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家庭婚礼范文

时间:2023-10-21 04:17:49

我们的家庭婚礼

我们的家庭婚礼篇1

婚礼主持词结束语一

爱情是奇妙的,每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的相逢,都是一次机遇和缘分的巧合;爱情是可以塑造的关键在于你的创造性和才能,决定了是否会有相知相恋的日子,当两个二十几岁的人决定结婚,然后一起走到七老八十的时候,那个时候你在看看身边的白发老伴,你突然发现你俩已经一起吃过5万多顿饭,它意味着你们相约相守到一生,意味着你们实现了牵手一生的誓言,希望二位新人踏踏实实的过日子,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天,在相濡以沫的生活中,实现你们的誓言,走过钻石婚姻。在相儒以墨的生活中实现你们牵手一生的誓约,走过你们的银婚,走过你们的金婚,更希望你们一起度过你们的钻石婚。

婚礼主持词结束语二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朋友,今天的新婚庆典到此告一段落。

最后,请允许我代表新娘新郎,祝愿所有来宾朋友们:读书的,都考北大清华!上班的,都加薪晋级!当官的,都步步高升!经商的,都财源广进!养老的,都健康长寿!

婚礼主持词结束语三

都说家是温馨的港湾,在经历了外面的风风雨雨后,回家的感觉是心灵的一种释放,家是幸福的彼岸,让我们一起祝福着个刚刚成立的小家庭,相信这对郎才女貌的新人会用他们勤劳的双手筑造起甜蜜的爱巢,相亲相爱到地久天长!

婚礼主持词结束语四

爱情甜蜜蜜,情义缠绵绵,眼前这对新人已经踏上了幸福的列车,他们的爱情在掌声中得到了祝福与升华,爱在祝福声中变得更加神圣,把情与爱写在未来的生活中,让我们再次祝愿这对新人的明天更辉煌!我宣布婚礼庆典到此为止,谢谢大家!宴席开始。

婚礼主持词结束语五

那么真的不想和大家说再见,但结婚盛典到此就圆满礼成了。在这幸福的时刻,请允许我代表四位主婚人及二位新人,对参加婚礼的各位领导、各位亲朋好友再次说一声,谢谢大家!最后,有请我们的二位新人再次拉起手,缓缓的走下舞台,一起走过风,走过雨,走过平凡,走向你们的成功与辉煌。愿你们十年、二十年、五十年,愿你们银婚、金婚、钻石婚的时候,我们再欢聚一堂。

婚礼主持词结束语六

相聚到一起,汇成欢乐的海,相聚到一起,凝成真挚的爱,让爱与我们同在,伴随着幸福的旋律绽放光彩,婚礼的过程是短暂的,而我们对新人的祝福是永远的,就让我们一起用热烈的掌声祝福这对新人心心相印,相爱到永远。同样也祝福所有到场的来宾,健康快乐,财源滚滚来。朋友们,XX先生和XXX女士的婚礼庆典到此圆满结束,谢谢!喜宴开始,祝大家吃好喝好!

婚礼主持词结束语七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今天,一对新人在大家的见证下,走进了他们神圣的婚礼殿堂。这意味着台上的一对幸福的新人在今后的日子里,无论是风是雨都要一起度过,他们将在人生的旅途中相濡以沫,恩爱一生,携手白头。

婚礼主持词结束语八

一世良缘同地久,百年佳偶共天长,在欢声笑语中,在亲朋好友掌声的祝福声中,二位新人的新婚大典即将落下帷幕,再次感谢为本次新婚庆典付出辛苦劳动的所有朋友们,同时我也代表现场的所以朋友恭祝今天的二位新人相亲相爱,相依相伴快乐幸福到永远。我宣布***和***的新婚大典到此礼成。有请新郎新娘手挽着手,一边向来宾挥着手,一边走向面前的星光大道,走向你们锦绣的前程。朋友们再会!

婚礼主持词结束语九

时间是短暂的,但是我们对二位新人的祝福是永远的,借此机会我也祝愿天下所有的:大家庭,小家庭,新家庭,老家庭,愿你们家庭和睦,生活美满。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眷属皆是有情人!

婚礼主持词结束语十

我们的家庭婚礼篇2

关键词: 《氓》 婚姻悲剧 礼制

弃妇诗《氓》展现了上古社会中一个女子被弃的婚姻悲剧,通常认为造成这种悲剧的原因有三:一是古代男权社会中男女地位不平等,如程俊英说:“她抓住自己和夫权人氓的矛盾,透露了男尊女卑制度的社会现实。”[1];二是男主人公“二三其德”[2],如余冠英认为诗歌悲剧的原因之一是“男子负情背德”[3];三是女主人公耽于爱情,如方玉润评价:“此女始终为情所误……以致不终,徒为世笑。”[4]。事实上在古代的礼法社会中,《氓》诗中男女主人公私定终身的行为从根本上违背了礼制,婚礼的缺失使他们的婚姻既不合理又不合法,对于女主人公来说,这也导致了她的婚姻失去了社会、家庭和宗教的保护,成为她婚姻悲剧的直接原因。

一、私定终身违背礼制导致婚礼缺失

周代婚礼包含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其中纳采(男方请媒人向女方家送礼提亲)是婚礼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它是婚姻合礼合法的前提。《卫风・氓》中说: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乘彼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从诗中“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等诗句可以看出,诗中男主人公并没有通过媒人而是自己前来向女方提亲,而且女主人公在纳采之前已经擅自与男子约定了婚期,这些都是不符合礼法的。上古婚姻非媒不娶,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没有媒人的婚姻不被礼法所承认,也不具备法律效力,因而也就不受礼法、道德所保护。而对于男女双方在纳采之前私自交往,人们也持反对意见,强调男女之别。《礼记・坊记》曰:“男女无媒不交,无币不相见,恐男女之无别也。”《诗经》国风中的郑风诗歌是最具有浪漫气息的爱情诗歌代表,但即使在郑风中我们也能看到周礼对男女交往的限制。如《将仲子》一诗中,女子便对男女的私下交往充满了担忧:“将仲子兮,无u我里,无折我树杞……父母之言,亦可畏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因此男女私下违礼交往必定要受到礼法的谴责,《孟子・滕文公下》云:“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古歌亦云:“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5]由此可知,在时人的眼中青年男女私定终身是下贱的行为,这必定会遭到“诟耻”。

周代重视礼乐教化,礼乐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当时道德评判的基本准则,守礼的行为会受到人们的称赞,而违礼的行为会招致社会的质疑与谴责。如《相鼠》中甚至诅咒曰:“人而无礼,胡不遄死?”《氓》诗中男女主人公的违礼行为给自己和家庭都带来了羞耻,而且这种违背父母意愿的行为,在古代社会也被视为不孝的表现。古人认为不孝有三,不顺从父母的意思、违背父母的心意、陷父母于不义便是其一。[2]《氓》中男女主人公的这种既违背父母的心意又败坏门风的行为,“陷父母于不义”,这种情况下家人也不可能为其举办婚礼。诗歌中“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这一句凄凉的暗示,也印证他们的结合并没有婚礼。

综上所述,《氓》诗中并没有纳采礼,没有纳采,便是苟合,“中国自有礼制后,非当于礼者不视为婚姻”[6]。没有标志婚姻合法性的采纳礼,其它五礼也就都不具备了存在的意义,从“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到“以尔车来,以我贿迁”的整个过程,婚礼都是缺失的。虽然有人认为“抱布贸丝”和“尔卜尔筮”与婚礼中的部分礼节相似,但是缺少“媒妁之言”的合法性前提,这些也并不被视为是婚礼。

二、婚礼缺失使婚姻得不到支持与保护

古代婚姻按照礼法应行六礼,六礼中的第四礼“纳征”即男方向女方送聘礼,这涉及到女方家庭的切身经济利益,《氓》中女主人公是私定终身,并没有收到聘礼这让她的家庭遭受了经济损失。而且婚礼中的六礼都要祭拜祖先,以求得祖先的同意和护佑,《氓》诗中婚礼缺失使他们婚姻丧失了神圣性和约束力。这一切使女主人公很容易成为婚姻的受害者。

(一)缺失聘礼使女主人公的婚姻失去家庭的支持和保护。

某种程度上,婚姻也是一种经济行为,“遂皇氏始有夫妇之道,伏羲氏制嫁娶以俪皮为礼。”[7]早在原始社会通过财物来获取婚姻权利已成为风俗。人类学家对此说得更明白:“婚姻中出现权利转移的现象常与商品及劳务的交换同步。有时候这种交换仅表现为‘礼物’的形式,送礼是从对方获取婚姻权利的方式,亦是风俗所定。”[8]当时婚礼中的聘礼分为先后两种,先挚(玉帛)实(皮马)。《氓》诗中男主人公虽有“抱布贸丝”的行为,但这并非聘礼,也就不具备聘礼所具有的作用。

古代聘礼的第一个作用是补偿女方家庭养育女儿的花费,没有聘礼女方家庭便相当于遭受了经济损失。在古代的宗族家庭中,女方家庭遭受的损失其实就是女子兄弟们的经济损失,这自然会招致自己兄弟们的不满,所以当女方受到婚姻伤害时便很难得到他们的支持和保护。这也是《氓》诗中女主人公因丈夫“二三其德”受到婚姻的伤害,回到娘家得到的却是自己兄弟们的嘲笑“兄弟不知,A其笑矣”的原因之一。

聘礼的第二个作用是保障女子婚后的权利和地位。没有聘礼,女子就无法保障自己在夫家的权利和地位。[9]在古代,夫妻双方如果离婚的话,通常情况下女方并不归还聘礼,因此离婚对男方来说是较大的经济损失,聘礼的存在可以适当的约束他婚后的行为,不至于随便地停妻再娶。从诗中“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可以推知男主公并不富裕,聘礼对他来说是很大的一笔财产,但正是因为没有给女方家庭聘礼,所以结婚和离婚对他来说都没有任何财产损失的担忧。聘礼缺失使他摆脱了婚姻中经济的约束力,也让女主人公失去了保护。

(二)缺失告庙之礼使女主人公的婚姻得不到祖先的认可与护佑。

祖先崇拜是上古社会意识形态的核心观念之一,凡是重要的事情都要告之祖先,以求得到他们的认可与护佑,婚礼也是如此。《礼记・昏义》中说“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皆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可见,在周代,婚礼不仅是经济行为还是宗教行为[10]。

在婚礼的六礼中,每一礼都要举行告庙之礼,以显示婚姻的重要性和神圣性。女子出嫁前要在宗庙习礼并祭告祖先,告知祖先自己将离开宗族,求得祖先的认可与护佑。男方亲迎时也要到女方祖庙祭告,使自己迎娶新娘的行为得到女方祖先的同意。亲迎结束后先祭告男方祖庙才能婚配,告知祖先自己娶回妻子,祈求祖先福佑。新娘婚后三个月要祭拜男方祖庙,庙见成妇,以取得协助祭祀的权力,“妇入三月然后祭行……三月一时,物有成者,人之善恶可得知也。然后可得事宗庙之礼”[11]。取得祭祀男方祖先的权力意味着女方由原来的宗族加入了男方的宗族,并得到男方祖先的认可与保护,在宗教上有了归属。至此,女方获得了男女双方祖先魂灵的认可与护佑,而且获得祭祀的权力,这就确立自己婚姻的神圣性和自己在夫家的宗教地位。在祖先崇拜盛行的周代,告庙之礼使婚姻具有神圣性,婚姻的神圣性具有巨大的约束力,它使男女双方不敢轻易背叛婚姻,这是对婚姻的保护。

《氓》诗中男女主人公是私定终身,并没有举行告庙之礼,女主人公既背叛了自己的祖先,也没有被男方的祖先所认可。因此她没有被男方家族所接纳,没有祭祀的权力,不是男方家族的一员,甚至可以说她不是男主人公的妻子,《礼记・内则》中云:“聘则为妻,奔则为妾。”只有明媒正娶的妻才享有合法的权利和地位,而“奔者为妾,父母国人皆贱之”。于妾而言,她的婚姻并不受到宗教神圣性的保护,男子对她“二三其德”的行为也不因此而受到约束,妾没有权利干涉丈夫与其他女子的交往。同时,女主人公的行为使“父母国人皆贱之”,她失去了再次结婚的可能性,“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只能忍气吞声。可见,告庙之礼对于女主公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告庙之礼的缺失使自己的婚姻失去了神圣的保护。

综上所述,导致《氓》一诗中女子婚姻悲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私定终身的违礼行为是导致她婚姻悲剧的直接原因,因为这使她的婚姻失去了社会、家庭和宗教的保护,婚姻的悲剧由此产生。从礼制角度来解读《氓》诗,可以加深我们对诗歌中婚姻悲剧根源的认识,对《诗经》与礼制、宗教关系的理解也有一定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程俊英.诗经注析[M].北京:中华书局,1991:169.

[2]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M].北京:中华书局,1980:325,2723.

[3]余冠英.诗经选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32.

[4]方玉润.诗经原始[M].北京:中华书局,1986:180.

[5]刘向.新序・说苑[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95.

[6]陈顾远.中国婚姻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2.

[7]杜佑.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4:333.

[8]钱民辉,田玉荣.中国女的文化释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138.

[9][美]南达著.刘燕鸣,韩养民译.文化人类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213-214.

[10]李零.中国方术正考[M].北京:中华书局,2012:8.

我们的家庭婚礼篇3

关键词:婚姻支付 变迁 策略

婚姻支付是影响缔结、维持婚姻关系的重要因素,婚姻支付的变迁映射出我国家庭结构、家庭关系的演变轨迹,并且不管对于家庭还是整个社会的运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在婚姻支付方面研究较为权威的是学者李银河,她将婚姻支付定义为结婚过程中各种形式的投入即现金以及物品。主要涉及金钱支付、置办结婚物品、婚宴、结婚总费用等四个方面的内容。本文将从婚姻支付变迁的方向及其社会文化意义等方面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回顾评述。

一、关于婚姻支付变迁的研究

1、从婆家和娘家两个方面展开研究。孙婷主要从新婚男方和女方家庭这两个方面展开,同时以时代的变迁为线索,对彩礼、嫁妆以及婚宴婚房等花费做了相关描述性分析。谢瑞凤同样从婆家和娘家的支付变迁展开研究。首先婆家婚姻支付:从家庭之间财产转移婆家送给新娘的代际的义务型礼物父母在世时便被开始瓜分的家产。其次娘家的婚姻支付:从无奈投入到家庭策略即娘家的弱投入:间接嫁妆的盛行娘家的强资助:直接嫁妆——陪送的出现。如今,我们可以看到娘家出现豪华奢侈的“陪送”,娘家不再仅仅是将男方的彩礼换个行头当做嫁妆,而是主动增加嫁妆的分量。

2、熊凤水则从家庭本位到个体本位展开研究。这是从家庭内部关系的变化为研究婚姻支付的角度。在家庭本位模式中,婚姻并非仅仅是个体之间的结合,而是家族之间的联结,在个体本位模式中,婚姻是两个独立的个体之间的结合,最基本的要素是感情。在家庭本位模式中,以家庭共产为财产主导观念,家庭成员个体之间的财产边界是模糊的,于是家庭财产的绝对支配权掌控在家长的手中;婚姻支付权也掌握在家长手中。在个体本位模式中,因为个体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私有财产,因此内部的财产边界较为明晰,子女要求和家长共同支配家庭财产。子女拥有一定的私有财产,也就拥有了选择爱情的权利。在家庭本位模式中,家长拥有绝对的权威。而在个体模式中,个体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家长的传统权威开始丧失,父子之间的关系日趋平等。在家庭本位模式中,新娘基本被当做客体,不会顾及其太多感情。家庭为之赋予的使命便是为丈夫家庭生育子女、延续香火,而在个体模式中,女性有自己的话语权,家庭建立在感情基础上,家庭关系的主轴是夫妇关系,父子关系是配轴。

3、贺春霞从婚姻支付的分类展开研究。通过分析婚姻支付类别名目的变化进行研究。(1)基础性经济支付,包括新郎或新郎家支付给新娘或新娘家的财物,或者指新娘或新娘家支付给新娘和新郎的财物。主要从婚宴花费、彩礼、嫁妆和压箱钱来考察基础性经济支付。婚宴花费的变迁:以两倍增幅急剧增长。礼钱和“三金”主要包括钱、衣服等。另外“三金”的普及加速了彩礼的增加,“三金”即金耳环、金项链、金戒指。嫁妆:不断涌现的新商品带动了嫁妆支付的迅速增加。床上用品、厨房用品、家具是1983一2004年一直都存在的。压箱钱:数量上变化不大,形式上却推陈出新。放到姑娘装衣服的箱子里面,同时,“压箱钱”的给法有了一定的变化,现金的方式直接给女孩放存款单。(2)行为性支付,为整个婚礼过程婚礼进行所付出的劳动,特别是技能性劳动及报酬。(3)信仰性支付,以婚姻习惯和风俗为基础的支付。传统信仰的淡化带来支付的递减。汉民族婚俗中的祭祀性仪式主要有祭祀神灵、拜天地、拜祖先等。如今,当地信仰性的支付则主要有择日请期等等。信仰性支付有着和其他支付性质根本不同的地方,即必须支付。(4)工具性支付,即在娶亲时所支付的交通工具等的费用。随着择偶距离的加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分别在两个家庭举办婚礼,工具性支付也就不再成为人们必须支付的部分。从婚姻支付分类展开研究能够较为全面的分析婚姻支付的变迁内容,而从婚姻支付的流向和家庭内部关系的变化展开研究则拥有充分的理论基础支撑,关键是对婚姻支付变迁的纵向研究把握。

二、关于婚姻支付变迁的意义研究

李银河已论述了婚姻支付形式变化带来的重要社会和文化意义。在她的研究中,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婚姻支付行为已经发生了变化:从在男女方家庭之间进行的婚姻支付例如必要可观的彩礼,渐渐变成主要是在男女方家长与新婚夫妇之间进行的婚姻支付例如女方重视陪嫁。因此,现在的婚姻支付已经不是很讲究彩礼的分量,而是更加重视女方的嫁妆。这一变化体现了北京甚至我国的社会变化,特别是女性地位的转变。过去婚姻支付主要体现在男女方家庭的之间,现在关注的是父母与新婚家庭的支持关系。费孝通曾指出:高额彩礼是男家对女家转让劳动力的补偿,这样看来,彩礼等于是将女方从女方家庭“买”来,以安慰女方家庭的报酬。因此彩礼具有很现实的经济意义,虽然体会到很明显的金钱上的,但是这种“交易”作为一种婚姻行为规范而被人们所接受。根据他的观点,这种彩礼具有婚姻文化意义。目前,从社会学方面看,彩礼的重要性已经发生变化,“这些聘礼和嫁妆事实上都是双方父母提供给新家庭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为每一家物质基础定期的更新”。上世纪,在江村的调查中他了解到,男方提供的的彩礼并非完全交予女方家庭,因为这些聘礼要作为嫁妆陪嫁到男方。女方家庭会提供相等量嫁妆,因为此时嫁妆的多少对女儿在新家的地位有重要影响。

在杨善华看来,结婚消费是社区亚文化作用的结果。社区亚文化则决定着结婚消费的倾向与投入比重。农村的结婚消费,归根结底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结婚消费本身不是孤立的社会文化现象,它与社会的婚姻文化模式和家庭制度都有内在联系。所以,当由经济发展导致的社区亚文化的变化已经导致了社区亚婚姻文化模式的变化的时候,结婚消费的模式显然也要有所变化。吉国秀通过研究辽宁清源镇的结婚消费发现,如今婚姻支付在不断上涨,一方面是子辈家庭地位的上升的结果,另一方面是姻亲家庭对传统的文化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沿用,并深刻影响着姻亲秩序。女方家庭利用在婚姻支付中的权利,争取与新家庭建立联系,以取得与男方家地位平等的地位,改变姻亲关系。这对于亲属制度稳定的当地居民来说意义尤为重大。

三、简评和启示

通过查阅婚姻支付研究的相关文献,了解到国内学者主要从民俗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角度对嫁妆、彩礼、婚宴、结婚总费用等方面进行婚姻支付研究。社会变迁、经济发展和风俗习惯等因素对婚姻支付的影响以及婚姻的社会文化意义往往是学者关注的热点。但是大多数学者更加关注农村婚姻支付变迁研究,从中得出适用性较强的结论,关于城市婚姻支付研究相对较少,城市农村对比研究则是空白。中国婚姻支付变迁研究大多依赖西方理论,例如马克思主义的婚姻家庭理、社区情理理论、布鲁默的符号互动等。这些研究缺少中国本土理论的支持。

婚姻支付随着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变化水涨船高。随着房价等物价飞速上涨,独生一代成为适婚的主要群体,然而无论彩礼和嫁妆的形式和内容如何变化,婚姻支付的项目都将有利于新婚夫妇新家庭的创建。正如孙婷所说,这将逐渐成为一种策略。由于地域差异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尚未形成相关实证调查研究标准。但是通过相关文献的回顾借鉴,城市婚姻支付变迁研究的分析框架、研究方法、变迁原因及其影响都可成为婚姻支付研究的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M].三联书店,1985,第145页.

[2]费孝通.江村农民生活及其变迁[M].敦煌文艺出版社,1997,39-40.

[3]杨善华.经济体制改革和中国农村的家庭和婚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第155页.

[4]李银河.婚礼的变迁[J].江苏社会科学,2002(5):73—76.

[5]熊凤水. 婚姻支付实践变迁与农村家庭代际关系转型——基于安徽南村的考察[J].云南社会科学,2009,(1):127:130.

[6]贺春霞. 中部乡村婚姻支付变迁的实证研究——以枝江市Z村为个案[D].2006.

[7]谢瑞凤.农村婚姻支付变迁研究——以房家庄为例[D].2008.

[8]孙婷.农村消费变迁研究——以河南潢川B乡为例[D].2007.

[9]吉国秀. 婚姻支付变迁与姻亲秩序谋划——辽东Q镇的个案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7(1):114-136.

我们的家庭婚礼篇4

婚礼答谢宴简短主持词稿一

秋景如画,佳偶天成。在这美好的日子里,省建五公司年轻有为的潇洒英俊小伙--刘国梁先生和美丽贤惠的李西哲小姐喜结良缘,从此开始携手走进崭新的生活。在这美好的时刻,两位新人的父母李兴团先生和王芳利女士在此举办宴会!首先让我代表李兴团夫妇和一对亲人对在百忙中前来贺喜的全体来宾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我也代表所有来宾和我的家人向新郎、新娘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并祝愿李兴团先生家庭和睦,万事如意,幸福永远,!

在座来宾有亲戚·有朋友·还有隔壁对门和乡党,大家为娃的婚事神没少费·忙没少帮。今个一对新人以礼答谢理应当!下面由一对新人给你们行礼了:

《一对新人上台》

所有亲戚一条心,为娃婚事劳尽神!今朝结婚成家业,深鞠三躬表寸心。

给所有亲戚行礼:

《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 》

众邻里。好乡亲,西哲婚事费尽心!坐席却只来了一个人!新人以最深的鞠躬感激您。

给所有的乡党行三鞠躬礼:

《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 》

朋友贺喜情最真,不怕路远事缠身!整天为朋友着急又上火,今天看见一对新人才放宽了心!婚礼答谢宴主持词给所有的朋友 行礼:

《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 》

家庭是宁静的港湾,婚姻是人生新的起点。今天两位新人组建了自己的家庭,这也意味着从此你们肩上多了一份责任。希望你们:

在家庭中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和睦安康;

在生活中同甘共苦、相敬如宾、甜蜜幸福;

在社会上诚实守信、遵纪守法、树立新风。

在事业上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再创辉煌;

最后再次衷心地祝福新郎、新娘:愿你们,永结同心,百年好合,同心协力,共同创建一个和睦、美好的家庭!

大家共同举杯!鸣炮开席!

婚礼答谢宴简短主持词稿二

尊敬的各位来宾,先生们女士们,大家好!

秋景如画,佳偶天成。在这美好的日子里,省建五公司年轻有为的潇洒英俊小伙--XXX先生和美丽贤惠的XXX小姐喜结良缘,从此开始携手走进崭新的生活。在这美好的时刻,两位新人的父母李兴团先生和王芳利女士在此举办宴会!首先让我代表李兴团夫妇和一对亲人对在百忙中前来贺喜的全体来宾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我也代表所有来宾和我的家人向新郎、新娘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并祝愿李兴团先生家庭和睦,万事如意,幸福永远,!

在座来宾有亲戚·有朋友·还有隔壁对门和乡党,大家为娃的婚事神没少费·忙没少帮。今个一对新人以礼答谢理应当!下面由一对新人给你们行礼了:

《一对新人上台》

所有亲戚一条心,为娃婚事劳尽神!今朝结婚成家业,深鞠三躬表寸心。

给所有亲戚行礼:

《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 》

众邻里。好乡亲,西哲婚事费尽心!坐席却只来了一个人!新人以最深的鞠躬感激您。

给所有的乡党行三鞠躬礼:

《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 》

朋友贺喜情最真,不怕路远事缠身!整天为朋友着急又上火,今天看见一对新人才放宽了心!

给所有的朋友 行礼:

《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 》

家庭是宁静的港湾,婚姻是人生新的起点。今天两位新人组建了自己的家庭,这也意味着从此你们肩上多了一份责任。希望你们:

在家庭中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和睦安康;

在生活中同甘共苦、相敬如宾、甜蜜幸福;

在社会上诚实守信、遵纪守法、树立新风。

在事业上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再创辉煌;

最后再次衷心地祝福新郎、新娘:愿你们,永结同心,百年好合,同心协力,共同创建一个和睦、美好的家庭!

大家共同举杯!鸣炮开席!

婚礼答谢宴简短主持词稿三

尊敬的各位朋友、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中午好!

俗话说:情山栖鸾凤,爱河沐鸳鸯!花香酒美人欢畅,高朋满座喜洋洋,亲朋好友来祝贺,xx结婚做新郎,昨日尝尽相思苦,今日拥抱娇新娘,自此双飞共比翼,幸福欢乐齐天长!

20XX年4月6日,xx先生、xx小姐在xx市举办了隆重的结婚典礼,今天,在新娘xx的生长地举办新婚答谢宴会,在两位新人喜结百年之好的幸福时刻,承蒙各位光临,送来了亲情,送来了友谊,送来了吉祥,送来了祝福,在此,我代表新郎新娘及双方家人向前来参加今天答谢宴会的各位朋友、各位来宾,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衷心的感谢!

下面,请大家伸出您的幸运之手,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这对新人闪亮登场!有请xx先生、xx小姐!

新郎新娘手牵手,从此成了小两口,新郎新娘一根筋,海枯石烂不变心,新郎新娘同进步,多吃萝卜少吃醋,新郎新娘感情好,明年就生小宝宝。

让我们共同祝愿两位新人一心一意,两情相悦,三阳开泰,四季平安,五福临门,六六大顺,七星高照,八方进宝,九九同心,十全十美,百年好合,千年不变心,万年幸福长!

人们都说,女儿是爸爸的小棉袄,都说,父爱如山,如今,女儿长大了,出嫁了,万语千言,如何能表达心中的感慨万千!下面让我们用雷鸣般的掌声、有请xx小姐的父亲xx先生致辞!

听新娘说,在6号的结婚典礼上,新娘喜极而泣,新娘的母亲也泪光连连,是啊,在这个喜庆的时刻,有一个人心中百感交集,有千言万语想倾诉,她想说:无论何时何地,我永远爱你,你永远是我的心肝宝贝!这个人就是xx的母亲xx女士。

在xx女士的心里,女儿永远是妈妈的掌上明珠、心头肉,永远是妈妈的眼珠子、命根子。

女儿的第一声啼哭,拨动了妈妈快乐的心弦,女儿第一声妈妈的呢喃,让妈妈喜极而泣。

从女儿阑珊习步到异乡求学,妈妈的心无时不刻为女儿魂牵梦绕。

女儿的口中餐、身上衣,成了妈妈不是负担的挂牵。

如今,妈妈已为你把长发盘起,已为你穿上嫁衣,女儿已成为新娘,妈妈已帮你把爱巢筑起!妈妈的最大心愿就是:你一定要幸福!幸福!直到永远!这就是一位母亲最纯洁的爱,让我们把热烈的掌声献给这位伟大的母亲——xx女士!

因为爱,所以爱!爱使生命灿烂、爱使生命辉煌!俗话说,百年修得同船度,千年修得共枕眠。

是前世的缘、把这对钟爱一生的年轻人结合得甜甜蜜蜜,从此白头偕老。

是今生的情、把这对心心相印的年轻人融合得恩恩爱爱,<莲山~课件 >从此幸福永恒。

此时此刻这对新人心情一定很激动,一定有许多心里话要表达,下面请大家用掌声欢迎xx小姐讲话。

xx先生、xx小姐:今天,现场所有人的目光都注视着你们,所有的祝福都送给你们,愿你们能够牢记父母的教诲,亲朋的重托,用一颗感恩的心,回报双方父母;用一颗友善的心,善待亲友、同学、同事。

在今后的生活里,用你们一颗善良的心,两只勤劳的双手,三生有幸的鸿福,四通八达的前程,五世皆昌的鸿运,六艺皆精的实力,七步成诗的才华,八面玲珑的机敏,九鼎一言的诚信,共同建设你们十分美好的生活!

最后祝愿各位来宾天天笑口常开,月月心想事成,季季万事如意,年年兴旺发达!祝愿在座为官的朋友们,政通人和,飞黄腾达;祝愿生意界的朋友们,生意兴隆,财源滚滚;祝愿年轻的朋友们,青春不老,才华永恒;祝愿年长的朋友们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祝愿所有的朋友幸福!吉祥!安康!开心快乐每一天!

现在,我宣布今天的答谢宴会礼成,答谢喜宴正式开始。

我们的家庭婚礼篇5

[关键词]兰州;民国时期;婚俗变迁

[中图分类号]K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2-0012-04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传统的婚姻习俗的沿袭一方面使得婚姻有章可循,虽说在时空上存在差异,但毕竟为世人提供了一个可供遵照的标准,这一点我们应该肯定。但是,规范的婚姻习俗、礼俗也因时代和社会的局限,对结婚中的个体有着极其严格的约束,有时候甚至不近情理。进入近代以后,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变迁,传统婚姻礼俗的无自主性等弊端在不断遭到时人的批判的同时也发生着不同程度的改变。

一、社会政治诱因

中国的传统社会进入近代以来,在外力与内力的双重作用下,传统的婚姻家庭观念都发生了动摇。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了清政府的统治,创立了中华民国。民国政府注重婚姻法规和婚姻契约的编制,司法部附属的法律编查会制定了民法草案。在制定的《新民法•亲属篇》中,对婚约特设章节,并规定:提倡男女平等,关于离婚“则从男女平等之立场,无复男女歧视之差别”。[1]由此来看,《新民法》注重对平等夫妻关系的规定。关于婚姻制度,民法草案《亲属篇》第三章中有诸如早婚、重婚、离婚等改革婚姻陋俗的规定。

国民政府在民国十八年(1929)五月颁布并于同年十月实施的《民法》,在《亲属篇》第二章中就男女婚姻进行了翔实的规定。其中第972条规定“婚约应由男女当事人自行规定”,[2]在法律上承认男女之间的自由恋爱。第973条规定“男未满十八岁,女未满十五岁,不得订立婚约。”[3]第980条规定“男未满十八岁,女未满十五岁,不得结婚”。[4]这些法规的效力无疑对改革婚姻陋俗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时也为世人追求自由婚姻提供了依据。

民国时期城市的近代化进程加速,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地处西北的兰州发展虽不如沿海地区那么迅猛,但是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

1937年,抗战爆发,作为大后方的西北,受到了国民政府的关注。“自抗战军兴,七年以来,西北形势愈显重要。兰州更转向繁荣途径,工业欣欣向荣,西北较大工厂多集中于此。举凡纺织业、弹毛弹花业、钢铁工业、化工业、金属冶炼业、铜器业、银器业、制鞋业、制革业、制药业,均有一日千里之势。”[5]

从1943年兰州的产业布局来看,轻、重工业都已初具规模,除了工业,商业、服务业也悄然发展。以成立于1943年的大风百货商店为例,由王仲三、刘介卿等合作开设的大风百货商店,[6]在短短几年内就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以武汉、重庆为依托,以兰州为基点,以新疆为市场的营业网。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劳动力,在孙中山移民垦殖的号召下,加之抗日战争的爆发,甘肃省的人口由原来占全国比重的0.95%上升到1.29%,[7]兰州市人口在1949年也增加到217630。[8]其中不乏海外留学归国的留学生,如杨思男、赵元贞、邓春霖、水天同等。经济发展、人口的迁徙促进了文化的交流,文化的交流必定会改变接受地的文化观念。随着经济的发展,东南沿海刮起的自由风潮,也慢慢开始影响、改变着西北根深蒂固的传统。

二、思想文化诱因

(一)婚姻自由与家庭变革思想

20世纪初,随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高涨,倡言婚姻家庭变革的呼声也迅速高涨,社会普遍形成批判旧式婚姻家庭的强大舆论,开始提倡婚姻自由和建立“一夫一妻及未婚子女”为核心的人伦平等的小家庭,时称新青年家庭。

在辛亥革命前后,民主革命派及早期无政府主义者先后发表了许多倡言婚姻变革、“家庭变革”的言论和论著;各种报刊也连篇累犊地发表揭露封建婚姻家庭弊端与危害的文章,形成批判旧式婚姻家庭的强大舆论。特别是留学日本和欧洲的中国学生,他们充当了“婚姻家庭变革”的推波助澜者,成为这场变革运动的生力军,代表人物有秋瑾、金天翩、何大谬、刘师培、何震等。他们的文章和言论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揭露和批判旧式婚姻家庭摧残人生、压抑人性、危害社会等弊端,认为其是专制制度的变种、孽根。其二,鼓吹废婚姻、毁家庭和“家庭革命”等主张。这种主张盛极一时,辛亥革命后更为青年知识分子所崇尚。

进入民国时期,在五四民主和科学的旗帜下,人们大力提倡个性自由,不少开明人士从更高的层面注意研究妇女问题、婚姻家庭问题,发表了一些关于婚姻自由的言论,对于社会变迁和妇女解放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918年6月15日,《新青年》4卷6号出版“易卜生号”,刊登了挪威现实主义作家易卜生的剧本《娜拉》(又译《玩偶之家》)。该剧描述了女主人公娜拉因不满旧式家庭的束缚,愤然离家出走的经过。这篇文章的发表,引发了全社会关于恋爱婚姻自由的热烈讨论,“娜拉式的出走”一时成为青年的热门话题。1919年1月,鲁迅在《新青年》6卷1号发表《随感录四十》一文,[9]对包办婚姻提出尖锐批评。文中首先引了一位青年写给鲁迅的诗:“我年十九,父母给我讨老婆。于今数年,我们两个,也还和睦。可是这婚姻,是全凭别人主张,别人撮合;把他们一日戏言,当我们百年的盟约。仿佛两个牲口听着主人的命令:‘咄!你们好好地住在一块儿吧!’爱情!可怜我不知道你是什么!”鲁迅于是深有感触地说:“这是血的蒸气,醒过来的人的真声音。爱情是什么东西?我也不知道。”

五四时期,人们强调婚姻缔结当事人的权利,婚姻以爱情为基础,强调夫妇双方在自由同意基础上的婚姻的道德性,无疑切中封建婚姻的实质,是对传统婚姻观的有力冲击。

地处西北的兰州也受到这股文明之风的吹拂。甘肃民国日报副刊《妇女》杂志大量刊登了有关接受新思想的文明人士对婚姻自由、恋爱自由、自由离婚、组建新式家庭的讨论,并且开设婚姻家庭的系列征文活动,将进步的自由思想传入。文章的撰写者们认为,自由恋爱“是理想的艺术,是自然的艺术,是人类道德情感的融合,是高尚纯洁神圣的美的生活”。[10]在组建新式家庭方面,有人认为,家庭的和睦建立在幸福平等婚姻的基础之上,新家庭的建立标准以自由恋爱为基础。同时主张,新家庭的建立原应该坚持“以平等自由为最高原则,以爱为中心,以精密的计划处理家政,以事理合于逻辑为基础”。[11]对待离婚问题,在对那些反对离婚的社会势力时,他们强调中国古代虽有自由离婚,但是那是基于男性自由基础上的,女性仍然处于被动的地位,他们指责“在不能自由离婚的情况下,中国人所受的痛苦特别的深”。[12]

(二)进步报刊杂志的大量出现

19世纪末期,报刊等印刷媒介开始兴起,大众传媒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不仅成了人们须臾不可离的精神食粮,其信息传递和宣传教育功能已经影响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和生活习惯。

若将整个1898~1949年出版的妇女报刊以及其他报刊所开辟的有关妇女问题、婚姻问题、家庭问题的专栏、专页、专号等计算在内,数量则相当可观。甘肃省就有《妇女》、《妇女旬刊》、《妇女杂志》、《甘肃妇女》、《西北杂志》、《兰州杂志》、《甘肃杂志》、《甘肃民国日报》副刊等。这些妇女报刊的出版,对于传播自由平等博爱的民主思想、批判封建的伦理道德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兰州姑娘邓春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呼吁大学开女禁的女青年,她当时在京、沪许多报纸上发表了《告全国女子中小学毕业同志书》和《上蔡元培校长书》,要求开放女禁,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三)留学生对社会风尚的影响

社会风俗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主要包括风俗习惯和社会风气两方面内容。近代以来,西俗东渐是我国社会风俗演进的主要方向。另外,由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政治日趋民主化,尤其是资产阶级进步价值观的逐渐传播,我国社会风俗的演进基本上是朝着文明、进步的方向。在这一过程中,留学生起到了开风气之先的作用。由于留学生有在国外求学、生活的经历,比同一时期的其他社会群体更多地接受了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和民主思想,接受了西方进步的价值观念,也目睹了西方全新的社会风俗。因此,他们对中国传统社会风俗的弊端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同时,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危机的加深,使留学生怀有强烈的民族存亡的忧患意识,因此他们投身于移风易俗,批判中国传统文化中落后的东西,力求使国人摆脱封建习俗的束缚,推动社会的进步。

1.从传统婚俗到新式婚礼

留学生是候鸟人口,他们和其他涉外人员与来华的外国人一起,推动了我国近代婚姻习俗的大变革。史载:“光、宣之交,盛行文明结婚,倡于都会商埠,内地亦渐行之礼堂所备证书,由证婚人宣读,介绍人(即媒妁)、证婚人、男女宾代表皆有颂词,亦有由主婚人宣读训词来宾唱文明结婚歌者。”[13]文明婚礼体现出的是西方的个体本位意识,而旧式婚礼以繁文褥节赋予男女双方的宗法意义和功利主义则被取而代之,礼教命意渐无依傍。文明婚礼的倡导者多为归国留学生,一些名流雅士如蔡元培、马千里等也参与其间,推波助澜。

文明婚礼多趋简约,旧礼中的坐花轿、拜天地、闹洞房、回门等婚姻礼俗开始改革,人们称羡新式婚姻礼仪的便利:“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凡凤冠霞被锦衣绣裙红鞋绿袜一概不用,便利一;昂然登舆,香花簇拥,四无障碍,无须伪啼假哭,扶持背负,便利二;宣传婚约,互换婚指,才一鞠躬,即携手同归,无宾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便利三。”[14]客观而言,西方传入的新式婚礼比之繁文褥节的旧式婚礼要进步得多。

传统的婚姻礼俗尊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留学青年陆续学成回国不仅带回了西方的婚姻观念,而且率先成为婚姻自由的实践者,他们以自由恋爱和文明结婚改变着婚嫁风俗。1905年7月5日,留日学生王建善在《女子世界》长期刊登征婚广告,公开了自己的姓名、学业、住址等,并建议通过通信的方式结识、结婚。阐述“男女配合,以专一为贵”[15]的婚姻观念,无疑是领时代潮流之举。蔡元培先生续弦时提出了五个条件:女子须天足,女子须识字,男方不娶妾,男死后女可再嫁,男女双方意见不合可离婚。可以说是惊世骇俗,也体现出尊重女性、婚姻自主、蔑视陋俗的可贵精神。1909年,曾留学日本的张维英提倡婚姻自由,并为自己选择夫婿。而作为清政府首批派往欧洲的留学生、又在中国驻英、法、德等国使馆任职的陈季同,甚至娶了法国人为妻,不仅是清末自由婚姻的典范,也是极具魄力之举。他们的行动带动了婚姻观念的突破,表明封建包办婚姻开始瓦解。

另外,有些信奉基督教的青年男女(多为留学生),结婚时往往借教堂为礼场,请牧师或神父为婚,其礼节非常简单。如塘沽有一对青年男女结婚,先到教堂经牧师点礼,男女学生唱诗,场面隆重热闹。礼毕新婚夫妇乘马在牧师夫妇和朋友们的陪送下回到新家。这在当地颇称奇异,认为较之旧式婚礼文明得多。这种婚礼在中国是否切用暂且不论,但它却说明留学生已经开始用自己的践履来改变中国的传统婚姻礼俗。

2.从包办婚姻到自由恋爱

西方民主精神的三大要素是自由、平等、博爱,此三者之中,自由又居于首位,“不自由、毋宁死”这句话充分表明了人们对自由的向往与渴望。我国长期以来就是一个专制的国度,乃东方专制主义的代表,在婚姻上表现为决定权在于父母而非当事者本人,当事人的婚姻,除非作“司马相如之奔”,是不能自主的,而须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来决定。这里有一个标准认同的问题,即婚姻选择的着意点落在心理方面还是在社会文化方面。自由恋爱强调的是心理条件,是以男女当事人双方情投意合为主;而父母之命式的婚姻则强调的是社会文化条件,是以对方的家世、财产、地位、权利、成就、名誉等条件为主。合乎心理条件者未必合乎社会文化条件,合乎社会文化条件者未必合乎心理条件。在我国传统婚姻中,更多的情况是,尽管男女双方情投意合,但由于不是门当户对而导致婚姻告吹,从而使梁祝、宝黛之恋等一幕幕悲剧接连上演。中国传统社会的基调是他律主义,而西方是自律主义;西方强调个人主义,我国则推崇集体主义、家族主义。

中国传统婚姻之所以缺乏个性解放的色彩,与社会赋予婚姻以联姻通好的意义及香火观念密不可分。传统婚姻与其说是着重男女之间个人与个人的结合,毋宁说是着重男女所属的两大家族的结合,两姓之好以两性之好的形式来体现,这就是所谓的联姻通好、亲上加亲,并形成通体相关、牵一发而动全局的群体形态。此外,婚姻与子嗣被认为是一件不可分离的事体,婚姻的支撑基点是香火观念。西方家庭中的第一关系是夫妻关系,而传统中国家庭中的第一关系却是父子关系,父子关系是家庭中的中轴,其他一切关系都附属其周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一旦绝后,何以上对祖先?古代婚仪并不像后代鼓乐齐鸣,喜庆相贺,而是一种神圣的悲戚,这完全是从人伦、人情即长幼之间的亲情出发而不是从男女之间的爱情欢乐着眼。婚姻是为了义务,而不是为了爱,重婚仪、轻爱情、重义务、轻权利,这是我国古代婚姻的最大特点、缺陷。

20世纪初,自由婚姻观开始流行。当时归国的留学生中有人用西洋音乐简谱写了一首《自由婚姻纪念歌》,反对包办婚姻制度。歌词写道:“世事新,男女平等;文明国,自由结婚乐。”[16]与此同时,在上海还流行起一种叫“通脚婚”的婚俗,即婚前男女双方可以相互交往,这与结婚当事人掀起盖头才第一次相见的传统婚俗大不相同。受时尚的影响,一些违抗父命、追求个人自由的抗婚事件时有发生,如陈范之女陈撷芬,在秋瑾的鼓动下拒绝其父要她嫁人做妾的命令,即是一例。

(四)知识女性对妇女解放的推动

就当时国内妇女的实际情况来看,占绝大多数的农村妇女由于封闭而偏僻的地理环境所限,依然苦苦地挣扎在“四条绳索”的捆绑之下,对变化了的外部世界茫然不觉。相对来讲,一些出身于封建官僚和中小资产阶级家庭的女子则要优越得多,她们不需要为衣食不济而忙碌奔波,同时在父兄的影响之下还有可能接受新思想的熏陶。因而,她们作为“禁缠足”、“兴女学”的直接受益者,不仅推动着近代中国救亡图存运动的向前发展,而且为自身的解放聚集了力量,准备了条件。以兰州为例,1913年,吴慧慈在兰州创办女子传习所(原址在今天的金塔巷),招生20人。[17]1916年,改为甘肃省立女子师范学校,1927年,增设职业科。截至1948年,兰州市接受过私塾以上教育的为11739人,[18]占兰州市总人口的6.4%,其中高中以上教育程度的女性有999名。[19]她们分别从事于矿业、公务、商业、交通、人事服务、自由职业,工业等职业。抗战爆发后,甘肃的知识女性在社会舆论中积极倡导女性的解放、男女平等、女性的积极救国等。例如,王瑞卿认为应该注意新式礼节教育:“我们生活在二十世纪的文明时代,不像从前野蛮未开化时期,应该讲究新礼节。”[20]李若兰认为,在抗战时期,妇女不应该拘泥于家庭,也不应该只在教育战线上工作,而是应该是积极地参与战争、进行革命宣传、督促家中男人参战,积极参加生产工作。[21]抗战结束后,部分知识女性又把目光转向女性自身的发展与男女平等的问题。秦雅在《夫妻生活的合理化》一文中强调:“夫妻应该相敬如宾;以分工合作方法处理家庭事务;遵守性道德;双方共同建立家庭经济基础;夫妻应彼此体谅对方缺点,注意对方优点。”[22]

四、结语

综上所述,如果说自然地理因素是造成社会风俗变迁的最初原因,那么社会经济发展、文化变迁就是社会风俗变迁的重要原因。近代已降,这种变化越来越明显,近代社会生产的工业化、社会政治的民主化、信息传递速度的加快、价值取向、价值观念的更新等等。总之在社会生活中出现了很多前所未有的东西,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兰州地方社会风俗的转变。

[注释]

[1]:《中国民法总论》,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156页。

[2][3][4]韩秀桃、张德美等:《中国法制史》,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768页。

[5]《抗战时期兰州产业调查》,见《兰州文史资料选辑》第11辑,兰州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1988年版,第111页。

[6]《名满金城的大丰百货商店经营史》,见《兰州文史资料选辑》第11辑,兰州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1988年版,第186页。

[7]赵文林、谢淑君:《中国人口史》,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12页。

[8]《甘肃省人口统计报告表》,甘肃省民政厅档案,甘肃省档案馆藏,全宗35(6)卷1526。

[9]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版,第82页。

[10]黎星:《谈恋爱问题》,《妇女》,1930年第41期。

[11]汪友兰:《对于新家庭的意见》,《妇女》,1930年第40期。

[12]仁恒:《论自由离婚》,《妇女》,1930年第38期。

[13]徐珂:《清稗类钞》(第5册),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998页。

[14]《自由女子之新婚谈》,《申报》,1912年9月19日。

[15]《女子世界》,1905年第2期。

[16]郎太岩、张一兵:《中国婚姻发展史》,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36页。

[17][18]《兰州百年大事》,引自《兰州文史资料选辑》第10辑,兰州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88年版,第46页。

[19]《甘肃省各县市局人口教育程度统计表》,甘肃省民政厅档案,甘肃省档案馆藏,全宗26(8)卷562。

[20]王瑞卿:《怎样实施家庭教育》,《妇女旬刊》,1938年第3期。

[21]李若兰:《全国总动员中的妇女》,《妇女旬刊》,1937年第1期。

[22]秦雅:《夫妻生活的合理化》,《兰州杂志》,1945年第2期。

[参考文献]

[1]陈鹏.中国婚姻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90.

[2]岳庆平.婚姻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3]施沛生.中国民事习惯大全[M].上海:上海书店,2002.

[4]罗苏文.女性与近代中国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5]夏晓虹.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行为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7]马之X.中国的婚俗[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

[8]刘志琴.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我们的家庭婚礼篇6

新婚典礼父母讲话稿一:

各位来宾:

今天是我的儿子和儿媳喜结良缘的大喜日子,作为孩子的家长,我首先衷心地感谢各位来宾的光临。此时此刻,当我看到二们新人携手步入神圣的婚礼殿堂,并举行这样隆重的婚礼,我无比激动,我无比喜悦。

我要对儿子、儿媳说:从此以后,你们已经长大成人,在今后漫长的人生路途中,你们要同心同德,同甘共苦,同舟共济。

作为家长,我也衷心地祝福在座的各位来宾,祝你们家庭美满幸福!事事如意!!!

新婚典礼父母讲话稿二:

大家好!

今天是我儿子和小姐结婚的大喜日子,我感到非常高兴和荣幸。高兴的是这对新人今天携手共同走进了他们婚礼的殿堂,开始了他们新的人生,我们也算完成了一个光荣的任务。荣欣的是有那么多的亲朋好友和父老乡亲送来了他们真挚的祝福。在此,我仅代表双方的家长向这对新人表示衷心的祝福,同时,我也借这个机会,向多年来关心、支持、培养我们全家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各位朋友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结婚是人生的大事,也是每个家长的大事。面对台上这对新人,面对台下这么多的亲朋好友,我送三句话给这对新人,一是希望你们互相理解,相互包涵,在人生道路上同舟共济;二是要尊敬和孝敬你们的父母,你们结婚了,意味着你们的父母老了,他们更需要你们常回家看看;三是不断进取,勤奋工作,要用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回报父母、回报单位。

最后,我还想感谢我的亲家,培养出了这么好的一个女儿,我们这么好的一个媳妇。借此机会,我再一次地祝福这对新人生活幸福、互敬互爱,并且衷心祝福来参加我儿子媳妇婚礼的各位来宾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新婚典礼父母讲话稿三:

各位来宾,各位亲戚朋友:非常感谢大家今天来参加我儿子**和**小姐的婚礼,我代表双方家长向他们表示最衷心的祝福,愿他们永结同心,白头偕老。,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身为父母,我们为他们今天走进婚礼的神圣殿堂而感到十分高兴,也衷心祝愿他们在未来的人生中互敬、互爱、互助,在生活中要恩恩,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爱爱,互相体谅,在工作中要互相支持,用自己的勤劳和指挥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和未来。最后,再一次祝福他们俩新婚愉快,幸福美满,同时也祝愿各位来宾、各位亲戚朋友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谢谢!

新婚典礼父母讲话稿四:

大家好!今天是我儿子和小姐结婚的大喜日子,我感到非常高兴和荣幸。高兴的是这对新人今天携手共同走进了他们婚礼的殿堂,开始了他们新的人生,我们也算完成了一个光荣的任务。荣幸的是有那么多的亲朋好友和父老乡亲送来了他们真挚的祝福。在此,我仅代表双方的家长向这对新人表示衷心的祝福,同时,我也借这个机会,向多年来关心、支持、培养我们全家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各位朋友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结婚是人生的大事,也是每个家长的大事。面对台上这对新人,面对台下这么多的亲朋好友,我送三句话给这对新人,一是希望你们互相理解,相互包涵,在人生道路上同舟共济;二是要尊敬和孝敬你们的父母,你们结婚了,意味着你们的父母老了,他们更需要你们常回家看看;三是不断进取,勤奋工作,要用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回报父母、回报单位。

最后,我还想感谢我的亲家,培养出了这么好的一个女儿,我们这么好的一个媳妇。

借此机会,我再一次地祝福这对新人生活幸福、互敬互爱,并且衷心祝福来参加我儿子媳妇婚礼的各位来宾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新婚典礼父母讲话稿五:

各位来宾:

今天是我女儿和女婿百年好合,永结同心的大喜日子。首先,我要向各位来宾的光临表示最诚挚的欢迎。作为家长,此时此刻,我无比激动,我有千言万语要对我的女儿,我的女婿说:愿你们夫妻恩爱,从今以后,无论是贫困,还是富有,你们都要一生、一世、一心、一意,忠贞不渝地爱护对方,在人生的路途中永远心心相印,百头偕老,美满幸福。

同时,我还衷心地希望你们:尊敬父母孝心不变,依然是一个好儿子,好女儿。还要当一个好媳妇、好女婿。

最后,我再一次衷心地感谢各们来宾的光临!谢谢!

新婚典礼父母讲话稿六:

各位来宾:

今天是我的儿子和儿媳喜结良缘的大喜日子,作为孩子的家长,我首先衷心地感谢各位来宾的光临。此时此刻,当我看到二位新人携手步入神圣的婚礼殿堂,并举行这样隆重的婚礼,我无比激动,我无比喜悦。

我们的家庭婚礼篇7

姓名 张蓓 26岁 广告公司文案

姓名 顾峰 28岁 某航天研究所研究员

自述 张蓓觉得结婚是女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可是这一切却伴随着策划婚礼时蜂拥而至的烦恼而烟消云散。本来是主角,却突然被周围的人左右,隐隐的恐慌憋在心里,无处表达。连未来的丈夫也开始指责自己无理取闹。

顾峰认为成家立业是男人的大事,终于娶到娇妻,心里充满了幸福和自豪。可就一个婚礼安排问题,一边是父母,一边是妻子和岳父母,左右为难,不知该听谁的。还没结婚,就已身心俱疲了。

诊断 婚姻从来都不是两个人的事,而是两个家族的结合。而婚礼作为婚姻的仪式,承担着重要的功能,每一个细节都有其隐含的意义。张蓓和顾峰为婚礼大伤脑筋,其实,正是婚礼心理意义的展现:两个家族结合必然会遇到关系建立和心态调整问题。在咨询中,我运用再评价心理技术,引导他们逐渐反观到自己的内心,了解婚礼的实质,从创新的角度,举办一场饱含心理意义的新式婚礼!

咨询师 候文君

张蓓特别委屈,要结婚了,是女人一生最重要的时刻,她却陷入了争吵和泪水中,这婚怎么结啊?

顾峰则一片愁云惨淡,结婚怎么这么难啊?要伺候未来老婆,尊重岳父岳母,还得哄着自己的爸妈,男人难当,他算是亲身体悟了。

本来是甜蜜的婚礼,准新人却走进了咨询室,他们到底遇到了什么挠头事呢?

“我觉得我们必须把这些事都弄清楚了才能结婚!”张蓓坐在沙发上,一开口就已情绪激愤。

“小蓓,你别老这么说,结婚本来就是商量着来。你看我们同事结婚遇到各种琐事都是很正常的,怎么到你这儿就都成了问题?”顾峰显然又头痛起来了。

“人家的婚礼怎么样我不知道,我就觉得我这婚结得不正常!”

“怎么就不正常了?请客吃饭安排程序,谁结婚不是这样啊?你那些突发奇想太幼稚了,怎么也得考虑父母、家人的感受吧!”

“你看,我一说你就这样,我就不能有自己想法,这到底是谁结婚?你们家人都说不得!”

至此,张蓓已经又气又委屈,眼圈都红了。显然,让他俩这样吵下去,咨询是根本没法进行的,于是,我询问他们的意见,先进行单独咨询。

婚礼上的合理与荒谬,行为背后另有隐因

张蓓感到很委屈,和顾峰结合她其实也承担了很多压力。独生子女,又从小就生活在城市中,同为知识分子的父母对女儿给予了厚爱与期待。而张蓓也不负众望,一直顺风顺水,进广告公司不久就成功策划了几个广告,受到主管的认可和重视。

顾峰是个淳朴的农家孩子,执著的韧劲让他在努力多年后,以资优的身份进入了部级的某航空研究中心,年纪轻轻的他在工作上已颇有建树。

这两个人的相遇既有着现实的机缘巧合,又不免带有一丝浪漫和梦幻的味道。张蓓的娇憨遇上顾峰的质朴,而顾峰的不善生活也遇上了张蓓的温柔细致。两个人的感情迅速升温,一年后,顾峰在张蓓的生日上向她求婚。

在咨询中,可以很清晰地感受到,张蓓在这段感情中付出了真心,她在努力和家人沟通,让其认可和接纳顾峰。

但随着婚礼日期的到来,两个家庭最大的矛盾出现了。用张蓓的话,她的“梦幻婚礼”破灭了。

“每一个女孩都会对她的婚礼有一个幻想,美丽的婚纱、阳光海岸沙滩,还有围绕在身边的鲜花和祝福,那一天她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人。可是我的人生从去他们家起就开始彻底转弯了。”

“你知道他妈妈突然问我生辰八字时我有多震惊!这些完全不是我要的。在这之前我从来没觉得什么农村人城市人,现在我算深有体悟了,这差距岂止一点半点。”

从张蓓的叙述中,我们可以发现,她心目中真正渴望的是一场充满时尚和浪漫的婚礼,而顾峰家人心中筹划的则偏重传统。那么婚礼仪式真的是矛盾的核心吗?

我开始非常细致地和张蓓谈论整个婚礼的筹备过程,而我也找到了一些信息:

1.当张蓓描述她心目中的婚礼时,非常沉浸其中,整个人都处于兴奋和快乐的状态。

2.每一次提到顾峰的父母,张蓓都会不自觉地皱起眉头。

3.在描述婚礼中周围的亲人和朋友的表现时,她反复强调应该是“亲切而有礼”的。

其实,在以往的咨询工作中,我不断体会到,大部分的心理问题、生活问题背后,往往都是关系问题。

“如果用一句话评价顾峰的父母,你会怎么说?”

“嗯,他父母都挺朴实,也特别勤快,在他们村子算是很能干的。”张蓓想了想,很诚恳地给了这样一个评价。

“好,如果再用一句话来描述你和他们的关系呢?”

这次张蓓显然犹豫了,她张了几次口又重新沉默:“唉,要是这样,干脆不办婚礼算了。”

“为什么呢?”虽然张蓓避开了我的问题,不过,我觉得从这里更能触及问题的核心,因此立即追问。

被我的问题再一次堵在心中的结上,张蓓终于开口了:“其实我真的感到很疲惫。决定结婚之后,我第一次跟他回家,说实话他家人对我都很好,可是我们彼此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真的有很大不同。特别是怎么办这次婚礼,简直是南辕北辙。而我还要处处考虑,不能让顾峰难受,不能不尊重他的父母,不能这样、不能那样,到最后,我都不知道这场婚礼是为谁而办的了。”

听起来,这确实是一个现实问题,而有趣的是,当我们面对一些难以解决的困惑、不舒服的感受时,每个人都会使用一些方法来帮助自己处理问题或者保护自己,心理学上称这种行为为“防御方式”。张蓓提供给我一个听起来十分合理的现实理由,翻译过来也可以说成“这是难以改变的现实,这不怨我”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被这些合理的理由困住,陷入两难境地。常常会看到,帮人的人努力分析想办法,被帮助的人一脸愁容轻松否定每一个可能的办法,其实被帮助的人不过是通过这样的一个防御方式礼貌拒绝别人的帮助,张蓓正是如此。只不过,这一切都不是她有意识的,而是由她潜意识主导的自发行为。

张蓓正在用这样的方式保护自己,掩盖一个真正令她痛苦的问题。张蓓像避免疼痛一样,本能地避免谈及核心问题。

直到谈及他们的新房,终于看到了一些转机。顾峰的父母虽然知道儿子会在城市定居,还是在老家给他们夫妻在小院里新盖了瓦房。当我很随意提到热夏可以到乡下避暑时,张蓓的反应突然变得很激烈:“不可能!我宁可在家吹冷气,也不会回那里去住。”

“为什么呢?”

“没法住,他们家那么多人,村里村外都是亲戚,乱都乱死了。”

“可是,你也说过,这些亲戚都很喜欢你。”

这时张蓓长长吐了口气,仿佛有什么沉重的东西必须要发泄一下:“我就怕这个,我第一次去都傻了。那么多老的小的都在我身边,我真不知道怎么应付。说实话,当时我心里就一个想法,恨不得立刻跑出去!他们家很大,人也很好,可是我真的不知道怎么融入进去。”

“如果让你给婚礼细节的不如意和费神应付众多家人的烦恼打个分,你会怎么打?”

从来没有从这个角度思考过的张蓓愣了很久,渐渐地她了解了自己真实的感受,她说:“前者占百分之三十,后者要占百分之七十。原来是这样……”

这也能解释她为何反复强调婚礼中周围的亲人和朋友要表现得“亲切而有礼”,对复杂关系的恐惧,让她生出了这样的渴望。

不放过这样的冲击机会,我又推上一把:“你知道婚礼是什么吗?”

张蓓疑惑地看着我,似乎说这个问题还用问吗?而她在咨询中与我建立的信任又促使她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婚礼,不就是为了宣布我们两个成为夫妻吗?”

“对,还要让双方的家族接纳你们。”

“呵呵,我的问题可以用婚礼来解决?”聪明的张蓓立刻发现了关键所在。其实,与其找各种理由对抗婚礼,不如怀抱着智慧接纳复杂的人际关系。

直面难题,对爱人要敞开心扉

顾峰是个极其坦诚的人,咨询一开始就向我表达了他的心结,这场婚礼对他至关重要,几乎被他赋予了新生的意义。

“我是从农村出来的,在家里都拿我当典范鼓励其他的弟妹小辈。可是一个人生活在这个城市里,我也有寂寞和恐惧。直到遇到了小蓓,能够拥有自己的家,我才算真的成为了这个城市的一员,这个城市才真正属于我!”

原来在顾峰的心中,婚礼被赋予了这样的意义。因此,本来雷厉风行的顾峰才在这件事情上显得过分小心和焦虑。

“其实,张蓓常常在抱怨你不拿主意。”

“我知道,可是我好像就是得了解所有人的感受后,才能下决定。”

“而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更没法下决定。”

苦笑着点点头,顾峰一脸无奈。这无奈正在破坏着他和张蓓的关系。

我决定用更直接的方法,把张蓓也请进咨询室,利用他们的亲密关系来解决顾峰的心结。

首先,我给了他们每人3分钟向对方倾诉,要求倾听的人必须给予足够的关注,不能随便打断。

倾诉的主题是:“你平常会关注自己的情绪吗?情绪不好的时候通常会怎么办?”

张蓓和顾峰对我的用意有点摸不清,但也怀着疑问认真做起来。3分钟看似很短,两个人在倾诉中却分别瞄了两三次我的计时器。

3分钟结束后,我让他们分别给彼此一个回馈。

顾峰说:“我挺诧异的,女性一般更情绪化。没想到小蓓并不经常关注自己的情绪,这点和我有点像,通常心情不好都先转移注意力,实在不行了,才会面对问题。”

张蓓接着说:“顾峰在我眼里特别坚强,今天听他一说,原来他也经常有烦心的时候,心情不好的时候也会像鸵鸟一样能躲一时先躲一时。不过,我今天才知道,他还是很敢于承担的,当他闷闷不说话了,一般就是情绪不好了。”

我点点头,给了他们一些鼓励,接下来要求他们用5分钟的时间向对方倾诉,倾诉的主题是“一件你最自豪的事”。

张蓓觉得自己的创意天分得到认可很自豪;顾峰最自豪的是完全靠自己的努力走出了属于自己的人生,组建自己的家庭。

最后,我要求他们用10分钟的时间向对方倾诉,倾诉的主题是“你当前最担心的事”。

10分钟结束,两个人都还在继续说着。而我也能够看到,这一次冲击的作用正在他们的内心激荡。

这回我再次使用彼此反馈的方法。

顾峰先开口:“没想到她在担心怎么和我的家人相处的事,而我从来没有考虑过这方面。我从小就家人很多,习惯了,觉得很容易很自然,没想到身为独生子女的小蓓会感到手足无措。而我一直以为她是嫌弃我的农村出身,觉得婚礼不够档次在和我闹别扭。”

张蓓先是对顾峰的话小孩子一样撇撇嘴,才说:“我一直都觉得他特别独立,特别成熟,总之从没想过他会自卑。我对一些细节的疑问会让他惴惴不安,我一直觉得他特护他们家人。现在看,他挺痛苦的。”

说到这儿,两人不禁相视一笑。

解决了心理问题,我们的咨询进入了实质阶段,如何解决婚礼问题?

婚礼巧思,为幸福做个设计

从心理学的意义上讲,婚礼也是心理仪式的一种,既然是仪式就必然要实现某种功能。对于张蓓和顾峰的婚礼,不但要实现普通婚礼的功能,如宣告成婚,还必须具备一些特殊的功能:

1.帮助张蓓和顾峰的家族成员建立关系。

2.通过婚礼确定顾峰的心理地位,完成自我认可和家族认可。

基于这些,我们决定策划一个与众不同又具有功能意义的新式婚礼。

第一个想法就是积极的态度和频繁的会晤。之前,顾峰的父母会担心委屈了城市媳妇,提意见总是小心翼翼,而张蓓的父母又会担心对方觉得自己摆谱,有想法总要三思过后才表达一分。其实,这样使得问题越弄越多。大家往往寄希望于婚后再慢慢建立关系,其实,恰恰相反,繁复的婚礼仪式不但有着吉祥寓意,还为建立新家庭关系提供了最佳的契机。在这个过程中,两个家庭通过沟通、合作建立起的亲密关系会更稳固。

第二个想法是主动角色互换。一般在男方这边的婚宴,新郎会更像主人,新娘子会羞涩被动。有时婚礼都结束了,新娘子还认不全新郎家的亲戚,显得紧张尴尬。在女方这边的宴席也是如此。这次,我们决定来个颠倒。在男方家,由新娘子主持,除了习俗上的礼节外,婚宴一开始干脆就拿出女主人的姿态,主动出击,认亲人,认辈分,建立关系,求得认可。在女方家,关于新郎的讲究相对少一些,那么新郎完全可以从婚宴初就开始全权打理。主动的态度会让对方的家人感觉非常舒服,会更愿意接纳新的家庭成员。

第三个创意来自张蓓的灵感,在正式婚礼前安排一次比较正式的双方父母的会面。而这次会面的主要任务是在一个更安静的状态下,接受父母的祝福,得到对方家长的接纳。当然,这仍然是仪式性的,双方父母会准备一份档案,包括自己子女的出生证、成长照片等资料,交给对方保管,也预示着从此这个生命将由另一个人真心珍爱了。

当然,关于婚礼细节,我们还想了许多小招数,比如:拜过高堂后,对对方父母分别外加一个拥抱;新郎新娘不光收礼,还为重要的家人各自准备了小礼物。从被动到主动,其实多了很多细节,可张蓓和顾峰却显得非常兴奋,这才是他们渴望的属于自己的婚礼!

专家的话

完善婚礼功能的实用性

随着时代的变迁,不但带动了经济的变化,家庭结构的变化,婚礼作为一种传统文化也在进行着自己的演变,作为心理仪式,它的功能当然也需要被赋予更丰富的内容。然而,我们所经历的众多婚礼只能用耗心费神和不伦不类来形容,难道用各种各样的吉祥话和吉祥仪式就能够真正带来婚后的幸福生活吗?

在喜庆之余,还必须要实现婚礼的现实功能:让新人融入新的家庭。

婚礼筹备是婚姻幸福的第一战

不要忽视婚礼筹备过程的重要意义,很多顾虑可以抛开,应该看到,任何两个陌生的家庭要因为两个新人而建立亲密关系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与其等到婚后产生摩擦才想到亡羊补牢,为何不在婚前就着手,做好充足准备呢?

增加双方父母的会面,不要图轻松弃权,多商量也就会多了解,双方父母能够建立好关系,才是对儿女婚姻的最大祝福!

变被动为主动,让婚礼真的成为你们的

很多人烦婚礼,就是觉得谁的话都得听,最后弄出来的东西常常并非他们心中所想,不得不叹息理想与现实的可怕距离。其实,也并非没有可能拥有一场自己的婚礼,这其中主动的心态是最重要的!不要想这么麻烦干脆丢给父母,不要觉得结婚羞涩,不好意思表达意见。拿回婚礼筹备的主动权其实是众望所归,要知道,替你们操办的人心中也很为难呢!

我们的家庭婚礼篇8

结婚在台上新郎说的话一:

各位亲朋好友、各位帅哥美女:

大家好!非常感谢大家来参加我和xxx的结婚喜宴!

我于xxxx年来到这里工作。在xx(读研或工作)期间(或通过xx介绍),我认识了我的妻子xxx。我们俩共同经历了浪漫的(校园)爱情,共同经历了(找工作)的艰辛,现在我们终于构筑了属于我们的小家庭。在这里,我们的亲戚朋友不多。我们之所以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与领导们、同事们、亲戚朋友们的关心和帮助是分不开的

我一直是怀揣着一颗感恩的心在工作和生活。在此,我对所有关心我们帮助我们的领导、同事、亲戚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今后我俩一定孝顺父母、快乐生活,构造一个美满和谐的家庭,我们也一定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用实际行动来回报大家对我们的关心。

最后再次感谢大家光临我们的婚宴!谢谢大家!

结婚在台上新郎说的话二:

各位亲朋好友、各位来宾:大家好!

今天我和xxx在此举行婚礼,谢谢各位长辈、亲戚、知心朋友在百忙之中抽空出席,给我们的婚礼带来了欢乐、喜悦和真诚的祝福。

我们相识于x年x月x日,到今天为止,我们已经相识相知了整整n年,n年来我们同甘共苦,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今天,我们终于结婚了。除了激动、开心、幸福,更多的是感谢。借此机会,我要感谢我的父母把我养育成人,感谢我的岳父岳母把如此优秀的女儿放心地交给我,更要感谢在座的各位亲朋好友对我们的祝福与关心。请相信我,我会永远深爱我的妻子,并通过我们勤劳智慧的双手,创造美满的幸福家庭。

最后,我再一次感谢在座的每一位亲朋好友,祝愿你们婚姻美满、家庭幸福、财源广进、事业发达!

谢谢大家!

结婚在台上新郎说的话三:

首先感谢各位领导、各位新朋好友能够在百忙之中来参加我们的婚礼,对于你们的到来我们感到非常荣幸。

此时此刻,我内心里感到无比激动,无比幸福,更无比难忘。经过七年的努力,今天终于能够让我身边的这位精明能干,开朗豁达的大脑门小姐感动,答应和我一起牵手,并许诺相伴到老。在以后的日子中,我会永远深深地爱着她、呵护她,给她带来幸福和喜悦,并通过我们勤劳智慧的双手,创造一个和谐美满的幸福家庭。

借此机会,我们俩要真诚地感谢双方的父母,可怜天下父母心,感谢他们精心的哺育,感谢他们谆谆的教导,使我们真正成为了对社会有责任的人;同时还要感谢诸位领导的关心,感谢朋友们的祝福。

最后,祝大家万事如意、心想事成。谢谢!

结婚在台上新郎说的话四:

亲爱的各位来宾、亲朋好友们:

大家好!感谢你们抽出时间来参加我们的婚礼,相信你们的祝福,会让我们的婚礼更加完美。

在这个喜庆的日子,我想说下我心里的感受。首先,我要感谢我的父母,他们养育了我二十几年却是不容易,现在我长大了,结婚了,可是他们却早生华发,在这里我想对他们说:谢谢你们,谢谢对我的照顾,以后我们会尽心的孝敬你们。其次,我要感谢我的岳父岳母,感谢你们的信任,将心爱的宝贝交给我,请放心,我一定会让你们的女儿拥有一个幸福的生活,我不会让你们失望的。我保证会做一个好丈夫,永远爱她、呵护她。

最后,再次感谢大家的到来,如果有招待不好,还请各位见谅,希望大家能拥有一段快乐的时光。

结婚在台上新郎说的话五:

各位亲朋好友、各位领导、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人生能有几次最难忘、最幸福的时刻,今天的我才真正从内心里感到无比激动,无比幸福,更无比难忘。今天我和心上人小姐结婚,有我们的父母、长辈、亲戚、知心朋友和领导在百忙当中远道而来参加我俩婚礼庆典,给今天的婚礼带来了欢乐,带来了喜悦,带来了真诚的祝福。借此机会,让我俩再一次地真诚地感谢父母把我们养育成人,感谢领导的关心,感谢朋友们的祝福。请相信我,我会永远深深爱着我的妻子,并通过我们勤劳智慧的双手,一定会创造美满的幸福家庭。

上一篇:黄河之水天上来课文范文 下一篇:别忘了给生活加点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