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道德的母爱范文

时间:2023-09-18 19:05:21

超越道德的母爱

超越道德的母爱篇1

“下午要出差去走访合作品牌,每一个与赛越合作的品牌,我都亲自去考察”。年轻气盛的朱恒冲凭着自己的热情与充沛精力,一直在“孕婴”行业里不甘心做“小”。

“2005年开始做孕婴产品,当时入行显然有些晚了。”在2005年孕婴用品行业正蓬勃时,朱恒冲看准“孕婴用品”的朝阳未来,却不落“营销”窠臼。

“要做就做大的,做整套产业链,而非经销商。”入行之前,朱恒冲一直给一些家电卖场供应配件,这让朱恒冲为自己创业确立了明确的目标:控制孕婴用品产业链。“不只做产业的一个环节,做一体产业链,控制源头供应和终端销售。”

当时30岁出头的朱恒冲野心勃勃,“不做专卖店,离开门头房,租写字间做‘孕婴’贸易公司。”

很多朋友对“投入”之大保持不解,然而朱恒冲硬是凭借自己的“野心”,在标山商城租了一层写字间,“赛越贸易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了。

“各大孕婴品牌,为超市、商场、孕婴连锁超市供货。”公司成立后,品牌事业部、市场营销部、仓储部先有了“羽翼”。

“刚开始做时,考虑到资金有限,先一些中端品牌。”朱恒冲说,“不过,尽管品牌中端,质量却严格把关。”

目前赛越贸易给银座、中百、婴贝儿孕婴超市供货,“从刚开始创业到现在,孕婴产品安全性、健康性、舒适性一直是合作的标准,也是我从事孕婴行业的唯一标准。”

做了多年的孕婴用品,朱恒冲被朋友们笑称是“孕婴专家”。孕婴业是个良心行业,朱恒冲的原则是:“再大牌,只要不安全也不会合作;再无人知道,只要试用后安全,也值得推广。”

贝贝玛特与电商未来

经过了7年的不懈努力,如今的赛越贸易已经在青岛、济南、潍坊等地建成了很多大型孕婴概念店及其十余家直营店,发展了近百家加盟店,年均销售额过亿元。然而,朱恒冲却依然觉得“不满足”。

“要做就做孕婴行业的龙头老大。”朱恒冲信誓旦旦的说,怎么宣传赛越品牌,打出知名度才是他目前考虑的。

赛越怎么从山东走出去?蓬勃的物联网发展,让朱恒冲看到了赛越“做龙头”的曙光。

2012年,赛越旗下的“贝贝玛特”上线了。“加入第三方电商平台,做网店,我们又晚了一步。”朱恒冲遗憾的说,“倒是销量不错,口碑也树立了。”朱恒冲才稍稍松了口气。

“山东有很多做得不错的孕婴用品公司,但掌门人都畏头畏尾的放弃了做大格局的信心,我还年轻,我勇于尝试。”

目前,贝贝玛特与天猫、淘宝、京东、当当网、1号店、亚马逊等电商合作,截止到2013年底,贝贝玛特已在“各大电商平台”建立自营母婴网店9家。1年多的时间,营业额已经突破3000万,成为母婴领域山东省第二大线上零售电商团队。

“我们只销售正品”,朱恒冲一再强调“正品”两字,“不卖假货,不卖名不符实的孕婴产品。”正是这样的“诚信”坚持,才让“贝贝玛特”在孕婴界小有知名度。

“在别人刚开始做门头房的时候,我坚持要做孕婴营销团队;在别人满足于线下营销业绩时,我要关注线上口碑。”朱恒冲说,“我希望把赛越孕婴做成山东第一,无论从营销渠道还是品牌诚信度上,都要往无限大去做。”

触摸“母爱街”

“总是晚了一步。”让朱恒冲从入行到贝贝玛特颇有遗憾。

在“母爱街”商标抢注成功后,朱恒冲笑着说,“这次终于抢先一步。”

朱恒冲提及的“母爱街”是移动手机客户端,目前正在研发的最后完善阶段,最快在今年6月份之前上线。

关于技术研发,朱恒冲已经铺好了路。2011年,为靠近电子商务的核心,引入专业电商人才,朱恒冲选址在电子商务城“杭州”,成立了“德德麦”公司。

“未来,一定是电子商务连通生活。”为此,朱恒冲布局杭州,聚拢20人左右的电子商务精英团队,为的是未来赛越在电子商务上的发展。

正是由于“德德麦”公司的电子商务经验,在开发“母爱街”移动APP时,无论从技术、布局、页面美化都显得得心应手。

谈及未来的发展,朱恒冲表示,目前想做好“母爱街”,在“触屏”界抢注“第一”孕婴客户端。

“母爱街是一个孕婴网上超市,未来营销模式分为PC端、手机客户端、微信营销、体验店”,“四位一体”的营销模式让朱恒冲这次“胸有成竹”。“我们在全国各地招商,全部合作品牌均是一线品牌,也有一些国外的品牌入驻,免费为他们提供平台进行推广。”

超越道德的母爱篇2

汤立冬出生于江苏省睢宁县,父母都是农民。1995年,汤立冬考入上海大学生物专业,毕业后在上海一家医药公司工作一段时间,又考取了本校的研究生。2003年7月,汤立冬到扬州市一家生物科技公司担任技术总监。

2004年3月的一天,汤立冬到超市选购生活用品,结账时,由于身上的钱差几毛零钱,身边的一位女孩主动替他付了款。

汤立冬就这样认识了这个叫俞惠的女孩。俞惠是市区一家幼儿园的老师,生得明眸皓齿,汤立冬对她几乎一见倾心。此后一连几天,俞惠的影子总是在他的脑子里挥之不去。

一周以后,汤立冬悄悄地去了俞惠工作的幼儿园,他远远地看到,俞惠就像一只欢快、精灵的小鹿,从头到脚都充满了朝气和活力。汤立冬呆呆地看了整整一节课,当天中午,就鼓起勇气拦住正要放学回家的俞惠,以专程前来道谢为由,要请她去吃饭。俞惠见他一副局促不安的样子,心里便有几分明白,脸一红,答应了下来。当俞惠得知汤立冬是一名硕土研究生时,不禁对他刮目相看:而汤立冬得知她还没有恋人,当即表白了爱意。

不久双方家庭也知道了他们谈恋爱的事。在俞惠父亲俞德超的眼里,这个“准女婿”不仅拥有高学历和强烈的事业心,而且生得仪表堂堂。虽然女儿还没有和他结婚,他和老伴对汤立冬已经疼爱有加。

汤立冬和俞惠结婚的事渐渐被摆上了日程。考虑到汤立冬的父母是农民,上面只有一个已出嫁的姐姐,他积攒的工资还要留着结婚,俞惠的父母毫不犹豫地拿出6万元首付款,为他们购买了一套期房,等房子一到手,两人就可以举行婚礼。可是谁也想不到,灾难突然降临了!

2005年7月,汤立冬一下子好像黑了许多,而且显得疲惫不堪。俞惠将他拉到医院作了一下检查,结果如同晴天霹雳:汤立冬患了肾衰竭,而且已到了中期!幸福转瞬即逝,这对恋人在医院里当即抱头痛哭。

为寻求有效的治疗,汤立冬在俞惠的陪同下先后去了南京、上海和北京等地的多家医院,他们的心越来越沉重,因为从每家医院传出的几乎都是一样残酷的消息:治愈的希望极其渺茫,唯一的希望就是进行肾移植,可要找到合适的肾源又十分困难。

2005年11月,考虑到生活的方便。汤立冬和俞惠返回扬州,住进扬州市人民医院进行系统治疗。俞惠的母亲也放弃生意,和女儿一起照顾汤立冬,可他的病情非但不见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2005年12月,他的肌酐指标竟超出正常值30倍,已经转化为尿毒症。俞惠首先打电话给汤立冬的父母和唯一的姐姐,请求他们来扬州进行配型,承诺只要他们配型成功并愿意捐献,她马上就去筹集资金,不管需要多少钱,绝不会为难他们。汤立冬的父母、姐姐深为感动,12月22日,他们一起来到扬州,当天下午就完成了血液采样,但配型的结果却令人失望,全家人除了母亲之外,配型都不正确,而母亲也因有肝炎而无法移植肾脏给汤立冬。

死神降临前夕“为爱分手”,他要亲眼看到她拥有幸福

2006年2月,汤立冬所在的病区有两个病友先后去世,汤立冬似乎听到了死亡的脚步声。每次看到俞惠穿梭忙碌的娇弱身影,他的心里就一阵阵地痛。

有一天,汤立冬在电视里看到一个故事:一个名叫陈年喜的尿毒症患者,因为爱妻子,坚决和妻子离了婚。当看到那位妻子一步一回头地离开她固执的丈夫时,汤立冬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J他突然想,一定要给俞惠幸福,他决心效仿电视里的那位丈夫。

2006年3月初,当汤立冬语气平静地提出分手时,俞惠一下子愣住了:“立冬,你不是在开玩笑吧?”汤立冬说:“我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既然我不能给你幸福,我就要亲眼看到你幸福!这是我唯一的心愿,也是我对你提出的唯一要求。”

但第二天一早,俞惠又来了。汤立冬越是赶不走她,越是觉得自己做的这件事是对的。他趁俞惠不在的时候,打电话找来了她的父亲俞德超,要求他说服女儿。俞德超握住他的手,不由得老泪纵横:“孩子,你病得这么重,这样的话让我怎么说得出口啊?”汤立冬一再恳求,俞德超答应考虑。

随后,汤立冬以不做透析逼迫俞惠离开。俞德超对女儿说:“就算你痴情,可立冬这孩子心意已决,再坚持下去,你就是把他往死路上逼呀!他的日子也许真的不长了,这是他最后的心愿,你非要让他死不暝目吗?”

2006年5月底,面对血液透析已经延迟了好几天的恋人,俞惠终于答应与他解除恋爱关系。她含着眼泪对汤立冬说:“我想通了,去透析吧。”汤立冬笑了:“这就对了,你可不要反悔。”俞惠的脸上也呈现出一丝惨淡的笑意:“就算不是恋人,我们也是兄妹,以后我就以妹妹的身份来照顾你,你总不会拒绝吧?”汤立冬轻轻地点了点头。

总觉得过意不去的俞德超夫妇为了弥补内心的愧疚,除了前期已花去数万元之外,又不声不响地往汤立冬的住院账户上打入5万元。尽管汤立冬执意将姐姐从老家请过来照顾自己,可俞惠还是经常去医院看望他,给他做菜送饭,像原来一样帮他服药,给他捶背。为了让汤立冬能够坦然地接受这些,她已改口叫他“哥”,汤立冬也不知不觉地接受了这一称呼。

2006年7月下旬,汤立冬因免疫力极差突然感染了重症肺炎,高烧不退,昏迷不醒,在进行抢救的几天里,俞惠寸步没有离开医院。一天下午,护士将一张催款通知单递到汤立冬的姐姐手里,姐姐不知所措。俞惠将单子接了过来,当即与父亲联系。一个小时后,俞德超又将3万元打到汤立冬的住院账户上。汤立冬转危为安之后,听姐姐说俞惠一家又给了钱,他激动地握着俞惠的手流下了眼泪。

说是分手了,俞惠的心好像还是放在汤立冬的身上,俞德超夫妇为此感到忧心冲忡。为了将女儿的感情尽快从汤立冬那里转移出来,2006年10月,俞德超夫妇托人给俞惠介绍了一个在银行工作的男孩。男孩名叫周伟,26岁,本科学历,长得帅气而阳光,他对俞惠几乎也是一见钟情。俞惠本来只是想应付一下父母,谁知与周伟几次接触之后,就被他的善良和坦诚打动了。周伟已经知道了她和汤立冬的故事,不仅没有在意,反而对她更添了一分敬重,向俞惠郑重承诺:假如他们能够有缘发展下去,他一定会支持她继续去帮助汤立冬。在周伟的追求下,俞惠渐渐开始接受这份新的感情。

妒火燃烧亲手埋葬她的幸福,爱情故事演变成血腥悲剧

恋爱后的俞惠仍一如既往地去医院看望、照顾汤立冬。一天,俞惠在病房里接了一个电话,见她说话时遮遮掩掩的,汤立冬关心地问道:“你是不是新处了男朋友?”俞惠脸一红,只好向他坦白:“是爸爸、妈妈让人介绍的。”汤立冬怔了片刻,很快又问道:“人好吗?关系发展得怎么样了?”俞

惠脸更红了,同时也显出一丝不安:“刚刚相处,人一般。”

俞惠走后,汤立冬的心开始莫名其妙地波动起来。他本想亲眼看到俞惠拥有幸福的生活,所以此时应该为她感到高兴才对,可他心里却又突然像打翻了五味瓶,很不是个滋味。他没想到人心是如此难测易变,她曾对自己那么痴心,分手时又是那么痛苦无奈,可仅仅过去几个月,她竟然就真的另有“新欢”了。汤立冬只能这样安慰自己:父母总是希望女儿幸福的,孝顺的俞惠或许招架不了父母的安排,只是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违心地“顺从”了他们……

第二天下午,俞惠又赶来病房看望汤立冬。她离开之后,汤立冬突然冲动地做出决定:跟着她,去亲眼证明一下自己的猜想。他向姐姐撤了个谎,拖着病体从医院溜了出来。在公交站台发现等车的俞惠后,他立刻打了一辆的士,开始跟踪她。俞惠最后来到了扬州北塔公园,原来有一个男子已经在门前等她了。男子抚了抚俞惠额前的头发,接着两个人就有说有笑地一起进入公园。看到这亲密的一幕,汤立冬不由得血往上涌,这也是他和俞惠恋爱时来过无数次的地方啊!如今已经物是人非……汤立冬发现俞惠没有注意自己。他下车跟了过去。他看得清清楚楚,俞惠小鸟依人般地依偎在对方的怀里,不一会儿两人又热烈地拥吻在一起……

汤立冬几乎晕厥。从这一刻起他眼前闪现的都是俞惠与他人热吻的场面。他一会儿劝自己:能亲眼看到她拥有这样的幸福生活,这不正是他_的心愿吗?可一会儿他又认为自己的感情受到了愚弄:曾经的千金之诺就这么轻易地随风飘逝,看来她对自己的爱情是不坚定的,否则为什么这么快就移情别恋?!既然如此,他当初又何必为她着想呢?

此后一连三天,俞惠都没有到医院看望汤立冬,她发了一个短信,说自己参加了区教育局的一个学科培训。汤立冬给区教育局打了一个电话,得知根本就没有培训这回事。他顿时感到一种彻骨的悲凉。然而,他还是默默地企盼着俞惠的出现,在异常痛苦的等待中,一个想法从他的脑子里突然冒了出来:试一试她的态度,假如还有可能的话,他要让俞惠重新回到他的身边,找回“遗失”的爱情!

第四天,俞惠终于来了。汤立冬说:“这几天我一直在读这些东西。”他取出一个盒子,递给俞惠。这些是她曾经写给汤立冬的信件,他精心把这些信按照时间顺序做上了标记,连信封都没舍得扔。俞惠的眼圈红了。汤立冬一把抓住她的手说:“俞惠,我后悔了。没有你我简直活不下去!你再给我一次机会吧!”汤立冬试图将俞惠揽入怀中,她却用力挣开了:“哥,现在我们已是兄妹了呀!”汤立冬的心里已翻江倒海……

汤立冬还是有些不死心。2007年8月20日,他向俞惠提出想回单位宿舍,单独和她在一起度过他的生日。俞惠想了想,答应了。为了让身体和精神都处于最佳状态,汤立冬提前一天做了透析。当天,在吹熄了生日蜡烛之后,汤立冬突然抱住她,声音颤抖地说:“我们一直都没有跨越那层关系,尽管不能和你结婚了,我也渴望在离开人世前能真正拥有你一次,也让自己做一回真正的男人!请你无论如何也要答应我,让我这一生再也没有遗憾,好吗?”俞惠羞愤不已,当即态度激烈地拒绝了他。

在经历了生日“事件”之后,俞惠开始自觉地疏远汤立冬,再来看他时,也只是简单地询问一下病情,然后很快就回去了。汤立冬知道,他和俞惠之间已经没有挽回的可能,绝望、嫉妒和愤怒完全淹没了当初对她的那份感激和感动。

汤立冬决定不动声色,以治病为由不断向汤家借钱,以此来扰乱这一家人的生活。听汤立冬说已经没钱治病了,俞德超马上给他筹借了2万元。过了一个月,汤立冬再次向俞家开口借钱,俞德超丝毫没有怀疑他的动机,又让俞惠送来2万元。可是这一切并没有感化汤立冬那颗绝望和报复的心!

2007年12月,汤立冬的病情进一步恶化,一周至少要透析3次才能维持生命,心肺等器官也出现了衰竭。就在这时,他从一个熟人口里得知。俞惠已经开始装修那套新房,可能不久就要结婚了。

汤立冬心里完全失去了平衡,熊熊妒火燃烧得他片刻不得安宁。想来想去。他竟然生出了一个连自己都感到恐惧的念头:既然生不能跟俞惠在一起,就“带”她一起走,和她一起共赴天国……

2008年1月13日,汤立冬买了一把双刃刀,决定自己动手,“带”走俞惠。他打电话告诉俞惠,自己的时间也许只剩下一两周了,下午他想乘车去她的单身宿舍坐坐,再看看墙上的那些儿童画,这是他生命里最喜欢的地方。俞惠当即就答应了。下午5:30,汤立冬来到俞惠的宿舍,竟意外地发现俞惠的父亲俞德超也在这里。但汤立冬想,如果今天放弃,以后也许就没有机会了。正在俞德超一脸关心地询问着他最近病情的时候,汤立冬突然掏出刀,刺向距他1米左右的俞惠,俞德超立刻反应过来,大叫一声:“你要干什么?”一下子扑了过来,用身体挡在女儿面前。刀刺进了俞德超的腹部,俞德超紧紧地抱住汤立冬,一边大声叫道:“俞惠,你快跑!”汤立冬身体挣脱不开,索性接连向俞德超刺去。俞惠跑出宿舍,拼命呼喊“救命”,几个同事赶过来制服了已经筋疲力尽的汤立冬,并拨打了110。随后,俞德超被送到医院,浑身被鲜血浸透,头、胸、腹一共被刺17刀,人已经休克,经医院大力抢救,总算捡回一条命。

汤立冬被关进看守所。出事后,汤立冬的父母和姐姐曾到俞家门前跪了整整一天。俞德超出院后瘫痪在床,父亲在最后时刻用自己的身体保护了俞惠,才使她躲过一劫。俞惠每天侍奉在父亲的床前,内心被巨大的愧疚和悔意占据着。他们家为汤立冬的治疗先后花去近20万元,原本健壮的父亲后半生将要在床上度过,是她给这个家带来了灾难。俞惠感到特别委屈和不解的是:“分手”本是汤立冬提出和坚持的,后来她和父母对他也一直像亲人一样,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2008年7月19日,扬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汤立冬无期徒刑,。目前他被家人保外就医。死神每天都有可能降临到他的身上,除了父母、姐姐之外,他一直不愿面对所有认识他的人。

2008年10月初,历经劫难的俞惠与周伟结婚了。这正是汤立冬当初的心愿,可现在他已经只能独自痛心疾首了。这场本可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最终演变成这样的悲剧,让人为之扼腕叹息不已!

超越道德的母爱篇3

近几年来,我国大学生杀人案频发,特别是近几个月,大学生杀人事件接连不断,实在令人震惊。偶然出现一两起,可以说是凶犯的个人原因,但接二连三地发生类似事件,就不得不反思学校、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对学生的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短板”

《上海金融报》2011年4月26日的文章称,一方面,当前我国的教育体制在心理健康教育上仍存在“短板”,尽管我们常说教书育人,但当下,我国的教育体系对“育人”的重视程度显然不够,往往只片面注重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和健全人格的塑造。例如,尽管三好学生的评判标准应是德、智、体全面发展,但真正获得“三好学生”称号的往往是成绩拔尖的学生,有不少老师也简单将成绩作为划分“好生”和“差生”的标准。这样的价值导向,在普通教育阶段或许尚看不出问题,但到了高等教育阶段,学生需要思考人生发展规划时,这种价值理念和体系的冲突,就会让大学生变得无所适从,进而诱发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家庭教育的因素同样不可忽视。如今独生子女家庭居多,孩子与陌生人的接触频率并不高,特别是一直生活在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们,与社会的接触面相对狭小,如果家长与学校不注意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那他们很可能因不适应独立生活而产生诸多问题。

人性教育势在必行

新华网2011年4月24日题为《药家鑫用生命赎罪警醒世人》的文章指出,反思药家鑫把交通肇事激化为故意杀人的心路历程,错上加错的理由竟是缘于伤者记住了自己的车牌号码,竟是“农村人难缠”的偏执歪理,是交通肇事伤人有可能对其家庭造成的经济负担和对自己“前程”的负面影响。其泯灭人性、漠视生命的畸形病态昭然若揭。责任缺失、心浮气躁是当下中国的社会通病。在物欲横流、道德滑坡的当下,持这种心态的人绝非个例。上海留学生刺母事件再次警示人们,加强对社会尤其是年轻一代珍重生命的人性教育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生命价值教育缺失

中新网2011年3月24日题为《专家评大学生撞人杀人案:反映生命价值教育缺失》的文章指出,对于药家鑫故意杀人一案,有媒体专家评论认为,“父母将自己的期望压在孩子身上,导致药家鑫在遇到梦想阻力时,采取了突破法制和道德双重底线的做法。”也有评论者――陕西省社科院青少年心理研究员方海韵认为,药家鑫的行为与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密不可分,反映了现代青少年对生命价值观的缺失。从年龄上讲,21岁的药家鑫应该是成熟的,但其作案时的心理状态明显反常,其行为属于自我保护机制在行为上的消极反应。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大量的复杂信息充斥青少年脑海。青少年是受社会变动影响较大的群体,如果在此阶段被灌输了不正当的价值观,就会导致其在事物分辨上的消极,出现类似于此的悲剧。“通过此类案件,全社会应该高度重视最基本的生命价值观的教育。”

“底线教育”空白

底线是指人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处于困境中,并作出多种选择,但无论怎样选择,都不能伤及无辜,都需要符合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底线教育的使命之一是让人作出适应自己实际情况又符合社会基本要求的底线选择。

以药家鑫案为例,其驾驶车辆回校的底线应当是遵守交通规则;不慎违反了交通规则,底线就是不能撞人;撞人的底线,就是及时停车,协助抢救。药家鑫的悲剧就是在道德滑坡中,越过了一级又一级的底线,以至于最后将人撞伤后竟连刺数刀,活生生把伤者扎死。尽管有不少专家和律师分析药家鑫的行为是“激情杀人”,或曰生命意识的缺失等等,但有一个原因不可忽略,就是长期以来,很多人在成长过程中没有接受过底线教育,脑海中也没有底线意识。

我们再看看药家鑫的成长经历,从同学、邻居的评价中,他是一个文静、内向、学习好的好孩子、乖孩子;父亲对他的管教非常严格,不允许出错,要求药家鑫凡事都要做到超出他人,尽善尽美;母亲对药家鑫则是非常疼爱,在她的眼中,儿子就是一棵永远向上的好苗子。我们可以看出,父母将自己人生的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其实,以这样的方式教育孩子,对于中国家庭来说,绝对不是少数,望子成龙是父母的最大追求。问题是,孩子不成器或者成不了龙,又该怎么办?,这就是底线教育的缺失。可以成不了龙,只要是一个合格的公民,在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境遇中,自由快乐地生活,就是成功,同时,也是父母教育的成功。以药家鑫为例,如果在他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或教师除了告诉他应该怎样做好事之外,再告诉他,不慎或由于各种原因做了坏事甚至触犯了法律该怎么办,也可能最终避免悲剧的进一步发生。

中国式家庭教育的反思

2011年第15期《中国新闻周刊》发表文章称,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已然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高效的经济发展,需要具有高度竞争力的人们投入其中,被这种趋势裹挟的成人,又不可避免地将这种竞争压力传导给孩子。在这种竞争逻辑下,学习成绩成了衡量教育成功与否最重要的标志。北京师范大学人格课教师王芳认为,这样的教育使得孩子从小学会的是“注重外部的标准和目标,比如成就,比如拥有什么东西,也导致孩子把人生价值建立在这些东西上面”。她说,社会正处于复杂的转型期,没有人认为社会大环境和教育体制可以一夜之间被扭转或打破,但父母可以在家庭教育中弱化大环境的影响,“更强调内心的关注和成长”。

在我国,对学习成绩和考试分数的追求,主导了孩子从小学到大学的整个成长过程,并不可避免地牵引了整个社会的教育资源。本来应该对人格教育承担主要责任的家庭教育,也不得不为学历教育服务。“一方面要听从学校教育,一方面学校教育又听从家长的,情况越来越复杂。”北京师范大学教科所副所长陈建翔认为,在这种教育局面下,“人格教育是失败的、缺位的。”

“中国父母是不懂得爱的。”在陈建翔看来,中国式父母的爱缺乏慈悲心、平常心和公正心,而且很狭隘,“其实是爱自己,爱自己的想法,然后寄托到孩子身上,当孩子达到要求的时候就爱,达不到的时候就恨,是一半恨一半爱,带有太多个人的目的和功利在里面。”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主任史占彪则将这种教育称为“没有深度的教育”和“没有哲学理念的教育”。“现在是有知识没文化,没有德性的功底,没有思考,就是就事论事。比如吃 饭是为了有营养,为了长身体,这样才能奋斗,但孩子不会享受吃饭的乐趣。事事都这样,孩子就找不到生活最原始的乐趣,只能生活在一个很肤浅的境界里。”

《中国新闻周刊》走访的多位专家及机构均表示:社会转型期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得近10年来中国青少年的心理疾患呈加速发展的态势,家庭教育是一个家庭、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基础的一环。过去几十年我们对它的轻视,正在结出恶果,这个恶果隐蔽在一个个具体而鲜活个体的人格中,渐渐聚合起来影响社会的整体。失败的家庭教育没有赢家。孩子与家长,都是受害者。

链接:英国教育:重在道德培养

英国中小学校里的道德教育不叫道德教育,而称“个人的社会健康教育”,或称“社会化过程”。目的是让他们懂得平常做人的基本道理,如何自律以融人社会,成为社会的一分子。核心道德观念有四:尊重生命、公平、减实、守信。英国人还有个观念,即“道德是被感染的,而不是被教导的”。它体现在英国中小学的道德教育里,那就是不要求孩子们去死记硬背道德准则,但是,要求孩子们从心灵深处、从日常生活中懂得和理解伦理道德。

英国的社会道德教育,还有一点令人印象至深,那就是从小教育小孩子要学会照顾自己,同时注意不要妨碍他人。这其实就是公德与私德的分水岭,也有人称为“对陌生人的道德要求”。就拿交通规则来说,为什么可见度良好时不能打开车尾雾灯?别人超车时为什么要把远光灯改成近光灯?开车时如果考虑别人的处境,考虑可能会给别的道路使用者带来的危险,也就意味着考虑自己行车的安全。

现代的英国人非常注重培养孩子勇敢和坚韧的性格,他们深知勇气是一个人主动进取的动力。英国父母常常带着自己的孩子去探险,深入到大自然中,在险恶的环境中生存,目的就是为了锻炼孩子的意志和勇敢精神,为今后的人生作好人格方面的准备。英国的私家车的拥有量是很高的,但是,英国的家长们很少会开车接送孩子,他们都是让孩子自己背着书包徒步或乘坐校车去学校。(摘自《感受英国》,作者:张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日本教育:重在人格修养

《京华时报》2011年3月29日题为《从日本大地震说到素质教育》的文章称,这些天,关注日本地震,关注海啸,关注福岛核危机,成了大家共同的话题……在政府管理缺位的情况下,日本民众自我约束、自我维持应有的秩序,可以说处惊不乱,遭灾不慌。你看电视上的日本,地铁停运,大家不抱怨,就在地上静等;加油站限制供应,车子同样有秩序等待;饮食困难,超市自动为周围民众提供饮食,每人自觉地只领取两瓶水,想到让更多的人能分享这本身就不充裕的食品;公用电话亭前,10台电话,10人一组,每人允许通话一分钟,可是没有人的通话用完一分钟,他们想到排在后面的人更需要给家人报平安。

灾难当头,在政府管理缺位的情况下,民众能够克制私欲,以满足大众利益为第一需要。这样特殊情形中,日本普通民众的这种表现,应该说与日本的教育密不可分,由此我理解了日本教育。日本教育有一句口号:“培养负责任的一代。”在日本不论是学校,还是家庭,特别注重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日本高中教育的目标是“人格的完成”。他们所说的人格指3个方面:学习能力、强健的体魄和丰富的灵魂。

德国教育:重在规范德行

德国人有这样一个恰当的比喻:教育孩子像是驾驶汽车一样。为了能够驾驶汽车而进专门的学校,学习交通规则,考试合格后才可以得到上路的许可――而教育孩子比这更要复杂和困难……孩子需要成年人培养他聪明的才智,但同时他也需要您为他树立起爱心、自信心、独立精神、责任感、对美的感悟等一系列的情操品质,不仅仅让孩子成为一个才华出众的人,他同时要拥有健康而美丽的心灵世界,有力量、有爱心,要使孩子成为一个平衡的优胜者,这才是德国教育的真正目的。

在德国,随着父母对正确行为的重复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思想教育,时间一长成为自然,孩子就会把遵守这些规则当作自己的本分。于是不管是成年人还是孩子,都把维护公共纪律、爱护公共环境、在各种场合讲究文明视为无可置疑的事情。在德国,常可以看到人们在耐心地排队等候,或是为他人、为公众着想的举动,全社会形成一种高度自觉、井然有序的文明道德风尚。(摘自《德国人怎样教育孩子》,作者:李宽宽,昆仑出版社出版)

超越道德的母爱篇4

关键词:弗洛伊德 俄狄浦斯情结 恋母情结

《俄狄浦斯王》是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它取材于忒拜系统的神话故事,讲述的是忒拜国王拉伊俄斯从神谕中得知他的儿子俄狄浦斯长大后将杀父娶母,于是在俄狄浦斯出生时,忒拜王用铁丝穿其脚踵,令仆人抛于荒山野岭,但却被科任拖斯国王玻吕玻斯收养,俄狄浦斯长大成人之后,“杀父娶母”的预言一一应验的故事。这样一个人物的命运,引起了人们经久不衰的兴趣,几乎所有西方著名的批评家、美学家和哲学家都就其发表过自己的看法。索福克勒斯也因此被称为是“戏剧艺术的荷马”。《俄狄浦斯王》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不仅成为西方文学批评史中的一个持久的话题,而且也成为整个人类所要解答的一个谜,即斯芬克斯之谜,一个关于人的谜语。命运观、过失论、恋母情节、替罪羊机制是评论家论述《俄狄浦斯王》悲剧原因的四条主线。本文将从弗洛伊德对俄狄浦斯情节的解读角度出发,浅析俄狄浦斯情结即恋母情结的文学意义及社会意义。

一、俄狄浦斯情结形成的原因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会伴随一种情结长大,表现为对母亲不正常的依恋,因为这种情结出自古希腊的戏剧《俄狄浦斯王》中,所以被称之为俄狄浦斯情结。弗洛依德认为,潜意识的本能是人的行为动机产生的原因,人的本能分为生之本能和死的本能,而生的本能由自我本能和性本能两部分构成。弗洛依德特别重视性本能,他主张人的性本能背后的动机性源泉或力量可称之为力必多(libido),或者说称为性力(欲力)。弗洛依德认为,力必多是一种心理本能,特别是性本能。在他看来,在性的背后存在着一种潜力,不断地驱使人去寻找,这些与性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弗洛依德认为,“人的行为都有它的动机,动机决定人的行为,而动机是心理的,它要是由力必多心理的性本能所驱动、所支配的。”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大致应该分为三个阶段,依次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处于无意识系统,是本能的储藏库。本我属于非理性力量,奉行快乐原则,总是谋求把本能投向外界对象进行发泄。在外界不具备的情况下,本我则会把本能投向外界对象在内心世界中的幻像进行发泄。本我挪出一部分力量把自身中的理性潜能激活,形成自我。自我奉行现实原则,运用理性力量为本能在外界寻找发泄对象。社会伦理规范被同化,便形成超我。超我奉行理原则,负责监督自我对本我要求的满足情况。超我严禁本能在外界对象上或在内心幻像上进行发泄,并根据自我对这一禁令的执行情况对自我进行奖惩,使自我或感到自豪,或感到内疚。”个体年幼时对这种力比多即性本能的压抑便形成了俄狄浦斯情结即恋母情结,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恋母情节,只是在成长过程中超我压制了本我的爆发。

二、俄狄浦斯情结的表现

《俄狄浦斯王》中,对本我的描述或者解释并不是非常清楚,但是我们也可以从俄狄浦斯离家出走看出来这一情结对他的本我的影响。在得知神谕后,他从养父母家出走,因为怕自己会害死自己的养父母并导致罪恶。这正说明了,饿狄浦斯所谓的本我已经在无意识中受到了多方面的影响:

1.觉得自己会害人。因为神谕这样说他会杀父娶母,他就很害怕,本身说明自己对于自己没有信心,对自己是否会加害父母也不能确定;或者是俄狄浦斯心中的不安分被神谕道破天机,他才狼狈地下决心要从家里出来。

2.他觉得神谕说的杀父娶母是个很难承受的罪名,说明他也接受了当时的观点,既不能杀父也不能娶母。但是,当他意识到这是一种罪名的时候,就表明他的本我已经去思考过这个问题,并被这个问题所纠缠。杀父娶母的原因有很多解释,但不管原因是什么,可以确定的是,俄狄浦斯心中的本我想通过杀父娶母或者近似的举动实现心中被现实掩盖的快乐,即使实现这个目标的手段是不道德或者是不能被人类接受的。

俄狄浦斯弑父娶母这一行为充分体现了他的心理活动过程中力比多的指向,戴着“不知情”的假面,本我最本能的愿望得到释放,恋母情结转化为行动。

三、俄狄浦斯情结与观众的认同

弗洛伊德认为,这部古希腊戏剧能同样地感动现代观众和当时的观众,就在于我们内心中也有一种东西,与戏剧中主人翁的命运是不谋而合的。这种不谋而合的东西,就是恋母情结。观众借助于戏剧实现了童年时候的愿望。俄狄浦斯无意中杀父娶母,正是标志着恋母情结的实现。只不过,观众比主人翁幸运的多,因为我们在社会伦理和道德的压制下,也在自身的控制力帮助下,成功地转移了对于母亲不合适的爱的冲动和对父亲不应有的妒嫉。这个本我也是我们有的,因为“本我对快乐原则的奉行决定了人们生活的目的只能是追求幸福,这种幸福,产生于被深深压抑的那些需要的满足。”这种本我,并非一定要通过杀父娶母来实现,也不一定只能通过性来实现,有时候只要得到快乐,愿望得到满足,本我就实现了。比如观众看戏,就在于把剧中主人翁引申为自己的同类,便得到了本我的满足。因为,虽然观众并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业,但是却渴望成为英雄,这种渴望一直在心中压抑着,直到有一天看到了舞台上的演员演绎了主人翁的成功,而这种成功就是观众一直渴望能够达到却无能为力的事业,自己就把自己当作了剧中人,理想得到了满足。

但是,并不是所有被自我的快乐原则锁定并被其利用的事物都真的能给人带来快乐。与之相反,自我发泄过后,剩下的可能只有痛苦和煎熬。这也正是恋母情结表现出来的特征。因为观众本体中存在另外的一种“我”――超我,它根据本我需要被满足的情况对个体进行监督,并做出给予自我的奖励或惩罚。由于这种恋母情结本身就是一种畸形的爱,受到了社会道德和伦理的约束,超我肯定给予了自我一种否定的裁决。这一裁决深深影响人的自我感受,常常带有一种负罪感,而且,由于这种自我的负罪感和本我快乐原则冲突往往并不能很好的得到解决,个体常常在矛盾和痛苦中徘徊。更有甚者,畸形的快乐冲动越强烈,实现之后的痛苦就越深,就如俄狄浦斯一样,刺瞎自己的双眼,惩罚自己。这些“我”同时出现在了一起,肯定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摩擦,超我、自我、本我之间的互相争斗与抗争恰恰体现了“恋母情结”的现实特征。

四、俄狄浦斯情节对创作者的影响

俄狄浦斯情节影响了后来众多作家的创作,笔者在此以茨威格《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为例,探究后继作家们对俄狄浦斯情节的理解和把握。

“精神世界的探索”和“在灵魂深处发掘截然相反的东西”是茨威格在小说创造的过程中非常在意的主题。《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给我们展示了一份与众不同的爱情。无名女主角对小说家R的爱情表白是:“……我的一生始终都是属于你的,而对我的一生你却从来毫无所知。”在茨威格的这部小说中,这个连名字都没有的女人,为了一个始终认不出自己的男人默默地付出了一生。如果说她选择了爱,那么这个责任是何等的重大。茨威格受到弗洛伊德心理学的影响,小说里面渗透着后者的心理学思想,如上所述,弗洛伊德的理论重新分析了《俄狄浦斯王》,他认为俄狄浦斯之所以弑父娶母,不是因为神谕或者一时冲动,而是因为他幼时所受的压制造成的。同时,弗氏还用这个情结分析了许多其他文学作品里的人物,如哈姆雷特等。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的俄狄浦斯情结是在他三到六岁之间结成的,并陪伴这个人终生。也就是说,儿时的经历,特别是坎坷的经历会给人一生的影响。《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中,作者安排小说的女主角在信的开头就说了她是如何在幼年的时候就碰到并爱上男主角的。她在没有碰到他以前,感觉整个人生都是灰色的,而自从生命中有了他的印记,她的生活就变得多彩起来。还没有见到男主角,她先见到了搬到他家里的书。在产生了无限好感以后,她第一次见到了他。爱情的种子自此在这个小女孩的心里种下,这棵种子破土、萌芽,并陪伴了女孩的一生。女主角对男主角那无限的爱,经历了许多考验而始终不变,这种绵延不绝、只有奉献没有索取的爱,之所以具有那样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她从小就种下了对他的“俄狄浦斯情结”,这种情结埋藏在她的潜意识里,盘根错节,使她为了这个男人无私地奉献了整整一生。所以这里,茨威格为了使我们对女主角执着的爱情有足够的信服,安排她从童年时代就有了弗洛伊德的潜意识里的爱情归宿,作者的这一谋篇布局为女主角的痴情找到了坚实的根据,也使得女主角的爱情更能打动人,小说的意义也更深刻。

可以说,弗洛伊德的理论对后世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众多作家的作品中都带有弗洛伊德的印记,不仅国外著名作家,国内名作家如鲁迅的小说《补天》也取法于弗洛伊德的学说,解释了人和文学的缘起;曹禺的《雷雨》第一次曲折地体现了和俄狄浦斯情结;郁达夫则在创作中有意识地实践弗洛伊德的升华理论;刘恒的中篇小说《伏羲伏羲》再现了弗洛伊德式的“男性中心”,而自称“没读过弗洛伊德”的王安忆,其“三恋”系列被批评家指责为对弗洛伊德的图解和模仿等等,不胜枚举,其中,弗洛伊德对俄狄浦斯情节的解读也影响了张爱玲等一批作家的创作,弗洛伊德理论值得后世更深入地探究与挖掘。

参考文献:

[1]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

[2]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梦的解析[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

[3]斯台芬・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4]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

超越道德的母爱篇5

“我用一生寻找浪漫――”

坚信在世界某一处

有个完美“另一半”

在这部最新出版的传记中,钱德勒根据褒曼本人生前讲述,以及亲朋和同行对褒曼的回忆,为褒曼一生的感情悲剧给出了一个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解释:这名奥斯卡影后两次抛夫弃子、改嫁他人的原因不是喜新厌旧,而是出于她太过理想化的情感追求,“她最大的弱点就是:无可救药的浪漫”。

“我的生活常常出错,我不够理智。”褒曼曾对钱德勒说。与褒曼合作过的导演乔治・丘克告诉钱德勒,褒曼拥有“惊人的幻想力”。“有时候,在电影里或舞台上,这样的幻想对她有利。但在现实生活中,这会成为她的痛苦。”丘克说。

褒曼始终坚信,在这个世界的某个地方,有她生命中完美的“另一半”,一旦相遇,两人会像童话故事里的主人公一样,幸福地白头到老。因此,她穷其一生都在追寻完美的“另一半”。尽管经历了3次失败婚姻,她那一腔浪漫情怀却仍然不改,即便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

传记中写道,褒曼因癌症即将去世前,仔细地整理好一些具有纪念意义的物品,留给子孙后代。这其中有她的3件嫁衣,“代表她的3次婚姻”。她把每件衣服都洗得干干净净,亲手叠好,包在塑料袋里。“每一件都属于我,尽管很短暂。”她说。褒曼意识到,3个丈夫将和她的电影作品一样,成为她传奇人生的一部分。

褒曼曾说:“我用一生寻找浪漫。我坚信,伟大的爱情将降临在我身上,就像我父母曾有过的那样。言语无力,感觉才是一切。”

“越是被禁止的爱情,越浪漫越真诚――”

父母缔造爱情神话

深刻影响女儿人生

从童年时代起,对浪漫的渴求就深植褒曼心中。在她眼中,没有哪个男人能比得上父亲,也没有任何感情能超越父母所缔造的爱情神话。

1000年,16岁的德国少女阿德勒在斯德哥尔摩度假时,邂逅了28岁的落魄画家尤斯图斯・褒曼。两人坠入爱河。阿德勒的父母看不上身无分文的画家,禁止女儿与这个穷小子来往。阿德勒只好偷偷把心上人的戒指挂在胸前,固守爱情。7年后,尤斯图斯成功经营起一家摄影店,打动了阿德勒的父母,两人终成眷属。

婚后,两人度过了一段短暂的快乐时光,他们的第一、二个孩子夭折,1915年,第三个孩子终于平安降生。欣喜的父母用当时瑞典小公主的名字为这个女孩取名为英格丽・褒曼。但孩子不满3岁,阿德勒就因突患肝病离开人世。

由于2岁丧母,褒曼对母亲几乎没什么印象,但在父亲对母亲那充满自豪、伤感和爱意的回忆中,褒曼领悟到:爱是这世间最重要的事情,似乎越是被禁止的爱情,越浪漫,越真诚。

褒曼12岁时,父亲因病去世。孤独的童年迫使褒曼经常寄情于假想世界,丰富的想象力助她在高中毕业后顺利考入戏剧学院。

褒曼和第一任丈夫结婚前夕,她从姑姑的遗物中发现了母亲婚前写给父亲的信。那些信饱含炽热情感,深深打动了褒曼。褒曼说:“我读懂了少女时代的母亲,她和父亲如此热烈地相爱。”她期望能和未婚夫重演这样的浪漫爱情。

“他抱怨所有的事情,我失望极了――”

首任丈夫控制欲强

事业走红婚姻破裂

然而,第一任丈夫彼得・林德斯特伦没能带来褒曼期盼的“伟大爱情”。

林德斯特伦比褒曼年长9岁,是一名牙医。两人经人介绍认识后,林德斯特伦邀请褒曼到斯德哥尔摩最豪华的大酒店吃午餐。褒曼回忆说:“他发出的邀请,他付的钱,他还有一辆车。”褒曼就这样爱上了他。

那时,林德斯特伦英俊、勤勉。“我不能忍受离开彼得。我深陷爱情中,无法自拔。”褒曼说。1937年夏天,两人举行婚礼。次年,女儿皮娅出生。

此时的褒曼演技超群,事业成功,但在家庭生活中,她却极度缺乏自信和安全感。所有事情,包括穿着打扮,都由丈夫做主。

这时,美国著名制片人塞尔兹尼克向她发出邀请。褒曼告别丈夫和女儿,只身来到好莱坞。由于长期分离,两人的婚姻生活开始产生裂缝。褒曼喜欢美国,林德斯特伦却正好相反。褒曼回忆说,林德斯特伦到纽约看她时,“他抱怨袜子被宾馆地毯弄脏了……他抱怨所有的事,我失望极了”。

此外,褒曼在好莱坞越来越受欢迎,林德斯特伦不得不接受“英格丽・褒曼的先生”的头衔。1942年,《卡萨布兰卡》公映,褒曼成了家喻户晓的名人。当时,美国影迷中流行一句笑谈:“你知道吗,昨晚我居然看了一部没有英格丽・褒曼的影片!”

褒曼事业的成功,让林德斯特伦开始觉得她不再需要他,越是这样,他越想控制她。“他严格控制我的饮食,我总是饿着肚子离开餐桌。”褒曼说。他独掌家中的“财政大权”,不赞成褒曼添置新衣。他要求褒曼每天准时锻炼半小时,褒曼不愿意,他就唠叨不停。他越来越挑剔,常责备褒曼:“你说话时别这样皱着额头,会长皱纹!”“注意收腹!”“你是不是长胖了?”丈夫的唠叨和神经质粉碎了褒曼的幻想,但当她小心翼翼提出离婚时,他却以为她在开玩笑:“你怎么会在我们正幸福时提出这种要求?”

林德斯特伦和女儿最终搬来美国,但褒曼的第一次婚姻已名存实亡。

“或许,我的期望过高――”

闹婚外情毁了事业

两度婚姻再遭背叛

婚姻已不再美好,但对浪漫的渴求却一直深藏在褒曼心底。1945年,褒曼结识了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他勇敢、智慧、风趣,是一个浪漫的人”。褒曼爱上了他,但卡帕拒绝婚姻和约束。这不但没有让褒曼退却,反而更符合她对浪漫的理解,她仿佛从中看到父母当年那段“被禁止的爱”的影子。几年后,卡帕在越南战场上因踩中地雷殉职,但他唤醒了她对浪漫的追求。

1948年,褒曼看了意大利导演罗伯托・罗塞利尼执导的影片《罗马――不设防的城市》和《同胞》,被他的写实主义风格折服,主动写信给罗塞利尼要求合作。起初,他们只是合作伙伴,但渐生爱意。

褒曼回忆说,一天,她和罗塞利尼走进玩具店,打算给他儿子买玩具。罗塞利尼看到一个75美元的奶牛,说:“我把这个送给皮娅,她会喜欢的。”褒曼很惊讶,因为这正是她想买给女儿却被丈夫拒绝的东西。褒曼把这个巧合看成天意。

一年后,已有身孕的褒曼和林德斯特伦离婚,与孩子的父亲罗塞利尼结婚。失意的林德斯特伦怎么也想不明白,那个“身高不及褒曼的秃头男人”有什么吸引力。

褒曼和罗塞利尼生了3个孩子,但他们的婚姻也逐渐走到尽头。罗塞利尼自大、嗜赌、风流成性,这与褒曼心目中的浪漫爱情相去甚远。两人最终因罗塞利尼的情妇怀孕而离婚。

褒曼的演艺事业也因这段婚外情而跌入低谷。两人合作的所有影片都遭遇票房惨败,观众出言侮辱褒曼,好莱坞对她失去了往日的热情。见不到女儿,得不到理解,遭遇婚姻和事业的双重打击。“我一生都在追寻浪漫。或许,我的期望过高,超越了我能发现和坚持的限度。”她说。

褒曼的第三任丈夫是瑞典人拉尔斯・施密特,这次婚姻几乎是上一次的“翻版”,失望万分的褒曼再次因丈夫的背叛而选择离婚。

“我不想成为堕落女人的化身――”

被迫离开女儿六年

凭借演技再创辉煌

理想爱情总是遥不可及,历经3次失败婚姻的褒曼已伤痕累累。和林德斯特伦离婚后,她被迫与女儿皮娅分离6年,因为前夫觉得离婚让他蒙羞,始终不原谅她,也不允许她看望女儿。

在褒曼于1980年完成的自传《我的故事》中,皮娅回忆了父母离婚后自己的心情:“全新的生活向她(褒曼)敞开大门,充满辉煌和荣耀;热烈的爱情如此浪漫。对妈妈而言,这些是光鲜、美好的一面。但那些被她抛在身后的却不美好,我就是被抛弃的一部分。”

1975年,凭借在《真假公主》中的杰出表演,褒曼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成为纽约影评人协会和奥斯卡双料影后。好莱坞和众多影迷最终还是伸出双臂,接纳了这位真正的艺术家。

尽管一生享有诸多荣誉,但在回顾感情生活时,褒曼不无遗憾:“我不希望因卷入20世纪好莱坞最大的丑闻之一而被后人记住。我不想成为堕落女人的化身。”

超越道德的母爱篇6

【关键词】颜之推儿童教育理念

【中图分类号】G40-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4-0048-02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cepts of children’s education about Yan Zhitui from five aspects: paying attention to early education, language education, appropriate home education, paying attention to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moral education. Being based on which, then elucidate the considerations on the ideas of children’s education about Yan Zhitui.

【Key words】Yan ZhituiChildren educationConcept

一、问题的提出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执行主任卡罗尔·贝拉米说:孩子的早期阶段,大脑的信息传递通道迅速发育,支配孩子一生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的运动元也处于形成阶段。当孩子学习说话、感知、行走和思考时,他们用以区分好坏、判断公平与否的价值观也正在形成。不可否认,孩子早期阶段是孩子一生中最易受外界影响的阶段,也是最需要社会关怀的阶段。因此关注儿童教育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1] 当我们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时,问题又出现了,由于众多的西方儿童教育理念的涌进,诸如蒙台梭利感统教育;华德福教育;瑞吉欧音乐教育……这些教育理念曾一度充斥着我们的眼球,在众多的教育理念中,我们应坚持什么成为一道难题,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温儿童教育理念的经典。在这些经典之中,笔者认为挖掘颜之推的教育思想有利于我们理清自己的儿童教育理念。因为他的家庭教育思想是我国古代家教理论的代表,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备受推崇,而且他的《颜氏家训》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家庭教育专著,内容丰富,体例完备。[2]

二、颜之推的儿童教育理念

1.重视早期教育

颜之推认为幼年期的教育是人生打基础的阶段,因此显得特别重要,而且要及早进行。其在书中说:“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以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3] 这句话指出,幼年期的儿童,精神专一,思想纤弱,心底纯净,极易受环境“侵染”,因此早期教育对孩子而言,成效是易显的,是教育的最佳时机。孩子长大后,再给以礼乐教化,则成效就如秉烛夜游,微微弱弱。因此我们要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对此,他还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加以验证:“吾七岁时,诵读《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以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这是从侧面说明儿童期具有惊人的记忆力,当然,也是对孩童时代学习情况的总结,精神专一很容易记下所读、所学。心理学上所说的关键期,与此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即在儿童成长的关键期,给予适当的教育,对其成长产生的积极影响会持续一生。关键期的教育好似为儿童准备的精神食粮,营养全面且可口美味,会让其更茁壮地成长。[4] 值得一提的是,早期教育目的是要促进儿童身心的均衡全面发展,而不是忽视儿童身心实际发展水平的逾越式发展。重视早期教育不是用超越孩子承受能力的方式培养他们。就儿童早期教育而言,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才是首要的,同时将道德教育融汇其中,这样的教育,才是成功教育的良好开端。

2.重视语言教育

语言是沟通交流的工具,是心灵契合的表达方式。颜之推十分重视儿童的语言教育,把它视为儿童期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他以自己子女的教育为例来说明语言教育的重要性:“吾家儿女,虽在孩稚。便渐督正之。一言讹替,以为己罪矣。云为品物,未考书记者。不敢辄名,汝曹所知也。”指的是,一事一物,未经考证,不随便称呼。做父母的应当知道,在孩子学语时期授以正确的发音,可以规范孩子的语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孩子的终身教师,如何扮演好对孩子人生最重要也是影响最大的教师,是每位家长都应思考的。从在孩子面前规范自己的语言做起,不要认为幼儿不知晓成人的言语。其实语言这项技能往往是在不断的重复中完成学习的,很多时候不太理解的词语也能被深深地刻在拥有“白纸样”大脑的孩子心中。[5] 所以,家长们应当慎言慎行,为下一代树立好榜样,让下一代处在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中,以促进其未来的健康成长。

3.适当的家庭教育

现今的孩子多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就实际了解和观察来看,父母对子女的爱远远超过教育所应持有的态度。许多事情父母都一手操办。诸如,上了幼儿园,吃饭时桌面上撒的饭粒比吃的还多,不会系鞋带的小朋友大有人在;孩子跌倒了,大多数父母会立即上前扶起孩子,而不是由他自己站起来或爬起来;出于安全考虑,父母过多地限制孩子的自由,过多地干涉他们学习、认识事物的过程。在点滴的生活中,父母给予孩子太多人为的不必要的“帮助”,当然,不可否认他们的本意是好的。但是,父母或许没有考虑过孩子们心理会呈现一个什么状态。他们遇到困难时不是想到怎么解决,而是首先想到父母。父母会为他们做好这些事,父母俨然成了他们手中的拐杖。这些被给予过多帮助的孩子,长大后,感情脆弱,经不起挫折,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这种状况在都市孩子群中尤为明显。所以,对大多数父母而言,当孩子懂事时,放手不失为一种好的教育方法。宽松的环境造就独立、自主的孩子。因为每个人的成长都需要空间,给予孩子们应有的成长空间,让他们自己学会长大,让他们享有本应属于自己的权利。父母、子女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对子女生活、学习、心理成长的给予适当的指导与辅导,其所产生的效果要比过多“保护”产生的效果要好得多。[5]

4.重视环境教育

生于官宦世家的颜之推继承儒家思想的内核,孔孟的“慎择友”思想在他的家训中有所彰显。颜之推重视为子女生活选择较优良的邻友环境。因为童蒙幼小,思想极易被外界侵染,古时孟母三迁就是最好的证明。童年稚子,学习的过程多数是一种模仿,身边邻友的影响可能大于父母实施的教育,所以,环境不能不考虑,朋友不能不体察。正所谓“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孩子的成长环境,造就着他们的性格。就如丝之染色,染于黄则黄,染于苍则苍。周围的环境正如染色的颜料,给予孩子和谐的环境,孩子的成长会多一些甜美。环境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明显的,因此父母要特别注意。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在和谐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性格多温和,善于与人相处。而在气氛紧张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性格中多有暴力倾向,有的孤僻、不合群、不愿与人交往。并有较为沉重的心理负担。作为父母,努力为孩子构建快乐的家庭环境,会给孩子的成长过程添加更多美好的记忆。环境可以改变,但孩子的成长过程却是不可逆转的。所以,务必在不可逆的人生历程中,力求为孩子营造优良的环境。[5]

5.重视道德教育

颜之推承袭了孔孟以孝悌仁义等道德规范为主要内容的传统,非常重视子女的道德教育。他认为对儿童的道德教育应以“风化”为主,父母对子女多一些身教,少一些长篇大论。长辈们要多用榜样的方式示范,让儿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鉴于当时士大夫子弟多纨绔的现象,他指出要教导子女树立远大的志向,拥有高尚的气节。因为只有确立远大的志向,才能经得起磨难,才能成大器,“有志尚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无履立者,自兹堕慢,便为凡人。”道德教育历来是教育儿童的首要任务,父母对子女的道德教育投入的精力越多,收效也就越大。当然,对待儿童的道德教育,父母不能绝对地树立一个完美的道德标准,期待儿童拥有超越年龄段的高智慧,是不现实的。儿童的成长,其道德内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班杜拉的模仿学习理论认为,儿童对事物的认识,是从模仿开始的。周围的任何事物都在儿童的眼中和心里,其一直用自己的眼睛关注着周围的事物,其往往会看到大人们所忽略的东西,就算这些东西是呈现在大人眼前的。如一个小孩上街玩,有人说了句脏话,父母当时并未在意,孩子当时并未模仿,但后来的某一天,当他生气时,突然说出那句脏话,即儿童对事物印象的形成,是潜意识在发挥作用。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孩子能成长为有自制能力的人,而不是一个一直需要被人监督和管教的人。现代家庭教育中,对儿童的道德教育、理想教育,更多的是围绕学习进行。强调学习,关注考试。孩子所有心思都必须用在学习上,除了义务教育的在校学习,还要上各类辅导班。[5]总之,颜之推认为,要教育子女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长辈应注意自己的言行,为子女做出表率。

三、对颜之推儿童教育理念的思考

通过对以上颜之推有关儿童教育理念的分析,笔者认为,儿童教育是他实现改良衰微的士大夫教育的前提,颜之推提倡儿童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士族阶层的统治者奠定基础。但摒弃其统治阶级的政治目的,其关于儿童教育的诸多见解是有价值的并能引起我们的思考。

首先,过度重视早期施教,让我们步入了孩子语言学习的误区: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生活观念、文化水平在不断地提高和改变,独生子女家庭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主要家庭类型。现代家长的整体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对儿童教育的认识比以前更多,但也存在着盲目性和互相攀比的心理。看到别的孩子学习外语,也要自己的孩子学外语。有些家长盲目的认为语言教育越早越好,从小就教孩子学习外语,但却忽视了母语教育,殊不知母语学不好对后继的语言学习会产生更大的影响。一代国学大师辜鸿鸣是一位中西贯通的大学者,他并不是从小就学习外语的。实验证明早期母语语言教育与儿童后继语文能力发展呈正相关,良好的早期母语语言教育有助于儿童思维的敏捷、缜密、深刻,为个体后继语文学习和其他学科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要充分关注儿童语言能力尤其是母语能力的培养,不要忽视了儿童早期母语的教育反而注重外语的学习,这样反而得不偿失。[6]

其次,我们的儿童教育走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道德、情感教育在现代家庭中的缺失。家庭成了学校教育的延续,家长围着学校考试转,学校老师也是围着考试转,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考试,而忽视了对孩子思想品德的教育,包括正确的政治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派的生活工作作风等。道德、情感教育在现代家庭中的缺失是一件让人忧虑的事。尽管颜之推的道德教育也是以封建社会儒家的孝悌人伦为基本目的的,但其所倡导的孝顺父母、兄弟友爱仍值得我们借鉴。现代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因而成了全家的中心,全家的重心都集中在他一个人身上。孩子从小就生活在一种被爱包围的环境中,要什么有什么,结果造就了他们自私的个性,他们不懂得如何爱他人、照顾他人、关心他人。作为现代家长,有必要考虑我们所给予孩子的爱是否处于合理的范围,有必要思考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给予他们一些严格的磨练和挫折教育。我们要让孩子学会真正意义上的生存,学会去善待周围的人和物,这才是我们教育目的之所在。[6]

注 释

1 鲍秀兰.0~3岁儿童教育的重要性[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3(4)

2 秦海燕.颜之推家庭教育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

3 颜之推.颜氏家训[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

4 〔意〕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金晶、孔伟译)[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

5 马郑豫.论颜之推的儿童教育思想及其现代启示[J].当代教育论坛,2007(5)

超越道德的母爱篇7

秋天的时候叶子掉了,叶子掉了就预示着死亡,没有人知道这是个大秘密,春天的时候,他们会回来吗?他们不会再回来了,但是生命会回来!

有时我真的不想长大,因为我的长大是以母亲的老去为代价的。

小学时候我怕我数学学不好,计算不出你矮小的身材怎么挑得起一百多斤的稻谷,长大了我学了高等数学还是无法算出身材与担子的关系。我真笨!

还记得读中学时每次从你手里接过的尚有你体温的三块五的伙食费吗?还记得在我临中考时发高烧因为没钱看病,你用土方法帮我去烧的情景吗?还记得读初二时我们家好强悍的劳动力——耕牛被偷而你竟没掉过一滴泪水吗?小时候冬天冷,衣服单薄,是你用手掌的温度为我加温。

从那时起我就暗誓:有一天我要象母亲一样的坚强甚至超越母亲的坚强!88年当我得到录取通知书告诉母亲的时候,我哭了,而母亲报之以我的却是微笑和垂首握拳的沉思。世界上有些东西注定是无法达到和超越的——-比如母亲的坚强。

你已是我一生的水源,润我以干涸的视线,柔我冷硬的心痂,忘记你,不如忘记我自己。

隔一程山水,是我不能回去的原乡,只能坐望于时空的两岸。自此,故乡跟我的联系仅仅是两堆矮坟,一堆是我的父亲,一堆是我的母亲。如果不是母亲,我就不会有故乡,我是母亲的希望,是她强加给未来生活的全部意义。是母亲吃不起文化亏,才逼我学会读书,让我懂得了文学,爱上了文字。

我上路了,离家很远,故乡在缩小,母亲在放大,在我有能力的时候,母亲的话就是圣旨,她怎么说我就怎么做,我接她到城里住的时候,她还细数故乡的一草一木,每一个土坎,每一株玉米都刻在她记忆的硬盘里,既不能删除也休想覆盖。

我已经被母亲的思维定势格式化了。母亲节演讲稿范文节选!

当母亲彻底离开之后,故乡就猛地直逼过来,显得那么强大,那么亲切。如果说过去我是因为母亲才爱故乡,那现在我则是通过爱故乡来怀念母亲。有母亲的地方就能止痛疗伤,就能拴住漂泊动荡的心灵,记住了母亲的名字,我就记住了回家的路。

在母亲住院直至离开的日子,我搁下了所有的工作和重要的事情一直陪在她的身边。我知道住院的日子,母亲所承受的一切足以抵销她一生的苦痛,但她却在她的儿孙面前微笑着装作若无其事,没有哀怨之言。

我能超越吗?不能——特别是母亲的坚强。

若青春可以作注,我早已压上一切筹码,只待开出一副九天十地的牌九,示我以最终的输赢。目的就是为了超越,我能超越吗?不能————-尤其是母亲的坚强。

在母亲的世界里,儿子是母亲最得意的作品,这也是我一生的追求和不断的独善其身。

在母亲的世界里,我悟出了“以德报怨,永不言败”人生信条,无论茫茫的人海还是孤守沉寂,母亲的目光始终与我重合,不离不弃,这就是力量之美。

在这个不完美的世界里,母亲是完美的。当母亲成为一种信仰,就再也没有什么可以让我动摇的理由。

女人是弱者,但母亲是强者!

如果母亲在天之灵能倾听到我的声音——我可以大声的告诉妈妈,儿子现在活得很有成就感和幸福感。

如果能用我死十次来换回母亲的一次活着,我宁愿自己死一百回——这是我内心信念永恒不变的笃定。

超越道德的母爱篇8

关键词:道德 企业道德 伦理管理 企业文化

“企业道德”这一用语渐渐出现在经济生活中,企业要受到社会的尊重就必须要有企业道德。如何判断企业是否具有道德呢?人们一般以社会共同的观念来判断有道德的人和缺乏道德的人,如果把人的道德对应到一个企业,并且考察社会的共同道德标准,则可以理解什么是企业道德了。

一、个人道德与企业道德概述

1、道德的概念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一个有道德的人通常要具备以下条件:(1)不给社会添麻烦,不诽谤他人;(2)积极采取对社会和其他人有益的行动;(3)其人格受到社会及他人的尊敬。以上三个条件是相通的,因为在与社会和他人的关系方面消除了第(1)项的消极因素,具备了第(2)项的积极因素,结果当然就会有第(3)项的德高望重,就会受到社会和他人的欢迎。一般来说,有道德的人都会积极做出对社会有益的事,因而具有人格上的魅力,受到人们的敬爱。

2、中国个体道德思想的理论溯源

中国的道德源自中国圣人的仁爱精神。它是一种来自对天地(父母)给予生命的感恩,一种响应生命过程之中充满人类后天文化的爱。真正在中国历史上长期起到制止人们作恶作用的便是中国人特有的传统的孝悌忠恕的仁爱的精神道德。

除非人们具有这种道德,否则人将不成其为人,人将不具备基本的区别于动物野兽的人性。儒学以天作为道德的行上依据,有其超越性,但这种天不是人格神,不可能真正赋予人以良心本心,也不可能真的给人以奖赏或处罚,这种意义的天只是对于先前天论传统的借用,只是人的一种境界,而不是客观的实在。真正的道德主体是人,是人的那个内在的道德之心,而不是天。

3、企业道德的概念

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与管理活动都是在社会中进行的,因此其行为自然要受到道德因素的制约。企业道德是指企业不与社会发生冲突与摩擦,不给社会造成负担,积极采取对社会有益的行动,尊重人权,其行为受到人和社会两方面的欢迎。

企业贡献分为企业的社会贡献和企业人的社会贡献。前者以“社会贡献活动”和“文化支援活动”为中心,后者以所谓志愿者活动为中心。对社会有贡献的企业活动是促进社会性原则的行为,是有道德的行为,国家可以将社会贡献度高的企业作为一个融资标准。

美国管理学家梅奥提出:现代工厂的问题是清楚的,即如何在二十世纪的摩天大楼和地下铁道、烟尘和蒸汽的世界中,使之可能再现农业的有道德、农业的忠诚以及农业的社会感。这表明了其对企业道德的担心,工业社会企业道德会存在吗?如果存在,它的具体内容标准是什么?这种准则是适用于一门产业、一个国家还是全世界呢?它是以什么宗教为基础?是以“情景”或其他什么为依据呢?即使存在它会自觉地坚持下去吗?根据调查,有一半以上的人认为,在存在着一种伦理准则的情况下,如果一些实业家认为违反这种准则不至于被发觉的话,这些实业家就会违反这个准则,而这种现象对于问题的探讨就体现了道德在现代企业应用的复杂性。

二、企业个体影响企业道德管理

1、企业主体和个人主体的区别影响道德评价

企业是现代才出现的,而我国的道德渊源古代,不可能要求古代的圣贤预见到现代生活出现的种种困惑,并提出完美的解答。显然企业需要仁爱精神,但需要怎样的仁爱精神?这就需要我们现实取舍这些影响具体道德的评价。

中国道德孝悌忠恕的仁爱主要源于天地(父母)给予生命的感恩,当这种感恩应用到企业中时,就缺乏相似点。个人与父母有血缘关系,父母养育自己,应该报恩。企业与员工是契约关系,企业员工离开时赔偿企业培养成本,没有人责怪其行为不道德。但如果某人将父母养育自己的成本赔偿给父母,脱离亲子关系,人们就会马上感觉其行为不道德。

2、企业相关方具体行为的收益与代价模糊,影响道德的客观性

企业作为经济运行主体,其相关方复杂,包括股东、消费者、交易伙伴、政府、媒介、雇员等。由于信息不对称,相关方不可能了解所有信息。在动作行为过程中,谁受益、谁受损失,具体的数据大小难以具体估计,如果知道得越具体,越容易作出符合企业道德的决策。

上一篇:祝福朋友的话语暖心范文 下一篇:红十字精神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