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会记录范文

时间:2023-09-24 15:54:01

家长会记录

家长会记录篇1

《记录》通过观察、收集、整理幼儿成长中的趣闻故事、经典作品等,对幼儿发展状况进行长期稳定的记录。这有别于以往档案式、评价式的幼儿成长档案。《记录》强调以“成长无法替代、发展必须主动”为原则,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关注幼儿生动活泼、不断成长与变化的动态发展过程,关注每个幼儿独有的、金子般的优点,关注教师、家长、幼儿之间的多重互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直观形象的记录方式,满足幼儿的真实发展需要

实践初期,我们首先对《记录》的板块和内容进行了研究,在教师、家长、幼儿中展开充分调研,确定了能较全面记录幼儿发展状况的6大板块:“快乐的我”、“我长大了”、“能干的我”、“好奇的我”、“我的故事”和“我的作品”。以“我”为主语,尊重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幼儿的自信心。

幼儿的思维具体形象,因此我们大多采用照片、简笔画、表格甚至实物等方式进行记录。册子插页的编码、板块的标识,都请幼儿参与讨论确定。这种直观、形象的记录方式让幼儿“看得懂、讲得出、能操作”,保证了每个幼儿都参与整个记录过程。

敏锐观察、随时记录每个幼儿的成长与进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求教师、家长注意观察每个孩子,认真分析其行为背后的成因,并通过《记录》实现家园间的有效沟通,从而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教育。

例如,然然挑食,除了米饭和鱼,不吃任何青菜。家长很着急,可又没有办法。教师观察到,然然特别喜欢拍照,每次看到老师照相,他就跑到跟前摆“pose”。教师灵机一动,鼓励他吃一口青菜马上给他拍下来,并将照片放到他的成长记录中。晚上接园时,教师主动与家长沟通,对然然进行了表扬、鼓励,家长也表示要把然然在家吃青菜的进步记录下来反馈给老师。教师和家长利用《记录》,不断见证、鼓励然然的点滴进步。很快,孩子就改正了挑食的毛病。

果果是个聪明、漂亮、乖巧的女孩子,有很强的自我管理、遵守规则的意识与能力,但不敢在众人面前表达自己。我们与家长讨论,决定通过《记录》来帮助果果实现“在众人面前大胆表现”的发展目标。果果喜欢跳舞、画画,做什么事都很踏实、认真。在班级运动会中,我们让果果积极参与运动会会徽和奖牌的设计,并鼓励她向小朋友介绍自己的设计理念。孩子们听得很认真,都夸她“设计得好”,最终果果设计的会徽获得最高票。教师把她介绍作品的精彩瞬间拍摄下来,并请她回家给家长讲一讲自己是如何给小朋友介绍作品的,果果很开心。

此后,教师、家长积极配合,为果果提供各种展示和表达的机会,如播报新闻、天气预报、活动区讲评、作品介绍、回答问题等;央视《大风车》栏目组来挑学员时,老师推荐了她;在《文艺之声》组织的“宝宝故事秀”活动中,果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时间一长,果果越来越自信了。在班级开展的“保护身体知识竞赛”活动中,她自荐当队长,并获得了“草莓队”队长称号。

通过《记录》,我们敏锐、及时地抓住幼儿生活中的点滴进步,使孩子们在教师、家长的欣赏和鼓励下,不断获得进步与发展。

第一时间进行《记录》的分享与互动

孩子的自信心是在一次次小小的成功和成人的不断鼓励下逐渐建立起来的。及时表扬孩子的点滴进步,是我们开展《记录》研究的一个重要原则。在活动区中,丁丁用吸管做了一朵迎春花,教师赶快把这件精美而有创意的作品放到了成长记录中;孛孛一手举着导游旗,一手拿着自己和妈妈一起制作的小喇叭,大方地给小朋友和前来参观的客人做“导游”,老师也用相机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精彩瞬间;大澍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总跟在老师身后,现在也能和小朋友一起玩球了;岳岳会自己拿勺吃饭了;馨馨能主动和小朋友一起友好“过家家”了……教师在第一时间与小朋友们一起分享、鼓励他们的进步,并将这些情景存入《记录》中。

《记录》实现了幼儿与家长、同伴反复的互动分享。在多重鼓励和肯定之下,成人帮助幼儿发现自己、肯定自己,进而发展自己。

将《记录》放到班级中,促进幼儿积极互动

为方便孩子随时看到自己的《记录》,看到自己和同伴的进步与成长,增加与同伴交流分享的机会,我们将《记录》放到班级中,让孩子们能随时翻阅。通过阅读与讲述,了解和发现自己与同伴的进步,大大增加了幼儿与成长记录、幼儿与幼儿之间的积极互动,激发了幼儿自主成长的内驱力。

孩子们喜欢吃草莓,我们就在小班的《记录》中设计了“我的草莓多又多”板块。每当孩子的某个习惯或某项能力达到要求时,就会得到一颗又红又大的草莓。为了让小班孩子看懂自己的进步,我们在每颗草莓旁贴上一个表示孩子已经养成某个习惯或提高某种能力的小标识。孩子们非常喜欢这一页,每每看到自己的进步,小脸儿上都会洋溢着快乐和自信的笑容。孩子们翻阅《记录》的时候,经常会与小朋友比比、看看谁获得的草莓多,都来争取“我的草莓多又多”!

《记录》使每个幼儿都能知道自己前进的方向,激励着孩子们不断自我超越。

利用《记录》定期开展师、家、幼问的分享互动

我们定期让孩子将《记录》拿回家,促进家长与幼儿有效互动。家长通过阅读《记录》,了解幼儿的发展与变化,进而通过家长“夸宝宝”的方式,强化、鼓励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还不定期地进行小组或集体式的分享活动,开展教师、幼儿、家长三者共同参与的互动活动。通过多媒体放映、阅读讲述记录册、幼儿自主绘制插页、教师和家长“夸宝宝”等环节,展示幼儿的进步、变化过程,不断激励幼儿自主成长。分享活动使《记录》成为幼儿自我激励以及教师、家长互动交流的便利平台。

现在,《记录》成为教师、家长发现和培植幼儿发展生长点的重要载体,促使教师、家长将现代教育理念落实到实践,推动教师、家长、幼儿之间多重互动,有效促进了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家长会记录篇2

1.发挥自我欣赏的功能

记录袋设计到收集再到整理,是一个工作量很大的工程,也很容易成为学生的负担。学生刚开始的那点热情,并不会持续很久。教师要使学生保持这种热情,就要发挥学生的自我优势,从学生自身入手,发挥其自我欣赏的作用。首先,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设计、收集、整理的时间。可以是课内时间,也可以是课外时间,即让学生完成自己的保密部分。其次,从封面的设计到内容的制作都要由学生自己亲自完成,突出学生的自主地位。最后,教师要定期组织点评,让学生在设计上、内容收集上相互借鉴、自我欣赏,彰显成功意识。

2.发挥交流平台的功能

记录袋的质量体现着学生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提高,就要建立在学生间的借鉴,师生间的指导,家校间的配合上。因此,教师要以记录袋为桥梁,建立一个交流的平台。这个平台要建立在鼓励、信任的基础之上,要争取家长的配合、社会的支持,并使其成为家访的重要议题、家长会与家长沟通的重要工具,成为学生、家长、

教师三者共同经营的交流平台。

教师每月让学生将记录袋带回家中,让家长对其进行评价,并填写“家校联系册”。在与家长联系的过程中,学生既体验了成功,又看到了不足并及时改正了缺点,明确了努力的方向,逐步形成了追求进步的愿望和信心。

3.发挥前后对比的功能

记录袋在使用过程中最怕的就是三分钟热度,积累后束之高阁,师生不闻不问,不仅发挥不了作用,而且还会降低师生的积极性。每月班级都进行一次成长记录袋交流评比活动。小组同学之间相互看一看、比一比、评一评谁的表现好,谁的进步大。在相互评价和自我反思中学习别人的长处,改正自己的缺点。因此,我们不仅要发挥其交流平台作用,还要将资料封存,隔年对比,即教师每年要将记录袋进行存档,隔年或隔几年召开班队会和家长会,让学生和家长共同体味孩子成长的快乐和成长过程中的磕磕绊绊,让孩子了解自己的进步,能力的提高,发挥记录袋的长期效应。

4.发挥过程评价的功能

发挥过程评价的功能,也是学生评价改革的初衷之一,目的在于改变多年来以学生成绩评价为主的单一评价模式,更加注重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使其更具公平化、合理化。而针对记录袋而言,一是要实现积累和评价的统一。由于是过程性评价,因此积累具有持续性和随机性。教师的评价就要定期和随机相结合,定期评价每月一次左右,随机评价可根据学生的资料积累现状而定。二是在评价中,要自评、生评、师评相结合,而且自评要有一定比例,确立学生的自主地位。生评、师评中要充分体现民主、公平和公正,要做到记录翔实,资料充分,有凭有据的评价。三是应用创新性操行评语,不仅是内容的创新,更要创新操行评语的形式,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去评价学生。

5.发挥自我释放的功能

家长对孩子在生活上的溺爱与在学习上的苛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物质上的无限满足,精神上的极度匮乏,使孩子变得逆反、叛逆。因此,“悄悄话”这块,需要教师去呵护。这种自我释放,不仅是在记录袋上,更需要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之中。

6.发挥激励进步的功能

有人说:“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因此我们提倡阳光评价、阳光评语。从记录袋的形式看都是以激励为基础的,例如可设立“真实的我”“我的悄悄话”等小板块。

我们最终的目的是使学生热衷于记录袋的收集和整理,并发挥其功能和作用,让学生把记录袋当成自己的“百宝囊”,将阅读心得、自编童话故事、父母兄弟生日记录、节日礼仪大全等通通装入其中,且设计精美、创意独特。这样,成长记录袋中装载的不仅是成长的记录,更是学生成长的收获与智慧。

总之,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坚持以激励为目的,来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学生成长记录袋既能够翔实记录学生的自我成长过程,真实反映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失败与成功,让学生感受成长与进步,体验成功;也为家长、教师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彩的评价材料,使教师能够更加开放地、多层面地、全面地评价每一个学生。用我们的辛勤耕耘为孩子们留下一串串成长的足印吧!

家长会记录篇3

关键词:成长记录夹;评价;记录;学生;成长;指导;功能

中图分类号:G40-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7-0010-02

成长记录夹有利于操作和保存,已成为课改中广大师生越来越重视和乐于使用的一种有效的学生评价方式。这种评价方式以收集学生的作品、成果等为基础,通过学生的自我反思以及教师、家长、小组成员的共同评定达到对学生的有效评价。这是一种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有着极大的优越性和可行性的评价方式。

这项工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进行:

一、明确认识

随着课改的深入,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逐渐从量化评价向质性评价转变。依据这一理念,我们建立了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互融合的评价模式,明确了创建使用学生成长记录夹的目的:描述学生的进步;展示学生的成就;评估学生的状况――学生是否达到预期的表现水平。

要发挥成长记录夹的作用,就必须使教师理解学生成长记录夹的价值:

1.成长记录夹评价并不是在给学生一个成绩、排定名次,从而让学生知道自己在群体的位置就行了,而是把学生的发展作为一个持续的过程来看待,注重学生对自己的进步作出判断。

2.在使用成长记录夹评价过程中,学生是自己所提交作品质量的最终裁定者,并允许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和自我评价,以促进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教师在明确了使用学生成长记录夹的目的和完全理解学生成长记录夹的价值后,就会接受并真正实践学生成长记录夹对学生的评价。

二、加强指导

1.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生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学生是成长记录袋的主要记录者,成长记录袋始终体现诚信的原则,要有教师、同学、家长开放性参与,使记录的情况典型、客观、真实。”这也说明学生是自己成长记录夹所提交作品的质量和价值的最终裁定者。但这并不是否定和排除教师的作用,相反,教师更应该给学生以明确、具体的指导,使学生精心选择自己的作品放入成长记录夹中,以服务于评价的特定目的,从而使成长记录夹真正成为学生个人成就的描述,成为学生的自画像。

2.成长记录夹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是一种新事物,因而记录夹的创建、内容的收集整理都有必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记录夹的目录可以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拟定,统一记录夹的内容。中、高年级可以根据年龄特点进行增减,鼓励独特的创意。

(1)自评卡。用来记录学生一个时间段内的优缺点,看看优点是不是增加了,缺点是不是克服了,改进目标是不是达到了。

(2)评价卡。里面有家长评价、教师评价、小组评价以及自我反思等内容,是及时、全面记录学生成长与进步过程的有效凭据。

(3)荣誉卡。里面装有学生评比情况和平时学校或少先队组织各类活动的获奖证书、奖状、喜报等。

(4)阅读卡。学生通过看电视、课外阅读等渠道,看到的优秀文学作品的作者介绍、名言佳句、优秀片段、自己的所感所想等都以手抄报的形式记录下来,丰富自己的文学修养。

(5)作品卡。让学生自主收集具有一定意义的作品。这些作品可以是最满意的作业、作文、图画、书法、手工制作等,只要是能让学生产生成就感的作品都可收纳。

(6)测试卡。各学科评价采用不同的方法,语文、数学、英语、综合等学科,根据教学内容实施的阶段性或综合性测试评价。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可以把各类内容用好听的名字命名,如:高年级组把阅读卡命名为“我读书,我快乐”,把作品卡命名为“我耕耘,我自豪”等,并配上标新立异的彩图,这样就给成长记录夹增色不少。

三、定期展示

1.定期展示、交流。每月让学生整理一次成长记录夹,并在班内进行展示评比,看谁的记录夹丰厚了,谁的记录夹有精华了。让学生互相看一看,评一评,展示自己的收获,体验成功的快乐。

学生收集成长记录夹的资料不是目的,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才是目的。因此,教师不但要经常为学生提供展示、交流的机会,还要尽量和他们一起回顾成长的历程。

学校每学期至少搞一次学生成长记录夹的展示评比活动,这无疑是最高奖项了。

2.充分发挥记录夹潜在的教育功能。学生每月将记录夹带回家,让家长填写评价卡中的“家长评价”。在与家长联系的过程中,学生既体验了成功,又看到了不足,并及时改正缺点,明确了努力的方向,逐步形成了追求进步的愿望和信心。

小组同学之间相互看一看、比一比、评一评,谁的表现好,谁的进步大。在相互评价和自我反思中,学习别人的长处,改正自己的缺点。

3.更新记录夹的内容。成长记录夹不能是作品的堆砌,不然时间久了,就会变成一大堆垃圾,即使有珍珠也会被埋没在垃圾里。

在创建成长记录夹时,要注意不断地替换更新,有选择地保留下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作品,有些自己觉得不再有意义的部分就可以淘汰。

在这一过程中,就需要学生不断地审视自己和评价自己,同时也要懂得欣赏自己和悦纳自己,从而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

总之,建立成长记录夹是一个过程。学生通过全程参与,自己负责判断、提高作品或资料的质量和价值,培养了自我反思、自我评价的能力,加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动性,促进了学生多元智力的开发。通过展现学生独特的能力,提升了学生的自尊,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教师通过成长记录夹能及时发现并诊断学生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为指导学生提供了充足的依据。通过了解和掌握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结果,使评价更加有效地与教育、教学融合。

家长会记录篇4

幼儿成长记录是教师、幼儿、家长共同收集反映幼儿发展的资料,是以幼儿的生活为基础、以实践游戏为载体,有利于把每个幼儿的个性化教育落到实处,着力于幼儿内在情感意志、态度的激发,有助于教师和家长多角度、多层次,更全面地了解幼儿,从而更全面、客观、准确地评价幼儿,更有助于教师、幼儿、家长间的相互沟通,使教师与家长之间相互保持一致的教育目标。我园利用“幼儿成长记录”来评价幼儿在我园的表现已使用多年,作为教学一线老师,在填写评价手册中曾产生过这样的思考:

一、“幼儿成长记录”是架起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的一座桥梁

“幼儿成长记录”是利用文字来记录幼儿成长与发展足迹的一种评价方法,老师在填写时会在面向全体幼儿的前提下一分为二地进行填写,将幼儿近期内突出的进步与提高、最新收获的成绩和精彩瞬间记录其中,再委婉地提出需要注意事项,家长阅读后会一目了然地了解幼儿在幼儿园的真实表现,便于家长有的放矢地加以配合与引导,老师阅读家长填写的内容,会更全面地了解幼儿,还能收集到家长在引导孩子方面的良好方法和困惑问题,从而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和帮助家长解决困惑。“幼儿成长记录”较好地体现了家园教育零距离。

《幼儿成长记录》既给幼儿成长道路上留下了一份珍贵的个性化资料,有效地激发了幼儿参与学习和活动的兴趣,培养了幼儿的自信心,同时也加强了家园沟通,改善了师生关系,帮助每个教师更加顺利地开展工作,也帮助每个教师更好地成长,“幼儿成长记录”在今后的实践中,将会继续发挥它的蕴藏在内的丰富的教育评价作用。

二、“幼儿成长记录” 有效运用正确的教育评价,促进幼儿发展

填写“幼儿成长记录”的过程也是我们调整教育理念,拓展教育空间、更新教育评价观的过程。把幼儿教育由幼儿园教育拓展到家庭,老师、家长用发展的眼光捕捉发现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在自信中进步,在快乐中发展,在自信与进步中健康成长。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在教育实践中起着杠杆作用,正确的评价方法将有助于幼儿向着理想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幼儿园开展什么形式的教育评价,如何评价每位幼儿的发展便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我在以下方面进行了一些思考:

1. 形式主义

教师没有从思想上真正认识评价的意义,盲目模仿或者过于标新立异,走入误区,导致评价偏重于形式化;有些是管理人员或行政工作者要求教师作评价,而教师没有理解评价的真正意义,把它看成是外加的一项任务,只是为了评价而评价,敷衍交差现象严重;为了避免检查,偏重书面形式,材料一叠一叠,但目的不明确,评价收效甚微。评价的功能与方法浅显、片面,有时教师的评价只是回答是什么,并未回答为什么。没有关注幼儿行为发展的背景及发展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在方式的选择上较片面,忽视了被评价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等,忽视了教育过程中的种种不预测性。

2. 变人为情境评价为真实情境评价

人为情境中的评价是指脱离幼儿真实的生活与学习情境,人为设计的情境对幼儿进行评价;真实情境评价是指在幼儿真实的生活、学习经验与情境中对幼儿进行评价。这两种评价方法前者是采用传统的智力测验来评价幼儿的发展,而后者则是一种教育指示性评价,即在评价中对幼儿进行指示,它避免了评价的形式主义,将评价着于有意义、真实世界的当中。

《纲要》明确指出:评价要“在日常活动与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自然的方法进行。”即评价情境要自然化,要在幼儿真实的生活和学习情境中对幼儿实施评价。对幼儿来说,生活即学习,游戏即学习,活动即学习。我们的主要做法是将评价渗透于一日各个环节、各个活动中。如在午睡起床环节评价幼儿自主穿衣的主动性和能力;在午餐环节评价幼儿进餐的习惯和态度;在早操环节评价幼儿参与的主动性、动作的连贯性和准确性等;在活动区中,更是注意营造宽松、民主的氛围,让幼儿自由展露天性,在自然放松的活动情境中对幼儿展现出的多元智能进行观察、分析、记录和评价。

总之,幼儿发展评价作为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理解幼儿的一种手段,不能简单地用测验、分数来衡量 ,而要以发展的眼光关注孩子,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孩子”,“随时有引导”,建立正确的评价机制,运用有效的教育评价,促进每一位幼儿的发展。

三、“幼儿成长记录” 是老师家长为幼儿保留的珍贵礼物

“幼儿成长记录”不再只是教师建立的幼儿个案,也不再是教师的活动观察记录,更不再只是家园练习手册,它包括更多的内容,如:幼儿具体生长发育记录、幼儿智能的发展情况记录、幼儿操作能力记录及操作成果、反映幼儿语言和认知发展的材料、幼儿艺术活动作品等。幼儿成长记录是每个幼儿成长经历的写照,也是对每个小朋友成长的一个完整记录,可以唤起今后他们对幼儿园美好生活的幸福回忆。

“幼儿成长记录”记录着幼儿人生道路上一段美好时光,记录内容丰富多彩,精彩瞬间生动有趣,语言描述充满师生情和亲情,幼儿成长记录也是一个让孩子长大后能“看”到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一系列往事片断的窗口,为了更有效地帮助孩子留住人生最宝贵阶段既有意义又有价值的点点滴滴,我园将成长记录收集,等幼儿进入小学时,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把我的成长记录拿回收藏,待孩子们长大后,再翻阅阅读,一定会引起一段美好回忆。

家长会记录篇5

关键词:学生成绩;隐私;FERPA

一、保护学生成绩隐私的必要性和所面临的问题

(一)保护学生成绩隐私的必要性

1.从法律角度上看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40条规定:“泄露并宣扬他人隐私,给他人声誉造成不良影响的,也是侵害名誉权行为,加害人要承担名誉侵权的法律责任”。我国加入并承认的国际公约之一,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也明确规定:“儿童的隐私、家庭、住宅或通信不受任意或非法干涉,其荣誉和名誉不受非法攻击”。考试成绩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而取得的,反映了学生的学业水平,它与公共利益和群体利益无关,仅仅是学生个人的信息,应属于隐私范畴。

2.从学生心理角度看

未成年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和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而家庭、学校、社会对其学习成绩的过分关注对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使得学生不得不将努力提高并保持学习成绩作为生活的重心。学校出于各种教学目的将考试成绩公布出来,这无疑会伤害到成绩较差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其总是处于自卑的心理环境中,不利于其心理的健康发展;而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同样也要承受防止成绩下滑所带来的压力。

3.从学生品德培养角度看

在以成绩、排名为导向的学习环境中,存在着同学之间无形的竞争,有些学生为了保持自己的名次、防止被别的同学超过,便不愿与同学交流自己优势的方面,更不用说主动帮助同学提高学习成绩。这种无形的竞争易使学生形成自私的性格。

(二)保护学生成绩隐私面临的问题

1.缺乏法律依据及制度保障

在现有的法律条款中,尽管对尊重、保护学生隐私有所提及,但都不够详细,没有对学生隐私的概念做出界定,没有明确指出学生成绩也属于隐私范畴,缺乏可行性的条例以方便学校实际操作;缺乏对执行保护隐私进行监督管理的制度。

2.保护学生成绩隐私与学校了解教学效果的矛盾

从学校角度看,一方面,学生成绩是检验教学效果的直接方法,是制定教育计划的数据来源,如果完全将学生的成绩隐藏起来,学校无法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做出相应对策,势必会影响学校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学生也不能及时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不利于激励学生努力学习。这样就产生了保护学生成绩隐私和学校了解教学效果之间的矛盾。

3.保护学生成绩隐私与家长了解孩子学习情况的矛盾

父母是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对孩子有管理和教育的责任,享有对学生学习成绩的知情权。虽然保护学生成绩隐私对学生来讲可以减少来自家长方面的压力,但同时也剥夺了家长的知情权,家长不清楚学生的学习情况就不能及时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教育和管理。这也是一些人反对将学生成绩归为隐私范畴的一个原因。

二、美国《家庭教育权和隐私法案》

在此方面,最值得借鉴的是1974美国国会通过的《家庭教育权和隐私法案》(Family Educational Rights and Privacy Act,下称FERPA)。FERPA是一部旨在保护学生教育记录隐私的联邦法案,法案赋予父母或合法监护人一定权利来尊重和保护孩子教育记录隐私。

(一)“教育记录”概念界定

FERPA将教育记录界定为:由教育机构保存的直接关系到18岁以下学生的健康记录;社会保险号;学术成果;等级和标准化测验分数;考勤记录;标准智力、智能和体能测验分数;家庭背景信息;教师或导师的评语;各种严重的或周期性的行为方式的报告;任何以手写、打印、影印、磁带、胶片等方式保存的证据、信息等记录。

(二)赋予父母保护学生教育记录的权利

1.隐私查阅权

FEPRA规定家长或享有法律权利的学生享有查阅学生教育信息的权利。当家长或享有法律权利的学生查阅教育记录信息时需要提出书面申请,学校在收到申请后45天内应通知申请人查阅教育记录的时间和地点。如果申请人由于特殊原因不能到学校查阅,学校可以通过邮寄或其他方式向其提供教育记录的副本,并收取合理的复制和邮寄费用。

2.隐私修改权

FEPRA规定家长或享有法律权利的学生有权要求修改教育记录中不准确的或易引起误解的记录。家长和学生可以以书信方式向学校负责人提出申请,明确说明想要修改的具体内容和原因。如果教育机构对记录准确性的评定和家长的申请相符,学校必须修改该记录;如果个性申请被拒绝,申请人可以就此决定向相关部门申请举行听证会。如果听证会结论认为该记录是不准确、令人误解或侵犯了学生的权利,那么这些记录必须被改正。如果听证会的结论不支持家长的请示,学校或学区必须书面通知申请人,并将申请人的质疑以书面形式和记录一起保存。

3.隐私公开权

FERPA规定家长或享有法律权利的学生有权决定是否公开自己的隐私、公开对象、方式及公开范围等。取得权利人同意公开教育记录的书面授权后,学校或教育机构可以公开教育记录中的信息给第三者。授权书必须包括权利人的签名和日期、教育记录被公开的具体记录和原因、接受这些记录的单位或个人。权利人公开教育记录的授权书、被公开的信息记录要作为教育记录的一部分保存,直到学校或教育机构销毁教育记录。

(三)FEPRA对学生隐私权的限制

FERPA规定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学校或教育机构可以不经家长授权向第三方公开学生教育记录,但学校公开学生教育记录的行为必须记录在案,并说明第三方的正当目的。可以不经家长授权接受信息的第三方包括:拥有正当教育目的的学校工作人员;学生将要转入其他学校和教育机构的负责人;审计、评价或执行教育计划或与教育计划有关法律的人员;学生向其申请经济资助的机构;出于发展测验、实施学生资助计划或提高教育质量目的组织机构;出于执行法庭命令的人员;负责健康、紧急安全的部门。

四、FEPRA对于我国保护学生成绩隐私的启示

(一)转变传统观念――以法律形式将学生成绩纳入隐私范畴

FERPA虽然是针对学生教育记录隐私的法案,但从其对教育记录的概念界定上可以看出,学生的成绩也被明确的涵盖其中。而我国目前即使现在的法律法规中有提到保护学生隐私,但都没有将学生成绩明确写入隐私范畴,缺少了法律的支持。因此,确保学生成绩隐私不被侵犯,首先应制订一部专门针对学生权利的法律,清楚界定学生隐私内容。

(二)明确法律责任――教育机构在教育管理、研究过程中有效保护学生成绩隐私

FERPA对于掌握学生教育记录的学校或教育机构的责任也做出明确规定:除非有关系到学生健康、安全,或用于教育研究等正当目的,学校或教育机构不得随意泄露学生教育记录,如需查阅学生教育记录,还必须得到权利人――家长或有法律权利的学生书面授权。

(三)增强权利意识――赋予家长保护学生成绩隐私的主动权

FERPA赋予权利人――家长或享有法律权利的学生对于教育记录的隐私知情权、隐私修改权、隐私公开权,家长对于孩子有监管权,因此应该把家长和未成年学生看成同一个权利主体,学生成绩不能对家长成为隐私。而通过“家长授权制”使家长拥有决定是否将成绩公开给第三方的权利,是解决保护学生成绩隐私和满足家长监管孩子需求之间矛盾的有效方法。

五、结语

当前我国在保护学生成绩隐私方面较薄弱的情况下,借鉴国外实践经验是非常必要的。对于每个教育工作者来说,传授知识是工作内容,为孩子撑起一把保护伞,确保他们在成长道路上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更是我们的应尽之责。

参考文献:

[1]刘素亚,王治国.家庭教育权和隐私法案对学生教育档案信息的保护[J].当代教育科学,2006,(5).

家长会记录篇6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数据库;信息资源

一、研究背景

人才竞争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内容。未来我国要从一个创新大国成为一个创新强国必须依靠具有创新能力的综合人才。培养面向未来的综合人才需要从基础教育做起,摒弃传统的“唯分数论”思想,逐步关注学生成长,转变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评价学生的做法,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为学校掌握学生成长规律、为促进评价方式改革、为切实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途径和依据。正如研究者所言,“各地各校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基本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1]其中的重要原因在于,收集和记录学生成长记录缺乏有效手段。当前,信息技术已经与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深度融合[2],借助信息化手段,可以有效提升收集和记录学生成长记录的效率。使用信息化平台可以记录学生日常表现和课业成绩,形成学生成长记录档案。

二、建设内容

学生成长平台是学生、教师、家长和学校,教育局等多方参与,提供针对学生德、智、体、美、劳,日常交流协作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记录和考核,为学生的综合成长提供全面的跟踪分析记录。学生成长平台并不是对成长记录的简单记录,而是包括学生成长记录档案、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两部分内容,综合学生、教师、家长等多个角度对学生成长过程进行记录和评价。因此,对建设内容可以进行以下分解:学生成长记录档案记录学生的基础信息、身体素质、心理健康、行为规范、学业情况等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成长整体记录档案、考试成绩记录档案、班主任评价记录档案、家长评价记录档案、任课老师评价记录档案、个人素养记录档案、道德品质记录档案、学习态度与能力记录档案、公民素养记录档案、交流与合作记录档案、运动与健康记录档案、审美与表现记录档案、综合实践能力记录档案、特长与获奖情况记录档案、毕业鉴定记录档案。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包含评价过程中涉及的定义、流程、类型和相关制度的信息,各类评价标准等。主要包括:评价指标定义、评价分数设置、评价流程设置、评价类型设置、教育局评价工作委员会审定、结果呈现、结果使用、规章制度、荣誉等级制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三、技术实现

“智慧教育”的本质就是要通过教育理念与信息技术有机融合的手段,来实现教育信息与知识的共享与传播。[3]在本系统建设时参考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技术架构模型,结合智慧教育平台用户特点,按层次化思路,系统设计时使用分层架构进行设计。从直接面向用户交互至系统底层,分别定义为:服务渠道层,应用系统层、应用支撑层、信息资源层和运行环境层。服务渠道层:本系统需要分别为学生、家长、教师、学校、主管部门提供功能和服务,为了整合众多的服务渠道,为了体现一体化服务,本系统设计了统一服务渠道的整合功能。所有的渠道服务都通过服务总线以标准服务的形式对外提供,同时,对于未来渠道的扩展提供了基础。应用系统层:应用系统是实现各种业务和管理功能的独立运行模块,主要包含的功能模块有学生基本信息、身体状况评价、综合素质评价、家校评价、学生成绩管理、出勤情况管理等。应用支撑层:为上层的应用系统提供各种运行平台和公共服务组件,是架构于底层的操作系统与上层应用系统之间的支撑软件平台,主要包括数据交换平台、企业服务总线、基础支撑管理和开发平台等组件。信息资源层:信息整合是依据信息化发展趋势,实现对信息资源的标准化、共享化、协调化。[4]信息资源是整个系统的数据支持部分,涵盖所有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这些数据成为每个学生的成长档案,这些数据未来为对接其他系统或者进行更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利用提供支持。运行环境层:运行环境层属于信息化基础设施,是系统运行的基本支撑。它们主要包括主机基础设施、存储备份设施、安全防护设施、系统软件设施以及呼叫中心设备。系统软件平台由应用服务器中间件、数据库软件、操作系统软件、网络管理软件等构成。

四、总结

通过建设学生成长平台,可以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类表现,同时,可以规范和量化的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过程。随着国家教育改革不断深入,通过信息化手段来记录学生成长是一个必然趋势。但当前还存在记录手段比较单一、记录内容比较简单、成长数据挖掘不够等问题,因此,相关参与者需要在数据采集手段、平台架构模式和数据分析方法上积极投入研究、规划和建设工作,共同完善学生成长平台功能,发掘学生成长数据价值,为我国教育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志平.综合素质评价:经验、问题与对策[J].基础教育课程,2O13:71-73.

[2]祝智庭.中国教育信息化十年[J].中国电化教育,2011:20-25.

家长会记录篇7

一、细致品鉴科学探究记录,大多数不是很适合学生

1.记录形式单一,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记录要求不尽适当。

课堂探究活动的记录一般以表格为主,由教师根据教学预设准备。教师在课堂上常常使用探究记录表,却很少去考虑学生是否愿意去填,该什么时候去填。要知道学生在感兴趣的研究活动中,是很难中途放下手中的实验来填写记录的。教师对这项活动所用的时间、学生填写的要求是否明确、怎样分工填写、如何有效地填写等问题都必须提前考虑,并作出相应的安排。而且,学生缺少自己主动准备的记录本,因此课内的一些活动记录与课外的相关内容摘记无法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容易产生脱节与孤立,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同时,课堂上要求学生记录时往往大部分用文字,花费时间较多,有时课堂时间不允许,就成为走过场,不会让学生感悟到科学探究记录的价值与意义。

2.记录要求模糊,注重知识结论而忽视设计的趣味性与简约性。

很多科学教师在教学中,很少考虑学生该什么时候去作记录;有的教师设计的探究记录过于复杂,记录冗长无味;有的教师设计的探究记录要求过于笼统、简单,让学生无从下手。因此出现有的学生在记录时并没有按要求记;有的学生记录时间花得很少;有的学生的记录与观察实验的结果不一致;甚至,有的学生面对记录不知该填什么。因此,学生在交流学习结果时,只有寥寥数语,单调无力,无法显现学生的探究经历。

3.缺乏自我的人本化,从而使学生的情感未能投入到科学探究过程中。

从我们平时探究记录的设计来看,往往注重科学探究的结论记录,忽视学生自我的人本化评价的渗透。实际上,评价的能力、水平,在学生整个科学能力、科学素质的发展过程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评价应成为科学探究记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探究记录的人本化评价强调从学生的年龄特征、研究水平、研究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情绪体验、主观感受、能力差异,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有效评价策略和学生“自我”为本的评价模式,从而使学生的情感贯穿于探究的整个过程。

二、科学探究记录的深度构思与记录方法的引领渗透

1.构思明确、简洁明了的趣味性科学探究记录。

学生在亲历探究的过程中,将获得的现象与发现记录下来,这是探究事实的第一证据,广泛受到科学老师的重视。记录的过程,要符合科学学习的过程,同时又要考虑到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其次,记录的内容应简洁明了,这样才能以较少的时间来获得最佳的效果。再次,探究记录的设计应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生的探究实际。

以上科学探究记录的设计,是依据学生实际重组教材后深度构思的。

2.构建人本化的发展性科学探究记录。

探究记录不仅仅是在学生探究过程中的记录,它还应包括学生在探究的起始阶段制订的研究计划。作为科学教师在重视研究全程设计的同时,更应重视起始阶段的研究计划的设计。两者统筹兼顾,又要有所侧重,着力构建人本化的发展性研究记录。最终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为学生个性自主发展提供展示的平台。

3.渗透情感而又触及学生思维的探究记录。

科学探究记录中人本化评价的设计,具有渗透与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重要功能。但是如果能将“隐性”记录外显化,从中感受到合作与交流的快乐和与人分享探究成果的乐趣。可以说整个记录过程既是评价的过程,又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过程,还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形成、探究能力的发展。

笔者努力尝试利用概念图、思维导图的思想及其内在精髓,帮助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显现学生思维的轨迹,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从而真正意义上使学生学会学习。

例如:同样是《探索岩石变化的原因》一课教学,同样是头脑风暴式的开展,图二是最终形成的科学探究记录,让人不得不钦佩学生的思维轨迹与内在的学习能力。

在学生动手做的过程中形成了内部思维语言、转化成书面文字和图画形式,再在交流中反馈成口头语言表述,使学生的思维富有逻辑性,此间获取的信息亦能处理得更加完整。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探究记录除了“忠实地记录研究事实”以外,也是研究者在“用思维去把握原先的感知性程序”,即把实践操作过程中得到的信息加以“内化”,或许这才是真正影响学生的关键所在。

三、整合科学探究记录,科学教学中适当引入“成长记录袋评价”。

“成长记录袋评价法”是一种用代表性事实来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质性评价方法,是目前世界上比较流行的新型评价方法。早在十几年前就把它当作一种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方法,它有很多优点,具有很多可取的地方。但是,现在很多老师认为“成长记录袋评价”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十分耗费时间,被他们否定了,也很少有学校使用,即使使用“成长记录袋评价”也只是流于形式。

笔者正在积极尝试使用“成长记录袋”,将学生的科学探究记录整合起来。第一,使用“成长记录袋评价”,可以有效增强学生对科学学科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保持与发展了学生乐于探究、善于探究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评价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第二,使用“成长记录袋评价”,可以架起家校的联系桥,让家长与社会更加了解小学科学教育的价值所在,增强了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共同搞好小学科学教育的积极性与自觉性。第三,使用“成长记录袋评价”,可以让学生互相共勉、彼此借鉴,增强学生及家长对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视程度。第四,如果我们小学科学学科想要寻求操作性比较强的评价工具,那么“成长记录袋评价法”应该是很有参考依据的,当然这是一件比较耗费教师精力的工作。

随着科学教育的发展,科学探究记录在不断发展变化着。从早期纯粹的实验记录单到实验报告,到现在的研究活动计划、实践提示、研究报告、探究记录表等,不仅仅是名称的变革,而且在内容、思想、本质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仔细加以分析,这些变化呈现以下趋势:从繁琐的实验记录到简洁的具有个性色彩的记录;从单纯的实验现象记录到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及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发展性记录;从枯燥的过程记录到关注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人本化记录。

注:本文获2011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二等奖

家长会记录篇8

科学工作者们把“微小的差别可以产生巨大的不同”这种现象的正式名称叫做“对初始条件的极端敏感性,”其非正式、更常用的名字叫做“蝴蝶效应”。用简单的语言形容,就是说旧金山一只蝴蝶震动翅膀而产生的细微变化,有能力改变上海的气象情况。亚伟速录,一个在你思想和行为方面产生微小动作的系统――一分钟用一种不同类型的编码输入,这个每段60秒钟的一分钟,有可能创造300、甚至500个输入的汉字,这诸多的一分钟堆积可以更完全,更真实的记载历史。

唐可为,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理事,北京市速记协会副理事长,北京速录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亚伟速录发明人唐亚伟的次子。这是个妙趣横生的男人,善于忽悠,善于将很多的人的情绪同时提升到亢奋状态,善于把彻夜不眠,一分钱当两分钱花,艰难发展亚伟的那些日子当成最开心的过程,也善于把速录的责任,不管是一个员工的速录速度,还是一个国际产业链的发展都揽在肩上,扛起来,承担着。

谁来捧这个市场

2005年5月16日,亚伟速录员为人民网进行《财富》论坛直播纪录,现场有人说:这个黑家伙,打得还真挺快。

如果告诉诸多门户网站,没有速录师了,那么这些网站的嘉宾聊天很可能真不知道怎么进行。电视台同样需要速录人员来编字幕。而且如果没有速录,现场直播肯定会出问题。亚伟速录曾经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做过记录,为中国重要的会议作过记录,更无需说诸多的科学会议,诸多的电视直播。唐可为说:“我们不仅仅是为了今天的记录,而且是为历史留下大量宝贵的历史文献,给我们后人留下了很多东西,这是简单的但是很高的荣誉。未来的文字历史载体中,会有很多属于亚伟记录。”

中国无论从东到西,从南到北,都要用汉字。北京市市长刘琪在参加北京残协大会的时候,亚伟速录做了一个大屏幕来投影录入内容,在会议当中,刘琪市长就是斜着头看着屏幕讲话的。这种屏幕设置,是为了让这个残联会议变成无障碍会议,为这些失聪人参加会议创造更好的条件,倒让市长有了兴趣。亚伟速录以最快捷最方便的速度为失聪人传递了会议内容。用汉字直播的话真正可以做到无障碍。

亚伟速录,他们是各种重大会议、新闻会、网络直播室中的常客,他们用手指追赶声音,将稍纵即逝的话语定格为永远的文字记忆。他们在努力,他们在发展,他们愿意为更加频繁,更加快捷,更加高要求的传播交流担起责任和作用,他们愿意用他们优美的手指的舞蹈为历史鉴证每一个重要时刻。

您的秘书“亚伟”了吗

目前国家速录师的标准是,初级速录员每分钟打140字,中级速录师每分钟是180字,高级速录师每分钟220字。唐可为说:“通常用笔来记录,一分钟能记录四五十个字就算高速度了。而人讲话最慢每分钟也有180字,情绪稍微激动一点,就有200多字。一些法院的抗辩、大学生辩论,每分钟甚至超过300字。如果要记录语言,往往就发现语速和书写汉字的速度脱节。解决这个问题,过去只有靠速记。现在,速记和计算机结合产生的速录机被速录员运用后,听打速度和人的语速几乎同步了。”

亚伟发展到今天,唐可为现在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做划等号的工作,让速记等于亚伟,速录等于亚伟,计算机速记同样等于亚伟。所以那句“您的秘书速录了吗”,在唐可为这里自然就成了:“您的秘书亚伟了吗?”目前的市场全部采用的是亚伟速录机。唐可为说:“不管说速记也罢,说速录也罢,说培训也罢,说服务也罢,基本都是指亚伟。我们现在就是做划等号的工作,过去宣传的速记就等于是速录,就等于亚伟。我现在提出了一个口号‘您的秘书速录了吗?,但不久的将来,我会提成这样“您的秘书亚伟了吗?”就更贴切了。现在很多人已经知道速录这个词了。而到今天辞海里面还没有“速录”这个词。我们如果想让人家知道“亚伟”这个词还要投很大的资金。”

上一篇:雨的诗范文 下一篇:有关责任的作文范文