓畅而又富有思致,音韵铿锵而又富于变化,尤其是“戚戚”“阡阡”“漠漠”等叠音词的运用,更增强了形象性和音韵美。流动的声音之美同诗中充满动态美的山水景色相配合,使画面更加细腻秀美、清丽自然。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总之,如果用“清丽”一词来概括谢I诗风,应该说是比较准确的。

面对谢I其人其诗这个巨大的历史存在,李白、杜甫又是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呢?我们知道,一般而言,人们对待诗歌的阅读态度有两种,即读者的态度与学者的态度。一般的读者阅读诗歌,更多地是一种单纯的审美消费,他们会从阅读中获得一种审美的愉悦,并进而使情操得以陶冶,心灵得以净化,其态度一般说来是无功利的。而学者的阅读诗歌则不同,除了同一般读者一样获得一种审美的愉悦和享受外,他们又总是自觉地以比较全面客观甚至不无挑剔的态度来对待诗歌,以求得对诗歌有一个公正的评判。李白、杜甫读谢诗的态度自然更要复杂许多,因为他们即诗人,而且又都是伟大的诗人,他们在阅读谢诗的时候,审美消费与审美创造往往潜在地交融着。当然,二人还是略有区别。“青莲目无往古,独三四称服(谢I)”,形之词咏,李白是更倾向于读者态度的: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秋登宣城谢I北楼》)

玄晖难再得。洒酒气填膺。(《秋夜板桥浦泛月独酌怀谢I》)

明发新林浦,空吟谢I诗。(《新林浦阻风寄友人》)

三山怀谢I,水澹望长安。(《三山望金陵寄殷淑》)

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我吟谢I诗上语,朔风飒飒吹风雨。《酬殷明佐见赠王云裘歌》

从上边所引诗句中,我们看到,李白对谢I其人和谢I其诗,自始至终沉浸于审美情感体验当中,爱其诗与爱其人融汇不分。作为一个天才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阅读谢诗时似乎总处于一种强烈的情感冲动之中。

杜甫则不同。作为一个饱受战乱之苦,一生大部分在忧伤和痛苦中度过的现实主义诗人,他身上具有更多的冷静气质和理性色彩,因此在审美阅读时能暂且剥离谢I本人而只以其诗本身为认识对象,进行前审美阅读;又能进一步观照这种审美具体化,以这种审美阅读活动为认识对象进行反思性阅读,即后审美阅读:

近来海内为长句,汝与山东李白好。何刘沈谢力未工,才兼鲍照愁绝倒。(《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

熟知二谢将能事,颇学阴何苦用心。(《解闷十二首》)

谢I每篇堪讽咏,冯唐已老听吹嘘。(《寄岑嘉州》)

很明显,杜甫读谢诗是带有一定的探讨研究性质的,某种程度上要抑制对诗的情感反应和冲动,以免影响到对谢诗审美价值的客观认识和评论。而李白则差不多纯属感情用事,是无暇甚至也不屑细加揣摩的。

正因为李白、杜甫对谢诗的认识态度与方式有以上的不同,便导致对谢诗的文学价值的鉴别接受也有相异处。正如前文所提到的,谢I的诗既吸收了谢灵运诗作那种细致观察与逼真描写的优点,又避免了它的晦涩平板,作品中有许多传神的刻画和新颖的意境。例如前文所引的《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其中“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一联,实乃千古名句。作为“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足迹几乎遍及中国,写下无数描写祖国山水壮美的诗篇的李白,对谢I诗歌的喜爱和推崇是很自然的。因此我们可以说,李白主要是根据自己在阅读鉴赏时的愉悦程度对谢诗进行文学价值判断,与其说他是在谈作品的艺术价值,还不如说是在谈自己的愉悦,或者说把自己的愉悦转移到谢I诗上去了: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宣州谢口楼 饯别校书叔云》)

诺谓楚人重,诗传谢I清。(《送储邕父之武昌》)

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古风》)

李白称赞谢诗“清”,而对其“绮丽”的一面似乎有些不以为然,故又拈出―“真”字阐发补足“清”意。在李白的诗中,讲到“清真”“天真”“全真”的地方不胜枚举。有着儒道兼取思想倾向的李白,是把“真”与道家的“自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谓“真”也就是道家所说的人的天然素朴的本性。所以清真者,清新自然之谓也,也即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之意。不过,李白一方面说“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这当指南北朝时期在文学创作中愈趋愈极的文学语言文字化和诗文辞赋骈丽化的倾向,对当时文人创作或铺列锦绣、雕绘满眼,或力求古奥、故为诘屈的现象,李白曾直斥为“雕虫丧天真”),而另一方面又说“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对诗风既清新又绮丽的谢I大加推崇,似乎已微露自相矛盾之处。而李白赞清斥丽的更深的自相矛盾之处,则体现在他自己的诗歌创作上。实在讲,他的诗作绮丽的诗句也并不少:

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急。(谢I《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李白《玉阶怨》)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谢胱《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汉水旧如练,霜江夜清澄。(李白《秋夜板桥浦泛月独酌怀谢I》)

雨后烟景绿,晴天散绮霞。(李白《落日忆山水》)

万里绮霞合,一条江练横。(李白《雨后望月》)

可见,无论就整首诗或联句,李白都有比谢I绮丽的在。那么,李白这种诗歌理论与创作上的矛盾又怎样解释呢?我们认为,这是当时的公共期待视野与李白个人期待视野断裂错位的表现(按照接受美学的理论,期待视野是有公共期待视野与个人期待视野之别的)。早在陈时,反思齐梁诗风的呼声已日盛,隋灭周、陈,曾发文告欲剪灭之。至初唐陈子昂与“四杰”高唱复古,彻底击溃了齐梁浮艳的文风,确立了初唐风骨兴寄、清新刚健的诗风。李白正当此际,鄙视“绮丽”不过是当时公共期待视野的一种表现而已。虽然这种公共期待视野不可避免地以潜隐的方式影响到了李白个人期待视野的构成和对谢胱诗风接受的深广度,但李白毕竟是伟大的诗人,凭着自己既往的审美经验,凭着审美直觉和自觉,他并没有完全摒弃“绮丽”之美。而是在审美创造中合理地接受了“绮丽”之美。他在理论上追求清新自然之美,在创作实践中又以对“绮丽”之美的合理接受,开拓了诗的境界,丰富了诗的形式,革新了诗的语言,既承继了陈子昂诗作的古质浑朴、风骨峭拔的长处,又纠正了他不用通俗语、玄远艰深、议论过多的缺陷,把诗歌创作朝着意境清新、形象生动、接近口语的方向推进了一步。可以说,李白个人的期待视野并未受到完全的限制,他的天才诗人的创作实践正打破或者说拓展着当时的公共期待视野,为谢诗的更全面深入接受开启了大门,这是十分难能的。

而杜甫呢,则是以个人的期待视野在引导着公共期待视野。如果说李白是靠他的审美经验。不自觉地为谢诗的全面接受做出了自己的贡献,那么杜甫则是完全自觉地在引导一个更为合乎文学的文学性(艺术价值)的公共期待视野的形成。杜甫自然也是推许“清”的:

更得清新否?遥知属对忙。(《寄高适岑参》)

政简移风速,诗清立意新。(《奉和严中丞西城晚眺》)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春日忆李白》)

清文动哀玉,见道发新硎。(《酬薛十二》)可以看出,杜甫论诗,“清”与“新”常相连属,“新”就把“清”的特殊价值阐发出来了。如果说李白的“真”主要是个认识论范畴,那么杜甫的“新”则主要属美学范畴。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倾向的杜甫,既能继承前辈诗人对南朝文风的不妥协的斗争精神,而对于文学遗产的认识又比他的前辈诗人更深刻全面些,因此他对古今问题的看法也比较正确一些。初唐陈子昂说:“汉魏风骨,晋宋莫传”,“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李白也讲:“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他们都是以复古为号召,却没有能对古今问题提出较为全面正确的观点。“不薄今人爱古人”的杜甫,却能意识到正是由新旧对比导致的诗风演变构成了当下诗歌文学性(艺术价值)的基础,这是相当深刻的。因此杜甫是完全接纳“丽”的,他认为“清词丽句必为邻”,清丽相合是有一定必然性的,贸然割裂二者是不妥当的:

绮丽玄晖拥,笺诛任旷驰。(《八哀诗・寄张九龄》)

新文生沈谢,异骨降松乔。(《哭王彭州抡》)此处“新”是包含着“丽”的。于是杜甫便自觉地把对“丽”的认可贯彻到诗的创作中。我们不妨引一段前人的评论:

“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亦极绮丽,其模写景物,意自亲切,所以妙绝古今。其言春容闲适,则有“穿花映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落花游丝白日静,鸣鸠乳燕青春深”;其言秋景悲壮,则有“香飘合殿春风转,花履千宫淑景移”、“麒麟不动炉烟转,孔雀徐开扇影还”;其吊古,则有“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送竹清溪问,苔移玉座春。”皆出于风花,然穷尽性理,移奇造化。

野望古诗篇3

鄙人在蠢想,古代贤人为什么喜欢登山呢?简单地推论,可能登上了高山一是拓宽了他们的视野,二是舒展了压抑自己志向抱负的心情,三是用自己的大智慧看到了什么都是浮云的人生境界。

我在这些诗句中寻觅着他们在大山中攀援的足迹,恍惚之中看到他们走在两边都是陡峭如削的山径,他们脚下发出仿佛是山肚饥饿“嗡,嗡”的回音,这共鸣音是山神告诉他们“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或许是他们走累了,便倚着山岗躺下了,头枕青山,脚踏绿水,鼻闻花香,在睡梦中得到了山神的教化,不然的话怎么能写出来纵览宇宙超凡脱俗的诗句呢?

看来古人虽然没有雄鹰的翅膀,但是有雄鹰的雄心壮志和眼光,能把人生悟透,能把物性悟彻,那是一种人生高远之大境界。岁月流逝,他们的踪迹转眼间已经磨去,但是,我们可以顺着他们的视野去观望,登在山顶可展摩天之志,政心不顺求文心;求名不得求山水。布衣躬耕,积其耐力,布衣得暖兼是福,未追名逐利,何须论得失,恣旷荡,畅平生,去浮名。换罢浅盏换美酒,看到“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粪土当年万户侯”。他们认识到了大自然的强大,意识到自己生命价值的不寻常,自己品格所独具的魅力。他们征服的不是山顶,而是征服生命的勇士,是一个个尊重生命的强者。

有人比喻人生是一次旅游;一场*;一场梦;一次赛跑;一本书;一部日历,鄙人认为,把人的一生比喻成在写一部小说比较合适,你的每一天就是书的一页,不管你今天写的怎么样,明天又是崭新的一页还不能涂改。书中首先描写的是你的父母亲,然后有你的兄弟姐妹、伙伴、同学、老师、爱人、孩子、朋友等人物。这一部小说你身不由己地天天在写,不管有没有人去阅读,不管你是公侯王爷,还是黎民百姓,还是腰缠万贯,还是两袖清风,人生之书你必须去书写,书中描写的情节如月儿,有升,有落,有圆,有缺,有皓月当空,有乌云遮月。书中字书写的正者则心正气和,字里行间透出来你高尚的人品。

我顺着贤人的视野放眼望去,看到了“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我顺着贤人的视野放眼望去,看到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我顺着贤人的视野放眼望去,看到了“醉卧疆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我顺着贤人的视野放眼望去,看到了“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我顺着贤人的视野放眼望去,看到了“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野望古诗篇4

一怔之后,我们立刻会想,“巷子”和“小路”都是走人的地方,二者似乎没有太大的区别。但在这首诗中,要是把“雨巷”的意象换成“下着雨的小路”或者更简洁的“雨径”,则似乎不妥。到底是为什么呢?

原因也许是这样的:与平展地伸向天际的“路”相比,“巷”中的一切不能够尽收眼底。因为“巷”的两边有建筑物,它限制着我们的视野,在弯弯曲曲的巷子里,有限的视野使远方的一切有了一层未知和神秘。这种未知使我们心中的种种憧憬和期待有了立足之地。

可以说,行走在巷子里的体验与我们对于人生的感受有某种相似性。在人生中,几乎每个人都怀着各自的遗憾而期盼着未来。在这种期盼里,时间悄然流逝,旧的遗憾未必能够消弭,而新的遗憾却又接踵而至。尽管如此,我们仍然执著地等待着那个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到来、甚至不知道会不会到来的“戈多”。这正如雨巷中那位痴痴等待着的诗人,他徘徊着,彳亍着。他迎来了一个又一个失望,却又在失望里怀着憧憬看着前方。只要巷子还没有走尽,他的期盼就不会结束。

一个人在弥留之际,所牵挂的往往不是那些已经满足了的愿望,而恰恰是那些没有满足的愿望。即便是十字架上的镶金,甚至一根灯草,也会使人死不瞑目。或许,人生的魅力不见得在于其有多么幸福美好,恰在于有许多不美好让你对未来充满期待,欲罢不能。

就是这样,诗人撑着油纸伞在雨巷中等待着他的丁香姑娘。尽管最后还是没有等到,但这种等待让他走尽了这雨巷。试想一下,假如“我”不是徘徊在一条下着雨的巷子里,而是漫步于细雨蒙蒙的乡间小路上,一抬头便知远方是否有人,那么,诗人心中可否还有那份美丽的憧憬?

或许,“雨巷”的魅力正在于此:那里不仅仅有一位若隐若现、若真若幻、可望而不可即、有着病态美的“伊人”,更在于有着一段埋藏着神秘、蕴藏着希望、吸引你一步步向前的未知。

然而,在古诗词中,“巷”的意象并不多见,而“路”的意象则比比皆是。诸如“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等等,不一而足。莫非古人仅钟情于“路”却不懂得“巷”的妙用?

非也!其实,古诗词中的“路”多是山路,而非乡间田野上平展的小路。山路两边虽无建筑物,却有山石和树木,且常常蜿蜒崎岖,云萦霞绕。这一点,与房屋掩映的巷子有异曲同工之妙。试想一下,如果岑参走的不是山路,则诗中的景象不会是“山回路转不见君”,而恐怕是“故园东望路漫漫”了;如果李白梦游的仙境不是山路,则何必“千岩万转路不定”,或许他早已经“直挂云帆济沧海”了;如果陆游所走的不是山路,那么那句妙绝古今的“山重水复疑无路”便失去了依托,这样一来,纵然写出比“柳暗花明又一村”更美丽的景致也难免黯然失色了。

可见,因为多了一分掩映,诗里面便多了几分猜测,几分神秘,也多了一大片可供想象的空间,从而使诗歌生发出绵绵不尽的魅力。

那么,戴望舒为何选择了巷子,而没有选择古代诗人们用惯了的山路呢?这个问题,若从诗人力求脱俗的角度来回答也许不能完全令人信服。

野望古诗篇5

1.知识与技能:

学会6个生字,理解字词的意思,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通过朗读课文理解古诗的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背诵并默写课文,学会学习一般古诗。

2.过程与方法:

利用课件引导生看图,读诗、品句进行总结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的诗意,学习领悟草顽强的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品词赏图理解诗意,感受意境,学习领悟草顽强的精神。

教学难点:理解诗意,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准备:

教学软件,实物投影,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让学生观察路边、田边、河边等处的野草。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由课前学生背诵古诗引出《草》这首诗,读诗认字。

引言:刚才同学们背诵了好几首古诗,背的很流利也很有感情,赵老师告诉同学们,我国古代出了很多很多的诗人,他们写了许多许多的诗,这些诗写的都可美了,流传千古,传诵不衰。今天咱们再来学习一首。

1.师领读课题,范读诗文。

2.生模仿读,学习识记5个生字。

3.生再读诗,想:这首诗是写什么的?哪看不懂?生质疑问难。

二、品词赏图释诗意。

(一)第一行:离离原上草

1.抓关键词“原”解意。

2.配图理解“离离”。

3.理解诗句意思。

(二)第二行:一岁一枯荣

1.用“岁”说一句话,理解“一岁”。

2.出示“草”四季图,理解“枯荣”。

3.理解诗句意思。

(三)第三行:野火烧不尽

1.播放“火烧草原图”的动画录象,理解诗意。思考:为什么烧不尽?师板画草根。

(四)第四行:春风吹又生

生解译,看图感受意境。

三、指导有感情诵读古诗。

四、思想熏陶:感悟草的顽强精神。

五、背诵古诗。

六、总结:师背诵《草》的后4行(第二部分)诗,激发学生期待的欲望。

七、自学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自己分析字形。

2.班内交流。

3.指导书写。

原:半包围结构,厂部,注意”小“上是“白”不是“日”。

尽:上下结构。

吹:左右结构,口部。注意书写时候座窄右宽。

八、作业

“我爱春天”书法比赛 借助课件和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诗句意 思。

理解野草的生命力顽强的特点,有助于让学生在朗读时能带着对野草顽强的敬佩和对春天的美丽的理解有感情的朗读。

野望古诗篇6

关键词:教师;意境开阔;思乡;同工异曲

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已选入人教版语文七年级课本中。作者是洛阳人,玄宗年间进士。“次北固山下”,即泊舟停宿在北固山下。北固山,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北面,三面临江,形势险固。诗人家住洛阳,漫游江南,“往来吴、楚间”。当舟行至北固山下,见潮平岸阔、残夜归雁,时近年关,身在异地,顿生乡关何处之感,于是写出千古名篇。“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是写驿道向青山外伸延,我在碧波荡漾的江上乘船向前。此对偶,工丽跳脱,写客路青山、行舟绿水,暗含奔波之意,已有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羁旅情怀。后来欧阳修的《踏莎行》后两句有:“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却是说原野的尽头是隐隐春山,所思念的行人更远在春山之外,渺不可寻。这首词上片写离愁,下片是遥想,写思妇别恨。全词含蓄地写出了“迢迢不断如春水”的情思,有一种情深意远的境界。最后两句是想象闺中人凭高望远不见君的情景。那楼头一往情深的思妇,凝眸远望、神驰天外――正越过春山,伴渐行渐远的征人直至海角天涯,情意深长、哀婉欲绝。但是否受到“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的启发,还有待研究。

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写春潮涨涌,两岸江面更显得空阔无边;顺风行进,有一帆高悬。这是写船上所见。潮平岸阔而风正帆悬,诗人扬帆东下,眼前是江水涨涌平阔的情景,恢宏阔大而意象丰富。“潮平”更显“两岸阔”“风正”方能“一帆悬”。写景而寓理,耐人寻味。这一句与“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及“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可谓同工异曲。前者是杜甫《旅夜书怀》之名句,写代宗永泰元年(765年)由华州解职离成都去重庆途中所见。诗人独坐舟中,星垂野阔,月涌江流,孤独凄怆,四顾茫然。他先是写“旅夜”情景,而后“书怀”,用形单影孤的沙鸥以寄托功业未成的慨叹,表达了漂泊无依的苦闷伤感。与王湾句对比相似,又同是写空阔,羁旅漂泊。但“潮平两岸”与“星垂平野”昼夜不同,基调有异。杜甫是用雄浑阔大的夜景衬托深沉滞重的孤独感,风格沉郁,使人感受其心情如奔涌江流澎湃难平。《四溟诗话》评此诗句法森严,“涌”字尤奇。而“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是《渡荆门送别》中的一句,是李白出蜀漫游途中所作。全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书写了浓浓的思乡之情。这里写山逐渐消失,眼前的原野平旷无际;长江一泻千里,流入大荒之地。这是岸边所见,抒写喜悦开朗的心情。也是写空阔,与王湾、杜甫诗句相似,意境却迥然不同。但三人的诗句是各有千秋、不分伯仲。

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则写潮平岸阔而江中日早。红日升起,于残夜未退之时;暖春早到,在旧年将尽之际。这是既写景而又点出时令。海,古诗中也以海指江。还有人认为:海,有四海之内意;江,可指大江南北――是互文见义,也不无道理,如此意象更雄浑开阔。毕竟时过境迁,我非古人,意会其所想也不能武断地非此即彼呀。这第三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仗工稳而隐含哲理,为历来传诵的名句。“日生残夜”“春入旧年”,时序交替,岁月匆匆,而离家日久,怎不叫人顿生乡思?这里描绘了昼夜和冬春交替景象:残夜未尽而红日早升,旧岁未除而春意萌动,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蕴含着一种自然理趣,给人以遐想,给人以乐观向上的力量,给人以鼓舞与希望。与诗人同时代的“燕许大手笔”燕公张说将此联“手题政事堂”;明代胡应麟在《诗薮》中誉其“形容景物,妙绝千古”;晚唐诗人郑谷在《卷末偶题三首》中又说“何如海日生残夜,一句能令万古传”……钦羡激赏之情溢于言表,真可谓传诵当时而蜚声后世。与此相似的“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的诗句则较早一点,出自初唐诗人杜审言(约645年~708年)的《和晋陵陆丞相早春游望》,全诗用拟人手法,写江南春景,历历如画。这是说太阳升起于海面,云霞升腾初染,曙光乍现;梅红柳绿,仿佛春色渡过长江一般。云霞海曙,梅柳江春,意象更明丽。但此诗抒写的却是诗人宦游他乡,晓天春色而不能归省的伤感。由“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一句可知。二人诗句皆对仗工整而字字锤炼,章法细密而格律谨严,境界阔大而意象雄浑,挫江海天地于笔端,可称妙绝。

尾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写家书将何处寄达?烦劳北归的鸿雁捎到洛阳那边。讲见雁思亲,望归雁传书,全篇笼罩的是淡淡的乡思愁绪,不像杜审言“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那样的伤感,也不像杜甫“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自叹飘零。

诗人际遇心绪不同,即使描写境界相似,所托情怀自然也不尽相同。《次北固山下》景象开阔,抒写了羁旅思乡的情怀。诗人云帆高挂,泛舟东行,在青山绿水间,逢春潮涌动、江天缈远、潮平岸阔而风正帆悬,残夜将尽而红日初生,旧岁未除而江上春早,见归雁而顿生乡思,欲托雁传书,以慰漂泊羁旅之念――熔写景、抒情、说理于一炉。诗情沉郁而迂回,言辞隽永而婉曲,格调壮美、意境开阔,令人激赏而叹为观止,堪称妙绝千古的名篇。

参考文献:

[1]霍松林.唐宋诗文鉴赏举隅[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

野望古诗篇7

近年来,生态批评已经成为一门显学。生态批评的崛起与人类社会快速的经济发展密不可分。一方面,经济的高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物质水平。另一方面,经济的繁荣发展又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因此,当人类社会尤其西方社会迈进后工业时代之后,人类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如何保持被高度的经济发展所破坏的生态平衡。因此,生态批评是生态危机的产物:“与20世纪以来许多批评流派不一样,生态批评崛起的主要推动力不是来自文学研究内部,不是来自批评家标新立异的冲动,而是来自世界范围的生态危机的逼促和强迫。”[1](P.1)某种意义上,生态批评展现的是对人类自身的关怀之情,目的在于唤起人们的生态意识,使人类建立强烈的生态理念,以求保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生态批评“倡导从生态的角度来阅读古往今来的文学作品,从而使人类建立强烈的生态观念和忧患意识”。[2](P.487) 在生态批评崛起之前,许多文学家在他们的创作实践中,就十分关注生态问题。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柯尔律治(Co-leridge,1772-1834)就是其中之一。因此,生态批评学家认为,生态批评的指向不仅仅是当代文学,也应该包括传统文学:“生态批评对文本的解读和评论不能仅仅局限于当代文学,传统文学,特别是对人类文明和社会变迁产生了重大影响的经典作品,也是生态批评的重要对象。”[1](P.69)柯尔律治对自然情有独钟,一生与大自然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亲近自然,长期居住在乡村山野,对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怀着深厚的感情。本文试用生态批评理论解读柯尔律治的诗歌,以求展现诗人的生态思想。 一、生态思想在柯尔律治诗歌中的具体体现 柯尔律治的许多诗歌中都有对自然的描写,这些诗篇主要有《致秋月》、《瞻望坎伯兰郡马鞍峰断想》、《忽必烈汗》、《午夜霜》、《离开隐居处的反思》、《孤独中的恐惧》、《风弦琴》、《这椴树凉亭———我的牢房》、《古舟子咏》、《克利斯特贝尔》、《夜莺》、《日出之前的赞歌,于沙漠尼山谷》、《致自然》、《云乡幻想》等。在这些诗篇中,柯尔律治充分展现了他的生态思想。 柯尔律治讴歌美丽的大自然。在《致秋月》中,诗人讴歌秋月的柔光,把秋月比作柔和的灯盏。秋月似“缤纷多彩之夜的柔和灯盏”,发出恬静的光华,照亮夜空:“从吹散的乱云间射出/恬静光华,照遍醒觉的天宇。”美丽多变的秋月是希望,是飞驰的流星,秋月“似流星疾驰,一路上迸发火焰。”[3](P.1)柯尔律治还描绘自然的雄伟和多姿多彩,布伦卡瑟的山峰险要陡峭,还有那呼啸的山风和狂啸的瀑布(“瞻望坎伯兰郡马鞍峰断想”)。 在他的爱情诗篇中,柯尔律治也展现美丽的自然:“我常在醒着的梦幻之中/重新度过那快乐的时光,/那时我卧在半山的路边,/那座荒废的塔旁。//偷偷地照着这景色的月光,/已跟傍晚的微晖交晕;/她也在,我的希望、欢乐,/我的琴维芙,爱人!……//有的时候从荒野的洞窟里,/有的时候从幽暗的树荫中,/有的时候又突如其来地/从洒满阳光的绿茵中———”(“爱”)[4](P.375-377)美丽的月夜与心上人交融在一起,似乎难以分辨。因此,我们既可以说,“诗中人”的情人是他的希望和欢乐;我们也可以认为,美丽皎洁的月夜是诗人的希望和欢乐。可见,柯尔律治把自然视为自己的情人,与自然有着难舍难分之情。柯尔律治以自然现象比喻初临的爱情,在他的笔下,爱情的初次来临“像淡云夕照里最先露脸的形象”,但是又“比西南好风更舒爽———”(“爱情的初次来临”)[3](P.133) 柯尔律治崇尚大自然的原始状态,因为处于原始状态的自然远离现代工业文明的浸染,生态极为平衡:“有这么十英里肥沃的土壤,/四周给围上楼塔和城墙:/花园处处,溪河在蜿蜒闪耀,/树枝上鲜花盛开,一片芬芳;/连片的森林,跟山峦同样古老,/围住了洒满阳光的青青草场。”(“忽必烈汗”)[4](P.370)诗人以“花园”、“溪流”、“鲜花”、“芬芳”、“树林”、“草场”等意象展现了美丽的自然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眷恋和向往之情。诗人引领读者回归到古代的原始状态,这里有原始森林,鸟语花香,人类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的馈赠。 柯尔律治诗中的自然宁静而又祥和。《风弦琴》的第一诗节描写的是大自然的美丽和恬静。诗人在开篇便描写自己居住地周围的优美环境:诗人的房舍旁边洁白的茉莉和长满宽叶的桃金娘盛开,远处豆田里飘来的缕缕清香使人心醉,周围一片寂静,远方大海的喃喃低语更使周围显得无比安静。诗人在《午夜霜》中展现的是万籁寂静的夜晚和熟睡的村舍:“我住的村舍里,大家全都安睡了,/把我留给了寂寞,寂寞,……我的婴儿在襁褓里安然酣睡着。/真安静!……/大海、山岳、树木,/人烟稠密的村庄!海岳,森林,……//你将如一朵轻风/漫游过湖泊和沙岸,飘在古老的/崇山峻岭下,托起汹涌的云浪,/任滔滔云海变形为湖泊和沙岸,/或悬崖峭壁……”(“午夜霜”)[4](P.381-383)美丽幽静的夜晚使诗人浮想联翩,诗人由自己居住的村庄联想到美丽的大海、湖泊、沙岸、山峦、悬崖、树木、森林等。 柯尔律治善于将恬静与喧嚣进行对比,以此衬托宁静和谐的自然。《忽必烈汗》的第一诗节的宁静与第二诗节的喧嚣构成鲜明的对比,而第三诗节又恢复到平静,象征诗人的向往和希冀。第一诗节展现的是美丽而又宁静的自然风光。诗的第二节写行乐宫周围的喧嚣声,这里有一个女子的哀哭声,一股强大喷泉的咆哮声以及阿尔浮河水中水流的哗哗声。第三诗节对行乐宫外部整体特征的描写复又回到了宁静之中。 由于生态平衡,人与自然不仅可以和谐相处,动物与自然也能十分和谐地相处。《离开隐居处的反思》的开篇便直接描写了诗人寓所周围的美丽而又安静的环境。这里玫瑰、桃金娘、茉莉争芳斗艳;这里一片青翠碧绿,树木成荫,郁郁葱葱;时而还可以隐约听到远方海水的低语,这里简直就是最理想的隐居之谷。诗人接着在第二诗节进一步描写他和友人登山时所看到的美丽壮观的大自然的景色。他们站在山顶俯瞰四周,看见一群群羔羊在山坡安静地食草,田野上洒满阳光,大片的树林,还有村舍、别墅、草坪和教堂。这里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如此和谐。诗人这样写道:“但当我首次/从低处的黛尔谷艰辛而危险地/爬上到处是石头的陡峭山顶,/哇!多美的景色!这边光秃秃的山,/无遮掩的光秃山点缀着稀稀落落的绵羊;/暗淡的云霞在洒满阳光的田野上投下阴影;/河流两岸的岩石时而长满像眉毛的树丛,/时而又蜿蜒曲折,两岸没有遮掩;/别墅、草坪、教堂和森林,/寓所、村庄和隐约的城市尖顶;/那边的海峡、岛屿和白帆,/隐约海岸,云雾小山,和无边的海洋———”(“离开隐居处的反思”)[5](P.57-58)#p#分页标题#e# 诗人赞美自然,崇尚自然,因为自然是他的依托,自然是他寻求欢乐和获得教益的源泉:“我想要/从上帝创造的宇宙万物中吸取/深沉、内在、紧贴心底的欢愉;/想在周遭的繁花密叶中找到/关于爱、关于真诚虔敬的教导。”(“致自然”)[3](P.129)自然不仅给诗人带来欢乐,更使他浮想联翩,成为他创作的源泉(“云乡幻想”)。 在柯尔律治看来,自然给以人类带来无尽的欢乐和享受,因此,亲近自然的人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此乃诗人长期隐居在山野的主要原因之一。诗人在《离开隐居处的反思》中描写了自己寓所周围的景色:高高的玫瑰树掩遮着寓所的窗子,户外桃金花盛开,走廊外茉莉花叠叠绽放,树木葱茏,一片碧绿。早晨、中午和黄昏诗人都能听到大海的低语。诗人接着写道:有一天他看到一个富商经过此地,停留片刻,他环顾四周,仔细观看诗人的寓所,他叹息道,这是个福地,居住在这里的人是有福之人。诗人借富商的话向读者诠释自己的观点:自然可以丰富人类的情感,接近自然的人是有福之人。诗人以此告诫读者:珍惜自然,保护自然。 因为自然给人带来无尽的欢乐,自然成为人类忠实的伴侣,自然是人类孤独的慰藉者。因此,幽居独处的诗人在美丽自然的怀抱中似乎并不感到寂寞,可以尽情饱览秀丽的山川溪流,聆听鸟儿放歌,嗅闻芬芳的花香。《孤独中的恐惧》的第一诗节是对诗人居住环境的描写:这里有宁静流淌的小溪、绿茵茵的山坡、盛开的鲜花、欢歌的云雀、朗照的红日和飘拂的清风。这美景使诗人感到如梦如幻,他仿佛进入了仙境。《这椴树凉亭———我的牢房》记述的是诗人的朋友华兹华斯兄妹和查尔斯•兰姆到他的寓所造访时,诗人因为脚伤而不能和朋友一起外出游玩,一个人坐在欧椴树凉亭的所思所想。诗的开始讲到他的朋友们已经前去游玩了,他想象着自己跟随他们游玩的情景,诗人接着又进一步想像他的朋友在旅途中所看到秀丽景色,想着想着,他的内心充满欢愉。他们“在松软湿润的荒野,在山顶近旁,/正怡然漫步,也许,还盘旋而下,/走向我说过的那片呼啸的山谷;/那山谷幽深峡仄,林木蔚然,/中午才偶有阳光斑驳洒落;/细长的白蜡树,从一块岩石伸向/另一块,弯得像拱桥;它没有枝桠,/又湿又暗,几片枯黄的叶子/风来了也不摇摆,如今摇摆着,/是受到瀑布的激荡!我那些友人/正伫望一列墨绿的野蕨,蓦地/(绝美的奇观!)野蕨都抖动起来,/还淋漓滴水,原来高处的青岩/也往下淋漓滴水呢。”[3](P.10)诗人接着对他所坐的凉亭周围的优美环境进行了描写。诗人不仅表现了美丽的大自然,更表现了对自然的无比热爱和向往之情。他的结论是:自然绝不抛弃聪明而纯洁之人。诗人认为,他和他的朋友如华兹华斯兄妹十分热爱自然,因此他们从自然中得到许多教益、灵感和慰籍。在诗人看来,人类只有热爱自然,保护自然,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并且可以从自然中得到许多恩惠。 柯尔律治认为,大自然造福人类,是人类的福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基,人类必须保护自然,破坏生态者必然受到应有的惩罚。诗人在《古舟子咏》中用善恶报应的道德说教方式揭示了保护自然保护坏境的重要性。《古舟子咏》描写的是老水手古舟子向一个前去参加婚礼的客人讲述的自己的一次海上冒险经历。故事是这样的:古舟子一次出海时,他所乘的船刚开始的航行十分顺畅。不久,他们遇到了风暴,顿时,狂风呼啸,大雨倾盆,随后而来的是冰雪和浓雾。古舟子所乘的船面临灭顶之灾,突然,一只信天翁飞落船上,顿时雾散冰解,船只转危为安;而老水手却用箭射死了它。老水手的伙计们先是谴责他杀死这只带来好运的鸟,但是,当大雾散去后,他们又说老水手做得对。不久,水手们先后因干渴、饥饿、暴晒而死。惟一的幸存者老水手面临着孤独、绝望、干渴、恐惧,死亡向他频频招手。然而,当海面上出现欢快漂亮的水蛇时,他的心中涌起爱心,并真诚为它们祝福。这时,天降甘露,老水手恢复了活力,被三个乘小木船的人搭救。在诗的最后,诗人借老水手的话突出了诗的主题:热爱人类,热爱鸟兽,热爱一切生灵。诗人以此表现了自己的生态理念,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并对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者予以鞭挞。 二、结语 柯尔律治在其诗歌中讴歌美丽的大自然,反复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在宁静的自然中得到的欢乐和教益,并用寓言式的方法告诫人类保护生态的重要性,这充分表明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眷恋之情以及诗人极强的生态意识。柯尔律治对自然的向往源于他对现代工业文明的厌恶。柯尔律治所追求的这种宁静和谐的自然原始状态对现代人有极大的启发意义和借鉴意义。人类只有保护自然,并与之和谐相处,才能得到自然的恩泽并能保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野望古诗篇8

关键词:意象;意境;情感

从古至今,月亮是中国人钟情的意象。在古典诗文中,月亮更是能构建不同的意境,传达出不同的情感。古人借“月”咏叹出了别样的情怀,就如我们在读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时,月对于我们是团圆,是美好,是寄托。这里我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学实践,探究高中语文课本中“月”的意象内涵,为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道不完那轮高悬的“明月”――谈意境

(一)恬静、朦胧之境

月是朦胧的,是可以安定人心的。在月夜之下,万物都是宁静而美好的。透过中国古人的审美,我们在高中语文中读到了这样的诗文:“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还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以及“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苏轼《赤壁赋》)……透过这轮明月我们读到了古人的浪漫情怀,在恬静、朦胧的意境中,感悟到生活的美好。从此出发,我们发现高中语文课本中这样的文章还有很多,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都是如此。月亮的朦胧之美正是中国古人审美特征的反映,“月下看美人”,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思,有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效果。

(二)孤寂、伤感之境

那抹清光包含着太多的伤感,它独自高悬天空,就如同在旅途之中的人,浪迹天涯,漂泊无定,只有天上的那轮明月相伴,透过它,传达自己对家人或家人对自己的惦念、牵挂。高中语文教材中,我们亦可以读到:“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还有“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还有“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姜夔《扬州慢》),甚至还有“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杜甫《咏怀古迹》),“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当月亮与离别、羁旅、仕宦、贬谪、战争等相连时,就会构建孤寂、伤感的情境,月亮惨惨淡淡,悲悲切切,空空荡荡,亦如路上的那个人一样,借物传情,物皆着我之色,就是这个道理。

(三)亘久、永恒之境

从古至今,天上的那轮明月永远的高悬,以此来宣示它的永恒。古人抓住了月亮的这一特点,用它构建了旷达、亘久、永恒的意境。“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原野一望无际,天宇上群星闪耀,淡淡的月色随着江波一起涌向天边,诗人视野非常开阔,诗歌境界阔大。“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作者犹如一个哲人,对生命进行了深沉的思索,当天上那轮明月照进他心里时,他道出了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是何其渺小。李白的《把酒问月》中也有这样的哲思――“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从古至今,我们共守这轮明月,这轮明月却穿越了古今。

二、说不尽那轮多情的“月亮”――谈情感

“月”所蕴含的情感是多种多样的,是中国人情感的外延,是我们走进古人草木心灵的一个媒介。具体阐述如下:

(一)伤感离别之情

“多情自古伤离别”,月亮的阴晴圆缺,与人的相聚与分别正好对应。于是,我们诗意的古人借月来抒发伤感离别之情。柳永《雨霖铃》中为我们留下了“晓风残月”的故事,于是我们迎着晨风,仰望残月时,便也生发出“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的感叹。“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的诗句也总是触动游子的心弦。总之,我们用月亮寄托思念之情的时候,也借助月亮抒发我们的离别愁思。

(二)无奈悲苦之情

当众人都远离我们之时,唯有天上的明月或残月还在陪伴我左右,或者倍增了诗人的悲苦之情。“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辛弃疾《西江月》)这句表达的就是独自踏上旅途,晨行时的孤寂、悲苦之情;而“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赤壁怀古》)中,则说出了诗人在大起大落之后的苦闷,月亮成了他的倾诉对象,可见诗人内心的无奈之情。

(三)怀古伤今之情

借助月亮的永恒之境,诗人可以抒发怀古伤今之情。刘禹锡《石头城》中写道:“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对于金陵古城的眷顾,唯有那轮旧时明月,可见此地繁华已去,荒凉之至;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中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写扬州的繁华;姜夔的《扬州慢》则变为“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写战乱之后的萧条。在对比中,我们看到了抒情主人公在不同的时间面对同一事物发出的不同感慨,也就可以感受到人世沧桑了。

总之,月这个意象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大典型,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解读月的意象,我们就可以更好地参透古人,更好地鉴赏诗歌。

参考文献:

[1]黄雪英.唐诗“月”之意象浅析[J].文教资料,2011(11):7-8.

上一篇:劳动最光荣手抄报内容范文 下一篇:登鹳雀楼王之涣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