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本逐末比喻范文

时间:2023-11-09 14:06:43

舍本逐末比喻篇1

出处: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写文章做演说就不同了,这是专为影响人的,我们的同志反而随随便便,这就叫做轻重倒置。”

近义词:

本末倒置: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

舍本逐末: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反义词:

纲举目张:比喻抓住事物的关键,带动其他环节。也比喻文章条理分明。

提纲挈领:比喻抓住要领,简明扼要。

舍本逐末比喻篇2

1、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写了一大篇文章,但没有接触到主题。指没有接触到主题。

2、离题万里:形容写文章或说话同要讲得主题距离很远,毫不相干。

3、文不对题:文章里的意思跟题目对不上。指人说话或写文章不能针对主题。

4、离本徼末:犹言舍本逐末。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5、去题万里:比喻写文章偏离了题目,越扯越远。

6、东扯西拉:形容说话离题,没有中心。

7、漫无边际:形容非常广阔,一眼望不到边。也指谈话或写文章没有中心,离题很远。

舍本逐末比喻篇3

商品要有销路,当然首先要质量好、有特色。仅仅靠华丽的包装去欺骗消费者,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在长期的发展中肯定不能成功。如果企业只在包装上下功夫,而不提高产品质量,创造产品特色,包装再好,也没用。买椟还珠这个寓言所讲的本末倒置的寓意对这类企业是有意义的。

但是,是不是产品质量好就不用管包装呢?

杜邦公司生产的化工产品一直销路甚好,但其市场占有份额逐渐下降。经过分析,其产品质量并没有下降,也没有被其他竞争者超过,或有了什么更好的替代品。他们在市场调查中发现问题出在包装上。杜邦的产品质量是好的,但在包装上却有两个严重问题:一是包装质量差,经常有破损,消费者当然不愿意买包装坏了的产品――无论你多么有名。二是包装缺乏特色,过分简单,消费者即使想买杜邦的产品,也难以从包装上辨认出来,从而很可能买了那些包装有特色的产品。他们通过消费者调查发现,63%的消费者是重视包装的,他们在选购商品时,首先看包装,这毕竟是产品留给消费者的第一印象。这种发现被称为“杜邦定理”。

杜邦公司专门组成了一个小组研究改进包装问题。他们认识到,包装的最低要求应该是保护产品的完整,包装的最高要求应该是能体现产品的特色,或者说是作为产品整体特色的一部分,能吸引消费者。他们还估算出普通商品的包装应占到成本的3%~15%,低于3%,包装就起不到保护产品的作用。但对普通商品而言,如果包装超过成本的15%,就有买椟还珠之嫌了。以后,杜邦公司根据这一研究结论,改进了包装,产品又变得畅销了。

其实类似杜邦公司这样的事,我国也有很多。我国与韩国都向我国香港地区出口同样的人参。韩国的人参包装精美,价格高,但在市场上却很受欢迎,而我国的人参是用麻袋装过去的,没有什么包装,在市场上出售,结果价格低还没人要。这大概就是我们常讲的“货卖一层皮”。

但无论什么商品,包装在成本中占多少,总不是无限的。许多保健营养品,包装占了30%,甚至更多,一个印刷精美的大盒子中并没有多少东西。每年中秋节的月饼,包装大概是月饼成本的几十倍,甚至更多。一个精制的工艺品盒子(甚至有用黄金当包装的)装了几块小月饼。毕竟对大多数人而言,包装是要扔的,花这么多钱去买一个包装盒子,消费者会认为不值。谁都知道,包装成本是要打入价格的。忘掉了杜邦公司提出的包装上限,同样难以成功。这些企业无疑就是现代楚人了。

舍本逐末比喻篇4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春山外。

2、注释

候馆:迎宾候客之馆舍。《周礼·地官·遗人》:“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馆。”注云:“候馆,楼可观望者也。”

草薰风暖:江淹《别赋》:“闺中风暖,陌上草薰。”薰:指草香。

征辔(pèi):行人坐骑的缰绳。辔,缰绳。

盈盈:泪水充溢貌。

粉泪:泪水流到脸上,与粉妆和在一起。

平芜:平坦开阔的草原。

行人:此指心上人。

3、译文1:

馆舍庭院里的梅花已经凋残,小溪柳树枝条迎风飞舞。微风吹着青草,摇动行人的马上辔头。离家也渐渐遥远,我的愁绪越来越浓,就像一路奔腾的春水一样连绵不断。

思念的人儿柔肠寸寸,千回百转;任那透明的泪珠流过化过妆的脸。画楼太高,不要凭倚高栏,因所见到的情景更令人伤感。眼前眼界到处是春山,而那位心上的人,却在春山更远处。

译文2:

春暖了,旅舍的寒梅日渐凋谢,只剩细细碎碎几片残瓣儿;溪桥边的柳树却萌出了浅绿嫩芽。暖暖的春风在大地上拂过,风中带了花草芳香,远行的人,也都在这时动身了。在这美好的春光里,我也送走了你。你渐行渐远,我的愁绪也渐生渐多,就像眼前这一江春水,来路无穷,去程不尽。于是只好上楼远望你离去的方向,期盼能够早归。然而,映入眼帘的,只是绵绵无绝的春草原野,原野尽处是隐隐青山。而你,更在遥远的青山之外,渺不可寻!

4、欧阳修生平见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5、这是一首通过离别来写爱情相思的词作,是欧阳修词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此词写离情。梅残、柳细、草熏、风暖、暗示着离别。征人之路,渐行渐远;闺中人的愁绪,愈益深重,直教人揪心落泪,肝肠寸断。

上阙从远行人着笔,写他途中见到恼人的春*而引发的愁绪。旅舍周围的梅花已然凋谢零落,溪畔桥边的柳丝弱不禁风,起首二句写征人旅途中所见初春景象。在这草春风暖的美好季节里,征人却不得不离家远行。一个“摇”字既写旅途颠簸之苦,更写孤独跋涉心神不定的糟糕心情。“离愁”二句直接表达心中离愁,随着离去的路途越来越远而愈益加重加深,宛如春水绵绵不断、无穷无尽。此以春水喻愁,正如李后主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两个“渐”字,承接紧凑而又对比鲜明,形象真切,合符情理。

下阙转向闺中人,在心上人离开以后登高望远,遥念离人,泪眼迷茫,哀怨满怀。起首三句生动描绘她登高远眺时脸上的表情,心中的感受。“寸寸柔肠,盈盈粉泪”,工整的对偶,恰当的叠字,一个断肠美人儿的楚楚动人形象栩栩如生。妙在“楼高莫近危阑倚”句,既似怨妇心中怨语,亦如远行人遥遥传来的劝慰。结末二句由近及远,由人及景,意味幽远,意境开阔,是情景俱佳的警句。哀而不伤俨然一幅隽永的写意画。卓人月在《词统》中赞曰:“‘芳草更在斜阳外',’行人更在春山外‘两句,不厌百回读。”李攀龙《草堂诗余隽》云:“春水写愁,春山骋望,及切委婉。”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赞曰:“’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又:’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此淡语之有情者也。”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云:“春水春山走对妙。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一望无际矣。尽处是春山,更在春山外,转望转远矣。当取以合看。”

艺术手法

本篇暗用典故,翻新旧意,既增加了形象的感情容量,又巧妙得了无痕迹。如首两句写梅残柳细,其中暗用典故:写梅,使人联想起陆凯自江南寄梅给长安范晔,含有怀念家人之意。写柳,又易与古人折柳赠别之举相联系,暗寓离别之意。

这首词写春景发离愁,景愈佳而愁愈深,淡语浓情,“不厌百回读。”

6、这首词写早春南方行旅的离愁,情深笔细,向来为人们称道。

“侯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三句,给我们展现出这样一幅图画:一个孤独的行人,骑着马儿,摇着缰绳,在晚春时节,离开了侯馆(旅舍),路边的梅花已经凋落,小溪的桥边,杨柳枝正在随风飘扬,路边和原野里的百草吐绿,飘散着沁人心脾的芳香。温暖和熙的春风轻抚人面。在这个画面里,残梅、细柳、薰草,这些春天里典型的景物,点缀着侯馆、溪桥和旅途。烘托了南方春日融融的气氛。如此醉人的“良辰美景”,本来应该让人感到赏心悦目、乐不知返的。但因为此次远行他乡,不能携同爱人随行,使词人情绪及其低落,愁情倍增。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曾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这首词就是以春天乐景写离愁别恨,可见其哀怨倍增。

在古典诗词中,梅、柳、草经常与离别相关联。据《荆州记》载,陆机曾自江南折梅寄给友人范晔,有其诗为证:“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侯馆的残梅,自然也会让诗人想到离别。到唐代,折柳送别已经成为一种风俗。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清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李白的《忆秦娥》词:“年年柳色,霸陵伤别。”都指其事。词人看到溪桥细柳,自然此时也会想起临别折柳之事。这不能不又增添作者一份离愁。《楚辞。招隐》中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江淹《别赋》中有:“闺中风暖,陌上草薰。”作者的《洞仙歌令》:“楼前乱草,是离人方寸。”等等都以春草表示离情别绪。作者在这首词中所描写的残梅、细柳、薰草,其实都寄寓了词人的离愁。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越走离家人越远,而离愁也随着自己离家的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一起逐渐延长。这离愁绵延不断,恰如溪桥下流向远方的春水。用有形的流水比喻无形的离愁。南唐后主李煜曾经用过这种方法,他的《虞美人》词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就是写愁思滚滚如同春江潮水东流不止的名句。

杜甫《月夜》“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采用了“设身处地”的写法,本来诗人自己望月思念,却想象妻子望月思念诗人的情景。这首词也采用了这种方法,想象妻子登楼远望,柔肠寸断,妆泪盈盈,高楼凭栏只能增加她的苦恼,所以作者十分体谅她,劝她不要高楼倚栏。妻子实在是挂念丈夫,登上高楼想寻找到丈夫独去的背影,看到的却是“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望尽春山不见行人,春山挡住了远望的视线,而行人却在春山更远的地方。词人想象中妻子望而不见,写的是妻子的失望,却反过来更进一步说明词人的愁绪的无穷。

这首词的上片写远去行人的离愁,下片写设想中闺人的惆怅。一种情怀,两地相思。五十八个字,巧妙运用以乐写哀,化虚为实。用“设身处地”的艺术手法,把离愁别绪抒写得淋漓尽致,产生了巨大的艺术魅力,所以成为人们传诵的名篇。

7、化虚为实,巧于设喻,是本篇重要的艺术手段。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便是这种写法。“愁”是一种无形无影的感情。曹植《释愁文》说:“愁之为物,惟惚惟恍。”杜牧《愁》诗也说:“聚散竟无形,回肠自结成。”愁无形色可描绘,无影迹可追寻,是一种“虚”的东西。要表现愁,经常得化虚为实。莱辛说,诗可以把“不是可以眼见的对象”,描绘成如同“物质性的图画”(《拉奥孔》第十五章)。“愁”无形体质量,所以诗人们常将它“物化”,说成可以抛掷剪割、车载斗量的东西,使人产生形体感和质量感,因而增加了诗的感染力。有的则以物喻愁,使之形象化。古来以水喻愁的很多,唐李颀“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李白“一水牵愁万里长”,赵嘏“一溪萦作万重愁”,或者以水喻愁之多,或者以水喻愁之长。一物喻一物,可以作多边比喻。这首词说行人愈走愈远未有尽头,离愁也愈续愈长未有穷已,这离愁之延长,这离愁之不断,恰似溪桥下汩汩流向远方的春水。所有以水喻愁的,虽然取喻之道不同,然而这一点却是共同的:“虚”的离愁,化为“实”的春水;无可感的情绪,化为可感的形象,因而大大加强了艺术效果。

8、“离恨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两句,虽然可以使人联想到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和《虞美人》中“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一些名句,但因作者善于变换句法,并且使这一生动比喻跟全词的整体形象,跟词的意境结合得十分紧密,故貌似仿效,而实则是创新,天然浑成,不露痕迹。

9、眼泪是女人一生的饰品,如同晶莹透明的钻石,点缀着女人一生的风景,女人的眼泪多么美丽而纤弱,然而却能创造出宇宙中最难以置信的奇迹。它使离别变得诗意,使爱的男人肝肠寸断。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女人的眼泪最不能承受的是和所爱的人分别。分别也许就注定着无缘。因爱而生的女人怎堪这样的痛楚。现代人也许已对离别不再感伤,因为网络通讯让身在天涯的人依然相近。但古时的人,送君一程也许就是末路,君是否会记挂自己,是否会回来,只有等待君的书信才能得知。分别后,女子陷入无穷的等待,等待的结果也许是红颜老去,也许是被无情伤害。

遥想千年前,在这绵绵春雨里,灞桥的柳折了又折,阳关的酒尽了又尽,执手相看,粘在脸上的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泪水,然终是挡不住“行人渐远渐无穷”的脚步,一任闺中离愁“迢迢不断如春水”,相思绵绵如细雨。

10、席慕容说:记忆是无花的蔷薇/永远不会败落。

阔别故乡多年,我才吟出这一句诗的滋味。或许,“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关于故乡的记忆经历时光的打磨,反而愈发清楚了。

梦中经常回到故乡。那是一个静谧的小山村,夏日的午后,似睡非睡间,总有几声欢快的蛙鸣,老牛“哞—哞—”的呼喊。有时又回到村前的小溪旁,和傻丫等小伙伴玩笑嬉戏,水花经常溅在挽起的裤管上……宿舍的人说我经常在梦中笑出声。

时间就像是一条宽广的河流,缓缓地从大堤上流过,洗去了尘埃,濯新了记忆。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栩栩如生浮在我眼前,六年来从未消失过。我经常怀念那些淳朴的乡亲,他们是不是也同样惦念着漂泊在外的伢子呢?2007高考山东满分作文

11、等待一段分隔两地的相思,等待一个远行在外的游子,等待一句海枯石烂的誓词,等待一份不知何时才能兑现的厮守终老的诺言。这些古代女子们,生活的全部重心就在于爱情,生命的亮点只在于那个曾经深爱如今却已远离的男子。她们都是坚贞、专一、痴情而又执着的。

当爱人走后,相思与离愁成了惟一的陪伴,每日里只有落泪凝眸,无尽守候。罗衫衣袖,有泪痕斑斑,那都是相思相恋之泪,都是为那远行的人而流。妆容已残也无心打理,鸳被还留着那日的余香。手执着金樽酒,酒未入喉,人已然先醉,整日恹恹无力,这病也是因那人的远离而起。相思就像长江之水,不远迢迢伴你而行,又如那江水不知从何处来,更不知道到哪儿才会中断。欲将此情付与红笺,这心里无际无涯的情思如何能够写尽?

只是这样的相思在如今的社会里不知道还留存了多少,很少有人再用书信寄托相思,很少有人在望眼欲穿后,因那人的不期归来而惊喜异常,手机网络哪还容得下“瘦觉玉肌罗带缓”的相思?即便有爱深如此,越来越先进的社会可以使对方随时听到牵挂的声音,见到深爱的人。无论身在何方,拨一个电话告诉对方回家的时间,然后像排练好的电影,一切平淡无奇,没有任何意外。

太容易相见,所以相思也就变得有些做作和无聊,所以珍惜的心思也就少了几分,所以欧阳修永远不会再有。

舍本逐末比喻篇5

众所周知,比喻句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是两个不同事物或概念之间存在共同点。这类比喻从客观上说本体与喻体必须在根本上、整体上存在质的不同,同时在局部上又存在共同之处。孙绍振教授在《名作细读》中也指出,一个好的比喻句不但要符合比喻的规律,更要求精致,不但在词语表层显性意义上相通,而且在深层的、隐性的、暗示的、联想的层面上,意义也要相切。因此,在教学时,我们只要抓住这两个比喻句中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通、相切之处,并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就能架构起文本的整体内容、揭示文本的主体思想。

先来看文本中的第一个比喻“胃里差不多装满了各样的水,有时候里面会轻轻地响,像骡马喝完水那样,肚子里光光光地响。”在这个比喻句中本体是祥子,喻体是骡马。我们先来分析本体和喻体在局部上的相通、相切之处:一、喝饱水的祥子与喝饱水的骡马一样,动起来肚子都会光光响。生活经验告诉我们焦渴难耐的骡马见到水就会狂饮一通,那么祥子之类的拉车人呢?文中有一句非常传神的描写“每一口井都成了他们的救星,不管刚拉了几步,见井就奔过去,赶不上新汲的水,就跟驴马同在水槽里灌一大气。”这句话中的动词“奔”、“灌”生动地写出了祥子等拉车人对水的急切渴望,也从侧面表现了日之烈。二、骡马靠拉磨驮物为生,生活之艰难。而祥子以拉车为生,生活同样是痛苦艰难的。退一步而言,或许拉车并不很痛苦,并很不艰难,但关键是祥子在烈日下拉车,其生活之艰、之苦就与骡马的生活存在共通之处。我们来看日烈至何种程度?文本从各个层面、各个角度紧紧围绕“日之烈”进行了描写,正面表现如“天热得发狂”、“地上已经下了火”等;侧面表现如写马路、尘土、畜生等。除此之外,更突出地从各个角度表现了人热得发狂的种种感受:每一种声音都觉得烦躁是听觉;每一种颜色都刺目是视觉;每一种气味都是腥臭是嗅觉……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每一种描写都围绕“烈”而展开。那么,烈日下拉车的祥子又是一种怎样的感受呢?概括而言即身心备受煎熬,这种煎熬主要体现在祥子自我矛盾的四种行为表现上:1.不拉与拉的矛盾。日之烈让祥子感到胆怯,不愿去拉,而见了座儿还是想拉。2.跑与不跑的矛盾。跑起来口舌焦躁,不跑又是日炙手背。3.不赶与想。天气燥热不敢出去,但生活所迫又不得不去。4.喝与不喝的矛盾。喝水不仅为了解渴更是为了充饥,不想喝水是因为喝了打嗝、打冷战,胃里恶心、难受。细细分析这四种矛盾不仅展现了祥子心理变化的轨迹:胆怯――腻烦――后悔――茫然――难受,更折射出了祥子生活的艰难与窘况。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祥子在“日之烈”的环境下过着这样一种生活,这又与拉车的骡马有何区别呢?

再来分析文本中的第二个比喻句“抱着火,烤了一阵,他哆嗦得像风雨中的树叶。”细细分析这个比喻句中的本体祥子和喻体风雨中的树叶,它们之间不仅形似更是神似。一个“抱”字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暴风雨后的祥子冻得直哆嗦,这形似于暴风雨中随风抖动、随风飘摇的树叶。从神似上看,暴风雨中的树叶随时都会从树枝上陨落,而暴风雨中的祥子呢?在暴风雨中他的生命是不是也会像这枝头的树叶一样飘摇不定呢?我们来看文中有关暴风雨的描写以及祥子在暴风雨中拉车的情景。文本在描写暴雨时,不仅通过阳光、柳条、墨云、人群等表现暴雨来得急,更集中笔墨描写了雨之暴。与表现日之烈的侧面描写不同,作者在表现雨之暴时主要通过正面描写展现了暴雨由雨星――雨点――雨道――水的世界的推进过程和情状变化。在描写的过程中作者选用一系列传神的动词如“撞”、“砸”、“落”、“垂落”等以及生动形象的比喻如“地上射起无数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瀑布”等表现了暴雨来势汹、力量大、冲势猛。那么,在这样来势汹、冲势猛的暴雨中拉车的祥子又是怎样的呢?“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四个“不能”反复强调,逐层加深地表现了祥子雨中拉车的艰难与痛苦。这种艰难与痛苦具体表现在“他就那么半死不活地,低着头一步一步地往前拽。”这一句中“半死不活”写出了雨中拉车祥子死又不死、活又受罪的状态,“一步一步”、“拽”更是写出了祥子行进之艰难、动作之吃力。更可悲地是,半死不活、艰难痛苦的祥子在乘车人一“跺”一“喊”的威逼下只能“咬上了牙,着水,不管高低深浅地跑起来。”半死不活,艰难痛苦的祥子行走都艰难,更何况是跑!这样一分析祥子的悲惨命运也正如暴雨中的树叶――飘摇不定。

祥子如骡马,生活艰难窘迫;祥子如暴雨中的树叶,命运飘摇不定。难道仅仅是烈日、仅仅是暴雨这样的恶劣环境造成的吗?我们来看看《骆驼祥子》这部小说的创作背景:这部小说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综上,如果说烈日下的祥子如骡马,暴雨中的祥子如树叶,那么,这里的烈日和暴雨正是旧社会黑暗之社会环境的象征。

舍本逐末比喻篇6

从恢复高考制度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语文试题一直没有间断过对成语识记、辨析、运用的考查。正确运用成语,特别是根据语境,正确地加以分析、辨别、判断和选择,是检测考生语言知识及运用的重要方式之一。为很好地适用检测,笔者认为在成语复习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1、高度重视积累。

首先对语文教材中出现的成语,要做到读得准确,写得无误,用得自如。积累时应把重点放在常见且易错的成语上。如,不足为训:不能当作范例或法则;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形容畏惧、憎恨或鄙视的样子;文不加点:写文章不用涂改就很快写成,形容文思敏捷;首当其冲:首先受到攻击,首先遭遇灾难;秀色可餐:形容女子姿容非常美丽或景物非常优美等。

其次,熟悉历年高考中出现过的成语,了解试题的选句和设题类型,并把平时学习和复习中用错的成语进行梳理归类,这样,复习时可以有的放矢,对高考的帮助较大。例如:2003年的“如数家珍”、2001年的“车水马龙”、1997年的“万人空巷”、1995年的“首当其冲”、1993年的“差强人意”“不刊之论”、1992年的“灯红酒绿”等成语主要是从意义的理解方面考查;2001年的“蓬荜生辉”、2000年的“汗牛充栋”“洗心革面”、1999年的“美轮美奂”“炙手可热”等成语主要是从适用对象或范围方面考查;1998年的“处心积虑”、1997年的“趋之若骛”、1995年的“无所不为”“半斤八两”等成语主要是从色彩方面考查;1994年和1996年重点考查近义成语的选用,等等。

再次,要注意积累报刊及其它课外读物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例句或成语使用不规范的病句,并通过一定量的练习加以巩固。例如:①(1999年11月17日《中国教育报 •自学是宝》)现在我做事总先立个计划,遵循按步就班的原则,不自觉地改掉了原先马虎了事的坏习惯。句中“按步就班”应写成“按部就班”。语出陆机的《文赋》:“然后选义按部,考辞就班。”意思是按文章分段布局的需要来选用词语。后来用“按部就班”形容做事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部”、“班”同义,意为门类、次序,而“步”没有这个意思。②(2000年2月16日《中国青年报 •时尚游戏》)富人的日子总要比穷人日子有意义,富贵闲愁让人沉闷,可有钱让生活花样百出,时尚游戏首当其冲。AA制、周末夫妻、情人节玫瑰、诗意的栖居……时尚的车轮滚滚向前,看得人眼花缭乱。句中“首当其冲”误解为“首先、首要”了。

2、仔细辨析差异。

辨析成语时,尤其要注意辨析近义成语的细微差异。要注意从对象、程度、褒贬、范围、侧重点等方面认真加以揣摩。例如:

①“年富力强”与“老当益壮”、“鱼目混珠”与“鱼龙混杂”、“风流云散”与“烟消云散”等是对象的不同。“年富力强”指正处于气力强盛的壮年,是大有作为之时,它不能用来形容年纪大的人;老当益壮指年纪老了志气当更壮,现形容人老干劲大。“鱼目混珠”是说鱼眼睛掺杂在珍珠里面,比喻以假乱真;“鱼龙混杂”比喻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成分复杂。“风流云散”意思是像风一样流失,像云一样飘散,多比喻原常相聚的人如今分散到各地;“烟消云散”指像烟和云的消散那样,比喻事情消失得干干净净。

②“信口雌黄”与“信口开河”、“暗箭伤人”与“含沙射影”、 “妄自菲薄”与“自暴自弃”等是程度上的差别。“信口雌黄”语意重,指妄加评论、诬蔑和捏造事实;“信口开河”语意轻,指说话不假思索,随口乱说。“暗箭伤人”使用的手段包括语言、行动,程度比“含沙射影”重;“含沙射影”的手段只是语言,并有影射某人某事的意思。“妄自菲薄”意思是毫无根据地看轻自己,指自轻自贱;“自暴自弃”泛指自甘堕落,不求上进。

③“无微不至”与“无所不至”、“侃侃而谈”与“夸夸其谈”等是褒贬的不同。“无微不至”形容处事待人细致周到,体贴入微,含褒义;“无所不至”意思是没有不达到的地方,多指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含贬义。“侃侃而谈”是不慌不忙地谈着;“夸夸其谈”指说话或写文章时不作调查研究,滔滔不绝地乱说一顿。

④“心照不宣”与“心领神会”、“咄咄逼人”与“盛气凌人”等是范围的不同;“心照不宣”多指大家,有时指较多的人;“心领神会”着重于领会,一般指一方。“咄咄逼人”“盛气凌人”都能形容气势汹汹,使人难堪。“咄咄逼人”的应用范围广,不限用于人,还可用于气势、形势、命令等;“盛气凌人”只用于人,并含有“傲慢自大”的意思。

⑤“目光如豆”与“鼠目寸光”、“不落窠臼”与“独树一帜”、“半途而废”与“浅尝辄止”等是侧重点的不同。“目光如豆”偏重在眼光“小”,强调看不到全局;“鼠目寸光”偏重在眼光“近”,强调看不到将来。“不落窠臼”比喻不落俗套,有所创新;“独树一帜”表示独自另树一面旗帜,比喻开创新路或自成一家。“半途而废”偏重在“半”,中途停止,有惋惜之意;“浅尝辄止”偏重在“浅”,不深入。

3、巧扣语境选用。

使用成语,就表明成语是处在一种“动态”之中的。巧扣语境选用,就是要通过对上下文内容的理解,来寻找解答成语运用题的钥匙。例如:

①只要你设身处地,到抗洪抢险第一线去,你就不能不为我们子弟兵那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所感动。“设身处地”的意思是“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境遇中”,而句子的语境是要“到抗洪抢险第一线去”,不是设想,因此此处不能用“设身处地”,只能用“身临其境”才妥当。

②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句中描述的是抗洪抢险时的情景,情况紧急,大坝有决口的危险,抢险队员必须迅速赶到,“安步当车”表现出的是一种闲适平和的心情,与所在的语境很不协调,因而是不恰当的。诸如此类例子很多,不再多列举。

成语误用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对成语理解不准确。要准确地运用成语,必须靠平时日积月累。笔者建议考生对容易误用的成语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类整理:容易读错写错解释错的成语,容易混用的近义成语,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容易错用对象的成语,词义容易重复的成语,容易褒贬误用的成语,容易产生前后矛盾的成语,使用不合事理的成语,多重含义成语,搭配或修饰不当的成语等。当然,一个成语,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划入不同的类型,但分类不是目的,只是通过分类,达到能够准确地理解和运用成语的目的,功利一点说,就是能够做对成语方面的检测题。

容易误读、误写、误释的成语例举

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  汪振学  邮编221200

一、容易误读的成语50例(括号内为正确读音)

1、多音字的误读:自怨自艾(yì)、穷形尽相(xiàng)、差(chā)强人意、博闻强识(zhì)、力能扛(gāng)鼎、咬文嚼(jiáo)字、安土重(zhòng)迁、审时度(duó)势、弱不禁(jīn)风、称(chèn)心如意、浑身解(xiè)数、乳臭(xiù)未干、安步当(dàng)车、暴虎冯(píng)河、否(pǐ)极泰来、呼天抢(qiāng)地、大腹便便(pián)、如法炮(páo)制、箪食(sì)壶浆、曲(qǔ)高和(hè)寡

2、形声字的误读:瞠(chēng)目结舌、蹉(cuō)跎(tuó)岁月、睚(yá)眦(zì)必报、焚膏继晷(guǐ)、众口铄(shuò)金、鳞次栉(zhì)比、同仇敌忾(kài)、高屋建瓴(líng)、风流倜(tì)傥(tǎng)、断壁残垣(yuán)

3、形近字的误读:饮鸩(zhèn)止渴、病入膏肓(huāng)、万马齐喑(yin)、怙恶不悛(quān)、如火如荼(tú)、官运亨(hēng)通、罄(qìng)竹难书、相形见绌(chù)、不容置喙(huì)、杳(yǎo)如黄鹤

4、难读字的误读:卷帙(zhì)浩繁、暴殄(tiǎn)天物、凤冠霞帔(pèi)、歃(shà)血为盟、繁文缛(rù)节、管窥蠡(lí)测、筚(bì)路蓝缕、纵横捭(bǎi)阖、呶(náo)呶不休、觥(gōng)筹交错

二、容易误写的成语50例(括号内为错误的)

1、音近字的误写:唉声叹气(哀)、按图索骥(途)、按部就班(步)、并行不悖(背)、不肖子孙(孝)、川流不息(穿)、发愤图强(奋)、流言蜚语(诽)、流芳百世(留)、蛊惑人心(鼓)、披星戴月(带)、事必躬亲(恭)、阴谋诡计(鬼)、融会贯通(汇)、汗流浃背(夹)、迫不及待(急)、矫揉造作(骄)、委曲求全(屈)、刻不容缓(克)、各抒己见(书)

2、形近字的误写:草菅人命(管)、火中取栗(粟)、开门揖盗(楫)、有口皆碑(牌)、同仇敌忾(恺)、相形见绌(拙)、纵横驰骋(聘)、摇摇欲坠(堕)、炙手可热(灸)、饮鸩止渴(鸠)

3、音形相近字的误写:和蔼可亲(霭)、为虎作伥(怅)、中流砥柱(抵)、百无聊赖(籁)、功亏一篑(溃)、墨守成规(默)、虎视眈眈(耽)、如鲠在喉(梗)、飞扬跋扈(拔)、鞠躬尽瘁(粹)、破釜沉舟(斧)、声名狼藉(籍)、噤若寒蝉(禁)、剑拔弩张(驽)、销声匿迹(消)、语无伦次(轮)、铤而走险(挺)、再接再厉(励)、旁征博引(证)、 怨天尤人(忧)

三、容易误释的成语50例(下面解释均正确)

    【七月流火】指天气逐渐凉爽起来。火:火星。【敬谢不敏】恭敬地表示能力不够或不能接受。谢:推辞。【日长一线】指冬至后白昼渐长。【明日黄花】原意是说重阳节一过,菊花即将枯萎,便没有什么可以玩赏的了。后用以比喻过时的事物。【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多作贬义。【木人石心】比喻人不受诱惑,不动心。【爱莫能助】原意是因为隐而不见,所以谁也不能帮助他;后来表示虽然同情,但无力帮助。爱:隐藏。【安土重迁】形容留恋乡土,不愿轻易迁移到外地。重:难。【百年树人】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表示培养人才是不容易的,树:培植。【暴殄天物】原指残害灭绝各种自然产生之物,后泛指任意损害、糟蹋物品。暴:损害,糟蹋。【不经之谈】形容荒唐无根据的话。经:通常的道理。【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刊:消除,修改。【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来使他明白;形容态度蛮横,不讲道理。喻:使明白。【不可胜数】数不完,形容非常多。胜:尽。【不可思议】原是说思维所不能达到的境界,现形容不可想象或难于理解。议:理解。【不学无术】原指没有学问,因而没有好办法;现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学:学识,学问。【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遵循或仿效的法则。训:法则。【差强人意】原意为还算能振奋人的意志,现表示还能够使人满意。差:稍微,大致。【长治久安】指国家长期太平、安定。治:太平。【党同伐异】和自己同派的就偏袒,不一派的就攻击。党:偏袒。【分庭抗礼】彼此以平等或对等的关系相处,各不相下;现有时指互相对立或搞分裂、闹独立的言行。抗:对等,相当。【高屋建瓴】在高屋顶上倒翻瓶子里的水;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挡的形势。建:倒水,泼水。【毫发不爽】一点也不差。爽:差错,失误。【讳莫如深】形容瞒得很紧,不让别人知道。讳:隐秘不说。【积毁销骨】众人不断的毁谤,可以置人于死地。销:熔化。【计日程功】按日子来计算工作的进度或功效。程:计量,考核。【久假不归】长期借用而不归还。假:借。【劳燕分飞】比喻人离别。劳:伯劳鸟。【莫衷一是】不能断定哪个对,哪个不对。衷:决断。【罪不容诛】判死刑还抵不了他的罪恶,形容罪大恶极。诛:判处死刑。【钟灵毓秀】美好的自然环境孕育优秀的人才。钟:凝聚,集中。【正襟危坐】正一正衣襟,端正地坐着,形容恭敬、严肃的样子。危:端正。【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体:体验,实行。【身无长物】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穷。长,多余。【师心自用】固执己见,自以为是。师:以……为师。【韬光养晦】隐藏自己的才能、锋芒,不使外露。韬:隐藏。【危言耸听】故意说些惊人的话,让人听了害怕。耸:使人吃惊。【危言危行】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危:正。【微言大义】精微的语言中所包含的深远意义。微:精微。【文不加点】文章一气写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点:涂改。【文过饰非】用假话掩饰自己的过失、错误。文:掩饰。【先声夺人】先用强大的声势来挫伤对方的士气,比喻做事抢先一步。声:声势。【过犹不及】做事过了头就如同做事不够一样。犹:如,同。【一傅众咻】一个人教,许多人扰乱。咻:教。【一文不名】连一文钱也没有,形容极为贫困。名:占有。【相形见绌】互相比较之下,就显出一方的不足之处。形:比较。【旷日持久】荒废时日,拖延很久。旷:荒废。【人浮于事】人员数量多于工作所需,人多事少。浮:超过。【心广体胖】心胸开阔坦荡,身体安泰舒适。胖:安详,舒坦。【食不果腹】吃不饱肚子,形容生活贫困。果:饱。【间不容发】距离极近,中间不能放进一根头发,比喻情势危急到了极点。间:空隙,隔开。【曲突徙薪】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搬开灶旁的柴,避免发生火灾;比喻事先采取措施,防止危险发生。突:烟囱。

容易混用的近义成语辨析40例

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   汪振学  邮编221200

某些成语意义比较接近,有些题目就是要求我们辨析其意义或用法上的差异。如果不能明辨其差异,自然就难以选出正确答案,备考时必须注意。例如:

1、【安分守己 循规蹈矩】都有规矩老实的意思。前者偏重于守本分,不胡来;后者偏重在拘守成规,不敢变易。

2、【安之若素 随遇而安】都能表示对任何遭遇都不在意的意思。前者多指处于困境,仍能跟往常一样(素:平日、往常);后者强调能适应任何环境。

3、【跋山涉水 风尘仆仆 风餐露宿】都有旅途辛苦之意。“跋山涉水”重在远行艰辛;“风尘仆仆”重在长途奔波忙碌;“风餐露宿”重在强调野外食宿艰难。

4、【半斤八两 伯仲之间】八两,即半斤(旧制一斤等于十六两)。一个半斤,一个八两,强调水平相等。通常比喻彼此不分上下,较多用于贬义。伯仲,兄弟排行的次第,指老大、老二;间,中间。意为不分上下。

5、【包办代替 越俎代庖】都有包办之意。前者重在“包办”;后者重在“超越权限”。

6、【抱残守缺 故步自封 墨守成规】都有因循守旧的意思。“抱残守缺”偏重在不肯接受新事物;“故步自封”偏重在不求进取;“墨守成规”偏重在按老规矩办事。

7、【本末倒置 舍本逐末】都有主次关系处理不当的意思。但前者强调把主次关系颠倒了;后者重在丢掉主要的,追求次要的。

8、【标新立异 独树一帜】都有自成一套,提出的主张与众不同的意思。前者偏重在显示特点;后者偏重在创造出独特风格或另外开创局面,多含褒义。

9、【病入膏肓 不可救药】都表病情严重,无法医治。前者偏重在“病”,比喻病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后者偏重在“救药”,强调无法挽救。

10、【博闻强志 见多识广】都含有见识广的意思。前者偏重在见闻广博,知识面宽,记忆力强,只用于书面语;后者偏重于阅历多,多用于口语。

11、【捕风捉影 无中生有】都含凭空捏造之意。前者偏重在没有事实根据;后者偏重在“本来没有”,语气也较重。

12、【不刊之论 不易之论】都有不能改变之意。前者强调不可磨灭,不可更改(刊:消除,删改);后者重在论断正确,不可改变。

13、【畅所欲言 各抒己见 推心置腹】都表示说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畅所欲言”偏重在说话尽情,“各抒己见”重在发表己见;“推心置腹”重在待人真诚,而且“推心置腹”所涉及的对象一般是一个人或较少的人。

14、【大发雷霆 怒不可遏】都表示十分愤怒。前者偏重发怒时的高声斥责;后者强调愤怒难以抑制(遏:止住)。

15、【大公无私 铁面无私】都表没有私心。前者表示一心为公;后者指不畏权势,不讲情面。

16、【得寸进尺 得陇望蜀】都比喻贪得无厌,不知满足。前者表逐步进逼,越要越多;后者强调的是得到这个,还想那个。

17、【阿谀逢迎 趋炎附势】都有巴结奉承之意。前者指用好听的话讨好人;后者比喻奉承依附有权势的人(炎,势,比喻权势)。

18、【耳闻目睹 耳濡目染】都有耳朵听到、眼睛看到的意思。强调亲自听到、看到,受没受到影响则不管;后者强调经常听到、看到,并不知不觉受到深刻的影响(濡:沾湿、润泽;染:沾染)。

19、【防患未然 未雨绸缪】都表示事前做好准备。前者重在预防;后者重在准备。

20、【风言风语 流言蜚语】都表示没有根据的话。前者多指无意传说,传说者多出无知、怀疑和猜测;后者多指有意,传说者往往出于险恶用心。

21、【孤注一掷 破釜沉舟】都有最后拼一下以求胜利的意思。前者偏重在尽所有力量作最后的一次冒险(注:赌注、时押上的钱),多含贬义;后者偏重在下决心决一胜负,多含褒义。

22、【固执己见 一意孤行】都有不听劝告的意思,前者的侧重点在坚持自己的意见,后者的侧重点在坚持自己的行为。

23、【骇人听闻 耸人听闻】都含有使人吃惊的意思。但其区别在于,用“耸人听闻”时,所说的是故意夸大了的事,甚至未必是事实,说者的目的就是要使人震惊;用“骇人听闻”时,说明发生的事是事实,指惊人的残暴,卑劣的坏事。

24、【含糊其辞 闪烁其辞】都有说话不清楚、不明确的意思。前者着重在说得含混不清;后者着重在说话遮遮掩掩、躲躲闪闪。

25、【汗牛充栋 滥竽充数】前者形容书多。用牛运输,牛累得出汗;书堆满屋子,顶到栋梁。后者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是以次充好。也用作自谦之词。

26、【厚颜无耻 恬不知耻】都形容不知羞耻,常可通用。前者偏重在脸皮厚;后者偏重在做了坏事仍满不在乎(恬:安然,无动于衷)。

27、【挥金如土 一掷千金】都形容极度挥霍。前者偏重在对钱财的轻视;后者偏重在一次花钱之多。

28、【回味无穷 耐人寻味】都形容意味深长。前者只限于事后回忆,在追忆中体会到意趣很深;后者不仅指事后,也可以指当时。

29、【洁身自好 明哲保身】都指怕招惹是非。前者用作褒义时,偏重指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用作贬义时,多指怕惹是非。后者用作褒义时,偏重指处世待人,十分明智;用作贬义时多指怕犯错误或怕得罪人,是不讲原则的自由主义的表现。

30、【口蜜腹剑 笑里藏刀】都形容阴险狡诈。前者偏重嘴甜;后者偏在脸笑。

31、【理所当然 天经地义】都表示按道理应该如此的意思。后者偏重在合乎道理,语气重,色彩庄重;前者偏重在应当如此,适用范围要比“天经地义”宽得多。“天经地义”还可指非常正确的、不能改变的道理。

32、【恋恋不舍 流连忘返】都有舍不得离开的意思。前者语义范围广,可指一切所留恋的人、事物、景物等;后者偏重在对景物的留恋。

33、【每况愈下 江河日下】都有越来越坏的意思。前者偏重在笼统地表示越来越坏(愈:越发,更加);后者偏重在一天天坏下去。

34、【恰到好处 恰如其分】都表示做事、说话达到适当的程度,常可通用。前者偏重在恰巧达到最好的地步;后者偏重在正合分寸。

35、【巧夺天工 鬼斧神工】都指技艺高超巧妙。但前者侧重于人工,后者侧重于天然。

36、【熟视无睹 视而不见】前者指常看见却跟没有看见一样,指对某一事物漠不关心。后者指虽然睁着眼看,却什么也没有看到,指不注意或不关心,常和“听而不闻”连用。前者强调的是经常看到就像没有看到一样,突出的是“熟视”。后者强调的是看见了就像没有看见一样,突出的是不注意。

37、【谈笑风生 谈笑自若】都有谈话时有说有笑的意思。前者表示谈话时兴致勃勃,气氛活跃,多用在平时说话;后者表示不变常态,多用于紧张、情势严重时的谈笑。

38、【瑕不掩瑜 瑕瑜互见】都表示同时具有优点和缺点。前者是“缺点遮不住优点”的意思;后者比喻有优点也有缺点,没有主次之分。这两个成语不能通用。

39、【义不容辞 责无旁贷】都含有应该承担,不能推辞的意思。前者偏重于在道义上不允许推托;后者偏重在责任上不可推卸(贷:推卸)。

40、【众口铄金 有口皆碑】众口铄金:铄金,熔化金属。众口一词,足能熔化金属;比喻谣言多,可以混淆是非。有口皆碑:碑,记功碑。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记功碑,比喻人人称赞。

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例释

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  汪振学  邮编221200

舍本逐末比喻篇7

一、“班情汇报”的载体——《清荷絮语》的诞生

“班情汇报”,顾名思义,即把班上的情况向家长作全面的、及时的汇报,每周五放学时让学生带回家;家长阅览后,填写回条,周一上学时交给老师——每周一次的送递过程,看似简单,却拉近了老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实现了老师与家长的常态化沟通。

最初的“班情汇报”,比较原始,由一段段文字堆积而成。一个学期后,班干部们开始集思广益,通过全班学生和家长的讨论,最后聚众人之智慧而得“清荷絮语”之名。《清荷絮语》创刊号特别对此进行说明:

荷花,就是莲花,寓意着“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比喻我们初二(6)班的同学们初露锋芒、崭露头角、前途无量、光明而有希望;莲,清香、高洁、坚贞,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是我们做人做事应该追求的高尚品质。“絮语”则代表每周一期的班报上所反映的校园与班级的新闻、同学们的心声等。“清荷絮语”的宗旨是“打造家校沟通第一平台,争做本班独具特色品牌”。家长回条也有了自己的名字——“回音壁”。

自此,《清荷絮语》逐渐成为了班里每周一期的“班刊”“周报”。《清荷絮语》的诞生、成长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全班同学共同参与设计、编辑的“班刊”。“班刊”的整体设计如栏目设定、内容删选、版式设计等都由全班同学协作完成,编辑由全班同学以宿舍为单位轮流执行,每个宿舍每学期轮两次,并要求每位同学争做一次主编。

二、“班情汇报”的内容——全面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

“班情汇报”的内容丰富,并且与学生的生活、学习息息相关,主要包括“本周新闻”“本周表扬”“本周提醒”“本周学习的主要内容及注意事项”“宿舍扣分”“本周的操行评分结果”“回条”七项内容。

“本周新闻”网罗一周内学校、班级的大事小情,如校会、级会、班会的主题内容,学校举行的运动会、歌唱比赛等活动情况。“本周表扬”主要对本周内班上涌现的好人好事、为班级获得的荣誉与奖励的同学进行表扬;同时也向为班级作贡献的家长表达谢意等。“本周提醒”主要提醒下周将举办的重大活动注意事项,提醒近期举行的考试、放假时间安排等方面的内容。“本周学习的主要内容及注意事项”旨在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学习内容与进度等情况。“本周的操行评分结果”则意在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校各方面的表现,并全面掌握孩子好的表现与有待改进之处,并适时加以督促和提醒。“回条”则是实现家校互动的重要版块。“回条”里设计了“周末孩子看电视或玩电脑有没有超过2小时”“周末孩子有没有参加体育活动”“周末孩子有没有主动帮忙做家务”“周末孩子有没有跟家长进行很好的交流(宿舍生活、学习、交友、快乐、烦恼等)”“你对孩子本周在校和在家的表现满意吗”“学生本周自我小结”等问题,最后还有“家长想对老师说的话”,给家长提供了表达心声的机会。

三、“班情汇报”的效果——润物无声胜有声

两年来,“班情汇报”成了班级维系老师、家长、学生的纽带,滋润着学生的心田,激活了家长的心扉,促进了班级管理,在家校联系中发挥了“无声胜有声”的重要影响。

1. 实现了及时有效的家校沟通

“班情汇报”在促进家校及时沟通上成效显著。首先,及时、准确传递的有关当周学校、班级和学生的事情,有助于家长对孩子的全面了解,为有针对性地实施家校共育奠定基础。一位家长说:“孩子一个星期都在学校住宿,我们真的很希望知道、了解孩子的情况。‘班情汇报’让我们如获至宝,我细细品读着每一个细节,分享着孩子的快乐和烦恼,感觉自己也在和孩子一起成长。”

同时,“班情汇报”是一种双向互动的沟通方式,如“回条”(“回音壁”)成为了家长主动与老师沟通的一种载体。在“回条”里,不仅有学生周末时间安排的简要记录,还有学生周末玩电脑、运动、做家务、与家长交流、家长对孩子的表现是否满意等的反馈。学生们都很在意家长对自己的评价,很在意回条上填写给老师看的内容,所以,“回条”无形中发挥了督促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作用。又如“家长想对老师说的话”栏目中,家长或感谢老师的辛勤工作,或表扬学校、班级的管理有序,或给老师提出建议等等,这对改进学校教育工作,提供切实的家庭教育指导,拓展家校沟通的广度与深度等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 营造了积极向上的班风、学风

《清荷絮语》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不仅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也增强了每一位同学的集体荣誉感和主人翁的责任感。自从有了“班报”,笔者发现班主任工作轻松多了,因为,《清荷絮语》作为班级的导向标,有意无意地营造了积极向上的班风、学风,使班级管理工作水到渠成、得心应手。如,在“本周提醒”栏目里,由于非常注意对学生自尊心的保护,老师会把失误体现在要求中,提出希望,使学生乐于接受,积极改进。“本周自我小结”让学生对自己一周的表现进行反省和总结,无形中化为了一种鞭策和鼓励。比如“班报”每周公布宿舍的内务和纪律情况,批评与表扬相结合,既有鼓励又有提醒,督促学生们养成良好的作息生活习惯,特别在保证睡眠时间与质量的基础上,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同时也促进了学习。

(作者单位:中山市第一中学

舍本逐末比喻篇8

  近年,随大学生恶性事件频被曝光,大学生心理素质问题引发关注。一项调查显示:大学生中因心理障碍或精神病导致休学、退学者占总休学、退学人数的30%。北京高校大学生中有16.5%存在中度以上心理疾患,其中女生高于男生,农村学生多于城市学生。为防疾患蔓延,达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大学生心理健康推进工程“打开心窗,让阳光进来”正实施北京各高校。具体为,设置校、院、班三级心理健康辅导组织并培训大学生心理咨询员。  1979年始,原中国政法大学心理学教师金树湘即已在教学中启动阳光工程。25年来,她把心理学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补充,深化细化了空泛的政工传统并培训百名咨询员。金树湘的科学干预使3000多人受益,避免十多起流血事件,挽救20多名轻生者。金树湘退休后,将“阳光”重点照射中国政法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她说:“作为弱群体的成教生心理素质相比普招生更加脆弱,更需打开心窗。”  ■盯紧,做工作  4月11日,中国政法大学成人教育学院8名心理协会(简称心协)会员从昌平聚拢金树湘处,汇报学生动态、心协工作。张丽娟交上《信息收集》。对象:2003级新生,总共24个问题,归类为四大困惑:身份、人际交往、情感、前途。如:自己所受待遇与普招相距甚远,感到困惑和失落;如何与讨厌的人交往、合作?在感情方面总是被动、自卑,怎样才能自信起来?父母的钱只能读书不能娱乐,可又不好拒绝集体郊游,只好疏远他们,不知我心的他们说我古怪……  金树湘针对每个问题分析、开药,然后布置心协回校对人下药———疏解心结。“你们一定要起到心协作用,留心身边言语偏激、行动乖戾的同学,与他们交朋友。”金树湘重复说过无数遍的话:“当我的眼睛、耳朵、嘴巴。”就“三官”功用,金树湘请会员汇报:郭培元说他施行的“戴高帽”(激励)游戏已把价值取向、生活习惯、家庭背景、爱好趣味、脾气秉性各异的宿舍人聚拢一起。他给每人制定了生活目标计划表,如是否按时上课、看书多少,周末检查。汤超宿舍每晚有论坛,黑灯瞎火中,大家敞开心事,不得隐瞒。他组织同学爬山旨为强化目标。喻示上山下山即人生过程。负重、搀扶、鼓劲、断后渗透伙伴意识。曹宁在矫治一个“心里特烦”网友的心病,他和家庭有着长时间不能化解的矛盾,曹宁请他换位思考。张丽娟已成功打开几位女生心房,其倾诉让她们走出心理矫治第一步。张艳鑫在尝试以自己粗浅的心理学知识排解侄子压力,而小学生压力往往是家长忽略的。会长田江娜握拳顿足:“我都快急死了。”她着急有心病学生逃避现实。他们认为,身体没病就是健康,而联合国卫生组织制定的健康标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适应环境能力强。她着急:“逃避越长病情越重。”田江娜欲建立“心理信箱”,既保护隐私又矫治心病。    金树湘同意。她让这些学过普通心理学并教会他们打开别人心窗技巧的会员尽可能在自己活动范围内捕捉黑暗。“解决不了问题没关系”,她说,“能让对方倾诉、发泄就是成功。”  心协每周一次进城汇报。每次回校,金树湘嘱咐言简意赅:“盯紧、做工作。”  ■学生的需要就是我的需要  “盯紧、做工作。”金树湘从1979年说到今天。  学期结束,常态是,教师上交系里学生名单和成绩。金树湘却是自制表格:名单、人格测验、SAS(焦虑)、SDS(抑郁)、气质、内田(精神分析加算法)、平时、论文、总分。如2001级(6)班心理测试结果。65人中,她用红笔圈出22人属亚健康,14人重度焦虑。然后,她将14个画有双横道的名单交给班主任、辅导员、学工部、系主任,提请“盯紧、做工作”。至于各方是否真盯紧、真做工作,金树湘虽无法掌控,但她作为一名心理学教师“必须这么做”。她能掌控的是自己和心协。2001级本科生心理测验结果,801人中22%有心理问题,其中2至5名有轻生倾向。金树湘将其中重度揽为己有,轻中度交给心协。  金树湘以手比喻她在心理学上的教书育人。“左手教书,右手救人,两手都要硬。”她想法是:“问题学生,学校能救就救,尽可能别让他们带着问题走进社会。”否则,将演变成三重灾难(本人、家庭、社会)。  重度学生中,金树湘圈出重中之重,自己盯紧。某山西籍女生常在宿舍哭,几乎每晚做梦哭醒。哭的原因,恐惧有人持刀杀她。她惧怕见刀。凡刀下物品都视为脑袋。见人切西瓜,她哭“脑袋掉下来了,瓜汁是血”。见人割麦子,麦穗即一个个被割下的脑袋。金树湘分析她是典型的人格障碍强迫症。“你每天来找我。”金树湘要求该生。她用森田疗法、行为治疗、催眠术扫清她内心障碍。心理学解释,成人非常行为源自孩童。女生说出她幼年经历。幼儿园时代,阿姨带他们过马路时,她亲眼目睹阿姨惨死轮下。脑浆溢出、鲜血淋漓。小学时,她又亲见老师上吊,伸出舌头刻她记忆中。两年,金树湘从每天到一周调两次到月调两次到一次,终将女生心魔驱逐。该女生喻金老师“天使”。   某男生白天在宿舍睡觉,晚上在教学楼看书。金树湘问他为什么这样逆反?他说不愿接触人。之后,他在图书馆偷窃笔、随身听等价值500元物品。当得知被暴露,他失踪三天。报警后,派出所发现他枕头下有砖头、抽屉里有尖刀。金树湘分析“偏执个性的人不会走久远,他会自己回来的”。第三天,金树湘果然在辅导员办公室附近见到他,他在等辅导员。一见金树湘,他扑过来,哭求“老师帮我”。在金树湘诱导下,他坦承“偷东西并不是需要,而是气学校气老师”。该生来自辽宁农村一贫困家庭。进京后,他气愤城市同学“什么都有”,郁闷自己“是个穷光蛋”。气愤、郁闷情绪宣泄日记上:“××说我……我总有一天杀了你”、“为什么没评我优秀班干部,有猫儿腻,不公平。”金树湘向他父亲了解其在家乡成长环境。农民父亲说他教子方式因袭传统“不骂长不大,不打不成材”。儿子是在溺爱+体罚(干体力活、不给饭吃)中长大。  在溺爱或体罚中长大的孩子,金树湘凭直观即能辨认,心理测试佐证她判断准确。可悲的是,这样的孩子越来越多地进她视野。测试结果让她揪心,“这样的孩子将来怎么立足”、“不干预的话,很可能就是废品。”1993年,在金树湘执著倡议下,学校成立“心理咨询中心”。她自愿承担一些费用。  金树湘依靠心协以宿舍为单位排查。会员黄嘉珍向她汇报某东北女生“不合群,把谁都当仇人”。金树湘要黄与该生交朋友。密切接触中,黄发现她抽屉里新添一把刀。金树湘马上将此情况转告辅导员。“盯紧”中发现该女生在日记中流露“饶不了谁”、“与谁有不共戴天之仇”、“定要出口恶气……”一周内,女生家长到校。家长在金树湘面前后悔教女不当:“她说一不二的个性都是家里惯的,凡事依着她。”金树湘告诫学生:“她回来后,不要提这事,只当没发生。”事后,金树湘庆幸“避免了流血”。  某男生有洁癖并失眠、做噩梦。白天忧心母亲被家乡一棵大树砸倒,夜晚总梦见母亲和大树。他无心学习。金树湘指示心协“可能的话,轮流陪着他,找些文体活动分散他心事”。  2004年2月,中国政法大学一男生因网恋失败,跳楼毙命。老师们不可思议地求解金树湘“这是为什么”?金树湘也曾无数次自问“为什么”?1979年至2003年测试比较,心理问题人数大比例攀升让金树湘得出“心理问题即社会问题,社会问题即心理问题”。   相比本科生心理疾患,金树湘比喻:“如果说本科生得的是感冒,成教生就是肺炎。”金树湘仅从成教生眼神、动作便觉察他们心理压力比本科生大得多———走路溜边,吃饭躲人,眼睛斜视,低首含胸。“这些都是不自信的外在表现。”他们承认不自信源于“后娘养的”自卑地位。自卑始自新生入学。海淀本校对本科生热情洋溢的欢迎凸显了他们的边缘化。每人都经历了“成教在昌平”的指点,到了昌平,又被人朝后一指“在表厂”,置身一个杂人出没的环境,田江娜疑惑“这是学习的地方吗”?  身份、校舍、师资、管理,四盆凉水冷却了期望,失落使他们愈感前途暗淡。第一学年,郭培元基本在宿舍床上度过(睡觉、看书)。他来自内蒙古鄂尔多斯,进京后才知“郁闷”一词。他用郁闷形容第一年“压力大、动力小”。其他同学也有程度不同的郁闷:怕难过英语四级、难拿学位证书、难找工作。畏难情绪走向自我封闭。某学生告诉金树湘“我们宿舍分家了”。金树湘随他到“分家”宿舍———六张床被各自床单阻隔成独立空间,6张凳子、6个暖瓶。6人照面,如入无人之境。金树湘给这些带有明显心理疾患的学生做心理测试。焦虑、抑郁远高于本科生。平均每年20%~30%的人有心理问题。本科是一个辅导员管100人,成教是一人管300人。指望辅导员干预,金树湘清楚“根本不现实”,但问题绕不过去。如果缺少干预之手,金树湘预见他们会在一条坡路上下滑:自卑—自闭—自弃—自毁。一条报载消息佐证了金树湘预见:某民办大学段某因报复与国际饭店关系密切的高某,故对该饭店接线员说在饭店放了三颗炸弹。东城法院以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判段某有期徒刑一年。事发后,人们关注段某行为———幼稚、荒诞、不可思议。金树湘关注他身份———民办大学生。金树湘曾在一些民办大学授课,老师混钱、学生混文凭并非个例。老师教书不育人结果,家长送进来的是健康孩子,走出去的是问题青年,甚至形成反社会人格,怎么向家长交代?民办大学一般没有心理咨询,谈何训练和矫治?  成教生与民办生相比,好点有限。事实不容回避:学业出路狭窄,考研概率低,社会出路偏离主流。中国社会等级森严,平等仅是愿望和口号。如果不打预防针,金树湘忧心进入社会的他们遇挫易折。遇挫不折的办法是自救。退休返聘成人教育学院的金树湘在现实与未来焦虑中决定自己拯救成教生———做心理测试、心理训练、心理矫治。1998年至今,60多岁的她每周两三次往返京昌,每次回京都乘末班车。6年间,一些人不解她奔波之累,更不解她行之主宰“党的需要就是我的需要”。现今,67岁的金树湘将此话改成“学生需要就是我的需要”。   ■训练旨为强化人际关系、团队精神、伙伴意识  金树湘除完成教学内容外,设置了针对性讲座。她给一年级讲自信心,二年级讲个人成长(情感培养、情商培养),三年级讲人际交往,四年级讲择业方向择业观。“森田疗法”是日本人森田正马发明的顺应自然的生存哲学———“日日都是新日子,日日都是好日子。”金树湘将它等同老子的“道法自然”。心持此法,能保心态平和、健康,特别有益生性认真、内向敏感、情感脆弱、拙于社交、欲望强烈、执著心重、杞忧性格之人。金树湘让学生凡事尝试森田式生活态度———顺适而为。她以自己为例,因出身污点,追求入党28年,年年受挫并未挫败自信和追求。她顺适态度“组织上没入,思想上早入了”。  讲座中穿插游戏,是形象化的课业补充,金树湘意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感悟种种。学生喻金树湘周四课程“开心星期四”。开心内容是自编心理剧。她开出剧目单,让学生15分钟内编、演、总结反思,条件:最佳结局。  “盲人行”,要求学生蒙上眼睛到达某地点。盲路上,双手外伸、耳朵竖直、脚步迟疑的学生经历着多种心理体验:恐慌、失去自信、怕身体受伤、乞求外援、渴望合作、怕人嘲笑、怕人拒绝、快点结束受难过程……终在人搀扶下到达终点。揭开黑布的学生拥抱金树湘。“别太独了啊!”金树湘点醒。某学生在总结中反思:“既不要自遮阳光也不要成为别人黑暗的制造者。”  “诺亚方舟”,一张铺开的报纸上站8个人。犯规者,在没立足之地困境下要么撤纸要么撤人。为了一个都不能少,纸少人多的唯一选择是形成人梯。人摞人的挤压给游戏者强烈感悟:“‘洪水’面前,只有同舟共济才能共避凶险。”电影《泰坦尼克号》后半部分类似“诺亚方舟”,区别在于一是心理剧,一是游戏。金树湘让学生用心观摩、琢磨。  “打车”,南方拼车现象普遍,北方人却是排斥。学生将恐惧、猜忌、不屑、怕吃亏、嫌麻烦还有皇城脚下“爷”的心态演绎淋漓。  “借债”,三角债中凸显世道凶险,人际复杂。  “无敌风火轮”,把报纸折叠成车轮。人在车轮中行走,15米距离,两队比赛,最先到达终点团队取胜。要求:报纸完好无损。   “青春的滋味”,操场、宿舍、车站……遇到矛盾冲突时的心理反应,每人都朝最佳滋味努力。  “反对贪污腐化”,面对金钱诱惑,如何突破权力、家庭、良心构筑的三重樊篱?  ……  除室内心理剧外,金树湘还把学生带到室外。在越野训练、爬山训练中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意志力,承受挫折的忍耐力。所有游戏,金树湘旨在强化人际关系、团队精神、伙伴意识、乐群、自制力、协调力、人的社会性。强化源自历史、现实、未来。中国人向有散沙之喻,独生子女的独霸意识无疑使沙愈散。金树湘透视其严重性,“单独看是个人素质,整体看则是民族素质、国民精神。”培养乐群精神的游戏,本应在中小学甚至幼儿园完成,事实上,教育的整体失衡既错过了教育最佳时段又扭曲了教育本质。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强调“抓住儿童成长的关键期”。关键期即出生后36个月内智商、情商教育,但多数家长没抓住聚沙成塔的情商教育,而是重智商轻情商,其果,造就了太多高智商低情商的“皇帝”、“公主”。独生子女背景又助长了“皇帝”们分封割据的霸主心态。  占有欲强、进攻性强。合作意识差属教育失衡。“麻烦的是”,金树湘说,“还有生理失调。”十几年前,金树湘奇怪“大学生的毛病怎么和小孩一样”?注意力不集中、散漫好动、抑制力差、协调力差、思维直线,尤其理工科学生,要么A要么B。特别是在游戏中,动作不协调让金树湘吃惊,“怎么长大了还没解决?”后得知此为感觉统合失调(简称感统失调)。感统失调源自剖腹产。新生儿出生时因缺少产道挤压、碰撞环节致使大脑皮层沟回少、浅进而造成调节功能差。后果表现:注意力不集中、好动、胆怯、思维狭窄、心胸狭小、无定力、抑制力弱、平衡感差、协调力弱、依赖心重、生活没目标。产妇剖腹原因各异,医院原因一个,减少风险,为此,一般不拒产妇剖腹要求。金树湘通过测试证实感统失调大学生绝大多数是剖腹产。面对已是成人的他们,金树湘发愁人际关系缺课易补,感统失调补也难。她遂尝试往前补。先训练周围中学生。没钱买器械,她自费请木工做。后到中学做。私立学校孩子表现让金树湘头疼———“学习差、顶撞父母、自理能力差、人际关系差。”他们活动空间室内多于室外,室内又局限书桌、电脑、电视前。可以说,成长中的他们,虚拟交往多于真人真事,故怵于交往拙于运动,身心都不合格。金树湘遂将“认识自己”画像游戏和“人际交往”游戏及大动作训练搬到中学。再往前补,金树湘发现小学生竟不会拍球、跳绳、踢毽。这在过去一看就会的简单运动竟被老师分解成“先把绳甩过去,然后起跳……”金树湘评说:“大学生毛病是个性,中小学生是行为。”行为失衡部分源自家长“养得太精细”。感统失调的孩子若被溺爱则更强化其弱。另外,一般家长看不到自己孩子毛病,即使看到也不知道怎样纠正和训练。   金树湘捯根儿捯到幼儿园。训练内容:读经、语文、英文、数学、美术、音乐、感统。读经益处,“从小受训,一生受益”,她自己便是。《三字经》、《弟子规》、《二十四孝》,金树湘在自己影响范围内,尽可能以传统启蒙幼童。成教生是她帮手,目的一:“让他们重温传统;二、训练孩子同时自己也受益。”某成教生分发跳绳时,一男孩一把拽过蓝色绳子:“这是我的。”非此莫属的执拗如镜,该生照出自己性格缺陷“自我中心”。以我为轴,心理疾患特征之一。  ■让大家身心健康  1957年,被保送大连海运学院的金树湘执拗报考北京体育学院学习运动心理,想法简单:“带领大家健身,使身体健康,多好。”1979年后,她改成“让大家身心健康”。心协形容金老师此愿之难“像愚公一样”。  25年间,曾任北京市高校心理咨询研究会理事的金树湘向

上一篇:忆江南白居易古诗范文 下一篇:五一见闻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