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一种财富范文

时间:2023-11-30 20:34:28

也是一种财富

也是一种财富篇1

听,那从钢琴中婉婉流出的优美旋律;看,那舞台上美轮美奂的舞蹈表演。贝多芬与千手观音的表演者们正在进行着自己生命的升华。在光与影的交错间,在声与调的变奏中,他们忘记了自己的残缺,努力地歌颂着自己人生的赞礼。任凭痛苦与磨难的海水无情地拍打着他们,他们依旧如礁石般屹立不动,在他们旁边,有一朵傲岸的菊花馨芳百世。残缺,这何尝不是一种财富。

断臂的维纳斯正是由于她动人心弦的美丽而震撼世界,试想一下,如果她没有失去那双手臂,她的美丽是否还会令你垂怜,惋惜?曹雪芹由于丧子的悲痛而英年早逝抛下了《红楼梦》这部未成形的文学巨着,而高鹗后补的四十回更使这部作品婉转迂回,悲惨凄切而名扬海外。如果《红楼梦》没有因为它的残缺而引来高鹗的续补,文中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故事还会如此震人心魄吗?缺角的花瓣用它残缺的美丽张扬着自己的绚烂。残缺,这何尝不是一种财富?

张爱玲曾经说过:“美好的爱情不是拥有而是成全。”仰望他人的幸福,即使自己身无长物,也会拥有一份心灵的宁静与愉悦。但面对残缺,有人奋发向上,也有人堕落沉沦。他们贪恋于他人的光辉而总是抱怨自己的暗淡,但殊不知群星闪耀的背后也总有一块黑幕来衬托它的光亮。面对残缺,我们该做的是化残缺为财富,而非自怨自艾,怨天尤人。

独臂钢琴师刘伟脚下激越昂扬的曲调;海伦凯勒心上那至纯至美的人格。残缺闪现在历史的长河中,它成为身残志坚人们的财富,它美得动人心弦,它美得震人心魄。

也是一种财富篇2

财富有很多种,善良是一种财富,聪明是一种财富,而勤奋也是一种财富。

一次学校要大扫除,那是我正读五年级,是班上的劳动委员,在大扫除的前一节课老师让我分配人手,并让我提高一下我们班上的土气,我说:“为了班上的荣誉,让我们一起努力。勤奋一点。”大扫除的时候大家果然很卖力,那一次我们班的卫生评比是排第一,当老师表扬我们的时候我们收获了勤奋的财富。

还有一次,我爸爸去吉安参加比赛,所以他要在家备赛,而当时妈妈又去出差了,那时我为了让爸爸安心备赛,保好包了所有的家务活,甚至是做饭菜,而爸爸他每天都要读到十二点钟,而我只能和他一起背水一战了,当时我们的勤奋使爸爸能安心备赛,而爸爸的勤奋使他得到了“荣誉证书”,同时也得到勤奋的财富。

在六年级时,我要去参加数学竞赛,为了能夺得第一名的好成绩我就买了一本竞赛的书,天天写,天天练,吃饭时也写,上厕所时也看,而这些题目好难呀,所以每天要很晚去睡,那时真的好累呀,但我去拿回了第一名的成绩,那时我才真正体会到勤奋的财富,真的好重呀!

也是一种财富篇3

在生活中,我总努力地把握自己,使自己的心理承受力逐渐增强。面对学习上的种种失败,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虽有过痛苦,但从没失去过信心。

自高一以来,我的物理成绩一直不错,在很多比赛中都取得了优异成绩。我也更加喜欢物理。在课下除了复习课内知识外,还阅读了大量参考书,甚至大学课本;因为我早已把在高三的全国竞赛中获奖作为目标,而老师也认为我很有希望。

谁知在那次比赛的北京赛区复赛中,由于审题不清,我没能做出第三道题,而且影响到了后面的题目。当成绩时,我发现自己以一分之差被淘汰了。才一分呀!当时我的心都要碎了!那天晚上,我在床上翻来覆去,回想着自己为这个比赛所付出的日日夜夜,不知不觉眼泪打湿了我的枕巾。

那几天我的情绪很坏,但有一天我偶然在书架上看到了那本已被我读得滚瓜烂熟的《贝多芬》,一种感觉涌上我的心头??我必须战胜自己!

也是一种财富篇4

美国银行私人财富管理部门该项专门针对富人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富人如何看待财产,以及富人如何处理财产继承问题。受访者中拥有可投资资产300万至500万美元的人占37%,500万至1000万美元的人占31%,1000万美元以上的人占32%。

富人之所以能够积累大量财富,除了个人的努力之外,社会为人们提供公平致富的机会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在美国有钱人眼里,富人对社会有一种责任,那就是有了钱不能自顾自花天酒地,而是要回馈社会,帮助他人。因此慈善捐款就成了富人回馈社会的一种方式,而且在很多时候成了一种富人的美德。在调查中,近七成的富人称,建立和传承慈善捐款是他们的一种社会责任。在美国婴儿潮时期出生的(47至66岁)富人人群中,持这种观点的人数比例最高,为75%。女性富豪持这种观点的人数比例也不低,为73%。美国18至46岁富人人群,是富人中持这种观点比例最低的,不过也有53%的年轻富人将建立和传承慈善捐款视作是一种社会责任。

不过美国年轻富人认为富人应与低收入人群分享财富的人数比例在富人群体中最高,60%的年轻富人认为社会财富应当分享,而不是富人群体在财富占有上一家独大。而53%的富人在财富分享上持有这种观点,67岁以上富人持这种观点的人数则为51%。一半的美国富人认为富人对社会的改变负有责任,而改变社会就需要富人为此付出和积极地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对于人类社会存在的巨大问题,43%的美国富人认为他们有责任去寻找解决之道。超过四成的富人认为他们对社会的责任还包括为其他人创造和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富人为何要把财产留给子女

在一般人的观念中,父母将积累的财富留给下一代是天经地义的。虽然中国家庭的这种观念更强,但美国家庭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数也不少,这就叫可怜天下父母心。从年龄角度看,年轻和老年富翁更看重将财富留给后代,而中年富人对财富的处理呈现多样化,认为财富留给后代很重要的人数比例也大大低于上面两个年龄段的富人比例。46岁以下的年轻富人受访者中有76%的人认为将财富留给后人很重要,73%67岁以上受访的老年富人持这种观点。

靠继承父辈财富而成为富人的人群中,有75%的人认为能够为后代留下财富是很重要的,59%的人认为将财富留给后代的动力是家庭的传统。而在靠自己打拼而成为富人的人群中,有59%的人认为能够为后代留下财富很重要,26%的人认为将财富留给后代的动力是家庭的传统。可以说,因继承财富而成为富人的人更愿意把家庭财富传给后人,也喜欢保留财富一代传一代的传统。而在自己打拼成为富人的人群中,持有为后代留下财富很重要观点的人数比例虽接近六成,但仍有四成多的人并不把后代靠继承财产而成为富人看作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父母为子女留下财富遗产,说到底就是希望后代能够继续过上好的生活。不过在论及为何要将财富留给后人的动因上,美国富人的看法具有多样性。51%的美国富人受访者认为将财富留给后代是为了表达对子女的关爱,在67岁以上富人中持这观点的人数比例最高,达到60%。而46岁以下富人看起来还年轻,认为将财富留给后代是为了表达对子女关爱的人数比例只有24%。不过46岁以下富人喜欢将财富留给后人的最主要动因是为了保护家庭财产,持这种观点的人数比例为55%,远远高于47至66岁富人44%的比例。

美国富人要把财富留给后代的另一个动因是自己死后可以继续对后代产生影响,42%的富人认为,给子女留下财富,最起码还能让后代怀有感恩之心,在他们心里存些念想。36%的富人将财产留给后代是因为家庭传统,所谓传家,除了精神、品德、人品外,总得有点实惠的东西吧。还有38%的富人将财产留给后代视为是道德上责任,养儿育女,虽然老了但还有家底资本,让后代继承财产就是要扶上马再送一程。

1/3富人认为给后代留财产不重要

一生打拼积累了数以百万、千万甚至是上亿的财富,到老了这些财产是否都留给子女呢?美国富人的答案并不统一,除了财产由子女继承外,也有一定比例的富人是最后将绝大部分财产进行慈善捐助,也有部分富人自己享受所拥有的财富,宁可自己花光也不留给后代。根据对富人的调查,四分之一受访者宁愿将遗产捐赠给慈善事业;超过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努力挣钱,打算自己享受财富。

在调查中,大约32%的富人表示将遗产留给子孙并不重要,婴儿潮时期的富人作此表示的比例高达45%。44%的受访富人认为他们有责任将自己的财富传给下一代,而高达56%的受访富人并不把财富传承看作是自己应尽的责任。在美国各个年龄段富人当中,47至66岁的富人群体最看得开,他们当中有31%决定死后将财产捐给慈善机构,而不是把全部财产让子女继承。为什么呢?这些富人的想法比较独特,那就是 “每一代人都应该创造自己的财富”,持这种观点的富人占不将遗产让子女继承人数的57%。

不将遗产全部留给子女而是捐给慈善机构的富人当中,还有54%的人认为,与其留给子女财富遗产,不如在子女成长的过程中对他们进行投资,例如提供最好的教育环境、让他们学会如何创造财富和积累财富。这些富人认为,这样做的结果比单纯为子女留下财富更重要得多,因为人世间人才是最宝贵的财富,人才是创造财富的主体。

不过有些美国富人还挺“自私”,那些决定不将遗产留给子女的受访富人中,有27%的人不是为了体现善心用自己积累的财富造福社会,他们只是觉得自己辛辛苦苦一辈子,到了晚年要好好犒劳自己,尽情享受人生。至于子女们,就看自己的本事了,老爹不会牺牲自己来造福后人。

美国富人受访者提出不愿将遗产留给子女的其他原因包括:需要钱解决医保问题,对子女做出的牺牲已经够多了,子女不用继承遗产也有足够的金钱,利用自己的财富解决困难的社会问题。当然也有的富人说,自己不留给子女遗产没别的原因,养老把钱都可能花光了,想留也没啥留的了。

有钱人会把多少遗产留给子女

也是一种财富篇5

然而且慢,我们并无枯寂悲观的意思一在这里,解释的空间应是无穷的――我们大可以抱着崭新、积极的态度,来重新理解“色”,理解“空”。

佛经中,“色”包括一切物质,财富当然也在其列。

当我们说财富是“空”的、说它“没有真实本体”时,我们的意思是什么?

――我们要说,财富注定是流动的、变迁的。不但阳光在流动,江河在流动,人民币在流动,凡可称为财富的,都在流动。而我们可以享受的,也正是流动本身;从电脑上,享受的是流动的信息,从唱碟机里,享受的是流动的音符,从电视上,享受的是流动的画面,从对每一样财富的占有欲里,我们希望拥有的,不是其静态的存在,而是透过它,体验无量的声、色、音、味之流转,并与之一起,生种种变化。所以,财富本来就是“空”的,唯其是空的,才能盛住这个流动、变迁的世界。

――我们要说,财富注定是无主的、共享的。虽说财富“害十白共享”,但财富一旦成形,它就注定在更绵长的时间段里,为人类共有。不止山川风月,人所共有,即使是私家花园、庭院、小汽车,也都以另一种形式,融人了当下共享的节奏。(谁说园外与车边的凝眸、赞赏不是共享呢?)这里需要超越的,是“所有者”的狭隘观念――在广大的时间段里,每个人都只能是财富的“使用者”。不但颐和园和兰亭序超越了帝王的一己私心,为全人类共享,就是创造财富的资讯、手段也都正为人类共享。所以,财富对于其主人,也是“空”的。必得有这样的认识,才能放弃偏狭的占有、争执、嫉富之念。

――我们要说,财富之成为财富,依赖于人的心志与环境的机缘。没有“能”创造财富的,财富不能成其为财富,不仅如此,没有“能”享受财富的,财富亦不能成其为财富。如果人们不认识财富的流动性、共享性不能与自然共生,不能与他人共享,而是时时设卡,处处设防,得少为足,划地自限,则即使财富涌流的世界也会演变成斗争的世界,动荡的世界,最后是一无所有一穷二白的世界。所以,财富必定是“空”的,因为财富之充盈不亏、财富之涌流不竭,纯然系于人类的理解力,有赖于人类的心志。

在佛教大乘经典《心经》中,紧接着“色即是空”《一句话,是“空即是色”。

接着上文叙述,我们可以继续揭示这样的涵义――

“空”即是“色”,意味着“空”也能生出“色;’,一个允许自由流动的社会,一个富有共享精神的族群,一种能积极创新的心智,都必定会带来财富的涌流。

在我们看来,与其从具体的“色”中去求“色”,如从广大的“空”中去求“色”。

我们也实在需要一个足够开明的制度空间,一个足够开敞的公民空间,一个足够开放的心智空间;以温煦地滋长财富,以积极地创造财富,以明智地再生财富。

实在的,财富与人类应当共生,人类与人类应当共生。因为“色空不二”――不但具体有形的财富是财富,关于财富的制度其实也是财富,而人类对财富的恰如其分的理解力,更是所有财富中,最特殊与优胜的无上财富。

也是一种财富篇6

一、经济学上的权威崇拜及传统经济学的困境

经济学的严重落后性已是众所周知的事。无论是迈克尔·佩雷曼主张经济学终结[i],还是陈纲先生指责经济学家不如农民[ii],都已表明,人们对于经济学术落后性的极度失望。“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出发点和庸俗化方向本身就决定了其灭亡的趋势。不论是其自身的反思还是对立流派的批判,西方经济学的非科学特征早已是不争的结论了......或许,下一代人将不再跟随萨缪尔森学习经济学。”[iii]

的确现代经济学的发展已远不如其它自然科学。在18世纪时,物理科学、化学科学开始全面发展,同样,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也吹响了经济科学发展的号角。自18世纪以来两百多年时间里,人类的物理科学、化学科学,甚至包括后来才开始发展的生物科学,现在都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人类早已经能自由地遨游太空,早已经能精确地计算出宇宙飞船飞入的轨道位置以及能精确地计算出着陆地点,人类早已能制造出异常复杂的机算机,人类早已能精确地分析出任何物体的成份含量,并根据需要合成出特定的化工产品和新材料。但是人类的经济科学却远没有这么发达,在权威崇拜下,从根本理论上来说,仍然基本徘徊在亚当.斯密1776年的思维起点,虽然后来萨伊、马歇尔、凯恩斯、熊彼特等不少人几百年来在作大力的推进和修正,某些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客观地说,在根本理论上几乎未作出革命性的飞跃。这主要是因为经济学上严重的权威崇拜。威廉.斯坦利.杰文斯在《政治经济学理论》中尖锐地批评经济学权威的危害,把某人的著作奉为圣经拒绝人们提出新理论和批评它的长短,对于真理必定是最严重的侵害。毫无疑问至今为止,甚至未来,不可能有哪一位大师的经济学术能够充当经济学圣经的角色,因为经济学是一门科学,任何人的智慧都不可能穷尽所有真理而无一点纰漏甚至缪误的地方。只不过个别“天才”性的经济学大师的学术之中或许有多一点智慧性的东西罢了。

经济危机、贫富悬殊、工业化压抑、环境污染、沙漠化、自私自利、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等等,都表明,传统经济学在权威崇拜意识的禁固下裹足不前,已不能解决现代人类社会的经济建设。世界银行在1991年发表的年度报告,开篇诚恳、鲜明地指出“推动经济发展的原理还远未被人们完全掌握”。

二、现代经济学新革命的系统构想

为此,我们认为中国经济学界要敢于跳出西方传统经济学的疆化思维,去努力寻求真理,进行一场现代经济学新的革命,以更好促进中国的经济建设。

(一)经济学支柱概念的革命

我们认为,传统经济学中最落后的地方就是对支柱概念或者说研究的基本对象的固守,各国经济学家还深受数百年前的产品观影响。客观地说,数百年前,以农业生产和新兴的工业生产为主,当时的经济学家们能够提出产品的概念,并以产品作为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或者说以产品作为经济最基本的细胞是非常科学的。但是就如化学科学不能停留在分子阶段,还需进一步研究发展到原子、质子、量子,仍至将来还可能进一步发展一样,我们认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支柱概念也需改变。

严格地说来,产品远不足以囊括人类的整个经济领域。诸如金融服务、保险、诗歌、歌曲、经济学家的著作等同样在商业领域流通的东西并非一定是产品。

因此,我们提出财富的概念,构想经济学上以“财富”替代过去“产品”、“商品”作为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对象。所谓财富,我们将其定义为“就是能满足人们需要的东西”。财富在经济学上并不是指金钱,而是指满足人们需要的东西。金钱或者说货币只是商品类财富的权力凭证、度量工具。我们的这一类似的定义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曾提出过:经济学应将财富看做是满足需要的东西和努力的结果[iv],一些学者也开始在某些情况下使用,当然都还缺乏系统性,并且未与产品的关系进行彻底的清理,特别是只将以金钱来衡量的商品类东西才叫财富,反言之在过去的意识里财富就是金钱。为此笔者在《财富创造论》一书中尽可能全面地清理了财富与产品、商品的关系,系统地阐述了财富为经济基本单位的事实以及应作为经济学支柱概念的建议。根据定义,财富包括产品,也包括非产品,包括商品,也包括非商品,包括物质类财富,也包括非物质类财富,包括有形的财富,也包括无形的财富,凡是满足人们需要的东西都是财富,都可以是经济学研究和考虑的范围。提出将财富作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这应该更为科学。

在经济学上进行这一研究对象的革命非常重要,它有助于经济学界及经济界更全面地研究社会的经济建设。例如,环境,当然不是产品,通常也不是商品,但因为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也是财富。这有助于我们将其纳入经济建设考虑之中,而不是去发展“产品”、“商品”经济破坏环境财富。依据这一思想,我们就会明白,财富不只是商品,不仅一辆汽车是财富,一湾绿水也是财富,不仅一只山羊是财富,一片绿色的草地和森林也是财富,它们都满足我们的需要。当汽车造得很少时,因为其稀缺而显得价格很高,因而我们毫无疑问地认为其是财富。而当我们的环境恶化,一湾湾绿水消失,符合需要的水变得稀缺时,我们每天生活上所用的水我们也不得不天天付出货币去购买,这时水似乎才变成了我们的财富。实际上水原来就是我们的财富,只是我们总觉得其太充足而不珍惜罢了。过去那种以稀缺性为预设前提的经济学术思想已显得非常落后而致命。长期以来,全球环境的破坏与恶化,与经济学上的产品观和商品观不无关系。当然,也有人会认为,经过投入资金人工改造过的环境进入人们的生活领域,也可叫产品。实际上即使将改造过的环境称为产品,同样显得比较牵强,经济学作为科学是不宜为固守某一古老的概念和思维而牵强的。同时,未经改造的环境同样从远古就进入了我们的生活领域,我们每时每刻都不能离开,这一庞大的部分我们更不能遗忘,它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同样,对于无数的非产品、非商品,因为有了财富作为总括,因此其创造、实现、分配、消费等情况也就能较好地纳入经济建设的考虑之中,这对于人类未来的建设非常重要。

总之,经济的最基本细胞是财富,而不仅仅是产品或商品,因此以“财富”作为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更为科学。针对经济学的现状,现代新经济学的革命可能首先必须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即支柱概念上进行革命,否则现代经济学仍然不可能有突破性发展。

(二)经济学中研究对象产生过程的革命

无论是非常局限的产品观、商品观,还是全面概括的财富概念,其产生实际上并非仅仅来源于生产。由于如上部分我们已提出了财富包括产品,也包括非产品,包括商品,也包括非商品。因此下面我们直接使用财富的概念。

我们认为,财富首源于智力创造,然后是实现,而并非仅仅生产,而传统经济学在财富产生过程上应该说还基本停留在两百年前的生产认识阶段。这的确需要我们现代在此基础上向前推进,或者说革命。例如,电脑没有先经科学家们发明创造,是不可能生产的,一个企业没有自己的科研人员们不断研究创造出先进的电脑,其生产也几乎是不能进行的;再如小说,其首先是作家的智力创作,创造出能满足人们需要的高水平的小说才是至关重要,而并非印刷车间的生产至关重要,并且现在越来越多的小说不需要印刷生产,通过网络即可销售给广大读者。也就是说,经济学应该更好地反映现实的经济情况,应该将财富的产生过程进行实事求是、科学地研究与抽向归纳,只有这样抽向归纳出来的基本理论才更符合现实经济情况,从而才能更好地反过来演绎至现实经济建设中,更科学地指导社会、企业、个人的经济活动。

当然我们有必要对财富创造、财富实现、财富产生及财富生产等重要的概念进行重新整理定义,以有利于经济学理论的突破与发展。所谓财富创造,是指人们为探索获得新种类、新形式、新规格、新用途、新领域等等方面的财富,以大脑思维创新为主导的发明、发现、创作、设计等新财富的活动。它并非单纯的大脑思维活动,也不是重复性地制作产品的活动。对于财富创造,我们提出了“以大脑思维创新为主导的发明、发现、创作、设计等新财富的活动”这一措辞,即创造不仅仅包括发明、发现、创作、设计这四大形态,还包括其它活动形态,这为现在复杂的各类创造形态以及未来可能新出现的创造形态留下思维的通道。定义中的“等”字非常重要,否则很可能使将来的研究、解释固步自封。财富实现,就是使创造的概念性的财富成为事实或使成为能为人们消费、使用的事实。具体地说就是将所发明创造的新财富进行知识传播、生产、销售、服务等等活动,使其变成可以为人们直接需要并且供人们使用、消费的各类活动的总和。财富产生,就是人们创造实现财富的活动,它包括财富创造和财富实现两个部分。财富生产,是指人们在农业和工业上,根据已经取得的财富知识,通过劳动和一定的要素的结合种植农产品和制造工业品的活动。财富生产只是财富实现中的一部分。如上所述,财富产生包括财富创造、财富实现,而财富生产只是财富实现的一部分。考察整个国民经济时,用财富产生的概念更为全面准确。我们提倡在经济理论上使用财富产生的概念,而避免再滥用产品生产的概念。如果一味使用生产一词必会使我们继续陷入过去的理论思维中,很难有系统的突破。

我们认为,财富的产生由两阶段构成:第一阶段,财富创造阶段。即财富首先要由科学家、研究人员等智力者创造,才可能有这样一种财富。否则生产上不知道能生产什么。例如,如果没有爱迪生发明创造出电灯,工厂再高明也不可能生产出电灯这一财富来。第二阶段,财富实现阶段。财富实现包括生产、运输、销售,还包括其它许许多多方面。这里我们用实现这一概念来概括财富产生的第二阶段,而不用生产来代替,因为生产仅仅是财富实现中的一个环节、一个部分而矣,尽管过去“生产”在我们的眼里是多么的伟大和至高无尚,在20世纪中叶供过于求以后,它的地位和重要性有时甚至并不比销售高多少。在过去的传统经济理论中,财富产生过程的核心和起点都是生产,在旧四分法中是生产、交换,因此认为财富是从生产中生产出来的,除了销售可以对应于交换外,其它方面,如科学家、银行、国家、服务人员、后勤人员、管理人员、资本等等,都只是辅助甚或是寄生的,当需要强调其重要性时,于是牵强附会地称其为生产。运用综合财富观及财富产生的两段论,我们就可以更好地解释诸如科学家、银行、国家、服务劳动者、后勤劳动者、管理劳动者、资本在国民财富中的作用,它们实际上都在进行着财富的活动,因具有财富价值或财富产生功劳而存在。

财富的产生由财富创造和财富实现两阶段构成。财富创造是首要的,没有财富创造,便无财富实现可言。生产的地位也并非那么显赫和功劳无量,在现代社会,没有科研人员等创造出优秀的财富,生产变得毫无意义,即使在财富的实现环节,生产也未必就是全部,对一些财富如歌曲、软件来说甚至未必就需要生产。这也告诉我们是到了应该好好全盘思考旧有的经济学术理论的时候了。

总之,经济学中财富产生的过程应该由过去理论中的生产一元观,革命地推进到创造、实现的两段论,也就是说,经济学理论上对于财富的产生应该建立创造、实现的两阶段思想,生产实际上远不能囊括财富的产生过程,生产只是实现阶段的一个可能的程序而矣。例如,一个软件,先是经过科研人员设计创造出来,即财富创造阶段,然后还需要进行实现给社会,即实现阶段。然而,实现阶段也只是可能需要大批量地复制生产成光盘,即生产环节,然后通过运输环节、销售环节等实现到消费者手中。不难看到,即使在实现阶段,也未必就只有生产,还有运输、销售、广告宣传等活动。同时,应该指出,现在许多软件财富直接在网上进行销售以换得货币,未必需要生产。这也告诉了我们生产一元观在现代社会的落后性。尽管在农业上,粮实需要大量的农业生产劳动,在大部分工业制造上,工业产品需要大量的车间生产劳动,但是,经济学不能一味停留在18世纪只研究农业生产和新兴工业生产阶段,两百年后的现代需要更进一步,需要更全面地研究现代经济。况且财富产生的两阶段论,并不是否定生产,而是更全面的地囊括了生产,只是有的财富的产生过程需要生产环节,有的不需要生产环节,有的财富生产环节的重要性占有极高的地位,有的则占有较辅助的地位。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其理论应该具有高度的抽象概括性。应该说,财富的两段论能较好地达到这一点。

当然,实事求是地说,基于初步进行研究,以及财富的无限复杂性,关于财富产生过程的研究及财富的两阶段理论,未必就包括所有财富,但它至少包括了现有经济学中研究的所有财富。对于部分自然类财富,其同样适用综合财富观思想,很大部分如煤碳、石油也能适用财富产生的两阶段论,少部分倘需要新的阐述或作例外处理,但其不影响科学理论的革命步伐。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是在不断完善中发展的。

因此,我们认为现代经济学上是可以在研究对象的产生过程

上进行革命性推进,树立财富产生两段论思想的。

(三)“四分法”的新革命

萨伊把政治经济学划分为生产、分配和消费三部分,后来詹姆斯.穆勒在萨伊的划分之外又添加了交换形成“四分法”之外,此后人们对这种根本性的经济理论问题未再作出什么突破性的见解,更无人对此作出否定性意见。后来的学者更是将生产作为社会经济的核心和起点。把社会经济生活领域划分为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三部分,应该说在当时是很先进的。不过,现代人类的经济理论应该在此传统理论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萨伊和穆勒的这一理论用于考察古、近代工业生产、农业生产有极高的价值,但这一理论以生产为经济的核心和起点,过份强调了生产的价值,排斥了许多重要财富要素的功劳,如创造、运输、传播、服务等许多方面都未包括进四分法中去,只是在现实中将其进行适应性解释。作为根本理论这是残缺不全的。在人类由工业生产时代过渡到新的时代后,这一理论运用于人类的财富经济领域已显得削足适履。现在已有许多经济学家深深感到过去以生产为中心或起点研究经济的严重局限性。如H.罗宾斯坦写道:“新古典的价格、生产和产出理论不会引出一个创新理论来”。

社会的经济生活领域划分,并非仅仅是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更科学的划分应该是:创造、实现、分配、使用(消费)。人类经济生活领域除了财富实现外,还需要财富创造,而且财富创造是源头。即使是财富实现,生产、交换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还有服务、传播、运输等问题。在现代社会,服务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毫不逊色于工农业品的生产与销售。应该特别指出的是,在一些财富领域甚至不需要生产。就如我们曾经指出的那样,例如一个智力创造精英设计创造了一种游戏软件财富供人们消遣享受,他未必需要将其生产成光盘,他可能通过网上传播就完成了财富的实现工作,即使需要生产成光盘,我们现在都已感觉到光盘的生产在这一财富经营活动中已显得无足轻重。再如,一首民间音乐经民间音乐家们创造出来后,人们口传声唱流传开来,这一财富未必就经过了生产。因此,我们在学术理论上使用了财富实现这一提法,希望能具有更高的概括性。财富实现在不同的财富方面可能包括的内容及划分会有所不同。对于大多数物质财富来说,它如传统经济理论划分的那样,具体包括生产、销售(交换)等环节,对于部分物质财富来说,可能只是销售,也可能只有生产,例如,农民自已种植稻米自己消费,他就只需要生产就行了,未必需要交换。而在许多财富方面,财富的实现并非一定需要生产,可能是服务等等。在理论研究时,我们不宜将财富实现界定为只包括生产、销售、服务,因为仅这三方面很可能还远不足以概括完财富实现的所有类型活动。我们主张在不能完全列举时,留有余地,使其在迅速发展的现代人类社会具有更强的适应性。

现代社会远不是两百年前的工农业生产时代。在现代社会,生产已退出社会舞台的中心位置,让位于创造。因此,在萨伊和穆勒的理论上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发展,还创造在人类社会经济生活领域应有的地位。财富创造的确处于财富的源头。生产、交换是在财富创造出来后的事。尽管诸如稻谷这样的财富,一万多年来人类每年都在不停地进行生产,而研究创造只是偶尔出现,但是依然是先有创造,后有生产,并且每一次重大的创造都是革命性的。没有远古时代智力精英们的创造,人类不可能知道生产稻谷。现代社会没有诸如袁隆平这样的智力精英的再创造,人类不可能生产高产的杂交水稻。创造在现代社会变得越来越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例如,只有不断创造出先进的手机财富,企业才能进行生产、销售,否则生产出来的手机因为落后根本销售不出去,企业只能停产倒闭。

经济上不仅仅只有生产,还有销售、传播、运输、服务、管理等等实现活动。用生产来代替这多得多的活动是不恰当的。因此我们认为在四分法之中,继创造之后,应该用实现的概念来代表所有各种形态的实现活动。

为了更科学地论述新经济理论,我们认为还应将旧四分法中的交换进行分解,关于销售、流通方面的内容归入实现部分,关于财富利润方面的归入分配部分。即划分为:财富创造、财富实现、财富分配、财富使用,这样更清晰明了,便于把握经济的真实规律。

另外,我们基本继承了消费的提法,不过在这基础上改为使用。这样更有利于对于社会财富经济的考察。因为财富除了终端类财富,还有产生财富的财富。例如机床厂开发、生产供给的重型机床这一财富就不是终端类财富,而是生产财富的财富,该财富存在创造、实现以及分配问题,同时还存在使用问题,即许多企业购买该机床财富并非是拿去消费,而是使用。如果在财富四分法中使用“消费”的概念,显然是无法描述和考察这一类财富的。因此我们用“使用”这一概念更为准确。再如,人们购买电炒锅,虽然这一财富是终端类财富,但人们是将其用来炒菜,应该是使用,消费的提法好象也不太准确。人们购买笔、购买电脑也是如此。当然,我们希望在新四分法中用“使用与消费”这一更准确的概念,基于语言简炼的原因,我们将其精简为“使用”,也就是说在经济学中新四分法创造、实现、分配、使用中的“使用”实际上还包括“消费”,即严格表述应该是:创造、实现、分配、使用(消费)。

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应该更全面地反映这一事实,因此我们认为现代济学应该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旧四分法上进一步革命性推进到“创造、实现、分配、使用”的新四分法。新四分法单独列出了创造的概念和以“实现”的概念取代生产的概念,应该更为科学、全面。新四分法单独列出了创造,并以创造为首,对于国民经济以创造为主导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经济理论依据。

(四)经济学应以财富的创造与实现为主线

当人类发明创造了稻谷、麦子等的种植方法后,人类从狩猎时代进入了农业耕作时代,这一时代在于对这些财富进行种植实现以满足人们稳定的生存需要。而当人类开始大量发明工业品,并发明了蒸汽机等机器化生产工具时,人类进入了工业生产时代,这一时代在于对工业品进行大量创造和大规模生产实现。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各国智力创造大规模展开后,人类进入了智力时代,在智力时代人们主要是更大规模地创造各类财富,然后将其进行实现。人类的发展总是围绕财富的创造与实现这一主线而演进。

在现实生活中同样如此,一个企业、一个社会均是以财富的创造与实现为主线。一个企业诸如质量管理、成本管理、财务政策、经营战略无一不是以财富的创造与实现为主线,无不服务于财富的创造与实现。一个社会同样如此,货币政策、投资政策等等都是围绕满足人们财富的需要,以财富的创造与实现为主线。

因此,我们认为人类的经济学理论应以财富的创造与实现为研究的基础和主线,然后针对不同时期以及不同的具体问题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深入研究。尤其是现在,把握好这一主线,并特别注重最关键的财富创造问题,对于国民经济的科学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无论是现实问题,还是理论发展的需要,现代经济学都应注重创造的研究。社会的经济由财富的创造、财富的实现、财富的使用、财富的分配构成。在21世纪,经济科学理论就应该反映这一基本事实情况,否则不可能科学发展。从现实来看,现代财富创造大规模展开,创造层出不穷,创造的情况几乎决定一切,创造由人类经济的幕后终于走上舞台并且已占据主角的地位。几乎每一种经济问题都因创造而出现,因创造而变化。在18世纪、19世纪,人类工业生产时代,一个经济学家他如果不深谙工业生产,他不会是一个好的经济学家。在21世纪人类进行大规模创造时代,如果我们还忽视财富创造问题,我们将因理论脱离现实,而不可能是一个合格的经济学家。

我们要注重财富的创造问题,以财富的创造、实现为基本主线,就需要走出生产一元观的误区。作为经济学,其最基本的对象是什么?经济学基本的对象是财富,而绝不仅仅是产品、商品的问题。在过去许多经济学说里将产品和商品作为经济的细胞,这不完善,因而不可能是很科学的。我们认为财富才是经济的细胞,产品和商品只是财富中的一种。因此过去那种以产品、商品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不是完整的经济学。财富包括产品、商品,也包括不需要生产的非产品、不需要交换的非商品,也就是说凡是满足人们需要的东西都应尽量纳入经济学研究考虑的范围,这样更为全面、科学。同时,社会经济活动的内容是:创造、实现、使用、分配等问题,而绝不仅仅是生产、交换、消费、分配问题,更不是以生产为核心和起点的问题,生产仅仅是财富实现环节的一部分而矣,实现不仅包括生产、还包括销售、运输、服务、传播等等。经济学应从生产一元观的误区中走出来,否则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统计调查的结果是,我们即使是情况最好的企业,也存在大量的设备闲置。车间里摆放着世界先进设备而企业停产倒闭者更是数不胜数。这一切惨痛代价与过时的生产经济理论统治整个社会的思想不无关系。既然“生产”是社会的核心,即然一切都决定于“生产力”的高低,既然发展的好坏取决于“生产率”,既然经济学理论上都是这么说的,政府官员、企业管理者——经济思想的学生们当然就“科学”地大力购买先进生产设备去促进“生产力”了。虽然一些经济学以现实修正的办法强调科学的重要性,但即然在根本理论上即萨伊—穆勒旧四分法上除了生产,只有交换,因此科学也就只是一种外来的东西而矣,一种在现实观察中因其现实的极端重要性和血的教训而才得以进入经济学领域的要素而矣。现在生产经济学的思维即使在美国也仍然根深蒂固。不仅仅保罗.萨缪尔森先生,还是格里高利.曼昆先生都深受生产经济思维的影响。被誉称为天下第一的经济学教材,并在中国继《经济学》后又一次掀起经济图书浪潮的曼昆先生著的《经济学原理》,在关于整体经济应如何运行上提出的原理是: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其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各国及其不同时期中生活水平的巨大差别,源于其生产率的差别;在考虑任何政策如何影响生活水平时,关键问题是政策如何影响人们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为此决策者需要让工人接受良好教育,拥有生产物品与劳务所需要的工具,以及得到获取最好技术的机会[v]。实际上,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其创造财富和实现财富的能力并与分配有关;各国及其不同时期中生活水平的巨大差别,源于其财富产生力(包括财富创造力和财富实现力,而不仅仅是生产力)的差别;在考虑任何政策如何影响生活水平时,关键问题是政策如何影响人们创造财富和实现财富的能力以及财富分配的情况,为此决策者需要让劳动者接受良好的教育,拥有创造财富和实现财富的良好能力,并尽可能考虑财富发展效率与财富公平分配之间的最佳结合。

显而易见,经济学应以财富的创造与实现为主线,“生产”、“有效需求”、“货币”、“就业”、“价格”、“自由调节”、“国家干预”等都应该在此基础上作侧重研究,否则经济学很可能找错方向。

(五)由生产率思维向财富产生率思维革命性转变

数百年来经济学术上有一个错误的说法,认为生产率一直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在工业经济时代前期,提高纺织机的生产效率的确可以生产出更多的纺织品以满足人类的需求。但是到了二十世纪中叶后,旧产品的供过于求使得生产率并非还那么重要。遗憾的是经济学的思维一直以来都还停留在生产率上。例如,中国二十世纪九十年最根本的问题与八十年代就有所不同,不再是生产率问题,在中国有大量从国外花高价购买的先进纺织生产机器闲置,生产率剩余了。生产率是为财富服务的,换句话主要是实现财富时在工厂里生产的快慢而矣。有没有更能满足人们需要的“纺织品”财富以及能不能销售出去才是最重要的。创造或引入更能满足人们需要的财富,并且卖得出去时,才可以进行生产,那时候生产率才变得有价值。

我们认为需要转变的思维是,不能将产品财富种类假定为是不变的,也不能将生产假定为社会经济运行的轴心或起点。过去古典经济学发源于十八世纪工业生产革命时期,那时最显著、最激动人心的是纺织机器的发明,即生产率的极大提高,大大增进了社会的财富。因此一些经济学家们认为生产就是社会经济的轴心,生产率就是经济学最核心的命题。从学术发展的角度来看,过去的经济学大师们是无可非议的,毕竟每位智者都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但是现代经济学在这一点上应有所进步。如前所述,社会的经济并非仅仅只有生产,还有服务,还有销售,还有传播,还有运输,特别是还有创造,等等。因此应该更全面地来把握社会经济,可以在传统经济学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基础上推进一步,发展为创造、实现、分配、使用。另外,不能将产品财富作为全社会的所有财富,更不能假定其不变。全社会的财富,除了产品财富,还有文化类财富等等,除了工业生产、农业生产上的物质财富,还有服务以及其它形态的财富,除了商品类财富,还有非商品类财富,以生产上的产品财富来代替整个社会的财富就会导致以偏概全,在考察社会经济时解释上就会显得牵强附会,在复杂的问题上很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人类的财富种类永远在发展,不可能是固定不变的。过去在经济学术上将社会的财富种类假定为固定,显然这样就会认为科学技术进步使生产率提高了,使财富增多了,使经济发展了。“提高生产率”就是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下成了各国政府至今为止最时髦而又缺乏准确性的用语。而实际的情况是,电脑、因特网、手机等等信息财富的创造,并非仅仅是社会的生产率提高了,电脑、因特网、手机等更是一种人们直接消费使用的终端财富。

将人类现代创造出的类似这些难以穷尽的财富看作是生产率提高了,已显示出传统经济学术的严重疆化与落后。而比这更为严重的是,因为生产率被西方传统经济学术上视作发展经济的核心而传授给学生们,当学生们走上政府、走上企业领导管理者的岗位后,它们在思维上就会受到“生产率”的困扰,当他们无法摆脱生产率理论这种经济学思维支配时,显而易见的是在制定企业发展大计上,首要的就是大力提高企业机器每小时能生产产品的效率;在制定国民经济发展战略时,首先考虑的是引导社会大力购买生产率高的生产设备,而不是首先考虑社会如何去最大限度地创造实现财富的问题。当生产率提高,生产出的产品大于需求时,经济危机发生了,于是生产率成了经济危机的罪魁祸首。经济学上以生产率为核心的思维是不妥的。

客观地说,生产率的概念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前期是很有价值的,因为那时社会财富的状况主要体现在生产实现财富的能力水平。生产率越高,那么实现财富的能力越强。在生产不足的时代,能生产多少财富也就意味着能实现多少财富。提高生产率,社会、企业实现的财富也就越多。但到了二十世纪末情况发生了变化,生产率再高,生产出来的产品未必为社会所接受,当生产出的产品不为社会所接受时,这时生产率再高,对于财富也意义不大。显然,现在社会的重心已不再是财富的生产,而是财富的创造,我们更应该关心的不是生产率,而是财富创造率及综合的财富实现率,即应该关心社会或一个组织(如企业、科研机构)人均创造实现财富的能力。

国民经济增长的原因不仅仅是生产效率的提高。经济增长一方面是生产率提高、财富得到更广泛实现,另一方面是新财富的不断创造。在许多人看来,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生产率提高。在十八世纪时的确如此,那时候,生产率的提高使得英国生产出大量纺织品,满足国内人们的需要,并向外输出获取了大量白银。但是世界对特定的纺织品的需求总量是有限度的,当未达到限度时,生产率的提高使得财富能被大量生产出来,因此生产率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但是当达到限度时,这时候不能再多生产,经济增长停止了,甚至如果消费者手里的纺织品更新不够快,那么将会出现严重的负增长。实际上,经济的增长在一定时期既有生产率提高的因素,还有财富在更广范围内实现的因素,更有各类新财富不断得到创造的因素。十八世纪以来,主要是电灯、电话、塑料、尼龙、洗衣机、空调、汽车、电视、电脑、因特网等等数不胜数的大量新财富的出现,使得人类的财富得到突飞猛进的增长,而并非是纺织机等生产率的提高成为了人类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原因。

生产率,是工业生产时代的一个概念,顾名思义,就是单位时间或者说单位劳动者生产产品的效率。也有人认为是单位时间或者说单位劳动者生产产品的水平。实际上,生产率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表现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而且随着非生产性行业的迅猛发展,生产率的概念早已不能用来衡量整个国民经济的状况。但是,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人们仍然在采用生产率的概念来考察国民经济。而且在学术解释上将生产率内涵无限扩大,以弥补产品、生产、生产率作为经济学支柱概念的先天不足。实际上,人类的经济全貌是:首先是科学家等智力精英们发明创造一种财富,然后组织生产,将这种还是概念性的财富生产出来,另外还需要进行销售将其最终变成为为人们消费的真真实实的财富。也就是说,在衡量国民经济发展状况时,应该采用财富产生率的概念。

财富产生率是指一个社会或组织人均创造、实现财富的能力水平。它包括财富创造率和财富实现率。财富创造率是指一个社会或组织人均创造财富的能力水平。财富创造率也可称作智力创造率。财富实现率是指一个社会或组织在单位时间里人均实现财富的能力水平。它实际上包括传统上人们所说的生产率,但它比生产率更广泛、更有意义。因为它不仅包括社会或组织人均在单位时间内可以生产产品量的水平(即生产率),还包括社会或组织人均在单位时间内可使所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等财富为人们最终接受消费的能力水平。

财富实现率的概念还可用于解释和分析商业企业。商业企业基本不存在生产活动,而主要是销售、服务等实现活动,销售或服务的财富市场范围越广,目标对象越多,那么这一种财富实现的程度越高,财富也越多。因此财富实现率的概率也可用于考察一个商业企业的经营情况。这是劳动生产率所不具备的。

因此,在新经济学革命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在思维上由产品生产率的概念向财富产生率的概念进行转变。

(六)劳动价值论的革命性推进

18世纪,亚当.斯密认为劳动(生产劳动)决定财富的价值。两百年后这一观点需要重新思考。一项财富的价值是其创造

诞生时起就已确定。例如科学家们发明了汽车,它具有陆上交通等价值,这时其价值一并与财富的名字及形状、结构的诞生而诞生了。后来车间的生产只是将这种财富一个一个地生产实现出来。财富的价值是恒定的,需求量的大小并不影响其价值的变化,价格也不影响财富的价值。财富的交换价值并不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最主要的是其能满足人们需要的情况和供需情况。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很难着摸和把握,实际上现代生产一种产品的劳动时间远远低于过去的劳动时间,但是其交换价值不减反增。

虽然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进一步研究了斯密的劳动价值论,但李嘉图的价值理论仍需要进一步发展。

让.巴蒂斯特.萨伊也不同意斯密的劳动价值论,萨伊认为生产的要素除了劳动外,还有资本和自然力。他提出效用、供求和生产费用决定价值的价值论,其中效用是各种财富的内在价值的基础和来源,物品的价值是物品的效用决定的。并认为商品价格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并且虽然供求变动决定着价格变动,但供求对价格的作用有一定限度,这个限度就是生产费用。这一论述虽然仍有一些不完善,但在当时是极具天才性。

站在现代社会,我们认为财富价值的高低自其被创造出来时就已确定,只要在实现中不会偷斤减两;另外,财富的价值不等于财富的价格,财富的价格由需缺度决定,从而可能随时变化。

当然对于财富价值的再思考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我们赞成陶俊杰先生在《中国经济大争论》中的观点:“经济学家首先是科学家而不是政治家……社会需要作为科学家的经济学家参与治国,需要由你带来充满远见、不囿于政治派系利益争斗的直言和坦诚!”

从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理论永远是在发展的。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理论,同样是必须不断向前发展的,这样才能维持其生命力。尤其是劳动价值理论,在18世纪、19世纪达到科学及真理的颠峰后,由于后人不恰当的疆化死守,一两百年来再没有得到发展和推进的机会,从而因落后而很少被人们真正接受。

站在现代来看,我们认为,科研等劳动创造了财富,而一般劳动继科研等劳动之后实现财富。也就是,将劳动进行细分,劳动中的如科研等类型的创造劳动创造财富,劳动中的一般劳动实现财富。如科研发明劳动、设计劳动、创作劳动等为创造劳动,如生产劳动、销售劳动、服务劳动、运输劳动、管理劳动、普通技术劳动等为一般劳动。人类社会的任何财富的产生,都离不开创造劳动与实现劳动,因此是劳动创造与实现了财富。这是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科学发展,

虽然只是将劳动细分为创造类劳动和一般劳动来发展劳动价值论,但这一推进是非常重要的,这一推进,更符合实际,因而更能为人们所理解和认同,从而使劳动价值论保持其真理性与生命力,更好地为人们理解和接受。同时,这一理论,使我们根据时代的进步,科学地运用劳动价值论来解决部分问题,即作为一个社会来说,科研等创造劳动是首要的,没有科研创造劳动,就没有新形态的满足人们需要的新财富,一个社会很难进步与发展,社会需要更加重视创造劳动在现代财富中的极端重要性;而实现劳动则是必要的,没有大量的一般劳动去实现财富,财富也只是一个概念而矣,人们依然得不到任何现实的财富,社会需要充分肯定一般劳动的重要功劳。资本不创造财富,也不实现财富,但在现代社会一项财富的创造与实现,往往都远不是一个人的力量所能达到的,需要许多人组合起来进行创造和实现,要将劳动力组织起来,以及组织起必要的资料,就需要大笔的资本,资本也就起到组织财富产生的作用。往往是资本充足,那么创造上就能更好地组织优秀的科研人才进行创造,实现上则能组织足够的人力进行大规模生产和在更广阔的市场上进行销售。这就更好地说明,资本不创造财富,但它在一国财富的创造与实现上非常重要,这使我们能更好地从经济理论上正确地看待资本以促进国民经济建设。

也就是说,用社会必要劳动进间来解释劳动价值论已不适应需要,而将劳动进行深入研究细分为创造劳动和实现劳动后,我们能更好地科学继承与发展劳动价值论。

同时,应该指出,经济学是一门经济领域的科学,而不是政治学,不宜将其政治化,否则很难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即使是关于创造劳动、实现劳动以及资本等各要素在财富中的重要作用,这也只是经济学术的研究与探索而矣。

(七)财富的价值、价格及需缺度问题

我们认为一项财富的价值是恒定的。汽车自其创造出来后,其就具有运输的功能,创造得越好,其价值越高。生产率的提高,不影响其价值的改变。同样在生产上投入再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其价值依然不变。财富的价值也不因为供需的变化而变化,它自其被创造出来后就已经恒定。财富的价值也就是财富的功能或效用,其能满足人们需求的功能是跟随着财富客观存在的。我们不同意财富的价值因人们需求的变化而变化。人们的需求变化,只能说财富需要不断地创造更新,以满足人们变化了的需求。某一财富的价值是不变的,除非其诸如老化等降低了效用、生产的不力使其功能不全等。财富的价格涨跌并不一定意味着财富的价值发生了变化,财富的价格往往是以价值为基础,当然一定程度上也以成本为基础,但同时深受供与需之间的影响。例如在涌泉边,水是一文不值的,但是水仍是能满足人们需要的财富,其价值并不因为其价格为零而为零。虽然在沙漠里,也许一瓶水可能有人愿意以千金相买,但是其价值依然是恒定的,即仍然只能是满足人们对水的需要。人们在沙漠里不喝水要被渴死,同样在涌泉边不喝水也会渴死。不能因为某种财富稀缺时就认为其价值升高了。无论是生产多少,无论价格怎么涨跌,无论是提高了生产率还是未提高生产率,每一个该财富的价值量都是不变的。供需的差距也不改变财富的价值,人们一顿只吃一个面包,供应十个面包,人们还是只吃一个面包,每个面包的价值量还是不变的,只不过其它九个面包的价值被浪费了。我们认为某一财富的价值是恒定不变的,当然进一步新创造出来的新一代财富,其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时其财富价值是会提高的。但是新一代财富已不是原来特定的财富,就如今天的日光灯、艺术灯已不是爱迪生那时发明的白炽灯一样,即使今天改进了的白炽灯也不是那时的白炽灯,应该看作一类财富但是属两项财富或者属两种规格的财富。进一步创造,新的财富价值量提高了。财富的效用价值似乎也有时间性的情况。例如五十年前的一部法律可能对于当时来说是很有效用价值的,但到了现在效用价值可能已所剩无几。但就这一例也不否定该法律的价值的恒定性。该法律的价值在于在那个时代条件下具有特定的价值功能。不能苛求其在新的条件下也能满足新的需要。满足新的条件下的需要是新的法律的事。

一项财富的价值是恒定的,在生产上投入再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其价值依然不变。同样财富的价格也并非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例如,农产品投入的社会必要时间远高于高科技产品,但是价格远低于高科技产品。因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已很难适应现实经济问题。关于财富的价值及价格问题我们不主张经济学上仍然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上徘徊不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充其量在一定范围内可作为参考而矣。

我们认为财富的价格受需缺度的影响。所谓需缺度就是一项财富人们对其需要的迫切程度、购买能力与这种财富满足人们的情况、在供给上稀缺的程度两方面的结合。需缺度越高的财富,价格越高。需缺度低的财富,价格相应较低。财富首先要为人们所需要才可能有价格,这是前提。而财富的价格深受供需情况的影响。在十八世纪以前的布宜诺斯艾利斯,那里动物很多,但耕种的粮食很少,物以稀为贵,面包的价格比鲜肉还贵。在远古时代,一碗饭也能很轻松地换到一只野兔。如上面所述,水是我们必须需要的,当我们居住在涌泉旁时,水也就没有价格。相反,如果在沙漠的要道上销售水,那么我们会发现,它可能比石油还要贵若干倍。某种财富为人们所迫切需要,并且供应量少时,价格就会上升,这时候生产销售这种商品利润就较高,经营者就会增大实现供给,或新的经营者就会加入。相反,某种财富不为人们所迫切需要,并且供应量大时,价格就会下降,这时候生产销售这种商品利润就较低甚至亏本,经营者就会减少实现供给,或退出这一财富实现事业。财富活动与人们的需求密切联系,隐含了利润的价格在其中起到气象仪和调节器的作用。我们需要明白财富的价格深受供需情况影响。当粮食很稀缺时,粮食的价格会比任何工业品都还贵。只不过现代人类每年能生产供给的粮食量就一般地来看已经不为人们所忧愁,至少不为工业国家所忧愁。那种认为农业产品附加值很低的经济学说不正确。对于电脑,设想不存在继续创造,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生产供给的人非常多,那么每台的价格有一天会下降到令人吃惊的水平,其“附加值”将低得并不比粮食高多少。实际上由于已有大量人在生产和销售供给电脑,现在我们经常听到许多商家抱怨电脑这一高科技产品财富“附加值”并非很高。

在研究国民经济时,需要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财富的价值与财富的价格不对等问题。例如,一块电子手表,在二十年前值5元,今天其更先进,财富值更高了,但是其价格并未得到多大增长。再如,一部某款手机,5年前的价格设为5000元,现在其价格可能500元也难以卖出去。财富的价值与价格不一定是对等的,某一财富的价值是恒定的,而其价格则深受需缺度的影响。

(八)财富换财富原理

作为经济学,倘需论述财富换财富的问题,财富换财富这是人类的经济规律,也是经济学中的重要支柱之一。

财富首源于创造,创造出来后人们依据所创造的财富知识进行生产,以满足生存、幸福的需要。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后,随着人类创造的财富越来越多,人类开始了一定程度的分工。这时候大多数人种植农作物,少数人开始进行手工工业产品的生产,双方都需要进行交换,以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这时候由于创造的财富还比较少,分工、交换都还比较初级。而随着纺织品机器、蒸汽机等的发明,以及大量其他不计其数财富的创造,人类进入工业生产社会后,这时候,社会分工深化。往往是一个人不可能生产满足自己生活、生产需要的所有财富,只能创造、实现供给某一或某些特定的财富,然后进行社会化交换,供给社会中需要此种财富的他人,从他人手里获得可以购买到其他财富的货币(也即社会化财富的凭证),才能用货币去购买自己生活、生产需要的财富。也就说,人们各司其职,从事不同的工作,为社会供给特定的财富,从而获得货币,购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例如,一个工厂的工人们,他们需要生产出社会需要的某一工业品财富,销售供给其他人后,获得货币,然后用所获得货币去购买粮食、衣服等自己及家庭生活所需要的财富。再如,一个公司的服务员,他们需要向社会供给服务财富,得到社会的他人认可消费后,才能获得货币,然后用所获得的货币才能购买到自己及家庭生存、幸福所需要的财富。总之,随着人类所创造财富种类的众多,每个人或每组织体的人只能供给其中一种或少部分种类的财富,必须参与到社会分工中去。这就是分工的原因。

在社会化分工的时代,除了社会救济、赠与等外,社会更一般的规则是,一个人要获得他人供给的财富以获得生存和幸福,必须用自己供给的特定财富去交换,即财富交换财富。转财富换财富,这是现代人类社会的基本原则,也是现代社会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财富换财富,包括商品化的交换,也包括非商品化的交换。

财富的商品化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在现代,财富的商品化是一个趋势。一个作家以自己全部的劳动来创造供给人们需要的小说财富。他需要生存、需要过上起码的现代生活,因此他所创造提供的财富,别人如果需要,应该用自己手里的财富来与其进行交换。如果其它人不用自己手里的财富交换就能免费获得作家创造的财富,那么这位作家实际上就是在无偿地向他人供给财富。而这位作家是需要生活的,是需要养活其家庭成员的,他除了自己拥有小说原稿这些特定财富外,就一无所有,而最终会被饿死,要么转行以求生存。著作权领域如此,整个专利领域也是如此。

一般说来,财富的商品化并不是什么十恶不赦的事。在自然经济时代财富不商品化,人们通过自己种地自己可以养活自己。但是在社会化“大生产”的现代社会,每一个人不可能都去种一块自留地。在未来,甚至可能90%的人没有自留地,而只能从事其它非农业财富的供给。社会的这90%的人要获得粮食需要将自己供给的财富商品化,去向农民换取粮食。而农民也需要将自己种植的粮食的绝大部分商品化,去换回工业类财富、文化类财富、服务类财富等现代社会生活所必须的财富,包括去换回化肥等生产类财富。而在这90%的人中,每个人又可能在从事着不同的财富供给,他们之间也需要用自己供给的特定财富才能换回别人供给的财富。

总之,财富的商品化是一个趋势,实际上是财富换财富规则的体现。虽然以我们过去的观念很难接受商品化问题。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社会财富更加广泛的创造与生产形成了社会分工,而社会分工使得商品化成为必然。财富的商品化实际上就是财富的社会化交换而矣。

当然,我们并不是说所有财富都要商品化交换,而仍有大量财富是经过非商品化进行交换的。如许多基本财富就是由公共财政购买变成公共类的财富,作为全社会共享的福利。例如修建街道、普通公路是需要大量资金的,这些都是人们普遍需要的财富,如果这些财富为修建它的人进行商品化经营,每个人从这里过都需要收费,那么显然是不妥的。但修建者又不能无偿劳动,如果这样,那么修建者会最终破产和饿死。这就需要政府代表全社会向大家聚集税收来购买这一财富,将其变为公共财富由全社会不再付费就可共享。

再如思想类财富以及许多难以商品化的科学学术财富,特别是基础研究,这些财富是难以商品化的,虽然它们是非常优秀且极为重要的财富,但几乎没有任何个人和企业愿意花足够的价钱来购买交换这些财富。这样的结果是为社会创造供给了这些优秀财富的科学家们往往处于极度贫困的境地,要么他们有其它职业来支撑他们的这些高尚的财富创造供给活动。在历史上,以及现在,往往是这样,搞这些财富创造的通常是家境不错者,或者有其它职业获取生活来源者,或者是领取国家工资的少数科研工作者,而普通平民很难能从事这些财富的创造。秀才往往是贫穷的,这就是社会未很好遵循财富换财富的原理所致。这大大地制约了优秀财富的创造。这就需要政府代表全社会以公共财政来支持这些优秀财富的创造和供给。

社会化的现代社会,一个规律就是财富换财富,我们总是在从事着不同种类的财富供给,我们用自己供给的特定财富换取别人手里的社会化的财富。我们常常看到,我们养山羊、种土豆、造汽车,然后拿去卖,从而能获得别人手里的货币。因为财富换财富得到良好的体现,因而我们自觉地大量地养山羊、种土豆、造汽车。可是,我们在环境财富上却很难看到财富换财富,因此我们很难看到有人专门去大量种树、植草。因为其植再多的树、种再多的草维护了环境,但没有人愿意拿钱去购买,其将因换不到财富而不能生存。以至于很长时间来,没有多少人去保护环境,反而是更多地人砍伐树木去换货币,养殖更多的山羊吃尽草坪去换货币,以至于无数森林变成戈壁,无数草原变成沙漠。良好的环境也是大家所需要的,由于很难让个体分别购买,只能由社会公共部门代表大家来购买。因而,将全社会聚集起来的税收的一部分拔给环保个体和地方也就理所当然。虽然这不是商品化的财富交换,但实际上也是符合财富换财富的原理。当环保上财富换财富的原理得到良好体现时,当进行环境保护能换到财富时,就会有更多的人去搞环保经济,专司环境保护。

当然,在社会财富换财富的基本规则之上,我们也需要发扬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但作为经济学理论应该充分考虑到人们往往只有在能基本生存的情况下才更容易无偿供给。

总之,在经济学中提出基本理论后,还需提出财富换财富的基本原理。这有助于我们全面考查国民经济建设问题。

三、现代新经济学构想的演绎与验证

科学的理论应该从现实中的现象进行抽象归纳,使其具有高度的理论指导意义,并且随着时代的进步情况,使其尽可能具有时代性的真理意义。当然这还需要对其进演绎与验证,看是否有矛盾的地方,或者不能解释的地方,如果没有,那么这一理论则是极科学的,可以上升为较长时期内的理论;如果有,那么显然这一理论还有局限性,但如果这一局限性远比过去的理论小,那么应该说是值得肯定的,以后倘需进一步发展,如果这一局限性比过去的理论大,那么这一理论则是失败的,应该给予否定。

对于经济学革命新构想我们在这里进行一些演绎与验证。(一)理论验证

1、关于农业品的验证

无论是稻谷、西红柿,还是苹果,都是满足人们需要的,因此都是财富。而这些财富都需要经过创造与实现两个阶段。即稻谷、西红柿、苹果这些财富都需要远古的人们或现在的人们先进行尝试创造,知道其可以用于充饥,才会成为人们的财富,否则没有人知道其可以吃。同样其种植方法也需要人首先去研究摸索创造,然后才知道如何去种植,才知道如何才能高产。因此其的确需要经过创造阶段。而创造出来后,人们只是知道其可以吃,及知道怎么去种,但还需要人们去实际辛勤劳动大量种植实现出来,否则只是一些想象中的财富而矣。因此财富的确需要经过创造、实现两个阶段。稻谷、西红柿和苹果财富创造和实现出来后,人们进行使用消费,人们还可能进行世界范围的分配、社会范围的分配或家庭内的分配,因此财富经济包括创造、实现、分配、使用。对于一个社会来说,稻谷、西红柿、苹果的生产率并不是唯一的,即使现代社会,稻谷、西红柿、苹果都在不断研究创造出更好的品种、更高产的方法,同时销售的能力也非常重要,因此使用包括了财富创造率、财富实现率的概念代替财富生产率的概

也是一种财富篇7

财富具有相对性,例如"精神财富",此人的精神财富在彼人眼中,未必就那么有价值,谁也不必强迫谁;又如金银之类,在通行以货易货的古代部落那里,不过是又傻又沉的累赘罢了。

但是,这样的部落早就没有了。在交换制度下,一切物品均有价值,空气、阳光、甚至于所有冷僻的物品都可以成为财富。而一件东西如果是财富,它的价值终究能够得到体现:带来幸福。美国时代华纳集团旗下的FORTUNE杂志,过去以《幸福》杂志之名而为中国人所知,现在,经1999年9月"上海《财富》论坛"一役,绝大多数看过电视的中国人都知道了这份名叫《财富》的杂志。经过了一段"幸福"、"财富"并用的混乱时期后,FORTUNE的大名尘埃落定:《财富》。在英文里,FORTUNE除指机会、运气(chance,fate)之外,它另一个基本意思是指大笔的金钱(greatsumofmoney)。美国人对财富最直露最原生性的诠释在FORTUNE这个词里反映了出来:一大笔的、硬通的一般等价物,它也是财富最一般的表现形式。美国《独立宣言》(1776年)说:"我们相信这是不言而喻的真理: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这里没有提到关于"财富"的权利,而"幸福"一词用的是happiness 。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财富是不可或缺的,财富是一切愉快和幸福的基础,财富有助于人们对生存、自由和幸福的追求(不用矫情地说不会,尽管它偶尔也失灵)。

并且,财富正实实在在地、日常性地和剧烈地改变着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

走进财富时代

人类何时进入财富时代?有许多种界定,如当山洞里披头散发的猿人开始储藏起一支没吃完的羊腿的时候,又如当贝壳、羊成为一般等价物的时候,又如当中世纪商人阶层、市民阶层显示出较强的独立性的时候---约翰・洛克说:人们参与社会的理由在于保护他们的财产。还有,当资产阶级新教伦理(即追求财富是一项证明上帝光荣的天职 ) 出现的时候,等等。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对于整个世界来说,整体性地卷入追求财富的狂热,是从殖民扩张开始的,或者说,是伴随着"全球化"这一运动发生的。这个全球被"财富化"的过程,从15世纪末16世纪初开始,到20世纪初基本完成。

最初的人类是分散居住的,世界内部的联系也是偶然的,中国东汉的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曾到达波斯湾沿岸,为海所阻便掉头复命。而欧洲人带着他们金光闪闪的目标扬帆出发后,克服艰险一往无前地走遍了世界。

这个世界是坐在蒸汽和电力的轮子上完成了被财富化的过程。拿破仑的军队和凯撒的军队出现在地球上相隔两千年,但两支军队的行军速度相差并不太大,因为两者依靠的都是马和马车。拿破仑死后,蒸汽动力和电力迅速改变了人类的活动,进而急速改变了世界的财富版图。采用钢板船体、钢制锅炉、双螺旋桨和复式蒸气机的新式轮船(各种新发明的综合产物),已成为19世纪最后20年海洋运输的主要方式。世界经济的轮子开始飞转。世界的洞察者、德国思想家马克思说: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资产阶级日甚一日地消灭生产资料、财产和人口的分散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19世纪的最后20年中,清朝政府的海军也装备了铁制巡洋舰,其庞大的吨位连日本海军也少有,但终究是不堪一击。融入现代世界的姿态,应当是整体性的。

世界进入了"财富时代",它也是一个"帝国时代",或"海外贸易时代"。最常见的现象是对市场和殖民地的瓜分。对外贸易日益显得重要---美国福特牌汽车出厂的第6辆就被运到加拿大的一个分销处了。亚当・斯密认为,国民财富的增长,在一个封闭的社会里,要受到本国资源和技术条件的限制,通过对外贸易则可以突破这种限制而利用外部条件促进增长。重商主义者托马斯・孟在《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1664年出版)一书中对对外贸易更是赞美有加,称它是"国王之丰盛岁入,王国之荣誉,商人之高贵职业,我国之文科学院,我国匮乏之供应来源,我国贫民之就业良机,我国土地之提高地价,我国海员之养育所,联合王国之城墙,我国财富之源泉,我国战争之支柱,我国敌人之恐惧所在"。

在19世纪结束的时候,世界版图主要分成3个色块:欧美国家(世界工业中心,世界财富也在这里高度集中)、殖民地半殖民地(自然资源和初级产品的生产基地)、与世界市场尚无关系的边缘地带(已经很少,并且即将成为第二种色块)。殖民地的"价值"往往只体现在某一种或几种初级产品上,如印度的棉花,东南亚的橡胶、棕榈油和锡,西非的咖啡,中美洲的香蕉。从钢铁到香蕉,财富的形象非常具体。到20世纪20年代,世界基本成为一个整体,全球范围内形成了整体性的国际分工和国际市场,全球财富在这个世纪获得了成千上万倍的增长。

当20世纪结束的时候,世界进入了电脑网络时代,一部分财富已化身为电子"比特",在信息高速公路上奔跑流转。全球的财富在继续膨胀。

当今世界的财富断层线

财富在增长,财富的各种断层线也在发生变化。

过去的财富版图与自然资源的占有情况有关。在中世纪,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是富国,自然资源贫乏的国家是穷国,华人来南洋,多半是因为听说那里物产丰美,生活容易。1900年美国12家最大企业分别是:美国棉油公司、美国钢铁、美国炼糖公司、大陆烟草、联邦钢铁、通用电器、国铅、太平洋邮电、人民煤气、田纳西钢铁、美国皮革和美国橡胶。其中10家是自然资源公司。而20世纪末,生产初级产品的公司已非常难以挤入全球最大公司行列。

冷战时代,国际关系中逐鹿问鼎的是权力;冷战之后,国际关系中争夺的是财富,而财富是一种更具深远意义的权力。随着两极地缘政治体系的围墙崩溃,全世界都臣服于一个新的、动态的、快速变动的全球经济竞赛日程。国家的疆界在经济一体化的浪潮磨洗下也开始出现一些意味深长的变化。一个经济体(如公司或城市)的运作,已绝不会局限于一个国家、一个区域。1999年上海《财富》论坛的主题是"在中国的机会",这表明对外开放的中国在试图"纵横"世界的同时,世界也在试图"纵横"中国。

中国面对"物竞天择"的世界别无选择。据世界经合组织的研究报告,1820年中国是当时世界最大的经济强国,美国排在第9位,普鲁士(德国)排在第10位。此后中国历经战乱、内耗与停滞、倒退,在20年的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总体经济实力才重新进入世界前10名。

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近二三十年来在创造财富方面也取得了惊人的成就。1965年,美国占全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34.88%,欧盟占

24.35%,东亚占9.23%。到了1994年,美国占26.35%,欧盟占29.05%,东亚占25.31%(来源:世界银行)。世界财富版图成三足鼎立之势。有一个著名的财主俱乐部叫G-7,它包括了西方七大工业国,俄罗斯无论其境况如何,凭着块头大,成为了G-8,美国的一些盟友们正呼吁应当使中国成为G-9 。加不加入是一回事,但世界富国不再由美欧独占已是不可改变的潮流。

美国目前继续保持着世界超级经济大国的地位,但来自欧盟和东亚的挑战也是非常明显的。新兴的欧元有望在国际贸易结算、债券发行和外汇储备等方面与美元抗衡,这将大大增强欧盟在国际金融领域的地位和抗风险能力,欧美在资本市场的角逐也将会更加激烈。

欧美国家支配了19世纪和20世纪,因此东亚的崛起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世界银行曾预测说,到2020年世界经济规模最大的10 个国家中,将有7个国家和地区在亚洲。虽然金融危机暂时削弱了东亚国家的竞争力,但只要它们不白付学费,勇于竞争,勇于变革,仍有可能在全球财富竞赛中后来居上。

以上说的是强-强格局。我们再沿着穷与富的断层线来审视这张地图。明显地,财富集中在北半球的发达国家,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地图上处于发达国家的下方,这就是"南北关系"的由来。发展中国家拥有全球人口的3/4,其中相当一部分国家处于贫穷和饥饿状态。1965年,高收入国家(地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低收入国家的22.1倍,到1994年扩大为62.3倍。另外,调查数据显示,占全球人口20%的最贫穷国家的收入仅占全球收入的1.4%,也就是说,全球50亿人口中有10亿多人的平均日收入只有1美元。与此相反,占全球人口20%的发达国家集中了全球财富的83%。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表的《1996年人类发展报告》,全球358名亿万富翁所拥有的财富相当于25亿人,即接近全球一半居民所拥有的财富---西方富国对来自海上、陆上的"第三世界难民潮"的恐惧不是没有理由的。

非洲多沙漠,在世界财富地图上非洲同样属于沙漠地带,《1996年人类发展报告》中列举的当今世界上10个最不发达国家全部在非洲。

在覆盖全球的国际金融交易网络中,仅有2%的资金与生产、贸易等直接投资有关,其余均为投机性的游资。据统计,全球股市市值约20万亿美元,而金融衍生品的价值却达100多万亿美元,是全球GDP的3倍多。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本末倒置,加之发达国家的超级投机资本在其中上下其手,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金融交易有点像与魔鬼签订"浮士德契约",一不留神,就成了献血者。

上述贫富悬殊、对富者有利的不平衡状况表明:一,在科技创新和运作体制方面,发达国家占有优势,知识含量低的经济难以立足。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怨天尤人和乞讨都不能根本解决问题,必须在体制变革上下功夫;二,当前的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对发达国家有利,发达国家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发展中国家必须加强团结与合作,以集体的力量与北方国家谈判与对话,修订游戏规则。莱斯特・瑟罗指出:"收入和财富的分配相当于地球的表层,它影响我们的经济气候。"财富分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自然会影响经济气候,而经济气候不好,其它的气候也将受影响。

请注意俄罗斯

在清点世界财富时,请注意俄罗斯。这个国家创造财富的潜力不容忽视。

历史并没有在苏联解体时终结。俄罗斯依然占有171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拥有1.5亿人口,8700万的劳动力资源,其中70%受过高等和中等教育。俄罗斯在石油、天然气、森林、煤矿、耕地等自然资源的拥有量方面也在全世界占据非常大的分量。此外,俄罗斯拥有大量的科学和创新潜力,科学家人数超过100万。特别是,俄罗斯人的精神并没有垮掉,俄罗斯的复兴需要的只是一个聪明的、有魄力的、讲求实际和效率的领袖群体和一个廉洁守法的政府。俄罗斯的复兴必将剧烈地改变世界的战略版图和财富版图,如同苏联曾经做过的一样。

俄罗斯的人文财富和她辽阔的森林、原野一样深广。这片土地上产生过许许多多伟大的头脑、坚定的行动者,产生过许许多多无论奔放还是忧伤都品味高雅的艺术以及积淀着太多苦难和忧患的文学,绝大多数俄罗斯人受过良好教育,坚强,自尊,端正,就像无论秋日或是冬日都挺直身躯的白桦树。我并不想隐藏我对俄罗斯的好感,尽管好感和美好的祝愿不能替代严格的立论,但精神上的财富无疑将是一个民族复兴的必要条件,更何况,拥有这样的精神财富,这本身就是一种值得追求的目标,这种追求是无止境的,只有陷入拜物迷乱的民族才会声称自己达到了"乜都有"(什么都有)的富足。

超越财富

不用进入21世纪,人类就已经知道水和清洁的环境也是财富。

曾任欧洲复兴开发银行行长的雅克・阿塔利说:在世界财富的边缘地区,1/5的城市居民和3/4的农民没有足够的水源。缺水除蓄水不足、河流干涸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水质性缺水。

环境不仅是财富,而且是人类共有的财富。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各国签署的《生物多样性公约》表明,生物的多样性的保持也是一种财富,它既有利于生态平衡,也有利于发达国家生物产业的发展,因此公约规定拥有资金和技术的发达国家有义务对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财政和技术援助,以保护那里的生物多样性。环境,是一种可再生的却又是脆弱的财富。

在21世纪,财富的拥有将更方便和更民主化,因为财富的主要表现形式将是信息和知识。

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如瑞士、瑞典、美国、挪威、奥地利)和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或地区(如新加坡、香港、韩国、台湾、以色列)都是面积非常小但教育高度发达的国家。这预示着今后世界财富地图将可能按教育发达程度来划分断层线。

在亚里士多德眼里,"伟大的人是贡献财富的人"。财富的断层线不仅在国家、地区间出现,由于全世界竞争体制和竞争环境的趋同,财富的断层线也在不同素质的人群之间出现。

美国经济学博士科顿在题为《全球化资本主义导致人类日益贫困》的文章中批评说,全球化"新资本主义"把金钱与财富混同起来,只关注盈利和创造金钱,而世界的真正财富则正在迅速受到破坏,如世界的自然生存资本(环境、资源),人力资本(人的素质),社会资本(家庭、社会体系)和制度资本(制度的公平、有效、廉洁)均受到金融资本扩张的冲击和破坏。

与科顿的观点相类似,世界银行在90年代中期制订了新的财富计算法,除了旧有的被创造出来的财富之外,还包括了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等等。根据这种计算法,单纯的原材料出口国(63个发展中国家)的财富在世界总财富中占4.6%,其中创造的财富占20%,自然资源占44%,人力资源占36%。其余的发展中国家(100个国家)占世界总财富的15.9%,其中创造的财富占16%,自然资源占28%,人力资源占56%。而高收入的发达国家(29个国家)拥有世界总财富的79.6%,其中创造的财富占16%,自然资源占17%,人力资源占67%(来源:世界银行)。

第二、三类国家尽管在财富总量上差异悬殊,但它们创造的财富占其总财富的比例都是16%,所不同的是,发达国家从人力资源方面得到的收益要大得多。很明显,人力资源是一种比其它财富更能创造财富的财富。发达国家已越来越习惯于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廉价的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雇佣一个瑞士人等于雇佣三个印度人,美国工人的失业是因为美国公司在国外找到了无怨无悔甘受"剥削"的穷国大学生。

旧的只计算"创造出来的财富"的方法还存在着一种弊端:如果一个国家通过消耗自然资源(也就是消耗本国财富)的方法来增加收入,并把收入用于消费而不是用于投资,那么按新的计算方法,其结果应该是负数,消耗掉的财富应当从一国净财富中扣除。

财富可能会消耗掉一去不复返,人们也可能因为财富太多太重而陷入迷失和困顿。对于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美国,理查德・尼克松为它的前途忧心忡忡:"45年来……我们得以不战而挫败对手。今天,我们的敌人就在我们内部。一个半世纪以前,亚历克西斯・德・托克维尔曾警告说,在美国,大多数人沉溺于物质主义,缺少持久的社会凝聚力,宗教和哲学思想浅薄,这一切产生了一种新专制主义──平庸、自私和胸无大志。今天的美国仍将受到这种新专制主义的威胁,除非它重新找到一个崭新意义上的共同目标。"(《超越和平》)

新世纪的人们、未来的人们依然会不停地追问:

也是一种财富篇8

关键词:价值论;财富论;源泉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而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整个经济理论体系的基石。因此,人们一般重视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但肯定和否定劳动价值理论的争论,在中外经济学界长期存在着。这种争论一般会涉及马克思的价值论与财富论的异同问题。从理论研究的整体上看,人们对马克思的财富论的独立意义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甚至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界内部,在肯定和维护劳动价值理论的同时,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的劳动是价值的惟一源泉而不是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惟一源泉的理论观点,理解得不够准确,对马克思的财富论在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中的重要意义还缺少深入的研究。在以往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中,连马克思的财富论都没有提及。其实,在当代社会经济中,特别在社会主义经济中,马克思的财富理论有它独特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一、价值论与财富论的适用范围不同

什么是财富?在今天看来,财富的内容可包括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等。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讲到财富一词时,一般是指物质财富。“而物质财富就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因此,无论论述财富的创造、财富的源泉,或是研究财富论的适用范围,其内涵一般是指使用价值。但马克思的财富论的适用范围比价值论的适用范围要广阔一些。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适用于一切商品经济,包括小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而马克思的财富论的适用范围更广,它适用于一切社会,更适用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指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要最终实现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的充分涌流,达到所有人共同富裕的目的。在马克思的著作中,价值与财富是两个既互相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价值是由抽象劳动形成的,而财富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依存于财富的生产。社会经济越发展,劳动生产率越提高,社会的财富越增进;而社会财富越增进,人类社会也越发展,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使用价值作为物质财富,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历史范畴,而使用价值则与人类共存,是非历史范畴。由使用价值构成的财富,是以产品的形式直接存在。而价值则不然,在商品经济中,价值只能通过交换价值或其发展形式——价格来表现自己的存在。人们重视价值,归根到底并不在于价值自身,而在于作为价值表现物的货币可转化为相应的财富即使用价值。正因为这样,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往往把货币也作为财富。马克思从价值形态上讲财富时,称其为“抽象财富”,意指可转化为各种具体财富的一般财富。

作为财富的使用价值,在商品经济中,它是商品价值的载体。在自然经济和未来的产品交换经济中,价值不存在,但财富依然存在。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需要有用以满足人类生存需要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物质财富。

二、劳动是价值的惟一源泉,而不是财富的惟一源泉

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要素,而生产商品所必要的要素,也就是生产使用价值和价值所必要的要素。生产使用价值和价值离不开劳动和生产资料,但生产使用价值和价值所需要的要素,与使用价值和价值的源泉不是一回事,不应将二者混淆。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价值的惟一源泉,但不是财富的惟一源泉。生产财富的要素既包括劳动,也包括生产资料和自然资源。这些非劳动要素的多少、好坏都影响财富的增长。《资本论》中讲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所谓“简单要素”就是最一般的、任何劳动过程都普遍需要的生产要素。从原始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只要生产物质财富即使用价值就需要这些要素。这又表示着另一层涵义: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使用价值的要素会增多。如,在现代生产中,管理、科技等也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按照马克思的财富论,生产越落后,劳动生产率越低,劳动作为生产要素的作用也越大。反之,生产力越发展,劳动生产率越高,劳动在生产财富中的作用越小。这是因为财富的生产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靠科技的进步和应用、生产工具的变革、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技能的增进、劳动组织的改进、管理水平的提高等。马克思指出:“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耗费的劳动量,较多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内所运用的动因的力量,而这种动因自身——它们的巨大效率——又和生产它们所花费的直接劳动时间不成比例,相反地却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中的应用”。他又说:“一旦直接形式的劳动不再是财富的巨大源泉,劳动时间就不再是,而且必然不再是财富的尺度”。同时,“劳动者不再是生产过程的主要当事者,而是站在生产过程的旁边”。马克思的论述包含了以下三层思想:

第一,生产使用价值和价值,都离不开生产要素。就是说,诸生产要素是生产物质财富和价值的必要条件。只有劳动,没有其他生产要素,既生产不出物质财富,也生产不出价值。第二,生产资料的改进和效率的提高,特别是科技进步推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日益成为物质财富增长的决定力量。第三,劳动是价值的惟一源泉,但不是财富的惟一源泉。讲价值的源泉,是讲构成价值的实体是什么,即价值是由什么形成的。商品价值是由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构成的,而其中的新价值是由活劳动形成的。因此,价值的实体就是人类一般劳动。非劳动要素并不构成价值的实体部分。讲财富的源泉,是讲构成财富的实体是什么。生产资料是生产财富的必要条件和要素。科技进步和创新会推动生产工具的改进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并成为财富增长的决定力量。但不能说它们都构成财富的源泉。

三、劳动和自然物质是财富的源泉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惟一源泉。正像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里所讲的“土地”,不只是指种庄稼的土地,而是泛指自然物质。马克思解释说:“种种商品体,是自然物质和劳动这两种要素的结合。如果把上衣、麻布等等包含的各种不同的有用劳动的总和除外,总还剩有一种不借人力而天然存在的物质基质。”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又讲:“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而物质财富就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源泉。”在《论土地国有化》一文中,马克思讲:“地产,即一切财富的原始源泉。”这里所说的地产,就是指自然界原有的土地,它是财富的最初的源泉。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也讲:“政治经济学家说: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其实,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而劳动把材料变为财富。”

为什么马克思和恩格斯一再强调劳动不是财富的惟一源泉呢?这是因为:首先,不能混淆价值的源泉和财富的源泉。有的经济学者混同了价值与财富两个不同的概念,也就混同了二者源泉的不同。其次,强调劳动不是财富的惟一源泉,是一种科学的符合实际的论断。只有劳动构不成任何财富的实体,只有将劳动凝结在一定劳动对象之中,才能生产出财富。再次,强调劳动不是财富的惟一源泉,还有一层更为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如果只要有劳动就可成为财富的源泉,可形成财富,那么,在私有制社会中,一切劳动者就都应拥有财富,而不该有忍饥受寒、穷愁熬煎的现象了。事实上,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中,一个人如果只有劳动力能劳动,但不占有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他就不得不受占有生产资料的人的支配和剥削。因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非常重视生产资料的所有制问题。要求以劳动群众占有的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取代生产资料私有制。

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指出的是,劳动与“自然物质”或与“自然界”共同构成财富的源泉,而没有说劳动与生产资料共同构成财富的源泉。这是因为除劳动对象即原材料会成为财富的实体部分外,其他劳动资料如机器设备、厂房等,都不会构成财富的实体部分。怎样理解“自然物质”或“自然界”与劳动一起是物质财富的源泉呢?任何物质财富即使用价值经过层层分解,最后都会归结为两个要素即劳动和自然物质。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原意是:物质财富的源泉是劳动与自然物质或自然界。

四、财富论的现实意义

从当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看,重视财富增长是更为现实的追求。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导致财富的迅猛发展与扩大。对社会主义国家来说,只有实现财富的充分涌流,才能实现共同富裕。富裕的内容具体表现为对生存资料、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需求的满足。从人民生活质量与水平的提高来说,重要的不是通过劳动者增加劳动时间、提高劳动强度来创造更多的价值,而是力求用相对较少的劳动耗费,生产出更多的财富,以满足其物质文化需要。同时,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不仅表现为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而且还表现为人的全面发展和劳动时间的减少,表现为休闲时间即可自由支配时间的增加。马克思对此有过明确的说明:在社会主义社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以致尽管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所有的人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还是会增加。……那时,财富的尺度决不再是劳动时间,而是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以劳动时间作为财富的尺度,这表明财富本身是建立在贫困的基础上的”。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加,社会财富的增长,劳动时间的缩短,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这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科学技术的创新与革命。

上一篇:登徒子赋范文 下一篇:三八妇女节贺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