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就造句二年级范文

时间:2023-11-23 19:51:03

如果就造句二年级篇1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话教学;写话兴趣;写话训练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当前小学语文低年级写话教学存在以下问题:学生对写话兴趣不高,缺乏正确的写话动机;写话质量较低,具体表现为语言不通顺、错别字与标点错误较多、写话内容机械单一等,究其原因,除了与学生自身储备不足导致他们倾吐困难外,还与教师的指导方式方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我们必须积极对写话教学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通过采取合理指导方法与措施来改变当前低年级写话教学高付出、低成效的现状,力图促进写话教学的长远进步与发展。

一、激发学生写话兴趣,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由写话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一二年级写话的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由此可见,激发学生对写话的兴趣是我们进行写话教学的首要任务。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自我控制能力差,注意力保持时间短,如果我们不能激发他们对写话的兴趣,那么写话教学的后续活动就难以有效、顺利展开。所以,在写话教学中,我们要做到以学生的兴趣为切入点,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让学生自由写话,由此体验写话带来的乐趣。

二、加强写话训练,丰富写话指导方式与方法

指导学生写话,我们要注意运用多样化的写话教学方式,让学生感觉写话并非机械单调、乏味无趣的,而是始终对写话持有新鲜、好奇的心态。另外,在写话指导方式的运用中,我们要注意循序渐进地展开,让学生在多样化的写话指导方式与方法中受到科学锻炼,从而把学生顺利带入写话的殿堂。

1.组词造句,连句成段

小学低年级注重对学生的识字教学,而且语文教材中安排了很多识字教学主题,在这些主题教学中,我们应该有目的、有意识地要求学生用所学过的词造句,并将多个句子连起来组成一个段落,如此可以帮助学生对遣词造句的规律进行初步理解,并通过练习对各种句式进行了解与熟悉。如一年级下册中“语文园地一”需要学生认读的几个词语:春暖花开、春风拂面、万里无云、五颜六色、百花盛开、欢声笑语,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尝试用这些词语造句,并将所写出的句子连起来组成一个段落,以为学生了解遣词造句规律和熟悉不同句式打下基础。

2.看图写话

如今小学语文课本的突出特点是图文并茂,每篇课文都配以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插图,而小学生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这些精美形象的插图对他们有着强烈吸引力,总能吸引他们的眼球,所以,我们就可将这些插图当做训练他们写话的素材,指导学生写出句子通顺、句意清楚的语句和段落。例如,《找春天》这篇课文,配了两幅形象生动的插图,第一张插图中,三个小朋友在田野中奔跑,其中一位小朋友停下脚步屈膝观察一朵盛开的鲜花;第二幅插图中,两位小朋友在河边草地上追逐嬉戏,空中有两只小鸟自由飞翔,远处还有一只放飞的风筝……根据这两幅插图,我们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对插图中环境、人物的观察,让学生尝试写一段话,对学生的要求不能太高,只要句意表达清楚、句子通顺即可。

3.仿写和续写

仿写,即让学生对已有文本材料的结构与句式进行模仿。低年级学生缺乏独立的观察思维和学习自觉性,而且他们本身有善于模仿的性格特点,通过给学生提供范本让学生进行模仿练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写作的难度,培养学生写话的自信心。续写,指的是学生通过发挥自身想象力对课文内容进行延伸。让学生对某篇课文进行续写,一方面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还能锻炼学生遣词造句和书面表达能力。例如,以《坐井观天》这篇课文为例,课文结尾部分是小鸟要求青蛙跳出井口看一看,我们就可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续写,续写内容包括:青蛙跳出井口了吗?如果没有跳出井口,它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结局是什么?如果跳出了井口,它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这样,通过要求学生续写课文,既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也能促使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获得发展。

综上所述,作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我们要尝试探索和寻求切之可行的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写话展开训练与指导,使学生适应写话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写话能力,为学生日后迈好写作这一步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艳玲.小学语文看图写话教学问题与对策[J].语文建设,2014.

如果就造句二年级篇2

摘 要:本文以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和华盛顿大学暑期强化班二年级四位学生为研究对象,收集分析归纳四位学生们在作文写作中出现的“把”字句偏误。

关键词:“把”字句、偏误、原因、对策

1、引言

偏误分析(error analysis)是对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中所出现的偏误进行分析研究,把学习者的语言偏误作为观察学生二语习得状况的一个窗口,从而了解学习者第二语言的学习水平。本文的理论出发点有以下两点:一是以句法结构为基础,来揭示语义规则和语用规则,从而进一步讲明句法的用法。二是注重汉语和英语语法规则的对比,通过语言的双向影响研究,阐明两种语言的异同,并进一步凸显母语和目的语对第二语言学习的负迁移影响,为对外汉语教学服务。

2、“把”字句偏误总结与归类

“把”字句是用来强调动词对宾语的影响,强调对宾语的处置,“把”字句的主要句法形式为“主语+把+宾语+动词+其他成分”。“把”字句是留学生学习汉语的一大难点,在学习“把”字句的过程中,学生有很多偏误,这里指针对五类主要偏误进行分析。

2.1回避“把”字的偏误

“把”字句对学生来讲是一种陌生的语法结构,英语中并没有与“把”字句类似的句型。因为学生刚刚学完“把”字句,短时间内对“把”字句的掌握程度不是很好,加之学生本身汉语水平不是很高,所以学生在运用“把”字句的时候会自觉不自觉的对“把”字句采取回避态度。

①留下了帽子在我的车里面

②钱存在银行(图片是有关于投资,应该把钱存在银行还是买股票)

③请你关灯

在这3个偏误例子中,学生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都对“把”字句采取了回避的态度。在课堂上,有板书提示,学生的偏误就会降低,而在写作过程中没有板书提示,学生偏误就会普遍增高,这说明学生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理解“把”字句的语法系统。

2.2“把”字宾语无定的偏误

“把”字句的宾语应该是有定的、确指的,即“把”的宾语是谈话双方都知道的。

③我把一本书看完了

④我把一瓶饮料喝了

在例子③④中,“一本书”和“一瓶饮料”都是不定指。例④在一定的语境中成立,但是当除去语境,“一瓶饮料”是泛指的时候,这就是一个偏误的例子。

2.3缺少动词的偏误

留学生在学习“把”字句的初级阶段,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缺少谓语动词。

⑤把空调开

出现这一偏误的原因是学生没有掌握“把”字句的句法结构,“把”字句除了表示变化、结果、数量等补语外,还应该有谓语动词,表示对宾语的一种处置,很多留学生在初级阶段,都会将谓语动词遗漏,造成偏误。

2.4心理、感觉、身体状态词的偏误

表心理、感觉、身体状态的动词不能用于“把”字句。

⑥我把自己躺在舒服的椅子上。

⑦昨天,我们去环球中心,三年级女生很累,所以我们没有游泳,下次我把他们不在乎,我要自己去游泳。

“躺”作为一种身体状态的动词,本身就是“自己”发出的,因此不能用于把字句,可以直接说“我躺在舒服的椅子上”。“在乎”是一种表心理状态的词,因此也不可以用于把字句。

2.5“把”字句补语的偏误

“把”字句的补语大部分都是结果补语,也有小部分是状态补语和趋向补语、处所补语,但是没有可能补语。因为“把”字句表示的是动词对宾语产生的积极影响,即动词使宾语产生某种结果、发生某种变化或处于某种状态,表示的是一种确定的结果或变化。而可能补语表示的则是发生某种结果和变化的可能性。所以“把”字句的补语不可以是可能补语。

⑥我把两张桌子搬不动

⑦我把你的话听不懂

因为对“把”字句的语义上的确定性的模糊认识和受到“把”字句结果补语的影响,学生会将可能补语用在“把”字句的补语中。同时例⑦的例子也存在感觉动词的应用偏误。

⑧把垃圾扔

在“把”字中,除了有谓语动词表示对宾语的处置外,也应该有补语,表示对宾语处置的结果或者程度,留学生在初级阶段,容易造成补语的遗漏。

⑨请你把书拿给我了。

“请”是一种用于还没有发生的事情的礼貌词。而例句中的“了”是语气助词,用在句尾表示情况已经出现或动作已经发生。因此在“把”字句中“请”和“了2”不能同时用。这一类偏误在学生的作文中也很常见,关键原因是学生对助词“了”和“把”字句掌握模糊。

3.偏误产生的原因

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导致留学生产生偏误的原因有很多,本文主要从母语的负迁移、目的语知识负迁移、文化内涵差异的影响、学生主体、教师五方面来阐释。

3.1母语的负迁移

母语的负迁移是初级留学生产生偏误的最主要原因。学生在学习新的语法知识的时候,会潜意识地在自己的母语中寻找与之相对应或者相似的语法结构,依靠自己母语的语法规则来模拟新的语法规则,汉英之间为语法差异会导致学生在学习汉语的时候出现偏误。

汉英语法有很大的差异,这也是学生的母语负迁移影响学生产生偏误的最大原因。从语言形态学的角度来讲,汉语语序较为固定,属于分析型语言,而英语语序既相对固定又比较灵活,因此英语是以综合型为主向分析型过渡的语言。这一总特征的差异就会导致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出现语序的偏误。从句式上来讲,汉语多用主动式,而英语多用被动式。但是英语中的被动式和汉语中的被动句在语法上又不是相对应的,因此学生在学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时候容易产生各种偏误。从语言“内涵上来讲,汉语注重达意而英语注重性数一致。在语法结构上来讲,汉语的修饰成分只可前置,而英语的修饰成分可前可后,这也导致学生语序及语法规范上的各种偏误。在汉英语法的差异以及学生在学习第二语言时对母语的依赖,都是学生造成偏误的原因.

因为在英语中,没有与“把”字句相对应的形式,“把”字句对学生来说很陌生,因此“把”字句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较前三个语法点来说比较少。

在“把”字句中,母语的负迁移影响的第一个表现是“把”字的回避。因为在学生的母语中,没有与“把”字句相对应的语法结构,因此学生在学习“把”字句的初级阶段会选择回避。另外,在英语中,宾语的前边可以加定冠词也可以加不定冠词,如“a book”、“the book”,学生受到母语中宾语的这种无定、有定的负迁移的影响,会造成“把”字句宾语无定的这一偏误,造出“他把一本书拿来”类似的句子。而且英语中的状语可以放在所修饰的谓语中心语的前边也可放在谓语中心语的后边,受母语这一语法规则的影响,留学生会造成状语置后的偏误,如“我把功课给你明天”。

3.2目的语的负迁移

留学生在接触新的汉语语法点的时候难以对语法点完全掌握。因此,学生会用所学的目的语知识来类推到其他的语法点上,这种不适当地套用就会导致目的语的过度泛化。

初级阶段的留学生最先接触的是主谓句,所以留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会经常回避“把”字,造成“留下了帽子在我的车里面”等偏误。“把”字句表示谓语动词对宾语的处置,即动词使宾语产生某种结果、发生某种变化或处于某种状态,因此“把”字句中往往有补语的成分。学生在学习“把”字句的时候,会认为一切补语都可以作“把”字句的补语,造成补语的过度泛化的偏误。

3.3文化内涵的差异

在前面的图中,我们提到过,汉语的一个特点是“重达意”。汉语与英语有很大的文化差异。文化内涵的差异对学生的影响在初级阶段不太明显,但在中高级阶段逐渐显露。语言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想要了解一种语言,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要深入到这种语言所在的文化环境中。文化内涵造成的偏误主要就是学生对汉语文化的不理解所导致。汉语是一种临摹型的语言,即汉语的词序都是反映事件发生的实际先后顺序,与生活的直接经验有英语则关,但是英语不同,它的表达顺序可以颠倒。这与英汉两种思维模式有关,汉语是开放螺旋型的思维模式,而英语则是直线型的思维模式。因此不论是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还是中国学生学习英文,都会受到目的语思维差异和文化内涵差异的影响与限制。

3.4学生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是影响目的语学习的关键因素。学生学习的动机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第二语言的兴趣以及学习接受程度。除了学习动机之外,遗忘也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原因。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告诉我们遗忘是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最初的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减慢。二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每一个语法的时候,如果有板书提示,学生就会给出正确的例句,如果没有板书提示,学生就会忘记所学的语法点的句法形式,出现各种偏误。因此老师应该在展示完语法的句式结构后,加强操练,学生应该及时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

3.5教师

教师是整个课堂活动的主导者,教师的本体知识及精神状态等都会影响学生第二语言的习得。前面我们提到,学生的学习动机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第二语言的兴趣,因此作为教师,应该注意自己的引入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应该在语言环境中引导学生学习汉语,也要在不过多讲语法规则的前提前,让学生了解深藏在语言背后的文化。

4、教学对策研究

在教学过程中,面对学生出现的各类偏误以及出现偏误的几率,教师应该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以减少母语与目的语等对学生的负迁移影响.所有的教学环节,都是由老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偏误情况,从教师本体知识的传授、学生对知识的摄取、学生知识的应用等各个方面采取教学对策。(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参考文献:

[1] 肖奚强.外国学生汉语句式学习难度及分级排序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 赵金铭、李晓琪.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M].商务印书馆,2006

[3] 赵金铭、杜道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文化概说[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 孟国.对外汉语十个语法难点的偏误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5] 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9

[6] 郑勇辉、郑石英、孙骏.基于马尔科夫链的研究型教学模式教学成效评价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35卷第2期,2012年6月。

如果就造句二年级篇3

【关键词】初中英语 教师 词汇教学

在新大纲新教材的使用过程中,旧的教学观念和旧的教学方法已开始得到改变和改革,并出现了诸如情景教学、活动教学和语汇教学等贯彻交际思想的新的教学方法。但教学改革之后,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测量,仍然要借助测试这一手段。从目前的情况看,尽管教学思想、教学大纲和教材已改变了,但英语测试命题中,旧的观念和思维方式继续影响着我们,测试的内容和方法上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以语言知识为主要测试内容、以笔试为唯一测试方法的现象。这使得作为教育评价手段的英语测试不能与英语教学改革的潮流相适应,对英语教学不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反而有可能拖慢英语教学改革的步伐。因此,初中英语测试改革的重要性已摆到我们的议事日程上来了。英语课堂教学中现存的问题之一是词汇教学。如何更好地教授词汇是英语教师应该研究的一个课题。

1.词汇教学的意义

词汇是语言三大要素之一,它是语言表达的最基本成分。学习任何一种语言,没有一定量的词汇做基础,就无法同他人进行交际。英语教学也是如此,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与词汇教学有着紧密的联系。

2.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部分学校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于词汇的处理令人担忧。尽管新大纲和新教材对此提出了要求,但在不少学校的课堂教学中,仍可以看到教师只注意知识的传授,单纯地讲解词汇的读音、词义和拼写。他们无意识地违背了语言学习的规律,使词汇学习脱离了生活。学生只是通过硬背孤立地记住几个单词,却无法准确地使用,以至在造句中出现“Open the light.”和“I happy hear the news. ”一类的错句。错误出现在学生身上,问题却存在于我们教学之中。如果这类问题得不到重视和解决,无疑会影响中学外语教学的质量。目前,不乏有关词汇的教学方法,如集中识词、构词识词、情景识词等,在教学中都发挥了有效的作用;但这些方法在体现词、句、文三者的内在联系上仍不鲜明,还远远不能满足当前教学的需要。词汇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3.词、句、文双向教学方法的原则

词、句、文双向教学方法实际上是指在教学中要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教学中要将词汇融合到句子直至语篇中去。词汇只有放到句子或语篇中才会有其实际意义,才能实现其交际功能。词、句、文双向教学方法的主要目的不仅是让学生记住单词的音、形、义,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学会使用这些单词,从而达到教、学、用三者的统一。

4.词、句、文双向教学方法的基本模式

4.1 呈现(从课文中找出含有该词语的句子) 。

一是由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含有该词语的句子,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理解其意义。二是教师也可以直接提供课文中含有该词语的句子,让学生去理解。

4.2 示范与模仿。

由教师口述含有该词语的例句(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学生依次口头重复例句,进行模仿。

4.3 扩展。

教师让学生通过看图、填空、口头英汉互译等形式操练含有该词语的句子;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帮助其总结和认定所学句子的结构。

4.4 初步运用。

学生能够初步运用课文中的例词进行口头造句,或自编约四句话的小对话,其内容和意义有一定联系。

4.5 综合运用。

学生能够将课文中学过的例词连贯起来,口、笔头完成4-8句话的小作文(对话)。该作文可分为:a.控制性作文,即由教师事先设制情景,给出图画或中文提示,学生根据所提供的条件作文。b.非控制性作文(自由作文),即教师不提供任何条件,学生自行运用课文中所学的例词自由发挥作文。例如:教授There be句型时,可采用如下方法:一是教师给出一组复合幻灯片,第一幅图为:地上有一袋大米,盒子里有一杯桔汁。教师给出There be 句型的单数例句后,请学生重复There''s a bag of rice on the floor.There''s a glass of orangein the box.二是学生理解了There be 的含义和用法后, 根据第二幅图用There be句型模仿造句。如: There is an apple on the table. 学生能够正确运用There is句型后,教师用同样的方式教There are句型的用法。三是学生根据所提供的图画或实物,用There be句型造句或编出3-4句话。如:This is our classroom.There''s a black-board on the wall.There''s a book on the teacher''s desk.There''re some desks andchairs in the classroom. 四是不给任何提示,学生自行作文。例如:为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在处理第二册第20单元重点词汇时, 例如:help sb.do sth.,help sb.with sth.,cook,do the cooking,sth.different(形容词后置用法),like…better,like…best,with。五是学生造句练习。学生自由造句,可让基础较差的学生参考一些提示(图片或问题)。教师要求基础好的学生用上所有的新词汇,要求基础较差的学生用上50%的新词汇即可。因课上时间有限,教师无法听到所有学生的口头作文,可让学生课下把口头作文写下来,作为家庭作业。教师可以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更多地发现学生的问题,并予以纠正。学生也会通过由口头到笔头的训练加深对所学词汇的印象。

5.词、句、文双向教学方法的运用范围

该教学方法初中三个年级均可使用,难易程度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教材的要求进行调整,可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分层次教学。三个年级应达到的基本目标分别为:

初一年级:要求能够将课文中学过的词语用到句子中,并能根据图画或词语提示自编小对话或补全对话。

初二年级:要求能够将课文中学过的词语用到句子中,并能根据提示,口、笔头完成3-5句语法正确、意思连贯的话(可以是小对话)。形式可以多样,如:补全对话、看图写话和短文填空等。

初三年级:要求能够用课文中所学的词语口、笔头完成5-8句语法正确、意思连贯的短文。形式可以是短文填空、看图完成对话、补全对话、看图写话和自编短文。

6.词、句、文双向教学方法的实验步骤和检测结果

6.1 实验步骤。

如果就造句二年级篇4

在实际教学中,我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一、认真读题,初步了解题意

读题是了解题目内容的第一步,是培养审题能力的开始,要培养学生反复、仔细、边读边想的读题习惯。一年级教师要进行范读、领读,读题时要训练学生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不读断句。二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独立朗读,逐步过渡到轻声读、默读,养成自觉通过默读理解题意的习惯,通过读题,让学生正确地找出条件和问题,对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总括的了解。

二、仔细推敲,准确理解题意

字、词、句等语言文字是应用题各种关系的纽带,也是解题的拦路虎。因此,审题教学要像语文教学一样,让学生理解应用题中每个字、词、句的意义,培养学生书面语言的阅读能力。

首先,让学生用符号划出题目中的条件、问题、重点词语和关键句子,使其参与认知活动。审题要求学生对题目进行全面而准确的感知。

其次,对应用题中揭示数量关系的关键句要反复推敲,理解它的真实含义,为正确解题铺平道路。如:“同学们修补图书,五年级修补了127本,比四年级多修补了28本。四年级修补了多少本?”对此题有的学生一下子分辨不出五年级修补的多还是四年级修补的多,这就要抓住“比四年级多修补了28本”这个关键句,联系前后内容把这个简短的句子一步一步地补充完整,使之明朗化。“比四年级多修补了28本”,就是“五年级比四年级多修补了28本”,也就是“127本比四年级修的多28本”,这样不难判断出五年级修补的多、四年级修补的少,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三、执果索因,根据问句找条件

如果题目中的问句中直接指出了最后求的是什么,就可以从问题入手,执“问题”这个“果”去索取解决问题的“因”。例如:“某校六年级有男生150人,占六年级学生总数的3/5。

那六年级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从问题出发,抓住“男生比女生多多少”来分析推理:要求差,就要知道男生和女生各多少人,但女生人数题目没直接给出,要通过已知条件先求出总人数,才能得到女生的人数。引导学生顺藤摸瓜,求“男生-女生”,就先求总人数,列式:150-(150÷3/5-150)。

四、对题目进行缩句

“缩句”就是抓主干缩句,即把题目骨架用关键词表示出来,或者把应用题缩变成文字题,再列式计算。例如:学校买来100千克白菜,吃了4/5,吃了多少千克?先找出题目中单位“1”的量,然后分析吃了谁的4/5,学生说出:是吃了100千克的4/5,所以把100千克看作单位“1”,就是要求100的4/5是多少。这样一道应用题就变成了“求100的4/5是多少”的文字题了,学生很容易解答。

五、复述题意,进入情境

如:“小明家养了35只鸡、28只鸭,如果每只鸡一年可以产13千克蛋,每只鸭一年可以产12千克蛋,这些鸡、鸭一年一共可以产多少千克蛋?”学生若能这样复述:“小明家养了35只鸡,每只鸡一年能产13千克蛋;还养了28只鸭,每只鸭一年可产12千克蛋。小明家养的这些鸡和鸭一年总共能产多少千克蛋?”这就说明学生对题意已真正完整地理解了。

六、模拟情境,展示数量关系

有些题目可通过指导学生列表、画图等方法模拟应用题的情境,使应用题的情节、数量关系直观全面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进而扫除理解题意的障碍。例如:小红和小军各有8支铅笔,小红送给小军3支后,小红比小军少几支?可让两名学生分别扮演小红、小军进行表演,通过一送一接转化为一减一加,从而意会到题意及数量关系。

七、改变题目,变一题多问

审题中教师可通过一题多问、变换条件等形式加深对题意的理解。如前例:“同学们修补图书,五年级修补了127本,比四年级多修补了28本。四年级修补了多少本?”教师可问:“哪个年级修的图书多?”“比四年级多修了28本”改为“比四年级少修了28本”怎么解答?……引导学生学生深入理解、大胆设想、勇于探索,不拘泥于常规解法,突破思维定势, 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创造性、广阔性和灵活性、独立性和变通性。

如果就造句二年级篇5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由此,我觉得对二年级写话的培养首先应该是对写话兴趣的培养,学生对写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写出精彩的语言。针对本班的实际和教学实践,在这里我想谈谈对二年级写话教学的一点尝试和体会。

一、加强造句训练,为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打下基础

造句训练,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认识更多的语言文字,还使他们了解句子的规律,熟悉各种句式,为写话打下基础。如:课后练习中有用“急忙”造句的要求。我在指导学生完成造句练习时,首先采用分析理解词意法,然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身边的人和物,或是自己,什么情况下急忙干什么,最后才用“急忙”造句。我采用多样的形式,把造句训练与说话练习结合起来,让学生学得愉快,学得扎实。

二、精心指导听记,让学生学会写句子的方法

听记是一种单项语文训练,形式很多。我们低年级采用直记法,老师读一句,学生写一句,包括标点符号,教师都要读出来,目的是让学生直接学到写句子的方法。听记过程中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听记的内容教师要精挑细选,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针对性和趣味性,内容具体,用词贴切的句段,如谜语、格言、笑话、名句选段等,还可以结合重大节日特别听记的,如“教师节”,让学生听记:“今天是老师的节日,为了感谢老师对我们的关心爱护,我要为老师献上一束鲜花。”等。我不但教给学生写句、写段的能力,还使学生感受到了爱,进行思想教育,此外,我们还听记一些词语或成语,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培养学生的用词能力。

三、先说后写,为写作打下基础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是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听已经有基础了,接着就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我在教材中捕捉说话训练点,大胆设想,精心设计练习,使学生的说话能力得到提高。训练过程中学生有个性化的语言要大加赞赏,好词要随机写在黑板上,在写话的过程中共享。例如:在教学《秋天的图画》一课时,学了课文“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后,我让学生说说秋天的果园、田野还有什么,请你仿照课文的句子说说,也当小作家编编课文,学生的兴致一下子高了起来,有几个说得挺好的。如“柿子树挂起一盏盏红红的灯笼”“葡萄架上挂着一串串紫红色的宝石”等。

四、写话从最简单入手,循序渐进

1.从造句入手。根据一个词写一句话,要求把话说完整。下一次在这个基础上把话说具体。如用“书包”造句,有的学生写:我有一个书包。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我有一个什么样的书包,这个书包怎么样。以扩句的形式,逐渐训练学生写话,由浅入深,逐步提高。

2.坚持写日记。我要求学生把每天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哪怕只能写一句完整的话也行,要求无错别字,句子通顺。只要坚持天天写,天天反思,一定能提高。

3.学生在能写出一句或几句通顺的话后,要求有所提高,就规定写某一方面的主题。如给出一幅画,以回答问题的形式写话(什么时间,有哪些人,在什么地方做什么);春天你有什么发现(你发现天气有什么变化,动植物有什么变化,人们的穿着、活动有什么变化)。通过这样的训练,使学生能把句子恰当地联系起来,表现一个主题。

五、重视阅读,积累词句

读书不但可以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而且能奠定学生良好的写作基础。人教版新教材课文本身就是很好的读物,因此我在课堂上就很注重让学生积累好词好句,在读的基础上,教会学生去摘抄。利用课本教给学生摘抄的方法,如用铅笔划出某篇课文中的段落等,然后再摘抄到读写本上。经过几次练习,学生基本上懂得了该摘抄些什么,他们就会在课外书上也用这方法,细心的同学生甚至会分门别类去摘抄。如描写人物,描写天气,描写景物等。通过摘抄学生积累了大量语言,写话能力明显提高。

六、创设情景,练习写话

如果就造句二年级篇6

教材的语言是书面语言,教师讲课是口头语言,二者不尽一致。历史教师不是语言大师,不必过分追求语言的遣词造句,口头语可以随便一些,允许适当重复;声调要有节奏,仰扬顿挫;吐字要清晰,明白流畅;尽可能通俗化,深入浅出等等。但总体来说,说和写还是应该统一起来的。为此,这里我想着重谈一谈历史教师口头语言的特点。

第一,要求严谨,做到遣词造句既合乎语法,又合乎历史逻辑。

口头表达虽不可能出口成章,但大致上,要符合遣词造句的一般章法。如果讲课起话来,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言不搭后语,上下难相连贯,那是不行的。然而,严谨还应有进一层的意思,那就是合乎历史的思维规律。如“《九章算术》奠定了中国古代数学的体系”,这句话不能说不合乎文法,也不能说它不确切,但不严谨。若在“古代数学”之后加上“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字样就严谨了。因为《九章算术》的主要内容是综述计算方法即“算术”,如分数四则运算,正负数加减法,一、二次方程解法等。又如“是一次青年爱国运动”这句话,也不能说它不确切,只是不严谨。因为“五四”运动不单指5月4日的学生游行运动,它包括“六三”后由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共同参加的全国范围的爱国斗争,并且无产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所以确切地应说成“是一次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就更确切一些。

可见,讲述不严谨,会造成歧义之说,影响教学效果。

第二,要求确切,做到既能突出时代,又无妄加虚饰。

比如,“宦官”与“太监”,“王权”与“皇权”,这种特定的称谓,教师讲课时往往会随意使用。其实,后在宫里侍候皇帝的男子,明朝以前不能叫“太监”,明朝以后不应称“宦官”;西欧资产阶级革命是“王权”,中国辛亥革命是“皇权”。因此,严格地说,应是该称呼什么就称呼什么。再看下面两句:“1840年6月,英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后,马列主义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这样的表达,讲课时教师也常会脱口而出。它们在语法上确实没错,但用词不确切,不符合历史实情,缺乏时代感,“帝国主义”与“资本主义”,虽一字之别,但却代表两个时代。1840年前后,英国尚处在“资本主义”时期,怎能叫“英帝国主义”?第二句,“五四”前后,还无“列宁主义”这一句词,因此,只能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再比如“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这种说法也不确切。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矛盾,人民大众与封建制度的矛盾,已退居二位,所以应说成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还有,教师讲课若虚加修饰,也是不确切的。比如,“陈胜率领起义军以排山倒海之势攻占了大泽乡,”此话听起来似乎富有文采,但据史料记载,攻占大泽乡时,起义军才900多人,哪有排山倒海之势?这是把教书当成说书了。

可见,确切是历史教师口头语中的重要要求,否则,会出现知识性甚至科学性的错误。

第三,要有文采,做到形神毕肖而声情具,情真意切而文采备。

富有文采的历史教学,可以引人入胜,效果倍增。所以,讲授历史,言语要精炼贴切,表达要明确清楚。介绍人物,要还其历史面目,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讲述社会兴衰,要节奏起伏,声情并茂;讲解古代思想,要概括思想家的思想要旨,吸吮精神力量;讲授文艺成就,要提示出感人的精微,让学生受到美的陶冶。这样,才是既不悖于历史的真实,又把声彩藏于史迹之中。

第四,要求形象,做到描述有血有肉,讲解有声有色。

新教材填增了不少形象生动的内容,总体说来,教材语言十分精炼,但还要求教师搜集一些资料加以补充。比如讲述古代战争,倘若只是几句干瘪瘪的“书面语言”,对作战人物、场面、经过不作描述,就很难再现历史画面,让学生听时身临其境。又如讲解万里长城,如果只说“长城工程浩大,雄伟壮观”,就不够形象。若改为:“一外国宇航员曾说,从太空看地球,只能见到两项人工建筑,一是荷兰的拦海大提,二是中国的万里长城”,“用长城的砖石土块筑成一道高二米半,宽一米的长堤,足足可以绕地球一周”,这样讲解,长城的“壮观”、“浩大”便显得形象鲜明了。

可见,言语的生动形象是改变历史课枯燥乏味的主要手段。

如果就造句二年级篇7

1.拼音教学中说话训练的渗透。

拼音教学的重点是学习汉语拼音,但我们仍可利用拼音教学的教材,既教拼音,也进行说话训练。如“教学“o”时,利用插图启发学生练习说话,问学生“这是什么?它在干什么?”学生答:“这是大公鸡,它在打鸣。”又问:“大公鸡是怎样叫的?”学生答:“大公鸡喔喔。”又如教学声母与韵母相拼时,让学生根据拼出的读音,说出一个带有这个读音的词,甚至有时提示启发说出带有这个词的句子。例如,m-ā-ma-妈,妈妈-妈妈是语医生。这样,既学了拼音,又练习了说话,在实践中逐步掌握“谁做什么”、“谁怎么样”、“什么怎么样”的基本句式。

2.识字教学中的语言文字训练。

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掌握了字的音、形、义,理解了词的意思,就能准确地叙述事情,表情达意。因此,在识字教学中,除完成识字任务外,要让学生准确理解词意,积累大量词语,帮助学生准确的用词造句。如在教学生字时,要注重扩词和用词造句的训练,并及时点评。如教学“浇”字时,进行扩词训练:浇花,浇水、浇地……学生选了“浇花”造句:小红在浇花。这个句子较简单,笔者就引导学生说“小红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怎样地浇花?”学生补充:星期天,小红在院子里高高兴兴地浇花。最后,比较前后两个哪个更好。又如,在学习“看”时,笔者让学生收集与“看”意思相近的词语,学生找到了“望、盯、见、瞧、观看、观察”等词语,通过动作、手势、表情帮助学生理解,再共同讨论每个词的差别和不同用法,利用造句,选词填空复习运用。这样,长期语言文字训练,学生不仅积累了丰富的词汇,而且有助于提高写作水平。

3.阅读教学中句段的仿写。

阅读教学凭借词、句、段、篇,着重进行理解书面语言的训练,但在阅读教学中,离不开问答、讨论口述等方式,必然提高了学生组织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而且逐步大量理解和积累词语,认识了用句子叙述事情、表情达意的种种方式,了解作者是怎样谴词造句、连句成段的。要抓住小孩子模仿性强的特点,指导学生有条理地观察和思考,仿照课文进行说写练习,这也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阶梯。如在二册学习《大熊猫》以后,笔者专门让学生认真朗读描写大熊猫样子的段落,问学生:“作者写了大熊猫的什么?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最后写了什么?是怎么写的?”之后,笔者拿出先准备好的小白兔,引导学生从整体到部分的观察,再让学生说说小白兔的样子。结果效果较好。有学生写到:我家有一只小白兔,它有一身雪白的毛,我叫它“白雪公主”。它头上长着长长的耳朵,一双圆圆的红眼睛,想两颗红宝石,一张三瓣嘴不停的嚼动,好象在偷吃什么好东西,身后毛茸茸的短尾巴象个小毛球,它真是越看越让人喜爱!教师在批改时要有意识地注意学生是否恰当地运用了学过的知识,运用得当要大力表扬,运用不当的要加以指导。

4.抓好说话写话,打好写作基础。

低年级的说话、写话训练教材多数是看说话、写话的形式。因此,首先要教学生观察图画的方法,引导学生有顺序地仔细观察,如由远到近(由近到远)、由上到下(由下到上)、由左到右(由右到左),由人到景(由景到人)等顺序,还可以提出一些带启发性的问题,帮助学生弄清画中的时间、环境、人物、情节等,在观察的基础上展想象,补充画面情节,丰富画面内容,再让学生用一两段通顺、连贯的话说出来,要通过自己说、同桌互说、小组说、全班说、抽说的多种形式,充分培养全体学生说话的能力。

在说话训练的基础上再进行写话训练,实际是把口头表达能力过度到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因为经过了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就降低了书面表达的难度。除了要求学生怎样说就怎样写外,还要要求他们想清楚再写,写完以后认真读一读,看意思是否清楚、句子是否通顺连贯,书写要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等。

如果就造句二年级篇8

寒假学习计划内容

一、阅读计划

一个寒假有30天,那么30天读2-3本书就可以了。当然,也可以选择读一个系列的书。

读书笔记和读后感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可以把读过的书籍做一个总结,以思维导图或者画报的形式呈现出来。

二、复习计划

每科都是满分的忽略此条。

期末考试了,为什么还要复习?

期末考试,是一次总结性的考试。不少学校考完试之后,还要校对试卷才能放寒假。不过,大部分的学校并没有这样做。

通过考试,能够发现孩子知识掌握得不牢固的地方。如果期末考试考得不太好,那寒假的时候,就很有必要对薄弱的地方进行巩固和提高。

一二三年级的内容,我们更新得比较全面了。

只要找到不会的点,回去看看视频,做做对应的练习就可以了。

三、预习计划

一二年级的语文数学视频和一课一练都已经更新完了,如果孩子的基础比较扎实,完全可以自学。

在预习的时候,语文以生字的学习为主,包括生字的读音、字形、部首、笔画数、组词、造句。三年级的还要自己查字典,分不同的字义组词,再造句。

除此之外,还可以先背诵古诗。

寒假的时候,我们还会同时更新三年级的语文数学同步学习视频。

四、写作

一年级的小朋友,下学期就要正式开始学习看图写话了。那么,在寒假的时候,先接触一下,到时候就不会说跟不上教学进度。

二年级的小朋友,看图写话不能满足于写2-3句话。需要学习一些写作的方法,把内容写得更加充实。

我们陆续更新了不少看图写话,有需要的家长可以打印出来给孩子练习。

三年级的小朋友,我们建议一周写2-3篇日记,可以把春节里的习俗都写下来。

学习计划实施方式:

合理制定大目标和小目标

学习规划首先要制定学习目标,大目标是整个学期所要达到的成果,小目标可以具体到一周,每个周末回顾一下本周的学习规划是否完成,再定下新的目标。一个看得见的目标能给孩子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另外,家长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如果真的要比较,就拿本周的孩子和上一周的孩子作比较吧。

学习规划合理科学、多多改进

上一篇:情人节快乐的祝福语范文 下一篇:初恋之青涩回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