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本逐末的故事范文

时间:2023-11-05 21:01:18

舍本逐末的故事

舍本逐末的故事篇1

关键词:语文课 备 精妙

纵观我们的语文课堂,五“太”弊端随处可见:太多,舍本逐末;太平,随意而为;太过,一厢情愿;太虚,舍里逐表;太硬,我行我素。解决这些弊端的关键要占领备课这个制高点,备出精妙之课。

一、解读教材居高临下独具慧眼大审视,把教材价值贯通到最大化。

这大审视,就是要站在课程标准、用教材教、学生发展的高度,读通教材,贯通学习,读出教有所获、学有所得的求知、练能、陶情的教材价值,把教材价值贯通到最大化。

大审视,要有独辟蹊径的解读,要有独具慧眼的发现。

鲁迅先生《社戏》,独辟蹊径解读:通过文前的阅读提示;文中的两个关键词,开头的“乐土”,结尾的“好戏”、“好豆”;文后的“研讨与练习”,可读通教材,贯通学习,独具慧眼快速发现四个关键点,一个点睛语。

四个关键点:一是故事――快乐的社戏:月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景美、事趣、情真;二是人物――欢乐的“我”:月夜行船的“急迫”,船头看戏的“期待”、月下归航的“欢愉”;三是写法――欢愉的烘托:精彩的写景叙事、所见所闻的烘云托月 ;四是语言――欢心的词语:关键词与精妙语。一个点睛语――平桥乐土,快乐童趣。

二、贯通学习舍弃部分求得完整“大思考”,把教材价值运用到最大化。

这大思考,就是在“大审视”基础上,贯通学习,定位学习,把读出的教材价值,转化浓缩为以一当十的求知、练能、陶情的学习价值,把教材价值运用到最大化。

大思考要思考“舍弃”与“完整”的辩证统一。哪怕再好,自己非常偏爱,不适合学生学习的,应舍弃;太难太偏太怪,学生学了也不会的,应舍弃;教师自己都挥洒不了的,应舍弃。只有舍弃了这些,寻求学生学习发展必须的并且可学的,教师能把握与挥洒的,能以一当十的这个“一”,虽然只是“一”,但对我们教学而言,就是完整。

大思考要思考对以一当十学习价值的的纲领性精要浓缩概括,或词语或短语或句子纲领性精要浓缩概括目标、内容、流程,使之教师教了然于心,是明晰而不模糊的;学生学清楚明白,是明确而不散乱的。

鲁迅先生《社戏》,在读通教材,快速把握四个关键点和一个点睛语的基础上,贯通学习,纲领性精要浓缩概括为两个词:“快乐”(的故事)、(故事的)“精彩”。定位学习:感悟“快乐”,体悟“精彩”,学习方法。

三、设计教学牵发动身独辟蹊径大手笔,主问题带动,思维爬坡。

这大手笔,就是站在能力、情感立意高度,选准一个能“牵一发”的突破口,并由此切入突破“全身”的学习过程、方法与艺术。

大手笔的设计视角――启学培能。设计视角,是教学设计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同样内容,同一目标,设计视角不同,效果会大不一样,有的是事半功倍,有的会是事倍功半。

《社戏》可从体裁视角――小说、记叙文设计学习。从小说三要素视角设计学习(3课时)――一个故事(情节)、一群人物、一种环境。从阅读方法指导、阅读能力培养的启学培能视角设计学习(2课时)――立足一个“读”字,读薄文本,体悟一个快乐的故事(1课时);读厚文本,感知一个故事的精彩(1课时)。初一学生从后者可能更好。

大手笔的设计艺术――牵发动身的主问题带动,思维爬坡。

《社戏》第一课时学习设计:

借一双慧眼看《社戏》:

1.激情导入借慧眼

2. 自主学习悟“钥匙”

主问题带动切入突破全文――标题下框中的阅读提示,给出了我们打开这篇文章的钥匙,你觉得这钥匙是什么?

3.合作探究悟故事

在阅读提示中,对这个故事已经做了概括:月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阅读相关的段落,请你代编者说说这样归纳概括的理由,你觉得还有更好的归纳概括吗?

4.自主学习悟主旨

鲁迅通过这个社戏的故事,想要表现当年迅哥儿在平桥村的什么样的童年生活经历?请在文中找出概括的关键词?想想这样的词一般在什么地方去找?

5.送你一双慧眼归结学习

⑴内化转化快速阅读法

⑵内化转化关键词阅读法

融会贯通,牵发动身,引思启智――把语文课备精妙。

舍本逐末的故事篇2

关键词: 景德镇陶瓷 舍本逐末基模 增长上限基模

1.引言

系统基模是麻省理工大学斯隆管理学院彼得・圣吉教授在他的著名著作《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中首先提出来的。美国MIT的Jaw Forrester在2003年的国际系统动力学会议上,强调了系统基模的作用。系统基模(archetype)可以作为分析复杂系统的一个主要工具,它们可以涵盖人类大部分的动态性复杂问题:它们蕴含在小至个人、家庭,大至组织、产业、都市、社会、国家和世界,甚至民族、历史及生态环境的种种活动之中。系统基模是由不断增强的回馈(“+”反馈环)、反复调节的回馈(“-”反馈环)和时间滞延等三个基本元件建立起来的,揭示了在管理复杂现象背后的单纯之美,分析系统基模的目的是重新调整我们的认知,以使我们更能看清结构的运作,寻找结构中的杠杆点。彼得・圣吉教授在他的著作中总共提出了八种基模,这些基模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中。

景德镇制瓷历史悠久,瓷器精美绝伦,一直就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之说,闻名全世界,故有“瓷都”之称。景德镇在唐代烧造出的洁白如玉的白瓷,有“假玉器”之称。在宋代御赐殊荣,即皇帝宋真宗将年号景德赐给景德镇,于是景瓷驰名天下。在建国初期,景德镇在原有的小作坊的基础上重新组建了景德镇十大瓷厂。到了80年代景德镇又建一大型陶瓷工厂――华风瓷厂,很是红火,景德镇大部分人都从事制瓷工作,瓷厂是景德镇经济的支柱。但是自90年代开始十大瓷厂和华风瓷厂因经营不善陆续停产,瓷厂部分工人陆续下岗,影响了整个景德镇的经济发展。为了找到景德镇陶瓷发展的新契机,故通过引入系统动力学基模分析的理论和思想,分析景德镇陶瓷生产供应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管理方针和对策。

2.景德镇陶瓷发展存在的问题建立基模

2.1景德镇陶瓷商品成本问题――舍本逐末基模

由于个别地方生产的陶瓷成本比景德镇生产的低,品种比景德镇的多,因此景德镇某些商家引进这类陶瓷制品在陶瓷市场上售卖,借着景德镇这个金字招牌,以期获得更多的利润。外来购买者难以分辨外来陶瓷和本地陶瓷,在景德镇买到的不是景德镇本地产的陶瓷,回去才发现不是景德镇的,心里会产生对景德镇陶瓷不好的印象,这样会降低景德镇陶瓷的美誉度,损害景德镇陶瓷的声誉。用模型来刻画:

2.2景德镇陶瓷运输差额问题――增长上限基模

对于陶瓷制品来说,在运输过程中只要不磕磕碰碰就没有多大问题,但是运输过程中最重要的交通对于景德镇来说很是困难,在九景高速公路没有修成之前,除了国道之外,景德镇基本没有什么路。尽管景德镇较早拥有了飞机场,但是航班班次很少,去往的地方也只是北京、上海、深圳等,而且即使有航班空运也不可能成为普通货物的运输方式。这也造成了陶瓷运输方面的困难。

2.3景德镇陶瓷技术工人差额问题――增长上限基模

陶瓷产品的生产不是资本密集型产业,而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陶瓷生产过程中环节众多,要想生产出质量上乘的陶瓷制品,对陶瓷技术工人的要求很高。目前,由于工人待遇得不到提高,很多的熟练技术工人都离开了这个行业另谋出路。这就造成了技术工人不足的局面。

2.4景德镇陶瓷品种差额问题――增长上限基模

景德镇不乏众多的部级工艺美术大师,很多大师工艺方面很是了得,在国内外享有盛名。但是后续力量不是很充足。景德镇虽有三所高校培养陶瓷设计人才,但由于地缘关系,学生大都是本地人,设计上近亲繁殖现象严重。景德镇的陶瓷设计品种不多,除了生产日用陶瓷外,还有工艺性陶瓷等。近年来,不少生产商把陶瓷运用到商品包装上,例如陶瓷酒瓶。但是陶瓷商品品种还是较单一。

基于以上分析,建立一个景德镇陶瓷发展增长上限基模,其中有三个变量,陶瓷商品运输差额v5,陶瓷技术工人差额v6,陶瓷商品品种差额v7。

如图所示,我们可以看到三个负反馈环,这三个因素是制约景德镇陶瓷发展的主要因素。

3.消除景德镇陶瓷发展瓶颈的对策分析

3.1对于景德镇陶瓷发展舍本逐末基模分析

想要扭转舍本逐末的情势,需要增强治本的反应与减弱治标的反应。陶瓷发展有一个成本问题,目前景德镇陶瓷商有部分着重引进外来低成本陶瓷,这只是一个缓解成本问题的症状解,一时能获得收益。从长远来看,我们应该致力于根本解,要想降低陶瓷成本,还应该先投入资金,建立研发团队,寻求降低成本的方法,从根本上解决陶瓷成本问题。大批量生产,也是降低成本的一个方案。

3.2对于景德镇陶瓷发展增长上限基模分析

管理大师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提出了针对成长上限基模的管理方针:不要去推动“增强(成长)环路”,而要消除(或减少)限制来源。因此,当系统中出现了成长上限结构时,努力地推动增强回路,是在做无用功,应该在负反馈环里找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消除负反馈回路的抑制因素,使正反馈增强。

3.2.1建立陶瓷大型生产企业,改变原来的手工作坊形式。这类型企业可以自我培养技术工人,自我研发新产品,从而消除陶瓷技术工人差额,以及陶瓷品种差额带来的增长上限。

3.2.2引进外来设计人员,改变地域限制,打破设计瓶颈。目前,景德镇从事陶瓷设计工作人员大都是景德镇陶瓷学院的毕业生,理论学派一致,在某些情况下作品风格类似。引进外来设计人员,可以打破地域限制,与本地设计人员更好地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设计出更多新颖的陶瓷商品。

3.2.3集中运输,打破运输瓶颈。虽然景德镇的地理位置限制了景德镇的运输状况,但是集中运输能降低运输成本,还能消除地理位置带来的不便。

参考文献:

[1]贾仁安,丁荣华编著.系统动力学――反馈动态性复杂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黄桂红,贾仁安.基于消除制约上限反馈分析的农产品供应链实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08.

[3]彼得・圣吉,郭进隆译.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舍本逐末的故事篇3

关键词:自然;名教;无本论

中图分类号:B2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5-0086-02

魏晋玄学讲本末、有无、体用,研究这些问题的玄谈名理者以形上学为基础,高谈道德人生。王弼以“无”来表述蕴摄万理、化育万物之“道”,提出“名教出于自然”,试图解决时下社会现实与理想的冲突。尽管王弼并未解决有无、体用之间的矛盾,但正如余敦康先生在《魏晋玄学史》中的评价:“王弼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天人之学的基本精神,一方面由人道上溯天道,同时又由天道返回人道,通过自然与名教这一对范畴把天与人紧密联结起来。”

一、“名教”与“自然”

“自然”的概念,最早出于《老子》,是道家对宇宙的存在状态的表述,二十五章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以纯任自然来描述道的存在状态,认为天地间的最高原则道之所以为大,是因其自然而然、无为的本质。老子对于治世之道的建议,也是从自然出发,认为统治者应“希言自然”,少施政令、悠然无为,才能符合道,而统治的最高境界便是“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因此“自然”既有本然、天然的性质含义,也有自然而然、不加人为的内在和谐之意。到了魏晋时期,与“名教”相提并论的“自然”则更侧重于哲学本体意义。汤一介先生认为“‘自然’是说宇宙本体、世界本源或是说宇宙万物本来的样子。”[1]

“名教”,是“名”与“教”的合义。“名”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名分或名号,表现其身份地位,同时也标示出其相对应的权责和义务。“教”具有教化、政教之意,可以理解为上施下效,从而达到政通人和的一种教化方式。人类社会所进行的使每个人的行为规则符合名分的教化,就是“名教”或“礼教”。《后汉书・孝献帝纪》中记载:“夫君臣父子,名教之本也。然则名教之作,何为者也?盖准天地之性,求之自然之理,拟议以制其名,因循以弘其教。”可见“名教”的根本是处理君臣、父子之间的关系,即以正名定分为主要目的,以三纲五常为主要内容的封建礼教,之后成为了儒家道德伦理规范的代名词。“名教”是人为的,是人类社会为了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设立的各种道德教化、等级制度等。

老子崇尚自然,反对人为,认为顺应自然才是大道所在。十八章曰“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十九章曰“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三十八章曰“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都是在强调人为规定的外在限制并不符合道的本质要求,反而成为了得道的阻碍。但是以孔孟之道为尊的儒家先贤则把治国安邦作为首要任务,重视礼教,推行仁政理想,为了仁义礼智信的建立而奔走。殊途同归,自然与名教都是为了更好地处理人与人、人与国、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寻求最根本的人之生存状态。要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就应该把握住本然与人为之间的“度”。究竟如何处理这一对矛盾,从本体论的意义和社会政治伦理的角度,都是一个难以统一的难题。

魏晋时期,门阀士族地主阶级迫于实践和理论的需要,一方面需要借助道家的自然无为思想,来打破两汉以来封建礼教的束缚,另一方面为了巩固封建统治,他们又不能完全抛弃封建伦理规范,因此迫切需要对“自然”和“名教”给出新的理解和论证,探讨二者的相互关系和现实意义。第一个力图从理论上说明“名教”与“自然”关系的是夏侯玄。他在《本玄论》中说:“天地以自然运,圣人以自然用。自然者,道也。道本无名,故老氏曰‘强为之名’。”视“自然”为“道”,为“体”,“名教”为“用”,这种用“体”“用”关系去说明“名教”与“自然”关系的方法,开了从哲学本体论的角度去解决二者矛盾的先河。“自然”与“名教”之辨从此作为玄学思潮的一条主线,贯穿于玄学发展的始终。

二、崇本息末

王弼“名教出于自然”的思想,首先是通过“有无之辨”表现出来的。他认为宇宙万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据、本体只能是“无”,而具体有形有名的事物则是“有”,无与有是本末、体用的关系。王弼的“无”本论思想,指出“无”是天地万物存在的根本原则:“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使,以无为本”(《老子注》四十章)。“无”作为其哲学的逻辑起点,绝不是高于道的其他存在,而是与道同境,同为对无形无象、不可言说的宇宙最高本体的表述。“无”便是道,是万物存在的根据,也是万物变化所遵循的准则。把王弼的“自然”理解成与“无”完全对等的范畴也不太准确。“无”是宇宙本体,而“自然”在王弼的诠释下,更倾向于是宇宙的本来属性或本然状态。《老子注》第五章云:“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万物自相治理,故不仁也。”世界的秩序是自然自给的,不能加以人为的改变和限制,要符合道之“无为”,就是要顺应万物的自然本性,正如二十五章云“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也。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于自然无所违也”。王弼在注《周易・无妄卦》时说“物皆不敢妄,然后万物乃得各全齐性”,汤用彤先生的《魏晋玄学论稿》中解释此句为“如妄然,则失其性。性即物之如此如彼也。”可见只有“无违”“无妄”,才能“全其性”,才能真正达到道的要求。余敦康先生也认为“王弼和《老子》一样,把整个世界看成是由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所结合的统一体,因而所谓自然,其具体的含义就是万事万物所内在具有的相反相成的本性。”[2]180可见王弼所说的“自然”,就是万物皆以其本然具有的天性而存在着,在一种自满自足的和谐状态中达到有机的统一,因其自然本性而存在和变化,不应加以干预。

有无、本末问题的提出,便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现实社会中自然与名教的矛盾。王弼从本体论的高度去理解社会政治,探讨如何使现实中的名教合于自然的原则,最终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名教出于自然”,即作为社会道德规范的“名教”,其存在的根据应是“自然”,首先有整个宇宙的大秩序、大自然,才出现人为的社会规范、道德教化,而人类社会的名教必须遵循道,必须符合宇宙存在的本然状态。在《老子指略》中,王弼用一句话总结《老子》的精髓,在于“崇本息末而已矣”,“本”即“无”,“末”即“有”,万物之有都来自于无,无普遍存在于万物之有中,是万物的本原和存在的依据。王弼的以无为本、以有为末表现在社会生活中便是以自然为本、以名教为末。“崇本”便是要任万物的自然之性,不妄为、不违道,如果不顺其性,而一味耽溺于表面浮华的纲常名教之“末”,就会使事物离其宗、忘其本。在注三十八章时王弼说:“本在无为,母在无名。弃本而适其末,舍母而用其子,功虽大焉,必有不济;名虽美焉,伪亦必生。”纯用名教而舍其母,就是本末倒置,所以“为功之母不可舍也”。所谓“闲邪在乎存诚,不在善察;息淫在乎去华,不在滋章;绝盗在乎去欲,不在严刑;止讼存乎不尚,不在善听。故不攻其为也,使其无心于为也;不害其欲也,使其无心于欲也”(《老子指略》),社会要安定首先要从根本上让人们存诚、去华、去欲,而不是靠外在的滋章、严刑等,崇自然之本,则能止息种种恶行邪念。

三、崇本举末

王弼对自然和名教的看法反映了曹魏统治下的种种制度弊端,其时作为社会制度规范的“礼”已经完全流于表面,并不重视真正的社会道德伦理,而是过度束缚人们的行为,曹魏建国之后实行的名法之治完全是以威权、智巧来对付臣民,强制人们服从其统治。在王弼看来,导致社会混乱的原因正是这种名存实亡的礼法制度和名教之弊。所以王弼强调“崇本以息末”,就是在抗议这种强权的压迫和统治。

但是,王弼的“名教出于自然”绝不是全盘地否定名教,而是在为名教找到得以存在的根基,搞清楚孰本孰末的关系,为的是把名教与自然的矛盾调和起来。王弼在强调“崇本息末”的同时,还提出了“崇本举末”的思想。“举末”与“息末”看似矛盾,其实二者是内在统一的,结构上也互为补充。《老子注》三十八章云“仁义,母之所生”“仁义发于内,为之犹伪”,正因为仁义是以“自然”为母,道德真情是发自内心的,只有崇自然之本,才能使仁义真实显现出来。由此看来,“息末”是为了“崇本”,“崇本”又是“举末”的前提,“崇本息末”与“崇本举末”,前者是从根本认识上来说的,后者是从具体做法上来说的。

所以,名教之本在于自然,崇尚自然是为了正确地施行名教,只有二者有主次地相结合,才能使社会伦常规范不违背人的自然本性,使人不去刻意追逐外在的名利欲望,正所谓“守母以存其子,崇本以举其末,则形名俱有而邪不生”(《老子注》三十八章)。老子反对仁义、礼,王弼说“故见素朴以绝圣智,寡私欲以弃巧利,皆崇本息末之谓也”(《老子指略》),都是意在反对“假的圣贤,假的仁义”[3]142。只有使名教真正地本于自然,才能挽救名教的异化和危机,正如汤用彤先生所说:“顺乎自然则名教不失其真,而可太平”[3]132。

四、结语

王弼立足于本体论的角度,对有与无、名教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超越性的反思,建立了一个“以无为本”“崇本息末”“崇本举末”的本体哲学体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名教出于自然”的观点。在王弼看来,自然与名教是一种本末体用的关系,他强调抱朴、无欲、弃智、去仁,呼唤真正具有价值的名教。

王弼“名教出于自然”的观点,虽然突出了自然的本体地位,弱化了理性的作用,但是并未否定名教的社会作用,贵无之论并不是否定传统的儒家道德,而是反对一种流于表面、浮华虚伪的道德枷锁。面对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王弼继承中国传统的天人精神,努力调和名教与自然的关系,寻求一条贯通天人的内圣外王之道。

参考文献:

[1]汤一介.郭象与魏晋玄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余敦康.魏晋玄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

[4]王弼,注.楼宇烈,校释.王弼集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

[5]康中乾.魏晋玄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舍本逐末的故事篇4

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形态急剧变化。春秋末期到战国时代,小自耕农成为国家经济军事的基础,华夏区域的政治文化生态面临深刻改组。

西周的政治核心是分封制、等级制和世袭制。春秋战国时代,社会结构改变了,国家掌控财力、物力、人力的方式随之发生变化;战争方式改变了,政治制度也经历着深刻的变迁。列国卿大夫队伍的壮大不断吞噬着公室,如同列国疆域的扩大蚕食着西周的版图,似无多少新意。

事实上,在人们习惯了变动的“平静”中,卿大夫的地位却面临着陪臣执政的挑战――封建的社会构架和政治设置在逐渐瓦解,经济社会结构正深刻变化,一种新的权力结构与政治模式逐渐成长起来。

一种新型的权力结构与政治模式――中央集权的官僚化形态初具雏形。它主要包括:官僚制度的建立与俸禄制的推行;中央集权官僚机构逐步完善,宰相统系的文官,将军统系的武官,与尉、御史统系的监察系统,构成了中央的权力核心;地方管理以郡县制取代了封邑、食邑、采邑制度;从礼乐制度转向刑律制度,即亲统、道统、政统合一的封建宗法制度,正在转向礼法制度;土地私有化等制度的变迁,按亩征税制度的实施,人口登记控制(人口登记与连坐的结合)也就成为重要的制度。军事制度从“国人”执干戈到征兵制与建立常备兵制度;封赏制度则从食邑、采邑转变为封君制度,受封者的地位如同大地主而已。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适应新形势,纷纷实行变革,试图建立新的政治控制模式,如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等。可以说,这个时代是塑造帝国时代以农为本、耕战立国基本格局的时代。特别是商鞅在秦国推行的制度最为典型,也最具形塑力。

商鞅变法的细节今天已难以考实,但其政策的关键不难理解,其核心不外乎以强调“耕战结合”来有效地控制人力物力。其主要政策是一方面强调分家析家,“家无二事”,来确保帝国政府直接控制人力物力的郡县制根基,突破了封建贵族对帝国统治的阻滞。另一方面,打击赘婿,使以父系宗族为唯一准则的族制固定下来,这无疑是要加强对丁壮的控制,这与帝国税赋而外的徭役有关。用今天时髦的话说,就是力图打造一个强大的、稳定的中产阶级――“自耕农”。在某种程度上说,帝国时代的自耕农不是自然的存在,而是帝国权力机器精心塑造出来的。

凡人主之所以劝民者,官爵也;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商君书・农战》)

诗、书、礼、乐、善、修、仁、廉、辩、慧,国有十者,上无使守战。国以十者治,敌至必削,不至必贫。国去此十者,敌不敢至;虽至,必却;兴兵而伐,必取;按兵不伐,必富。国好力者,曰“以难攻”,以难攻者必兴;好辩者,曰“以易攻”,以易攻者必危。故圣人明君者,非能尽其万物也,知万物之要也。故其治国也,察要而已矣。(《商君书・农战》)

将帝国臣民编织在帝国认定的等级当中,并对各等级的生活方式加以严格限定: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史记・商君列传》)

这种方式强调耕战结合,以此强化对人力和物力的控制。其着眼点是如何有效控制附着于土地上的人口,从而以一套严密的户籍制度作为帝国控制的手段;从中央出发,在整个帝国推行以郡县制度及什伍相坐为核心的严格管控体系。实际上,秦政府对农业特性的认识还是很深刻的。《吕氏春秋・上农》说:

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民农非徒为地利也,贵其志也。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民农则重,重则少私义,少私义则公法立,力专一。民农则其产复,其产复则重徙,重徙则死处而无二虑。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

一方面是重视农业生产提供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农业生活 “重徙”的特性有利于帝国的管控。商鞅更是将强化农业,培育帝国中产阶级――自耕农的政策发挥到极致,提出一套“上农除末”的政策(《商君书・垦令》)。可以说,商鞅的改革方案,加上秦耕战之策的成功实践,奠定了帝国时代的基本农业形态与乡村世界景观。实际上,秦帝国强调的以帝国垂直管控为原则的规制,在帝国的社会形态中并未最后实现。因为技术与资源的缺乏,帝国王朝时代的农业问题,本质上还是等级伦序与血缘伦理问题。实际上,正如日本学者西攵ㄉ先生在《中国经济史研究》中所言:

在中国,最早形成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国家,是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在全国实行郡县制度之后的事情。由此产生了中央集权的皇帝制度,人民被分别统治在君力之下。当然,它并不否定地方上豪强势力的存在,但是,国家统治的理想形式正是这种君主对人民的直接统治。官僚制度的确立和郡县制度的实施,是使其成为现实的一种手段。这个体制被汉帝国继承了……在中国的土地制度史上,并不能说是中央集权制的君主统治的出现伴随了国家的土地立法;君主对人民的统治并不是通过土地作为媒介来掌握人民的,而是通过直接掌握人民得以实现的。

帝国王朝时代也曾经出现过加强对土地管控能力的努力。总的说来,帝国时代的农业、土地问题,同帝国政府的静态格局息息相关。从理论上说,帝国时代的土地直接受帝王的支配,只有帝王才是土地甚至于一切财富的真正拥有者,实际支配着土地的地主或自耕农,只不过是土地的使用者而已。从这个角度看,帝国政府的赋税,乃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地租性质。只有从帝国的等级伦序中才能看清土地所有制的实质。在帝国的等级伦序中,贯彻着绝对的自上而下的金字塔式等级关系。即是说,“等级优势者――在上者”对“等级劣势者――在下者”是绝对的支配关系――层层等级中的占有关系。用费孝通的话说,地缘只是“血缘的空间投影。”

血缘是稳定的力量。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不分离的。“生于斯,死于斯”把人和地的因缘固定了。生,也就是血,决定了他的地。世代间人口的繁殖,像一个根上长出的苗,在地域上靠近在一伙。地域上的靠近可以说是血缘上亲疏的一种反映,区位是社会化了的空间。我们在方向上分出尊卑;左尊于右,南尊于北,这是血缘的坐标,空间本身是浑然的,但我们却用了血缘的坐标把空间划分了方向和位置。当我们用“地位”两字来描写一个人在社会中所占的据点时,这个原指“空间”的名词却有了社会价值的意义。这也告诉我们“地”的关系派生于社会关系。(费孝通《乡土中国》)

地缘本身与等级伦序密不可分,因此传统时代的财产问题,一直被局限于等级伦序中,财产关系唯有通过等级伦序界定;只有在等级伦序中讨论财产问题,才是有意义的。

舍本逐末的故事篇5

一些《茶馆》的品鉴者将老舍归结为“他是一个嘲讽旧世界腐朽生活的能手,却是描写新生活的蹩脚者。”将《茶馆》的意义归结为“《茶馆》是反映北京小市民生活的杰作。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茶馆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

茶馆读后感范文1几乎所有人都说《茶馆》是一位成熟的剧作家的成功之作。

《茶馆》的故事全部发生在一个茶馆里。由一个茶馆,将半个世纪的时间跨越,许多人物都被高度浓缩在茶馆之中,分别展示了清末、民初、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结束前这三个年代的旧中国生活。

曹禺先生曾说,《茶馆》是“中国戏剧史上空前的范例”。因这剧本构思纵横开阔,既是大气魄大手笔,又有细部的白描,是老舍先生的独创。《茶馆》这三幕共占了五十年的时间,这五十年中出了多少多少大变动,可是剧中只通过一个茶馆的小人物来反映,并没有正面叙述那些大事。这就是说,用这些小人物怎么活着和怎么死的,来说明那些年代的啼笑皆非的形形色色。

《茶馆》的成功在于语言的成功和他戏剧结构的巧妙,严密。语言:话剧全凭台词塑造人物,台词到为了,人物就活了;人物活了,全剧也就成功了。被誉为“语言大师”的老舍的的确确将语言功力发挥到及至。《茶馆》中每个人物的台词都设计的非常生动传神、赋予个性,同时有简洁凝练,意味深长。戏剧结构:全剧人物多,时间跨越大,没有中心故事,老舍采用了四种手法结构该剧:其一是主要人物,从壮到老,贯穿全剧,这样,主要人物有了连贯与交代,故事虽松散却不至于说来说去,离题太远,不知所云。其二是次要人物父子相承;其三是每个人物都扮演他们自己的故事,同时又与各自所处时代密切关联,其四是无关紧要的人物一律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绝无赘笔。

从考察老舍个体生命的历史的角度看,《茶馆》是一个生活阅历与个体经验丰富的作家在新的历史情景中回望过去。半个多世纪的旧中国而写下的一部沉思之作,他沉淀着历史的教训,揭示了历史前行的趋势。

《茶馆》用的是一种典型的人像展览式的戏剧结构。他揭示了社会一角,展览了许多形形色色的人物的性格生活。《茶馆》从题材到文化内涵又回到了老舍所轻车熟路的老北京故事,是一部有往昔岁月和市井生活画面组合起来的社会风情大戏,这是老舍先生最擅长的。话剧《茶馆》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我国着名剧作家曹禺先生的《雷雨》就是一个典型的遵守“三一律的作品,而老舍先生的《茶馆》却打破了这规范。但这两个剧作同样取得了成功。有人评论说《茶馆》是一曲旧时代的葬歌,也是一曲挽歌,不过现在我还不知其缘,待我细读。

茶馆读后感范文2喜欢上茶馆源于《茶馆》。

现在,在我们眼皮底下,关于青春的文字早已泛滥成灾。青春是一种奢侈品,所以过于浮华。我们的心灵就在这样的喧嚣中慢慢老去,以背离我们理想中的方式老去。

过去,我总以为如鲁迅、朱自清、老舍这样的大文豪,他们的作品中充满了一种腐老的气息,就像雨天的潮湿感一样很容易让人产生淡淡的惆怅。所以一直以来,自己都是在拜读那些浮华的青春文字。

这应该是一种错误。因为老舍先生的《茶馆》正如一面斑驳的墙,凄凉中旧旧的却都是温暖。它让人或喜或悲,让人大彻大悟。

《茶馆》是在写一个明明白白死去的过程。“掌柜的”王利发是悲惨的,因为他是那个悲惨时代的牺牲品。他像一只玩偶,他活在苍穹之下,活在对别人的恭维中,但他却一刻也没有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结局是他死得好,我想的确是这样。一个诗人说,死是世界上唯一的黑影。王利发的死,正是结束了他作为一只玩偶的命运,结束了那个时代赋予他的无尽的比死更可怕的黑暗。

当然,喜欢《茶馆》不仅仅是由于它伟大的艺术成就,我还倾心于老舍先生为我们营造的茶馆的原汁原味的老北京的市井气息。

大抵茶馆的存在无形之中就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使人们回归到最原始的生活状态中。晨练之后的老人,久违的朋友,远道而来的客商以及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当他们步入古朴别致的茶馆中,或悠闲,或恬静,或安然,或淡定的生活状态都萌发在喧嚣之上。功名利禄这时候也只是一副华而不实的装饰品,索然无味。常四爷,松二爷,社会中的三教九流,在茶馆中寻找的不正是一种洒脱和理想吗?缕缕茶香净化了人们的心灵。

梦想中自己可以拣一个干净的萧瑟感浓郁的秋日去一家古朴雅致的茶馆,手捧一本喜欢的书,点一杯哪怕平淡的茶水坐在木椅上看自己已经很是最后的青春缓缓流逝。我想,在这时候,生活中的纷扰定会如春风化雨。

茶馆的安详如春日温暖的风。

而遭遇《茶馆》是一场旷世难度的劫。

茶馆读后感范文3近日去新华书店,在书之海洋中,惋叹自己太渺小,忽逢一薄书者,名曰《茶馆》,置于书山中,其渺小程度同吾也,吾大喜,捧书而视,受益无穷于其中,故有感如下:

书名为《茶馆》,我不由得想起了小时候外公每次带我去茶馆打牌的情形,在我印象中,茶馆就是一个热闹而常常笼罩着烟雾的地方。可翻开了书,才发现它并不是仅仅讲的是在茶馆里的事,而是以对话剧本的形式讲述了一副旧北平社会的浮世绘的黑暗社会,老舍从小小的一个茶馆中反映出了整个社会,以小见大。是由茶馆中的客人的话中而得。语言朴素却能体会出许多意味。书虽短小而精致。把我印象中的茶馆的形象完全颠覆,同《骆驼祥子》一样,老舍也是无情的批判了这个社会—他不让好人有出路。

书的主人公是王利发,他是他裕泰茶馆的老板,他也是整本书的线索。在第一阶段中,拉皮条的为太监娶老婆,暗探遍布社会,麻木的旗兵无所事事,寻衅打群架,另一方面是破产的农民卖儿鬻女,爱国的旗人常四爷因几句牢骚被捕,新兴的资本家企图“实业救国”,王利发左右周旋,企图使生意兴隆。而在第二阶段的发展中,恶势力越来越肆无忌惮,为所欲为,暗探宋恩子、吴祥子的后代子承父业,继续敲诈勒索,拉皮条的刘麻子的后代青出于蓝,依托当局要员准备开女招待“拖拉撕”,庞太监的侄子侄媳组成的迷信会道门在社会上称王称霸,甚至做着“皇帝”、“娘娘”的美梦,而一些企图有所作为的良民百姓却走投无路。

我第一遍读它的时候,还不能理解它,此书短小,且为剧本式的,还被拍成了真正的话剧,我虽未深入去读,但也能浅薄的感受到当时社会下厚重的历史画面。

茶馆读后感范文4《茶馆》堪称是中国话剧史上的经典,故事发生在清朝末年的一个名为裕泰的茶馆中。

茶馆里人来人往,汇集了各式各样的人物,由主到次,三教九流。这个大茶馆,便成了一个小社会。作者将这样的场景描写的绘声绘色,具有浓重的地方色彩。老舍把那老北平的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人物特点鲜明,时间跨越了半个世纪,展现了茶馆在经历了清末戊戌维新失败后,民国初年,民党政权覆灭前夕三代的变迁。

另外,《茶馆》的成功我认为主要在语言,《茶馆》的台词设计很到位,是人物形象活跃,富于个性,并且简练,意味深长远。

戏剧本身即综艺的一种,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当众表演情节,现实情境的艺术。在这样的基础上,老舍所著的《茶馆》具有了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通常为使戏剧上具有冲突,很多作家都采用“三一律”,但老舍却打破陈规,而且同样取得成功。老舍用自己所轻车熟路的老北京往事,绘导了一出由往昔岁月和市井生活画面组合起来的社会大戏。

而《茶馆》也是堪称“中国戏剧史上空前的范例”。

茶馆读后感范文5浅斟慢品,任尘世浮华,眼前氤氲的水雾,缠绵,消散……茶馆,一个充满情思的地方,它固执地守在尘世浮华中,护住了自己的清雅。她微微颔首,捊须而笑,衣衫翩翩,绝世而独立,于一方角落见证着市井百态。

老舍先生的茶馆,正似一杯幽幽清茶,不浓不烈,不急不躁,不沉不浮,从从容容,淡泊致远。像低进尘埃里的素颜,似高攀灵魂的风骨,忍不住,去口味。

初品,是岁月的苦涩。第一幕,一个初秋的上午,三三两两的旗人遛够了鸟,走进裕泰歇脚,茶客们细品着茶点,闲聊着风月。突然,一洪亮的'男声携着满怀的豪情,对醒目的“莫谈国事”恍若无视,拍案诉说着对洋鬼子的不满,眉眼中的壮志显而易见,却被那特务吴思子和宋祥子抓了去。可怜的康老六为了让女儿过上好日子,将女儿卖给了年过七旬的庞太监。女儿凄凉的泪向人们诉说着对世界的`不满。于这一方茶馆,各色的人演绎着各色的人生。

亲抿一口,品味出些苦涩,融着些百味,苦涩的绝唱,响彻岁月的枝头。就像乌云密布的天,让人不由得心情沉重。这样的《茶馆》,让我不禁想去再次品味。

舍本逐末的故事篇6

青蛙在池塘边开了家诊所。一天,诊所里来了一只大兔子和一只小兔子。小兔子捂着嘴巴喊牙疼。青蛙问它为什么牙疼。小兔子回答说可能是啃了木头的缘故。青蛙医生马上就给小兔子开了些止疼的药,又嘱咐小兔子,以后不要再啃坚硬的东西了。

旁边的大兔子听后哈哈大笑起来,说:“我们兔子的门牙是不停生长的,如果不去磨牙,我们就合不上嘴。小兔子牙疼是因为它还不适应磨牙,你让它不要磨牙,这不是害了它吗?”青蛙听后无言以对。

管理心得: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企业管理者在经营决策中,如果仅凭主观判断,就会增加提出错误决策的概率,可能会使企业走进误区,甚至导致失败。

只有在好的经营管理措施的保障下,企业才能实现科学健康发展。鉴于此,企业管理者要从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经营管理决策的重要意义,而不要像青蛙医生给小兔子看病那样盲目地下诊断。

空中楼阁

古时候有一个很富有的人,他看见别人造了一座三层的楼房,也想建一座自己住,于是便聘请了原班人马进行施工。

有一天,他去工地转悠,发现木匠在清理地基、测量土地、制坯垒砖。这个富人很不理解,便问:“你们这是在干什么?”木匠回答说:“这是准备建三层楼的材料。”谁知,富人却说:“我不要盖下面这两层,你们先为我建造最上面的一层。”

管理心得:世上没有楼不造底层就能造第二层、第三层的,只有根基稳固才能步步高升。同样的道理,做任何事情也必须按部就班,从基础打起,才能做出成绩。

企业的管理者在平时的工作中,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踏踏实实干事业,给基层员工做出表率,而不能拔苗助长,迷恋“空中楼阁”。

袋鼠与笼子

一天动物园管理员发现袋鼠从笼子里跑出来了,于是开会讨论,一致认为是笼子的高度过低。所以他们决定将笼子的高度由原来的10米加高到20米。结果第二天他们发现袋鼠还是跑到外面来,所以他们又决定再将高度加高到30米。

没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于是管理员们大为紧张,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将笼子的高度加高到100米。

一天长颈鹿和几只袋鼠们在闲聊,“你们看,这些人会不会再继续加高你们的笼子?”长颈鹿问。“很难说。”袋鼠说:“如果他们再继续忘记关门的话!”

舍本逐末的故事篇7

1、米价居高不下,使援助机构在提供稻米给北韩和其他国家时预算左支右绌,在捐款不断减少时尤其如此。

2、需知,清末的财政早已左支右绌。

3、这几件事使他左支右绌,疲于应付。

4、种种矛盾说明,根据所谓概念使用的普遍性和流行性来确定何者是范畴,实际上是走进了一个永远无法自圆其说的怪圈,只能左支右绌,平添各种混乱。

5、可是,在传统与现代这两股巨力之间,“整理国故”左支右绌、窘迫不堪,根本无法找到平衡点。

6、在年龄层次的另一端,政府养老金系统也左支右绌,现在是四个工作年龄的人供养一个退休的人。

7、他不能作左支右绌,跟他正在从他的工作。

8、始则移东补西,继则左支右绌。

9、那时候,电脑对于她而言,就像左支右绌的生活一样,充满未知。

10、另一方面是逐步累积的赤字,不断攀升的债务,()政府由此陷入了左支右绌的尴尬之中难以自拔。

11、当时的政府财政,无论中央还是地方,应付日常开支尚且左支右绌,更遑论投资建发电厂了。

12、只有把语文学习的人文性内化为既有,借助丰富的联想从而真正领悟了语文的意蕴,语文素养才能有所哦提高,而光是掌握了语文素养的求证辨误的方法,掌握语言表达的克隆模仿的技巧,理解也只能是支离破碎的,表达也只能是左支右绌的,而以此来提高语文素养更也是舍本逐末或是缘木求鱼。

舍本逐末的故事篇8

1、米价居高不下,使援助机构在提供稻米给北韩和其他国家时预算左支右绌,在捐款不断减少时尤其如此。

2、需知,清末的财政早已左支右绌。

3、这几件事使他左支右绌,疲于应付。

4、种种矛盾说明,根据所谓概念使用的普遍性和流行性来确定何者是范畴,实际上是走进了一个永远无法自圆其说的怪圈,只能左支右绌,平添各种混乱。

5、可是,在传统与现代这两股巨力之间,“整理国故”左支右绌、窘迫不堪,根本无法找到平衡点。

6、在年龄层次的另一端,政府养老金系统也左支右绌,现在是四个工作年龄的人供养一个退休的人。

7、他不能作左支右绌,跟他正在从他的工作。

8、始则移东补西,继则左支右绌。

9、那时候,电脑对于她而言,就像左支右绌的生活一样,充满未知。

10、另一方面是逐步累积的赤字,不断攀升的债务,()政府由此陷入了左支右绌的尴尬之中难以自拔。

11、当时的政府财政,无论中央还是地方,应付日常开支尚且左支右绌,更遑论投资建发电厂了。

12、只有把语文学习的人文性内化为既有,借助丰富的联想从而真正领悟了语文的意蕴,语文素养才能有所哦提高,而光是掌握了语文素养的求证辨误的方法,掌握语言表达的克隆模仿的技巧,理解也只能是支离破碎的,表达也只能是左支右绌的,而以此来提高语文素养更也是舍本逐末或是缘木求鱼。

上一篇:我们家的新鲜事作文范文 下一篇:影视剧观后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