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故事情节范文

时间:2023-11-21 19:22:39

水浒传故事情节

水浒传故事情节篇1

关键词: 武松 《金瓶梅》 《水浒传》 再创造

长篇小说《金瓶梅》的题材是从《水浒传》武松故事中西门庆与潘金莲这一分支演化而来的,《金瓶梅》的作者袭用了《水浒传》中的相关故事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再创造。除了《金瓶梅》主人公西门庆、潘金莲之外,武松这一《水浒传》中具有生动故事和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也被保留在《金瓶梅》之中,但作者并没有全盘抄袭《水浒传》,而是从多个方面对武松的形象进行改造和重塑,使之与《水浒传》中的武松形象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

要考察《金瓶梅》对于《水浒传》中武松形象的再创造,首先不能忽视小说的版本问题。《水浒传》和《金瓶梅》成书之后的数百年间被不断重刻,版本复杂,必须选取《金瓶梅》之前的《水浒传》版本,这样才有比较的价值。根据郑振铎、吴晗等学者的研究,《金瓶梅》成书于明神宗万历年间(1573―1620),黄霖先生认为《金瓶梅词话》是《金瓶梅》的最早版本,是“万历二十年(1592年)前后开始动笔写作的”(黄霖《金瓶梅讲演录》)。《水浒传》在明世宗嘉靖年间(1522―1566)已有多种刻本问世,虽然嘉靖年间的郭勋刻本今仅存五回,但郑振铎先生曾经指出:刻于万历十七年(1589年)的天都外臣序本“是郭勋本的一个很忠实的复刻本”(郑振铎《水浒全传序》)。因此,《金瓶梅词话》和天都外臣序本《忠义水浒传》为研究《金瓶梅》对《水浒传》中的武松形象的改造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兰陵笑笑生主要通过对情节的增删和对细节的改动重塑武松形象。《水浒传》中武松的首次出场是在柴进庄上与宋江相遇,作者接着叙述了武松与宋江的交往,《金瓶梅》中则删去了武松结识宋江的情节,只简要交代武松曾在柴进庄上避难的经历。武大被西门庆、潘金莲、王婆合谋害死后,《水浒传》写武松回家相继杀死潘金莲、西门庆,为哥哥报仇,并带着王婆和证词去官府自首,被发配孟州。《金瓶梅》改成武松报仇失败,不但没有能够杀死西门庆,反而误杀了李外传,被发配孟州。等到武松从发配地返回时,西门庆已而死,武松诱骗潘金莲和王婆到家中,将其杀死。《水浒传》中武松在杀嫂被发配孟州之后,还有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等一系列故事,篇幅长达五回。到了《金瓶梅》里,这些情节被调换到武松杀嫂前发生,仅以寥寥数语一笔带过,然后写武松遇赦返回并杀嫂复仇的故事。武松杀嫂后即上梁山落草,他在《金瓶梅》中的故事到此结束。

《金瓶梅》的作者除了对《水浒传》中有关武松的整体情节进行增删外,还对一些具体的细节进行了改写,正是这些看似不经意的改动,对《金瓶梅》中武松性格的重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水浒传》在描写武松打虎之前,先后通过酒家的劝阻、景阳冈下大树上的两行字和山神庙门上的榜文预示老虎的存在,并借此展现武松的心理变化。一开始,面对酒家的劝阻,武松并不相信真有老虎,看到树上的两行字时,他还认为这是酒家骗客人住店的伎俩。直到看见山神庙门上的官府榜文,武松才相信真的有虎,这时他的第一反应是“欲待发步再回酒店里来”(《水浒传》第二十三回,下同),然而又怕被耻笑,索性继续往前走。到了景阳冈上,他没有看见老虎,还自言自语:“那得什么大虫!人自怕了,不敢上山。”从这一段叙述中,笔者发现武松一开始并没有打死老虎的想法,他先是不相信有虎,确信有虎后又因为好面子没有返回,显然是心存侥幸,认为不一定会遇见老虎。武松在上山后的那句自言自语实为给自己壮胆,他的内心深处对老虎是有所畏惧的。后来老虎出现,他不得已应战,最终打死了老虎。无论武松的武功如何高强,他要面对的是伤人无数、威力无穷的老虎,感到恐惧是正常的,毕竟武松此前从未与老虎较量过,对自己不熟悉的强敌具有畏惧感,这正是武松具有清醒头脑的表现。同样的故事到了《金瓶梅》中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水浒传》中的铺垫被删去,武松早就知道有老虎,上山时还说:“怕什么鸟!宜只顾上冈去,看有甚大虫!”(《金瓶梅词话》第一回,下同)等到老虎出现后,才“被那一惊,把肚中酒都变做冷汗出了”,“心中也有几分慌了”。而此前不久,武松还对凶悍的老虎毫无畏惧,性格的鲁莽由此可见。

《金瓶梅》中武松性格鲁莽、粗疏的一面还体现在找西门庆复仇的过程中。《水浒传》中武松成功地在狮子楼杀死了西门庆,《金瓶梅》的作者对此加以改变,当武松到达狮子楼时,西门庆已逃走,武松不但没有立刻去寻找西门庆,反而打死了之前来给西门庆报信的李外传,因此被抓到官府。西门庆逃走前和李外传坐在一处,他从窗户里看到武松,于是以更衣为借口从后窗跳下,武松如果是个清醒、冷静的人,就应该控制自己的情绪,威胁李外传交代西门庆去向。李外传和西门庆无亲无故又为了保命,很有可能告诉武松西门庆逃跑的经过,武松是有望成功报仇的。然而武松并没有这样做,他问西门庆去向时把李外传吓得“半日说不出来”(《金瓶梅词话》第九回,下同),接着打了李外传一拳,又把他摔下楼去并踢了两脚。李外传死后,武松说:“我问他,如何不说,我所以打他。原来不经打,就死了。”《金瓶梅》对《水浒传》武松打虎和为兄复仇故事中细节的改写都突出了武松性格中鲁莽、粗疏的一面,这和《水浒传》中精细、机警的武松形象截然不同。《水浒传》中,武松在孙二娘开的酒店喝酒时,“见阿嫂瞧得我包裹紧,先疑忌了”(《水浒传》第二十七回),没有喝下加了蒙汗药的酒;在孟州牢城营,施恩派人给他送来饭菜,他猜测“吃了这顿饭食,必然来结果我”(《水浒传》第二十八回);发配恩州的路上,听到两个公人悄悄商议,就知道他们要对自己下手。上述《水浒传》中能够体现武松精细性格的故事到了《金瓶梅》中都被作者删去,代之以一勇之夫的形象。

《金瓶梅》的作者通过对《水浒传》武松故事整体情节和具体细节的改动,一方面完成了武松个性由精细、机警向鲁莽、粗疏的转变,另一方面削弱了武松身上原有的豪侠色彩,使之具有了一定的市井气息。这主要表现在武松被捕后的情节中。《水浒传》中武松被发配到孟州,按照当时的制度,初到配军要打一百杀威棒,武松说:“我若是躲闪一棒的,不是好汉!从先打过的都不算,从新再打起!我若叫一声,也不是好男子!”(《水浒传》第二十八回,下同)又说:“要打便打毒些,不要人情棒儿,打我不快活!”施恩向管营求情后,管营有意为武松开脱,问武松路上得了什么病,行杖的军汉也劝武松承认生病。武松却说:“不曾害!不曾害!打了倒干净!我不要留这一顿‘寄库棒’!寄下倒是钩肠债,几时得了!”一个豪气冲天的武松形象跃然纸上。可是到了《金瓶梅》里,这种英雄气概荡然无存。武松打死李外传,本来就属滥杀无辜,被抓去审讯时并不认错,还让知县给他做主。被打了二十板之后,武松“声声叫冤”(《金瓶梅词话》第十回,下同),说道:“小人平日也有与相公用力效劳之处,相公岂不悯念?相公休要苦刑小人。”从这段摇尾乞怜的讨饶话语中笔者读出了武松试图逃避责任的小市民心态。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水浒传》中的武松在寻求合法途径报仇无效后,相继杀死潘金莲、西门庆,并主动去官府自首,充分体现出他不避国法、敢作敢当的豪侠作风。此外,《水浒传》中的武松重视情义,他在前往发配地孟州之前,“将了十二三两银子与了郓哥的老爹”(《水浒传》第二十七回),不忘曾经帮助过自己的郓哥。《金瓶梅》中增加了武大郎的女儿迎儿这一人物,武松杀死潘金莲和王婆后,“倒扣迎儿在屋里”(《金瓶梅词话》第八十七回,下同)。迎儿对他说:“叔叔,我也害怕。”武松的回答则是“孩儿,我顾不得你了!”武松丝毫不顾亲侄女日后的安危,“提了朴刀,越后墙,赶五更挨出城门,投十字坡张青夫妇那里躲住,做了头陀,上梁山为盗去了”。《金瓶梅》中武松薄情寡义和缺乏责任感的一面在这里表现出来。“那一百两y子,止交与吴大娘二十两,还剩了八十五两,并些钗h首饰,武松一股皆休,都包裹了”,上述种种行为都不像一个英雄好汉的作风,颠覆了《水浒传》中的武松形象。

从《水浒传》中智斗孙二娘的精细稳重到《金瓶梅》中误杀李外传的鲁莽急躁,从《水浒传》中直面杀威棒的勇敢坚毅到《金瓶梅》中向知县讨饶的胆小怯懦,从《水浒传》中报仇后自首的敢作敢当到《金瓶梅》中杀人后逃逸的罔顾国法,从《水浒传》中赠银郓哥爹的知恩图报到《金瓶梅》中抛弃亲侄女的薄情寡义,兰陵笑笑生笔下的武松丧失了《水浒传》中原有的英雄气概,给读者留下了庸俗市侩的印象。那么,究竟应该如何评价兰陵笑笑生对武松形象的重塑呢?笔者认为,《金瓶梅》中的武松形象被矮化,这并不意味着作者的改写不成功。相反,《金瓶梅》作者对于《水浒传》中武松形象的再创造,顺应了小说表达主题的需要。《水浒传》的主题是揭露的社会现实、歌颂坚持正义反抗暴政的英雄好汉,武松是《水浒传》作者重点塑造的英雄形象,从第二十三回到第三十二回,施耐庵用了整整十回的篇幅浓墨重彩地叙述武松的故事,在这十回中,主要故事情节均围绕武松一人展开,西门庆和潘金莲这一对奸夫仅仅作为衬托武松高大形象的配角出现。虽然《水浒传》和《金瓶梅》的主题都有揭露社会黑暗现实的一面,但后者更侧重于表现市井小民的世俗生活,而不是对英雄好汉的歌颂。既然要描写市井生活,潘金莲和西门庆就成了作者选取的小说主人公,武松反而变成了衬托他们的次要人物,为了不冲淡《金瓶梅》描写“市井之常谈,闺房之碎语”的主题,必然要对《水浒传》中的武松形象加以改造。为此,作者一方面大量删去武松原有的故事,另一方面从多角度矮化武松的形象。正如张竹坡所说:“《水浒传》本意在写武松,故写金莲是宾,写武松是主。《金瓶梅》本意写金莲,故写金莲是主,写武松是宾。”武松形象的上述变化更有助于突出《金瓶梅》作为一部世情小说的思想主题。

《金瓶梅》对《水浒传》中武松形象的重塑客观上还折射出时代思潮的变迁。施耐庵生活的元末明初是一个群雄争霸、战乱频仍的时代,元朝统治者推行的阶级压迫政策和民族压迫政策导致民不聊生,全国各地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水浒传》中的故事虽然以北宋末年的宋江起义为背景,实际上也是对元末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映。在天下大乱的社会环境中,逐鹿中原者需要依靠勇武和力量取胜,黎民百姓又希望在危难时刻得到行侠仗义者的帮助,因此,个人英雄主义的社会思潮在当时蔚然成风,这不仅表现在施耐庵的《水浒传》中,而且表现在《三国演义》等同一时期的其他文学作品中。到了《金瓶梅》产生的明代中后期,社会思潮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金钱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与日俱增。官僚阶层高度腐化堕落,的现象随处可见,英雄好汉在这样的环境中无用武之地,社会上对英雄的崇拜逐步被对权势和金钱的迷恋所取代。反映到《金瓶梅》这部小说中,武松失去了英雄气概,沦为配角,像西门庆这样交通官吏的商人则成了小说的主人公。通过比较《水浒传》与《金梅瓶》中武松形象的异同,读者能够察觉到元末明初与明代中后期社会思潮的巨大差异,这正是兰陵笑笑生对武松形象再创造的成功之处。

参考文献:

[1]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2]施耐庵,罗贯中.水浒传[M].北京:中华书局,2005.

[3]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中华书局,2010.

[4]黄霖.金瓶梅讲演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游国恩,王起,萧涤非,等.中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6]王齐洲.中国通俗小说史[M].武汉:武汉大学大学出版社,2015.

[7]水浒研究资料[M].南京:南京大学中文系资料室,1980.

[8]周钧韬.金瓶梅与水浒传重迭部分的比较研究[J].汉中师院学报,1988(3).

[9]景圣琪.乱世与衰世的不同映像――基于时代精神探析武松形象从水浒传到金瓶梅的演变[J].福建论坛,2009(2).

水浒传故事情节篇2

书名:商情水浒作者:吴淑平出版:东方出版社

定价:29.5元出版时间:2010年8月

本刊独家连载的职场、商战管理学著作《商情水浒》,近日由东方出版社出版。而新版电视剧《水浒传》也正好杀青,此书将成为今年图书市场的热点,记者带着读者关注的一些问题采访了该书作者吴淑平。

Q1、《商情水浒》到底是一部怎样的著作?

吴淑平:老实说,任何作品都很难写出完整而准确的简介,而且100个人阅读同一本书,有100种看法,套用赵本山的话说,就是谁读谁知道。

简单说,《商情水浒》是一部有关职场、商战和情场的管理学著作,以剖析《水浒传》主要人物和事件,来阐述现代职场生存技巧、商场竞争谋略和男女关系秘密的书。为了使内容读起来有趣,此书所涉及的人物故事都力争完整,所以此书应该算融合管理学和水浒故事于一身。

Q2、与其他畅销书相比,《商情水浒》的亮点在哪里?

吴淑平:我个人认为,此书可能比较实用。我不是专门在大学里做书面研究或分析教科书的,我在企业和媒体混饭多年,结合自己的经历、认识和感悟,把故事和理论应用于职场、商场和情场。不知道这算不算亮点?

另外,我在解构水浒人物及事件时,都坚持自己的个性看法,不随大流。比如对宋江这个人物,很多人说他是投降派,说他主动被招安是促使梁山走向没落的直接原因,而我认为他是有苦衷的,是委屈的。具体分析请详细看书内《宋江:史上最委屈的CEO》一文。

Q3、你以往的作品以“职场商战”系列小说和“女性情感”系列两类为主,现在为什么要写《商情水浒》这类解构名著的著作?

吴淑平:其实我的作品都是围绕“职场、商战、情场”三条主线或三个主题的,无论是小说还是情感类著作,都离不开这三方面的内容。而《商情水浒》恰好也从这三方面来解构名著《水浒传》,既是巧合,也是必然。我在企事业单位多年,又做过情感热线记者,这三方面都是我最熟悉的,写自己最熟悉的事,当然就容易得多,也顺利得多。

Q4、对于读者来说,为什么要读《商情水浒》?

吴淑平:对读者来说,或者对任何人来说,不一定非得一本正经地去读这本书,正如市场上出现一种季节水果,你方便的话可以买来品尝,可以随便吃两口,也可以做成水果沙拉,不必专门去分析它的营养构成以及对人体的好处。对待此书,也是如此。

Q5、《商情水浒》有什么学习或研究价值?

吴淑平:不同阶层和年龄的人,可能看法不一样。比如,学术界或大学里的师生,他们可能会从传统的学术角度来品读,而职场中人可能会从职场生存技巧、商战谋略和男女关系的角度来读。不同层次、不同需要、不同眼光的人,就会有不同的阅读需求和感悟。

Q6、《商情水浒》在职场、商战和情场方面能给读者以什么样的启迪?

吴淑平:职场和商场都是个复杂的大圈子,里面充满真、善、美,也充满邪恶、厚黑和卑鄙,既有互相帮助、互惠互利,也有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并不是像《杜拉拉升职记》那样单纯,更不是陪上司睡觉就可以高枕无忧。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中,如何生存与发展,如何获得成功,需要实力,也需要技巧和人脉,更需要智慧和对细节的把握能力。

总之,职场、商战和情场里,都充满着人性的东西,人性本身就是善与恶的结合体。人之初,到底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历来争论不休,其实不管“本善”还是“本恶”,任何人长大之后,都有善和恶两方面的品质,没有谁是百分之百的善良无私,也没有谁是百分之百的十恶不赦。

而在《商情水浒》里,刻画或分析一个人,都是注重人性的,不会因一个人有罪过,我们就对其全盘否定;也不会因一个人有贡献,我们就对其全盘肯定。

真实地认识人性,真实地认识职场、商场和情场,也许是读《商情水浒》后可以受到的启迪。

Q7、《商情水浒》与《易中天品三国》、《于丹〈论语〉心得》有什么共同点和区别?

吴淑平:易中天和于丹都是大学教授,是做学问的,他们的研究习惯,是引经据典、咬文嚼字,以一个老师的身份去讲课。而我是以一个职场中人的身份,用轻松的调侃语气去讲述故事和道理。读他们的书更像读老师的著作,读我的书更像与朋友谈话。

如果一定要说共同点,那就是三者都是对古典名著的解构和品读,区别就是不同身份、站在不同立场去解构不同的作品。

Q9、《商情水浒》适合什么样的人群阅读?

吴淑平:此书通俗易懂,除了文盲和流氓,应该都可以读。尤其适合职场中人阅读。

Q10、《商情水浒》为什么只解构24个水浒人物?为什么不把梁山108将全部解构?

吴淑平:《水浒传》虽然写了梁山108将,但大部分是简单描述的,并不是全部人物都有细节故事。而我的解构,必须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原著没有详细描写的人物,我不能擅自杜撰。当然,原著里还有个别着墨较多的人物我没有拿来解构,主要是考虑到他们不适合放在“职场、商战和情场”三个方面来解构。

另外,虽然从题目看只解构了24个人物,其实每个人物的故事情节里都会涉及到其他人物,所以书里实际写到的人物,远远不止24名。

链接:

企业、传媒领袖点评《商情水浒》

《商情水浒》早在《凤凰生活》连载时,我就一直支持,连载时反响很好,当时就有几家出版社看中了这部书的市场,抢着出版。我想主要原因就是此书实用又有趣,而且剖析问题深入浅出,雅俗共赏。

――威尔曼集团董事局主席、人民日报海外版编委

孙明杰

《商情水浒》以剖析水浒人物来阐述现代职场、商战和情场哲学,深入浅出,把经验与理论相结合,对职场、商场人士来说,读此书无疑就是淘到了一件宝贝。

――阿里巴巴副总裁、《淘宝天下》总裁付

《商情水浒》是全面解构《水浒传》的一部佳作,它真实而人性化地去分析水浒人物性格和事件。作者把水浒人物及其故事用现论去解读,使故事更加生动,也使得现代职场竞争、商战谋略等更加形象化,读后深受启迪。

水浒传故事情节篇3

水浒故事的流传有两个系统。咱们熟悉的《水浒传》,属于文人改造过的、适合出版、于世道人心暂无大碍的系统。不过,便是这本《水浒传》的读者,对那批好汉或逃犯,有自己心目中的座次,和书中的座次大不一样。鲁智深名列中品,读者倒喜欢。卢俊义是坐主席台的人,而读者不买账。

自古已如此。明代有一种马吊牌(麻将的前身),大牌上印着二十名水浒好汉的像,头牌自然是宋江,值万万贯;其次武松,千万贯,其下又有三阮、鲁智深等,各值百万至数十万贯;而大刀关胜,靠关公的老面子,忝居其列,只标三万贯。卢俊义贼气不足,图像上不得马吊。那么宋江呢?在流行的《水浒传》版本中,宋江并无什么英雄之举,难得出手,只杀了个女人。他为什么仍值万万贯?一个原因是,在民间的系统里,宋江也是个狠角色,不像在书中那样首鼠两端。

鲁迅曾说中国社会有“水浒气”。这种气可做两种理解。第一种是爱幻想。受累或受气之余,花几文钱,听说书先生口若悬河,什么武松打虎,李逵杀人,神飞意驰半个时辰,施施然而归,晚饭也合口些。需要说明的是,对多数人而言,并不是幻想有什么好汉来解救自己,而是幻想自己做好汉,如阿Q的自己革命,先杀小D,后杀王胡,抢元宝和宁式床,和吴妈困觉,“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欢喜谁就是谁”,小人物的最高幻想,大致如此。至于“解民倒悬”云,是历代逐鹿者编造出来的,而农民从自己的经验中知道,便是宋三郎来,恐怕作风更像李逵,排头价砍将过来,你还来不及叫一声“我是阶级兄弟”,头已落地。在历史上,宋江便是这么个强梁,他若是真的心怀仁义,早已下场如王伦,而来不及做故事的主角,呼保义而天罡星了。

“水浒气”的第二种,是随时可以为贼,在道德观上,并无障碍。匪首上法场,万人同观,快意之余,兼复嫉妒,哪怕自己也遭过他抢。远的事情,细节不能尽知,民国间有几年,豫皖数省,宋江多如牛毛。有的农民,农忙时下田,农闲时上山,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就算不能发大利市,至少给家里省些花用;而其所抢劫的物色,从脚下布鞋到头上毡帽,不走空就行,有失贼体,实介于山大王与破烂王之间。这种价值观,与官方的自然冲突,所以历代禁刊《水浒传》,禁演水浒戏。晚明左懋第指《水浒传》为“贼书”,“此书盛行,遂为世害,……始为游手之人,终为穿窬劫掠之盗,世之多盗,弊全坐此,皆水浒一书为之祟也。”

这就夸大了。先有梁山泊,后有《水浒传》。书中阮小五说,“如今那官司,一处处动掸便害百姓”,金圣叹评论道:“千古同悼之言,水浒之所以作也。”金圣叹之意,便是人们常说的“”。但中国的罗宾汉如此之多,罗宾汉的叫好者如此之多,简单一句“”,已不能解释。老话叫“少不读水浒”,意思是少年血气方刚,戒之在斗。所斗为何?真宋江的事迹流传不多,大致和别的盗匪无异,剽掠而已。小的盗匪,攻村掠寨;大的盗匪,冲州撞府,都是在打粮草,最大的要夺天下,化为官府。这种以暴力为优先手段的“水浒气”,为官民所共享。所以禁水浒也罢,禁《打渔杀家》也罢,实在是抽丝之举。论其高明,还不如文人之改造水浒故事,使宋江心向朝阙,最后大家欢喜,共做同志。文人以天下为狗任,往往多事;历代改写或续写的《水浒传》,不下数十种,都是应时之作。比如民国时的几种续作,多写宋江抗金,同赴国难的故事。公法退而私刑进,礼失而求诸野;但国难当头,诉于盗匪,也是够有想象力的。

宋江再怎么说,也是个贼。只是贼与英雄,在老价值观里,不过是一线之别,在官方而言,只差着合法性;在民间,只需要有一点点理由。有了这点理由,便可大大方方地杀人放火,而以“凶猛为好汉,悖逆为奇能”了。至于以为这种力量,对官府有什么牵制,令其有所忌惮,实在只是帝制下的幻想。

写剧盗或妙贼的好莱坞电影,一向好看,可见人往往而有贼心。女性找丈夫,不妨先问问是否爱看《水浒传》,若是酷爱,婚后一定要严加看管。顺便说一句,宋江杀惜的情节,不是没来由的。《水浒传》里类似的故事最多,除了阎婆惜,还有潘金莲、王婆、潘巧云、李瑞兰,以及别的好几个,最后都被好汉“嗝嚓”一声杀掉。《水浒传》的价值观大抵如是,而这并不是文人加工后的结果,在民间一系,有凶狠过于此者。所以,《水浒传》鲜有女性读者,一来没资本做英雄,二来兔死狐悲。■

水浒传故事情节篇4

哎,又是水浒卡!这一段时间,班上兴起了集水浒卡热。学生们为了集到水浒人物卡,不惜多花零用钱。他们把厚厚的一摞卡带到学校来,有的玩飞镖,有的相互交换,做起了私下“交易”。这不,今天连我也成了他们的镖靶了。看着等着挨批评的小鹏和地上的几张水浒卡,我想:既然学生玩水浒卡玩得起劲,说明他们对此感兴趣。如果粗暴地没收,学生定会口服心不服。再说《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语文课本上也收录了诸如“景阳冈》《林冲棒打洪教头》等水浒英雄的故事,何不借此机会,引导学生好好地读读《水浒传》,了解水浒英雄呢?

于是我拍拍小鹏的肩膀,笑着说:“我考你几个问题,如果你能答出来,我就原谅你。”“什么问题?”小鹏紧张地问。“你知道多少梁山好汉的名字?他们都有什么外号?说来听听。”没想到,小鹏不仅对答如流,而且还简要地讲了几个人物的故事。我当场宣布:“我允许你们玩水浒卡,但有几个要求,一不能因为集卡而乱花钱,二不能因为玩卡而课上分神、课后不做作业,三要读《水浒传》。”学生们听了,大呼“耶!”非常乐意地接受了我的条件。

从那以后,我在班上开展了“走进《水浒传》”的活动。

第一步,“我看水浒卡”,组织学生先从水浒卡的英雄人物看起、说起,说他们的名字、外号、特长,了解人物外貌特征,使用的武器等。第二步,开展“读《水浒传》,说英雄”的读书活动,指导学生读《水浒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选择不同的版本,课外自主阅读,利用每天的读书课组织交流读书感受和对水浒人物的认识。第三步,“品水浒,写感受”,组织学生读《景阳冈武松打虎》《林冲棒打洪教头》等经典故事,精读细品,让学生体会小说在语言描写、人物形象刻画、表现性格特征等方面的特色,在会读的基础上读懂《水浒传》,同时让学生用笔写出读《水浒传》的感受。学生有的写了对书中人物的认识,有的写了对“好汉”一词含义的理解,有的写了对小说作者的评价…在我有组织的活动过程中,我的做法逐步体现出一些符合教育规律的特点,也体现出课程改革所提倡的学习方式和教学理念。

1.挖掘课程资源,创设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对阅读有兴趣,就为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内因条件。兴趣来源是多方面的,除知识本身的魅力,教学艺术的感染外,符合学生心理的活动也是激发兴趣的关键。

学生们喜欢水浒卡,这是他们兴趣所在。《水浒传》本身也散发着无穷的魅力。所以在这样的条件下,我挖掘出“水浒卡”所蕴藏的教育资源,抓住这一契机,创设了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由“玩”向“学”转变的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欣赏作品的精华,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语文实践中学会学习。

2.关注学习过程,重视个性阅读的感受和体验。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人手,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组织交流,再去表达自己的见解,这些教学活动关注学生对语文的情感体验。在指导阅读《水浒传》的过程中,我先对精彩片段进行阅读指导,教给阅读方法,再给学生留出充足的阅读时间和空间,放手让他们自己去阅读、品味。在个性阅读过程中,学生有收获,有思考,有争议,有疑惑,让他们做好读书笔记,再组织讨论、交流,使他们对文中所描写的景物、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留下深刻的印象,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体验书中包含着的浓厚的感情。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学习过程的愉悦。

3.注重积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语文的学习是很难做到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绝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它有助于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启迪思维,促进语文素质的整体提高。《水浒传》是《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课外读物。我指导学生有计划地读,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写读后感,组织“讲水浒故事”比赛、“评水浒英雄”座谈会等活动,把听、讲、读、写、说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既有较丰富的积累,又能锻炼和提高表达能力,促进了良好语感的形成。

水浒传故事情节篇5

通过对名著《水浒传》的阅读交流活动,培养学生对经典名著的阅读兴趣。

通过对人物相关故事情节的了解分析人物性格。

训练和培养学生敢于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对文中主要人物相关故事情节的解读分析人物性格。

教学难点:

了解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教学设想:小说采用章回体结构,这堂课就借用其章回体结构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

第一回:读名著,人物故事记心间;论英雄,翰墨书香常思考

通过幻灯片播放水浒英雄的图像,同时播放《水浒传》的主题曲,在雄浑激昂的歌声中进入情境。

假期大家读了《水浒传》,请学生简要概括这部小说的故事内容(随机请学生回答,注意随时点拨)。

幻灯上出现四个英雄人物的图像,分四个小组,对每个人物进行简要的介绍,其他成员进行补充。

《水浒》有一百单八将,其性格、形象迥异,我们该如何准确把握人物形象呢,进入第二回。

第二回:怒与悲,众学子同论豹子头;褒和贬,各小组共议呼保义

以林冲和宋江为例进行分析,掌握分析人物的方法。

(1)小组内讲述有关林冲的故事并分析形象,其他学生进行补充。

(2)教师总结,明确:

林冲(豹子头)相关的故事:误入白虎堂、火烧草料场、雪夜上梁山、火并王伦。

人物形象:武艺高强、有勇有谋,但为人安分守己、循规蹈矩、忍辱负重,最终被逼上梁山。

(3)小组内讲述有关宋江的故事并分析形象,其他学生进行补充。

(4)教师总结,明确:

宋江(及时雨)相关故事:义释晁天王、怒杀阎婆惜、三打祝家庄、攻打曾头市。

人物形象:仗义疏财、善于用人,但总想招安。

(5)水浒英雄的形象各不相同,个人经历也不同,为了个“义”字,他们最终走到了一起,让我们再次回顾那些令人难忘的精彩故事,请看第三回。

第三回:渭州城,拳打镇关西,同说提辖之粗细;黄泥冈,正中七星计,共论计策之玄妙

1.请学生打开课本,对照幻灯片的要求阅读课文

(1)速读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片段,品读其描写精妙之处。

引导学生读原著精彩情节“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引导学生分析精彩之处表现在哪里,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原著中精彩的细节描写、生动形象的比喻和多角度的描写。

(2)在“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的情节中我们可以看到鲁提辖性格中的粗与细表现在哪里?

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明确:在去找郑屠复仇之前先在客栈坐等了两个时辰,估计金氏父女走远了,方才起身;打郑屠之前故意借买肉激怒他,让郑屠先动手;打死郑屠后,大骂镇关西诈死等。从这些情节中我们可以看到鲁提辖临危不乱、遇险不惊、胆大心细、有勇有谋的形象。

(3)有同学说“我已经看过《水浒传》电视剧了,所以无需再看原著了”,请以“三拳打死镇关西”的精彩片段为例,对照影视,谈谈你的看法。

通过比较文学名著和影视作品的优劣,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教师总结,指出影视作品的长处和短处,强调看影视不能代替阅读文学名著。通过讨论,学生明白阅读文学名著的必要性。

(4)请学生根据“智取生辰纲”片段回答:晁盖、吴用等人智取生辰纲,他们使用的“智”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讨论后明确:

一是智用天时。杨志押送生辰纲在一年中最热的季节,“此时正是五月半天气”,“正是六月初四日时节”,“众军人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时那热不可当”。正是天气酷热,一行十五人一见到迎面的土冈子,便“都去松阴树下睡倒了”。天热加上一路的疲惫使杨志的随从们丧失了戒备和警惕。而吴用、晁盖等人却早已在此等候。

二是智用地利。吴用、晁盖等人劫取生辰纲的地点选在黄泥冈和树林里,自然有其道理。“当日行的路,都是山僻崎岖小径,南山北岭”,黄泥冈可以作为掩护,茂密的松林既可引诱杨志一行人休息避暑,又可迷惑对方,使他们看不清松林内的真实情况。前两“智”充分说明吴用、晁盖等人已经对杨志一行人的行踪了如指掌,已为杨志一行人画好了“伏击圈”,只待他们自投罗网。

三是智用人和。吴用、晁盖等人发现了杨志一行人内部的矛盾,并巧妙加以利用。杨志此人非常精明,他担心生辰纲出事,每天推迟动身,士兵们担着百余斤的重担,在烈日下行走本就苦不堪言,稍有懈怠就会遭杨志用藤条鞭打,这激起了士兵们的共愤。虞侯、老都管同样对杨志强烈不满,他们的内部矛盾使吴用、晁盖等人有机可乘。

四是智用计谋。前面所有“智”的实现关键靠的是下蒙汗药的时间和方式。众目睽睽之下,吴用、晁盖等人喝酒若无其事,杨志等一行人却头重脚轻,一个个面面厮觑,都软倒了。这都得益于刘唐与白胜精湛的表演,可谓天衣无缝,吴用的计谋之巧妙也令人叹服。

2.老师寄语:读名著长精神,扬我中华威;品经典增见识,铸我民族魂

教师总结:在今天这节课上,我们从《水浒传》中人物的绰号和人物的精彩故事中一起感受到了水浒英雄们独特的个性风采,也一起领略了名著经典的独特魅力。希望同学们多读经典名著,感受中国古典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加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

水浒传故事情节篇6

《水浒传》是我们国著名的古代历史小说,作者以农民起义为材,塑造了有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是一部封建时代腐败的证据。《水浒传》描写了以宋江、吴用为首的三十六为天罡星和七十二位地煞星。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水浒传读后感心得600字,欢迎阅读!

水浒传读后感心得600字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一本好书,就是一次美妙的心灵之旅;读一本好书,就等于和一位高尚的在谈话。最近我们学习了我国古典名著中节选的四篇文章,在老师的指引下,我们拜读了四大名著,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水浒传》。

《水浒传》是由明朝施耐庵创作而成,又名《忠义水浒传》、《江湖豪客传》,描写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军的故事,共一百二十回,成功塑造了一批聚集江湖、行侠仗义的绿林好汉的形象。

在这本书中,我认识了粗心莽撞而又行侠仗义的黑旋风李逵,一身正气而又极其愚忠的急时雨宋江,聪明机智而又忠心耿耿的`智多星吴用,讲义气并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九纹龙史进,粗中有细、力拔山河的花和尚鲁智深......也认识了卑鄙无耻、祸国误民的高俅,心狠手辣、无恶不作的黄文木彬......

给我印象最深是一个江湖上人称“九纹龙”的史进,他是《水浒传》中第一个出场的梁山好汉。文中描写了他在危难之际,为了让朱武、陈达、杨春不落入官府之手,为了保全兄弟性命,“义”字当头,毅然抛家弃子,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放弃自己安逸平稳的生活,最后落草为寇,逼上梁山。他们这种兄弟义气情谊,在我们身上很难找到。

我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在一座快要断的独木桥前,狐狸、狼、熊想过桥,但它们担心掉进河里,狐狸和狼很狡猾,让老实巴交的熊先走,结果熊走上去后独木桥果然断了,面对好朋友熊掉入河的现实,它们不是第一时间跳入河中救熊,而是在那争论谁去救熊,而在这同时熊通过自己的拼命挣扎爬上了岸......

与史进相比,狐狸和狼这种朋友我们能交吗?它们把危险的事情让朋友去做,而且在朋友遇到困难时,又不愿伸出援助之手,跟史、朱、陈、杨四人相比,真让人汗颜。

《水浒传》教给我许多人生启迪和做人的道理。当然,我感觉史进的“义”还是一种狭义的义,作为新一代,我们既要延续炎黄子孙的大义精神,更要一切行动以法律为准绳,只有符合法律的“义”才是我们新时代应该发扬并坚守的“义”。

水浒传读后感心得600字2《水浒传》是一部十分经典的中国名著,与它相媲美的还有《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号称“中国四大名著”。

《水浒传》它真实地描述了宋代农民起义,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及统治阶级的罪恶。它以杰出的艺术描述手段,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和失败过程的一些本质方面。

《水浒传》写英雄们走上反抗的道路,各有不同的原因和不同的状况,但是在逼上梁山这一点上,许多人是共同的。如阮氏三雄的造反是由于生活不下去,他们不满官府的剥削,用心参加劫取“生辰纲”的行动,从而上了梁山。解珍,解宝是由于受地主的掠夺和迫害起而反抗的。鲁智深是个军官,他嫉恶如仇,好打不平,因此造成和官府的矛盾,结果被逼上山落草。武松出身城市贫民,为打抱不平和报杀兄之仇,屡遭陷害,最后造反,勇猛地向统治阶级进行冲击。他是从血的教训中觉醒过来的。

水浒一百零八将,人物形象中令我记忆最深刻的是“智多星吴用”和“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智多星吴用”几次献策:吴用为晁盖献计,智取生辰纲,用药酒麻倒了青面兽杨志,夺了北京大名府梁中书送给蔡太师庆贺生辰的十万贯金银珠宝;宋江在浔阳楼念反诗被捉,和戴宗一齐被押赴刑场,快行斩时,吴用用计劫了法场,救了宋江,戴宗;宋江二打祝家庄失败;第三次攻打祝家庄时,吴用利用双掌连环计攻克祝家庄。

宋江闹华州时,吴用又出计借用宿太尉金铃吊挂,救出了九纹龙史进,花和尚鲁智深。一生屡出奇谋,屡建战功。受招安被封为武胜军承宣使。宋江,李逵被害后,吴用与花荣一同在宋江坟前上吊自杀,与宋江葬在一齐。真不愧为“智多星”呀!“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是一位十分直率,暴烈如火,却侠骨柔情,杀却恶人为的是救穷苦人于水火的真汉子,英雄人物。他往往在人们面前表现出一副粗鲁,野蛮。可他到了冲锋陷阵的时候可毫不含糊,挥着62斤重的禅杖上阵杀敌。

读了这本书我了解了中国古代的历史,水浒英雄们的反抗精神和封建社会腐败的一面。这的确是一本十分耐人寻味的一本书。

水浒传读后感心得600字3假期里,我读了少年版的《水浒传》,虽然不是读得十分透彻,但也收获不小。

大家都明白,《水浒传》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国历史文化的珍宝。《水浒传》真实地描述了北宋时期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将反抗官军、打家劫舍、杀富济贫、替天行道的故事,真实地讲述了宋江领导的起义军构成、壮大至失败的全过程。

小说作者施耐庵将英雄人物置入真实的历史环境中,紧扣人物的身份、经历和遭遇来刻画他们的性格。一百单八将中人物形象都栩栩如生:天真、直率的“黑旋风”李逵;粗中有细的鲁达;疾恶如仇的“花和尚”鲁智深;有胆有识、干练果断的“行者”武松;正直、聪明的“浪子”燕青……也有让人切齿痛恨的人物高俅、蔡京、童贯、梁中书、蔡九知、贺太守等等。

水浒一百零八将中给我最喜欢的是“智多星”吴用。别听他的名字叫“无用”,可他的能耐大得去了。在梁山中还是个军师呢!我喜欢他是因为他个性聪明。他为晁盖献计,智取生辰纲,用药酒麻倒了“青面兽”杨志,夺了北京大名府梁中书送给蔡太师庆贺生辰的十万贯金银珠宝;宋江在浔阳楼念反诗被捉,和戴宗一齐被押赴刑场,吴用用计劫了法场;卢俊义、石秀被关大名府死牢时,吴用用计放火烧翠云楼夺取了大名府;宋江闹华州时,吴用又出计借用太尉金铃吊挂,救出了九纹龙史进、花和尚鲁智深他计谋很多,深受梁山好汉们的尊重。

小说中不少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如智取生辰纲、大闹清风寨、倒拔垂杨柳、武松打虎等一系列故事情节都描述得绘声绘色,让人百读不厌。

《水浒传》不愧为我国的文化瑰宝!

水浒传读后感心得600字4《水浒传》时我国最早的长篇小说之一,成书于元末明初,是一部描写和歌颂农民起义的伟大史诗。它以发生在北宋末年的宋江起义为题材,生动地叙述了起义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塑造了一系列农民起义英雄形象,直接鼓舞了封建社会人民大众对统治者阶级的反抗斗争。它运用纯粹的白话,达到了绘声绘色、惟妙惟肖的艺术效果,确立了白话文体在小说创作方面的优势,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崇高地位,对后代文学具有深远影响。

《水浒传》真实反映了农民起义的全过程,它由相对独立、完整的各个故事联结成一个整体。一百二十回的《水浒传》是由层次分明而又统一连贯的前、中、后三大段落组成。作者首先写了林冲、晁盖、武松、鲁智深以及宋江等人的故事,一方面反映了各种形式的“逼上梁山”,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各路英雄逐渐聚集,梁山队伍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

《水浒传》充满了悲壮和“替天行道”的豪情,是一曲“忠义”的悲歌。小说通过对宋江领导的梁山泊农民起义的全过程的描述,展现了北宋末年政治腐败、奸臣当道、民不聊生的社会面貌,在封建专制社会具有普遍意义。作为对社会全景式的描述,在政治的上层,有高俅、蔡京、童贯、杨戬等一群祸国殃民的高官;在政权的中层,有受前者保护的梁士杰、蔡九知府、慕容知府、高廉、贺太守等一大批贪酷暴虐的地方官;在此之下,又有郑屠、西门庆、蒋门神、毛太公一类胡作非为、欺压良善的地方恶霸。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完全通俗口音写成的长篇小说,它标志着古代通俗小说语言艺术的成熟。《水浒传》的语言生动、活泼,极富表现力,充满生活气息。无论写人叙事,还是描景状物,其语言或细腻,或简洁,或夸张,或明快,都显得粗俊爽,雄健豪放。在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中,《水浒传》是运用日常口语达到炉火纯青艺术境界的典范。

《水浒传》不仅是农民起义的壮丽史诗,而且是中国古代英雄传奇的光辉典范。它以辉煌的艺术成就彪炳文学史册。

水浒传读后感心得600字5梁山的一百零八将,个个是英雄,个个是好汉,个个充满义气,他们的情谊,是谁也不能拆散、分裂的。这就是施耐庵写的《水浒传》。

水浒传这本书主要写了腐败的官吏们欺压百姓,人民叫苦不迭,以宋江等人为首的一百零八的好汉齐聚梁山泊,拯救百姓,消灭叛军,但最后被小人谋害的故事。这本书描写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智多星吴用、豹子头林冲……他们有的神机妙算、智慧超群,有的攻无不克、鲁莽冲动,有的仗义疏财、公平公正,但是他们都有一个特点——讲义气。

他们的一起可不像我们,有时候兄弟作业不会做,第一时间帮忙,而梁山泊的好汉们之间的义气,就算付出生命的代价,也要帮助兄弟。例如宋江被打入死牢,在执行死刑那天,李逵手持双斧杀了数十人,把宋江从鬼门关里拉了回来,自己却受了伤。还有一次宋江被清风寨正知寨刘高逮住了,当时身为副知寨的花容不顾生命和官职,救了宋江。

《水浒传》中能学习的有很多,机智勇敢、忠心耿耿、知错就改等等。可我认为,最要学的,是梁山好汉的那种义气。我们不需要想梁山好汉那样为兄弟、朋友付出生命,也无需在考试时给别人抄答案,我们只要在别人有困难、需要帮忙时帮助他,讲义气这件事其实很小,例如在同学生病时,帮他送去作业;朋友碰到了难题,为他耐心讲解;下雨时,有人没带伞,和他一起用伞……

不止梁山好汉,“义”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也很常见,抗日期间,我们中国出了多少讲义气胜过生命的子女呀!狼牙山五壮士,为了掩护大部队转移,英勇跳崖;杨靖宇,孤身战斗,忍着饥饿,顶着寒风,最终牺牲,敌人剖开他的胃,发现他的胃被饿得变形,里面只有棉絮和草根;赵一曼,忍受酷刑,坚决不出卖组织。这是多么令人惊叹的义气呀!

我们是中华民族的后代,我们是炎黄的子孙,我们要继承上一代这种讲义气的精神。《水浒传》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小说,还是一本记录梁山好汉的义气传,希望我们能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

水浒传故事情节篇7

1,有一位作家曾对他的作品“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这位作家的名字是( ).

2,按要求写出人物形象或文学作品。

(1)《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人物是( )。

(2)《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主要人物是( )。

3,“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这首诗提示了《红楼梦》中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 ),“美玉无暇”指的是( )。

4,“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老去,花落人亡两不知!”这首诗出自《红楼梦》中人物( )之手。

5,请结合《三国演义》,说出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 );再说出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 )一事。

6,在《水浒传》中,绰号为“智多星”的人是( ),也被称为“赛诸葛”。他与一伙儿好汉在“黄泥冈上巧施功”,干的一件大事是( )。

7,请用下列两部古典名著人物的姓名或官名补全下面的回目。

(1) 风雪山神庙 陆虞侯火烧草料场(《水浒传》)

(2) 煮酒论英雄 关公赚城斩车胄(《三国演义》)

8,《三国演义》中蜀国的军师诸葛亮是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成了智慧的代表。在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中,还有一位作品也塑造了一位足智多谋的军事家的形象,这个人是( ),这部作品是《 》。

9,“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说的是《水浒传》中的一位传奇英雄( )。

10,《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位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形象,这个英雄是( ).这部书中有关这个英雄的传奇故事还有很多,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一个故事的名称:

11,“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将闻雷作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这个故事是 。

12,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重要人物,请说出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两个故事名称。例:舌战群儒。

13,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示例:三顾——三顾茅庐

六出: 东和: 收二川:

七擒: 北拒: 排八阵:

14,下面是四大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其中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A,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B,孙悟空——大闹天空

C,诸葛亮——三顾茅庐 D,刘姥姥——三进大观园

15,古典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 )。

16,《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将个个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人人都有一个特征鲜明的外号。

请用一句话写出《水浒传》中你最熟悉的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写出《水浒传》中你喜欢的一位好汉的外号,并说出此外号表现出的人物特征:_________________

17,《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艺术形象。请根据你的阅读体会,说出他令人赞颂的一种精神,并举例证明。语言要简洁。

18,“滚滚长江东逝水,浪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名著《 》的开篇词。

19,女娲炼石补天时剩下一块石头,被丢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后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带入红尘,历尽了离合悲欢。以上情节出自我国古典名著《 》。

20,“天下三分”是指天下分裂为___、___、___三国。

21,《曹操煮酒论英雄》节选自我国第一部长篇 体小说《三国演义》。

22,“夫英雄者,胸有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这段关于“英雄”的见解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的( )(人名)之口。

23,《西游记》中的“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树”的是( )。

24,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 (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25,语文课开展“走近名著”活动,请接着甲同学的发言,也讲述一个你熟悉的名著中的故事。

(要求:说出书名、人名和有关故事情节,在叙述中至少运用一个成语或名言、警句、格言。)

同学甲:《水浒传》中,嫉恶如仇的鲁提辖听了金氏父女的哭诉,毅然出手,三拳打死了镇关西,解救了金氏父女。他真不愧是一位见义勇为的英雄。

你的讲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对对联。

上联: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

27,读一定数量的课外文学名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要求。但读书除了积累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学会思考。初中三年,你一定在老师的指导下读了不少课外好书。下面请你做一个简要的读书札记。

书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印象最深的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人物形象给你的人生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你在阅读中外名著时,采用的是什么读书方法?有什么收获?请略举一例加以说明。

水浒传故事情节篇8

关键词:社会现实 人物形象 结构 语言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全面描写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长篇章回小说。它以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为主线,通过一百零八位传奇式英雄被逼上梁山的不同经历,表现了“乱自上作”、“”这一封建时代农民起义的必然规律,塑造了农民起义领袖的群体形象,深刻反映出北宋末年的政治状况和社会矛盾。

一.“乱自上作”、“”构成结构故事、塑造人物的指导思想,是第一部正面反映农民起义的小说。

高俅是封建统治集团的代表人物,小说以他的发迹作为故事的开端,意在表明“乱自上作”。作者还写了大批的贪官污吏和地方恶霸,如皇帝昏庸,上有高俅、童贯、蔡京、杨戬四大奸贼,中有梁中书、高廉、贺太守之流的赃官污吏,下有郑屠、西门庆、蒋门神、毛太公一类的地方恶霸,正是这样从上到下的黑暗统治,把许多英雄逼上了梁山。小说具体描述了他们各自被“逼上梁山”的经过,这些英雄出身不同(包括上自拥有“誓书铁券”的封建旧贵族,下至渔夫猎户),遭遇和经历不同,思想基础不同,但都被逼得走投无路,不得不铤而走险、奋起反抗。小说由此深刻地挖掘出了封建时代农民起义的深层原因──乱自上作、,倾向鲜明地描写了人民群众反抗压迫者的行动。

二.塑造了典型的人物形象

小说是写人的文学,一部小说离开对人物的精美塑造,就谈不上是小说。《水浒传》的人物塑造在古典文学中是无与伦比的。这部小说共写了六百八十五个人物,高度融进了人物独特形象的精心塑造,特别是对一百单八人的描写,各个面目不同,刻画得形象逼真,人物活灵活现,令人惊叹。故金圣叹曾赞:“《水浒传》写一百八人性格,真一百八样”。而且,由于每个人的生活地位、社会身份的不同,他们性格又有着独特个性,作者紧紧抓住人物自身的特点和人物之间的相互对照来塑造人物形象。如李逵的心粗胆大、率直忠诚,鲁达的粗中有细、仗义刚正,武松的勇武利落、心思精细,林冲的忍让,宋江的谦恭,吴用的足智多谋,都被刻画得惟妙惟肖;同样是写人粗鲁,也有许多写法:如鲁达粗鲁是性急,史进粗鲁是少年任气,李逵粗鲁是蛮,武松粗鲁是豪杰不受羁绊,阮小七粗鲁是悲愤无处说,焦挺粗鲁是气质不好。正所谓“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金圣叹语)。

三.语言上开创了口头文学语言,更具个性化、形象化

《水浒传》多使用白话文,使人物语言生动传神、个性突出、极富表现力。金圣叹说:“《水浒传》并无之乎者也等字,一样人便还他一样说话。”如潘金莲听了武松说”篱牢犬不入”后,指着武大便骂道:“我是一个不带头巾男子汉,叮叮当当响的婆娘,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人面上行的人!不是那等搠不出的鳖老婆!自从嫁了武大,真个蝼蚁也不敢入屋里来,有甚么篱笆不牢,犬儿钻得入来?你胡言乱语,一句句都要下落,丢下砖头瓦儿,一个也要着地。”(24回)

语言鲜活泼辣,一个市井泼妇形象跃然纸上。

四.“百川归海式”的结构

《水浒传》以人物为中心来展开故事情节,人物一个个出场,故事一件件展开;上一个人物故事结束时,由事件和场景的转换牵出另一个人物,开始下一个故事。比如小说以高俅发迹为开端,有交代起义背景的作用;高俅逼走王进,是的开始。由王进引出史进,由史进引出鲁达、朱武、杨春,一个引出一个或几个,像滚雪球一样,直到一百单八将齐聚梁山。这种百川归海式的结构,成为小说结构安排的最大特色。而且,《水浒传》中的很多故事情节,既可以独立成章,将某个人的几篇故事串连,又可以成为人物“传记”。如“智取生辰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景阳冈打虎”、“三打祝家庄”等,都是脍炙人口的章节。

当然,《水浒传》除了以上四方面可以赏析外,还有许多值得赏析的方面,如主题内容研究、关于女性描写方面等等,但窃以为,这四个方面已经足够使中职学生了解这部名著的魅力。

参考文献

[1]马积高,黄钧.中国古代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2]袁行霈.中国古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水浒传》名家解读.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

[4]茅盾.茅盾评论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上一篇:母亲节手抄报范文 下一篇:小数的意义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